小学语文画家和牧童教案(通用16篇)

时间:2023-12-11 09:43:11 作者:雁落霞

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教案可以有序地学习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学教案的范文,供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诗,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体现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有感情的读课文。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1、查阅书籍或上网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2、借助相关资料尽可能弄懂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了解古诗大意。

2、今天,我们就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七言绝句《牧童》,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1、自读古诗。

2、指名朗读。

3、读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

1、指名朗读。

2、从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那里看出来?

4、有感情朗读。

2、要是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汇成一首动听的笛子声,那该多好呀!想听吗?

3、播放录音。

4、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笛声?你怎么知道的呢?

5、牧童是怎样吹笛子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1、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句后半段有什么特点呢?

2、你还知道哪些数字诗呢?

1、牧童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中,吹着悠扬的笛子,你觉得他过得是怎样的生活?谁能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2、出示后两句。

3、牧童从哪里归来?怎样归来?

4、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

5、吕岩又为什么写这样的牧童呢?(出示吕岩小传)你知道了什么?

听古诗,请你把这首诗在你脑海中变成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牧童》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原野生活的乐趣,我们认识了这位天真烂漫的牧童,欣赏了他美妙的曲子。现在,让我们再次背诵这首诗,再次感受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短文。

2、搜集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并在小组进行交流。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

1、下面让我们自由朗读课文,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吧。如果要想把课文读好,首先要把每个字读对,每个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

指名请同学朗读。

1、同学们,在你们读和听的过程中,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2、那你喜欢文中的谁?

你们再好好的把课文读一读,并说说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的描写上喜欢上他的?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学生再次读课文)。

3、学生读句子,问:这句话写了他的什么?

1、指导学生读第一段。

学生说。

当有同学说我喜欢画家戴嵩时,因为他非常有名,画也画的好,

此时,进行引导。

说明他的画很受大家的喜欢,画的非常好,板书画的好一下子就把人们吸引住了。

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并试着用上一。就。进行说话训练,

(引导学生读第一句)而且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多厉害呀,教师都有点佩服他了,那么请同学读出佩服的语气。

2、指导读第三段。

戴嵩的画不仅画的好,还画的快?你发现了吗?

学生找句子沉思片刻时,还有一会儿,一会儿。

板书画得快。

引导学生朗读第二段,读出胸有成竹,自信的语气。

3、指导学生读3-4段。

是啊,戴嵩的画画的这么快,这么好,怪不得围观的人纷纷夸赞,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同桌互相读一读3-4段,一人做商人,一人做教书先生,还可加上动作,互相演一演。

引导学生读出夸赞的语气。

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夸赞戴嵩呢?

可同桌互相读,再进行展示读,评价。

4、指导学生读5-6段。

就在大家赞不绝口,不停夸赞的时候,这时谁来了?

生答:小牧童。

是啊,小牧童来了,有喜欢小牧童的吗?

此时板书,在板书时,故意把牧字写成牡字。

可能会有学生指出,

师:非常抱歉,不好意思,我马上改正,谢谢你的指正。这位同学很大胆,观察也很仔细。

可见牧童非常胆大,那么看画的人心里是怎样的?在他们看来,小牧童的话就像炸雷一样,

(体会炸雷,和大家都呆住了)。

(2)大家一听牧童这样说,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引导)。

(3)戴嵩听了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说明戴嵩怎样?

(说明戴嵩很虚心,很能接受别人的见意,哪怕是小小的牧童)。

指导读出画家和蔼的语气。

指导学生练读牧童的话,读出对话的语气,读出小牧童那种直率,勇敢的语气。

(5)如果是你发现了大画家的错误,你会指出吗?为什么?认识牧童的胆量,敢于向权威挑战。

(6)戴嵩的致谢,(读出惭愧,不好意思的语气)。

学生自由读,并启发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你大声读,说说你的原因,小声读也说说你的原因。

戴嵩虚心,牧童胆大,他们都非常的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带着你的理解把课文读一坊,再四人小组表演读。

(师生合作读)。

(分角色读)。

(表演读)。

总结两人的品质。

你分别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收集有关中外名人虚心改错的故事或敢于向他人提出意见的故事。

画家和牧童。

著名。

和蔼、惭愧。

了不起。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学中我决定不给学生讲述空泛的道理,而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学习课文,朗读语句,加深体会。

在处理教材时,我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点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采取激励读、评价读、分角色等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使学生自悟自得。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调动学生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使其发挥想像和创造,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参与思考、交流和讨论的整个过程,朗读感悟获得各自独特的感受。学生在体会主人公优秀品质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小组认读生字词: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火车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开走了!

2、教师随机导入新课。

二、读文品悟。

1、默读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画下来。

2、学生汇报。

3、随机理解句子。

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1)体会“一……就”的意思并进行说话练习。

(2)学生读句子。(个别读,齐读)。

b、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体会:没有不、争着、花大价钱。

(1)学生再读句子。(个别读,齐读)。

(2)带着体会齐读第一自然段。

2、过渡:这么棒的画家,他是怎样画画的呢?(引出句子)。

戴松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1)“沉思片刻”是什么意思?

(2)戴嵩为什么要沉思片刻?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好了。

(1)指导朗读:男女比赛读,互相评价。(师:只要读出了你喜欢的方式就好了。)。

(2)看图理解词语:(多媒体出示图画)。

你觉得画中哪些地方是“浓墨涂抹”,哪些地方是“轻笔细描”?

(3)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3.过渡:如果是你,会怎样夸赞他呢?(引出句子)。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1)指导朗读:男女比赛读、代入角色读。读出称赞的语气。

(2)师评价:这样读才是称赞别人,夸赞别人!把这两个词画下来。(学生标画“称赞”、“赞扬”)。

师:你从画下来的这两个词中发现了什么?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和这两个词意思一样的另外一个词。(夸赞)。

(3)理解“纷纷夸赞”:

想象说话:可能还会有什么人在称赞他呢?(小孩、牧童、村民、秀才、过路人、大官等)。

(4)师:原来这么多人在夸赞才叫“纷纷夸赞”啊。(认读词语。)。

(5)小结:看来这个画家真了不起!真是一个著名的画家!

(二)体会戴嵩是一个虚心的画家。

1、过渡:就在人人都夸赞他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1)随机指导朗读牧童的话,体会句子“这声音好象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个别读、赛读、齐读)。

(2)提问:为什么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呢?

2、过渡:这时,戴嵩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

(1)默读课文5、6自然段,画出戴嵩是怎样做的句子。

汇报:

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了?”

(2)请你用这种表情读读句子。(生自由读)。

(3)指名对比读,引导学生评价。

(4)师:原来这样读就叫“和蔼”。(认读词语)。

3、过渡:画家到底错在哪里呢?读读牧童的话吧。

4、学生自由站起来读牧童的话。指导语气朗读。(个别读、齐读)。

5、师:原来真的画错了,画家后来是怎么做的呢?齐读第6自然段,边读边做动作。(理解词语“拱手”)。

6、你觉得这个画家怎么样?(体会他的虚心、勇于承认错误。)。

(三)体会牧童的品质。

1、刚才,牧童指出画家画错了,围观的人纷纷指责牧童,你认为牧童这样做对吗?

2、学生讨论作答。

3、小结:牧童观察得多仔细呀,面对大画家,也大胆地指出错误,小牧童和画家一样了不起!

三、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品质。

1、小组分配角色读,体会人物品质,老师巡视指导。

2、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表演读。

3、引导学生评价。

四、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后,我们对画家和牧童都非常了解了,我们一起来夸夸他们吧!

我想对画家说:

我想对牧童说:

(1)分组讨论。

(2)汇报。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著名纷纷称赞挤喊。

叫和蔼指说。

惭愧拱手。

虚心请教勇于批评。

二年级语文《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伽俐略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是何等的胆识!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导入:

2、想认识这位作家吗?

出示:[唐朝有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指导读好生字:戴嵩。

3、师讲述“我知道”中关于戴嵩的内容。

4、出示第一段。

自由读——指名读——理解读。

师:您从哪儿看出戴嵩是为著名的画家。

预设:(1)“一……就……”

(2)“看画的人没有不……”

5、师小结:可见戴嵩的确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初读识字。

1、再次出示课题,质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带着你们的问题自己去读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朋友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给每段话标上序号。

3、生字朋友来考考大家了。

自由读——指名分行读(及时说发现)——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4、分小节读课文。

5、解决质疑,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课文2——4小节。

1、那么别人都是怎样夸戴嵩的呢?自己读读课文2——4小节。

自由读。

2、你从哪儿看出戴嵩画技高超,是为著名的画家?

[出示第二段]。

预设:(1)“沉思片刻”(说明戴嵩成竹在胸,思考得非常快。)。

(2)“他一会儿……一会儿……,很快就画成了。”(首先说名他绘画技术高超/其次说明戴嵩绘画的速度非常快,非常娴熟/还可以看出戴嵩拧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段作画。)。

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夸夸戴嵩吗?

(3)“纷纷夸赞”

课文中还有2个和夸赞表示相同意思的词——称赞、赞扬。

师点拨: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多么神奇,可以用不同的词表示同一个意思,这样文章就不会重复,显得更生动了。

3、练读对话。

(1)出示[“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实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指名读(通过教师评价知道朗读)——齐读。

师问:何为“绝妙之作”?

(2)出示[“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教书先生又是怎样赞扬戴嵩的画呢?

指名读——学生自我评价——齐读。

4、齐读2——4小节。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2、3、4段,夸夸戴嵩吧。

(一生读商人/一生读教书先生/其余齐读旁白)。

5、教师引语:正当大家纷纷夸奖戴嵩的画时,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画错啦,画错啦!”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写字:

抹、挤、拱。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读。课前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简短的话写下你的朗读体会(可以在课文中批注)。

(2)朗读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读和读书体会。

(3)根据以上交流,再读全文,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课文的人物对话描写得很生动,文中还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图。要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来感悟课文,品读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戴嵩--牧童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写字。

写好剩余的字。

四、积累运用。

1.“一”的`本领真大。自然数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们汉语中的“一”的本领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别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丰富极了,不信,你读读下面的句子:

(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的画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也来夸夸我们汉语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读一读,看一看,欣赏一下名画家徐悲鸿画的马,你会感觉到什么呢?给他的图配几句话吧。

五、实践活动。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课外惧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2.华罗庚的故事(《自学成材的华罗庚》)小时候的华罗庚,有一次,读了一本数学书后,问他的老师:“这本书中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我能批评书中的错误吗?”老师说:“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

3.漫画。一位雕塑家公开展出他的艺术品--马,并悬赏给他指出错误的人。许多人纷纷前去,都败兴而归。一位盲人上前去摸,发现这匹马的头是向后转的,可是马的脖子上却没有“皱纹”。他的发现让雕塑家大吃一惊!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两位人物。一位是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的牧童,一位是虚心的大画家戴嵩。可以这两位人物为线索展开教学。形成两个板块:

找出牧童说的话,朗读,体会牧童的大胆,敢于向大画家提出意见,很了不起。

体会大画家戴嵩的画技高超,进而感受大画家的虚心。抓住文中描写戴嵩作画过程,众人的夸赞,戴嵩和蔼地说,连连拱手等语句,通过学习,感悟人物的品质,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

二年级语文《画家和牧童》教案

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1.认写生字,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1.老师准备生字卡片。

2.老师准备戴嵩的'《三牛图》和《归牧图》。

3.学生搜集我国画动物的画家的作品。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欣赏两幅名画,一幅叫“三牛图”,一幅叫“归牧图”。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什么呢?(学生交流)。

这两幅名画是我国唐朝一位叫戴嵩的画家画的。(板书:戴嵩。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强调“嵩”与“高”读音的区别)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讲他和牧童的故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生字的音,读通课文中每一句话。

2.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认读课文中生字、新词,结合正音。(朗读困难处,老师范读)。

3.引导合作朗读。在小组内把自己读得最棒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相评价。把自己读得还不够好的段落请同学帮一帮。

三、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交流。(老师适时引导,主要是正音)。

3.口头填空:戴嵩是一个______。(让学生初步感悟到:戴嵩是唐朝一个的画家;戴嵩是一个非常虚心的画家)。

四、朗读感悟,品味语言。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来读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戴嵩是一位的画家,也是一个虚心的画家呢?请你画出来。

2.学生独立读文,画出有关语句。

3.四人小组交流,派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4.学生交流,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

小学语文《画家和牧童》教案

《画家和牧童》选自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主人公戴嵩勇于供认错误、谦虚诚挚的美德令人感动,而那个小小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课文以一个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的讲述,深深吸引同学去朗读、品味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从而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受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同学分析】。

班里的大多数同学到二年级下学期已初步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通过初读课文,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大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发生了许多疑问。这时同学心里迫切希望能有个机会和伙伴交流,把自身所知道的告诉给他人。他们活泼好动、泾渭分明、积极考虑,对问题敢于表达自身不同的看法。课上,教师为他们创设展示的机会,同学会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规范》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同学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同学不时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同学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考虑。因此,教学中我决定不给同学讲述空泛的道理,而是从同学的需要和兴趣动身,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同学将自身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学习课文,朗读语句,加深体会。

在处置教材时,我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点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示,使同学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采取激励读、评价读、发明扮演等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使同学自悟自得。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和多媒体教具调动同学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使其发挥想像和发明,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参与考虑、交流和讨论的整个过程,朗读感悟获得各自独特的感受。同学在体会主人公优秀品质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同学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喜欢阅读,这样不只能唤起同学全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使同学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个性得到充沛的张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的内容,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教育。

【教学流程】。

一、出示板书,设疑引入。

教师板书写课题,请同学仔细看。“画家”二字写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小一些。同学看后会很好奇,教师这时顺势提问。

师: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呢?

(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这样的设计既唤起同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又使同学接下来学习课文时兴趣盎然。)。

二、通读课文,交流体会。

师:同桌读读听听,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指名分自然段读,检查是否读通。)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出明确的要求,同学通过倾听互相检查,提高读书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师:自身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在小组里和伙伴说一说。

(培养默读的能力,有目的地读,让同学养成在读中考虑的习惯。)。

师:谁能把自身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同学交流。)。

(创设交流机会,使同学获得成绩感,激励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指导朗读。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完成了。)。

师:谁来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戴嵩画画很熟练。

生:戴嵩画起画来得心应手。

师:请你也学着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

(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说话,让同学在读中感知,成为学习的主体。)。

师:大家看了戴嵩画的画又是如何评价的呢?让我们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找找答案,出示学习提纲。

1、在小组里自读课文后半局部,解决疑问。

2、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不同的人是如何说的?他们的态度如何?)。

(依据学习提纲教会同学读书的方法,引导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疑问,培养同学合作的意识。)。

师:对戴嵩的画的评价众说纷纭,让我们读一读他们说的话,体会人物不同的想法。

(出示句子。生读句子,说说体会。)。

师: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读出称誉、夸奖的语气。)。

(生自身试试看,伙伴之间相互读一读。)。

(通过评价,引导同学自读自悟,体会周围人是在讨戴嵩的欢心。尊重同学独特的感受,鼓励同学读出自身的理解和风格。)。

师:赞扬他人就要这样去表达,可是商人和教书先生对戴嵩的称誉是真心的吗?

生:不是。他们是在说恭维的话,向戴嵩献殷勤。

师:人们都在赞美画家画的画时,一个小牧童却提出了自身不同的看法。他是怎样说的呢?和小伙伴读一读,大家议一议应该怎样读他说的话。

(鼓励同学以自身的理解练习读出不同的风格。)。

师:牧童的话很诚实,也很自信。听老师读,谁愿意学?(生再读,体会。)。

(增强师生的亲和力,结合自身的体会朗读。通过评价读、模仿读,层层深入,在人物语言的对比中体会牧童的直率、勇敢。)。

四、扮演发明,深化感悟。

师(出示图画):观察想像,人们听了牧童的话会有什么样的表示?

生:大家目瞪口呆,没有想到会有人批评戴嵩。

生:我想围观的人们一定会议论:这个小朋友怎么这么大胆,竟敢批评著名的画家!

(充沛利用课文插图,发挥同学的想像,启发同学的思维,丰富课文内容。将练习说话和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在一起,培养同学的说话能力。)。

师:大家觉得牧童这样做对吗?

(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

生:对。面对权威的画家,小牧童丝毫不惧怕,他真诚地向戴嵩说出了自身的想法。

师:戴嵩会接受吗?(出示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围绕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使同学始终坚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获得真切的体验,读好课文。)。

(让同学合作读一读画家和牧童的对话,然后展示评议,体会人物的内在品质。)。

(通过伙伴间的互学互评,加强情感的交流和知识的迁移。)。

师:想不想把课文的情节演成一个故事剧?自由结合或在小组里找伙伴分角色扮演。

(生可以加上动作和自身的语言,发挥发明,鼓励创新。)。

(师指名一组展示,肯定创新之处。)。

(在活动中加深感悟,把人物的语言形象地再现出来。在读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提高学习的兴趣。)。

五、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生:我想对牧童说,你敢给著名的画家戴嵩指出错误,我觉得你很了不起!

生:戴嵩,你是一个真正的画家!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批评,你会画得更棒!

(结合感悟,表达自身的看法,激发同学积极考虑问题,流露真实情感。)。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让我们带着对主人公由衷的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课文吧!

(师生合作读全文,再次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

(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训练,发展语言,增强语感。通过感悟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师:假如在生活中你遇到类似的事,比方爸爸、妈妈犯了错误,你怎样做呢?

(结合生活事例,伙伴之间评价,升华同学的思想认识,使同学明理更深刻,行为取向具有生活意义。)。

师:我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会做到老实、谦虚。老师送给大家几句精彩的话,让我们共勉!

(读一读名言,摘抄喜欢的句子。)。

(拓展延伸,在朗读学习中积累语言,读写结合,培养同学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教后记】。

1、自读课文,交流体会:

同学先自身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在小组里说说自身的朗读体会。这时教师抓住同学初次感悟的要点,顺势点拨,引导同学进入到下面的课文学习,展开有目的的深层次探究。

2、合作探究,激趣朗读:

同学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解决疑问,根据学习的发现和理解,找到对应的段落,读一读相关语句。通过指名读,伙伴评价,再尝试模仿读、合作分角色读、竞赛读等形式,体会人物语言所反映出的人物品质,激发同学朗读的积极性。

3、扮演发明,朗读感悟:

同学在小组里或是找伙伴自由组合,发挥发明想像,根据课文内容合作演一演,把自身朗读中的独特感受融人其中,再通过展示评议,加深感悟。当同学用自身不同的理解再现人物的语言时,他们也流露出了自身对事情的不同想法和观点,这样既发展了语言,又使每个同学的个性得到充沛展现。

4、联系生活,体验评价:

在课上,同学学完课文后会有很多的话想要表达,为使同学将朗读中获得的独特感受和认识升华为内在的情感,受到生活的启迪和教育,教师为同学创设一个敞开心扉、吐露心声的环节。如:你想对谁说些什么?生活中你遇到类似的事,会怎样做呢?调动同学的思维,让他们充沛表达各自朗读后的不同感受,使同学更好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将课上所学延伸到生活中去,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二年级语文《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

2112年8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沂南县小学语文教师暑假培训,并观看了济南市纬三路小学袁齐泽老师讲授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家与牧童》一课的视频,感触极深。《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的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课文重在体会牧童的勇敢和画家的谦逊。同时文章中的对话比较多,是指导对话朗读的好机会。本堂课,袁老师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体现新课程课堂的景象。

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如有不当,乃至错误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袁齐泽老师执教的这节二年级阅读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生字教学:法有趣,扎实学。

袁老师并没有因为这是一堂公开课而忽视了识字教学在低年段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标》提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给低年级的学生先打好字词基石能促进学生一生的语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段目标与内容在第一学段中也指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袁老师紧紧把握这几点,在字词教学中凸显了自己的特色,实实在在地和学生共度了识字之旅,特点有三处:

1、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读课文,袁老师先让学生接力读文,有错字时当场指正,正音及时。接着,袁老师出示带拼音生字让学生多种形式练读。因为目标明确,学生乐于做。接着,让学生进行生字书写训练,扎实有效,学生兴致高,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2、发现字词特点,了解学生认字规律,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1)识字形式多样化:

识字时,袁老师用自由读,师生合作读,开火车读等不同的方式来巩固识字效果,.读字正音、看卡片读、猜字游戏、走楼梯读词语等练读方法多样,生动有趣。这一课中,要求学生会认的字很有代表性,学生容易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和创造识字规律。

2)字词理解贯彻始终:

通过识字、写字、词语认读、借助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做动作:拱手;对比:太像了,太像了;画活了,画活了)、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著名、根据词性理解词语:购买等等方法抓字词,促理解,训练到位。

将词语放在句子,联系上下文,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自然而然地嵌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了。袁老师在课上教会学生理解字词的两种方法:如:购买:词内两字的意思相同,解释一个字就是这个词的词义,之后袁老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用这种做理解词语的办法又解决了“夸赞、称赞、夸奖、驱赶”的词义理解。再如:理解“拱手”,袁老师和大家做动作进行了理解词义。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积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发现理解词语的各种好办法,很实用。

3、写字训练本本分分,扎扎实实。

二、学习课文内容方面:突出重点,渗透学法,读中品,品中读。

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书,这一点老师容易做到。但是,要学生愿意读、善于读、读后有收获,却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做到的。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袁老师的具体指导体现了如下特点:

1、抓关键词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条重要途径是指导精读。所以对于关键词句教给学生要学会咬文嚼字,从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例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袁老师先让学生感受戴嵩的“著名”:这段话中,哪句能看出戴嵩的著名来?并让学生找句子,有感情的读。之后,袁老师便抓住训练契机:“一??就??”,让学生感悟到戴嵩真的很著名,“他的画刚挂出来就很快吸引了很多人”,体会到了这组关联词的作用;然后让学生读好这句话,听出著名。最后再让学生用上“一??就??”说话,这样抓住重点语句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训练了说话,而且也让学生在读中感知,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课中尽管有好几处语段赏析,但袁老师不忘连缀起来阅读,使故事情节不割裂:一是戴嵩作好画,人们纷纷夸赞;二是牧童指错误,戴嵩虚心请教并接受。在指导读:“太像了,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时,袁老师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此处要写两遍“太像了”“画活了”?因为反复说相同的话更能突出戴嵩的画好。孩子们在理解后读得更棒了,精彩的读书声告诉我们,他们是多么快乐地读,多么喜欢去读,仿佛他们就是围观人群中的一员,在尽情夸赞,夸赞大画家的精湛画技,深刻体会到了围观群众的赞赏之情。袁老师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学生自然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2、重视“读”的训练。

袁老师的课堂突出了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朗。

读兴趣,促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了大画家戴嵩作画的认真态度和向小牧童求教的虚心精神。在朗读指导方面,袁老师创设了一种想读、爱读的读书氛围,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反反复复地感悟、朗读,让学生实现了语言的积累。

本课的朗读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自由读、默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读书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这样学生不觉得读书乏味,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这种将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正是低年级阶段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有力措施。

3、在充分朗读的同时,袁老师还不忘在学生语言的`训练和语感的培养上下功夫。

本课教学中,老师重视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语言积累。带着真切感受去读书,情感自然会飞扬。对话教学是语文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形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袁老师一直在实践和引领这种对话,并把通过对话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的价值追求。

例如:“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画错啦,画错啦!"??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男”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3段课文。

3、能运用语言,介绍涛涛和小青的家乡。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

1、.课件依次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2-----6小节。

2、引:他们的家乡美吗?课文写得更美,赶快去读一读吧!注意度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还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或老师。开始吧!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

(2)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生字躲到词语中了,你还能读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词语都能读了,我们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多了。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观赏涛涛家乡的美。

1、出示画面:这是谁的家乡?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呢?现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交流: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显示句子-----指名读-----引导说句()那么(),那么()。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引导感受涛涛在海边生活的乐趣。

5、师生合作读。

6、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呢?

7、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

自由准备-----指名介绍(注意人称转换)。

8、小结学法,引导自学第三段。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涛涛画的家乡。我们先看图,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读课文,找涛涛画了些什么,接着美美地读了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了涛涛的家乡。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和你的同桌一起学学第三段。

四、同桌合作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导朗读。分句----整段。

(3)当小导游介绍。

五、书写指导:贝原男。

六、课外作业。

画画我们的家乡,下节课也请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你们画的家乡。

二年级语文《画家和牧童》原文及教案

一、激趣启思。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

3、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互相帮助识字,看哪组合作的。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

注:字音——惭can愧、蔼ai。

扩词——批、驱、蝇。

动作表情识字——惭愧(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抹、戴、翘、拱。

联系生活识字——中百平价商场、连山购物中心、墨水瓶。

[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识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于提高识字效率。]。

5、写字:抹、挤、拱、批评、决。

(1)观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对比感知。

1、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纠正字音和难读的句子。

2、默读课文,思考: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

(1)出示商人、教书先生和牧童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其他人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称赞”

[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现,引导学生品析文字,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3、大家为什么纷纷称赞戴嵩的画?轻声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的画家?学生练习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2)重点指导这两句话: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戴嵩的画画得好。)。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戴嵩画得很快。)。

(3)师:你们看,汉语中的“一”多神奇啊!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夸夸它吗?

[在对比感悟中加深体验,适时进行语言训练,利于提高学生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总结:

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师生对口形猜字,开火车读生字。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对于戴嵩的画,大家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说他画错了。

二、读文品悟:

1、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形:人们又会说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评议读、范读、表情朗读。

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

5、深入思考:

(1)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指名任意说。

(2)课题这样写合适吗?(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在学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此时改写课题水到渠成。]。

律动: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

[融律动和中国画的欣赏于一体,拓展了文本资源,使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

四、规范写字:

重点指导“兄、呆、商、购、价钱”

1、学生认读生字,描摹体会: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3、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五、总结建议: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想了解具体情况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文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延伸,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画家和牧童》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身为著名画家,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小小的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挂图字卡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对着著名的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这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

2.相机出示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些,牧童写的小些)(齐读课题)。

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已小声读课文。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3)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1)出字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

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

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5)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们的.评价。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用对话的速度,天真质朴的语气读牧童说的话。

(教师可适时范读,引导评读、仿读、赛读、表演读等)。

(6)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7)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

(2)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

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1)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快来告诉老师和同学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同学们不但课文读的好,表演的好,而且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也很好,真了不起!能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老师听听吗?(分段自由选择读课文)。

(2)同学们,从大家流利的读课文中老师知道你们把文中的生字都认不下了,还有不认识的吗?这节课咱们就想办法解决。

二、生字教学。

(1)各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找出来划住,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学会它们(生字全部学会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在组里帮助其他同学认字;也可以;问老师;等等)。

(2)小组内同学们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可以认卡片;也可以自编谜语,自编游戏。)。

(3)投影片出示要求会认得生字词。

戴上价钱购买浓墨涂抹和蔼批评翘起来驱赶苍蝇惭愧拱手。

(自由读读,不认识的看看书或问问同学;一起读一读。)。

(4)小黑板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兄呆商抹挤拱决价钱购批评。

a指名读读,说说它们各是什么结构的字。

b同桌讨论,你读了些字发现了什么?

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

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不一样。

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写法不同。

钱字和浅字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c示范指导。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

钩:宝贝的贝字和匀画的勾字都写的瘦长一点。

学生在书上描红,并练习书写。

同学们,你们能帮这些生字找些朋友吗?(指名说)。

三、拓展延伸。

用你最喜欢的字组个词,再说一句话。(小组内进行)。

说说你有更好的办法很快的学会这些生字吗?(指名说)。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

课外收集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等。)。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

教学重难点:抓住言行,通过朗读、想象,自行感悟画家和牧童的可贵品质,有所启发。

:努力体现“三主”教学(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积极倡导语文教学生活化,体现大语文;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实现人性化课堂;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探究能力、个性化多元解读。

a:牧童为什么?(勇敢)。

b:戴嵩为什么?(谦虚、画艺好)。

板书。

a:哪个句子让你看出他很勇敢?读句子。读出喊的语气“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他这样喊为什么让你觉得很勇敢呢?指生读。听了小牧童的话,围观的人是什么样的表情?看插图体会围观的心态。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牧童真的是随便喊喊的吗?哪里画错了?读句子。扮演牧童读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看来牧童还有哪点让你喜欢?(细心观察)。

b:还喜欢谁?为什么?戴嵩。

预设:

(想象商人在称赞时的表情动作)当你夸奖别人时你会做什么动作呢?(竖起大拇指)表演读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夸赞?(引导理解“纷纷夸赞”)。

(1)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拉?”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他很谦虚?(和蔼)是啊,这么著名的画家被一个小小的放牛娃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指出错误,居然还能和蔼地对牧童说话,这位画家多虚心哪!谁能用和蔼地语气读出来。

(2)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他很谦虚?(连连拱手)体会读好句子。学习了课文你想对课文里的人物说什么呢?出示:我想对戴嵩说:我想对牧童说:我想对围观的人说:除了课文里的人物,你还想对生活中的谁也来说一说?老师也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遇到问题能向牧童那样勇敢,而当我们成功时,也不要忘了虚心!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

下课!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

本周进行了第二单元的语文教学,第一课便是《古诗三首》的教学。进入了五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不再感到陌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涩,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复习古诗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自学、汇报的方式进行学习。

课堂伊始,我以童年的美好引入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童年时光的幸福和美好,激发学生探究一千多年前的儿童是怎样度过自己童年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教学。在学生初读古诗,互读古诗,提示容易出现错误的字的读音,并且落实重点生字“牧”“蓑”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复习古诗一般的学习方法。由于以往一直都在渗透古诗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很自然就回忆起了: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这几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于是我放手让学生按照方法进行自学。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由读到悟,在整个的自学过程中,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有的同学从“三四”“一二”上下行文中的关联感悟到了,古诗的对仗关系。有的从“卧”字中体会了那种随心所欲的牧童生活。有的在“月明”体会到了古时候生活的静谧,儿童与自然的亲近。还有的,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他们的小脑瓜里就涌现出了学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的希望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在汇报的过程中,更是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个性化阅读背后的个性化理解。他们往往从古诗的一个字入手就能体会到其中深蕴的意味,很轻松就将古代儿童那种自由自在的儿童生活体会的淋漓尽致。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朗读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读得入情入静。并且在当堂就完成了古诗默写,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教学过后,我仔细反思了整个的教学过程,之所以取得了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成功之处在于,教学的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信任学生,学生也会充分地信任自己,从而产生课堂教学的朵朵美丽的火花。但是反思之于也发现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教师的主导性在我的课堂似乎反映的不够。教学目标达成后,教师的深入挖掘仍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

1.认识古诗生字,会书写“蓑”;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以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意境;渗透学习栖蟾的《牧童》古诗。

3.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情怀。

课前: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上课:

一、启:牧童身影越千年。

我看到同学们刚才很陶醉的样子,说说吧,这样的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

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与牧童有关的诗。题目就叫读课题——《牧童》。

二、承:牧童身影整体显。

1.(出示)自己先读读吧,读上两至三遍,把它读正确,读通顺。(读诗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状态,非常好。

2.指名诵读:谁来单独为大家读读。

正音:这个“蓑”字,是平舌音,写的时候要注意它是草字头,有一种草就叫蓑衣草呢!用手指书空一遍,可别漏了中间的一横。(过渡:一丝不苟,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还要读出节奏和味道来。师声配合读。

3.齐读:好,我们一起来读读。

过渡:诗就是这样,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读出画面。你读后眼前有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三、入:牧童身影在眼前。

a、草铺横野六七里。

(1)“铺”(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

1.指名说,你找得很好,(板书“铺”字)我们平时铺什么?

2.出示:

草长横野六七里。

草冒横野六七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

与“长、冒”比较,铺感受到草的多和广。再读这一句学生说道六七里:真的六七里吗?“六七里”在这里是虚指,就是说呀,这原野——非常广阔,你读读。铺得再广阔些,再读。

3.看着这样的原野,你脑海中会出现哪些词,指名说。出示:

(草地仿佛一块无暇的绿毡,在铺展。

郁郁葱葱像碧绿的画卷在铺展再读。

4.在这么广阔的草地上,牧童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板书:自由!

b、笛弄晚风三四声。

“弄”:(板书“弄”字)。

1.组词:诗中弄笛就是——(玩弄笛子)。

怎样就叫“逗弄、玩弄”笛子呢?这问题不急着回答。也许读懂了这句诗你也就明白了弄字。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北宋]雷震《村晚》。

看看注释,你读懂这句了吗?不成曲调,想怎么吹就怎么吹。这就是“短笛无腔信口吹。”“笛弄”就是“短笛无腔信口吹”啊。

指导朗读:笛声高了,引读笛弄晚风三四声低了引读。

哦,你是为了形成一样技能,目的不一样啊心态也不一样呢。

4.我听出来了,他的弄笛比我们多了几分轻松,几分自由,少了几分压力,几分紧张。心情也是自由自在啊!这就是““笛弄”啊。

板书:自在!再读“笛弄晚风三四声”

过渡:看到牧童在晚风中怎样吹笛子了吗?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

5.写话。

你可以写第一句,也可以写第二句,能干的同学也可以把第一、二句都写下来。要做到下笔如有神。

6.交流。回读第一二句。

7.拓展:

刚才,你们这么一想象啊,牧童仿佛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示画面),他也出现在其他诗人的诗句里:(师读)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你也读读,(生读……)见到牧童了吗?他正干吗呢?

是呀,牧童骑着牛,披着蓑衣,吹着短笛,游荡在青山青草里。这样的生活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哪,我们一起读: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带着对这两幅画的美好印象,让我们再读吕岩的这两句诗,读出牧童的悠闲与自在:

(齐读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过渡: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哪个字又激活了你的想象?

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请你看看插图,你仿佛又看到了怎样的话面?指名说。再读诗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卧:想象一下,他是怎么卧的?

这么自在的感觉,我们一起在读中享受。

3.有诗人直接写出了他的悠闲和自在。

引入,师读: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你),无是亦无非。(生交流)自己读一读(……)什么意思?你读明白了吗?谁能像你这样,过着无是无非的生活呢!

4.是啊,何人得似尔,引读: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何人得似尔,引读: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5.(音乐起)来,让我们连起来读整首诗,再次体会牧童的这份悠闲与自在。

四、合:牧童身影在人间。

吕岩:字洞宾,唐代末年进士,当过两次县令。正遇到农民起义,兵荒马乱的,带领家人逃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传说到山中学道,不知所终。

2.这回你知道他为什么写牧童了么?——吕岩渴望过上这样休闲自在的生活。

3.总结:其实,向往这样的生活的又何止吕岩一人呢?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北宋]雷震《村晚》)。

回读生齐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

4.这些诗都是写牧童的。

有位专家他专门做过一个统计,在古人的诗作中以牧童为主题的诗在不同的朝代中曾出现过二十多次。

5.如果你以后再听到短笛声,——你可能会想起一个人——(生:吕岩);你可能会在心中念起一首诗——(生背诵《牧童》,再齐背诵。)。

师:从此,你对牧童不再陌生,尽管你们相隔千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相信写牧童的诗还会延续,写牧童的歌不会间断。

6.作业菜单:选做。

1.课外收集以牧童为主题的诗,与同学分享感受。

小学语文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著名(无名)。

虚心接受敢于挑战。

第二课时(简案)。

一、激qing导入,美读课文(略)。

二、指导书写,巩固生字(略)。

三、积累运用。

1、读读写写: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一会儿,一会儿。

2、收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与大家交流。

3、收集课文中的好句子读给大家听。

四、熟读课文。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

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指导朗读注重层次:再现文本,走进文本,创造文本。

flash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斗牛图》、词卡、毛笔、宣纸。

一课时。

1、配乐讲孔子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他叫什么名字,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后来孔子绕道而行。

2、提问:

这个故事中有哪两个主要人物?你觉得他们都怎样?

3、书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再介绍两个人物。

(板书课题后齐读)。

1、你们心中画家是个什么样子?牧童呢?

2、画家画画,牧童放牛,两个毫不相干的身份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想知道吗?

请把书翻开,自由读一读故事,注意读准字音,生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指名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课件展示词语)。

1、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出指导夸赞朗读)。

3、指导个别朗读夸赞的句子,注意指导朗读时的层次感:再现文本,走进文本,创造文本。

4、你赞我赞他也赞,可真是纷纷夸赞啊!

(黑板上贴词卡)。

5、(面对一学生)大画家,大家都这么夸赞你,你怎么一言不发呀?如果你是戴嵩会怎么说?(谢谢大家的夸奖)面对大家的夸奖毫不骄傲,可真是位谦虚的画家呀。

(初步揭示课文中心)。

6、大画家是怎样画这幅画的呢?引出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黑板上贴词卡)看老师画。(师画中国画)怎样画的?又怎么画的?谁能把老师画画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画的是什么?指导学生完整地说话。

2、师生对演:老师拱拱手: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学生扮牧童答:这牛尾巴画错了。两牛相斗的时候老师又拱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3、刚才我们师生对演,(课件出示画家和牧童的对话)现在谁来扮一扮牧童,谁来扮一扮画家?分角色指导感情朗读,从读中感悟画家和牧童的美好品质。

4、在小组里演一演这个故事。

(师巡视辅导)。

5、(展示实物《斗牛图》)哪个小组上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学生上台表演。)。

6、看了他们精彩的`表演,你认为这个画家是个什么样的人?牧童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答师板书)。

1、面对牧童的指正,大画家虚心接受,其美德令人感动,面对大画家画中出现的错误,小牧童大喊:画错了又是何等的诚实何等勇敢。

(板书)。

2、从此以后,大画家虚心接受指正,又画了一幅《斗牛图》,清朝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还在上面题诗呢。

3、出示现存名画《斗牛图》和乾隆题的诗,师生读诗。

4、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心潮澎湃,也写了一首诗,想不想读一读。

(课件展示配乐诗:戴嵩画牛有误笔,虚心接受童指正。实践躬行求真心,千古佳话传至今。)。

5、现在,这位虚心的画家和诚实的小牧童就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6、其实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像戴嵩和牧童这样有着美好品质的人,你想去看看更多这样的故事吗?你可以登陆到以下网站观看。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

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她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他画的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小朋友,你的家乡也一定很美,请你画出来吧!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男”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3段课文。

3、能运用语言,介绍涛涛和小青的家乡。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

1、课件依次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2―――6小节。

2、引:他们的家乡美吗?课文写得更美,赶快去读一读吧!注意度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还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或老师。开始吧!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

(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谁最能干,能当小老师来领读―――――个读―――开小火车读。

(2)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生字躲到词语中了,你还能读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词语都能读了,我们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多了。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观赏涛涛家乡的美。

1、出示画面:这是谁的家乡?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呢?现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交流: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显示句子―――指名读―――引导说句那么(),那么()。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引导感受涛涛在海边生活的乐趣。

5、师生合作读。

6、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呢?

7、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

自由准备―――――指名介绍(注意人称转换)。

8、小结学法,引导自学第三段。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涛涛画的家乡。我们先看图,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读课文,找涛涛画了些什么,接着美美地读了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了涛涛的家乡。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和你的同桌一起学学第三段。

四、同桌合作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导朗读。分句――整段。

(3)当小导游介绍。

五、书写指导:贝原男。

六、课外作业。

画画我们的家乡,下节课也请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你们画的家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写的是五个不同地域的孩子用彩笔画家乡的事,通过他们的画,展现出他们各自家乡的美丽,表达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读着《画家乡》好像遨游于祖国的美好河山中。你看,那浩瀚的大海、辽阔的平原、连绵的`群山、茫茫的草原,还有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你将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多么美丽。这将激发起我们对美丽祖国的无限热爱,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们呢!值得欣赏的是孩子们的画画出了各自家乡的特点,更有趣的是他们把自己都画到画中去了。这么好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感悟,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五彩的画笔,用绚丽的色彩把家乡,把祖国大花园装扮得更美丽,更妖娆,从而深化了主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针对这样一篇情境优美的课文,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运用情境教学是恰好不过了。因此,我先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起对课文的朗读兴趣。学生有了这样的兴趣,老师再进行指导,就能更好地把课文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情景中识字。

二、注重方法的选择,在生活中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不稳定的,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注意范围也有局限性。而游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如在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中插入一个游戏,将会出现一个个兴致勃勃的学生,将会使整个课堂蓬壁生辉。如在认识12个生字时,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干,就会纷纷起来想试一试,这样给学生以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并且把生字放到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生活中去认识,会有明显的识字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和方法的改进。

1、在指导书写时我注重了讲解、书空、范写,但由于学生对字体摆放结构特点的理解不够,而使学生的书写时结构不够工整、完美。而且,写字时间长了,学生写字也有点厌烦了,没有兴趣了,也就写不好字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写字效率,在学生中多开展一些活动,如师生比赛、生生比赛、书写展览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2、学生在课堂上会不时地出现一些细小的错误而未能及时地给予纠正和强调,导致以后这种错误频繁地出现,为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以后应该时刻关注学生,有意识地善于捕捉学生中的信息,注意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时刻调整自己的教学,摈弃“教师心中有教案而无学生”的错误思想。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