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生论文(汇总16篇)

时间:2023-12-16 20:59:24 作者:薇儿

范文范本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和学习一篇高质量的作品,从而提高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请大家参考借鉴。

探究完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问题及路径论文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最重要路径之一。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后大众化时代,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稳步增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就业率不高甚至由于心理问题辍学、自杀等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科研功能的异化、招生培养制度的偏差以及科研评价考核的缺陷,要求我们必须从学术管理的视角出发,加强学术规范建设与学术道德教育,重视学术研究的价值重塑、招生与培养的策略调整。

一、质与量难以平衡: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研究生数量扩大,教育质量下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教育科技和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较快,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2547.7万人。全年研究生招生62.1万人,在学研究生184.8万人,毕业生53.6万人。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必然会给教育管理工作增加困难。同时,在教育资源不增加的状况下,研究生规模的膨胀,必然会使人均占有教育资源减少,从而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研究生生源构成复杂,群体结构多样。目前,研究生群体除统招的全日制研究生外,还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研究生,这使得研究生群体年龄呈多层次结构,有应届毕业生,也有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同时,由于个人的社会背景、工作经历、婚姻状况等因素各不相同,各人的求学目的也不相同,反映在学习态度上,个体差异很大。这些无疑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之处。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内外部压力增大。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研究课题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近50所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都在增长,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但从2009年至今,研究生的就业率却连续多年低于本科生。可见,就业率与学历高低的正相关关系正日益消减。研究生扩招所伴生的严峻就业形势,使得高校和研究生个人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等现实问题让他们深感不安。这种对就业前景的焦虑情绪,必然会导致自信心不足,甚至产生自卑心理。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心理压力大,必然又会给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二、培养与需求相对错位: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问题解读。

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所呈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管理过程行政色彩浓,缺乏学术管理的要素。目前,高校的研究生管理普遍采用“导师负责学术培养,行政管理人员负责教育管理”的模式。在培养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往往好以行政化的理念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管理,忽视了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加上有的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健全,或多或少缺乏本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纯正的管理知识,从而影响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师队伍相对松散,教学管理存在漏洞。不可否认,大多数教师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因为各种原因,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应付状态,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课程考核中,由于学校往往要求教师不要为难学生,能放则放,这就使得教师在平时授课时没有竞争性,从而也就没有积极性。过程考核不严谨,学术评价缺失。当前我国高校普遍未建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监控(考核)体系,特别是对院、系研究生教育的学术评价缺失。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来看,负责培养的院系往往对研究生教育的自评与自我监控积极性不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也因此难以保证。培养过程监控的缺乏直接导致不少高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令人担忧,研究生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降低,仅靠后期的专家外审等形式去保障论文质量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过程与结果的学术评价亟须改进。教学模式单一,培养过程问题突出。目前,不少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问题频发:研究生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研究生的探索性学习;教育理念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方法与本科雷同,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课程体系不完备,导师个人的研究偏好多,学科领域内的前沿成果少,难以培养出研究生的学术探究精神……所有这些都制约了研究生创造力的发展,使研究生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不强。

三、群体管理优化: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宏观变革。

从研究生培养目标中的学术性和创新性来看,学校首先要重视其学术性培养的群体性,从学校层面构建立体式的培养模式,同时,还要重视激发其个体的创新性,从培养理念、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变革教育管理过程。优化资源配置,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良好的软硬件科研环境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学校还应出台相关的机制来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开设学术沙龙,促进学术交流。经常开展学术活动有利于研究生掌握创新理论和方法,引导研究生大胆质疑、深刻思考,并且及时掌握学术前沿知识。对学习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研究生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且将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研究生综合考核中,形成一种激励创新、崇尚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改进课程管理,完善研究生考核评估机制。首先,建立任课教师资格认定。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定研究生教师时必须要有严格的资格认定。研究生任课教师应该对教学工作有责任心、使命感,教学态度认真,能坚持开展与学科相关的活动等等。唯有如此,才具有研究生任课教师资格。其次,严格考核课程。目前,研究生考核流程简单化,主要以完成本学科的一篇论文为主要考核项目,且考核结果往往是皆大欢喜。这种考核机制流于形式,有碍于研究生质量的提高。当然,不管采取何种考核方式,都应该有严格标准,并有相应的规范的成绩管理制度与之配套。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人是管理的核心,要使一个系统稳定且有活力,必须输入动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动力。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是在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工作作风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优秀的人员,这样才能适应研究生管理工作。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做到:

(1)引进合格的、不同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2)对现有管理人员加以培养,提高他们的现代管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要举贤用能,知人善任,使每个人都明确权、责、利相一致的原则,赏罚分明。总之,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同心协力,做好研究生管理工作。

四、个体引导创新: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微观调整。

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不仅要优化各种资源,完善各种制度,改进课程管理,学生自身的素质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条件和机会,不断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达到较高成效。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激发研究生学术创新意识。很多高校图书馆的资料和网络数字资源都非常丰富,实验室的设施也较为齐全,不少高校还经常邀请著名教授学者来校讲学。这些都为研究生做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研究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大量阅读本学科的文献,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并能积极主动交流。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拓宽自身的视野。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培养个体开拓精神。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教育。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增长知识,更是为了掌握创造知识和创新技术的本领。2005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不十分明显,很多研究生仍局限于课本的学习,缺少探索研究、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研究生,应该把握住学校提供的一切资源,将科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强化创新能力,加快理论研究向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注重心理健康维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制度在进行改革的同时,研究生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此带给研究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不少研究生敏感、好胜,但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往往会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因此,研究生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当前不少研究生没有准确的定位,要么好高骛远,要么悲观自守,这样容易引起心理失衡,从而导致心理出现偏差。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扬长避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以达到理想的自我境界。最后,要正确对待挫折。挫折无处不在,不能悲观厌世,而要积极面对。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不断加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然也必须实现同步提升。所以,我们需要因势利导、分层推进、多维变革,保障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探究完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问题及路径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我国的研究生艺术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各地的艺术类研究生数量都有显著增加,各个高校的艺术研究生质量也逐渐提升,使得更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攻读艺术类研究生。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有效地保证每一个研究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成为了关键问题。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要保证艺术教育的质量为核心,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为前提,合理、恰当地进行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完善可以更好地保证研究生的艺术教育质量。本文就将基于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当前存在的问题来探究完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路径。

随着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的经济化,对新生代研究生艺术教育的要求就变得更高、更苛刻、更多样化。因此,很多高校在如何理性面对当代研究生的艺术培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艺术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很多高校本身的师资力量缺乏、教育设施落后、科研经费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成长和成才。此外,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核心,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要培养学勇于创新、专注科研的精神。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作为高层次人才,一要永远充满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二要有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三要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四要有科学研究的素质和创造型思维的能力。五要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这也是新时代研究生艺术教育应该解决的五个问题。我国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至少也应该要培养学生以上的教育精神。高校的艺术教育质量体系才体现出本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寻求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完善方法才变得有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艺术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并且扩招的比例已经逐渐达到了44%或者更多,在这样的扩招形势下,高校的艺术教育质量体系就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在研究生的艺术质量管理方面,由于不同领域和专业生源的盲目扩招,通过艺术专业初试的研究生在复试中大部分不会被刷掉,即使复试被淘汰,同样会通过调剂流入其他学校。其次,调剂的学生可能是跨了很大的维度,一方面他们对调剂的专业并无兴趣,另一方面,艺术类研究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基本从零开始。再者,部分学校的艺术相关硬件设施匮乏,以致学生无法进行基本的艺术科研工作,由于研究生的扩招,使得高校逐渐出现师资不足、硬件设施不足以及艺术教育和科研资金不足的情况,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当下研究生的艺术教育质量。

2.高校与地方缺少主体间性的互动。

当下提倡有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综合类高校与地方之间的主体间性不是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体构造和客体征服,而是主体间的互动共存,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对话。相比之下,如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艺术类专业院校往往会受到一个地方的支持,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能够为一个地方培养更多的人才。但实际上很多高校与地方缺乏主体的互动和关照,以致高校为地方政府、研究部门等为主体的机构输入的人才没有带动地方的经济。因此,也就出现难以带动地方的发展的现象,导致高校难以得到地方的经济、政策上的支持,无法获得更多的艺术教育资金和普惠性人才政策。

三、新时代下艺术类研究生师生体系自身系面临的两难抉择。

1.艺术类研究生师生体系自身质量的下滑。

随着高校艺术类研究生的扩招,很多艺术类研究生的科研和就业能力都大不如以前。其具备高水平、高素质,整体的能力在日益下滑,这就导致研究生在进行科研工作以及科研论文的写作时面临很大的困难。另外也会导致研究生艺术类专业人数有巨大的差别,造成师生数量上的不搭配。如艺术学科的研究生导师方面还存在众多问题,这已经不单单是表现在师资自身的能力不足上,还表现在师生分布不均,存在一个导师带十几个或者更多的学生,或者一个导师既要担任教学工作还要做繁重的科研项目等问题,使教师对研究生的教育精力不足,严重影响研究生的艺术教育质量。

部分高校的艺术管理理念和力度还停留在过去未扩招的阶段,难以满足当下的研究生艺术教育需求。在参考其他实力较强的学校管理方式后,并没有结合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和实际状况,导致出现了一些与实际不相符合的艺术教育质量管理问题,严重阻碍了研究生的教育。这主要是对研究生艺术学科的规划上,一个导师可能既属于艺术学院,也可能同时属于文学学院,这就导致一个教师要在两个学院来回地跑,来回地进行艺术教育工作,这很难发挥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要完成新时代下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完善,必须要对当下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更好地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进行完善。上文中已经对当下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接下来将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完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方法。

要完成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完善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制度和理论的支撑,才有一个检验的艺术标准。所以高校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暂行办法》来分别制订各个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及研究生的艺术教育的相关规则制度。还应该对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等做细致的规划,保证研究生的学习质量,使得研究生的艺术教育是与学生切实相符。高校应该对外部关于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评价和监督虚心接受和采纳,以更好地发现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进行有效的完善。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及教育管理实践的改革力度,使各个高校更多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学校自身的管理和实践,实现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管理,最终达到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艺术培养的目标。

2.实行人性化的配套奖惩制度。

实行人性化的配套奖惩制度,这主要是表现为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方面进行有效的奖励和惩罚,对高校中有效的研究生艺术教育要实行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和导师实现研究生教育的`激情,更能保证他们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视。对做得不好的方面要进行惩罚,比如对研究生教育工作懈怠的部门和导师进行通报批评等。其次,奖惩的措施也应该针对研究生来进行,注重调动研究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对那些在科研上或者学习上取得重大成果的研究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设置配套的奖励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就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日益下滑。需要注意的是,人性化奖惩的措施的前提是必须严格规范化,否则就将形同虚设,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实现研究生的经济奖励,要充分地保证研究生的艺术教育资金才是重中之重,这样才能够保证各种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也能够保证学生的科研进度。这样再差的学生也能得到长足的锻炼。高校研究生的艺术教育资金从哪里来,一方面可以从国家申请艺术基金,国家每年对研究生的教育投入成本是很大的。其次可以从地方财政上申请艺术资金,最后也可以从企业获得资金,在资金得到保证的情况下,高校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体系也将变得更加完善,研究生的能力也变得更加全面,高校的整体实力将会更上一层楼。如艺术产业参与与企业活动,这样地方和企业就会更愿意投入资金,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4.重视研究生的艺术招生和分配管理工作。

研究生本身的能力因素也限制了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发展,那么高校应该对研究生的招生以及分配等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尽管应该给每一个考上的研究生一个学习的机会,但是对于那些完全不适合艺术类的学生还是应该加以斟酌。高校应该对每一个专业的学生有定量的规划,一旦达到标准过后就不能再招收该专业的学生。另外,对已经招收的研究生进行有机的统一分配,比如一个艺术学院里面可以实现研究生的平均分配,保证每一个导师带的学生数量基本一致,确保研究生艺术教育工作的质量。

随着高校艺术类研究生的扩招以来,部分高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使很多导师通常面临着带多个学生或者带多个专业的学生,这使得导师无法适应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所要求的精英化培养管理模式。因此,当下的综合类高校,只有通过引进更多艺术人才,扩充师资队伍,以应对解决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有效地实现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的监管,高校应该对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及时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以保证对这些问题做出及时的整改,适应当下研究生的发展需要,更进一步地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的构建。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当下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倡从以上研究生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理性分析中合理化解决,从上述的各个方面路径来实现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完善,从而更好地构建一个完整的研究生教育艺术质量体系,在新时期下为更好地培养研究生艺术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而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闻,王现彬,李久东.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

[2]高雪梅,于旭蓉,邓长辉.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05).

探究完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问题及路径论文

第一,保障研究生招生工作质量。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应注重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察,高校在研究生复试过程中,应注重考察其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深层次挖掘考生潜力,进而为研究生质量提供保障。

第二,导师在制定实践计划时,应以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基础,导师除了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给学生讲解专业发展趋势,确保学生能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习目标。

第三,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研究生心理的研究,可以在校内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免费为研究生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其心理问题,进而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4.2研究生輔导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一个优秀的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崇高的思想素质、饱满的工作热情、先进的教育理念、负责的管理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端正的工作态度,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还要掌握丰富的教育管理知识,进而提升自身威信,在研究生心中树立高大形象。另外,高校应定期对研究生辅导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为辅导员专业素质提升夯实基础。

4.3完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

当前,一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仍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能够适应原来的管理需求,但是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这种单一管理模式逐渐出现颓势,因此,高校应采取学院与研究生主管部门共同管理的模式,以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各大高校应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生数量、研究生知识属性、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生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生学习年限,合理制定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管理研究生,要充分体现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灵活性。

4.4丰富研究生在校的文化生活。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研究生也不例外。因此,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应用网络工具,丰富研究生文化生活,更好地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管理。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深入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基本情况,进而丰富研究生在校的文化生活,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5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应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针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进而提升研究生管理教育水平,促使研究生水平不断提升。

探究完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问题及路径论文

答: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上世纪末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全国在读研究生总数164.6万人,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从教育层次看,在读博士生27.1万人,占16.5%;在读硕士生137.5万人,占83.5%。从学位类型看,博士生绝大部分为学术学位;硕士生中,学术学位占75.7%,专业学位占24.3%。从培养单位看,普通高校研究生人数占全国总数的96.5%,科研机构等其他培养单位研究生人数占3.5%。普通高校中,中央高校承担了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任务,在校生人数占全国在读研究生总数的54.8%。

但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培养经费供需矛盾突出、成本分担机制不够健全、奖助政策体系不尽完善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有关部署,三部门从投入机制和深化改革两个方面入手,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四个转变:一是发展方式转变,即从注重规模发展切实转变为注重质量提升;二是类型结构转变,即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切实转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三是培养模式转变,即从注重知识学习切实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四是质量评价转变,即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切实转变为在学培养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到20,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答: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善财政拨款制度、完善奖助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收费制度三方面内容。

(一)完善财政拨款制度。针对目前存在的中央和地方拨款制度各异、拨款标准多年未变、拨款范围仅限于国家计划内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拨款方式单一等问题,《意见》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在中央高校方面:一是扩大拨款范围。从起,中央财政对中央高校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除外),安排生均综合定额拨款。二是提高拨款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情况和财力状况,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三是更加关注绩效。中央财政根据研究生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等因素安排中央高校研究生教育绩效拨款,由学校自主安排用于研究生培养。同时,《意见》要求各地参照这一模式,完善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

(二)完善奖助政策体系。目前,我国研究生国家资助政策的主体是普通奖学金,主要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针对资助方式和经费来源较为单一、资助标准相对较低、各地情况各异等问题,《意见》提出,以财政投入为主,按规定统筹高校自筹经费、科研经费、助学贷款、社会捐助等资金,建立健全多元奖助政策体系。各项奖助政策的基本定位是: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注重奖优,激励研究生潜心学习研究、积极进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注重公平,资助研究生基本生活和学习费用;助研、助教、助管(以下简称“三助”)津贴注重酬劳,调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意见》还对加大校内资助力度、鼓励捐资助学、吸引国外优秀留学生等提出了要求。

(三)建立健全收费制度。针对目前研究生收费与免费并存、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意见》提出,一是实行收费制度。从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二是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明确了研究生学费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考虑因素,并对研究生学费标准作出了原则规定。三是加强收费管理。明确了研究生学费标准制定程序、学费收取方式、学费收入管理等要求。

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完善和经费投入的增加,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问:为什么要完善研究生收费制度?

答:我国普通高校各类本专科学生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实行了收费制度,但研究生处于收费与免费并存的阶段。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财〔〕2号),允许收取学费的研究生范围仅包括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示范性软件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等。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并不在收取学费范围内。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对收费问题进行了探索,但总体上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并不健全。

研究生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应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从国际经验看,对研究生收取学费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不健全,既不利于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也阻碍了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完善和研究生财政拨款的增加,不利于激励研究生珍惜机会潜心学习、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按照这一要求,《意见》提出,从20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问:收费是否会增加研究生经济负担,从而影响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就学?

答: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系统设计、有机衔接的,其根本目的是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服务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实行收费制度、健全成本分担机制的同时,更加注重财政拨款制度和奖助政策体系的完善。政策措施实施后,研究生所获资助总体上超过其应缴纳的学费,资助水平得到提高。主要体现在:

(一)研究生学费标准适度从低确定。参照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和国际经验,研究生学费标准实行适度从低确定,总体上按照硕士生高于本科生、博士生高于硕士生、不同专业有所差异的原则来把握。综合考虑研究生经济承受能力、现行本科生学费标准、部分中央高校试行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情况,《意见》规定: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原则上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其他已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现行收费政策。

(二)全面加大奖助力度。实行全面收费的同时,建立健全多元奖助政策体系,确保研究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这一资助政策体系呈现四大特点:一是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设立国家助学金,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费用,覆盖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而且资助标准明显提高。二是加大对优秀研究生的激励。设立国家奖学金,标准为博士生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生2万元。同时,设立学业奖学金,由学校组织实施。三是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管理。高校按规定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健全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加大对“三助”岗位的津贴资助力度,根据研究生参与教学、科研、管理的实绩给予相应资助。四是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就学。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除按规定享受上述政策外,《意见》还要求高校综合采取减免学费、发放特殊困难补助、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方式,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就学。同时,提高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确保符合条件的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并及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因此,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各项政策措施,从制度设计上可以保证研究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总体上不会增加研究生经济负担。

答:为确保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意见》对有关资金的落实作出了规定。

(一)完善财政拨款制度所需资金,按照现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高等学校隶属关系分别落实。

(二)完善奖助政策体系所需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集。从财政投入方面看: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根据高等学校隶属关系,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参照普通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分担办法共同承担;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学业奖学金根据高校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适当支持。

(三)研究生学费收入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由高校统筹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改善待遇等方面。

问: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我们注重把《教育规划纲要》的宏观要求与改革微观目标结合起来,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树立战略理念结合起来,把提高整体质量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结合起来,特别强调举措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除完善投入机制外,还将在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导师权责机制、改革评价监督机制、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强化科教结合、产学结合,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探究完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问题及路径论文

近十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迈入了快车道。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急速膨胀,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甚至强烈冲击着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培养方法。研究生部(处)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籍、论文、学位、德育和学生管理、导师管理、学科建设等工作以及受理在职人员申请学位工作。而部分中小规模研究生培养单位,由于研究生规模小,管理部门直接负责课程安排和直接管理学生,实际工作中,研究生部既是职能部门又是教学单位,囊括了相当于本科教育的教务处、学生处及部分院、系的职能。目前,我国各高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所呈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

1管理意识较强,服务意识较弱。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仍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他们大多传统管理意识较强,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服务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家长意识浓厚,凡事以领导者自居,对广大研究生的要求视而不见,一切工作以对上级负责为标准等等。

2管理模式单一。高校一贯垂直的,自上而下的单一管理模式使研究生管理工作者满足于应付上级布置的工作,疲于日常管理工作。难以有精力去思考如何增强管理的主动性、有效性。

3德育工作、后勤保障未完全纳入学校统一的服务管理范围,造成协调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生源构成更加复杂,研究生德育工作亟待加强。而多数情况是学校召开的有关会议,研究生主管部门却不能参加,学校和上级的一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文件精神不能很快传达到研究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开展。

4部分高校研究生的管理质量令人担忧。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研究生教育的总结性成果,其质量直接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学位论文质量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源优劣、课程设置、导师水平以及教学管理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学位论文质量。尽管许多高校实行中期分流制度、研究生论文外审制度、答辩时要求先期发表论文若干篇,且对发表刊物有具体要求等,但缺乏可操作的有效考核办法,常常出现无论证、无研讨、无监督和无评估的“四无”状态。

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范文

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地把握题目。一般来说,选择。

题目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所谓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干百万人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我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急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抑制通货膨胀,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廉政建设等等。二是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就会遇到诸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等等。三是作者本人在工作实践中提出来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问题,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等等。

研究生论文提纲

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

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

毕业论文。

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编写提纲的步骤可以是这样: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台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

(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第一,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第二,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

第三,毕业论文写作一般要求提纲拟到以下层次。

在毕业论文中,最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层进式,即论文的各层意思之间是层层推进的关系。各个分论点作为中心论点的论据,呈现出一种纵向联系的层次关系。二是总分式,即采用“总题分述”的方式,先总括起来说,然后分开说;或者先分开说,最后再总结。三是并列式,即论文各层意思之间是并列关系,各分论点的段落相互平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呈现出一种横向的内在联系。

正文中的各个层次如果用数字表示,一般要用不同类型或种类的数字。第一层次为:一、二、三、四、……;第二层次为:1、2、3、4……;第三层次为:(1)(2)(3)(4)……;第四层次一般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或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序列词,以标明几层意思、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或者用词语的重复来表示思路的层次。

艺术设计研究生师资问题分析论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012年,全国拥有设计艺术学和艺术设计硕士招生资格的高校有130多所,艺术类(其中包括艺术学、设计艺术学等)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达16467人,在校生人数达46678人,而且办学规模还在逐年扩大中。继艺术设计类本科教育的爆炸式发展后迎来了研究生教育的后续性爆炸式发展。这种爆炸式发展从表面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人才需求增加的结果,其实背后所隐藏的是艺术设计类教育的低投入高回报(即学校投入支出相对较少,而收取的学费普遍较高)的利益驱使。这种以经济利益为驱使的办学方式,必然伴随着太多不合理的成份,从招生生源到师资搭配再到人才评价等全过程中必然会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下面就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对中国普通高校中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培养所隐藏的现实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剖析。

天津科技大学前身为天津轻工业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当时中国最早的四所轻工院校之一,隶属于当时的轻工部,1981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983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9改为中央与地方共管,以天津市管理为主,是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工业艺术工程系,2002年升为艺术设计学院,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共有教师97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5人。拥有艺术设计和设计艺术学两个硕士学位点,现有在校硕士生200余人,是国内规模较大、专业设置较齐全、教学条件优越,集专业教学、创作设计、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设计学院。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从20开始招收第一届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开始,已经有了十年的研究生培养历程,通过对这十年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现行研究生培养理念和体制下所存在的诸多有悖于国家教育部培养创新性高端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问题。下面就从一切学校教育的两大基本核心要素“学生和老师”为基点,探讨一下其对当下中国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所产生不利影响。

一、学生生源问题。

艺术设计类招生生源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又无法绕开。全国艺术类招生从本科教育开始一直到研究生教育,生源问题始终是个复杂而又难以疏导的问题。从研究生层次招生来看,生源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素质、近亲繁殖和男女生比例失调等方面,具体表现为:

1、专业素质偏低。

由中国特有的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招生体制所造成研究生生源质量问题直接从源头制约了整个艺术设计类高端设计人才的培养。首先,影响最明显的是国家外语政治统考,为了能通过国家的政治外语统考,大多数考研的学生从大三开始就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外语和政治,而本科教育中真正深入本专业教育的阶段恰恰正是在大三大四时期,大一大二不过是全面打基础的阶段。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研究生生源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的现象。引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屠曙光对于这类研究生生源的称谓就是“半成品”,最起码在专业上是半成品。著名艺术家陈丹青辞职事件深刻说明了中国目前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育在招生方面的问题缺陷。一味的强调对于外语政治的要求,而且全国统一划线,不分学院专业,艺术设计类的考生外语和政治的录取线和其它理工外语等专业一样,这种取其短避其长的招生录取体制扼杀了一批真正有艺术天赋和设计才华的人才进入研究生层次的学习,从而直接导致了艺术设计类研究生生源质量上的先天缺陷。其次,学校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招生计划而自行降低专业录取条件,在不能改变国家外语政治基本录取分数线的前提下,降低了自主的专业成绩要求来实现自己的招生计划,没有遵循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再次,普通综合院校的艺术设计学院不同于纯艺术院校和全国知名院校的生源那么充足,研究生导师担心招不到学生,在专业阅卷的时候判卷非常松,只要不是一点专业常识不懂的基本上都给合格或者较高的成绩,就是为了防备那些通过国家外语政治考核的少数生源不至于栽倒在专业门槛,而让自己颗粒无收招不到学生。对于导师而言,尤其是年轻的新导师,好不容易获得带研究生的资格却招不到研究生是很没面子的,另外很多院校也有规定如果某个导师连续几年招不到学生就取消其带研究生的资格,因而也就大大降低了对学生的专业要求,许多在专业上几乎为初级水平的考生也能考中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因而在研究生学生中会出现好多本科专业是学外语的或其它理科文科而非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的专业水平可想而知。以上几方面的综合因素共同导致了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研究生生源的专业水平普遍较低的现象,出现了“专业不专”的“怪象”,也体现了艺术设计院校里专业领域“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的现状。

2、近亲繁殖问题。

近亲繁殖问题也是影响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高校研究生近亲繁殖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艺术设计类研究生。由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主观性较强,不同于其它理工类专业的相对客观。因此艺术设计风格多样,不同的导师所喜好的艺术设计风格不尽相同,本校自己培养的学生比较了解导师的艺术设计风格,在专业考试的时候就占有比较大的优势。所以许多学生都选择报考自己的本科院校,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导师。还有所高校都有许多推荐免试研究生,在学生生源组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免试生再加上本校自己的考取的学生基本上占了研究生生源的绝大多数。以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近五年来的研究生生源来源为例,五年来共招收研究生191人,其中本校推荐免试39人,考取88人,合计127人,占比66.5%;外校考取64人,占比33.5%。本校推免生和本校自考生占了绝大多数,外校考取较少。

近亲繁殖对于研究生学生的培养有利有弊,弊端主要体现为学生在经过本校四年的本科教育后,对于学校的环境,老师的执教风格等等早已了如指掌,这种先天的优越感往往会使学生丧失了陌生感和好奇心,而恰恰对于未知世界的陌生感和好奇心是一个人不断勇攀高峰的动力所在,当陌生感和好奇心丧失的时候也就丧失了上进的动力与源泉。同时近亲繁殖的学生也不利于艺术设计思维的拓展,思想上容易受学校传统的禁锢而难以突破,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性别上的“阴盛阳衰”

艺术设计类学生在性别上的“阴盛阳衰”在全国艺术设计类高校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到了研究生层次更加明显。从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近五年生源中男女生比例可以明显的看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五届191名研究生中女生152名,占比79.5%,男生39名,占比只有21.5%,尤其是2012届43名研究生中只有一名是男生,可谓是众星捧月。抛开是否存在性别歧视问题不论,这种女多男少的现象对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独特性决定了这一行业自身的工作性质,一方面,艺术设计是以创新为首要目标的,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从业者要有较高的创新能力。通过国内外各种性别专项研究表明,男性在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等方面要远远地高于女性。因此在创新方面要求较高的.行业里面,男性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女性,比如,在工程师行业里,女性只占3.5%;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女性只占12%;而在历年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女性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中国艺术设计类研究生中女性比例过高对于艺术设计类高端优秀设计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艺术设计类行业是一个相对艰苦的行业,经常会出现熬夜加班的现象,因此许多女性研究生毕业后很少选择从事实际的艺术设计实践工作,而是把择业的方向转向了教师或研究机构,而真正能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的男性研究生又较少,这也造成了艺术设计实践领域高端人才的匮乏,导致了中国的艺术设计水平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因而也就缺乏原创性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来,只能是国外首创,我们来模仿与改良,永远做“山寨”版。

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育可以看作是精英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应的也比较高。师资问题也是中国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明显的问题体现在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欠缺和师生比失调方面,具体表现为:

1、导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水平问题。

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导师制,导师的科研水平直接影响着所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生导师资格对于普通教师而言不仅有着一定的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份名片。然而学校为了宣传对外拥有多少研究生导师来提升学校形象对于研究生导师资格的评审条件过于宽松,这也就导致了研究生导师队伍良莠不齐。从学历上看,有很多研究生导师都是以本科学历来带研究生,虽然研究生导师的水平不能完全以学历水平来衡量,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研究生导师师资问题的缺陷。从科研水平与能力来看,研究生的专业教学往往采取的是课题制,这就要求导师必须有在研的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得以参与科研,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而事实上许多导师自身尚没有在研的课题,或者是以久未结题的陈年老科研项目为支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或者以接工程项目的横向科研为支撑。研究生师资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都不利于研究生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提高。

2、师生比失调问题。

师生比例过大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早在20国家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师生比应该在1:16-1:18之间,而研究生的师生比应该在1:4左右才能较好地,也就是说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每一届所带研究生的合理人数应该为1-2名。当下国内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一个导师所带在读学生合理人数应该为1-6名。因为国内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在带研究生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大量的本科教学任务,研究生人数过多则根本无法顾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好多研究生导师所带研究生的数量严重超标,其中有好几位导师所带在读研究生的人数超过20人,一届学生能招到10人,最多的玩具方向的某位导师2011届、2012届、2013届三届在校研究生多达28人,师生比甚至远超本科生,这种严重失调的师生比例直接后果就是违背了艺术设计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小班上课的原则,分配到每个研究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寥寥无几,有的研究生三年内和导师见面不超过十次,在一起单独谈话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学生和老师是任何学校教育的两大绝对主体,从中国教育产业的立场来看,学生就属于原材料,原材料材质的优劣对成品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再好的塑料也无法塑造出金属的光泽来,因此对于学生生源的选择极其重要。从艺术设计研究生培养来看,没有好的学生生源就很难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来,也就很难把中国的艺术设计水平提高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层次。这就要求在生源选择上要以专业为选拔人才的核心,兼顾人才交叉流动以及男女生比例的协调。而对于老师而言,属于产品加工塑造者,一块好的原材料能否雕琢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完全取决于雕刻者雕刻水平和投入的精力。因此,提高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科研水平,适当控制好所带研究生的数量是提高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研究生论文致谢

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除了我自己一年多来的潜心学习和研究之外,也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所以在这里,我要对帮助我完成论文的所有人表示感谢。首先,我要对xxx教授表示我最由衷的感谢,感谢xxx老师在我攻读硕士学位的两年中对我所付出的一切心血。两年前,我从一个门外汉,在xxx老师潜心的教导下,成为一个热衷于中国纪录片的内里人。xxx老师身上的热情深深的感染着我,并让我为之动容,他老人家让我觉得在学术和人生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会时刻牢记他老人家的教诲。尽管他老人家年逾古稀,但身上时刻焕发的活力和热情让我觉得他是那样的幽默、和蔼可亲,每周我最喜欢的就是跟他老人家在南食堂一起吃一顿韭菜陷儿饺子,感觉像一家人,亲手为他端一碗汤或者倒一杯水,就让我觉得很开心,很幸福。谢谢xxx老师!希望他老人家与师母能身体健康、永远年轻!此外,还要感谢xxx老师,他为我打开了一个认识问题的全新视角。

艺术设计研究生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浏览我的这封求职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叫xxx,是一名即将于xx年6月毕业于xxx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真诚的推荐自己。

在校期间,我一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我所热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因此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并掌握了环境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及造景等有关理论知识和技法,并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向导,努力使自己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除了学习掌握课程要求的cad、3dmax、photoshop等专业设计软件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sketchup、彩绘大师等相关软件。与此同时,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在业余之际,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发展自己的音乐、户外以及文学爱好,增强了自己的艺术感悟能力,因为艺术本身就是相通的。

“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我曾经先后在xxx大学景观设计研究所、xxx设计公司、xxx设计公司实习,参与过设计方案,并从中学到专业以外的不可或缺的知识,也为我以后工作能快速适应环境,更好的与人共事、团结协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毕竟设计依靠的是团队的力量而不是个人。此外,我积极的参加社团活体,曾先后担任班长职位,具备了一定的领导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品格。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体会到与优秀学生共事所带来的利益,执着的奋斗始终是我生活的航标,踏实的进步是我生活的节奏。

过去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一定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创造出优秀的业绩,真诚的希望公司能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我定会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为公司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期待您的反馈!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研究生论文致谢

四年的学习生活在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来说却仅仅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新的征程的开始。本研究及论文是在我的导师xx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下完成的。伟人、名人固然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迫切地想要把我的敬意献给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xx老师。也许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所最尊敬的老师。您是如此的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思想深刻,您用心为我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我的论文更加的严谨。

同时,我还要感谢一下一起完成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倾心的协助,我是无法解决这些困难和疑惑,最终能够让本文顺利完成。

至此论文付梓之际,我的心情无法保持平静,从开始选择课题到论文的顺利答辩,有无数可敬的师长、朋友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这里请您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最后,再次对那些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关心、帮助我的同学和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研究生论文致谢

首先要感谢导师许鹏教授,论文定题到写作定稿,倾注了许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我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深深受益于许老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他作为老师,点拨迷津,让人如沐春风;作为长辈,关怀备至,让人感念至深。能师从许老师,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在此谨向许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还要感谢李正辉副教授。李老师在论文的写作中给予了许多指导与建议,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要感谢所有教导过我、关心过我的老师。特别是统计学院的宋光辉教授、胡宗义教授、朱慧明教授、王亚雄教授、曾昭法副教授、周四军副教授、张立军副教授、蔡晓春副教授、王瑛副教授、陈黎明副教授、谭德俊副教授、刘再华副教授、胡荣才副教授、马守荣老师、谭朵朵老师、孔志周老师、任英华老师、倪青山老师。你们为我的学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你们为人师表的风范令我敬仰,严谨治学的态度令我敬佩。还要感谢感谢刘志云老师、陈方军老师、张芝元老师、夏浩老师和统计学院的其他各位老师对我的一贯帮助!

感谢一直关心与支持我的同学和朋友们!我的朋友,郭倩、符娴、张一川,感谢你们的鼓励和帮助。还要感谢的是我寝室的姐妹邹琦、刘斌,师兄王毅以及统计学院xx级全体研究生同学。两年来,我们朝夕相处,共同进步,感谢你们给予我的所有关心和帮助。同窗之谊,我将终生难忘!

在此要感谢我生活学习了六年的母校——湖南大学,母校给了我一个宽阔的学习的平台,让我不断吸取新知,充实自己。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他们是我十多年求学路上的坚强后盾,在我面临人生选择的迷茫之际,为我排忧解难,他们对我无私的爱与照顾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研究生论文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教授,*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从申请开题一直到撰写论文并整改完毕,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指导,在*老师悉心的鼓励和教诲使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使我顺利完成了该文,这段人生经历将使我终生难忘。

然后,我还要感谢广西大学的老师们,在我这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老师们的教学深入浅出,使我大开眼界,而且诸位老师不但教会我很多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教会了我学习知识的方法以及人生价值观的不同视角。

再后,我要谢谢人力资源研究所的朋友们,在我实习期间给我很大的帮助,使我能够收集到足够的资料来完成论文的写作.

最后,我还要吏心感谢各位评审专家们评阅此文,感谢诸位老师的评阅指正!

研究生教学论文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从深层次和发展取向上看,它正在面临着一个教育模式构建的课题.这种模式的构建是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高职学生存在的带普遍性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未来抱有很高的理想,由于高考失利未能被本科院校录取,而进入高职院校,而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和动摇.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的贫困地区或城市低收入家庭,沉重的经济压力,使他们徘徊于痛苦的边缘――欲学不能、欲罢不忍.

以扩展和提高自己.由于就业的压力,学习的务实心理,也使学习的心态变得浮躁,难以坚持.

3.困惑心理.高职院校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性生理基本成熟,他们渴望与异朋友,迫切想得到异性的友谊以至爱情,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和生活经验的欠缺,对于如何进行异性之间如何交往、如何恋爱在观念上是模糊的,导致在实际生活中与异往困难、单相思而苦恼、失恋而痛苦、陷于多角关系而不能自拔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充满,富于幻想,但因认识偏差、阅历较浅,对于当前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和现象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出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偏差,产生心理的不平衡,导致迷茫、失落和困惑等心理问题.

4.交友上的障碍:面对新同学、新老师、新舍友、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多刚入学的学生不善言辞和存在自卑心理,不知如何去与人交往,如何去寻求新的知心朋友.久而久之,就学会了压抑自已的交友,学会了孤独,习惯了独来独往,从而造成了性格上的怪异.

二、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因素。

1、社会因素.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被误认为“次高等教育”,部分用人单位也认为,高职学生在理论水平上不及本科生,在职业技能上无异于职中(高)生,在职业操守等方面其可塑性不及职中(高)生.社会评价体系与就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容易导致高职学生心理问题.

2、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高职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是其行为和情感处于复杂与矛盾的多事之秋,且大多存在“心理闭锁”的倾向,想与人交往又害怕交往,渴望接触异性却又缺乏勇气与方法,心理上感到孤独,寂寞,看问题主观、片面、偏激、敏感且多疑,经常有不由自主的破坏性冲动.

3、学校和家庭因素.学校的条件不尽人意,课外活动适合自己参加的很少等原因,也会使学生感到失落、空虚、无聊,乃至心理失调.而学生的家庭状况,教育的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单亲家庭、纠纷家庭等使学生经常处于敌对、苦闷等情绪之中.

4、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对中小学生只是过分的重视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与精神方面的需求却疏于引导,当学生独自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时,就必然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新的模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转型,高职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1.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写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动手的能力等;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基本环节。

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不能用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要走出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误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指导,有赖于教育的网络――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系级心理健康组织、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的完善.

3.倡导主体自我教育。

事实上,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因此,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外教育指导中,辅导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个人成长小组”等多种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高职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外,还应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使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能力.还要发扬合作精神,不断扩大不同区域间、不同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在互助互补中,基本掌握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解决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个体素质和这支队伍整体水平的进一步专业化,推进中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的探讨北京心理学20068;

[2]王希永田万生编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开明出版社20033;

[3]周家华王金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4]徐晓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教育科学20065.

研究生论文致谢

论文的顺利完成预示着我三年的硕士生活即将结束,也为我在母校的人生最美好的七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三年的时间太长太长,经历了太多事情,三年的时间又太短太短,转瞬即逝大家都已经要分开了。还清楚的记得迎来新同学时的欣喜,集体活动中的欢声笑语,紧张的学习中的忙里偷闲,学术创作中的绞尽脑汁,没课时的百无聊赖,寻找工作时的焦急万分。时光如水般流逝,忙得我们仿佛还没有看清同窗的彼此就又要踏上新的征程。

在此我要首先感谢我的导师xx教授在三年研究生期间给予我的关怀与指导,他以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学术作风,循循善诱、不拘一格的教导风格深深的影响着我,也使我在学术方面不断进取、刻苦追求。感谢xx老师在统计方法和科研思路上的教授与鞭策,这些是我的毕业论文得顺利以完成的重要因素。感谢xx老师等理论课教师的辛勤工作,他们的教学内容是我毕业论文思路的源泉。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诚挚的感谢xx老师等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感谢研究生教务xx老师,她不辞辛劳的为我们安排课程、开题和各类学术活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阅历。资料的查阅无疑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部分,在此过程中感谢资料室xx老师给予的无私帮助。作为班长,我要感谢研究生期间同学们对于我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此也为我的不周向各位道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年来我生活在一个和谐、温馨的宿舍里,虽然我们都来自不同的院系,但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相互的关心和爱护,经过了三年的时间我们有了深厚的感情,年龄最小的我总是需要她们的宽容和理解,在此也向她们道声感谢、珍重!

感谢xx同学在论文外文资料收集和整理中给予我极大的帮助。论文的实验是在xxxx学校进行的,特此感谢该校领导的支持,感谢xx等一线教师的悉心配合和热心帮助。

活的忙碌,过去的种种都历历在目,在心里升起的已不仅仅是感动,现在就要离开心中仍有隐隐的不舍。一路走来,永远不会忘记我在华东师大度过了我人生最美好也最重要的几年,这也是我以后永远值得自豪的。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心想事成!

艺术考研究生考科目

艺术类考研的科目有政治、外语和两门专业课,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方向所考专业课不同。

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美学与艺术学理论、艺术批评与文化产业理论。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艺术教育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中西音乐史、艺术概论,美学与艺术评论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艺术美学、中西文艺理论,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中外工艺美术史及现代设计史、艺术概论,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

艺术类考生在考研之前,首先要确定报考院校专业以及方向,然后通过学校招生简章及目录了解具体考试科目。

1、初试。

初试的科目为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共4门,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其中政治和外语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校组织命题。具体专业课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方向所考专业课不同。

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美学与艺术学理论、艺术批评与文化产业理论。

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艺术教育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中西音乐史、艺术概论;美学与艺术评论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艺术美学、中西文艺理论;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中外工艺美术史及现代设计史、艺术概论,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

所以艺术类考生在考研之前,首先要确定报考院校专业以及方向,然后通过学校招生简章及目录了解具体考试科目。

2、复试。

复试一般为面试,但是各校还有加试的要求。比如,北京电影学院规定,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需要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专业课程笔试;中央音乐学院则要求专科学历者、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有报考音乐教育方向考生需要加试“视唱练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各艺术类学校都要求考生全部来学校参加考试,这就不同于报考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就近考试原则。艺术类研究生的复试不同于本科招生的复试,一般不要求考生展示艺术方面的特长,更侧重的是对艺术理论知识的考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