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期中测试卷(通用16篇)

时间:2023-12-08 21:54:40 作者:念青松

优秀作文不仅能展现学生的才思和创造力,还需要有良好的结构和逻辑推理能力。在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作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和借鉴。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试卷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3/4时是(45)分。

3/4米是(7.5)分米。

3/4平方米是(75)平方分米。

3/4立方米是(750)立方分米。

3/4吨是(750)千克。

周角的2/3是(240)度。

平角的2/3是(120)度。

直角的2/3是(60)度。

二、

1200*3/2=1800(小时)。

答:甲地年日照时间大约1800小时。

方法一:1200*1/2=600(小时)方法二:1200*(1+1/2)=1800(小时)。

1200+600=1800(小时)。

答:甲地年日照时间大约1800小时。

1200*3/4=900(小时)。

答:乙地年日照时间大约是900小时。

1200*1/4=300(小时)。

答:乙地年日照时间比它短300小时。

三、

1、甲地到乙地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走了全程的4/5,走了多少千米?

150*4/5=120(千米)。

答:走了120千米。

方法一:150*4/5=120(千米)方法二:150*(1-4/5)=30(千米)。

答:它离乙地还有30千米.

150-4/5=149.2(千米)。

答:它离乙地还有149.2千米。

四、

1、校园里有杨树60棵,柳树是杨树的9/10,槐树是柳树的2/3,槐树有多少棵?

60*9/10*2/3=36(棵)。

答:槐树有36棵。

2、校园里有杨树60棵,柳树是杨树的9/10,槐树是杨树的2/3,槐树有多少棵?

60*2/3=40(棵)。

答:槐树有40棵。

五、

1、一只鸡4千克,一只鸭比它重1/2千克,鸭重多少千克?

4+1/2=4.5(千克)。

答:鸭重4.5千克。

2、一只鸡4千克,一只鹅比它重1/2,鹅重多少千克?

4*(1+1/2)=6(千克)。

答:鹅重6千克。

六、

1、一桶油6千克,每天吃1/10千克,6天吃了多少千克?

1/10*6=3/5(千克)。

答:6天吃了3/5千克。

2,一桶油6千克,每天吃1/10,6天吃了多少千克?

6*1/10*6=3.6(千克)。

答:6天吃了3.6千克。

七、

1、一个长方形,长20厘米,宽比长短1/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宽:20*(1-1/4)=15(厘米)。

面积:20*15=30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长20厘米,宽是长的'1/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宽:20*1/4=5(厘米)。

面积:20*5=10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形,长20厘米,宽是长的1/4,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宽:20*1/4=5(厘米)。

周长:(20+5)*2=50(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

八、

下底:10*3/2=15厘米。

高:10*(1-1/2)=5厘米。

面积:(10+15)*5*1/2=62.5平方厘米。

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62.5平方厘米。

小学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课文预习作业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班级:姓名:考号:

一.填空:(共28分)。

1.如果一个圆的直径是2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

2.如果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2,甲数是6,那么乙数是()。

3.扇形是由两条()和圆上一段曲线围成的。

4.80的67%比它的27%多()。

5.用300粒种子进行试验,有20粒没有发芽,种子的发芽率是()。

6.根据3×6=9×2写成两个不同的比例是(),()。

7.():16==0.125=()%。

8.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在地图上测得两地距离4厘米,那么比例尺为()。

9.把3.125:1.2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10.如果一幅图的比例尺为1:300000,图上距离为4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千米。

二.判断:(共10分)。

1.圆的半径都相等。()。

2.含糖15%的糖水10千克中含糖150克。()。

3.加工103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3%。()。

4.一件商品售价为210元,现降价30%出售,现价为63元。()。

5.甲乙两地相距140千米,用1:4000000的比例尺画到图上,应该画3.5米。()。

三.选择:(共15分)。

1.把1:2的前项,后项都乘5,它的比值()。

a.扩大5倍b.缩小5倍c.不变d.不确定。

2.把线段比例尺0——50——100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a.1:50b.1:100c.1:5000000d.1:5000。

3.如果3:5=x:2,那么x应该是()。

a.b.c.d.

4.40的60%相当于60的()。

a.25%b.30%c.40%d.50%。

5.把水泥和沙子按1:3混合制成混凝土1000千克,需要水泥()千克。

a.100b.300c.750d.250。

四.化简:(共10分)。

0.2:416米:12厘米76:19::

五.解答题:(共37分)。

1.400克大豆可以榨油48克,要榨油300千克,需要大豆多少千克?

2.红星小学今年共植树850棵,其中成活的有816棵。求今年植树的成活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课文预习作业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学生畅谈。

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

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7、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中有一个少年”“其”怎样讲?(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8、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1)学生找后回答。

(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

9、“看瓜刺猹”动画演示。

(1)再次体会感情。

(2)引导背诵(可以演示动画进行提示)。

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

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2、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

语文六年级期中测试试卷

一、拼准确,写规范。(16分)。

二、按要求填空。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4分)。

虽然……但是……。

宁可……也不……。

尽管……还是……。

1、阎振三()自己受苦刑,()愿说出李大钊。

2、()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3、我们()有些意见分歧,最后()统一了认识。

4、选词填空。

审阅浏览恳求乞求。

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公司的设计图纸。

3、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我们学习了________的《怀念母亲》,文中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________。又感受了________国________的笔下《穷人》________的高贵品德;通过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在《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里,我们同样明白了________这个深刻的道理。

三、日积月累(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

2、我们爱着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

3、诚者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

4、有限的资源,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6、写一句爱国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簇簇树叶伸到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小明说:“明天我要去县上开人代会,你自己照顾自己。”(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然,雷阵雨来了,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五、阅读与理解(21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画出詹天佑两种凿井方法的示意图。(2分)。

3、从文中画线的部分,你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或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3分)鲁迅先生记。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异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视察)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生怕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选自《萧红文集》)。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谈谈万年青有怎样的个性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写了三个怀念鲁迅先生的情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题是“鲁迅先生记”,却以大量笔墨从侧面去写“万年青”,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3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课文预习作业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师:同学们,“雪地捕鸟”这一段请你们自己来学习,要求象老师平时那样设计好板书,并能说明理由。

(生默读课文,静静思考,陆续完成。)。

生1:我的板书是“支缚拉罩”

师:你为什么这样板书?

生1:这些是捕鸟的动词,连起来就是捕鸟的经过。

师:抓住主要动词来板书,是个好办法。

生2:我板书的是“匾缚秕谷鹁鸪”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2:这是同学们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我板书出来,提醒大家,就不会错了。

师:很有必要。通过板书让同学们学记易错字。

生3:我的板书是“大雪竹匾远远。

什么都有”

师(很纳闷,看不懂他板书的理由):你为什么这样板书?

生3(振振有辞):这捕鸟必须在“大雪”天,用大“竹匾”容易罩住,人必须“远远”地藏起来,不然会被鸟儿发现。这些是捉鸟的条件,结果是“什么鸟都有”。师:你考虑问题很周到,确实缺一不可。

接下来教师根据生1的板书指导复述,根据生2的板书指导写字,根据生3的板书提醒学生写作时要考虑全面。

思考:这一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开放板书,巧妙地引领全员进入文本,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了学生。在学生眼里板书是教师的专权,而现在“权力”下放,就积极调动了他们的情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萌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这种自主意识的驱动下,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探究时,已不再是单调乏味的操练,而是充分唤醒了他们的学习潜能,去饶有兴趣地朗读、发现、思辨、归纳,写出符合自己认知能力的板书,结果自然就多元化、个性化了。同时教师丝毫不曾忘记自己的“引领”作用,根据学生的板书,取其所长,一人资源,多人共享。再次引领全体学生涵泳文本,习得语言。

语文六年级期中测试试卷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4分)。

虽然……但是……。

宁可……也不……。

尽管……还是……。

阎振三()自己受苦刑,()愿说出李大钊。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我们()有些意见分歧,最后()统一了认识。

选词填空。

审阅浏览恳求乞求。

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公司的设计图纸。

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我们学习了________的《怀念母亲》,文中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________。又感受了________国________的笔下《穷人》________的高贵品德;通过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在《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里,我们同样明白了________这个深刻的道理。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

我们爱着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

诚者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

有限的资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簇簇树叶伸到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对小明说:“明天我要去县上开人代会,你自己照顾自己。”(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一)课内阅读(8分)。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画出詹天佑两种凿井方法的示意图。(2分)。

从文中画线的部分,你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或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3分)鲁迅先生记。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异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视察)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生怕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选自《萧红文集》)。

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文章,谈谈万年青有怎样的个性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文中写了三个怀念鲁迅先生的情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是“鲁迅先生记”,却以大量笔墨从侧面去写“万年青”,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接受了任务。

2、岁月悠悠,唯有你()如旧。

3、爷爷今年八十岁了,他()能爬上五指山顶峰。

4、这种说法()错了,所以大家都摇头。

5、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雪,傍晚,天上()飘起雪花。

6、他()工作忙,可是对业余学习并不放松。

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课内阅读:

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是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蜓,“十里画廓”,“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1、文中点明索溪峪的山的特点的一句话是什么?请在文中用“﹏﹏”画出来。(2分)。

2、索溪峪山的美体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

3、这段话较细致地描绘了索溪峪的山,表达了作者对索溪峪的山充满了(1分)。

(二)车把上的纸鹤。

从学校毕业的那年暑假,我突然萌发单身去江南一座古城旅游的念头。

古城很美,景色很多,却都分散在各处。我正为此犯愁,旅店的一位阿姨告诉我:“我们这里的一些修车铺里,可以出借自行车,租费极廉。”太好啦!正合一个穷学生的心意。于是我当即在旅店附近的一个车行里,租借到了一辆七成新的自行车。我兴奋地骑上自行车,在古城宽阔的大道上一溜烟似的疾驰,心里真像插上了翅膀般的自由、欢愉。嗨,只花了一天半时间,城内的几处景点就留下了我“到此一游”的踪迹。

第三天下午,我又兴冲冲地骑车向郊外的一个著名风景区进发,到那里已是三点光景。环顾四周,没有找到寄存自行车的地方,只有在公园对面的那片小树林里,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几辆自行车。我图省事,便将自行车也往那里一放,返身买票进了公园。

景区的面积很大。一路上走马观花游下来已花去不少时间,然后又坐上了驶往湖心岛的游船。心一静下来,才猛地想起自行车好像忘了上锁,一摸口袋,果然不见有车钥匙。我顿时惊出一身大汗,啊,这下闯大祸了!游兴全消,苦苦哀求船工将我放上岸去。船尚未停稳,我就箭一般窜上岸,拼命朝公园出口处跑。

此时,天色暗淡下来。远远地朝对面那片林子望去,不好,那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辆自行车了。我按住自己那颗狂跳不已的心,奔跑过去一看——啊!不禁喜出望外,正是我租来的那辆车呢!可是车却是锁着的。仔细一看,车把的刹车上夹着一只用纸折成的鹤。我涌上一阵莫名的希望:那车钥匙会不会就在纸鹤里呢?取下纸鹤,一摸,硬硬的,在它的肚子里,果然藏着一把钥匙!

我端详着这只可爱的纸鹤,竞发现它的尾部还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叔叔,请小心。”激动的暖流顿时传遍全身,这是一位好心的孩子干的,他的巧妙安排,让车主人心领神会,却又不引起旁人的注意。

我多么想当面对他真诚地道一声感谢,然而望着暮色中空寂的周围,从何处觅寻他呢!这纸鹤自然成为我的珍藏,哦,珍藏着这位好心孩子对我的一份关爱,也珍藏着我对他的一份怀念!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3分)。

(1)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2)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3)仔细地看。()。

2.仔细阅读上文,将下列反映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按顺序排好(在词语前的括号里加上序号)。(3分)。

3.你觉得那个孩子将车钥匙放在纸鹤里有什么好处?(2分)。

4.如果你就是这位到古城游览的学生,当你发现纸鹤里的钥匙,看到孩子写的纸条时,你会在心里默默地对那位好心的孩子说什么呢?请写下来。(2分)。

5.多项选择。这篇文章题目好在()()(2分)。

a.鲜明、醒目,点出了故事中的关键事物。b.交代了故事的起因。c.象征着孩子的美好心灵。

六年级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一、略。

二、锻炼翡翠苦刑抽噎玫瑰。

三、1.(蜂)(广益)(黄)(座)(饶)(图)(见惯)(触类)。

炎黄子孙座无虚席饶有趣味蜂拥而至。

2.五湖四海刀山火海大海捞针石沉大海。

3.截然(或“迥然”)井然安然。

4.虽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但是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桃花心木已经适应了环境。

5.删除“配制而成的”

6.“味道”一词含义有(气味;滋味;氛围,气氛),意思正确即可。

7.为了生活,九岁的凡卡不得不来到莫斯科当学徒。

四、1.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弈秋的教导天鹅(鸿鹄)三心二意一心二用。

2.轻轻悄悄茫茫然。

3.精兵简政李鼎铭举例我们接受任何人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4.安徒生童话故事大王《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

5.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6.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热闹非凡积极乐观锲而不舍(恰当即可)。

(二)1.“绵”改“棉”;“详”改“祥”

2.李大钊外貌神态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等)。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课外短文(18分)。

1.一念之差:指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思想上的一点偏差,结果产生了决定性的改变。

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2.旁边的售货员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

3.李老师帮助了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使她感受到了温暖,从而改变了她的一生。

4.体会到了李老师善良、高尚、有责任心,还有她的善解人意。

5.第一次笑: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者为了安慰小女孩)。

第二次笑: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6.表达了女孩无限感激之情;表达了女孩希望像报答母亲一样报答老师的教育和保护之恩。(答案应包含“感激”“报答”两层意思,答对一点得1分。)。

六、开放题。(3分)。

1.略。2.句、题。

七、语言实践。(30分)。

1.赞成不问的理由:在当时的情景下,不问更好。因为她已经知道错了,并且她幼小的心灵已经受到沉重的刺激和打击,如果这时候还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只会加剧她心灵的创伤,使她产生更重的负罪感,更难以从惊恐、内疚中解脱出来。

赞成批评的理由:对犯错误的孩子应该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是一种帮助、一种警醒、一剂良药,只有这样,才能使她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不对她进行教育,会使她产生侥幸心理,这样反而害了她。(言之有理即可。内容3分,语言2分。)。

2.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意思正确即可)3.略。

新六年级数学期中评估测试试卷

首先我们要进行的是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

2、按规律填数:100%,0.9,,______(百分数),_____(分数),_____(小数),_______(成数)。

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4、比300少20%的数是()。

5、一个挂钟分针长5厘米,它的尖端走了一圈是()厘米。

6、六(1)班有29名男同学,21名女同学,女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7、甲数是40,乙数是80,甲数是乙数的()%。

8、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面积扩大()倍。

9、甲数是5,乙数是4,那么甲数比乙数多()%。

10、把5克盐溶于9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11、用同样长铁丝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则围成的()面积最大。

12、六年级(1)班某天的出勤率是98%,班级共50人,这个班当天缺勤()人。

六年级语文检测试卷及答案

一、用音序查字法查下面的字。(16分)。

夸,查音部(),音节是()。

矮,查音部(),音节是()。

察,查音部(),音节是()。

领,查音部(),音节是()。

二、看音节写词语。(16分)。

zhuoyizuoyegaosuchengshi。

()()()()。

yanjingxiuxiyukuaitiantan。

()()()()。

三、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24分)。

四、选字填空。(14分)。

做作。

1.爸爸在工厂()工。我在家里写()业。

2.王红()()业很认真。

玩完。

1.放学后,小学生要做()作业再去()。

2.你的画画()了吗?

五、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句子,再写下来,加上标点。(12分)。

1.游来游去在鸭子水里。

2.公园里不要摘花请你的'。

3.你知道有多少天上的星星吗。

4.操场学校的真大我们啊。

六、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9分)。

例:壶盖跳动。

(壶盖怎样跳动?)。

壶盖不住地往上跳动。

1.公鸡唱歌。

(公鸡怎样地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叶落了。

(树叶怎样地落了?)。

3.树林里落了一层黄叶。

(树林里落了怎样的一层黄叶?)。

七、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请你写出来。(9分)。

一、(k)(kua)(a)(ai)(c)(ca)(l)(ling)。

二、桌椅作业告诉诚实。

眼睛休息愉快天坛。

三、参考。

1.(记)(日记)2.(仔)(仔细)3.(芒)(光芒)。

(纪)(纪律)(字)(写字)(忙)(急忙)。

4.(钉)(钉子)5.(会)(开会)6.(晒)(晒干)。

(顶)(头顶)(动)(劳动)(洒)(洒水)。

四、1.做作2.做作。

1.完玩2.完。

五、1.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

2.请你不要摘公园里的花。

3.你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吗?

4.我们学校的操场真大啊!

六、公鸡得意洋洋地唱歌。

树叶一片一片地落了。

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

七、王奶奶生病了。星期天,同学们来到王奶奶家帮王奶奶打扫卫生。他们有的扫地,有的擦桌子,还有的擦玻璃。王奶奶激动地说:“谢谢你们,你们都是好孩子。”

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从一个有趣的统计数字里可以看出来:一只猫头鹰一年能捉五百多只田鼠,因此,为人类保护了一吨多粮食。

()它能够从天空中直冲到田鼠的身上,用尖利的爪子一下把田鼠从地上抓起来。

()人们赞美猫头鹰,因为它是捕鼠的能手,尽职的“英雄”。

()其次,猫头鹰为保护粮食立下了大功。

()首先,猫头鹰捉田鼠的技能十分高强。

六年级语文测试卷

一.按韵母归类。

让忍病临品长精本产朋竿成灵讽分榜返彬张盘今跟扔更

尘劲芳半尽染很望人含灿拎森僧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砖头、石头、洗头、两头中的头都读轻声。()

2.漓江的水真清啊!这句话中的啊应读ya。()

3.盖读作儿化韵盖儿时,词义发生了变化。()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括号里的字的意思。

亡羊()牢盛气()人好高()远

口若()河负()请罪各()己见

死得其()()衣足食()发童颜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近义词。

()规()矩日()月()()饥()渴

()心()胆()盔()甲龙()虎()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反义词。

口()心()同()共()不()则()

温()知()损()肥()()入()出

一.句式变化。

1.陈述句改反问句。

家乡的`山山水水多么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2.反问句改陈述句。

对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二.扩句和缩句。

1.扩句。

灯光照亮了教室。

2.缩句。

渔夫的妻子桑娜毫不犹豫地收养了邻居西蒙的孩子。

三.修改病句。

1.伯父逝世已经整整10年多了。

2.这台录音机外观很美,很实惠。

3.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

4.拾金不昧的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一)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巧精致精细)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烤鹅还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走着,一直向着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座堵道)又厚又冷的墙。

1.在括号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在下面画

2.这段文章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丹麦的作家__________。

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感受真情,揣摩效果。

2、《背影》。

3、《台阶》。

4、《老王》。

5、《信客》。

兴趣情境导引。

生1:我看过一部关于毛泽东的电影,名字记不得了,只记得当他听说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了的时候,在窗前站立了很长时间,那一段寂静很让我心颤,晚年丧子,哀莫大于此。

生2:《我看过周恩来》,其中周总理弥留之际,他的妻子邓颖超在总理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生3:我看过一部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其中一个战士被德国兵击中肝脏,临死前,反复说:“妈妈,妈妈,我想回家。”

生4、我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不能少》,其中那个调皮大王张艺科读班长日记,提到老师如何珍惜粉笔的情景很令我感动。

生5:母亲从小对我很娇惯,而父亲却很严厉,所以我和妈妈比较亲,不太喜欢父亲。有一次,我躺在床上休息,爸爸以为我睡着了,拿被子轻轻地给我盖上,那一刻,我有说不出的感动。

生6:上一次,体育课下,我大汗淋漓地从操场来到教室,我的同桌李小雨那把扇子帮我扇,虽然是件小事,但却很令我感动。

生7:我上次在商场的电梯上碰到一位叔叔,他手里拿了很多东西,但上下电梯的时候却让我先行,我挺感动的。

难点问题1感受真情。

师:这一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记叙类文体主要是写人或记事。

生:写人类与记事类之间有什么不同?

师:写人与记事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写人必然要写事,没有具体事件,我们无法生动深切地认识一个人,同样,记事类也不可能离开人,没有人也就无所谓事。

生:那为什么还要分写人和记事两类?

师:区别就在于,记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目的是写人,通过一件或数件事情让我们认识主人公的思想品质或情感;后者,则侧重交代一件事情的始末,让我们认识这件事情的意义,展现时代风尚。

生:那我们这单元的几篇记叙类作品属于哪一种?

生:很平常的普通人。

生:真情、爱。

师:安排一个写普通人的单元,让我们对人世间亿万普通人民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前一单元恰恰是写战争的,显得十分沉重。这个单元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当然,也可以培养我们阅读写人的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相关知识链接:感受真情。

具体步骤1.理清脉落;2.品析佳句;3.分析形象。

范例1作者对阿长怀有怎样的感情?

分析: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人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

阿长,即长妈妈。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鲁迅对他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情思隽永、蕴涵深刻的佳作。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阅读这篇文章,要注意作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对后一层意味要透过文字表面去把握.还要注意,作者既然是怀念自己的保姆,为什么在前半篇用抑笔,大写阿长的缺点,诉说自己如何讨厌阿长呢?这要分析,第一,这些确是缺点,但在这些缺点中,可以看出阿长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真率。由于有纯朴和真率做内核,她的切切察察、大字形睡相、麻烦的规矩和讲“长毛”时所表现的愚妄,都是值得同情,可以原谅的。第二,这些缺点,粗俗也好,愚昧也好,都是由阿长所具有的知识文化水平以及她的身份与地位决定的,与其说是阿长的过错,倒不如说是阿长的不幸。

解答:

鲁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是对长妈妈深切的同情和真挚的怀念。

解题方法链接。

这一类问题首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许多文学作品在表现人物是用到抑笔,也即欲扬先抑。从叙事的详略上也可以判断,作者详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再则就是一些议论抒情句,能直接体现作者的情感,如末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他的魂灵!”,情真意切,令人感动不已。

范例2《背影》中父亲对“我”是什么的感情?“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又是怎样的?

分析:

《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篇末说到父亲的'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得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读完这篇文章,似乎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这种父子间相爱相怜的感情中似乎渗透着一抹淡淡的哀愁,这到底如何理解呢?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要先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社会的世态炎凉,使作者多年来在寂寞困愁中生活,这种情绪必然流露于笔端。其次,文章记叙的八年前的往事,正是作者家境败落,“走投无路”的时候。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接二连三的灾难劈头盖脑地袭来,小小的家庭能经受得了吗?在这家庭光景惨淡的时刻,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别,不知何时再能见面。这是旧社会贫寒的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了解了以上两点情况,文章凝重而深沉的感情基调就好把握了。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回忆那段令人心碎的过去,淡淡的哀愁似乎不难理解了。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由于时代的变迁,《背影》中的父子之情可能不易引起共鸣。不过父子情深,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文中的父亲在重重悲痛困苦之前,对儿子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大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何等坚强!而另一面,父亲送别时不辞艰辛,尤其是买橘子的情景,又是何等慈祥,为了儿子,勉为其难,这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作者为文与为人是一致的,十分坦诚。从文章看,20岁的作者先是对父爱不理解,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迂”,后来父亲在“买橘子”中表现出的深厚父爱,才深深地触动了作者的心灵。南京分别以后的八年中,作者已经是清华大学讲师,已为人父,心智已经成熟,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对父爱的感受已经迥然不同,作者向读者诉说了自己的后悔,激发了共鸣,引起读者都联想起父爱。这一些,都要深入体会。

解答:

《背影》是传统课文,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

解题方法链接。

我们应该认真熟读、体味,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至情。读读想想,看文中的哪一点,打动了我们的心。其次可以从背影入手,理清全文脉络,以便把握全文的思想、情感、内容。还要注意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范例3《台阶》是一篇小说,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亲”的形象?

分析:

《台阶》与本单元其他四篇不同,是小说,但也属于叙事类作品,主要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

小说也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所以更能集中、更深刻、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人物的性格又是通过故事情节展示出来的,小说中的人物不能孤立存在,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

所以,我们阅读小说要注意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六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2、最小质数占最大的两位偶数的()。

3.5.4:1的比值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4、李婷在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约为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千米。

5、在,0.,83%和0.8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6、用5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有1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7、甲、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面积之比为3:4,则这两个圆柱体的高的比是()。

8、()比200多20%,20比()少20%。

9、把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平方分米,也可能是()平方分米。

1、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2、求8个与8的列式一样,意义也一样。()。

3、有2,4,8,16四个数,它们都是合数。()。

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如果a×b=0,那么()。

a.a一定为0。

b.b一定为0。

c.a、b一定均为0。

d.a、b中一定有一个为0。

2、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

a.0.6925≈0.693。

b.8.029≈8.0。

c.4.1974≈4.20。

3、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平方分米。

a.4。

b.8。

c.16。

4、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另一根上截去米,余下部分()。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无法比较。

1、直接写出得数。

225+475=19.3-2.7=1÷1.75=。

5.1÷0.01=8.1-6=1÷2=。

(3.5%-0.035)÷2=。

2、简算。

102.31×59。

60×102.31+40×102.31。

3、脱式计算。

24×13+17×25。

4.82-5.2÷0.8×0.6。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