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通用23篇)

时间:2023-11-28 15:05:06 作者:MJ笔神

工作汇报是对我们工作责任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表现的一种总结和评价。下面是一份用心打造的工作汇报示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汇报

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职责感和使命感,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留守儿童供给健康的成长环境,我局认真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我局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进社区”的要求,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干部职工进行帮扶工作,确保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欢乐地成长。

二、实施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局每位干职工与两名留守儿童结为帮扶对象,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担当了“代理家长”的主角,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团体关爱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目前,我局共结成帮扶对子23个。

三、持续开展“笑脸行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局按照要求做到“三个一”:即每半年开展一次家访,帮忙其家庭解决困难,指导委托监护人加强和改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每三个月与留守儿童父母通一次电话,通报孩子的情景和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并征询意见;每一个月与留守儿童开展一次活动,开展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关爱人员经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留守儿童节假日管护,确保留守儿童安全欢乐地度过节假日。活动中,我局共走访留守儿童家庭16次,开展课外活动4次,为帮扶儿童供给书包等学习用具23套。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与家长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进取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健康成长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汇报

近年来,泰宁社区始终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建立社区关工委、爱心志愿者等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服务机构和队伍,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多方位、多层次着力打造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平台,认真开展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工作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构筑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有效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网络健全,制度完善,档案齐全。

多年来,泰宁社区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理清思路,健全组织网络,完善规章制度,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1、齐抓共管,联合派出所、学校、文化、司法等有关部门和离退休干部、老党员、社会热心人士共同参与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立了家长学校、法制报告团、文艺宣传队、科普小组等组织网络。

2、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多渠道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分类建立档案。

二、广泛开展社区活动,充实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是泰宁社区关爱、教育留守儿童所采取的主要形式,它以其多样性和参与性深受留守儿童的喜爱和监护人的认同。

1、多形式开展留守儿童法制、道德教育活动。为使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易被留守儿童接受,泰宁社区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多种载体开展活动。定期举办法制宣报告会,科普讲座、警示教育、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图片展等载体广泛开展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营造浓厚氛围。社区还结合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平安社区”等主题活动,组织社区留守儿童参加植树、发放宣传材料、万人宣誓等活动,充当“小小宣传员”、“普法小老师”、“社区小记者”等角色,在活动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争做四有新人。

2、加大文体设施投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近年来,泰宁社区注重在文体活动场所和硬件设施上的投入,为留守儿童课余时间提供了活动空间。社区综合楼内的`文体活动站,设有健身、乒乓球、图书阅览、棋牌等活动内容,配有跑步机、杠铃、气血调理机、乒乓球桌、仰卧起座器、羽毛球、各类棋、牌等设施和四千余册图书,使留守儿童有了健康的活动场所,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外围环境。此外泰宁社区同样也加强了软件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了各项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在“六一”前夕,联合老年大学、泰宁学校举办了“老少同乐庆六一”书画展;“七一”前夕组织了乒乓球赛。此外,泰宁社区还举办了有奖猜谜、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活动,吸纳留守儿童广泛参与,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他们的美好情操。

3、开设社区课堂,加强留守儿童课余时间的再教育。泰宁社区支持有教师资质的下岗失业人员,利用现有资源,开设了社区课堂,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教育,注重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和文体活动时间;同时每周六社区还邀请心缘美术培训学校和徽州师范具有艺术特长的老师和学生为留守儿童上音乐课和舞蹈课,培养他们课余兴趣和爱好。

三、做好“三延伸”,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此项工作。

泰宁社区制定了向家庭、学校、社会延伸的“三延伸”工作方案,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1、向家庭延伸。泰宁社区成立了“家长学校”、“市民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授课,组织他们进行学习,引导他们掌握和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社区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引导孩子们远离违法犯罪和不道德行为。

2、向学校延伸。泰宁社区联合学校,共同开展了各项法制教育、反邪教教育培训班和各类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留守儿童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逐步形成、发展和优化自己的道德品质,使他们认识到,不仅要在学习上争先创优,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爱党爱国,言行上文明正直。

3、向社会延伸。泰宁村依托党建联席会和共建议事会“_”平台,吸纳辖区内的在职党员,组建“爱心爸爸(妈妈)”队伍,挖掘自身优势,对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联合派出所、文化局等单位对涉“黄”、“黑”、“白”(吸毒贩毒)等场所和非法网吧、电子游戏厅,封建迷信活动等进行严厉打击,对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进行监控。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搀扶着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社区内的留守儿童精神生活充实,自立意识、法制意识大大增强,学习成绩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发现留守儿童有违法行为。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工作,容不得丝毫的松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于新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有的工作机制,以关爱留守儿童为本,“教育、服务、管理”相结合,将此项工作开展得更为出色。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内容

以来,县人社局积极履行社会职责,通过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并结合重大节日、精准扶贫、劳动监察执法工作,不断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是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及时调查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结合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有针对性的向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信息服务和用工需求,引导全县就业群体在县域内就业。仅20,县人社局就发放招工宣传资料10000余份,吸引了1000余名劳动者在县域内就业,有效减少了因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与子女两地分离的'状况。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回归家园、奉献家乡”活动,针对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有创业项目的的在外务工人员,鼓励回乡创业就业,为他们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2016年全年新增在外人才返乡创业项目8个、返乡创新创业及就业人才2650余人,不仅有效吸引了外出人员在本地创业,还培育了大量工作岗位,有效减少了留守儿童的出现。

二是积极为留守儿童献爱心。

2016年5月30日,县人社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组织开展了一次爱心募捐活动,县人社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号召献爱心,总计为留守儿童暨贫困学生捐款15450元,除此之外,县人社局机关、医保局、社保局、就业局、居保局还分别为留守儿童暨贫困学生捐款10000元、5000元、5000元、5000元,个人加单位总计捐款达45450元。中秋节前,县人社局又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开展了一次爱心募捐,为定点扶贫村的留守儿童再一次募捐了15000余元和大量书籍,并于节前开展慰问时送到留守儿童手中。今年5月份,人社系统又组织了一次爱心募捐,再次为留守儿童募捐2000余元,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人社部门的温暖,展现了人社系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

三是打击企业非法用工。

认真贯彻省市有关打击非法用工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严格执行“禁止使用童工”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开展劳动法规义务宣传活动,将相关宣传单分发至各社区、企业和个体户,增强了用工单位的法律意识,督促企业依法用工,维护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李场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占地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多平方米,现有教师11人,学生224人,留守学生47人,占学生人数的20%,学校各功能室齐全,拥有大量图书、音体美器材。学校以“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精业育人、特色育人”为主线积极发展,在各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校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与亲戚一起生活,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为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我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成立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教师重点抓,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具体抓的三级联动责任制。我校选择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专门负责人,并成立一个7人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我校根据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性、长期性和系统性拟定了三期方案。第一期: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爱的关怀”系列活动,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灵,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乐观开朗的个性。让学生感受到关怀,给予学生爱的力量。预防亲情缺失。第二期:在关怀的基础上,开展“关注留守儿童——学习管理”系列活动,加强留守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习管理。缺乏学习监督自制力差是小学留守儿童的特点,需要进行有效的督促,增强留守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学习中树立信心。第三期:加强上两期方案的成果的延续,通过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协调学校、村、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构建留守儿童监护体系,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系列活动,使留守学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为便于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全体教师对所在班的学生进行全校性摸底、排查及问卷调查,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家底,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门的档案和联系卡,主要包括学生的住址、父母的联系地址、电话、委托监护人等有关情况。2011年暑期以“教师访万家”为契机,我校发动全校教师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交流沟通、掌握了“留守儿童”第一手的资料,根据掌握的信息,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留守儿童班主任手册”。各中队辅导员每天辅导一次作业,每周记载一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每月进行一次交流谈心的家访并及时做好记录,使“留守儿童”处于始终有人关爱的环境之中。

三、成立 “留守儿童之家”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我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包括“爱心图书室”、“体育活动室”等留守儿童活动室,开通了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弥补这些孩子“亲情上的缺失”。在活动室里装上二台液晶电视,放上图书、体育器材创造丰富有趣的活动环境“拴住”留守儿童的心,并给每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寄去《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信里我们着重强调了联系和沟通的问题,要求他们平时多给孩子写写信打打电话,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家中的情况,关心他们心灵上的感受,使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心灵上得到了安慰。许多家长都说:我的孩子长大了,真的要谢谢老师,是你们教我如何教育孩子的.。

四、开展帮扶结对活动

我校为留守儿童选配了教师与他们结对,开展“1+1”结对帮扶活动,在生活上给他们给予帮助,在学习上进行辅导;并选配了优秀的学生和学生干部与留守儿童开展“几+1”结对活动,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互帮互助,成为知心朋友。许多学生还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做客,为留守儿童过生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上这学期期中考试后,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要求帮扶的每个留守儿童每一星期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写一封信,主要围绕自己在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快乐、烦恼等内容来写。通过结对帮扶有12名学生的成绩由后进生转化成中等生。

五、抓好心理疏导

我校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召开主题班会、队会等途径,规范“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动之以情,胜过许多说教,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触及了学生的心灵,教育工作就容易得多了。

六、务实创新,创建家教名校

家教工作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如何使留守儿童监护人懂得怎样关爱这些孩子,改进家教方法,只有通过家长学校来传授知识,全面沟通,才能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始终重视家教工作的开展:

1、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分工;2、定期分类型给家长上课;3、定期接待家长来访;4、定期向家长开放课堂;5、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一点引面;我们扎实的家教工作,给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有力的支持。

《李场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汇报

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我局认真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我局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进社区”的要求,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干部职工进行帮扶工作,确保特殊群体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实施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局每位干职工与两名留守儿童结为帮扶对象,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集体关爱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目前,我局共结成帮扶对子23个。

三、持续开展“笑脸行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局按照要求做到“三个一”:即每半年开展一次家访,帮助其家庭解决困难,指导委托监护人加强和改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每三个月与留守儿童父母通一次电话,通报孩子的情况和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并征询意见;每一个月与留守儿童开展一次活动,开展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关爱人员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留守儿童节假日管护,确保留守儿童安全快乐地度过节假日。活动中,我局共走访留守儿童家庭16次,开展课外活动4次,为帮扶儿童提供书包等学习用具23套。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与家长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健康成长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范文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儿童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儿童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儿童”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还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儿童”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儿童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儿童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儿童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儿童”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儿童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儿童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儿童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儿童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专门配备了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确保不因家庭贫困而让一个留守儿童失学。

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学校的教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学生学习风气日渐浓厚,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儿童”更是受益匪浅,学科竞赛、体育比赛、升学考试捷报频传,收到实效。

总之,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精选_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下午好!

我是陈潭秋中学的政治老师、政教副主任秦和平。我具体负责我校的留守学生关爱工作。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校针对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各位交流一下心得,谈不上经验介绍,不到之处敬请批准指正。

我校是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比例较大。今年春季,全校473人,留守儿童250多人,双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有170多人,比例较大。由于各位都知道的方方面面的原因,这些留守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一些不好的表现,对他们的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头等难事,可以这样说,留守儿童工作搞好了,学校各项工作都好开展多了。

大话、套话、格式性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说一下这几年我们针对留守儿童做了哪些事情,结果怎样,效果如何。

一、加强寝室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期间进网吧。

前几年,我校各年级均开设了晚自习课,由于没有学生宿舍,学生都分散租住在各农户家中,那时候,可以说是镇上网吧生意最红火的日子。很多很多的留守学生由于爷爷奶奶监护力不从心或过分溺爱,零花钱大把大把的花,网吧通宵通宵的泡,学校虽想尽办法进行治理,与租住农户签订监护协议,但都收效甚微。2013年秋季开始,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男女学生公寓建成,住宿学生全部入住学生公寓。14年春季开始,由我负责学生寝室管理。我自己晚上9:30熄灯后逐室查寝,未归寝的做好记录,及时拨打家长电话,让其监护人设法到网吧查找。不记得有多少次深夜12点多,我陪着这些孩子的爷爷奶奶、叔伯、阿姨们深夜上街寻找孩子,我也因此不知听了网吧老板们多少风凉话。终于,在我们的不懈坚持努力下,镇上的三家网吧垮了两家。现在通宵泡网吧的学生,特别是住宿学生基本没有了。

二、积极寻找机会,整合多种资源,吸引留守学生参加有益的课余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生活,努力实现留守学生留守不寂寞,不无聊。

1、2014年寒假,我们充分利用区妇联、区教育局关工委的项目支持资金,聘请优秀的在读艺术大学生来校开展“留守家园”冬令营活动。由于有资金保障,参加的留守学生伙食费高标准全免,外出参观、游览的车费、门票全免,学生的参与激情很高,参与面很大。那一年寒假,我们的关爱工作有声有色,我记忆犹新,还记得那一天,我与龙中杰校长一行四人带领近200留守学生游览遗爱湖,期间碰到了我校其他学生家长。他们看到孩子们高兴地玩耍,不停地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说好好好,你们这老师当的真好,不愧是好园丁。真的是学生们玩的开心,家长们放心,我们也很自豪。去年寒假,又有同学问还有没有这样的活动,真的很遗憾,由于无资金保障,我对孩子们的问题真的不知怎样回答。

2、每年暑假,我们依托我校华中学范大学马克主义学院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组织该校优秀大学生来我校开展留守学生夏令营活动。2014年开展的还比较有声有色,学生参与面较大,总共有90多名留守学生参加了假期作业辅导、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兴趣班培训。到2015年,由于夏令营活动场地受限,活动单一,再加上由于没有经费,学生生活费自理等等各方面原因,这一年的夏令营参加的学生人数较少,到最后欢送那些大学生的时候,只来了四个学生,确实比较尴尬。2016年暑假,我们准备调整思路、丰富活动形式,以扩大留守学生参与面,让留守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可去年暑期正值抗洪抢险的关键时期,夏令营活动被迫取消。

3、2016年春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我镇有一个以“三关”为主题的社会工作服务团队——“阳光社工服务站”,其成员是华中农业大学的大学生。我立即找到他们,了解到他们创建了一个“四点半课堂”,在王福湾村和汪家学村建立了两个阳光服务站。每天下午放学后,他们召集小学生们开展作业辅导、兴趣培训等活动,深受广大村民和学生的喜爱。我跟他们的负责人交谈,希望他们也能关注初中的留守学生,并提出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源,跟我们一起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课题研究。他们的带队老师非常的热情,大学生们也激情很高。很快,每周二、四、五下午放学后,一些身穿社工制服的大学生们都会准时来到学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游戏及调研活动。一个月后,在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教授万江红老师的指导下,服务站的同学们为我们设计好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课题申报材料,并特聘万教授为顾问。然而,由于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申报程序及渠道不明了,这一计划到2016年11月基本上停止了。

4、利用我校“湖北静远心理咨询有限公司”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科研基地平台,培训心理咨询老师,组建了我校“心语”

心理咨询室。此项工作在2014年开展的非常好。当时我校取得心理咨询证书的老师有丰学能校长、戴斯琪老师等,依托心理咨询室,我们还创建了留守学生互助qq群、彩虹视频聊天室,学生不仅可以找心理老师求疑解惑,还可以预约到心理咨询室与在外打工的家长进行视频聊天,留守学生之间有困难,有困惑,还可以通过互助群互相沟通,相互支持。总之,2014年我们的工作开展的确实还有些生机,然而,由于丰校长、戴斯琪调离到中心学校以后,心理咨询室工作也基本停摆,加上信息技术不断进步,视频聊天室、互助qq群也逐渐淡出了同学们的视线。就这样,我们自认为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几个亮点都黯然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去年秋季开始,我率先创建了班级师生家校qq群和微信群,学校各项工作及学生的在校表现都可通过微信群及时与家长沟通,家长第一时间掌握了孩子在校的动态。刚开始时,不少老师对我这种尝试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样做太过透明,有可能会碰到一些“结跟”的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一些教育教学提出一些不中听的意见。但我认为,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常规要求去做,不违背纪律,不违反政策,作为老师,我们有什么怕家长说的呢?家长说某某老师批改作业不及时,孩子的作业没批改,我们及时认真批改,让他们无话可说不就得了。事实上,一学期下来,我班的qq群、微信群活动频繁,老师家长沟通十分和谐,而且,今春,我还成功的通过微信群聊,把在外打工十多年的一位母亲动员回家发展,既享受了国家农民工返乡发展的优惠政策,又解决了他们家孩子近8年的留守问题。在我的带动下,到今年春季开学,我校9个班级中,已有6个班级建起了自己的微信群或qq群,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搭建了又一个可行的实用平台。

5、借精准扶贫东风,发动老师对口帮扶留守学生。去年以来,我校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牵头人,以科任老师为成员,分村组、分批次走访慰问贫困留守学生家庭90多户,精准发放国家义务教育贫困住宿生生活补助11.25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留守家庭的后顾之忧。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上就是我校过去几年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与实践,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一要坚持,只要我们保有一颗爱心,不抛弃,不放弃,不懈怠,留守儿童工作总会有所收获;二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我们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成效会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20xx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校共22个教学班1114人,其中留守学生693人,占学生总数的62.2%。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校20xx年荣获郴州市教学质量优胜奖,20xx至20xx年连续三年荣获汝城县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学校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郴州市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示范学校,湖南省示范家长学校。

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我校一直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留守儿童台帐是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基础。每个学年初,我们都会利用新生建档的机会,详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信息,重点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出身,家庭主要成员,父母的工作性质、工作去向,平时的监护情况等,然后以班为单位,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台帐。学校专门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班子,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政务处、总务处负责人及班主任为成员,并安排专人管理全校留守儿童档案。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性格、学业、品德的最大障碍就是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带来的亲情缺失。为了更好的建立家校联系的渠道,我们着力于办好家长学校。我们确立了“一个体系、三条途径”的家校合作模式,即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完善德育网络,最终通过“校讯通”、“家校联合”和“社区互动”三条重要途径来实施。

“校讯通”网络平台是将学校重要信息,学生在校表现等向家长传递的最快、最便捷的平台。每个学年开学初报名时,我们都会要求家长留下准确的移动电话联系方式,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家长与移动或其他电信部门签订校讯通使用协议。学校每逢节假日和寒暑假放假,以及新学期开学等都会通过校讯通统一发送短信通知,以便家长及时接送,确保了学生平安回家或返校。与此同时,假期中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要求也通过校讯通短信平台通知到家长,以便家长配合监管。各班主任每个学期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以及学生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也通过校讯通直达家长。这避免了过去那种学校发放书面通知或学生手册,由学生带回家,而家长却始终见不到的现象,保证了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自己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

“家校联合”即通过精心设计“家校联络卡”及学校意见箱,学校可以随时联系家长,家长也可以随时将意见建议向学校反馈和交流。我校在门卫室醒目处设立专门的校长信箱,主要搜集来自家长及社会对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定期在每周星期四行政会前开箱一次,如有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则在行政会上予以研究解决,同时以“一事一议”的形式建立“家校联络卡”,落实好责任人,整改措施及回复办法。确保家长意见建议条条有回音,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见实效。

“社区互动”主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进行。“走出去”,是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一次“留守儿童”大走访活动,由校级领导分组牵头,中层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师分别深入村组、深入留守儿童家中了解情况。“请进来”,是我们每个学期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校参加“家教经验交流会”,“感恩。

励志。

教育会”“学生学习成果展览会”等。在“家长开放日”期间,学校在校园主干道的两旁,以展栏的形式展出学生的优秀作业、优秀试卷、优秀书画作品以及文艺、体育等活动的照片等等。家长可以进入自己孩子所在班级听课,亲身体验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学校也会举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有针对性的邀请部分家庭教育好的家长进行经验介绍,比如“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隐”,“如何教育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何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友善邻里”等等。20xx年4月,还特意从长沙请来专家举行“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听报告,一起与专家互动,场面蔚为壮观,生动感人。如此一些活动,增强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不受干扰,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为解决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亲通电话的问题,20xx年1月,在县关工委与县妇联的关爱下,争取县扶贫办的支持,给每一个班捐赠了一台铁通固定爱心电话,共20台。每台电话预存话费500元作为基础话费,留守儿童给父母打电话,按市话0.1元/分钟,长话0.2元/分钟的标准予以优惠通话。当基础话费不足时,则由学校予以补足。这极大的方便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沟通,有效地促进了亲情的培养。20xx年下学期,学校又借创省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实验学校的机会,建立了爱心视频室,定期向留守儿童开放,通过与父母视频聊天,提供了亲子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远隔千里的父母近在咫尺,进一步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实践证明,这是最有效的亲子交流平台。

为了让留守儿童热爱学校生活,集中精力专注于学习,学校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将过去那种机械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为教师主导,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为主体的模式,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努力构建快乐课堂。将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均衡编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利用学校少年宫的资源,成立音乐、美术、舞蹈、书法、体育、经典诵读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快乐的课内课外活动中逐渐成长,从而形成独立坚强的性格,顽强拼搏的毅力。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

规章制度。

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每周还开设了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要让留守儿童在学校里能找到家的感觉,我们既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要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方便。为此学校将留守儿童的后勤服务保障作为一件重要的工作来抓好抓实。一方面,竭力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和教室、寝室的净化、美化工作,让他们感到居室的温馨。另一方面,在市、县关工委的关心下,我校认真实施了“春苗营养厨房项目”,厨房设备焕然一新并高薪聘请手艺好的师傅做厨师,严把食品采购关,使食堂的饭菜香甜可口,安全放心。开设绿色窗口,建立留守儿童购买饭菜的专用通道。充分保证留守儿童的饮用开水和洗澡用水。总的一句话,创造一切条件保证留守儿童生活无后顾之忧。

为了让留守儿童孤寂的心灵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社会主义的阳光雨露,从而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品德,学校高度重视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家等协调配合,积极争取他们的关心与支持,营造一个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20xx年9月,在县教育局的关心下,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向每一个留守儿童捐赠了爱心包裹;20xx年1月,县关工委、县妇联、县教育局在我校开展了“共享蓝天,健康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送来20xx多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手册》,向部分困难留守儿童赠送了书包和学习用品,争取县扶贫办出资捐赠了20部爱心电话。汝城县民营企业家谭合平先生向留守儿童捐赠了300多册图书,县关工委领导经常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并对留守儿童走访慰问,牵线搭桥结对支持。

总之,我校多措并举,让老师变成留守儿童的父母,把校园变成留守儿童温馨的家,让留守儿童心灵不再孤寂,亲情不再缺失,学业不再放弃,性格不再冷漠,良好品德逐渐形成,有利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

活动方案。

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生日祝福。

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关爱“留守儿童”,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伞花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主旨,现将本学期关爱儿童工作总结如下:

要求以班级为机关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活动方案,组织同学举行那次班主任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女孩从小学习自理,发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急于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杨艺琳同学被评为区级“阳光少年”。

我校中秋节契机,开展了“爱在中秋情暖童心”关爱镇抚儿童主题活动,为每个孩子赠送温暖每个的节日祝福,对他们开展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儿童”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使每一个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饱含心理充满阳光与欢乐。

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转型期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班开辟关爱镇抚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展板的内容。

一大堆回想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留守阳光般的温情,阳光般的热情。我将幼儿会用自己的全部的爱心投入到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去,为他们一个个插上爱的爪子,让他们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个爱的童年生活。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精选_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为将这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近年来,我县凝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新途径、新举措,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关怀关爱活动,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为在外务工的流动人口切实解决后顾之优,营造和谐、温情的计生工作氛围。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关爱机制。

1、成立关爱工作专班。根据省市卫计委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我县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强化了工作举措。在全县16个乡镇分别召开了关爱留守儿童现场会、推进会,扩大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营造关爱工作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健康情况,让全社会了解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都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和关爱氛围。在计生文明家庭评选工作中,着重家庭教育宣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子观念,科学合理照顾好孩子,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3、完善关爱工作档案。会同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

进行调查摸底,进村入户与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交流,摸清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准确掌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情况,为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开展“代理爸爸”、“代理妈妈”关爱活动,定期召开临时监护人座谈会,邀请有教育成效的监护人做家教经验交流。

二、加强部门联动,搭建关爱平台。

1、开启“亲情电话”,搭建连心桥。亲情的牵挂是甜蜜的牵挂。为加强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的沟通,搭建传递亲情的平台,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寄语父母爱·传递儿女情”亲情电话专题活动。县卫计局拿出专项经费从县移动公司购置80部“亲情电话”,分发给60所农村小学,专门服务留守儿童。通过亲情的互动,近两年来,共有1万余留守儿童从中受益,同时更新计生信息600余条。

2、创办“四点半学校”,打造暖心家。留守儿童放学和放假后的管护问题是在外务工家长的“心病”。结合农村实际,我们在全县有条件的村(社区)开设留守儿童“四点半学校”500所,其中功能齐全规范性的有32所。“四点半学校”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及相关老师每天放学后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作业辅导、特长辅导,满足了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学习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使他们感到“家”的温馨和和谐。

健院等单位到乡镇村、学校和留守儿童家中开展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爱心妈妈”每月定期以电话或见面等形式与孩子和临时监护人联系,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或家庭看望留守儿童,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让他们感受浓浓的温情与关爱。“爱心妈妈”不但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还帮助孩子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引导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4、探索县校合作新模式,牵起爱心手。我县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新途径新方法,利用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开展“大手拉小手”牵手留守儿童活动。我们联合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在xxx村开展以“让爱归巢·医路相伴”为主题的关怀关爱活动。大学生党员、团干、志愿者担任“爱心志愿辅导员”,与留守儿童做游戏、唱儿歌、跳舞、画画,为他们赠送学习和体育用品。县妇联携手武汉工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xxx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彩虹行动”,大学生志愿者教授留守儿童如何保护自已,怎样防溺水、防触电、防性侵,如何对待陌生人等等,为山村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画上了一道彩虹。

三、把握工作节点,抓住关爱时机。

小学和xxx小学与留守儿童一起欢度“六一”,为留守儿童送去爱心书包300个。县卫计局、xx镇人民政府、县农商行、县工业园五家企业联合在xxx小学举行“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一起过六一”的活动,向全校220名留守儿童捐赠了“五个一”爱心包(一套校服、一个水壶、一个饭盒、一个文具盒、一个书包),对16名贫困留守儿童给予了1000—18000元不同层面的资助,并资助1名留守儿童代表赴深圳与务工父母一起过“六一”,县电视台宣传拍摄全程跟进。停前镇计生协会捐赠2万元,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近两年“六一”期间,县乡共为2000名困难留守儿童赠送了新书包,发放了5万元关爱资金和价值10余万元的文体学习用品,1300名留守儿童从中受益。

2、春节慰问送温暖。每年元旦春节期间,我们及时摸清父母未返乡的留守儿童家庭情况,专门组织上门慰问。3年来,共计送款送物,价值156600元,涉及790户留守儿童家庭。对父母返乡的留守儿童家庭,今年春节前夕,县卫计局在xx镇召开“携手黄梅共谋发展”座谈会,开展了“十二个一”的活动,不但向流动人口进行了卫生计生政策知识宣传,还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健康发展问题向返乡父母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折页1万余份,为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筑牢安全防线。同时,我们还利用大数据入户核查的契机,要求乡镇核查人员在入户的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夏季防溺水的宣传,发放宣传折页,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安全意识。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社会工程,我县结合实际,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是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市相比,我们还做得很不够。我们将变压力为动力,有决心有信心,在国家和省市卫计委的正确指导下,切实履职尽责,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力争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做得更好。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汇报

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我局认真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我局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进社区”的要求,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干部职工进行帮扶工作,确保特殊群体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实施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局每位干职工与两名留守儿童结为帮扶对象,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集体关爱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目前,我局共结成帮扶对子23个。

三、持续开展“笑脸行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局按照要求做到“三个一”:即每半年开展一次家访,帮助其家庭解决困难,指导委托监护人加强和改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每三个月与留守儿童父母通一次电话,通报孩子的情况和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并征询意见;每一个月与留守儿童开展一次活动,开展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关爱人员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留守儿童节假日管护,确保留守儿童安全快乐地度过节假日。活动中,我局共走访留守儿童家庭16次,开展课外活动4次,为帮扶儿童提供书包等学习用具23套。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与家长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健康成长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县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170人左右,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农村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1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全校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班主任和领导组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授课教师和退休教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主题征文、乒乓球活动、象棋活动、音乐辅导、绘画创作等。

6、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对其结果进行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结合实际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考核表》,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7、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取得的成绩

经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在结对的老师中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教师。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大路口乡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留守儿童渴望亲情,需要关爱。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结合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帮助等服务,使留守儿童能在家或在校安心生活和学习,父母在外能安心务工,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打造温馨家园,为孩子们提供快乐的活动场所。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占地9342平方米,建筑面积1710平方米,现有老师15人,学生358人,留守学生81人,占学生人数的23%。学校以“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精业育人、特色育人”为主线主动进展,在各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校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与亲戚一起生活,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为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我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老师重点抓,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具体抓的三级联动责任制。我校选择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特地负责人,并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我校根据留守儿童教化的特殊性、长期性和系统性拟定了方案。首先,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爱的关心”系列活动,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灵,树立主动向上的思想和乐观开朗的特性。让学生感受到关心,赐予学生爱的力气。预防亲情缺失。其次,在关心的基础上,开展“关注留守儿童——学习管理”系列活动,加强留守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习管理。缺乏学习监督自制力差是小学留守儿童的特点,需要进行有效的催促,增加留守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学习中树立信念。第三,加强上两个方案的成果的持续,通过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协调学校、村、家庭和社会的力气构建留守儿童监护体系,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系列活动,使留守学生在和谐的教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为便于开展“留守儿童”教化工作,全体老师对所在班的学生进行全校性摸底、排查及问卷调查,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家底,建立了“留守儿童”特地的档案和联系方式,主要包括学生的住址、父母的联系地址、电话、托付监护人等有关状况。20xx年,我校发动全校老师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沟通沟通、驾驭了“留守儿童”第一手的资料,根据驾驭的信息,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坚持每周辅导一次作业,每周记载一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状况,每月进行一次沟通谈心的家访并刚好做好记录,使“留守儿童”处于始终有人关爱的环境之中。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我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包括“爱心图书室”、“体育活动室”等留守儿童活动室,开通了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弥补这些孩子“亲情上的缺失”。在活动室里放上图书、体育器材创建丰富好玩的活动环境“拴住”留守儿童的心,并与每位留守儿童的家长着重强调了联系和沟通的问题,要求他们平常多给孩子写写信打打电话,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家中的状况,关切他们心灵上的感受,使学生们真实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切,在心灵上得到了劝慰。许多家长都说:我的孩子长大了,真的要感谢老师,是你们教我如何教化孩子的。

我校为留守儿童选配了老师与他们结对,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在生活上给他们赐予关心,在学习上进行辅导;并选配了优秀的学生和学生干部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活动,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互帮互助,成为知心挚友。许多学生还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做客,为留守儿童过生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要求帮扶的每个留守儿童经常给自己的亲人、挚友、同学写一封信,主要围绕自己在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快乐、苦恼等内容来写。通过结对帮扶有多名学生的成果由后进生转化成中等生。

我校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化,疏导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学问讲座、询问、召开主题班会、队会等途径,规范“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动之以情,赛过许多说教,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触及了学生的心灵,教化工作就简洁得多了。

老师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如何使留守儿童监护人懂得怎样关爱这些孩子,改良家教方法,只有通过家长学校来传授学问,全面沟通,才能形成家、校的教化合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始终重视家教工作的开展:

1、成立特地的组织机构,明确分工;

2、定期接待家长来访;

3、定期向家长开放课堂;

4、主动创建学习型家庭,一点引面;我们扎实的家教工作,给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有力的支持。

少先队大队部举办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征文竞赛,除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丰富活动外,也是为了更好地驾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们在文章中分别表达了自己的心迹。

我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献爱心捐献活动,演讲竞赛、书画竞赛、运动会、读书学问竞赛、成立美术、体育、音乐爱好班,丰富他们的生活与学习,让他们感受的生活与学习的快乐,家的温和。让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真实切的感受到来自学生、老师、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同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今后,我们会接着把“留守儿童”教化作为一项“爱心工程”来抓,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以实际行动构建和谐校内,让交斜中心小学成为留守儿童温和的家。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将影响新农村的和谐发展。为这一难题,望江县长岭中学积极向上级申报,组织实施“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经过积极对接、努力争取,终于形成工作规划,经过一个月紧张有序的实施,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必要性。

我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每年有大量人口在外务工,这一方面给农村家庭带来收入,一方面也造成了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存在着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和监护缺失带来的各方面的问题:

1、隔代教育不能满足“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有近半数的“留守儿童”是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对孩子物质生活的满足,而缺少对孩子精神的约束。另外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无论从体力还是智力上承担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都显得力不从心。

2、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远程”教育难以遥控。尽管大部分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少数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感情淡薄,很多家长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指导方法。

3、家庭和学校配合不够。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只凭课堂上的几节课,还需要向家长了解情况,但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教师没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这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尴尬。

4、缺乏监管使“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不好。一些“留守儿童”本身自立能力较差,无法抵制不良诱惑,厌学、逃学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可行性。

1、留守儿童问题国家重视、社会关爱,特别是教育部门给予一定的帮助扶持。

2、我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学校重点发展项目,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全体行管领导和班主任为组员的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带头,每人具体帮扶5-7名留守儿童。作为班主任,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和留守学生沟通,有利于对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

3、注重项目监控与评估。年终评估,责任到人,与绩效挂钩,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每次活动结束,组员撰写活动总结,对活动组织、内容设置和开展情况等各方面进行评估,由所有组员进行评估和讨论,总结不足,力求活动更细致和系统化,并形成最优化的活动流程,使项目可持续发展。

鉴于上述情况,我校立足“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资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关怀和支持”的总体目标,组织调研组考察调研了留守儿童现状,参观考察了一些有经验的学校,并经过听汇报、看资料、座谈交流、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实地考察等形式,精心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最终形成可行性学校重点发展项目。

通过对全校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目标量化如下: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4、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5、留守儿童家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95%。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教育观,把关爱留守孩子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措施,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

经过对留守孩子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因,依据学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之有效活动,为留守孩子营造健康、欢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1、开学初,各班收集“留守儿童”名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相关情景。

2、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落实“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职责。

3、学校经过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留守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

4、设置“亲情电话”,利用学校设置的“亲情电话”,安排孩子和家长定期交流、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理解父母,刻苦学习。

5、强化规范教育,开展“五个一”活动: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个好学生。

6、班级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会,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情景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经过开展献爱心和为留守儿童联系爱心协会等活动,为贫困的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费。

8、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经常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待“留守儿童”要有爱心。不能讽刺、挖苦和歧视表现不好、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建立谈心制,做好谈心记录。

9、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本着“关爱班级留守儿童”原则,将留守儿童分解给相应任课教师,要求各任课教师每月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并做好记录,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着重进行矫正和帮忙,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0、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各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尊重,感受生命成长的欢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各班级对留守儿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1、结合清明节,对留守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要求各留守儿童给外地打工父母写一封学习、生活汇报信;

3、在各班级开展“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

1、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

3、对留守儿童加强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教育。

1、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读名著,背名言,听名曲等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我场位于武汉两环(中环、外环)、两桥(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两港(阳逻国际深水港、天河空港)之间,北靠木兰山,南临长江,区域面积71.76平方公里,人口3.4万,是武汉市“一主三化”示范建设试点(以民营经济为主,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和武汉特色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创建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小城镇、湖北省“文明乡镇”、武汉市“文明街”等。2006年,农场实现税收3600万元,农工人均纯收入6028元。

今年以来,在省、市、区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以“星星家园”建设为载体,以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着力营造关爱和关心留守流动儿童的良好氛围,在探索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在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方案制定等基础性工作,努力做到留守流动儿童的情况全知晓。在宣传发动方面,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横幅、文化演出等切实有效的宣传工具深入宣传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目的、意义,先后出动宣传车5次在全场巡回宣传,悬挂横幅30多条,在今年“六一”期间排演反映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少儿节目《我家在武湖》等,通过开展宣传,使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形成了全场、全社会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氛围。在调查摸底方面,先后采取上门咨询、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以学校为基础,以队(社区)为单位,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摸底。根据调查,我场现有外出务工人员3670人,留守儿童500多人,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74名。他们普遍存在着生活、教育、心理、道德、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为我们制定方案、开展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翔实的资料。在方案制定方面,我们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武湖实际,制定了《武湖农场关于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时间安排、工作安排、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为顺利推进关爱工作奠定了基础。

针对留守流动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现象,我们突出抓好教育工作,做到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全覆盖。一是抓队伍。成立了由农场一把手亲自挂帅,组织、妇联、共青团、教育、文化、卫生、治安等10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和分工,为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建档案。建立了每个留守流动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委托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确保了不漏登、不错登、不重登。三是上硬件。加快了东风小学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服务中心建设,中心总投资80万元,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本月可投入使用,可接纳近百名留守流动儿童寄宿。目前,全场留守流动儿童已全部就读于东风小学和武湖中学,本月底,43名有意进入“星星家园”的'留守流动儿童将入园。四是抓协作。在突出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留守流动儿童开展各方面的教育。如教育部门指定专人管理留守流动儿童,确保他们全部就读于东风小学和武湖中学。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卫生疫部门对留守流动儿童在新学年开展了1次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为留守流动儿童免费体检、接种疫苗。农场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从8月开始每月深入学校讲授法律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并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少年进行重点帮教。通过联动,拓宽了教育领域,丰富了教育内容,为实现教育的全覆盖夯实了基础。

留守流动儿童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托管机制,努力做到管理的全天候。随着“星星家园”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正在探索集中托管的模式,由农场妇联负责人任园长,东风小学派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3—5名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吃、住、穿、洗、学习、娱乐)及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上课时,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早、中、晚都在“家园”内生活娱乐。按“星星家园”管理细则,学校提供住宿,按市场标准收取一定的生活费,吃饭、睡觉集中管理,娱乐、学习或在“家园内”,或在学校各功能室,由老师具体安排、管理。留守学生不得随意出园,闲杂人员、学生亲戚等不得随意入园,学校确保学生安全。

为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良好氛围,探索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长效机制,培养留守流动儿童“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我们采取各方联动,努力做到关爱全方位。一是部门联动。教育部门将家庭困难的留守流动儿童按政策纳入了“两免一补”计划,民政、财政部门已拿出资金1万元重点帮助5名贫困留守孩子解决实际问题。卫生、防疫、计生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对留守流动儿童进行体检、免疫。工商、城管、卫生防疫部门在新学年初到各学校进行了“三无”食品的检查和治理,确保了孩子们的饮食健康。派出所、工商所、城管执法、文体部门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司法、法庭积极开展维护儿童合法权益活动,不断营造平安、和谐、卫生、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二是社会资助。由农场妇联牵头,金马凯旋集团、兴新服饰公司等爱心企业向农场留守流动儿童捐款捐物10万元。金马凯旋集团、上海致盛集团还分别与10名贫困留守流动儿童结对子,开展长期帮扶。三是建立长效机制。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力求通过抓机制,让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取得实效。其一,建立联席会制度。由场组织、妇联、教育、公安、民政、卫生、团委分管领导组成推进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联席会,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前段工作进展,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其二,建立健全“包干”制度。实施“场领导包场、分场负责人包社区、校长包校、老师包学生”,各部门、各单位分别包干的全方位多层级包干制度,在留守流动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其三,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农场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流动儿童遇到突发事件,要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农场党委政府,以保证留守流动儿童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委。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前段,我们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与群众的期盼、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在创新上动脑筋,在巩固提高上作文章上,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力争关爱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站工作总结栏目。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现将本学年留守孩子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

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

二、利用节日,加强关爱。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四、利用“爱心天地”,加强关爱。

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社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当前我街道积极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辖区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对全街道“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内、企业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离开,村(居)委会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各村干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组织“六一”活动、春节看望等各式的方式,慰问留守儿童,给他们带来需要的物品,同时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

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在原来的帮助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老年监护人(如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实现村与家庭的共同关心和教育。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村(居)委会更应该站在对留守儿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村(居)委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使留守儿童能够于其他的孩子一样得到教育得到爱,让他们拥有正常健康的心态和健康人格,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环境,促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

XX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xx中学位于xx县西城区,创建于1996年,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6566平方米,是一所26班编制的寄宿制初级中学。现有在校生1326人,其中留守儿童226,家长双双外出打工的62人,一方外出打工的164人,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们只好跟随爹爹奶奶或亲戚朋友生活,只有寒暑假才能和父母团聚。亲情的缺失和对父母的思念,影响了他们在心理、身体、学习及行为习惯方面的成长。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结合县教育局“两温暖一牵手”活动,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教育留守学生要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科学管理。

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领导组和协调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制定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落实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包保对象落实到每位授课教师,不留死角,确保每位留守儿童都能得到特别关爱,真正使学校成为他们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阵地。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各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变化。对留守儿童变化情况实行每月上报,有专人负责记录、督查,并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表一卡”,即家庭情况和父母联系方式登记表和成长记录卡,及时记录每位留守儿童的身体、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习惯等的变化。通过“一表一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营造关爱氛围,完善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

(一)成立关爱队伍,实行结对帮扶。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专门的关爱留守儿童队伍。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全校力量,在教职工中招募品德好、爱心浓、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和“志愿者”,从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上对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选聘专职老师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学校开办了留守儿童知识讲座,定期对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和“志愿者”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引导“临时监护人志愿者”定期到校和留守儿童谈心交流,帮助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这些关爱使留守学生缺失的亲情得到了补偿,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二)建设“留守儿童之家”,营造留守学生的快乐家园。

为了让留守儿童也能向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到家的温暖,促进其健康成长,我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购置了电脑、电视机并配备了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仰卧起坐垫、臂力器、拉力器、跳绳、毽子、哑铃、象棋、五子棋等体育用品。此外,安装了专用亲情电话,完善了内部设施,为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里,留守儿童可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读物、观看电视节目、拨打亲情电话,还可与父母进行视频聊天。这里,既是留守儿童猎取课外知识的主战场,同时又是留守儿童静心休息的避风港。从而淡忘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远离了孤独和内向,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三)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了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定期开放,定期组织留守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并根据留守儿童的爱好特长组建各种兴趣小组,以经典诵读表演、新春、元宵民间文艺展演、艺术周、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作为实施“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有效平台。丰富多彩的活动给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锻炼了留守儿童的胆量,培养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和勇气,使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举行讲座、信件交流、每日执勤班励志主题班会等形式,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解决了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青春期思想上的的困扰,受到广大留守儿童及家长的欢迎。同时x老师还开通咨询热线,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播散人间真情”阳光讲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xx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为深入实施“三关工程”,着力解决外出务工家庭子女生活、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倾情关爱留守儿童,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遵县教工发[2008]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拟定如下工作计划:

1、认真贯彻落实好遵义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以“养成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党建带团建”工作实施意见》精神,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遵义县中小学生养成教育读本》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学生学习、生活的规范体系,使养成教育规范化、经常化、科学化。

2、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代理家长考核制度。认真督促各校建立留守儿童登记台帐,要求每半年对留守儿童的变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并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管理台帐,全面、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代理家长每月填写关爱留守儿童记录表(附后)一次,由学校统计情况写出材料并于每月25日前上交中心学校办公室。

1、扩大亲情电话覆盖面。

各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已开通亲情电话的管理和使用力度;代理家长要督促留守儿童(重点对象)每月和家长通一次电话,向家长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作好有关记录;对还没有安装亲情电话的学校,督促其尽快开通。

2、充分利用网络,开通“亲情qq”。

凡是接入宽带网络的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申请2—3个免费qq,通过视频系统无偿为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亲人“见面”提供服务。特别是逢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各校要认真组织留守儿童通过“亲情qq”与亲人“见面”的活动。

3、加强亲情信箱管理。

进一步加强亲情信箱的管理,充实亲情信箱内容和形式,按时把留守儿童的心声传递给家长,及时把家长对学校管理提出的建议和对代理家长的希望反馈到位。拟于6月初在全镇留守儿童中开展“我的代理家长”征文活动,评选优秀,进行表彰。

4、加强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教师培训。

5月下旬选派1名有经验的教师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班学习,回学校再对学校的其余老师进行二级培训。中心学校还将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学校开设亲情心理咨询室的情况,各学校要聘请受过心理学培训的老师担任“心理医生”,和留守儿童进行谈心活动,在“问一问”中营造爱的氛围,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以便及时疏通心理情结。结合全县开展的中、小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学校要把对重点留守儿童的教育摆在首位,代理家长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5、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各校要结合实际,在年内切实有效地开展帮扶结对活动2至3次,以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加深师生情谊,不断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在帮扶对象上,要组织开展好中心地方学校、教师、学生与边远地方学校、教师、学生的结对帮扶。在帮扶载体上,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同在一片蓝天,共享一束阳光”主题活动,组织中心地方学校学生和边远学校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助学帮扶活动。在中秋和重阳两节期间,开展“共进一次餐,传递一份爱”和“两地书,亲子情”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共进一次餐,把关爱传递给每一位留守儿童。

6、认真开展“六个一”活动。

各校要结合实际,每月切实开展好“六个一”活动:代理家长每月与结对的留守儿童谈一次心、检查一次家庭作业、作一次作业辅导、进行一次家访、共进一次亲情晚餐。各间学校每月召开一次代理家长座谈会。

7、加大宣传引导,抓好队伍建设。

各校要做到重点留守儿童100%落实代理家长,并落实代理家长各项任务要求。要大力宣传优秀代理家长,激励先进,营造氛围。表彰并推选一批优秀代理家长参加教育局拟于11月下旬开展的全县优秀代理家长经验交流座谈会。各校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适时表彰一批工作突出的代理家长和表现良好的留守儿童。

8、加强信息上报,注重信息反馈。

各校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收集信息,并对相关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提炼,撰写工作信息和调研文章,上报中心学校办公室,每月25日前必须交一篇以上。中心学校办公室将根据各校上报情况,综合整理,加强反馈。

关爱留守儿童情况汇报

为让留守儿童享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2017年,xx-x围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条主线,突出关爱留守儿童,积极为留守儿童创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一是摸清底数。县总工会为摸清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分别深入全县x个乡(镇)、办事处开展调查摸底,并做好基础信息和数据收集整理工作,掌握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结对帮扶的情况,夯实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基础。二是建起留守儿童“救济网”。今年以来,xx-x先后走访慰问留守儿童x多人次。补助帮扶联系村方村乡拉街村小学x元为学校购买课外读物及教具,并与学校一起对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心理安慰,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为x名留守儿童送去价值x元余元的书包、钢笔、笔盒等学习用品。三是六一期间,xx-x按照州总工会和、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与县妇联、团、县关工委等部门协同,投入现金x元,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组成慰问团,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

2017年计划:

2、继续加大对帮扶联系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帮扶慰问,力争资金达2017年的标准;

6、加大农民工的技能技术培训。就地、就近解决农民工就业困难,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7、拟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办企帮扶,选择有成效的农民工办企业开展贷款贴息。

xx-xxx-xx

xx年xx月xx日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当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打拼时,留守在家乡的孩子们却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走上了一条坎坷的弯路。新港辖区共有留守儿童72人,占在校学生11.4%,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本地外出务工父母的增多,目前仍有上升趋势。这些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少关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心理、学习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丹江口市陈家港小学为了准确了解、全面帮助这些孩子,以班主任为主,针对实际情况从“关怀孩子做人、关心孩子学习、关注孩子心灵、关爱孩子健康”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当前素质教育,开展关爱帮扶活动,构建和谐校园。具体开展了以下帮扶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认真对这些孩子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家庭、父母外出及孩子托付照顾等各种现状,详细掌握每位留守孩子的真实情况。

2、为留守儿童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针对他们的个性心理差异,开展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工作。

3、开展了征寻“爱心妈妈”活动。“留守儿童”与同伴生活在一起,每天耳濡目染着同伴被亲情包围,被亲情呵护,他们的内心肯定会起波澜。为此,我校借十堰市“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启动仪式为全校留守儿童都找到了各自的“爱心妈妈”。这些“爱心妈妈”自愿者在星期天领“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孩子共度周末。给“留守儿童”精神关爱和物质关怀,让他们也能享有拥有一个温暖的“家”的美好感觉。这样的努力达到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合力。

4、长期开展“为留守儿童献爱心”、奉献亲情活动。为了给“留守儿童”更多的爱,许多家长学校教师牺牲了很多业余时间为留守儿童奉献亲情。一是走进留守儿童家庭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以及临时监管的真实情况;二是带领留守儿童度过快乐双休日。为孩子们的精神带来了愉悦。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艰辛的系统工程,我们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仅仅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这项工作还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探索,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为了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井王社区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制订以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供认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系到民族的复兴、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具备战略意义的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省委领导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十分重视,都先后做了重要批示,我们要把握形势,提高认识,发挥好社区关工委的作用,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工作纳入社区的年度计划、共同做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工作。

1、社区聘请民警、法律顾问按时在留守儿童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帮助他们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2、社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学校继续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档案,把留守儿童的情况掌握起来,做好社区、学校、家长及监护人的勾通工作,共同肩负起教育好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的责任。

3、社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组动员党团员及离退休老同志,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做他们的代理家长,激发他们自强自立,树立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意识和信心。

4、做好贫困生的关心关爱工作。一是3月份开学期间社区出资支助一部份学生学费,二是利用爱心服务站平台为社区留守儿童发放学习用品。三是为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要积极动员社区党员、干部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帮一”、“一带一”、形式结对帮扶,要使每一个贫困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安心完成学业,促进社区和谐。

5、加强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利用远教平台,组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看一些革命传统教育电影,利用重大节日对青少年进行四个教育和“五爱”的德育教育。比如“三八妇女节”开展关爱女孩的活动;“五一劳动节”开展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活动;“五四青年节”开展宏扬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六一儿童节”开展奋发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的教育;“七一建党节,”开展热爱党、歌颂党的系列教育活动;“十一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九九重阳节”开展尊老敬老活动等。

社区关工委小组要深入到群众中,调查了解,及时准确掌握各类弱势群体的详细情况,然后分门别类,制订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社区把做好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服务社区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依靠社会广大居民的力量,结合我社区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开展工作。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期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根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为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爱贫困学子,守望夕阳老人”项目。20xx年,由我委西部计划项目办设计实施的“关爱贫困学子,守望夕阳老人”项目,该项目获20xx年“一县一品”xx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品牌项目立项,是河池市唯一一个入选项目,成为xx区13个立项项目之一。在共青团中央、民政部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颁奖仪式上,荣获全国银奖。

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先后37次前往敬老院,开展义剪、陪老人聊天、打扫敬老院的卫生、包饺子、煮糖水、文艺联欢等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志愿者耐心地去倾听老人心声,用心去了解老人的需求,并寻求方法解决老人的困难,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对于他们的关爱。

20xx年,志愿者联合“八桂义工”、“微力基金”、“一缕阳光”等爱心公益组织到公昌小学、龙峨小学等8所贫困小学开展爱心捐赠活动。为学校捐赠一批体育用品、文具、书籍、教学用品、衣物等爱心物资,并为特困生家庭送去爱心慰问金,共价值25万元;组织志愿者发起“明信片计划”,在“六一”前夕,组织志愿者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明信片祝福,在“六一节”之际,联合“微力基金”公益组织,为xx小学、xx小学带去来自全国各地“六一节”的祝福和爱心文具、书籍、体育用品等礼物。

(二)“七彩课堂”活动。20xx年3月至20xx年1月,xx县委组织全县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七彩课堂。开展义务授课28次,定期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英语、体育、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志愿者们广泛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开展学习辅导,改善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教他们唱歌做游戏等。除了学习上的帮助,志愿者们还注重孩子的亲情陪伴。与孩子们做游戏、聊天,动员孩子们给爸爸妈妈写信,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在学校、家里的表现,寄给父母。xx县委还定期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走进留守儿童家庭,为孩子们送去一些课外读物和文具,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用自己最好的成绩回报父母在外打工的辛劳。因“七彩课堂”活动开展得好,目前我委已经争取到全区“七彩小屋”示范点建设项目。

(三)“一个鸡蛋”计划。“一个鸡蛋”计划是由xx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出资支持,由共青xx县委员会、野百合公益联合会、方舟公益互助中心主办的公益活动。计划以每天资助给贫困地区少年儿童一个鸡蛋的方式,改善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状况,改变他们膳食结构不合理,以及营养素摄入量低下的现状,保证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均衡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县大曹、甲板、塘袍、拥里等7所完小和教学点开餐,为800多名贫困山区少年儿童每人每天提供一个鸡蛋。

(四)“免费午餐”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帮助因家庭贫困而没有钱享受营养午餐的学生。2013年,我委积极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申请该项目,已经在大曹小学、令当小学全面开餐,共为207名小学生提供免费提供午餐,给这些贫困山区孩子不吃午餐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句点。而为龙峨小学、甲岩小学、文里小学申报的手续也正在进行。

(五)下乡家访。下乡家访是志愿者定期化、常态化的一项工作。在我委的积极组织下,天峨县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利用周末休息日和节假日时间,深入全县9个乡镇各个村屯,进行100余次的面对面家访活动,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等,并将这些孩子的资料收集整理好,为他们争取社会公益组织的帮助。通过天峨县西部项目办及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努力,每年争取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等资助的爱心自己及物资达40万元以上。心守家园、香港“龙情聚”、xx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中国青年福利基金会等公益社团,长期联系我委,对我县贫困学子进行帮扶,捐赠助学资金、助学物资等。到目前为止受助学生已有240余人。

(一)部分孩子有抵触心理,难接触。有些留守儿童因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问题,不大愿意与志愿者交流,工作难开展。经过我们多次家访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大多数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些老人已经年老体弱,而且普遍缺乏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既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又无法真正和孩子交流。只重“养”不重“教”的抚养方式,使得许多留守儿童在学习、品行、性格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

徐xx是四年级的学生,她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里,你越说,她越烦;你越打,她就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七岁那年,她因为要去广东打工的父母与爷爷奶奶闹了意见,故而被寄养在姑妈家,并在那读书。过了几年,父母又与姑妈闹翻了,又把她托付给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年老多病,既要照顾孙子孙女,又要照顾徐xx。在这种情况下,她更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因此,她经常把这种心态带到学校,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遇事毫不冷静,经常无故旷课,成绩始终无法提高,还经常与老师顶撞。老师进行多次家访,也毫无改变之心。

(二)志愿者流动性大,参与帮扶的人员不稳定。我县西部计划志愿者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力军,但是志愿者流动性大,当新旧志愿者交替时,又常出现青黄不接、工作交接不好的局面,新的志愿者没经验,老志愿者服务期满已离岗,关爱工作没能持续深入,始终处于简单的送物资、搞卫生阶段。

(三)无注册资金、办公地点、人员补贴等。近年来,我委紧紧围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运作机制,定期化、常态化、深入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均取得成效,并获得社会的关注与认可。“心守家园”、香港龙情聚等公益社团长期联系我委,进行公益活动。但是我县没有专门的公益服务中心,无法对爱心物资、爱心资金、志愿活动进行统一规范话管理。需成立志愿服务协会,本地干部、群众不热衷于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行动,不积极参与,全社会没有形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氛围,仅靠政府、志愿者或者某一方面来参与关爱活动,显得有点杯水车薪。

(一)社会保障缺乏。一方面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户籍内居民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户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另一方面,学校或社区在实施留守儿童教育方案时,需要大量的资金,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许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办法都只能停留在方案制定上。

(二)学校教育收到制约。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发展中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在学校生活中和搜到关爱和重视,需要通过老师、通过集体的`温暖来拟补其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影响。但留守儿童多集中于农村地区,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投入等多方面的制约,不能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校教育活动。

(三)无专门的公益服务管理中心。我县没有专门的公益服务中心,无法对爱心物资、资金和志愿者活动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使我县的关爱行动还停留在原始粗放的阶段,不能更好的吸引更多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

1.要慎重选择留守儿童的抚养人。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应尽早定下来,且不要随意更换,以免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另外,孩子身边最好有一些有文化、有责任感的年轻人,以便与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留守儿童的父母应重视与孩子的沟通。留守儿童父母应摆正工作与孩子的关系,认清童年经历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及亲子关系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一些必要的家教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应培养孩子的是非观,让孩子明白虽然父母不能常伴身边,但不是不爱他们,而是对他们更深沉的爱,是为了给他们将来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才出去打工的。外出打工的父母更应加强与老师、抚养人的联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老师,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明白,不管自己身在何处,都应该发挥自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能动性,主动协调抚养人、老师等多方面的力量,使得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2.加大宣传。动员鼓励当地干部群众,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加大宣传,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良好氛围,让人们自然而然的关心他们的生活状态,而不是逢年过节去慰问一下。让那些老人小孩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成立公益服务中心。这样既能统一管理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资金等,也能统一管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动,还能有专门的部门整理收集资料,既能保留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资料,也可以给以后的志愿者提供经验借鉴,提升办事效率。

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托起明天的希望”工程,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县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205人左右,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农村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主科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电子档案,对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通过电子档案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学校安装亲情电话,免费向留守学生开通,留守学生可以随时与家长通电话联系,在合适的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微机室通过网络与家长直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让“留守儿童”经常能听到家长的声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我们也倡导 “留守学生”家长回家以后,及时到学校与教师、子女面谈交心。在面谈交心时,班主任教师把该生的思想情况、性格变化及时地告诉该生父母,并积极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从而使孩子、父母都能安心地工作。对于其中悲观厌学的、面临辍学的“留守儿童”,我们告诉家长怎样耐心开导子女,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5、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增设特色教育,丰富课余生活。

《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