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精选18篇)

时间:2023-11-24 22:33:06 作者:雅蕊

读后感是对书籍中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解读和评价。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中国人的焦虑》读后感

11月份,跟着团队读了蔡元培先生的《中国人的修养》,先生的大名久仰,先生的文字仔细读的不太多,特别是先生的新白话文,读着有点拗口,但还是沉下心,每天以三两篇的龟速读完了此书。

此书主要表达了先生一生所推崇的中华传统文化修身思想和现代公民德育理念。虽然这书的内容发表于二十世纪的一二十年代,但现在读来依然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看本书的第一部分时,这部分是《中学修身教科书》,上下两篇既重实践又重理论,关于这两篇的各种道德的修养自不必说,在修己一章“体育”一节中,先生提出“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这种提法放在现在一味追求分数、升学率的今天尤为可贵。当今从学校到家长,从一线城市到县城,学生们的业余时间都被各种名目的辅导班占据,早几天北京黄庄的疯狂补课刷爆朋友圈。现在的孩子近视眼成群,体质也有下降趋势,虽然国家为了保证中学生体质,强制体育加试到中考成绩,依然只是表面工作。想想原来的科学家们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研究工作,很多都是高龄之人,而现在许多疾病年轻化,猝死早衰等,修己先修体育,增强体质,康健身体,涵养精神,才能更好的工作,教育应该重视。

在先生的德育三十篇中提到“坚忍与顽固”“自由与放纵”“镇定与冷淡”尤为让我警醒。在引领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在当今提倡标新立异的时代,分清自由与放纵,坚忍与顽固很是重要,在当今的不关己事不管不问的风潮下,分得清“镇定与冷淡”着实是一股有意义,重庆的公交事件里,固然有司机的职业素养底下,当事乘客的垃圾情绪,乘客们对己外之物不关心不过问的心态也是事件发生的间接原因。“观衍之临死而悔,弼之得书而谢,知冷淡之弊,不独政治家,即在野者,亦不可不深以为戒焉”。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近因院长推荐,有幸拜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大作《中国人的修养》一书,着实受益匪浅。虽然此书已完成百年,较于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我们新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然蔡元培先生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的要求不仅承袭了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连接了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依旧紧扼时代的脉搏。可以想象蔡元培先生对于时代的把握,对未来,对近现代文明的卓越贡献。正如杜威所说:“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先生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通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蔡元培先生在那个黑暗与迷茫的时代,引领出新的潮流,使学术界,使整个社会拨开迷雾的伟大。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但新时代的中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修养的要求,从这本书中,依旧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其内容并不过时,依旧站在时代前沿。读了这背书,我对学习,生活,修养都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学习方面,我对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学习生活中最重要一点,其在不知不觉间浸润我的精神,习惯真不可不慎。良好的习惯要想培养,则必须自制。爱快乐,忌苦痛,人之情也,我也不例外,从小就爱玩。儿时爱玩具动画,少时爱游戏电视,今有手机难以释手,然要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这些欲望就需要遏制。蔡先生说:“自制之目有三:节体欲,一也;制欲望,二也;抑热情,三也。”正如流传的段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在新时代,学习依旧十分重要,如蔡先生所说:国家之贫富强弱,与其国民学问之深浅为比例。文明国所恃以竞争者,非武力而智力也。在国家的富强之际,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养成良好习惯,勤勉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在修养方面,蔡元培先生告诫了我们许多,提醒了我们:要坚忍而不要顽固;要自由而不放纵;镇定而不是冷淡;要热心而不要有野心;要果敢而不鲁莽;要精细而不要多疑,要互助而不要依赖;要方正而不要拘泥,要谨慎而不要畏葸;要有恒而不要保守等等。这些我们可能都知道,但真正面对问题时,恐怕就想不起来了,而蔡先生为我们做到这些指明了方法,指出了其中的度,过犹不及,让我们懂得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读了这本书,着实令人醍醐灌顶,对于修养问题茅塞顿开,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个矿大人,一个文法人,我必将努力做到这些,提升自我修养,并坚持一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我们为什么要注重修养?因为,修养是一种传统美德,修养是一种思想境界,修养是一种精神追求。因为修养,是我们摆脱低级庸俗,克服自私自利,追求建功立业,追求高尚人格,实现完美人生的唯一途径。因为任何为历史和社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都是后世修养励志的典范。

人的道德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持之以恒的修养努力获得的。修养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人生重要问题。人从一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家庭、族群、团体、国家等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就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所谓修养,就是要在家庭、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讲规则、守法度,讲诚信、守承诺,讲道德、守秩序,讲文明、守纪律,就是要协调处理好自己与内心、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行为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更高的水平。修养,要求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孝,对子女要慈,对亲人要恭,对朋友要诚,对他人要敬,对老人要尊,对小孩要爱。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解剖不断进步的过程,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净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

人,一刻也不能停止修养。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实际上,也要修养到老。即修养应当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修养不是盲目的闭门思过,不是胡乱的冥思苦想,修养需要理论指导,修养需要实践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日有幸读到蔡元培先生的名著《中国人的修养》一书,该书被誉为“一部值得全体国人阅读的道德范本”。蔡先生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学生,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狮子样的体力”。“今日的学生,便是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柱石”,强调“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二是“猴子样的敏捷”。欧美文化后来居上,西方学生行动态度总是敏捷异常,活泼得很,让吾人瞠乎其后。现在我们的青年,如要想对于求学、做事两方面,力振颓风,则非学“猴子样的敏捷”,急起直追不可。三是“骆驼样”的精神。青年学生承担着对于学术、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重大责任,任重道远,必须具有“骆驼样的精神”。此外还要有“崇好美术的素养”和“自爱”、“爱人”的美德,才能无愧于现代学生的称号。

《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由三部分构成:一为《中学修身教科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从实践方面论述了修己、家族、国家、职业等修养问题,下篇则讨论了良心论、理想论、本务论、德论等修养理论。二为《华工学校讲义》,包括德育三十篇和智育十篇。德育篇要求舍己为群,尽力于公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己重而责人轻,勿畏强而侮弱;智育篇包括文字、图画、音乐、戏剧、诗歌、历史、地理、建筑、雕刻、装饰等内容。三为《散论》,主要收录了12篇关于道德修养的演说、论文、手稿等。本书采用文言文写作,需要精读细读,慢慢品味,才能悟透作者的高尚思想和伟大智慧。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非常有影响的革命家、教育家、伦理学家,曾两度游学欧洲,对中国社会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毛泽东称赞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杜威指出:“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重温蔡元培的《中国人的修养》一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从阅读先生的这一著作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自觉加强修养,推己及人,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

《中国人的焦虑》读后感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语言犀利,在文中作者出色地运用了仿拟修辞手法。从教学资料中了解到,“自信力”本是当时《大公报》社评中使用较多的一个字眼,鲁迅抠住不放,就从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先从‘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从而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在文中作者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的闹剧,进一步挖掘出反动政府现在正发展着“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

鲁迅先生的仿拟,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依照现成的词语格式变更字眼,寓以新意的一种创新。这种仿拟修辞手法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或顺其意而仿之,或反其意而仿之,都能借助变动的字眼表明自己独特见解。在这篇驳论文中,由于运用“仿拟”修辞翻造出一字之差的三个词语,层层深入剥笋,步步强化逻辑力量,而且睿智闪烁,机趣横生,也增添了许多辛辣的讽刺锋芒,让人产生拍案叫奇之感,怪不得人称鲁迅的杂文是刺向敌人的匕首。

鲁迅的杂文对敌人深恶痛绝,犀利如刀,而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则是衷心爱戴,热情似火。在批驳了敌论的论点后,作者深沉的目光由近及远地转向了我们民族古老的历史,他那纵贯古今的思绪首先从严峻的现实中生发开来,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而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以到“笼罩了一切”。然后,作者用“然而”一转,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当中,是历史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一曲“脊梁颂”后,更热情赞颂中国共产党人“有确信,不自欺”,“前赴后继的战斗”,作者的思绪就在追溯历史长河的源流之后,又回到了现实。

《中国人的焦虑》读后感

先说此书,也算与自己有缘,高一的时候从一个在学校门口摆摊的毕业学长那里淘来,当时地上摆着53、必刷题等抢手书籍,但第一眼便看到了藏在一本词典后面的它,便问摊主多少钱。

不想以太低价卖出去但又希望被其他人读到的心理,让他在纠结了一会儿之后向我说:“8块钱就好了,这本书挺好的,真的。”我将一切看在眼中,也顿然有种惺惺相惜之感,便也不多说,从书包里掏钱给他。

他也没有立即给我,而是翻到扉页,很郑重的著上自己的名字,钢笔字遒劲有力,大气磅礴,而后双手递给我,那一刻只觉得,大概是个真挚爱书之人。

高中时期的读书太碎片,以致于每次看书,必然先翻个大概,若是那种让人欲罢不能想一口气读完根本停不下来的书,是万万不敢平时翻看的,不然有“还有卷子没写,习题没总结”等罪恶感深重的小人在脑海里转来转去,忐忑矛盾又绝望,反而浪费了一本好书。

故都会留到周末的夜晚,关上房间的门,自己一个人坐在床上,背靠着枕头,翻开书,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无我且排他,再幸福不过了。合上书的那一刻,长呼一口气,竟觉得舒畅无比,像修女刚念完祷文的瞬间,教堂里的钟“铛”的一声被敲响,在耳边回响,余音绕梁。

这本书便是如此。但当时看完并没有来得及发表感想,当时觉得连用几个小时好好写点东西都有点奢侈,随笔也大多心血来潮便赶紧能写几句是几句。

今年回家,再翻出此书,便已做了决定要再读一遍。我认为有些书,读一遍,是一种感觉,再读一遍,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读里面的文,段,句,字,层层深入,像在剥洋葱一般,还可能越剥越流泪。

但很难去分辨哪些书值得这样去深读,于是又说,一切随心。

不同次的读,也不一定是要连着读个好几遍,那样反倒是让人觉得你读得不认真,因为漏掉了某些情节才去读了。应该是不同时期去读,可以是在不同年龄,等你成长了一些再去读,会明白得更透彻;也可以是在不同的经历时期,环境与遭遇影响一个人的心态与眼界,这时再去看,又觉得与以前读有了那么点不同的味道,妙就妙在这里。

作者柏杨老先生,倒也没听过这号人物,无妨,看标题也大概猜到,这是一本揭示抨击中国人行为、心理上的丑陋的大谈阔论之书。看了序言便又不禁想到,从初中开始写议论文开始,所议之事大多为赞扬人和事之类的文章,鲜有会让你写国人哪里哪里不好的例子。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字

蔡元培蔡先生之名,自是如雷贯耳。民国至今,凡提北大者,必提蔡元培。这不仅是因蔡元培对北大有着深不可没的贡献,更因北大之兴,既是蔡元培教学生涯中一颗明珠,又为中国教育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

我自小顽愚。东北气候寒冷,不能出去玩耍的冬日,只好将脚蜷缩在被子里,怀里搂着暖呼呼的热水袋,嘴里往手上呵着气读书,企图以获得知识的愉悦抵消无法外出的苦闷。家中毛钱不多,杂书不少,一来二去竟也读了些人物传记与小说、报刊。那时候看的最多的是《宋美龄传》,它被放在书架第一层,便于翻阅。也读过一点刘少奇、周恩来,看过母亲的中学课本,喜欢抗战期间牛骨头的故事。但对于蔡元培,始终闻其声不见其人。直到读了高中,老师推荐的第一本书便是人物传记《先生》,其中介绍的十位大师,首位便是蔡元培。彼时我因课业繁杂,已不大看书,惟有这本认真读完。每每掩卷,心中总有憧憬与向往交织而过,激荡得几欲下泪。

民国是一个美好而又悲怆的年代。人们在惶惑中前进,中国在阵痛中前行。1917年冬,教育界正处于混沌蒙昧的节点,而刚刚更名的北大,俨然是一座陈旧腐败的“官僚养成所”。旧历年还没过,那些随身带仆的学生与保守作态的老师们,便迎来了蔡元培。

这一迎可谓惊天动地,如一潭激起波澜的死水。我们无法亲历这场最盛大的改革,却可在史料中窥得些遗梦旧事。蔡元培对麻木鞠躬的教职工的深深一个回礼,是对过去的道别,更是对未来的致敬。一位前朝翰林,在一片反对之声里,在不稳定的时局中,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赞誉,不只因为他做了北大校长,更是因为他的思想,在当时乃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都发人深省,可谓“故纸堆里听惊雷”。

在院长赠书以前,我也曾读过岳南的《南渡北归》,一部讲述民国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书评如此,引之)。与这部掺杂史料、点评与分析的书相比,收录原文的《中国人的修养》(下文一并称《中》)便显得相对晦涩枯燥。问我爱看吗?不爱看。尤其前几章,看得头晕,只好每一章都做些笔记以便资料查找。第一部分《中学修身教科书》(下文一并称《教科书》)看完了,b5的活页纸笔记,便唰唰写了近十页。

文白交杂,实属正常。毕竟蔡元培曾参与殿试,算得上满腹经纶。当时白话文运动还未大规模展开,《教科书》作为中学教材,自然满篇之乎者也,不难懂但难读。还好1916年的《华工学校讲义》,变得浅显易懂,相较于《教科书》更多些趣味。末尾的《散论》更像蔡对自己的剖析,对兄弟姊妹的劝诫,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得多了,阅读之始的茫然厌烦自然也转变为喜爱与更深的敬意。

在《教科书》上篇第一章第二节“体育”的笔记中,我写下这样一段话:“何谓大师?抓握有度。从最洪荒处走过来,向最渺小处说开去。”这不仅是说我眼中的大师形象,更能展现我心中的大师风范。以我之见,大师之风,自有其独到之处,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受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将读者与听众作为倾心交流的对象,而非随意戏弄的玩物。

在《中》里,第一部分作为教科书,显得相对正式,而后面的讲义乃至散论,便相当通俗易懂了。我不喜花间词艳丽颓靡、堆砌辞藻之态(且不论内容如何,个别词语的用法可以拿来参考,但整体行文态势食之无味,令人生厌),也不喜当下许多青中年自诩“情感博主”“知名作家”,实则挂羊头卖狗肉,敲着键盘发表一段不知所云的段子、鸡汤,以达显耀或发泄等目的。我尊重他们的写作态度,会适当参考值得思考的段落,但这并不是我所喜爱的行文风格。我所喜爱的,像乐天,像老舍,像丰子恺,皆是些自然成趣,真情流露的大家。也有词语风格独特的,像张爱玲,拿捏人物把握情节,当时无可比;像简嫃,每一篇散文读来都好似一首饱满充沛的诗。她们的风格独树一帜,但也是真诚的。

真诚,不仅是做人要务,写作方面更是如此。因此,虽然《教科书》因时代原因,读来颇为艰深,但也是我本人文言修养问题,且内容并不难。好的文字,给人以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我一边读,脑海中就一边浮现出蔡先生的样子。我看过老照片,对他的矮小身材,温和神态印象颇深,总把他和胡适之先生联系到一起,觉得他们的这种谦恭有礼颇为相似。

《中》是文言文优势的集中体现。一篇《德论》,几百字便能准确概述作者希望的学生形象(行文至此,想起1934年黄侃与胡适的文言白话之争,不禁莞尔),但这种简洁却不失有序。以阅读较为细致的《教科书》为例,分为上下两篇:实践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每篇又有有诸如修己、家族等章节。一字排开,从小到大,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说整部《中》是一头牛,那么蔡元培一定希望当时的老师、学生们,如今的读者们做一名庖丁,按他的行文脉络(即这牛的骨架构造与肌肉纹理)去分析(肢解),才能最终悟得真意(将其拆解入腹)。因此,在看书前,尤其是工具书、教科书,抑或学术论文,首先看一遍目录是有必要的,它能最大限度地辅助理解且满足需要。

细读更能体会到蔡元培的伟大之处,这便是我前文所提及的,蔡的思想。生活学习中,偶有耳闻目睹身边人对于蔡等一干大师的不屑一顾,为此忧虑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宽慰。这种习以为常与不以为然,正是这种思想平民化乃至大众化的体现。倘若蔡的思想,今天仍然被视若神明一般小心供奉,那才是我们的愚昧与不幸。但我也忧虑,为他们无法体会的精神痛心惋惜。宽慰、忧虑得多了,了解得便也多了,正所谓久病成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一条便是“实践决定认识”;中国老话里,常讲一句“时势造英雄”。我们不否认时机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但进一步思考,原因在于此人本身便具有的英雄特质。蔡在前朝变法关口开始了解西学,同情维新,这为他此后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民国初年临危受命,真正显露了他非凡的才能。倘若蔡是一名旧式文人,学习研究都死板老套,对于黎民百姓、穷苦学生毫无同情,想必也不可能生出变革之心并付诸实践。《中》里不只一次提到的男女平等、夫妻相敬、主权独立等内容,早已成为我们今天恪守的不二法门。

从古至今,大师的思想都远高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蔡也是如此。《中》的一些话语平实而富哲理,如“例言”所提“立说务期可行,行文务期明亮”,“体育”所论“夫一人之身,本不容以自私”,诸如此类,引人沉思。而其他一些观点也有待思考,如“天职与本务”“自杀”等。做学问、搞研究,所有的科学都是一样,不推崇权威,而追求真理。我们敬重蔡元培,与我们对书中观点进行讨论是不矛盾的,甚至可以在这种思想碰撞里,加深对于蔡本人,甚至对于民国的认识。如开篇所提“孝为百行之本”,正是是国人重孝的真实反映。孝本无过,但以何等形式重孝,如何看待愚孝,便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了。读一本书,仿佛在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呜呼!歌德诚不欺我。

高中时,老师经常劝勉我们,如今功利地读书是为了以后自由地读书。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一百多年后,国庆长假的第二天,窗里窗外一片祥和静谧。我望着不知谁家飘荡在风中的五星红旗,如同望着1917年冬呼啸而过的风雪。那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劳碌半生的中年人走下马车,向着俯首的校役们脱帽执意。是他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而这一鞠躬,带着一身浩然正气,带着一首浩渺绝响,超越了一个时代。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近因院长推荐,有幸拜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大作《中国人的修养》一书,着实受益匪浅。虽然此书已完成百年,较于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我们新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然蔡元培先生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的要求不仅承袭了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连接了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依旧紧扼时代的脉搏。可以想象蔡元培先生对于时代的把握,对未来,对近现代文明的卓越贡献。正如杜威所说:“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先生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通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蔡元培先生在那个黑暗与迷茫的时代,引领出新的潮流,使学术界,使整个社会拨开迷雾的伟大。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但新时代的中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修养的要求,从这本书中,依旧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其内容并不过时,依旧站在时代前沿。读了这背书,我对学习,生活,修养都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学习方面,我对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学习生活中最重要一点,其在不知不觉间浸润我的精神,习惯真不可不慎。良好的习惯要想培养,则必须自制。爱快乐,忌苦痛,人之情也,我也不例外,从小就爱玩。儿时爱玩具动画,少时爱游戏电视,今有手机难以释手,然要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这些欲望就需要遏制。蔡先生说:“自制之目有三:节体欲,一也;制欲望,二也;抑热情,三也。”正如流传的段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在新时代,学习依旧十分重要,如蔡先生所说:国家之贫富强弱,与其国民学问之深浅为比例。文明国所恃以竞争者,非武力而智力也。在国家的富强之际,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养成良好习惯,勤勉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在修养方面,蔡元培先生告诫了我们许多,提醒了我们:要坚忍而不要顽固;要自由而不放纵;镇定而不是冷淡;要热心而不要有野心;要果敢而不鲁莽;要精细而不要多疑,要互助而不要依赖;要方正而不要拘泥,要谨慎而不要畏葸;要有恒而不要保守等等。这些我们可能都知道,但真正面对问题时,恐怕就想不起来了,而蔡先生为我们做到这些指明了方法,指出了其中的度,过犹不及,让我们懂得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读了这本书,着实令人醍醐灌顶,对于修养问题茅塞顿开,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个矿大人,一个文法人,我必将努力做到这些,提升自我修养,并坚持一生。蔡元培蔡先生之名,自是如雷贯耳。民国至今,凡提北大者,必提蔡元培。这不仅是因蔡元培对北大有着深不可没的贡献,更因北大之兴,既是蔡元培教学生涯中一颗明珠,又为中国教育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

我自小顽愚。东北气候寒冷,不能出去玩耍的冬日,只好将脚蜷缩在被子里,怀里搂着暖呼呼的热水袋,嘴里往手上呵着气读书,企图以获得知识的愉悦抵消无法外出的苦闷。家中毛钱不多,杂书不少,一来二去竟也读了些人物传记与小说、报刊。那时候看的最多的是《宋美龄传》,它被放在书架第一层,便于翻阅。也读过一点刘少奇、周恩来,看过母亲的中学课本,喜欢抗战期间牛骨头的故事。但对于蔡元培,始终闻其声不见其人。直到读了高中,老师推荐的第一本书便是人物传记《先生》,其中介绍的十位大师,首位便是蔡元培。彼时我因课业繁杂,已不大看书,惟有这本认真读完。每每掩卷,心中总有憧憬与向往交织而过,激荡得几欲下泪。

民国是一个美好而又悲怆的年代。人们在惶惑中前进,中国在阵痛中前行。1917年冬,教育界正处于混沌蒙昧的节点,而刚刚更名的北大,俨然是一座陈旧腐败的“官僚养成所”。旧历年还没过,那些随身带仆的学生与保守作态的老师们,便迎来了蔡元培。

这一迎可谓惊天动地,如一潭激起波澜的死水。我们无法亲历这场最盛大的改革,却可在史料中窥得些遗梦旧事。蔡元培对麻木鞠躬的教职工的深深一个回礼,是对过去的道别,更是对未来的致敬。一位前朝翰林,在一片反对之声里,在不稳定的时局中,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赞誉,不只因为他做了北大校长,更是因为他的思想,在当时乃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都发人深省,可谓“故纸堆里听惊雷”。

在院长赠书以前,我也曾读过岳南的《南渡北归》,一部讲述民国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书评如此,引之)。与这部掺杂史料、点评与分析的书相比,收录原文的《中国人的修养》(下文一并称《中》)便显得相对晦涩枯燥。问我爱看吗?不爱看。尤其前几章,看得头晕,只好每一章都做些笔记以便资料查找。第一部分《中学修身教科书》(下文一并称《教科书》)看完了,b5的活页纸笔记,便唰唰写了近十页。

文白交杂,实属正常。毕竟蔡元培曾参与殿试,算得上满腹经纶。当时白话文运动还未大规模展开,《教科书》作为中学教材,自然满篇之乎者也,不难懂但难读。还好1916年的《华工学校讲义》,变得浅显易懂,相较于《教科书》更多些趣味。末尾的《散论》更像蔡对自己的剖析,对兄弟姊妹的劝诫,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得多了,阅读之始的茫然厌烦自然也转变为喜爱与更深的敬意。

在《教科书》上篇第一章第二节“体育”的笔记中,我写下这样一段话:“何谓大师?抓握有度。从最洪荒处走过来,向最渺小处说开去。”这不仅是说我眼中的大师形象,更能展现我心中的大师风范。以我之见,大师之风,自有其独到之处,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受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将读者与听众作为倾心交流的对象,而非随意戏弄的玩物。

在《中》里,第一部分作为教科书,显得相对正式,而后面的讲义乃至散论,便相当通俗易懂了。我不喜花间词艳丽颓靡、堆砌辞藻之态(且不论内容如何,个别词语的用法可以拿来参考,但整体行文态势食之无味,令人生厌),也不喜当下许多青中年自诩“情感博主”“知名作家”,实则挂羊头卖狗肉,敲着键盘发表一段不知所云的段子、鸡汤,以达显耀或发泄等目的。我尊重他们的写作态度,会适当参考值得思考的段落,但这并不是我所喜爱的行文风格。我所喜爱的,像乐天,像老舍,像丰子恺,皆是些自然成趣,真情流露的大家。也有词语风格独特的,像张爱玲,拿捏人物把握情节,当时无可比;像简嫃,每一篇散文读来都好似一首饱满充沛的诗。她们的风格独树一帜,但也是真诚的。

真诚,不仅是做人要务,写作方面更是如此。因此,虽然《教科书》因时代原因,读来颇为艰深,但也是我本人文言修养问题,且内容并不难。好的文字,给人以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我一边读,脑海中就一边浮现出蔡先生的'样子。我看过老照片,对他的矮小身材,温和神态印象颇深,总把他和胡适之先生联系到一起,觉得他们的这种谦恭有礼颇为相似。

《中》是文言文优势的集中体现。一篇《德论》,几百字便能准确概述作者希望的学生形象(行文至此,想起1934年黄侃与胡适的文言白话之争,不禁莞尔),但这种简洁却不失有序。以阅读较为细致的《教科书》为例,分为上下两篇:实践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每篇又有有诸如修己、家族等章节。一字排开,从小到大,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说整部《中》是一头牛,那么蔡元培一定希望当时的老师、学生们,如今的读者们做一名庖丁,按他的行文脉络(即这牛的骨架构造与肌肉纹理)去分析(肢解),才能最终悟得真意(将其拆解入腹)。因此,在看书前,尤其是工具书、教科书,抑或学术论文,首先看一遍目录是有必要的,它能最大限度地辅助理解且满足需要。

细读更能体会到蔡元培的伟大之处,这便是我前文所提及的,蔡的思想。生活学习中,偶有耳闻目睹身边人对于蔡等一干大师的不屑一顾,为此忧虑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宽慰。这种习以为常与不以为然,正是这种思想平民化乃至大众化的体现。倘若蔡的思想,今天仍然被视若神明一般小心供奉,那才是我们的愚昧与不幸。但我也忧虑,为他们无法体会的精神痛心惋惜。宽慰、忧虑得多了,了解得便也多了,正所谓久病成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一条便是“实践决定认识”;中国老话里,常讲一句“时势造英雄”。我们不否认时机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但进一步思考,原因在于此人本身便具有的英雄特质。蔡在前朝变法关口开始了解西学,同情维新,这为他此后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民国初年临危受命,真正显露了他非凡的才能。倘若蔡是一名旧式文人,学习研究都死板老套,对于黎民百姓、穷苦学生毫无同情,想必也不可能生出变革之心并付诸实践。《中》里不只一次提到的男女平等、夫妻相敬、主权独立等内容,早已成为我们今天恪守的不二法门。

从古至今,大师的思想都远高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蔡也是如此。《中》的一些话语平实而富哲理,如“例言”所提“立说务期可行,行文务期明亮”,“体育”所论“夫一人之身,本不容以自私”,诸如此类,引人沉思。而其他一些观点也有待思考,如“天职与本务”“自杀”等。做学问、搞研究,所有的科学都是一样,不推崇权威,而追求真理。我们敬重蔡元培,与我们对书中观点进行讨论是不矛盾的,甚至可以在这种思想碰撞里,加深对于蔡本人,甚至对于民国的认识。如开篇所提“孝为百行之本”,正是是国人重孝的真实反映。孝本无过,但以何等形式重孝,如何看待愚孝,便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了。读一本书,仿佛在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呜呼!歌德诚不欺我。

高中时,老师经常劝勉我们,如今功利地读书是为了以后自由地读书。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一百多年后,国庆长假的第二天,窗里窗外一片祥和静谧。我望着不知谁家飘荡在风中的五星红旗,如同望着1917年冬呼啸而过的风雪。那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劳碌半生的中年人走下马车,向着俯首的校役们脱帽执意。是他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而这一鞠躬,带着一身浩然正气,带着一首浩渺绝响,超越了一个时代。

《中国人的焦虑》读后感

我想大家都读过《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叫柏杨,她在前写了这本书,她那尖锐直接的语言让我震惊,让我感到中国人是多么的丑陋,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会怀疑他说的是否是真的,不幸的是只要是坦诚的中国人,只要是明白的中国人都不得不承认柏杨写的那些都是事实。

20年前的书那到此刻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然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丑陋的中国人》书中有很多言论真的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了吗?那就错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丑陋”两个字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从中国人的头顶上而消失,还记得20xx年发生了许多让中国人蒙羞的事情,小悦悦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吧!她还那么小就离开了人间,她的身躯被一辆辆车子压过,却所有人无动于衷。

从这件事我真的理解了柏杨为什么如此犀利的来写中国人的丑陋了,即使他也是一个中国人,柏杨并不是第一个批判过中国人的人,在近代也有鲁迅先生猛烈批判过国民性,他比喻中国当时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想必大家都明白鲁迅先生那犀利的语言如同圆规上的针尖,能够随时杀死一个人,就像他笔下的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和他的《狂人日记》,可想而知当时的中国人是多么的没有人性和可悲,怪不得鲁迅先生对中国人是多么的爱之弥深,恨之欲切。

胡适也深刻批判过中国传统,这不能否定它对中华民族深切的爱,鲁迅,胡适,柏杨他们都在批判传统,指出中国人习性的负面问题,他们并不是想伤害民族的尊严,却恰恰相反,他们是想让中国人觉醒,让中国人活的更有尊严,让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更能抬起头,让外国人不再在公园里写上“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这一类中国字体,为什么外国人只有是公共场所写上一些中文呢?这不是崇尚中文的表现,而是中国人种种行为,例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不礼貌行为不得不让外国人写下中国字体,我想每个中国人听到这些都会感到脸红吧!但这就是事实,这就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很丑陋,都很无知,中国人也有美丽的,每年我们都评选出“最美老师”“最美妈妈”等等最美丽的中国人,所以说中国人不完全是丑陋的,也有美丽的,因为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文化大国,有许多优良传统,那些好的传统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但也有不好的传统,例如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那些不好的文化我们就就应抛弃。

所以要想做一个美丽的人还是一个丑陋的人,要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何将传统发扬,看了《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感触很深很深,看到了当今中国是多么的腐朽,当今的中国人是多么的丑陋,我期望看过《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的人都就应好好反思一下,丑陋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因此从此刻起我们要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要做一个被外国人所尊重的中国人,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让中国人瞧得起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人类之所以高贵,乃在于有道德。

中国是一个人治传统悠久的国家,是一个崇尚贤人政治的国家,因而也是一个特别注重道德修养的国家。

我们为什么要注重修养?因为,修养是一种传统美德,修养是一种思想境界,修养是一种精神追求。

因为修养,是我们摆脱低级庸俗,克服自私自利,追求建功立业,追求高尚人格,实现完美人生的唯一途径。

因为任何为历史和社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都是后世修养励志的典范。

人的道德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持之以恒的修养努力获得的。

修养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人生重要问题。

人从一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家庭、族群、团体、国家等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就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

所谓修养,就是要在家庭、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讲规则、守法度,讲诚信、守承诺,讲道德、守秩序,讲文明、守纪律,就是要协调处理好自己与内心、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

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行为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更高的水平。

修养,要求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孝,对子女要慈,对亲人要恭,对朋友要诚,对他人要敬,对老人要尊,对小孩要爱。

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解剖不断进步的过程,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净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

人,一刻也不能停止修养。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实际上,也要修养到老。

即修养应当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

修养不是盲目的闭门思过,不是胡乱的冥思苦想,修养需要理论指导,修养需要实践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日有幸读到蔡元培先生的名著《中国人的修养》一书,该书被誉为“一部值得全体国人阅读的道德范本”。

蔡先生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学生,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狮子样的体力”。

“今日的学生,便是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柱石”,强调“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

二是“猴子样的敏捷”。

欧美文化后来居上,西方学生行动态度总是敏捷异常,活泼得很,让吾人瞠乎其后。

现在我们的青年,如要想对于求学、做事两方面,力振颓风,则非学“猴子样的敏捷”,急起直追不可。

三是“骆驼样”的精神。

青年学生承担着对于学术、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重大责任,任重道远,必须具有“骆驼样的精神”。

此外还要有“崇好美术的素养”和“自爱”、“爱人”的美德,才能无愧于现代学生的称号。

《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由三部分构成:一为《中学修身教科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主要从实践方面论述了修己、家族、国家、职业等修养问题,下篇则讨论了良心论、理想论、本务论、德论等修养理论。

二为《华工学校讲义》,包括德育三十篇和智育十篇。

德育篇要求舍己为群,尽力于公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己重而责人轻,勿畏强而侮弱;智育篇包括文字、图画、音乐、戏剧、诗歌、历史、地理、建筑、雕刻、装饰等内容。

本书采用文言文写作,需要精读细读,慢慢品味,才能悟透作者的高尚思想和伟大智慧。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非常有影响的革命家、教育家、伦理学家,曾两度游学欧洲,对中国社会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毛泽东称赞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杜威指出:“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重温蔡元培的《中国人的修养》一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从阅读先生的这一著作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自觉加强修养,推己及人,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近代教育家、革命家、伦理学家,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

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提倡“兼容并包”,给中国的学术带来突变。

他主张劳工神圣,积极推动旅法勤工俭学活动,造就了如周恩来、李富春、罗迈、王若飞、陈毅、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穆青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他在北京大学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引入了西方革命思想,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对新中国的建立,功勋卓著。

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蔡元培所处的时代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了,在历史的影片中所看到的.时代背影已经隔代又隔代,然而翻开一页页泛黄的故训,我们总能看到前辈人熠熠生辉的智慧。

《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所要求我们的,就明显把握了历史的脉搏,早已知晓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

这本书有三部分构成:专门给旅法华工学校教员编写的《华工学校讲义》和留德期间编写的《中学修身教程》以及《蔡元培国民修养散论》。

不管是哪一部分,其主要旨的都是希望通过中华传统修身与西方现代公民教育观念相结合,对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的道德观进行引导,促进社会和谐。

蔡元培先生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学生既要有狮子般的体力,猴子般敏捷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以及饱含对国家、学术、社会责任的骆驼精神,又要“自爱”、“爱人”这种主张用朱永新先生的话说就是在当下的大众当中,有“补课”价值。

其中《中学修身教科书》一书从修己、民族、国家、职业、良心、理想、道德等方面阐述了个人在社会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需要履行的义务,娓娓道来。

以我的理解,毋宁说是这七个方面,不如说是“理想中心论”。

蔡元培先生认为:“理想与实在,永无完全符合之时,如人之夜行欲塌己影而终不能也。”这并不等于说人生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到达的,在人生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变数,没有什么是既定的。

最近备受热捧的电视剧《奋斗》里面有这样一段对白,“如果我一辈子穷困,你还会爱我吗?”陆涛问,夏琳回答“如果你一辈子努力,即使穷困我也还爱你。”所以我们所能把握的仅仅是一种趋势、一种信仰而已,而非想象中那样,成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程序。

理想好比灯塔一样,让你在人生不致偏离航道太远,我们所做的也仅仅是为了让理想向现实无极限靠近而已,扩大而论,在理想社会建设上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如何在成功之前先成人,如何让一个群体在过渡、让一个社会在转型的时候不会迷失方向。

现代社会是一个成功学和交际学泛滥的社会。

走进书店,励志书籍和交际书籍铺天盖地、“汗牛充栋”。

他们能让你知道如何才能得到上司欣赏,叫你明白怎么样才能让同事喜欢你,甚至是脸皮厚、心肠黑,出卖自己的信仰,却对温良谦恭让只字不提,理由冠冕堂皇,其中一条就是:老实人吃亏。

记得成龙导演的电影《新宿事件》利有这样一句台词:“日本人自己不偷东西,就以为所有人都不偷东西。”这句话里的社会风气足以让日本人引以为豪了,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底气相信自己国民的社会信用和道德素质,或许他们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偷东西呢?自己有欺负老实人的心理,所以才害怕自己老实被别人欺负,公众对现在的很多事件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就暴露出了这种“强盗逻辑”。

这种担心,唯有一剂良药,那就是“合群”,“合群”一说主张崇尚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群体的发展先于个体的发展;主张把个体放在社会当中来约束他的行为道德,这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蔡元培先生举例说:“古谚有云,‘千里不唾井’,言将有千里之行,虽不复汲此井水,而不敢唾之以妨人也。”蔡元培先生提到“孤立而自营则冻馁且或难免;合众人之力而营之,而幸福之生涯,文明之事业,始有可言。”“使合全世界之人以为群,而有无相通,休戚与共,则虽有地力较薄,天灾偶行之所,均不难于补救,而兵战、商战之惨祸,亦得绝迹于世界矣。”鄙人认为,若人人如此,则堪称“人民素质极大提高”,纵无“物质极大丰富”,亦可谓大同世界。

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即道德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所提倡的“崇德”思想可谓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底线、作为一个合格社会公民的行为“宪法”。

很显然,个体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文明的最终受益者更是社会文明的基石,美好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个人的道德自觉和努力。

一点鄙薄之见,更多精华,请大家去读“被遗忘了60年的经典”———《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我读的是译文版,译文是帮助水平有限的读者理解看不懂的原文,而非更好地理解原文。

虽然文言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我自从上大学之后,一方面是专业不相关,另一方面是自身长期不接触,早已日渐生疏。

及至读此书原文,时常为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拙计。

好在有译文,虽然不敢妄评其水准,至少作为参考是足够的。

以例服人,以理服人。

是全书行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旁征博引,以中国史料与孔孟之说为主,辅以西方历史、科学史、进化论、宗教学等,足见蔡先生的学术功底之深、中西结合之精妙。

比如,“良心”产生的原因,蔡先生就倾向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中学修身教科书下篇第二章》《良心论第四节 良心的起源》),具体而形象。

《华工学校讲义 德育三十篇》中,私以为“文明与奢侈”到“精细与多疑”最是叹为观止。

这十几对概念容易混淆,或诘之,或以理与史例正之,释疑而明其别。

《中国的文艺中兴(节选)》一节,读起来颇有“和平崛起”的味道。

大概是因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列强们虎视眈眈的原因。

当然,解释也同现今如出一辙: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由发端至现今,“根本思想是如此的”。

甚至,某些近些年争论不休的话题,蔡先生早已有所诠释。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大作《中国人的修养》一书,着实受益匪浅。虽然此书已完成百年,较于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我们新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然蔡元培先生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的要求不仅承袭了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连接了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依旧紧扼时代的脉搏。可以想象蔡元培先生对于时代的把握,对未来,对近现代文明的卓越贡献。正如杜威所说:“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先生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通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蔡元培先生在那个黑暗与迷茫的时代,引领出新的潮流,使学术界,使整个社会拨开迷雾的伟大。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但新时代的中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修养的要求,从这本书中,依旧可以找到完美的,其内容并不过时,依旧站在时代前沿。读了这背书,我对学习,生活,修养都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学习方面,我对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学习生活中最重要一点,其在不知不觉间浸润我的精神,习惯真不可不慎。良好的习惯要想培养,则必须自制。爱快乐,忌苦痛,人之情也,我也不例外,从小就爱玩。儿时爱玩具动画,少时爱游戏电视,今有手机难以释手,然要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这些欲望就需要遏制。蔡先生说:“自制之目有三:节体欲,一也;制欲望,二也;抑热情,三也。”正如流传的段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在新时代,学习依旧十分重要,如蔡先生所说:国家之贫富强弱,与其国民学问之深浅为比例。文明国所恃以竞争者,非武力而智力也。在国家的富强之际,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养成良好习惯,勤勉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在修养方面,蔡元培先生告诫了我们许多,提醒了我们:要坚忍而不要顽固;要自由而不放纵;镇定而不是冷淡;要热心而不要有野心;要果敢而不鲁莽;要精细而不要多疑,要互助而不要依赖;要方正而不要拘泥,要谨慎而不要畏葸;要有恒而不要保守等等。这些我们可能都知道,但真正面对问题时,恐怕就想不起来了,而蔡先生为我们做到这些指明了方法,指出了其中的度,过犹不及,让我们懂得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读了这本书,着实令人醍醐灌顶,对于修养问题茅塞顿开,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个矿大人,一个文法人,我必将努力做到这些,提升自我修养,并坚持一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看到这个题目,有人会认为是哗众取宠,社会上数量颇多的人,直觉得小学教师的学识,尚不能超过中学教师,更惶论超越一国之元首。

但这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毛泽东曾赞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成就显赫的国学大师,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教育遗著《中国人的修养》。

作为教学从业者,我率先关注的是这位学界泰斗的教育思想。他对小学教师的极高评价,令人惊诧,他详尽地阐述了培育师范生的重要性。他认为,师范的性质与中学不同:中学各科有各科的教员,教师或只教一种科学,小学则不然。小学内常常以一人兼教各种科学,初等小学常以一人兼学校中一切科学,如手工、图画、音乐、体操,所以一个师范生可以办一个小学。师范生的程度,必须各科都好,才能担负这种责任。所以师范生须兼长并进,不能选此舍彼。怎么叫做师范?范就是模范,可为人的榜样。

他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到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来。反观我们社会,什么样的人读师范?家贫的,负担不起大学学费的;资质平庸的,考不上好大学的,不得已从事这个职业的。真正热爱师范教育的人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能有多少人?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盖因为教师无权无势,待遇又低,在社会上地位偏低,小学教师的境遇更是尤甚恶劣。不仅面临的是经济上的困窘,还有社会上的偏见。

世人认为小学知识浅显,教小学不需要有高深的学识,甚至当年我也曾一度有这样的错觉。我所就读的师范院校,面向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当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小学任教时,也颇有些大材小用之感。但这么多年教下来,我深刻的体会到,小学教师当真是全能人材,这个群体所教给学生的,绝非是学科知识这么简单。真正的小学教师,是做学问的人。放眼望向世界,小学教师出身的大学问家比比皆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就曾就读北京师范学校,并担任过方家胡同小学校长。

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刚起步之时,蔡元培先生便充分肯定了小学教师的地位,足见小学教师在育人环节的重要性。

纵观全篇,蔡元培先生知识渊博,文章当中,论据信手拈来,《武训行乞办学》《陈太丘与友期》,这些现代学生教科书中的典故,书中常见。先生旁征博引,知识之渊博,读此书者,若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怕是很难理解书中的全部精髓。

蔡元培先生重视教育,一个国家要想进步,必要有有素质的国民。这本《中国人的修养》,讲述的是提升国民素质。许多思想观点,放在现代依然很有进步意义,堪称是育人的经典教科书。每位教育从业者,尤其是小学教师,都应人手一本彻读,将先生的思想普及给我国的国民。公民素质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富强与文明的必备条件。放眼我国当下倡导的新市民运动,就是提升公民素质的运动。蔡元培这本书,秉承中华修身传统,融汇西方的公民教育观念,可谓是一部百年罕见的公民道德实践之书,放在今天尤其意义非凡。今天的中国人,若想要从我做起,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合格的公民,本书实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所以,学习、传播这本书,对我国公民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包括人生的第一位导师,家长父母,也应通读本书,好好教育自己的子女。

先生的文笔流畅,可惜的是囿于那个年代,文章偏文言文,虽然有译文,但我还是喜欢直接读文言文原文,原汁原味的理解先生的思想观点。一边读,一边与当下流行的那些通俗小说相比较,自然还是读通俗小说省力轻松,每每读及先生的文言文,就会感念先生倡导的“白话文运动”,将阅读从阳春白雪的高雅爱好,普及为民众下里巴人的轻松欢愉。让各种思潮在民众中得以普及。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想要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有深沉的情感、博大的胸怀和纯朴的思想,因为中国人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就是:深沉、博大和纯朴。〞这是辜鸿铭在1915年写的《中国人的精神》里的一句话,此书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当时欧洲文明陷于危机,清政府倒台,中国社会外忧内患。此时辜鸿铭用全英文写了这本书,他尝试着向西方人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他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为当时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自己认为的出路。

这本书的作者辜鸿铭,号称“清末怪杰〞,他学贯中西,游学欧洲14年,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与托尔斯泰书信来往,与泰戈尔同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受蔡元培邀请执教北京大学,与张之洞创办武汉大学,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可见他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到底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难以精准和完整答复的问题,辜鸿铭在书中通过“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女人〞,“中国语言〞,“约翰在中国〞,“一个大汉学家〞,“中国学〞几个方面逐步展开了论述,阐述了他心中所认为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他说,或许真正的中国人是粗俗的,但粗俗中绝没有卑劣;或许是鄙陋的,但鄙陋中绝没有狂妄;或许是圆滑的,但圆滑中绝没有狠毒,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温文尔雅,其原因是中国人所受到的良民宗教的'影响,会在每个孩子刚认识字时就教导他们“人之初、性本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认为人应该有某种宗教信仰但中国人没有,这是人活着的精神根底,不过辜鸿铭说,这些教派更多的是要求人具有想象力,而不是心灵和灵魂。与其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倒不如说中国人不需要信仰——没有感觉到宗教存在必要,原因在于中国人生活在儒教这样一个哲学与道德标准体系,一个能够替代宗教信仰的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综合体系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说明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深刻影响。他说,其核心就是普通中国人的特质,爱父母爱国家的家国情怀,支撑着中国人的世世代代。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辜鸿铭说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化的语言,他用中国的古典文学举例学习汉语必须拥有的天资——心灵与大脑、灵魂与智慧的同步开展。汉语可以做到用极其简练的文字表达深邃和深厚的情感,这是西方人难以懂得和理解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五千年,汉语一直没有被泯灭而是不断演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谈到中国女性,他认为具有三大特征,恬静的爱、羞涩及腼腆、无以言表的优雅与魅力,他强调了女性对丈夫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同时男人们对君主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他还通过介绍中国男女传统婚礼仪式说明在中国的男女平等其实是比西方做的好得多。当然,限于时代背景,作者谈到的“三从四德〞、“纳妾〞等封建思想和行为今天早已被废弃,这也不是书中的主旨精髓。

中国人的素质读后感

《礼记》中的描述,人的美德并不是参照“礼”而得出的,而然中国人的“礼”的功夫却是相当了得,毕竟社会存在是决定社会意识的,在中国这样的国度,“礼“便可以理解为道德,宗教与政治的化身。

古时《孝经》曾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又有”百善孝为先“的古训,可见孝作为一种衡量人品甚至是选官的标准,都是占着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人是很讲究孝的,《二十四孝》一书中就举了相当多的例子来说明孝的重要性。

从“我娘很爱吃橘子“的故事到”埋妻儿而养爹娘“再到”剜肉治病“无不说明了孝的程度之深。

守孝三年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生下来头三年,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亦不可自我糟蹋,否则便是对父母的不敬。

以“礼”相待,若只是敷衍,便降低了标准,认为是不孝。

中国人的孝是一种美德是没错的,但是相对于西方国家的信仰标准,孩子的相对独立性,并不存在什么刻意在意孝的存在,想去那就去哪的恣意散漫的态度确实有很大的差别。

是否影响了中国孩子的独立性,这种孝有时候可能会造成违背了主角的真实意愿,古时的婚姻包办也是一种孝的体现,却有种种的悲剧发生,例如《孔雀东南飞》。

就算在当代也有人为父母的命令为马首是瞻,一听父母有言,便毫不含糊地去做,也许可能本身就是个错误的举动,缺乏了自我的主观判断力,这样的“礼“想必不太靠谱。

总的来说,孝的正面作用还是要大于负面作用。

——公共精神

要说到公共精神,便有话可谈了。

从去年的天灾人祸来看,中国人民群众的公共精神可谓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从不以偏概全,也从不以全概偏。

人终归有其自私性,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抱着“事不关己,关门睡觉“的心态来生活在这个世上的。

古有农夫的祷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亦有”不得不顾及自己“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有些人常常想着只要自己的个人财产不受损失,就没有必要去关心或者没有责任去关心别人。

说到底了,还是用一句话来概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明思博在他的书中用这样的话来表述中国人

“天生有一种墨鱼的能力一旦被追逼就放出一些墨汁使起自己安全地退后。”

这句话写得相当生动,也比较有概括力。

更通俗一些便是你不给我钱,我就没那个义务被你叫过来再唤过去,于是公共精神常常被与金钱联系在一起,显得太过于现实,其实这个社会终究还是要现实一些,不论是在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或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

对于某些社会中的见义勇为等充分体现公共精神的行为和事迹,我的确是相当敬佩。

因为生活中我们的思想境界有时候总会先想着自己的,当然自己确保不受伤害,但至于究竟要不要管别人,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这个社会是不乏有真正公共精神的人的,他们可能不计报酬,不计后果,但真正人们都达到那样的思想境界高度,还是将要有很长时间的路要走吧。

——知足常乐

中国的古代的诗歌作品中常常会写到怎么样的思念家乡或是一别多年的痛苦,是因为中国人的情结中是不愿意离乡去远方的,因为中国人的潜意识里的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应该是:

“钉在一块土地上,

好像一棵树,

吸水,开花,结果,最后枯萎了,

归于脚下的黄土。

那是他们的知足常乐的心态在潜移默化中作用着。

一段时间之内,中国人是很相信”天“的,或许可以称作是一种”宿命论“,皇帝是天子,释迦摩尼是救世主,这些环境的作用打造了中国人很吃苦耐劳的品质,有着永恒般的好心情,不论外面怎么样,中国人总是很相信会很好,现在已经很好了,然而这样的相对于进步的停止却差点要了中国人的命。

现在却有很多现象表明中国人并不是很好的保持这种美德了,贪官亦或是种种谋求某个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数一数就是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他们会常常丢失快乐,只是满足自尊或是虚荣心。

所以知足常乐,亦或是相关无事,还是抱着常乐的心态。

知足常乐在当今的社会中可以衍生一下它的意思,便是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的要求什么,再用一句老人们常说的话:”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永远不是你的“,切不要把它理解成天命不可违,我只是想说在什么都没有争取到之前你只好做好你自己,常常可以使自己很开心,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人的。

——拐弯抹角

中国人有着特殊化的做人与处世原则,他们有着非凡的推断能力,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夸夸其谈,知道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所以我觉得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更能较好的描述中国人:

“很会做人。”

偶得记起来,一天聚会聊天的时候,有个朋友把头伸过来有些神秘地对我说:“我发现你语文是不是学太好了,骂人都不带脏字的。”这才是我明白过来是自己不久之前对于一些冷嘲热讽的反击,不小心有点毁了自己的形象。

但反过来想想,中国人恰恰在很多的时候都会练就了一副好嘴皮子,可以用尽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表现对某人的看法,然而对方又会常常毫无防备的欣然接受,好像只有自己知道怎么回事,恐怕等到别人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你早就人去楼空了。

这样的结果,又要怕是要感谢中国的文字的复杂性和生来就有的谦逊了。

有人说中国人很喜欢摆场子,很喜欢作假,我倒不是这么认为的,中国人的“面子心理“貌似已经有很长的存在时间了,中国人很喜欢面子并不是因为他们很喜欢争强好胜,而后是因为他们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追求完美的心理谁又不曾拥有呢,更何况是无伤大雅?进而就有了拐弯抹角的语言,行为,一切的暗语,一切的小动作都只是不想破坏当前可能会比较好的的情形,只是想让近况变得更好些仅此而已。

中国人的拐弯抹角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往往可以很巧妙的将自己从尴尬,窘迫的困境中解救出来,无伤大雅,又给自己做足了楼梯好适时退出。

——漠视

中国人常常很羡慕说西方人才很懂得生活,可以有很长的假期在沙滩,在海岛上晒出黝黑健康的皮肤。

其实中国人同样也是很懂得生活的,只是条件不允许,没有足够的时间或是金钱,没有办法去远方携着家人旅行,但是中国人却能在仅有的休息时间内充分利用身边的事或者是物来充分享受生活的愉悦。

于是喝茶成了最佳的选择,既没有浪费什么时间,却又在某种程度上闲暇了身心。

午后的小憩,一壶茶,是很好的享受,中国人要的并不是什么好茶好味道,只是追求那一刻的心境,想必那才是最重要的。

吃过了西餐,还是印证了西方人一句话:“中国人是最懂得吃的。

“中国人的“漠视时间”的短板也由此产生,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花大把的时间在厨房仅仅只是为了一顿饭,是相当可怕地,是浪费时间的,快餐才是他们的选择才是,但是往往却是适得其反,中国人宁愿在餐馆点完餐后等上好一段时间,或许只是遵循好的东西制作起来总会很慢的道理,一分一秒的耐心地,充满希望的等待。

他们或许并不在意吃的东西的好坏,只是在意了等待时间的种种美好的幻想,我想再不符合胃口的饭菜,也会因为之前的想变得成为美味佳肴吧。

中国人漠视的并不只是时间,还有精确度。

称作马虎估计不太合适,因为模糊是一种生活态度。

有人问过我买的包多少钱,我回答了200块,但其实只有180,我想我更大多数时候是回答别人一百多。

中国的漠视精确往往只是随意,引证阿基米德的基本定理“等量之间彼此相等“我想更多的只是一种从众的思想。

中国人不想把自己本来就不简单的生活搞的越加复杂,漠视不必要的精确度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猜疑

中国人的猜疑心理有时候是相当严重的,仅仅是因为生活的不够精细,面对一点稍微反常一点的举动,他们都会把它记在心里,有时候更加无限扩大,毫无边际的事情非要说自己亲眼所见,其实大部分都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记得当初读到寓言故事里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之后只是笑其中的主角的痴愚,但现在想想就是中国人的猜忌的天性才闹出了这段笑话。

再从中国人居住的房子格式也看出了不少端倪,中国人的以前居所常常都是以高墙为界,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姿态,但那越筑越高的墙便说明了互相的戒备之心,以前的社会比现在不知道纯净多少倍,绝不是社会治安亦或是人品的原因,这种猜忌心理是本来就有的,所谓与生俱来。

邻里之间的猜忌远不如上与下之间的猜忌来的可怕,前者无非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后者一旦发生,设想一位君王觉得自己的大臣都有谋反之心,各个弃用那该怎么收场。

中国人的猜忌确实应该克制一下,毕竟只是推断,做好这一点,那么就要把生活过得更加精细一点。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呢?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人的精神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阅读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读了此书,不得不佩服辜鸿铭先生的文化修养,于是我上网搜了有关他的资料。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二十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辜鸿铭先生用他对中国的理解,向世界宣扬了儒家思想,阐述了他眼中的中国人。

“中国的人性类型给你的整个印象是他的文雅,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文雅。”这是辜老对中国人性格的描述,他还引用了一个例子,他曾在某个地方读到一位在两个国家都住过的外国朋友的评论说,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而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不知道对日本人的这种评价是否真实。但他认为但凡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会像他一样赞同对中国人的评价。相对西方人的张扬,追求个性,我们中国人更多倾向于中庸之道,温文儒雅,彬彬有礼,给人一种不温不火之感,亲切而没有距离感。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被忽略,崇洋媚外之风愈烈。西方节日,情人节,圣诞节气氛十足,重阳节,中秋节,元宵节却越来越冷清,我们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穿的是“破”裤子,哼着大多数中国人听不懂的rap。

我国当前社会,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社会的教育,都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大学里英语成了必修课,英语学分占的比列也比较重,考四六级更被我们大学生视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我们的《现代汉语》、《大学语文》在很多的学校都处于选修课的地位,有的学校甚至连这样的选修课都没有。这些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

辜老的书对中国人的精神分析深刻精辟,然而,有一些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他赞同忠君思想,他赞同纳妾制,用茶壶和茶杯生动的比喻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时代不断进步发展,我们的目光也不能停留在封建的古代,在文明的现代,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一夫一妻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新时代的女性不应该像古代女人一样将全部重心放在家庭上,女性也应该拥有自己的事业,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为社会做贡献。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最近读了许倬云先生的《中国文化的精神》,觉得这本书易懂,适合我们高中生阅读,我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该有的样子,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存在状态。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简而言之,脉络很清楚。经史子集、书卷浩繁,不脱“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五经”之渊薮;百家争鸣、三教九流,亦不脱“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之底色。经两汉东晋、隋唐两宋,印度佛教传入中土并且逐步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与民间的神鬼传说、民俗信仰合为一体,成为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观念相互交织,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全书正文总共十章,涉及中国文化里的生活美学、宇宙观、多元秩序、宗教信仰、人际网络、古典小说等内容,可想而知,这么多的主题,不可能一一深究,那么许先生又是如何将文章做到容易理解的呢?我觉得,他做到了两个字——普及,真正的雅俗共赏。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故事,在第三章神鬼故事的传说里,作者分天、地、人间三个部分讲述自己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从家庭的长辈、乡里的父老以及朋友的谈话中所取得的材料,例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梁祝、孟姜女哭长城等耳熟能详的悲惨爱情故事。也有大禹治水,李冰治水,张渤治水等人类对抗自然的故事。亦或是蛇妖、狐狸精、鬼魂等民间故事常见的主题……这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浅显易懂,让读者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这就是“文化下移”。一些简单的故事让平民百姓读懂,初步了解中华文化,接着一传十,十传百,口耳相传,各有各的特色。北魏孝文帝占领中原之后,必须进行改革,向中华文化学习,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强大之处。一切想占领甚至吞并中华文化的企图终将破灭,最终也会作茧自缚,被中华文化兼容。中华民族是迄今为止唯一保留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化也是世界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只要中华文化还在,中华民族就不会灭。这也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文化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呢?许倬云说,“我希望在本书中从中国文化在天、人、群、己,理想与现实间的各个角度,呈现这个长久传承的文化的特色”。是的,这样的文化精神需要传承的。许倬云对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研究,历来贯串一致,并且不断深化。他很擅长吸收他人著述里的营养。比如,他对中国人宇宙观、生命观的看法,有许多成分来自于冯友兰先生作于抗战时期的“贞元六书”,他希望继承“贞元六书”所陈述的大方向,以及提示的新人类精神,重新抵达天人合一的境界。本书的另一个源流,是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领域用以陈述中国人际关系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即,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同心圆网络,从自己开始,扩散为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确立了身处网络的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许倬云以自己家乡无锡作为例子,呈现了传统伦理丢失后的乡村的衰败。作者潜心研究,做到了古今一贯,就是为了更好的将故事讲给读者听,将文化精神呢传承下去。

顾炎武有言:“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本书,浅显易懂的足以明道,厚重的文化精神又显示出其救世之内涵,这很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从耳熟能详的《节气歌》,到相生相克的五行之道,又或《山海经》的奇景异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许倬云先生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正是一部细说中国文化的书。

作者开篇即言其志,“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所在"。若是抛开各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中国文化不妨理解为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价值,一种生活方式,以及由此沉淀下来的一种集体人格。中华上下五千年(或言更长),不同时代的人们在薪火相传中构建起一个名为“中国文化”的体系。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犹如开掘地质层中的丰富矿藏,或是细嗅渗入我们血脉的人文基因,于是诸子百家洋洋大观,秦砖汉瓦历历在目,唐诗宋词熠熠生辉。

可见,文化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因此,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不妨从感性中、从日常中、从个体中去寻。譬如我们文化体系中最为基本的便是“家国情怀”,它不仅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格言中,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肺腑之言中,也在今天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征程中,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磅礴力量中。就在这两天,国内媒体披露了加勒万河谷冲突的细节,中国军人流淌精忠的赤血,竖起巍峨的丰碑。冯骥才说:“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一个植物人。”此言信然。

中国文化不仅丰富可感,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拒绝狭隘和偏执,使儒释道各得其所,赋予人们更多的德性和智性。追求梦想时,你尽可以念兹在兹、锲而不舍,“上下而求索”;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体味大道至简、大知闲闲的豁达;待人接物中,你不妨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在世俗喧嚣中保持“菩提本无树”的空澄之境。文化如水,因哺育万物而有德性,因上善若水而有情怀,因水滴石穿而有韧性,因流必向下而显谦逊,因流水不腐而更鲜活。以文化人,会在无形中提升人的精神标杆,涵养人的儒雅气质。它是熔炉、是磁场,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既是“我们从哪里来”的寻根之旅,也是“我们将向何处去”的行动坐标。当代中国,中国精神被阐述为“创造精神,梦想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这是贯穿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也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传。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传承中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正创新,是应有的态度。今天,我们讲文化自信,这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拥有这份自信,我们才会对薯片、娱乐大片和芯片这所谓的“三片”文化拥有免疫力,而不必视作洪水猛兽——君不见,肯德基不是也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吗。

在书尾,许倬云先生也表示出一定的忧虑。在这个“快时代”下,人们是否还愿意静下心来,怀着虔诚之情与祖先对话,毕竟,就像余光中所言,科技是求未来快来,而文化是求过去慢走。所幸,年轻一代正在成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心里有一盏灯”,在求知问道、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等各领域皆有不俗的表现,正成为孕育蓬勃力量和无限可能的“后浪”。

愿盛世之下,你我皆是接力者。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相对于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我曾经看到过一本《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是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的作品,这本书完全从中国人丑陋不足的一面出发,直指中国人的劣根性。一针见血指出中国人的丑陋面,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次受到严厉检讨。柏杨说:“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自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因此他要写《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让中国人知道自己的缺点。痛心中国的“酱缸文化”,反省中国人的“丑陋”,要中国人活得有尊严。柏杨曰:“脏、乱、吵,窝里斗!三个中国人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头猪!死不认错;为了掩饰一个错,不得不用很大的努力再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第一个错并不是错。喜欢装腔作势,记仇,缺乏包容性,中国人打一架可是三代都报不完的仇恨!自傲、自卑,就是没有自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更恐惧独立思考。没有是非、没有标准,只会抽风发飙。”“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缺点都在书中一一列出。不得不遗憾地说,似乎这些丑陋的方面都在中国人身上真真切切地存在过,并且不止是一次两次,不止在一个或两个人身上,而是广泛地存在在中国人之间。这本书以最犀利、最刻骨的语句全盘否定了中国人,认为中国人根本上是丑陋的。

但是,中国人真的是丑陋的吗?诚然,我们身上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哪个人又能没有一点一丝的不足呢?除了这些不足取之处之外,正如辜鸿铭先生所述的那样,中国人身上还是有着中国人的精神的。这精神是谦逊,是善良,是忠诚,是仁德!而且在我看来,中国人的这种精神已经深植中国人的血肉中了,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带着这种精神!

与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与其妄自菲薄,我们不如正视自己,不管好的还是不足的,我们身上都存在着,不可能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也不可能有人只有丑陋,没有美丽。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改正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长处。我想,辜鸿铭老先生写下《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的含义就是要让当时的人们觉醒,让那些屈服于封建、屈服于帝国主义的中国人站起来抗争,让那只沉睡着的雄狮重新醒过来!

而在当今的世界上,中国并不是一个发达的国家,她在走向强大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未知的前路需要摸索,这就是需要我们去完成的使命。我们要凭着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依靠着我们祖先留存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的未来创造最优越的条件。

中国人的精神必将永远延续下去!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这本《中国人的精神》有点抽象,我的智商还不足以悟得其中大道,仅有一些感想想写下来,也不妄我读它一场。

“在中国战争是偶然的,然而在欧洲战争却成为了一种必然。我们中国也可能会发生战争,但是我们不会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战争阴影之下。”对比中欧历史就会发现这句话的妙处,中国二十多个正统王朝,每一次大一统都是一次长期的和平,少有百年大战。和平的连续性在当时的世界可谓非常之罕见。再看欧洲,经历了一千多年中世纪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因而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这样比较起来,古代中国人民要幸福得多了。如今欧洲也不太平,中东地区战乱不断呐。

本书最关注的是中国的人性类型,以反驳阿瑟.史密斯的《中国人的特征》。当时的外国人写中国人的特征难免狭隘,不能深入。但通读本书,觉得作者笔下的中国人也不可代表千年来的中国人,甚至以我一孔之见,不能代表清末民国时代的中国人。

书篇上的有句话是对真正中国人特征的概括,闲适,平静,稳重成熟,总觉得这是一种君子特质,是君子之道,可当时的中国虽信奉儒家思想,然而教育并未普及,我想小商小贩,乡野村夫不会有这种精神。至少鲁迅先生笔下那为数众多的麻木看客们不会有此种特质。而且本书作者笔下的中国人是良民,顺民,道德之民,良顺二字的近义词近乎麻木。尤其到中国妇女这块,中国妇女皆是典型的良家妇女,三从四德,勇于奉献我觉得这些妇女,看似“幽闲”,实则悲哀,穿越到现代恐难有立足之地。他对中国妇女的描写,毫不吝啬赞赏之词,像为过去的时代作碑文一样。总之时代不同我是不敢苟同。

全书中最欣赏的是学汉语需要保持一颗孩童之心,这样你就不仅可以进入天国,而且也能学会汉语。这句话是作者给想学汉语的外国人说的,有点幽默有趣,也颇有道理,现在我们常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看来学语言学文化都需要持赤子之心,初心不变方有所成呀,上可入天国,下可知古今。

书读的一知半解,也许我还没到这本书的适用年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斗胆胡评大师之作,也是为了进一步理解此书,过些日子,脑子好使了定当再拜读一番。

lina说,其实对于辜鸿铭老先生最初的认识来源于盖爷,就记得某节历史课上,盖爷提到的北京大学的一个依旧留着小辫子的老教授,精通好多国家的语言,是一个相当厉害,又相当有意思的一个人。本来是预备和33一起读这本书来着,无奈内容太过枯燥繁杂,就放弃了,所以,只有33读完并写下这篇读后感悟。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