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模板20篇)

时间:2023-12-05 23:08:11 作者:ZS文王

优秀作文是一种艺术,它能够通过文字向读者传递出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几篇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

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的变革时代。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丰富文化科学知识,增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意识;以“终生学习”的理念来严格要求自己,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重新构建自己的素质结构。要遵循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教师在教学实施前,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为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如果目标定得过高或任意扩展而偏离学生的实际,往往会降低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再说语文课,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它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资源。并且要结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资源的整合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学习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就学习的方式而言,有整体学习、合作学习、个人学习三种。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其他几种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

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根据高中阶段的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设置了三个目标:

(1)学习并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并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及倾向;

(3)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力所能及的鉴赏、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反馈,会发现前两个目标基本上能达到,但第三个目标,却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能达到。第三个教学目标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显然超出了教学要求,于是就要及时进行调整:

(1)知识目标:学习并积累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修饰语、修辞的巧妙运用等);

(2)情感目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

(3)技能目标:初步学会鉴赏散文的方法技巧(如抓文眼等)。通过“反思——调整”,教学目标基本上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参与式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实际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与过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中专作为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应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

新课程标准下,中专体育教学有着与普通中学一样的体育课程改革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与具体追求,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学习与锻炼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学习态度,实现全面发展。参与式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体育锻炼的内容及方式,充分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在融洽的氛围中密切师生关系,提高中专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1]。

一、中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专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教学内容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对体育教学的投入不够重视。学生将体育课看作提供大量休息活动时间的一门课程,上体育课时,以自由活动居多,教师没有系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设计的教学活动内容相对简单,不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展开教学,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由于中专学生相较于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学习成绩较为落后,会产生失落感与颓败感,甚至出现焦虑、不上进的消极情绪。而参与体育锻炼能够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放松自己,也只有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竞争。为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至关重要。

(一)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要提高中专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首先要树立其正确的体育学习价值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带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与锻炼习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抱有极大的热情与兴趣。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的情绪,便会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另外,还应该增加灵动多变的教学内容,营造出更加良好的教学气氛。以少年拳的教学为例,在课前,教师先给学生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对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有大致的了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动作要领,使学生在情境氛围中认识和体会武术的内涵,体验运动的乐趣,起到健体防身的.作用[2]。

(二)学生自主设计体育学习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通过开展有效的活动,达到教学目的,并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后评价,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努力向上的学习动机,从而能够在心理上自觉接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喜欢的项目上展现自身的性格特点与才能,将以往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比如,投篮训练时,可自行分组练习,并在练习结束后进行一场小型比赛,比赛规则与奖惩制度也由学生自行安排。每位学生都可参加,以练习小组为单位,通过接力赛跑的形式,学生在球场两端罚球线内进行投篮,在1分钟规定时间内进球最多的小组获胜。这样既发展了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设计体育游戏以辅助教学。

体育游戏是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通过体育游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在大脑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下,加快各项体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3]。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能通过良性竞争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活跃课堂气氛。以“两人三足”游戏为例,教师将40位学生分为4个小组,小组中的两位学生将相邻的两条腿绑在一起,手臂相互搂着同伴的后颈,哨声吹响后同时向前跑,看哪组学生能最快到达操场另一端。通过游戏中的互相配合协助,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体育教学课程顺利展开。

三、结语。

参与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兴趣,改变学生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通过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内容与过程。教师设计健康有趣的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育江.中专体育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4(35):56.

[3]辛文龙.中专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4(17):67.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现代教学研究表明,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研究方法。

2.1实验法。

2.1.1实验对象:在本学校中的高一年级中随机抽出二个班级的男生,07现代物流班(男生27人)为实验班;07电子技术(3)班(男生28人)为对照班。

2.1.2实验前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的三项身体素质的比较与分析:为了了解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情况,对入校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测试(5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班级间的比较(见表1)。

表1表明:在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两班之间身体素质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是同质的样本,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2.1.3实验过程。

(1)实验班运用“探索”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启示,师生共同发现,学生相互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对照班: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讲解要领,学生练习,教师纠正,学生再练习,最后教师总结。实验时间是9月-207月。

(2)设置实验教学内容:选择高中体育课程中必修的三大类项目,田径项目:5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学时18课时;球类项目:篮球的运球、投篮、行进间投篮,学时14课时;体操项目中的俯平衡、侧手翻、鱼跃前滚翻、头手倒立、手倒立、直腿后滚翻,学时12课时。

(3)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的'教材、授课时数,课外作业及使用场地设备条件均相同。对照班按传统教学进行教学,实验班探究式学习模式进行教学。

(4)以“探究”模式为尝试突破口,遵循一般教学原则,依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学习能力,总结教学规律。探索进程,使“探究”模式不断完善,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

(5)总结阶段:汇报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全面总结实验工作。

实验的控制因素:保证相同的课时,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课后对实验班,对照班的要求相同。

实验的效应指标:以学生完成实验项目的质量、效果为基本指标,辅以必要的心理指标抽测等。

2.2数理统计法:对所测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从表2可见,实验班的学生都高于对照班。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加强了人体的用力同物体自然规律的探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积极、主动,因此探究式教学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从表3看,通过测试,实验班的学生技术成绩优于对照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去寻求发现未知,并加以运用,加快了技术动作的形成和掌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从表4反应,实验班对体操技术及组合动作的掌握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要熟能生“巧”。

3.2分析与讨论。

3.2.1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模式的体育教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传导式教学模式,学生带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意识地进行尝试练习,让学生通过讨论与辨析、再与教师共同讲座得出正确的动作要领;如:在篮球教学方面,首先让学生了解怎样地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和规范的技术动作,及单个技术动作的形式其次学习技术最终目的是学会怎样的打球,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学习——掌握运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探究”模式的体育教学实验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单个运动和组合运动技术、技能方面都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学生,并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

4.1.2通过“探究”的体育教学,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了培养,主动而又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与参与体育的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体育运动的认识水平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

4.2建议。

4.2.1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探究”模式时,根据体育教学的具体实际情况解决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问题,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挥他们想象力,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

4.2.2与“成功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和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一起运用,使“探究”模式产生更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2]张启福、高长梅等.学校教育科研案例全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3]施良方、崔允郭主编.教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5]运动心理学教材编写组.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案例在哲学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监控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系统不允许的关键词或者您的ip受到了访问限制,本次操作无效,系统已记录您的ip及您提交的所有数据。请注意,不要提交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法轮weight:normal“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当各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有全新的功能;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而一切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质变就不会发生。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第一,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第二,数量不变,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方式和结构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分粥》故事中,同是七人分一桶粥,有抓阄分粥、推选分粥、委员会分粥、轮流分粥四种分粥方案。谁分粥,谁先拿粥,前三种分粥方案是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没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每周饱一次、腐败粥、凉粥。只有最后一种方案,只是改变了分粥者拿粥次序,就是改变了拿粥的排列方式,分粥者不是先拿粥,而是最后拿粥,各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终于实现了完全公平公正公开,达到了良好的意愿,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这正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方式的体现,这种质变,也是制度创新、体制创新。

三.选择。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将来。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每一个事物都有由其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因此,我们分析一个事物不仅要观察它的现状,还需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对人生来讲,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应该选择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人生理想,以实现人生价值。在《选择》中,美国人“过去”爱抽烟、法国人“过去”爱浪漫、犹太人“过去”善于从事经商。“现状”是三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三个人根据“过去”,把握“现状”做出选择:美国人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只有犹太人做出的选择是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后,他们的“将来”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结果:美国人一事无成,法国人三个孩子(一个将要出生),犹太人生意增长了200%。同是住监三年,同样的选择机遇,美国人、法国人选择了满足于享受,没有从长打算;而犹太人选择了创造财富,从长计议。美国人、法国人与犹太人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迥然不同。这就告诉我们,要了解事物的“来龙”,以深刻理解事物的现状;要看到事物的“去脉”,以正确把握当前的行动,我们的思想不仅要随时跟上不断发展的事物,而且要想到事物发展的未来,确立人生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理想作为思想观念和价值目标,形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正确的人生理想,使人们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要学会抓住机遇,把握有利时机,发展自我,在实践中展现人生价值。(作者单位:洛阳市外国语学校)。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中小学新课改的实施,新教材的应用,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传授给学生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融洽、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新型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实行,对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新的教材的使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又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使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

一、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中心思想就是从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向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转移,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首先,教师要认清课堂中的主体,改变这种“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辅导者和指导者。这一观念的转变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应该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其次,就是尊重学生主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这样学生对一些问题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尊重主体就是全面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爱好不同,因材施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所谓的因材施教就是在提问、作业和考核中都是有层次性的,这样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加强教学的生动性。

语文课的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课内容比较生动具有故事性。研究表明,启发思维和好奇心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能够熟练地驾驭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该提高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并且乐于去学习。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同教师及时探讨,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三、教师要做到两个转变。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即转变语文学科等人文学科不重视现代化教学的思想。现代化教学已经在教育领域实现全面运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都有了颠覆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教与学的理论,从而使整个教学体制发生变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新课程标准里面重点推崇的。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不改变教学模式只是对教学内容、手段的改进,就好比医生口中“治标不治本”一样,是无法在语文课堂上体现素质教育的。现如今许多教师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一些先进的教学软件,但是这只是方便了教师如何授课,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如何去学习,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去探求知识的问题。这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病,不改变这种现状,“师讲生听”的问题就不能解决。所以,教师要充分学习研究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互动性强、共享性好的优点,使用教师主导学生学习,二者相互结合的教学软件,建立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四、建立新型的语文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学习者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监督,学生自己确定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制定课程进度,对本学期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寻找薄弱点。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内在动力支持自己,改变了从前逼迫学习的方式,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二)协作学习。

协作的目的是为了信息与资源的共同分享,经过沟通,增大处理问题的角度。协作亦为一种“主动”的学习方法,一种扩展了的、几人参加的、自己的“、外向”主动学习方法。协作学习,需要科学地分配学习小组,按照学生的独特区别,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特长,科学地实施分组。其中,小组长应该轮替担当,使每个学生均获得锻炼,让学生互相启迪、互相弥补、一起提升,使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积极参加,积极探究,使学生于快乐轻松中学习语文知识。

五、结语。

如今的教育不只是传授学生知识,更关键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技能与创新研究的精神。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尽可能多地展现学生的主导作用,传授给学生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融洽、民主的学习气氛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清.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

[2]姜秀艳.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3).

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电化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无疑起了节省时间,增大课堂容量,直观形象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电教手段必须依靠教师的认真选择、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效能。

电化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无疑起了节省时间,增大课堂容量,直观形象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现把我的一管之见汇总如下:。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公开课教学中,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已成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于是,教师讲公开课就尽可能多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录像机、录音机、投影等在一堂课中轮着使用,教师显得手忙脚乱,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一节课下来,老师、学生疲惫不堪,教学效率并无真正提高。

愚以为,教师教学时,运用电教手段,首先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因为电教媒体毕竟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我们在下乡听课时,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教师把录音机在讲台一放,完成了范读任务。原因是录音机的声音来自于播音员,吐字、发音无可挑剔。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有的播音员并不完全熟悉课文,尤其是不完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意图,只凭自己的理解去抒发感情,因此,感情上抒发似乎不是情从心出,过于生硬和牵强,缺乏亲切感和真实性,因而我以为,教师范读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范读,给学生提供了视觉和听觉形象,学生能很真切地听到教师本人的声音,能很真实地感受到老师随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流露出的喜怒哀乐,学生会从老师那充满激情的朗读、丰富的表情中展开联想,受到某种启迪和教育。

综上所述,教师范读绝不能被录音所取代。

投影仪在教学中普遍使用,一是因为操作简便,二是教师事先可把教学内容写在投影胶片上,可大大节省时间。但有的教师却一省再省,把板书的内容也省掉了。我认为投影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绝不能取代板书。这是因为:。

1.投影仪所显示的内容一闪即逝,学生还未反映过来,画面就消失了,学生的印象是蒙眬的、模糊的。

2.学生通过教师的板书,总结所学的知识,找出重点、难点,学生还可以随着教师的讲解边思考、边记录、边记忆,学生整理好笔记,其主要内容在头脑中就形成了初步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录像可以把静态的物像转变成动态的物像,展示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形象。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录像片和教材内容的关系,播放有关教材的录像。那些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对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要适时、适度、高效地使用录像,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录像片较长,要放在课前放。课内不能占用很长时间放录像,否则会减少师生共同品味咀嚼课文的时间,有喧宾夺主之感。

2.要注意录像片的局限性和语言艺术的丰富性、抽象性,录像虽为我们提供了声音、色彩、图像。比较直接鲜明,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录像片,“一道凝碧的泪痕”及那种淡淡的忧愁,无论怎样展开联想也无法从中看到。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字,虽不如影视艺术的审美直接、鲜明、强烈,但却给学生提供了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丰富、抽象的语言文学艺术,有时是不能用简单直观的录像片来图解的。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绝不能用形象代替抽象、用图像代替文字,电教手段必须依靠教师的认真选择、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效能。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探究式教学法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面向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和以教材为载体,将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需要运用探究的方法设置教学情境;学生要运用探究的'方法主动地荻取知识,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探究式教学法也是一种关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的能力,以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于晓梅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山东,曲阜,273100刊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2009“”(7)分类号:g63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角色转变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作为教师,首先需要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和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为1990年后出生,国内学者(陈郭华,)经过研究认为“90后”大学生群体具有“务实而略显功利的自我发展行为、开放又略感孤独的人际交往行为;现代气息浓烈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趋弱;认知视野相对开阔,心理成熟度相对较低”等心理特点。在学习特点方面,呈现出“学习动机社会化、学习方式泛在化、学习思维个性化等特点(杨波,2010)。针对“90后”大学生群体不同的代际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情景的'干预和控制,应持有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倾听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

以笔者曾经授课的级经济学专业学生,在“企业经营实务模拟”课程中,学生以组间交易产品方式,变相获得融资。这一变通并没有违背实验规则,但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不是简单的技术性流程的重复,特别是面对新生代大学生群体,教学方式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需要教师持续反思和总结。在笔者授课的班级,也曾经遇到教学素材选择存在偏差的情况。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笔者在讲授“价值观与决策”时,选择过一个名为《谁该得到这颗心脏》的情境模拟练习,这个案例译自哈佛商学院案例,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采用过。然而在云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中运用,教学效果与预期成效相距甚远。学生在模拟决策中没有充分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更多基于社会贡献、职业成功为决策依据,而且班级群体出现高同质化倾向。课后,在对这次情境模拟教学的自省和反思中,笔者总结出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案例素材的选择要更本土化,关注中国当代的社会经济生活热点问题;第二,由于代际差异,新生代大学生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度降低,进而在情境决策时体现更多的功利性和务实性。之后,笔者对这类基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案例素材在教学中进行了调整和重组。

(三)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学术资源。

信息化社会的大量非确定性使人们非常依赖于媒介工具和媒介内容,媒介无孔不入已渗透进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90后”大学生信息接触海量化,价值判断从众化。然而学生对管理案例分析研讨的深度、课外拓展作业的完成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很强,“复制”和“粘贴”成为常用工具。对案例的分析研讨和课外拓展作业仅仅依赖常识或大众搜索工具,但对数字图书馆、学术网站、网络课堂等网络学术资源的利用比例却比较欠缺。教师针对教学情境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在反思中探究原因,最终需要教师角色的易位,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向“引导者”转变,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学术资源,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四)教研活动的常态化是反思性教学的重要基础。

反思性教学并非教师个体的“闭门造车”、“闭门思过”就可以达成的,教研团队的合作与交流,是反思性教学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就笔者的个人体验而言,对教学策略的反思和自省能够从方法层面进行修正,但就教学中出现的情境态势、问题诊断常常是汇聚群体智慧达成。通过教研活动的常态化、教学观摩的系统化,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最终从根本上修正自身的教学哲学观和教学价值观。

四、树立反思性教学观的意义。

国内学者卢真金认为,“反思性教学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信念、经验、态度、知识和价值的意义及其他社会条件承担了认知、检查和反刍的责任。”由传统课堂教学向参与式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树立反思性教学观具有多种意义。

(一)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个体专业进步和职业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发展=成长+经验+反思”的观点,反思成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手段。树立反思性教学观,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实践者,还兼任教学研究者。在循环往复的自我批判和自省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得以提升,教师也逐渐由“熟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有利于教师个体的职业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型反思的策略是从教学情境问题出发,从教学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差异出发,主动探究,寻求解决对策,并付诸行动。教师主动积极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对象进行修正、调试,更有成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反思性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改革采取的通用方法是“自上而下”的推动型路径,成为“自下而上”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式的拉动式变革,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事业的进步。

(三)反思性教学有利于营造教学团队合作交流的组织氛围。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它不仅要求反思者有一个开放、负责和全心全意的投入的心态,同时也有合作、协调、信任的环境要求,它是一种合作互动的社会实践和交流活动。教研活动的常态化、教学观摩的系统化,有利构建学习型组织,在教研团队成员之间营造开放、信任、合作、共享的氛围。

总之,当参与式教学方法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引入教师个体层面、教研团队层面、组织层面的反思,既有利于教师个体职业发展,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使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受益。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相关:

临床。

医学论文。

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急救医疗服务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论文(共2篇)骨科患者中人性化临床护理的论文(共2篇)中医内科临床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共2篇)临床妇产科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共2篇)改进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论文(共2篇)临床生化常用指标检验的研究论文(共2篇)关于临床检验医学发展探讨的论文(共2篇)支气管哮喘中艾灸的临床应用论文(共2篇)产褥感染的临床发病护理论文(共2篇)关于运动医学的研究论文(共2篇)。

相关热搜: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西藏大学医学院于12月开展了‘参与式教学方法讨论”项目现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引进背景、运用和优点总结如下。

参与式教学法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并将其应用于医学专业培训以及大学教育中己有六、七年时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8月在澳大利亚发展署“中-澳西藏卫生支持项目”的支持下西藏大学医学院引进了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12丨。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是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每个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根据小讲课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实战练习,通过对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论,并由教学者或专家进行评论,使学习者更加深刻地掌握小讲课所学的内容,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1.小讲课。小讲课的实质仍然是讲课,但于一般讲课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小”字,即讲课时间要短,内容短小精悍,一般讲授时间不应多于30分钟13。小讲课时要注意和学生的反应相呼应,必要时应和快速反应或小组讨论相结合进行。讲授内容侧重于理论性强的知识,如发病机制、概念等。

2.快速反应。快速反应亦称为快速联想。快速反应是。

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对某问题的看法的训练,此种方法既能相互启发,又能集思广益了解学生对某问题的原有认识和理解程度。

3.小组讨论。是一组人围坐在一起边想边说互相交流的过程。学生之间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分享知识。小组讨论适用于开发态度,交流思想和技能,同时还能获得强化知识的良好效果。

4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通过文字或图表向学生介绍一个真实的或一种假设会发生的情况,然后提出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结合临床参与思考和分析讨论。如住院病历讨论、死亡病例分析等。

5.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方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将生活或工作中有代表性的真实情节表演出来,使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如平诊接诊,危重病人的急救与转诊等。

6.示教与实习。示教是老师为学生演示一个完整程序及正规的操作,然后由学生重复这一操作的全过程。例如体格检查、外科无菌技术操作、胎头吸引术、徒手剥离胎盘术、新生儿急救技术等。实习是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继续学习的实践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掌握操作技能。

由“中-澳西藏卫生支持项目”办公室聘请中外医学教育专家进行讲解参与式教学法,医学院临床教师分三次进行培训,全体临床教师认真学习、集中进行练习,熟练掌握参与式教学方法。

在我院、、级临床本科班临床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将上课内容、教学方案、自测试题,并提出问题发放给学生,学生以问题为中心,根据内容提前进行准备,授课时教师根据内容采用参与式不同元素的教学方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1.内科学教学过程。结合内科疾病临床教学的特点,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案例分析元素,结合专业课、专业基础种大组讨论的形式,有时也用于开始上课活动。它是一种课'前期基础课等学过的知识向獅出问题,编一些短小简单的病例,例如:肺炎的.病例,提出问题: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措施、启发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展开讨论,能使学生如同面对病人来谈其诊断、治疗方案,探寻病因,使学生从只听、只看变成了去寻、去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是按照完整的医学体系,重新组合多学科课程知识形式,结合内科学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的知识联系能力。

2.外科学教学过程。结合外科手术操作实践性强特点,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示教与练习元素,将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操作程序编写成册,按照操作程序进行示教通过示范与讲角解学生能够直接看到规范的操作,并进行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掌握操作技能。

3妇产科教学过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小组讨论元素,结合西藏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居全国之首的现状,提出问题:导致西藏孕产妇死亡前五位疾病是什么?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处理?就现状从哪几方面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做出你的贡献。学生们运用讨论前自学及课间见习获得的知识,积极讨论,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知识。此元素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4儿科学教学过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角色扮演元素,结合西藏地区县级急救能力弱,学生们把新生儿急救不规范加速新生儿死亡的过程真实情节表演出来,使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增加学生责任感,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精神,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学道德。

1.学习方式灵活轻松.启发式、双向交流、主动学习,适宜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学习的生理特点[3]。

2.学习方法简便,多样化(小讲课、小组讨论、快速反应、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示教实习)以问题为中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符合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3学习内容理论与临床技能相联系.目标明确,强调“学了就用得上”,符合我院的临床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4强调以学生为主,共同参与。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学生参与交流,不断提高自己,分享知识与成果。

5.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

6.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由于符合人类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规律,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临床医学教学实践性强,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选取参与式教学法元素,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希望有更多的临床医学教师掌握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法,使这种教学法在临床医学范围内得到推广运用。

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教学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同时又能指导教学实践。教师反思的对象是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反思的参照系就是先进的教育理论。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又怎能进行反思性教学呢?我曾经参与一位青年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课设计,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课。当时,我建议这位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生活场景,如通过认读教师或学生自己的名字、商标名称等,创设识字的生活场景,将这节识字教学课融入到生活场景中,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观摩课获得专家学者的好评。我这样考虑是受益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理论。

当然,除了进行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外,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教师的语文素养,这也是一个反思型教师必须要做到的。

我觉得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包括反思教师自己的教学态度、行为、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达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自然要对自己的已有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一般包括: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师的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师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如语文教学,可以反思这些方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策略,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教学策略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强调要背诵某些诗文,但收效不大。我认为可以采用“复背”的教学策略,通过反复背诵熟记一批优秀诗文,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做法可以这样:一是复背的材料要精选;二是复背的前提是理解;三是把复背的过程纳入课堂;四是集中时间进行复背训练;五是开展背诵竞赛,寓“背”于乐,及时做好复背情况的反馈。从学生的收获来看,选取抓好复背的教学策略,的确有利于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读写能力,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这种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们要求找出和分析“雪中捕鸟”一段的动词,这时,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上很热烈,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发挥教育机智,而是僵化地照搬教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课堂上的问答也只是限于几个学生,对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理念理解得不透。后来,我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有的学生朗诵,有的学生表演动作,有的学生摆设小道具,有的学生参与评价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既体验了语文学习的快乐,又学习了语文知识。

反思性教学不仅仅要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要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教学计划相对而言是教学的起点,教学计划是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中的具体设想,是选择教学策略、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教师要反思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更长远的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怎样具体实施计划等等。例如,教师进行反思《挖荠菜》一文教学计划,就会发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今社会的富裕生活状况等,学生可能会对作者那种怀念荠菜的特殊感情不理解,学生甚至可能会谈及代沟问题,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有必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特殊感情,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价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如何完善语文教学评价、建构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反思我们的教学评价方案,这种包括教与学在内的评价方案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观、人才观。新的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最新颁布评价方案,都强调教学的评价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开放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特点,更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评价。例如教学《挖荠菜》,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就不是仅仅看学生理解了哪些词,会读那些字,在评价过程中,还可以考查学生的课文朗读能力、探究问题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如复述、概括文意等,这可以是一种定量的评价,可以是一种阶段性的评价,也可以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

随着教师教学反思研究的深入,教师的素质必然得到提升,教学效果也就必然得到提高。语文教师也是如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培养反思型、批判型的语文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在实际应用中,导入式教学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直截了当式导入。

直截了当式导入是指教师直接引入本节课需要讲授的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可以对所要掌握的知识和内容有一个合理的把握。例如,“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位数的四则运算,大家来看这道例题。”之后直接开始讲解,并对知识进行归纳,布置习题由学生自主练习。这种方法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课堂导入方式,其优势在于开门见山、干脆利落,可以节约课前准备时间,在当前教师工作繁忙、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导入方法受到了许多教师的青睐。但是,如果长期只采用这种单一的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缺乏对于学习的兴趣,不仅会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感到难以理解,而且也容易遗忘。

(二)提问式导入。

提问式导入是通过设问的形式,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逐步导入教学内容。例如,在对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我们每天都在用这个黑板,都知道它很大,但是同学们能具体说出黑板的面积究竟有多大吗?如何对这个面积进行计算呢?”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加深对于知识的记忆。

(三)情境式导入。

情境式导入,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对学生进行引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导入式教学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图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等,进行情境的创设和展示,也可以运用语言、动作、表演等,对情境进行描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理,提升其对于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出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导入,如:“小明在周末到文具店去买笔记本,每本笔记本3元,小明买了2本,给售货员10元钱,那么,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呢?”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减法知识,对题目进行计算,在学生得出“应该找给小明4元”的答案后,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余数”的概念,之后开展教学工作,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记忆,使得其对旧知识进行巩固,而且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故事导入。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段,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好奇心理,注意力容易集中但是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对加法和减法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导入:“鸭妈妈一共生下了6个鸭蛋,决定将其都孵化出来。在孵化了28天之后,有五个蛋都已经成功变成了小鸭子,但是还有一个始终没有动静,鸭妈妈毫不气馁,又孵化了12天后,终于从最后一个蛋里钻出了一只丑小鸭,那么,你们知道丑小鸭一共用了多少天才孵化出来吗?”这样,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多媒体导入。

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教育设施逐渐完善,多媒体设备也开始走入学校之中,为教师授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导入。例如,在对梯形的面积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梯形、四边形、三角形等的相似点和差异性,使得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梯形的形状,然后逐步引入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入式教学,是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对导入式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利用,促进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与式教学法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实施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法,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中,同时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本文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入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以北京市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为背景,设立企业小组,根据企业业务流程,设计四次小组任务.通过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吴丽云方兰王丽红作者单位:吴丽云(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北京,10220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49)。

方兰,王丽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49)。

刊名:学理论英文刊名:theorylearning年,卷(期):“”(12)分类号:g642.0关键词:参与式教学设计实施

参与式教学法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实施

探究式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教学研究对象,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了解、资料查询、阅读、思考、研究、探讨、交流和听讲,学会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收集和辨析有效数据,系统地分析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并进行交流、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内容是通过问题的设定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把学生真正当成教学主体,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思维模式。在摸索和探究中不断前行,从而系统地掌握课程知识内容并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统计学原理课属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对构建学生基本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尤为重要。然而该课程内容较多,包括了统计工作过程、综合指标体系、动态数列分析、指数分析、抽样调查推断、统计预测等多项内容。每一项内容均由完整的理论知识和独特的方法构成。知识点较多且晦涩难懂,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尤其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卖力地讲,拼命地试图将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却始终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是“教师讲得累、学生打瞌睡”。鉴于此,我们结合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非统计类专业特点,在我校四个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原理教学中逐步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把教学的主体定位到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潜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增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把教学课堂变成探究讨论场所,让传统的教学活动重新激起一个又一个的思维涟漪,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与式教学法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实施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采用科学研究及实践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在电子课程中如何运用项目式教学与好几个方面有关,在设计项目的时候,可以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养为主线,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来挑选内容。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项目式实践;电子课程。

现在的各个学校都在实行教学改革,项目式教学与模块式教学方式等都是时下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同时这些教学方法也都反映了当今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采用科学研究及实践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以小组协助方式,在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计划、协作完成项目,使学生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体协作精神。如何在电子课程中更好地运用项目式教学方法,的确要经过很深的思考与大量的实践。在本人看来,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是项目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措施。

一、整合教材,划分项目。

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以职业技术的应用为主,这样的教学可以破除单纯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倾向,而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来设计课程教材。在设计项目的时候,可以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养为主线,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来挑选内容,一般考虑一下几点:

1.结合职业岗位。

现代企业的岗位要求是什么,那么我们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技能就是什么。在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时候,一般把握“必需、够用”的.尺度即可。而技能水平,则可以由浅入深,针对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分块进行设计。专业课中的《电子线路》课程,原先理论知识偏多,实践大多只是实验而已。而要实行项目式教学,必须将课本中的原有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半导体与二极管作为一个项目,在这一项目中理论知识只作铺垫,主要以检测和用实际电路为例,进行感官上的认识及动手操作的训练。二极管整流电路的波形图分析,在以往传统“讲授式”教学中,理论上能分析出来即可,所以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会机械式分析波形,却看不懂实际的波形原理。项目式教学法则不同,可以在装配电路后用示波器观看波形,然后分析出波形的特点,进而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这样从“学生学”与“教师教”两个角度都更好地体现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自己动手检测出波形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有趣性,并且,这样的动手能力在以后的职业岗位中也能更快地适应岗位需求,完成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转换。

2.突出实用性原则。

由于科技的发展很快,很多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实行项目式教学就要重组课程,更新教学内容,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找准电子课程各项能力之间的结合点,构建课程体系,重组课程结构,体现出项目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专业教学改革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3.体现创造型思维。

在项目式教学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现代企业需要知识丰富、能力过硬的学生,同样更需要具有创造性素质的学生。所以,在电子课程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应以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调整好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达到最优效果。

二、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改革方法,这样的方法需要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支撑,否则依然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职业学校教学手段的设置要满足全体学生和个体学生两个方面:俯视整体,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建立一种双向互动、高效有序的教学模式;点击个体,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追求实效。在电子课程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课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生动活泼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使学生爱学、勤学、善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以多角度切入,全面把握,要用适当的方法积极鼓动学生打破常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另外,电子课程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情景模拟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项目实践,加强全面训练。

实践性是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所以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式教学中的实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每一个实训项目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电子课程项目式实践教学计划要体现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技能训练的连贯性,使学生按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循序渐进发展,并保证足够的实训学时,以保证教学环节的完整实施。

2.电子课程实践项目构思要创新,以提高实训的高新科技含量,同时要强调功能应用性和工艺规范性。要明显区别于实验,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特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拓宽专业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手脑并用,均衡发展。

3.电子课程项目式实践中要加强技能操作的全面训练。实训教师要设计一些便于拆装、设置故障又能及时恢复的项目,也要让学生接触到企业实际岗位的训练。同时,要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导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电子课程项目式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也是一个重要保证。项目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规律,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就应该注意多学习新科技、新知识、新工艺、新能力,让自己成为项目实践教学中的灵魂和活力。学校也应该注意选调教师去企业锻炼,或者从企业中选聘技术人员兼职教师,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综上所述,项目式教学的确能够培养适应时代的职业技术人员,因为项目式教学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电子课程中的每个项目都比较短小,且各自又有明确的目标,这有助于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因而为每一次的成功而奋发努力。二是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更新和适应。现在社会的科技发展极为迅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瞬息万变。课程模式由于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以及时删减陈旧重复的内容,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调整课程重心,直到课程达到最佳的适应性。当然,项目式教学在电子课程的探究路程还很长,需要无数专业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创造新教学改革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徐锦生.项目学习:探索综合化教学模式.浙江大学出版社,.3.

[2]韩党群.电子工程师项目式教学与训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

发现法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的提高,而在我们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往往只把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当作一堆现成的知识成果传授,片面注重了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不自觉中排斥了学生思考和个性,这样一来剥夺了课堂上学生思考时间,以及充分思考的权力,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不敢创新知识的“好学生”。因而使课堂气氛陷于沉闷,久而久之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失去了激情、兴趣。

那么,如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本人认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知识结构特点:以观察、实验为研究手段,结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直接兴趣起主导作用等特征,通过探究问题式的发现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引导学生自己设法发现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并解决一定的问题。也就是说有针对的提出问题(目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一系列听讲、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环节,发现“新”知识,把感性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各种能力要求。这样教学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1.根据中学生物学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问题。

提出的问题,即作为学生发现的目标。当然问题的提出并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根据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充分利用学生想看,想知道,想做的心理渴求状态,在设置一定的教学情景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提出或由教师把科学上已解决的某个问题(指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作为未知的问题提出,作为发现的目标。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应有针对性和有意义的,不能是深不可测的`,必须能够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等活动或从可靠的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能予以解决的。当然问题的来源可以是学生、教师、教材、网络或其它资源,也可以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产生。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发现”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把学生导向科学的研究,使学生体验到既有趣又丰富的研究活动。

例如,在《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教学中,我们可设定一定的情景,自然的引出问题:植物依靠根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水分,叶片用水等物质做原料,在阳光下制造有机物质。茎,担任着根与叶之间的物质运输工作。那么茎,是如何把水,以及溶解在水里的无机盐运到叶片上呢?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

2.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加强“引导”,促进“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拟订“发现”的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可控制的变量。因此这个过程是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索的机会。为了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学生解决各个问题,实现逐步发现“新”知识的过程,那么教师应根据教学的要求,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提供给学生各种发现的材料。如:活体、标本、模型,及挂图等,有条件的最好结合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发现”,并指导探索问题的思路。学生根据材料以及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的观察、阅读、讨论或师生的互动谈话交流等方式,逐步实现自我的“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以往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一般是事先安排好的步骤,学生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操作。着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的技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同时有制约了学生实验操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质疑、探求、求解、创新的精神,为了解决这个冲突我提供给每个实验小组几根柳树的枝条,稀释的红墨水(或蓝墨水)等材料和用具,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分析结论,进行实验的设计,并验证自己提出的各种假设。实验组织上,强调组员之间的协作精神。引导他们积极地发现问题,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问题,使思维具有深刻性、独立性,进而使学生更敢于创新。

当然,以上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发现”是关键,教师的主导体现在“引导”有法,学生的“发现”才能保证,这样才能使学生更积极参与“发现”活动,获取知识、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已经历了:拟定探索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设计对照实验、进行观察、调查实验、收集实验数据、评价数据的可能性等“发现”过程。

3.练习和反馈,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利用一些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结构化的知识用于实际,实现再认识。

总之,“发现”法的教学过程,是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的过程;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它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发现”活动,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发现法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1.1教师的问题。

不论是教育业还是其他职业都要遵照国家的规定,和谐的社会倡导人人平等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尤其是教师对学生,更要体现其关怀性,并及时地做好人生的指导。高中学生对于即将步入社会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加上传统知识灌输的模式,没有一定的技巧性和创新,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会使其学生在体育课上失去上课的意义和价值,并且教师的强制意识和模仿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

1.2学生的问题。

兴趣是学生探究和接触一切事物的基础,也是学生提升积极性的重要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给学生们养成了一些坏习惯,这些习惯长久地受到灌输,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已经麻木,不仅没有激情,还有一定的懒惰封闭心理,抵御外界事物及新闻实事不关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会养成一些坏习惯,从而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也发现不了体育课程的价值及体育课程会给自身以后的发展带来的益处和变化。

1.3学校的问题。

学校对于学生体育课程不关注,就会导致体育课上的活动和锻炼的设备不全面,使其学生感受不到体育课的价值,不仅不利于发现法教学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对此学校应加强宣传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和益处,不断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的创新意识,并加大体育活动的开展,多举办运动会等形式,使学生从体育中提升自信心。

2.1建立有趣的教学环境。

建立有趣的课堂环境,就是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思维,团结整体,使其都参与进行,营造上课的气氛。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充分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正确的交流还会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慢慢地接触体育时,也增强自己喜欢运动项目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继而促进身体健康。例如,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可以集合所有同学进行游戏,提升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将本节排球的重点问题抛给同学,怎样保持排球的平衡,怎样是正确的方式等问题,把打排球的技巧教给学生后,让学生自我制订上课的时间和锻炼的时间段,师生的互动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尴尬,且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2.2引导学生及时的探究。

教师把体育问题抛给学生之后,应进行正确的指导,并提供一定的掌握技巧,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是非常具有想象力和行动力的,教师也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将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研究和探讨,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动脑思考的习惯,将问题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生活问题提升解决的能力。例如,教师在交给学生排球的基础知识之后,将问题进行延伸,并提出怎样打好排球的中心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并探讨,这时学生们会有不同的发现,如何正确的摆好手臂的姿势和抛球的高度等,将技巧分享给同组的人,从而提升整组的排球水平,使其不断地加深体育的技能,提升自身其他的运动细胞,充分地体现体育和发现法教学的价值,推动教育事业。

2.3鼓励学生进行讲述。

教师对于学生的发现点以及探究的结果要有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并且加入双师的教学模式,分享成果,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学生在探究时,常出现纠纷等情况,教师要及时的调整,要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心态进行指导并评价。例如,教师在后半部分课程,进行论述的环节,鼓励学生将教师布置任务的探究结果及打好排球的技巧进行分析,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将同学分享的内容进行反驳或补充,将手臂力量、排球的高度、球与手臂接触点等知识点进行补充,并及时地做好指导工作,从而使学生再发现问题时,不畏惧而是勇敢地进行解决,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发现法教学是将课时进行合理的分配,课程的上半部分时间教师将课程的重点以问题或任务的形式下发给同学们,并进行观察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进行问题假设;学生们通过问题,结合生活实际,以及物理、科学等方面应用进行推理证明;下半部分课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和巩固,运用此流程进行发现法教学。

3.2.1教师设问的环节教师设问的环节,打破了传统强制性的教学模式,迎合了学生的不被束缚的心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生活上会有更多的想法和好动的习惯及不被束缚的心理。只有抓住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学生的心理和生活态度就像是弹簧,教师管的越紧,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逐渐的变弱,从而成为生活的奴隶,迷失发展的方向,渐渐变的没有向往;反之迎合学生的心理,学生们会在自由的学习环境里发现更多的生活意义,特别是体育课程,使学生的天性真正得到释放。

3.2.2引导发现的环节学生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不被束缚的环境中进行探究,这一环节是锻炼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思维、探究结合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我发现提升体育的技巧,提升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渐渐地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际探索等方面的能力,久而久之会提升自身其他等综合的能力。学生通过问题,进行自己研究课本,或请教学生、教师,或自己寻找其他的材料进行解决,这一环节不仅弥补了自身知识的不足,增加知识储备量,还使得学生学会尊重,放低自己的心态,学会请教和学习,从而认清团结的力量和个人的能力对于队伍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和自我能力、知识的补充和提升。

3.2.3总结的环节学生通过发现法教学,在体育基础知识之上进行思考并加以实践和论述,不仅能增加学生的体育技能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加其语言表达能力。而交流是人们相处和发展的根本,发现法教学也给高职的学生在未来生活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论证、补充、评价和修正等,做出正确的指导,得到学生的信任,也不会像传统教学一样,浪费时间和精力,渐渐地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

发现法教学是充分地迎合国家对教育标准的要求,使学生起到主体的地位,通过学生自已完成任务及探究发现,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的技巧,也增加了的知识财富和心理智力等,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一定的思维结构空间,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3.4.1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可以成功地被运用和实践,都是通过对学生心理的分析和一定的接受能力而制订的。在实施过程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消化时间,在迎合学生个性的心理,给学生建立一定的有趣学习的环境、积极学习的氛围、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以及轻松活跃的体育环境,在这之上逐渐地增加体育学习的力度,从而让学生们充分地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及主体地位。

3.4.2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完善体育教学法教学的环节,更新体育教学的观念,纠正传统的教学理念,把以教学为目的的理念转换成以学生个人今后发展及社会需求为主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的课本、教学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整理,设计合理的体育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终身的运动锻炼意识,明却自己的体育爱好和发展方向。形成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丰富教学的内容。首先,高职院校要有一定的体育意识,增加体育事项的投入和体育课程的课时,将室内的体育课程向外延伸,建立科学的管理和安排,给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增加运动场地和器材,将原有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添加大小型运动器材,使其有更多的发现点供学生们思考;还需要完善的考勤制度,对于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等情况以及学生的出勤都及时的记录,保证其体系的完整度。

3.4.3强大的师资力量发现法教学的模式,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体育授课经验,一定的专业素质,保证发现法教学稳定的运行,并根据丰富经验将课程设计进行控制,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实效;还需要一定的现代知识和先进设备的使用基础,使高职学生有一定的兴趣,从而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及时的指导;建立强大的师资力量不仅仅是为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的身心,以不断发展为基础,提升自身的优越度,满足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为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和企业中有一定的竞争力和成就,从而回报社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或邀请专家介入指导,也可以定期地举办学术交流会议,让教师之间互相探讨和学习、补充和完善,使其快速地成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学的骨干;还需要一定的考核制度,并将建立的管理制度和奖惩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积极性和规范性,还能提高高职院校一定的关注度和招生率,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提出,带动了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

4结语。

综上所述,实际的实施不仅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课程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及时地观察学生的心理,还需要一定的评价分析指标和建议的反馈,只有将发现法教学中不完善的地方,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进行整合并完善,做好发现法教学的基础要求;在今后的实施中,不断地使用数字化设备的管理模式和体育课程的开展,将知识点进行无限的延伸,从而加强学生的创意思维,使其国家的高职教育水平更加地优化和国际化,也是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与式教学法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实施

要依据教学大纲的定位,同时又要结合非统计专业的现有实际,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的基本定位,选择难易适中且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做到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稳步推进,慢慢形成学生的探究思维定式。

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初期阶段,应选取单一的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问题。最好是能够当堂形成结论且给学生较深的印象。随着探究问题的不断深入,结合教学大纲,问题的选取进一步深化,逐步设置有一定探究压力但系统性不强并限定探究学习难度的问题。此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抽样标准实施抽样,让各抽样小组分别观察其组内的方差水平。在此基础上一旦实施整群抽样,则误差水平可能的变动趋向。也可以就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的特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别去对应会计课程的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以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连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等到学生逐步适应探究式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模式后,教师就可以布置系统的、需要学生分组分任务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的任务。

2布置问题。

将选取的问题布置给各个小组。小组根据问题的大小与多寡,通常5~6人为一个小组。对于较单一的问题,可以多分几个组,各组的问题不强调其唯一性,可以重复,以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完成质量。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可根据问题的数量和工作任务情况,先确定各组组长(初期组长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统一指定,但随着探究活动的逐步开展,组长应鼓励个人报名或学生推荐),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侧重和个人喜好选择小组成员。每一个小组承担不同的探究任务。但无论问题难易程度如何,都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分担不同的探究任务,不允许有学生轮空,也禁止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大包大揽(但不排除必要的协作)。

3迅速完成组内分工。

各组领取任务后,在较短时间内由组长在本组内根据个人的特长确定组内分工(3~5分钟即可)。制定抽样方案、实施抽样、搜集整理数据、查阅资料、分析推断、撰写报告等。对于具有共性并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应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独自完成,不因分工而隔断知识体系。

4收集分工情况,据此串讲知识点,引导学生的工作方向。

教师可收集各组分工情况的书面结果,根据分工结果分别讲授各方面、各环节涉及的知识内容。讲解应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可以打破书本固有的知识点顺序。告诉学生在各自的工作中可能涉猎的知识内容,资料查找的`方向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要用到的方法。说到统计指数,涉及同度量因素,就涉及了物量指标和价值指标问题,涉及派氏、拉氏指数的选取,常用的cpi确定方法同样会牵扯到基期的选择、权数的确定。因而鼓励学生去查找相应的文献资料,并进一步思索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拉氏、派氏指数分别代表了哪一种思维定势和探究趋向?指数体系的确立基于什么考量和出发点?指数体系的确立和因素分析的实际意义在哪里?等等。这种串讲,既为学生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同时又告知了基本的分析方法。

5文献检索,初步探究。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依据各自工作任务,分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阅相关的统计公报、统计年鉴、报纸杂志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持问题进行初步探究。资料文献的查阅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很可能在探究初期只是查阅了和问题直接相关的表象资料,而忽略了深层探究所需数据的收集,结果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

6集中讨论,相互激励,深入探究。

各小组成员在收集相关资料并形成初步意见后,可及时组织大家集中讨论。每个人均可阐述自己观点,对所选用数据资料的可信度,使用方法是否得当等,听取他人意见。讨论过程中可有效实施相互的智力激励,迸发出灵感火花,为进一步发现深层次问题,探究和解决深层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7课堂交流、汇报。

学生在组内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各自完成分工任务。形成统一意见后,应将成果制作成ppt文档。在规定时间内由教师组织集中进行课堂交流、汇报。由各组主讲人通过ppt演示本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允许组内其他成员加以补充完善。

8教师讲评。

根据各组汇报结果,教师要进行及时讲评。既要对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对其在方法、思路上存在的问题给予指正。指导学生及时转换思路,回归正确的探究方向。探究式教学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但由于学生认识问题和所学知识的局限性,极易形成学生“钻进去、出不来”。问题的叠加效应可能会打击学生探究热情,或导致“不可知论”。教师的及时讲评和肯定,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归探究学习正途的指南针。

探究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活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强化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探究式教学从表面看是把探究学习的主体转化为学生,但实质上绳子的另一端是教师。教师的备课、引导、启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备课任务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应该得到加强。从问题的选取设定到最后的验收讲评,教学的主线仍然紧握在教师手中。哪些问题可以选来作为探究目标,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实施分组讨论、协作完成,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对教学方法的综合把控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充电并择机走向生产实践一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始终站在学术发展前沿。

2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和启发。

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初期,由于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一时难以适应,会因各小组组织不力,学生无从下手,不了解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而产生畏惧情绪。因而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为学生指明工作的方向并及时答疑解惑。教师可以利用常规教学课堂平台,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相应沟通平台或手机飞信、微信等方式,收集学生意见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将学生引导到独立探究、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逐步形成探究式学习的良好氛围。

3探究式教学仍需要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加以配合。

对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我们很难将之归为探究式问题。加之学生在接收一门新的课程知识时往往出现短暂的不适应。因而教师仍要利用讲堂这一平台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应着力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多列举实例,多提出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产生探究问题的冲动和欲望。进而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的自然过渡。

4探究式教学课后占用时间较多,容易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师要合理安排探究式教学内容。挑选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内容作为选题,并适度调整教材体系中的相关章节。做到教学有重点、探究有实效。把一些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交给学生自我消化,或由教师使用传统方式串讲带过,把核心知识且具有探究的条件和意义的章节认真组织学生探究学习。避免全面开花、拘于形式,结果造成学生到最后劳神费力、难有所获。

统计学原理课程内容较多,结构复杂且难懂。但却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方法论学科,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施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要先弄清楚探究式教学的真正意义,对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环节、问题的选取、节奏的把控、效果的评定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欲使探究式教学能够实现预期教学目的而非只是“标新立异”,则需要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参与式教学法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实施

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充分重视维护纳税人税收合法权益,通过行政听证、复议、申诉、诉讼等税收法律救济形式和主导纳税人维权组织的建立形成了税务机关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运行机制,在维护纳税人权益、促进税法遵从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纳税人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由税务机关帮助纳税人维权或税务机关主导的纳税人维权已无法满足纳税人维权的需求,纳税人权益保障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和各级税务机关的高度重视。本文基于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理论阐述,分析我国纳税人维权组织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探索如何建立以注册税务师为主体的第三方纳税人维权组织。

一、建立纳税人维权组织是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制法制化的完善,世界各国政府及纳税人越来越重视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主要形成了以下关于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方面的理论。一是人民主权学说。现代民主国家普遍实践的人民主权学说认为:全体人民是国家主权的所有者,国家机关受主权所有者的委托行使管理权利,国家行动以体现公众意愿的法律为根据,国家征税以人民的同意为前提。因此,国家维持其机器运转的必要经费应由公民共同负担,但国家征税应以人民的同意为前提,并以人民的需要为使用去向。人民主权学说从原理上解释了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同时也是“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根基。二是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税收法定主义,是指征税主体征税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主体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有税必须有法,未经立法不得征税”被认为是税收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达。这一思想所表达的价值含义同时涵盖了人权和法治两项原则。从人权的角度出发,纳税人权益正是人权在税法中的贯彻和实现,受益于国家保护和服务的公民承担纳税人义务,同时作为国家财政的负担者,也有权参加或以代表参加税收法律的制定,参与税率、税额、征收方式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并最终了解所纳赋税的用途。从法治的角度出发,纳税人合法权益离不开法治的终极保障。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均由法律规定,政府机关不得随意侵犯纳税人权利,或加重纳税人负担。三是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是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与公共利益,更加适合现代公共社会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该理论主张“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政府是服务,而不是掌舵”等原则,直接促成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改革运动,形成了税务行政管理以服务纳税人为中心,不断提高税法遵从的工作模式,确立了纳税人与政府平等的经济主体关系,明确了纳税人在公共产品“供需”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全面、有效地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尽管上述理论表述角度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纳税人权益”是其理论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思想,特别是随着新公共服务理论不断被应用于税收工作,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日益成为各国税务部门的共识,各种形式的维护纳税人税收合法权益组织不断涌现,纳税人维权组织应运而生。从国际看,近代西方宪政国家发展史可以说是一段纳税人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史,当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出“无代表则无税”的口号时,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就已经在税收法定主义的原则中初步确立了发展的根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税制改革运动的开展和纳税人维权意识的高涨,纳税人的自我维权突出表现为各国纳税人协会组织的广泛建立,成立了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纳税人维权组织以及积极有效的维权活动。1988年成立的世界纳税人协会(2000年更名为国际纳税人协会),明确了其使命是全世界降低税收、减少浪费、责任政府和纳税人权力的联合。各种纳税人维权组织的成立使得分散、弱小的单个纳税人得以以组织的形式和力量来对抗庞大的国家及其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权益的争取和维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尽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背景的不同,造成纳税人维权组织形式的千差万别,但是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相同性质又使得各国的纳税人维权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共同的特点,具有独立、公正、专业等特点的纳税人维权组织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从国内看,长期以来,我国对税收的定义一般都表述为“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人的一种分配关系”。这种定义反映了我国的立法者、实践者在税法方面往往更注重于纳税人的义务,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则涉及较少。自2001年5月新的《税收征管法》实施以来,我国在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纳税人主张权利时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且没有相应的法律配套,其操作性较差。2009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明确列举规定了我国纳税人拥有的十四项权利与十项义务,使有关纳税人权益保护体系建设又向前走了一步,这是国家税务总局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具体实践。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强纳税人权益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了“建立纳税人权益保护组织,构建纳税人维权平台”的要求,对我国纳税人维权组织的建立提出了具体要求,而且进一步将新公共服务理论应用在纳税人维权组织的建立上。

二、我国纳税人维权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纳税人维权意识的高涨以及各级税务机关对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重视,这些年,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批蓬勃发展的纳税人维权组织,如纳税人之家、纳税人权益保障中心等,在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方面做出了探索。

(一)我国纳税人维权现状。

虽然我国出台了包括《税收征管法》在内的大量税收法律法规,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予以规定和保护,各级税务机关也将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作为纳税服务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官本位”思想以及其他现实因素的影响,一些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意或无意漠视纳税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纳税人权益保障方面还缺乏细化的法律手段和有力组织。纳税人总是寄希望于“政府部门和税务机关能实现自我纠错”,往往没有勇气进行自我维权,对于自我维权的态度普遍是不知、不会、不愿、不敢。近几年,随着各种形式的纳税人维权组织的成立和发展,纳税人维权状况有所改善,纳税人维权由最初的税务机关自查自纠逐步走上了税务机关自查自纠与纳税人自行维权相结合的道路,而纳税人维权也由最初的个人维权向借助维权组织维权过渡。

(二)国内纳税人维权组织的主要形式。

我国的纳税人维权组织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规模较小,从组织主体形式来区分,主要有以税务机关、纳税人、部分社会组织为主体的三种形式:一是在税务机关内部设立的纳税人维权组织。以厦门市国税局成立的“纳税人权益保障中心”为例,该中心办公室设在厦门市国税局纳税服务处,主要受理、转办和反馈纳税人的涉税咨询、涉税纠纷、投诉举报和工作建议。二是以广大纳税人为主体、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并自愿结合的在民政局依法成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如内蒙古纳税人协会、新疆纳税人协会等。三是由税务机关主导,以工商联、街道、社区、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为依托的纳税人维权组织,如江苏省的“纳税人之家”,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企业纳税人、自然人纳税人等均参与其中,已遍布全省各个地区、各个行业。

(三)我国纳税人维权组织存在的问题。

我国各类纳税人维权组织在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税务机关的依附明显。目前国内的纳税人维权组织主要还是以税务机关参与为主,严重依赖税务机关,缺乏独立第三方参与,维权的偏向度和公正性还有待验证。而由纳税人自主组成的如“纳税人之家”之类的维权组织开展工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税务机关支持的态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纳税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往往由税务部门自己充当“调停者”或“裁判员”的角色,很难对自己作为“运动员”时的行为作出公正评判。二是纳税人维权的自发动力不足。长期以来,很多纳税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对自己依法拥有的权益并不在意和重视,或者即使权益遭受侵害,也没有积极地寻求维权。同时,考虑与税务机关长期的征纳关系,纳税人维权有顾虑,往往希望能以“协调和解”这种温和的方式进行维权,更有一些纳税人不敢维权,担心维权不成,反遭打击报复。三是专业知识匿乏。部分纳税人可能具有一定的维权意识,但由于税收政策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不知道如何正确维权。现实中,除了极少数的大型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纳税人的税收专业水平不足,而诸多的纳税人维权组织由于缺少熟悉税收政策和掌握税收技能应用的专业人员,无法甄别因税收法律法规的运用误差和执法行为的偏差造成的利益受损,客观上造成了维权能力的不足。四是税务中介参与度低。具有公正、中立、专业等特点的税务代理机构可以弥补纳税人专业知识匿乏的缺陷,可以降低涉税风险,减少纳税人“被侵权”的机会,在纳税人维权中发挥专业作用。但在我国,税务代理机构的发展并不充分,从全国来看,我国税务代理面只占到全部纳税人的5%左右,与日、韩、美等国税务代理面占到80%一90%的情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五是日常办事机构的不确定性。从诸如“纳税人协会”一类的维权组织实践来看,主要是通过发挥部分纳税人的集聚效应,密切与政府和税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同时引导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虽然“纳税人协会”有固定的办事场所,但人员组成的临时性和会员愿望的差异性导致了日常运行的不确定性,出现只管有会员身份的纳税人的利益,漠视同一区域非会员纳税人利益的现象,制约了纳税人权益维护的深度和广度。

三、建立以注册税务师为主体的纳税人维权组织的探索思考。

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来看,纳税人权利保护主要依赖于三大主体力量:纳税人、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与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税务机关相比,纳税人的地位显然处于劣势,如果单靠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本身的力量,难以有效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注册税务师行业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有独立的运行机制,是一个自我治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社会中介组织,提供的纳税服务是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纳税人维权组织相比,其独特优势决定了注税行业能在帮助纳税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缓和征纳矛盾中发挥积极作用,完全可以成为维护纳税人权益的坚强后盾。

(一)注册税务师行业作为纳税人维权组织的独特优势。

一是注册税务师行业作为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作为税务中介机构的注册税务师行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能够帮助纳税人全面而熟练地掌握税法,从而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如,美国规定税务代表可以被书面授权担任纳税人的代表;日本规定税理士可列席对纳税人的税务调查,以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这些法律促进了税务代理的发展,如美国有50%以上的工商企业委托税务代理人办理税务事宜,个人所得税几乎是100%委托代报;澳大利亚约有70%以上的个人、90%以上的公司由税务中介机构办理纳税申报或办理退税。注册税务师对税务管理过程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管理与被管理的法律地位,形成注税行业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三者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促使税务机关及其执法者规范执法、公正执法,降低因执法不公、执法随意造成的对纳税人权益损害的几率,达到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目的,成为依法治税中必不可少的中间体。

二是注册税务师行业拥有的专业人才是其作为纳税人维权组织的基础。无论是哪个国家、哪种性质的纳税人维权组织,其发展迅速、规模扩大、作用明显的背后都一定有一个坚实的专业基础。注册税务师行业拥有一批精通财税、法律等专业知识的智囊团,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矛盾产生时,在纳税人利益受损需维护权益时,可以站在公正立场上,通过向纳税人宣讲税收法律、对税务机关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等方式,确保纳税人权利不受侵害,及时化解征纳矛盾,同时,可向税务机关提出税收法规制定中需要考虑的纳税人权益保障问题。

三是注册税务师行业本身具有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注册税务师行业作为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组织,不归属于征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既不是税务机关的附属,也不应该仅仅是纳税人的代理人,在获取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过程中,更大的责任是应该成为税法本旨的代言人和税收公平的维护者,在执业过程中,注册税务师依据客观事实和税收法规独立地做出判断,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提出解决征纳纠纷的意见或建议。

(二)以注册税务师为主体的纳税人维权组织的具体形式。

根据我国目前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以注册税务师协会为依托的纳税人维权平台。这种组织形式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注册税务师协会是由依法设立的税务师事务所为团体会员和注册税务师为个人会员自愿结成的具有独立性、专业性、自律性的社会团体,以税务机关为业务主管单位,接受其业务指导和监督规范,可以凭借这一关系,及时向税务机关提出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建议,供其制定落实政策参考;另一方面,注册税务师协会作为注税行业的领导机构,汇集了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的政策水平的财务税收专业人才。通过协会可以直接与税务机关及相关业务部门,就税收专业性问题进行“对话、磋商”,使税务机关直接倾听到纳税人的声音,掌握他们对国家税收政策的认知情况、实际执行方面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的诉求,为取得共识提供机会。另外,由于协会有固定的日常办公机构和场所,有一定的资金来源,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因此,可以探索依托注册税务师协会建立纳税人维权机制,在协会内部设立一个纳税人维权组织或纳税人维权部,作为维护纳税人权益保障的固定办事机构,日常工作由这个部门协调进行,其主要职能是拓展维权渠道,丰富维权内容,完善维权方式,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架起征纳双方交流沟通的平台,通过统一的专家调配、专家介人和跟踪服务,参与协调并化解征纳争议、争端,成为纳税人维护权益的主要阵地。

(三)完善以注册税务师为主体的纳税人维权组织运行机制。

一是维权渠道多元化。主要分为实体渠道和虚拟渠道。实体渠道主要是注册税务师协会在固定办公场所由专业人员负责纳税人维权事项的接待、受理、登记、解决和反馈或上门服务开展纳税维权宣传,接受纳税人维权方面的服务。实体渠道具有“面对面”的优势,容易与纳税人之间建立起互尊、互信、互动的良性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增长纳税人的维权信心,增加纳税人对维权组织的信任。虚拟渠道主要包括以网络、电话、短信、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收集、解决、反馈纳税人的维权请求,使得纳税人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地反映自己的维权诉求。

二是维权团队专业化。注册税务师协会成立以注册税务师为主体的精通财税、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专家团队,给纳税人维权提供专业支持。纳税人可以凭借该组织的专业力量代表其与税务机关进行“专业与专业”的对话,在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之间提供相对平等的对话平台,使纳税人维权具有一定的专业组织保障。

三是维权管理信息化。维权服务的信息化,是保障机制长效运行、持续优化的重要手段。注册税务师协会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纳税人维权事项的受理、登记、解决和反馈等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使纳税人维权事项得以快速响应,维权过程公开公平,维权结果可以为高层政策优化、流程改进提供鲜活的素材,最终达到提升征纳双方税法遵从度的目的。

发现法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发现法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外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有人称为探究问题法。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根据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国外在提出改革传统教材的同时,相应地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倡导“发现”的学习方法,强调要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创造知识。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提出:“要引导儿童去重新发明他们能够发明的事物。”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更完整地提出发现学习的理论。他强调,学习是发现知识、理解一个学科的基本认识结构、运用直观和分析推理以及依靠内在动机的过程。他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式。”因此,他提倡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发现法。

倡导者们认为发现学习的优点主要是:1.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他们的智力;2.可以较深地理解知识,并且较好地保持在记忆中;3.使学生更容易迁移,并且提高学习和研究较难的教材和问题的兴趣和信心;4.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如下:1.创设问题的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2.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5.总结,做出共同的结论。

可以看出,发现法教学的过程与科学家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照布鲁纳所说,两者属于同一类的活动,差别仅在程度而不在性质。

纯发现法的教学,自始至终强调儿童自己独立进行活动。这种方法,国外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运用得多一些,在学校教育中也有运用。但是,纯发现法存在较大的缺点,它只适用于介绍新教材,有时儿童有困难,不能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因此有人(如美国的柯尔士)提出引导发现法,即在拟定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提出假设时,教师可以适当予以提示和帮助。这样,学生做起来比较容易,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

节奏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自然界有自己的节奏,太阳起落、四季冷暖交替、地球不变的自公转都是特定的节奏。人类的心脏有规律的跳动,就是自己的节奏,科学家根据自然规律找出所属学科的节奏。建筑形状为节奏;舞蹈的动感为节奏;“一二、加油”,“一二、加油”为劳动的节奏;而蒙太奇是多种节奏的综合体。人类把大自然的同步器,经过不断积累形成我们新的节奏,从而衍变出音乐、体育等各种艺术的节奏。排球运动就是一个很有节奏的运动项目,有起伏或僵持进行,直至一局或一场比赛的终止。在比赛中教练员、运动员往往关注的是技战术的发挥、精神意志的体现和体力耐力等素质的情况。而忽略了比赛中,掌握节奏快慢,抑制对方势头,发挥自己多变特长,赢得比赛的主动权。本文就节奏(音乐)与排球运动的关系等方面加以讨论,以提示人们注意并能在比赛中正确运用。

一、节奏的概念。

节奏:rhythm是音乐术语,即多种时值的音的强弱,长短关系。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关系,即时值关系。是塑造音乐形象的基本表现手段,是指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节奏,往往一再的反复。进行曲(2/4)4/4|,圆舞曲:3/4恰恰—,摇滚:4/4(快速)恰—这些一听使人很快知道乐曲的体裁与类别。当然节奏在音乐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那样太死板,每一步作品都要加一些变奏,能更加丰富作品的表现力。节奏在《现代汉语小词典》里有另一种喻义是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进程。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要适应这种节奏感,就必须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上,加入快节奏的行列,节奏的快慢有时能说明社会文明进步程度。

二、节奏与排球的关系。

音乐的节奏和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表现外形,而音乐着重修养。

近年来,从排球运动的发展看,欧美洲以高打强攻为主,而亚洲则以快速多变的技战术为主。单纯依赖高度和力量或只靠快速多变的技巧都不能完全适应排球运动发展规律的要求,都难以取得胜利,所以两种战术风格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为用。以快速多变为主的队(中国女排)在继续发挥自己的技术特点的同时,努力提高高点强攻能力,终于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拿到了阔别整整奥运会冠军,再次站在世界排球的最高峰。而具有高点强攻特点的队(古巴女排、俄罗斯女排)也在努力采取快速多变的战术打法。两种风格趋于相互渗透,交叉运用,差别逐步缩小。所以从自己的条件出发,把高度和速度,强攻和快速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各自所具有独特风格和打法,掌握场上的节奏是今后排球发展的方向。

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和灵活多样的防守技术,都没有完整的固定形式。它们的技术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及时而准确地反应与判断,这就决定了它的节奏有其特殊性。在比赛中根据自己及对方的技战术水平,心理状态,场上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节奏。做到快慢结合,刚柔并进,从而打乱对方的节奏,使之陷入被动局面,朝有利自己的趋势方向发展。

三、比赛中节奏的若干因素:

(一)技战术水平低或技术运用不当。

技术全面是专长的基础,专长是取胜的保证,既要有全面扎实的基本功,又有精湛的专长,才能在比赛中恰当的运用,才能使多种技术的结合无隙可乘。

(二)二传能否起到场上的“核心”作用。

双方技术水平接近,就看哪队二传脑子灵,能主动为同伴创造进攻机会,抓住战机,又灵活运用场上各队员的特点,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充分发挥二传手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心理素质的好坏。

排球运动员心理状态。

赛前提出任务,明确目的,有助于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准备。

2.激发运动员的良好的比赛状态,使动机转化成具体的行动。

4.准备活动树立信心,充分了解对手,教练员要起到绝对的作用,充分发挥。

(四)系统的节奏训练。

平时要多观摩比赛,感受现场气氛,多看录象,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比赛,平时的训练,教练员着重注意节奏的处理,使运动员的排球意识和节奏感,达到较高水平,使之恰当的运用在比赛中。

(五)教练员及时掌握每一局的暂停。

练习时和比赛都尽可能调动运动员的激情,提高大家士气,形成场上每球必争,每分必争,让运动员都动起来,喊起来(日本女排)。在对方连续得分的情况下,及时暂停,鼓舞并指导得失,要充分利用暂停和换人战术,及时调整比赛节奏,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发挥自己的优势,使比赛更有观赏性和竞争性。

从生理角度讲,节奏训练的目的就是使运动员的大脑皮层建立动力型,也就是要求大脑对排球的节奏反映更深刻更条理化,同时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对运动员大脑皮层有决定的影响,所以训练要运用正确的方法。

(一)语言在训练中有极其重要作用。

意识和思维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基础。只有借助语言思维,人才能透过事物的本质。在排球节奏训练中,教练员一定要在适当时机,用正确的语言刺激,使运动员建立起正确的动力型,在练习一个动作前教练员要明晰准确的讲解,如发球:正面上手平砍发球、大力跳发球、重飘球,目的是为了破坏对方一传;诸如一传方面、二传方面、扣球方面、拦网方面、后排防守各个区域都要印记在各个运动员的脑子里。还有各种先进技战术;进攻如:“前飞”、“背飞”、“背溜”、“时间差”、“重叠”、“小斜线”、“快球掩护”等。防守如:“盖帽”式拦网等等。运动员须掌握进攻和防守技站术中的节奏,运用到实际的比赛中。

(二)充分调动运动员的思维积极性。

运动员的积极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训练中让运动员自己讲述他们对节奏的处理,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战术,布置运动员在假设情况下默念动作的要领训练,有意识地利用“头脑”去积极思考节奏的问题。

(三)利用音乐伴奏。

在训练时,用节奏感强的音乐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改变一味枯燥的训练,根据运动心理学理论,人感受最适宜节奏是每分钟70~90次,过快不易感受,过慢则受到抑制作用。另一原因,训练时也能感到真正的比赛氛围,从而锻炼各种突发情绪的影响,所以训练时要放一些铿锵有力、节奏感明显的音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使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减少失误增强其稳定性,来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多样性,从传统教学转变为快乐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我们去尝试。

另外对不同练习者的训练也要有所不同。根据初学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从身体素质练习开始进入准备姿势,脚步移动等,逐步到发球、传球、垫球、拦网、扣球等基本功开始,再到各种技战术的组合逐步成为高级练习者。从条件好的初学者,打好扎实基本功练习同时,重点培养二传,主攻,副功,自由人,逐步掌握每一个练习者的性格特性,是急躁,温和,稳重,还是富有激情的,都要逐一进行启发。教练员做每一个动作要一丝不苟,严谨的态度能使练习者更能体现教练员的意图,从而培养练习者的浓厚兴趣。

总之,最佳的竞技状态是掌握好自己的节奏。处理好节奏问题,就掌握比赛的制控权、主动权,发挥自己的特长。动感的音乐能使人兴奋,有节奏的比赛不但能节省体能,更能缩短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真正实现强身健体。协调而富有节奏的动作,能给人以轻松自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才能从单纯的体育竞技中解脱出来,使学习者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充满活力的团队,从而增强学习者的荣誉感和拼搏精神。

【参考文献】。

[1]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m].排球1987.。

[2]高天康.音乐词典[m].甘肃人民出版社.。

[3]体育科技[j].1992.(3).。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