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优秀17篇)

时间:2023-12-09 17:58:22 作者:碧墨

月工作总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找到问题所在,及时改进。写月工作总结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和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县政务服务中心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要点

(一)动态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一是完善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长效机制,对我县的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动态清理,实现精简率达到x%,进一步减少了行政管制,优化了投资环境。二是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公众评价,我县行政审批公众评价率始终保持在xx.x%以上。三是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事项,对各行政机关审批项目前置审查事项和审查条件进行清理,重点精简和规范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前置审查事项及其行为,今年以来对全县中介服务执业行为进行了清理和规范,对部分无资质的中介机构坚决要求其关门并整改。

(二)不断加强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一是试点推进市民中心功能建设。通过优化窗口、扩充内容,推进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心、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入政务中心对外服务;积极引入“电超市”,将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通信缴费和飞机票售卖等业务纳入中心,实现了“全方位、一站式、规范化”集中为市民服务。二是强化县镇村三级便民体系规范化建设,强力推进唐昌、唐元、友爱、古城、团结镇便民中心入驻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实现办公设施、服务事项、服务流程和办事制度标准化建设,确保了公众与企业在便民中心“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三是主动服务“一号工程”,由中心牵头,整合组建了德源便民中心,主动为富士康员工和周边商户提供各类服务。同时,积极协调x铁路局,在德源便民中心内增设了x个火车票代售点,切实方便了富士康员工及周边群众。

(三)稳步推进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和网上政务大厅数据的对接和切换,推进了实体政务中心与网上政务大厅的有效结合。同时,加快推进了网上政务大厅审批事项办理和咨询与公众信息网政务信息和县长信箱共享,初步形成网上政务大厅与政务中心、政府部门相结合的政务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群众通过网上政务大厅共办理各类事项xxx余件,咨询达xxxx余次。同时,行政处罚电子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四)积极推进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县镇村(社区)三级组织体系。由县效能办(政务中心)牵头,多次召集县统筹、民政、经信以及各镇分管领导召开平台建设推进会,切实明确工作职责与任务分工,全面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顺利完成系统培训与信息填报。先后完成全县xx个镇、xxx个行政村(社区)的信息员队伍建设、系统应用培训以及信息梳理、审核和填报。截至目前,我县共发布基层公开信息xxxx条,全县各镇、各行政村(社区)均实现有信息发布,提前完成了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是切实加强公开信息的动态检查。无论是集中填报还是日常维护,中心坚持落实专人对公开信息进行动态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镇分管领导或信息员进行沟通协调,切实确保了基层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有效性。四是健全完善基层公开相关制度办法。先后制定并以县政府办名义印发《郫县基层公开信息平台维护管理暂行办法》、《郫县开展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宣传活动的方案》等,切实以制度和目标的形式促进该项工作的健康运行。

(五)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一是深入开展以“双岗”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心窗口涌现出王继飞、雷常青等xx名党员先进典型,被县创先办授予“党员先锋岗”称号,同时有xx名特别优秀党员获得全县表彰;政务中心创先争优工作同步获得市、县创先办充分肯定,并在县创先争优工作上进行经验交流。二是大力深化各类审批服务方式,今年以来,运用省并联审批系统办理项目xx个,预计投资xxx亿元;召开房地产项目并联审批会议联合会审项目xx个;完成xx个企业登记类项目的并联审批,为“两带”重点项目、高端产业、产业高端项目提供各类vip服务xx余次,切实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三是继续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截至目前,政务中心a区、b区窗口及行政许可科后台工作正常、情况良好。

xxxx年工作要点。

xxxx年县政务中心(规服办、效能办)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深化行政效能、服务城乡统筹为重心,进一步突出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公共服务、基层公开、窗口建设、目标管理六大重点,全面推进政务中心(规服办、效能办)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共同为我县实施“一城两带三基地”战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县提供坚强政务保障。

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各项工作。一是系统抓好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清理与规范;二是坚持不懈抓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三是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四大力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强化网上审批,探索推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纳入并联审批流程办理。

(二)继续深化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一是深入开展行政权力清理和规范,并按权力类别编制职权目录、模板要素和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布;二是完善网上政务大厅管理机制和实际运用功能,实现网上政务大厅办理事项和政务审批平台互通;三是深化抓好县城管、交通等单位行政处罚电子化试点和推广工作;四是有序推进党务、政务、事务权力试点清理,并逐步在全县推广。

(三)持续抓好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成政务中心b区办公用房和停车场增(扩)建任务,着力打造“市民之家”;二是完成德源便民中心规范化建设,优化和完善窗口设置,创新开展“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特事特办等服务;三是试点推进镇、村便民体系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切实规范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四是深化完善政务服务延伸体系运行机制,全面推行阳光服务、高效服务、绿色通道、便民代办、网上协同等五大机制,切实增强镇、村便民体系整体实效。

(四)全面加强基层公开综合平台建设。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大力加强对基层公开综合平台宣传报道,全面提高公众知晓率;二是围绕政策传递、政务服务、群众自治、城乡统筹、促进和谐等功能,用好各新增栏目和功能,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平台活力;三是建立、健全基层公开综合平台建设制度体系,推进联席会议、专题培训、督查通报等,全面提升平台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抓好窗口建设管理。一是严格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建设,严格行政效能问责;二是进一步创新审批服务方式,继续推行“一口式”、绿色通道等服务,增强群众满意度;三是扎实推进“双岗”创建和“双优”评选,努力营造窗口良好形象;四是切实加强窗口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不断优化窗口服务、提高审批效能;五是全力做好文明指数、软环境、文明县城等测评迎检工作。

(六)深入推进规服和效能建设。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制定全县规服效能(含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和目标分解,并抓好进度督查,确保年度目标圆满完成;二是围绕花园镇推进镇级重大公共建设项目决策公开等试点工作,加大推进力度,实现工作创新;三是大力抓好规服和效能的宣传报道,不断提升我县政务和投资软环境整体形象。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区征收服务中心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全力投入到城中村改造、做地储备、土地出让及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全区中心工作中,全力助推我区打造“四大标杆城区”。现将我中心xxxx年亮点工作及问题短板、xxxx年重点工作及意见建议汇报如下:

(一)依法推进城中村改造。xxxx年城中村改造攻坚任务共涉及x个街道xx个行政村(区块)xxxx户。各项目均已启动,其中x街道南堡村,茶山街道睦州垟村、茶山村,瞿溪街道溪头街村、林桥村、桥下村等x个项目已完成旧房拆除。目前累计签约xxxx户、腾空xxx户、拆除xxx户。x街道东风村,x街道南湖村(南湖路以北)等x个项目仍在签约腾空中;x村(区块)已完成签约、腾空,现处旧房拆除阶段;三垟街道黄屿村因历史遗留问题多、村情复杂,目前正在全力开展拆违,整顿出租房和违法开设的营业房,切断违法收入的利益链,为下一步签约、腾空打好基础;x村移民小区因村情复杂、居民拆迁意愿不强等原因暂缓实施。

(二)攻坚城中村改造清零。今年我区城中村改造“清零”任务涉及xx个行政村(区块)xxxx户(处),截至xx月底,完成率xx.x%,剩xx户(处)未“清零”,其中住宅xx户、其他类型建筑xx处。xx个攻坚村(区块)范围基本完成“清零”,剩余未“清零”建筑主要位于梧田街道北村村、娄桥街道下斜村和潘桥街道仙门村,x个村合计剩余xx处待拆除。目前x村村,南白象街道霞坊村,潘桥街道仙门村,郭溪街道浦北村等x个项目已启动依法征收,未拆除的建筑基本不影响安置地块建设和土地出让。

(三)深化拆改区块清零提速。为推进“拓空间·强保障”,进一步加快拆后地块利用,我区上下联动、合力攻坚,通过区领导领衔督查督办、召开全区推进会、发布每周通报等形式,全面推进重点拆改区块做地“清零”。以全市“拓空间、强保障”专项行动为引领,深入开展做地专项攻坚,在拆改区块规划单元范围内逐步实现连片做地。根据市重点拆改区块“清零”要求,今年我区需完成拆改区块“清零”任务xxxx亩,其中经营性用地做地需完成xxxx亩。目前,xxxx年度区块内完成建筑清零xxxx亩,完成权证注销xxxx亩,完成土地征收xxxx亩,三项任务均完成的计xxxx亩;xxxx-xxxx年度区块内完成建筑清零xxxx亩,完成权证注销xxxx亩,完成土地征收xxxx亩。今年总计完成建筑清零xxxx亩,完成权证注销xxxx亩,完成土地征收xxxx亩,三项任务均完成的计xxxx亩。

(四)着力提速安置房开工建设。今年我区列入省棚改项目开工计划任务数共xx个xxxxx套,目前已开工并录入省棚改系统项目xx个xxxxx套,超计划数xxxx套,完成率xxx.x%。亿元,成功发行棚改债券xx亿元。

(五)加速实施安置房交钥匙。秉持早介入、早谋划的主动服务精神,及时掌握安置房建设进展,第一时间召集召开区安置方案联审会议,对每个安置方案进行严格审查把关,确保安置方案的公平公正和可实施性。今年区里下达交钥匙任务数xxxx套,目前已完成交钥匙xxxx套,万平方米,完成率xxx.x%,并完成牛山片工业区xxx家企业约xx万平方米商务办公用房的安置摸文工作。

(六)推进做地储备专项攻坚。通过深入地块现场摸清项目情况,做好问题预判和政策服务,开展专项攻坚,督促各镇街加快地块政策处理及开展各项做地工作。今年做地任务数xxxx亩,亩,其中住宅用地xx宗xxx.x亩,亩,亩,亩。已成功申报土储债券x亿元。

(七)科学把握土地出让节奏。今年市里下达给我区的任务是出让金低线xxx亿元、高线xxx亿元。xxxx年,我区成功出让土地xx宗xxxx亩,出让金达xxx.x亿元,其中商住用地xx宗xxx亩,出让金xxx.x亿元;工业用地x宗xxx亩,出让金x.x亿元,竞报政策性用房配套面积xxxxx平方米,工业地块竞报配建厂房面积xxxx平方米。除此以外,还完成市铁投集团资金平衡用地出让x宗xxx.x亩,出让金xx.x亿元;完成市生态园管委会地块出让x宗xxx.x亩,出让金xx.x亿元,合计出让金超xxx.x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为瓯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八)挖潜低效用地开发利用。结合“拓空间强保障”专项行动中的“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低效工业项目整治提升等工作,加强低效用地开发利用,加快项目供地步伐。xxxx年我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任务为xxxx亩,目前完成实施xxxx亩,已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一)阻碍征地报批的难点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土地征收是依法征收的基础,是确保拆迁“清零”和后续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目前土地报征主要难点:一是征地区域内有信访的,上级国土部门不收件。二是按照现行政策给予一定补偿的历史违建的处置,难以做到先处罚到位,影响了土地的报征,至今还未有解决办法。三是资金需求大,批准后征地批复办理慢。

(二)旧工业区改造依法征收法律依据不足。xxxx年我区启动了旧工业区提升改造,涉及经济开发区、茶山工业区、将军工业区等项目,被征收对象大部分为国有性质工业用房,但国有征收条例和省条例中未明确旧工业区拆迁适用的法律条款。因此,该类项目实施改造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撑,依法征收存在瑕疵,适用的法律依据还有争议。目前,经济开发区旧厂房提升改造工程和茶山工业区已启动依法征收,行政诉讼尚不明朗,社会稳定风险较大。

(三)商品房去化率下降,土地出让存在隐患。今年全市住宅用地出让量为历年最大,据观察,近期我区商品房去化率呈下降趋势,房地产市场有所波动,是否会对xxxx年土地出让市场产生影响有待观察。这种现象亟需区委、区政府引起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并进一步分析研判,作出科学决策。

一是突出“求突破”导向,依法推进城中村改造。着重推进xxxx年城中村改造新项目,加大力度、寻求突破,做深做实前期工作,选配业务骨干力量深入一线开展业务指导和政策服务,助推房屋征收“签、腾、拆、建”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二是突出“高效能”导向,深化xxxx年项目清零。修改完善征收政策,使政策更具可操作性、平衡性。以建筑清零为目标,突出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对个别疑难户要加快依法征收和依法拆违,确保完成xxxx年城中村改造项目后续“清零”任务。

三是突出“惠民生”导向,推进安置工作提速提效。全面开展安置提速行动,科学规划并着力提升安置摸文机制,努力化解安置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力争完成安置房交钥匙xxxx套年度任务,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稳定民心、惠及民生。

四是突出“法治化”导向,化解征地拆迁信访积案。加强与法院、司法部门的对接,进一步理顺依法征收程序,将推进依法征收作为xxxx年法治政府建设重要的内容之一。注重排查化解涉及房屋土地征收的历史遗留问题,依法依规处理信访矛盾纠纷,分类施策,集中攻坚一批涉及房屋土地征收补偿的信访积案。

五是突出“拼速度”导向,促进拆改区块清零提速。突出“拆改结合、以用促拆”的理念,将重点区块清零与做地出让计划进行紧密衔接,优先启动对经营性用地做地出让有显著影响的区块实施全面彻底地清零,为做地、出让工作保驾护航。

六是突出“夯基础”导向,加大做地储备工作力度。坚持把做地储备作为确保土地收储质量、顺利推进土地出让、实现项目落地建设的重要抓手,做大做强土地储备库,充分发挥其房地产市场调控“蓄水池”作用。初步计划xxxx年完成经营性用地做地xx宗xxxx亩,其中住宅用地xx宗xxxx亩,商服用地xx宗xxx.x亩,工业用地x宗xxx.x亩。

七是突出“稳增长”导向,维护土地市场平稳运行。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走势,加强土地供应管理,根据商品住宅库存及销售情况,合理把握土地供应结构、规模和节奏。初步计划xxxx年出让xx宗xxxx亩,预计出让金达xxx亿元。其中住宅用地xx宗xxxx亩,出让金xxx亿元;商服用地xx宗xxx亩,出让金xx亿元;工业用地x宗xxx亩,亿元,将根据土地市场形势和做地情况适时调整。

八是突出“早谋划”导向,科学安排明年工作重点。围绕城中村改造、做地出让等重点工作,深入各镇街赴现场摸排实情,提早分析研判具体问题,深入谋划xxxx年各项工作的计划。吸取今年做地工作的经验教训,明年把做地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确保拟出让地块均达到净地出让要求,为我区大开发、大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一是建议区委、区政府开展城中村改造“回头看”,为今后的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借鉴。我区自xxxx年下半年启动城中村改造以来,把城中村改造作为中心工作,举全区之力攻坚克难,效果显著。xxxx年至xxxx年,城中村改造攻坚任务涉及xx个镇街xx个行政村(区块)xxxxx户。但在如此大规模、大范围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形势下,个别改造项目地块比较偏僻,即使现在开发利用,土地出让的价值也不高。建议区委区政府集中开展一次城中村改造“回头看”活动,重点察看城中村改造拆后地块的开发利用情况,针对现状进行分析研判,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开展城中村改造前测算好地块拆迁的利用价值,实施精准拆迁。

二是建议区委、区政府提高工业用地的供应量,促进瓯海经济发展。我区工业用地紧缺、企业用地需求大,当前第二产业、x.x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互融正在加大,建议在编制各版块规划时,注重在以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增加纳入一定比例的工业用地。根据我区目前产业布局情况来看,在仙岩街道、郭溪街道加大工业用地布局是可行的,特别是仙岩街道要致力打造时尚制造小镇,需要引进相关工业产业作为支撑。为加强我区工业用地的科学布局,建议对仙岩街道、郭溪街道的规划功能再梳理,加大工业用地的供应量,全力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推动这两个区域的产业兴旺、社会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政务服务中心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

中共x县委:

根据要求,现将县政务服务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简要总结

202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市政务服务局的精心指导下,以数字化改革为指引,以政务服务2.0建设为抓手,紧扣中心大局,紧盯核心指标,紧抓民心实事,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工作。1-10月份中心各窗口共办件445687件,网上办件量218068件,日均办件量2000件以上,办结率达100%。

(一)坚持效果导向,迭代升级跨省“一网通办”模式。在去年与福鼎建立跨省通办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化改革的东风,运用数字化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按照系统分析v字模型,以高频次、高关注度、高获得感事项为切口,围绕“打通两地数据系统、优化办事流程环节、提升群众满意度”的“一通一优一升”目标,开发浙闽(x福鼎)跨省“一网通办”系统,推行“一码登录、两地漫游、三端应用、四库共享、五大指标”,真正实现“数据跨省跑、群众掌上办”的应用效果。目前,该系统已在“浙里办”成功上架,户籍迁移、社保医保、企业注销等涉及公民个人和企业法人的93个事项可在线办理,全年办件量近500件,承诺时限压缩比78.16%,申报材料缩减率48.59%,材料电子化率63.21%,得到了两地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启“屏对屏”远程办事模式。结合政务服务新动向和企业群众新需求,充分应用“温州政务通”平台,通过单点联线、双向互动、多端协同等方式,不断拓展“远程踏勘”“远程办理”“远程指导”等服务形式,全面开启“屏对屏”远程办事新模式,让企业群众真正享受数字化改革的“红利”。目前,已梳理公布第一批涉及县市监局等9个部门的可适用“远程踏勘”事项31项,并推出可适用“远程办理”的156项民生类事项以及部分可量身定制的急特事项。同时,建立“1+18+n”的远程视频服务网络,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18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若干个红色代办点的平台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专业、精准、优质的指导、帮办、代办服务,真正实现“就近可办”“就近好办”。

(三)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事难的问题,我们进一步优化升级零障碍畅通办、零等候即时办、零距离就近办、零跑趟上门办的“四零”服务理念,通过etc扫码系统无感识别、配置相关配套设施、设置长者关爱专窗、提供预约上门服务等一系列适老化举措,积极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从10月份开始,面向全县7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通“刷脸乘公交”业务,出门无需携带任何证件,就能免费乘坐全县域城市公交,目前已覆盖117辆公交,为老年人群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好评。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们将继续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发展提质、工作提标、改革提效,全力打造“智慧政务综合体”,力争形成一批具有x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数字化为载体,加快建设政务服务智慧大厅。依托全县一体化多端应用平台、大厅数据联动一体化智能应用管家、政务服务大数据驾驶舱等系统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大厅向智慧化“政务服务综合体”转型。同时,依托“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强化线下政务大厅对“网上办”“掌上办”的支撑功能,引导群众形成“网上办”“掌上办”的办事习惯。

二是以标准化为抓手,优化升级政务服务工作体系。立足“三区一中心”功能布局,加快推进“综合窗口”建设,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时,优化升级跨省通办、全域通办、远程办理等标准体系,积极探索营商环境服务专区标准化建设,试点推行印刷、安居等个性化“一件事”“一窗办”,为企业群众提供全地域、全周期、全链条的政务服务。

三是以职业化为方向,建优建强政务服务专员队伍。立足“县乡一体、多员合一”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减窗口、减人员、提效能”,加快政务服务专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同时,适应“全域通办”改革要求,有序推进向乡镇“综合窗口”派驻政务服务专员。在此基础上,依托村社“红色代办”示范点和银行网点,试点推行“多员合一”,不断发展壮大政务服务专员队伍。

政务服务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市委、市政府:

20xx年,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以对标赶超为手段,按照争创“两个一流”目标,对内以标准化实施细化管理,对外以改革创新释放活力,进一步巩固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全省领先位置。市中心全年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08万件,比上年增加43.9%,日均办理4300余件,其中即办件81万件,占75%,集中收取税费逾90亿元;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17万条,其中重点信息12.84万条,占41.2%,涉及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等重点领域信息8.22万条。全市共收到依申请公开76例。省中心领导充分肯定市中心工作,认为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在全省政务服务系统内发展氛围最浓,改革力度最大,创新意识最强,体系建设最全,班子配备最优,已成为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及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集大成者。并表示要省市一心,把滁州中心作为全省的品牌,推向全国。

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作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规定动作做足做到位,自选动作有效有特色”的总体思路,确立了“打造一流干部队伍、建设一流服务平台、提供一流政务服务、开创一流工作业绩”的目标,通过开展作风整顿行动、优质服务提升行动、改革成果巩固行动、审批项目集中清理行动、基层政务服务提升行动等六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作用,把中心建设成为“感知群众冷暖的晴雨表,满足群众需求的服务台,支持群众参政议政的助推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头堡”,实现活动与工作两结合,两促进。

活动过程中,中心积极面向企业,面向群众,面向窗口,窗口面向服务对象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以发现问题倒逼改革,以解决问题推进发展,先后召开企业与群众代表座谈会、窗口负责人座谈会,在服务大厅现场开展“误您一分钟,求您一良策”活动,随机征集办事人员意见,并在窗口开展“金点子”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共征求意见建议400余条,通过认真梳理归纳出共性意见建议146条,归入“四库”并进行分解,明确各窗口、科室落实整改任务。

对于意见建议,中心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先后4次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大会和作风整治专题会议,现场播放窗口探访及处理情况的视频资料,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防止效能疲劳,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作风意识、服务意识和创优意识,明确设置窗口服务“五条红线”(即不得迟到早退、擅自离岗,不得违规使用计算机,不得对服务对象使用文明忌语,不得与服务对象争吵,不得接受服务对象吃请和礼品),推行双屏服务,其中一块屏幕对内,另一块屏幕对外,让行政服务过程全面公开。在房产、国税、地税等较大窗口单独设置导询台或咨询导办岗,受理办事咨询,初审申报材料,解答法规政策,为群众提供服务导引。深入开展“马上办”作风建设活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细化目标任务,责任到科室、窗口,并深入推进落实,以“马上办”活动,打造高效服务品牌、亲切服务品牌、优质服务品牌、便民服务品牌、创新服务品牌、标准化服务品牌等六大服务品牌。

同时中心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建成一个150平米的车棚,解决窗口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日晒雨淋问题。为办事群众提供茶水及纸杯,解决群众喝水困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完成空调增容改造,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场所。协调公安交警部门,解决出租车和群众办事车辆停车难问题。

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3月14日,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滁州、淮南督导组第一组长朱成林视察中心,对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给予充分肯定;省电视台《共产党人》栏目予以报道。

二、深化审批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抓简政放权,无缝对接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20xx年下半年以来,省政府陆续取消省级审批项目49项,向市县两级下放了32个审批项目。为做好衔接落实工作,中心会同市法制办、市编办印发了《关于做好衔接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对照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主动与省直部门对接,拿出衔接落实措施,并要求相关部门对承接的审批项目进行流程再造,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市政府于6月5日印发《关于衔接落实省人民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滁政秘〔20xx〕83号),取消49项中,我市没有对应的28项,其余21项全部取消;下放32项中,市级承接办理25个,市县两级共同承接办理7个;对应调整1项;转变管理方式1项。目前,全部承接落实到位。在承接的基础上,我市也同步推进项目清理下放,已有21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或下放县区级办理。其中市教育《利用互联网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网站和非学历教育网校的审批》下放县级办理,工商部门将公司登记下放两区办理。

(二)抓对标赶超,促进窗口建设全面提质。

1、落实“大厅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内审批快”。围绕面向企业群众办理的项目全进中心、项目办理的环节全进中心、承接下放的项目全进中心等原则,突出涉企、涉建、涉及民生等重点项目,并参照外地项目进驻情况,制定了项目进中心方案,并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经市政府办协调,与相关部门一一对接。一年来,市直13个部门新增29个项目进中心办理,增设司法局窗口和基建联合测绘服务岗3个窗口。

2、开展对标赶超提升行动。各窗口在去年对标赶超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升标杆,主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交流,建立联系密切沟通,瞄准业界最优窗口、最好经验,再学习,再提升,再赶超。先后有气象、质监、民政等20多个窗口赴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学习,5个窗口重新修定了对标赶超目标,27个窗口在对标赶超过程中新出台改革创新举措95条。5月,中心将各窗口对标、赶超及创新举措汇总并展示,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倒逼窗口认识改革紧迫性、重要性,加快落实赶超、创新举措,确保目标顺利实现。建委窗口全部40个审批服务项目办事平均承诺时限由11.7个工作日压缩至4.95个工作日,压缩率58%。平均审批环节由原来的7.9个压缩至5.4个,压缩率31%。房产窗口设置总服务台,接受办事群众咨询,新增测绘受理岗,成立测绘成果审核办公室,实行“一张图”管理;环保窗口成立市环保局项目帮办领导小组和环保技术服务小组,实行环评工作联系单制度;安监窗口将两项审批项目由承诺件改为即办件,并将县安监窗口建设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药监窗口将食品生产许可项目的承诺时限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减为30个工作日,食品委托生产备案事项等三项审批项目由原来的承诺件调整为即办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由5个工作日调整为3个工作日;消防窗口进一步整合窗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台帐管理,形成完善的日常工作体制。

(三)抓运行管理,提高联合审批服务效率。

1、提高涉企涉建两个平台服务效率。今年以来,紧抓六轮流程再造创新成果,印制了第六轮流程再造资料汇编,不断固化流程再造成果,实现审批服务效率的再提升。同时重点加强涉企涉建两大领域七大联合审批平台规范运行。在企业注册“一表通”上,以工商企业注册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简化手续,实施注册资金认缴制,强化出入口及节点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申报资料在各办件窗口间的传递效率。在基建联合审批平台管理上,修订基建收费“一表制”,取消2项收费,降低7项收费标准,结构性取消12项收费。20xx年全年,通过企业注册“一表通”平台,登记注册公司1332户,注册资金63亿元,均实现即办。通过基建联合审批平台,联合图审1413项,建筑面积481万平方米,办理施工许可证192件,452.66万平方米,基建“一表制”集中统一收取建设规费15919.61万元;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受理355项,一次性验收合格通过273项,一次性验收合格率77%;土地房产登记办理房产登记10.58万件。规划阶段联合审批35项,办结35项。

2、试行工程建设联合测绘。8月底,中心联合市国土局、房产局、规划局联合出台《滁州市建设工程联合测绘实施办法》,实行工程测绘服务市场化。联合测绘实施后,国土、房产、规划等部门破除部门壁垒,相互开放测绘业务,不再只认可本部门下属的测绘机构的测绘成果,只要是合法的测绘成果均一视同仁,促进测绘市场有序竞争。

3、探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今年8月由中心与市发改委联合印发并实施《滁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暂行办法》(滁政务〔20xx〕67号),依托中心多部门集约式办理的联合审批平台,将政府投资项目,包括项目建议书(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核准制适用于政府核准目录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以及备案制适用于企业其他投资项目的审批全部纳入联合办理范畴。新的运行模式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由市发改委牵头实行发改委窗口一窗受理,申报材料窗口间内部流转,各部门同步审查,审批结果统一送达,变部门间体外循环为窗口间体内循环,变各部门多头办理为窗口内集中办理,最大限度的压缩了审批流程,精简了审批材料,减少了办理时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审批阶段企业不用再逐个部门的“跑门路”,在服务中心即可“一站式”办结,审批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保证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四)抓流程再造,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

8月份,我市启动了以清理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第七轮流程再造活动,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中有关中介服务。一是清理并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编制全市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对全市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清单之外的中介服务成果不得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二是清理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收费行为。对清理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物价部门对其收费进行审核,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分别制定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的项目目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其收费标准。本轮再造活动已经过法制办和物价局审查,共有26个部门和单位梳理上报131个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项目。相关工作已基本结束,待提交相关会议研究。

(五)抓服务拓展,推进服务向基层及园区延伸。

1、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意见》(滁办发〔20xx〕7号),同时,市效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务(为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的意见》(滁效办〔20xx〕14号),两个文件重点对乡、村两级服务中心包括组织领导、机构设置、面积标识、软硬件配备、服务项目、办事流程、工作纪律等进行规范。11月初,中心和市效能办对各县、市、区“两个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从现场督查情况看,各县、市、区政府对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把基层为民服务中心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建章立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机制逐步理顺,总体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积极作为,细化规范,强化督查,对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力度不断增强。全市11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或正在改建为民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大厅平均面积160㎡,常驻工作人员平均9名,进驻项目平均30余项,计生、低保、涉农补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均进驻乡镇中心大厅办理。全市1188村(社区)全部建成为民服务代理点,其中279个村(社区)在代理点基础上通过大厅升级改造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使用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平均面积60平方米,代办事项平均23项,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不断完善。

2、全面优化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绿色通道”建设。一方面帮助筹建“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推进苏滁现代产业园行政审批“二号章”管理制度。经多方努力,该中心于9月份正式运行,市国土局和市规划局等项目通过与苏滁现代产业园管委会签订协议委托办理,市环保局、市建委、市房产局、市商务局通过授权协议将园区项目审批权授权窗口办理。另一方面,对于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暂不具备审批条件的服务项目,由中心协调相关窗口启动“绿色通道”,实行全程帮办代办。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所有承诺时限由工作日改为日历天,不再区分节假日和工作日,确保所有项目最快、最便捷办完。

(六)抓标准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根据省政务服务中心提出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中心与市质监局联合印发了《滁州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滁政务〔20xx〕62号),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一年多来,中心上下全员全程参与,共同修定标准文本,共同推进标准实施,建成覆盖全面、突出重点、具有滁州特色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突出高标准和实用性,逐一梳理窗口审批服务项目,逐一梳理每个审批项目的服务依据和流程,逐一梳理项目办理的环节和时限,逐一梳理项目收费和标准,突出滁州行政审批改革成果,并特别单独编制了服务满意度评价标准,从评议形式、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规范,并将客户满意情况与投诉改进情况上升为与服务提供同等重要地位,更加强调了“群众满意是检验政务服务成效第一标准”的理念。在标准贯彻落实中,一日一巡查,一周一通报,确保任一岗位、任何人员都能在一言一行中体现标准,每一办件、每次服务执行标准,以亲民利民为民的规范窗口形象展示中心标准化建设风貌。今年10月,省政务服务中心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对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评估验收,综合评分96.5分(全省最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并达到省级示范水平。

八个县(市、区)中心,凤阳中心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已先期通过验收,明光作为第二批服务标准试点单位,今年6月以96分高分通过验收。琅琊中心并入市中心同时接受省专家组评估验收。今年12月,受省政务服务中心委托,市中心会同市质监局组成考核组,对天长、来安、定远、全椒、南谯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验收。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察看现场、查阅资料、随机调查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方式,进行评估打分。从评估情况来看,各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已阶段性完成,五个县(市、区)中心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其中,天长、全椒、定远、南谯等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工作力度大,水平高,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我市超额完成省政务服务中心提出的县级中心60%通过验收的任务,得到省中心高度肯定。

三、突出重点信息公开,以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一)拓展公开渠道,建立完善多项公开机制。

1、建立政策解读机制。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3号)精神,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6号),要求各部门提请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或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重要政策文件等,均应及时在市政府的网站进行解读;各部门自行出台重要文件,也要通过部门网站等载体进行科学解读,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改革举措。政策解读机制保障了群众对政府发布的重点信息既想看又能看得懂。今年以来,我市共发布解读文件16件,尤其是民生类政策解读,为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提供了便利。

2、建立新闻发布工作机制。8月,我市出台《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过新闻发布做好我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安排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4号),根据文件,我市从20xx年第三季度起,市政务公开办会同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市编办、市财政局、市房管局、市药监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物价局、市国土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招标局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要求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机制建立以来,我市召开了“市环境质量状况”、“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等5场新闻发布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通过新闻发布会“晒”出来,让群众听得懂,同时也“看”得到。

3、充分利用其它公开渠道。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上,我市还充分发挥政府公报、报刊、广播、电视、信息公开栏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等渠道作用,及时公开各类信息。此外,还多次在滁州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中就我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有关问题与公众在线互动。

(二)突出公开重点,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1、划定公开范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xx〕1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20xx年全省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77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出台《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20xx年滁州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5号),明确了全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即重点围绕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管5个方面(共19项具体工作)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明确公开主体与职责。根据划定的重点领域信息内容与关联性,确定了市编办、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国土局、市房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经信委、市药监局、市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门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或责任部门,并明确其责任。一是要分解任务,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和时间进度安排;二是要细化公开内容,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要求,完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及内容规范;三是要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四是要加强社会反映评估和舆情引导工作,确保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及时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五是要加强培训,加大信息公开队伍建设。

3、信息公开成效明显。今年,我市共发布重点信息8.22万条,部分领域信息公开迈向“深水区”。一是在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上,市直87家全部公开了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8个县(市、区)也同步公开了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二是在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上。市政务公开办与市编办、市法制办、市监察局联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在过去清理的基础上,结合承接省下放的项目,再次全面梳理审核本级行政职权并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等,面向社会公布。三是在强化权力运行办事结果的公开上,要求各单位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办理的过程、结果全面公开,进一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四是在公共资源监管、公共服务信息上继续发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得到常态化公开。

4、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今年,市政务公开办以《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意见》(滁办发〔20xx〕7号)为契机,依托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服务代办点,建立了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场所;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政务公开网站,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手段推进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和村(社区)村务公开有机衔接。多个县市区“阳光村务”等信息查阅平台已投入使用,公开的政策法规、党务村务、劳动用工、民意信箱等内容,让村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突出便捷高效,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一)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根据省政务公开办、省经济信息中心《关于实施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通知》(皖政务办秘〔20xx〕4号)文件要求,我市政务公开办于今年8月初,开始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的页面、栏目、功能和架构进行了改版和升级,现已基本完成了网站改版升级工作。改版后的网站上线运行,政务公开办时时对网站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新网站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权限下放,市县管理权相对分离。市及8个县(市、区)分别拥有自己政府信息公开网。不仅降低了数据量,保障网站高效运行,也方便了群众获取信息。二是内容与功能更加丰富。新增了通知公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等栏目和政务微博、新闻发布会等链接,提升了检索、查询、信息发布与审核等功能,更加方便群众浏览、查询。三是访问更加便捷、服务更加高效。市政务公开办此次对网站的数据库、防火墙等硬件进行升级,不仅提升新版网站的访问速度,还保障了网站的安全运行。

(二)稳步推进三级联动试点建设工作。

今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我中心成为安徽省政务服务业务及电子监察三级联动建设第二批试点单位。为切实做好试点工作,中心多次赴外地实地考察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开拓思路,经过多轮研讨,最终确定了试点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外网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系统、市县联动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智慧政务大厅系统、政务公开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九大系统平台,推动行政审批上下、左右、内外互联互通,促进审批服务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实现行政审批运行数据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信息公开化、监管全程化。中心已初步形成建设方案,根据上级要求,将与行政权力运行“一库四平台”建设同步实施。

(三)优化知情评议,强化中心作风建设。

建成综合评议体系,突出短信反馈评议、评价器评议等电子评议手段,中心专人负责对窗口评价器及短信评议平台进行监测,形成检查通报常态机制,每季度针对窗口评价器、短信反馈评议以及窗口计算机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对存在问题要求相关窗口限期整改。今年共接受评价器评议71136次,其中非常满意70565次,满意563次,一般7次,无不满意评价,好评率达99.2%。同时短信平台共发送短信9213条,接收反馈信息4720条,其中满意4672条,基本满意48条,无不满意,满意率达98.9%。

五、办好一会一刊,突出宣传滁州。

7月31日,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明光召开。省直有关部门、16个市及广德、宿松两个省直管县的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同志齐聚明光,通过实地调研明光中心、观看标准化工作宣传片、观看礼仪展示等方式,交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研讨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此次会议,是对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的肯定,进一步巩固了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在全省排头兵的地位。

(二)认真做好《政务服务》内刊的编发工作。

《政务服务》内刊是全国政务服务系统中唯一工作交流刊物,创刊于20xx年6月,由省中心主办,滁州中心承办。今年已出刊四期,在行业内引起较好反响,省内外同行对杂志给予高度肯定,纷纷来信投稿。武汉、厦门等中心还来电积极要求订阅杂志,计划将杂志分发给其所辖县、市、区,交流学习。

以工作为支撑,以杂志为媒介,今年有30多批全国各地政务服务中心来滁考察交流,扩大了滁州市的影响力。

六、关于20xx年工作安排。

在20xx年,中心将以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对标赶超全面见效年”的定位,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化为核心,积极实施“六大行动”,助推争创“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巩固“全省一流政务公开办公室”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提升中心各项工作水平。

1、基层服务整体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水平,努力实现市县“改革同步,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一流”;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提质,按照项目进驻参考目录,实现项目进驻,人员进驻,管理集中,办事方便,杜绝“一站式服务”变成“多一站式服务”;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及便民代理点办公有场地,岗位有人员,在岗有事做,服务真心办。并着力推进市县乡村审批服务系统联网,逐步做到村(居)民网点提交资料,市县乡分级联办。

2、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动。在20xx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好“一库四平台”(行政权力项目库,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政务公开服务平台、法制监督平台、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工作,参照省级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结合省市县三级试点及我市审批平台建设实际,做好方案设计及认证,适时启动项目招标程序,力争行政权力运行、监察“一库四平台”系统建设破冰启动。

3、联合审批拓展行动。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20号)及《安徽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三证合一”登记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服〔20xx〕25号)文件精神,试行在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中不减少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审批权限、不改变原有证照管理方式、不改变原有证号编码规则的前提下,依托现有的“一表通”系统,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与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先期实现一证三号,适时启动一证一号,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程序,缩短办件时限,促进市场主体登记便捷高效。

4、对标赶超深化行动。对标赶超活动自20xx年启动以来,一大批窗口通过对标先进,学习赶超,已达到或超过原先设定的目标,成为省内同行中的领先者,甚至在全国行业内具有了一定的影响。20xx年是中心对标赶超活动的全面见效年,中心将加强与各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全力深化对标赶超,已完成的目标要重新修订,未完成的目标要加快进度,多走出去,多实地交流,深入了解各地动态及改革创新举措,逐步实现业内领先。对于不能在省内领先的部门窗口,将在评先评优中“一票否决”,以硬考核促进快提升。同时,依托《政务服务》内刊及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既要工作实,也要出名声。

5、政务服务标准巩固提升行动。今年,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已高分通过省级评估,这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要坚持“有标可依、有标必依、违标必究”原则,进一步加大标准实施情况督促检查,结合改革进展及对标赶超成效及时修定“提供标准”,完善督查点评制度,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保障标准实施,促进标准化建设水平、管理水平、运行水平再提升,确保标准化工作成为政务服务工作的不竭动力,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国家级验收,提升滁州中心在全国政务服务系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奋力实现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

6、政务公开提质行动。按照“抓基层,夯基础,强规范,促公开”原则,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一是抓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拓展政务公开工作内容与标准,充分发挥示范点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整体水平。二是夯实政务公开基础工作,抓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办事公开,落实权力清单制度,通过公开制约权力行使全过程。三是强化制度规范,提升公开质量。认真落实新闻发布会制度、重要政策解读制度,制定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及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使政务公开有规可依,违规必究,逐步提升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政务服务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xx年,市政府政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认真贯彻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以及市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工作总体部署,在放权上抓落实,在服务上抓创新,在作风上抓整顿,在宣传上抓典型,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努力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xx年,中心累计受理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44.6万件,其中即办件11.33万件,承诺件33.27万件,即办事项办结率保持100%,承诺件平均提前办结率58.13%。

(一)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推进审批事项承接、取消、下放和整合,确保按要求落实到位。20xx年,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有关要求,本着“该承接的承接、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的原则,积极调整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做好事项减、转、放工作。本年度,中心指导40多个窗口部门及时对接省上,承接下放事项5项、取消82项、下放审批和服务事项46项;金牛区等11个区(市)县中心将100多项针对自然人的审批和服务事项下放到街道便民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站。在工作中,中心主动衔接做好承接事项的办事指南,做好取消事项的对外公示,做好下放事项的督促落实,做好后续服务的监督检查,确保办理事项“接得住、管得好、用得活”。

2.统一规范入驻区(市)县中心事项,确保市域范围工作标准化。一是引导区(市)县中心从服务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系统规范,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审批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如武侯区、天府新区采取的符合iso9001标准的服务体系。二是按照深入规范全市政务服务体系三年规划工作思路,组织对区(市)县中心办理事项的合法性、准确性进行专项审查,对成华、高新等10多个区(市)县中心的8295项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了优化和流程再造,解决问题76个,优化清理25个。三是统一部署推进市和区(市)县两级全程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将以形式要件审查为主、程序简单的事项纳入全程网上审批之列,进一步规范了网上办理工作。本年度,市和区(市)县中心两级共开通网上审批事项232项。20xx年,区(市)县政务中心推进标准化工作成效明显,成都高新区、彭州市、大邑县等政务中心荣获了“四川省县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四川省政务服务工作创新先进集体”、“成都市劳动模范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3.规范民生领域证明材料,确保清单之外无证明。按照国务院20xx年5月6日、5月12日会议精神,积极向市政府汇报,推动在全市范围内联动清理奇葩证明,印发了《成都市清理规范民生领域证明材料工作实施方案》,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生领域证明材料集中清理,依法规范了办事要素,取消了不合法、不合理、额外要求提供的各种证明、佐证材料。本年度,共清理各类证明材料6000余项,处理相关投诉901条,对790余项统一开展了合法性审查、对290余项开展了合理性审查,集中规范审批前置条件、中介服务、证明材料,统一归并为1018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办证难、办事难的问题。

(二)创新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方式转变。

1.助推“三证合一”,促进我市商事制度改革。20xx年,针对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需求,中心积极推动窗口部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及时出台《成都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开“三证合一”登记方式改革,将原由工商、质监、税务3个部门分别核发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改为由工商部门核发1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并将登记数据同步交换至四川省信息共享平台及成都市信用网。同时,进一步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改革,放宽企业注册登记条件,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一照多址”、“企业集群注册”等措施,努力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在了全国副省级城市的前列。20xx年,全市市场主体总数和注册资本总额突破“100万户”和“20xx0亿元”大关,分别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位和第2位。

2.推进“一窗式”服务,促进多范围、多领域事项审批方式改革。20xx年,针对新常态下阻碍我市创新的“堵点”、影响创业的“痛点”,市和区(市)县两级中心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的经验,大力推进“一窗式”模式。一是中心启动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及资源共享运行系统,专设窗口,专人管理,专项优化线上线下服务,建立起“统一接件、一表填报、信息共享、同步审批”的工作流程,实现了信息实时采集、申请材料和审批结果网上共享,将27个部门的7个办理阶段优化为5个,减少申报材料16项,缩短办理时限14个工作日,实现了审批网上留痕、全过程实时监控。二是彭州、新津、龙泉、金牛等12个区(市)县中心围绕政务中心整体、局部及至复杂事项领域,探索建立了多种“一窗式”服务模式,如武侯、双流、新津的行政审批局,彭州的“一窗一章”模式,金牛的青年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等,有效推动了政务服务的深入发展。三是市级分中心积极探索“一窗式”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和事项下沉,呈现出多点布局、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如市房产分中心20xx年9月1日实施“一窗式”模式后,明确由市房管局一个窗口对外,将税务受理和审核置于后台,办理时间由8天缩短为4天,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3.推进“b2g、r2g”,促进政府与企业、群众之间的多向互动。20xx年,中心针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形势,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多方式互动,初步形成“线下收集、线上分解、线上办理、线上督查、线上查询”的良性运行机制。部分区(市)县中心还量身定制,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b2g、r2g”新模式。一是中心以深化服务为重点,增设了b2g服务窗口,加强了市级政务服务“一窗式”app模式研究,形成了“统一规划建设、充分集成渠道、突出办事功能”的整体思路,找到了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新方法、新措施,推动了新型政企、政民关系的发展,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中心从理顺服务沟道入手,进一步整合“成都服务”微博、微信、支付宝等渠道,搭建起“三合一”服务平台,构建起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微博(微信)集群体系。本年度,“成都服务”微博、支付宝粉丝和微信听众总人数超过124万,“成都服务”共受理网民诉求42916条,区(市)县政务微博(微信)共受理诉求41770条。三是郫县、新津、双流等区(市)县中心积极探索,将“一窗式”、“一键通”融入工作园区服务、融入重点镇服务、融入美丽新村建设,为区域政务服务模式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为区域公共服务网上服务模式定制奠定了良好基础。如市房产分中心开通的“蓉e房产”、市公安办证分中心的“成都公安微户政”等。

(三)多措并举,推进政务服务软硬环境建设。

1.围绕服务场所,积极推进市民中心建设。20xx年,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城双核、双核共兴”战略,立足前沿定位,主动思考,积极争取将市民中心列入全市重要民生项目,切实加强了建设前期需要调研和方案论证工作。期间,对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的12个政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深入调研,组织42个窗口部门、6个市级分中心和7个市级相关部门,深入研究了入驻“市民中心”所需的功能、面积、条件等,完成了市民中心需求汇总、项目建议报告、规划选址建议等诸多环节工作,目前市民中心已完成选址定点。本年度,武侯、成华、金牛等区(市)县中心也大力推进硬件环境建设,纷纷建成并迁入新政务中心对外开展服务。

2.围绕重大项目,积极推进绿色通道建设。20xx年,中心针对895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重点项目服务机制,主动发现问题,分解落实问题,督促解决问题,坚持做好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和全程代办服务,先后为中铁产业园项目、四川大剧院项目、川大华西第二医院项目等136个建设项目提供了免费代办、协调协同、跟踪服务,协调代办招商引资项目111个。新都、郫县等区(市)县中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针对800多个区(市)县重点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企业服务月”、“重点镇招商引资服务”等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创新服务,有力助推了中心工作。

3.围绕政务服务,积极推进作风建设。将窗口建设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局长进大厅”活动、窗口素质提升活动以及电子监察监督相结合,坚持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有效改善了工作作风。一是加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制定了《市政府政务中心“庸懒散浮拖”及“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实施方案》,针对企业关注、群众关切,大力整治庸懒散浮拖、态度生硬等问题,坚决克服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现象。20xx年,在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先后开展专项督查20多次,整改问题70多个。二是加强“局长进大厅”活动。将其作为走基层、改作风、解难题的重要平台,进一步细化了活动目标,量化了日常评估,提升了办理实效。本年度,市级部门主要或分管负责同志共1179人次先后到中心窗口值守,其中,“一把手”进大厅值守60余人次,接待办事群众18467人次,受理现场咨询及问题反映10311件次。三是加强窗口素质提升活动。开展了审批制度改革、依法行政等一系列专题讲座,加强了服务规范和礼仪等方面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素养。四是加强电子监察和现场监督检查。建立成都市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廉政风险防控;组织政务服务监督员开展明察暗访,强化了电子监察系统的日常监督;组织开展常态性的工作检查,加强了过程管控,促进了行政审批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

(四)深化宣传,扩大全市政务服务对外影响。

20xx年,中心高度重视全市政务服务系统的宣传报道,充分利用省、市媒体和内部信息渠道,加大了宣传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省级媒体,加强了亮点工作的宣传。全年共策划8期,重点对成都全面优化改革审批事项、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一窗式”服务模式、清理民生领域证明材料等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二是充分利用《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成视新闻》、《深夜快递》、《今晚800》)等市级媒体阵地,加强了四级政服务服务体系的典型宣传。本年度,共策划专题宣传报道47期,集中报道了167个亮点作法和措施。三是充分利用《政务服务简报》、《成都政务之声》、政务中心网站等系统内宣传阵地,加强了政务服务的全方位宣传。全年共编辑、印发《政务服务简报》48期、专刊41期,编辑、印发《成都政务之声》12期,有效扩大了对外影响,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和舆论氛围。20xx年,市政府政务中心和郫县政务中心在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活动中荣获“百优”称号,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

二、工作思路。

20xx年,中心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三位一体”政务服务载体(实体大厅、网上大厅和掌上大厅)建设,推进以人为本的环境建设,争取实现全市政务服务尽快转型升级,实现各项工作再一个新台阶。

(一)继续推进市民中心建设。立足于我市“一城双核、双核共兴”的战略布局,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把政务服务软硬环境建设列入重要日程,切实抓好推进。一是在硬环境建设上,结合新市民中心建设,在需求调研基础上,深化建设前期准备,包括新中心立项开工、建筑设计等方面工作,为新中心建设提档升级打好基础。二是在软环境建设上,结合打造超级版“政务超市”,进一步推进功能整合,深化“一站式”建设,丰富“一窗式”设计,扩大“多点式”布局,并做好入驻事项特别是服务事项的增量工作,力争实现办理事项应有尽有、服务功能(包括咨询、代办、办理等)相对齐全、沟通渠道同步运行,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充分体验到方便快捷。

(二)继续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立足于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服务的要求,按照“分步建设、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进移动政务服务网络建设,深化政务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市级移动政务服务(包括pc版和app版)的统一规划,深化“一窗式”市级移动政务服务网建设,尽量减少部门各自为政、独立运行给群众办事带来的浪费和不便,争取实现“一张网”联动,一个app功能尽有。二是充分集成政务服务渠道(包括信函、电话、短信、电子邮件、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努力推动“八位一体”同步运行、线上线下同时开展,让不同服务渠道各尽其用,让不同使用者各得其所,促进互动提速,扩大对外影响,逐步提升政务服务品牌效应。三是整合窗口部门专属业务系统的接口,争取形成统一的政务服务接口,并能够统一向第三方平台及市民提供服务。

(三)继续加强政务服务窗口建设。立足于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心将以“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改“四风”、转作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务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服务群众能力建设,大力推行规范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工作激情,营造优质服务氛围。二是加强窗口长效监管机制,健全群众投诉处理的调查反馈机制,进一步抓好问题整改,抓好学习和工作落实,努力推进政务服务窗口建设。

(四)继续推进跨区域政务服务合作。立足于我市构建西部“菱形经济圈”的统一构想,积极推进成都、重庆、西安、昆明、贵阳等西部区域城市之间政务服务协同与合作,并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打造区域政务服务合作平台,密切区域政务服务交流,探索跨区域业务办理工作,为西部“菱形经济圈”内城市之间在资本、人才和生产要素等方面的自由流动提供最优政务服务,助推进一步提升区域城市的整体开放度、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政务服务中心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打算

xxxx年,区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共受理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xxxxxx件,办结通过xxxxxx件,现场办结率xxx%,按时办结率xxx%。镇(街办)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xxxxxx件,按时办结率xxx%。分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xxxxxx件,按时办结率为xxx%。

一是大力开展行政审批事项前置条件清理。今年以来,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区审批事项前置条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此次清理,共涉及行政审批职能部门xx个,行政审批事项xxx项,前置条件xxx项。对xxx项不符合我区实际情况、xx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事项前置条件进行取消。

二是全面清理涉及民生领域的证明材料。今年共清理出涉及公安、计生、教育等民生领域证明材料xxx项,明确取消了其中的xx项证明材料。

一是在为“自然人”服务方面,主动站在办事群众的立场梳理办事流程。按群众“办事开菜单”的方式,将审批审查事项进行有效排列组合,用群众语言,构建清晰易懂的办事流程。目前已经将工商注册的xxx个行业xxx类事项的办事流程进行了再造,还结合“互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研发推出了x区政务便民服务系统之工商注册子系统,让市民在x公众信息网首页就可直接进入便民服务系统进行查询。

二是在为“企业法人”服务方面,不断深化模拟审批工作。以“一图、一册、一账、一单”的具体举措,有效推进重大项目模拟审批。截至目前,已有涉及工业类和三产服务类的xx个项目陆续启动,其中有x个项目已经完成模拟审批程序,莱美药业已经转换正式批文并进场开工。相比之前的工作程序,项目开工可提前x个月到x年时间。

三是大胆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了建设项目审批改革“x+x+x+x”实施方案(第x个x指将建设项目开工前分成“注册、立项、规划、报建”x个行政审批阶段;第x个x指在区政务中心设“注册、立项、规划、报建”x个联合审批窗口;x是指新设立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x指建立若干中介服务机构名录)。

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巩固提升“庸懒散浮拖”整治成果,大力培育政务中心的团队精神,增强中心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一)加强人员管理。发挥窗口绩效考核的功能,及时兑现奖惩结果,全年共评选优质服务标兵xx人,扣除x名违纪违规人员的窗口绩效,及时处理投诉xx起,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年终考核及单位目标考核挂钩。

(二)加强学习培训。定期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开展各项培训,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到消防中队开展灭火训练进行安全教育,组织窗口人员到大邑邑州监狱实地学习开展警示教育,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素能。

xxxx年,政务中心的相关工作在《中国县域经济报》以《进一个门,办所有事》进行了报道,先后被《x日报》《x商报》报道,在《x日报》先后报道xx次,还接受了省政管办主任x的实地调研。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政务服务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xx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认真贯彻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及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工作总体部署,在放权上抓落实,在服务上抓创新,在作风上抓整顿,在宣传上抓典型,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努力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xx年,中心入驻部门及服务窗口共受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502584件,办结通过487610件,其中即办件112635件,高新区、天府新区以及19个区(市)县政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6434126件,办结通过15519613件,公众评价满意率99.99%,现场办结率和按时办结率均为100%,无超时办结现象,完成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均为100%目标。

(一)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落实简政放权。

1.清理规范基层办事指南,汇编行政审批相关文件。印发《关于清理规范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区(市)县在本行政区域内先行清理,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事项的数量、名称、办事指南“三统一”。邀请有关专家对行政审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和汇总,编印《行政审批法律法规制度汇编》,共收纳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省、市各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53个。

2.推进涉审服务事项和行权事项入驻。一是完成对成都市国土规划地籍事务中心等6家与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相关的涉审服务机构的机构设置、人员状况等情况的统计调查,为下一步制定入驻方案做好准备。二是对市本级199项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清理,取消该类型的全部事项,并将此类事项调整后的其他行权事项纳入成都市政务审批服务平台进行办理。

3.做好审批事项取消、调整、承接、下放的衔接落实工作。截止12月31日,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共梳理调整市本级各部门单位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12项。其中,新增33个事项,取消42个事项,下放19个事项,冻结10个事项,合并调整4个事项,部分调整4个事项。

4.推进公共服务事项入驻中心。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成都市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工作方案》(成办函[20xx]76号)相关工作部署,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事项进驻中心大厅办理。

(二)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1.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制定推进网上审批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事项的网上审批。召开中心各部门窗口网上审批操作培训会和部门窗口推进网上审批专题会,狠抓落实。20xx年,市本级42个部门单位的927个审批服务事项中,40个部门单位的740个事项纳入网上审批统计,已有40个部门单位的541个事项开通网上审批,开通率73.11%。

2.推进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一是优化审批系统。总结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及资源共享系统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优化流程,完成系统最终验收。二是开展联合勘验。印发《成都市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联合勘验实施方案》,由中心协调组织各审批部门统一进行现场勘验。

3.探索政务服务“一窗式”模式。20xx年,中心先后在餐饮网吧、市场准入、外籍人士来蓉等领域试点推进“一窗式”服务。一是在青羊区试点开展餐饮网吧“一窗式”服务,实行综合窗口“统一接件、内部流转、全程代办”的多部门并联审批模式。二是拟定企业市场准入“一窗式”全流程图,将前置及后置事项、税务发票等纳入办理流程。三是成立外籍人士来蓉“一窗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梳理办理流程。

(三)完善政务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质量。

1.开展“局长进大厅”工作。先后下发《关于印发〈省委第三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局长进大厅”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活动主体,规范活动流程,完善考核机制,明确任务分工,确保“局长进大厅”工作扎实开展。

2.设立“新型人才服务中心”,筹备“家在成都服务中心”。一是对与专家人才工作生活相关的67个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制作办事指南。二是明确专人担任主办员、协办员,为专家人才提供全程代办、协调督办等服务。三是以“成都服务”app为依托,打造成都人才服务平台。四是梳理与外国人来华工作、生活相关的服务事项,汇编成中英文对照的《外籍人士在蓉办事指南》,并开发“家在成都”互联网站、手机app。

3.打造政务新媒体服务统一平台。一是开发“成都服务”手机app并正式上线,整合多个部门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二是开发“新媒体运用政务服务信息接入管理平台”,实现多个新媒体平台的诉求信息统一处理、网上办理。三是结合“局长进大厅”活动,邀请相关单位开展微访谈活动。

(四)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审批行为。

1.完善电子监察制度。一是加强对各级政务大厅的视频监控和审批过程监督,专人负责通过视频监控对窗口人员的行为进行不间断巡查。二是加强检查报告问责力度,对发现到的问题进行问责和整改。三是将政务新媒体平台诉求办理情况纳入电子监察。

2.建立督查报告处理反馈机制。中心聘请政务服务监督员14名,通过明察暗访,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形成督查报告。中心设专人负责协调监督员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督办整改。20xx年,政务服务监督员对全市政务服务情况走访了164人次,共形成察访政务服务情况报告30篇,提出意见建议109条。同时,根据市政府政务中心安排,对8个市级部门的办事指南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

3.围绕政务服务,积极推进作风建设。一是进一步建设党员干部队伍。中心成立领导小组和督导小组;组织开展各类学习102次,先后四次组织全市政务系统289名党员干部赴延安、井冈山、韶山开展党性教育学习培训;印制并发放汇编党章党规、系列讲话主要精神的“口袋书”2万余份;开展政务系统“美丽成都党员示范行动”。二是狠抓党风廉政,进一步打造风清气正格局。中心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开展约谈及交心谈心,分别签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承诺书》、“一岗双责”责任书,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开展走基层服务,进一步解决群众困难。

(五)深化宣传,扩大全市政务服务对外影响。

一是充分利用《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省级媒体,加强了亮点工作的宣传。二是充分利用《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等市级媒体阵地,加强了四级政务服务体系的典型宣传。三是充分利用《政务服务简报》、《成都政务之声》、政务中心网站等系统内宣传阵地,加强了政务服务的全方位宣传。

二、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中心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争取实现全市政务服务尽快转型升级,实现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一是落实简政放权措施。严格对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做好下放事项的承接办理,取消、调整事项的及时清理。二是加快公共服务事项和涉审服务事项入驻。三是全面清理市级各部门相关的省市县联审事项和许可限额事项。

(二)继续推进“市民中心”建设。

立足于我市“一城双核、双核共兴”的战略布局,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把政务服务软硬环境建设列入重要日程,切实抓好推进。在需求调研基础上,深化新“市民中心”建设前期准备,进一步推进功能整合,深化“一站式”建设,丰富“一窗式”设计,做好入驻事项特别是服务事项的增量工作。

(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

一是完善网上审批系统,并进行“成都服务”app、微站的二次开发,优化线上服务功能。二是加快建设城市服务接入管理平台,继续推进“家在成都”项目进展。三是开发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运行平台,建设集服务、管理、监察、决策于一体的综合运行管理平台。四是与重点项目服务室等机构合作,实现诉求共享与多渠道受理,完善“新媒体运用政务服务信息接入管理平台”功能,开通“成都服务”直播平台。

(四)加强对简阳市政务中心的指导工作。

一是完成成都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在简阳市政务中心的部署工作。二是指导简阳市政务中心开通“简阳服务”新媒体账号。三是指导简阳市选择2—3个乡镇便民中心开展标准化建设,并作为示范在简阳市逐步推广。同时,指导简阳政务服务中心启用二号章。

市政务服务中心年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提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导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着力推进政务服务x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是完善综合窗口设置,发挥“一窗效应”。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设置,将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分为立项和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x个阶段,相关事项涉及部门均入驻综合受理专区,形成一个阶段一个部门牵头,配合部门联动的运行机制,有效保障一般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二是全面落实系统应用,实现“一网通办”。会同投资项目涉批部门抓好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系统x个审批事项配置和材料梳理,完善阶段申报材料和申报表单设置。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x平台的运用,根据项目类型,实行分阶段统一表单、统一申报,牵头部门综合预审,各部门并联审批。三是推进外线工程审批“一件事”。会同市住建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等部门,全面推进外线工程联合审批“一件事”改革工作,加快优化用水、用电、用气报装手续,以进一步提升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便利性、满意度和获得感,目前实行外线工程审批“一件事”项目x个。四是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全程无偿代。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办。对“x”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乐商回归项目等实行全程无偿代办,主动上门对接x诚亚供应链有限公司仓储物流园项目、***储备粮x直属库有限公司仓储物流项目等企业,对代办项目进行排查摸底,分别制定审批进度计划表,倒排审批时间节点,实行“一个投资项目、一张审批进度表、一本代办日志、一名专人负责”的点对点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目前已为x家企业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其中x家已领取施工证,涉及投资额x亿元,总建筑面积x平方米。

(二)推进民生事项审批权限下放。以整体政府理念推动协同高效办事,扩大乡镇(街道)社保医保、民政救济、企业登记等民生方面权限,按照“依法下放、应放尽放”的原则,将量大面广、基层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权限赋予乡镇(街道)和各基层站所。截止目前,市医保局已将市本级所有x项医保业务下放到全市x个医保服务点,并实行全城通办;x项医保业务下放到x市人民医院等x家定点医疗机构,x项医保业务下放到x家农商银行网点;在前期医疗救助对象认定及救助金给付等x个事项下放的基础上,再向乡镇(街道)下放x个医保事项;市人社局已会同市医保局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业务下放相关工作的通知》,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业务下放到乡镇(街道),目前正在做软硬件设施对接和业务培训工作,拟于x月x日起实施。民政局老年人优待证已下放到各乡镇(街道),市政府已印发《x市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实施方案》,将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县级审批权限赋予乡镇(街道),x月x日起施行;市场监管局个人独资企业登记已下放到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以及尚未进驻基层便民中心的市场监督管理所,其他各类型企业登记权限已下放到柳市镇政务服务中心市监窗口。

根据全省政务服务x建设工作要求,指导做好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目前,已按照省分批下发的目录在x平台配置一窗收件事项x项,完成窗口收件人员帐号授权x余人次,配置取号事项x余项。完善智能化导引系统配置,调试台平板电脑、高拍仪等设备与x系统对接,指导督促相关窗口通过x平台进行统一收件。启动政务x向乡镇延伸工作,在政务x智慧大厅配置x个乡镇街的大厅框架,关联大厅名称,做好管理员账号授权,开展登陆测试工作。完善政务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设置,协调窗口部门配备引导和协办人员指导办事群众开展网上申报工作。截止x月x日,我市政务服务x收件率达x%。根据x市第一季度政务服务x建设情况通报显示,我市x收件万人平均量达x件,位列x市首位。

一是推进中介联合体建设。鼓励、引导中介机构成立中介联合体,服务范围涵盖方案设计、环评、水评、交评、能评、安评、检测等,为企业提供鉴定评估“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推行区域评估。在省级工业园区、特色小镇等企业项目集聚区域推行区域评估,区域评估通过以后,单个项目降低评估方式或不再进行评估,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开展跨层级联合评估。积极对接x水利部门,对于多项评估合并开展,且部分审批权限在x市级水利部门的,相关权限直接下放x市,有效保证多个评估一次性编制,多层级审批一地完成。探索跨部门联合评估,推行环评、水评联合评估及联合审批。梳理具备环评、水评综合编制能力的中介机构,形成清单,由企业自主选择。对企业投资项目需要开展环评和水评的,合并编制一个评价报告,实行一次申报、并联审批、综合出件的办理模式。简化评估方式。通过采取免评估、推行告知承诺制、简化评估手续等举措,实现评估时限和企业负担双下降,评估和审批效率双提升。二是抓好网上“中介超市”平台建设。制作网上中介超市推广卡片放置窗口,大力推广政府投资项目选取中介服务进入x网上中介超市公开比选。做好省投资项目中介服务平台应用推广工作,推进企业投资项目网上选取中介服务。截止目前,进入x网上中介超市比选的政府投资项目x个,价格下浮率达x%,进入省中介平台选取中介服务的企业投资项目x个。三是抓好中介规范化管理。建立项目业主、审批部门、政务服务中心三方评价机制,定期对中介服务进行考核评价,并每月将评价结果汇总至“网上中介超市”。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对涉批中介的考核评价制度,定期组织考核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予以公开,方便业主选择中介机构。

一是谋划政务服务数智平台项目。为落实省两办《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政务大厅智慧化改造,谋划建设x政务服务数智平台,拟建立全市域智能导服系统,加强线上审批协同办、乡镇街道就近办,拓展分布式政务服务,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政务数智协同体系,提升审批便利度和群众获得感。二是建立跨区域通办协作机制。积极对接外省在乐人口较多县市和x周边县市政务服务部门,建立跨区域通办协作机制。目前,已与x签订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在推动国办发〔x〕x号文件确定的全国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落地应用基础上,梳理“跨省通办”事项x项,明确事项名称、办理流程、服务指南等要素。三是开展基层红色代办服务。在柳市、虹桥、北白象、大荆四大集镇建立x个可示范的村社政务代办帮办服务试点,推动政务代办帮办服务向基层延伸。梳理x余项与村民群众办事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编制村社高频事项办事指南,方便当地企业群众办事。四是做好审批办件监管。开展常态化办件案卷抽查内审,参加市纪委组织的作风督查第八分队,抽查全市具有审批职能的科室、基层站所以及乡镇街道的审批案卷x余件。落实“好差评”制度,第一时间对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逐步实现政务服务“好差评”渠道全覆盖、信息全关联、数据全汇聚、结果全公开,倒逼相关部门不断改进工作,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今年以来,共办理x件,主动评价x件,差评x件,按期整改率x%,平均处理时长x天。

一是推进政务大厅适应化改造,完善现政务大厅配套功能,着力打造“x小时自助服务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政务服务综合受理区和后台集中审批协同中心的“三区一中心”功能布局,增强群众办事舒心便捷度,提升政府为民服务温度。二是抓好x事项配置落地,落实省市县三级办事指南、办理流程、表单材料统一,标准化梳理,推进线上线下多端体验一致、同标准办理,引领政务服务从“掌办”“网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三是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以优化提升基层政务服务中心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应进必进”,完善基层中心服务功能,实现群众“就近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是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大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x应用,探索推行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x个工作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覆盖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水电气网等公共设施接入全过程。二是深化商事登记改革。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大力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督促抓好企业开办“一件事”、企业注销“一件事”工作,统筹推进企业变更“一件事”,优化营商环境。三是抓实民生审批事项权限下放。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民生”建设部署,督促抓好社保、医保、民政、企业登记等量大面广、基层迫切需要的民生高频审批事项权限下放落地。

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抓好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过程监管、“好差评”闭环,通过抓好“差评”闭环,紧盯每条差评,抓好回访、核实、整改、反馈的全流程差评处理闭环,倒逼服务质量提升,推动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把对政务服务的评价权交给群众。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1.建立沟通协调服务机制。积极与公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保持联系、加强沟通,把握项目建设特点及要求,合理安排招标时间节点,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每一个招标项目都要明确具体责任人,每一个招标环节、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制定目标计划,做到目标、重点、措施、进度、责任“五明确”,确保全县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3.严格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一是超前做好招标准备。要求各招标单位超前做好项目论证审批,尽早开展招标准备,为招标活动留下充足时间。二是科学选择评标办法。综合考虑项目规模、行业特点和付款方式等多种因素,科学灵活选择评标办法。三是严肃评标定标纪律。坚持“规则主导”,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办法进行评标定标,确保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

4.电子商城正式上线运行。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尽可能减少人为干预,今年xx月份我们联合县公管局完成了网上商城供应商征集,“徽采商城・广德”,“网上商城”运行后,单笔x万元以下网上商城直接采购,将实现线上遴选订购、线下履约配送、网上支付、统一归档、平台监管的政府采购新模式,采购过程更加便捷,结果更加透明阳光。

5.农村产权交易发挥大效益。为破解“三农”资金瓶颈,促进农村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盘活农村土地资本,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自xxxx年x月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以来,负责县域农村产权交易项目受理、信息发布、组织交易、出具交易鉴证书;开展政策和业务咨询、交易数据统计和分析等工作。目前,已成功交易xx项农村产权交易项目,万元,万元。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加强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着力政务公开和效能提升,努力营造遵循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今年1-5月,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审批服务事项103813件,办结102427件,按时办结率100%。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县政务服务中心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要点参考

xxxx年,县政务中心认真贯彻省、市、县决策部署及相关会议精神,坚持以提升行政效能为宗旨,全力打造优质服务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县“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持续深化,政务中心及延伸体系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稳步推进,窗口服务质量和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政务中心实现现场办结率达xxx%,按时办结率达xxx%,群众评价满意率达xxx%,电子监察效能综合评估得分位居全市同环第二,有力促进了我县城乡统筹综合示范区和“一城两带三基地”建设。

xxxx年工作总结。

一是严格做到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应进俱进”。通过敦促部门认真研究,落实有效措施,目前我县xxx个行政审批事项(小项)全部进驻中心,实现事项入驻率达到xxx%,较xxxx年度提高xx个百分点。二是大力实施审批流程和时限的动态压缩。通过x次调整优化、动态压缩,目前全县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承诺时限由原来xxxxx个工作日缩短为xxx个工作日,共压缩xxxx个工作日,压缩幅度为历年之最,承诺提速率大幅提升。三是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公众评价。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公众参与电子评价,截至目前,实现我县行政审批公众评价率从xx.x%提升到xx.x%,实现了指标的逐月提升,并多次位居同环区(市)县第一位;行政审批效能评估综合得分从xx.x分提升到xx.x分,位居同环区(市)县第二。

一是基本完成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调整县政务中心a区大厅功能布局,撤销原公安、交通办证分中心,并集中入驻a区;建成政务中心b区,拓展中心整体办公面积至xxxxmx。今年x月xx日,b区投入试运行,首批县房管、国、地税办证中心业务,县分区规划沙盘,部分与规划、建设等职能相关的审批窗口入驻b区,同时,x银行、电信、移动、联通等金融和通信服务以及水、电、气等公用企事业单位均已入驻b区,对外开展服务。二是县、镇、村三级便民体系逐步规范。围绕便民服务中心“四个标准化”,通过采取“建、扩、租、并、合”等形式,配合各镇大力推进镇、村便民体系规范化建设。目前,除唐昌镇因灾后重建正与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进行整合建设外,全县其余各镇、xx%的村(社区)已完成规范化建设,全县便民中心建设进展与整体成效受到市规服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通报表扬。此外,积极指导安德镇便民中心等试点示范单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便民服务工作取得新实效,今年x月,安德镇作为全省唯一镇级便民中心代表,在省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推进唐元镇便民服务中心等x个便民服务中心(村级站)荣获县级巾帼文明岗称号。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政务中心牵头制定并以两办名义出台《郫县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方案》,协助开展网上政务大厅建设,推进行政处罚电子化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x月,全市规服工作会在郫县召开,作为先进典型,我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和现场演示,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通过依法清理规范和公开权力事项,我县建立了统一规范的权力清单,将全部xxxx项行政权力编入“网上政务大厅数据库”,实行逐级申报、集中管理、动态更新;通过建成网上政务大厅,切实将网上公开、网上办事、电子监察、公众监督融为一体,促进了权力运行规范管理;通过稳步推进网上预审、自由裁量权标准细化等,县民政、财政、卫生等xx个单位计xxx余个事项实现网上预审,县城管、文广等x个事项纳入行政处罚电子化试点。

一是认真开展“星级窗口”创建。会同县级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星级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切实把推进星级窗口创建作为服务“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定期深入到各创建单位,进一步明确创建任务和创建标准,目前除政务中心入驻窗口外,有x个单位(窗口)申报星级窗口创建并通过检查。星级窗口创建,进一步提升了各级窗口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我县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二是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县创先办的具体安排,政务中心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圆满完成部署发动阶段规定动作,并顺利推进全面争创阶段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政务中心被确定为全县xx个创先争优示范单位之一,有力地促进了中心下一步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首批xx名党员被授予“党员岗”称号;成功举行了“党员示范岗”授牌仪式,中心窗口涌现出了王继飞、赵景毅等xx名党员先进典型,被授予“党员示范岗”称号,切实提升了政务中心整体窗口形象。三是继续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始终坚持以“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为核心,全面加强对中心(分中心)的日常管理。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内部电子监察,坚持每天查询超时预警,及时对预警情况进行提醒;积极组织对窗口人员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情况的突击检查,并不定期召开窗口人员会议,切实加强对业务工作、普通话、服务礼仪的培训,进一步整顿工作作风,加强工作纪律。截至目前,政务中心a区、b区窗口及行政许可科后台工作正常、情况良好。四是大力深化审批服务方式。坚持深入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今年运用省并联审批系统办理项目xx个,投资金额xxx亿元;坚持在政务中心召开房地产项目并联审批会议,共办理项目xx个,项目审批时限大大缩短,切实提高了审批综合效率;坚持畅通绿色通道,积极为“两带”重点项目、高端产业、产业高端项目提供各类vip服务并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政务中心窗口在行政审批和服务全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吃、拿、卡、要”现象,行政审批效能进一步提升,切实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此外,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如:全面完成政务中心b区软件正版化工作,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行政效能和软环境测评、文明指数测评等各项测试迎检、对口帮扶等相关工作。

xxxx年工作要点。

xxxx年是我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县政务中心(规服办)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市县全委会精神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服务城乡统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归并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深化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规范体系,努力完善服务标准;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致力县、镇、村三级政务(便民)体系建设取得新实效;进一步强化窗口服务,狠抓各项工作创新,努力争创一流业绩,切实深化规服与行政效能建设,共同为我县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深化“一城两带三基地”建设提供坚强政务服务保障。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归并、精简为重点,进一步抓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规范。积极配合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对涉及调整、归并、职能分拆的行政审批部门,逐一进行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核、清理、归并和精简。严格按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要求,制作全新政务服务审批指南,切实统一和规范行政主体、法定依据、服务流程等模板要素。

(二)以电子监察为重点,继续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坚持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为手段,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创新审批方式,全力确保政务中心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窗口授权率达xxx%,行政审批项目入驻率达xxx%,推进政务中心现场办结率继续保持xxx%,按时办结率达xxx%,群众满意率达xxx%。继续抓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工作,动态跟踪和研究最新行政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完善相关措施,确保全年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效能评估综合得分居于同环前列。

(三)以建立规范体系为重点,继续深化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坚持在完善现有政务中心a区、b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质量规范》、《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规范》等三大规范体系,全面推进我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实现以服务为抓手,进一步强化软件建设,确保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

(四)以深化公共服务实效为重点,继续抓好便民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配合县公共服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继续扩大对镇、村便民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力度,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集成,努力促进人员、设施的综合利用;探索制定科学的镇、村两级便民服务考核标准,切实加大督查管理,提升服务效率;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和服务职能向下延伸,配套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与运行机制,切实强化事项下沉和延伸服务实效;进一步加快电子监察系统向镇、村延伸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效能评估延伸覆盖率指标。

(五)以深化处罚电子化为重点,继续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在深化县城管、文广等单位行政处罚电子化试点基础上,抓好公安交警执法的处罚电子化推广工作;坚持以安德镇党务、政务、事务“三务权力”的清理、规范和网上公开试点为基础,在全县其余镇推广运行,确保我县行政权力网上公开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得到有效运用。

(六)以构建审批监督机制为重点,切实加强入驻窗口管理。探索成立行政审批监督科(可与纪检监察科合署办公),专门负责对行政许可科事前服务、受理和办结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检查,并实施回访调查,确保每件事项办理均做到合法、合规、阳光、透明、廉洁、高效。继续抓好政务中心窗口对“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对窗口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不断优化窗口服务,增强行政效能。

(七)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继续抓好其他各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星级服务窗口建设工作,二是继续抓好宣传工作,三是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四是继续抓好文明指数测评、对口联系帮扶、创先争优等各项工作。

(八)以服务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为重点,全面完成市、县下达各项目标任务以及县委、县政府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xx年,锦江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政务中心的指导下,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投资环境,为“四区”建设服好务。现将区政务服务中心20xx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是完成部门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全区21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设立行政审批科,由行政审批科代表本部门集中办理法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完成部门审批权向一个内设科室集中。其中行政审批科单设的部门3个,挂靠其它科室的部门18个。二是完成行政审批科成建制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锦江区根据各部门设立行政审批科的情况,3个单设行政审批科的和4个审批业务量较大的,审批科成建制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8个后台办公室,后台办公人员23人;增挂牌子的也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和专业骨干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各审批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科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政务服务中心共有25个职能部门进驻,设立了43个服务窗口。三是完成各职能部门将行政审批权向办事窗口授权到位。全区504项行政审批事项及政务服务事项有494项集中在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办理,集中率达98%。各部门在办事窗口设立首席代表,将行政审批权限充分授权给窗口首席代表,并于今年年初签订书面授权书,全面实现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四是确保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的“一条龙”服务,杜绝办事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的现象。今年1-10月,区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及政务服务事项316994件,其中现场办结298702件,现场办结率为94.23%。

锦江区以创建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一是锦江区政务服务中心面积2550㎡,大厅宽敞、明亮、整洁,服务窗口办事指南、办公电脑等办公物品整齐统一,摆放有序;服务大厅窗口分布、楼层分布等指示牌清晰准确,配套服务设施设置合理,齐备,中心积极营造规范、舒适的办公环境,使群众到中心办事一目了然,方便办事。二是调整窗口布局。结合推进并联审批要求,将企业登记类的办事项目所涉部门分区域相对集中,便于服务对象咨询和审批内部流转,促进服务效率提高。三是中心严格规范各窗口的收费,统一由入驻中心的银行收取,向社会公布服务事项的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等,有效杜绝了行政审批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等不规范行为,避免发生窗口乱收费的现象。

锦江区深化并联审批,按照“统一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集中回复”的要求,积极推进新办企业注册并联审批,并于今年3月20日起,免收新办企业注册登记相关费用,包括企业注册登记费、营业执照副本工本费、税务登记证工本费、组织机构代码证工本费。受理新办企业注册申请后,区政务服务中心并联审批窗口督促工商、税务、质监实施并联审批,于2个工作日内办结相关证照,核定相关费用。申请企业取件时,并联审批窗口将“三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一并发放给企业,企业无需交纳注册登记相关费用。截至10月底,并联审批窗口共办理注册新办企业873户,共计减免企业注册登记费73万余元。

为切实加强我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比选)活动的监督,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比选)行为,锦江区下发了《贯彻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有形建筑市场的通知的实施意见》(锦监发〔20xx〕35号),要求自20xx年1月1日起,我区所有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或比选活动,必须进入成都市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中心进行。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我单位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从20xx年开始,经过不断发展,逐渐由原来的小型局域网发展成为目前的互联互通网络。目前我单位共有电脑两百多台,采用防火墙对网络进行保护,均安装了杀毒软件对全单位计算机进行病毒防治。

县政务服务中心党组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报告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根据要求,现将县政务服务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简要总结。

202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市政务服务局的精心指导下,以数字化改革为指引,以政务服务x建设为抓手,紧扣中心大局,紧盯核心指标,紧抓民心实事,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工作。x-x月份中心各窗口共办件x件,网上办件量x件,日均办件量x件以上,办结率达x%。

(一)坚持效果导向,迭代升级跨省“一网通办”模式。在去年与x建立跨省通办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化改革的东风,运用数字化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按照系统分析v字模型,以高频次、高关注度、高获得感事项为切口,围绕“打通两地数据系统、优化办事流程环节、提升群众满意度”的“一通一优一升”目标,开发xx(xx)跨省“一网通办”系统,推行“一码登录、两地漫游、三端应用、四库共享、五大指标”,真正实现“数据跨省跑、群众掌上办”的应用效果。目前,该系统已在“x里办”成功上架,户籍迁移、社保医保、企业注销等涉及公民个人和企业法人的x个事项可在线办理,全年办件量近x件,承诺时限压缩比x%,申报材料缩减率x%,材料电子化率x%,得到了两地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启“屏对屏”远程办事模式。结合政务服务新动向和企业群众新需求,充分应用“x政务通”平台,通过单点联线、双向互动、多端协同等方式,不断拓展“远程踏勘”“远程办理”“远程指导”等服务形式,全面开启“屏对屏”远程办事新模式,让企业群众真正享受数字化改革的“红利”。目前,已梳理公布第一批涉及县市监局等x个部门的可适用“远程踏勘”事项x项,并推出可适用“远程办理”的x项民生类事项以及部分可量身定制的急特事项。同时,建立“x+x+n”的远程视频服务网络,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x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若干个红色代办点的平台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专业、精准、优质的指导、帮办、代办服务,真正实现“就近可办”“就近好办”。

(三)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事难的问题,我们进一步优化升级零障碍畅通办、零等候即时办、零距离就近办、零跑趟上门办的“四零”服务理念,通过etc扫码系统无感识别、配置相关配套设施、设置长者关爱专窗、提供预约上门服务等一系列适老化举措,积极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从x月份开始,面向全县x周岁以上老年人开通“刷脸乘公交”业务,出门无需携带任何证件,就能免费乘坐全县域城市公交,目前已覆盖x辆公交,为老年人群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好评。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们将继续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发展提质、工作提标、改革提效,全力打造“智慧政务综合体”,力争形成一批具有x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数字化为载体,加快建设政务服务智慧大厅。依托全县一体化多端应用平台、大厅数据联动一体化智能应用管家、政务服务大数据驾驶舱等系统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大厅向智慧化“政务服务综合体”转型。同时,依托“x小时自助服务区”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强化线下政务大厅对“网上办”“掌上办”的支撑功能,引导群众形成“网上办”“掌上办”的办事习惯。

二是以标准化为抓手,优化升级政务服务工作体系。立足“三区一中心”功能布局,加快推进“综合窗口”建设,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时,优化升级跨省通办、全域通办、远程办理等标准体系,积极探索营商环境服务专区标准化建设,试点推行印刷、安居等个性化“一件事”“一窗办”,为企业群众提供全地域、全周期、全链条的政务服务。

三是以职业化为方向,建优建强政务服务专员队伍。立足“县乡一体、多员合一”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减窗口、减人员、提效能”,加快政务服务专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同时,适应“全域通办”改革要求,有序推进向乡镇“综合窗口”派驻政务服务专员。在此基础上,依托村社“红色代办”示范点和银行网点,试点推行“多员合一”,不断发展壮大政务服务专员队伍。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xx年,xx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政务中心的指导下,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投资环境,为“四区”建设服好务。现将区政务服务中心20xx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是完成部门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全区21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设立行政审批科,由行政审批科代表本部门集中办理法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完成部门审批权向一个内设科室集中。其中行政审批科单设的部门3个,挂靠其它科室的部门18个。二是完成行政审批科成建制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锦江区根据各部门设立行政审批科的情况,3个单设行政审批科的和4个审批业务量较大的,审批科成建制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8个后台办公室,后台办公人员23人;增挂牌子的也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和专业骨干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各审批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科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政务服务中心共有25个职能部门进驻,设立了43个服务窗口。三是完成各职能部门将行政审批权向办事窗口授权到位。全区504项行政审批事项及政务服务事项有494项集中在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办理,集中率达98%。各部门在办事窗口设立首席代表,将行政审批权限充分授权给窗口首席代表,并于今年年初签订书面授权书,全面实现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四是确保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的“一条龙”服务,杜绝办事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的现象。今年1—10月,区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及政务服务事项316994件,其中现场办结298702件,现场办结率为94.23%。

锦江区以创建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一是锦江区政务服务中心面积2550㎡,大厅宽敞、明亮、整洁,服务窗口办事指南、办公电脑等办公物品整齐统一,摆放有序;服务大厅窗口分布、楼层分布等指示牌清晰准确,配套服务设施设置合理,齐备,中心积极营造规范、舒适的办公环境,使群众到中心办事一目了然,方便办事。二是调整窗口布局。结合推进并联审批要求,将企业登记类的办事项目所涉部门分区域相对集中,便于服务对象咨询和审批内部流转,促进服务效率提高。三是中心严格规范各窗口的收费,统一由入驻中心的银行收取,向社会公布服务事项的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等,有效杜绝了行政审批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等不规范行为,避免发生窗口乱收费的现象。

锦江区深化并联审批,按照“统一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集中回复”的要求,积极推进新办企业注册并联审批,并于今年3月20日起,免收新办企业注册登记相关费用,包括企业注册登记费、营业执照副本工本费、税务登记证工本费、组织机构代码证工本费。受理新办企业注册申请后,区政务服务中心并联审批窗口督促工商、税务、质监实施并联审批,于2个工作日内办结相关证照,核定相关费用。申请企业取件时,并联审批窗口将“三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一并发放给企业,企业无需交纳注册登记相关费用。截至10月底,并联审批窗口共办理注册新办企业873户,共计减免企业注册登记费73万余元。

为切实加强我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比选)活动的监督,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比选)行为,锦江区下发了《贯彻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有形建筑市场的通知的实施意见》(锦监发〔20xx〕35号),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区所有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或比选活动,必须进入成都市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中心进行。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xx年,政务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省、市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务服务中心面积不足,场地受制约,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二是“两集中、两到位”不到位,部门进驻不到位、“收发室”现象仍有存在;三是行政审批提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四是部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滞后,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培养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提升了窗口服务质量。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处处体现为民、便民、利民,以满意服务对象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对象满意为落脚点;进一步树立了责任意识,时时处处体现依法、诚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不断提高即办件比例,杜绝“两头受理”和“体外循环”等现象;进一步树立了法律意识,处处体现依法施政,把窗口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始终确保依法行政;进一步树立效能意识,围绕“效能窗口”建设,积极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推进规范运作,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