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论文范文(18篇)

时间:2023-12-11 14:28:14 作者:BW笔侠

质量月是一个反思和总结过去质量工作的机会,为未来的发展制定更好的计划。我们邀请了一位质量管理专家来给我们做了一次精彩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独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措施论文

[提要]本文以会计信息质量为分析对象,探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问题,以图获取真实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贯穿于信息加工、信息成品供给和信息披露全过程,在每一个流程会计信息控制重点不同,其信息控制与管理核心点也不同。

企业需按照不同流程控制管理需要加工会计信息,以全面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会计信息质量是重要信息集合体,是企业资金调度和业务管理内容的综合反映。

由于会计信息是业务发展的核心载体,因而要求会计信息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准确披露真实业务内容。

会计信息需求者作为信息使用者,其具体决策依据于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较高要求。

建立在正确会计信息基础上的经济决策行为,其决策质量较高;而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将导致经济决策行为从初始就承担较大风险。

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加工、成品评价和信息披露等层面分析会计信息质量,以期全面了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会计信息加工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是一个连续性信息集合体,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种资金调度的会计核算反映。

在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必须从不同角度关心信息合成,以获取多维度会计信息。

信息社会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较高要求,要求企业不仅掌握资金流动信息,还需要掌握资源调度等信息。

这种社会需求意味着企业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的业务管理,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控制企业运行。

要求企业在年初明细科目设置、项目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从业务开始之时,就具有多维度管理理念,尽量满足不同管理需求,保证信息制造过程是一个复合性信息制造过程,满足不同管理实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指出,会计信息制造必须遵循统一的制度和规则,并在科目设置、账簿管理和业务核算等方面均有固定规范性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约定从逻辑推理角度分析,必将导出规范化的会计信息质量。

然而,业务管理需求赋予信息管理更多质量要求,需要企业提供一些“虚拟”性会计信息。

例如,现代企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合理性和业务前瞻性发展等信息提出较大需求,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需求,也是一个前瞻性需求,必将引致虚拟化会计信息质量加工、供给和信息披露,对真实性和虚拟性提出较高的加工压力。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指出,前瞻性的业务发展和管理需求是管理的前沿,也是会计信息质量制造和加工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在动力,是会计信息质量改革的前沿。

会计核算基础管理的一个核心要求,在于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致性。

不同年度会计信息加工须遵循统一会计方法和会计规范性要求,以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统一。

在企业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业务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导致会计信息加工存在前后不一致问题。

加强业务培训,以保证同类业务会计处理方法一致、会计核算处理一致等,成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前后一致的综合型要求。

此外,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分析管理人员,也对会计信息的一致性提出要求,要求不同年度和不同期间的会计信息加工,必须具有延续性特征,以保证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保证核算口径一致,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

会计基础理论指出,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延续性,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信息质量真实性需求。

二、会计信息成品质量要求。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须提供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报表,以供信息需求者全面了解企业完整的会计信息。

会计报表是一个成品,是期间会计信息的集合体,总括性反映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信息质量须具有可比性。

可比性包括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性,还包括同类企业会计信息横向可比性。

纵向信息可比可以确保会计信息前后一致性,横向信息可比可确保了解企业在同行中的真实位置,了解企业真实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可比性的核心控制点在于信息加工路径的一致性,及信息披露方法的一致性。

只有会计信息处理和披露方法保持统一,才能确保信息具有可比性,才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可靠。

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过程中,指标设置成为一个重要分析评价要素。

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总括性评价指标提出要求,同时为个性化指标体系建立预留发展空间。

特别是从事网络业务的企业,由于其发展路径与传统经营实体有较大的差异,其会计信息披露与传统经济实体有较大不同。

因而,设置适合网络经济的评价指标,是确保分析质量的关键。

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质量时,必须有差异化指标供给需求,以便外部信息需求者全面分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全面了解企业真实经营管理信息。

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前瞻性发展视野成为主导企业发展的核心内涵。

在会计信息供给中,提供企业发展潜力等长期竞争力信息,成为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社会认可度的核心内涵。

会计信息质量供给,要提供未来核心竞争力指标,要提供确定性信息,让信息使用者了解其信息,以确保企业价值得到充分提升。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披露是在遵循公认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进行规范化整理后的信息披露,是一种公开性信息供给。

会计信息披露完整与否,极大影响信息需求者的判断,也影响其战略抉择。

证券法明文规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供给必须遵循完整性原则,要将需要披露的信息完整提交给大众,以维护股民的利益。

会计信息供给不仅包括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供给信息,还须包括或有事项信息供给和会计处理方法变更等内容,须提供管理层及大股东信息等内容。

这些信息供给最大限度保证公众的利益,也规范了会计信息供给市场。

美国管理学家伯南克指出,完整的会计信息供给是企业长期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涵。

实效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生命力,也是信息需求者关注的核心问题。

会计信息时效性是指在规定的信息披露期间内,及时准确披露信息,使信息需求者全面了解业务内容。

实效性能规避信息滞后带来的风险,使信息需求者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会计信息披露不仅需要及时提交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报表等信息,还需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出示的审计报告等信息,以获得公众的认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措施论文

会计信息基本质量特征在企业会计准则所构建的大环境中,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是放在首位的,所以本文将会计信息确认和计量的质量进一步归纳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即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另外魏明海提出会计信息确认以及计量等基本质量即使在高质量的情况下也并不一定能带来高质量的报告,会计信息的报告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个环节,也在会计信息质量中占有重要席位。

公司若长期发布的会计信息都是低质量的,中小股东的权利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失去对公司治理层的信心,那么,这将不利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与大股东相抗衡的力量必须及早的出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中,这将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的规范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并且会极好的让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很好的,机构投资者出现在中国公司里正好弥补了这样的不足及缺陷。

最近一些年,在西方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来越高,成了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大股力量。

股权分置改革实行后,相当大的流通股在上市公司中逐渐增加并且被机构投资者(包含国内和国外)持有,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越来越大机构投资者成为我们的研究的重点对象,并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

另外一些学者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拥有的两大优势是雄厚的经济势力和信息采集处理,它能够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很好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促使管理层最大化的实现公司价值。

由于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发展起步比较晚,且在最近几年才有非常迅速的发展速度,并且伴随qfii的引进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在理论界掀起了对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热潮。

将导致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大空间。

基于此,将认为可以从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影响、不同机构投资者股权分布特性这两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研究。

三、小结。

以往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的研究一般都只从会计确认和计量这个过程即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方面来衡量,而没有考虑到会计报告即财务信息披露透明度这一方面。

由于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会计确认和计量的质量特性)与信息披露透明度(会计报告的质量特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不同维度,所以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这两个不同层面的会计信息质量有不同的影响方式。

从财务报告真实性以及信息披露透明度这两个角度去分析机构投资者的股权集中情况,并且公司持股比例不同的类型机构投资者对相应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即财务报告可靠性和信息透明度的反应程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路径和方法的影响很容易的被机构投资者所发现。

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策略论文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它既影响了企业内部自身的管理,又会导致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做出正确决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升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迫在眉睫。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会计信息是指在会计活动过程中以报表、报告等形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的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体现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目的性、全面性、时效性等方面,它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反映了各种利益关系。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会计信息质量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决策,评估和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在中小企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导致企业执行了错误的行为,损害企业乃至国家的利益等情况,对其信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质量,然而大多是针对大企业的研究,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较少。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资源构成也不同。

因此,不能把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成果直接拿来给中小企业使用,而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有效的提升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水平。

(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现行《会计法》法律责任的安排,除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外,并没有涉及民事责任,对于会计信息造假等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或缺失。

这就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企图钻法律的空子,给企业和个人造成极大的损失。

此外,在会计监管上也缺乏责任风险机制,对实施监管的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既不够具体也缺乏操作性。

比如:《会计法》中没有提到对监督不作为或监督效力低下应承担什么责任。

这样监管很难真正到位。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健全或执行情况不好。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内控机制不健全或者制度执行不理想的情况。

内控机制的健全与执行需要企业管理者较高的认识、员工的执行力和企业文化等,而大多数中小企业更倾向于经营结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企业利润、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性评价指标上,而忽略了一些相关的非财务性指标。

这种偏向性容易引起会计信息在产生过程中会忽略一些内容,促使会计错账,虚报会计信息等的发生,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四)企业的外部监督力度不够。

当企业在经营活动时,如果其财务行为与会计法律法规发生冲突,企业往往只考虑经营,忽略了对可能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

而外部监督的各部门,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各种经济监督之间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无法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也严重地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会计法律规范体系是由各项会计法律规范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它是调整会计法律关系的行为准绳,严格地规范制约着会计行为。

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策略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竞争在愈演愈烈,我国要想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就应该注意各企业的发展。其中,企业进行其信用管理,保证其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建设中的重要方法。企业进行其信用管理,保证其会计信息质量是其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保障。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支出、收入情况,帮助企业做出一些重大决策,更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的整体影响。除此之外,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有助于企业的制度建设,能够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企业各员工的工作效率。由此可见,我国各企业通过加强其信息管理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我国企业的经济建设,甚至是我国的经济建设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信用管理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作用。

企业进行其信用管理是企业保证其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信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维持的重要保障。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有助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有助于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的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有助于公司员工整体工作意识的提高,还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消费者在进行产品选择时,往往会考虑其企业的整体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吸引更加广泛的消费人群。除此之外,企业的良好形象还能够吸引高技术的人才,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而人力资源是企业建设的基础,因此,有助于企业的会计部门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以此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由此可见,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形象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二)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有助于维护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

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为了保证各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企业之间的合法竞争就应该维护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我国各企业加强其信用管理就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手段,而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也能够有效促使企业进行其会计信息的建设,保证其会计信息质量。由此可见,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有助于我国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以此来保证我国各企业的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有助于企业会计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企业加强其信用管理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各阶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时能够非常认真的进行其统计工作,提高企业整体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于是,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就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可见,企业加强其信用管理能够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二、当前企业信用管理不到位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的现象分析。

我国现今企业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总体来说不够高,这主要是企业的信用管理不到位,严重败坏了我国整体的社会风气。许多企业在制造其商品时,存在着偷工减料的问题,这严重导致其商品质量不合格。此外,还有许多企业存在做虚假广告、拖欠工人工资、偷税漏税等违法现象。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对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现今对这些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这就助长了这些违法行为。此外,我国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大,企业的领导人、会计人员等等都对一些行为的违法性以及其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不够了解。我国的执法力度不够严重导致了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不到位,从而导致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差。

(二)企业各阶层人员对信用管理的意识不高。

我国现今的多数企业都集中注意力于其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对于其企业的信用管理。因此,在实际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各企业往往没有注意进行其信用管理。企业的信誉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此外,不仅仅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各企业的工作人员对信用管理的意识也不高。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不利于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

(三)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不够健全。

制度是一个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现今,我国许多企业并不是很重视其内部制度的建设,其制度不够完善。这就导致了企业的信用管理不到位,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差。这对于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现今,我国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技术不高,其技术水平难以满足激烈市场竞争的需求。因此,我国现今多数企业还存在因会计人员技术不高而导致其信用管理不到位,会计信息质量差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

我国各个企业应该注重企业制度的建设,具体包括对工作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的监督,以此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其会计信息的质量,最大限度的杜绝会计人员在进行信息统计工作时的弄虚作假现象。当然,制度的建设应该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尽量听取企业中各阶层员工的建议。因此,企业在进行其制度建设时不仅仅应该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征求员工的有效建议。具体可以在制定其管理监督制度之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的内部实际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建议。除此之外,在制度运行期间也应该定期对员工意见进行搜集,根据具体需要来不断的修改健全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对企业的信用管理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企业信用的良好管理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许多领导人在进行其企业建设时可能仅仅注意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国对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使得相关的领导人以及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另外,还有一些领导人命令会计人员制造假帐以偷税漏税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致使其不知道其行为的严重性而造成的。加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也是企业加强其信用管理,提高其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

(三)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企业的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且越来越严重,主要就是由于我国的执法力度不够,对其惩罚力度不够大,使得其获得的巨大利润远比罚款要多。

(四)提高企业各阶层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

各个企业是我国市场竞争的主题,要想保证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合法竞争,企业的自律意识比其它方法都重要。当然,企业的自律意识又依赖于企业各阶层员工的自律意识。我国应该督促各企业对其员工进行自律意识方面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给员工灌输有关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给其举恰当的事例,来引起其警戒性。

(五)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会计人员是整个统计工作的执行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统计信息质量。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我国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对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的要求就更高了。

四、小结。

21世纪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我国应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各企业对我国的市场竞争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国应该注意对企业的建设。其中,加强企业信用管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企业信用管理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企业信用管理不到位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的现象,并提出了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希望我国在进行我国的经济建设时能够注重对企业信用的管理,以此来提高其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我国企业的经济实力,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论文

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会计人员普遍素质较低,有的是关系户,有的是没有接受过正规会计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员,这些人即使是能遵守会计法规,也难免出现原理性和操作性的失误;还有很多会计人员为了迎合上级,使会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一方面,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会计体系仍然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商品房所有权风险与债务是否转移的问题上,许多房地产企业自身判断的结果与正规会计机构的判断不符;另一方面,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针对新兴行业的会计核算规定不明确,导致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也加大了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

房地产行业的监督机制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决策者,决定会计人员的薪酬,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加之,外部监督是由房地产行业的主管部门实现,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导致了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房地产企业从开发到收益往往需要很长的过程,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利润波动很大,其特殊性决定了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准则并不适用于房地产企业;在筹资活动以及相关的投资活动中,房地产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不同于一般企业的。

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论文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属的经济单位,也就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执法主体,就是会计人员,是为建筑企业服务的,两者是相互联系,互惠互利的关系。在社会环境中一些因素的诱惑下,加之一些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使两者变成了矛盾的关系,这与会计主体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关联。

(二)建筑行业未建立健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大多企业都走向制度化,会计也不例外,也在制度化的过程中取得重大进步。但这些制度在新环境下,是有局限性的`。近年来,新的经济行为、经济现象不断涌现,致使现有的制度和准则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而今建筑行业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制定和完善会计制度。

(三)建筑行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

其一,建筑行业中会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制度意识淡薄。一些会计人员不顾集体利益,任意捏造会计信息。比如多列费用名目,少记收入,偷税漏税等。其二,有些会计人员为了粉饰业绩,进行会计信息造假。比如虚列资产,多计收入,转移国家资产为己有。其三,一些会计人员对会计的法规、准则、制度掌握不够,或是钻制度漏洞,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四)计算机记账也存在弊端。

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为了更好地辅助会计的工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从业人员计算机素养不高,在使用时容易导致计算机记账错误。加之计算机软件复杂多样,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都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策略论文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会计职业本身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会计信息失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而委托代理关系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更是首当其冲。

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文章以委托代理关系为切入点,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和失真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会计信息生成披露的各个环节入手,提出了构建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委托代理关系;质量保障体系。

近年来,随着股份制改革进程加快,委托代理关系逐渐活跃于公众的视线,在此机制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备受关注。

“st派神”、“绿大地”、“中捷股份”、“杭萧钢构案”等会计造假案件频繁发生,尽管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但效果仍不能尽如人意,会计失真现象日益严重。

中国的经济要想走持续发展之路,首先必须保证一个健康向上的经济环境以及与之配套、有效运行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一个得到普遍认可、体系完整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由于客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财务会计主体多方因素的交互作用,我国财务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制度不严,管理缺位,法律松弛,信息披露不充分,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

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存在会计准则执行不到位、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愈演愈烈,为从根源上拔出毒瘤,遏制,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

二、委托代理关系及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委托代理关系的概念。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作为信息劣势的委托方与身处信息优势的代理方相互博弈进而达成的法律合同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主要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股东大会委托董事会就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董事会委托经理执行决策,经营管理企业;企业内部经营者与会计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经营者委托会计人员进行财务活动;会计机构内部会计主管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会计人员执行会计主管所要求的财务工作;股东大会还委托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总经理等经理人员的工作。

(二)委托代理关系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伯利和米恩斯等经济学家曾经指出委托人与代理人在激励与责任方面的不一致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导致代理人违背委托人的利益诉求或不忠于委托人意图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委托代理成本。

委托代理成本增加使得委托代理关系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失真不可避免。

具体而言,委托代理关系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微观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得出:

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意味着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平等,即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尽相同,通常供给方有较完全的信息,需求方有不完全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优势方显然希望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使自己获利,信息劣势方则必然会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信息。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逆向选择,即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发生劣质品驱逐优质品,并使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在公司的财务活动中则表现为经营者有意隐藏财务问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二是道德风险,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市场交易一方参与人不能观察另一方的行动或监督成本太高,一方行为的变化导致另一方的利益受损,在经营活动中表现为经营者凭借管理权威,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实行“内部人控制”,会计舞弊就会发生,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2.委托人对代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对称。

浅析会计信息的质量构建研究论文

摘要:现今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特别是有关企业的环境污染,而制革业则是其中之一。

我国在环境污染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不足。

本文将探讨有关制革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同时提出需要加强有关企业的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完善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有关群体对于环保意和环境信息披露的认识,以完善我国制革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关键词:制革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引言。

社会物质方面的迅猛发展伴随着自然资源在某些程度上被过度的消耗,同时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重污染行业则为主要原因。

并且以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状况来看,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一块还有相当大的不足,无论是相关法律法规还是政府政策,还是企业人员乃至全社会群体,对于环境会计信息这一概念都没有系统的理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对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并且以污染排行靠前的制革业进行分析,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探讨。

1我国制革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我国制革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制革业近几年在发展的同时在环境方面造成一些压力,其在有关自身环境信息的披露存在严重不足。

一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

在企业方面,大多数公司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只将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对外展示。

在大环境下,我国当前对环境会计有关的科目设立特有的账户进行核算。

使得企业所披露的信息没有可比性;三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用性差,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会计披露时会选出那些对企业经营无影响或者影响小的事项进行披露,而这样的行为将会导致企业信息对外公布不够真实与全面。

1.2我国制革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企业领导只注重短期效益,都希望在针对环保问题方面能够减少支出与投入,以增强短期的市场竞争力。

而这样的理念将会使得整个企业环保意识严重缺乏,并且影响企业后期长久发展。

其次,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环境会计是传统会计学发展后的新分支,其内涵更具专业性、综合性等与以往不同的属性。

但目前我国企业有关的财务人员在这方面的素质还不够,不能满足实际操作方面的需求。

最后,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信息理解不透彻以及需求不高,在多元的利益相关者中只有部分股东抱有企业应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想法。

2完善我国制革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建议。

2.1加强制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第一,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环保的概念更新,从根源上提高制革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自愿性。

第二,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部审计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监督,并对环境保护的相关程序组织、管理系统做出实际评价,针对不同情况做不同分析。

第三,注重企业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现有的财务人员在以往的理论和实务操作上的经验已十分丰富,可在将环境要素加入的新型环境会计面前则其相关知识略显不足,因此企业会计人员应学习我国有关环境会计的规定和计量方法。

2.2完善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制定。

现今,选择以自愿性为基础从而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在我国占绝大多数,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有许多企业选择不进行相关内容的披露。

可见,对于完善我国环境法律法规和会计有关核算体系势在必行。

在目前已经实行的环境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更好的以环境法规施加压力。

并且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进一步规范,在体系中强调披露方式和具体准则,做到进一步细化。

2.3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推动下公众的环保意识逐步提高,但仍有许多问题。

通过利益相关者理念的改变从而促进企业进行自主完整的进行信息披露;同时利用好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拓宽规范我国制革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范围,加大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结合当下网络便利发达的现实,加强宣传、引导和监督。

参考文献。

[3]陈占光.制革行业产业政策分析[j].西部皮革.2015(4):7-8.

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策略论文

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制度建设要先行。中铁行包公司先后制定了40多个规章制度,如《财务管理办法》《流动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等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为贯彻执行《会计法》、规范财经纪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抓制度建设的同时,中铁行包公司重点抓制度落实,在每次财务检查中都把制度落实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并把制度落实情况作为财务会计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针对公司资产主要是各铁路局移交的行李房、行李车等固定资产,且评估移交时间紧、资产底数不清的实际情况,中铁行包公司严格资产清查制度,全面清查资产。通过资产清查,这个公司基本摸清了家底,明确了产权,核对和查实了资产状况,并对资产损失及时进行了处理,使资产管理处于有序可控状态。

这项制度从财务会计机构设置、财务会计人员配备、财务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等20个方面进行了规范,解决了经济业务当事人“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有效防止了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财务信息质量。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过程中,中铁行包公司重点抓内部业务管理控制,通过规范合同管理、招标采购管理、预算管理等一系列内部业务管理制度,保证了公司内部信息规范。

为增强贯彻《会计法》的外在动力,中铁行包公司加强了对《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这个公司采取公司抽查、分公司互查、会计师事务所普查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全面开展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质量检查工作。这个公司还按照《铁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单位考核评分标准》,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了质量测评。通过会计基础工作大检查,中铁行包公司14个分公司中有11个分公司取得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资格,81.25%的单位实现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这个公司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查找原因,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没有质量的会计信息,不光无益,并且有害。因而在会计工作中,应注重会计信息质置,进步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能够满意有关各方运营决议计划的需求。

会计工作的方针是向有关各方供给有用的会计信息,以满意他们作出运营决议计划的需求,为了帮助有关各方作出准确的决议计划,有必要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请求。

会计信息质量的凹凸取决于许多要素,对此,可以从会计信息的供给方和需求两方进行分析,从会计信息的供给方来看,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素主要有: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的注重程度、单位方内部操控的健全程度、会计人员本质等。

中国《公司会计准则》中规则了如下八条:

1.牢靠性。公司应当以实际发作的买卖或许事项为根据进行会计承认、计量和陈述,照实反映契合承认和计量请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有关信息,确保信息实在牢靠、内容完好。

2.有关性。公司供给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政会计陈述运用者的经济决议计划需求有关,有助于财政会计报表运用对公司曩昔、现在或许将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许猜测。

3.清楚性。公司供给的会计信息应当明晰明了,便于财政会计陈述运用者理解和运用。

4.可比性。公司供给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公司不同期间发作的相同或相似的买卖或许事项,应当选用共同的会计方针,不得随意改变。确需改变的,应当在附注中阐明。

5.实质重于方式。公司应当依照买卖或许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承认、计量和陈述,不该仅以买卖或许事项的法令方式为根据。

6.重要性。公司供给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公司财政情况、运营效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买卖或许事项。

7.慎重性。公司对买卖或许事项进行会计承认、计量和陈述应当坚持应有的慎重,不该高估财物或许收益、轻视负债或许费用。

8.及时性。公司对现已发作的买卖或许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承认、计量和陈述,不得提早或许拖延。

上述会计信息质量请求是一个彼此制约、彼此联络的全体。

虽然中国《公司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请求作了详细的规则,但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许多公司的会计工作存在假账、错账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情况,要想进步会计信息质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单位负责人要高度注重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国《会计法》规则,单位负责人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材料的实在性和完好性负责,因而只要单位负责人高度注重,进步会计信息质量才干有牢靠的确保。

2.树立与健全单位的内部操操控度。单位的内部操操控度是进步会计信息质量的根底,假如单位没有内部操操控度或许虽然有内容操操控度,但不去履行,相同也会极大地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进步,最底子的仍是要进步会计人员的本质,一个单位只要有了德才兼备的会计人员,才干从底子上进步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策略论文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得到提高: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会计信息的实质重于形式得到提高: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告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而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以上的这些会计信息特性方面才能正确的评论会计信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

会计的目的在于为有关人员作出有根据的经济决策提供信息。为此,会计信息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才能对使用者决策有用。为保证会计信息符合一定的质量的要求,必然要发生一定的成本与费用。文章在提出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来讨论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内容、测算方法及其控制与决策。

标准质量成本是物质生产领域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时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其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质量成本,仅包括产品的生产方为保证产品质量符合一定质量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以及由于未能符合该标准而产生损失之和。

广义的质量成本则不仅包括狭义质量成本的全部内容,而且还包括产品使用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产品质量未能达到满意标准而承担的、不能向生产方求偿的费用。在研究会计信息质量时,究竟采用哪种质量成本概念呢?既然会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向使用者决策提供信息,以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那么考察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时,不仅要从会计信息提供者角度,而且要从全社会包括使用者的角度来全面地加以衡量。因为会计信息之所以倍受重视,是由于它对使用过程中因其质量不符合使用者决策需要而发生的。由使用者承担的那部分费用,更加不容忽视。

因此,本文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所做的解释是,所谓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确保会计信息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因未符合既定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为改善规定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其决策需要所追加的一切投资之和。在上述解释中,反复提到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确,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总是相对于一定的质量标准而言的,质量标准不同,质量成本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考察会计信息成本时,就不可回避对其质量标准做出规定。笔者认为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主要具备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等质量特征。为此,完善信息质量———就是用以保证会计信息具有充分相关、适度可靠和广泛可比的品质的标准。非完善信息质量标准———是指在相关性、可靠性及可比性等方面与完善信息质量标准偏离的质量标准。

从会计信息的披露、传递和接收使用的全过程来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可以划分为预防、鉴定以及信息披露、传递与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几部分。

1.预防成本,主要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确保其会计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在质量管理教育和质量管理技术等方面所耗用的费用。主要包括提供者用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运行的费用;用于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责任心的教育、培训费用等。

2.鉴定成本,是指为确保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对会计信息在传递给使用者前所进行的质量检查活动所发生的、由提供者承担的费用。主要是支付社会审计人员的审计费用。

3.披露质量成本,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在对受其控制的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进行确认、分类、汇总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因未能按一定质量标准进行这些活动(简称“非标准披露”)时,信息提供者所遭受的损失。主要包括非标准披露超过标准披露鉴定成本部分;因鉴定过程中发现的非标准披露而造成对有关会计事项的调整所增加的人工、簿记费用;因舞弊造成的资产流失的损失。

4.信息传递和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是指会计信息使用者因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在时间上迟于、数量上少于或因可比性的缺乏而不适合其决策需要时,另行搜集相关会计信息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对所接收的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的费用。

以上从成本的累积过程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进行了分类。如果从成本承担的主体看,其中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以及信息披露的故障成本(为行文方便,将这三部分成本之和称为内部质量成本)是由信息提供者承担的;而信息的传递与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下称外部质量成本)则是由信息提供者承担的。

由于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是提供者和使用者分别承担,因而,信息提供者对测算全部质量成本缺乏内在动力,即使强求他们那样做,也必然导致外部质量成本的低估,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内部质量成本由信息提供者测算,而全部质量成本则由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来测算。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来说,测算工作宜由其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分别按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以及信息披露故障成本项目归集费用,开支。

定期或不定期地计算出内部质量成本。通过与前期比较,评价内部质量成本开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来说,主要是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不定期地全面测算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可以是针对整套会计程序、会计制度来测算其质量成本,也可以针对某一具体的会计程序,如存货计价由历史成本法变换为现行市价法时,就可以分别测算历史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具体方法先抽取一定数量的、富有代表性的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样本,测算这些样本的内部质量成本,便可得出样本总和的内部质量成本。然后,再找出样本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将这些使用者的下列费用汇总:

1.因样本提供的信息少于使用者决策的正常需要而另行搜集相关会计信息的费用。

2.因样本提供会计信息的间隙期迟于使用者决策需要而使用者提前收集相关会计信息的费用。

3.因样本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对这些信息进一步加工或另行收集信息的费用。

以上三项费用的总和就是样本总的外部质量成样本。总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等于样本的总内部质量成本与总外部质量成本之和。通过对不同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不同会计程序相应的质量成本的比较,可以评价这些会计准则、会计程序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高低,进而依据质量成本最低原则对备选会计程序进行选择。

通过定性比较可知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在完善信息质量标准下不一定比非完善信息质量标准下高。如果高的信息质量标准的采用所引起的外部质量成本的节省以补偿内部质量成本的增加,以全社会角度来说,仍然表现为社会福利的改善。由于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品,它具有不可独占性等特点,提供者为保证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所发生由他们承担的内部质量成本难以直接从使用者那里获得补偿,因此,他们缺乏主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并保证符合其要求的内在动力。此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出发,通过修订、完善会计准则,以推动高的信息质量标准的实施。

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控制量应分别不同的控制主体全面地进行具体分析:

1.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来说,他们只能控制内部质量成本的一部分,内部质量成本的鉴定成本,信息提供者基本不能控制,因之主要取决于企业规模大小,业务量大小,保证会计信息的符合性质量。为此,信息提供者应作好如下几项工作;首先,应严格遵守会计管理机构所规定的会计原则或制度;其次,应加强对财会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和责任心,使其树立真实、中立地反映经济业务意识;再次,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会计信息的符合性质量建立在健全的制度保证基础上;最后,应推行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

2.对会计管理机构来说,他们所能控制的是会计信息的外部质量成本,主要保证制度质量。外部质量成本,是由会计准则(或制度)所决定的。因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首先应按照质量成本最低的原则,充分调查研究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对信息提供者应向使用者提供哪些信息,如何提供等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定。这种从会计准则层次,以全社会角度的制度性控制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最有效的控制。其次,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亦应合理地规定对会计信息在传递给使用者前的质量鉴定原则和制度,重视发挥社会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作用,提高审计质量,以保证会计信息合乎既定的质量标准。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引言:近些年来,由于与国际接轨的东西越来越多,会计也不例外,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以更高的标准走向国际。

作为一名会计,要走向国际化,首先就要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具有一定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现在这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成为了我国的会计界研究的最重要的话题。

会计信息是与经济的动向有着密切关系的,为了获取会计信息,会计需要运用其专门的手段与方法,为信息使用者来提供有关以会计为主体的价值运动的经济方面的信息。

所谓的会计信息质量,就是用来衡量所获取的会计信息的有用的程度基本标准,它是信息使用者的对会计信息提出的最低要求。

(1)会计信息质量的就是作为一种标准和指南,指导和控制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披露。

所以在以会计为主体获取会计信息的行为过程中,例如,确认、计量、记录、活动报告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都对其做出了比较明确具体的标准,因此,会计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定,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指南,来进行这一系列的活动。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评判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从一定层次上讲,一名会计所进行的这一系列的经济活动的行为,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会计信息,这就好比是一种产品,那么,作为一种“产品”,是需要质量的,这种产品是否能被更大程度的接受,就要看它质量的好坏,产品的质量会对需求者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这种“产品”是否合格,就需要一个衡量的标准,那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这个衡量的标准,这样才能使双方达到共同满意的利益分配,也找到了这样一个平衡点。

(3)会计所要实现的目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标准。

也就是说,会计需要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准确的信息,这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为会计获取的会计信息进行约束,从而也加快了会计达到这一标准,实现目标。

(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这个准则也为会计准则的改善和强化打好了理论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经济形势下,不断地有新的经济制度的出现,传统的会计原则、准则也将不会适应于新的经济动向。

由于各国的经济制度不同,中外的会计理论界对会计质量特征的争议也有很多,所以,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有很多不同的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其有如下四个规定: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与可靠性。

所谓的相关性,就是指会计信息中会包含有预测的信息和已经确认的信息以及其中最关键的部分,而可靠性就是说要实质性的东西大于形式,具有中立性,小心谨慎,并且要是完整的。

除此之外,还要有时效性,而且要考虑到获取信息的成本。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实施会计信息质量分级的体系,主要是以“决策有用性”作为核心的内容,其要点分为四个:

(1)会计信息质量首先要达到的标准就是相关性和可靠性。

(2)次要的标准就是要有可比性,就是要与其他的会计信息要能够有比较的价值;

(3)对于信息使用者的情况,会计所收集信息时要能理解;

(4)对于大多数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标准就是要产生的利益要大于成本,并且要有重要性。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参考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对此又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创新,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成了三个部分:

(1)其中有部分会计信息内容要与会计信息质量是相关的,包括了可靠性与相关性;

(3)还有一部分的信息质量是与会计为主体相关的,要有时效性,效益大于成本等,并且会计信息的内容要具有真实性。

我国在1992年和的时候都有颁布过有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准则,但是都是以会计核算为核心的,主要也是:可靠性、可理解性、清晰性、相关性、真实性等。

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还是与国外和国际上的标准比较一致的,内容也很丰富,但是从另一层面来说,准则之间的界限还是很模糊,对其概念还不够明确,不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只是简单地堆叠在一起,所以还是有待于完善。

可比性。

可比性包含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在同一类会计信息中在不同的.时期要有可比性;第二,是在不同的企业中,对于同一类的会计信息要有可比性。

要让信息使用者能够很方便的进行更准确的财务分析及经营的业绩的分析和评价。

明晰性。

所谓的明晰性就是一个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是清晰明了的,会计对财务的报告也应该完整清晰地,能够很清楚简洁的为信息使用者所接收和使用。

当然,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条件便是信息的使用者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可靠性。

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最重要的准则,由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要符合实际的经济财务情况的,而且要是可以核实的。

就是说要对原本的事物进行最本质的认识,不能加入主观的因素,要做到客观、公立等。

相关性。

所谓的相关性就是指信息使用者从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与自己本身的意愿相符合的。

首先,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会计信息来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状况做出评价,并对未来的经济状况做出预测,其次,可以对企业以前的评价做出证实和更正。

真实性。

真实性就是指,实质性的东西要多于形式。

也就是说。

企业所进行的经济交易的事实是不能仅仅依靠法律以及规章制度来进行评估、报告的,要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交易以及市场的营运。

及时性。

这是对会计信息的时效性的质量特征的要求。

越具有时效性的会计信息就会越具有价值,因此,企业要对正在发生的经济状况做出及时的报告,一旦延期拖后,就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价值。

重要性。

这是注重会计信息的重要,根据信息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企业所产生会计信息的方向和层次也就会有相应的变化,这也是在考虑会计信息获取时的成本。

谨慎性。

由于经济状况是在不停的波动之中,所以企业就有必要避免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或者减少成本的投入。

谨慎选择信息,做好预备方案,应对突发事件。[3]。

为了使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得到良好的改善,同时也考虑到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们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未来,借鉴外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制定出更符合我国国情,并能与国际接轨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准则。

首先,就是要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准则的可操作性增强,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的各种变化。

由于会计所能采用的方法是有多种选择的,并且会计程序也是有多个选择的,但不足的就是,不是每一种方法就对应着一种程序,操作性不强。

所以,就要规定对方法和程序的选择标准,有了统一标准才方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统一准则。

不但要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还要很清楚地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将各个部分,各个层次都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

五、总结。

为了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更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探讨不是永远不变的,要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也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国企的不断改革,再加上投资者的目光长远,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创新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并且要在不断地完善当中。

参考文献:。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

企业会计可靠性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企业投资者与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状况的准确把握。

然而由于当前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内部控制不健全以及外部监督不到位几方面原因,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不足。

企业需要提高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强化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并健全外部监督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目前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面对国内或者某个区域的竞争,还有来自于全球的竞争。

因此提升会计部门的能力和工作效果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通过对于可靠性在会计信息质量保真中的作用的分析,希望帮助企业加强会计质量保真的作用。

可靠性指的是企业的会计部门采取完全真实的,独立客观的数据来如实的反映会计的财务状况。

而且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够有充分足够的证据或者是通过一些相关的证据来充分的证明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而对于内部的企业管理来说,也因为摸不清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存在对于企业的后续工作和生产经营出现偏向的情况发生。

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会计内容的客观性。

这一切都可能影响到企业客观性的发挥,然而客观性却是保持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原则。

二是如实性。企业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甚至是生产经营状况,这种如实性对于企业的投资者和企业的外部相关联系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如果缺乏了如实性就会影响到和企业相关利益方的判断,而且如实性原则的要求是必须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生存现状,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存在生产经营出现不利的情况,甚至有的企业可能经营存在困难,出现了生产经营的亏损,可是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扭转企业的不利局面,很多企业想到的往往不是靠自身的改革或者是如实的向投资者或者利益相关者反映情况,而是采取隐瞒的方式或者造假的方式混淆视听,这样使得企业一方面能够避免投资者的恐慌,另一方面能够保证企业还有后续的资金继续进行生产经营,但是这样是违背了企业如实性的原则的,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就出现了缺失的情况。

而且一般企业如果不断出现亏损,就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或者是转换经营的方向,企业如果不能够舍弃现有的利润或者是现有的利益,那么将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不同的人去进行会计管理工作会有不同的依据或者不同的人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计算,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可靠性。

通过对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会计质量保真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作用,不可靠的信息无法做到会计质量保真,会计质量的保真工作需要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前提。

(一)企业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来说,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可靠性不足的情况,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但是这些发展起来的企业都是从原有的计划经济时期改造过来的,或者是在一些家族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的特点就是主观性比较强,公司董事长或者是经理个人的意志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公司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不在意,这也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的保真性。

这些都是企业努力的方向,也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应该与国际接轨,努力按照国际通用的财务标准对于公司的财务进行管理,做到为自己的负责,为市场负责。

(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也是引起企业财务信息可靠性得不到保证的一个原因,无论我们在会计信息中强调什么原则,最终的落脚点都是需要人来执行,尤其是会计的管理人员来执行,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影响着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实现。

导致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没有招聘专门的会计人员,有的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仅仅懂得一些会计基础知识。

有的对于会计基本准则和会计法律法规了解不深,自然在会计工作中无法熟练运用。

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缺乏主动学习意识,知识陈旧,对于会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处理不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此外,有的会计人员缺乏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不能够很好地坚持原则,按照企业管理者的意志篡改财务数据,甚至为了一己私利,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可靠性自然得不到有效保障。

这些都说明了这些会计人员不但没有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职责,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工作和职业道德都认识的不清楚,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

内控制度是企业内部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法律法规行事的重要遵循。

然而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内控制度,使得会计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

按照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加强会计监督,企业应设立会计复核岗位,然而很多企业均没有设立,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内部审计也是内控制度的重要表现,但是很多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走过场或者流于形式。

而对于企业的经营业务和财务工作,会计人员也缺乏足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没有按照会计有关法律法规履行监督职责,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没有严加审核把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四)外部监督不到位。

缺乏必要的外部监督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的重要原因。

一是政府部门监督不够。

政府主管部门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处罚力度不够,相对于收益来说,这种过低的违法违规成本导致很多企业宁可选择会计信息失真。

而不少企业具有从众行为,看到其他企业因此获益后也纷纷效仿,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是社会监督不到位。

特别是来自企业投资方的监督不够。

企业投资者作为会计信息使用的需求者,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与否缺乏足够的鉴别力,多数情况下无法起到监督作用。

三是舆论监督尚待加强。

随着网络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应用,舆论监督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相对于在其他事物上发挥的作用,在会计信息可靠性方面的舆论监督尚待加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需要专业的视角来审验,很多网络和媒体难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发现问题后的曝光强度和时间持久性上也不够,很多企业被曝光后,很快又有新的事件转移大众的注意力,人们很快淡忘了此事。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思想认识。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有这种意识,企业的会计就应该遵循企业的会计可靠性这个任务。

但是这也是一种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办法,如果企业不能够遵循可靠性原则,一味的弄虚作假,那么企业就有可能会没有决心进行改革或者是掩耳盗铃,这样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如果企业真的到了经营不下去的情况,更应该公开披露自己的信息,这样的话使得企业最快的进行资源重组,将进行整合后的资源进行二次使用,也未尝不能够使得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二)强化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还应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生责任感。

(三)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

企业内控的问题一直是阻碍企业建立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必须在加强内控上下功夫,制定合理、科学并且执行力强的制度,加强企业的内控制度的建设标准,促进企业的内控管理。

(四)健全外部监督体系。

企业的外部监督可以倒逼企业进行内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工作,所以应该加强外部监督体系的建设,除了法律法规的监督之外,还可以有行业协会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等。

而且企业内部可以通过会计可靠性的信息对于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因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在会计信息质量保真中的作用的探讨,希望能够对于企业加强会计信息可靠性工作有所借鉴和启发。

会计信息质量保障

我局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切实维护纳税人利益及容易产生不正之风和滋生腐朽的环节入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制定了《xx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xx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xx省地方税务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xx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制度汇编》印发局内各单位。在各市、州局及扩权试点县、市局办公室业务培训中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大力加强内外网信息建设。内外网站是地税系统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全系统统一使用内网信息编报平台并由专人负责编审,实现了省局处室、市、州局及扩权试点县、市局及时采编报送和信息登载,确保了信息工作的时效性,提高了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完成了外网改版,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及时、全面地公开与纳税人及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截至年7月31日,外网共公开各类信息870条。

积极主动报送专报信息。围绕省委、省级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关注的重点工作,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地税系统工作动态。根据新形势对信息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践积极探索信息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进信息服务方式,加大信息约稿力度,从会议、文件、新闻、领导讲话和批示中主动寻找、挖掘信息线索。高度重视信息编辑细节问题,做到信息编辑精细化,除严格把好信息编辑质量关,还对格式、标点、印刷精益求精,努力提升信息工作整体质量。截至年7月31日,共上报省委、省级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专报130余篇。其中,国办采用信息1条,省级政府采用专报累计达到33条。

着力完善外部公开平台。认真做好省级政府电子政务外网、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总局地税频道等信息公开平台的内容保障和网络维护,及时更新发布信息。从优化公文处理流程入手,在公文处理环节增加政府信息公开选项栏,各处室在拟制公文时根据公文内容确定是否公开、公开时限及公开范围。公文正式发出后,由专人根据最终填报选项及时发布。同时,按照《xx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主动公开政务动态、人事任免、总结计划、法规制度等信息。截至7月31日,我局共向xx省人政府的网站报送信息176条,向省级政府报送信息公开目录33条,向国家税务总局地税频道报送信息126条。此外,我局还精心策划了省局领导在线访谈节目,由局领导在省级政府的网站上就房地产税收有关问题与网民进行实时交流。

有效依托各类新闻媒体。广泛依托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渠道对外公开最新、最快的税收政策和征管改革各项举措,让广大纳税人及时、准确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理解并支持税务部门工作,为税收征管提供坚强的舆论保障。今年,我局已多次与xx电视台、xx人民广播电台等合作播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税收政策电视片和广播节目。在《xx日报》、《中国税务报》、《xx经济日报》等报刊上刊载文章38篇。

充分利用其他公开途径。在机关大厅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栏,详细公开各处室职责、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实事求是编制了我局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并在省级政府的网站上发布。每年及时向省档案局送交已公开的文件资料。

明确工作重点,突出监督检查。

按照《xx省人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年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川办函〔〕76号)要求,我局着力做好服务“两个加快”工作,突出公开重点,及时公开地税系统灾后恢复重建、深化行政效能建设、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等方面的信息。在具体分类上,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比照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的划分标准,积极主动公开应当公开的信息,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事项,严格把关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前,我局共受理依申请公开事项1例,已按规定程序圆满办结,未收取任何费用。未出现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同时,严格按照《xx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进行审核把关,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引发失泄密事件。

有效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必须切实做好监督考核。我局制定了《xx省级政府信息公开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聘请了28位各行业代表为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监督员,为地税部门信息公开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并反馈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属于经济信息的一种,所以其不仅具有经济信息的特征,还具有自身的特征,但由于每个特征都具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各特征之间还相互联系和制约,所以其在关系还是结构层次上还具有主次之分。

会计基础准则中对会计信息特征进行了规定,即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及时性和谨慎性等。

会计的目标决定会计信息不仅可以使政府实现经济调控,同时还可以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详实的财务状况,从而使其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这就要求会计信息要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这是会计信息得以成为决策重要依据的主要质量特征。

1.可靠性。

会计信息是使用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只有保证其真实、可靠才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会计信息的数据需要反映出需要表述的内容,在相同的会计资料及会计政策下,不同的会计人员需要得到相同或是相似的会计信息,不能有较大的偏差,同时在会计准确的制订时,要充分考虑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实现会计信息可靠性,需要在会计资料没有重要偏差时,确保所提供给使用者信息具有可靠性。

2.相关性。

会计信息主要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使用者提供服务,所以需要满足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需求,使其可以对企业的情况作出预测或评价,确保其决策的正确性。

会计信息只有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才会有真正的利用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决策的正确性。

如果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则会计信息没有相关性,也不具有利用价值。

所以需要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这样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对未来的发展及盈利趋势做出正确的预测,同时对过去所做的决策进行有效的评价,使企业的经营成果得到有效的反映,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

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需要在会计资料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整个过程中,将报告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有效的考虑进去。

1.谨慎性。

谨慎性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谨慎性原则可以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进行正确的判断,充分的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从而使其在核算时确保资产、收益、负债和费用即不高估也不低估,同时还需要定期或是在年终结束时对于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效的实现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但谨慎性原则并不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可以进行各种秘密准备的设置,需要对所要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准备的判断,避免导致谨慎性原则的滥用。

2.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

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能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和反映。

融资租赁的核算、收入的确认(售后回购)、合并报表等会计方法均体现了该原则的要求。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那么其最终结果将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3.可比性。

首先,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其次,针对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要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以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在核算过程中,需要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一致性,不得进行随意变更,对于确定需要变更的,则需要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影响及不能合理确定的累积影响数理由等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说明。

由于在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要求,所以需要保证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性,通过可比性原则,可以更便于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比较,从而使信息能够更好的保证决策的需要。

在可比性原则基础上,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对采取适合自己的会计方法,但必须确保能够真实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反映,这样可比性原则才能得以更好的体现。

4.可理解性。

会计信息是为了更便于使用者使用,所以需要在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的会计报告时更易于使用和理解。

这就是信息的可理解性,其是保证信息有用的前提条件,所以会计信息需要用浅显的语言来对会计信息的含义和作用进行充分的体现,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信息的出发点。

所以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做到简洁易懂、数字准确、文字和数据紧密结合,确保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使会计信息的内容更加完整,更利于使用者利用。

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要求和质量特征之一。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会计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当前情况下,需要我们对会计基本准则及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其真正的发挥其指导作用,从而保证会计准则的质量得以有效的提高。

同时,为了使会计核算更有序的进行,则需要确保会计准则及制度是从现实环境及会计人员的习惯为出发点来制订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2]葛家澍.陈朝琳.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问题——兼为“公允价值”正名.财会通讯..11.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

投资者保护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互融合、渗透、影响。因此,投资者保护成为我国学者极为关注的话题,然而投资者财务保护是话题中的关键点。从我国的发展角度来看,投资者财务保护机制还算较为完善,但是,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给投资者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就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文章对投资者保护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内容等进行了探究,并针对投资者保护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投资者保护;财务会计。

信息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投资者的财务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的保护,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在我国的中小企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影响着投资者利用财务会计信息进行资金保护,导致市场信息缺乏准确性等问题。

由于国家的地理位置的不同,相关法制和国情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对投资者保护也有着显著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我国将投资者保护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联系根据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分析:一是我国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准确性、透明性,对投资者的保护进行了有效的保障,有效缓解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分散带来的压力。对于投资者保护较为重视的地区,当地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往往较快,随之而来的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二是由于地区对投资者的财务的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时,财务会计信息可能成为某种替代的相关机制,避免了给投资者财务方面带来隐患,有效地起到了法律监督的作用,为相关投资机构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2.1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对相关投资机构在市场中的交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投资者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帮助投资者进行确认等一系列的操作,并且对投资者的信息进行如实的记录,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有效的保障,展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内容的完整性。

相关投资机构在给投资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时候,应该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并于投资者财务等方面的经济实用有着紧密的联系。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中的有效性有利于投资者对相关投资机构的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准确的评估。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中的明确性对相关投资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投资者对相关投资机构提供的信息进行明确的分辨。在这样的基础下,有效地为投资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实用性,最终实现了财务会计存在的价值,为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有效地满足了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对比性对相关投资机构提供信息质量应该进行相互比较的性能。在财务会计中的对比性一般包含着两种含义:一是相关投资机构对不同阶段的信息质量进行对比;二是不同的相关投资机构进行相同阶段的信息质量对比,并且相关投资机构还应该进行一定的注解。相关投资机构应当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向投资者提供信息,这样可有效地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相关机构内部或者之间的相互比较,对投资者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确认、评估等工作提供了准确性。

2.5形式化在财会会计质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中形式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它决定了相关投资机构在向投资者提供信息的时候,是否依据法律的规章制度进行确认和评估,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投资者的经济效益。

3.1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在我国的会计体系中有着相对健全的规章制度,也是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工作中重要准则,也是对工作人员在财务工作上起到了约束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现有的会计体系的规章制度中依然存在了许多的问题,相关的规章制度中依然存在着不严谨的条例,这样对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保护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使相关投资机构在给投资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中的质量较差,并且在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因为信息质量较差的因素,导致投资者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安全隐患。

3.2相关投资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投资机构在工作人员的工作管理中,由于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没有清晰的概念,健全的管理机制是相关投资机构正常运行的命脉。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有很多的投资机构内部管理并不是很完善,普遍存在着管理人员较多,工作人员较少,并且对工作流程依旧是模糊的状态,相关工作人员的调换过于频繁,这样的现象,对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的准确性带来巨大的影响。

4.1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由于财会体系中的相关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因此,要不断地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不断加快我国财务会计体系规章制度,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我国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相关制度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我国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机制上,要不断地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些经验,在经验中总结。

4.2加强协议体系,保证投资者的经济效益。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要有效地利用协议等体系,使投资者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的保障。投资者在投资交易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投资机构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有不真实的现象,并且危害到了自己的亲身利益时候,投资者可以有效地利用与投资机构签订的协议进行维护,通过我国的相关法律对自己的经济利益进行保障。

4.3完善投资机构的管理制度。

在投资机构的管理中,一定保持内部的平衡、监督等机制。领导的阶层一定要有懂金融投资理念的人,对投资机构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在工作人员的使用中,投资机构应当对工作人员定期培训,新来的员工一定要培训合格以后再上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投资工作的正常流程,甚至可以将应聘门槛设高,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对投资者进行了保护。

4.4明确管理阶层的行为。

在投资机构中的管理阶层的行为是对工作人员最好的榜样,因此,对管理阶层一定要明确在自己在工作中的工作行为。应当对管理阶层的人员进行严格规范,严格按照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实行赏罚分明制度,不能因为是领导就不去遵守。甚至领导要是有违背企业管理制度等现象,要加大惩罚力度,以作警告。

4.5加强投资者的投资观念。

我国普遍的投资者严重缺乏投资素养和投资观念,对投资没有明确的意识,只是一味地盲目投资,这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投资机构在管理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因此,要加强投资者在投资素养和投资观念,要在投资之前先进行详细的了解,尽可能地对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查询,确定没有问题的时候再进行投资。

综上所述,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是对投资者的利益的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地介绍了投资保护和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并且针对我国金融市场中的投资机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不断地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机制,加强我国投资机构的管理制度,并且对我国投资者的投资素养和投资观念进行了强调,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可持续的发展。

[1]樊舒雅.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作用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

[2]孙颖.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探讨论文

在会计学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均是针对会计实务工作的规范性规章及文件,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原则为导向,后者是以规则为导向。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国家采用了以原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来规范会计工作,而在我国,长期以来采用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来分行业的会计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采用会计准则来规范会计工作成了大势所趋。财政部于1992年以财政部令的形式颁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之后,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共计16个具体准则。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等具体国情的制约,全面制定及推行企业会计准则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因此,财政部同时保留了企业会计制度,从而形成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长期平行并存的局面。从法律效力上说,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均属于会计强制性法律法规规定。在法律层次上,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属于财政部部门规章,企业具体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具有准部门规章的性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企业会计制度模式被最终舍弃。考虑到我国国情,财政部还是审慎地保留了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但不再颁布执行单独的企业会计制度,而是将其作为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形式出现。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虽然仍具有强制性,但从准则结构层次上说,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被降格,从属于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这就意味着,当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与会计准则存在冲突时,企业应当以会计准则的规定为准并执行。新会计准更加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财务人员则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在全面学习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理论和操作的职业教育,提高自身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认识和实物操作技能,从各方面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经济内容的程度,实质上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对使用者进行决策有用而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从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出发,会计信息的内容应该能够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这些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类是经济业务信息;另一类是财务信息。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直接影响到相关方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里对会计信息质量也作了明确的规定。1985年我国第一部《会计法》提出“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指出会计核算要遵循真实性、可比性、相关性、一致性、及时性、谨慎性、全面性和重要性等原则;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也涉及到了真实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一致性、及时性、清晰性、谨慎性、可理解性和重要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20财政部发布的新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中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最主要的核心特征在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经济决策需要是相关的,包括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三个方面;可靠性是指会计所作的计量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现象和经济事项,包括真实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三个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真实性,即会计计量的结果要与它所反映的经济对象或经济事项相一致。相关、真实、及时和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会计信息既是直接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统计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的重要来源。企业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廉政建设等。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的保证条件,会计准则是用来规范会计信息的标准,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依据会计准则才能产生。

1、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同时,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和预测。

2、遏制企业利用计提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现象。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规定,上市公司应密切关注其长期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根据有关规定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同时应提出充分证据证明原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否则应按前期差错更正的原则进行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在以后和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经理改变会计核算思路,与国际惯例趋同,从而促进我国会计业更快地融入国际大环境,从根本上遏制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操纵会计利润的现象。

3、会计处理注重商业实质。

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企业在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这一规定确认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实现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为了避免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可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只有在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才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同时,企业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可合理确认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获得的利益,从而提高企业业绩的含金量。

4、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

按照新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企业的许多理念和方法与原准则不同,这就要求监督部门的人员要转变监督理念,灵活应变,树立学习观,同时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转变模式化监督理念,转变各为其政的监督理念,树立成本效益观。为了提高监督的有效性,监督部门还应突出监督重点内容,尤其应发挥财政监督的优势。

新准则的实施,给上市公司的业绩内涵注入了全新的概念,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持续的、全方面的。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从不熟悉到熟悉再到理解和应用的过程中,各监管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剑川:浅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j].财经界,(6).

[2]冯琳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

[3]王军:学先创优继承发展谱写我国会计工作新篇章[j].会计研究,2009(4).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