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实用22篇)

时间:2023-11-10 12:49:02 作者:灵魂曲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实用22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注重内容的分析和整合能力,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精心准备的教学工作计划案例,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案

案例呈现: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到元旦时我们学校要举行联欢会来庆祝,你们喜欢吗?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学校就买了气球装扮我们的教室。

二、新授。

1.出示例l:学校买有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1)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个别答)。

(2)谁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可以分给几个班?)。

(3)请一个同学完整读一次题目。

(4)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

(5)你会给这道题列式吗?

(6)怎样口算80÷20呢?请同桌互相讨论想法。

(7)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板书:20×4=8080÷20=4。

归纳:想乘法,算除法。

或8÷2=480÷20=4。

归纳:想表内除法。

(8)写结果并验算:80里面有4个20,对吗?答:……。

(过渡语:我们顺利完成了分气球的任务,学校还买了彩旗装扮教室。)。

2.出示例2:学校买有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1)齐读题目,你会解决这道题吗?

(2)谁来列式?(个别答)。

(3)怎样口算120÷30呢?请同桌互相讨论想法。

(4)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板书:30×40=10÷30=4。

(你用的是哪种口算方法呢?)。

谁能用另一种方法来想?

12÷3=4120÷30=4。

(你用的是哪种口算方法呢?)。

(5)那么这道题的结果是,写结果并检验。答:……。

3.对比例1、例2,归纳并点课题。

(板书课题)。

归纳:齐读课题,那么今天学习的口算除法有几种口算方法呢?

过渡:同学们真善于总结,这两种口算方法,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下面。

我们来听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好。请准备作业本和笔,好,开始。

4.听算巩固例1、例2(说算理)。

60÷20=90÷30=。

180÷30=240÷40=。

案例评析:

1.生活情境的创设。

本来数学计算是枯燥的,为了使数学内容生活化,有趣味,邹巧凌老师在新课一开始就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到元旦时我们学校要举行联欢会来庆祝,你们喜欢吗?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学校就买了气球装扮我们的教室。”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创设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在口算中感受着数学的应用价值,真正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合理开发教材。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应有课程开发的意识。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深入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不能把教学的过程看作是忠实地复制与实践教材,而应在课程目标的导向下灵活处理开发教材,创生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案。邹巧凌老师在出示例l教学内容时就没有直接照搬课本:“学校买有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而是改为这样出示例题:“学校买有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使学生更为积极思考:根据老师提供的两个数学信息可以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提出的问题又该怎样解答。邹老师这一不经意创造,让学生学习思维更连贯。

3.包容处理算法多样化。

在探索两种口算方法时,我们可以看到邹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算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思维方法的多样化。最可贵的是,在探索计算方法与口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算理、算法,以说促思,让学生亲身经历探寻数学本质的活动历程。而对于学生“数学的思考”以及数学素养的培养而言,它的意义已远远超过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本身,这就是本堂课所呈现给我们最瑰丽的色彩。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2.列出算式:猜得对不对呢?怎么验证呢?(板书各个算式)。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尝试探究:34+25你们能直接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看看小组内能想到几种不同的算法。

2.组织交流:汇报交流不同算法,理解算理。

3.再次探究:38+25会口算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5.初步巩固:口算38+34,计算时是怎么想的?

6.提问小结: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时注意些什么?

三、专项训练,提升数感。

1.猜一猜:出示4□+2□,猜一猜得数可能是多少?

2.编一编:自主编题计算,同桌交换校对。

3.说一说:编对了吗?编题时你是怎么想的?对××编的题目有什么想说的?

四、分层练习,提升能力。

1.估估算算:先估计出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出结果。

口算比赛:即时反馈。

五、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路线情境图:

1.解决问题1:贝贝到晶晶那儿,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

3.反思梳理,总结全课。

三年级数学《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设计》教案

师:我们先来看38—25,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了让同学听得明白,说的时候可以按照“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思路去说。(暂停)。

师:同学们在口算时可能想到了下面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课件呈现:

算法1:个位上8—5=3,十位上3—2=1,合起来是13;

2、教学退位减法的口算。

师:44—25该怎样口算呢?想一想,把你的算法跟同学交流一下。(暂停)。

ppt课件呈现:

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同学的算法,这些算法和刚才的算法类似,也是用拆数的方法算的,你们看懂了吗?(暂停)。

第三段:

流程3:比较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口算。

ppt课件呈现:

(两道例题的完整板书)。

师:这两道题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暂停)。

数分别相减,再把结果相加。注意在遇到退位减时,运用第三种方法计算要把被减数拆成几十和十几,与减数十位、个位上的数想减。

第四段:

流程4:完成想想做做/1、5。

1、完成想想做做/1。

师:现在我们来完成“想想做做1”,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写得数,并选择其中一组算式说说是怎样算的。(暂停)。

课件出示得数。

师:你们都算对了吗?请看第一组算式,为什么都是57减三十几,有的是二十几,有的是十几?(暂停)。

师:都是57减三十几,一个是退位的,一个是不退位的。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时候,要比较被减数的个位数字与减数的个位数字,看是否需要退位。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5。

师:我们来看想想做做第5题,先估计一下每道题得数大约是几十多,再口算,验证自己估计得对不对。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第五段:

流程5:完成想想做做/2、4、7。

1、完成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题目。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填写答案。(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你们都算对了吗?看每一组题目中的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在口算时有什么联系?(暂停)。

师:每一组的三道题,被减数是相同的。根据第1题可以想后两题的得数。

2、完成想想做做/4。

课件出示题目。

14—6=…。

140—60=…。

1400—600=…。

师:请同学们观察每一组算式的特点,你能很快写出得数吗?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每组题的第一行都是十几减几,第二行都是一百几十减几十,第三行都是一千几百减几百,算一百几十减几十、一千几百减几百都可以先想十几减几,然后在末尾添一个0或两个0。

3、完成想想做做/7(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题目。

师: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暂停)。

师:在作业本上列式计算。(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你是这样算的吗?你能说说每步是算什么吗?为什么先算还剩多少个?

第六段:

流程6: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你有哪些收获?口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案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情境挂图。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玩具店到了,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插图中的小朋友起个名字,男孩叫小明,女孩叫小芳。

2、提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

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同时板书算式:

(1)小明应付钱:44+25=()。

(2)小芳应付钱:44+38=()。

4、谈话:这两道算式如果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机会是很多的,小明和小芳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5、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

第一道算式:44+25=()。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第二道算式:44+38=()。

(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算70+12=82;(4)先算4+8=12,再算40+30=70,最后算70+12=82。

6、再次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7、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8、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9、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1、算一算、比一比。(做想想做做第1、2题。)。

(1)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书上。

(2)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3)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一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想一想、填一填。(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表。

(2)电脑验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

(2)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

(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4)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

4、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做想想做做第5题。)(1)选出其中一组题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2)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

(3)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4)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5、解决实际问题。(做想想做做第6、7题。)。

(1)出示第6题。

提问: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几条路?学生回答后逐一阐述每一条线路。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解答另外两个问题的想法。

让学生到讲台前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说给大家听,并对讲述有条理的学生进行表扬。

(2)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教师对后进生予以帮助。

集体反馈。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同学间可以相互出题考对方,回家后,也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公开课教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乘除法(开火车)。

20×480÷47×30210÷7。

87≈63≈81÷8≈122÷4≈。

(2)20、50、120、150里面分别有几个十?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主题图(课件)。

(2)问:谁愿意把题目完整地读给同学们听?(指名学生读)。

(3)问: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会列式吗?(指名学生说)。

(学生说了后,师板书:80÷20=)。

(4)问:你为什么会想到用除法呢?(指名学生说)。

(5)师总结: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看80里面包含了几个20,就可分给几个班。符合除法的'意义。

2、探索口算方法。

(1)问:这道题是两个什么样的数相除呢?(指名学生说)(引导学生说出:整十数除整十数)。

(2)问: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之间交流、讨论,然后指名学生说)。

(3)师总结:方法一:想乘法做除法。

即4个20是80。

20×4=80。

80÷20=4。

方法二: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8个十除以2个十得到4个1,就是4。

8÷2=4。

80÷20=4。

3、探索估算方法。

(1)师:同学们,学了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后,小猴子也来凑热闹了,你看,他带来了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列式,老师板书:83÷20≈)。

(2)问:哪个同学会解这题呢?(指名学生说)。

80。

4、巩固练习:(课件演示)。

【此环节充分利用复习效应,让学生知道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5、探索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方法。

(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为了校运会开得更热烈些,福娃手工小组也来到了现场,你们看,他们制作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指名学生列式:120÷30=)。

(2)问:根据前面的学习,你会怎样思考?(指名学生说)。

(3)师总结:根据前面的学习可知。

方法一:想乘法做除法。

即4个30是120。

30×4=120。

120÷30=4。

方法二: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120里面有12个十。

12个十除以3个十得到4个1,就是4。

12÷3=4。

120÷30=4。

6、再探估算:122÷30≈120÷28≈。

(指名学生说)。

三、过关练习:每生半张练习当堂检测及课件。

[设计过关检测的意图是通过随堂检测,了解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师总结。

(1)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想被除数里面有几个十,除数是几个十,再根据乘法口诀,得出结果。

(2)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结果。

五、阅读书本p78~p79,说说你的收获。

【此设计的意图是通过练习,强化本节课所学的新知】。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80÷20=4(个)120÷30=4(个)。

(1)想乘法做除法。

(2)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78—79以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3、通过小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观察思考、合作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难点:估算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取哪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20×3=7×50=6×3=20×5=4×9=。

24÷6=8÷2=12÷3=42÷6=90÷3=。

二、创设情境。

学校要最近举行数学节,打算装扮学校。(出示主题图)。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三、探究新知。

(一)探索口算方法。

1、80÷20=。

(1)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把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2)生汇报交流,重点说一说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20×4=80。

80÷20=4。

方法二:8÷2=4。

80÷20=4。

方法三:80÷2=40。

80÷20=4。

方法四: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80÷20=4。

(3)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

3、总结,揭题。

总结:上面两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除法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解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数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的除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案

教学目标

能用比较合理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估算。

教学重难点

能用正确、合理的算法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数学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引入新课

二、新授

三、练习

1、口算卡片练习

2、夺卡片游戏

3、完成p46想想做做4和p48想想做做4

四、布置作业

出示情景图。(只出现三种玩具,问题不出示)

(1)先引导学生看图,选择两种你喜欢的玩具提一个问题。(学生能提出用加法和减法做的两个问题)

学生提问后,出示问题,并要求列式解答。

说说是怎样算的。

(2)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两道减法算式呢?

(3)小结。你还能求出什么问题。

出示口算卡片,先算出两个数的和,再算出两个数的差。

(1)同桌两人拿出数字卡片。(两位数)

同时拿出一张,算出这两个数的和。谁算得快,卡片归谁。比比,谁得到的卡片多。

(2)同时拿出一张,算出这两个数的差。谁算得快,卡片归谁。比比,谁得到的卡片多。

直接写得数。

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完成p46(5)、p48(5)

由于这一届学生二年级学的是人教版教材,已经学过这部分内容。所以可以直接要求解答。

课后感受

由于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学过,所以直接解答例题。在练习形式上,力求有趣,有效。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更是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充分体验方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不同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通过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解决乘船问题中,对估一估,一艘船做得下吗?大约需要几条船?两个班坐一条船,可以怎么安排?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重视比较归纳,实现优化。

方法是多样的,但也有巧方法和笨方法之分。在提倡和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归纳,吸取各种方法中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

文档为doc格式。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2.在口算方法类比中强化数位观念,体验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原理,并渗透估算思想,在简单的估算等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数感。

3.经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运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能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能。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在自我探索中,掌握算法,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难点:进位加法和估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

出示情景图。

今天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2、问:你会解决吗?求小明要付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求小红呢?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

3、提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4、反馈:指名交流口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口算方法多?

(教师肯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口算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5、再次交流,选择你自己喜欢的算法。

6、提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小组讨论交流,并指名学生说说。

7、讨论小结: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8、评价此轮表现优秀的学生。

三、拓展深化:

1、“想想做做”第1、2题。

(1)分组出示。

(2)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3)比较两题,说说想法。

2、“想想做做”第3题。

(1)说说合计的意思。

(2)学生通过口算填表。

(3)检查学生填表的情况。

(4)口答哪个年级喜欢集邮的人数最多。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口答得数,再比较这两题,说说想法。

4、“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出得数。

5、“想想做做”第6题。

分组让学生交流,最后教师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回家后,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7题。

板书设计:

先算个位上的数相加,再算十位上的数相加。

44+25=69(元)。

44+38=82(元)。

课前思考:

这部分内容重要是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设了一定的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口算方法上的异同,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在探索口算方法的时候,不规定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体现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可以通过不同算法的比较,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算法,体现算法最优化。

课后反思:

一、专研教材,把握目标。

在教授完一部分内容后,有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对教学目标把握得不好,关键还是教材专研得不够深。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是永恒的主题。在课改过程中,既要体现改革的基本思想,也要继承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

“想想做做”第2题安排了四组对比题。每组三道题中第一个加数是相同的,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也是相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算法。由于课前我没有认真研究教材编排此题的目的,所以课堂上没能好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因此也没有达成本题的教学目的。

二、复习旧知,承接新知。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回忆旧的知识,从而更好的引入新授课题。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数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课始的几分钟内,如果让学生快速练习简单的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话,课堂效果会更佳。

三、多种预设,算法多样。

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源于课前的精心备课,源于课前的师生了解,源于学生的积极思考,源于教师的胸有成竹。而预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石。

算法多样化是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所以课前我把学生可能会用的口算方法列出来,以便应付课堂上的意外“生成”。但由于班级的差异,两个班中有一个班的学生思考出的算法过于单一,没有起到很好的课堂效果。课后经过一番反思,觉得问题还是在于我没有正确地引导他们。

四、鼓励估算,形成意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日常生活中,估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样,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并让学生形成估算的习惯。

“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先估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得数,再口算。启发学生把口算与估算结合起来,让口算与估算方法相互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提示估算方法,也让学生适当比较口算与估算的结果,以体会估算与口算的不同价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可能在整个的知识学习的结构中显的比较枯燥,所以首先就要把这种枯燥的口算题用学生熟悉并喜爱的生活情景中引出,突出学习口算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影响,产生算法的多样化了,所以我让学生选择自己虚幻的方法去算,不抑制他们的想法。本节课中还通过了比一比、算一算,想一想一系列的练习活动帮助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

本课是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由于学生对口算加、减法已有较多的经验积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只是让他们看图列一下式子,学生们却很快的把口算结果告诉了我,所以在这里关键要让他们说说是怎么口算的,方法也多样化,没有哪种是最合理,关键是要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己还是没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加上自己提问方式不太合理,不善于引导,使得学生的答案很多,但自己又要要求他们达到自己的点上,花了很多时间。说估算的时候,学生都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我说这是一种方法,但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呢?甚至我还说估算的时候先看什么位?从哪一位估起?学生还是说不出,可能一开始没讲清楚,导致后来每做一题我让他们估一估,他们还是都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没其它的算法,而“四舍五入”这种方法跟实际的估算是有一点出入的,例:“37+55”用“四舍五入”估的话是100多,而实际估得的是90多。有些问题学生是需要思考一下,而我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让他们回答了,应该让他们讨论交流一下。

听课随感:

今天听了小顾老师上的这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事先和小顾老师一起整理了这节课的思路,上完后,能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形成基本的口算技能和估算意识。听完后,给小顾老师提了一些建议,如:所提的问题,指向性要明确,便于学生回答,所提的问题,自己心中要有底,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在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要和学生一起总结出一种最优化的算法。又如: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语言要严谨、简洁、抑扬顿挫,学生已经比较清楚了回答了的问题,教师不必要进行重复,这样,课堂上的闲言碎语就会很多,只会妨碍学生的听课内容。对于一些关键的语句,教师要进行强调和总结时,一定要响亮而且速度要偏慢。当然对于学生多种不到位的回答或不会回答的问题,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更重要,这对于一名实习老师可能有难度,但是在不断的锻炼过程中,一定会有提高的!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xx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具准备:情境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最喜欢的地方,想不想知道去哪儿?出示情境图:玩具商店。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学生自主观察玩具商店的情境图。

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们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想好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然后各小组的选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分类解决。如果学生提出用加法做的问题,让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这样及时复习并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如果提出用减法做的问题教师将这类问题按不退位减和退位减的顺序分类板书如下:

(1)玩具客车比玩具小汽车贵多少元?

(2)玩具火车比玩具小汽车贵多少元?

(3)玩具火车比玩具客车贵多少元?

2、学生自己读一读板书问题,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在班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师板书。学生可能说出的算法有:

先在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教师板书。学生可能说出的算法有:

看着这些算式,你能像上一题那样说说每种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吗?

小组讨论,比较38-25、44-25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找相同点时,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法,都可以先用被减数减减数十位上的数,再减个位上的数,也都可以先减个位上的数,再减十位上的数,还可以十位上数、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减,然后把两次减得的差合起来。不同点是,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题是退位减,特别是用第三种方法计算退位减时,要从被除数十位上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再减)。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完成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怎样算的,并比较每个蘑菇上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夺红旗”游戏。各学习小组的成员,每人完成一组式题,4人共完成四组式题。比一比,每组三道式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填写统计表。

(2)集体交流,体会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比一比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再比较中发现联系。

(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2)口算得数,集体校正。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1)让学生先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书中提出了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估计方法。

(3)通过算一算,经验估算情况。

7、做“想想做做”第7题。

(1)仔细看图,收集题中的信息。

(2)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和解题结果。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小朋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么学到的?先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叙述,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优点:

1从生活情境入手,联系生活。

2能够运用题组,口算比较多。

缺点:

1学生活动组织不好。

改进:让学生好好想,问题要提的好,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

让学生好好说,注意学生的表达。

让学生好好做,书上习题课上解决,要有一定量的笔头练习。

2环节组织不太好。

改进:(1)课题尽量不要课前写,提问要有变化,有限制。

(2)引导作用体现不出,先让学生做,每个人都要留下痕迹。

(3)提问有序,根据学生认识规律,有逻辑顺序。

(4)算法多样化后优化算法,给薄弱的学生提供最基础的方法。

(5)练习时控制时间,让学生有紧张感。

(6)重视课堂组织管理,评讲时,全体停下来。

(7)做大量题巩固,形成技能。

今后备课方向:

备课时研究例题的前后联系,研究练习题怎么做,形成初步框架,参考教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提高问题设计的能力,能够引发学生思维。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联系口算过程中能理解到竖式计算时的学法,虽说前面内容的基础打的很好,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数位不能对齐,造成计算错误。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总是把数字或符号抄错。

4、有的学生竖式时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做减法在做。

5、有的学生口算后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造成横式和竖式两种答案。

6、有的学生当个位算好后,忘了进1或退1,造成十位计算错误。

7、还有一部分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不过关,造成笔算结果错误,如12—9等于1,4+9等于15。

反思我的教学行为,有经验也有失误:

1、我觉得规范学生的书写时非常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画,都要严格要求,为此,学生的竖式写法规范、整洁。

2、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单。

3、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相比,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对学生来说更难些,所以小棒的操作不能忽视,只有借助摆小棒,拆小棒这一系列的直观操作,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退位的算例,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可是由于学具(小棒)学生准备不齐,我临时采用了在黑板上画小棒,给学生理解从十位退1到个位做10的算理造成难度,在学生笔算退位减法时,很多学生退位后十位上计算错误。

改进措施:

1、加强平时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

2、规范竖式的写法,严格按要求去做,写进位点,退位点。

3、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加强联系,减少错误。

4、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做到数字搬家不出错,数学教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几节课,让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想想算算”,练习一第4~6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下面各题。

2、学生做第4题复习题,然后口答,老师板书。

3、口算下面各题。

32+2546+1327+32。

37+2546+1727+23。

4、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第(1)题。

(3)提问:把43分成40和3以后,要从96里怎样来减?

(4)请小朋友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把第4页上例2的第(1)题算一算,在方框里填上数。

2、教学例2第(2)题。(同上)。

3、提问:根据上面两题的计算,你能说说两位数减两位数要怎样算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2)检查订正。

(3)指出:两位数减两位数,实际上就是用连减的方法,先减几十,再减几,算出得数。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3、做练习一第4题。

(1)指名4人板演,一组一组算,其余学生分两组,每人做两组(4道)题。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要怎样算?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5、6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难点:合理地运用算法灵活的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进入新知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口算加法,今天我们接着探索口算的各种方法.

1教师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男孩要付多少钱女孩要付多少钱)。

3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

1学生仔细观察图,交流所获得的信息.(男孩买了什么,女孩买了什么,玩具的单价.)。

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好.

二自主探索得出方法。

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1,44+25你能口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

44+20=6444+5=49。

64+5=6949+20=69。

40+20=604+5=9。

4+5=940+20=60。

60+9=6960+9=69。

2,44+38等于多少,你会算吗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44+30=7444+8=52。

74+8=8252+30=82。

40+30=704+8=12。

4+8=1240+30=70。

70+12=8270+12=82。

44+40=8484-2=82。

3,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4计算不同的算式,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呢。

1独立思考,小组议议,你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交流口算的过程.

2独立思考,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全班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4同桌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在说口算方法的时候有同学把口算方法和竖式计算方法混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明确是口算.

学生想的口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通过一系列比较练习,从进位与不进位;整十数与整百数;再到加位数与两位数的比较,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从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口算练习:(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32+5725+4414+62。

38+5725+4914+68。

要求说明口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出示第一组,提问:你是怎么算的完成后思考后三组和第一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完成第一组,提问:比一比,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完成后面两组.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选出其中一组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让学生说说口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要比较需要知道什么你是怎样比较的。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独立完成,交流结果,并且说明是口算的过程.比一比,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异点.

2独立完成,交流结果,比较异同点.

3学生先算第一组,然后比较,交流,得出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然后独立完成后面两题并交流.

4以第一组为例,先估算,再口算.其余各题独立完成.集体验证,然后反馈.

5学生读表,和同桌交流知道了什么,计算填表,然后比较.

6学生看图,了解信息.

学生的估算能力有了一点提高.

提问:你能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吗教师出示问题.7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教师巡回指导,组织交流,补充评价.

同桌议一议,说一说.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7学生审题弄清条件和问题,独立列式计算,交流.

全课总结。

对知识的整理,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讨论总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想想算算”,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的态度和初步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下面各题。

53+2036+4028+3057+20。

76+343+265+231+4。

57+876+648+529+4。

提问:口算时,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哪一位上?个位数呢?

2、口算。

(1)做第3页复习题。

(2)口算下面各题。

24+30+536+40+327+10+557+20+8。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第1题。

(1)出示例题36+43=。

(2)让学生先说说可以怎样进行口算?

(3)问:十位上的4要加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个位上的3呢?你认为36可以先加多少再加多少?这就要把43怎样分呢?把43分成40和3之后,可以怎样加?(师配合板书:36+43=)。

403。

(4)谁来告诉大家,口算36+43要怎样算?

2、教学例1第(2)题。

(1)出示例题57+28=。

(2)提问:按照第(1)口算的过程,这一题可以怎样算?

(3)你是怎样想的?师配合板书。

(4)再指名几人口述57+28的口算过程。

(5)问:这道题可以怎样算?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也就是几十几加几十几。口算时,可以先把第二个加数分成几十和几,然后把几十几先加几十,再加几,就可以算出得数;还可以按照刚才相处的'方法算出得数。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1)小黑板出示,指名3人板演,一组一组算,其余做在书上。

(2)检查得数。

(3)比一比,说一说。

(4)指出: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直接先加几十,然后再加几;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得数,老师板书。

五、课堂作业:练习一第2~3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把25分成20和5,64加0等于84,再加上5,等于89.。

方法三.。

把64分成60和4,60加上25等于85,再加上4等于89.。

方法四.。

把25分成20和5,64先加上5等于69,69加上20等于89.。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

4.练一练。

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28+3734+3236+4237+25。

32+4654+3845+1915+65。

完成上面练习后重点交流28+37的算法.。

28+37=65把28假设成30加上37。

(30+37-2=65)后再把多加的2减去.。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58-26=72-49=。

第一题分小组后交流算的方法,重点研究第二题72-49的计算方法.。

(1)学生尝试做.。

(2)学生汇报解题的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今天听了x老师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周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感触很多,关于学生的、自身的和新课程标准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生活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获取知识、追求和探索新问题、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而对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最好的激发是诱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这节课上,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小浪底之旅,用新鲜的话题,美丽的风景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搭建良好的平台。

关于范老师提到的此类情景创设有欺骗学生之嫌的问题,在设计课时,我也考虑到了,但只是觉得这样创设情境不太合适,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情境对于天真、爱幻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勉强奏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增加,会渐渐对此类假设性的情境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一点也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是永恒的主题。在课改过程中,我们既要体现改革的基本思想,也要继承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这节课中,展开部分主要采用算用结合,以用促算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如:首先电脑出示学生去小浪底游玩的热闹场景,给出每个班的人数和船的限乘人数,引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算法多样化”是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所以课前我把学生可能会用的口算方法列出来,这样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引导。如在教学“37+38”的口算方法时,由于学生方法比较单一,我又补充一种我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方法“37+40-2”,学生又类推出了“40+40=802+3=580-5=75”的方法,这对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还有一些问题是我没有预想到的,如:在计算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两班的总数之后,得出此方案不可行,我设问:那我们该怎么乘船呢?我以为学生会重新设计方案,但一部分学生马上说从二年级的75人中抽3人和一年级坐同一条船。学生能想到这种方法有点出乎意料,我觉得提出这种方法的学生比较善于动脑思考问题。

这节课上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外,还有一些问题,如:没有根据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研究等。我觉得这些与自身素质有关,有待于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千以内笔算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例题仍以购买玩具火车和玩具汽车为题材,让学生通过求两件玩具的价格差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比较退位减与不退位减在算法上的异同,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算法。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比较合理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谈话:小朋友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有关数学的知识,现在老师再带你们到玩具店去走一走,看一看。(出示玩具店情境图)。

1、教学例题。

让学生观察例题场景,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大汽车比小汽车贵多少元?火车比小汽车贵多少元?

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引导还题解答)根。

据学生回答板书:38—25=44—25=。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口算方法,并加以评价,说出谁的算法比较合理些。

3、比较两道算式的算法,进行小组讨论。集中交流。

三、故事击活,巩固深化。

1、讲故事。

有一天,孙悟空看见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被老巫婆用咒语锁在魔盒里;可孙悟空怎么也打不开。这时老巫婆说:“打开魔盒的咒语就在‘想想做做’的答案中,只要你能算出正确的结果,就能救出她们来。

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帮孙悟空吗?

2、闯关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做完后校对,统计。说出口算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二题。

学生做完后校对,统计。用第一组算式和后三组作比较。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是让学生说出怎样算,再分别口算出得数。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说出从比较中发现了什么,再口算。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再口算。

6、做“想想做做”第6、7题。

四、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1.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2.和白雪公主一起跳舞。

舞蹈:《快乐的1、2、3》。

3.实践活动。

这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胜心理,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死过探究、交流、比较等方式,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其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习新知识,悟出新方法。学生从愉快地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