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案(优质19篇)

时间:2023-12-13 13:55:08 作者:雨中梧

合作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做出妥协和调整,为整体利益而放弃个人的一部分权益。合作是同时追求个人目标和共同目标的过程,它可以提高团队效能。在合作中,相互支持和互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团队的力量来源于每个成员的贡献。合作需要沟通和协调,团队成员需要相互了解和理解,才能更好地协同工作。在合作中,要明确目标和任务,并明确每个人的分工和责任。合作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保持信息的畅通和共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作范例,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案

1、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满堂灌和一本书一支笔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模式。而小组合作课堂讨论探究模式的教学恰恰能够发挥这样的效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的讨论探究互帮互助中既帮别人解决了问题,也被别的同学帮助解决了问题,而在这样的和谐课堂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2、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同组成员之间交流非常频繁,非常和谐,而在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展了自己的活动思维空间,而且每一个同学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我觉得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够真正实现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不掉队。

3、教师在小组合作自由探究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师在课前的学案问题设计上必须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设计富有创意的探究,使合作不仅仅是流于形式;其次在课堂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其中,做好宏观调控,并且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反馈、落实;最后教师还要根据问题难度的不同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适时地改变学生小组讨论的具体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文档为doc格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审视传统的小语教学,那种面面俱到、串讲串问、惟恐学生学不懂,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显然已不能适应《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笔者认为:小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探究发现为手段,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总之,就是在教学中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形成与发展。

一、“熟读深思子自明”――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就要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读,促使学生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如教学《夕照》一文时,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边读边想,把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划下来,并说说精彩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表达出来,如喜欢画画的就可以把这种景象以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进行读、品、评、赏、画,学习的劲头高涨。他们各抒己见,把认为最精彩的理由说得头头是道;思维活跃,把夕照的迷人景象画得栩栩如生。

实践证明,给学生以学习上的自主选择,能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也能在阅读中得以彰显和发展。

二、“青山正补墙头绿”――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

素质教育旨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谐地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而教师本人则隐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是实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教师只要把握好讨论时机,及时抓住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巧设悬念,精要点拨,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个性化的语言中碰撞出闪光的思维火花,从而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或新异的结论。

[1][2]。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思想,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实施,我们发现,要真正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做到以下几点: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因此,在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时要坚持“目标导学”的原则,在学习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示学习目标或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教师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导,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学。

《慈母情深》是一篇关于母爱的略读课文,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学习,授课教师一开课就出示了一个问题:“___”的母亲,“___”的儿子。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自由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看法。接下来,孩子们在问题的引导下很投入地学习课文,而且不时地用笔在书中勾画、批注。15分钟过去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在经历自主学习时,已经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认真细致的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学生的发言让人振奋,让人激动。孩子们紧紧抓住文中有关母亲和儿子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细节描写,边读边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他们认为母亲是一位虽瘦弱、贫苦,但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爱儿子胜过爱自己的母亲;是一位值得尊敬、佩服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是一位他们喜欢的母亲。而文中的儿子是一位爱读书、孝敬母亲、懂事、体贴人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们畅所欲言。整节课堂都是学生的,教师只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在老师那有着“一问激起千思量”的问题的引导下,激起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思维的火花,同学精彩的发言感动着同学,也感动着老师。

课堂教学,以人为本,以学而导。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但也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目标教学模式中“学习交流”、“指导干预”环节再一次诠释了“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两个环节强调:“交流自主学习收获,教师抓关键问题梳理学习内容,在学生的'交流中精心设问,恰当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体现教师“导”的关键环节,所以,这一环节要体现学法的指导。这个学习的程也是学生个性体验、合作分享的过程。由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课堂井然有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在我校“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目标教学模式中,不只一个地方强调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习交流”环节中明确指出:老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基础目标的掌握情况,注重课堂生成,梳理本节课的学点,明确、调整本节课教学中的教点与学点。“指导干预”中也指出:教师还要有敏感的嗅觉去及时发现课堂生成的东西并及时给予引导。课堂教学中,对于生成的东西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或是“合作”学习去进行探究,解决知识盲点。

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导”的功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内学好方法,培养好技能,在课外大环境中去习得更多的知识,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我校试行的“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的目标教学模式不一定科学,但我们在思索,就证明我们在进步。为了获取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我们需要实践。模式故然重要,模式的实施更需要老师们精心的付出。

(作者通联:443600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思想,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实施,我们发现,要真正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做到以下几点: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因此,在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时要坚持“目标导学”的原则,在学习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示学习目标或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教师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导,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学。

《慈母情深》是一篇关于母爱的略读课文,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学习,授课教师一开课就出示了一个问题:“___”的母亲,“___”的儿子。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自由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看法。接下来,孩子们在问题的引导下很投入地学习课文,而且不时地用笔在书中勾画、批注。15分钟过去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在经历自主学习时,已经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认真细致的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学生的发言让人振奋,让人激动。孩子们紧紧抓住文中有关母亲和儿子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细节描写,边读边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他们认为母亲是一位虽瘦弱、贫苦,但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爱儿子胜过爱自己的母亲;是一位值得尊敬、佩服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是一位他们喜欢的母亲。而文中的儿子是一位爱读书、孝敬母亲、懂事、体贴人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们畅所欲言。整节课堂都是学生的,教师只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在老师那有着“一问激起千思量”的问题的引导下,激起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思维的火花,同学精彩的发言感动着同学,也感动着老师。

课堂教学,以人为本,以学而导。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但也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目标教学模式中“学习交流”、“指导干预”环节再一次诠释了“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两个环节强调:“交流自主学习收获,教师抓关键问题梳理学习内容,在学生的交流中精心设问,恰当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体现教师“导”的关键环节,所以,这一环节要体现学法的指导。这个学习的程也是学生个性体验、合作分享的过程。由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课堂井然有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在我校“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目标教学模式中,不只一个地方强调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习交流”环节中明确指出:老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基础目标的掌握情况,注重课堂生成,梳理本节课的学点,明确、调整本节课教学中的教点与学点。“指导干预”中也指出:教师还要有敏感的嗅觉去及时发现课堂生成的东西并及时给予引导。课堂教学中,对于生成的东西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或是“合作”学习去进行探究,解决知识盲点。

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导”的功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内学好方法,培养好技能,在课外大环境中去习得更多的知识,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我校试行的“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的目标教学模式不一定科学,但我们在思索,就证明我们在进步。为了获取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我们需要实践。模式故然重要,模式的实施更需要老师们精心的付出。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1.从大处立志,从细微处努力。

2.细节决定成败,态度成就梦想。

3.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绝境,只有绝望的思维。

4.“荣辱不惊,静如止水”的心态会让你越来越优秀。

5.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6.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7.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8.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9.成功=艰苦奋斗+少说空话+坚强意志+正确方法。

10.今天,你努力了吗?

11.厚积薄发,玉汝于成。

12.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13.夯基础多锤炼出成绩上一流大学,争分秒重实效抢效率方19班特色。

14.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15.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16.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17.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18.静——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醒——不能上课睡,为求母心安。

19.不该做的事不要做,该做的事认真做。

20.刻苦学习,自律高效;牢记目标,勇往直前。

21.早读如歌唱家练嗓,听取琅琅书声一片;

自习如思想家沉思,独留和谐天籁之音。

22.争分夺秒——早来会儿,晚走会儿,抓紧时间多学会儿;

提高效率——少说点儿,多做点儿,成绩提得高一点儿。

23.不思进取者,莫入;喧哗吵闹者,莫入;来学睡觉者,莫入。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你发现了什么?是我在课堂上常用的引导语。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1、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在学生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他们都有四条边。”等他刚一说完,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应该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条线段都叫做边。”“他们还都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的听着,最后说:“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和与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才为妙,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2、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先复习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变形的方法呢?b、你打算把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c、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把长方形一斜拉就成了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也可以用(长+宽)×2的道理。接下来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3、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手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几分之几表示,这就是分数。然后结合实际讲解分数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数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5、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作交流。

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在难点、重点时让学生讨论讨论,在建立概念、理解算理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等多方面的实践,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如在教《年月日》一课中,在课前,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找一找,看一看,数一数,找出一年里有多少天?一个月各有几日?学生在小组中友好地进行合作交流,将原来要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的不足在小组交流中就消灭了,最后面对老师的同一情况,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保持了自己完善的人格和尊严。课堂上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效率。数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1、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能被2、5整除的数”的教学中,教师请学生任意列举一个数,教师能快速判断出它是否能被2整除。随着学生列举的数的增多,教师依然十分快速地判断出结果。“秘密何在呢?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热情很高涨,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提供信息的撞击和引导下得以活跃,使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研讨气氛中。

2、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街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例如:在口算训练里,我出了“230+580”一题后,很多学生很快说出了答案,并说出他们的计算方法。有的说“230+400=630,630+50=680”有的说:“200+400=600,30+50=80,80+600=680”,还有的说:“200+450=650,650+30=680”方法多样,课堂活跃。学生们跃跃欲试,都想发言,还有的学生问我:“老师究竟有多少种算法?”于是,我趁机让他们分组展开讨论,说一说还有哪些算法。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生总结了十余种算法。课后教师又激励学生:你们想不想把你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如果有兴趣,放学后就可以到集贸市场去练习…….这样,学生探究的欲望才能不断生成,思维才能不断的发展。

3、开放思维,留足探究的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如:“千米的认识”一课,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效果好。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学习,我这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1千米大约有多长?大约是从哪儿到哪里的距离?你要走多长时间?作了猜想之后就进行验证:“课桌上放着一些材料(米尺和皮卷尺),我们到运动场上和学校门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这些材料,当然也可以。”这样的设计不仅给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也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事实上,学生的验证方法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出乎意料,富有创造性的。其中有借助实物来验证长度相等关系的;也有的不用实物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的关系算出数值来验证相等关系的。这样一猜一想,一量一度,走一走便验证了。可见,给学生学习留足探究的空间,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活动真正自主开放。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学法交流,对解一道题,学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自学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方式,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合作学习自主感悟。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短文,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直住在井里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有多大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根据课文特点及新大纲要求,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感悟。因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明确概念。

一上课,简笔画一口井,讲述故事:一只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过着清闲的日子,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改变了它的生活。接着请小朋友把小鸟和青蛙的图片贴到黑板上,弄清“井口、井沿、井底”几个概念。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明确了概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学习,自主感悟。

新编低年级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为了增设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无句无束地表达。在本课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1、指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讨论:用一句话概括。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青蛙认为天有多大?(把答案画书上)。

4、讨论:同一片蓝天,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呢?

5、实验:卷纸筒,感受坐井观天。

6、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7、分组讨论后表演。

学生在四人一小组的讨论及表演中,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体验,置身于之中的感受,不但培养了听说能力,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形成互动的口语交际环境,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去感悟,体会课文内容。

三、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本文对话较多,适宜进行角色朗读,锻炼学生朗读能力,在读中悟情。因此抓住“青蛙不跳处井口,会看不到无边无际的蓝天”这一点,引导学生,诚恳地把青蛙请出来,激发学生读书欲望后,采用分组读及分角色朗读,体会小鸟与青蛙当时的想法及语气,达到悟情目的。

四、设计练习,鼓励创新。

小学语文是一门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因此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出示投影片:

读句子,说句子。

1、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2、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3、我一进公园就―――――――。

4、―――――就―――――――。

1、2两题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模仿并运用课本上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第3、4题则是开放性练习题,让学生把所思所想不受任何束缚地表达出来。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独立诵读感悟是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这种方法。

[1][2]。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由此,对师生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合作学习,正是实现这种理念的可行途径。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的一种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均衡的学习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从而达到个体与集体学习的统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并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从而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业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互动;作为学习方式:为共同完成任务,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语文教学也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与合作精神的人,作为教师,要树立一种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语文学习要突出学科实践性特点,语文学习离不开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尝试性学习机会,让他们的个性在尝试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在竞争中求发展。我们可以把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氛围,放飞学生的思维。

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校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大班额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的研究课题。在实施中,情况却不容乐观: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却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该有的效果,或者是指导不当,使合作处于无序状态。

要使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得到有效实施,我认为三个问题不容忽视。

一、关注合作开始前。

合作开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并对合作的操作程序加以说明。为防止合作中,出现有些学生“合而不作”,滥竽充数的不良现象,教师应给小组成员编号,如:1号,报告员;2号,记录员;3号,激励员;4号,组长。小组成员在完成大任务的前提下,各有主要职责,如:组长主要进行任务分配,调控任务进度,记录员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记录讨论成果,报告员负责在成果展示时向小组或全班进行汇报,激励员主要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鼓励成员取得更多的收获。当然,角色要进行轮换,让每个学生尝试不同的角色,得到不同的锻炼。

二、关注合作进行时。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合作时机,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的格局。下面谈谈我们是怎样把握时机有效地开展小组讨论的。把握时机,激发学习兴趣,提供说的空间,让学生敢说、会说,说好,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1、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在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可采用先放后扶的方法,来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放手让他们去思考想办法,从而推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并对假设和答案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检验、补充甚至修改,直至解决问题。

2、提出合作学习的可行任务。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开展小组讨论。在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再加上教师的点拨,会使学生的思路茅塞顿开。

浙教版小语第五册课文《燕子过海》,体会燕子过海的不易。

3、创造合作学习的开放空间。在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时组织讨论,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可以在多种答案中找出最好的结论和思路。教师把握时机创造开放空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通过合作,总结出了结论,理解掌握了教学重点,解决突破了教学难点,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浙教版小语第四册课文《乌鸦喝水》是一篇同生活有关系的童话,聪明的乌鸦想出办法喝到了水,那么,除了放小石子使水升高可以喝到水,还有什么办法能喝到“水不多,瓶口又小”条件下的水呢?孩子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把瓶口打破;有的说,把大象找来,叫它把瓶子用长鼻子卷起来,倒进乌鸦嘴里;有的说,把树叶卷成吸管……在鼓励孩子们大胆设想和表扬他们标新立异的同时,我让大家分组讨论:这些办法怎样?你们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一下,班里的学生像炸开了锅,热烈地讨论了起来……直到下课,有的孩子仍沉浸其中。

三、关注合作结束后。

组织成功的合作学习,不应只在合作过程中轰轰烈烈,还应当给学生展示成果的机会。合作成果的展示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反馈机会。为鼓励学生下次积极参与学习,尽量让更多的小组充分展示其成果,让更多的小组成员尝到合作学习的甜头。展示时,教师及时对展示的小组进行评价,必须注意的是,肯定的评价不是只对报告员的,这种肯定的评价强调的是全组成员。

关于合作后的评价,还应该注意的是,由教师一个人给学生作评价,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显然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精神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群体活动的功能,让学生参与评定自己成绩、他人成绩的过程,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分析。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由别人代替的。学生只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说话,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能力,感受“我能读,我能想,我能说,我能做……”的快乐,进而在学习中自由地寻找伙伴进行交流,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愿望,在同小伙伴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

由于教师的注意力有限,大班额课堂容易陷入混乱无序、难以调控的状态。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它不但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还能培养起团结互助的凝聚精神。

注:

参考资料《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各科教与学》。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1、十年寒窗无人闻,一朝成名天下知。

2、习惯改变命运,细节铸就终身。

3、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

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玺。

5、细节决定成功,点滴铸就辉煌。

6、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7、要成就大事,先做好小事。

8、莫放松点,莫轻视微。

9、含泪播种,含笑收获。

10、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1、汗水浇灌希望,奋斗决定命运。

12、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13、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14、一朝习惯,万事易办。

15、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

1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17、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18、用习惯和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和信心换取动力。

19、没有播种,何来收获。

20、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2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3、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24、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25、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26、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

27、志强智达,言行行果。

28、分数铸就辉煌,汗水凝聚实力。

29、耕耘于分秒,收获于细微。

30、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31、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32、不夺桂冠誓不回,那怕销得人憔悴。

33、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34、生无所息,斗无所止。

35、学在苦中求,勤中练;不怕学问浅,怕志短。

36、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37、求真尚美,砺志笃行。

38、惟理想点亮生命的精彩。

39、志不坚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4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41、“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42、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43、志高造就辉煌。

44、明确的目标是前进的动力。

45、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46、锲而不舍,存义精思。

47、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

48、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49、要成就大事,先做好小事。

50、汗水浇灌希望,奋斗决定命运。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2、课上一分钟,课下几天功——请认真听讲。

3、明亮教室是我家,宽敞整洁靠大家。

4、思考带来“灵气”,读书滋养“底气”

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7、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

8、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9、阅读经典,丰富人生。

10、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

11、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诚实守信。

12、爱护公物尽本份,履行学生的责任。

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日出唤醒大地,读书唤醒头脑。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6、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7、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18、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19、学会感谢,感谢让你变成坚强的人;学会感恩,感恩让你的世界充满阳光。

2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教室里面别喧哗,益于自己益于他。

23、师恩难忘,师情永存。

24、书籍——进步的阶梯,知识——力量的源泉。

2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26、每一张凳子都不想接受鞋子的吻。

27、一物一景勿破坏,爱护公物齐关怀。

28、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

29、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赤诚爱国,奋发成才。

30、温馨家园,阳光疆场。

31、班级建设靠大家,互助互爱是一家。

32、三班一出,谁与争锋,横扫赛场,唯我称雄。

33、教室——学习圣地!切勿谈天说地。

34、笔耕书上除勤奋无他,舟行学海有远志领航。

35、严谨代替疏松,举动取代欲望。

36、涉外活动,以礼相待,不卑不亢。

37、真挚的感情不是用勾肩搭背来表现的。

38、学习机会不容易,浪费光阴真可惜。

39、说话和气待人,有礼乐于助人。

4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1、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42、学以知道,教以成德。

43、当真做事坦荡为人。

44、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5、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46、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47、自信自律,求实创新。

48、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帆。

49、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50、课桌凳椅,不可损坏,相互监督,责无旁贷。

5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2、桌椅是知识的桥梁,请不要过河拆桥。

5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4、团结缓和,拼搏进取。

55、在失败面前一百次感叹,不如一次实干。

56、与书同行,汲取知识,增长才干,传承美德。

57、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58、严实活新,勤奋进取。

59、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

60、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校园。

61、学须静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3、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环境。

64、服饰整洁,仪容端庄,举止文雅。

6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6、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67、今天我以学校自豪,明天学校以我骄傲。

68、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上进。

69、讲究卫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70、人人爱公物,公物为人人。

71、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72、团结友爱好集体,怒力学习创佳绩。

73、多思是知识的钥匙,勤奋是知识的土壤。

74、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

7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7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7、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巴吉垒小学。

王忠敏。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为接受性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出来的最多是主动的接受,这不符合自主性的意义。其次小学生更不会与学生一起以合作的方式来探究问题,大多是抱着完成学习内容的心态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与教师的课堂效率,学生也丧失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与创新、合作、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无疑为教学添加了新的活力。

1、探究模式下的研究性。探究模式主要是通过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来增加学习的创造能力与加深学生对探究性的过程的认识。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具有研究性,不再要求学生简单的理解与接受知识,应给予学生学习方向,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知识,尽量摆脱前人的探究模式,以自己独特的模式去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2、开放性与实践性。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开放性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深化体验,并让学生自己总结问题,同时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来获取知识,评价也呈现多元化,整体过程表现出发散性、求异性等。实践性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依据日常事务,来找出客观规律,促进探究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了探究知识的能力。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依赖学生的记忆与模仿能力,更多的依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性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驱动与选择性学习。学生按照自己学习的意愿自觉与主动学习,依据资料、经验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自主性具体体现在学习空间、目标、方法等的自主性,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这种自主性减少了教师主宰学生学习的现象,他们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促进创新能力。在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前提下,老师起着诱导作用,学生通过把生活实际作为研究的对象,充分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并积极的与学生配合,以小组或集体等多种形式为单位,提供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与自己的经验为主导性情况下,常常能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身能力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形成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备的数学意识、交流能力、应用等能力,这些能力更能让学生适应数学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下,学生逐渐形成了自觉、主动、开放等良好的数学素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价值定位于以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为核心,强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其教学方式可概括为“听中学,练中学”,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再局限于“知识”、“学科”等狭隘的范畴,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呢?下面,我就以教学“找规律-简单的搭配”为例,就新课程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课堂教学可从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原型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教师由情境引出学习课题,学生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例如:课件出示小猴挑选运动服装的场景。

师:今天,森林王国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拔河比赛,并邀请我们小朋友参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生:纷纷猜测,各抒己见。„„。

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探索现实的、未来的问题氛围之中,让他们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个体探索、尝试解决。

教师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精心安排个体独立探究的内容,提供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异步、高效的独立自主学习中,自我尝试、自我探究、自我体会、深化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建立新理念、发展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

例如:教师提出要求。

(1)到底有多少种穿法呢?请你拿出图片移一移、配一配,用操作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2)学生动手操作。„„。

在这个环节中,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初步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达到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充分发挥。

(三)小组互助、组织交流。

在学生独立尝试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小组讨论,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将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新知学习及学习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例如: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果。

a、没有规律地搭配,没找全。

b、找全了但比较乱。

c、从背心出。

分别和三条短裤配,共有6种配法。

d、从短裤出发分别和两件背心配,共有6种配法。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组织交流。

师: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哪些想法是正确的?生:„„。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机评价,还应特别关注后进生,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使小组学生成为最佳的学习伙伴,达到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集体评价、难点剖析。

小组学习、交流后,师生应对小组汇报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或对有些学生没有想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同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在自评与互评的活动中,在教师的精讲剖析下,使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得到发挥,对知识、技能得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小组反馈后,教师提出问题。

师:如果不摆图片,你有什么好方法把6种不同的搭配方案表示出来呢?

生:我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这样更方便。

师:怎样连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生:有规律地依次连线。

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全班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有规律地依次搭配比较好,并且学会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教师自己说出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根据教材,延续上面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精心安排变式的,综合的问题。学生则通过解决问题,逐步学会知识,建立或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田忌赛马》的搭配。

这几个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又延伸于例题,富有变化,而且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在学生积极的活动中,其思维不断得到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课堂教学形式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提倡自主、参与、竞争、合作的学习意识,通过师生互动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洛隆县中学)。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就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应该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要摒弃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使学生在教师构建的“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语文课堂中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从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法入手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合作和探究;激发意识;促使发展。

新课改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前自主学习、课中自主合作、课后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一、“自主”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可见,自主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发展以及步入社会的竞争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模式的价值,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以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我选择了先学后教模式。该模式的最大亮点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对语文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学生都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我组织了先学后教模式。

1.先学环节。

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2.后教环节。

我对学生先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点拨,并让学生根据点拨再次进行自主学习。

这样重复三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有针对性的点拨中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当堂练环节。

从整个先学后教的过程可以看出,学生一直都处于积极地自主学习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课堂效率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基本教学法之一,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学习该方法的核心思想,要有效地将其应用到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做好铺垫工作。所以,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在明确的分工下进行合作学习,以促使学生在小组彼此交流中掌握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选择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引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文本之后,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了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了解读,比如,“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这两句话中所表达的含义进行讨论。而且,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父亲对女儿那份纯朴真挚的爱,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对重点句子的解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同时,在小组解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探究”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探究。

例如,在教学《老王》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探究。问题情境如下:(1)文章中写了我和“老王”的几件事?(2)老王为什么这样善待“我”?(3)“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职业是什么?(4)思考文本的主旨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探究上述问题,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思考探究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有效地进行应用,要确保学生在发挥自主能力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张代成。“自主、合作、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02)。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谈“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也努力地贯彻着这一理念,深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发展孩子思维和能力的成效之大。《木兰从军》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我就此文的教学过程谈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收效。

一、“自主”,是教育战略的一次重大转移。

《新课标》谈到的“自主”,是指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战略的一次重大转移,是从教育根本理念上的一项重大变革,是以教材、教师为本转为以人(学生)为本的一次彻底的教育革命。

“自主、合作、探究”三者,“自主”是前提,也是关键。如果学生没有“自主”,那么“合作、探究”也就无从谈起了。

“自主”,就是还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和选择权。

师:大家通过预习《木兰从军》,都了解到了些什么啊?

生1: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生2:因为北方经常发生战胜,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所以花木兰替父从军。

生3:花木兰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

生4: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

生5:当花木兰换上心爱的女装后,她的战友都惊讶了!

……。

看似自由化的交流恰恰是学生自主学习丰收成果的展示。这些收获和课堂所得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是自觉、主动、积极、独立学习的收获,其含金量是最高的。而且,每次交流预习所得,课堂气氛都是极为热烈的。因为,自主预习的收获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成就感、自豪感。竞相想展示一番,学习的兴趣也就随之高昂了。

倡导自主学习,就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二、“合作”,学生个体资源共享的过程。

“合作”一定要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合作”是为了追求互助,学生个体资源的共享。没有“自主”为前提,个体的资源就没有积淀和丰厚,“合作”的效应就无法体现。

而且,“合作”仍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延伸,是在群体中自主学习。是借助他人的知识、思维、理解来解决自己尚存在的疑惑。

《木兰从军》教学前,学生都有充分的预习,个体的感受和理解都有了基础。鉴此,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就是合作交流,互相解疑:

师:那大家在预习中是否遇到什么问题呢?

生1:“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北方”是哪里啊?我们和谁打仗啊?

生2:古时候,“北方”就是指长城的北面。那里住着匈奴。匈奴一直打我们。我们就是和匈奴打仗。

生3: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生4:因为古时候女人是不可以从军的,被发现了要杀头的。

生5:“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

生6:“赫赫战功”是指功劳很多!

生7:还指功劳很大!

师:说得真好,功劳又大又多,才能说“赫赫战功”多年征战,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被称为——(女英雄)(进入课文)。

三、“探究”,就低年级孩子来说未必要探远究深 。

“探究”是进一步借助扩散思维、创新思维,以求得对文本更深的理解。“学贵有疑”。有疑,是探究的前提条件,也是探究的根本目的。但是,就低年级而言,我认为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阅读的习惯、愿意质疑、会质疑,要比具体地要求学生去“探究”重要得多。

《木兰从军》的教学过程,经过“自主”、“合作”两个阶段,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对花木兰的形象已经大致了解了。为了进一步强化花木兰女英雄的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于是,便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内涵:

生:“我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也是花木兰决定从军的原因。

生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花木兰就是想从军,保家卫国。

生2:花木兰认为,从军就是为国为家分忧,是理所当然的,应该的!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师:木兰为了要从军,“说服了家人”,她是如何说服家人的呢?

生1:父亲,您年老多病,怎么打得过凶猛的敌人呢?

生2:我虽然是个女子,但是从小就喜欢习武练功,我可有一身高超的武艺哦!

生3:母亲,你不舍得女儿从军,难道就舍得年老多病的父亲去吗?

生4:弟弟,你快快长大,在家要替姐姐好好孝顺父母。

……。

师:是啊!花木兰为了要替父从军,想出了好多理由去说服家人,真不愧是——。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师: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真不愧是——。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萨特有一句经典名言: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新课标强调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木兰从军》的教学过程,我就是尽可能地履行这一理念的。

合作探究

《小镇的早晨》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蚕乡小镇早晨的情景,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2--4自然段都是总分段式。即便于学生运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又可供学生仿写练习。课文不长,但文质兼美,词语丰富,富有感情,教学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使学生领悟课文意韵,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审美体验。

我在本课设计时,将“合作-探究”法引入教学,注意体现以下教学思想:1、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做到敢于补充修正他人的意见,向别人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

注意集体学习与小组合作、个别自学有机组合。4、落实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促进学生素质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

1、运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自然段。

2、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2段。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体会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带、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质疑: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

2、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四人小组交流:a、检查课文读通情况。b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3)、师生交流:你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想弄懂什么问题?

(4)、梳理学生的问题。

二、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1、过渡:被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小镇的早晨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下面就让我们乘上乌蓬船,去感受水乡小镇早晨那独有的恬静。

2课件欣赏。

3、带着归纳整理的问题,默读这一段,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把小镇的早晨的恬静写具体?

4、再轻声读这一段,作者怎样把恬静写具体的?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圈圈划划,写上简单的批注,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5、集体交流重点句。

(1)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2)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的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型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请轻轻飘过。

6、配乐展开想象读这一段,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7、引导背诵。

(1)小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古色古香,呈现出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么美的画面,我们给它配上解说词好吗?那得先背好解说词。

(2)你想用什么办法背诵?

(3)用你喜欢的方法背诵。自由练背,指名看课件解说。

三、合作研读,开拓思维。

1、刚才,我们在河边细细领略了小镇早晨恬静的景象,如果我们到街边去看看,又会见那儿是热闹的,更是紧张的。

2、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探究第三、四自然段。

(1)研读一:作者怎样把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写具体的?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

(2)研读二:怎样读出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

四、组际交流,培养能力。

(1)这段话从人多和沿街摆满各种土特产作买卖的场面来描写小镇早晨的热闹的。

(2)“您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拥挤的人流”已经说明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前面加上“不由自主”,说明拥挤的人群使你走路也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这是热闹情景的写照。

(3)“沿街摆满”以及“……”说明土特产琳琅满目,这也是热闹的写照。

(4)有感情地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五、延伸课外,拓展创新。

1、除了课文所描绘的江南小镇,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水乡小镇?请收集有关资料。

2、收集的资料可以编写成小报或画水乡风景图等。

作者邮箱:haizhiyunxf@。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谈“自主合作探究”

在上这一课之前,我也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在观看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人物形象上。故事情节学生已经了解,怎样让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人物呢?因为故事背景的远久,其实孩子们初读课文时是不理解什么是从军的,所以我觉得课题中的"从军"是个切入口!于是读了课题后,我要求他们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时,结果出现了争议。在引导中他们第一次读了木兰在从军中飒爽的英姿,有了个初步印象。接着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孩子们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木兰怎么能从得了军的呢?"于是就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积极自主的学习了文本,在扣住"紧急""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理应""赫赫战功""心爱"等词一次又一次深入体会后,在痛快的读中表达了对木兰的忠心赞叹。最后孩子们都发自内心的称木兰为女英雄!

本文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通过描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在讲解“从军”这个词时,我首先让学生们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结果出现了争议。在引导他们第一次读了木兰在从军中飒爽的英姿,有了初步的印象,接着向学生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学生们自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于是就扣住“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等词语一次又一次地体会。让学生对木兰产生由衷的敬佩。

书后安排了一项想象作业“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所以在教学课文第二段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抓住木兰的话“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找出木兰忧的原因:北方发生战争,朝廷紧急征兵,这是国家的忧;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但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应征,弟弟年龄又小,够不上当兵,这是家庭的忧。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木兰为什么要“理应分忧”:本来应征入伍是男子的事情,但处在特定情况下,女子也该承担责任,为国为家当仁不让。这样一来学生就有情可感,有话可说了。

此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

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我还设计了“赞一赞,唱一唱,讲一讲”一系列多向互动情境,通过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让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学生们敢于“尽情地读,大胆地说”,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新课程倡导师生共同成长。从这节课里,我看到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老师同时也大有收获,很受启迪,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记忆里,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学生乐于学习字词,敢于想象,通过这节课,我看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慨万千。

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与学的平台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一、识字方法多样,激发兴趣。

在教学“病”字用一个顺口溜让孩子轻松记住了“病”字的字形和字义;教学“男“字时利用字理知识帮助孩子体会决心女扮男装的不易;”“焦急”这两个字虽然不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让孩子抓住下面四点底表示火,和急字的心字底,可帮助孩子理解木兰焦急似火的心情。

二、发挥想象,促进理解。

课文语言精练,同时也留下一些值得学生想象的“空白”。教学时利用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既能更深入地理解木兰的品质,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如在教学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想象、表演木兰是如何说服自己的父亲、母亲、弟弟的,这个拓展性训练让学生深入揣摩花木兰的心理活动,不仅可以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自我牺牲的可贵之处,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阅读,把书读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其次,第三小节的一连串动词短语浓缩了木兰南征北战、奋勇杀敌的艰辛,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木兰奔赴前线路上的情形以及在战场上的表现,再现了这些悲壮的场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再次,让学生想象当将士们看到一身女装的木兰会想些什么,也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木兰女扮男装、屡建战功的不易。

三、抓住中心,爱家爱国。

围绕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结合文本,我主要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体会。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木兰替父从军,是因为她爱家;国家有难紧急征兵,木兰从军为国分忧,说明她爱国;木兰在奔赴前线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依然勇往直前,她驰骋沙场,立下战功,为的是保家卫国。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自主性学习】。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合作性学习】。

1、整体感悟。

2、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3、小结,朗读、背诵。

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探究性学习】。

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作业 :1、背诵全诗。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附:板书设计 。

水何澹澹   显示大海波壮阔,  。

动态景色        秋风萧瑟   美丽多姿,生机。

的抱负。

星汉        含蓄表达诗人博大胸襟。  。

课后附记。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谈“自主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这首民歌写的是谁?(花木兰)教师板书:木兰。

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点击放映动画片)而且木兰形象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你们木兰的故事吗?(学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木兰故事的课文,(板书课题)12木兰从军,齐读。

4、解题: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选择。

5、跟随2顺从3参加4次要的。

木兰从军的从是参加的意思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

二、预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出示:

名字 征兵 父亲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装 胜利。

将士 朝廷 年龄 战袍 渡燕山 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6)齐读。

(7)你能用这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2接下来请大家观看课文的动画,要求仔细听朗读,认真看画面。即将进行朗读比赛。(点击放映课文动画)。

3接下来,老师来听听小朋友们课文读得怎么样?把语文书翻开,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师生评议。

5读了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谁来说说:(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内容相机点明这是课文的几小节的内容)。

(相机完成句式练习)。花木兰是。

三、精读课文。

1、木兰从军,木兰从军,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呢?请小朋友轻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找出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相机出示第1、2句。

(1)(小黑板)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经常”的近义词是什么?陈老师知道有个词语表示“经常发生战争”的意思,(板书:战事不断)。

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交流。

(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

过渡:是呀,情况多危急呀!所以朝廷——紧急征兵。谁来读好它?

(2)指名读,师生评(情况多危急)。

4、(出示第3、4、5)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什么叫“焦急万分”?读好这句话。她为什么“焦急万分”?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点击放映动画片段)。

(1)请小朋友读一读,想一想。

(2)交流,相机板贴:老幼。

6、如果你们是木兰的家人会同意她从军吗?(不同意)。

木兰的爸爸妈妈又会怎么说呢怎样劝阻呢?木兰又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学生自由说。

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那份坚定,那份从容。(点击放映动画片段)。

学习了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们觉得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7小结:正因为木兰懂得了尊老爱幼、为国分忧,于是他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们的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女同学齐读第二小节)。

8其实课文的第二小节就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的第一节改编的,有没有兴趣跟老师来读一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领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谈“自主合作探究”

一、教学目标:

1、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并组词;

2、试用所掌握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

二、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学课型:预习指导课。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猜字激趣导入,复习记字方法。

1、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2、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已经会用“换偏旁”“数笔画”“加一加”“减一减”“编儿歌”等方法记住生字。是啊,只要你用心记,就可以记住这个字。

二、 揭示学习任务,初步感知内容。

(一)、初步感知内容:

1、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的生字。先请哪位同学把课题读一读?(指名读课题)。

2、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昨晚大家读了课文,谁来用课文中的词语告诉大家:课文写(什么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指导学生在课题上补充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

师继续: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为什么”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

师: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怎么样替父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男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事。)。

3、师:请大家看着黑板,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生读两遍句子)。

师:以后大家在预习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这就是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

(二)、揭示学习任务:

1、大家还预习了哪些什么内容?

(学生发言,相机检查预习情况。如:分了几个自然段,认识了哪些生字等。)。

2、小结:我们是按照“读、画、标、练、思”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的,而在预习中,“练”——练习书空,练习组词,是识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我们学习用部首查子的方法来预习生字,查字典可以使我们了解字的意思,帮助我们正确组词。

三、 回顾部首查字法,进行预习指导:

1、首先,我们要查这个字,就要先确定这个字的(偏旁部首)。

·如果两个字都是偏旁部首的话怎么办?(指名回答: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

·如果一个字不能拆分开怎么办?(指名回答:按起笔的笔画归入。)。

2、指导查“从”字,并填写表格:

四、 学生查字典练习:

1、请自选其中五个生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再按要求填空;

2、自习时要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3、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附本课生字:

五、 指导填写在生字表上:

1、导:我们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按要求填写在课后的生字表里。(范写“病”,认识“病”字旁,学生书空。)。

2、写:大家把刚才查到字填写在课后生字表上。

六、 布置下课时交流任务。

寻找预习交流点,分享预习快乐。

1、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

2、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一、本课设计理念:

2、指导归纳识记生字的方法,在预习中学习和掌握生字,通过查字典,进一步了解字的意思。

二、本课时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识字10个,认识“病”字旁,会写将“病”2个生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1、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这个教学环节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复习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辅助学习和掌握本课生字。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直是个难点。对于低年级阅读教学,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上还是一片空白。如何充分把握这个“空白”的时机?我采取了指导学生逐步把课题补充完整的方法,使学生对概括文章内容有个感性的认识。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概括课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三)查字典预习生字,用方法识记生字。

2、寻找堂上交流点,分享预习成果。我把“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作为堂上交流点,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通过交流,巩固识字方法,记字效果更好。

五、不足之处:

1、过高估计学生,时间分配不当。在检查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的环节时,因为发现学生读书添字或减字,所以花了一定的时间进行指导朗读,导致在指导查字典时间不足。

2、教学生字方法单一,识字效果不明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这节课的教学容量不饱满。在识字上还应该增设一些学生预习生字效果的检查。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

1、朗读,背诵全诗。

2、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曹操的抱负。

3、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导入  新课及写作背景。

三、教学设计。

【自主性学习】。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合作性学习】。

1、整体感悟。

2、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3、小结,朗读、背诵。

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探究性学习】。

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作业 :1、背诵全诗。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附:板书设计 。

水何澹澹   显示大海波壮阔,  。

动态景色  秋风萧瑟   美丽多姿,生机。

山岛竦峙   祖国壮丽山河,     抒发诗人              。

百草丰茂   烈愿望。)          建功立业    。

(想象)  月     大海的怀抱,作者以大海自比,          。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