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底数幂的除法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模板20篇)

时间:2023-12-14 10:45:20 作者:雅蕊

教案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推进,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接下来是一些初一教案的实用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整式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学习目标: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产生的背景,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相关概念。

4.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学习重点:单项式、多项式、整式概念的理解。

学习难点: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等概念。

一、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

预习检测:。

1.如图,一个长方体的箱子紧靠墙角,它的长、宽、高分别是a,b,c。这个箱子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是;它项式,它的次数是。

2.下面两组式子各有什么特点?

我的疑惑:

二、合作探究: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文案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6÷3=2(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28÷4=7(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四第9题。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边平均分一边写算式。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抢答,然后思考怎样才能填得又对又快。

数据的收集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了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学习设计调查问卷,体会并掌握数据收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收集数据的过程要有组织性,也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设计调查问卷.

难点: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会设计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美称的袁隆平爷爷,为了寻找理想的水稻育种材料,他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观察了数不清的稻田,他对水稻生长的土壤肥沃情况、植株生长高度、植株的产量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收集,然后进行比较,最后筛选出了满意的材料,培育出了深受农民喜爱的杂交水稻.

要想发现一个事物的规律,就需要我们收集大量的数据,从中发现它们隐含的规律.

在生活中,我们会从报纸、电视或者网络上见到很多的数据,它们是信息的载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据,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和数据打交道.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收集数据.

问题展示:班级要举办元旦联欢晚会,如果由你来策划这次活动,你将如何安排节目?

学生合作探究,然后由代表发言.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文艺节目;。

第二步:明确调查对象——全班每位同学;。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

第四步: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填写问卷;。

第五步:记录结果,分析处理;。

第六步:得出结论.

师:此次调查问卷是如何设计的?你知道如何来设计调查问卷吗?

学生看书、交流,并举手回答.

数轴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4.最小的正整数为______,最大的负整数为________,最小的自然数为________,最小的非负数为______,最大的非正数为________,最大的负数为________.

5.小于6的所有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

6.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7.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2的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

8.小明在写作业时不慎将两滴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数值,判定墨迹遮盖的整数共有________个.

12.一辆货车从百货大楼出发负责送货,向东走4千米到达小明家,继续向东走1千米到达小红家,然后向西走10千米到达小刚家,最后回到百货大楼.以百货大楼为原点,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明、小红、小刚家的位置。

同底数幂的乘法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二、过程与方法。

2.课堂中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合作,大胆猜,会验证”的研讨式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活动中培养乐于探索、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体会科学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启发猜想、讲练结合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多媒体;。

学生准备。

练习本;。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3×108m/s.太阳系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4.22年.

一年以3×107秒计算,比邻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多少?

3×108×3×107×4.22=37.98×(108×107).

108×107等于多少呢?

通过呈现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同底数幂的乘法内容具体,便于引导学生进入相关问题的思考.

二、新课。

在乘方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开展探究,采用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合作学习的方法,易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数据的收集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1.某市期末考试中,甲校满分人数占4%,乙校满分人数占5%,比较两校满分人数()。

a.甲校多于乙校。

b.甲校与乙校一样多。

c.甲校少于乙校。

d.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解答:因为没有给出两校的总数,所以两校的满分人数也无法比较.

故选:d.

分析:由于缺少两校的总人数,因此无法判断.已知百分比比较多少时,要有总数,当总数不确定时无法比较大小.

2.班长对全班同学说:“请同学们投票,选举一位同学”,你认为班长在收集数据过程中的失误是()。

a.没有明确调查问题。

b.没有规定调查方法。

c.没有确定对象。

d.没有展开调查。

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班长对全班同学说:“请同学们投票,选举一位同学”,而没有明确选举一位学习优秀,还是品质优秀,调查的问题不够明确。

故选:a.

数据的收集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1.(知识点1)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钟的心跳次数再乘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建议更具有代表性()。

a.甲同学b.乙同学c.两种建议都具有代表性d.两种建议都不合理。

2.(题型一)某市期末考试,甲校满分人数占本校总人数的4%,乙校满分人数占本校总人数的5%,则两校满分人数相比()。

a.甲校多于乙校b.甲校与乙校一样多c.甲校少于乙校d.不能确定。

整式的除法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

2.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可以通过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来理解单项式的除法,要确实弄清单项式除法的含义,会进行单项式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确实弄清单项式除法的含义,会进行单项式除法运算。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归纳总结。

一、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准备。

1.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二、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由生活常识“先见闪电,后闻雷鸣”的例子引出课题。

三、探究新知。

活动内容:

1.直接出示问题,由学生独立探究。

你能计算下列各题吗?如果能,说说你的理由。

一、学习目标:1、熟练地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运算.

2、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是本节的重点.

三、学习难点: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及综合运用。

字母表示数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8.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式子:

(1)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2)用字母表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__________.

命题点3用字母表示规律[热度:95%]。

9.④用棋子摆出如图3-1-1所示的一组“口”字,按照这种方法摆下去,则摆第n个“口”字需用棋子()。

一元一次方程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2、知道方程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某个方程的解;。

3、会根据题意列方程,能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1、等式:我们以前学过1+2=3x-6=03x+2=5a+b=b+a等这样的数学式子,这些数学式子都是用_________连接,表示_________关系,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等式。

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2.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作图的技能.通过数据处理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

3.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它也经常出现在媒体上.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难点:。

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制作三种统计图并会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报刊、杂志及电视中,我们会经常见到一些统计图.最近,我在一本百科全书上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我们知道地球上有人类生存至少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并不是很多,因为出生的人口和死亡的人口大致持平.然而随着农业耕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世界人口开始急剧增加.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平均每4天要出生100万以上的婴儿.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口的过快增长已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例如食品短缺和城市过分拥挤等.

下面我们来看两幅统计图,了解一下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百分比分布及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也许能让我们很好地了解世界人口的状况.

课件出示相关图示.

生:从世界人口增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元1500年,人口达4.25亿;在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率的情况变化不大;但从公元1800年起,世界人口就开始迅速增长.当时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粮食产量增加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人口才开始迅速增长.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从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还能联系到当时的历史背景,看来我们的统计图不仅是数据的展现,而且还是历史背景的再现.

生:从统计图中,我们还看到1950年~1990年这段时间人口翻了一番,而且从图上还可以预测出202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

师:我们再接着分析“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分布图”.这是一个什么形式的统计图?

生: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师:这个统计图是在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综合改造得到的.根据这个统计图你又能得到何种信息呢?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世界人口在七大洲的分布吗?联系我们前两节课学的内容,同学们可针对这个统计图讨论交流.

(教师此时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看同学们如何认识这个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的信息是否准确.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进行讲评.)。

生:扇形统计图是地球陆地面积分布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才是相应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像亚洲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9.3%,可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63%;而北美洲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6.1%,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6.9%;南极洲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9.3%,那个地方却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等不同成为无人区.所以有些地区自然条件很差,人口很少,而有些地区土地肥沃,交通方便,人口相对集中.

师:很好!同学们已经能用数学中统计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现在我们再来看某家报刊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

二、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统计图,你能尽可能的获取信息吗?

生1:从统计图中,我们可知50年后,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

生2:我们还可以看到从1957年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

变量间关系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1.三口之家,冬天饮用桶装矿泉水的情况如下表:

日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桶中剩水4.5加仑3.9加仑3.5加仑3.1加仑2.5加仑2加仑1.5加仑。

(1)根据表中的数据,说一说哪些量是在发生变化?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2)能说出下周一桶中还有多少水吗?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说一说星期一到星期日,桶中的水是如何变化的.

展开与折叠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3.了解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能由侧面展开图想象出棱柱。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归纳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敢于表达,合作交流感受数学活动的生动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数学活动认识棱柱的特征,能感受到研究空间问题的思维方法。

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图形可以折叠成棱柱。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基础知识精讲】。

1.棱柱的分类。

我们已经了解了棱柱,那么棱柱之间是否还有区别呢?

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2.棱柱的特点。

若有若干几何体,你能立刻找到棱柱吗?棱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征呢?

(1)棱柱的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且互相平行的多边形.

(2)棱柱的侧面都是矩形.

(3)棱柱的侧棱长都相等。

有理数的乘方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主动学习态度。

知识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和表示,会进行乘方运算。

学习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与乘方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乘方运算。

角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认识角的表示及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学会角的表示.

难点:在度、分、秒之间进行简单的换算。

学习过程:

课前热身:

说一说生活的角。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4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想一想:角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p144。

4.做一做:p144从角的运动定义出发,得到平角、周角的定义。

平角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角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钟记忆:角的定义和角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反馈检测:

1.如图,可以表示成或可以表示成______,可以表示成______.

2.两个角的和是()。

a.一定是锐角b.一定是钝角c.一定是直角d.可能是直角、锐角、钝角。

绝对值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一、选择题(共10题)。

1.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

a.正数b.负数。

c.零或正数d.零或负数。

答案:c。

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

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绝对值得定义可知正数和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所以答案选择d选项。

分析:考查绝对值这一知识点.

3.相反数等于-5的数是()。

a.5b.-5c.5或-5d.不能确定。

答案:a。

分析:考查相反数的基本概念。

平方差公式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1.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理解;(重点)。

2.掌握平方差公式的应用.(重点)。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教师肯定学生的表现,并讲解一种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平方差公式.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平方差公式。

【类型一】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线段射线直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1.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3.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难点: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建立图形和语言之间的联系。

【自主学习】。

1.直线的基本性质是。

2.点一般用表示。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用表示;(2)用表示。

4.射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用表示;(2)用表示。

5.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用表示;(2)用表示。

6.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分别是和。

7.叫做两条直线相交。

探究一直线的基本性质。

1.操作:如果你想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动手试试看。

(1)请你先用一个钉子,是否可以转动木条?这说明了什么?

(2)请你再用两个钉子,是否可以转动木条?这又说明了什么?

(3)猜想:如果将木条抽象成直线,将钉子抽象成点,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直线的基本性质有两层含义:(1)(2)。

3.思考:你还能从生活中举出应用直线基本性质的例子吗?试试看。

探究二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请同学们先自己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

轴对称现象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3、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点:

1、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概念;。

2、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三、教学难点:

1.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却别与联系。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操作,协作探究。

1、探究一:轴对称图形。

(1)实验操作:

实验1:将一张纸对折后,用笔尖在纸上扎出任意一个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与同伴进行交流。

实验2:你能将给出的每幅图片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2)诱思提炼:

实验一和实验二中所涉及到的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同学们通过操作、讨论、交流,可以得知位于折痕两侧的图案是对称的,它们能够互相重合。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巩固应用:

2、探究二:轴对称。

(2)想一想:观察下图中的每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得出:这3组里的每幅图案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他们能完全重合。得出轴对称的定义: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3)试一试:

(三)知识对比,认识升华。

1、比一比: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对比两个知识点,二者本质是一致的。这里体现了辩证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拼一拼:

(四)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1、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3)本节课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4)本节课后,你还想继续探究什么?

2、作业:

(1)基础知识题:习题5.1。

(2)动手操作题:

(3)社会实践题:请你收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

1、探究一: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探究二:轴对称。

轴对称的定义: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4、巩固应用。

有理数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

第一版块:(前奏版)。

第一环节:课前热身(复习提问):

回顾一下我们在小学学过哪些数呢?这些数能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吗?

还会有新的数吗?

第二板块:(启动版)。

第二环节:引入新课:(导学提问)。

1.观察第二章章前图,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8848米表示什么?

(2)吐鲁番盆地在地形图上标着—155米表示什么?

(3)从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表中,可以看到哪些新数?这里“—”号表示什么呢?

(4)在测量温度时用到了温度计,那么温度计又是以什么为基准呢?

第三环节:展示目标。

一.学习目标:

(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数、负数的概念:

第三版块:(核心版)。

第四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见书p37如何求出每个队的最后得分,与同伴进行交流。

2.完成p38表格。

3.见p39议一议。

4.正数、负数的概念:

像______________叫做正数,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叫做负数。

零______________。

5.例题:见书p40例1。

6.做一做:见书p40将所学数进行分类,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8.有理数分类:

第五环节:展示汇报小组展示。

第四板块(强化版)。

第六环节:

1分钟记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有理数的概念。

第七环节:反馈检测。

自我检测:。

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走5m记作____.

3.某食品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385g+5g”,这包食品的合格净含量范围是___g至___g。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b)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

(c)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d)整数又叫自然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