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潮汕风俗(优秀16篇)

时间:2023-12-14 12:55:39 作者:BW笔侠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观点鲜明,还需要有论证充分和支撑细节,让读者信服。这些优秀作文范文以各种题材和风格展现,不同的视角和深度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七夕节潮汕的风俗

七夕节的习俗有很多,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你知道七夕节潮汕的风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本站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七夕节潮汕的风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不仅仅是情人节,在潮汕地区还是女儿节。出嫁的女儿且小孩年龄小于15虚岁的,在七夕这天,要娘家看亲人。回家的时候要带上甜花生猪脚汤孝敬老人。如果女儿第一年生的是女儿,娘家回礼的时候要回“番梨”,也就是波萝,“番梨”与“翻来”潮汕话谐音,意思是重新生过,生个男孩。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成人礼。在潮汕人的眼里,未成年的孩子就像是生活在花园里一样,等到其成年时(虚岁15岁,海陆丰地区是虚岁16岁),就要将孩子“牵出花园”,表示其已成年能独立生活。

出花园那天,要把孩子当成年人看待,在饭桌上要坐大位,饭桌中间放一盘鸡肉,鸡头朝向孩子,孩子要食鸡头。有句俗话:“已经咬了鸡头”指的是已出花园。

除了鱼、肉、蛋外,还要春菜(取有盈余之意),韭菜(韭与久同,取长寿永久),厚合(与人人合得来),大菜(吃后变得魁梧高大),鱼(意是有人扶助),最必不可少的是一碗用猪肝、心、肠、胃、肺等合成的杂烩汤,孩子一定要吃下,吃不完只有父母可吃,他人不能吃。

意思是让孩子脱去贪玩、调皮等不良等习气,换上新的肠肚,因潮人对通情达理的人叫“有肚肠”。从此告别了美好的童年,走上了成年人的历程。

以前的风俗还要跳“胶掠”,胶掠是用竹编织而成的大箶,里面放着粿品、糖果和花生米,孩子要从大箶上面跳过,往复多次,以喻跳出花园墙。二十一世纪前半叶,出花园的孩子还要扎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腰兜,腰兜里压着十二粒桂圆及二十个顺治铜钱,喻平安富贵(桂与贵同音)。

在潮汕有的地方要采来十二样鲜花,泡在水里给孩子洗浴,让芬芳洗净孩子气。出花园要备办三鸟、肉、粿品送与亲戚,特别是外婆家,外婆家及亲戚则要馈送衣服或布料,让孩子穿上新衣,成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成年人。

当天还要设宴请房亲。整个过程大概就是这样子。过了这一天的孩子就长大了,要学会做人,学会处事,也慢慢开始得到别人的尊重。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潮汕春节风俗习惯

一、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者是廿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捡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小“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厂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的叙述就更加详细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或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潮汕人对春联更是重视,买一副春联,往往要琢磨很久。

传说,林大钦早年曾当过私塾先生。有一年正月初一日,东家夫人过生日,请来先生撰写春联、寿联。只见林大钦提笔沾墨,不假思索便写出此联。

在潮汕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祀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入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菝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三、迎财神,放鞭炮。

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但人们宁愿相信财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间,会在这新春脚步来临之际将财气送到人间,所以各家各户要在这时候拜祭。于是,子夜钟响,鞭炮喧天,烟雾袅袅,仿佛是一团团瑞云祥气,再有那“财神到”的吆喊声,更给这子夜增添了不少热闹。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灾的功能。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逐渐淡化,潮汕人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罢了。而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在节日禁燃鞭炮了。

潮汕春节风俗习惯

潮汕人称中秋为八月半,拜月为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管叫月娘,民间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拜月者一般为女人和小孩,拜月一般都在露天场所,吃过晚饭后,妇女们便换上新衣,带领孩子们安好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人们就将这些当令物产和月饼、糕点、水果、茶酒等奉献给月娘,求月娘保号全家平平安安,家庭和顺,姿娘嫁好安,奴仔读书读欠欠!拜月娘的时候,记得要向月娘许下心愿。

天真无邪的童男童女们,自从牙牙学语,就缠着奶奶讲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们金色的梦。于是到了中秋节,大人们就用竹子劈成材蔑,扎成了脚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边纸糊成一轮满月。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胧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落下凡间。金色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烧瓦塔燃烟堆。

除了拜月娘,有的农村还要烧瓦塔、燃烟堆。早晨,孩子们起床之后,到处拾瓦片、砖头,然后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长辈指定的晒谷场上集中,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这些瓦片、砖头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围一人不能合抱,下面还留出塔门,只是上面没有造塔刹。然后把各家各户派来的稻草柴片都填在里面,等祭完月娘时,就将塔内的东西引燃。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柴块分别在村里较为空旷的场地上堆成堆,拜月结束后点燃,火焰冲天。

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有趣的潮汕风俗

潮汕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不但有远近闻名的潮剧、瓷器,而且有许多有趣的传统风俗,当中有一个叫“老热营老爷”的风俗让我最感兴趣。

多么有趣的潮汕风俗啊!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对潮汕更感兴趣了呢?是的话,你们就来潮汕这个好地方一一了解一下吧!(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作文。

300字完)。

潮汕春节风俗习惯

潮汕人称中秋为八月半,拜月为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管叫月娘,民间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拜月者一般为女人和小孩,拜月一般都在露天场所,吃过晚饭后,妇女们便换上新衣,带领孩子们安好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人们就将这些当令物产和月饼、糕点、水果、茶酒等奉献给月娘,求月娘保号全家平平安安,家庭和顺,姿娘嫁好安,奴仔读书读欠欠!拜月娘的时候,记得要向月娘许下心愿。

天真无邪的童男童女们,自从牙牙学语,就缠着奶奶讲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们金色的梦。于是到了中秋节,大人们就用竹子劈成材蔑,扎成了脚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边纸糊成一轮满月。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胧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落下凡间。金色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烧瓦塔燃烟堆。

除了拜月娘,有的农村还要烧瓦塔、燃烟堆。早晨,孩子们起床之后,到处拾瓦片、砖头,然后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长辈指定的晒谷场上集中,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这些瓦片、砖头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围一人不能合抱,下面还留出塔门,只是上面没有造塔刹。然后把各家各户派来的稻草柴片都填在里面,等祭完月娘时,就将塔内的东西引燃。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柴块分别在村里较为空旷的场地上堆成堆,拜月结束后点燃,火焰冲天。

中秋节祝福问候语。

1、月饼甜甜,直甜到人的心底;月儿圆圆,照亮每一张笑脸;美酒飘香,记录欢庆的瞬间;祝福多多,幸福时刻,愿你中秋节快乐,生活像今天的月亮一样圆满!

2、丹桂飘香中秋到,花好月圆心情妙;合家欢乐大团圆,其乐融融聚一堂;品茶赏花乐无穷,遐想无穷人陶醉;举杯望月心欢喜,欢歌笑语乐逍遥;吃口月饼福运长,送份祝福情谊浓;祝愿你中秋快乐,幸福如意笑开颜!

3、如果苍天给我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祝父母有健康的身体、第二个愿望祝父母有乐观的心态、第三个愿望是美满幸福地生活。祝父母亲中秋节快乐!

4、中秋之夜月亮之上,思念亲情泪水流淌:生活艰难背井离乡,亲情亲人留在家乡。亲爱的爸爸妈妈,每逢佳节倍思亲,儿在异乡祝福:中秋佳节平安幸福!

5、八月十五不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还有让我告诉你,财神已经跟随你。中秋快乐!

6、幸福,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给予,我给不起一个太阳,给不起一片蓝天,但我可以给你一抹微笑,送你一个祝福;明天中秋,祝你节日快乐,一生幸福!

7、中秋佳节,轻轻送上我的祝福,道一声我心中的`感谢,感谢你曾经付出的辛酸苦累,合作的路上我们好好总结,共同迎接我们的美好明天,祝你中秋快乐。

8、中秋佳节即将来临,送你一尊白观音,愿你清静无染;送你一尊红文殊,愿你照彻法界;送你一尊黄财神,愿你妙手金银;送你一尊黑护法,愿你金刚摧魔。

9、琼楼玉宇,高处不再寒;霓裳羽衣,乘风舞翩跹;嫦娥玉兔,送福到人间;吴刚捧酒,陶醉如蜜甜;桂花飘香,芬芳满心间;花好月圆,祝福到身边:中秋佳节,愿你日子美,快乐好运永相伴。

10、佛曰:中秋到了,要善良,要学会待人好,尤其是现在给你发短信的这个人!要经常请他吃饭!特别是中秋节!要把你身上所有罪恶的钱都给他!善哉!善哉!

11、每年中秋夜见明,又是中秋又是圆。穿越灯笼快乐夜,祝君健康永团圆!

12、中秋节短信:仲秋佳节欲与君团圆,独守空楼月圆人难圆。妾思君意缱绻,妾盼君心焦灼,祈君早日归共补月缺庆婵娟!

13、中秋到了,月儿圆了,一群猴子捞月去。一只小猴在偷懒,拿着手机看短信。一会从下往上捞,一会从上往下捞。中秋快乐哦!

14、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一丝丝顾虑。释放所有的压力,感受难得的情趣。中秋节来了,给心灵一把靠椅,给忙碌一丝喘息,给自己一抹笑意。祝你中秋假期满心欢喜!

15、一塘荷叶一丝藕,一片心海一叶舟;一扇芭蕉一点愁,一杯淡酒一朋友;一句祝福一挥手,一盘水果一轮月;一声叮咛一问候;祝中秋节快乐!

16、月亮的中秋,你是否感觉到了我的爱,为黄总准备了中秋节的月饼,甘甜的果汁,今年的中秋,你能陪我一起过吗?中秋快乐!

17、十五的月亮圆,口中的月饼甜,短信的祝福缠绵绵。中秋佳节,愿所有的祝福与问候伴着你一年又一年。中秋快乐哦!

18、明月挂空中,中秋喜相逢;佳肴对美酒,团圆喜盈盈,快意聚心头,欣慰露笑容。彩信无限情,祝福在其中,好运永相随,婵娟千里共,幸福伴一生,祝您中秋快乐!

19、亲,中秋节到了,别减肥了,多吃点月饼吧!你没人要不是因为你胖,到底为什么其实你懂~~中秋快乐!

20、秋风吹,斜阳照,菊花朵朵对你笑;月儿圆,月饼甜,短信祝福送祝愿。愿你幸福甜蜜乐无边!健康平安到永远!中秋快乐!

21、送您一篮水果愿您萍安富贵,橘详如意,梨想成真,杏福快乐,心得体会柿事顺利,核家欢乐,莓有烦恼,甜如甘蔗,幸运如葡萄!中秋快乐!

22、八月中秋不送礼,发条信息祝福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还有让我告诉你,财神已经跟随你。中秋快乐!

23、圆月挂在天上,温馨照在地上,真诚寄在微信上,感情放在心上,祝福写在手机上,吉祥围绕你身上,好运缠在你脚上,幸福飘在你头上。中秋祝你永向上!

24、祝你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25、食月饼,赏婵娟,合家欢乐庆团圆;月皎洁,风翩跹,幸福快乐满心田;秋虫鸣,情缱绻,微信祝您中秋节快乐美满。

26、悄悄为你降临的,是好运;静静为你开放的,是开心;默默为你祝愿的,是幸福;深深为你祈祷的,是平安;提前祝你中秋节快乐!

27、金秋十月喜丰收,全国人们乐悠悠。普天同庆迎国庆,欢聚一堂庆中秋。中秋快乐!

潮汕春节的风俗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农历新年扫尘风俗。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大家破旧立新愿望和辞旧迎新祈求。每逢农历新年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欢乐气氛。

这几天大人开始带小孩去理发,购置新衣裳,和购置过年用品一般是,对联、鞭炮、还要围炉食材等等...

潮汕春节的风俗

正月初二、初三、初四,嫁出去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情意却甚浓,真正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可是,现在回娘家,不仅可以吃晚饭,还可以留宿娘家,时代也在变化。。。

潮汕春节的风俗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大家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嘴笑;对有工作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人,最中听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小孩,他们最希望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谑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谑者称年初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潮汕春节的风俗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农历新年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潮汕人贴春联多在除夕上午或下午。春联内容多反映出潮汕人勤劳上进、团结和睦特点。如“和睦一家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等。有时,大家就在单扇门儿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一个“春”字。一来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二来借“春”与潮州话“存”谐音,表示年年有余良好愿望。

宰畜牧一般为鸡、鸭、猪、鱼,为了祭祖和祭神用,这天大大小小都忙不亦乐乎!

潮汕地区结婚风俗礼节

1、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婚。这里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的写成庚贴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占卜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

2、合婚之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项链的,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女方在定亲礼时,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定亲后便行聘礼。

3、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现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各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两个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期。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请期,行聘礼后,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请期所请的时辰大多在黑夜里,潮俗保持黑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

4、迎亲,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这时,新娘往往放声大哭,这叫“哭嫁”。一方面是为远别父母亲而哭,另一方面据说只有流泪,才能使娘家富裕。

5、彩轿来到夫家门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新郎用脚踢轿,卷轿帘,拔下新娘头上的如意,往新娘额上作势欲扎。踢轿、扎如意,意在给新娘下马威:今后一切须如夫意。这是夫权的暗示。接着新娘在伴娘搀扶下跨过门槛底下一堆燃着的“火烟”。新娘进门之后,要在婆家请来的“青娘母”陪伴下,与新郎吃“合房圆”,进洞房,上厅堂给长辈、平辈端茶行礼等。这时,青娘母应在旁诵祝颂歌辞。娘家在新娘迎娶当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汤赠与男方,愿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给新娘送木耳猪心汤,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娘家亲人。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住上几天,好好倾吐思念父母之情。

6、这里的姑娘出嫁时还有分赠“姐妹钱”的习俗。“姐妹钱”是由前来迎娶的新郎分赠给送新娘上路的弟妹们,一般是4元4角8分。分赠姐妹钱一对男女代送,含意“好”。448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离)”之意。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之时宴请算命先生择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在安床时,要做“四句”以图吉利。当新娘艳妆浓抹、将上花轿的时候,新娘娘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轿泼洒,边泼边念:“钵水泼上轿,新娘变新样。”寄寓对出嫁新娘的祝愿。不过,现在泼洒的当然不再是花轿,而是自行车或是摩托车、小轿车了。新娘的嫁妆中,过去还必须备有两双木履,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新娘过门后,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厨,亲自做一碗甜米饭,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后,请他们各尝一点。据说,这碗甜饭,糖要从娘家带来,做饭时还必须将一口自己的唾液掺进米汤中。当然,唾液掺米汤得悄悄进行,吃的人也不必多问。这一习俗意味着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饭,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处,生活和睦。

7、新婚三夭内,新娘子与公婆应避免相见。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汲水前先将一小撮红糖和一小撮由娘家带来的泥土投入井中。这是为使新娘此后不致“水土不服”,且能和邻里和谐相处。闹洞房: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无论是哪一个地区,婚礼的最高潮是“闹洞房”。潮汕也如此。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闺房里刺绣的,人们要从这些刺绣工艺品的手艺高低、数量多寡来品评新娘的灵巧与笨拙、勤劳与懒惰。

8、你如果想一睹新娘的芳容,必须说出吉祥如意的“四句”,新娘才肯放下遮面的扇。也有一些生性诙谐的闹客,运用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把个新娘弄得不知如何回答。特殊婚俗过去,潮汕地区还存在许多特殊的婚姻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这形形式式的婚姻习俗,有的已被淘汰,有的虽然尚存其名,但形式已经完全改观。

指婚(也称娃娃亲):旧交或要好亲友,由双方父母作主,指定怀胎的二家婴孩出世后若是一男一女即作未来夫妻,称指腹婚。男女双方长大后不管中意与否,由双方父母择日完婚,谓之‘转屋”。

潮汕春节风俗心得体会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在中国的广东地区,潮汕春节更是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潮汕地区位于广东东部,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今年我有幸亲身体验了潮汕春节的风俗,深深感受到了这个传统节日的热闹与喜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潮汕春节风俗的心得体会。

首先,潮汕春节以热闹的庙会和花车游行为特点,让人仿佛穿越回了传统的民间庆祝方式。在新年前夜,潮汕的村庄里经常会搭建临时舞台,举行盛大的庙会。这些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表演,如舞狮、舞龙、歌舞、杂耍等,吸引了大批的观众。人们穿着传统的潮汕服饰,亲自上台表演,给人一种真实、亲近的感受。同时,潮汕庙会上还有各种小吃摊位,喜庆的灯笼和彩带装饰使整个村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其次,潮汕春节的拜年习俗也非常独特。潮汕人重视家人的团聚,因此在春节期间,人们纷纷回到家乡与亲人相聚。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潮汕人在拜年时会准备一些特色的拜年礼品,如潮汕糕、潮汕芋头糕等,送给亲戚朋友。在拜年时,长辈们还会给孩子们压岁钱,以表示对他们的祝福。这种习俗体现了尊重长辈、重视亲情的价值观念,让人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的温暖和亲近。

再次,潮汕春节还有许多特色的年夜饭菜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潮汕菜以海鲜为主要原料,口味清鲜,独具特色。在年夜饭上,我们品尝到了潮汕的传统美食,如潮州炒粿条、潮州蒸葱油饼、蒸粉果等。这些菜肴不仅造型精美,味道也相当鲜美可口,让我们大饱口福。吃年夜饭的过程中,家人们相互道贺、互相祝福,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最后,潮汕春节的民间庆祝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喜悦之情。每逢元宵节,潮汕地区都会举行盛大的花灯游行。花灯造型各异,灯光闪烁,给人以美妙的视觉享受。这些花灯不仅美观,还寄托了潮汕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花灯游行上,我们还看到了传统的舞狮表演,舞动的狮子给人一种祥和和吉祥的感觉。这些庆祝活动给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而言之,潮汕春节风俗独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潮汕庙会和花车游行热闹喜庆,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活力;拜年习俗体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和温暖;潮汕菜肴让我们品味到纯正的地方美食;民间庆祝活动让人感受到了喜悦和欢乐。我对潮汕春节风俗的体验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我的家乡更加自豪。希望未来的潮汕春节能够保持其独特性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份喜悦和温情。

有趣的潮汕的歇后语

竹叶包沙——假棕(壮)。

放屁褪掉裤——假工夫。

水仙不开花——装蒜。

胡来勿笑猫——脚村平平饶。

大炮拍麻雀——骗伊惊。

阿嫲生走仔——生姑(菇)。

阎罗王嫁走仔——鬼正敢爱。

青夜取亩——称重。

有钱买蚊香没钱买蚊帐——矮算卖除。

青夜放粉鸟——无望。

天顶滴鸟屎——无好相找。

六月簿壳——假大头。

哑仔食黄莲——有苦难言。

七角钱二人分——唔三唔四。

三斗油麻倒无粒落耳——全听无一句。

老妈宫粽球——吃定正知。

东诗头石猴头——愈老愈臭。

青夜骑手电——各人各人善。

六月大菜——假有心。

十二碗圆吃存1粒——假客气。

东诗头号小影——臭相。

猫鼠心肝——爱吃又爱搬。

狗母泉——假龙。

老婆钵落溪——凄凉。

啤酒樽啤酒贡来卖——恶潇洒。

棺材底老鼠——除死人。

北人亩——看困肚。

暗下生瘤——赌着。

牙痛——注定。

菜头面刺无血——面皮厚。

元宵灯笼——1肚火。

青夜阉镜——无望。

青夜(瞎子)看天——张神张鬼。

尖担当石部——赌鲁。

橄榄胶仓——坐不定。

火烧猪头——熟面熟面。

灵前高椅——坐死。

六月番薯——双死。

胶疮吊风炉——热岛。

菜头果——热单边。

肥壮大行——爱死无定。

庵埠老爷——大细目。

借人亩仔——唔过夜。

三脚椅仔——唔知眉(4声)。

兄独目弟缺嘴——大无好样,细无好相。

半路上留客人——嘴上熱情。

阎罗王请人——鬼正敢食。

鸽纠雪着尿——跳吾哩。

青盲掠鱼——散摸。

白菜長心——老了。

十月白菜——大菊(结)心。

胡来打扮——也是猫。

偷食鸡肝腱——心内知。

爱亩——着霍苦。

竹筒倒豆——直出。

腰龟妖赁倒(翻跟斗)——嘿参孬看。

堤头宫——雅后畔。

厝角头个风铃——叮叮咚咚(间歇性神经病)。

和尚拿雨伞——无发无天。

十五夜抱大猪——各人顾各人。

西公和——唔同道。

医生开棺材铺——死活爱钱。

身长棺材短——屈死人。

和尚抹粉——白驴(白干活)。

老婆个阿兄——妻(痴)哥。

老爷个仔——生神(成)。

孥仔拍炮——又惊又好。

五行缺1——欠金(无钱)。

老虎借猪——有借无还。

有趣的潮汕的歇后语

母鸡带小鸡,一天天看着长大。比喻人很溺爱自己的孩子,整天守着,巴不得快快长大,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2、青盲洗浴——散戽。

瞎子洗澡,乱泼乱撒。“散戽[hou3]”也指把道听途说当成真话加以传播。

3、苦瓜笑地豆——二家粗。

苦瓜和花生的皮(壳)都是疙瘩,大家就别互相嘲笑了。多用指双方的言语都很粗俗,或在其他方面都不怎么样,彼此彼此、半斤八两。犹“狐狸勿笑猫,尻仓平样皱”。

4、和尚抹粉——白驴。

和尚被人骂为“秃驴”,在和尚脸上抹粉,“驴”就变成白色了。“驴”一义为劳碌,“白驴”指白干了。

5、狗母蛇——假龙(灵)。

狗母蛇,小蜥蜴,也叫“四脚蛇”。假龙,冒充龙。“龙”与“灵”谐音,“假灵”多用以讽刺人自以为灵活或消息灵通。

6、店铺木虱——食客。

客栈里的臭虫,专吃客人的血。“食客”表层意思指吃客人的,另一种语义为偏正结构,指白食者。

7、单箫独弦——无和。

只有一支箫和一支弦乐器,没有协奏的。“和”本指和声、合奏,此处双关指不合算、划不来。

8、药步纯撞着树把——叫。

广东潮汕过新年有哪些风俗习惯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你知道广东潮汕过新年有哪些风俗习惯吗?下面,本站小编来为你介绍广东潮汕地区春节习俗。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

谜语。

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潮汕小吃——牛肉丸。

牛肉丸是潮汕最著名的、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味小吃,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的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则是在牛肉里加了一些嫩筋,所以比较有嚼头。

潮汕小吃——乒乓粿。

乒乓粿,潮汕揭阳地区的特色小吃,一般为扁圆形,裸皮半透明,是用糯米浸泡后磨成浆,炊熟,加入少量白糖搓揉,使粿皮柔软带有稠度。采用白砂糖、芝麻仁、花生仁、槟醅麸、葱珠油为粿馅。

潮汕小吃——肠粉。

据说是潮汕的肠粉是从广州传过去的,但又相当不同。潮汕人有潮汕人的口味,那肠粉也就自然有新的造诣。一张面粉皮,打上一个蛋,加猪肉碎,加萝卜丁,加香姑丝,加切碎的白菜片或豆芽或笋丁,然后上面浇一层芝麻浆和卤汤。

潮汕小吃——春饼。

春饼的皮酥脆,馅咸香,一口咬下去,只觉口齿留香,食欲大增,是一款不仅让潮汕人四季都爱吃而且是来潮的客人不可不品尝的著名小吃。

潮汕小吃——糯米胀猪肠。

糯米胀猪肠,潮汕有名小吃。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塞入猪肠制作而成,皮薄,馅饱,圆鼓鼓的。

潮汕小吃——腐乳饼。

腐乳饼,具有一股腐乳香味而得名的一种饼,闻名遐迩的潮州小食。腐乳饼造型小巧,有独特的南乳、蒜头和酒的气味,香味浓郁,芳香可口,甜而不腻。

潮汕小吃——潮州粿条。

潮州粿条,潮汕人称为“炊粿”、“粿仔”,是潮汕很出名的一种小吃。用米粉浆薄层蒸熟晾凉之后,切条备用的小食半成品。

潮汕小吃——芋丸。

芋丸,传统的潮汕小吃。每年中秋佳节之后,正是潮汕地区盛产香芋的季节。这个时候,潮汕大街小巷旁的小吃摊上,必定会出现状如小孩拳头,香气袭人的芋丸。

潮汕小吃——尖米丸。

尖米丸,用潮汕优质稻米做成的圆形两头尖的米类小吃。因其制作经过10余道工序,十分精细,丸体柔韧润滑,略有弹性,煮汤倍感爽嫩可口。

潮汕小吃——猪脚圈。

猪脚圈是潮汕地区颇具特色的一款小吃,是一种油炸的粿类小食,口感香脆,滋味诱人,潮州小孩对它非常喜欢。

潮汕元宵节风俗

元宵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你知道潮汕元宵节风俗吗?下面本站小编就告诉你潮汕元宵节风俗,一起看看吧!

吊喜灯。

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农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着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着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灯笼里点燃蜡烛,使灯笼通红,一面接受周围乡人的祝贺,元宵夜更是庄严、热闹。

做丁桌。

在潮汕乡村,上年生过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还要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俗称“做丁桌”。宴客时有两种席式,一种叫“龙船席”即用好多只方桌连结起来,客人围在两旁吃饭,形同划龙船;另一种叫“走马席”,即无论亲朋疏厚,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来临,接连不断。解放后,由于时代的前进,思想在进步,潮人虽仍有元宵办丁桌的习俗,但多改为在自家里进行,且单限于宴请较亲的亲戚和较好的朋友,丰俭由人,无人计较。

赏灯。

潮汕俗语曰:“一年一度元宵明。”这一天,明月皎洁,高悬碧空,而人间万家灯火、金碧辉煌,真可谓天上人间,俱成灯火世界了。元宵节在潮汕人眼里,地位只稍亚于春节。故此,从十三日起,便已经开始准备过节了。例如,海丰人在十三日便开始“搭灯棚”了。这天,街头卖灯笼的,将各式各样的灯笼高高悬挂,供人观赏选购,而且神庙和宗祠里都挂着很多花灯。小孩子更显得兴奋异常,在那里敲锣打鼓,叫做“开灯”。普通人家要备很多茶点请亲戚来吃喝,这叫做“喝灯茶”。即使没人邀请,但只要你有雅兴,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

卤鹅。

在潮汕地区,元宵佳节需要举行祭祀先人等活动。祭拜时准备的供品也相当丰富,其中“三牲”(三种肉类)则是必备的。在大部分家庭中,“三牲”之一则是卤鹅。

粿肉。

粿肉是潮汕地区最经典的小吃之一,制作过程稍微繁琐,蒸熟之后切成小段后入油锅稍煎炸,吃的时候沾上一点桔油,吃起来皮薄香脆,馅鲜饱满,余味无穷。

卷煎。

制作好的卷煎蒸熟之后也需要切成小段后入油锅稍煎炸,吃的时候皮薄馅软,萝卜香甜味令味觉倍爽,吃再多也不会腻。

乒乓粿。

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一般为扁圆形,裸皮半透明,是用糯米浸泡后磨成浆,蒸熟,加入少量白糖搓揉,使粿皮柔软带有稠度。传统的乒乓粿馅内含黑芝麻、糖粉、碾碎的花生。

塔山风景区。

塔山风景区位于澄海市涂城乡,山上胜景众多,塔山古寺“山无塔以塔名亦异,有石似塔,故名”,距今900多年历史;有十三亭观;有"云鸿戏海"、"天池夜月"、"龙泉古迹"、九路、四桥、七牌坊、三十二奇石景"晴岚滴翠"、"龙船载经"等妙景和名人手笔石刻。还有新配套的索道、标志性石塔--大宝塔等。

汕头莲花山温泉度假村。

汕头莲花山温泉度假村位于广东省澄海市莲花山南麓,地处汕头经济特区东北隅的金三角——澄海、潮州、饶平三地交界,莲花山温泉度假村占地面积300亩,距汕头市区30公里、潮州市区22公里、澄海市区1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度假村东临国道324线,南靠省道1930线,汕头国际机场、火车客运站、莱芜港码头出门可及,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潮汕风俗作文精彩

我们潮汕地区的牛肉丸是中华名小吃,来汕头游玩的人若没有品尝一碗牛肉丸,就像去了北京没进全聚德,到了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一样,如入宝山空手而归。

潮汕牛肉丸历史悠久,细分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二种,都是圆溜溜的,煮熟后都是褐色的。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很有嚼头。现在有些店铺门口坐着二位厨工,各自手里握着两根粗大的铁棒在“啪啪啪”地捶打着将要做牛肉丸的牛肉泥,仿佛在郑重声明本店的牛肉丸货真价实,真是绝妙的活广告。牛肉丸的标准吃法是牛肉丸粿条汤,一大碗香浓的牛肉汤里漂着几颗牛肉丸,加一把雪白柔滑的粿条和几叶青脆的香菜,牛肉味浓香,真是色香味俱全。吃牛肉丸还是蘸本地特产沙茶酱最地道了。

以牛肉丸为代表的潮汕小吃,作为潮州菜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在广深珠三角等潮汕人密集的地区,潮汕牛肉丸火锅和牛肉丸汤粉店已遍布大街小巷。作为一种即食美食,牛肉丸等小吃是现有的,那么以什么方式来做成美食又方便操作呢?最直观的就是潮汕众多的特色调料,经过不断的调试和尝试,百年潮香潮汕牛肉丸美食开始成型。

现在爸爸和妈妈一有时间,就带我去吃一碗牛肉丸汤,真香真好吃呀!我爱潮汕牛肉丸!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