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期末试卷(热门20篇)

时间:2023-12-06 07:50:53 作者:笔舞

学期即将结束,期末考试是我们展示自己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机会。以下是一些优秀学生的期末考试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启发。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夏天,但没有任何一个比得上那年夏天。

从懵懂的幼儿园学习,到现在紧张的高中生活,十余载的时光就这样铺洒在校园里。在那一方天地,老师捧着他们一颗赤忱的心走来,用青春,用时光,用知识,用关爱,培育了我们。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不只有父母,还有那无悔的老师。三尺讲台,一间陋室,万千桃李,是他们半生的写照。

那年夏天,锦园里,我初三,正是躁动不安的年纪。快要面临中考,却异常浮躁。老师带着我们一遍遍的复习,一遍遍的练习那些非常熟悉题目,或许是大家沉浸在中考的紧张与快毕业的喜悦当中,竟察觉不到即将来临的分别,中考结束了,初中三年陪伴彼此的大多数人,也就散了。

一场无声的告别便那样悄然来临,还未来得及道一声师恩似海,却已离开那承载三年喜与忧的教室。还未来得及和同学分享毕业的喜悦,却再也没有同坐在一间教室的机会。

等遗憾充斥心头,才发现我们已不再是故事的主角,等到春去秋来,便将有一群眼里闪着星星的孩子,替我们续写那段充满幼稚与遗憾的部分。

上了高中,忙碌的学习之中,更多了对于老师的理解。老师要传道受业解惑,又要因材施教,要教的学生数不胜数,又不能放弃其中任何一个,却也还要兼顾自己的小家。这个职业辛苦劳累却又不能大富大贵,因而很多人对它只能望而却步。

课上,太阳还没醒,他们便醒了。课下,等星星累了,月亮隐了,他们处理完工作上的事情,还要照护自己的小家,等所有事妥当,才能安心的睡去。

或许每个老师在成为老师之前,都问过自己一句话“要成为人民教师,你做好吃苦与委屈的准备了吗?”后来因为自己的一份喜好,亦或是为了教书时的幸福与满足,便暗下决心,自己要当老师,且要当一位好老师。

教育是一颗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的过程。从来没有人说过,老师会与那教室厮守一生,可还是有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突然的某个瞬间,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了,回首往日,原来青丝早已成为白发。

平凡的一生在那一刻显得多么闪耀亮眼。

他的心很广,可以装下整个校园,他的心又很小,只充盈着校园里的阳光与欢笑。

等到冬去春来,等到花落花开,等到太阳苏醒,等到桃李成熟,老师便笑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语文考试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客观题为36分,每题3分;主观题为114分。考试的年级平均分为理科90.97分及格率为59.9%,文科为90.87分,及格率为56.77%。试卷难易程度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基本达到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检测目的。现将本次考试总结如下。

字音、病句、句子衔接题正答率较高,而字形和成语题较差。学生对“寥若晨星”不熟悉,对晨和辰两字的字形字义区分不开;而唉声叹气中的唉字也容易和哀混淆。成语题中的“脱颖而出”学生熟悉但对于其使用范围不清晰,造成了误用。

本次小阅读选择了08年全国卷二的材料和试题,因而考点设置十分准确,没有模棱两可的地方,正答率很高。但是第9小题推断题普遍选错。学生对一些关键词的含义区别不开,“根本原因”错误,而应是“直接原因之一”。推断题应该结合原文,合情合理地进行进行。

1大阅读。

选择材料为季羡林的《雾》,考查点为细节描写的作用、概括主要观点、句子内涵的理解和行文思路的分析。考查难度比较大,侧重理解和概括分析能力的考查。

学生答题的主要问题是审题不仔细、答题角度失误和要点概括不全、答题不够规范,因而失分较多。并且行文思路题型较为少见,部分学生不知如何下手,造成所答非所问。

2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

文言文选择题的最后一道题正答率不到10%,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耳”的含义不能结合具体语境,同时缺乏对古代器物的认知,从而把“钟耳”翻译成了“抓耳挠腮”,造成了答题失误。翻译部分:句子一得分较高,句子二和句子三失分较多。“诸父”“有素”“不才”等词语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内容,许多学生望文生义,字面直译,造成失分。

诗歌鉴赏题的内容概括答得较好;但是鉴赏手法分析题普遍不得分。学生对虚实结合的手法不了解,同时不清楚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造成了答非所问,模糊笼统,失分严重。

20题考查对于用词不当的辨析能力,侧重谦敬词的使用和应用文体的`措辞问题。难度适中,学生答得比较得心应手。

21题重组句子涉及的是句式的变换。反问句的基本格式辨别不清,许多学生重组后变成了病句或者设问句、疑问句。

是以“欣赏”为话题的议论文。最高分46分,最低分20分,平均分38-39分。主要失误在于:审题失误,立意偏离材料,写成了宽容、乐观等;材料选择不当,不合情理,强加因果,知识性错误,材料切入点与中心不一致等;文章缺乏层次感,材料堆砌,内容重复,头重脚轻,结构没有体现出清晰的思路。立意的深度不够,停留在表层,分析的不透彻,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调整方向。

(一)、加强双基训练,强化字音字形的练习,分散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积累。

(二)、强化答题技巧和答题思路的讲解,力争使学生规范答题。

(三)、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采取小作文等形式强化审题意识。

南昌三中高二第二学期政治的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中英《南京条约》的各项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赔款2100万银元b.割香港岛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

2.右图中人物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虎门销烟b.收复x疆。

c.领导义和团运动d.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a.各国使馆林立b.某国使馆在举行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外国军队。

4.在清末中状元后毅然辞官回家,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的是。

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孙中山。

5.维新变法期间创办的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

a.京师大学堂b.经世学堂c.时务学堂d.京师同文馆。

a.建立了中华民国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d.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a.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a.袁世凯b.孙中山c.李大钊d.周恩来。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

a.井冈山会师b.四渡赤水河c.飞夺泸定桥d.翻越大雪山。

12.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

a.坚决处死蒋介石b.批评张学良的做法c.积极营救蒋介石d.和平解决。

13.右图纪念的事件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一事件是指。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南京大屠杀。

a.李宗仁b.李鸿章c.张学良d.杨虎城。

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十年内战d.近代中国。

16.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17.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a.1949年10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c.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d.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重庆谈判b.转战陕北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渡江战役d.台儿庄战役。

20.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其残余势力败退。

a.台湾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北地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

——《说中国历史》下。

请回答:

(1)材料中说到的“学技术”是指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这一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

(2)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一位“学制度”的代表人物?(2分)。

(3)材料中所说的“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的运动是什么运动?(2分)这一运动中高举哪两面大旗?(2分)。

22.(10分)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材料二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19日本伙同其他七个国家发动侵华战争,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入北京,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材料三1931年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东北全部沦陷。

材料四。

材料五1940年8月,八路军先后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大规模的攻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的“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战争?(2分)。

(2)材料二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2分)。

(3)材料三中“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此采取了什么方针?(2分)。

(4)材料四中历史事件的爆发有何意义?(2分)。

(5)材料五中八路军的军事行动的指挥者是谁?(2分)。

23.(10分)人物年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

材料一1928岁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1927年34岁9月,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材料三1935年42岁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四1949年56岁1月30日,华北野战军进入北平城,决战取得最终胜利。

材料五1949年56岁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哪位人物的年谱片段?(2分)材料一中会议召开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中的人物于秋收起义后在哪里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分)。

(3)请简要写出材料三中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2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进入北平城”是在哪一战役后?(2分)。

八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

题号1234567891。

答案bbcaacdbb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ddaacaca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0分)。

21.(1)洋务运动(2分);师夷长技、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任意一个得2分)。

(2)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任意一个得2分)。

(3)新文化运动(2分);民主、科学(任意一个得1分,共2分)。

22.(1)甲午中日战争(2分)。

(2)《辛丑条约》(2分)。

(3)不抵抗(2分)。

(4)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从此爆发、全面抗战的开始(2分)。

(5)彭德怀(2分)。

23.(1)毛泽东(2分);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

(2)井冈山(2分)。

(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4)平津战役(2分)。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后,学校都会要求老师作一份详细的试卷分析,以用来总结学生在此次考试中的表现,为以后的教学方向做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高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试卷分析 在试题内容的编排上,较有层次性、灵活性。试题难度适中,选题较恰当,内容全面,着重考察了空间几何体、点线面位置关系、直线方程、圆的相关性质等基础知识与一些基本技巧,同时也考查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 从整体来看,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能力考查,且对重点知识和重要方法进行重点考查,也重视应用题的的考查,向高考的命题方向靠拢,有一定的综合性,是一份较好的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选择题部分平均分大约在24分,题目相对简单,错误集中在第4,10题。其中第4题是对“空间四边形”的认识,属于概念题,学生对这一基础概念把握不够导致错误;第10题借助长方体考查空间几何中的一些基本性质,a、b选项较易排除,c选项可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出结论,而其中的转化恰好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导致学生错选c选项。

填空题均分约为15分,错误题目主要集中在第11、18题。第11题将异面直线的概念和四棱台的定义结合起来考查,究其错误之根本:学生只根据图形直观判断异面直线的条数,并没有深入兼顾“四棱台”的定义;第18题重在考察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在该方面有欠缺,只会“照葫芦画瓢”直接对已知条件进行模仿。 解答题第19题考查两直线平行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常规题,相对简单,学生在该题中得分较高;相对存在的问题是计算中较粗心,或者是忘记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 第20题以正方体为载体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80%的学生能够得满分。该题的思路相对简单,只需把握证明线面平行的两个途径:利用面面平行的定义或者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出错学生在证明线线平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利用正方体这一载体,而是利用角度相等、三角形全等等平面几何中的方法来证明直线的平行。

第21题学生失分较多,均分在5分左右。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直线方程的灵活应用,同时结合了圆的几何性质。学生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已知直线过一点设直线方程时无从下手;(2)对于圆的一个重要性质(圆心距、弦长的一半、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不会熟练应用;(3)即使设出直线方程,却忽略了对直线斜率不存在进行分类讨论,这也是大多数学生不能得满分的原因。

第22题学生得分情况较好,均分在8分左右。本题为立体几何考查题,同时涉及了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求解。第一个问题中可通过假设得出结论再证明结论的正确性,亦可从结论推出棱bc所满足的条件;第二个问题须熟练应用长方体、四棱锥的`体积公式。

2、根据学生层次进行有侧重的训练,如对优等生加强解综合题的分析问题的思路、想法训练,侧重对思路的归纳。对数学学困生侧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3、加强心理疏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合理化改进措施,多沟通、勤鼓励安慰,树立学习信心。

4、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2)对老师来说:

1、加强教材的研究,把握教材的编写目的和课改的方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空间知识时许多问题可以由平面几何的一些基本的结论类比推理得到,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推理。

2、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改变“老师只管给,不管学生是否消化”的课堂

教学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注意鼓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地消化,去猎取知识的能力。否则,就算你老师讲的天花乱坠,成绩也难以提得上来。

4、关注差生,设法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5、 重视应用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相关学科和生活、生产实际中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黄冈高二期末作文年黄冈市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好的文化遗产也是流传了下来,戏曲无疑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瑰宝。

弹指中华文化的历史成就许多人便会想到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的确这些给当时的世界带来了深刻影响,可以说是极大的促进了世界的发展。

而中华文化不单单只有四大发明,各种传统优秀文化交相辉映。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我们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无疑是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形式,似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的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正是因为戏曲从古代开始便逐渐发展到如今,经过不断地传播和各区域各民族文化相结合,戏曲俨然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整体。据网络数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60多种,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川剧、昆剧、豫剧、黄梅戏等等剧种。可以说中国各地都有戏曲,老一辈的艺术家热衷于戏曲,并将这项中华璀璨文化的瑰宝发扬光大。

然而这项瑰宝也遇到了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老一辈艺术家的逐渐衰老,现代文化受到了大多数年轻人的追捧,戏曲也慢慢衰落。

现代文化的发展固然是好事,但传统文化绝不能够抛弃。传统文化是根本,戏曲也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更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见证。而唯有保住根基,才能让未来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保证,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如今,国家也着重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独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了解喜爱。璀璨的戏曲艺术将会在世界放出光芒。

幸福是一杯奶茶,给你香浓的甜蜜;幸福是一阵春风,给你柔情的安慰;幸福更是浩瀚的大海,给你深情的拥抱;幸福是什么,只有亲自品尝之后才会知晓。

清凉的绿豆汤。

空气中氤氲着烦躁的气息,我双手插在裤兜里,手里攥着那早已被汗水渍湿的十元大钞。冰棍买还是不买呢,终于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回家。我迈着灌着铅的步子一步步挪回家,推开门,一股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啊,是熟悉的绿豆汤,好清爽,身上的汗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炎炎夏日中那一碗清凉的绿豆汤。

紫色的晴空。

随着一阵清脆的雷声,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天空落下,扑进大地的怀里,发出铜铃般悦耳的声音。同学们都相继回家了,没带雨具的我该怎么回去呢?这时愈下愈大,路醉了,醉成了一滩稀泥,留给行人橘黄色的吻,我的裤脚上依旧留着那诱人的吻痕。突然,我的头顶出现了一方紫色的晴空。啊,是你来接我回家了。是的,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我们一起拥着小路的亲吻走在回家的路上。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雨中那一方紫色的晴空。

暖心的鼓励。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失意时妈妈暖心的鼓励。

幸福就是如此地简单,只要用心观察,去感受,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第二部分为材料题,由三道大题组成,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试题从总体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运用。

从难易度方面看,本次命题有一定难度。当然也存在着一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有几道选择题难度偏高,令人费解,学生答题及老师讲解破费周折,另外,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思想文化史学习的学生来说,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限,对能力的要求偏高。

高二历史教学,说到底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备课组分析试卷的结果看,我们发现了年级历史试卷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班级之间差别大。年级总体呈两极分化现象,差距较大的达62多分(最高分74,最低分12分)。同一班级学生层次差距也较大。如何针对具体的学情实施有效的高效的历史教学成为一大难度问题。

2、学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试卷中,考察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灵活多角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得分较低,主要在选择题上;另外在学生做题中,也缺乏对关键字、词、有效信息的提取,出现答非所问的答案。这一点在主观题里表现尤为突出。

3、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知识要点不明确,时有错别字出现。作为高二的学生,至今还字迹潦草,出现不少错别字,值得每位历史老师重视。

4、学生不能有效组织答案。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对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的概括、归纳、分析能力较差。致使大题做答不规范,口头化语言较多,与历史专业术语联系较少,得分率不高。

5、学生考试的心态不端正。

1、狠抓基础知识的过关,注重能力培养。

从试卷中就突出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史实混淆。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重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狠抓基础,要注重抓好主干知识。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无论命题如何改革,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却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常变的是命题形式,不变的是学科知识,这一点绝不可动摇。

2、加强答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阅卷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比较规范地使用历史术语答题,条理混乱,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很有必要加强学法指导,否则高考失分较多。要注意加强答题策略方法的指导。注重语言规范,加大对主观题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电脑阅卷形势下对我们学生的答题格式要求很严格,还是要提早训练以便规范学生。

3、反思此次考试,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扎实,一些基础知识出现较高的'失分率;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一些在平时训练中出现过的原题,课上分析过的原题或类似题型仍出现了较高的失分率。我们最主要还是要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才是最有效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毕竟被逼着前进总会有些不情愿,如果是自己主动前进,那么奋斗的过程就会多几分愉悦,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我们才能和学生共同成长,才会让我们每一次的试卷分析更有实质的意义。

高二期末试卷作文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夏天,但没有任何一个比得上那年夏天。

从懵懂的幼儿园学习,到现在紧张的高中生活,十余载的时光就这样铺洒在校园里。在那一方天地,老师捧着他们一颗赤忱的心走来,用青春,用时光,用知识,用关爱,培育了我们。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不只有父母,还有那无悔的老师。三尺讲台,一间陋室,万千桃李,是他们半生的写照。

那年夏天,锦园里,我初三,正是躁动不安的年纪。快要面临中考,却异常浮躁。老师带着我们一遍遍的复习,一遍遍的练习那些非常熟悉题目,或许是大家沉浸在中考的紧张与快毕业的喜悦当中,竟察觉不到即将来临的分别,中考结束了,初中三年陪伴彼此的大多数人,也就散了。

一场无声的告别便那样悄然来临,还未来得及道一声师恩似海,却已离开那承载三年喜与忧的教室。还未来得及和同学分享毕业的喜悦,却再也没有同坐在一间教室的机会。

等遗憾充斥心头,才发现我们已不再是故事的主角,等到春去秋来,便将有一群眼里闪着星星的孩子,替我们续写那段充满幼稚与遗憾的部分。

上了高中,忙碌的学习之中,更多了对于老师的理解。老师要传道受业解惑,又要因材施教,要教的学生数不胜数,又不能放弃其中任何一个,却也还要兼顾自己的小家。这个职业辛苦劳累却又不能大富大贵,因而很多人对它只能望而却步。

课上,太阳还没醒,他们便醒了。课下,等星星累了,月亮隐了,他们处理完工作上的事情,还要照护自己的小家,等所有事妥当,才能安心的睡去。

或许每个老师在成为老师之前,都问过自己一句话“要成为人民教师,你做好吃苦与委屈的准备了吗?”后来因为自己的一份喜好,亦或是为了教书时的幸福与满足,便暗下决心,自己要当老师,且要当一位好老师。

教育是一颗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的过程。从来没有人说过,老师会与那教室厮守一生,可还是有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突然的某个瞬间,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了,回首往日,原来青丝早已成为白发。

平凡的一生在那一刻显得多么闪耀亮眼。

他的心很广,可以装下整个校园,他的心又很小,只充盈着校园里的阳光与欢笑。

等到冬去春来,等到花落花开,等到太阳苏醒,等到桃李成熟,老师便笑了。

黄冈高二期末作文年黄冈市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年级组在我校办学目标的指导下,在工作中始终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核心,努力形成积极进取、班风纯正的年级形象。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排除了甲流的严重干扰;维护了安定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良好局面;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德育工作,教书先育人。

落实育人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学业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体质有所增强。“先成人,后成才”;让“差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让“较差生”成为专科生,让“一般生”成为三本生,让“好学生”成为二本生,让特长生成为一本、二本生。

1、坚持不懈抓好班级常规管理,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及思想方面的教育。在晓之以理的前提下,对学生严肃教育、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严格管理。

2、着力培养学生为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寝室而努力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蜕变的热情。各班在开学初就以年级和班级为单位进行“双创”活动的.宣誓,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重视,时时要与班级利益联系在一起,约束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双创活动以来,各班在管理上有了更具体的目标和激励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二男生的寝室管理效果明显,无论是纪律还是卫生都得到了校领导的多次表扬,二(2)、二(3)五星级寝室几乎能做到一学期不扣一分。二(2)、二(5)几乎能包揽学校仅有的两面文明班级旗帜。

3、配合政教处进行了多次对仪容仪表检查活动。

开学以来年级组几次对学生的服饰、发型、卫生、出勤、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对违规、违纪的同学及时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并对个别严重违纪的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通过监督、检查来净化年级组的教育教学环境。尤其狠抓吸烟、男女生交往过密、使用手机等不良行为。

4、感恩特色教育。本学期多次以感恩为主题各班组织了班会,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等,并以此组织了感恩演讲比赛。

5、加强寝室管理,尤其是晚寝纪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内务整理也惭惭规范,为住读学生营造了良好的休息环境。

6、行军励志教育。通过一上午的沿江堤步行军,磨炼了学生的意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知道吃苦耐劳的重要性。

7、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运动会。学生们顽强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且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8、配合学校进行疏散演练。

9、庆国庆诗歌朗诵比赛。高二班级以突出的表现征服了评委,其中二(5)、二(1)、二(4)、二(2)班取得了非常好的名次。

二、狠抓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成绩。

学期初我们就制定了全学期的教学详细规划,并下大力气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注重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以老带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力度及督促。

2、配全校政教处和教务处抓课堂教学纪律。

3、每次考试的分析工作。

针对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步幅度大的学生、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4、加强年轻老师和老教师的交流。

5.目标阅读的推广使用。各班将早读和晚读时间规定好各科背诵内容并及时分组检查,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记忆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5、制订学期的各学科目标和班级目标。给每个学科和班级制定一定的期末考目标,在去年的基础上要有所进步。(本网网)。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交流、学习、合作、互助”的原则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学习班主任业务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协商解决班级工作中棘手问题等。正是因为我们每个班主任工作都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所以学校安排的每项工作得以落实。

2、班主任实行每日签到制,每天考勤八到制,要求到班及时并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与学习沟通,多采取措施制止不良行为。发生特殊情况要求与年级零时间汇报,共同解决突发事件。

本学期,我们尽到了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年级工作头绪多,事务杂,有些工作落实的还不够到位、不够完善,如:学法指导、课堂教学的有效率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积极改进。但我们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明天总比今天强。

畅想新学期,我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与时俱进,大胆开展各项目工作,为学校多作贡献,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二年级组。

2010-2-1。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的分析

今年的期末考试试卷,在试卷形式、结构、分值上与高考试卷基本保持一致,选择题10个,共50分, 填空题5个,共25分,6个解答题,共75分。考查的知识涉及到函数、简易逻辑、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等几章知识,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侧重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有一部份题目灵活新颖,涉及到知识点综合与迁移。试卷的整体水准可以看出编写者花费了一定的心血。试卷的难度水准把握的很好,较简单的题目约占70%,较难的题目约占20%,难度很大的题目约占10%。

从考场随机抽查了2个考场共83个考生的成绩,最高分142,最低分76.以下分析了他们成绩的分布情况:

1、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特别是遇到的问题,能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与总结,调动已有的积累,很好的处理问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对教材、课标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基本理解。教材中比较的基础的内容,正确率都非常高,学生应对自如,比如: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应用。

3、大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能正确应对大量计算。

1、个别学生应用知识还不够扎实,更不够灵活

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还只处于表面,不能灵活的应用。对于稍微有一点变化的`题目就无法独立理解,思维出现混乱。如:第19题:考察等价转化就可解决,第8与15题: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学生不能获得正确的信息,显示出部分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薄弱。

2、不少学生解题缺少规范性、严密性、逻辑性

教师和学生平时关注的可能都是准确率和解题方法,不太注意学生解题的规范性、严密性、逻辑性、甚至有的学生字迹潦草,语言不精炼,影响老师的阅卷,也影响了自己的得分,阅卷时大部分试卷解答不够工整,规范。建议平时的教学和训练要关注学生解题的规范性、严密性、逻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1、 脚踏实地、夯实基础

通过阅卷发现大部分同学的丢分不是在不知道此题如何去解,生搬硬套公式,不知其所以然,如直线与圆锥曲线只会联立,列方程,做不下去了。而且很多同学对于基本的公式记得不够准确牢固。其实,试题即使综合性再强,也无非是主要体现在知识内容是直接呈现还是隐性出现,对于较为灵活的知识也能够分解为若干简单的直接题,因此在后面的学习中,要加大力度,抓落实,夯实基础,在公式使用的准确性和计算的准确性上狠抓实效,力争在以后的考试中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2、求精务实,提高课堂效益

(1)熟读课标,功在课堂

备课之前应该熟读《课标》,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达到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问题想出解决的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训练,向40分钟要质量,争取提高课堂效率,个别学生有重点的加强训练。

(2)注重规范,力求颗粒归仓

对学生的答题规范要提出更高要求,填空题要求:数值准确、形式规范、表达式(数)

最简;解答题要求:语言精练、字迹工整、完整规范。

本次考试考生答题时对待分类讨论问题比较棘手,不知道怎么讨论或讨论遗漏或重复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弱点”,自然也是考试时的“失分点”,平时学习中,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3)加强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计算能力偏弱,计算合理性不够,这些在考试时有发生,对此平时学习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计算能力的培养;学会主动寻求合理、简捷运算途径;平时训练应树立“题不在多,做精则行”的理念。

(4)整体把握,培养综合能力

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坚持整体着眼 ,局部入手,重点突破,逐步深化原则,如本次考试中对学生感到很棘手的解析几何的综合问题,可采取分散难点逐个击破的做法。对难度较大的题不能仔细阅读题意,深刻理解内涵,不能迅速将数学概念迁移到过来,只好全然放弃(如选择题第10题)。

(5)查漏补缺,减少易错点

平时对错题应及时订正,对易错、易混、易漏点进行收集和梳理,对自己常犯的解题错误,经常纠正错误,以防再犯。

(6)归类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对做过的习题和学到的方法及时进行回顾、检验和反思整理,关注那些形似质异和形异质同的问题,尝试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

期末试卷分析

考试成绩出来了,我对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

选择题还好,填空题多数损失过半,简答题基本题还行。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及书写表达能力较差。

3,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浓。

4,自身复习安排不好,及在教学中顾此失彼,不能兼顾全面。

5,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能力差,数学基础知识不牢。

虽然试题较简单,但本次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

1.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数学成绩的好坏,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累是否厚,基础是否牢。从本次考试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很多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很不牢固,符号不会写,不会读,我们要把握课标要求,夯实基础知识,注意积累,努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2.加强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综观现在的考试,数学不仅是基础,更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努力让数学和生活统一起来。

4.加强自身素质,在工作中能够兼顾全面。

期末试卷分析

从卷面看本次试题可分两大类,第一类基础知识,通过填空,选择,口算,计算等形式检测,第二类是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应用题,试一试等体现。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第五大题的第1小题,学生出错较多,平时应该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活动中,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4、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例如:第六大题解决问题的第1、4、5小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与乐趣。

1、存在的.不足:

(1)部分学生在计算中计算粗心,仍有抄错或漏抄数据的现象;特别是在列竖式计算中,横式结果漏写或写错;计算时粗心算错答案。

(2)学生会读题时马虎没有弄清题意就开始做题,导致简单的计算错题太多。(3)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太差,对知识学习太死,不会灵活应用第五题第2.5小题只有很少学生做对,第六大题也只有个别学生想出来。

2、取的成绩:

(1)在本次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基础计算总体还不错,说明学生掌握了前段所学知识。

(2)多数学生能按要求正确答题,有一定的能力。

(3)学生书写整体不错。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2、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学,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4、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5、课堂上多关注班里处于后置状态的学生,分析原因找准因材施教的良方,尽量在课堂的40分钟时间内给他们以最多的关注。

6、重视教学的细微之处。

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道法期末考试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充分符合思想品德学科的学科特点及开卷考试这一要求。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本试卷由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构成,满分为100分。本试题基础知识题分值约占50%,对知识点理解运用题占40%,主观能力探究题占10%。涉及七年级上册全部教材,重点突出考察全面,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特别考察学生对识记理解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考试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9分。及格率百分之九九。

选择题,丢分最多的试题是8题。经分析认为这些题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和备选答案的意思,本题也有极大的迷惑而造成的。

问答题25题大题,多数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记忆不够,不能用知识点作答,找不到关键点所以有很多学生都失分。

问答题21——23题考察书本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90%学生不丢分,情况较好。24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丢分较多,主要丢分的是第二小题的问题上。学生对此理解不够全面。综合性答题能力不强。

1.学生对教材的把握还不是特别熟悉,导致答题时不能迅速找到答案。

2.七年级的学生,学生学习的意识还不是特别强。

3.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待加强。

4.自身也需要加强教法的`研究。

1、突出框架知识、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系统性要强。

在教学中,要紧紧依据大纲,以教材为载体,重视重点知识点,不要局限于记住零散的知识点,如意义不明,机械记忆,效果不好。形成记忆残缺不能深入学习,使学生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在学习上就会吃夹生饭。

2、注重课程理念改革。

加强学生指导,重视用课改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另外,要加强个别同学的补差工作,加强教师对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的结对活动,加强有利于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多给他们一些课堂表现机会,树立自信心,争取进步。

3、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培养。

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已形成了一种趋势,因此政治课不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存在,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来。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主要是与语文知识和历史课的渗透,通过这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避免在考试中表达不清、理解不透的毛病。同时,要关爱学生,关注每位同学成长,满足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4、加强训练,提高审题、解题能力,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

期末试卷分析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失分最多的是“瞬间”的“瞬”把目字旁写成日字旁;“咒语(骤雨)”错误的原因是拼音拼错,导致汉字写。

(二)修改错误读音(4分)。

伽蓝“qie”,叱咤“zha”风靡“mi”读音错误最多。错误原因:虽然平时有练习和强调,但是没有集中总结过易错类读音,可能印象不够深刻。

(三)诗文我会写(5分)。

错误较多的是“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礴”错误的多,错误原因,“氵”丢写,说明基础书写遗忘,在期中测试前还好一些,加上期末复习重点放在后边,对前面的基础知识,复习不到位。

(四)课文内容我会填(9分)。

错误较多的是1和3小题。

错误原因: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刻,老师在讲课时涉及到了,但是没有当成重点;学生对知识的遗忘,老师复习不到位。

(五)必读书目我知道。

错误点集中在作者名字的书写“契”的书写错误和主人公名字不知道。

错误原因:学生对知识点遗忘,老师有拓展要求读《爱的教育》课外书目,但没有强迫要求,只是要求自己阅读。

(六)仿写句子。

这道题错的很少,错的同学是句式写错。

第二部分阅读。

阅读(一)。

错误集中在第一问,作者的名字书写;第三问第三空,错误原因,读题不完整,人家问的是什么样的心理描写,而大部分同学直接写“心理描写”。

错误原因:1、知识点的遗忘;2、复习重点放在了期中考试后,对前面的复习较少。

阅读(二)。

错误集中在第一题“虔诚”意思的理解,主要问题是理解不全面,只答出一部分要点。

第二题文章内容概括不全面,记叙文六要素还是用不好。

阅读(三)。

1、材料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为里面涉及到了一些历史知识、历史事件、政治名词,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辛亥革命”“全国政协”等。

2、提问不太符合常理,学生们反应不过来。

3、材料三现代诗类型对学生来说理解困难。

4、做题速度慢,时间紧,材料阅读的不够仔细。

5、平时教学对阅读方面的训练较少。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整体来说,作文书写好不错,没有跑题现象,而且书写也比较工整。有18名同学是满分。但是有4名同学题目不符合要求。

改善措施。

1、复习重点要均衡,期中前、后同样重要;

2、提高孩子们的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尤其是课本推荐的阅读篇目一定要读;

3、对于半命题作文,今后加大训练度,细节强调到位;

4、平时变更词语测试方式,改口头测试为自主拼音写词语,锻炼品读能力;

5、继续保持生字词的考查。

期末考试试卷

一、指导思想:

1、发挥考试导向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突出数学评价特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检测资料及检测整体状况:

20xx年第一册数学期末试卷由肃州区教研室统一命题,本学区统一监考、阅卷。本次检测分成五个部分:我会填;我会做;我会算;我会看图写算式;我能解决问题。从试卷检测资料看,难易程度适中。本次试卷命题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也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本次试卷紧扣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基础知识、计算、解决问题三大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潜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潜力。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试卷特点:本次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所考资料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资料展此刻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潜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状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试卷难度适中,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代表性,试题资料注意突出时代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尤其是填空题突出了灵活性,潜力性,全面性,人文性的出题原则,提高了测试水平。整个试卷布局合理、图文并茂,题目比较灵活,淡化了死记硬背的资料,加重了试题的思维含量,既注重测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注重了基本技能的检测。开放性、操作性的题目有所体现。全面涵盖了本学期学生应掌握的学习资料。

总的来说,试卷难易适中,既有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既有必须的深度,又有必须的广度,没有偏题、怪题,也没有过难的题目,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没有出现超纲现象,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从学生的答题状况,反映出师生在教与学有以下优点: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学生的计算潜力得到必须的提高;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较浓的兴趣和必须的方法,从而能够感觉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较稳固的情感。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如:填空、计算、解决问题等题目学生答题正确率高,失分较少。

2、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也得到了加强。试卷上的7个应用问题涉及到的知识,学生思路清晰,解答准确。

3、教师具有强烈的职责心和用课改理念指导教学的意识。认真备课,扎实上课,关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训练了学生多种数学技能。

三、考试结果状况:

一年级共有2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总分是1929分,平均分是94.45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100%。

四、试卷得分、失分状况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状况:

对学生的成绩统计过程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学习效果较好,个性是计算部分。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学会读题、审题,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起始年级教师的重视。从学生的差异性来分析,班级学生整体还是有必须差距的,,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检测结合试卷分析,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错误类型:

第一、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加减号看错等。

第二、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务必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2、典型错题状况分析:

(1)填空题:学生对按规律填数掌握较好,但对数位,即:十位和个位分辨不好,有出错现象,如果按规律先告诉十位,再告诉个位让学生填数,准确率就高,题目如果相反,出错就很多,说明学生对这类题目掌握不够灵活,今后还需加强训练。

(2)有个别学对写出19的相邻数有出错现象,说明学生在平时学习知识时过于死板,不够灵活,需今后加强训练。

(3)对写一个两位数,使它的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3这道题,除了个别学生做对了,其余学生都错了,说明教师的平时训练不到位,今后需更及时、全面、系统的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4)在数物体个数并比较多少并填数时不够细心出错。

(5)在图中,把从左边数把第二个小动物圈起来,再把右边的两个小动物圈在一齐。第一个全班全圈对了,而第二个全班基本没有做对的,说明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题目中“再”的意思,说明今后还应加强审题训练,使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6)看钟表连一连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掌握认识钟表的潜力,从检测的状况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较好。

(7)解决问题的第三小题有出错现象,原因是个别学生对“一共有多少人”的“一共”理解不到位,还需加强训练。

五、问题与分析。

(一)存在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整体观察题目的意识和习惯不够,对题的特征缺乏敏感性。

2、没有认真看题,漏题写错都有发生。

3、学生对生活中的事情发展顺序不清晰。

4、解决问题中明白图意,但错写算式,还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

5、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及时的将知识加以明晰,进行完整的归纳,让学生构成清晰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在学生理解好处的基础上练习,比较找出应用题的不同点,给学生总结规律性的方法,也就是说,该归纳的必须要及时总结归纳,强化理解,记忆训练的东西必须要到位,要落到实处。

6、我们要为学生带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后续发展,要有大的数学发展观,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要有适当的延伸和补充。

(二)教与学的反思:

1、在处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要有“优化”意识。

新教材注重算法思维,鼓励算法多样化。但在处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必要的优化”意识不够,缺乏适当引导和具体指导。

2、在计算教学中,缺乏“变式”,忽视题目与题目之间的沟通联系。

“变式”是透过具体背景(包括表述方法等)的变化帮忙学生更好地感悟与领会相应数学知识的本质。在教学计算例题时,教师还是较多地关注计算程序操练和结果正确性,较多的是同一水平层次的单题练习,而缺乏必要的“变式”,忽视题与题之间的沟通联系,不利于学生理解计算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利于学生构成对运算结果的敏感性。

3、忽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自觉决定、选取适宜的应用、计算策略的意识与潜力。

新教材不单独安排应用题单元,而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即在教学中与计算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呈现方式上,也不像过去那样单一采用文字叙述形式,还透过对话、图表等形式呈现信息。这样的编排是要摆脱过分强调数量关系、类型的状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淡化类型,要求学生在解决应用问题时更多地从运算好处出发进行思考,而不是死扣类型,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思考潜力。但是分强调数量关系,只是不强调把一些名词抽象出来让学生去机械套用。对如何收集信息、选取信息、处理信息即分析方法缺乏必要的指导;误认为不要数量关系了,忽视引导学生对解题思维过程的解释与表达。

六、今后教学改善措施。

透过本次测试状况分析我们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严格遵循课标,灵活处理教材。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把教材当作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重视现实生活中所蕴藏着的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善于驾驭教材,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

2、营造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理解、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

3、结合具体的教学资料,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4、做好帮差补缺工作。

5、加大学生的识字量,能独立读题、审题。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优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后进生的铺导,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透过这次检测的反思,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到:

1、加大题型的训练,多加强学生语言口头潜力的培养和书写潜力的训练。

2、以后多出一些新颖,多样化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选取最优的计算方法的潜力。

4、培养学生独立边读题边做题的好习惯。

5、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爱数学、爱学习的自信心。

6、多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期末试卷分析

一、本次试卷设计了两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与非选择题。

(1)单项选择题共22道题,每题2分,共44分。重点考查对课本基本观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分析题共四道题,主要是文字类分析题,共56分。重点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联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二.难度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梯度合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总体来看学生答题存在一些普遍问题,诸如:审题粗心、书写凌乱、课本不熟、表述不清、用语不规范。

(2)学生的.答卷态度有所好转,乱涂乱画的明显减少,书写较以前有所改观;。

(3)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运用能力虽有所提高,但还须予以重视和加强训练。

四、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通过分析、比较和反思,发现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重知识结构、轻内容整合;。

(2)重基础知识、轻热点分析;。

(3)重题型训练、轻方法总结;。

五、鉴于以上问题与不足,在这之后的教学中应:

(1)加强集体备课。

(2)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

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然后,有一个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使书由薄变厚。

(3)关注热点,处理好热与冷的关系。

各类时政和社会热点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在复习时要关注重大热点,也要关注一些冷点,要指导学生学会联系知识点,做到小切口、大容量、多角度的分析。

(4)注重能力培养,处理好思与练的关系。

期末试卷A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1、阳离子交换量。

2、土壤。

3、植物营养临界期。

4、氮肥利用率。

5、磷酸退化作用。

6、厩肥。

7、报酬递减律。

8、肥料。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分为两类:一类是。

离子,另一类是。

离子。

2、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决定于年。

和年。

的相对大小,当二者相等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不变;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反之将逐渐降低。

3、土壤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微生物是。

4、土壤中养分离子向根表的迁移有。

三种方式。

5、按照植物体内必需营养元素含量的多少,通常把植物体内必需营养元素分为。

两类。

6、复混肥料的发展方向是、、、。

7、常见的施肥量的估算方法有。

8、土壤水是从土水势。

流向,从土壤水吸力。

处流向。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

1、以下哪种方式是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地区培养良好土壤结构的主要方法。

a、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

b、施用石灰和石膏c、合理轮作,扩种绿肥牧草。

d、应用结构改良剂。

2、同一种土壤,疏松状态比紧实状态时。

a、密度大。

b、容重大。

c、密度小。

d、容重小。

3、海南岛种植热带作物的砖红壤多呈。

性反应。a、酸。

b、中。

c、碱。

d、弱碱。

4、从农业生产需要来看,旱地耕层土壤的总孔度为,通气孔度。

为适宜。a、50%-56%,大于20%b、50%-56%,10%-20%。

c、55%-60%,大于20%。

d、55%-60%,10%-20%。

5、土壤具有吸附保肥性的重要原因是。

a、土壤中存在大量的胶体物质。

b、土壤具有酸碱反应c、土壤具有氧化还原反应。

d、土壤具有缓冲性能。

6、下列肥料适宜用做种肥的是。

a过磷酸钙和草木灰。

b氯化铵和氯化钾c尿素和碳酸氢铵。

d硫酸钾和氯化钾。

a椰子树。

b香蕉。

c

甘蔗。

d芒果。

8、在堆制堆肥的过程中,需要调节肥堆中的通气状况,调节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a前期通气后期嫌气。

b前期嫌气后期通气c前期后期都要通气。

d前期后期都要嫌气。

9、当作物缺乏下列那种营养元素,会出现作物节间缩短,小叶簇生的现象,称为“小叶病”。

azn。

bfe。

c

mn。

dmo。

10、肥料三要素指的是。

a“氮、磷、钾”

b“钙、镁、硫”c“碳、氢、氧”

d

“铁、锰、硼。

11、厩肥腐熟的特征是。

a“棕、软、霉”

b“黑、烂、臭”c“灰、土、粉”

d“棕、软、臭”

12、大多数作物出现缺钾的典型症状是:a叶片失绿黄化。

b茎叶出现紫红色条纹c叶缘变黄,进而变褐,严重时焦枯似灼烧状d果实腐烂。

13、在粪尿肥储存过程中,为了保氮防臭,最好加入一些除臭保氮物质,下列可用做除臭保氮的是。

a绿矾。

b石膏。

c石灰。

d草木灰。

14、列有机肥料属于热性肥料的是:

a、鸡粪。

b猪粪。

c马粪。

d牛粪。

四、判断题(对者打“y”,错者打“n”每题1分,共10分)。

1、腐熟的有机肥可以和草木灰混合施用()。

2、某种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与作物缺乏该元素症状的表现部位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3、在植物体内,由于大量元素的含量比微量元素的含量高得多,所以大量元素比微量元素更加重要()。

4、大多数作物磷的营养临界期在幼苗期()。

5、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施用要遵循“旱重水轻”的原则()。

6、绿肥最佳的收获时期是在幼苗期()。

7、随着土壤有机质的不断增加,土壤质地就必然会改变。()。

8、土壤活性酸要比潜性酸大,实际上土壤的酸性主要决定于活性酸度,它是土壤酸性的容量指标。()。

9、c/n大的有机残体比c/n小的有机残体分解快。()。

10、一般认为,较粘的土壤,才有促进形成团粒结构的可能。()。

五、改错题(每题2分,共4分)。

1、介质溶液的ph值影响作物对养分离子的吸收,溶液碱性,有利于阴离子的吸收,溶液酸性,有利于对阳离子的吸收。

2、在合理分配磷肥时,碱性土壤优先分配难溶性磷肥,酸性土壤优先分配水溶性磷肥。

六、问答题(36分)。

1、氮肥、磷肥、钾肥都需要深施,深施的原因是否相同,试说明原因。(9分)。

2、在农业生产上,为什么提倡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9分)。

3、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是什么(6分)。

4、简述土壤中钾素的形态及相互之间的转化(6分)。

5、试述岩石、母质和土壤的区别和联系(6)。

一、名词解释:

1、阳离子交换量:指在ph=7时,每千克干土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以cmol(+)/kg表示。

2、土壤:指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3、植物营养临界期:指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一时期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显著不良影响的时期。

4、氮肥利用率:指当季作物吸收肥料氮的数量占施氮肥总量的百分数。(也可用公式表示)。

生成fepo4或alpo4沉淀,从而使磷肥中有效磷含量降低的现象。

6、厩肥:是用家畜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混合积制而成的肥料。

7、报酬递减律:既单位肥料所获得的产量随着施肥量的递增而递减的规律。

8、肥料: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二、填空题:

1、盐基离子,致酸离子。

2、生成量,矿化量。

3、细菌。

4、截获、扩散和质流。

5、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6、高浓度、复合化、液体化、缓效化。

7、目标产量法(或定性的丰缺指标法)、肥料效应函数法。

8、高(大)、低(小),低(小)高(大)。

三、选择题:

bcac。

四、判断题。

1-5nynyy6-10nnnny。

五、改错题。

2、碱性土壤优先分配水溶性磷肥,酸性土壤优先分配难溶性磷肥。

六、问答题。

1、三者深施的原因不完全相同,氮肥深施的原因:(1)深施可以减少氨的挥发损失,减轻铵态氮肥的硝化和反硝化损失(1.5分)(2)增加与根系接触的机会,减少氮肥的固定(1.5分)。

磷肥深施的原因:(1)增加磷肥与根系接触的机会(1.5)(2)减少土壤对磷肥的固定(1.5)钾肥深施的原因:(1)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稳定,干湿交替不严重,从而可减少钾肥的矿物固定(1.5分)(2)深施可以缩短钾肥向根系移动的距离,从而增加了钾肥与根系接触的机会。(1.5分)。

2、农业生产上提倡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使用的原因如下:(1)与无机肥相比,有机肥养分全面,含有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一些非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养分含量低,不能满足植物需肥量大的时期对养分的需要。二者协同可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各种养分的需要。(3分)。

(2)有机肥肥效缓慢而持久,因为有机肥中的养分多呈有机态,必需经过微生物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无机肥肥效快而猛但不持久,二者配合可以缓急相济。(1.5分)。

(3)有机肥有培肥改土的作用,二长期使用无机肥会使土壤理化形状变差,二者配合,可以达到用地养地的目的,维持地力常青。(1.5分)。

(4)有机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其分泌物如:酶、生长素、氨基酸等生长活性物质,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降低养分的无效或缓效性,提高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1.5分)。

(5)有机肥是废弃物的再利用,成本低,节约能源,对降低农业投入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1.5分)。

3、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有三条:(1)该元素对所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缺乏该元素后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2分)(2)缺乏该元素后,植物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该元素后,这种症状才能消失(2分)(3)该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或物质组成对植物起直接作用,而不是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间接作用。(2分)。

4、土壤中钾的形态有;矿物态钾、缓效钾、速效钾(包括交换性钾和土壤溶液中钾)(3分)转化:(3分)。

土壤溶液中钾。

交换性钾。

缓效性钾。

矿物钾解吸。

释放。

风化。

5、岩石:指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1分)。

母质:指裸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疏松、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壤的母体(1分)。

土壤:指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1分)。三者之间通过风化作用和成土作用联系,(1.5分)本质的区别是肥力不同,岩石没有肥力,母质肥力不完善,土壤具有完善的肥力(1.5分)。

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学校老师自行命题,考查范围是《道德与法治》八下册1—4的内容。考题从整体上来看难易度适中。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答卷中失分率比较高的题目有:

(1)第一大题选择题中的2、4、9、12、13、20题。(2)材料题中的26题(1)(3)小题,28题中的(2)(5)小题。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这与教师们平时的知识落实有紧密联系。

2、失分原因大致如下:

(1)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仍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对思品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看书不够细致,没有深入理解,导致概念模糊,原理不清楚。

(3)审题不清。正确解答试题的首要环节就是认真审题,可仍有许多学生因为不明题意而导致失分。

(4)缺乏答题技巧,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对于纯粹的知识再现题,学生得分率较高,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用课本术语表达观点,由此可见学生的答题技巧不够高,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5)书写不够规范,字迹不够清晰。

1、课堂教学是提高思品教学效果的主阵地,因此,要把搞好课堂教学放在首要地位,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思品课理论性较强,许多学生对此不太感兴趣,因而如何激发学生对思品学科的`兴趣,是我们思品教师面临的一个既传统而又现实的问题。我们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抓好后进生。对政治考试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同时,要抓好后进班的教学质量。

5、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不足,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期末考试试卷

本次考试试卷共分四个部分:书写5分、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60分、卷面分5分,满分100分。试题涵盖了上册书的重要知识点,难易适中。我班36名同学,及格34人,及格率94.44%,优秀29人,优秀率80.56%,总分3022,平均83.94分。总体来说成绩不错。

听力部分分为四大题。第一题为听录音选单词,第二题为听录音给图片排序,第三题为听录音选出所听到的句子,第四题为听录音选取所听到的答语。大部分学生们听力部分做得不够好,极少数学生得满分,原因是对单词不熟悉或发音不准,重点句子掌握不好,决定失误。

笔试部分分为五个大题,第一题为写出字母的左邻右舍,有一小部分同学因书写不规范或书写错误出错;第二题为将单词补充完整,大部分学生全对,极个别同学因为单词掌握不牢出错。第三题考查课文中重点句型及对话,大部分学生都能全对,个别同学决定失误出错。第四题为给句子找答语,学生错误率比较高,原因是对is和are的用法不清楚。第五题为情景交际,学生审题不够认真仔细,不该出现的错误都出现了,说明平时的训练还不够扎实,基本功不够。

二、存在问题。

书写方面:10个同学细心程度不够,因个别字母书写不规范或单词抄写错误出错。

听力部分:第一大题,个别学生单词发音不准,以后要让学生多听多读;第四大题,个别学生审题不细致,听音不认真导致出错。

笔试部分:重点考查学生对字母、单词、重点句型的掌握状况,个别同学因书写字母不规范或单词掌握不牢固失分,下学期应让学生认真记忆单词,做到背会、默会。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审题,导致失分严重,以后要让学生先读题后做题,培养他们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卷面分:13个同学因为书写不规范或有拉划现象失分,今后要教育孩子们养成干净书写的习惯。

三、改善思路。

1.加强单词和句型的背诵和理解运用,要求每一课过关,每个人过关,争取学过的知识全部掌握。

2.加强学生听说模仿的训练,主要包括:课上超多听原版课文录音;回家让家长督促孩子利用纳米盒听已学过的单词、课文,并要求学生做到及时预习新知识。

3.教学重点依然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认真备好课,采用适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生动搞笑的把知识融汇在学习中,让学生能很简单地在课堂上学到新知识。

4.加强后进生帮扶工作,及时与班主任和家长联系,共同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端正学习态度,开展“一帮一”活动,对后进生及时进行补差工作。

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1)本次检测试卷共有五大题,题型分布广,份量适中,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低中难题分布恰当。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满分100分。

(2)试题内容好,整份试卷分为我会填空、我会判断、我会选择、我会连线、我会应用。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我会应用是考察学生的研究计划设计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有考察基础,试题出的比较好。

(3)从题的形式上来看,灵活多样。如:连线,将枯燥的问答变成简单的填字,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记忆的调动,有趣。选择题,占得分数较多,但是有答案可选,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能够权衡做答。不过,其中的题也不白给,它充分考查了学生的认真性,只有认真分析才能做对。应用探究题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生活性很强。还有填空也是这样,非常灵活轻巧。

从总体情况看,学生对本学期知识掌握的较好,本次检测卷主要是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去设计问卷的内容,尽量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去涵盖我们想要发现的一些问题。

本次考试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符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

(二)今后命题建议。

(1)可加大开放性内容的检测量,将课本知识巧妙地渗透到实践生活中。

(2)注重对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考查与培养,可加大实验探究内容考查的。

(3)可增加考查学生对具体生活事例的理解与感悟的试题,如制作、设计的过程简述等,使试题开放性更强。

二、今后的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和技能并重,既要准确传授知识,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3、在教学中,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加强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教活。

4、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科学事实)之间的联系性,提高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5、优化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加强方法指导。教师要加强“科学与生活联系”指导,给学生提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与方法策略。

6、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

9、科学课教学在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以及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历史期末考试由教研室出题,从题目上来看导向还是比较科学的,有些许题目比较难,题目量适中,整个的分值安排比较合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整体效果相比较期中考试来讲学生慢慢形成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作题方式了。

整张试卷总共有三个大题:第一大题单项选择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学生得分率很高,满分比例占有84%以上;图说历史这个题目学生对于问题的问法相对比较陌生,因此得分不太高,特别是第二十题学生的得分率大概在68%左右;第三大题出题相对较活,这样的题目是很科学的,同学对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同学对于学生在材料分析上的考查做得比较多,总体上来讲也就是这个题目相对较难的,因此初一的学生这个题目做得不是很理想,失分较多,得分率在51%左右。

这次考试整个七年级的总体情况如下:平均分是61.5分,及格率是58.33%,优良率为22.31%,,低分率是16.15%,最高分是97分,最低分是13分,所以整个的成绩一般。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当中还应当提高整个的平均分,另外低分率较高,对于这些后进生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转化。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课文的重要知识进行梳理以外,还应当多给些材料分析这类形式比较活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与应用能力,做到真正的活学活用。当然这个有赖于老师平常对学生进行的思维训练,因此本次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们两个历史老师就有意识的将下个学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尽最大可能做适应地调整,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