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及反思(优秀18篇)

时间:2023-11-24 00:16:28 作者:QJ墨客

在幼儿园大班,孩子将开始学习更多的社会规则,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大班测量活动:小路有多长,是指在利用各种测量工具来测量路的长度,学习利用自然物进行测量时,运用到的方法,例如:首尾相接、做标记的方法,并理解所用的材料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并在学会了测量方法后,能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

此次观察的活动是大二班的测量活动:小路有多长,教师通过情境的导入,引发幼儿的兴趣,通过设置疑问:如何测量小路的长度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测量,通过先让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的问题,提出质疑,然后与幼儿一起共同接解决问题,发现测量的方法。

幼儿在第二阶段开始自主组合与测量中,利用了教师提供的一些工具,例如:吸管、笔、手掌。观察的这一组幼儿选取了吸管为测量工具,a小朋友先选择了吸管,小朋友一边测量一边做着记号,老师问他小路有多长,他告诉老师“忘记了”,老师接着问:“怎样就不会忘记了?”孩子明白了过来。b小朋友择选取了一支笔作为测量工具,他量来量去,也没得出结果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测量活动。

一个班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差异,a小朋友的观察力比较强,年龄也大一些,因此也较好的掌握了做记号和首尾相接地测量方法。同时在教师的提醒下做好了相关及记录,而b小朋友年龄较小,并没有掌握测量方法:做标记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一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今天提供的花生与记录单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果势必对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第一次记录的表格明显太大了,而第二次记录的表格则相对小了。所以在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提供上,也许不能仅仅依赖于数学操作材料上提供的现成的表格,而应该设计相对合理,便于幼儿看懂和操作的记录表。最好还能满足不同幼儿能力的需要,能激发一部分幼儿接受自我挑战。

二是重视幼儿操作技能的养成。在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数学操作中的习惯与技能。良好的操作习惯与操作技能也是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保障。所以每个环节中,我都事先提清楚要求,然后让幼儿进行操作,这样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而假如教师的要求不清,幼儿则无法顺理成章地完成要求的任务。今天的花生很充足,我保证了幼儿人手一份花生,这样减少了幼儿在操作中相互的争抢、等待的时间,为活动争取了一定的时间。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1、通过操作、游戏,要求幼儿能迅速区别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幼儿的动手、分辨能力,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几何图形挂件一人一个,数字卡片,演示教具,魔术卡每人一张。

一、带幼儿进知识宫,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知识宫去玩。在知识宫,老师要给小朋友好多礼物,但这些礼物一定要小朋友动脑筋才能够得到。第一份礼物需根据自己挂着的图形和图形上的数字找座位,找到了,这个图形就作为第一份礼物送给你们。

二、复习单数和双数。

1、通过观察,继续感知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师:小朋友真聪明,都找到了座位。(演示教具)大家仔细看一看上面有些什么,他们排队有什么不同。(6条鱼,5只乌龟)幼儿回答,教师归纳。

2、思考:你们挂着的图形上哪些数是单数,哪些数是双数?

3、游戏:抱一抱。

(1)规则:教师任一出示1—10中的一个数字,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的动作。(单数——自己抱一抱,双数两个人抱一起)。

(2)游戏反复进行,教师不断变化数字,期间问幼儿为何要自己抱住自己或两个人抱在一起的理由。

三、变魔术: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识宫的问题都难不到你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变一个魔术好吗?变出来了呢,就作为第二份礼物送给你们,现在听好老师告诉你们怎么变。

四、开火车游戏,出知识宫。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继续比较宽和窄,能正确地表达比较的结果,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物体宽窄的相对关系。

2、除了目测比较外,引导幼儿尝试用物品作自然测量比较。

3、进一步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作宽窄比较的兴趣。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宽窄不一的毛巾、围巾、手绢、纸板若干。

2、幼儿挂书第16页。

活动过程:

1、使用幼儿用书第16页。

(1)请幼儿看一看:图中有哪两个动物?它们长得怎样?

(2)请幼儿观察比较:哪张床最宽?哪张床最窄?它们分别是谁的?请把动物与相应的床连线。

2、使用准备好的物品作宽窄比较。

(1)教师两两拿出物品,请幼儿说一说:这两个物品哪个宽?哪个窄?你怎么知道的呢?

(2)教师提问:”我们除了用眼睛看,还能够用其他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宽和窄吗?"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筋思考。

(3)请幼儿尝试用书本、积木等物品来对对别的物品作宽窄的测量。

活动建议:

1、继续引导幼儿关注教室里面、幼儿园里面、家里面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

2、请幼儿用绳子或者其他东西量一量家里面自己的小床和爸爸妈妈的大床,餐桌、书桌和茶几。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3、请幼儿学习用跨步、脚印、竹竿、绳子等在户外进行自然测量,比较路的宽窄、墙的宽窄等。

继续引导幼儿关注教室里面、幼儿园里面、家里面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和交流的时间。

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生易于理解容易于接受,就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这一节课,我运用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和交流的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透在其中。然后让学生由数画上的物体的数量到数身边的实物的数量,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数一数”的学习动中,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尤其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培养,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发现他们的进步和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不断获得成功和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在上这节课时,我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地进行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由老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用心地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中的学生在校园里看见老师时是怎么做的?”猜一猜“他们这时会说些什么?碰见同学时他们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来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到数数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1、尝试归纳出一组图形1-2个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应的图形。

2、能仔细观察图形,并积极参与讨论。

3、听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若干。

2、图形特征标记、空白记录表一张。

3、课件-各种各样的图形。

活动过程。

一、彩色图形来了。

1、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有许多彩色图形要去游乐场玩游戏,瞧,它们来了!

2、出示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彩色图形。

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特征。

3、出示颜色、形状、大小标记让幼儿认一认。

二、彩色图形找朋友。

1、教师出示参考图,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们的共同特性。

教师:彩色图形要找朋友一起去游乐场,它们找到朋友了。

它们什么地方一样,成为朋友呢?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从形状、颜色、大小三个方面找它们的共同特征。

3、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出标记并放在参考图上。

4、师幼进行检验讨论。

5、教师可将彩色图形换下,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共同特征。

6、小结:彩色图形喜欢找有两个特征相同的图形做朋友,它们有的形状相同,有的颜色相同,还有的大小相同。

三、彩色图形进游乐场。

1、出示空白表格。

教师:彩色图形来到游乐场门口,可是却不能进去,因为进游乐场要符合条件才能进。

2、教师边说边将红色和正方形标记贴上。

教师:原来要符合红色和正方形两种条件才能进。那么,谁能来做检票员把关呀?

3、个别幼儿上前示范。

4、师幼检查。

一个是黄色的,还要是大的。谁愿意来做检票员?

6、请全体幼儿一起找一找并贴在表格中。

7、师幼讨论检验。

8、小结:原来要进游乐场还必须符合两个特征条件呢,只要有一个不符合就不能进去。

彩色图形们让我感谢你们的帮忙,现在它们已经在开心地玩了。

四、幼儿操作活动。

1、讲解题目要求。

2、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纠正幼儿的书写姿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每每与孩子闲聊时,总会时不时地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看,这棵树多高呀。”“老师,我长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老师,小学的操场比我们幼儿园的大。”等等。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问问: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们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用尺子,绳子、木棍等量,还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来量。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了孩子对测量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因此大班数学活动《测量远近》,正好符合了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征,帮助幼儿尝试借助工具测量周围物体,进一步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贴近生活,所以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在活动中尽管之前我已经考虑了很久怎么样把语言说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课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略显含糊的地方。就因为这一点,幼儿的操作方法不是很准确,使得第一个活动目标没有实现,所以在数学活动中,一定要尽量把话说周全,以免有些小朋友喜欢转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教学步骤,而忽略了口头的能力。

每个老师都跟我们说过,在互动上遇到紧急情况要懂得随机应变,我们都觉得挺简单,但是当你真正遇到这种“突发状况”的时候,也许你就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灵活”。所以无论如可,要做好完全的准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具:正方体正方形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习。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习。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1、幼儿能发现周围声音的节奏。

2、幼儿能根据歌曲旋律创编节奏型。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歌谱若干张、乐器若干、会发响的玩具若干、笔、纸等。

一、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室。

二、引题:根据动作和声音找节奏。

(1)、师拍球,全体幼儿拍拍节奏,师把节奏型写出来。

(2)、请一幼儿跳踵趾小跑步,全体幼儿拍出节奏,再请一名幼儿写出节奏型。

三、寻找节奏:

幼儿自由摆弄周围会发出声音的玩具,找出声音的节奏,并把节奏型写下来。(可与邻近的小朋友交流:你拍给我听、我拍给你听,且可共同再创作)。

[教师投放的都是幼儿周围的事和物,在带着问题的自由探索中、互相交流中,幼儿自然而然地从身边、周围发现各种各样的`节奏,并通过联想与想象进行再创作。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又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来源于生活。

四、创编节奏型:

1、分组创编:幼儿四个人一组共同为曲谱(已学过的曲子)配上节奏型。

重点引导幼儿创编与简谱对应的有特色的节奏型。

2、幼儿自由组合,互相配合合奏。

五、复习舞蹈《扭秧歌》。

六、律动《小燕子》出室、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1.学习用数图形的方法测量和比较各种事物面积的大小。

2.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探索发现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相互变换。

3.在看、比、说的过程中感受发现和表达的快乐。

白板课件、操作单人手一份、记号笔、泡沫地垫若干。

(一)出示场景,以小灯笼的角色引出课题。

(二)学习活动,师幼共同探寻用数图形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1.师:这里有两张床,到底哪张才是的呢?

2.教师演示并记录第一张,幼儿操作并记录第二张。

3.教师小结:能铺下的坐垫越多,床呀就越大。

(三)巩固经验,比较镜子的大小。

1.出示两面镜子,猜猜哪张的大。

2.教师介绍操作单,幼儿操作。

3.教幼小结:能铺下的手帕越多,镜子就越大。

(四)第二次操作,铺泡沫垫。

1.幼儿分组地面操作。

2.指导幼儿看白板,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记录数据。

3.指导幼儿观看flash演示。

4.师幼共同得出结论。

(五)拓展活动。

1.出示画面,引导幼儿比较礼物的大小。

2.教师交代要求,将操作留给幼儿课后完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新《纲要》要求幼儿"应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和合作能力。"在本学期的前一阶段,幼儿已经学习了7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对于数的组成和分解已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前一阶段幼儿的学习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数的组成和分解方法,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能进一步理解数之间的关系,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8的组成》的数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经验,同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1、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7种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7种分法。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1、小河背景图一张、活动教具小树8棵、1-7的数字卡若干张、教师用大记录纸3份。

2、幼儿每人一份拼板学具、每人8个小钉、记录纸、铅笔。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碰球"的游戏,我要找一个和我的数字合起来是7的数字做朋友。

儿歌: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幼儿个别或集体玩此游戏,可重复进行!

小熊搬了新家,新家很美,可是新家的周围除了一条小河其他什么也没有,每到春天风大的时候大风总是吹起好多的沙子,让屋子里满是灰尘,沙子总是迷住小熊的眼睛不停的流泪,红红的、肿肿的,小熊想了很久,决定在小河的左右两边种上一些小树,朋友们听说后都给小熊送来了树,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蘑菇钉和小钉板,请你把小钉当成小树种在小河的左右两边,看看,可以怎么种,把你的种法用分解式记录在纸上。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记录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呈现:

引导幼儿观察两张记录结果,比较哪张更容易记住,为什么?

小朋友,请你看看黑板,说说发现了什么?(一边的数慢慢变大,另一边的数慢慢变小,像爬楼梯。)。

小结:8一共有7种分法。

出示活动教具:请小朋友一起来数数小熊一共要种的树?(8棵)。

教师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儿根据操作在纸上查找分解式,并说说每个数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树,种在小河的左边1棵,种在小河的右边7棵,8棵树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树和7棵树合起来是8棵树。8棵树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1棵树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7棵树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8的分解式,并带幼儿说说: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

看到这个分解式,小朋友还会想到哪一个分解式。(引导幼儿说说8还可以分成7和1)。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们数字没变都是1和7,只是数与数交换了一下位置,合起来的总数没有变,都是8。

以此类推,找出8的另外两组对应分法。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找出了8的7种分法,还运用互换规律快速的找出8的3组对应组成。小朋友只要记住这些规律,以后学习数的组成就会更加简便、快速。

出示车票:1-7数卡若干,老师现在给小朋友发火车票,请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数字合起来是8的车票的小朋友牵好,只有找对的才能上车哦!

现在我们就坐上小火车去小熊的新家看看吧!(检查一遍组合正确与否),出发!

结合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2、介绍购物券。

3、分组进行活动。

(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水果,营业员一定要严格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钱,不然会赔钱的。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6、操作活动。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1、通过画面,了解秋天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2、初步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培养幼儿尊重农民的情感,并懂得爱惜粮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教学挂图。

2、说明收割顺序的图片四张。

(幼儿自由交流。分享平时的经验)。

教师小结:秋天,苹果,句子,橙子和稻谷都成熟了,所以我在这样美的季节里,我们能够吃到很多新鲜的水果!

师:那这些水果都是谁收的呢?你们见过农民收水果吗?那我们在看看吧!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认真看,看完之后并用完整的语言进行描述图片的内容)。

(让幼儿逐一讲述图片)。

教师小结:原来呀!农民伯伯在天气很热的时候,他们都要去收果子,而且他们收果子是要经过很多过程的,这样果子才能够保存的很完整。有了农民伯伯,我们才会有这么多的水果吃。

(教师出示农民伯伯,收割情景的照片)。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图片,你们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图片,说了之后,请你们来看看哪一张照片是最先做的事情了呢?给这些图片来排队吧!

(让幼儿说一说自己了解农民伯伯的工作)。

教师小结:农民伯伯每天很早就要起床,下地干活了,他们要播种,要给庄家施肥、除虫、除草,等到庄家成熟的时候,还要给他们一点点收割下来,然后一袋袋包扎好,就变成礼物我们超市里的大米了!农民伯伯还要在家里养猪养鸭养鸡,他们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来做。

(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对农民伯伯的想法,培养幼儿尊重农民伯伯的情感)。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应该尊重农民伯伯的工作。爱惜粮食,每天吃饭都要吃干净,不能剩饭,做一个能干的好宝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大班数学

数学游戏对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在游戏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同步协调发展。

在设计数学游戏、安排课堂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如我在教大班学习?6?的分合与加减时,我在导入时出示小猴小动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然后用儿歌;小猴爬上苹果树,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三个苹果一直数到八个苹果,吞下肚,呃!呃|!苹果布丁苹果派,什么水果我都爱。指出今天我们要学的是6的分合,趁小朋友兴趣·正浓我又在新授环节设置情景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轻声喊:魔箱魔箱呼啦啦!可以让每个小朋友的思想高度集中,接着老师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操作物品“苹果”,让小朋友自己动手操作6的分合。再用口编应用题的方法学习6的加减法。就这样每个小朋友学的都很认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巩固时我用平时没做过的游戏-----“摘取爱心”的游戏:出示一颗爱心树,树上结满爱心卡片,卡片的背面是6以内加减法试题,幼儿随音乐摘爱心后算对的爱心卡片就送给他。这样大大的增强了小朋友的兴趣。接着是出拳游戏:如复习6的分合时教师与幼儿共同玩出拳游戏,我出“2”,小朋友出“4”,2和4合起来是6,小朋友找朋友玩出拳游戏。

真正让小朋友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每个小朋友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在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形象地表演“数的组成“、“数的分合”、“数字歌“、“找邻居”、“找朋友“、“送信”、“争当优秀售货员“等游戏都是借助幼儿的表演动作和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儿歌“2字像小鸭,圆圆小脑瓜,斜着长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数字“2"的字形和书写要领。这些游戏都为以后学习有关应用题做了铺垫。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学概念,活跃思维。教师要提供适当的教具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如教具要新颖、直观,能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好奇心,高度集中注意力。又如教师应给幼儿提供可操作性教具,让幼儿去摆弄、去思考、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幼儿才会有兴趣,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更新教具,给每个孩子提供充分感受数学,参与学习的机会。

总之,在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思考操作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趣化,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理特征,用自身的教育热情和情绪去感染带动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产生对数学的情趣。令幼儿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游玩,让数学变成一种好玩、有趣的游戏。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活动分析:

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4、谁看出了其中的秘密?为什么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因为它们有一条公用边,它叫“公用边”)。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个别幼儿示范)。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个别幼儿示范)。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个别幼儿示范)。

(三)、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1)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个正方形。

(2)将你搭出的图形画出来。

(3)记录你所用的火柴棒的数量。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评价。

(四)、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个三角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图形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幼儿常见的各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剪刀、与教学相关的ppt、魔术袋一个。

1、讲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ppt。

讲完故事设计问题:羊村长和喜羊羊分蛋糕,两个人一样多,怎么分?

2、指名让4-5名幼儿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请全体幼儿参与进行二等分。

(1)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每组选一个代表到口袋里摸图形,摸到什么图形,那组就对什么图形进行二等分。

(2)幼儿尝试进行二等分。

(3)每组选代表说说怎么分?如何验证?

4、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选出上述幼儿二等分的作品为范例,引导幼儿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就叫二等分。

5、在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

(1)ppt上出现美羊羊和懒洋洋,请幼儿思考:这时有四个人,应该怎样分蛋糕?

(2)提问:什么叫四等分?

(3)小组讨论:怎么在原来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每组至少讨论两种方法?

(4)幼儿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操作。

(5)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

(6)提问:你是怎样进行四等分的?请幼儿在图形上画一画。

6、活动延伸:

出示不规则橡皮泥,这个可以进行二等分、四等分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1、欣赏衣服。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

1、愿意在音乐中动动身体,了解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积极探索身体的秘密,乐意分享自己的发现。

3、在亲子互动中增进亲子感情,体验探索身体的快乐。

在自身探索活动中,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

有探索身体秘密的兴趣。

1、每人一个纸娃娃,水彩笔若干。

2、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录音。

:感知探索--自主探索--交流分享活动过程:

一、感知探索1、游戏《木头人》引起探索兴趣。

3、师听音乐做动作师:你们看到老师的身体的哪个部位在动?

4、请个别幼儿用笔在纸娃娃上作记号。

二、自主探索(幼儿边听音乐边做记号)1、让幼儿通过自身探索活动感知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

2、引导幼儿把会动的部位用记号笔在纸娃娃上作记号。(亲子共同来动一动,记一记)3、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再动一动,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去动一动。

三、交流分享1、请个别幼儿来介绍,要求讲出找出了几个部位能动。

2、幼儿间互相介绍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也可介绍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3、亲子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家长说出一个可以动的部位,请幼儿用此部位做一个动作,或由幼儿说家长做。

4、教师小结。

四、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去寻找身体里看不见,但它也会动的部位。

本活动的成功之处:

1、活动以幼儿自主探索、交流为主线,感知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幼儿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体现了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

2、利用了家长资源,促进亲子互动,增进了亲子感情。

活动后还需要思考的问题:

1、如何把握指导幼儿的时机,提升幼儿的经验?

2、如何将个别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经验?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