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论文(汇总21篇)

时间:2023-11-26 17:44:03 作者:梦幻泡

范文范本的创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写作品味。

实践思维模式下马克思哲学理论的试析论文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但一些高校在计算机公共课程作用的认识方面存在着偏差,认为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已有一定的掌握,在教学中偏重于计算机理论知识或者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2010年7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组成了“九校联盟”,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了第一届“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并发表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声明指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养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对问题进行求解、系统设计和行为理解,即建立计算思维。九校联盟(c9)旗帜鲜明地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复杂的核心任务,为国内高校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引领了方向,树立了标杆。”[1]由此可见,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我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研究现状。

我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都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课程。新形势下,对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改革非常必要。要通过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不断提升大学生计算机文化素养。对于我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程,课程组通过在新生中开展问卷调查、编写基于“计算思维”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教材、编写基于问题求解教学模式的教材、编制试题库、修订完善考核方法、进行mooc建设等五个学期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我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内容。

2.1研究内容。

(1)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我校选取了“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文化基础”两门计算机公共课程,并通过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进行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应用实践,同时验证计算思维在计算机教育教学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2)建设“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站。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计算思维”的核心思想,设定“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将任务逐步分解为知识点。知识点的拆分遵循“小而精”的原则,围绕知识点提供微课视频、在线测试、习题作业、在线讨论等多方位教学模块资源,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运用网络学习的平台实现随时随地教与学,对学习的平台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使计算思维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2.2采用的方法。

2.2.1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属于一种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负责提出任务、演示任务操作过程、辅导学生完成实验、对内容和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利用计算机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我校计算机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验任务,主要选自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承担的“经理助理”在一年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如制作“员工之家”期刊、制作产品销售年报、制作公司产品宣传演示文稿等,通过这些工作任务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相互合作,在思考和动手实践中逐渐培养计算思维的能力。

2.2.2基于问题求解的教学模式。2006年,周以真教授首次提出“计算思维”的概念,其中就包含“问题求解”的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计算机领域一些经典问题的分析,求解过程的详细讲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经典问题有:梵天塔问题、博弈问题、背包问题、判断谁在说谎问题、哲学家共餐问题,等等。将案例所蕴含的计算思维与方法渗透其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2]。

2.2.3构建基于“计算思维”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基于“计算思维”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主要是将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结合起来,达到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目的,?用先进科学思维方法获取知识,学会自我思维,自我获取有效信息,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3]。我校基于“计算思维”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主要体现在构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站。

3研究过程。

3.1研究准备阶段。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主要通过收集目前有关计算思维方面的各种材料,包括理论资料和实践材料等,开展对当前高等教育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和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查阅等方法,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并对“计算思维”相关学科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为整个研究的完成打好基础。

3.2理论探究阶段。

在理论探究阶段,主要在理论层面上摸索探讨“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计算思维”的思维原理、思维方法的运用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计算思维的发展历史,在教学中如何应用计算思维方法,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如何发挥计算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等,并采用了描述性法及多种思维方法。

(1)描述性法。对“计算思维”在最初定义的基础之上,将前人在计算思维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理解验证、加工改进,赋予其新的定义和解释,并得到计算机科学界以及教育界学者们的认可,接受采纳并融入“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模式中。

(2)思维方法。计算思维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学中可使用归纳演绎、类比推理、综合分析等方法。这种思维将问题分解成大小不同的部分,并且利用所掌握的计算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计算思维能增强学生解决模糊的、复杂的或开放性问题的自信心,因此,任何学科背景或年龄段的学生都应该学习培养个人的计算机思维能力,这是一种让人受益的技能。

3.3教学实践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承接上述部分的理论探究,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运用计算思维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和基于问题求解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围绕计算思维方法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构建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的教学当中。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点巧妙地融入教学任务,围绕实际“任务”展开教学。老师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给学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在“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的设计,重视教学课程的'整体结构,利用一些案例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导[5]。另外,为满足新形势下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突出重基础、强能力的基础教学,构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和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网站,进一步补充了课外教学内容。

3.4总结评析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整个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效果,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的教学效果,“程序设计基础”网站的使用效果等,从网络平台使用、学生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与总结。

4研究成果与不足。

4.1成果的主要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计算思维更好地应用于“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等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我校进行了基于“计算思维”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建立了“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并将“计算思维”教学模式中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融入到mooc教学中。

(2)对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完成基于问题求解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并将其整理编写成自编教材。

(3)建立了“程序设计基础”教学网站。

(4)发表了《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学术论文。我校基于“计算思维”教学模式研究成果的内容丰富,包括了两门课程的实施方案,“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资源建设(视频录制、讲义、题库制作等),“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网站资源建设(动画演示、视频、教案、基于问题求解例题等)及相关教学改革论文。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网站中包含有动画演示,能够更好地展现编程思路,有利于学生对编程方法的掌握。

4.2不足之处。

“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在建设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计算思维”教学模式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已融入到mooc教学视频中,2018年秋季将利用mooc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基于问题求解的程序设计自编讲义将进一步修订,期待能够更好地运用于教学中。

5结语。

本文通过在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偏重于计算机理论知识或实际操作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教学的核心任务。选取了西安航空学院“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文化基础”两门计算机公共课程,采用了任务驱动式、基于问题求解、构建“计算思维”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运用计算思维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计算机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促进计算机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5]丁鹏,贾月乐,张静.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13)。

试述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及理论指导意义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领域有两个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一是在经济思想不断涌现、学科分化日益精细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经济学形式化和专业化反思理论整体性问题,―这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理论定位和学科建设问题;二是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实践和经济学界的影响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在我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经济社会发生巨变过程中,不走“老路”和“邪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问题,―这关涉到我国现代化道路的现实方位和未来走向问题。本文尝试从经济时间层面阐释马克思经济学及其理论整体,并以此为基础和视点,促请广大同仁关注上述问题。

一、真的呈现。

如果把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分为规律体系和真理体系加以考察,前者可以分为浅层经济规律和深层经济规律两个层次,后者则包括前者且不限于前者。

1。浅层经济规律的揭示。

经济现象是感性的现实,存在于时间之流中,要对其进行理论把握,必须把它从活的经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将其静止化和片段化。这需要注意两个环节:一是使对象出离真实时间,成为“死”的研究材料;二是利用既有认知图式对材料进行加工。经过整理,使经济现象间的联系有序地呈现出来,赋之以形,即形成经验规律。显然,这个意义上的科学规律是对既成现象理析的结果。

马克思借助形式时间,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形成一系列经济规律,诸如剩余价值量(率)计算公式、资本周转次数计算公式、两大部类间社会总产品的结构平衡和总量平衡公式、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计算公式等。这些公式既揭示出马克思经济学范畴间的客观联系、构成表征资本主义经济概念之网、形成结构完整的浅层经济规律体系,又图绘出资本主义经济表象的图像,在一定范围和层次上科学地回答了困扰古典经济学家的相关经济问题。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剖析远非仅限于此。

2。深层经济规律的揭示。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诸如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平均利润规律等基本规律,是对隐藏在社会经济表象背后的“本质关系”的纵向透视和理性把握。当然,它们的发现也是基于对经济范畴间横向转化关系进行考察的结果,诸如产品、商品、货币、资本之间的依次层级矛盾运动及转化,又如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剩余价值向利润和利息及地租的转化,再如价值规律向剩余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规律的转化等。这些范畴和规律之间的辩证运动及其转化,显然需要将时间引人经济学本体之中,使范畴由“死”变“活”,流动起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辩证分析,将范畴之间的内在矛盾及其转化建立在现实经济活动基础之上,既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在缺陷,又彰显了经济范畴及其理论体系应对现实复杂问题的活力。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本真的揭示还不止于此。

3。非形式化真理性思想的阐释。

在经济认知活动中,要把握对象的本质规律,需要将其置于现实经济环境中,借助技术等中介系统,在历史演进中,通过现实的力量,使本质规律客观抽象出来,进而加以把握和利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真理性思想就是对现实历史中客观抽象出来的真实关系的观念把握,其间自然离不开科学的“抽象力”。但是,真理性思想中相当一部分认识不能完全取得科学规范的形式,对于那些不能以直接科学化的手段加以表述的思想体,只能采取非科学语言加以阐释。这些方式主要有类比、明喻、隐喻、寓言、诗歌等。在这一意义上,恩格斯说:“思想是同诗的艺术一起出现的。”?因此,《资本论》中运用了诸如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等一系列隐喻、诗性语言和艺术手法,把深奥的经济学思想作为“艺术的整体”?呈现出来。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借助非科学化的语言和手法阐释了一系列非形式化真理性思想。例如,在谈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规律强制性地起调节作用时,采用“房屋倒在人的头上”的比喻加以阐明。又如,在阐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时,借助雇佣劳动者、物化技术、异化环境等一系列中介手段和衬托手法加以阐述。此外,马克思还运用这种方法阐明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和平均利润率下降等真理性思想。

马克思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运用“革命”后的“科学的术语”和相关的“工艺术语”,对从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发展过程中客观抽象出来的本质关系加以概括和加工,形成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和真理性思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恩格斯说,马克思持有的历史观内在地要求他把所揭示的经济规律不能看做“永恒的真理”,仅仅将其视作“某种暂时的社会状态的存在条件的表述”。

二、善的向往。

在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视域中,如果说对真的把握,离不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寄望,更多地倚重科学理智;那么对善的把握,则需要将时间之箭侧重于指向未来,离不开价值的牵引,更多地诉诸实践意志。

1。资本主义历史暂时性的揭示。

资本主义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只有从这一完整过程加以考察,才能对它予以总体把握;只有对它进行存在论意义上的历史考察,才能把握其完整过程;只有把实质时间引入经济分析视界,才能在肯定其具有历史合理性的同时确认其历史暂时性。这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和历史趋势的理论视点和逻辑理路。

把客观对象嵌人其所在的特定环境,使之在时间之流中保持原有活力,必然经历从抽象到具体、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历程。其中,特定事物一旦在高级阶段上重复出现低级阶段的某些本质特征,就转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而成为它物。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也一样,各种关系在其早期只是以“十分萎缩的或者完全歪曲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后则以各种展开的形式呈现,于是对其把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富。一旦资本主义赖以存在的必然性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就终结了。如果把这种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投射到思想层面,在观念中加以运演,就呈现出原始返终的范畴运动的总特征。对此,马克思曾以人的成长为例加以说明,并以反问的方式强调指出,人类童年时代“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应该在高级阶段上“显示出永久的魅力”。他对“人”“劳动”“生产”等范畴的分析,都是按照这一理路展开的,且强调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是因为只见一般和特殊及个别之间的统一,不见其差异,从而将时间抽离出资本及资本主义,把它们永恒化和绝对化了。

2。“跳跃”性方案的提出。

马克思所在的历史时期,以劳资矛盾为基础的阶级冲突日益激化。这暴露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体制机制出了问题,集中体现在资本时钟运转的内在速度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关系上。一方面,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要求资本时钟的转速越来越快,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财富的创造越来越将劳动时间降为次要地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短,大量自由时间被创造出来。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却要求资本借助劳动时间保存价值,并将由社会支配的自由时间转化为资本家垄断的自由时间,劳动者自身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时间越来越少,生产力发展受到根本限制,为资本时钟运转提供的增幅空间一再收缩。这样,资本时钟运转的速度越快,所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反过来对其运转速度的致命限制就越大,最终必然造成资本时钟运转停滞。这是马克思所谓资本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思想的深层意蕴所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崩溃不可避免,时代向何处去的问题就提出来了。就这个问题的解答,资产阶级经济学和无产阶级经济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所提方案的要点包含三个基本假设:一是人是自私的,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最合乎人的自私性,三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永存。其致命缺陷是,把客观经济现实看作抽象范畴的表现材料,把抽象范畴看作永恒的经济规律。其应对危机的基本出发点是,拒斥实质时间进人经济分析视野,以坚持对资本主义的盲目信仰。对此,马克思批评说,西方经济学家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时,总是怀揣“从世界开始存在时起就已安睡在天父心怀中的公式”,并坚信它是揭示所有秘密的“天机”?。无产阶级经济学所提方案,即马克思解答时代课题的主要思想包括:第一,资本主义的存在具有历史合理性;第二,劳动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第三,必要的跳跃是社会历史前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困境由自身造成,资本发展的空间被资本的内在时钟挤占,这是资本的宿命;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提示了资本主义寿命的短暂,当劳资间利益的冲突达到量的调和失效的情况下,政治革命是最有效的选择。

3。”狡狯的精灵”的降服。

三、美的追求。

与立足于理智和意志透视时间思想视域中的马克思经济学,使其分别展示出真和善的理论境界不同,诉诸情感,从审美意义上对其加以考察,就呈现出美的理论意境。

1。内容美。

马克思经济学客观、历史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呈现出真实美。马克思阐明,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古典经济学把“单个的孤立的”人作为出发点,是“缺乏想象力的虚构”,是企图回到“自然生活中去”的“美学上的假象”。接着,他分析指出,越向过去追溯,个人就越抽象和简单、从属而完整;进入私有制社会以后,个人就具体而丰富、独立却片面;未来社会中个人将在更高层次上从属于社会联合体,更加具体、丰富和完整。所以,是历史造就了“合乎自然的个人”。进而,马克思阐明了“劳动”“生产”“资本”等范畴的辩证发展过程,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本真和客观规律。正如英国学者霍奇森所指出的,马克思经济理论是“依据一个实际的对象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的,旨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揭示真实、呈现本真的马克思经济学蕴含着激励劳动者团结进取、变革社会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展示出力量美。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马克思经济理论由一系列范畴构成,它们是基于客观历史抽象的科学概括,源于客观,折射真实,由此构建起来的科学理论,指向历史深处,揭示了客观规律,回应了时代召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感召力。正如霍奇森所说,马克思的思想“包含着一套深刻有力的概念体系”?。恩格斯直截了当地指出,《资本论》就是一个“武库”。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一个“艺术的整体”保存了“活的历史”,负载了无产阶级使命,体现出意义美。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趋势,科学地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并呼吁无产者联合起来,通过解放自己进而解放全人类。这些规律、原理和革命的话语保存了其所在的资本主义时代的活的历史,提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契机,对现时代的建设和改革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呈现出崇高的意义美。

2。形式美。

马克思经济学所蕴含的内容美,是通过巧妙的辩证结构、“透彻和精确”的逻辑分析以及清晰明了的科学表述得以呈现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构造起来的通观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不难看出,其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第一,逻辑自洽、首尾一致。《资本论》开篇阐明了价值决定价格原理,第三卷论述生产价格理论时又指出,生产价格决定市场价格,似乎出现“价格决定价格”的循环论,但实际上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仍符合价值决定价格的基本原理。这体现出逻辑结构的一致性。虽然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等人据此对《资本论》的逻辑一致性提出质疑,但历史证明,这种指责是带有偏见的。第二,结构秩序井然。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经济时间思想进行了深人系统的阐述:从经济发展过程看,先后分析了自在之物的自然时间、劳动产品的生命时间、商品的社会时间、货币的标准时间、资本品的规制时间等;从经济实践的构成要素看,分析了客体系统的时间构成、中介系统的时间构成以及劳动主体的时间构成等;就经济运作机制看,分析了资本高效运行的微观层面的时间条件与要求、中观层面经济周期的运行特征和超宏观层面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等。这些阐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体现出逻辑结构的井然秩序。第三,浑然一体、功能一致。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从范畴运演到体系建构、从矛盾运动到结构失衡、从生产调节到分配计量、从财富主导因素到生产力发展条件、从周期性运动到历史性跳跃、从宏观历史条件到微观经济规制等,所有这些逻辑分析和安排都是基于对以劳资关系为轴心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围绕着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核心内容和环节展开。这种逻辑安排使得《资本论》作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和“巧妙的辩证的总体结构”呈现出来,体现出马克思关于“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精神产品的思想。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经济时间的剖析是精妙的。仅就对资本时钟的剖析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他的论述表明,资本有一个内置时钟,其转动有一个最低时速和最高时速。最低时速是保证资本实现最低限度的自我增殖,劳动时间必须大于用于补偿劳动力商品价格的生产时间,其前提是资本满足并存性和继起性。这种情况下,资本能够正常运转,却不是最大化运作,个别资本的长期存在仍需致力于平均利润的获得。最高时速是保证资本实现最大限度的自我增殖,在主客观条件都满足的前提下,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需要资本在运作中适时动态调整生产资本的结构和最大限度地缩减资本周转时间。在客观经济环境中,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的个体资本家的资本时钟总是在最低时速和最高时速之间摇摆,并根据不同情况适时做出最大化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制约个体资本时钟运转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条件所允许的资本运作的时间就是资本的外部时钟,它客观上要求全社会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保持平衡、社会总产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相等。这样,资本在内部时钟和外部时钟的综合规制下,展开实际的矛盾运动。现实资本主义运作过程中,资本时钟必然遭遇双重矛盾,即劳动时间的排斥与利用的矛盾以及自由时间的创造与毁灭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时间结构的双重失衡,即必要劳动时间缩减与剩余劳动时间增加的失衡以及非劳动时间创造与自由时间剥夺的失衡。于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空间的资本运作不能继续,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崩溃。这不仅表明马克思对经济时间思想的分析是“透彻和精确”的,而且体现出他在经济学研究中“辩证综合”艺术的高明。所以,恩格斯说,这种精妙剖析“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看得明白且一览无遗。

马克思对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经济理论的表述美与其科学内容、结构安排和理论分析密切相关。《资本论》中关于语言的运用有三个明显特点:第一,科学严谨。这体现在创作的各个环节中。保证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坚持收集和使用第一手研究资料,并注意及时更新和补充。他表示,要在理论的表述中力求做到“更加科学而严密”。第二,注意修辞润色。经济理论拥有大量专业术语,特别是引人辩证法后,范畴间的逻辑运演关系错综复杂,不易理解。为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两次提到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辞润色问题。第三,表述富有感染力。由于注意使用“工艺术语”和修辞润色,理论虽有难度,却富有感染力。所以熊彼特说:“经济理论冰冷的事实,在马克思的文章中用大量热气腾腾的言辞表达出来。”

四、真善美。

把实质时间纳人分析视野,总体性地考察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将展示出科学性、价值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的理论整体,呈现出真善美内在统一的理论境界,并集中体现在生成论、发展论与和谐论的逻辑一致性上。

1。科学性、价值性、艺术性的统一。

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所把握的资本主义世界和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世界本质上是同构异形体,对其进行多维透视,自然呈现多重世界。基于科学理性的向度,马克思借助形式时间和实质时间,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律群和真理性思想体系,阐明了剩余价值论的深层时间结构和矛盾集,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呈现出科学性;基于实践意志的向度,马克思通过实践的翻转,把时间引入经济学本体之中,借助范畴的矛盾运动,解开原始返终的社会历史现象之谜,阐明了资本时钟以浓缩的形式规定了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空间,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提出现实的解决方案,指出劳动者革命的历史正当性与现实合法性,呈现出价值性;基于生存情感的向度,马克思从存在论的高度,在批判资本主义作为现代奴隶制的丑的过程中发现了新世界的美,并通过《资本论》及其手稿体现出来,其经济思想指向了历史深处,承载了历史使命,武装并激发出劳动主体无尽的社会变革力量,透过其内蕴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呈现出艺术性。这三种属性在科学实践观上统一起来,构成呈现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意境的三重视域。

2。真之意境、善之意境、美之意境的统一。

马克思基于未来立场,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追问高于或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是否存在,超越了传统认识论的视界。这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真善美三种境界统一的本体论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对未来社会的追求,本质上是将无产阶级的目的诉诸革命行动,对资本主义进行革命,完成了使命就实现了善;把资本主义投入到时间之流中加以“总”的把握,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其客观历史过程相一致就是真;对未来社会追求的善和对资本主义把握的真的统一就是美,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美总是相对于过去和现在而言的。可见,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从超越当下的将来的立场即本体论意义上看,真善美三种理论境界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在经济学时间思想视域中本然的逻辑顺序是善真美。

3。生成论、发展论、和谐论的统一。

在马克思看来,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揭示,旨在唤起劳动者通过革命消灭不合理的“雇佣奴隶制”,建立适合人类发展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善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体性作用。这里,马克思事实上指认了社会的历史生成过程,与达尔文所谓“物竞天择”的自发生成过程不同,也与基督教所尊崇的“兽群道德”牵导下的历史生成过程有别,它本质上由革命阶级主导,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恩格斯曾严正声明:马克思和我是“不断发展论者”。

五、必要的反思。

1。理性至上主义。

当前学术界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存在一种所谓科学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在纠缠于既成的经济现象,认为经济研究就是对既成经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探究。研究采取还原主义方法,选择一般不超过两个要素作为经济建模的基本变量,借助相应的经济假设、数理推演和计量检验,诊断经济现象,预测经济发展。这样做的一个所谓依据是,马克思多次重申他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并致力于“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实证科学”?。借用逻辑、数理和计量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一步专业化和时代化是有裨益的,但如果仅流于把脉既成经济现象而无视“隐蔽背景的各种互相矛盾的事实和实际的对立”,只关注数理模型和几何曲线的形式美而屏蔽制度背景和人文关怀,是有悖于时间思想视域中马克思经济学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这种研究方法无视当下问题聚焦和情愫所系,拒斥未来价值牵引和意志诉求,拘泥于冰冷逻辑和干瘪形式,自觉不自觉地陷入逻辑实证主义的窠臼,本质上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中的逻辑主义、数理主义和技术主义并无二致,是对经济学理性至上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盲目崇拜。事实上,马克思经济学并不拒斥经验事实,更不拒绝形式时间的逻辑推演和经济计量,但其对经济事项本真追求的理论意境远不止于此。

2。意志至上主义。

如果说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科学形态的寻求上,忽视当下和未来研究视角,仅仅聚焦于既成经济现象,寻找在场经济事项间的直接关系和浅层规律,而对不在场的间接关系和深层规律隐去不提,本质上是理智至上主义的,属于科学至上主义的研究范式。那么,在对马克思经济学价值形态的寻求上,忽视过去和当下研究视角,仅仅执著于未来理想主义,把马克思的科学论断当作“烤乳鸽”“张开嘴等着”,面对现实问题,或机械僵硬地比附,或坐而论道地玄谈,甚至以理论裁剪现实,这本质上是意志至上主义的,属于教条主义的研究范式。这种执著于纯粹未来视角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错误定位和理路,是对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研究缺失以致遮蔽马克思经济学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误读、曲解和误导,必然陷入凌空蹈虚的学究型研究模式之中。基于未来视角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将其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和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非常必要。但是,缺乏像马克思那样为了解决现实中令其“苦恼的疑问”,“不得不去熟悉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本身以外的实际的细节”的“诚实研究”态度,以及“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科学精神,抽掉过去、无视当下的单一未来视角的研究,将会堕入幻想的无根境地,势必贬损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所蕴含的崇高的善之意境。

3。情感至上主义。

单一过去视角的研究,限于既成现象间关系和规律的把握,将不及马克思经济学应有的理论本真;而单一未来视角的研究,陷入超现实的价值悬设和信仰盲从,又会越过马克思经济学内蕴的善之意境。所以,只有通过实践构境,把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视线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才能使“过去”与“未来”研究视角相互牵引,并在其矛盾张力中回归治学本位,从而恢复马克思经济学真善美内在统一的理论意境,彰显其应有的科学指导功能和理论建构功能。然而,回归现实,关注实践,并不意味着仅盯现在。当前学术界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还存在实用主义的心态和做法,主要表现为缺乏总体视野和战略眼光,执著眼前,用情当下,驻足于流俗的经济物象和问题,纠缠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应景研究;遭遇难题,既不能探赜索隐,又不能补苴罅漏,反而饥不择食,偏执于西方经济学这根稻草。马克思经济学是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整体观照,仅仅截取当下时点,通过空间化将其拉伸,把过去和将来强行塞进当下之中,并用现在去透支未来,所有经济事件都被视作可以完全掌控的当下,这是典型的神性思维范式在作祟。这种做法势必陷人“徘徊在倒退想象或反面乌托邦堕落和几乎仅止于完善眼前既有事物的有限进步的观念之间”的学术境遇之中,而这正是马克思所反对的,因为它会造成穆勒认识论的逻辑困境,即在“清楚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甚至在它不存在的时候也总是存在的以后,又完全合乎逻辑地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在它存在的时候也是不存在的”?棘手问题。这种研究方式看似移情众生、用心良苦,实则丧失了理智,驱除了意志,是情感至上主义的。而理智的丧失将导致现实穿透力下降,意志的欠缺将致使价值虚无和信仰失落。这将屏蔽马克思经济学真之呈现和善之意境,进而损及其美之意境,相关研究陷于流俗和尴尬,必将一事无成,甚至贻害社会。时下流行的所谓马克思经济学“过时论”或“无用论”、西方经济学“成熟论”或“实用论”等论调,无疑是这种实用主义研究范式的代表。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经济学时间思想进行深度透视,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理论特征。从分类依据看,经济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成为马克思划分经济时间的内在依据;从分析模式看,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存在短期、中期、长期和超长期四层次内在关联的经济时间模式;从分析层次看,马克思对微观经济运行机制、中观经济运行环境以及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分析精深且系统;从分析技术看,马克思对实质时间与形式时间、演化时间与可逆时间、过程时间与阶段时间、内在时间与表征时间、自然时间与社会时间、资本主义时间与未来社会时间等进行了辩证分析;从理论特征看,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具有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辩证性和历史性。

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大厦的核心构件,是马克思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标识,是深度系统解读和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绕不开的理论硬核,也是马克思经济学解答时代课题、回应时代挑战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马克思经济学具有深邃的理论意境,是真善美的统一,其本体论基础构成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立论之基和理性之根,需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过程中不断得到自我反省。而对其准确把握则需要基于经验科学和超验科学、形式时间和实质时间相统一的学术视野,需要基于知性理性和辩证理性、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相统一的思想维度。否则,无论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现实运用抑或理论研究,必将有意无意地肢解其理论整体、弱化其理论功能、贬损其理论品格,甚至在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过程中误人歧途,需要我们特别予以重视。

实践思维模式下马克思哲学理论的试析论文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人类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沟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也为市场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崭新的营销理念,对本科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新的营销模式,才能有效推进教育进步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网络技术;营销创新;思维。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已成为b2b、b2c、c2c之间传递生产和商业信息的新途径,网络营销迅速普及,减少了供应链的非增值活动,成为一种新的经营业态,并衍生出网络口碑营销、病毒营销、精准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神经营销等新模式,特别是移动网络的商业应用,改变了市场营销的格局。在此背景下,与时俱进,应用并拓展营销理论,探索营销创新的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一、网络技术对营销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时空阻隔,搭建了营销平台,克服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市场细分更加细腻。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展示得更加全面、清晰,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得到更好的诠释。网络技术颠覆了传统的营销理念和理论,使得原来不关注或不可能开发的市场变成很有价值的市场。长尾营销就是最好的例证。传统条件下,市场份额较小,没有开发价值,甚至亏本的项目,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由于低的广告成本、推销成本、存储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广阔的领域,变成大型网络销售平台的淘金矿。

(一)网络技术催生新的营销模式。

网络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网站营销、电子邮件营销和搜索引擎营销等新的营销方式,比起传统的人员推销更快捷,到达的距离更远,覆盖的区域更广,营销成本更低。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双向或多维交流,企业与企业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交流非常方便与活跃,论坛、博客和视频分享纷纷兴起,基于人的社会性思维在营销创新中得到充分展示,催生了事件营销、话题营销、口碑营销、播客营销、即时通讯营销、bbs营销、im营销、病毒式营销、rss营销、wiki营销、sns营销等方式,并取得良好效果,网络营销方式也由之前的消极的推送式,向带有积极影响的互动式深度营销发展。

(二)网络技术集聚潜在顾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网络背景下,人们因为志趣集聚在一起,也可以由于热门话题聚合在一起,克服了空间阻隔,形成某类产品高度集中的潜在顾客群。由于时间的累积效应,社交圈不断放大,最后形成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和市场,开辟了新的关系营销渠道。在这一社交圈内,成熟产品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产品的黏性更高,市场更稳定,艺术品市场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且借助这一系统和渠道进行多种产品营销。

(三)网络技术深度细分市场。

网络技术架起了顾客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每位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要求,修改产品的图纸或解决方案,体现产品和公司的人文关怀,也让世界丰富多彩,顾客需要的产品和功能得到提供,顾客不需要的产品或功能不被生产和组装,减少了产品或功能的浪费。形成生产和需要的有效对接,使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使得产品得到最大化的瘦身,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甚至创新了产品。网络技术推动了以生产为中心向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转换。在未来,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市场中,这一点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网络技术延伸销售渠道。

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延伸了销售神经网络,减少了中间环节,几乎可以覆盖每个人,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信息发布渠道。同时,由于网络终端设备id的标志和可追溯性,消费者的习惯和购买欲望等信息都会被记录、反馈和分析,从线索中甄别出潜在顾客及其需求的产品和购买欲望,进行精准营销,提高效率和效果。

(五)网络技术搭建信任平台。

通过监视设备与网络互联共享,可全程溯源营销,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提振消费者的购买信心。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通过网络监视系统,人们可以了解种子、化肥、农药的安全性,甚至可以了解其后的加工、运输、存储状态,行使知情权。也可以利用rfid标签记录食品生产、检疫、加工等信息,实现可追溯性。监护人可以方便地实时查看幼儿园、养老院的服务过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提供了支撑,搭建了信任平台。

二、网络技术背景下本科生的营销创新方向引导。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信息交流的维度,拓宽了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形成了新的市场交易方式,增加了产品展示机会和清晰度,集聚了更多的销售线索,减少了传统营销中约见、接近顾客的难度,甚至省略了这些环节,市场开发也从重点市场走向完全市场,为营销理论和操作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学中,要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最新进展,对传统营销理论进行调整和补充,摆脱传统理论的束缚,建立新的营销思维,开辟新的营销渠道,营造新的营销环境,采用新的营销模式。营销本身就要求企业适应社会,产品满足需要,营销人员应对顾客,技巧适应项目和环境。这种灵活性、适应性、创造性就是营销的灵魂,是拉动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一种新产品上市,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一种新型营销模式或手段,同样可以打开市场,给企业带来规模效益。当然,也会使一些产品、一些企业退出市场。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从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销售渠道)、promotion(销售促进)四个维度,实行营销组合策略,满足顾客的需要。

(一)产品策略创新——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产品。

同质化、批量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cad、cam的广泛应用,差别化柔性生产成为重要的营销创新思维。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特定消费者的习惯,并让客户参与产品设计,提出个性化要求,进行模块化组装或3d打印,或全尺寸定制,使碎片化的宽范围的需求无限扩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因此积累了客户的需求数据,为进一步的合作奠定基础,并跟踪顾客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开发的方向,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营销效率。

(二)价格策略创新——提供需求导向的灵活定价。

做好需求分析和产品功能模块设计,提供多层次产品方案和生产方案供顾客选择,保证价格与功能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增加产品价格的透明度,增加企业在消费者面前的信用。当然,相同产品的市场价格必须保持线上线下的一致性,避免自我市场的混乱,保持公司的信誉和形象。

(三)分销策略创新——建立多维分销渠道。

对于品牌生产企业,可以自己建立网站,销售自己的产品。大的品牌,产品的原料和工艺水平都比较可靠,往往给消费者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也可以通过虚拟商场及电子货币进行交易。不同的市场都有自己的客户群,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市场摆放自己的产品,给予产品更多的展示机会。

(四)促销策略创新——开展社会化组合营销。

树立交互经济和体验经济的观念,利用网络促销工具吸引顾客,利用社会化媒体的聚集性、自主性、互动性、知识性特点黏住顾客,做深度的沟通,培养成熟的顾客。人们不断开发出短信群发、搜索引擎推广、wap广告、站广告、促销联盟、网络聊天、游戏等工具吸引顾客;利用微信、维基、微博、论坛、播客、内容社区等网络虚拟社区与顾客进行深度沟通,把企业及其理念、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向潜在的细分市场推广。充分利用移动网络媒体,因其已经成为主流媒体,也是功能最强大的媒体,其广告的力量已远远超过电视媒体的力量。“微”营销正迅速兴起。由于其强大的互动性,群聚效应非常明显,不仅能黏住老用户,还能不断吸纳大批新用户,旅游微营销效果就是很好的例证。同时借助同一渠道,互补业务得到顺利开展,一举多得。

三、网络技术背景下本科生的营销创新思维拓展。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网络技术,并将网络功能与企业的营销紧紧联系起来,实现战略性突破。

(一)定位营销创新思维。

通过数据分析,人们的需求往往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到达这里一定有其目的性,尤其是金融、住宿、购物、交通、娱乐、旅游等公共生活。借助手机的定位功能,可以发送附近相关的商业信息,可以及时高效地捕获和引导顾客,特别是在顾客陌生的旅途中,这种需要更明显,顾客的依赖性更强,成功率更高。这种营销针对性强,用户体验效果好,既是关联营销,也是精准定位营销。技术定位和关联思维成就了这种营销。

(二)智能营销创新思维。

智能监视和溯源技术,实现全程可溯源营销,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强了人们的购买信心,使农产品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监视器和传感器收集现场数据,分析人们的行为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而优化空间的利用和资源的配置,这在商场和超市物品摆放与销售业绩间可以找到佐证。

(三)借力营销创新思维。

在企业的初创期,或进入壁垒比较高的特殊行业,借助第三方的销售资源(品牌、渠道、服务平台等),能够帮助解决企业资金、人员、资质、业绩、设备等营销能力不足的难题,同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和物流成本。对于知名度不高的远程布点企业,借助第三方服务平台可以提高市场开发效率,其实施的担保支付,是网络营销健康发展的助推器和有力保障,是低成本扩张、快速资本积累的最有效的营销模式。

四、结语。

营销创新,就是以满足市场需要为前提,获取利润为目标,以创新产品为载体,以创新工具和手段为途径,对顾客施加影响的一系列活动。网络技术使人们的沟通更便捷,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消费习惯,对传统的营销模式提出了挑战,颠覆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和手段,简化了经营链条,拉近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降低了经营成本,也使得产品的价格更加透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只有改变思维模式,灵活应用创新工具,实现战略性突破,才能做强做大,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马克思哲学理论维度的嬗变论文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蕴涵着深刻的“现代性”和“文化学”维度。澄清该问题有利于更为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现代性”和“文化学”两个概念,但从他有关社会发展理论的相关论述看,“现代性”和“文化学”维度已经内涵在其理论中。

近年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对该问题的论述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上。笔者试从“现代性”和“文化学”两个视角和维度来阐发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现代性”和“文化学”维度是我们深层次理解、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路径。

对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进行研究是国内理论界刚刚兴起的一股研究热潮,马克思的这方面思想还有待于我们去深入研究。“……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一个显着特征,这就是它并非是一般意义的现代性哲学,而主要是一种理论性的社会理论。关于现代性理论的阐发是同对现代社会的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性”本身作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涉及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但从根本上说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有两个主要来源,在阐发的过程中遵循着两条基本的理论路径:一是它本身所具有内在的理性思维传统(批判地继承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传统)。二是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批判分析而使其“现代性”的思想得以展现。

“现代性”思想本身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思想领域。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基于现代生产资本逻辑的内在批判,但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的对现代生产和资本逻辑的批判并不排斥我们从其他的理论的维度展开其现代性思想的阐述。有这样一种观点即: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提出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它只强调了一个思想维度即理性、乐观、肯定性的维度,而缺乏应有的否定性、批判性、反思性的维度。笔者不同意这一看法,恰恰相反,因为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本身就内在包含着否定、批判、反思性的维度,正是通过反思与批判,反思和理性、乐观、建构相结合的双重维度,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内在包含现代性的一切特征,同时又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性的理论特征,即我们所说的否定、批判性的维度。它本身就是一个内在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结晶体。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而展开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建构一种理想的现代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最高理论旨趣。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并不是一种理论空想,而是非常重视感性的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立足于科学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在赞美现代性的巨大成就方面超过了未来主义,同时以它对这一时代的无情谴责超过了反资本主义的浪漫派。它既是启蒙主义的后裔又是对它的内在超越(批判者),不能用当前西方文化争论中时髦的赞成或反对现代主义的现成用语对它作出轻易的界定。现代主义本身在这个问题上就是非常混乱的,它依赖着现代性,所以决不会真的反叛现代性。后现代主义要么使过去商品化,要么抹掉过去。唯独马克思鲜明地坚持了辩证法思想,就是说,现代历史是文明和野蛮不可分割的历史,既与浪漫主义怀旧思想相对立,也与现代化的自鸣得意相抵触”.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与马克思哲学本性相适应的本源性理论视域,是马克思哲学与当代现实生活的内在结合点,是马克思哲学参与当代重大思想论争的切入口。因此,挖掘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对于梳理、反思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不可分割的。“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着作中就明确揭示了由蒸汽机和机器引起的工业生产的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时期――现代时期”.马克思在他的着作中是这样论述现代性的思想的:“大工业发达国家也影响着或多或少非工业的国家,因为非工业国家由于世界贸易而被卷入普遍竞争的斗争中。”“……由于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已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大工业普遍把世界各国人民相互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做好准备,使各国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不发达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来未来的景象”.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作为现代性现象出现的“现代化”理论的阐发。这方面的思想还渗透到在马克思的其他着作之中,这里就不逐一指出了。

关于从文化的角度来梳理和阐述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学界已有所涉及,但研究的远远不够,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从文化哲学的视野来审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这本身就是从深层次上梳理、挖掘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一种理论尝试。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一门从整体上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社会哲学理论,人类社会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而人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物,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物。文化是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轨迹,文化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文化符号的方式表征着人类自身发展的程度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整体特征。“文化规定了人的活动的目的,……为了实现人的'存在价值,人必须创造能够表现人存在的意义或价值的符号系统。这样符号系统就是人的存在的基础和表现,就是人的世界”从哲学的高度并结合文化的角度来揭示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关系和发展轨迹的哲学分支学科,具体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文化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存在于当代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科学史、政治思想和精神思想等各个学科中,也表现在对宗教、艺术、语言等各种文化形式的研究之中,使这些文化形式建立在一个新的思维基础之上。从狭义上说,文化哲学是一种与理性主义哲学相对的思维传统。”

从早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都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文化学视野。何萍教授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民族学笔记》(人类学笔记)三部着作来阐释马克思哲学中体现的文化哲学理论,对我们从文化学的视角梳理和阐发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从整体上看,这三部着作都是着眼于人的自我意识、人自身的发展,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较为系统地论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文化学理论维度的经典性着作。着作中关于把人看成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和有关异化劳动理论,与文化哲学把文化看成是人自身和社会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并在理论逻辑上具有思维的同质性。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性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另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的产生、语言本质等方面的论述也体现了文化哲学的研究路数,即从文化形式的角度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生活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是震动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文化学视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致思取向,马克思在晚年着作《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中,紧密结合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来探讨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走势。马克思赋予人的活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趋势和走向以文化学的内涵,即以上种种都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从文化学的视角来梳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并不是否定和脱离唯物史观的视野,而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阐发。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凸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文化学视野,这无疑是在更深层次上,更为细微地梳理、阐述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体现。

三、小结。

“现代性问题”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现代性”维度也理应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维度。

当下现实的理论需求及其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应有的理论维度决定着“现代性”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理论维度,以“现代性”作为建构当前中国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资源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文化问题是当代世界哲学主题之一,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文化的关注,本质上是哲学对人自身创造性生存实践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命存在样态及其发展历程的关注。在这种意义上,冷静反思十多年来文化研究的得失,发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化人类学思想,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及其实现途径,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化对人的哲学理解和哲学把握,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化学”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理论路径,具体是指从文化、人类、社会发展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来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他们对社会发展过程所起的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通过文化去研究社会发展,可以避免传统的发展理论所具有的局限性,赋予社会发展以一种总体的价值取向”.从文化的角度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还可以促进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研究,因为文化总是人的文化,而人总是社会中的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之中,人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经济体系总是沉浸在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这种文化环境里,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尽管未必完全为这些东西决定”.通过文化的视角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还可以批判地反思中国的社会启蒙和传统文化,促进中国的现代的启蒙和传统文化的更新和现代化,从而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价值理念和文化支撑。“尽管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文化的概念,但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中,尤其是在马克思晚年的专门研究一般文化问题的着作――‘人类学’笔记中,文化结构的独特专门地位不仅没有被消解,而且在科学的基础上,得到了准确的定位。在马克思那里,人的精神生活和意识形态形式是在作为社会文化结构意义上被使用的,这样文化就成为打开人秘密之门的一把钥匙。它包括每个社会排定社会持续并使之可理解的独特方式”.

在马克思独立完成和他与恩格斯合着的着作中也有“文化人类学”这方面的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其晚年的《历史学笔记》及其对摩尔根人类学研究的批判考察中,从文化的维度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形态和运行机制的阐述,都是这方面的例证。恩格斯在晚年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也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家庭婚姻对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影响)来阐述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及其国家的起源。从“文化”和“人学”(文化人类学)思维路径着手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本身应有的理论维度,是我们当前研究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路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解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论文

人类愈是发展,就愈是自由。人的发展与自由是相互促进的。人拥有的自由空间越高,人的发展速度与程度就越快、越高。自由是人类所共同向往的,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为自由而努力。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马克思非常注重对人的本性的探索,人的发展问题与马克思哲学体系紧密相关,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体系。

关于人的发展,马克思在早期就提到了人的本质、人的特性、人的属性的问题。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自由活动,人生来就是自由的。马克思指出: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人类的较高的属性便己开始发展起来了。个人的尊严、口才、宗教感情、正直、刚毅和勇敢这时己成为性格的一般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残忍、诡诈和狂热。由此,马克思认同人的本性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某些属性是固定的。

马克思十分重视人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的内容是由人的现实需要决定的。人之后在具备了一定的需要后,才会获得发展的动力,才会使自身得到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首先解决的是人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短缺问题,人要在获得自身生存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充分发展,除了生理需要外,人的精神需要也要得到满足。人只有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才获得最最充分的发展,人才称其为真正的人。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人的全部特征的发展,人有思想,有意识,有各种需求,人性和人的需要都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这里的复杂性使得人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使得人的发展走向了自由、全面,这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方式。人要获得适应环境变化发展的能力,人的能力要不断提升。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提出的人的发展要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多方面的,包括了人的个性自由,人的性格、智慧、情感的发展等诸多方面。人要能自己自由地支配自己,要有自己独立的理念,要敢于怀疑与自己不同的理念,人的精神自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仅仅只有良好的物质环境是不够的,精神的自由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个性实际上是被泯灭了。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的各种潜能和天赋的发挥。旧的分工体系束缚着人的发展,限制了人的发展,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从旧的分工体系中解放出来,人们要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从事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发展自己的爱好。每个人在生来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人只有在后天的发展中才能逐渐自我完善,因为人本身就具有这种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人的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这种天赋是隐藏在人的内在身体里面的,人的天赋被挖掘,同时获得发展,这是人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须要我们注意的是,人的'天赋是有差异的,天赋的差异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之一,马克思认同这种差异性,天赋的差异性影响着人的后天的发展。

所以说,人的发展必然包含了人的天赋的发展,天赋的充分发展带来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既是天赋有缺陷,我们也不必灰心,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发展来弥补这种缺陷,人的能力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发展来消除。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人对人的依赖,人的个性被淹没在依赖性的畸形人际关系之中;在第二个阶段,在对物的依赖的基础上人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人的个性有所表现;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即自由个性的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们才注重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这一阶段,也被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阶段。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程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

马克思认为,在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最终实现人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状态:只有每个人都自由发展了,所有的人都才能得到自由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是他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都有自己的特有的个性,人性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呈现的是丰富多彩性,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本质和人的特征是人真正获得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首先要得到发展,人的生存需要发展并不是人的自由发展,人只有充分发扬自己的个性,享受自己的生活,才能自由发展。

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的充分实现和人类的彻底解放,同时也是人类从必然土国飞跃到自由王国的标志。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必然的趋同。只有社会获得解放,社会关系与人才是相适应的,社会成员才能获得自由发展。社会不解放,社会关系与人就是对立的,个人就得不到自由发展。社会的解放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所以,马克思的目标就是解放全人类,他的重点在变革社会制度上。阶级和私有制的存在是问题的根源,所以马克思又把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当作其学说的目标。只有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社会、人类才能得到解放,从而为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正是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革命主体。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这一理论包括人在个性、社会关系和个体能力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实践思维模式下马克思哲学理论的试析论文

时代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埃特加博登海默曾经把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和整个法律理论归结为三个基本假设,即:法和法律是不断发展的经济力量的产物;法律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较低阶层的权力的工具;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法和法律将会逐渐减少其作用并最终消亡。之后,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所有上述假设是否代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或者其中的一些观点是否必须被看作人们后来对马克思理论所作的教条性增改”。实际上,博登海默这里所提出的也就是如何看待马克思的法哲学遗产问题,也就是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有何当代意义的问题。当代德国法哲学家赫尔德?克伦纳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留下了什么?”的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的问题,确实不是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我们今天不得不对此作出回答。

毫无疑问,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被历史遮蔽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为什么会陷人被历史所遮蔽的命运?归纳起来看,主要原因是:

第一、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纳人现代性的话语,从而抹煞了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性质,也混淆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看成现代性理论,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实证主义化。所谓实证主义化就是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降低到近代市民社会的水平,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沦为与近代法哲学无异的、仅仅是关于市民社会的实证科学。实际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与近代法哲学之间是有原则界限的,马克思对近代法哲学进行了根本的批判,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也就是法哲学批判理论。而一旦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纳入现代性话语并作实证主义化的解释,就必然混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也必然放弃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立场,造成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

第二、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教条主义化,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等同于伦理主义的批判,同样曲解了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本质及其目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其目的不是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本身,而是要批判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彻底颠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揭示现代法权的现实基础、本质及其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也就是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理论。而一旦把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教条主义化,就必然造成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也必然把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沦为一种与空想社会主义无异的乌托邦学说,这同样造成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

第三、按照传统的解释方式尤其是教条主义的解释方式,必然造成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和疏离,从而使它的当代意义和价值缺失。因为,教条主义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等同于对现代法权本身的否定,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形而上学基础的颠覆等同于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从而造成了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和拒斥。然而,无论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自由、平等等现代法权体系大有复兴和发展的趋势。国内外有许多学者甚至提出,当今的时代已经进人了“权利时代”。按照传统的尤其是教条主义的解释方式,是无法解释这种状况的,这就必然使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与现实脱离。而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一旦缺乏了对现实的解释力,它的当代意义和价值也必然迷失。

第四、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法治和民主政治实践上的失误,加剧了人们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误解,使人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现实存在根据产生怀疑,有人开始否认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甚至从根本上取消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仅仅限于对现代法权的批判和否定,仅仅限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理论,而缺乏关于自由、民主、平等等法权体系的理论。例如r?海尔布隆纳就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自由”、“平等”这样的主要战场上“打了败仗”意大利学者l?科莱蒂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缺少一个真正的政治和法的理论”;于尔根?哈贝马斯在1990年写的一篇反思东欧剧变的论文中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一个令人满意的法学传统,是左派应该牢记的最重要教训之一当代德国法哲学家阿图尔?考夫曼则说得更加直接,他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确实没有留下什么,尽管马克思作为哲学家无疑将与世长存”。

无论如何,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被历史遮蔽了。诚然,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从来不是现成的东西,因此,既然它的当代意义是被历史遮蔽的,那么也必须在历史和时代中才能得到重新呈现。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以下方面不可忽视。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在“感性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澄清了近代法哲学以及现代法权的前提,并且由此划定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原则界限。一句话,“划定界限,’指的是既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现代性形态的近代形而上学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又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乌托邦形态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原则界限。传统的实证主义和教条主义解释模式所造成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遮蔽,主要根源于这种界限的不清。因此,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最根本的理论任务是要“划定界限”。

一条界限是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现代性形态的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在马克思看来,近代法哲学从私有财产的既定前提出发,但是它们从来没有考察这个前提,更没有批判这个前提,因此,它把市民社会和私有财产范围内的权利冒充为普遍的权利,把历史的暂时的权利看成是自然的永恒的权利,把市民社会中利己主义的权利说成是“人权”,最终陷人法的形而上学。如果说在私有制和分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及阶级存在的条件下,法的形而上学不可避免,那么,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私有制和旧分工的消灭,随着“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实现,法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必将被颠覆。马克思的法哲学与近代法的形而上学之间的界限是异常[楚的。在“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立场上,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成了否定和批判的对象。

法的形而上学批判,或者说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否定和批判,构成了马克思自《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来的中心工作,它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马克思法哲学著作的始终。“德法年鉴”时期对公民权与人权之间矛盾的揭示,对“政治解放还不是人类解放”的说明,对无产阶级所实现的“人类解放”的诉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对市民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初步解剖,对扬弃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初步展望;《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以后在社会存在理论基础上对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彻底颠覆,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和扬弃,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证,如此等等,马克思所要达到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正是要彻底颠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要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进行批判和否定,以便与法的形而上学划定界限。毫无疑问,马克思从理论上完成了这个任务。“感性的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的创立意味着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彻底颠覆,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在马克思的“人类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成了批判和扬弃的对象。

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就不能模糊这条界限,否则,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就会被遮蔽,就会沦为与近代法哲学无异的、仅仅是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马克思之所以是马克思,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他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立场上,高举了批判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旗帜,建立了不同于近代法哲学的法哲学形态。我们强调不能把马克思的法哲学沦为实证主义,强调要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强调马克思的法哲学是一种作为批判形态出现的法哲学,其用意和根据正在于此。

另一条界限存在于马克思的法哲学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如果说,近代法哲学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是无批判的,那么,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只是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进行抽象的批判和否定。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在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进行批判的理解中包含着肯定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法学观点和近代法哲学在本质上是同构的,即都离开现实的基础和物质前提,抽象和形式地谈论现代法权。差别仅仅在于近代法哲学是对现代法权进行抽象地肯定,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是对现代法权进行抽象地否定。

马克思在对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和现代法权进行批判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这条界限也是异常清楚的。大致说来,马克思对“本质的矛盾”或“市民社会的现实矛盾”的强调,对“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作为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的前提的强调,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和“自我异化的扬弃跟自我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的强调,对“共产主义的现实基础和经济性质”的强调,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走向消亡的具体条件与途径及其长期性的强调,对“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的承认,对蒲鲁东等人以及“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如此等等,都显示出了马克思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界限。

因此,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也要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界限。一旦模糊这条界限,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理解为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所进行的历史的辩证的批判理解为抽象的批判和否定,那么,必然陷人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教条主义曾经给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灾难,如何抵制和肃清它们的影响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归根结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才是我们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归宿点。我国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和马克思当年的设想有明显差距。马克思当年设想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过渡时期的国家,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人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即包括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之后将不断走向消亡。而当代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现代法权体系在中国现阶段还将得到不断的支持和培植。加上我国封建传统特权的残余在目前仍然存在,如何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法权形式,以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来彻底摧毁封建特权的任务仍很艰巨。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境域来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

当然,“建构”并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要抛弃马克思主义,相反,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仍然焉我们最重要的资源。马克思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同路人。因此,这里就有一个“返本”的问题。所谓“返不是说处于顽强的崇古意识而退回到马克思的原典上去,而是说要抛弃掉传统的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实证主义化和教条主义化的解释模式,要揭示出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所具有的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马克思实现了法哲学史上的真正革命,他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揭示了现代法权的现实的基础、本质及其历史,批判了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或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理论仍具有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因此,“返本”说到底,就是要借助对马克思法哲学“文本”的重新解读,认清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批判性本质及其引起的法哲学革命,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

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也离不开“创新”。“创新”当然不是简单刷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个别词句和个别论断。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是在历史中迷失和遮蔽的,就必须在历史中才能生成。因此,“创新”就是要联系当代世界尤其是当代中国的具体历史境域,具体说来,就是要联系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境域,使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在这种具体的历史境域中得到呈现。

此外,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还离不开“对话”,即马克思法哲学与当代西方法哲学之间的对话。当代西方法哲学学派林立,虽然它们总体上仍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为解决自由和平等的对立紧张状态而提出的各种法权体系方案,但是,它们提出的许多合理的观点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吸纳。例如,当代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罗尔斯提出的关于自由原则和平等原则的设计,尤其是他在《正义论》中所表现出来的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某种认肯,就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法哲学与当代西方法哲学对话的可能性。

当然,“对话”不是在马克思法哲学和当代西方法哲学之间强行寻找共同点,更不是回避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以及它们对马克思的责难。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与它们的对话,呈现出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地平线,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任务。

第三,坚持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批判精神,用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对待现代法权体系。

“认真对待权利”这是美国当代自由主义者罗纳德?德沃金重新提出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人,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展开,“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将不断得到复兴。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也有一个如何“认真对待权利”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要“认真对待权利”就必须坚持马克思法哲学的批判精神,坚持用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对待现代法权。马克思哲学本身就包含着极为重要的反思批判精神。马克思强调,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强调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批判,并且反对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一句话,体现新哲学原则的反思批判精神是马克思所一贯坚持和强调的。

马克思这种反思批判精神在法哲学领域体现得更加突出。反思批判精神也是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在“感性的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从根本上揭示了现代法权的现实基础、本质及其历史,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立场上成了批判和扬弃的对象,从而与作为现代形态的近代法哲学划定了界限。当然,马克思对现代法权的反思批判又不是抽象的形式的批判,而是历史的辩证的批判。因此,对待现代法权也应该坚持马克思的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在对现代法权进行否定的理解时也要对它进行肯定的理解,既要避免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也要避免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崇拜。在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时,这一点是必须坚持的。

那么,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换言之,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究竟能够从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中得到什么启示?作为结论,归纳性的指证以下几点是必要的:

马克思对法的形而上学的批判过程,也就是破除现代法权的神话学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法权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法权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中,存在于现实的人们的经济关系之中,经济关系产生法权关系,法权关系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那些决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是国家和法的现实基础,法只不过是物质生活关系的“一种征兆”、“一种表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依照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来审视我国现阶段的法权状况,我们也应该“经验的观察”我国现实中出现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法权体系,要根据“经验”来揭示法权关系同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联系,要走出法权问题上的神话学。这里主要有两层意思:(1)如果离开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像改革开放以前那样抽象地谈论现代法权的消亡,拒斥一切现代法权关系,那么,这就把现代法权神话化了。其后果不言自明;(2)如果离开我国的具体国情、现有的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产生对现代法权关系的盲目迷信和崇拜,那么,这也是把现代法权神话化了,其危害也是我们应该蒈惕和避免的。

第二,作为市民社会和政治革命范围内的现代法权,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确实是不充分的,但并不是无价值的,因此,对现代社会结构里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体系,必须实行“吸纳”和“超越”的双重任务。

在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看来,在市民社会和政治革命范围内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确实是不充分的,是具有异化性质的,但并不是无意义无价值的。这样的话,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对待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体系,就有了一个较明确的答案。一方面,由于中国是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未充分发展的背景下进行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因此,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是在现代民主制度和现代法权关系未获得典型发展的较落后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这种状况以及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反对封建特权的任务决定了,现代社会结构里发展起来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按劳分配”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被消除,也不应该消除。相反,这些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有被吸纳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又决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求我们,对于在现代社会结构中发展起来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现代法权体系必须实行“反思”和“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简单地套用西方市民社会模式和法权体系标准,来作为建构中国社会主义法权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据。换言之,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情以及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的法权体系的建构以及整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肯定不能走西方的老路,即市民社会和国家二元分裂和截然对立的老路,而只能走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权力与权利、自由与平等之良性互动关系的路子。

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阐明了对待现代法权的历史的辩证的态度,揭示了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消除与现代法权的发展走的是同一条道路的深刻道理。因此,就当下我们对待现实中不断得到复兴的现代法权的态度而言,也应该坚持由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个原则。一方面必须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现代法权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反对特权,保障人民的合法财产以及自由、平等的权利;另一方面必须注重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最终消除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应该遵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为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奠定坚实的基础。(周生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显得尤为重要。想问题、办事情只有从这一原则出发,方能做成功想做、要做的事情。回眸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历代帝王建立基业,还是近代革命先烈为美好社会的不懈奋斗,抑或是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无不考虑现实状况和社会环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也正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才造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当然了,人非圣贤,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个人意志的薄弱也会影响人们处理问题应坚持的原则。如学业的不顺利、就业屡次受挫、恋爱的不成功、人际关系的破裂等等。因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和主观意识的影响,懂得变通,学会适应,从而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同时对立统一规律还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激烈而残酷的竞争,竞争的双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和立脚点,和未来的社会就业。矛盾分析法,是处理我们现实生活矛盾的好方法。它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竞争对手强势、残酷的一面,同时也应当了解到自己与众不同及彼此竞争相互促进的一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当做真理,有的人把时尚达人的言语认作社会的价值所在,有的人执迷于个人浅薄认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不能成为真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刻苦专研,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把个别的观点和结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

第二,运用马克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繁杂的问题和事物,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切实成为一名唯物主义者。

第三,努力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社会实践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大二马原论文3000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指出,物质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计划,使物质产生质变。将这一基本原理引用到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的产生,能够清晰看到生态问题的出现就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人的吃、穿、住等都需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人类在发展进程中智力不断提升,数量不断增加,对物质的需要不断膨胀,而对自然环境的干预也在逐渐加深,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当某一个部分或机体发生变化,生态环境内部就会出现问题,生态环境由于人的破坏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不断加剧超出生态环境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影响生态环境自身的修复与运转,生态环境内部失衡,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激化,生态问题出现,生态问题不断加剧造成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认识自然界的一部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不断向自然界扩张,不断向自然界索取,在人类不停歇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改变逐渐增加,演变为质变,引起生态危机。土地荒漠化是人类不断开垦草地、砍伐森林导致土壤质变的结果,大气污染是人类不断向空气中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空气质变的结果,水体污染也是同样的原因,都是人类活动不断破坏环境,导致环境自身发生巨变,引发生态问题。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类破环生态环境,不断向自然扩张索取的质变反应,一系列生态问题的产生不断提醒人类要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式,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解决生态问题,关键在于人,为人的发展找到正确的道路是重点。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的需求与自然环境的可承载量之间的矛盾。人是这一矛盾运动中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人。目前社会的发展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导致人的物质需求在不断膨胀,最终演化为生态危机,解决生态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不再停留于物质需求膨胀的阶段,人对自然的需求就不会如此没有节制。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的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量变到质变的反应,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疾患是质变的重点,想要改善日益加剧的生态问题,就要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则有利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如果放任不管,使之继续恶化,在生态环境遭到破环的同时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存。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的发展以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找到矛盾出现的根源,有利于生态问题的改善。矛盾的出现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找出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摒弃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一方面,促进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的需求是主要动力,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而自然环境可供应和可承载的物质是有限的,当人的需求不断膨胀,以至于自然环境无法满足之时,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激化,矛盾运动开始出现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状况,生态问题产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追求精神的发展,而不仅仅停留在物质需求阶段,才能控制人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才能使人不在无节制的向自然界索取,人对自然界的干预和扩张得到控制,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改善,生态危机才能缓解。

二、生态意识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反映,观念的东西是被人脑改造且被反映出来的物质的东西。生态意识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危机的出现提示人们建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人的不断发展,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人类不加节制的获取使得生态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不和谐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意识到人应该为自作出一些改变,生态意识慢慢开始萌芽。生态意识的出现是人对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恶化的生态问题的反思,也是对人自身发展不全面的反思。生态意识的出现为生态危机的解决开辟了道路,是人逐渐发展的表现。生态意识的建立对生态问题的改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观念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正确的意识观念对人的行为有积极地能动作用。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意识观念,其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态意识的建立与普及,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生态问题的改善起到积极的能动作用,也能够改善目前生态危机所带来的困境。生态意识的建立,有助于人们反思过去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发展方式,也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正确的发展模式。人与自然之间的不正确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环极其严重,当这种严重的破坏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自然环境就会将这种破坏作用于人类身上,人的生存将会面临严重的威胁。生态意识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态意识的出现是人类反思其发展历程的产物,也是人类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向全面发展的人迈进的重要体现。

生态意识的建立需要公众的参与,也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生态意识的建立对生态危机的改善和人类的进步发展要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注重生态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加强自然知识的普及,要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就要清楚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清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位置及其角色定义,这就需要人们充分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自然科学的普及过程,教育将是重要的方式,教育对知识的普及与传承有十分有利的优势,在自然知识的普及过程中,我们要有效利用这种优势。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引导作用,一种意识的出现是人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现象的客观反映,社会对意识的出现起重要的引导作用,社会主要潮流走向反应的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走向,引导生态发展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模式,对生态意识的建立健全将是非常重要的推动,所以说,要实现生态意识的普遍建立,社会的引导作用不能忽视。第三,要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危机的出现和解决过程中,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这两者的实施主体都是人,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停留在物质需求阶段的人毫无节制的物质需求欲望膨胀所引起的,而生态危机的改善需要人实现从物质需求阶段向精神需求阶段的飞跃,达到全面发展的人,实现全面发展的人,其物质需求旨在满足其生存和持续发展,而不会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从而达到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历程由人的发展程度决定,人的进步与否关系社会的发展方式,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将是生态危机解决的最终途径。

三。生态行为与马克思主义。

生态为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需要人的实践活动。在认识了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我们除了要普及生态意识、深化生态意识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已有的知识和认识的指导下改善生态问题,这就需要生态行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类的活动属于两大类活动,即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生态意识的建立属于认识世界的活动,而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属于改造世界的活动,生态行为是公众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所做出的有益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活动,其目的在于从日常的生活行为出发改善人类目前发展所面临的生态困境。

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有助于生态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但是由于身体行为的特殊性和人自身发展的限制,生态行为目前的实践状况十分不理想。限制生态行为普遍实现的原因从生态行为本身来看主要有生态行为的效益共享特性、非物质性回馈特性和效应滞后特性这三方面的因素;而从人的方面分析,限制生态行为普遍实现人的因素主要是人自身的发展停留在物质需求膨胀阶段,无节制的物质财富积累欲望使得人忽视甚至回避生态行为的实践活动。人是生态危机最终解决的主体,也是主要的因素,从人的发展出发分析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是最为有效的最为便捷的途径,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是解决生态问题,缓解生态危机的有效行为方式,但是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也需要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将非常有益于生态危机的解决。

充分认识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生态意识的建立所产生的能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升人的发展阶段的跨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克服生态行为本身的限制,促进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人才能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实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乔纳森・休斯。生态与历史唯物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张晓琼,侯晓滨,译。2011.

马克思资本运动与经济发展理论探究论文

(一)发展市场经济,培育竞争主体和建立竞争机制的需要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中,国有银行仍控制着70%的金融资源,遍布城乡各地的也是各大国有银行和农信社的网点。目前政府虽然对民营银行的准入有所松动,但允许成立运营的还只有十来家,可见民营和其他带有民间资本性质的金融机构还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客观上要求足够的竞争主体参与,并且各个主体在市场上是平等的。可现实情形是没有一张市场准入通行证以解决广大手持货币的民间投资者的尴尬。没有良好的市场进入机制就不可能形成庞大的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也就不可能通过竞争实现市场规模的扩张。所以,应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

(二)加入wto,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入wto后,中国的金融业要有步骤地向世界开放,竞争日益加剧,国内银行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进行业务创新,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增强其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因此,要促使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允许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成为股份制银行的股东。同时,wto要求国内外的企业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而我国金融业也将在五年内全部对外资银行开放。对外尚且如此,那对于那些具备实力和资格的国内资本我们就更没有理由不允许进入了,所以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是wto的要求,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良方众所周知,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但是民营企业特别是那些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资本高度稀缺、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在直接融资市场上,我们现在有了两个全国性的股票证券市场,可以使少数(国有)大中企业进行直接融资,但是多数其他企业,特别是大批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却仍然无法融资;而炒得沸沸扬扬的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创业板却迟迟不肯露面,即便推出了又能有多少企业够格呢?同样,在间接融资渠道上,现有国有银行也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首先是中小企业在接受大银行贷款时单位资金的交易成本较高,从大银行融入小额资金,不如从中小企业融入同样额度的资金划算,因为后者的贷款审批程序比较简单;其次是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信息成本比较高,而多数地方性民营中小银行由于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比较熟悉,在收集信息上有成本优势;在此银行对有些中小企业有政策上的歧视也便很难得到贷款。所以需要尽快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资本市场,使得各种投资活动得以展开,使得大批中小企业得以发展。

二、启动民间资本发展民间金融的可行性。

(一)民间资本可利用的空间很大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xx年5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约为8万亿元。20xx年经济蓝皮书预测,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3280亿元,我们可以计算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约占今年gdp的80%。即便仅仅从储蓄存款的角度来看民间资本,在不增加货币供给的前提下我们如果通过存量的调节来激活这一部分资本,使之部分进入生产领域,那么它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绝不会是一个小数。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货币供给的角度,民间资本在总量上是相当富余的,且可利用的价值非常高(居民储蓄所占的比例超过了金融机构全部存款的50%),完全可以从储蓄状态流向生产领域,为实体经济注入大笔货币资源。

(二)企业有很大的资金需求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一直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企业的发展资金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主。据调查表明,80%的民营企业认为缺乏融资渠道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他们主要依靠自行融资开办和扩张,90%的初始资本来源于其主要的所有者、合伙发起人及他们的家庭。即使是创业后的投资中,民营企业仍然主要依靠内部资源。内部融渠道的较强依赖性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企业外部融资难度大。只有29%的被调查企业在前5年中得到了有保障的贷款,且主要面向大型和相对成功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所占比例很小。中小企业资金匮乏已是当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企业要求资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三、发展民间金融的思路和对策。

(一)加强立法,修改现行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为民间资本的介入创造良好的条件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有很大的限制,充足的国民储蓄和强烈的投资欲望不得不在体制的框架内缩手缩脚。目前许多民间资本在所谓的既不违规又不合法的灰色地带活动,和政策玩擦边球的游戏。在这样高风险的政策环境下,民间资本不能有作为,民间资本能也不敢放开手脚进行投资,所以,当前重要的一点是完善法律法规,给民间资本持有者的投资行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是鼓励民间创新,允许“试错”。民间投资者有很强的投资自觉性和能动性,能根据市场的需要作出灵敏的反应,创造出一些很好的投资形式,在我国现有金融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民间资本的自发性和投机性也往往会带来不好的效应,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出现负效应而放弃创新的机会和可能。

(二)允许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如前所述,国有企业和一些具备一定规模且资本质量和经营业绩优良的民营大企业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清楚进入金融市场的这部分民间资本实际上是面向中小企业的。围绕着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市场这一主题,我们认为应该把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包括发展民营银行、民营的金融投资机构和其他金融中介。

1.发展民营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难题。在形式上可以成立民营企业全资拥有的新型民营银行;也可以让更多的`民间资本注入股份制银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还可以将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已改制的有88家,农村信用社还在探索中);如农村信用社(有的已资不抵债),在组成农村商业银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新的资本金投入,才能显现生机,城乡居民个人、农村专业户、城镇工商业个体化、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都可以作为新股东、注入资本,甚至可以让私人收购信用社(大约有二至四家地方信用社已进行试验性的动作,并将设置方案提交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条件成熟了可以进一步的发展。

2.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发展社会性投融资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向实体产业投资。从资金流量在各阶段的结构来看,住户部门是最大的可支配资金的拥有者,是资金最为富余的部门,但是这一特点并没有在非金融投资活动中很好地表现出来。所以如何调剂部门之间的资金余缺,使富余资金充分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当前资金运行中的主要问题。目前资金余缺的调剂主要靠国家银行来实现,社会性投融资机构太少,只有股票和为数不多的企业债券以及少量的投资基金,而股票也主要是面向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的空间就更加狭小。据有关资料统计,企业直接融资只占其全部融资的10%,其余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而商业银行作为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企业,在发放贷款时首先考虑的是贷款和利息的回收、借款企业效益的好坏,还要有合适的经济担保人或可供抵押的较好资产,否则不可能得到贷款。这对那些规模较小、产业层次较低,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就更是可望不可及了。因此,加快社会性投融资机构的发展(如成立民营投资公司,投资基金、投资银行和其他各类投资机构)启动民间资本,使分散的、小额的居民投资资金社会化,从而形成新型投资主体和新型的财产契约关系,成为当前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

3.发展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如成立担保中心、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等,发挥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以浙江为例,3500亿元的“休眠”民间资本若有10%进入担保市场,就是350个亿,假如它每年周转4次,银行就至少可放贷1000亿元,而企业也得到了1000亿的资金支持,这对于担保机构、银行、企业和国家财政税收来说都是赢家。而且担保机构等中间机构的介入不但为银企架起了资金融通的桥梁,还起了分散风险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论文

浅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论文小组组长。

邹志强。

学号。

10070551。

论文小组成员。

学号。

学号。

院别、班级。

文旅学院。

10史(5)。

指导老师。

陈一新。

2012年11月24日。

浅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摘要。

同以往任何社会一样,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发展的过程,也必将有一个逐步衰亡、为新的社会所替代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必然性,是客观事物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趋势所有制社会主义垄断。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曾有过它璀璨的年华。但它的每一个进步却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最终不能逃脱被更高的社会形态取代的历史命运。

(一)资本主义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革命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中的一次大飞跃。它全面破坏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引起了——系列革命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生产力冲破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犹如冲破闸门的洪水奔腾出来。“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等,这—切都是过去时代无法比拟的。

资本主义不仅消灭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厂统一的国家,而且消灭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许多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开拓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把世界变成丁一个开放的世界,使—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渗透和竞争的新格局。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电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思想领域中,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出发,高举理性原则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维护它的宗教神学进行了无情地批判。他们以“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天赋人权”为"号,冲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专制的精神枷锁,从而给人类带来了—次精神大解放。

资本主义所以能在历史上起革命作用,根本原因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的封建所有制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二)资本主义的每一个进步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是它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了另—种私有制,以—种剥削制度代替另—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建立在它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是产生自己一切反面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厂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生产力的进步是伴随着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的加深,它成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自己致富的手段和物质力量。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步与资本主义保守的私有制度的对立,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随它发展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对立就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否定因素。虽然资产阶级巴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但这种调整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持自己存在的基础不变,这个基础就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发展着的生产力之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无法克服的。

资本主义提供了造福人类、解放人类的物质条件,但却利用这种物质条件破坏了人类的进一步解放,把人类又推向灾难的深渊。

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又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破坏。

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文化、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又使社会风气腐败,精神道德颓废,社会治安恶化,这形成了显明的对照。

总之,资本主义在繁荣进步的之后,包含着日益加深的社会资本主义向更高社会形态转化的必然性。

二、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果说唯物史观主要通过揭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那么剩余价值学说则主要是研究并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破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谜,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辞分为三个阶段论即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也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

资本主义初期就是原始积累的过程,而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实质,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马克思从资本积累回溯到资本原始积累,并在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水平,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了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社会化,每件产品都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生产过程社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项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生产。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对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根据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特点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阶级结构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就直接的社会现实而言,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些新的变化,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生产力层面上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发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呈加速增长趋势。在产业结构上,出现了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趋势。在生产力要素内部,脑力劳动比例攀升,劳动工具随着生产管理中新手段和工具的获得,如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而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劳动对象的范围也因为新材料和新资源的开发得到了拓展。有学者用生产力总量、生产社会化程度、生产力的质三个大飞跃来描述这些新变化。

从生产关系层面上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因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呈现出新的特点。简单说来,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在劳资关系上形成了允许工人阶级加入企业管理的多种形式,在分配关系上实行了社会福利政策。有的学者则将其概括为: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另外,在生产关系新变化的讨论中,也已经涉及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讨论。

从上层建筑来看,研究者普遍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在以下四个方面变化显著:(1)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2)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3)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4)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在我们看来,其中的核心要旨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精巧,这与资本不断为自己创造出再生产的条件息息相关。

四、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十分激烈和尖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继续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社会主义制度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变成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在更多的国家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更多的国家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的力量空前壮大。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做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做出的自我调节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执意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

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这些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五、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一)当代理论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看法。

研究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最终目的在于据此预测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对此,学术界积极研讨,各抒己见,形成了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观察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历史进程,不仅要看到危机、战争和群众斗争等因素,而且要十分重视社会经济革命和经济发展这个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要资本主义还能推动经济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它就不会灭亡。当前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科技革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生产力革命。它不仅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几十年来的“相对繁荣”并不表明它已经返老还童,可以永世长存了。它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进一步向结构性矛盾激化的方向发展,其对抗性质继续深化;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加强,固然克服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弊端,但同时又以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债务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障碍;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又使科学技术本身与劳动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带来了难以避免的严重失业。因此完全有理由说,当代资本主义对自身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是有限度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具有两面性。一些学者持此观点,认为,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这种作用的限度,乃至酝酿和加剧资本主义矛盾方面的作用;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延缓资本主义的覆灭、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在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替代。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战友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在这个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危机至少证明了这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也就是说,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但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如果说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形成,那么,资本的不断积累则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准备了条件。

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资本的数额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资本家的个人所有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个资本没有力量创建和经营愈益社会化的大企业,便产生了由许多单个资本联合投资的股份资本。股份资本所有制是资本社会化的一种形式。此后又出现了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

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身消亡。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生产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从历史上看,奴隶制取代原始公社制,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制度,都经历了很长的时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废除,不能期望在短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各民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横的,特别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不平衡更为明显,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资本主义链条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而另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可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若没有特殊的矛盾和革命形式,则要经过资本主义发展的较长历程,才能逐步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基础。因此,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于科技发达、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它们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既有显著的优势,个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联盟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实力不断扩大。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国家得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走比较长的路,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时代更替,历史进步的潮流推动着整个世界不断地向前发展,旧的事物必将被新的事物所取代,这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生存法则。

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列宁选集》。

马克思论文

在马克思研究领域,有大量著述讨论马克思是否有伦理学的问题。马克思本人推动了这一争论,或者说,起码预见到了这一争论的可能性。在《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的序言中,他希望能够避免读者对他描述资本家和地主的方式可能产生的误解。他说,他决不希望用“玫瑰色”来描绘他们。但是,在这部著作中,他继续指出,“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时。

二、马克思论现代世界的“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

马克思去世后出版的早期作品《1811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著名的概念是“异化劳动”(en-tfremdetearbeit)。“异化劳动”所描绘的是现代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生命活动、其他劳动者和整个人类相异化的状况。马克思在这里谈到的异化是一种深度形式,而不只是黑格尔思想中辩证自我发展过程中的永恒特征“外化”(entaiisserung)。在这些手稿中,马克思的分析充满着强烈的道德色彩,这是在他后期作品特别是《资本论》中所罕见的,当然此后并非绝对没有出现过。马克思在此毫不留情地谴责了当时产业工人的极度堕落,直率地引用了几位法国作家和其他人用生动细节表达的类似观点。他还用好几页的篇幅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的力量,并且结合歌德《浮士德》和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中的段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金钱颠倒了人类正常的价值观,将美德变成罪恶,罪恶变成美德,等等。与关注工人堕落的论述相比,这些引文更能表明马克思保持着对世界中恶的强烈感受,而不只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三、马克思与基督教传统:对话与差异。

虽然马克思非常鄙视利用基督教为大规模剥削正名的极端伪善做法,更不齿一些“成功”资本家自称基督徒的行为,但他还是尊重基督教传统的某些要素,这从他引用托马斯·莫尔和马丁·路德的作品可以看出来。不过,如果说马克思对恶的理解有着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理论基础的话,应该归于他受到的古典学训练,特别是他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崇拜—在上述引文的前面几行他称其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亚里士多德对过度的谴责。这一主题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并且在《政治学》中尤为突出。在柏拉图哲学中,这也是重要的内容。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公开指责高利货极其违反人性,因而是不道德的。众所周知,这种对高利货—即对货款任意收取利息,这种利息远不及当今的高额利息—的强烈否定态度,也是中世纪教会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等教会哲学家的.观点。这也导致了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早期的欧洲,富有的犹太人往往是放货者,因为他们不受教会规定的限制。

四、结语。

在我看来,马克思在思考罪恶的历史中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他以不可思议的直觉,抓住了他那个时代以及当今时代仍居于主流经济制度核心位置那个恶的原则的种种含义。这一原则就是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目标之上,并且,归根到底是最道德的。虽然有人会认为马克思熟悉的资本主义形式是简单而粗糙的,而非如今的复杂形式,但这一看法只是在有限范围内成立。例如,马克思熟悉当时叫做“股份公司”的现象,并预见了其扩张和演变;他预知了我们所说的“全球化”,在《资本论》第3卷开篇把它看作是阻止利润率下降趋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资本论》第1卷结尾部分他非常激动地预测了英国政府在爱尔兰犯下的骇人罪行,美利坚共和国的诞生以及爱尔兰人移民美国。马克思去世后的130多年里,关于“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列宁)和“晚期资本主义”(哈贝马斯和其他人)的讨论盛行,以马克思之名发动了最为剧烈的政治变革,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从未涉足的大片地区完全融入资本主义结构,当然还有马克思从未想到的技术进步—至少就我们目前所能知道的马克思想法而言;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意识形态基础的核心原则本质上并没有变化。马克思在其大量脚注中提到的他那个时代经济学家的观点与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拥护者给出的口号并无二致。因此,尽管尘世与天国的很多事物超过马克思哲学想象的范围,这不足为奇,但是,他揭露了处在早期现代生活核心位置的堕落和“颠倒混乱”状况,今天仍旧如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马克思论文范文

摘要:新形势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努力做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内容讲准讲对,突显理论魅力,忌附加;达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深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其理论特质,忌肤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精选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效果;授课着力点。

新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在编写内容上呈现出五个特点: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致力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范畴多,观点集中,理论视野宽,理论境界高;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引用和阐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当代生命力得以彰显;选材组材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得到适度回应。鉴于新修订“原理”教科书在内容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讲授“原理”要在“准”、“深”、“新”、“精”上下工夫。

一、讲授“原理”力求讲“准”

所谓讲准,就是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在授课内容上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理论讲真讲对,突显其理论魅力,忌附加。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不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四个分清”的要害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

1.认真钻研教学材料,把认识统一到新编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备课的基本依据就是教科书,备课中教师需要深刻领会和研究新编教科书的精神和内容。《原理》课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教科书,否则就会出现内容失当甚至错误,也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原理》这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区分开来,吃准吃透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再联系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等思想实际,才能精心编写出富有针对性的授课提纲和讲义。

2.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对包括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研读经典着作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较为系统地研读,这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是带着问题读、把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这需要高屋建瓴,实现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三是把握经典着作的思想精髓、领会其精神实质,这需要深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只有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3.关注学术争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辨别力。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争论异常激烈。应该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主流。如在哲学方面,“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始终是主流意识;在理论经济学界,通过世纪末以来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持久、激烈争论,教科书还是扞卫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杂音也不容忽视。就拿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来说,经过1956年、1962年、1979年和以来的四次争论,论辩主题由主要围绕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发展到物化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甚至有学者从劳动价值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及适用范围到理论内核与分析逻辑,进行了所谓反思,全面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合理性与合法性。

二、讲授“原理”力求讲“深”

所谓讲深,就是要面向历史纵深和当代西方理论思潮,在比较中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在授课内容上力求达到经典作家的理论高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忌肤浅。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完善知识结构,开拓理论视野。中宣部、教育部5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新方案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宽的理论史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哲学史、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等。没有理论史的支撑,讲课就会缺乏历史感、纵深感和立体感。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诸如科学哲学、经济哲学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金吾伦教授在其论着《生成哲学》中,以当代科学实验中出现的“夸克幽禁”为例,提出了“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并以此质疑“物质可以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对此,如果缺乏科学哲学方面的常识,就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不仅如此,不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时空的二重性原理;不了解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状况和规律,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不了解系统论,就不能把黑格尔的矛盾观加以深化;不了解现代科学对近代经典科学的超越,就不可能使机械决定论推进到辩证决定论的高度,等等。同样,缺乏必要的经济哲学常识,就不能有效地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之网把握经济理论、通过理论体系呈现其理论意义。相反,就可能陷入个别范畴的无谓纠缠、甚至陷于应用层面的非基本概念的解释,不能自拔。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成了技术层面的应用经济学,不仅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了。

2.进行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这里的“比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其以前的理论(含同时代人的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何种层次上超越了旧理论;二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上、何种层次上不可超越而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关于第一点,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思考和着重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有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才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呈现其理论特质,划清二者的理论界限,突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的过程中,要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这一点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另一方面,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又是可能的。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实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创立的,本质上属于现代思想和话语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但现时代仍然属于资本主导的历史时代。

例如,通过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进行比较,能更好地认识到效用价值论、特别是边际效用价值论鼓吹者的辩护本质。西方学者出于辩护的需要,可以随意捏造数据,如[美]庸俗经济学家凯里为了鼓吹收入均等化思想,不惜捏造出分别用石斧、铜斧、铁斧、钢斧从事生产时,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份额之比分别是1:3、2.66:5.33、8:8、19.20:12.80;可以编造社会福利函数,如伯格森、萨缪尔森编制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式是:w=f(z1,z2,……);可以不顾事实,信口雌黄,如加尔布雷思断言美国已经消除贫富悬殊现象,认为现在美国已经富裕到了“死于实物太多的人比饿死的还多”,富裕到“特别是男人,有时故意把衣着穿得破烂一些”[3]。如此等等。很具伪装性、隐蔽性、欺骗性和虚伪性。研究表明,现代西方效用价值论在理论旨趣上,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对抗社会主义运动;维护“财富所有主”的利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以推行平均主义为名,行功利主义之实。在基本观点上,坚持社会本态论、消费主导论和阶级调和论,以科学为名,行辩护之实。在方法路径上,窄化研究对象,简约经济现实,悬置假设前提,以科学实证为名,行操作主义之实。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准讲深的基础上,也要出新,以突显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感,展示其当代生命力。

三、讲授“原理”力求出“新”

所谓讲新,就是要面向新时代、新实践和新实际,运用新的知识背景和视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理论,在授课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造性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学科前沿问题,往往就是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理论折射。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是捕作现实问题的特有方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所必须,不仅需要一定的学术积淀,具有必要的理论激情,更要有面向实践的理论勇气、服务现实的理论旨趣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过程中,一方面高度关注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和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始终关注学术动向、跟踪学术前沿,悉心搜集创作素材,哪怕是手头有一本自认为重要的书还没有看,就不会动笔写作,并以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修改文稿。马克思说:“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4]为的是使它们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5],以向资产者的脑袋发射最严厉的炮弹。正是因为这些,马克思自豪地说:“工人阶级永远可以把我当做一个忠诚的先锋战士”[6]。讲授“原理”需要把握的`学术前沿问题较多,但可以集中跟踪研究和把握诸如实践唯物主义、经济价值论等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

2.紧密联系实际,拓展理论空间。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原理”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现象、新变化和新实践进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这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

四、讲授“原理”力求讲“精”

所谓讲精,就是要面向教学对象,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授课中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简明扼要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讲马列要精,要管用。我们在有限的公共课课堂上,更要注意这一点。

1.理清思路,着眼整体。新编教科书克服了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式地编写模式与体系安排,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致力于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理清思路、把握整体的关键是,把握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对于“原理”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上加以把握与梳理。

从篇章结构看,绪论是引子、统领;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人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前三章所阐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应用到现实中,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第四章和第五章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即通过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第六、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逻辑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从理论视角看,客体视角上可以沿着物质及其运动、人及其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及其发展加以把握;主体视角上可以沿着实践者、历史创造者、雇佣劳动者、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加以把握。

2.攻克难点,把握重点。所谓攻克难点,就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马克思的实践观问题、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等等。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瓶颈,对于把握新教材、讲好“原理”至关重要。其中,对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理解,关键要弄清楚: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价值的源泉?我们的理解是,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主体性活动而言,活劳动主导死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对象性活动而言,脑力劳动主导体力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创新性活动而言,创造性智力因素主导基础性智力因素;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性活动而言,抽象劳动统摄具体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中介性活动而言,延伸态劳动及其关系主导原生态劳动及其关系。“原理”教科书的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在技术上可以结合全书所列57个教学要点和51个关键词以及所设置的53个思考题加以把握。

3.立足现实,精心选材。讲课时,要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承载我们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原理”课教学中力求使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以要注意选择能够体现和有效贯彻教学目的的材料。联系实际时,要把现存问题与现实问题区分开来,去芜存菁,善于舍象,紧紧扭住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现实问题,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避免当下琐碎问题的无谓答疑。当然,所选择的材料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不着边际。这方面马克思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创作《资本论》时从分析商品开始,“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7],所以教学组材选材中努力做到见微知着、立意深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3:382.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m].高等教育出版社,:22.

[3][美]加尔布雷思,徐世平译.丰裕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44卷:10.

马克思理论的缺陷反思

马克思没有公开称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恩格斯在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91年单行本导言中第一次明确称巴黎公社为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在1852年3月5日致约・魏德曼的信中和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中都说到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过渡时期,是过渡的政治工具。马克思同样认为公社是一种过渡现象。这一点将有助于认识到公社与无产阶级专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马克思说:“公社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这意味着公社还必须实现从未被解放的劳动形式向劳动的解放、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在消除“阶级差别”的条件下政治制度才会终结。公社并未达到这种条件。

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规定“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时,他想到的是一种类似公社的机构,尽管这一机构的机制或形式在他获得公社的经验之前还不清晰。控制被集中的“全部生产工具”的国家只不过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因此,1848年马克思对“集中”的理解有很浓的民主意味,与1871年他对公社的描述并无不同。马克思断言革命会使无产阶级赢得“民主的战斗”。

二、马克思未将无产阶级专政设想成一种国家形式,公社与国家是对立的。

上述理论家的观点主要依据的是专政的消极(或负面)要素即镇压要素。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包含镇压要素,但这些要素不应使向社会主义的进步转变成官僚主义。用组织起来的阶级权力镇压反革命不能证明官僚主义―斯大林主义式的国家是合理的,因为这类国家形式在理论上和结构上与共产主义的构成是不相容的。

对马克思来说,公社是作为“集权化的、组织起来的、窃据社会主人地位而不是为社会做公仆的政府权力的”国家的完全的对立面。马克思认为在公社之前的所有革命和反动导致的是对工人阶级的压迫,因为国家机构、压迫工具只不过是“从压迫者的这一集团转到另一集团”。而公社的特点是“这次革命的对象不是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而是“国家本身”。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的.遍布各地的机关,即常备军、警察局、官厅和法院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句话应该与马克思上述反对国家的论述联系起来理解,但是后来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把这段话错误地解释成马克思期望工人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来对抗资产阶级的国家,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证明苏维埃模式的国家的合理性。

马克思并未要求成立无产阶级的国家,而是要求彻底消灭国家。这是因为国家是奴役工人的“政治工具”,“不能作为工人解放的政治工具”。公社才能使他们解放,因为公社“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

[1][2][3]。

马克思理论的缺陷反思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侧重于对社会的'客体性结构、纵向链式结构、宏观整体结构和冲突无序结构的研究.在当代,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也必须实现其现代转换,即转向对社会的主体性结构、横向网络结构、微观结构以及和谐有序结构的探察.

作者:杨亮才杨鹏亮作者单位:杨亮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杨鹏亮(榆林高等专科学校,陕西,榆林,719000)。

刊名: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yulincollege年,卷(期):13(2)分类号:a811.64关键词:马克思社会结构现代转换

马克思论文

哲学论文,顾名思义就是有关哲学论题的专业论文,涉及逻辑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思想哲学、科技哲学、美学、国学等多方面,是哲学研究工作的记录和总结。马克思哲学论文浅析马克思的新哲学,我们来看看下文。

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他经历了由“理想主义”到黑格尔主义再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阶段,直至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创作时期,马克思才真正成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因为在这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马克思才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尤其是深刻认识到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严重对立,他们的哲学思想在唯物主义原则内部有着根本的分歧。当然,就两者的共性而言,在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上是相同的。虽然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基本达成共识,没有太大的分歧,可依然存在着对马克思的哲学作出“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理解,甚至还有对马克思的哲学作出唯心主义的理解。另外,人们在承认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又对马克思的哲学之新有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因此,对马克思的哲学是新唯物主义这个命题的正确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一、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马克思的哲学是否是新唯物主义这个问题的解决的首要理论前提是考察他的哲学是否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样,我们必须考察马克思的哲学是否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否进行了回答并且是如何回答的,从而有效地驳斥那种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的错误观点。

1845年至1848年,这是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诞生时期,我们需要考察马克思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唯物主义回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式形成的第一个标志。在《提纲》第一条,马克思批评了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对感性对象的直观理解方式,但是并没有批评从前的唯物主义对对象的客观理解方式,即把意识配对象理解为感性事物,马克思虽然主张对意识的现实对象要i作实践去理解,即从主体的创造性活动方面去理解,但他同时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提纲》第五条和第九条进一步表达了这一思想。与此相联系,马克思虽然肯定了唯心主义哲学对意识对象的能动理解方式,但批评了对能碳性的唯心主义理解,反对把对象理解为精神主体的创造物。十分明显,这里表现了马克思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唯物主义理解。

在《提纲》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面地批判了唯心主义,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观点。例如,他们认为唯心主义的总路线是从意识出发来解释现实。德国哲学“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6}(e}z)。与此相反,马克思的哲学是从现实生活出发来解释意识:“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像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像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67(}z“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6](p73)。

从以上基本事实中我们可以说明,那些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不再思考和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而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甚至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的看法是根本错误的。

二、马克思的哲学是“新”唯物主义世界观。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从前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又有着本质的不同,马克思的哲学是“新”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大多数人对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这个论断持肯定态度,并且也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新”唯物主义。然而他们对“新”的理解是不同的。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辩证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认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之新在于它是和辩证法相结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认识论、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推广和应用。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解认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之新在于仅仅是关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另外,有一种“实践唯物主义”理解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在是实践本体论,不是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本文认为,这些理解并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新”的实质。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的“新”意识对象观。

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两大基本形态:一是“直观的唯物主义”;二是他自己的唯物主义是“新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是从什么视角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呢?本文认为,马克思是从对意识的现实对象理解方式的不同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提纲》第一条不仅是《提纲》的核心而且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因此,必须对它进行正确理解和把握。此条中,马克思指出了对意识对象的三种理解方式:“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理解方式,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实践理解方式,唯心主义的能动的理解方式。

在马克思看来,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意识对象是“现实、感性”即客观事物,但是这种感性被理解为自然存在,不是被理解为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即实践,不是被理解为历史地产生和发展的。从古代唯物主义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意识对象都是直观的理解方式。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欲从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去理解客观事物,但囿于他的自然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他把实践理解为牟利活动而贬斥之。这样,在费尔巴哈那里实践本身就不能成为意识的现实对象。

和旧唯物主义相对立,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对意识对象的理解方式是要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种意识对象的理解方式体现了主体能动性,对象不是与主体相离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主体的创造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即社会存在、实践。

唯心主义对意识对象的能动的理解方式否认了对象的先在性,认为对象是主体创造的。这是和旧唯物主义把意识对象理解为先在既成的自然存在不同的,它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然而,唯心主义的主体是一种精神主体,主体的活动只是精神的活动,而不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从《提纲》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只是批评了从前唯物主义对对象的直观性理解,却肯定了客观性理解;批评了唯心主义对对象的抽象理解,却肯定了对对象的能动性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新在于在坚持对对象客观性理解的基础上,又把对象理解为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这样,这种对意识对象的理解方式既和唯心主义相区别又和旧唯物主义在原则内部产生了对立。在《提纲》的其他部分,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意识对象观进行了重复的批评。如在第五条中,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第九条对直观的唯物主义作了规定:“直观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由于马克息把意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这样一种客观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因此他把实践作为自己新哲学的出发点,确立了自己新唯物主义路线:从实践解释观念的形成。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新”意识对象观和路线。

《提纲》之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继续批评了费尔巴哈对意识对象直观的理解方式,阐明自己的实践理解方式。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旧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的对象是存在,这是两者的共性。但是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象是一种自然存在,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却强调意识对象是一种社会存在、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即实践。所以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依靠商业才移植在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气“3‘四’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进步之处在于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同时又对他进行了批评。“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他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可见,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6](rn-}s)。

由于在意识对象观上马克思把实践视为意识的现实物质基础,这也就形成了马克思自己新唯物主义的特殊的出发点和路线。“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像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像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6}(r}s)“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6](p73)“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6](p92i,在马克思看来,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就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因为现实的人就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实践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的确立,也使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基本路线得以形成。“从人间升到天国”,“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些都是马克思对自己新唯物主义路线的表述。

(三)《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的“新”意识对象观和路线的贯彻。

由于马克思在意识对象观上产生了实践的理解方式并形成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路线—从实践来解释观念的形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使之得到深刻的体现。具体表现为:。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共产主义原理和现实存在的关系:“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和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p285)“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6](p285)。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观念和资产阶级的存在、资产阶级的法律和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你们(指资产阶级)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rr(p289)。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现实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必然灭亡的趋势。他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6](}84)0这一历史运动的内在规律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n[6](p274,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不是靠在思想、观念中消除这个社会制度,而是要靠实际行动:“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6](}}7)。

第五,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真正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等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德国的哲学家、半哲学家和美文学家,贪婪地抓住了这种文献(指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不过他们忘记了,在这种著作从法国搬到德国的时候,法国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同时搬过去。在德国的条件下,法国的文献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意义,而且只具有纯粹文献的形式。它必然表现为关于真正的社会、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的思辨。”(p298)。

总之,由于马克思在意识对象观上的根本变革即对意识对象的实践理解方式的确立,他的新世界观不仅是和一切唯心主义根本不同的唯物主义,而且也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相区别。那种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甚至认为就是唯心主义的理解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出发点的确立使他的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意识对象观上的缺陷,在唯物主义道路上前进,成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上文就是给您带来的思想哲学论文:浅析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马克思主义论文

结合历史和现状品读《共产党宣言》,深刻的体会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共产党宣言》的两大精神----实事求是及与时俱进。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剥削劳动者,必将被无产阶级所代替。我们以美国为例看一下资本主义改良前和改良后的状况,美国在完成工业革命中,美国垄断资本家贿买政府官员、盗窃国家资源;占全国人口i%的人拥有全国财富的一半以上;城市中,犯罪增加、贫民窟增加;黑人的低下地位成为美国文明的耻辱;贪污已超过任何其他国案,它毒化了整个社会政治肌体。针对这一大堆问题以及大量的丑恶现象,在美国兴起一个声势持大的“丑恶揭发运动”。参加运动的主要是新闻记者、律师和其他知识分子。他们通过报刊杂志;从社会上的各种阴暗角落里揭露出许多丑不可闻的上述社会丑恶现象,特别是垄断资本集团的各种犯罪行,对社会立法和政治进步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美国的改良成果是显著的,工人的地位与福利待遇有很大改善。但其本质是没有改变的,它的发展总会受到约束,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是很好的证明。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永久解决生产力的发展与多数人陷入相对贫困的矛盾,生产过剩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20世纪3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生产过剩所导致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自我改良,通过福特制、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制度暂时缓解了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与生产过剩问题,创造了所谓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逐渐成为主流,资本家阶级及其代理人以新阶级斗争的形式,逐渐夺取了工人在改良运动中所获得的权利,工资停滞不前,生产过剩逐渐显露出回归的迹象,利润率下降变得愈加严重。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资本全球化、虚拟化,通过金融工具扩大消费。然而,劳动创造价值,只有实体经济的生产才是创造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唯一源泉。资本虚拟化对生产过剩的暂时缓解却造成未来更加严重的生产过剩,并且加剧了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引发了全球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由此看来,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对立统一规律:一方面使生产过剩的危机得到暂时的解和,另一方面却造成生产过剩更加严重的危机。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必将被无产阶级代替。

《共产党宣言》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以历史条件为转移,在中国既不同西欧,也不同于俄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比如,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使党深刻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再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又存在多层次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这就是创造性应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社会在发展,理论也只有跟上社会的发展才能永放光芒。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加以重复的教条”因此《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待《宣言》我们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指出有些地方“已经过时”,有些地方没有谈到,有些新的经验需要总结,有些新的问题需要探索。举个例子,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宣言》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巴黎公社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生了改变,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有两周可能的方式,指出:像美、英这样的国家“可能用和平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在大陆上的多数国家,“暴力应当是我们革命的杠杆。”恩格斯晚年根据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的特点,高度重视和平手段,认为旧式的起义已经过时了,代之而起的是“有成效地利用普选权”这种“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当然,这时恩格斯仍然不排除使用“非法”的暴力手段,因为无产阶级利用和平手段“必须以敌人也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为前提。”可见,关于无产阶级以何种方式夺取政权这一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给出某种固定的方式,他们的每一种说法都基于一定历史条件的分析,所以我们对《宣言》中的有关论述,不应当作教条主义理解。

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色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只有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国要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相信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李玉萌工程管理。

201030220370。

马克思论文

大学期间进工厂社会实践以及接触社会是很必要的。只有我们对实际的东西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才能更有意识地在大学期间多学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东西,从而我们走出社会后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20__年4月10号,我们高分子03-1班便开始了我们为期一周的工厂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目的:

为了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为了接触广阔的社会,丰富我们的知识和阅历。进工厂社会实践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它的实践性。这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使我对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一些产品的生产流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比如了解中空吹塑、注塑成型过程及其结构以及轮胎等产品的具体生产流程。

社会实践内容:

4月10号,星期一下午,我们的首站是位于本校内的___厂。

首先我们听了厂的负责人给我们讲了有关中空吹塑机和注塑机的生产原理和流程。

中空吹塑机的产原理:将聚乙烯原料投入到吹塑机,加热到熔融状态,再从吹塑机的直角机头挤出管坯,当管坯达到要求的长度时,迅速合模,切断管坯,并在管坯中注入压缩气体,使模具中的管坯吹胀成型。

在工厂中我们也认识了原材料高密度聚乙烯和红色母的形状和破碎机,混色机等的生产设备。也了解了一些生产的相关参数和混合的比例。

在跟生产工人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他们的日生产量大概是一千个左右。每天是工作8个小时。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是用来装润滑油。

20__年4月11号星期二上午,我们的第二站是____工业有限公司。

首先该产的带队人给我们简单的讲解了该公司的介绍,下面是我从互联网上找到的有关该公司的一些简介:__公司是全国力车胎、摩托车胎生产的重点企业,拥有先进的轮胎设备及检测设备;年生产摩托车轮胎、自行车轮胎能力万套以上;摩托车胎有代号、公制、小轮径三大系列的普通型轮胎、加强型轮胎、真空胎、自补胎等80多个品种;自行车胎[]有直边、钩边、软边三大系列的普通型轮胎、加强型轮胎、精品胎、彩色胎等100多个品种。公司有30多年的轮胎生产经验,“__”牌轮胎已通过国家"ccc"强制性产品认证,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和国家a级产品,茂名市"十大工业品牌"之一。

接下来我们便参观了该厂的生产过程,从领队人那得知轮胎主要原材料--优质天然橡胶由泰国橡胶公司直供;__公司和茂名永业股份有限公司强强合作,由茂名永业直供高性能的n234炭黑作轮胎的补强材料,使产品更耐磨、耐载。__公司引进的auto-cad技术进行轮胎设计,从而大大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精度。

__公司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技术:成型弹簧反包、精度高;硫化电脑自动控制;密炼采用橡胶共溶的薄膜包装后自动投料;压延采用自动调节的高精度四辊压延机压延复胶;橡胶加工采用生物凝固技术代替酸凝固,从根本上保证了橡胶优异性能。

在这两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可以说大大的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1.从中我了解到了以塑木复合材料來代替木材,不仅可以減少我国未來对木材的需求量、节约大量的森林资源,而且缓解了我国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为固体废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它是一项利用废弃资源综合开发、变废宝、既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特点的环保型项目。目前,塑木复合材料已广泛用于建筑、装饰、包裝、运输、仓储等民用和商用领域。

2.通信电缆护套料产品采用美国联炭公司(ucc)工艺技术生产的线性乙烯电缆专用树脂为基料,加入炭黑和多种添加剂,经混炼、塑化、造粒而成。

3.编织袋产品以茂名乙烯生产的优质产品为原料,经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精心加工而成。

本产品具有强度大、包装牢固、防潮、防水的特点;且外观美、容易码垛、搬运和运输方便及包装费用低廉。适用于化工产品、化肥、饲料、粮食、水泥、矿沙等粒状、块状、粉状等固态物质的包装。

4.丁苯透明抗冲树脂以其透明、抗冲、无毒、高光泽、易加工、极易与其它聚合物共混的优越性能,使其成为二十世纪未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高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医疗器件、家电、玩具、鞋业、高档日用和办公用品等领域。其薄膜具有高透明、刚性、柔韧、光亮等显暑优点,用途广泛,另一重要用途是与各种塑料,如gpps、san、pp等的改性,制成各种用途的塑料合金,极具发展潜力。本产品可采用注射成型、片材挤出、热成型、吹塑成型、流延薄膜挤出等加工方法。

社会实践体会:

虽说只有一周的时间,但还是觉得收获满大的。感受颇深的一点是,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是多么的不同,在工作的闲暇之间,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工人的交谈中,深知,在工作岗位上,有着良好的业务能力是基础能力。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掌握好牢固的专业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还有一点就是在进行自身相对循环重复的工作中,不仅应保持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还应具备创新精神。

当我在一个分厂看到有些包装袋是用英文打印时,虽基本能看懂大概的意思,但个别的专业单词还是没看懂,呵呵,终于意识到高分子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了。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许多原先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可以使自己更进一步接近社会,接近企业。也发现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逐渐开拓,这与实践密不可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实,感受成长。

马克思主义论文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

为此,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

第二,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第四,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健壮的体魄。因为健壮的身体和敏捷的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文档为doc格式。

马克思论文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南阳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他所编纂的《中国哲学简史》作为教材在中外都享有盛名,对知识与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冯友兰的教育思想。

教育自古以来是对文化与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是知识传播的实验室,“哲学应成为教育的普遍原理,而教育应成为哲学的实验室”[1]30,教育就是通过老师对学生的强制影响过程,并努力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的。

冯友兰认为: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2]286。

哲学就是为了教育人成为圣人的方法,这里不仅肯定了哲学的价值,同时也说明教育的作用。

大学不仅是教学机构,也是科研机构。

研究可以使文化得到提升,走向“高、精、尖”,而教学则将知识和方法教授给学生,达到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冯友兰曾任职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这样论述大学教育:一个大学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的宝库。

它对人类社会所负的任务用一句老话说就是“既往开来”,古人常说“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但现在这句话可改为“一事不知,大学之耻。

”[3]160。

“一个真正的大学……他应该是一个专家集团,里面应该是什么专家都有。

这一种专家集团,是国家的智囊团。

……我所谓大大学,就是这一类的大学。

我说大大学,因为在世界各国中,不见所有地大学都能负起这个任务。

……严格地说,这些大学,不应该称为大学,不过事实上他们也称为大学,所以我们可以称真正地大学为大大学。

”[4]457。

对于大学教育,冯友兰的论述是精辟的。

站在全局的立场上进行考虑,大学者为何,不应仅仅注重科研,也不能仅仅注重教学,两者要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推动学术的向前发展,才会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两者缺一不可。

教育更应该让更多的人学习到真、善、美。

冯友兰先生对青年的成长给予很高的关注,期望用教育来指导他们追求完美的人格,并注重品质和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真正的教育目的,是在于使人知人的应该是什么,并且使人照着“应该是什么”去做,但没有并不能对于任何人都有相同底功效,虽真正的教育是如此,况且并不是任何人,都受过真正底教育[4]421。

当然,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这是教育的必备环节,冯友兰先生希望将知识传递地更多的年轻人,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

同时,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要让学子学会发现真善美的能力,冯友兰说:

“就普通所谓真善美说,‘真’是对于一句话说的,‘善’是对于一种行为说的,‘美’是对于一种形象说的……人不能凭直觉,知道某句话是真,但知道某一形象是美,则是专凭直觉的,人知道某一行为是善,是不是专凭直觉。

”[4]421。

教育是一种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不仅要教育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德,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发现真、善、美。

而教育方式也不需要完全一样,诗歌、艺术、音乐等等都可以达到效果。

如著名的教育家黄济曾说:“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非常重视诗教和乐教,并把它与政治及伦理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5]冯友兰先生将这些都作为教育的工具,需要好好利用,实现其在教育方面应有的价值。

无形教育,是冯友兰先生所极力提倡的。

他认为教育学生在课堂听讲,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在图书馆里读书,是传统的有形教育。

而无形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如此久远,积累的如此深厚,民俗文化如此浓厚,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无形教育。

冯友兰先生说:我们现在太注重有形的教育了。

例如教学生读书,作实验,听讲等等,都是所谓有形的教育。

有形的教育,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所谓教育者,却并不只限于此。

另外有一种所谓无形的教育。

这种教育,并不靠学生读书,听讲,而只用另外一种方法,使学生潜移默化,改过迁善,而不自知。

大概关于知识方面的教育是非用有形的教育不可的;至于关于道德方面的教育,若专靠有形的教育,恐怕是不能有什么功效的。

“声色之化民末也。

”这是一句老话,但却是一个真理。

严格说来,我们不能只“教”人,使他成为道德的;我们还要“化”人,使他成为道德的。

青年学生,平日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大部分是有形的教育,在暑假中間我们应该与他们以机会,教他们受一点他们平日在学校里所不能受的无形教育[4]146。

无形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手段,学生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口耳相传即可达到,且效果较好。

冯先生希望多重视无形教育,即使学生远离课堂,也在时时处处受到教育。

无形教育和有形教育一样,显然是重要的、必要的。

无形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民俗文化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学校也要组织或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无形教育,给学生以精神熏陶。

冯先生还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问题,他说:“我们若能使多数青年学生,都到过秦皇、汉武的陵寝一次,对于青年精神上的效力,要胜过派许多民族扫墓专使。

我们若能够使多数的青年,都到过孔子的故乡去一次,对于青年精神上的效力,要胜过举行多少次的丁祭。

我们若能够使多数的青年,都实际见到政府建设的努力与成绩,对于青年精神上的效力,要胜过许多宣传部的宣传。

”[4]148。

二、《中国哲学简史》的编纂及影响。

书名《中国哲学小史》,后来有法文、意大利文、南斯拉夫文译本,直到1984年才出中文本”,当然还有其他语言的翻译本,如日文、西班牙文等等,成为国外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书籍,至今仍然是世界众多大学的哲学通用教材。

命名为《中国哲学小史》,而出版时将其命名为《中国哲学简史》,原因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为了应对国内的需要,已经写成了一部简易的《中国哲学小史》,为了不与之重名而导致混淆,故而将此翻译稿命名为《中国哲学简史》。

随后,又有赵复三先生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问世。

涂译本和赵译本在思想内容上,并无二致,只是语言有所不同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赵译本的版本前,附有《英文版编者引言》,其作者是布德,他是英文版书稿的编辑者。

从布德教授的引言中,可知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了解还不够,他说:“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人,如果请他们列举中国的主要哲学家,除非是汉学专家,大概能举出的中国哲学家只有孔子,或可能再加一个老子。

这个看法,甚至对于一般哲学教师来说,恐怕也不为过。

”“有关中国哲学的英文书籍和文章为数并不少,但通常若不是太专门,就是通俗到了乏味、没有价值的地步。

读者现在手持的这卷书堪称是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这样一本书出自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学者之一的笔下,就它的问世,有了更大的意义。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