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大全(12篇)

时间:2023-12-16 18:51:28 作者:文轩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一段经历或一项任务的思考和总结得出的个人感悟。以下是一些读者们的心得体会,他们分享了自己在不同领域、不同经验中的感悟和收获。

在市委常委理论学习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讲话

一、调查研究,帮助百姓破解难题。

二、整修道路。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2002年村委会决心做第三件实事,为百姓修一条致富路群众渴望修路,但牵扯到自家利益都不愿意。村干部逐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由于劳累过度,村干部一次次累病在工地上,群众看到村干部这样辛苦,都被感动得掉下了眼泪,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四家村新修道路11000延长米,由于道路畅通无阻,当年,老百姓农产品全部兜售一空。

在**市妇联举办的女村官座谈会上我们四家村的事迹感动了时任**市委书记孙春兰当即敦促有关领导支持和帮助村级女干部。去年在**和庄河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帮助下投资近46万元。目前全村16个屯39条道路21000米道路全部畅通无阻。20通过争取对口帮扶又投资近40万元兴建了村委会办公室、村民文化活动室288平米还兴建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使百姓在闲暇之余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克服困难。带领群众致富。

引导农民发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致富项目,也是村委会不可忽视的重要职责。许多群众想上致富项目苦于缺少资金,村委会经多次与信用社联系沟通,通过联保等方式帮助发展家庭项目的农户贷款46万元,引导大家养猪、养鸡、种蘑菇。几年来,先后帮助140多户发展起家庭项目,其中刘远斌、谭安传等农户通过贷款发展养殖业,当年就收人近2万元。为了使更多家庭早日过上小康的`日子,村委会还从外地引进韩国辣椒、草霉等项目,发动群众联片向外承包土地440亩,农户除了收人承包费外,180多人有了打工赚钱的机会。2005年全村908户发展家庭项目的户数占93,人均收人实现4735元。

四、清正廉洁,维护集体利益。

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村干部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疾苦是村干部的基本准则。,因四家村与鞠家村合并,原四家村村委会的房子要拍卖,一位村民找到了村领导掏出1000元钱塞给她想买下来,当即被她拒绝,告诉他明天只管竞标好了。第二天,那位村民一大早又来到了村干部家中趁她不注意将1000元钱偷放在褥子下。后来这位村民在竞标中如愿以偿的买到了房子,而他出的10000元钱是最高的。村里干部打收据时,这位村干部对会计说:“房价是11000元。”村干部疑惑,于是她向大家道出了原委。那位村民送的1000元就这样交了公。几年来。村干部不仅没有多占集体和百姓一分钱,右时连自己的家庭收人都搭上了。有的村干部身兼数职,但只拿一份工资,仅此每年给集体节省开支上万元。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经民主测评群众满意率达100。

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部分农民发展家庭项目,急需启动资金;

三、农村特困户还需要政府加大扶贫救济力度。

几点建议和对策:

1、继续加大农村基础建设投人力度。农田基本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预算和支出,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实行对口帮扶,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和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物质保障。

2、继续实行发展农业优惠政策。近年来,在农业优惠政策的帮助下,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但仍有部分农户发展家庭项目资金紧缺。同时,继续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由于男劳力外出打工,农村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对农村特闲户、五保户及因意外事件致贫的特困户,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扶贫救济力度,帮助和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当前,各地对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上海,更是把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农村建设总体形势不错,各级政府决心大,动作快,投资多,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明显。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顺利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这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次,上海市委把全会的主题,聚焦为新郊区新农村建设;这也是上海发展中的第一次,上海市委以决议的形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推进政策和工作措施。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地区还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重视形式,轻视内容,对农村产业建设支持不够;重视政府作用,忽视社会力量参与,对调动和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作用不够;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关注不够。

我认为,在下一步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六大关系。

一要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和农民的作用都很重要,但两者在建设中地位有所不同,政府起主导作用,农民则是建设的主体。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要根据农民的真实需要,搞好规划,增加公共投资,提供公共服务,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要让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贴近农民的需要,着重在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下功夫。要让农民感受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是建设的主体,自觉参与规划制定,积极为改变家乡面貌贡献自身力量。从目前新农村建设实践看,各级政府的决心大、动作快,调集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而对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得不够,发挥得也不充分,一些农民还处于观望态度,甚至还有一些等靠要的思想。今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农民个人的关系,政府该干什么,农民要做什么,要尽量界定清楚。同时,政府要通过引导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二要处理好“近”和“远”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既有长远任务,也有近期任务。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要根据基本国情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制订出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长远规划,同时选好切入点,解决好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贵、养老难、生活环境差等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要按照规划,有步骤地展开,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要量力而行。同时,还必须考虑农民长远发展的需要,从现在起就要谋划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如何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如何解决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如何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问题;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三要处理好“城”和“乡”的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需要农业、农村的迅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动、互补关系。新农村建设不但不排斥、不阻碍城市化,而且还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培训及转移、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提高,去推动城市化。同时,一些农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小城镇,这对促进城市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农村为了解决城市的吃饭问题、饮水问题,发展工业受到限制,而农业的效益远远低于工业,这也可以说是农村为大局所作的贡献和牺牲。对于农村人口,他们所需要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必须提供,他们赖以生存的产业发展,政府也必须给予必要的支持。否则,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农民享受不到或很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社会结构必然会失衡,现代化进程也可能会被打断。当然,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可以将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移这一因素考虑进去,一方面促进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减少农业人口,使农业成为少数专业农民的主业,逐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励志天下)。

四要处理好“表”和“里”的关系。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形象多,偏重于抓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项目,比如搞道路硬化、墙面白化,这些形象要抓,但更不能忽视那些影响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关键项目,如抓好农业、农村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要多出实招,突出重点。新农村建设好比是一辆赛车,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制度建设则是“四个轮子”,一个也不能少。特别是从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上来看,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更不应该被忽视,它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应该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五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不搞试点不行,光搞试点不推广也不行,因为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所以等试点全部搞好再推广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展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将试点建设和推广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以点带面。从目前新农村建设进展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包括我们上海,十分重视试点工作,在示范试点镇、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大、进展快,路电水气、通讯、广播电视、学校、卫生所等改造建设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示范试点的经验如何向面上推广,如何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筹集必要的资金,向示范试点以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让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到最必要的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政府在这方面考虑的还不够。在农村建设中搞示范试点,让一部分农民优先享受到公共产品服务的“阳光”,是在现阶段根据国情做出的必要选择,但是,当试点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应尽快组织力量向农村各地推广,使试点之外的农民也能尽快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六要处理好“上”和“下”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的供给、产业能力建设、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建设等都有明显的层次性,作为地方政府,市、区、镇也应根据权力分配和财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一些大型工程和项目,牵涉面广,需要资金多,市政府应予以承担,而在区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救灾、扶贫等方面,市政府要协调区、镇,制定政策,明确各级职责,明确资金来源,防止上级喊口号,下级等政策,“眼睛向上”,依赖上级政府的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不仅解决了建设新农村“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之所以这么说,首先,农民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自古以来,所有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无不凝聚着万千农民的心血与智慧。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正是有了农民这一反抗侵略、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才铸就了民族抗争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建国以来,国家采取了以农补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方针,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进步,同时,经过几十年农民艰苦卓绝地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因为有了小岗村十几户农民“分田到户”的改革创举,就有了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农民的这种首创精神,才促成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新的发展局面。其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能力。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根本改变,公共财政特别是支农财力仍很薄弱,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需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主要依靠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决定了农民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村经济活动的自由主体,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将主要是引导和扶持,而不是大包大揽,否则,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掩盖农民的主体地位,让新农村建设丧失其根本的基础的力量。第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为亿万农民谋划福祉的治国方略。在实施和推进中,国家必定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由此必将会吸引、带动社会各方力量、各种生产要素投向新农村建设,其结果一定会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明发展,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农村社会构成的主体,长期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自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主要的受益者。从当前看,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认识上的问题。对农民的认识上,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认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不相信依靠农民能够建设新农村。同时,从农民自身看,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自强、自主、自由的意识不强。二是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三是体制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这些制度包括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用工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既损害了农民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主导力量的各级政府,必须突出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要通过宣传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在这方面要突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宣传政策。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对农民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通过宣传新农村建设意义、任务、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将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二是注重典型引带。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注重树立新风。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树立农村良好民风,营造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2、要通过办实事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我们**县县委、县政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在“面”上,我们提出以解决农民“增收难、行路难、饮水难、养老难、上学难、就医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点”上,我们建设**村等__个新农村示范村,使其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等各个方面发挥好示范作用。

3、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积极研究生产发展问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种养业发展,以特取胜,以优取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拓宽输出渠道,提高培训水平,增加劳务收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积极支持乡村干部、农村经营管理能人、产业大户和具备一技之长的农民自主创业,开发农副产品资源,促进农村货畅其流。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造完善市场体系,为农民自主创业搭建平台。

4、要通过完善机制保护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日等制度,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力度,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商议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二是农民培训教育机制。加大“阳光工程”工作力度,建好县职业技术学校和乡村农民培训机构,积极培育技能型、文明型农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健全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采取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办法,构建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适度提高救助标准,健全救助体系。

新农村建设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市委、市政府调整新驻村工作队的安排布署,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以规划为先导,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突破口,以开展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我们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现将今年以来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明纪律,以村为家。

坚持用制度约束队员、管好队员的原则,参照以往驻村工作管理经验,我们制定了《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队员学习、会议制度》、《定期汇报制度》、《调查研究和走访群众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建立了工作大事记簿、民情日记簿、学习记录簿、队员在岗在位签到簿等“五簿”,并要求工作队员吃住在村,集体食宿,与单位工作脱钩,真正把心思用在驻村上,把精力集中到帮扶上,全心全意地搞好所驻村的帮扶工作。

二、深入调查,摸清村情,制定计划。

我工作队自驻卧龙乡浑河村以来,在听取了乡党委、及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汇报后,又先后召开了村两委班子、村组部分党员干部及群众代表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并通过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走访调查听取群众的呼声,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基本上摸清了村情、社情和民意,为下一步制定工作规划、确立帮扶工作目标等做了一些工作。

浑河村辖4个自然村,12个村民组,2400人,311国道、永毫淮高速穿村而过,西邻药都毫州,可谓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蕴含着极大发展潜力。该村系永城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度确定为一般村庄整合的中心村。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浑河中心村建设进度快,效果好,深受上级领导好评。(文章阅读网:)。

三、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妥善解决新居闲地。

我村虽然仅有4个自然村,但各村居住分散,相距甚远,又交通不便,且老庄盘闲盘闲大量土地,极大浪费了国土资源。在四议两分开活动中,我们充分发展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作用,发扬民主、集中民智,经村委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最后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一致通过集中整理浑河一、二、三组的旧庄盘,全村统一搬迁,集中建设新居的共识,之后邀请市规划局规划设计。

规划区中3个村民组有居民780人,房屋近800间,且原先自建时没有规划,标准不一。经大胆探索,寻找到一条“车轮式”老庄新建的科学方法,即实行一房一宅,多余的废闲地可用来置换,长期租用给其他人使用。

四、和谐拆除违规建筑。

根据新的规划,原自建房屋有26处不符合规划,严重影响市容和新规划实施,村理事会集中召开涉及户的会议,经协商,这些户从大局出发,一致达成“村委会经一拆除,优生安置住宅,予以适当补贴”的共识,在村委会的积极努力下,影响中心居住区建设的26处房屋,仅用8天就全部拆除干净。

五、自力更生整治规划区内沟沟洼洼。

新规划区内有大小坑塘8个,平整用土需2万立方,村民集思广益,由村委组织,发动群众,自备取土,运土车辆,20多个日夜的辛勤劳动,挖掘清淤小洪河5公里,同时平整了规划区内的洼洼坑坑,做到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开发两促进。

六、开展环境整治,共享创建成果。

为树立良好形象,我村于今年6月成立社区管理办公室,树委付主任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聘请4名保洁人员,每天清运街上垃圾,保洁员每人月工资200元,村委与居民签定门前五包合同,每天下午5点前把室内外清扫干净,用塑料袋盛装起来,适时洒水,始终保持居住区的干净整洁。

一年来,浑河村新修水泥路二纵一横,共8800平方米,修建下水道1700米,按照“一条街道一个模式”的标准,建设新居6300平方米;街道两侧全部绿化;建设占地30余亩骨灰堂一座,寄宿制学校正在紧锣密鼓施工。

八、工作队重点帮扶的具体工作如下:

1、帮助村两委收取今年的新农合医疗款,并发放新农合政策宣传单200余份。

2、协助本村组织召开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并与村全体党员一起学习。

3、协助本村搞好平安建设工作,帮助该村发放并安装电子狗。

4、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党的声音进入家家户户。截止目前,驻村工作队联系电影公司为该村放映2场。还多次利用广播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甲流感及禽流感的预防及防治、新农合的收费及报销标准等政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5、积极推行“4+2”工作法,让农村的事务由农民自已议、自己定、自已干、自已管,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四议”、“两公开”,真正让村民当家作主,让老百姓说话,较好地解决了该村农村低保办理、新农合款的收取、打更巡逻、土地搬迁选址等村级事项。

6、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开展了文明家庭、卫生家庭、好媳妇、好妯娌评选工作。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制定评选“文明家庭”、“卫生家”、“好媳妇”、“好妯娌”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开展了评选活动,通过开展评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文明程度。使该村形成了讲文明、讲卫生、互帮互带孝敬老人、崇尚科学地好风气。

今年五月以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现场推进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社区新农村建设实施,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社区位于--中心城镇西北边,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有-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城镇人口----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个党支部,党员--名。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兴办了集体、个私企业,使社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二、主要做法(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充分发挥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乡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乡、社区、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周五定期到社区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二)深入广泛地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社区和居民小组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社区党总支利用广播,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发展为拉动社区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社区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中心城镇边,有丰富的水泥配料资源等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农业产业发展部”、“社区工业发展部”、“矿产资源开发部”、“劳务输出服务部”。“农业产业发展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组织农户为商家生产订单蔬菜、生猪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社区工业发展部”负责租赁企业生产线进行半成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部”负责向企业直接供给原料,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劳务输出服务部”负责对到企业打工的人员进行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进行相应的管理。今年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四)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发展配套工业,签订了《劳务承包和租赁意向协议书》,进行了生产加工,招聘了---名剩余劳动力,聘请了专家对新聘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技术要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截止现在,劳务经济已达--万元,增加集体收入-万元。矿产资源部每月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元。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经济作物种植、生猪养殖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总支+协会”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蔬菜、养殖等协会,积极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值----万元,使农户人均比去年增收230元。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投资-万元,完成了三个居民小组新区规划,制定了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现已办好了新区建设土地使用的有关手续。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组建起了宣传、科技、法制、文艺四支队伍,有地开展了活动;成立了社区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召开“三务”质询听证会,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三、取得的经验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工作1、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原创文章,尽在网络络网。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甲良镇甲良村位于荔波县北部,是镇政府所在地,距荔波县城37公里,“独荔”“甲麻”公路穿境而过,交通非常、便利,全村由原来的甲良、洞庭、金对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辖24个村民小组,1556户,总人口4960人,主要居住布依族、水族,以布依族为主,少数民族占99%,全村土地面积29.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3亩,其中:田1979亩、土1224亩,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辣椒、西红柿为主。几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党委的、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共同努力,全村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现将我村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1、完成拉干组1.5公里的通车公路,投入10万元。2、县水利局投入资金1万元维修牛行组、蔡家组水渠1.5公里,解决100亩的灌溉面积.3、县水利局在干广投入30多万元,新建干广人饮工程,解决干广、拉料、甲言200户饮水困难。4、完成三孔桥清淤堵漏7.5公里,投工余个、投入资金15000元用于购买水泥、石粉。解决石板村、甲良村和梅桃村部分农田灌溉500亩。5、争取政府抗旱资金3000元,新建板六组水井80立方米,解决65户饮水困难。6、完成甲良村办公楼维修,投入资金2万元。7、镇政府投入资金80万元完成甲良村2个路口和斗牛场及的建设。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一)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县委县政府把甲良村列为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村支两委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位成员,分片负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二)做好村级发展规划。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甲良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甲良村农民增收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甲良村党员发展规划》、。(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甲良村工作制度》《甲良村民主决议制度》、《甲良村党员发展教育制度》《甲良村党务村务公开制度》《甲良村村规民约》等,、、达到民主管理的要求。(四)完善组织活动阵地。一是着力抓好远程教育管理。明确“一村一大”为远程教育操作管理人员,完善相关设备制度、学习制度、站点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资源光碟下载刻录。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1、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不及时到位,很多建设没有得到实施。2、有部分小组的道路没有硬化,小组的道路硬化质量差,加上多年失修,损坏严重,凸凹不平。下步工作重点:一是大力开掘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四、下步工作重点:

根据群众的需求及时刻录更多的光碟给他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二是加大创建示范点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村一品辣椒、西红柿等”特色产业,三是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通过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政策,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有意愿创业党员创造有利条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解决他们在创业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其创业有途径、有资金、有技术。四是切实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力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五是继续争取上级资金解决拉料组、吊井组、甲言组、塘米上下组、拉干组、干广组板六组的路面硬化,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虚心向各弟兄村学习,寻找差距,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加强村级党建工作,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在市委常委理论学习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开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年初,中央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永仁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永仁”的重要内容。“十五”期间,县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按照“围绕一个目标、促进两个转变、打好三个基础、实施四大战略、培育五大产业、实现六个突破”的发展思路,以调整结构、加快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积极推进农村“三化”进程,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到底,全县农村通电率达100,乡村通路率达100,乡村通弹石路率达57,农田水利化程度为66.8,农村人畜饮用自来水率达5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2元。“十五”时期,全县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秩序良好,民族团结和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十一五”加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加快“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永仁小康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目前,我县农业农村发展态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全面建设永仁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全县还有贫困村28个,贫困人口11825户45159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48.9,其中绝对贫困人口3135户11297人。我们面对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利机遇,更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县农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没有实质性提高;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增收的渠道不宽,持续增长难度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重点户、专业户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农村发展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农村贫困群体依然庞大,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十分严峻;长期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没有消除。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从永仁县情实际可以看出,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是建立在起点低、底子薄、尚处于扶贫攻坚阶段的基础之上,还属于低水平的起步阶段,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但也具有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一是有党的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中央决定,从20起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不仅是对农民负担的切实减轻,更是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彻底解放,它必将极大激发全体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同时,中央还出台了加大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发展及农机具、良种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为我们建设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有内外发展环境的有力促动。从大的环境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这有利于促进永仁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南永公路、108国道路面等级的提升,使交通闭塞的永仁区位优势日益显现,从经济发展的末端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也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县内环境看,县委十届八次全会、“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的头等大事来抓,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村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全县建设新农村的热潮正逐步形成。三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倾情联动。全县已形成了各级各部门合力帮扶贫困村、建设小康示范村制度,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良好成效,极大地促进了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争取各类企业、省州有关单位及永仁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对我县农村的帮扶,在全社会形成了共同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有群众参与的积极互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宽、更广的舞台,他们热情高涨,一定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

领下,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五是各级领导班子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团结干事,心齐气顺,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意识和愿望十分迫切,对“十一五”发展充满信心。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一定要准确把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加快永仁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抓紧抓实,全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二、明确任务,准确把握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不是一个新命题,却有着全新的意义,具有背景条件新、目标要求高、内容更丰富和推进力度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省州党委的部署,从永仁的实际出发,认真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十一五”时期,是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五个必须”,把握“四条原则”,围绕“一个目标”,开展“五进农家活动”,实现“五个突破”,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农村文明进步。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人与自然和谐、人民生活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五个必须”。就是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把握“四条原则”。一是政府引导,农民建设原则。按照政府引导、乡村组织、农民为主的要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取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二是分类指导,一村一策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从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确立目标、任务和措施,按照示范村、特色村(文化村、生态村、文明村、科技村、旅游村、专业村等)、整治村等不同类型,有梯次地推进。三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以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与农田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及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相衔接,按照产业相对积聚,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农村基础设施各类要素相对集合的要求,以现代乡村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四是典型示范,有序推进原则。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统一部署,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先行试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着力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广泛宣传,逐步推进。

围绕“一个目标”。从2008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启动新农村建设。到,全县50的村基本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在“十一五”期间,每年选择7个人口在30―50户的自然村(自然形成、集中居住的村落),整合资源,集中扶持,初步建成一批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宽裕、村容村貌整洁、村风民俗良好、公共服务配套、管理科学民主的示范村,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到,至少建成35个新农村示范点。

开展“五进农家活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深入扎实开展先进生产进农家、幸福生活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美化整洁进农家、和谐民主进农家的“五进农家”实践活动,全力组织实施“抓百村建千村促万村”工程,建设有永仁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五个突破”。通过开展“五进农家”实践活动,实施“抓百村建千村促万村”工程,在农业产业化上有新突破、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上有新突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上有新突破、和谐农村建设上有新突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突破。

按照上述目标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全力抓好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的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一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稳定和完善承包关系。在实行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避免土地摞荒、滥用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导向”、“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稳妥开展土地承包流转的机制。二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借全面取消农业税的东风,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综合改革,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按照中央“多予、少取”的方针,不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同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三要推进各项改革。按照中央取消一切限制农民群众创业的政策法规,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的要求,进一步在农村管理体制、经营体制、投融资体制、流通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打造优良环境。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一要大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项目支持,着力抓好基本农田、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各乡(镇)继续着力搞好优质烟、优质米、畜牧、蚕桑、板栗、核桃、草莓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培强农业支柱产业,带动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三要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要做好流通型企业的帮扶工作,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建设农副产品初级加工基地,把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促进农产品流通。四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三)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后劲。一要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按照市场需求,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实现“一村一品”。积极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增效,增加农民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各乡(镇)要把发展乡(镇)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培育产业支撑,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切实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整合包装一批生态基地、资源加工、城镇建设等项目,引导外地大企业、大资本进入农村各个领域,培育一批大龙头,建设一批大基地,发展一批大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增强农民增收后劲。所有的试点村都要有一个特色的产业支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力度,针对不同村的具体情况,切实将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通过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二要继续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方针,增加扶贫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的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搬迁。把整村推进与安居温饱、以工代赈、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小额信贷、产业扶贫、劳务输出、对口帮扶、科教扶贫等工作相结合,建立稳定、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确保各项扶贫措施进乡、入村、到户,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四)积极培养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造就主力军。一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完善农民培训网络,建立村民活动中心和文化室,定期举办农民培训班,落实农民学习计划,实施绿色证书、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实用农业科技培训工程,提高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二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着力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普九”水平。今年,要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民活动中心和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素质,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名村。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引导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按照城乡保障项目基本相同,保障标准逐步趋同的原则,健全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三要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五)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打造新风貌。村容村貌的整洁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村容村貌建设,必须总体部署,全面发动。当前,要加快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要严格按照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的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在村镇规划的指导下,修编土地总体利用规划,根据各村组的不同发展状况,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建设,重点加强村庄道路和公共设施建设,打造一批规划有序、环境整洁、村风文明的示范村。同时,要立足实际,尊重群众,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硬化道路联到户,水利沟渠联到地,绿化美化联庭院、活动阵地联村民”的目标要求,依托水利、林业、交通、农业、扶贫等项目,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要以创建文明村为动力,扎实推进“一池三改”,加快垃圾集中堆放和垃圾池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六)推进和谐民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铸造灵魂。和谐的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要在新农村建设中逐步完善村民自治,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三公开”工作。同时,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建好美丽家园,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破除迷信,移风易俗,逐步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当前,一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农村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提高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三要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村镇”活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干部,重点在基层。我们要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从心底里把农业作为我们的“生存产业”,把农民作为我们的“衣食父母”,把农村作为我们的“共同家园”,带着亲民爱民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县委、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成立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并从经费和工作用车上给予保障。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实施规划,做好具体部署,推进工作落实。要以正在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投身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要因势利导,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任务、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在全县上下形成人人关心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社会各方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一切社会资源,形成合力,统筹推进。要整合政策资源,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我县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扶持政策,尤其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合作医疗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要整合建设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并整合各项涉农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各乡(镇)也要相应安排配套资金予以保障。县级有关部门在制订工作计划、安排建设项目时要向新农村倾斜,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要优先规划、优先立项、优先实施。要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精心编制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要按照“经营村庄”的理念,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善于探索,敢于突破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研究一切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办法措施。要通过“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方式,动员和组织农民积极投身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投工投劳,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按照“县指导、乡(镇)主抓、村实施”的原则,建立逐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落实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明确县级各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职责。各乡(镇)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为一个个子项目,逐个落实到位。各村(居)委会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主体,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新农村建设制度和县级各部门结对共建制度,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适时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这项工作有序开展。建立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机制,列入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锐意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细致的工作,努力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

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广大农民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的光荣任务。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构建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是积极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谋福利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为了配合区政府、区卫生局完善我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促进我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我院就此问题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供各位领导参考。

xx镇位于xx市东北部,与xx区、xx县、xx区相邻,辖区10个自然村,目前有常驻人口3.4万人。xx镇内有卫生院一所――xxx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共10个。除xx村卫生所人员比较集中外,其他卫生所的人员较分散,而且xx村的卫生所已经停业多日,具体原因暂不清楚。各村对卫生所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不够,农村社区卫生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我们觉得各村应把加强农村卫生所建设当做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应该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农村卫生工作做好了,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农民问题的解决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应把散在的乡医集中起来,统一成立村卫生所,集中管理,为两级组织管理和一体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在时机成熟时可以将部分农村卫生所转型为社区服务站,由卫生院统一管理,社区服务站或卫生所在药品管理上还做到了二个坚持:一是所需药品及医疗器械一律由卫生院供应或监督购进,基本杜绝了乡村医生私自进药现象,有效地保证了药品质量;二是坚持规范管理,药品分类存放,定期检查,有效地避免了药品的霉烂变质,过期失效,使农民吃上安全放心药。同时抓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内部管理,提高档次,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农村卫生所或社区服务站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巩固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提供优质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加强乡村医生管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强化对乡村医生思想作风、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和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及道德修养。对乡村医生一律实行聘任上岗。卫生院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正规化、系统化培训,确保全年培训不少于12天,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要在乡村医生中开展《刑法》及《执业医师法》的学习和讨论,充分认识到危害公共卫生罪的含义、犯罪构成及量刑标准,严格遵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遵守医政规范,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并且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卫生所的投入,为以后的卫生所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并且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真正让农村卫生所的乡医享受到保护措施,让他们踏踏实实的在岗位上工作。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隔离消毒,规范处方书写,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各卫生室都要建立门出诊登记簿等台帐,积极配合卫生院搞好儿保、妇保、防保及防病治病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各类传染病比较复杂时期,禽流感还没有过去,农村卫生所作为最基层的医疗单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农村卫生所的优势,做好对村内居民的健康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居民健康保健意识。在全区创建全国中医先进区的大潮中,我镇各村卫生所还应保持在中医药上的更新和利用。

农村卫生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我院要与乡村医生搞好配合,加强对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把乡村一体化管理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工作做好,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区域性卫生保健网络。我们认为包括我们在内的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全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农村建设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主义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它是一个很理想的境界,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

今天跟随肖港财政所支部组织的考察团,参观了的孝南区朋兴乡华光、建光、五红等五个村的新农村建设,一路走来,一路慷慨,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看到了咱们的基层干部通过辛勤劳作也干出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找到了工作中与兄弟单位之间的差距。忧的是这些差距太大了,简直是两重天,有村与村之间的差距,有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差距,有与兄弟乡镇的差距,有直观的差差距,也有内在的差距。在下步的工作中,要努力改进。

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概括地说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更简单地说,所谓“新农村”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尽管说只有五句话二十个字或者说十五个字,很精辟,但它包括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各个层面,包括工业、农业、社会稳定、小城镇建设、计划生育各个行业,包括生产、生活、邻里相处等各个环节等。这些所有的工作都是每一个村干部的职责,只有每个干部尽心尽责干好各自的工作,全村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会较顺利。因此我代表共二村承诺:自觉承担起在新农村中各自的工作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跑拼争抢的精神,坚持标准高、要求严、作风硬、效果实的工作原则,做大做强种养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参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学习心得体会

我镇30多名指导员分乘两辆中巴车,于26日上午8点从xx镇出发,首先到了xx镇xx村xx组,xx县新农办的吴主任等东道主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了,吴主任为我们介绍了xx组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接着又到了xx镇厚丰村新农村建设点参观正在建设中的新农村示范点,吴主任和村支部书记为我们讲解了这一示范点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接着又到xx村xx庄新农村建设点,吴主任作了介绍和讲解。顺着xx公路,接着我们到了xx县xx集团搬迁移民安置的新农村建设点,参观完这一示范点接着到了xx县城,集体逛了步行街,参观了xx县文庙,然后到了xx县招待所,吃过早饭稍作休息后,下午接着到xx镇董扁村、安石村进行参观学习,吴主任均为我们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讲解。

1、xx组建设点,通过组织村民理事会,采取村民互助建房的形式,完成18户农户的民居房新建,部分农户民居房的防险加固,并对墙体进行了美观粉刷,因此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下拨100多万元资金为该组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桥,解决了村民出行困难的老大难问题。

2、厚丰村建设点,通过山区村民用宅基地置换的方式,通过统一的规划,整合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村民投资建设为主,形成村民居住的相对集中,结合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让有条件的农户按指定户型建设民居房。

3、xx庄建设点,经过政府组织完成平整地基后,划给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建设民居房,政府按新农村民居房建设补助进行补助,并协调农业银行给予每户5万元以内的贷款,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将由农户投工投劳进行建设。通过xx庄点的建设,将把附近几个自然村连为一体,并对周边新农村建设起示范作用。

4、xx集团搬迁移民安置示范点,由于xx集团的搬迁,对部分农户的土地和房屋进行了拆迁,政府按规定补偿了征地补偿资金,再由政府统一规划,以新农村民居房建设的政策作补助进行建设,得到xx集团每户30吨水泥的补助,政府统一提供厨房用瓦和院子的围栏,建成了一个以体验茶文化为目标现代新农村。

5、董扁村建设点,该村地处xx城郊,由于原居住地滑坡导致必需进行建设,村民通过置换的方式获得宅基地,政府帮助规划建设一条进村弹石路,农户按要求的户型建设,享受相应新农村民居房建设补助政策。经过建设,建成了一个干净整洁漂亮的村子,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并安排资金给予建设了一个村民文化活动室。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靠进城务工经商和在村内一个核桃加工厂打工取得的收入。

6、安石村,通过建设高优生态茶园,茶园内间作核桃、李子、桃子等水果,茶叶生产以产业协会的管理方式,依托香竹箐茶厂、稳龙茶叶公司两个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盘活产业发展,为农户带来较高经济收入。民居房建设上,一部分农户按要求的户型建设了新民居,一部分农户住房改换了彩色瓦和粉刷了墙体。该村建设成就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建设了一条宽敞的水泥硬板路。优美的茶园、果园、别致漂亮的村落查于其间,实属人间一仙境。

新农村建设要以居住相对集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农村集贸市场建设,逐步把农民从单一从事农业逐步向其他行业转移,多种渠道增加农户收入来源,保障新农民安居乐业。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农村的根本保证,是推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保持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2、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入推进“三级联创”活动,积极培育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群共建富民行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也要看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级党组织的现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目标任务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农村党组织重视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一手硬、一手软”;有的乡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服务功能弱化,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活力不足,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少数干部科技文化素质、作风不民主,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好局面,削弱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基础,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好,才能妥善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一届十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来进行。坚持新导向,把为加快发展服务、为稳定大局服务、为群众利益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落到实处;建立新体系,健全网络完善、覆盖全面的基层党组织,扩大党在农村的工作覆盖面;拓宽新途径,以开放为标志、创新为动力、放活为手段,不断创新党员发挥作用的特色载体;构建新格局,建立党群互动、上下联动、社会推动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格局。

二、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4、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围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5、促进社会事业进步。围绕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加大村镇基础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认真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6、领导农村各种组织。围绕实现民主管理,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理顺“两委”关系,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加强对共青团、妇女、民兵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从各自的特点出发开展活动;加快发展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性服务组织,引导和帮助农民更有成效地进入市场,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

7、教育培训新型农民。进一步加强动员宣传,组织、引导和带领农民全面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农民知法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科学致富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造就一大批有较高科技素质的新型农民。

三、大力推进创业型乡村班子和致富带头人群体建设。

8、科学调整乡村班子。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探索新时期用人标准,改进选人方式,建立科学规范、充满活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任机制,着力打造创业型乡村班子。结合实际,大力推行“两推一选”、“双推双投”等办法,把素质好、能力强、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拔为村党组织书记。鼓励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提倡“两委”成员通过选举交叉任职,三年内“一肩挑”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认真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和“一村一能人”计划,确保每个村班子中至少有1名大学生和一名致富带头人。

9、健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定量与定。

性相结合,从先进性建设、精神文明、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务规范管理、公益事业、农村稳定、群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细化量化指标,制定创业型乡村班子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根据实绩考核情况,建立创业排行榜,完善奖惩措施,树立正确导向,激励乡村班子想事干事、推动发展。

10、深入实施“四培养”工程。加快党员干部素质升级步伐,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深入开展“学习付华廷、当好带头人,学习兴十四、建设新农村”活动,每个县(市)区都要培养树立3至5名“付华廷、佘树德式”的村党组织书记;积极推行开放式选学,加强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培养造就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市场经纪人、群众贴心人“五型”党员干部。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经费要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党费给予适当补贴。

11、充分发挥农村“技能型”人才作用。以乡镇为单位,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各类能人为主体,分类建立人才库,研究制定管理办法。积极引导农村各类技术人员、乡土人才充分发挥作用,面向农民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科技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职业化程度。进一步强化人才共享观念,建立人才聘用制度,借助“外脑”推动农村发展。

四、不断创新示范群众、服务群众、致富群众的有效载体。

12、大力开展“样板村”创建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新农村“样板村”创建活动。认真研究推进“样板村”建设的具体意见,细化创建标准,整合社会资源,制定优先发展政策,加强重点指导,着力培养一批示范作用强、有牵动力的样板村,牵动新农村建设步伐。每个县(市)区培养树立“样板村”不少于10个,一定五年不变,充分发挥示范引带功能。

13、规模推进党群共建“四个工作模式”。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探索建立政策扶持、资金援助、规范管理、跟踪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推行取消坐班制、鼓励支持乡村干部领办创办新经济组织的有效办法,强化在农村新经济组织中培养干部、选拔人才的具体措施,使乡村干部、党员和各类能人充分发挥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每个县(市)区建立“四个工作模式”示范点不少于10个,每个乡镇新组建产业示范服务基地2个以上,农民股份公司2个以上,专业合作社(或协会)3个以上,每个村新组建党员服务区经济联合体1个以上。

14、积极组建乡镇干部助农服务队。着眼于解决乡村党组织服务功能不强、党员干部服务作用不突出的问题,以乡镇干部为主体组建助农服务队,面向群众公开职责任务、个人特长、联系方式,开展政策宣传服务、法律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服务、信息提供服务、劳务输出服务、技能培训服务、贫困救助服务,并健全完善管理、考核、奖惩机制,把乡镇干部推向引领群众致富的主战场。

15、深入开展党员服务区活动。结合农村先进性教育,对农民党员服务区进行全面整合,重新划分服务对象,明确服务重点,落实以方针政策讲一讲、致富经验传一传、科学技术带一带、邻里纠纷劝一劝、贫困农户帮一帮、天灾病热访一访、计划生育抓一抓、迷信赌博管一管为内容的“八个一”服务措施,并健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积极推动党员服务区由基础服务型向合作经济型和现代企业型发展,进一步扩大党员服务区的影响力。每名有活动能力的党员都要建立服务区。

五、健全完善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16、健全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按照开放活跃、规范高效、服务有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形成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重点建立健全乡村党组织《重大事项议事决策规则》、《党务公开制度》、《任期目标责任制度》、《后进党组织集中整顿制度》、《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制度》等,规范乡村党组织的工作和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17、健全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农村民主议事恳谈会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逐步完善和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村民代表议事程序,推进决策民主化。健全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建立以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监督会、民主理财小组为重点的“两会一组”等群众性组织,推进监督民主化。健全协作制度,进一步理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关系,推进管理民主化。

18、健全服务联系群众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完善农村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制度,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建立农村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经常到点工作,体察民情。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确保群众及时监督。建立联系群众责任制,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19、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管理制度和发展党员预审、公示、票决、责任追究制,确保党员队伍质量。建立《党员议事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贫困党员救助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健全党员批评、检举、申诉、控告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特殊类型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党员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党员管理工作。建立《处置不合格党员制度》,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六、切实改进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领导和指导。

20、强化管党责任。各级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其他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分管工作,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县、乡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确定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党建联系点,每年到点上工作不少于1个月,重点研究解决1-2项党建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面上工作。要加强考核,认真兑现奖惩,确保管党责任落实。

21、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乡村党组织要实现“五个好”和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委的目标要求,制定创建方案,建立“三级联创”考评细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员单位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形成抓“三级联创”的合力。每年要命名一批“五个好”乡村党组织。

22、改进党组织设置。坚持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打破单一按行政区划设置党组织的模式,按照党员流向加快在农村新领域建立党组织。具备条件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党组织,积极探索按产业或经济合作区设立党组织。突出抓好在“四个工作模式”和劳务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农村的覆盖面。

23、推动工作创新。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与时俱进,围绕“四个服务”导向,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工作载体,切实完善特色党建工作体系,不断把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向新的发展境地。设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奖,鼓励基层创新出新。

24、加强阵地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解决“有阵地活动”、“方便群众办事”问题。确保每个村党组织都有固定的办公和活动场所,有配套的党员教育培训设备。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贯彻落实荆组文[20**]6号《荆州市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行星级管理的实施方案》和荆组文[20**]35号《关于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检查考核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实行星级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农村中心任务,紧扣发展主题,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和星级化管理水平,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2、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党建工作有新的举措,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有新的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有新的增强,农村党的建设工作有新的进步,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取得新的成绩。通过3—5年的努力,每个乡镇“五好”村党组织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三星级以上的村党组织达到90%以上;全区“五好”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三星级以上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比例达到90%以上。

(一)“五好”村党组织。

1、领导班子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团结协调、运转高效。村“两委”成员廉洁勤政,奋发有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村党组织书记在班子中的表率作用突出。

2、党员干部队伍好。有3名以上的村级后备干部,有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3年内没有不合格党员。村主职干部具备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干部作用发挥明显。

3、工作机制好。建立完善村民议事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村务公开,定期开展村务评议活动,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高。

4、小康建设业绩好。村级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好,集体经济实力强,基本实现无债务(不含正常的经营性负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农村平均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显著。

5、农民群众反映好。党员干部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公认,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干群关系好,群众代表对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的测评满意率在90%以上。

(二)“五好”乡镇党委。

1、领导班子好。乡镇领导班子交叉任职、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党委书记政策水平较高、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一班人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战斗、廉洁勤政。

2、党员干部队伍好。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以“建基地、建公司,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建双带”活动,作用发挥好。乡镇干部安心基层,勇于进取,乐于奉献,3年内没有发生重大违纪违法事件。党员队伍结构比较合理,85%以上的村有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

3、工作机制好。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党组织生活制度和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完善,初步建立了务实、高效、协调的乡镇运转机制。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乡镇机关和站所党组织健全,服务水平高,包村扶贫效果好。乡镇所辖村党组织一半以上被评为三星级以上,无软弱涣散党支部。

4、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乡镇无集体债务(不含正常的经营性负债),财政收入位于全区前列,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农村平均水平。小城镇建设水平较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5、农民群众反映好。党员干部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工作作风和工作业绩得到群众公认。党员、群众代表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者干部的测评满意率在90%以上。

三、对“三级联创”活动单位实行星级管理及评选表彰办法。

区委组织部每年对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并按照“五好”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的评选条件,将村、乡镇的'基层组织工作分别划分为五个星级等次,实行星级动态管理。星级等次的评定主要通过量化打分的方式进行,“五好”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的每一个评选条件均实行二十分制(见附表),经考核,凡达到十八分以上的给予一颗星,依此累加,逐一排序。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级”乡镇党委和“五星级”村党组织,可推荐为区级以上“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组织”

区委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五好”村党组织、乡镇党委。“五好”村党组织必须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级;“五好”乡镇党委必须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级,并有80%以上的村党组织被评为三星级以上。在此基础上,确定推荐省委表彰对象。各乡镇党委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每年推荐一批“五好”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在推荐先进单位的过程中,要认真遵循实事求是、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照考评标准和考评办法,严格考核,科学评选,坚持层层申报。

各乡镇党委要把“三级联创”活动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切实加强对“三级联创”活动的领导。要紧紧围绕农村小康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坚持典型引路,实施分类指导,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带动促进村级党组织的各项建设。

各乡镇党委领导同志特别是党委书记,要选择那些困难多、基础差的单位作为自己的联系点,每季度至少一次深入到点上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帮助解决创建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以点上的突破带动面上的工作。要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把“三级联创”活动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切实抓好“三级联创”活动的具体指导和组织协调。要注意把“三级联创”活动与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主动把“双建双带”、“两联一带”、“金凤工程”等富有特色的农村党建活动融入到“三级联创”活动中去,增强创建活动的实效性,体现地方的特色;要建立督办检查和考评通报制度,大力总结宣传先进典型,组织好推荐评选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扩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工作,现就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是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一个有效机制。近年来,全x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不断丰富“三级联创”活动的内涵,提升创建活动的整体水平,全面加强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些地方农村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人居环境落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一些乡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干部服务能力弱化、党员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必须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三级联创”活动作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切实摆上工作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指导思想、任务要求。

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x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紧扣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建设、推进社会事业等重点任务,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活动内涵,提升创建标准,完善联创措施,健全联创机制,全面提高“三级联创”活动的创建水平,构建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体现先进性建设要求的农村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快推进全x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总的任务要求是: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根本目标,将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x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有效开展,促进和推动全x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村党组织是农村党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组织,承担着组织动员农村党员投身创建活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职责。村党组织在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本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把“五个好”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使创建活动与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选好村党支部书记;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积极探索有效的活动载体,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乡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负有直接责任,在“三级联创”创建活动和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除了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外,还要抓好村党组织建设和乡镇站所创建活动。乡镇党委在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乡镇党委换届,努力推进乡镇职能转变,把工作重点转向统筹协调、营造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做好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工作,不断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作用,千方百计地引带农民致富,千方百计地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1、围绕不断增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乡村党组织班子建设。继续抓住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进一步改善乡村党组织班子的结构,提高乡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任渠道,促进农村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升级工程,紧密围绕提高乡村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素质,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抓好对乡村干部的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挂职锻炼和年度轮训;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推进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向乡村班子和党组织书记延伸,严格考核,明确奖惩,形成以新农村建设成果论优劣、定奖惩的正确导向。

2、围绕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和农民的综合素质,认真搞好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工作。全x各级党组织要把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列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摆上重要日程。要按照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党员和农民的实际,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制定和完善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教育培训规划,并与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一并统筹安排。在培训内容上,要积极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引导农村党员、群众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培训渠道,努力适应农村党员、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落实好分级培训的责任,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意整合各种培训资源,不断加大培训投入力度,保证教育培训的经费、师资、教材、基地“四落实”。要进一步加强乡村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从培训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抓好设施配套和课件研发等工作,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能。

3、围绕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要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注重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完善“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的管理教育,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的有效管理方式,坚持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到实处。要建立对流动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注重为党员提供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要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探索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增强生机与活力。要及时教育转化和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制定和落实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x委、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乡、村各级党组织都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和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农村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实际,层层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到规划到村,并与小康村建设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层组织建设规划等统筹谋划。规划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切实遵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努力适应农村工作新形势,充分考虑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乡(镇)党委要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x(市)委的总体规划,明确本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要求、内容和任务,重点规划好村党组织和乡(镇)各站、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任务;村党组织要发挥好具体领导和落实的作用,按照x委和乡(镇)党委的规划要求,制定本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重点规划好村级各种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任务以及推进落实的措施。

5、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进一步找准和确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要把发展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工作实践,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因地制宜调整和谋划经济发展思路。针对本地制约农村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和外向化农业进程,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通过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基础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6、围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加强教育、正确引导、改善环境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农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四有”农民;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搞好“平安乡村”、“和谐乡村”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创评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鼓励发展各种先进文化,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腐朽思想和其他落后观念的影响,不断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积极投身治理乡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新乡村。

7、围绕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推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注意发扬党内民主,进一步疏通和拓宽民主渠道,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保障党员能够切实行使民主权利;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党组织的决策机制,规范村务决策和管理程序,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理顺“两委”关系,规范村“两委”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党组织要支持和保证村民委员会、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性组织依照国家法律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其他农村基层组织也要自觉维护和尊重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要进一步大力推进乡镇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事务“一事一议”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落实农民群众“四权”,切实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

8、围绕扩大党在农村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探索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在坚持按地域、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根据党员流向,积极探索创新联村自治,形成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工带农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拓展“三级联创”的活动领域,把党的政治优势延伸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要进一步探索、改进党组织活动方式,积极推行支部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党组织活动与新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协调推进。

9、围绕壮大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群体,进一步开发农村各类人才资源。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目标,按照党管人才要求,把开发利用农村各类人才纳入“三级联创”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农村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政策,认真做好发现、培养、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等方面工作,调动各类人才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重点抓好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经纪人、土专家、务工经商群体等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管理办法,组织各类人才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农民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落实“四培养”措施,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和群众贴心人。深入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关心和支持到村工作的大学生,努力为他们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培养一支新农村建设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队伍。

1、进一步落实管党责任制。坚持上下联动,“联”责任,“联”目标,“联”奖惩。建立并严格执行管党工作责任制,明确x、乡、村三级党组织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目标和任务,强化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分管领导的具体责任,发挥基层组织建设成员单位作用,营造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以上带下、以下看上,促进x、乡、村党组织在农村党的建设中有机互动。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领导,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创造性落实省、市、x委的部署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各级党委要把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成效和建设新农村的工作业绩作为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表彰奖励和提拔使用挂钩,严格兑现奖惩。

2、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指导。高度重视已命名的“五个好”乡村党组织的再提高、再升级,继续采取领导重点包扶、工作重点指导、政策重点扶持等办法,发挥好示范、辐射和帮带作用。强化后进乡村党组织整顿建设,通过领导联系、结对帮带、对口扶持等形式,在配齐配强班子、选好党组织书记、定准发展路子、对上争取资金、强化分类指导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水平。加强调查研究,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树立新典型,以指导面上工作,推动全x“三级联创”活动不断上水平。

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九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村环境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为重点,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依托,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目标。

建设新村镇。继续推进小康村建设“十村示范,百村先行”工程,加快集中居住点建设,在金沙、三余、石港、兴仁、兴东、川港、先锋、开发区等镇(区)各选择1―2个村先行开展集中居住点建设,作为市级试点,尽快形成样板。其它镇也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确定1-2个农民集中居住点,搞好示范建设。力争到,全市有7.8万户入住集中居住区,达全市总户数的20%。

发展新产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民营经济为手段,加快我市现有优势产业发展。培育农业特色产业,突出项目农业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每个镇每年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新建2个以上规模农业项目。通过产业的发展,壮大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培育新农民。强化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训农民人数年均递增20以上,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继续推进“阳光工程”的实施,每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培训5000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村干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整体素质。

组建新组织。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每年全市新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家以上。搞好“四有”建设,切实增强为农民增收和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服务能力、组织效率和带动能力。到“十一五”期末,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全市60以上的农户。

塑造新风貌。围绕“乡风文明”的目标,积极倡导新风尚,形成扶贫济困、帮扶弱势的机制,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实现各类组织依法办事,农民群众遵纪守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好基础。

三、政策措施。

(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1.加强项目农业建设。逐步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以项目农业建设为突破口,继续大力实施“十扩万亩”工程,建设十大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接轨上海,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转化力度,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等高效农业项目,建成一批省内领先的特色农业项目,创树一批具有地区影响力的农产品名品名企。以高效农业项目为示范,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高效农业的规模化,提高高效农田占比,增加农民收入。根据自愿、有偿原则,依法进行土地流转,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作用。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按照“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农业企业、基地与农民的生产合作,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加强9家重点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增强组织的经营开拓能力,同时大力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快上海等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城镇规划区以外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地产项目和住宅建设除外)可以依法流转,以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性收入。以农村社区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为切入点,组织开展好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农产品销售等有偿服务,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在为广大村民发展生产提供服务过程中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切实加强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债权债务清收还款责任,严格制止发生新的不良债务,千方百计化解村级债务。

(二)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

4.有序引导农民集中建房。以建设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一组村内道路、一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主要内容,逐步建设完善农民集中居住点的基础设施,吸引农民到集中居住点集中建房、集中居住。农民翻建、新建房屋和拆迁户建房必须进入集中居住点。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用地必须贯彻节约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集中居住点建设占用农用地与。

村庄整理新增农用地挂钩原则。集中居住点的农民建房用地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供地。对集居点范围内的农民建房用地主要采取等质、等量、方便耕作的原则置换土地和调整承包土地的方法解决(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5.加强集中居住点建设管理。集中居住点建房,必须严格执行建设规划,强化安全和质量管理,不得随意修改规划和施工设计图纸,工程竣工后,市有关部门必须进行质量验收认证。住户入住集中居住点前,必须拆除原住房,清理地面附着物,将原宅基地交还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建设类型和指标控制。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建设部门无偿提供房型设计图,村级组织代办相关手续。城(镇)郊的集中居住点建房以多层为主,鼓励发展小高层、高层。其它村(居)集中居住点以联体式住宅为主,鼓励发展多层公寓式住宅。

6.加大集中居住点建设扶持力度。新农村建设资金以镇村自筹和农户投资投劳为主。从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办法,用于扶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等新农村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市、镇、村要积极安排配套资金,增加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投入。市财政返还各镇的土地出让金的30用于示范村建设。对集中居住点建设中涉及的各种行政性规费,除上交省、南通市以外的实行全免,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实行统一代建的居住房,其税收由施工单位按农民建设住宅的标准缴纳。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7.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继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提高劳动力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我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把扶贫帮困与劳务输出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对农村贫困户的免费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加收入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送文化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民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自觉遵守各种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

8.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规范中介机构经营秩序,支持中介机构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和跨地区劳务市场,加强与劳务输入地的合作,及时采集、发布劳动力供需信息。加快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城乡联网、跨地区联网,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务人员资源和劳务输出主渠道作用,提高劳务输出的及时性和成功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9.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认真执行关于农村征地补偿、征地拆迁、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保证他们当前生活不降低,长远生活有保障,逐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

10.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稳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逐步提高财政补助力度,提高人均筹资标准,不断提高健康保障水平。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证农村群众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11.逐步完善农村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以为民解困为核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农村五保对象救助、教育救助、养老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为辅助,捐赠扶贫为补充,覆盖农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和保障机制。

(五)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1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农村河道疏浚、灌区节水改造和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农村水利建设“一村一清”工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利用冬春季节,开展村内家前屋后沟塘河道清淤,整治农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和农桥除险安康工程,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加快镇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力、通讯、广播等设施建设。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13.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市建设,实施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绿色通州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整治农村大环境,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气化、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和处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垃圾得到及时处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扎实建设“绿色通州”,确保20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0。严控环境污染,逐步提高企业达标排放标准,减少废水废气排放。

14.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步伐,2008年起在全市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构建城乡一体的乡镇社区教育网络,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体系。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力度。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人、名品。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为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15.深化平安村(居)创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五位一体”村(居)综治办建设。充分发挥村治保委、民调委作用,深入开展大防控、大调解工作,努力降低刑事发案和民转刑案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农村青少年预防犯罪、刑释解教安全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全市所有村(居)达到“平安村(居)”标准,人民群众社会治安安全感指标不断提高。

(六)强化组织领导。

16.健全组织指挥体系。市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工办)。各镇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推进主体,相应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集中工作力量,组织推进新农村建设。各村(居)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主体,负责新农村农民集中居住点等建设的实施,经营社区基础设施及集体土地等资产。

17.推进多元化运作。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和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等政策,2008年市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资金要高于上年,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集中居住点建设,逐步建立国家、社会、个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集中居住点建设,可以实行统建分购的市场化运作,可以采取镇村统一代建,也可以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前提下由农户自建。城(镇)郊集中居住点的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来筹措资金,其它集中居住点配套资金主要通过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市镇两级财政补贴、建(购)房户适当负担、社会支持等办法解决。各部门要尽可能给予资金和物力支持。

18.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全力推进“强基工程”,努力建设带头致富能力强、带动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基层党支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实施村干部“双带工程”,增强党员干部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本领,培养一批作风过硬、锐意进取、遵纪守法、年富力强、深受群众欢迎的村干部。切实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

19.提高部门服务水平。市直各部门要创新思维,认真研究支持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不断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要在支持村级经济发展、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和农村环境建设等方面出台突破性政策,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政策瓶颈。市直各部门要与各镇试点村结对共建,选派组织协调能力强、有开拓精神的中层干部到村参与组织指导新农村建设。

20.严格考核制度。制定科学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体系,把此项工作列入对各镇和市直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严格考核。

在市委常委理论学习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讲话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展现的亮点很多,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第一号文件,就是《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

一、正确分析形势,把握总体要求,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这农村的事情办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步,建设好农村这个最大的生态屏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目前农村却还有一些地方通不了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如果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就我区而言,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征地拆迁、村务和财务管理等引发的纠纷屡屡发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我区相当数量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农民生存压力大、待遇不公平、心理不平衡,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在实践中,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第二,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第四,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第五,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区的共同行动。

二、因地制宜,努力建设××××新农村。

前不久,区委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市××××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建设××××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同时,我区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总要求,制定了建设××××新农村实施方案,确定了以“村村生态文明,家家勤劳致富,人人互助和谐”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去年年底,我区专门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现场会,对创建××××新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拉开了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

(一)以实施“村村生态文明”工程为途径,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通过对“城中村”实施改造,努力建设现代新社区。对现有的城中村按照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段实施的原则,采取优惠政策措施,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战略性建设和改造。重点抓好工农村这个先行试点,同时要抓住××××市城东新城建设发展的机遇。二是创建“城郊型生态文明村”。从方便生产生活、美化绿化环境、尊重文化传统和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出发,认真搞好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突出抓好出头村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对远郊的农村要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改变“脏乱差”的面貌,建设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态文明村。四是要突出特色风格,形成品牌,重点抓好白石村的“中国端砚文化村”建设。按照规划,××年重点抓好个自然村的创建活动,到年全区个自然村全部达到有我区特色的生态文明村建设要求。

要以创建全省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示范村为切入点,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我区个村全部被列为省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十县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创建单位。各村要用一年时间,夯实财务管理基础,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在加强财会基础工作规范方面上新水平;二是在创新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方面上新水平,特别是要确保民主决策机制落实,完善财务电算化管理和会计招聘制;三是以村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在加强村务、财务公开上新水平;四是在加强民主理财上新水平。充分发挥河旁村“全国农村财务管理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年全部村要达到省的验收标准,提前完成省提出的验收任务要求。

(二)以实施“家家勤劳致富”工程为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发展才是硬道理”和“有钱办事”的要求,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各村组集体每年要发展个以上有一定规模的经济项目,确保集体经济每年保持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切实抓好扶持相对贫困村组发展集体经济工作的落实。区五届四次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年收入万元以下的村委会和年收入万元以下的村小组,列为扶持相对贫困村组发展集体经济的对象,两镇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理清建立长效扶持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责任制,强化管理,有关职能部门抓好协调、跟踪,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按照农村劳动力战略性转移的要求,拓宽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加快建立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划及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引导农民实现转移就业;二是建立健全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完善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将就业服务工作延伸到农村;三是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失业、就业登记制度,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台账;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模和实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今后三年,每年区劳动和社保局对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名以上,区农业局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培训颁发“绿色证书”个以上,全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名以上,解决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三年后,通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使人均家庭收入增加元。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保持以上的增长速度。

(三)以实施“人人互助和谐”工程为载体,着力构建和谐农村。

实施“人人互助和谐”工程,要发挥先进性教育活动三批互动的效应,结合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把区直、两镇机关的党员干部和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村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积极开展“五送活动”(送政策、送观念、送科技、送信息、送温暖)。要通过宣传发动,组织一批经济能人、富裕家庭对农村困难家庭进行结对帮扶。近期我区组织的“千名党员帮万家、送温暖献爱心”一系列活动效果很好。

实施“人人互助和谐”工程,要通过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带动和深化对农民群众的教育,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活动,努力把农村劳动者培育成为自强不息谋出路,千方百计求发展,具有自立意识的新农民;互助互利抓生产,同心协力建家乡,具有合作精神的新农民;顾全大局促稳定,遵纪守法保平安,具有法制观念的新农民;注重学习增才干,勤劳致富奔小康,具有创业本领的新农民。努力营造人人互敬互爱、互助互让、礼貌卫生、文明向上、遵纪守法、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做到四个“创新”,大力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网。

围绕创建××××新农村这个主题,我们要做到四个“创新”:

一是必须创新干部管理模式,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全面推进固本强基必须强化干部管理,抓好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让有政治头脑、有经济意识、有办事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创新干部绩效考核机制,促使镇、村“一把手”激发工作动力,增强“龙头”作用,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必须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区的两镇农村,作为中心城区的近郊,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城市的地域优势,也是我们××××区今后最大的发展空间。在两镇发展二、三产业,既能推动城镇建设又能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同时也能确保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建设和谐××××奠定富民基础。为此,两镇经济要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目标定位和具体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功能配套,构筑新的发展平台。如黄岗镇可以抓住城东新区发展战略提升的机遇,着力发展房地产、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项目;睦岗镇则可发挥现有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开发好睦岗现有的工业小区,形成关联产业集群。

三是必须创新建设新农村的方式,提升农村文明品位。建设和谐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既要抓好经济发展,满足农民的物质需求,也要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促进农村民主和谐。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各单位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多地向农村倾斜。要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基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各镇各村要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要以整治脏乱差为突破口,营造农村新环境;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支撑,促进经济新发展;以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核心,培育新农民;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抓手,树立农村新风尚;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构建党群干群新关系。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要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农村进行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