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案例24篇)

时间:2023-11-08 05:52:27 作者:字海 优质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案例24篇)

读后感的写作过程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解析作品,从而对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将看到一些读者对作品的感悟和思考,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心灵的共鸣。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对于“教育新模式”这个名词,我作为一个从教三十余载的老教师听的很多,也曾有所思考,但做的不是很多。当我读完这本《构建教育新模式》书时,似乎看到了我们今后的课堂。

利用寒假我读完《构建教育新模式》这本书后,感慨万千,特别是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感悟。

首先是预习。相信很多老师在课堂结束时,总会提个预习。而事实上这个要求很模糊,模糊到几乎略去不考虑。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学习的开始是什么时间呢?对一个内容学习的开始往往是在上课后打开教材才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多时候是非常无奈的进行满堂灌,而学生又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日复一日,很多学生就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收获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区别于传统模式教学,新模式(有称之为项目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或代表西方国家最先进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的课堂)从大体上的基本结构构成是三个:第一个是课前小组学习,第二个是课堂展示交流,第三个是课后巩固提升。在这种新模式下,第一个程序是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要进行深度且认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到能在还没有讲课前,学生已经开始做题了,相对比较简单的题都会做了,这就要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需要真正的去读教材,去理解内容,自己能掌握的绝不带到课堂上。当然,看到这里,很多老师可能会向我之前一样存在这样的担忧:若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又或学习了却谎报已经学懂了,怎么办?但是看完这本书就会发现,学生进入新模式课堂是有门槛的,小组自主学习的标志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这些内容哪些是我完全懂了,懂到什么程度,懂到可以给全班同学讲;第二个就是这节课的内容里边哪几个还不懂,需要在课堂上解决。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到底是怎样一本书,让张局长津津乐道,大力推荐,并组织全县校长、教师学习研讨?到底是怎样一本书,让智校长潜心研读?那就是山西省教育厅张卓玉厅长所著的《构建教育新模式》。

当我有幸捧起它,用手轻轻翻阅时,首先看到的是“小组”、“展示”等字样;继续翻看,又看到“整体化学习”,“做事情学习”等内容。这不正是推进课改需要的精神食粮吗?我拿起笔勾画着让我耳目一新的教育理论。书中讲到课改是大势所趋,讲到课改的实施意义,它就是一本课改解读,它能有效地推进课改,它能让我们看到课改的未来。

下面的几点学习心得一直萦绕脑海,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交流。

1、学生学会思维接力。

小组学习是新课堂下学生重要的学习形式。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或课堂展示时,我们通常会发现,他们会为合力形成一个精彩的观点而欢呼雀跃。虽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得不够顺利,或许过程还比较漫长,但他们却享受着尝试的勇敢,探究的快乐,补充的惬意。或许,开始只是一个孩子提出了一种想法,但他表述不够完整,这时会有另外的一个组员受他的启迪,理解他的意思后在此基础上表达得更具体、明白,接着或许还会有其他的组员补充得更为生动、流畅,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形成了正确的结论。学生思维的接力,会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努力参与,想法共享,这是多么有效的学习形式啊!

2、“试错型”展示,更具意义。

新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展示。书中提到,展示者所展示的不仅仅是结论,还应该有探究过程。教师应让学生尽可能整体化而非碎片化地进行展示学习内容,发言力求完整、到位,应尽可能地充实,丰富,多样化,当然这是完美的展示。可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展示中会犯一点错误,会暴露一些问题,作者认为这也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他说,人不就是在不断“试错”中走向正确的吗?学生在成长时,有时,错误比正确更有价值。科学家认为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调动学生张嘴表达的积极性,哪怕学生在知识尚未形成时就开始尝试表述,哪怕表述不完整,不成熟,但只要他勇于表达并一直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相信他的学习与表达也会在其他组员的反馈中走向完善,整个小组的学习也会在“试错”中相互加强,齐头并进。看来,学生出声思考比安静学习学得更快,更深刻。这也凸显了“试错型”展示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适时地等待,适时地点拨,适时地指引。

3、教师要做睿智的导师。

作者指出,教师的讲仅仅是在辅助学生的学,那我们就要学会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准确的判断着,睿智的提问者,高超的评价者。

山西新绛中学宁致义校长认为:会说的是好学生,会听的是好教师。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学会在他们展示遇到困难戛然而止时鼓励、指点,使其通力合作,有效展示;学会在学生表述有理有据时,给予到位的评价;学会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时,欣赏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孩子分析并解决疑难;学会把一节课的终点看成新的学习起点,学着引导学生在课后延续课堂上的话题,进行课后的再阅读,再探究。尤其我们的语文课堂,课后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写自己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养成爱表达的习惯;可以提供相关故事、书籍给学生阅读,加深理解;还可以推荐学生读些本课作者的著作,丰富学识。

我们只有做好一个导师,才能体现你对学生的尊重,才能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你对他们的重视。

4、教育就是教学生做事情。

从记知识到做事情,将是教育转型的重要内容。做事情学习被作者定义为最人性化的学习。因为它最大可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好地实践了从心出发的理念。

比如,在我班一次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教学中,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学生们在做事情时的满足与快乐。午间,他们积极准备好图纸、彩笔、尺子等文具,开始设计自己想象中的作品的图案。然后,他们涂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标注了某处的功能,有的学生还不忘记给这些功能起一个极具特点的名称,他们甚至还为自己的作品设计了超个性的广告语。就这样,一个个别出心裁的新发明诞生了。接着,学生们根据设计图编写了介绍新发明的小短文。最后,在展示交流的环节中,他们显得胸有成竹。

瞧,此时的学生就是在做事情,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在设计和不断完善作品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体验到了成就感,收获了分数、成绩排序以外的幸福。学生们经历着生活,经历着成长,正要通过书本、学校这座桥走向鲜活的世界。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9月21日,上海波特曼大酒店,吸引了中国保健品业界的目光,从1135家经销商申请者中挑选的209家经销商,在这里参加哈慈公司从美国引进的减肥食品v26减肥沙淇经销权的拍卖会。

随着拍卖师一次一次的叫价,竞标牌被一次次举起。当拍卖槌在敲响第29下时,宣告了v26减肥沙淇省级经销权拍卖获得成功。哈慈公司签下2.98亿元的年销售合同,收到回款三千万元。

不到半个月,v26减肥沙淇迅速铺到全国各地零售终端。上市一年后,v26减肥沙淇成为中国减肥市场第一品牌。

历史地看,我国医药保健品企业的销售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企业派出推销员,到全国各地推销产品;第二个阶段,到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建立销售办事处,以办事处为据点,向周围地区推销产品。这两种方式需要大量销售员,而且,在销售之前,光建办事处就需要一大笔费用。因此,寻找新的市场营销模式,必然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招商阶段。

招商的优势体现在一个“借”,即借网络、借资金、借关系、借时间。应该看到,经过十余年市场经济的摸爬滚打,我国医药保健品流通领域已成长起一批能适应市场环境,善于市场运作的商业企业。“借”,就是指企业充分利用他们所拥用的优势,整合资源,为我所用。

借网络。

当时,哈慈38家分公司因为要做哈慈五行针,工作负荷较大,不宜再增加工作量,所以我们决定再建一套销售渠道。通过v26这个产品,充分整合经销商掌握的资金、渠道、公共关系等资源,通过建立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组建了一套全国性的强大的销售网络。”

商务通的招商,其目的就是借助经销商的网络,使商务通快速占领市场。和商务通同期的几种掌上电脑,其性能和科技含量并不比商务通差,但由于进入市场的步子比商务通慢,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商务通赚个盆满钵翻。一步赢,步步赢,商务通也由此赢得了后续开发资金。在这之后,商务通的再次招商,只是巩固这一网络而已。

借资金。

北京妆王科技公司刚刚成立时,开发出新产品联邦再青椿面部修复系统。此时只有启动资金200万元,这点钱只能打一次“水飘”。但是,他们采取了招商的办法,利用招商获得的资金打广告。凭借广告又招到更多的经销商。一年半内,获得回款8000万元。从200万到8000万,妆王科技以小搏大,靠招商这惊险的一“跳”,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

还有一个例子。的陕西汉王制药厂,因为经营不善,已欠外债700多万元,全厂只有5、6名销售人员,工人已连续4个月发不出工资,工厂面临倒闭。新厂长走马上任,开发出了抗眩晕的新药――强力定眩片。如果按传统销售方式,恐怕药品尚未到消费者手中,工厂就已破产了。所以,他们选择了招商。1910月份,一次性获得了强力定眩片30万元的招商预付款,首先将工人工资发了出去,使企业得以生存。

四年来,强力定眩片按定单生产,几乎不占压企业一分钱资金,累计销售收入1亿1千万元。更重要的是,汉王药业在与经销商打交道中,虚心向他们学习市场经营之道,培育了自己的网络。现在,该厂已达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成为当地知名企业。

一次成功招商挽救一个企业,一次成功招商成就一个企业。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当中国教师还沉醉于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授知识的时候,殊不知,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在大洋彼岸已经不声不响地发生了。先从美国开始,快速习卷了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它就是欧美所说的stem教育,即学生通过一个项目如何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方面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这种探究式科学教育改革,并把语文、数学、探究式科学教育列为幼儿园和中、小学三门主要课程。“探究式科学教育”(hands-oninquirybasedlearning)成为国际科学理事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素质教育项目,在美国叫“动手做”,法国叫“动手和面团”,加拿大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它爬山涉水来到中国,它就是――“做中学”。这时候的我们,和西方国家相比,已经晚了半个世纪。

之后,张卓玉先生推出他的新作――《构建教育新模式》,而我再读到它,却是了,这时,据这种教育模式出现,57年已然过去,而我们的孩子们还在课堂上满堂灌地学着未来可能完全用不上的知识。57年,在教育史上可能是弹指一挥间,而对一个人来说,又有多少个57年呢?庆幸的是,虽然晚,它毕竟还是来了。

张先生在书中写道:“现代学校最大的败笔,是把做事情这种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排斥在外,而把本该是辅助形式的听课、做题视为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确立做事情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的基本观点。”“‘做事情’是最通俗的说法,比较专业的说法有‘做项目’、‘做课题’、‘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等”。

其认为原因有三:一是人活着就意味着做事,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就是由无数人所做的无数事构成,学生的学习也理应如此。二是做事情学习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学生通过锁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计划,实施计划,解决问题,然后展示、交流、共享成果。一切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做事中亲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形成观念,经历成长,为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三是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只有在做事性学习中才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真正回归学习的本来面目。张先生例举道:“找一个允许拆卸的电冰箱,做‘家用电冰箱原理研究’项目“。学生在做这个项目时,深知做这个项目的目的,能够感受到尊重事实、依赖数据的意义(价值观确立);在操作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能力培养);同时也学到了相关的电冰箱原理知识(知识习得)。只有在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的情况下,真正有效、深度的学习才有可能发生,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真正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理解问题),锁定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回答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做题),找寻知识的能力(而非只是记忆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而非只是理解知识),组织团队、合作做事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等。

当然,张卓玉先生指出,做事性学习是要借助学习小组为单位来实现的。没有学习小组,就没有新教育模式。学习小组这种新的学习组织的出现,是这场深刻教育变革的核心,它是构成新模式的最重要的元素。

由此可见,教育就是通过学习小组来做事情,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在“做中学”中,教学不等同于“教”+“学”或“学”+“教”。以往我们把教学理解为“教”+“学”,这是传统的.教学理论中的两道基本的程序。后来,有了导学案,出现了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这里的后教是所谓的点拨,但仍逃离不开教师的讲。而“做中学”则不同,既要做,又要学,学而不做则罔,做而不学则殆。“做”+“学”取代了“教”+“学”。而“教”则演变成了“导”,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个“导”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导”,而是全程、全方位地指导小组学生的学习,包括小组的组织管理、学习计划的制定、聘请顾问、学习方式培养、学业生涯规划设计等等。

其次,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创造力”。

“教学创造力”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它是教师在意义领悟能力、问题设计能力、规则制定能力、教学观察能力、教学实验能力、教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水平上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有能力站在高处俯瞰知识,解析知识,组合知识,让知识融于一个特定的探究过程或项目实施过程”,从而开启一次成功的学习。而教师的“教学创造力”很显然是薄弱的,其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更多的教师面对大数据和互联网、教育新模式的冲击,仍处于驻足观望的状态,他们更愿意徘徊在已有的教学模式中,而要让他们去改变创造一种新教学模式似乎难上加难,试想,没有创造力的教师又如何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呢?因此,对教师的这种跨学科“教学创造力”的培养是“做事性”学习成败的关键。

再次,教师要讲求管理艺术。

做事性学习是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只有管理艺术运用的得当,才能既保持自己的角色扮演,又驾驭好整个探索的课堂。

其实,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时也采用了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但仔细观察下来,问题颇多。一是大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仅限于公开课的表演上,而没有做为一种学习制度固定下来。二是在大班额的背景下,按6人或8人一小组计算,一个班有七个组,每组人数过多,不容易操作,展示时占用时间也较多,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指导还是有“讲授”倾向。三是小组不能展开真正的讨论,有的同学发言内容其实是个人意见。部分同学难以做到认真倾听,关注的依然是自己的答案,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没有能够有效的融合。四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承担了更多的任务,加速了优差分化。五是参考教辅类书籍现象严重,学生不是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来完成对问题的解答,而是参考了现成的答案。出现这种情况,探究过程很可能就变成了纯粹的游戏,或者半游戏半探究的状态,无法实现探究的过程,也无法达到“做中学”的目的。而如何有效地控制小组合作学习局面,使之活而不乱,动而不偏,就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的艺术。

张先生指出,“教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教育变革的过程中,领导者、决策者的作用更为关键。观念一旦更新,制度就是决定的因素。新教育模式的建设,意味着一系列教育制度的重建。”放眼望去,一大批优秀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正在积极践行着教育新模式,其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教师满堂灌现象的消失。什么时候我们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消失了,我们教育新模式才迈出了教育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且是一小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育改革洪流中的弄潮儿,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投身到这一深刻的教育变革中去呢?正如文中所引:“社会(教育)是靠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者去推动的,一点点的希望,能够籍着不悔的信心和决心,以及不懈的参与和实践,化为一点点的进步,继而积少成多,积沙成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中国教育的未来。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着“两强、两弱”的现象:两强:一是指我们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比较多,比较深,比较扎实,这是我们的一个强项;二是指学生考试训练比较多,考试能力比较强。两弱:一是指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二是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普遍较弱。”两强、两弱”现象既充分肯定了我们教育的长处,也尖锐指出了存在的短处,从而明确了应当坚持的地方和应当改进的地方。

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博士黄全愈教授,通过他对美国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对他孩子在美国学习实践活动的观察,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可以教给学生知识,但创造力是教不出来的!华裔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朱棣文、杨振宁、李政道等教授,根据他们的亲身经历及其取得成功的经验,对中美教育比较发表了重要见解。朱棣文教授说:“中国学校过多地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学习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显得明显不足。”

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起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李政道教授强调:“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

中外教育在育人模式上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中国:强调知识学习;美国:强调能力培养。育人模式的差异,实质上就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也是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的差异。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我们提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基于对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认识,其本质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如果主体不主动发展,任何客体企图去代替主体的发展都是徒劳无益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作为学校或教师来讲,其主要的任务是积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条件和环境;通过教育改革及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学生的品质、智能、特长和个性,并培养和调动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发展的潜力;学校或教师要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精神,大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大量的事实表明,“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对学生主体而言是最好的教育。要真正做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讲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它要求学校和老师不仅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评价要求去进行教育教学,而且要求学校和老师要在真正了解学生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量身定制”,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在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就成为我们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扬长教育”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呢?从对中外成功人士的调查及其分析中,我们看到他们成功的一个共同特点,一定是扬长避短。这就启示我们:实施扬长避短的教育,才有利于培养的人才能够获得成功。也可以这样说,扬长避短的教育是为成功作准备的教育,或简称之为成功的教育。

从宏观角度讲,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长处(即优势),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短处(即弱势)。我们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教育对象的优势,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发展并张扬这种优势。因为扬长可以激活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为扬长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因为扬长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潜在的智能,为学生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扬长可以避短,克服整齐划一对学生的种种束缚。现行的整齐划一的均衡教育,是与扬长避短的教育相偏颇的。由于它忽视学生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对教育选择性的需求,就容易剥夺学生的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甚至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

倡导“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重在学生主动发展”,实施“扬长避短的教育,重在张扬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扬长教育”的理念,是一种以突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突出培养学生人格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由北京吉利大学欧美学院创建的北京欧美外语中学正是在这种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深化教与学的改革,特别是英语教与学的改革;按照国际需要人才的标准,深化课程结构的改革,结合实际引进国外教材,并在教育专家指导下,自编校本教材;内教外教相结合,中西教育优势互补,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实行创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中学学英语,大学用英语,无障碍进行英语交流和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为了培养有创造力的成功人才,我们主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大力实施“扬长避短”的教育。(作者系北京欧美外语中学校长)。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3.1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又是教育教学管理发展中的客体。对于人的管理始终是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作为主客体的人不应该被动的消极的接受来自管理主体发出的各种信息,而管理主体应该从人文角度出发,充分的了解人、研究人的需求,充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教育教学机制的正常运行,从而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化其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3.2加大教育教学资源投入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资源的投入是先导,教育教学资源是基础,没有基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就不可能得到长久的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大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师资力量,高校也要广泛融资、吸纳人才,强化师资队伍、专业、课程、教学基本建设工作,为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发展打好基石。

3.3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

3.3.1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学生无疑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就应当放在首位。教育者应该因教施材,辩证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3.2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无视学生权利的存在将被证明是个严重的错误,学生应该在学校事务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这就要求学校要给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包括专业、课程、教师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

4结语。

无论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进程来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必须将人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行政者、管理者、教育主体多方面的相互合作,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真正实现当代高校教育教学的人性化,使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义桂.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2]肖玲.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6).

[3]高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j].文教资料,2010,(9).

[4]袁希.坚持以人为本优化高校教学管理[j].大科技,2010,(4).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如今我们处于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受益于网络新技术,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环境,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受到了网络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基于此,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受到的影响。

(一)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受到威胁。

网络资源共享非常方便,而且具有很大的自由性,所以网络环境中有很多不同的价值观与信息,尤其是一些极端个人主义和消极待世的信息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三观,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很多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鉴定网络资源的能力较弱,就很容易在网络中的不健康的信息所迷惑,不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对与错,价值分析能力受到限制。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趋于紧张。

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于外界交流更加方便,可以让大学生的心理情绪得到宣泄,对于减轻内心压力很有利,但是這种网络环境下的交流并不具备直接交流的好处,如果一直处于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化的交流会使得大学生的面对面与人交往的能力下降,会逃避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交流,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学生还会出现极度压抑、烦闷的甚至是自闭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出现问题。

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现出来,可以在网络中尝试所有在他们看来刺激、有趣的事情,也不用害怕被家长老师责备,或者是被同学朋友嘲笑,这样他们的行为就会无限的放纵,其行为与现实中的差异就会无限拉大,大学生内心的不正确的想法和愿望都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得以实现,让他们对网络环境产生依赖,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混淆虚拟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最终出现人格分裂,导致行为异常或者是出现心理扭曲。

(一)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完善。

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需要在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加入相关的思想整治教育课程,促进二者在内容上面的有机结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并向学生传授正面的网络道德知识,让学生的识别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在网络环境中识别出正确的观念与价值观,避免其心理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腐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当代大学生。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大学生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对于这些学生最好使用比较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对其进行疏导教育,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时,需要将网络心理教育和传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结合,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从而保证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具备健康的心理。

(二)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

网络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习惯相适应。但是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系统化,所以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与全方面,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

首先,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站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的问题都愿意通过网站搜索来获得答案,因此可以建立起特色化的、与大学生要求相符的网站,在网站中创建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模块,通过网站吸引大学生,让他们主动的去查阅网站信息,积极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这样可以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速度得到提高,让更多地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由于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所以大学生会乐于向网络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问题,通过网络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指导,帮助其改善不正确的想法和观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促进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已经进入到了网络信息化时代,所以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与网络环境不相适应,因此,在新的网络环境当中,为了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促进工作队伍的建设,对工作队伍进行心理知识训练和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与素质能力,同时还要将网络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结合起来,通过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准确而详细的了解,从而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提出具体的应对办法。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处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经常会出现众多严重的网络心理问题,可能会出现上网成瘾,或者是孤独自闭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休学或者是轻生等,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并且和同学、朋友亲人的关系更加融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学生性情更加温和,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帮助作用,让大学生能够自觉的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成为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通过上文论述可以发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教育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3]冷震北.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24:83.

作者简介:王猛(1972-),男,满族,辽宁凤城人,辽东学院,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利用寒假我读完《构建教育新模式》这本书后,感慨万千,特别是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感悟。

首先是预习。相信很多老师在课堂结束时,总会提个预习。而事实上这个要求很模糊,模糊到几乎略去不考虑。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学习的开始是什么时间呢?对一个内容学习的开始往往是在上课后打开教材才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多时候是非常无奈的进行满堂灌,而学生又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日复一日,很多学生就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收获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区别于传统模式教学,新模式(有称之为项目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或代表西方国家最先进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的课堂)从大体上的基本结构构成是三个:第一个是课前小组学习,第二个是课堂展示交流,第三个是课后巩固提升。在这种新模式下,第一个程序是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要进行深度且认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到能在还没有讲课前,学生已经开始做题了,相对比较简单的题都会做了,这就要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需要真正的去读教材,去理解内容,自己能掌握的绝不带到课堂上。当然,看到这里,很多老师可能会向我之前一样存在这样的担忧:若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又或学习了却谎报已经学懂了,怎么办?但是看完这本书就会发现,学生进入新模式课堂是有门槛的,小组自主学习的标志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这些内容哪些是我完全懂了,懂到什么程度,懂到可以给全班同学讲;第二个就是这节课的内容里边哪几个还不懂,需要在课堂上解决。

再是讲授。看到这个词语就可以想到老师站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画面,而这种现象,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将成为历史。那么,课堂干什么呢?那就是第二个环节--课堂展示交流。近似于一个研讨会,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这个小组自己学习的收获,在交流、展示过程中提不同的意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是不耻下问的精神。“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有国外的学者说中国这个国家缺少一种精神----叩问精神。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有创新能力的人,为什么缺少叩问精神?传统的课堂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什么东西都讲清楚了,学生只有一个任务:记,他根本不需要思考,而在新模式下,小组探究制在机制上把探究这一理念落在了实处。

最后是成绩。据已经如火如荼进行新模式改革的学校来看,能够稳步、全面提升学生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的任务以及作用是想办法让学生学起来、动起来、思考起来。老师的备课是要研究方案,研究如何才能更好的带到学生学起来,老师需要关注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学习才能更好的组织构思好一堂课。

对于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新的教育模式的一些疑惑也有了初步的想法。只是如何实践到教学实践中去,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的探索、学习、完善!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创业教育是农村职业教育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是打造职教航母的核动力,关系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兴衰成败,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职教中的创业教育是构建和谐新农村,步入创新型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作者:田占慧刘继广钟利军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吉林,白城,137000刊名:成人教育pku英文刊名:adulteducation年,卷(期):“”(11)分类号:g725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模式创业心理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不少在国内信息化建设领域具有话语权的管理咨询公司都注意到,企业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往往是由技术部门发展或推动的,但这通常是一段异常痛苦的过程,因为信息化系统在推行过程中会容易引起一些部门依据业务说事,推行不下去,对此,国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amt咨询提出:信息化项目尤其是erp项目不应是信息部门的项目,在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都需要业务部门的主动参与,信息部门“自始至终都要让业务部门明白他们才是项目的主体推行人”,只有让应该尽职的部门尽到职责,信息项目才可能会实现分工明确、统筹步署、按计划实现的局面。

如何让业务部门更尽职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引起业务部门的重视:

一、项目自始至终都应灌输这样一个想法:信息项目有其优势性,谁先参与、谁参与得越多,谁就会受益。当然这个谁可能包含一个体系,一个部门,乃至个人。

通过立项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告之各部门信息项目的成果是为了让各部门的工作更加简便、快捷、规范,在业务部门积极性展露出来时,适时将面临变革流程的情况郑重地提出,以引起业务部门的重视,从而保证在实现管理提升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

越是有多个部门参与的信息化越是会提高其部门职能的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摆脱流程再造带来的痛苦和被动接受的情况。实现企业目标、项目目标、业务目标一致,使项目进入佳境。

二、展望项目成果,适度进行危机提示,保证项目方向与范围,依据管理流程优化的原则让项目参与者明白,在erp的推行中谁不参与,谁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

进行全面信息化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现实中很多项目领导者会害怕项目因过多人的参与,而将项目范围无限扩大,影响项目进度而导致失败。

可以通过这样一些原则对项目进行范围的界定:

1.参与性不积极时,可以大力宣传项目目的,以及成果,

2.参与积极,或是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时,要进行风险、进度方面的宣传,保证项目方向,

3.让参与者坚定项目目标,了解项目意义,这样整个团队才会更好地坚守项目范围。

三、分工明确,事实上就是要明确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在项目中的责任与权力。

积极参与并不意味着效率最大化,只有通过科学的分工,明确各部门的权责,才是项目效果最大化的最大保证。实际中我们常常通过以下方法对项目分工:按部门职责制度进度分工;按人员素质制定范围分工;按问题出现情况制定责任分工等等。在分工过程中,信息技术部门是协助应用部门,而不是项目主导部门。每个业务部门是每种业务的主推部门,对项目目标、进度、质量要负全部责任。同时项目阶段总结验收,也不是单单验收信息部门与供应商,更多的是验收业务部门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四、加强合作意识,提高项目凝聚力。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要求合作。

项目实施过程更应当注意培养合作意识,信息部门应当带头,及时帮助相关部门发展系统应用能力,在能力所及范围内进行资源支持。关注项目中各部门的配合程度,适时进行集团交流,或单部门交流,以及项目组成员间的感情交流。

五、专业的合作伙伴,适时地参与项目。在项目出现危机时能够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科学建议,减少予盾,达成共识。

当然如果项目进行前选择的供应商本身就是一个专业机构的话,在项目进程中,供应商可发挥其独特的身份作用。当然软件供应商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有公允的说服力,保证树立项目信心,机动处理系统应用,保证项目进度。否则需要信息部门进行公允评价或是考虑第三方参与项目监理。

项目领导者应当明白,平时主动地查找项目问题,是保证项目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如果认为一切都好,那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项目确实不错;一是项目管理者的经验不够。

总之,只有全员主动地参与信息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从这一意义上说,项目立项过程比项目应用过程更需要业务部门的参与。

amt咨询是国内领先的管理+it咨询服务提供商。连续两年被中企联评为值得信赖的管理咨询公司。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当前,随着团购渠道开拓方式的日益雷同化,团购创新的话题又被提上日程,因此,如何通过团购渠道的创新以及模式的创新,来更好地开展团购工作,从而占领更大的团购市场份额,是当今团购企业聚焦的营销重点之一,那么,团购企业应该如何来构建自己的团购营销新体系呢?本文通过两个案例,来具体阐述团购企业如何来实现渠道与模式创新。

横向交流拓宽团购渠道所谓横向交流,就是团购企业将与自己有业务联系的单位,纳入到该企业的团购开发范围,从而扩大团购受众,提高团购销售额的一种拓展方式。

案例:a公司是一家方便面生产企业,9月,该企业推出一款适合团购渠道销售的鸡蛋三鲜卤面,为迅速打开团购新局面,该企业除了正常的上门联系等团购开拓渠道外,针对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决定“近水楼台先得月”,以进行低成本的运作。为此,该企业组建了团购大客户管理部,并对这些潜在的有关联的客户进行了详细的分类:1、企业的上游客户,即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包括纸箱厂、味精厂、彩印厂等等。2、企业的关联客户,即与企业有相关业务往来的客户,比如给企业制作条幅、名片、画册以及给企业提供服务的诸如电脑软件开发、物流货运公司等等客户。3、企业的上级客户,即相对应或对口的企业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比如商贸局、工商局、税务局、城建局、环保局等等。在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后,该企业专门抽调人员对以上三类客户进行了细致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其中规定,凡订购该厂家鸡蛋三鲜卤面作为中秋节福利品发放的供应商及关联客户,在竞争厂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同等价格的情况下,享有优先采购权及款项支付权。对于企业的上级客户,通过登门拜访、关系疏通、他人介绍等等方式,宣传定购产品可以享受奖励电脑、空调、休闲购物券等等优惠措施。由于该产品口感独特,包装喜庆大方,因此,团购的推广效果出奇的好。同时,通过对上游供应商以及相关联客户等的团购产品订购,该企业实现了以货易货,不仅扩大了团购的销售额,而且还节省了企业的正常流资,进一步密切和融洽了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取得了较好的团购开发效果。而对于企业上级客户的团购开发,不仅满足了他们自身的团购产品的要求,而且,也借此机会,实现了与行政部门的双向沟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横向交流模式,旨在扩大团购渠道的领域,通过企业周边的互动资源,借助价值链、关系链的传递,实现团购企业互惠互利、共赢双赢的大好结局,也是低成本开发团购客户的一种有效方式。

纵深发展,实施深度挖掘所谓纵深发展,是指团购企业在销售的通路环节上实现深度挖掘,通过企业的利益再分配,资源共享,使销售渠道结成相应的利益联盟体,以此来共同运作团购市场。

1、对于各地市经销商,推出了“虞美人”系列高档苹果醋,并与通路上的众多品类严格区隔。同时,引导各经销商开展团购业务,并给予专人专项开发支持,除了免费对人员进行有关团购的培训、指导外,并给与享受正常返利、纳入正常销售额,经销商负责团购的业务人员享受额外奖励的激励政策。2、针对苹果醋销售的主战场――商超渠道,充分发挥终端销售人员―促销员、导购员的积极性,针对她们直面消费者的有利状况,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即凡给厂家提供团购客户或积极推荐该产品,一经达成,即给与高额提成,同时还给予商超一定的提成比例。3、对于苹果醋消费的主要场所――餐饮酒店,鼓励服务人员或采购人员,予以积极推介,并大力发放企业及产品宣传册、手册等。对上述的这些销售、消费渠道,该厂家还明确规定,达到一定数量的团购比例,该厂家将免费于节前发放相对应的团购产品,以刺激他们推销、联络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他们在节日也要给员工及亲戚发放礼品的团购需求。

通过以上对团购渠道的深度开发与整合,该厂家不仅以较低的代价启动了团购终端,而且也通过终端这个良好的展示窗口,较好地拉动了通路上的销售。同时,该企业也借势、造势,利用这个全新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也获得了较好的产品利润收入,取得了一剑双雕的良好效益。

纵深发展,是企业充分整合通路资源,使团购渠道纵向开拓的一种有益尝试,其目的是通过销售环节的充分利用与深度开发,并凭借激励、考核等手段,促使团购层面的不断扩大,实现“全面撒网,重点捕鱼”的团购结果。

此外,利用电话行销、网络行销、体验行销等等方式来开展团购业务,也是现在比较流行和时髦的团购拓展方式,但不论怎么做,其开发方式一定要让那些准团购客户能够接受,能为团购关系的长期、稳定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团购业务基业常青。

团购,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渠道,在现实的销售运作中,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团购企业和团购人员,在团购客户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抛弃落后、低俗的拓展方式,不断在渠道及模式的创新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从而使团购业务能够脱颖而出,一枝独秀,以便取得更大的销售业绩以及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kuqingxingzhe@。

关于作者: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

人出生到这个世界能够活着(生存)是他和她的本能。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社会背景、时代变革的逼迫下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存能力已经迫在眉睫。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约有一点六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四十名孩子。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面对突发事故、灾难时更容易受到伤害。目前在国内基础教育在生存教育领域尚处在缺失的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从容面对危险?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口号:“learningtobe(学会生存)。”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生的生存教育?本文就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存教育的初步认识。生存教育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生存环境、生存能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小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的三唯观;是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学习阶段的具体化。学会生存是当代社会及未来世界对人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例如,在“走跑交替”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为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情境dd“过马路”。引导学生主动思索,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再让学生自主思考发言后,教师可以适时灌输“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交通规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促进社会化发展。又例如,在跑步练习中,体育教师可以制作红绿灯的卡片,自己充当交警,指导学生在十字路口时要注意交通安全,要牢记“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教师可以让体育委员带头领跑,自己站在“十字路口”,间断性地更换红绿灯,以此来训练学生“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生存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对红绿灯的反映,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也给枯燥单调的跑步练习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利用体育课进行一次“野外生存挑战赛”dd即野外登山活动。这是体育课程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生存技能培养的一项活动。它将会接触到安全、急救、包扎、攀爬等等一些生存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野外登山活动中,学到生存技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求发展的体育教学理念。同时,通过这种生存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得到了增强。又如在体育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运动损伤、运动休克、晕厥、中暑等情况的处理和护理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能以良好的心态主动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同时,也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应急状况下能自我保护,逆境下能自我心理调节。体育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无拘无束的自主环境中磨练个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多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让他们吃点苦,受点累,受点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也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耐力跑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做好准备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耐力跑比赛。这个项目不仅可以提高耐力跑成绩,发展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自强自制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为适应以后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打下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实现了学校体育进行生存教育的必要性。而参加团体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运动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机智勇敢、团结协作、勇于拼搏和永不服输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在性格、气质、能力上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运动的教育,而是把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活的承载力、其对生存教育的意义将是其他任何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笔记

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内尔・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读书有感】。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该书出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内尔・诺丁斯博士之手。身为美国教育学会主席的内尔・诺丁斯博士尽二十年的学术努力,提出了重视生命差异,关注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关怀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关怀伦理学以及关怀取向的教育思想。该书应该是先生此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不光是中国,在美国的学校中,所有的学生都被灌输标准的课程,然后接受标准化的考试。虽然很多教育家都对这种模式提出了反对,但是该机制仍然控制着我们的学校。改革者们试图突破这种受考试所左右的课程设置,代之以一个更加关注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但是,改革尝试往往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抵制。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关心”必须主导学校课程。孩子们应该学会如何关心作为物质和精神结合体的自我,如何关心身边的和远在他乡的人,如何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如何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以及如何关心各种学科知识。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倡导的就是一种“关心”教育,作者在引言中指出了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基于动物本能的一种需要,但是在现今这种社会,关心和被关心仿佛成了一种奢侈品,人们之间变成越来越冷漠,人们渴望多一点关心,呼唤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

但是这种以“关心”为基石的社会模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就需要我们从孩童时代就要进行关怀的这种教育,可以这么说,少年时代的教育决定了社会的走向。我们培育怎样的人,怎么培育这样的人,这是社会的问题,更是教育的问题。显然,我们目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我并非主张不要学术,我们需要重新分清孰重孰轻。所有孩子都应该学会关心他人,也都应该学会关心其他生命或事物。

围绕关心来组织教育,这是诺丁斯教育思想的中心主张,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改革包括教育研究的出发点。诺丁斯的教育思想则超越了对教育概念的狭隘理解,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提出从关心的角度来组织教育,把学会关心提升为学校教育的最为重要的使命。

然而,学会关心并非轻而易举,不恰当的关心会适得其反。现在学生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们也格格不入。世界在他们眼里充满困难和敌意。他们如浮萍一样四处飘荡。家长、教师如何正确地将关心传递给孩子,决定着关心关系能否确实地建立起来。正如诺丁斯所言:

“如果关心以不被学生们接受的方式出现,那么它也不可能被学生们认识到。如果父母体罚孩子,还认为那是为孩子好的话,孩子可能会怀疑其他一切关心他的努力。这种情况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教师需要更认真地倾听和理解孩子。身为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如果一个孩子在进入小学时还没学会如何接受关心,那么这个孩子的人生将处于危险之中。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学术上的。除非他学会对他人的关心进行恰当反应,否则,他不可能健康地长大,更不可能学会关心别人。”

我的中心主张是,应该更好关心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正确的引导各类学生,比如那些对某学科怀有特殊兴趣的,可以深入到那个学科内,而对其他大多数学生,我们的目的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因人而异的教育。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来重新组织。关心,而非传统学科,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普通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上所有的人,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人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追求。这个目的并不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或者学术进步相抵触,相反,它为智力和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师生合作必须成为现实。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假期里读了一本《构建教育新模式》,看到书名,我有点抵触,以为是一本伦理性很强的书,谁知看了第一节后,就爱上了这本书。书中文字简练、平实,让人平静,却引人沉思。全书由十二篇文章构成。全部文章围绕一个主题:重建教育新模式。作者的观点鲜明,新模式的宗旨是重建教育结构。回想起去年读的一本书《大教育论》,两本书都对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交流,学生评价等进行了重点的阐述。正好我们学校对教育新模式极力推崇。每当我审视自己的课堂,不得启发,思维受阻之时,这样的书,总是能让我豁然开朗,越看越觉得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以下是自己的一些感想:

开卷之初,在《学习组织:从班到小组》一文中,作者首先提到,新教育模式最直观的变化是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学习。和大家一样,看到学习小组我也在想,小组一词和小组这种组织形式是早已存在的,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小组活动也一直存在着,小组讨论、小组值日等。作者把班建制和学习小组进行了科学、系统、客观的比较。从座位的形式看,以小组为中心的围坐取代了一教师为中心的排座,学习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个体的学生,也不是几十个人的班,而是学习小组。小组围坐制有效的保障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人都在参与,人人都是主角,这些都是排座的形式下难以实现的。

其次,学习秩序出现了“颠倒”现象,自主学习在先,课堂学习在后。学习的起点不再是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而是课前的小组学习。

再次,“学时”取代了“课时”。讲授式教学,学生的课前、课后等课外学习的时间远不如课堂听讲那样重要,而新模式下,把学生的学从课堂拉长延伸到了课外,小组的优势在于课内、课外都可以开展,课时到学时的转变可谓是巧妙。

最后,展示将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当然,课堂展示的效果要取决于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上的默契合作。在我们改革的起始阶段,作为教师,必须做好导演这个角色,指导学生了解展示的形式和方法。

作者在书中这样写到:在我家的厨房,我永远是配角,我一般是站在我爱人的身旁,像一位小学生乖乖的完成老公布置给我的一项项任务:洗碗,洗菜,剥蒜,递酱油等。我很认真,很服从,也省心。有一天,爱人换了一种“领导方式”:做饭,炒菜我全权负责。我顿时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我可以独当一面了。我要做的,不再是听话,被动的接受,而是筹划:我得整体考虑有多少事情要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更快。这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自由人与奴隶人的区别在于,奴隶人只知道要做某件事,自由人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想,不管是怎样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最终都归于一句话:大道至简。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让我们的学生有鱼,更要有“渔”,这才是我们一直要追求的教育真谛!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心得

偶尔网上浏览,接触到《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本书。内尔·诺丁斯博士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在书中,内尔·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作者在书中说到关心是一种习惯,关心同时也是一种能力。不论是习惯还是能力都需要家长从小对孩子的重视与培养,需要老师耐心的教育与引导。反思我们目前的教育,我们是教育孩子要关心别人,可好像只是形式主义而已,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的是什么呢?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威逼利诱”,不断强迫孩子弄清、记牢每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以便让学孩子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令大家满意。我们理直气壮地这样做,并美其名曰是真正地关心孩子。但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们到底为什么应该学习我们认为他们“能够”学好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类为了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而必需的吗?事与愿违,我们那么费神地让每个学生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考试之后,他们又是那么快地把好多知识忘记。这是真正的关心吗?这到底是不是悲剧,实在值得人们去深思。

如今我们都在提倡和谐的社会,事实上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爱心的人,会关爱别人的人,不是冷漠毫无人情味儿的人,不是只拥有知识技能的冷血动物。社会更新极快,我们的眼睛不应该只盯着学生的分数看。当然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完全不要成绩是绝不可能的,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真的需要分清孰轻孰重。

希望更多的人能读读这本书,让我们一起学会真正的“关心”,关心他人、关心自己、关心社会、关心人类!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去年暑假繁峙“全员大培训”时候,我有机会最早接触了张卓玉厅长编写的《构建教育新模式》一书。那时,对于新课改只是一知半解,对于“教育模式”这样高深的理论也存在敬畏,虽然书早已到手,却一直束之高阁,从没有认真打开过。

寒假的时候,接到局长的读书要求,出于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我试着翻看了这本看似沉重的著作。但没看几章,我就有种追悔莫及的感觉,整本书平实晓畅,无论教育的核心,还是班级的授课,完全没有深奥厚重的感觉。这里没有佶屈聱牙的理论堆砌,没有深刻尖锐的现实批判,甚至省略了注解、引文,读起来仿佛与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娓娓畅谈,沁人心脾。

现在,当我又一次认真翻看《构建教育新模式》一书,没有了负担,多了份享受,常常会不自觉得陷入沉思,仿佛进入一片新天地,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全书共十二章,各章相互独立,从新教育模式的制度保障谈到新模式的宗旨框架,从教师角色的转换说到学习主体的变换。在它的指引下,各种课改的困惑疑难都迎刃而解。作为一名曾植根于讲台的教师,一名跟随课堂的教研人员,我愿意关注的还是课堂、教学。所以我反复阅读了前七章,由于学识和见闻的局限,对于心智品质和公共精神,我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和浅显的,不敢妄谈。我还是得老生常谈,关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

其实,刚刚打开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次从理论上认识新的教学模式,我的内心是震撼的。人们认为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教育也可以有如此深的学问,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最初,老师抱着学生走。这是我读书时老师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老师走向学生干什么?很简单,三个字,“注”、“填”、“灌”,老师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有食欲,是否能够消化,一股脑儿得往进塞。学生就像没有感情、没有知觉的机器人。目前,这样的课堂,应该说是被彻底淘汰了的。

后来,老师带着学生走。这是我刚登上讲台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走向教材干什么?老师以各种美妙的语言,精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食欲,让学生垂涎三尺。然后老师边讲、边问、边答、边纠,直到学生弄明白问题。这种一般称之为“启发式”教学,比起“填鸭式”,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因此,目前,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兴未艾。

但是,这里的启发还是老师启发,“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有价值、无价值的问题绑架着学生走向文本,又带着一堆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走出课堂。教师是权威,不允许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创造。

现在,老师跟着学生走。这是新课改以后的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学生在前面干什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老师在后面跟着走,启发、诱导、点拨、提醒、指引。这种局面才算得上是课堂师生关系的新境界。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笔记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该书出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内尔・诺丁斯博士之手。身为美国教育学会主席的内尔・诺丁斯博士尽二十年的学术努力,提出了重视生命差异,关注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关怀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关怀伦理学以及关怀取向的教育思想。该书应该是先生此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不光是中国,在美国的学校中,所有的学生都被灌输标准的课程,然后接受标准化的考试。虽然很多教育家都对这种模式提出了反对,但是该机制仍然控制着我们的学校。改革者们试图突破这种受考试所左右的课程设置,代之以一个更加关注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但是,改革尝试往往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抵制。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关心”必须主导学校课程。孩子们应该学会如何关心作为物质和精神结合体的自我,如何关心身边的和远在他乡的人,如何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如何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以及如何关心各种学科知识。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倡导的就是一种“关心”教育,作者在引言中指出了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基于动物本能的一种需要,但是在现今这种社会,关心和被关心仿佛成了一种奢侈品,人们之间变成越来越冷漠,人们渴望多一点关心,呼唤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

但是这种以“关心”为基石的社会模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就需要我们从孩童时代就要进行关怀的这种教育,可以这么说,少年时代的教育决定了社会的走向。我们培育怎样的人,怎么培育这样的人,这是社会的问题,更是教育的问题。显然,我们目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我并非主张不要学术,我们需要重新分清孰重孰轻。所有孩子都应该学会关心他人,也都应该学会关心其他生命或事物。

围绕关心来组织教育,这是诺丁斯教育思想的中心主张,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改革包括教育研究的出发点。诺丁斯的教育思想则超越了对教育概念的狭隘理解,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提出从关心的角度来组织教育,把学会关心提升为学校教育的最为重要的使命。

然而,学会关心并非轻而易举,不恰当的关心会适得其反。现在学生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们也格格不入。世界在他们眼里充满困难和敌意。他们如浮萍一样四处飘荡。家长、教师如何正确地将关心传递给孩子,决定着关心关系能否确实地建立起来。正如诺丁斯所言:

“如果关心以不被学生们接受的方式出现,那么它也不可能被学生们认识到。如果父母体罚孩子,还认为那是为孩子好的话,孩子可能会怀疑其他一切关心他的努力。这种情况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教师需要更认真地倾听和理解孩子。身为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如果一个孩子在进入小学时还没学会如何接受关心,那么这个孩子的人生将处于危险之中。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学术上的。除非他学会对他人的关心进行恰当反应,否则,他不可能健康地长大,更不可能学会关心别人。”

我的中心主张是,应该更好关心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正确的引导各类学生,比如那些对某学科怀有特殊兴趣的,可以深入到那个学科内,而对其他大多数学生,我们的目的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因人而异的教育。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来重新组织。关心,而非传统学科,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普通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上所有的人,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人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追求。这个目的并不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或者学术进步相抵触,相反,它为智力和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师生合作必须成为现实。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笔记

遇见这本书,是在一个朋友家里,无意间在她的书桌上发现的,当书的题目映入眼帘时,我不禁问自己,我在平时的中关注到关心教育了吗?学校里教会孩子的究竟是什么,是学会写作?是学会计算?还是学会某种特长呢?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都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学会关心家人、朋友、甚至小动物等,他们真的太需要学会关心了,所以我果断地问朋友借下了。

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她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

学会关心的首要秘诀在于专注。专注在此并不意味着疯狂或者痴迷,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当真正关心一个人,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种专注或者关注可能仅仅持续片刻,以后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但在任何关心的交流过程中,它都是关键因素。诺丁斯说:当一个陌生人向我问路,我们之间的交流就可能变成一种关心关系,即使这种交流的时间很有限。我专注地倾听他的问题和需要,然后认真地回答他。当他接受了我的专注、认真和答案,这种关心的关系就完成了。

诺丁斯还批判了现代人的关心现状:不关心(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部分关心(关心知识、伟大事业、物质世界、动植物,却对同类缺乏同情),伪关心(以关心的名义干危害他人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她赋予关心全面的含义: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关心自己的精神生活。她还坚定的说:毫无疑问,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责任包括正视精神信仰问题。

无疑,诺丁斯是在用“关心”来治疗千疮百孔的教育。她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人类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

如何具体地实践关心教育?诺丁斯告诉我们,需要因地因人采用不同的策略:或严厉或温柔;对严肃者要敬慕和尊重,对温柔随和的人可以通过拥抱;有时,关心只需几分钟的注意,有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她提醒我们,智力上的注意力并非就能转移到人际关系中去,很多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对其他人和其他生命形式毫无兴趣,漠不关心。

教育学生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一种鼓动关心和连续性。如果希望教育成功,必须从建构信任关系开始,并且持续维护和完善这种信任关系。在学校里我们会过多的强调学习。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学生的学习。这样过多的强调就在无形之中加深了孩子对成年人的不满。他们抱怨大人们不关心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等等。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科教育为主,很难再花很多的时间去关心一下孩子。所以当我们的孩子遇到火灾的时候他到底会不会自己逃脱危险?教会孩子学会自我的关心。自我的身体只是一个方面,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义自我的情感部分,精神部分和智力部分。

关心不是孤立的,自我从来就是存在与一系列人际关系之中的。在特定的时间内,我们作为个人的态度与行为将会影响身处的各种人际关系的质量,我们要教会还学会关心他人。作者用整整的一章节文字来讲述。下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作者认为存在很多所有人都共同关心的领域,因而孩子在这些领域内的能力必须得到开发。第二,驾驭必须开发所有孩子都具有的某种特殊能力或者智慧,这要求我们对猛力的多元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第三,对各种关心领域的重视和能力的开发必须要考虑由于性别,民族和宗教而导致的.各种差异。

看了整本书我觉得深有感触。如果我们真正爱孩子,我们就要不仅尊重孩子们所显示的各种才能以及他们后来所从事的各种职业,我们还要深切的关心他们。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首先是预习。相信很多老师在课堂结束时,总会提个预习。而事实上这个要求很模糊,模糊到几乎略去不考虑。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学习的开始是什么时间呢?对一个内容学习的开始往往是在上课后打开教材才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多时候是非常无奈的进行满堂灌,而学生又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日复一日,很多学生就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收获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区别于传统模式教学,新模式(有称之为项目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或代表西方国家最先进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的课堂)从大体上的基本结构构成是三个:第一个是课前小组学习,第二个是课堂展示交流,第三个是课后巩固提升。在这种新模式下,第一个程序是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要进行深度且认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到能在还没有讲课前,学生已经开始做题了,相对比较简单的题都会做了,这就要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需要真正的去读教材,去理解内容,自己能掌握的绝不带到课堂上。当然,看到这里,很多老师可能会向我之前一样存在这样的担忧:若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又或学习了却谎报已经学懂了,怎么办?但是看完这本书就会发现,学生进入新模式课堂是有门槛的,小组自主学习的标志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这些内容哪些是我完全懂了,懂到什么程度,懂到可以给全班同学讲;第二个就是这节课的内容里边哪几个还不懂,需要在课堂上解决。

再是讲授。看到这个词语就可以想到老师站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画面,而这种现象,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将成为历史。那么,课堂干什么呢?那就是第二个环节——课堂展示交流。近似于一个研讨会,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这个小组自己学习的收获,在交流、展示过程中提不同的意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是不耻下问的精神。“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有国外的学者说中国这个国家缺少一种精神——叩问精神。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有创新能力的人,为什么缺少叩问精神?传统的课堂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什么东西都讲清楚了,学生只有一个任务:记,他根本不需要思考,而在新模式下,小组探究制在机制上把探究这一理念落在了实处。

最后是成绩。据已经如火如荼进行新模式改革的学校来看,能够稳步、全面提升学生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的任务以及作用是想办法让学生学起来、动起来、思考起来。老师的.备课是要研究方案,研究如何才能更好的带到学生学起来,老师需要关注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学习才能更好的组织构思好一堂课。

对于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新的教育模式的一些疑惑也有了初步的想法。只是如何实践到教学实践中去,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的探索、学习、完善!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笔记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是美国一名前任数学教师内尔・诺丁斯的教育著作。1992年第一版,至今有二十几年,但书中的观点和理念,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关心的背后是以人为本,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童心的呵护。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常常有这样的痛苦,有些孩子擅长的领域不在数学方面,对数字天生不敏感,对空间没有感觉,总是着认为干嘛要一个水管放水,一个水管进水,这样水太浪费了,而不是着眼于的数量关系式和数学模型。这样的孩子本来很快乐,他对虫子感兴趣,他对颜色感兴趣,他可能喜欢文学,喜欢画画,喜欢唱歌、舞蹈、打球……唯独对数学不行。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育,我往往会被他们弄得筋疲力尽,而最终效果甚微。只能抱着“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标理念,不放弃一名学生。“人的智力因素不仅仅只有一种,学生个人情况也千差万别。每一个孩子的独特天赋、能力和兴趣都需要教师给予注意,都值得我们为他(她)提供发展的机会。”这就是本书中的一段话,表明了作者的多元发展理论观。如果和作者有着一致的观点,那么数学老师的痛苦将会轻一点。

作者在书中批判了布什政府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原因是该法案要求所有学校在的时候使所有学生在学业上达标。她认为这是绝对没有道理和不切实际的。任何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千差万别,没有一个学校可以达到一刀切的标准和要求。因为在公办学校中难以实现,所以美国加快教育私有化的进程。作者反对公立学校私有化,她认为公立学校私有化会加剧教育不公平,将教育从一个公益事业变为商业产品。她呼吁教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个体,关心他们,呵护他们,全心全意帮助他们成长为能干又自信的人。这令我想起中国教育产业化的历程,和美国的公立教育私有化是何其的相似。教育不是商品,也不是买卖。基础教育的私有化使教育开始变得不公平。

前段时间,有位专家说,哪个地方有私立初中,哪个地方的教育质量开始下降。因为所有的好的生源集中的民办初中里,其余的公办学校再努力也出不了成绩,公办学校之间没有竞争氛围,教师没有动力,没有士气。这位专家甚至以几个地方的情况举例证明。回顾我们身边,确实每个县市都有一所集中优质生源的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往往会有更多的民办精神,所以对子女教育比较重视的家长会想方设法让孩子读民办学校,希望孩子得到更多的精神呵护。可见,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里得到更多的关心。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笔记

我们不愿看到为了教育学生撇家舍业的教师,连自己最亲爱的父母孩子都不关心的老师不是什么道德楷模;我们不欣赏孩子生病也顾不上照顾的老师,自己的孩子都不关心,如何去关心别人的孩子。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是多么爱自己的家人比背负老师如此尽心学生还不好好学习的责备要阳光的多。所以一个热爱生命关心自己的老师才会感召一批热爱生命、关心自己的学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不生病的智慧》一书,书中介绍了很多自我保健、诊疗的方法,还把食物按照寒、凉、温、热进行分类,把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介绍的很透彻,书中说只要对自己的健康稍加留意,合理饮食调理,人类的平均寿命应该超过100岁。这本书我用了2天的时间就看完了,可是对我的震撼是强烈的,影响是深远的。

当我知道了感冒分风寒和风热,当我知道了风寒感冒不能吃西瓜,当我知道了西红柿和黄瓜不能一起吃的时候,我真的是顿足捶胸:天哪!活了三十多年,我肚子里吃的东西都不对,都是不利健康的,我慨叹自己无知,我抱怨父母没有指导,我也怨恨学校没有传授。当一个人从学校、家庭、社会中连最基本的生存方法都没有学到的时候,我想学校、家庭、社会就没有以人为本,就丧失了继续发展的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必修、地方执行、自编教材的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新型学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能力。自课程开设以来,老师们带领学生广泛开展了科学、自然能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深深的感觉研究生命个体本身比研究知识更重要,也更亟待!所以我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和论据,说服全校的领导和老师把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定为――“健康小灵通”。我让学生关注饮食与健康、常见病的预防和调养、心理与健康等问题,我发现,当孩子们有了健康的能力和意识时,我教育了一个学生,我也幸福了一个家庭。

学生拥有了关心自己的能力,当父母和朋友生病的时候,她们就会身体力行去实施具体的帮助,未来工作了,他们也会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关注事业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我们呼唤密切的亲子交流,有了最最温情的心灵沟通,任何的灵魂都会点燃激情。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身体、心理,关心孩子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了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世界上一定会少很多可怕的父母和“无畏”的孩子。

我们倡导和谐的校园氛围,有了最最自信的发展空间,任何的卑微都会烟消云散。每个人的智能发展区域都各不相同,为什么要让所有的人都善于学习,都是学习的强者?有的学生嗅觉灵敏,他完全可以做最优秀的香水师,有的学生有艺术天赋,她可以成为艺术家娱乐全世界。从学校里走出去的,有优秀的运动员、有满汉全席的厨师、有全国清洁工劳动模范。他们的成功如果都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合力的成果,我们值得骄傲,但很多长大以后回来看老师的学生得到的一句话都是老师说;“当年学习那么差,真想不到长大了这么有出息!”这真是教师的悲哀,教育的悲哀。

学会关心――道德的美好境界;学会关心,社会的和谐氛围;学会关心,人类的幸福憧憬。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它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圣经,关心教育模式不是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它应该成为教育的唯一模式。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摘要: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大多是单向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丰富多元的思维,并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引到自己设定好的标准答案上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要改变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自主思考教师角色。

新模式教育中课堂由“讲坛”变为“论坛”。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次要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居高临下,学生退到次要地位,形成了很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改变之后的课堂上,解决了这一尴尬的关系问题,学生、教师在一种平等的地位关系下,交流、沟通、讨论、学习,学生的收获与成长有极大的变化。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主讲者,学生只是间接被动的听讲者。教师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否真的听懂,是否能够消化很难真正被检测;学生的个性特长很难被发挥。满堂灌是采用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教师输出,学生接收,师生之间很少有主动的信息的双向交流。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缺乏积极的响应,使课堂变得像教师一个人的独台戏。我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对此感受颇深。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需要理解和消化,但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很难有这样的理解和消化机会,如果无法理解和消化,吸收就相当于零,也就是所说的无效课堂。

而在新的课堂模式下,教师是聆听者,点拨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而教师只是适时的引导点拨。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教师必须做到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孩子们必竟年龄小,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有时看到他们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我的心里高兴的不得了,这时候,我就会行使我的权利了。我说的时候,要求学生一定要看着我的眼睛,学会认真听.我们的课堂需要热烈的讨论,也需要沉静的思考与倾听.动静结合,才会形成卓有成效的课堂.

二.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善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并且要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的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数学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数学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法。凡是听过我们班学生上课的人都说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有很强烈的参与意识。其实细想想在教学上也没什么窍门,只是上课时我很少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那样我会觉得距离孩子们很远,我总是习惯性的走到他们中间去,和他们近距离的交流。课堂上更多的是谈笑风生,而少有严厉的训斥。平时课堂上我的话很少,学生话多,我看起来比较清闲,而学生忙得团团转,忙得不亦乐乎。听完有关专家的讲座,我更加坚信教师讲得越多,学生越不爱听,教师累得汗流浃背,学生闲得直打瞌睡.教师必须做到三不讲:是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要压缩讲课的时间,把它还原给学生,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自已去思考、感悟.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质疑,自己去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最佳答案。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把这块主阵地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好课堂的主人,而在这个课堂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紧抓不放不对,但完全放手也不可行,一线教师一定要适应自己角色的变化,和学生一起在课堂这块主阵地上打出漂亮的课改之胜仗。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笔记

学会关心是对德育教育进行研究,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等内容,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以下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于1992年出版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在购书网上竟然出现了缺货登记的信息,虽然在仅有的一条读者留言中写道:“适合研究教育的人仔细品读,有些晦涩。”但是读过《卷每周一读》中推荐的这本书中的引言的人一定知道缺货的原因,这位伟大的女教育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一个母亲真心的体验向我们阐述了关心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关心所体现的人类道德的美好境界。我想这本书确实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研读,也值得每一位母亲细心品味。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还在为取得一个完美的成绩而奋战题海?为什么我们的家长为了孩子能考得高分而费劲心力?为什么成绩不不优的学生要背负丧失自信的重创?为什么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会成为父母的奇耻大辱?成绩、分数,学生的命根、家长的自尊、教师的宝典、人才的标准……在这些墨守成规的社会准则和风潮中,中国的学生就像内尔教授说的一样在遭受着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

很难想象美国这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也存在这样的现状和尴尬,也许是因为世界强国不能忍受做世界第二,美国的孩子也有相当一部分列入了“我们不在乎你”的行列,所以,当美国的少女怀孕率、青少年自杀率、犯罪率急剧上升的时候,教育家开始探寻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就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阐述了应该怎样培养孩子们学会关心。而这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也如久旱逢甘霖。

关心自己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热爱生命的情感,没有关心自己的能力,最终将带给亲人和社会沉重的灾难和深深的遗憾。

为了母亲对自己选择职业的强硬态度而自杀的青年大学生,为了家庭贫困而自杀的女研究生……近年来,多少这样年轻鲜活的生命陨落了,在无比伟大而尊贵的生命面前,这些孩子草率的选择了放弃,全然不考虑亲人会多么悲痛,社会有多么哀叹。我想死去的人儿不关心自己,亲人和社会也没有关心她们的内心需求,在人类灵魂如此需要关心的时代,关心却离我们日渐遥远,所以悲剧层出不穷。

热爱生命是人类最最基本的需求,教育必须唤醒这种需求。关心自己同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根本,教育必须传授这些技能。

我想数学家陈景润如果学会照顾自己,稍留心自己的生活和健康,他一定可以长寿延年,为国家和世界验证更多的猜想。我想英年早逝的好干部沈浩,如果在投入的工作之余能关心自己的身体,哪怕是早晨喝一杯温开水,上午吃一个苹果,或是睡前烫烫脚,生命也许不会突然暗淡,留给人们的愧疚和遗憾挥之不去。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笔记

偶尔网上浏览,接触到《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本书。内尔・诺丁斯博士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在书中,内尔・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作者在书中说到关心是一种习惯,关心同时也是一种能力。不论是习惯还是能力都需要家长从小对孩子的重视与培养,需要老师耐心的教育与引导。反思我们目前的教育,我们是教育孩子要关心别人,可好像只是形式主义而已,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的是什么呢?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威逼利诱”,不断强迫孩子弄清、记牢每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以便让学孩子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令大家满意。我们理直气壮地这样做,并美其名曰是真正地关心孩子。但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们到底为什么应该学习我们认为他们“能够”学好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类为了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而必需的吗?事与愿违,我们那么费神地让每个学生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考试之后,他们又是那么快地把好多知识忘记。这是真正的关心吗?这到底是不是悲剧,实在值得人们去深思。

如今我们都在提倡和谐的社会,事实上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爱心的人,会关爱别人的人,不是冷漠毫无人情味儿的人,不是只拥有知识技能的冷血动物。社会更新极快,我们的眼睛不应该只盯着学生的分数看。当然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完全不要成绩是绝不可能的,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真的需要分清孰轻孰重。

希望更多的人能读读这本书,让我们一起学会真正的“关心”,关心他人、关心自己、关心社会、关心人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