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论文(通用15篇)

时间:2023-12-05 23:10:43 作者:纸韵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文章的常用表达方式和逻辑结构,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在写总结时,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和瓶颈,这时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够启发你的灵感。

小学生科学论文范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会写绪章、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等,具体请详见。

关键词学术论文评估标准。

近年中国大陆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数量急遽增长,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与本科生相当;而研究生导师,即使破格提拔,增长也是有限的。初带研究生的生手导师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谈常见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以及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交流一下,供同行们讨论。

1、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这种情况与中国大陆的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传、商业公关与新闻报道混同有关,每年在论文中这种类型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除了学生的问题外,这与部分导师本身就在具体的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熟悉也有关。因此,需要强调区分学术研究论文与政治宣传、企业公关文章,有时它们都叫“理论”,但所指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三,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一些论文,分析太缺乏本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仍然在使用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学时代学的大众哲学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但是实在没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这种情况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再纠正,已经晚了。这反映出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较为薄弱。从入学就应加强学术理论思维的训练,将文科的基础知识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

这与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两回事。不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实,包括事实本身和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公认的原因,总要正确。理论前提起码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成立”,不然就没有共同的讨论基础了。

八,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如果恰好论文涉及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导师确实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学生引证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不少论文的选题与导师或其他相关老师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他们的论著并不是学界的代表作,学生却千方百计要引上几段,有些引证的内容就是大白话,谁都会说,甚至连导师论著中的“俗话说……”都引上了。

2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2],对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若了解了其结构要素,我们在写作论文时就会有一种学术标准进行自我衡量,以保证论文至少像个论文,多少有些创造性。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首先考察论文的规范性。这里的规范性,不仅指引证的规范,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学术引证规则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资料,这本身就是论文的最大规范问题。不充分占有资料,特别是不占有最新的资料,无法保证观点的创造性,有些结论可能是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的了;或者造成论文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当然仍旧可以写上许多话,但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论文。

这三方面的论文“规范”,从一开始就将那些不占有研究资料而拍拍脑子随意想出若干“××性”,或随意地从个别事例推出整体的文章,从学术论文中予以排除。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实质上是要求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对现实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实,疏漏某些可能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关于论文的规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论文就具有科学性了,但是它会影响到论文结论的科学性;而且,规范的论文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清晰的学术发展脉路。

第二,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假如第一关过了,可以认定算是学术论文了,那么马上就面临第二个问题,即这篇论文实际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说,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质量也较高。这里的指标有两项,一是论文的规模,一是论文的复杂程度。

这里的“复杂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选题涉及面较宽,但是逻辑关系简单,分析起来并不困难),而是指需要处理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复杂。有些看起来不大的选题,如果其中要说明的各种关系较难把握,那么应当说其复杂程度较高。例如“我国的地下产业”这个社会学选题,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选题,但是真正研究起来,要处理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关系越复杂,需要运用的知识量、知识深度、研究能力等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一篇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研究性的,有些成份属于是在普及某些知识,或者仅仅提供了一些资料。根据智力对材料加工程度的差异,研究性质成份是指论文中提供了新的认识的那部分。

因此,需要先对论文的研究成份的多少下一个判定,这里提供了四种选择:25%、50%、75%、100%。看来还是简单了些,但重要的不是划分研究成份占多少的讨论,而是要在观念上学会区分研究、普及、资料这三种不同的成份,努力使自己的论文增大研究成份。一般地说,硕士论文如果有50%属于研究成份,可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这里需要说明:并非只要属于研究成份就好,同样属于研究成份的部分,水平高低差异很大,这里还要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第四,考察论文的科学性,即可靠性。这需要根据对论文研究性、普及性和资料性成份所作的划分,分别评估。如果确定成果全部或部分属于研究类,就要首先对成果研究部分的科学性进行评估。这里有五项标准。

1,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的可靠性。提出这一对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论文中具体概念没有发现不成立,论据也颇有力,论证不能说不严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由于理论前提不可靠,实际上一切皆不能成立。例如若有人提出“太阳黑子活动决定经济发展”的假设,这完全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假设成立,而且在统计学上确有明显性。但是这在经济学方法论上是完全错误的,错就错在没有可靠的理论前提。

2,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明确、严谨、有效)。概念是任何论文的基本单元,将概念的“明确、严谨、有效”要求联系在一起,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围或本质,仅仅做到“明确”是不够的。有的很明确的概念,不具备处理、解释其定义范围内事实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说明结论。一些文章中常见的脱口而出的一连串“××性”,就属于这种情况。

3,论据(理论或事实)的可靠性和充分性。这里的“可靠、充分”是对论据说服力的衡量标准。“权威人士”的话,可以作为辅助的论据,但不宜单独作为论据,就在于它虽然通常是可靠的(这里是指真实),但不能作为“充分”的论据。

4,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完备性。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标准,一是具体论证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论证的整体充分,没有空缺。

当然,并非每种研究成果都适用于这五项,前四项一般适用于理论型论文;实证型论文需要重点考察第五项,而前几项可能不全适用于对它的评估。

第五,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估。这里也包括五项标准。这是对该论文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包括论文对学术发展的贡献程度----学术价值、论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社会价值。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行专家组可以对论文的学术价值提出若干评估的衡量标准,但是社会价值是难以具体分解的,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不是“社会价值”需要的“主体”。因此,这里涉及学术价值的前四项较为具体,关于社会价值的后一项相对抽象。

1,问题提出或选题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某个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出问题本身如果带有启示作用,常常有力地推动学科整体的发展。为什么说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原因也于此。

2,所提供的新事实、新知识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某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的,它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事实或提供新知识,例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学的论文中,有一部分也需要用这个标准衡量。

3,所获得的新认识新结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另一类论文的,它们主要在观念领域有所创新,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世人和学科有启迪作用,例如哲学、文论、政治学、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的论文中,有一部分需要使用这个标准。

4,所提供的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学科建设的贡献。这是针对所有论文的。我们很难要求每篇论文都能提出新观点、新事实、新知识。但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或者研究方法与众不同,给人以启示,那么这类论文也应该肯定它对学术发展的贡献。

5,论文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这里的含义是:对论文所取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作用的可能性作出综合判断。这只适用于纯应用性的论文。

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在以上五项中有一项能够作出一些贡献,应该是很成功的了。因此,在衡量自己成果的价值时,要有自知之明,感觉在某一项可能作出些贡献,就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有所收获。全面追求“贡献”或追求很大的“贡献”,很可能结果是完全没有“贡献”。特别在自我感觉非常好时,更需要正视这五项衡量的标准。

第六,关于论文中普及性成份和资料类成份的评估条件。普及性知识和资料类成份,并非没有价值,但不应在学术论文中占主导,不然,就很难说是论文了。如果自己的论文中有普及性和资料类内容,也要尽可能使之可靠和严谨。下面是关于这两方面的评估标准: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对原成果概括和转述的准确性。2,介绍阐释的清晰性。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的价值评估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解决某一具体学术问题的贡献。3,论文普及性成份的社会价值。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2,资料选取的必要性和充分性。3,资料处理的科学性。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价值评估的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满足学术研究需要的贡献。3,论文资料类成份的社会价值。

3“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

现在中国大陆有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对教师的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的衡量标准中,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上,或者评委成员大多认为达到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水平,或者发表的东西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或者研究本身是某一级别的课题的一部分,会在论文的评价上给予特别看待。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往往也会加重对论文评价。这些衡量标准,在现在中国的国情下,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据。

由于现有的国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新闻报道或评价,以及课题来源等不一定来自科学共同体(指本学科最具权威的专家组)的判断和决定;目前中国大陆的学术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并不是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它们的认定受到较多的非学术因素的制约;学术评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非学术因素,某些有价值的论文,恰恰可能存在争议,而评奖通常给予了争议较小的;课题来源和级别只反映政府管理机构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和导向,难以证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媒介的报道或评价不能反映论文的价值,因为记者的评价是非专业的。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这一评估体系,暂时不采用这些间接指标。

学术同行引用频率本应当成为评价论文的重要标准,但鉴于目前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界尚无社会科学引证系统(例如美国有《社会科学引证索引》),并且研究者尚未普遍遵循研究规范,现在暂时也没有将同行引证作为评估标准。

回过头来再看这一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体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解决一般情况下对论文的评估,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这要以社会环境整体宽松、人们的心态较为正常为前提。如果只允许一种意见存在并且人们都一致赞同这样的做法,或者人们普遍地处于某种激昂和偏执的状态,再完美的评估方案也会评出十分荒谬的结果,因为可能会出现密尔()所说的“多数的暴虐”现象[3]。另外,为了保证这一评估体系的公正,需要评委的数量相对多些。如果委员人员太少,每个评委的权重就会过大,自然影响评估的公正性。

其他参考书目:

(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林学谛著《环境、交往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版。

(4)m.尼尔.布朗《走出思维的误区》,张晓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5)金观涛、xxx峰《论历史研究中的整体方法/发展的哲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6)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李银河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柯惠新等《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8)李茂政《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论的相容性及内在联系性》,《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169-180,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编印。

(9)陈力丹《硕士论文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我们爱科学,反对一切“伪科学”,用真正的科学知识来识破、遏制“伪科学”,还人类一个安全世界,还大自然一个平衡空间。这个时代因为科学而发展进步,我们要和平使用科学文明,通过科学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太空技术为人类寻找地球之外可供人类生存的空间,探海科学为我们挖掘海底无穷的各种资源。只有把科学文明充分运用到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服务中来,不断提高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才是科学的真谛。

我们爱科学,我们年轻一代应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先辈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无穷无尽的未知领域,不断运用科学更好地造福人类。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的通知

摘要:小学生好动好说、似懂非懂的特点要求老师不但要正确解读他们的言行举止,还要根据他们的言行举止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实施教育引导。通过两个实际案例,以作者亲身经历,有感而发的方式方法,希望对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教育;案例。

案例一:“他是全班最不听话的”

这是在一年级的一个班上上音乐课发生的事情。那天唱完问好歌后,孩子们刚坐下,我还没来得及离开琴凳,就听到有讲话的声音。一转身,刚好逮到一个讲话特起劲的小男孩,我很严肃地让那个小男孩站起来,批评的话语还没有出口,班上一个女生的声音就响起“他是我们班最喜欢讲话、最不听话的一个……”随着,全班大部分的同学都开始附和,甚至带着控诉,那个小男孩却不以为意。不管是控诉方还是被控诉方的表现都让我很诧异,一年级的孩子怎么会说这样的话?怎么会有这样的表现?通过了解,原来他确实喜欢讲话,基本上每节课都会讲话,每节课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有些老师也会说些“你最喜欢讲话、最不乖、老师最不喜欢你……”之类的话,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是老师、同学眼中“最不乖”的学生了,而他自己更是变本加厉,有种不负你们“所望”的感觉。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好孩子”的潜质,我告诉他,老师并不觉得你是你们班最喜欢讲话、最不乖的孩子,其实你能管好你的嘴巴……在后面的课上我特别留意了这个小男孩,一节课下来都表现非常好,还积极举手回答了问题。孩子在跟着老师的引导专注地学习,哪儿还有时间去讲小话。下课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告诉同学们他在这节课中种种好的表现,他不是最不乖的孩子,而是一个好孩子……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

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批评学生时千万不要使用诸如“你太笨了”“你就是个死脑子”“你哪节课不捣乱呀”“你就是我们班最烦的”“你要是按时写作业太阳都从西边出来了”等带有打击式的批评语言,特别是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这样的话语不仅从语言上伤害了孩子,还以老师的身份无意识地当众给该孩子下了定义,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其他孩子自然就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并不自觉地按照老师所批评的.话语去塑造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愿意和“坏孩子”做朋友,甚至刻意孤立“坏孩子”。毕竟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没有独立的判断力,老师作为他们最尊敬和最信任的人,自然就成了他们判断的标准。所以,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在批评学生时,应当“就事论事”,不能“上纲上线”,只批评学生的具体不良行为,切记不要借机贬低学生的品质和能力。

案例二:“老师,我们也想发书”

这是四年级一对双胞胎的声音。这对双胞胎让我“头痛”了很久,我使出了很多“招数”对付他们,y果都宣布失败了。他们依然会在进教室的时候在地上爬,上课的时候下位、讲话,甚至打架……简直就像两个问题学生。“我们也想发书”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要求呀,我该答应他们吗?他们会做好吗?经过一番交谈和约定,他们俩取代了科代表,做了我的小助手。其实,也就是收书、发书、组织学生进音乐教室等琐碎的事情。我以为收书、发书,这么简单的事情,想必对两个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我错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根本收不好,也发不好。他们不能将书整齐地收回书柜,每次发书的时候不是这组多了几本,就是那组少了几本。看着他们放在书柜里凌乱的一叠书,我有些生气,有些无奈,但不能就此止步。我给他们示范怎么一组一组地收书,指导他们一遍一遍地练习。几周过后,我发现他们不仅会收好书了,而且还能有序地组织同学进入音乐教室、下课后不忘整理板凳等。慢慢的,我发现他们在课上坐得住了,讲话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最后他们还会提醒周围讲话的同学认真听讲。我甚是欣慰,其实他们做的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只是多了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在班上有了存在感而已。

其实每个孩子在班上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由于老师太过关注学习好、表现好的孩子,从而造成了不受关注、不复存在的错觉。为了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寻找所谓的存在感,他们不惜剑走偏锋:上课讲话、随意走动,甚至拌嘴打架等。所以我们老师不但要关注学习好、表现好的孩子,还要关注学习一般、表现平平的孩子,更要关注学习差、调皮捣蛋的孩子。要让孩子们知道,在老师眼中都是一视同仁的,都有他们存在的价值,整个班级缺一不可。只有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有了这种意识,他们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会更快地成长。

所谓教书育人,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教会孩子读书写字,还要鼓舞学生的心灵、体察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更有信心、更顺畅地走向目的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和要求,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许跑步前进,也许缓慢而行,也许边走边停……但都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给出这样的建议:“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所以,我们老师都应该牢记:教育是满足孩子的需要,我们要关注、观察每个孩子。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指导者的作用,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而不是使之流于空话。

参考文献:

[1]陈宁.儿童问题行为与师生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

[2]雷爱华.论课堂问题行为[d].广西师范大学,.

小学生科学的论文

刚回到家,我就看见沙发旁边摆了一个花盆,花盆里装了半盆石子,石子下面是清水,在石子中央,有一颗“蒜头”。我惊讶地说:“客厅里还能养大蒜啊?”妈妈笑着说:“这是水仙花,你别看它现在不起眼,等它长出叶子开出花时,你就会觉得它好看了。”

我心里充满了疑惑,想:“就这么个‘大蒜’会变好看吗?难道这就是‘装蒜’?”

我开始每天观察它,很长时间过去了,都没有开出花来。一天早上我醒来,迷迷糊糊地来到客厅,发现水仙花已经开花啦!花瓣是白色的,花蕊是黄色的,靠近闻一闻,还有一股迷人的清香。那长长的叶子像花仙子的绸带,微微抖动着。

冬天时的水仙花十分好养活,每天给它浇足够的水就行了。它在秋冬生长,早春开花,花开了,春天就来了。妈妈说水仙花又叫凌波仙子,诗人说它“只比寒梅无好枝”呢!妈妈还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这下相信我了吧!”

夏天时水仙花枝枯叶落了,我很伤心,妈妈安慰我说:“别伤心,生老病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植物也是一样的。”妈妈说其实它只是沉睡了,当冬天到来时,水仙花又会长出来的。

时光如水,转眼间冬天到来了,在我的照顾下,水仙花又开了,我高兴极了,她还是像以前一样漂亮。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这样的水仙花,谁不喜欢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的通知

今天,我与妈妈去外婆家,外婆拿出今年刚收的花生,要炒给我们吃。妈妈说:“炒花生多麻烦,还得用沙炒。”我说:“干嘛非要用沙子,直接炒不是更快吗?”妈妈说:“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看谁说得对?”

我的方法是直接炒。等外婆把灶烧热后,我把一大碗花生倒入锅内,先用锅铲慢慢翻炒,二十几分钟后,锅里冒烟了,我慌忙加速翻动铲子,可花生还是越来越黑。我说:“花生应该熟了吧!”外婆说:“还早着呢!”我只得耐着性子又炒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外婆才说可以了。我盛起来一看,花生个个都已经变成“焦黑碳”了。我拿了几个尝了尝,不是焦的就是生的。

唉,看妈妈的吧!只见妈妈把一大碗沙子倒入锅内翻炒,一分钟后,倒入一碗花生。只见妈妈不紧不慢地翻炒着。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她把花生盛了起来,滤掉沙子。我不相信妈妈能这么快就把花生炒熟,用惊奇的眼光望着妈妈炒好的花生:皮略有点泛黄,拨开一看,仁也熟了。我尝了尝,既香又好吃。

“哦,对了!如果直接炒,花生受热的面积小,而且受热不均匀,难怪我炒的花生有的焦,有的生呢!而用沙子炒,沙子受热速度快,传热性能高,他能很快的把自身受到的热均匀地传递给花生,使花生全身也均匀地受热,所以花生反而熟得快。”我大声对妈妈说。妈妈听了我的想法,赞许地点点头说:“我的女儿真聪明!”

哦,真想不到炒花生还藏着这么大的学问,这真是身边处处有科学呀!

小学生科学论文

学习到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盲目的砍伐。此刻树木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人人有责,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节约用纸”对我们来说,比起节约水电来似乎遥远了一点。很少清楚节约用纸和保护生态环境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用纸,用各种各样的不一样类型的纸。那么你统计过吗?你每一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结果是惊人的。一张纸从何而来?纸是由树“变”来的。一棵树往往需要长几十年才能被人类利用。人类是无情的,电锯声中,几十年长成的大树轰然倒地。那些木材,运往造纸厂,变成了一张张纸。纸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给森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树木不仅仅能够用来造纸,还能够带给木材。大面积的森林能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如果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那我们也就无处安身。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黄土高原上原本覆盖着成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林海,泛着绿色的波涛。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此刻黄土高原已真正成为只有黄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黄色的皮肤,是那样令人痛心。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我们都拎着工具去植树。我国此刻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这是人类改过自省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

但是,虽然森林覆盖率上升,但仍然很低。所以,植树造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人类永远的任务。此刻已步入冬季,虽然已经过了植树的最好时节,但我们能够在心中播散“节约用纸”的种子,种植“植树造林”的树木,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树木已发了芽,长高了。我们能够拿着工具到户外去,将树木的种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护它们,让祖国大地充满绿色!为我们遮风挡雨。节约纸张,从我做起。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世界上的所有花都是靠着喝水长大的,那么,花只能喝水吗?花能像我们人类一样吃鸡皮、喝牛奶、喝饮料吗?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那天,我来到我家花园,看见每一朵花都精神抖数地样子,真是狠不下心去做实验,我绕着花园走了一圈后,发现了一朵花好象无精打采地样子,也正好可以给我做实验。我想到这些,连忙回家拿材料,材料有:鸡皮,牛奶,与饮料。怎么才能让花把这些材料“消化”掉呢?我想到了以下几点方法:先“喂”一些鸡皮给花吃,然后再放半杯牛奶与放半杯饮料下去,过了一天后,我又下来了,我一下来就跑去看那朵被我做过实验地花,我睁大眼睛一看,那朵花还是生着病,我就知道一定是失败了,可是我没有因为一次小小地实验失败而放弃,而是更激发了我继续做实验地心情,所以我有一次地做了实验,可我还是失败了,后来我连着几次都做了这个实验,可是都失败了,最后,我都做得不耐烦了,可在这个时候,我想起老师经常说地一句话:只要你可以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就一定可以成功地。我想到这些后,又做了几次实验,功不负有心人,结果成功了,这一次实验我是了两块鸡皮,然后再在里面放入一半都没有地牛奶与饮料才成功地。

花!一个美丽的神圣的花仙子,无论什么东西种植给你,你都会长得多姿多彩美丽致极,多观察你,我们的科学成果将会更加丰富。

小学生科学论文范文

我常常在想:生命是什么呢?随着我一天天的长大,我渐渐懂得了生命看似渺小,但同样伟大。后来,从小动物身上,我明白了生命是一种坚持,只有坚持,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一天晚上,我来到花店,里面有玫瑰、风信子……店员看我犹豫不决,就给我推荐了水仙花,他说水仙只要放一点水就能活很久,生命力很强。我就拿起一个像蒜头一样的东西,带回家了。

到了家里,我就把水放在了一个瓶子里,再把水仙花放在瓶子上。前几天,我对它细心照顾,过了几天我发现它的样子一点也没有变,有些没有耐心了……因为上学,课外班把这件事给忘了。

我差不多一个月没有浇水,我一觉醒来看见了水仙冒出了一丢丢绿色的小尖,一天,两天,三天,四天……过去了,水仙花长出了很高的小绿叶,又过去了几天,绿色的小尖上长了一朵朵美丽的白色小花朵,还有一点点淡淡的清香,我为这朵倔强而坚强的水仙花而感到震撼。

这朵水仙花早已经谢了,但它的模样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一朵花面对困难都能如此坚强、乐观面对,我觉得我们应该像它学习。生命中的任何困难我们都应该有花一般的坚强,花一般的乐观,那么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科学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论文_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体奥秘。

——探究人闭着眼睛走路为什么会转圈。

这一天早晨,我和伙伴们在公园玩闭着眼睛抓人的游戏,伙伴在抓人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伙伴走的路是圆形的,我十分不解,为什么人闭着眼睛走路时会转圈,于是,我和伙伴们开始了实验。

首先,我们选一个空旷的地方,我们再把一位比较高的伙伴的眼睛蒙住,尽量让他走直线,果然,他走的路是圆形的。我们又让一位比较矮的伙伴的眼睛也蒙住,用同样的方法实验,他走的.路也是圆形的。

现在,我们不把眼睛蒙住,也尽量让他走直线,可现在他走出的路并不是圆形的。我们猜测人闭着眼睛走路会转圈可能是因为,人睁开眼睛时有判断能力,所以人走出的路并不是圆形的。可是猜测并不代表是对的,于是我们上网收集了一些资料。

后来我们知道了,生物运动的本质是圆周运动,如果没有目标,任何生物的本能运动都是圆周。为什么呢?因为生物的身体结构有细微的差别,人的两条腿的长短和力量有差别,这样迈出的步的距离会有差别,比如左腿迈的步子距离长,右腿迈的距离短,积累走下来,肯定是一个大大的圆圈,其他生物也是这个道理。但是为什么生物能保持直线运动呢,比如人为什么走出的是直线呢。因为我们用眼睛在不断的修正方向,也就是我们大脑在做定位和修正。不断的修正我们的差距,所以就走成了直线。

知道了原因可我还想试试是不是所有生物都是圆周运动呢?我又做了个实验。

首先,我们选同样的地方,拿一只小鸭,用布条把它的眼睛蒙住,然后让它走路,仔细观察,鸭子走的路也是圆形的,可以证实生物运动的本质是圆周运动。

这次的科学实验让我们懂得了知识,也还让我们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鬼打墙现象、去坟场等,科学真的很奇妙。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我们学习了《铁罐与陶罐》,知道了铁罐放在泥土里容易腐烂,我的脑袋里冒出了一个小问号:那么铁放在哪里生锈最快呢?为此,我反复思考研究做了一个小实验。

我事先准备了三个小铁片。一个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冰箱;一个埋进泥土里;最后一个放在盐水中。看看哪一种会更快使铁片生锈。一天下来。我来到冰箱,小心翼翼地拿出铁片,仔细观察起来,可铁片却一点儿变化都没有。我接着来到花盆前,挖出藏在土壤里的`铁片,可结果仍是如此。最后我来到水杯前,拿出浸在水里的铁片,可也是一点都没变。这可让我纳了闷:“难道得时间长一点才能出效果?”我将信将疑地离开了实验地。几天之后,我又来到那儿,惊奇地发现在泥土里的铁片有一点点生锈,而在盐水里的铁片早已锈迹斑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电脑,才知道原来是原电池反应,离子导电。因为两种金属通常是活动性不同的两种。以铁与铜为例。因为空气中有水分,水中通常容有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铁片遇到酸失去电子成为铁离子,电子则通过金属移动到铜,再还原成氢气,形成一个原电子。这种反应成为析氢气反应。铁的这种腐蚀内称为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比一般的氧气还原性腐蚀速率更快。

从实验与资料中证明,盐水会让铁片更快生锈!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范文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家庭里,这里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在我们家附近有许多大自然的奥秘,有许多自然奇景,无法解释他们的现象。

当我读到三年级时,第一次上科学课,科学老师给我们讲了来许多自然知识,并且给我们介绍了一本书叫《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如果平时你遇到什么问题不懂,它会告诉你答案,在那时我就爱上了科学课。在我们学校图书室的书架上,有许多书。如《格林童话》、《快乐作文》、《史记故事》、《科学的奥秘》……。但是,在这些有趣而精彩的书中,我找到了老师给我介绍的那本书——《十万个为什么》。因为它是我学科学,解疑问的好老师。

《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不光告诉了我许多知识,对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我是一个爱养长发的女生,以前,我留着好长好长的头发,可头发很不健康,总是分叉,《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告诉我:头发太长会造成脑细胞营养不充足,容易分叉。从那以后,我剪了长发,改成了清爽的短发,就再也没有分过叉。

有一次,我看见许多小蜻蜓在点水这一自然现象,觉得很奇怪,心想;蜻蜓点水,难到是在洗澡吗?还是在干别的事呢?突然,我想到了解疑的好老师——《十万个为什么》。我马上从书桌里拿出这本书,小心翼翼地打开书,看了起来。哦!原来小蜻蜓在生宝宝呢。在科学课上,老师经常提问我,你出了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外,还看到了哪些自然奥秘?我就给同学们讲:如星星眨眼睛、因为大气的密度随时间和空间而不断起伏变化着,从远处恒星发出来的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时时发生变化,使折射光“摇摆不定”。因此,我们看到的“星光”在不停的闪烁,就像在眨眼睛样。还有萤火虫为什么在夜间会发出亮光……同学们听了,都称赞我,还问我从哪儿学的。我告诉你们,去读《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就知道了。

在我们班上,科学这门课程是我的强项,每次教师提问题我都能对答如流,每次作业、每次测验我都是90分以上,老师说:同学们,你们也要像罗春莲同学一样多读《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课余时间我爱讲许多从《十万个为什么》中学到的知识给同学们听,大家羡慕极了,都叫我“小科学家。”

谢谢你!不会说话的老师——《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是你给我科学知识,是你让我变得更加聪明,是你让我成为了一名学生中的“小科学家”,我爱你!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大家一定都写过科学小论文吧,当然,大家的题目肯定是不一样的,而我今天的题目是:不倒翁为什么不倒,这是一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思考。但我又不想上网查,因为我想通过我自己的能力把这个谜题给揭开,于是我采用了做实验的方法。

我先准备几个不倒翁,在旁边使劲的推它,可它就是不倒。于是我又推了几下,发现它每次在我推开时都会回到它的中间,也就是中心点,于是,我准备把所有的心思都贯注到这个中心点。

我又轻轻摇了这个不倒翁几下,发现这几个不倒翁的中心点非常的重,当时,我怀疑是不是这个中心点重才使不倒翁不倒的。最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解开了这个谜题。不倒翁就是因为有重心才不倒的。

今天,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开了不倒翁不倒的谜团,非常高兴。

科学论文

亚麻(linumusitatissiumul.)属亚麻科亚麻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纤维和油料作物之一,按用途可将亚麻分为3类:纤维型亚麻、油纤兼用型亚麻、油用型亚麻,习惯上将纤维型亚麻和油纤兼用型亚麻统称亚麻(flax),油用型亚麻也叫胡麻(linseed)。随着绿色、节能环保的深入人心,亚麻等绿色纺织原料越来越受追捧,亚麻学科研究不断深入,已经由过去的小作物发展为国内重要的经济作物,逐渐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近年来,亚麻学科在分子水平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生物技术研究平台已经构建完成,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为亚麻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一些转化植株,但还没有获得可以推广的亚麻转基因品种。整体而言,亚麻学科还处于大田作物的追踪和模仿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深化。国家的资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学科在国家层面的受重视程度,同时也为学科研究方向提供指导,本研究就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亚麻学科的资助力度着手,整理和总结该学科受资助情况,结合亚麻市场形势,分析了亚麻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及研究方向,旨在为本学科科研工作者申请国家基金提供参考。

1亚麻学科发展。

我国作为亚麻栽培的起源地之一,从1906年开始引种纤维型亚麻,至今已有百年的种植历史,但相对其它作物而言,我国亚麻学科的研究比较滞后,导致我国亚麻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严重影响了我国亚麻向国际市场的拓展。目前,亚麻学科的前景呈可喜态势,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年度间资助额度(见图1)及支持单位和项目分布来看(见图2),2012年以前,亚麻学科的国家基金资助为零,2012-2015年,国家基金委共立项亚麻学科基金21项,其中12项面上项目,9项青年基金项目,总资助力度达918万元,平均资助额度为43.7万元,其中胡麻12项,总资助额为550万元,亚麻9项,总资助额为368万元,总体而言,亚麻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不论从力度还是范围来看都呈上升趋势。随着亚麻基础研究项目数量的持续增加,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政策上正在逐年加大对亚麻学科基础研究的支持,为我国亚麻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支撑平台。国家基金资助的胡麻项目主要集中在胡麻油所含成分及功能分析,如:亚麻籽油调控胰岛细胞机理研究;产量相关性状的基础研究,如:油用亚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亚麻酸含量的qtl定位研究等。相对而言,亚麻的资助力度及立项的数目都不及胡麻(见图2),但亚麻的资助范围较广,涉及亚麻的纤维产量、病害、抗耐性及复合材料,如:纤维含量的基因挖掘、亚麻粉病基因的克隆及功能解析、抗性基因克隆、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等。从亚麻学科资助单位来看,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位居前三,均获得超过100万元的资助金额,其中前2个单位主要以胡麻研究为主,纤维型亚麻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主要学科之一(见图3)。综合亚麻学科获得国家自然基金情况,生命科学仍然是亚麻研究的重点,利用先进的生物前沿技术对亚麻高产、优质、抗耐机理进行阐释,挖掘其生物学调控机理,特别是亚麻生命机理机制及抗耐性功能解析是现阶段亚麻学科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对于亚麻的多用途开发及保健功能研究等工程化学及医学研究领域,未来将会是亚麻学科研究的新聚焦点。

2市场形势。

目前,亚麻产品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市场空间广阔。欧美国家劳动力成本偏高导致其竞争力下降、种植面积萎缩及加工企业倒闭,造成了大量的亚麻行业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廉、亚麻产业基础雄厚等竞争优势,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地区企业资本和行业要素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另外,全球气候条件回暖致使亚麻种植北移,带动了相关企业及行业资本的北移,中国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亚麻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行业要素集聚地。现阶段国家将深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各种惠农政策和支农资金会进一步涌入农村,这必将为亚麻产业开发创造更加宽松的宏观环境。从国家政策到社会市场形势,整个宏观环境提供给亚麻学科的前景光明,目前亚麻育种新方法的研究正处在一个逐步深入的时期,相关科研单位对亚麻育种资源的重视和在育种新方法、新途径研究上的进展,将推进亚麻学科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3发展前景。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亚麻学科前景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给科研工作者提供该学科发展的方向。2000年以前,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支持主要放在了粮食作物上,亚麻科研经费的投入不及粮食作物的千分之一,使亚麻学科科研投入低,人力、物力投入严重不足,亚麻研究设施手段远远落后于其它作物,更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亚麻育种、栽培等相关的基础研究力量薄弱,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技术储备不足,设备落后,加之人才队伍和硬件基础薄弱,导致亚麻品种水平和栽培技术等方面与粮食作物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科整体研究水平相对滞后。2011年以来,亚麻学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有了“零”的突破,加之亚麻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包括亚麻岗位科学家、亚麻试验站及亚麻综合观测站等重大学科建设梯队的设置,表明近年来,特别是“十五”计划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亚麻学科的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人才队伍和配套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极大的鼓舞了亚麻科研工作者的热情,不断有亚麻学科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省、市、地方层面的大力资助,亚麻学科的发展势头急剧上升,科研工作者热情高涨,相信未来几年,随着亚麻学科的不断发展及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亚麻研究工作将继续深入,通过上下游工作者们的积极合作和共同努力,亚麻学科将逐渐展现自身特有的学科魅力,为中国作物麻类产业增添新的色彩。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以前,我去打篮球,发现球没气了,于是,我跑回家给球充气,这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带着这个疑问,我问了爸爸妈妈,他们都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好奇心驱使我一定要查一个水落石出就迫不及待打开百科全书,仔细看起来,可是就没找到关于篮球充气的孔为什么不会漏气的问题,我又打开电脑急切的寻找答案,半个小时后,我终于知道了原因。

其实,因为他的球眼里是一种橡胶垫,当用球针打气时,橡胶垫会被气筒巨大的压力冲开,而当气筒拔出以后,球内的.气会给橡胶垫一个想外的力,致使橡胶垫还原成紧闭状态,因此,篮球球眼好似不会漏气的,除非他的橡胶垫老损,起不到密封的作用。

原来是这样,我高兴极了!今天又学到了新知识!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手上沾了油污,难以洗净,有人就会想到用汽油来擦洗。因为汽油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很容易溶解各种油类,对付手上这点油污自然不在话下,比用水洗省力多了。

我们手上的皮肤,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油脂,他能起到滋润与保护的作用。正是由于汽油很容易溶解油类物质,用汽油擦洗手时,手上的油污没有了,手上皮肤表面的那层油脂,也都被汽油溶解掉,一股脑地“洗”干净了。不仅如此,由于汽油的分子较小,他还会得寸进尺地钻进皮肤,把皮肤表层细胞中的脂肪也“揪”出来,一齐带走。因此经常用汽油擦洗手,手上的皮肤就会失去皮脂的保护,变的.粗造,干瘪,有时还会干裂,引起细菌感染。而且,汽油中还含有苯,甲苯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对人体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经常接触汽油,不仅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人体健康也是十分有害的。

因此,如果手上沾了油污,可以先用纸将油污擦掉一些,然后用肥皂或洗洁精反复洗几遍,这也可将油污洗净。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