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8篇)

时间:2023-12-28 00:52:40 作者:温柔雨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教学反思实例,希望能够对教师提供一些启示。

六上《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抓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反复品读感受,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作者运用细节表达的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围绕课文重点部分,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课文分成哪几个部分来写嘎羧的?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嘎羧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个动人的故事,走近战象嘎羧)。

二、快速阅读,确定重点。

三、围绕重点,品读体会。

1、自由阅读课文重点部分,把令你深受感动的情节圈划下来,并仔细品读,写下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教学,教学中处理几处细节,品悟的先后顺序因教学具体情况而定。

预设几处细节的学习流程:

(1)重披象鞍。

出示灯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嘎羧的激动。

围绕“一下子、呼呼吹去”等重点词语,并结合上下文,体会嘎羧见到象鞍激动不已的情怀。

(2)凭吊战场。

a出示灯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或联系上下文体会嘎羧的英雄情怀。

围绕“久久凝望 ”等重点词语体会嘎羧的英雄情怀。

b引入另一处细节的学习: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引导学生抓住“走了三圈”展开层层设问,在层层设问过程中,联系课文第一部分感受乡亲们对嘎羧的爱护与关照,从而体会嘎羧对乡亲们的依恋。

(3)庄严归去。

这一部分的学习采用朗读法,只朗读关于嘎羧的描写。学生先自由练读,再指名朗读、齐读。用朗读声为嘎羧送行!

出示: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由这个细节你能想到什么?

四、激情导读课题,一咏三叹,提炼主题。

板书设计:

英雄垂暮共相亲。

重皮战甲显精神。

凭吊战场仰天啸。

庄严归去伴英魂。

一、关于教材:

《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这是一篇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课文记述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生命终结前,再次披挂象鞍,凭吊战场,庄严地埋葬自己的故事。赞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也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意。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关于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了独立的语文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凭借自己所积累的语文学习经验,来自主品味课文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努力唤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坚持开放教学,以学定教。在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深入理解课文。

三、关于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以及学情的认识,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能够抓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反复品读感受,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作者运用细节表达的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揣摩细节描写,感悟重点词语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运用已有的语文学习经验品味解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语文学习方法,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实现有效阅读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四、关于教学流程设计的几点想法: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首先整体回顾课文的脉络,并从学生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中对于战象嘎羧的初步印象出发,开始新课的学习。

(二)快速阅读,确定重点。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所以教学中力求直奔重点,通过对重点部分的解读牵动全篇。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确定重点解读的部分,为下一步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三)围绕重点,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并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抓住文中感人的细节描写进行品读,并做好批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第一感悟很重要。只有他们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对于课文有了自己初步的认识,才能真正实现学习的渐次性提高,所以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让他们获取学习的第一手信息,有利于实现阅读的高效率,同时教师也才能够实现有的放矢的阅读指导。

(四)汇报交流,指导阅读。

学生在拥有了自主阅读的初步感受之后,开始汇报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指导。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完全开放性的,学生汇报的角度与内容都不确定,给予学生最大的阅读与感悟的空间,教师只要在适当的时机给予相应的阅读指导。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针对学生的汇报敏锐判断,进行启发性评价,带动学生更有实效地进行阅读;其次,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灵活运用抓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以及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阅读的方法。

(五)激情小结,一咏三叹。

激情引导学生三读课题,感受嘎羧的忠诚。

五、关于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在原有课文脉络的基础上,形成简单的四句七言诗,表达对嘎羧英雄情怀的歌咏。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关于动物的小说,情感比较深沉,内涵比较丰富、篇幅较长。这篇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独特的语言和视角讲述了战象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

因此,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是这样定下自己的教学目标的:1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2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战象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3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从中领会人与动物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学生在充分批注感悟下,体会到了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教育。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采用“让学生提出疑惑—自读解疑,师适时引导,点拨,拓展—总结点题。这样一个三步曲。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投入。第一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现的几种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带领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在点拨疑惑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走进文中的作者、波农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以小标题形式进行分段概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感悟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1.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

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

点名回答____________(《与象共舞》)。

2.结合以前学的课文,谁能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呢?

点名回答____________(表演节目、驮运东西、按摩、洗车......)。

3.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的事情,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大象的另一篇文______________。

4.齐读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__________(板书:沈石溪)。

ppt: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沈石溪作品:《圣火》、《第七条猎狗》、

《只猎雕的遭遇》、《斑羚飞渡》。

t:非常好,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的沈石溪,他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那说明他在写动物小说这个方面非常有成就,是这个领域的_______(大王)。

t: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他的文章_______________(最后一头战象)。

t:课题是最后一头战象,那什么样的大象叫战象呢?谁愿意来说说?

预设:s:能帮助人们战斗的大象就是战象。

t: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战象的小知识。请看大屏幕。

ppt:战象:在古代战争史上,曾经有过特种部队——象军,它在战争中发挥着类似现代武器坦克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它能破城门、毁营垒、折武器、踏敌军、陷敌阵,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伤害。

t:同学们,看了这个小知识,你们觉得战象历不厉害?

预设:s:厉害~。

t:那同学们读了课题,你对这个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谁来说说你心中的疑问?

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

t: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语句读通顺,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听清要求了吗?好,开始朗读课文。

s: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快速朗读全文。

2、小组合作正音、识字(师巡回指导)。

t:都读完了吗?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课的生字新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预设:s:嘎羧与乡亲们告别......

t:那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

ppt:哦~读了课文我们明白了,原来嘎羧曾经经历了一场非常残酷的战斗,幸运的是它____________(存活下来了)。存活下来的战象受到了人们的________(尊敬与爱护),寨子里的人们待它像___________(家人和朋友一样),但它最终还是没能逃脱___________(死神的将临)。嘎羧在知道自己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它首先___________(重披象鞍)(做披象鞍动作,对披上了自己的象鞍)然后它和村民们_________(告别)来到了曾今的战场打洛江畔_________(凭吊战场、重回战场),最后它把自己埋葬在自己战友的身边________(庄严归去、与战友长眠)。

t:非常好,从归纳中我们知道了课文可以分成两个大部分,前一部分描写的是战后被救的嘎羧与村民们__________(和谐相处)直到死神______(降临),第二部分描写的是嘎羧在知道自己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做的几件事情。现在呢,我们就来给课文列列小标题,一件事一个小标题,现在老师先来示范一下,嘎羧在知道自己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把自己埋葬在自己战友的身边________(庄严归去、与战友长眠)。那嘎羧做的其它几件事情就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来归纳。和周围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

s:同学讨论。

板书:

英雄垂暮。

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t:那你能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分段吗?

t:好,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t:恩,有不同意见吗?

t:同学们,嘎羧可是一头战象啊,我们看到它做的这些事情之吗后,你们是不是感觉到特别惊讶,而其中的一些事又让你特别感动?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特别感动,边读边画,开始。

s:同学边读边画......

t:好,同学们都读出感动了吗?和自己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你心中的那份感动,开始。

t:谁愿意来读读让你感动的段落、句子?

s:......

t:通过这些感动的段落,你能说说你心目中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形象吗?

用句型:这是一头_________________的战象。

预设:s:战功显赫、浑身是伤、英武豪迈、威风凛凛、为国捐躯、为保卫国家而牺牲......

t:是啊,这是一头曾经历过战火的洗礼,经历过生死的考验,有着勇猛杀敌、战功赫赫的辉煌与荣光,有着英勇负伤,失去战友的痛伤和哀伤的战象。正是因为它是这样一头战象,所以村民们从不___________(叫它搬运东西),还要由波农丁_______(饲养)渡过了自由自在的________晚年岁月。那我们可以把第一部分归纳为_________(英雄垂暮)(板书)。

t:同学们,嘎羧虽然老了,但是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战争不在了,但是嘎羧作为一名战士的雄心仍在啊,多么感人哪,嘎羧肯定还有很多地方让同学们感动那么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来交流。

英雄垂暮。

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这篇文字优美而又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力作,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的百象冢旁边挖了一个坑,将自己庄严掩埋的故事。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怀旧、英勇、忠诚的高尚情怀。文章感人至深,让人久久难忘。20xx年,沈石溪曾来我校作报告,有幸与作家面对面交流。我把当时与沈石溪先生交流地情况讲给学生听,并展示了当时的照片。从学生惊讶、赞叹和羡慕的表情中,我看出来他们对沈先生是多么崇敬。从这里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本文共讲了“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篇幅较长,所以采用半扶半放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

以“披挂象鞍”为例,交给学生抓关键词理解课文的方法。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并及时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依托这种学习方法自学其他的内容。结合课后小练笔引导学生们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这篇文字优美而又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力作,文章感人至深,让人久久难忘。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我主要训练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通过对嘎羧行动、神态的描写来突出它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在课堂中,我首先限定读书时间,让学生在十五分钟内读完一遍课文。通过检查发现,学生的读书能力参差不齐,读得快的十一二分钟就结束了,而读得慢的在规定时间里才读了一大半。这一遍读书并非单纯为了读而读,读完后,我们马上进行交流:课文到底讲了什么故事?通过这种快读思考的方式来梳理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

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描写,引导想象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我主要抓住这段文字进行研读。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型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然后小组交流,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时,嘎羧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交流,猜想嘎羧是在重温二十六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怀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些战友们,回想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勇豪迈。于是我马上顺势引导:“嘎羧不仅仅是一头大象,更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然后再让学生去读,学生悟得深刻,读得自然也就精彩。

而这节课中最让我兴奋的是收获到了学生的勤学善思。在课后习题中有一项,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以往每每走到这一项时,都会流于形式,成为走过场,少有人提,也鲜有人答。而今天,学生不但提了,而且提得很有价值,值得思考。比如:“嘎羧要离开寨子了,为什么人们送给它的食物它不吃,却只喝了一点水?”“为什么人们知道嘎羧要离开了,要给它围上白色的纱巾,四腿绑上黑色的布块?”“为什么嘎羧死去的时候,它的一只眼睛睁得老大,还凝望着天空?”等等。这些问题一经抛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大家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各显神通。学生活了,课堂自然也就活了。

不足之处是本节课没有来得及读写结合,学生被激起的情感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实在可惜。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每次读到这个故事,我都会肃然起敬。向敬重战斗英雄一样敬重战象嘎唆。11年,作家沈石溪曾到我校来,有幸与作家面对面,并聆听他的演讲。好多同学也买到了沈石溪签名的书。这个插曲对学习这篇课文无疑有不小的帮助。

喜欢这篇课文,就想把它讲好。课前重温小说原作,仔细研读教参,又看了名家教学视频。反而感觉这个故事格外简单了。是的,情节并不复杂,怎样能把嘎唆那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感受到,把它那曾经英勇豪迈的气概体会出?文本,还是文本!

激情导语,烘托气氛。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

聚焦语句,读出感情。本文运用了大量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嘎唆的灵性与感情。我将这个故事按情节梳理成四个部分并引导学生归纳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重点可以抓住以下几处描写: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充分感受到嘎羧的英雄气概。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深化对嘎羧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我想我这课上的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孩子们思考的世界,我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但是却没有考虑在他们的思考里有哪些内容。换句话说我是没有以生为本进行教学。

这篇课文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头战象,俨然是一个知情懂意的英雄,他怀旧,他善良,他英勇,他忠诚……他具备了完美英雄的高尚情怀。这些,孩子们是不容易懂的,但是孩子们也是容易懂的。

在我的课堂里,我的教学设计过于生硬牵强,我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和学生生活世界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难以理解。而我在设计的过程中,一直牵着学生,企图让学生顺着我的设计一步一步地走来。因此,课堂上气氛沉闷,学生总是欲言又止。

这篇课文较长,长文如何短教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思考,但是遇见这样的课文的时候,依然束手无策。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我自己的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总是担心学生这里没理解,那里没有领悟,因此,教学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碍手碍脚的。而学生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也就显得无所适从了。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注重了文本的人文感悟,在学文结束的时候我让孩子们敞开心扉谈了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所得。有不少的孩子谈的不错,他们谈到,大象都有这样高尚的情怀,那我们做人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重情谊的人,应该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特别是有一个孩子这样谈到:“虽然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阴暗面,有不少的陷阱,但是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做一个善良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更加美好!”他的话让我感动,一个孩子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应该说还是让人欣喜的!

总之,以后的备课中真正做到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2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生:高大威猛。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看到了它的高大威猛。出示战象的资料;战象是在古代战争史上,曾遇过特种部队――象军,它在战争中发挥类似现代武器坦克的作用。你们看到战象的作用大吗?是呀!战象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勇猛无敌,我们上节知道,在一次战争中百名长相与敌人浴血奋战时,基本上都牺牲了,只留下了一头受伤的战象,我们称之为最后一头战象板书。

指名生回答。

师:记得真牢!是呀做了四件事,这几件事触动你心灵最深的是哪件事情呢?

二交流体会心灵同鸣。

师:我们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所思所感所想,看着你们迫不及待地想读,那就拿出书读;在读时老师提几点要求:首先要快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其次读到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俗话说: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拿出笔在空白处写上批注。尤其是触动你心灵的句子。开始吧!

生:让我感动的是冲披象鞍,师;你能把句子读出来吗?生: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生:呼来呼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

师:说的真好!你们用红笔画出来,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呢?全班齐读。

生:(并肩作战的朋友)是呀!看到这样的朋友,泪光闪闪,因为战友都去世了,只留下了自己,当它看到自己的朋友时,它的内心平静吗?是呀!极不平静呀!你们能用朗读来感受它的内心吗?谁来读读呢?其他生评价。

师:他们读得多好呀!你们想来读吗?全班来读读好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内心,感受它对过去辉煌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师:是呀!他重新披上了象鞍,虽然过了二十六年,象鞍仍显出”凝重华贵“出示句子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读一读,读完后,你读懂了什么呢?

师:(二十六年弹指一挥间,而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真嘎羧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胸怀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此时老师的心中充满着深沉与感动,你们和老师的心情一样吗?能带着深沉的心情读一读吗?男生读一读!读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了嘎羧英勇作战的场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嘎羧谁救起来的呢?它要做事吗?

生:(村子人对他的爱护有加)。

生:泣不成声,读句子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师:听你们读完后。老师有疑问了。为什么嘎羧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呢?生:嘎羧对人们的感激师:你们真会读书呀!能把那种感激之情用你们的朗读读出来吗?指名生读,师:看到嘎羧即将离去,村名们泣不成声,此时我们最想知道的是:嘎羧去哪里了呢?他做了什么呢?你们知道吗?生: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生:同桌之间讨论想象。读一读师:是呀!它可能看到了二十六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子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你们想读吗?全班齐读。向战象致敬。

四作业布置。

1拿出作业本翻到23课,做小练笔。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给家人同学朋友听。

3推荐《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最后一头战象》家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力作,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的百象冢旁边挖了一个坑,将自己庄严掩埋的故事。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最后一头战象》家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情感深沉、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00字。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述了嘎羧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也可以采取“抓主舍次”法,通过仔细研读后抓住主要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做到突出重点而不面面俱到。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只抓了嘎羧在临死之前做了哪几件重要的事而展开的,减少了一部分内容,降低了难度重点也就突出了。

当我读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也被嘎嗦有灵性、重感情的特点所吸引,更被它英武、忠诚、善良的精神所打动,它早已不是一头战象,它俨然成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我想这是每一位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读者都会共鸣的想法。那么如何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这些呢?毕竟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还不足以能够凭借一次阅读感觉到。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品读“重返战场”段落时,在总结“披挂象鞍”这段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想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自学这些部分,这样既能够检查学生是否学到了这种读书的方法,也能够给于学生一个自我发挥和展示的空间。于是在课堂上,我就先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以学习小组自由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然后汇报交流。

当然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和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实际教学来看还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如在理解“重批战甲”这部分内容之后,过渡到“凭吊战场”时,我的设计有些牵强、生硬;在学习最后一部分“庄严归去”内容时,没有彻底放开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谈体会,略嫌仓促。教师的引导太多,束缚了学生。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老师积极、有效的调动起来。教师的语言还不够凝练、准确。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

1、要善思: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2、要关注: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

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的百象冢旁边挖了一个坑,将自己庄严掩埋的故事。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课文篇幅较长,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我采用了长文短教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有一定速度,快速读文,通过抓主要事件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嘎羧的情感,感悟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没有做到面面俱到,我确定以文章当中的细节描写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精选出比较典型的句段让学生品读感悟,习得方法,加以运用,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学生在充分批注感悟下,体会到了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教育。

品细节,如何品?需要方法的引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品细节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在学习“重披象鞍”这部分时,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体会学习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嘎羧与象鞍有深厚情感的句子,画画,读读,体会嘎羧此时的心情。接着圈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品读,谈自己的体会感悟,从中总结出“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是品细节,悟情感的学习方法。接着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学习重回战场这部分,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学习方法到运用方法的过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的示范性,与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想学生学会了这种方法,对他们以后的长文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但由于课问内容与生活差距太远,没有图片的辅助,使悲壮与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读与想象也就无从谈起。反思本课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扎重点语句——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一步步的牵引下之体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也难怪课堂上会如此沉闷。我在深深惋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思。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也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写。这样既充分理解了课文,激发了情感,又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

本节课教学环节设计总体意图是:以抓住“重披战甲”时嘎羧的心情为主要线索,先引导学生找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相关句子,再品句中关键词语,进而揣摩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这种心情。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由句而词,由词而意,由意而情,层层推进;合作研读“凭吊战场”,重点理解14自然段,抓关键词语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形象感知嘎羧对战友那份深沉的爱,然后通过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升华情感;接着抓住“挖”字,让学生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自掘坟墓”部分,让嘎羧的内涵在学生心里有所提升,最后再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到嘎羧的忠诚与善良。

1.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整堂课下来,感觉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尤其是在进行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这一教学环节时,我看到很多孩子眼睛里都泪光闪闪。下课之后,一个女孩子悄悄告诉我:“老师,如果你的音乐再放下去,我的眼泪都要控制不住了。”我想,这是整节课中最成功的地方吧。能够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去感受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我所期盼的。

2、按字数归类学习生字。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生字的学习。由于这篇文章的生字新词比较多,所以就是从字数上给生字划分为两类,这也是一种归类的方式。

3、用小标题概括事件。通过提问嘎羧作为一头战象做了哪几件事,并将这几件事概括成小标题,这样的形式不仅使学生理清楚了层次,而且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4、最经典的莫过于用沈石溪自己的名言学习他写的课文。ppt”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精度课文阶段,就紧紧围绕这个猪问题贯穿全文。在学完之后,又用这句话总结。

5、注重方法的指导。在5——9段的教学中,老师先带着同学并介绍圈点勾画,联系上下文,编读变相等方法,等到14自然段,老师就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自学,让学生在能力上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提升。

6、关注了作者的语言表达,结合课文进行小练笔训练。这节课上,学完第一个情节,很自然地,我向学生渗透了作者的表达方法——通过对嘎羧的动作、神态的细微观察和描写来写出嘎羧的内心情感。而在第三个情节“重回战场”中通过让学生练笔想象嘎羧的内心情感,一则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二则是明白有了准确的细节描写足以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可见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当然,从实际教学来看还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

1、课标学得不够扎实。这是篇长文,虽然知道长文短教的方法,但却忽略了六年级同学在默读上应达到的要求。新课标要求这个阶段的学生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那么老师就应当在平时就要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了。只有这样,才能更适合六年级的课程,才能培养出更合格的六年级学生。

3.环节设计不够巧妙,如在理解“重批战甲”这部分内容之后,过渡到“凭吊战场”时,我的设计有些牵强、生硬;在学习最后一部分“自掘坟墓”内容时,虽然抓住了“挖”字来理解,但没有彻底放开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谈体会,略嫌仓促。

4、学生的交流还可以放开些,全班交流时,还没有出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盛况。这也和平时的训练不到位有关,今后应鼓励同学们有一点不同的想法应该争取表达出来,奖励机制要调整一下。

5、评价语言不够精彩。上课时我注意了有针对性地评价,但到了全班讨论交流的时候,可能我的评价语言渐渐地少了。这堂课的引导性评价语的确少了些,比如学习第一个情节,学生汇报说从“泪光闪闪”中感受到嘎羧很重情义,对象鞍充满感情。我是这样评价的:“你从神态描写中感受到了它的真切的感情,嘎羧从象鞍上回忆起了它出生入死的经历,所以它流泪了。真聪明!”仅就这样引导,学生的感受不深刻,说得也不够具体。老师只要补一句:你是怎么想到的?学生可能会说,嘎羧想起曾经披挂上阵的象鞍,看着象鞍,它想到了曾经上战场的往事,泪水不知不觉出来了,多么有感情的战象啊!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善于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还要关注: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

《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战象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整体把握。

谈话引导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结把握长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抓事件)。

课件出示本文作者沈石溪的话: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重披战甲。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它的想法。

集体交流中引导学生用抓住动作神态描写、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这些品细节的阅读方法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通过多种层次的朗读走进嘎羧的心灵,初步感受嘎羧忠于使命、重情重义的形象。

学法迁移:用这样的“品细节”的阅读方法自学“凭吊战场”这部分课文。

凭吊战场。

课件自学提示: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圈出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边。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指点。集体交流中采取多种形式地朗读、想象说话,进一步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感受嘎羧忠诚、善良的形象。

庄严归去。

重点感悟最后两个自然段。

想象说话训练:

(课件出示)。

我想对嘎羧说:  。

那此时此刻,嘎羧在你眼里,还仅仅只是一头战象吗?(课件出示作者的话)。

二、课堂总结、推荐读书。

结语:这节课,我们抓住了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品味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到嘎羧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也许还引发了你内心更有深度的思考,这些都是我们的收获。课外,如果还能阅读沈石溪的其他的动物小说,(课件出示作品名称)我想一定会带给你们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重披战甲                  圈画词语。

凭吊战场 }抓事件品细节{联系上下文。

庄严归去                  展开想象。

《最后一头战象》家学反思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我采用了长文短教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有一定速度,快速读文,通过抓主要事件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嘎羧的情感,感悟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没有做到面面俱到,我确定以文章当中的细节描写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精选出比较典型的句段让学生品读感悟,习得方法,加以运用。

品细节,如何品?需要方法的引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品细节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在学习“重披象鞍”这部分时,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体会学习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嘎羧与象鞍有深厚情感的句子,画画,读读,体会嘎羧此时的心情。接着圈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品读,谈自己的体会感悟,从中总结出“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是品细节,悟情感的学习方法。接着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学习重回战场这部分,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学习方法到运用方法的过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的示范性,与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想学生学会了这种方法,对他们以后的长文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2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生:高大威猛。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看到了它的高大威猛。出示战象的资料;战象是在古代战争史上,曾遇过特种部队――象军,它在战争中发挥类似现代武器坦克的作用。你们看到战象的作用大吗?是呀!战象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勇猛无敌,我们上节知道,在一次战争中百名长相与敌人浴血奋战时,基本上都牺牲了,只留下了一头受伤的战象,我们称之为最后一头战象板书。

指名生回答。

师:记得真牢!是呀做了四件事,这几件事触动你心灵最深的是哪件事情呢?

二交流体会心灵同鸣。

师:我们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所思所感所想,看着你们迫不及待地想读,那就拿出书读;在读时老师提几点要求:首先要快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其次读到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俗话说: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拿出笔在空白处写上批注。尤其是触动你心灵的句子。开始吧!

生:让我感动的是冲披象鞍,师;你能把句子读出来吗?生: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生:呼来呼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

师:说的真好!你们用红笔画出来,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呢?全班齐读。

生:(并肩作战的朋友)是呀!看到这样的朋友,泪光闪闪,因为战友都去世了,只留下了自己,当它看到自己的朋友时,它的内心平静吗?是呀!极不平静呀!你们能用朗读来感受它的内心吗?谁来读读呢?其他生评价。

师:他们读得多好呀!你们想来读吗?全班来读读好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内心,感受它对过去辉煌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师:是呀!他重新披上了象鞍,虽然过了二十六年,象鞍仍显出”凝重华贵“出示句子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读一读,读完后,你读懂了什么呢?

师:(二十六年弹指一挥间,而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真嘎羧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胸怀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此时老师的心中充满着深沉与感动,你们和老师的心情一样吗?能带着深沉的心情读一读吗?男生读一读!读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了嘎羧英勇作战的场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嘎羧谁救起来的呢?它要做事吗?

生:(村子人对他的爱护有加)。

生:泣不成声,读句子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师:听你们读完后。老师有疑问了。为什么嘎羧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呢?生:嘎羧对人们的感激师:你们真会读书呀!能把那种感激之情用你们的朗读读出来吗?指名生读,师:看到嘎羧即将离去,村名们泣不成声,此时我们最想知道的是:嘎羧去哪里了呢?他做了什么呢?你们知道吗?生: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生:同桌之间讨论想象。读一读师:是呀!它可能看到了二十六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子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你们想读吗?全班齐读。向战象致敬。

四作业布置。

1拿出作业本翻到23课,做小练笔。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给家人同学朋友听。

3推荐《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文档为doc格式。

最后一头战象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文字优美而又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它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力作,文章感人至深,让人久久难忘。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进行本课第二个课时学习时,我主要训练学生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快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展开教学。首先,我带领学生概括了课文主要写了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做了哪几件事情?(即:重披象鞍、告别村民、重返战场、庄严归去)然后引导学生从这几件事情中感受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展开教学。学生很快说出嘎羧的“英勇、善良、忠诚”等特点。

为了避免跟别人的雷同,我特意从四件事情中去具体感受战象的形象。通过抓文中的重点词句,我带着学生细致地感受着嘎羧对象鞍,对战友的怀念,告别时对村民的不舍与感激,见到夕日的战场时的'那份激动与悲伤……课中我很注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当看到很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想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我给了他们充分的时间。由于理解到位,所以读书时,能入情,我陶醉在他们的读书声中。这节课很多平时不发言的孩子都举手了,因此我并没有因赶着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带而过。当我知道自己的设计无法完成时,我并没有慌张,也没有舍弃某个环节,因为我知道我设计的内容需要我的孩子消化吸收。至于后面课没上完,别人怎么评价,那是他的事情。我这堂课没上完,下节课,继续深入学习!无需为了所谓的完美匆忙了结!这就是我的真实课堂!

当然,这堂课中,有许多不足。如果反馈时语言简练些,课堂还紧促些,我想我和孩子的收获会更多!继续加油吧!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神秘的动物世界,感人的一段故事!

嘎羧,抗日战争后唯一幸存的战象,26载的岁月催它年迈,知道自己大限已近,它重披当年的战鞍,告别村寨,来到昔日战场凭吊,又来到战友们的百象冢,自掘坟墓,庄严地将自己埋葬。课文以嘎羧行为为线索,语言细腻传神,场面生动感人,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层次清晰,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篇课文近2000字,学生阅读时,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动物内心世界,感悟动物情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下几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落实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的要求。

2.从整体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

3.抓重点情节开展学习活动,重视体验和感悟,发挥朗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长文短教。

4.注重课内外结合,进行拓展阅读,初步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第一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练习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体会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

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板块一)。

1.导入: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

3.提炼主要情节,教师板书。

4.依据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5.总结:抓住主要情节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抓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板块二)。

1.交代任务:学生默读课文,找到感动的情节,画出感动的语句。

2.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

第一部分:学习“重披象鞍”

(1)聚焦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2)读出画面。

自己读读,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读出你想象到的画面。

(3)指导读出情感。

(4)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

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动作、神态)。

(5)小结:学习这段话,我们知道嘎羧是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情感的。

第二部分:学习“再回战场”

(1)聚焦语句。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发现写法,读出情感。

第一个画面大象用它的动作和神态来表达它的情感,这段话又是怎么表达的呢?

指导读出情感。

(3)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出示两段话:

老师读:“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

学生读:“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激发情感。

配乐朗读。

(4)小结:同学们,26个春秋,9000多个日日夜夜,再次回到战场嘎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让我们心潮激荡。

【设计意图:想象画面,营造情境,品味细节,感悟战象形象。】。

第三部分:略读“光荣归去”

(1)聚焦语句。

“土坑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2)朗读出情感。

(三)回顾文章整体,总结写作方法(板块三)。

1.出示三段话。

(1)体会精神。

(2)发现写作方法。

2.小结: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感悟战象精神,发现本篇动物小说的特点。】。

(四)拓展课外阅读,体会表达特点(板块四)。

1.教师出示作者的话:“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

2.拓展阅读《斑羚飞渡》重点情节。

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3.像这样的形象他还刻画了很多,如:《红奶羊》中机智的红奶羊茜露儿、《第七只猎狗》中舍身救主的猎狗赤利等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

4.布置作业:

(1)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整理在笔记本上。

(2)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重披象鞍。

(忠诚)。

光荣归去。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学习作者通过对动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仿写文中的一个场景。

3.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动物小说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动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仿写文中的一个场景。

(一)复习基础知识。

(二)复述课文。

1.按照课文的主要情节,练习复述课文。

2.汇报,教师评价、指导。

(三)仿写片段。

1.出示7、14、22、23自然段重点语句,朗读,体会写法。

2.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的内心情感,进行仿写。

3.小组交流。

4.汇报,教师指导。

(四)拓展阅读。

阅读《一对白天鹅》,进一步体会动物小说的特点。

(五)作业。

1.阅读沈石溪作品《第七条猎狗》等其它作品。

2.推荐阅读世界动物小说之父——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等作品。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力作,文章感人至深,让人久久难忘。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我主要训练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通过对嘎羧行动、神态的描写来突出它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在课堂中,我限定读书时间,读完后,马上进行交流:课文到底讲了什么故事?通过这种快读思考的方式来梳理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描写,引导想象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我主要抓住重点文字进行研读。如:“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型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然后小组交流,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时,嘎羧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交流,猜想嘎羧是在重温二十六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怀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些战友们,回想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勇豪迈。于是我马上顺势引导:“嘎羧不仅仅是一头大象,更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然后再让学生去读,学生悟得深刻,读得自然也就精彩。

在结尾的时候我出了一道填空题给学生们填,嘎羧是一头――的战象,是因为――。让学生自己回忆在她们心中的嘎羧是什么样的?升华感情,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嘎羧的形象。有的填善良,有的填勇敢,有的填忠诚,等等,通过这一填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后还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更深一层的理解课文。

文档为doc格式。

《最后一头战象》家学反思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情感深沉、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00字。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述了嘎羧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结合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实际,确立下了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有人说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我们手捧一篇墨香浓郁的文章时,我们需要以不同的身份去解读它,一是站在作者的立场,复原或者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二是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思索我们从文章中读出了什么;三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我们要交给学生什么;四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我们学习此文为何。为了更好的解读文本,我开始翻阅与《最后一头战象》这一课有关的各种资料,哪怕只言片语:其中包括作者的生平介绍,本篇课文的原文,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初衷,读者对这篇文章的评价等等。我想要想解读文本,我们只有走进作者、走入文章的幕后,才能够体会教者所需,学生所需。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了作者的那句经典的话语,在理解“重返战场”时有了原文内容的补充。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歌颂了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的高尚的情怀。江老师的课总体而言是成功的,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学习。

一、教态自然,用语亲切。

在听课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老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从容和温柔的语调,这让人感到很亲切。同时,也让我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在整节课中,我看到的.好像是一位有一定经验的教师,而不是初登讲台的支教生。

二、读写结合,体会情感。

在教学中重点抓住三个场面,即重披象鞍、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来,重点研究嘎羧的内心世界,感受嘎羧的情感历程。然后让学生找感受最深的句子体悟嘎羧的内心世界并且写上标注,思考这样写的方法和好处。这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把握主线从而深入研究和探讨,体现了高年级教学的深度。

三、调节课堂,学生为主。

在课程设计上,分为解读题目、作者简介、初读课文、会读会写、概括事件、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具体分析语句等方面,对于一节40分钟的课来说,内容还是很多的。到了最后的具体分析语句的环节,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也不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就像是一出大戏没了戏眼一样,匆匆落幕。我觉得可以把具体分析语句这一环节放在下一节课再教学,在概括事件、思考问题这两个环节里可以增设相应的练习、多提问学生。一节课的精彩之处不在于老师讲得多好,而在于学生的表现。

《最后一头战象》这节课,让我看到了同学的进步,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11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城郊东风小学举办的广州大学(从化片区)实习支教生小学语文、英语课例展示活动,教学展示的是六年级语文上册23课《最后一头战象》,通过与老师们和其他实习支教生的交流讨论,我总结出自己在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地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是我个人对本次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这次的教学,有几个方面是值得肯定的。首先是教态方面,这次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表现得自信从容,眼神、肢体语言等方面的运用都不错,这也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一,所以平时的常态课我自己也会注意教态这方面的锻炼。而这次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慌乱的情况是因为和我的前期准备有关系,前期准备越充分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慌乱、紧张的情况,我在备课做课件的时候都是不断检查、修改,做好学生预设,并且重复练习操作整个教学流程,所以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整个教学流程是比较顺畅的,能做到整体把握文本。另外,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比较丰富,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和学生保持互动,小组合作讨论的时候会巡视,并对学生提出意见。

第二个是在教学生字词的时候能结合学生实情,也就是备课的时候能做到备学生。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生字词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教学生字词的时候不用每一个字都强调解释,只需要将生字词去音节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开火车读一遍,读完后和全班的同学一起纠正有错的读音,正音后出示音节全班一起朗读,并让学生说出自己觉得难写、易错的字词,比如劈和遭字,在指出强调后学生就会对生字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知道了哪个生字词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在这里,我发现了自己一个欠缺的地方,就是一些易错难写的字在讲解后还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记一记,这样巩固效果会更加显著。

最后就是教学设计有两个亮点,分别是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及注重对学生归纳方法、学习方法的渗透。在导入的时候我是通过联系五年级学过的一篇文章《与象共舞》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就对大象有一个明确的印象,对后面教学的顺利展开做了铺垫;其次就是在研读嘎羧“重披象鞍”这一片段时,明确作者运用了动作以及神态描写来展现嘎羧内心丰富感情的之前我会先提问学生描写方法包括哪些,这样就会调动起学生的知识储备,让他们更准确地回答问题。另外一个是对学生归纳方法的训练,因为《最后一头战象》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大概20xx字左右,所以长文短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一个教学重点,在教学时我会引导学生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这样就做到了通过抓事件来把握整体内容。

虽然这次教学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但是同时也应该反思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和其他支教生的交流讨论以及经验丰富的老师点评后我总结出这节课在教学时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学生缺乏朗读。语文教学本来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多写,无论是教哪个年级哪一篇课文,基本点都是要让学生多朗读,从朗读中体悟感情。《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虽然有让学生朗读,但是齐读太多,缺乏个性化朗读,这样很难读出情感,而且齐读不能分辨出是否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所以不仅要他们多读而且还要多形式读,让朗读渗透到他们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以读代讲,学生多读多感悟就能自行体会出文章的情感。在研读嘎羧“重披象鞍”的片段中,我可以指名学生读,分角色朗读或者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组更能读出那种感情,通过这样多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章。

2.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在这次的教学中我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整节课几乎都是用同一个语调教学,这样会让学生越听越累,缺乏激情,所以我应该学习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教授,紧跟课文感情,嘎羧想得到象鞍时心情急切,我在讲解这部分的时候就要用急切的语言要展示,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而过渡语方面也需要提高,一个好的过渡语会让教学更加出色,也会使教学流程衔接得更自然,更顺畅,所以过渡语不宜太长而显得累赘,但是也不能没有,如果没有的话教学会显得很生硬。

3.多挖掘教材的语言训练点。我们在解读语文教材的时候要关注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所以在讲授时要注意品读句子的训练,多形式多话力度下去,想象、朗读、练笔等形式都可以,不能仅仅说只是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就足够了,而是让学生通过读懂字词句,联系语境等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只有在充分感受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去感悟。所以《最后一头战象》在分析“重披象鞍”片段时只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没有真正地从文本自身的语言特点等去理解分析,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紧扣教学点让学生去品读文章的语言魅力。

4.注意课堂调控。这次的教学是讲授《最后一头战象》第一课时,但是最后时间不够,内容没讲完而导致拖堂,所以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内容过多,缺乏一个临时调整,教学设计过程中没有整体把握好节奏,这篇课文在教学设计时内容跨度比较大,所以在课堂的最后部分已经拖不动节奏了,学生也只会上的越来越没热情,可能会产生怠倦感。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和内容的合理分配,要让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呈现出一种衔接意识,不能太过松散或者过于紧迫。

5.练好基本功。普通话和板书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普通话要发音标准,语音清晰,而板书要练好粉笔字,同时老师不能出现写错字的情况,因为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老师起着模范作用,所以老师写错字学生就可能自然而然地跟着写错,这样的影响是很不好的。《最后一头战象》在板书小标题的时候我写错了“垂”字,最下面一横应该是最短的,但是我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是在评课过程中其他老师指出来的,所以以后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做好模范作用。

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我全面认识到自己在教学各方面的优点和不足,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提高教学水平,越早发现问题越早改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