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员信息管理的论文(专业19篇)

时间:2023-12-18 09:11:51 作者:碧墨

范文范本可以在写作时给我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提高写作质量和效果。接下来是一些备受赞誉的范文,可以在学习写作中起到指导作用。

信息管理论文

目前,天津辖内金融机构编码的申请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开业之前必要条件,同时按照《规定》要求,金融机构有义务和责任对其及辖内分支机构的机构信息变化进行备案。为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从起,天津分行的综合执法和综合评价工作中就已包括了金融机构编码工作。前者按照牵头部门的年度安排同步进行相关机构编码的抽查工作。针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其进行落实。后者则是在年末分行对金融机构的评价结果中将其机构编码工作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判标准之一。结合“两综合,两管理”,机构编码工作的监管手段不断增多,力度不断增强。反之,随着金融机构编码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势必会加强人民银行各系统或者说各业务之间的互联互通,对各业务之间的联动检查提供了便捷或可能,从而促进“两综合,两管理”中其他业务的检查监督效率。

二、金融机构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金融机构信息管理工作已推广近四年的时间,操作流程得到梳理、验证和规范,制度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基本建立了金融机构信息管理体系。同时,经过长期的业务实践和系统操作,也有些具体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制度条款的`修订和颁布不及时。

《金融机构信息管理规定》于颁布,内容涉及金融机构信息的管理与使用,编制规则,信息的新增、变更或撤销流程,罚则等。上线之初由于涉及的机构范围比较小(主要涉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规定》的应用效果较好。随着信息管理工作的不断开展,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暂时无法用《规定》进行解释和操作。例如,三方支付、珠宝商以及拍卖行等机构的信息报备起初在“系统”与《规定》中均未涉及,后经问题反馈,可以在“系统”中进行具体操作,但《规定》中未修订相关条款。类似问题在信息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也会碰到。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系统”功能更新比较快,但制度的修订和颁布相对滞后,造成对金融机构的约束力有限。

(二)金融机构编码推广力度不足。

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的落脚点是促进金融机构编码的应用,以推进金融标准化建设。经过几年的积累,“系统”中的基础数据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应用的范围比较小,目前仅有总行金融统计系统正式在使用,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有限几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自身的非核心系统中有所应用,距离加强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共享效率的目的尚有距离。同时,由于应用范围比较小,金融机构对机构编码工作意义还停留在普通的工作层面,只是根据相关规定被动地进行信息的申报和编码的获取,造成机构内部对相关工作不够重视,缺乏主动性。

(三)处罚细则不明确。

从《规定》执行过程中发现,对金融机构迟报、漏报或干脆不报等方面的处罚细则不够明确,缺乏具体惩处措施,对金融机构的约束力有限,这就会造成机构对此项工作的不重视和不积极。从天津的机构信息申报和备案的情况分析,1至6月份、10至11月份,每月的信息数据变化量不大,总计新增机构43家,变更机构91家。7、8、9月份共新增机构118家,变更机构2585家,撤销机构32家。变更机构数量明显增大,占全年变更机构的88.1%。究其原因,是金融机构平时积攒了大量的数据变更申请,导致期间金融机构信息变更数量猛增,不仅不利于年度验证检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会对金融业机构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及时修订《规定》条款。

在多年的机构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中,各地方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反馈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健全制度,增加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结合基层央行的实际和对《规定》“、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建议总行尽快出台《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细化各项内容,包括对迟报、漏报等的时间确认,责任追究,处罚的具体手段等。消除《规定》中的不明晰条款和不确定因素,规范操作流程,明确管理职权,增强《规定》的执行力。

(二)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各类机构信息的申报。

为增加金融机构信息主动申报和备案的积极性,除了在制度上的明文规定和处罚细则,更多地应该在人民银行体系内的系统推广和行政审批的过程中将金融机构的编码纳入其中,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使得金融机构编码的概念固化其工作流程中,例如,涉及金融城市网入网许可等相关规定的出台,以及反洗钱、征信等业务系统信息的报备工作,均将金融机构编码的申请作为必要条件。相信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金融机构会逐步了解和切实感受到金融机构编码在实际工作中和行业规范中的意义。

(三)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在系统操作上,适当将信息管理工作前置,增加金融机构的录入权限,实现无纸化办公,从而将人民银行工作的重点放到后台的审核和管理上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实现年检流程电子化记录功能,便于信息的提交和统计,进一步解放人力,为年度验证检查工作提供有效手段。

(四)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专业队伍。

金融机构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队伍的建设。应加大对金融机构编码工作的培训力度,除做好行内培训外,还要重点做好面向金融机构等有关单位的培训。一方面,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科学进行人员配备,主动报备人员变更。另一方面,对工作中涉及的业务难点进行重点研习,学习相关领域业务知识,促使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不断充实金融机构编码建设工作人才队伍,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

卫生信息管理论文

【】目的探讨卫生管理中病案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xx年12月—20xx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患者的病例档案进行回顾分析,总结200例患者病例档案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措施。结果本研究收集的200份病例档案中,共110份病例档案的信息管理存在问题,所占比例为55.0%,其中65.5%的病例档案存在内容质量问题,34.5%的病例档案存在管理质量问题。结论卫生管理中,医院病案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医院应及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进行控制,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病案是一种记录患者疾病表现、诊治情况的档案,其中详细的记录了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能够客观的表现出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和最终治疗效果,不仅是患者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要凭证,还能够为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充足的参考,是重要的医学科学原始档案材料[1]。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这就对医院中的病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3]。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在我院进行就诊的200例案例中所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对策,现将研究内容及结果汇报如下。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对20xx年12月—20xx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患者的病例档案进行回顾分析。200份病案中包括儿科病案37份,妇科病案49份,外科病案41份,内科病案73份。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例病案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所存在的管理缺陷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1.3观察指标。

对比病案存在的各类型信息管理问题的构成比。

经回顾分析发现,200份病案中,共110份病案存在信息管理问题,所占比例为55.0%,存在的问题可以划分为内容质量问题和管理质量问题两大类,其中存在管理质量问题的病案所占比例为65.5%(72/110),明显高于存在内容质量问题的病案的34.5%(38/110)。内容质量问题主要为内容书写逻辑混乱、诊疗过程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不规范、书写潦草、涂抹较多,所占比例分别为7.8%(3/38)、28.9%(11/38)、23.6%(9/38)、23.6%(9/38)、5.2%(2/38),其他问题所占比例为10.5%(4/38)。管理质量问题主要为病案归档不及时、病案保管不严格、病案借阅不规范、病案深加工不合格,所占比例分别为26.4%(19/72)、43.1%(31/72)、20.8%(15/72)、5.6%(4/72),其他问题所占比例为4.1%(3/72)。

病案作为医护人员用于记录患者诊断结果、治疗过程和相关护理措施的载体,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量的疾病通过医生对病案的研究而得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不仅挽救了无数的生命,更是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依据[4]。病案管理是指在法律的要求范围之内,对记录所有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和治疗方案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的过程[5]。病案信息管理是一种针对病案管理混乱现状,所衍生出的新型病案管理模式,其是指在保存病案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将新型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医学病案管理中的模式,其不仅显著提升了病案保存、查询和寻找的方便性和速度,还是体现医院信息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6]。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今各医疗机构的病案管理都存在严重的问题,造成了大量病案的丢失,这不仅严重泄露了患者的隐私,还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创造了阻碍[7]。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病案进行分析,以小窥大,发现了病案管理中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病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本研究对200例患者的200份病案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共55.0%的病案资料存在信息管理问题,具体为内容质量问题和管理质量问题,其中存在管理质量问题的病案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存在内容质量问题的病案所占比例,管理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病案保管不严格,内容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诊疗过程记录不规范。分析得出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首先,医疗机构对于病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导致了病案管理人员配置不足,且工作人员忽视病案的重要性,往往出现工作人员在进行病案记录时不用心,影响病案质量;其次,病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很多时候医疗机构对于一份不合格病案只是予以少量的奖金扣除处分,甚至只是口头批评,缺乏威慑性,造成工作人员不重视;最后,病案借阅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医疗机构常常出现借阅病案遗失的现象,管理人员往往也不予以追究,从而影响了病案的规范管理[8]。针对病案存在的上述信息管理问题,应加强对病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强化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病案管理意识,并建立或完善现有的病案管理制度。在医院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加大对病案管理硬件设备的投入。总之,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解决措施,以最大程度的减轻病案管理失误给患者和医院双方造成的不良影响。

[1]董志萍,马丽娜.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xx,13(28):5-7.

[5]刘静.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5(6):6-7.

信息管理论文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成为当下人们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但是,计算机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为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近年来,网络安全事故不断频发,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内涵,进一步地分析了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漏洞,进而提出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策略,以期对当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信息社会到来之后,计算机网络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交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不断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鉴于此,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策略研究是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指的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保证网络信息和信息服务及应用能够正常安全运行的管理活动。具体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计算机的网络信息的根基是基础信息,具体来说,基础运行信息的管理主要涵盖ip地址、域名和as三个方面。

通过服务器可以判断服务器运行的工作状态,这有助于识别服务器运行质量。服务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服务的完整性、访问指标信息、负载均衡参数等。

在不同的局域网中,每个人都有对应的网络角色及访问权限。用户信息的管理主要包含对用户姓名、职务等与用户身份相关的`信息的管理。

每个局域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与其他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等网络行为,这些网络行为过程会产生众多的信息资源,需要特别加以管理。

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主要存在如下六方面的漏洞。

3.1网络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这就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脆弱易受外界攻击的特性。如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容易遭到数据窃取、拒绝服务等威胁。

3.2计算机配置不合理。

例如,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服务器配置不合理就会造成整个网络的缓慢甚至瘫痪导致损坏丢失信息资源;又如,没有选择与计算机使用相匹配的网卡导致整体网络运行的不稳定,进而给黑客入侵提供了机会。

3.3外界意外灾害。

计算机是一种非常“怕”水、摔以及其他外界意外灾害的机器,在研发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抵御外界意外和自然灾害的系统,缺乏防水、防震、防摔等保护措施。

3.4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是网络使用中威胁信息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黑客通过自己强大的网络技术采用非法手段入侵计算机用户,窃取用户的商业机密、政要信息等重要信息,倒卖窃取的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国家机密等重要信息,严重威胁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信息安全。

3.5用户误操作。

用户在使用网络信息时疏于防范,使用较为简单的登录口令会给黑客可趁之机,大大降低了网络交流的安全性;又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启动网络防火墙,使电脑处于“裸奔”状态,缺乏对计算机网络的保护,导致个人信息更易丢失。

3.6网络病毒繁衍破坏。

网络木马病毒是目前威胁计算机信息的又一主要来源。计算机病毒具有执行性、存储性、隐蔽性,其一般会嵌入到一些电脑小程序中,一旦用户不小心点击就会快速繁衍到用户计算机中,导致用户信息泄露,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

4.1安装杀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是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结果,针对网络病毒快速复制蔓延的特性应加大对杀毒软件的研发力度,及时安装杀毒软件,如360安全卫士、金山毒霸等。使用杀毒软件定时更新病毒库,及时安装系统补丁,经常性查杀木马病毒,为计算机使用过程创造一个绿色安全的屏障。

4.2加强账号安全。

一般而言,黑客极易攻击密码设置简单的账号。我们要提高账号安全意识,密码设置要数字、字母及符号相结合,定期及时更新账号密码,密码要设置复杂且长度尽量长。

4.3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制度。

信息管理既包括技术层面的内容,又包括管理行为。为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良性运行,不仅要快速研发安全技术,更需要借助有力的管理手段。健全的网络安全制度是管理手段的前提,有力完善的网络安全制度可保证在信息资源泄露时有法可依,依法执行责任追究,对网络资源安全监控是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4.4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

在技术层面,可以采用三项先进网络安全技术。第一,采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可检测一个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网络活动,更好地为电脑过滤掉一部分危险行为;第二,采用数据信息加密技术,这种技术对网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加密,较好地保证了信息资源的传输安全;第三,采用访问控制技术,这种技术设置了用户的访问范围及权限,保护了信息资源安全,有力防止黑客入侵后的信息泄露。

4.5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为有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管理,应通过开展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和交流的方式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技术培训,交流在网络信息管理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这能更好地解决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薄弱,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5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办公效率。但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网络事故的频发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刻不容缓。本文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策略探究可以为计算机信息资源的安全提供新的思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意义。

引用:

[1]王磊.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10).

[2]李志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1).

[3]赵梓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效率的提升策略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3).

[4]于杰.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安全防护若干问题与应对策略[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3).

[5]雷邦兰,龙张华.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及防护研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5).

[6]周萍.试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13).

信息管理论文

1)全面收集整理的原则。监理信息来源广泛,层次较多,形式多样,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信息全面收集、整理、分析,排除垃圾数据,改正不准确的数据,然后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2)系统管理的原则。明确工程建设监理信息流程,使监理信息在监理组织机构内部、上下级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流动畅通无阻;建立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编码系统,为各项信息提供概念清楚的唯一编码,便于数据存储、加工和检索,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搜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包括前期工作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施工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保修阶段等各阶段各方面的信息。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工作做得好坏,主要取决于原始资料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存储,在全面、系统搜集监理信息的基础上,加工整理搜集来的信息资料,并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料存储制度,将各种资料按不同类别,分别进行登录、存档,以备使用;建立信息库,在做好信息分类编目工作的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库,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和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可靠。

信息管理论文

1)信息采集。业主或上级主管单位的文件、工程前期文件、工程实施要求、工程图纸等资料,由总监理工程师收集。承包人有关工程实施的文件、计划、报告;会议记录、通报;总结、管理制度、工程活动、监理合同、监理规划、监理细则、操作文件、发出的文函、分析报表、监理大事记、监理日志等信息,由信息员收集。各施工、安装单位的有关工程进度、质量验评、费用变动、施工方案、工程变更、安全文明、设备人力等信息,有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收集。相关设备生产厂家的文件、图纸、说明书资料、设备生产监理过程、缺陷情况等信息,由专业监造监理工程师收集。其他各类监理工作文件,由总监理工程师或监理工程师收集。

2)信息的传递。静态信息总监理工程师、总质检师批阅后由信息员传递后收回、归档。动态信息由总监理工程师、总质检、专业监理工程师批阅后,按总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意见处理。实行闭环管理,由信息员跟踪闭合[7]。信息利用。信息利用是信息管理的核心,是沟通内外的中枢。信息利用采取登记、限时,并及时归档的办法,由信息员负责。文档资料管理。制定《监理部文件资料管理规定》等办法,对其文件的分类、批阅、标识、传递、登记、查询、整编、入网等明确规定,所有监理人员按规定执行,信息员督办。

3)信息管理。做好现场监理记录与实时信息反馈。监理文件为书面文件,应实事求是、表述明确、数据准确、用语规范、简明扼要,以有关承建合同与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为依据。《监理月报》应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地真实反映工程现状和监理情况。同时编制有关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文明)等方面的专题报告。《监理日志》记录准确、及时,并妥善保管,得涂抹、缺页、损坏、遗失。做好所有文件的日常管理,收集、整理、保管设计及施工等工程技术挡案资料、图片,在施工期任何时间内可以随时查阅。定期提交有关的工程照片、资料和音像制品并归挡。及时整理资料,使之真实、完整,且分类有序。

4)信息管理的资源保障。安排2名有责任心的专职人员管理信息资料;采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保证信息收集、管理所需要的设备;不定期组织信息员参加技术培训或外出观摩学习,吸取好经验、好办法;信息资料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

5)验收与移交。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系统在专项验收前,监理与业主组织对各参建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收集、整理、分类、保管与归档情况进行自检,并出具自检报告。自检报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工程管理情况,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保管情况,竣工图的编制与整编质量,工程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性的自我评价等内容。确认工程信息系统的内容与质量达到要求后,可进行信息管理系统专项验收。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系统验收与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同步进行。凡信息内容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水利工程,不得通过信息系统验收;未通过信息系统验收或信息系统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或通过工程的竣工验收。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系统验收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会同国家档案局组织。对验收中提出的意见和问题立即在进行整改。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验收之后的15d内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申请确认后的1个月内办理完成移交手续。

1)重视信息管理工作,建立信息管理网络。成立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把信息工作列入全局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标准和职责中,把信息工作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同时,配备了具有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任信息管理人员,建立信息管理工作网络,形成了以总监挂帅、信息员分管、各监理站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协办的4级信息管理网络。同时,在信息管理设施上加大投入,配备、配齐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等,实行网络办公,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信息管理。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管理制度。制定的管理职责和制度包括:信息管理体系与职责、信息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信息保密及安全制度、档案资料借阅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和信息的搜集整理制度等;在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使用、鉴定销毁等方面,严格遵守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信息收集充分、档案交接手续齐全、信息整理规范、信息内容完整、信息管理期限划分准确,做到交接有手续、借阅有审批、归还有记录、鉴定销毁有依据;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确保信息统计报表上报及时和准确完整。

3)做好信息的归档和利用工作。对于施工单位报批文件,以标段为单位按照收文、审核批复、录入电子目录、发文、返回等步骤,完成对文件的初步处理,并按工程信息类别对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其中,需报业主审批资料,在第一时间送达并履行签发手续。对于内部产生的文件,按照监理信息类别分类归档。对于上级发文,采取逐级传阅,安排专人办理,办理完毕后归档。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对档案原件的形成和积累,确保信息、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做到了信息收集齐备,分类明确,查阅方便。

4)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档案检查与监督。在努力做好监理自身信息工程建设的同时,对施工单位的信息与档案管理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信息工作机构的建立、人员的配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实施情况等。

5)做好信息工程培训。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除派专人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工作外,还根据国调办《南水北调东中线第一期工程档案管理规定》、《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档案分类编号及保管期限对照表》及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的《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档案管理实施细则》、《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档案立卷及整编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参建单位认真学习,聘请省档案局专家授课,到兄弟单位观摩等,确保信息和档案的规范管理。

3结语。

在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建设中,监理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而信息是控制的基础,因此监理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信息管理。建设监理只有及时掌握完善、准确的信息,才能够果断决策,精简中间环节,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从而较好地完成监理任务。因此,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信息管理论文

(一)认知度不高。

由于不清楚政策规定,部分金融机构不主动向人民银行申请金融机构编码。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权在地方政府,并且机构编码和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关联度不高,造成金融机构对于申报工作认识程度不高,管理不到位,年检不主动。其在申请、变更金融机构编码后,金融机构编码也就被束之高阁,未能在各类金融信息系统中全面应用,制约了金融机构信息管理的推广与使用。以巴州为例,虽然每年以正式的文件和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将通知发送到全辖金融机构,但是大多金融机构对机构代码及代码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不清楚机构代码的作用和意义,对信息核对和检查等相关工作不够积极配合,联系人经常变动,工作交接不衔接。

(二)沟通协调机制不畅。

科技部门作为人民银行的对内部门,多不了解辖内金融机构相关信息,尤其是中小型地方金融机构和小贷公司,因此难以掌握这类金融机构的审批成立时间和数量。如果金融机构新增、变更或撤消时未按规定在有关部门批准后的7个工作日报送相关信息,将导致录入的信息不及时,违背了“实时公布”的原则。再者,因未明确商业银行维护机构信息的责任部门,有的是办公室,有的是科技部门,还有一些是由会计业务类部门负责此项工作,导致部门间沟通回合多、协调环节复杂。

(三)制度约束力不强。

《管理规定》中对金融机构未按规定执行的处罚条款不明确,责令整改和通报的惩戒力不足。由于缺乏约束力,多数金融机构平时不重视此项工作。信息发生变更不及时更新,或是申报时时间跨度早已超过文件规定期限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科技部门又无相应的执法权,无法对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日常进行的口头督促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

(四)属地管理原则与权限设置相背离。

金融机构的县级分支机构和区域性法人金融机构在不断增加。但系统维护由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以上机构负责,《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按属地原则负责辖区内区域性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和事业部信息的编制、备案、维护和发布,造成县域金融机构在申请机构编码时极为不便。以巴州为例,辖内地广人稀,相距最远县城达上千公里,无论是金融机构提交材料还是去现场检查,来去都极为麻烦,且费时费力。而人民银行县支行却没有对应的维护权限,给日常工作造成诸多不便。

二、对策及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机构编码的应用范围。

加大编码使用范围,建立信息共享和制约机制。在人民银行信息系统中大力推广使用,建立人民银行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联动制约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申请使用编码后才能开展某些业务,从而促使金融机构主动做好信息验证工作,及时进行系统信息维护,进而加快推动金融机构编码的启用进程,以保障金融机构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唯一性和信息公布的及时性,帮助实现金融机构问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二)建立全面协调沟通机制。

通过人民银行组织的金融机构参加的各类联席会议、业务交流会以及各种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加大《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的宣讲力度及系统的推广使用。特别是通过行长联席会议等,使得各金融机构行领导特别是分管行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民银行金融标准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实专职部门负责,指派专人作为联系人与当地人民银行科技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报备机构信息变动所需材料。

(三)建议进一步细化制度规定。

明晰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奖惩细则与依据,强化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制约手段。建议明确处罚依据和责任追究手段,明确商业银行维护机构信息的责任部门。同时,对监督检查主体进行业务和执法培训,办理执法证,在人民银行综合执法检查中添加对此项工作的专业检查。对县域支行开设部分维护权限。加强支行建设,实行属地管理。要真正实现属地管理的原则,就必须扩大系统的使用范围,应增加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参与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维护,为其分配部分操作权限,鼓励县支行对系统的使用。同时,尽快开放系统对各金融机构的访问接口,实现信息的实时发布。

信息管理论文

etims是以oracle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建设的,应用b/s技术解决规划,以高校实验教学管理需要为基点,基础数据共享的多模块、高级联在网络平台上同步运转的软件。etims的开发以教学实验室为根基,把与实验教学相关的各种信息作为管理实验室教学运行模式的依据。其最大的功能体现在将各类实验教学软件资源整合为一个对象进行系统化管理环节上[1]。etims与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管理等领域相关联,在两者合作下,实验教学管理各环节、拓展功能需和系统网络直接关联,并互换数据。此外,从延展性的视域出发对etims各功能模块进行规划,能够进一步深化开发结果,使其演变成实验教学信息管理的共用软件系统。

2.1资源管理子系统。

资源管理子系统最大的功能体现在对高校实验教学中软硬件资源整体管理方面上,例如对实验项目库、实验准备规范库、仪器库、药品库以及实验室房间管理等[2]。实验项目库实质上就是实验课程包含的全部实验内容,在数据库内被统一藏储,每门实验课教师拥有对课程中实验项目内容增减、整改与查询的职权;实验准备规范库管理就是参照实验项目对实验准备操作进行逐一指导,对实验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阐述;仪器库、药品库与实验室房间管理就是以数据库为依托,在互联网平台上对多样化硬件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2.2实验教学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实质上就是对实验教学中不同环节进行信息管理,其借助的是远程教学互动式网络沟通型平台。用户管理以实验教学开展的视域出发,参照不同角色对用户信息进行增减、改动与查询的管理办法;实验教学程序管理是就是在网络上对数据库中参与实验教学环节进行组织管理;实验项目选课通常需要学生自行对实验项目课程进行选择;助教申请的建设是以研究生用户信息管理的一个网上申请程序管理模块为基准;规划实验方案管理被应用在学生自行规划上交实验方案、教师审批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模块功能体现在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活动封面上,借助采集信息的方式达到评价实验教学质量的目标;网络课堂的创设为学生远程、自主学习实验内容的多媒体资料;内容管理模块功能体现在对图片、文字等静态文本材料科学管理方面上;论坛交流为师生间信息交流以及思想互动创建了平台。

2.3实验室管理子系统。

具体是参照实验教学工作运转实况,对实验室中的各种事务进行信息管理。具体是借助仪器、实验室与会议室3个实验室资源预约模块,强化高校师生对各项资源利用效率;应用易损仪器赔偿功能模块在提升仪器损坏登记管理和信息统计环节工作质量方面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工作日志辅助管理参照实验准备规则,在录入每日实验准备方面的工作状况方面体现出便捷性与精确性;废液信息分析能够对实验教学进程中形成的废液信息进行整合解析;财务辅助记录可对经费项目等财务信息进行全面整理与深度解析。

3etims的逻辑结构。

etims系统的开发以实验教学与管理为主线,把与实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功能作为副线,从而达到把各类基础数据库衔接在一起,构成网络系统的目标。这样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使用者参照自体需要与在该系统中具备的权利,以用户管理模块设置为依托,对基础数据库的有关信息进行调度与应用,从而使etims系统的各类功能发挥出来。

3.1实验课教学。

实验课教学具体是由教师对实验项目库进行管理,对实验教学流程管理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从实验项目库内择选出多样化实验项目组建各门实验课程,将对网络课堂管理的职责交予各课程教师,学生上交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课程,应用设计实验方案管理模块开展的实验课程教学。在实验课开展初期使用助教申请模块,挑选并明确各实验课程助教名单。待实验课结束以后,利用教学评价模块,对实验课中教师、助教、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课内容、软硬件设备等多方面开展评价分析工作。通常情况下,可以应用内容管理模块将教学单位从教学到管理全程的信息整体性呈现出来。在论坛交流平台的辅助下,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更能体现出自由性与开放性。

3.2实验室管理。

实验课管理具体是由高校实验中心主任对课程基本库、项目基本库与实验用房开展的信息管理工作;在课程基本库、项目基本库管理工作效率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上,采用规划中的教学管理模块;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实验室运行监控模块对实验室的考勤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统计、管理与解析。

3.3etims的数据库规划。

数据库运转效率与数据库规划的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科学的对数据库进行规划,所发挥的成效要优于对系统服务器硬件配置实施升级对策。参照数据多方向用途、应用标准与安全严谨原则等去确定数据整体组织模式与数据表框架。为了大幅度的强化数据库应用功能,在对etims的o-racle数据库规划过程中通常会遵照以下五项规则:一是禁止将索引建设到小型表上;二是不能出现应用用户的键的行为;不能通过借用商务规范的途径去达到强化数据结构完整性的目标,而是需要以数据库管束理去达成的;四是对前台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限制,使其无法达到直接获取数据表信息的目标,具体是在数据库基础表和前台应用程序中间构建视图;五是不能使客户长期的对数据信息进行输送,而是借助供应列表的形式使其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维护数据信息传导的快捷性与精确性[3]。

3.4实验预习与考试测评系统。

课前预习与考核始终是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那么在网络系统的支撑下,开发带有实验预习与测评功能的“预习测评与考试系统”在优化实验教学与管理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为了和预习测评与考试系统相关标准相符合,将数据库细化为试题库与考试信息库,前者又参照题型划分为预习习题库与试题库两种类型,考试信息库也可以被细化为两种类型,一种为试题结构表,具体是由题目代码、类型、难度、题目、答案、分数等要素构成;另一类为学生考试信息库(包括学生资料库、答题库、成绩库)。

4etims的应用。

4.1管理系统的实践。

etims系统在某高校04级的30个班实行了开放,参加学生人数高于1200,被开放的项目为8个,开放总生时数超过了2.8万,这是开发的“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首次投入应用,也是极为重要的时期,到14~15年达到了13级学生180个班实行开放[4]。多年的实践已经充分的证明,多功能实验教学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已经日显完善化,管理模式稳固性更为深刻,实验教学中高校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教学成绩,达到了开放模式下与实验教学相关的各类要素有效管理的目标。etims系统已被细化为三次子系统,并在本省高校教研体系中荣获奖一等奖。etims系统在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进程中的应用,构建了面向在校生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选课管理与开放实验活动的目标,使各科目教师在掌握实验项目开展实况以及学生反馈信息上体现出时效性。在etims系统的协助下,处理了基于项目的教学进程管理与对外开放服务工作的难题,进而强化了实验教学进程的规范性,实验教学运行模式监管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高校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4.2etims的应用优势。

5结束语。

etims系统开发宗旨在于提升高校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水平,为国内高校开放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构建了高端的教学管理平台,使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实施的顺畅性得到切实的保障,以管理平台为依托,为实验室开发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在信息社会中,开放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深度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这不仅在开放实验教学自体上体现出来,其将会为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改革与管理多方面协调运行奠定基础,演变成具有更大实用价值的现代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2〕周奕。浅谈实验教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学周刊,20xx(27):8.

〔4〕杜露。基于计算机平台的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评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电子世界,20xx(16):197.

信息管理论文

针对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信息获取相对较难,信息传输可靠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有待创新,态势显示技术有待突破和辅助决策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和规范装备保障信息管理流程,为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提供对策依据。

关键词。

多机种装备;装备保障;信息管理。

前言。

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是提升装备保障能力的关键工作之一。当前,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信息获取相对较难,信息传输可靠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有待创新,态势显示技术有待突破和辅助决策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信息管理流程则是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过程中,应将信息管理流程进行合理区分,按照装备保障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态势显示、辅助决策等阶段分步骤地搞好流程优化,以提升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效益。

1、装备保障信息的获取。

信息获取是指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与所配置的各类传感器相结合,全面获取装备保障实时态势信息的活动过程。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的获取受诸多因素影响。一是受感知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类传感器的灵敏度与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上。为了提升多机种装备保障效率,一般均安装了信息采集传感器,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感知处理。为了提升装备保障信息管理效益,一般对装备保障过程中的基本信息和流程信息,通过增强集成性和实施分类管理的方法来设法获取。二是受保障流程因素的影响。保障流程与信息管理流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保障流程的各个环节上,均要进行信息获取。多机种装备保障过程与供应链紧密结合,从装备维修器材采购到技术保障,从备品备件库存管理到物流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均会产生诸多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均应归并考虑。三是多机种装备的影响。多机种装备由于维修工具、维修器材和维修工艺不同,导致了技术保障方案的多样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装备保障信息的获取需要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

装备保障信息收集分系统是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统计各种装备保障的数据,收集装备保障信息等。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保障人员必须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适时分析信息需求,确保保障业务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信息技术保障人员应主动进行技术创新,综合运用各类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切实搞好信息收集和信息服务工作。

2、装备保障信息的传输。

装备保障信息传输是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通信系统和传输网络设备,可以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各个子系统以及组成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换与传输。为了有效传输多机种装备保障的各种信息,必须采用适当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处理设备,在信息获取后,在信源将要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存储、打包和转发处理,通过一定的传输信道将信息传输至接收端并进行相应的解码等逆处理,确保信息传输满足无差错、近零时延、抗干扰、防窃取和连续等基本要求。

装备保障信息传输子系统,主要包括信源、信宿、信道以及各节点相互连接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网络组成。主要用于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以及指挥、控制与管理等信息的传输。信道是指装备保障信息的传输路径,是信息传输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输子系统中各个节点通过计算机局域网实现了人机通信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传输的保障信息量很大,保密性要求高,将其作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为作战指挥提供装备保障决策依据。

装备保障信息处理是指对于获取和传输来的装备保障信息进行整序的过程,是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功能,它存在于各子系统和组成单元中,为了提高信息处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信息处理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装备保障信息处理划分为五层:一是单传感器实时信号处理;二是单传感器数据处理;三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四是多属性信息融合处理;五是装备保障态势显示与辅助决策中的信息变换与再生。信息处理是对原始数据与信息进行分类、分析、综合并进行真伪鉴别的过程,通过标准化,可以用统一的格式为装备保障指挥与管理人员提供装备保障态势信息,以便为装备态势显示提供依据。

装备保障信息处理子系统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软件实施控制,并附加多功能外部设备。可以将装备保障信息从获取的原始形式转换为便于传输与分析的形式,通过筛选、过滤、分类、提取等步骤实现信息的整序,完成分析计算、编辑整理和存储,以备必要时提取使用。同时,实现联机的数据管理和显示以及方案优选、数据实时处理、辅助决策等功能。

4、装备保障态势的显示。

装备保障态势是指多机种装备保障过程中,为宏观把握装备保障现实状况及发展趋势而使保障过程信息以适当的形式显示出来,以便于装备保障与管理人员使用。装备保障态势可以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等多种形式显示。为了增强直观性、形象性和灵活性,图形和图像信息可以通过显示器来显示并可以进行放大和缩小,以便于装备保障与管理者对保障态势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研究,为装备保障与管理决策提供直^依据。

装备保障信息显示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装备保障信息以数字、文字、符号、图形或图像等形式,提供给装备保障与管理人员,以便能及时地了解和分析装备保障与管理情况,以便于根据装备保障需要,对装备保障过程进行适度控制。装备保障信息显示子系统,由各种计算机网络及显示设备、投影仪以及各种打印、复印设备等组成,可以输出和显示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为装备保障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5、装备保障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是装备保障与管理人员根据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处理后生成的态势信息和保障方案,运用先进的辅助决策手段,分析多机种装备保障态势,评估装备完好率和可能的受损程度,进而预测各种保障方案的效价,然后通过比较,提出最优保障方案序列的过程,以辅助决策者实现装备保障决策的科学化。

辅助决策是多机种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装备保障信息决策,是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的核心工作。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为管理者实施保障决策提供服务。人工智能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将极大促进辅助决策功能的发挥,为使管理者做出装备保障决策更加符合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系统的辅助决策水平。在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中,应尽可能多地研究和验证若干成功方案储存在方案库,以便于在多机种装备保障工作需要时调出使用,同时,还可根据装备保障实际情况对方案库中方案进行必要修改,使方案更加完备可靠。

6、结语。

装备信息管理是优化多机种装备保障流程和提高装备保障效率的重要工作。研究论证和优化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流程,对于提升多机种装备保障与管理能力,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大多机种装备保障特点与规律研究,不断探索优化装备保障信息管理流程,才能为切实提高装备保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专业人员信息管理的论文

1.1对信息环境的认知能力。

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必须要对信息环境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及时掌握环境的变化以及发展特点,了解信息传播对社会以及各行业组织产生的影响。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必须要全面掌握信息资源的生成、传播以及各类信息的特点,并筛选出有效的信息数据,对各类信息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评价。

1.2信息组织能力。

信息组织能力主要是指信息管理的专业人员必须要具备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感知、传输、处理和决策的能力。即,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利用信息。专业人员必须要提高信息组织能力,可以根据各类信息资源的特征以及用户的要求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做出合理的排序、筛选等,从而收录有效信息,提高对信息的利用效率。

1.3信息检索能力。

信息检索能力指的是信息管理人员需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检索,从而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数据。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必须要掌握信息检索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且需具备对各类信息的检索能力,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全面而准确的检索服务。

1.4信息分析能力。

信息分析能力是指信息管理人员需对掌握的信息资源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利用数学、统计学等相关科学方法从而对传输中的信息数据做出科学合理的定量描述,并揭示社会信息交流的内在特征,更好的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信息管理人员还必须根据用户的要求,对各类信息资源加以收集、整理、鉴别、评价等,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数据,并加工整理成增值信息,提供优质的信息支持服务。

1.5信息系统的设计能力。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管理的`专业人员必须要掌握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和工具,并能高效开发信息资源。要想掌握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就必须要熟悉计算机各类软件以及主要设备,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及其性能,还需具备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以及管理系统的安装、维护等。信息管理人员还必须要具备设计信息系统的能力,对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以及系统运营的状态、安全等问题都应进行良好的掌控和管理。在信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随时进行监控,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合理解决,并提出修改意见。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必须要保证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对于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正确的应对策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1.6打造专业特长的独特性。

专业特长是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精湛技艺,是别人所不能比拟的,其独特性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特征。因此,信息管理专业人员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注重打造专业特长的独特性。在打造专业特长的独特性,要注重研究信息、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不能只强调突出其中任何一方,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打造信息管理专业特长的独特性,才能更好的提高信息管理专业人员的竞争力,更好的发展信息管理专业。

2.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潮流的趋势,信息管理专业必须要尽快变革,注重突出信息管理的专业特长,更好的建设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特长,提高信息管理专业人员的竞争力,让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发展下去。

信息管理论文

1)工程开工前,完成合同工程项目编码的划分和编码系统的编制。

2)根据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文件规定,建立信息文件目录,完善工程信息、文件的传递流程及各项信息管理制度。

3)建立监理信息文件的编码方式。

4)建立或完善信息存储、检索、统计分析等计算机管理系统。

5)采集、整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关于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安全、合同、施工环境保护等信息,并向业主反馈。

6)督促承包人按合同文件规定,及时编制并向监理部报送工程报表和工程信息文件。

7)监理部按监理合同文件规定和业主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地做好监理记录,并定期进行编制和反馈。

8)合同工程施工和建设监理服务期间的所有往来文件。

9)工程信息文件和工程报表的编发。

10)工程监理信息包括文字、报表、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工程信息网和电子文档系统。

2.2信息分类。

1)综合类。项目批文(包括项目划分批文);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

2)合同管理。施工承包合同书;补充协议书;其他合同与变更资料等。

3)进度控制。开工通知及开工报审资料;进度计划调整;要求赶工的监理通知;工程延期申请及审批资料;工期延误及延期的处理资料等。

4)质量控制。项目划分及质量评定汇总表;工程材料检测(抽检)资料;中间产品(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等)检测及分析资料;施工质量监理抽检资料;质量缺陷及质量事故处理资料等。

5)投资控制。工程投资计划;工程款支付申请;工程量支付审核记录;工程款支付证书;工程量复核资料;工程量增减文件及设计变更资料;索赔文件资料等。

6)安全文明生产控制。安全文明生产的规章制度、措施、检查资料及落实情况;各种安全要求的通知;事故发生后处理资料等。

卫生信息管理论文

从1993年美国提出著名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到现在的云计算,大数据平台,互联网+.it的各项技术日趋成熟,它的发展从深层次上影响和改变了社会组织形成和发展方式。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布局谋篇之年。在过去的十二五规划中,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曝露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通过描述问题表现,剖析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籍此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目前在公共卫生信息管理领域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在建设当中缺少地方和中央的统筹,导致了发展的低水平和重复性。同时在如何加强战略控制实现建设目标还是空白。本文将在这个领域着重进行探讨。

1.缺少全局统筹规划,地方信息化建设陷入水平低重复性建设。

目前在全国卫生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盲目发展。造成了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性,区域的东西失衡,建设的水平低,弟弟与地方不沟通协同,造成众多的信息孤岛。这样不仅浪费了财政资金,也不利于全国一盘棋的建设。

要整体与局部辩证关系统一的观念。既要在全局上进行顶层设计,有全局统一协调指挥,地方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建设。我们在建设要有协同发展的思路。要严禁闭门造成的情况出现,多串串门,多了解了解行业的发展状态,其它省市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思路。在全国大一统的信息化统领下,各个地方相互借鉴,资源共享。才能更快更好的建设事业单位档案的信息化。

2.技术端口缺乏标准化,系统与系统不兼容。

由于前期的统筹规划工作的失败,没有制定好技术端口的通用标准。造成地方之间,地方与国家之间的系统无法合并,形成不全国通用的网络系统。在医院内的信息传导机制上不兼容。我们要达到信息影像,电子病例,防疫监控,后期援助,等等内部系统兼容和一体化。要实现兼容必须制定通用的技术标准,实现内部的无障碍沟通。

3.缺乏信息共享建设,形成信息孤岛。

目前的内部建设一般依靠软件的内部建设。虽然提高了内部的管理效率,但是不利于与外部的链接和缺少与外部的协同性效应,使得信息的作用打了折扣。缺少信息共享的造成了信息档案的重复性建设增加个公众的转移成本。公众不得不在转换新的就医场所后,重新登记相关信息,重新检查,导致信息的重复性也增加了公众的负担。

4.对外缺乏集成化便携式的网络节点建设,信息传播效率低。

目前的公共卫生系统的信息仅供医院等相关医疗单位使用,最为最关心的公众对相关信息知道很少。对于公共卫生尤其是自身的健康档案了解,成为公众最新的诉求。

1.缺少顶层设计和全局的布局谋篇和执行上的统筹规划。

整体和局部是事物发展的一体两面。由于缺少前期的准备工作,造成了后期发展的无序性和混乱性。所以让局部自由发展的思路是不正确的。需要共建一个技术平台,建立一个信息通用标准,这就给地方发展提供了思路和依据,在后期的一体化建设中就会形成系统的个体,不再会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

2.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我们建设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中要加强地方与地方,地方与中央,地方与公众的关联性。部门割开联系来看待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出现的信息孤岛和卫生信息化与居民和社会脱钩,影响了全局的建设也满足不了公众的公共卫生的信息诉求。坚持联系的观点,有助于一体化的建设,实现上下互动,内外互动,形成信息共享信息利用的整体。

1.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局的战略谋划。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制定好路线图,时间节点,责任权利,任务分解,如何加强内部控制等等,为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目前的信息化建设应该具备以下功能:在传统的内部信息收集,处理,储存,传递,共享。着重加强信息共享的战略谋划,形成内外一体化的建设格局。

2.制定通用技术标准,实现技术的格式化发展。

加强卫生系统内部的信息化无纸化的同时,要加强内部各个系统的兼容和技术端口的通用以及之间的信息相互转换。只有这样能够减少转换成本,实现了信息的无障碍流通,降低了信息流程的成本和转换成本。it技术是一门繁杂本身也是在不断探索的行业。不同的技术平台和技术门类下的档案信息化,必然会形成系统与系统不兼容,端口与端口不通用,最终影响国家大一统的信息化发展格局形成。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通用人才建设。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所以我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发挥人才的智力智能,知识资源。目前人才队伍的建设面临总量少,存量流失,新量不足,存量内部知识结构老化,老中青三代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专用型人才居多,通用型人才少的局面。

公共卫生的信息化需要具有计算技术,it技术,管理技术和卫生技术的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存在。专业型的人才结构,增了内部沟通成本和认识不一致的现象。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效果的发挥。要吸收新鲜血液,要加强现有存量的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实现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

4.加强集中化和分权化的合理布局。

作为研发卫生信息系统具有高风险,收益不确定的,智力资本要求高的特点。单纯依靠地方研发,会出现研发成果水平低,系统不兼容。而且地方的各自为政,重复性的研发都是浪费了宝贵的国家财政资源。所以要加强最高层次的集中研发制定通用的技术规范,地方只是使用通用软件或者针对各自特点在通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任何战略都离不开执行,执行的效果决定了战略的成败。因此多元考核体系就是在必行。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要充分关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在综合平衡中重点考核的方面有,发展质量,发展能力,投入产出效率考核,不良建设浪费考核,信息化建设运行质量考核,资产结构健康状况考核,战略执行考核。

公共卫生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只要我们在加强统筹管理和标准化建设以及内部控制建设,就能最终实现卫生信息化的建设目标。

文档为doc格式。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院在硬件建设、师资配备、招生数量、质量等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学生管理方面,从为学生负责的角度,采取半军事化管理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学校一直没有一套完整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导致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信息统计不清、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尤其是不能适应学校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需要。因此,建设一套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控,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变得更加迫切。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954年,美国首先在工资单处理中实现了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信息管理方面的不断发展,美国、西欧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各领域80%以上的管理都由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来完成。我国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推广起步较晚,但进入21世纪后发展迅速,几乎覆盖了各个领域,尤其在高等院校及技工院校中应用非常广泛。

学校一直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文件档案,仍采用手工统计、excel电子表格存储数据等常用手段对学生信息进行整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首先,对学生信息的宏观掌握不够及时和准确。学院对学生信息的管理依靠各系部人工统计上报,时效性和准确性方面都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较大差距。其次,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各系为了较好地对学生情况进行管理,必然额外增加了相关教师的工作量,同时,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必然产生大量的档案文件,不便于保存。最后,不便于对学生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还停留在简单的教师对学生点对点的管理或限制在系部及班级范围内的局部管理,缺乏全院统一的,便于领导、学生处及班主任等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学生管理情况并实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

3.解决方法。

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半军事化管理的背景,结合学生数量连年增加、教师管理任务重、学生信息量大的情况,拟开发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校领导、学生处及班主任等管理人员通过管理系统能方便地更新信息,全面直观地查询、掌控信息,实现对学生的高效管理,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

1.基本思路。

根据设计原则和详细的调研,我们主要针对学校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情况而开发一个有技工院校特色的、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信息系统。系统主要实现对学生的信息管理、考核管理、实习管理及请销假管理等功能,从而形成一个全院统一的便于操作的学生信息管理模式,使学院各级管理人员都能通过系统实现对学生各项情况的掌控、管理及考核,并将管理贯穿学生整个在校期间。

2.系统模块设计。

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管理的特点,我们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模块划分,分别是:登录管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考核管理模块、实习管理模块、请销假管理模块和设置管理模块,共6大模块。

(1)功能模块结构。其中,考核管理模块是主要的子系统。及用户进行登录管理,并记录登录日志,包含用户登录、密码修改及登录日志等子模块。系统根据登录账号权限等级情况,自动开启对应的使用权限,并记录登录日志。

(2)信息管理模块。此模块用于管理系统中所有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籍信息、家庭信息、在校相关信息及个人特长信息等涉及每位学生的相关信息。一方面,相关数据需依托各系部工作人员、班主任及相关学生用户采集录入。另一方面,系统要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各种基本操作及统计,以方便管理人员及学生进行信息相关操作。

(3)考核管理模块。学生管理考核是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出勤考核、文明礼仪考核、操行考核等子模块。系统实现由管理人员通过用户终端,按照考核权限使用相关账号对每个学生的相关考核情况进行管理,并可以进行查看、导出、比较及排名等基本操作。

(4)实习管理模块。学生在校期间有约50%的时间在外实习,实习管理模块要实现在岗时间管理、实习场地管理及学生表现查看等功能,实现对学生整个实习期间情况的掌控。

(5)请销假管理模块。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周一至周五学生外出执行严格的请销假制度。周末外出也要进行相关的登记。请销假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请假统计、销假统计、亲友来校统计等功能,并应有报警功能,发现学生超假未归时,应该报警提示,防止学生失管失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6)设置管理模块。设置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系统所有设置项目的`管理及操作日志记录,包括用户管理,添加、删除考核,权限设置,操作日志等。用户主要设置为校级管理员、系部级管理员、普通管理员、普通用户和学生用户等,分别针对管理工作实际,设置不同的权限。同时,系统自动记录所有相关操作日志,方便查阅管理。

3.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系统主要针对学校,开发系统虽需要一定的成本,但取得的收益是巨大的。系统开发完成后,可以实现对学生管理的智能化,降低了许多人工成本,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而且学校现有硬件设施完全支持系统的运行,只要系统搭建成功就能快速运行。因此,在经济上完全可行。

(2)操作可行性。笔者所在学院的教师大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学生都学习计算机必修课,能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搭建好后,将会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捷。

三、小结。

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有其特殊性,学校半军事化管理的严要求与学生生源的复杂性相交织,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至关重要。只有建立一个全校统一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探索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从而促进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发展。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在科技发展水平的带动下,计算机正处于突飞猛进的阶段,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使信息化的管理数据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办公室的使用中,信息化管理系统帮助办公室解决了很多比较棘手的问题,使办公室比较繁琐的事物变得简单,有效的提升了办公的效率,为公司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计算机系统主要强调计算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怎样提升信息化的水平,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本,有效的进行信息设计原理的管理成为计算机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概述。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以计算机为操作的基本工具,进行管理的人员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计算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之后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信息计算系统信息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计算机的领域中占据比较重要的领域,主要进行软硬件的信息优化整理。在进行计算机数据的整理中,操作人员主要对计算机数据的传输、输入、运输、储存和输出等进行操作;在数字的预测中,计算机主要利用先进的计算程序、现代比价高端的科学方法进行有数据的统计计算、分析和模拟等,通过一定量数据的变化情况,预测未来的变化情况。总而言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比较全面的技术系统和社会化系统的体系。

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时,应该全面有效的建立数据分析,正确的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方法和最后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的时候必须科学有效的进行模板的布置,根据实际的功能进行模板的确定。充分考虑设计数据库、数据字典和各个模块之间的有效联系,最后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理。在实际操作中,使数据的物理结构进行明确的匹配,编制并运行系统的调整和维护,掌握比较健全的方法,熟悉各个编程之间的关系,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设计鉴定基础。

1、基础设计法基础设计法主要为了满足顾客的利益进行设计,这一设计可以有效的了解顾客的需求,可以让顾客进行比较人性化的体验,能够进行实际的交流,可以准确快速的获取到顾客不满意的地方,并及时的解决顾客的问题。基础设计法的设计成本比较低,可以做好顾客服务的宗旨,与传统数据的方法相比较,此方法可以搞效率的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使信息整理变得更加便捷。

2、周期设计法。

周期设计法主要将系统进行几个部分的划分,在各个的不同的阶段合理的进展工作。这种方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工作的解决和拆分,很好的为整体进行服务。例如,制图工具和测量工具就是在这种方法的设计完成的,可以准确对各个模板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下面的几点就是周期设计法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的显著特点:

(4)设计方法呈现结构化。在结构化设计中一定要重视结构的优化问题,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从上到下进行顺序并且有规律的设计,此项设计可以对比较单一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可以在进展比较复杂的模块时,最大程度进行实际效益的挖掘。

3、综合设计。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将周期设计法和基础设计法融入到一个设计中,使两者进行充分的结合称之为综合设计。在进行结合的时候,必须将结构化作为前提,在结合的时候始终渗透结构化原理,使进行结合的效果比较的显现。最后与顾客的想法进行结合,在实际的交流中按照结构化、周期化的原理进行文档及时的归类和整理,有效的对系统维护做出评价。此项设计方法对于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控制,可以实现比较快速的实现管理涉及效果,在商业的结构中比较适用,可以比较科学合理的进行优秀设计的展示。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逐渐的进行扩展,这种新颖的信息技术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的实际问题,随着方式的改善,技术正在进行着比较全面的改革,计算机操作技术对于现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的概述、计算机信息管理设计原理进行阐述,采用基础设计法、周期设计法、综合设计对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在未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得到更好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柳惠秋.有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的探究[j].科学中国人20xx,(7).

[2]夏国英.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j].科技资讯,20xx,(8).

[3]刘向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j].电脑开发与应用,20xx,(6).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一般不出现跨区现象,并由各地市公司进行管理。这种运行维护模式也有两个优点:

(1)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比较强。因为这种模式的运行维护面积不是很大,因此在电网出现紧急抢修事故时能够及时响应,处理问题。

(2)较为熟悉地方政府、村、镇等的周边环境及文化,可以充分利用各方关系进行运行维护管理,不会出现地方支援不足的情况。

2区域化管理模式。

目前为了降低电煤的成本,现在多在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市发电并向发达城市供电。这种供电方式一般是需要跨越多个省市地区,并进行远距离输送。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具有集中管理分片运行维护模式的优势,还兼有属地化管理模式的优点,因此未来这种模式可能会覆盖全国。

2.1专业化集中运行维护模式转变的基础条件。

(1)超高压专业化公司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成熟。一些专业化管理理念、模式的应用,使得各省市电网公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2)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人力资源、财务、物资的集约化管理,实现了设备的信息电子化、动态化管理,为超高压输电线路所谓集中管理奠定了基础。

(3)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一些较为成熟的在线监测设备的应用,例如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心的建设、直升机的巡检作业等,使得部分科技成果正在转化应用到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中,一定程度上为专业化集中运行维护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科技基础。

2.2积极实施专业化集中运行维护模式实施专业化集中运行维护模式,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1)实现资源共享,减少资本投放;

(2)设置专业化分工,培养专业人才;

(3)减少管理岗,将人员放在一线岗位;

(4)通过个省市公司的岗位设置、规章制度,提高科学合理的管理水平。

3结语。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各保洁单位的清洗完成情况、清洗后的水质合格率、投诉情况、抽检情况等数据,客观地反映保洁单位的服务水平,并通过奖惩激励机制进行考评,有效地保证供水企业的对外服务质量。

作者:陈凌洁单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谁拥有信息,谁就拥有优势。想要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优势,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目标,离不开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采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通讯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分析、管理的系统。基于stmts2的信息管理系统结构研究,能够实现信息资源采编、交流、维护、发布、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更有利于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目前已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研究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管理系统是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起来的新型产物。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便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传递、储存、共享、利用、交流、管理。以当代处理信息方法为依据,附加进电子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进一步的信息分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获得最大信息资源利用率。该系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很多学科,具有辅助决策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集成中心而存在,它不仅可以提供当前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还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信息进行合理性预测。这样的系统可以作为企业信息的核心来工作,并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的时代,企业需要这种信息系统来为企业的运行指引方向,同时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在企业的竞争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在医疗、教育以及企业等方面,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类型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思路不同,系统结构不同,功能不同,特征不同,所以适用范围也不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信息管理系统绝大多数是从社会活动需要和将来发展战略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以提高系统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如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往往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而设计,无法应用于医院管理或校园管理当中。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被看做一种信息集成中心,可以进行所有采集信息的处理与分析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各类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准确的进行处理与分析,从不同角度得到不同分析结果,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使信息使用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相关信息。并且目前许多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实现网络化,能够根据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变化,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变化和调整,实现动态化信息管理。这种信息管理方式,效率更高,更加灵活,有效节约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难度。传统纸质信息资源,易丢失、损坏、折皱、受潮,且使用不方便,管理工作量大,不利于使用和归档分析。相比之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优势十分明显,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struts的基本介绍。

struts框架是一套非常经典,应用广泛,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框架。最早开发于20xx年5月,20xx年6月发布,参与开发人数上千。目前我们通过改善strut处理系统信息的方法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核心,全面改善标签库的研究对象,以此来进行信息系统的长远架构。框架名称的用意是希望人们能记住一切事物都需要基础支撑。这也恰怡解释了struts在web应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就像任何建筑都需要基础一样,同样软件工程师使用struts为业务应用的每一层提供支持。struts作为信息管理的中心载体不仅可以控制来访者的访问权限,更是可以将不同国家的处理数据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因此我们在设计struts的时候就会面临更大的难题,诸如该系统的运行环境、处理模式以及结构框架等都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struts已经十分成熟、稳定、可靠,市场占有率达到20%,已经上工业化标准。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struts的局限性和不足开始暴露出来。strutsl支持的表层技术过于单一,与jsp/servlet耦合非常紧密,局限性较大,灵活性较差,并且不可能与视图层模版技术进行整合。与此同时,将strutsl的性能作为研究的主体进行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发明了struts2作为strutsl缺陷的补偿版本。不仅提高了strutsl的各方面功能指标,更是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struts2虽然是struts1的衍生版,却有着很大变化,struts2以"webwork为核心,实质上与struts1关联较少,整体框架结构已经面目全非,几乎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框架。两个框架之所以选用同样名字,是因为开发组织希望推广struts2,以取代struts1。struts2诞生不久就得到了广泛应用,逐渐成为java应用程序开发中广泛使用的主流框架。基于它的信息管理系统,集信息采编、发布、管理、传播等功能为一体,有利于使用者及时、准确的掌握信息资源。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必须要做好总体设计,分析系统功能需求,总体设计质量直接关系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成功与否,只有正确把握业务逻辑和软件使用者意图,针对使用需求和要求,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真实,避免设计与开发及需求间产生矛盾,避免发生返工现象。通过前文对struts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的工作。因此,必须要进行总体设计规划,明确设计思路,确定设计策略,寻找设计方向,为后续详细设计提供依据。基于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除了要满足业务需求和使用者要求外,要尽可能做到操作简单,界面简洁大方,能够实现多种用户权限管理模式,实现分角色管理,以便于访问权限限制。首先应该达到能够适应中心板块信息处理、暂时信息处理、日程信息处理、历史工作状态处理以及板块联合处理等条件。在系统的深入工作中可以对于日常信息活动进行管理,并且可以很好的进行日程信息管理与维护,从而提升系统总体的可靠性。前不久struts2框架的安全漏洞频频爆出,使得基于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具体开放中应对系统安全问题提高重视,保障系统安全,避免信息泄露。分角色管理设计中应设置角色识别功能,系统中应包括:系统管理员、项目负责人、项目组长、成员、用户等五个角色,不同角色应具备不同权限和职能,信息访问范围也应根据角色不同来区分,这样以来便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水平,避免信息泄漏。只有做好总体设计才能进行详细设计,保障总体设计质量至关重要。

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其业务特点和业务处理流程,以及自身实际情况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差异较大,对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要求也会有较大出入。想要避免一些具体业务在软件上没有提供相应服务或一些功能不能满足企业业务流程需要,就必须做好系统功能分析,然后结合总体设计目标和设计思路进行设计。所以要先了解项目设计目标,确定信息管理系统适用范围、开发规模、性能要求、使用要求等。下一步就是进行细致的区分。通常我们可以分四个板块,即:中心管理、标的管理、数据库管理与日程管理。通过这几个模块的细致划分达到资源的合理应用。中心管理模块负责个人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信息交流和记录,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项目管理模块则负责对相关信息资源的创建、维护、删除、查询等操作。管理员模块则能够进行公告维护、会议安排。日报管理模块则能够进行日报添加、审核、统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则负责系统基本信息维护和管理,能够对系统功能进行调整。此外,具体管理功能要涉及:后台管理、信息管理、多媒体管理、栏目管理、专题管理、信息采编管理、信息审核流程管理、日志管理等内容。栏目管理中栏目应可排序,能够控制栏目访问权限,可设置显示模块和隐藏模块,可控制信息显示状态和方式,例如,动态显示或静态显示。系统的信息管理应具有可变性,即一方面能够对原有信息进行储存于淘汰,另一方面可以对信息的编辑进行图形化处理。一旦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图形化处理后,我们就可以清晰的得出各种信息类型与信息数据。信息审核流程管理中,必须有合理、有序、科学的管理机制。信息审核机制要严格完整,遵循二级审核机制,能够明确信息发布人信息,以便于信息审核与提交。信息审核模块要包括具体具体审核流程、审核方式、审核范围、审核人姓名、审核时间、审核状态,若未通过审核应可显示未通过原因。只有保障每一个模块的合理性、科学性、完整性,才能使整个系统安全、稳定、合理.

5结束语。

21世界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进入信息时代,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传统的人工信息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在信息管理工作中应积极融入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信息管理效率,提升信息利用率,发挥信息资源职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摘要:我国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决定了现阶段各种档案管理的机构对于档案信息的管理系统进行应用的现状。在云计算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管理的系统不断完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不利于其进一步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对云计算环境下档案信息挂办理系统的风险进行分析。

对于云计算来说,其主要是在网格计算的前提下,运用互联网的传输功能,把数据处理的过程由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上向互联网中的计算机集群当中进行转移,通过对集群中的大量异构的计算机cpu周期与磁盘存储的空间进行计算,将存储与计算看做是一种服务给予用户。在业界把“云计算”看做是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变革以后的第三次的it浪潮。

就管理风险来说,其主要指的是国家把档案信息的管理推送至云服务只会所出现的相应组织,管理风险与云服务的提供商在商业活动种的发展此起彼伏或者是退出变化所导致的管理风险。准入和退出机制。虽然云提供商运用所有办法对确保数据本身的安全性以及访问连续性进行证明,然而所涉及的敏感数据,特别是和我国安全相关量的数据,所有国家都是非常小心的。档案信息的管理系统作用在部门内的服务器时,好像能控制安全。将其向“云”进行推送只会,就要考虑终止服务之后,不能泄露数据,同时,所有数据都体现出完整性,还能够向新服务的提供商进行迁移。因此,非常需要工作人员从体制和机制等不同方面考量服务提供商的设置标准。云计算业务具有很强的高弹性和大规模与分布化特性,应用人员在安全问题上非常敏感,如果该敏感遇到“档案”,就会使得人们深入地思考风险问题。加强战略思维的应用,站在长远以及根本的立场上去观察和分析与思考,在档案事业的思考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规律性,特别是紧密跟踪‘物联网’和‘云计算’与‘海计算’的信息技术,并对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此来确保档案信息不会由于偶然和恶意因素遭受破坏和更改与泄露,确保云计算背景下,档案信息的管理系统能够持续性地运行,这是对风险进行分析的最终目的。

所谓技术风险,其主要指的是因为云计算技术并不够成熟和不完善,导致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技术障碍。就基础设施来说,也就是服务云服务的提供商,其负责的主要是用户的基础设施,例如服务器和存储与网络以及管理工具等,然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和物理安全性与网络安全性以及信息存储的安全性,这是云计算的职责范畴,主要涉及虚拟机入侵检测和完整性的保护等。运用云计算的用户需要对虚拟化的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加强重视,例如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安全性等多方面。

2.1出现数据失真的风险。

数据失真主要有,非法入侵所造成的数据篡改以及因为灾难所造成的数据丢失。因为“云计算”特点,导致数据存储会出现在不一样的物理地址中,也就是所有用户数据受到“云服务”的影响并未独立存储区,同时,是用明文形式对其进行存储,导致数据本身的危险性非常强。当不法分子入侵之后,就会造成数据被篡改以及不可抗力导致的数据丢失,这势必会对于证据的档案信息真实性有很大的挑战。除去云服务的提供商以及别有用心的人员由于篡改和破坏所导致的数据失真问题,其他危害都是因为网络行为所导致的。

2.2出现服务中断的风险。

服务中断主要指的是在云服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因为不可抗力和人为因素导致的中心处理器和存储设备以及网络故障。云计算背景下,所有用户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与保护都需要在“云”当中进行完成,“云”架构安全性不只是一台服务器与档案信息的管理系统进行挂接如此简单。因为“云”具有庞大性,当出现事故之后,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就现阶段发生的影响比较大的事故来说,例如不法分子入侵和误操作与设计缺陷以及设备故障,还有自然灾害等,其是云服务发生中断的重要因素。尽管先进性的技术早已能够化解绝大多数风险,甚至很多云计算服务的中心早已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应急响应系统,然而当服务中断之后,就会导致很大的损失出现。总体而言,不管是哪一种云服务提供商,其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都会结合灾难备份与灾难恢复的问题,灾难备份主要是备份数据和数据的处理系统与网络系统以及基础设施,还有技术支持水平的过程;后者则是指把信息系统由灾难导致的故障和瘫痪状态向正常的运行状态进行恢复,还要对其所支持的业务能力由灾难所导致的不正常状态向可接受的状态进行转移。然而因为电子文件的复杂性,在系统当中随时都会发生大量信息流,当出现某一时刻的断电现象,就会使得数据作废,更有甚者,因为并没有对计算系统当中的故障有所了解,也就是不能有效地对当时的操作进行完成。

2.3敏感信息出现泄漏风险。

敏感信息发生泄露风险,不只是因为服务提供商的因素,系统设置也会导致云服务提供商对用户本身的隐私数据造成泄露,但是大多数将服务还是推给云使用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总是会错误地认为“云”就是“安全”,并没有对自身的隐私数据制定任何的安全措施和手段。尽管云当中存在的防火墙可以保护恶意的攻击所造成的风险,然而该架构模式还是会导致关键性数据发生泄露的可能,在延续性的社会记忆档案馆中,所有技术的引入都不会让档案馆忽视比较基本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进入了云技术发展的热潮。其在分布式的系统和网络计算基础上所形成,云计算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还是存在一系列风险,对于相关人员来说,要加强对于风险的研究,深入了解这一背景下档案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国云计算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进展。

参考文献。

[1]邓亚文.云计算环境下的备品备件多信息管理优化控制系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xx.

[2]毕建新.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d].南京大学,20xx.

[3]石峻峰.云计算环境下高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xx.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已经被逐渐比应用在了各行各业当中,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新型行业不断在市场中涌现,足可看出这项技术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当前的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信息化和网络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极大变革。本文将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管理中应用的情况进行阐述,并对未来应该如何优化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信息管理工作质量进行探究。

最近几年,我国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发展都非常迅速,特别是科技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信息科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获得了极大的完善和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在了信息管理工作当中去。与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具有较强的优势,它的应用,可以有效推动信息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合理化方向前进,可以更好的做到从多个角度进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是管理处理的最佳选择方式。

利用计算机超强的计算能力和网络技术的传输能力,在管理信息量巨大的档案信息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所以,档案管理如何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问题。档案管理由于其信息量较大、需要处理的内容较多较复杂、在使用和管理中经常需要查询和整理,如果通过人工方式处理这些工作,不但工作量巨大,并且,即使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这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运用自动的处理能力,对档案信息资料实现数字化管理,在搜索调取信息方面也十分方便。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工作人员还能轻松的查找需要的相关信息协助工作,并且信息的可信度较高。通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档案管理相关具体工作当中,能够大幅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在信息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主要有,实现档案信息的统一化管理,是档案信息查询更为便捷,提高信息的传输能力和共享能力等。

随着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应运而生,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对物流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行业的信息相关工作内容快速增加,先关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仅仅依靠人工处理物流中大量的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物流行业中,可以对货品的信息、产地、配送地址、运输车辆信息、收货人信息和运输所需时间进行系统化的控制和管理,实现了物流相关信息的智能化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货品的配送时间,降低了运营所需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行业中应用的具体作用有,提高了管理模块的划分能力,使具体工作内容分工明确,促进了物流相关信息的标准化建设。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进程。通过使用专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可以将传统财务工作中需要人工处理的财务信息录入软件当中,利用强大的处理功能实现自动处理,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智能化。

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个施工过程周期较长,在施工中,涉及到了对不同施工项目信息的管理、交叉管理和综合管理,所以,需要统筹管理的信息内容较多,并且较为复杂。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项目部之间的连接性,保持信息及时沟通和共享,避免因施工具体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工程出现问题,企业总部也能对企业资金和资源流向进行更好的把控,更为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建筑工程企业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需要注意建筑工程企业的特殊性,明确企业工作流程,开发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发挥优势作用。

从当前的科技信息发展趋势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除去以上本文提到的几种类型企业外,计算机网络计算还能应用到更多具体工作内容当中,并且将会逐渐深入,从而协助各个领域的信息管理工作质量快速提高。在未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契合,不仅会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所处位置,还会为我国的信息掌控能力做出贡献,对我国相关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信息管理方面的能力,会使我国信息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1]胡恒金.论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xx(06):122+124.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进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快速提升,汽车方面的消费程度也有所改变,真正的开始走入了家庭生活之中。但是由于我国在汽车管理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涉及到车辆的资料和来源都比较多,而且存放散乱比较难控制。由此可见车辆识别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对于汽车消费的渗透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效建设车辆识别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

从本质上分析,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基础主要是与车辆的数据信息相关,实现这个系统建设的模式一般体现为以下方式:企业车队车辆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各企业车队等车辆信息的提供方将反映车辆状况的资料提取上送到该区域的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由该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类整理。各区域车辆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可实现信息互访。

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依据企业车队来独立建设,依照企业车队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点:a、企业车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对数据有拥有权,由于车辆信息来源非常广泛,所以数据的可信度是相对较高的,而且数据库的独立建立对于车辆信息的服务更加的便捷。b、企业车队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供经过加工处理的综合信息,方便政府部门对经济的把控。c、在企业车队的范围内管理,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从实际出发提高管理系统的运营收益。

1、在企业的车辆信息管理总构架中体现了典型的层次型分层结构,根据系统的支撑及开发环境,其实用型系统体现在最顶端,包括车辆基本信息管理、故障维护管理、车材管理、车辆驾驶员综合信息管理以及信息查询管理等组成;然后,第二层是企业单位车辆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与管理;第三层是网络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支撑。

2、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企业车队的系统建设来负责接受各个车辆所提供上传的数据,以此来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理以及格式转换,并由此来建设一个非常全面的车辆信息资料库。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对车辆数据进行相关的分类统计和整理归类,方便快捷地为企业的车辆使用提供有偿的服务功能,从根本上体现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价值和结果。

3、车辆数据的提供方需要按照企业车队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要求选取出有效数据进行上传,将数据有效的存储到区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中。车辆数据的提供方从根本来说指企业车队以及各个保险公司等,其中企业车队负责的是身份证以及法人身份证明来识别车辆信息,而保险公司则是负责提供保险信息来识别车辆的保险数据和资料。

4、在企业单位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中,要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车辆的配置,并同时配备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相关设备,这种无线的技术设备可以有效地对车辆的具体信息进行标签化存储,用读取的电子信息实施实时在线传递,再由管理部门对车辆的综合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详细具体地掌握单位车辆的运行状态。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类似于我们熟悉的条形码,它通过磁场和频率的作用对单位的每一台车辆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它的不同频率可以用于对单位的车辆进行定位掌控,用远程传递数据的方式,实时地在线传输车辆相关信息,达到减少单位车辆运营成本,堵塞车辆管理漏洞的有效性目的。从使用运营和维护保养的角度来考虑,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的软件开发应用:

1、单位的车辆购置模块。车辆的购置管理中,由于不同车辆的基本信息不同,车辆购置子系统要首先进行车辆购置的权限审批程序,必须在符合购置条件的前提下,得到相关领导的同意和审批,才能进行购置。同时,要用系统进行购置设备记录,变更车辆的rfid标签,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改。

2、单位车辆的经费管理模块。车辆变化情况必须与经费管理相对应,其日常的燃油、维护保养经费和车辆保险费用都要纳入控制范畴,纳入rfid标签的信息数据库当中。

3、单位车辆的调度管理模块。车辆的运营必须在规范化的管理之下有序进行,首先要依流程进行领导部门的严格审批,得到使用审批权限后才能投入使用,车辆的调度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信息子系统的数据调用、查看和记录,对单位运营的车辆进行合理调配,进行有序化管理。

4、单位车辆的报废管理模块。车辆在长年的运营使用中,必然产生磨损、消耗、折旧等状况,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到达之时,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对应该报废的车辆进行提示并记载,同时注销该车辆的rfid标签。

5、单位车辆的查询统计模块。这个模块可以全面地掌握单位车辆的运营状况,根据车辆的标签和导航数据的查询,可以得到全部的数据资料,这一模块实施在车辆管理过程中的统计和查询功能,进行全部的数据链接,全面地进行车辆相关数据统计。

6、单位车辆信息系统的后台管理。这个系统软件的后台管理,为所有的车辆信息提供基础平台和技术支撑,它通过对系统管理员的权限界定功能,保护系统管理员的专用权限,可以为车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同时,考虑到各种不可知因素对车辆信息系统的破坏性影响,系统后台还为车辆的基本数据进行了备份管理和修复功能。

由于完整的车辆信息管理需要与许多单位之间进行信息业务上的往来,所以在应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有效考虑到软件设计的重点以及方向,同时为软件的设计留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和不断发展的变化要求。由此来考虑从车辆识别管理软件的系统构成,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内容:

车辆完整的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的子系统主要是用来接收各个单位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并且有效设立相关模块来保证认证的安全以及格式的有效转换。

2、通讯功能的子系统。

通讯功能的子系统是为了实现跨区域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获取车辆资料信息的机制,通讯功能的子系统细分的话可以依照发送和接收两个部分来划分。

信息综台处理子系统或称之为预处理子系统,是指车辆管理资料原始数据送达区域车辆管理系统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抽样、预测,建立数据仓库进行存储。

五、总结。

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还在不断的发展,有效的建立起完善的车辆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的未来发展以及汽车消费市场的改革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让整个汽车消费环节都进入良性循环。只有有效的完善车辆识别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途径研究才能真正的实现车辆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胥立.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xx。

2、周亚琴.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xx。

3、张旭.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xx。

4、杜宇.某医院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实施[d].北京邮电大学,20xx。

5、高广旭.部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xx。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摘要:我国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决定了现阶段各种档案管理的机构对于档案信息的管理系统进行应用的现状。在云计算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管理的系统不断完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不利于其进一步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对云计算环境下档案信息挂办理系统的风险进行分析。

对于云计算来说,其主要是在网格计算的前提下,运用互联网的传输功能,把数据处理的过程由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上向互联网中的计算机集群当中进行转移,通过对集群中的大量异构的计算机cpu周期与磁盘存储的空间进行计算,将存储与计算看做是一种服务给予用户。在业界把“云计算”看做是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变革以后的第三次的it浪潮。

就管理风险来说,其主要指的是国家把档案信息的管理推送至云服务只会所出现的相应组织,管理风险与云服务的提供商在商业活动种的发展此起彼伏或者是退出变化所导致的管理风险。准入和退出机制。虽然云提供商运用所有办法对确保数据本身的安全性以及访问连续性进行证明,然而所涉及的敏感数据,特别是和我国安全相关量的数据,所有国家都是非常小心的。档案信息的管理系统作用在部门内的服务器时,好像能控制安全。将其向“云”进行推送只会,就要考虑终止服务之后,不能泄露数据,同时,所有数据都体现出完整性,还能够向新服务的提供商进行迁移。因此,非常需要工作人员从体制和机制等不同方面考量服务提供商的设置标准。云计算业务具有很强的高弹性和大规模与分布化特性,应用人员在安全问题上非常敏感,如果该敏感遇到“档案”,就会使得人们深入地思考风险问题。加强战略思维的应用,站在长远以及根本的立场上去观察和分析与思考,在档案事业的思考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规律性,特别是紧密跟踪‘物联网’和‘云计算’与‘海计算’的信息技术,并对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此来确保档案信息不会由于偶然和恶意因素遭受破坏和更改与泄露,确保云计算背景下,档案信息的管理系统能够持续性地运行,这是对风险进行分析的最终目的。

所谓技术风险,其主要指的是因为云计算技术并不够成熟和不完善,导致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技术障碍。就基础设施来说,也就是服务云服务的提供商,其负责的主要是用户的基础设施,例如服务器和存储与网络以及管理工具等,然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和物理安全性与网络安全性以及信息存储的安全性,这是云计算的职责范畴,主要涉及虚拟机入侵检测和完整性的保护等。运用云计算的用户需要对虚拟化的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加强重视,例如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安全性等多方面。

2.1出现数据失真的风险。

数据失真主要有,非法入侵所造成的数据篡改以及因为灾难所造成的数据丢失。因为“云计算”特点,导致数据存储会出现在不一样的物理地址中,也就是所有用户数据受到“云服务”的影响并未独立存储区,同时,是用明文形式对其进行存储,导致数据本身的危险性非常强。当不法分子入侵之后,就会造成数据被篡改以及不可抗力导致的数据丢失,这势必会对于证据的档案信息真实性有很大的挑战。除去云服务的提供商以及别有用心的人员由于篡改和破坏所导致的数据失真问题,其他危害都是因为网络行为所导致的。

2.2出现服务中断的风险。

服务中断主要指的是在云服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因为不可抗力和人为因素导致的中心处理器和存储设备以及网络故障。云计算背景下,所有用户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与保护都需要在“云”当中进行完成,“云”架构安全性不只是一台服务器与档案信息的管理系统进行挂接如此简单。因为“云”具有庞大性,当出现事故之后,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就现阶段发生的影响比较大的事故来说,例如不法分子入侵和误操作与设计缺陷以及设备故障,还有自然灾害等,其是云服务发生中断的重要因素。尽管先进性的技术早已能够化解绝大多数风险,甚至很多云计算服务的中心早已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应急响应系统,然而当服务中断之后,就会导致很大的损失出现。总体而言,不管是哪一种云服务提供商,其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都会结合灾难备份与灾难恢复的问题,灾难备份主要是备份数据和数据的处理系统与网络系统以及基础设施,还有技术支持水平的过程;后者则是指把信息系统由灾难导致的故障和瘫痪状态向正常的运行状态进行恢复,还要对其所支持的业务能力由灾难所导致的不正常状态向可接受的状态进行转移。然而因为电子文件的复杂性,在系统当中随时都会发生大量信息流,当出现某一时刻的断电现象,就会使得数据作废,更有甚者,因为并没有对计算系统当中的故障有所了解,也就是不能有效地对当时的操作进行完成。

2.3敏感信息出现泄漏风险。

敏感信息发生泄露风险,不只是因为服务提供商的因素,系统设置也会导致云服务提供商对用户本身的隐私数据造成泄露,但是大多数将服务还是推给云使用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总是会错误地认为“云”就是“安全”,并没有对自身的隐私数据制定任何的安全措施和手段。尽管云当中存在的防火墙可以保护恶意的攻击所造成的风险,然而该架构模式还是会导致关键性数据发生泄露的可能,在延续性的社会记忆档案馆中,所有技术的引入都不会让档案馆忽视比较基本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进入了云技术发展的热潮。其在分布式的系统和网络计算基础上所形成,云计算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还是存在一系列风险,对于相关人员来说,要加强对于风险的研究,深入了解这一背景下档案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国云计算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进展。

参考文献。

[1]邓亚文.云计算环境下的备品备件多信息管理优化控制系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xx.

[2]毕建新.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d].南京大学,20xx.

[3]石峻峰.云计算环境下高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xx.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