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通用18篇)

时间:2023-12-02 13:57:40 作者:碧墨

二年级教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接下来是一些二年级语文教案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盲婆婆的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小动物们不同的过冬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认识了三位好朋友,他们是___________(贴图)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看,这三个好朋友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了呢!认识他们吗?(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2小节。

三、学习3----7节。

1、那么小动物们都是怎样过冬的呢?请小朋友们先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的3---7自然段,再用------线画出描写过冬的句子。我们先来看看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谁来读一读。(生答,点击课件)。

2、师:是啊,冬天太冷了,虫子都躲起来了,小燕子飞到南方去才有虫子吃。(点击课件并板书飞到南方)。

3、小燕子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呢?

【课件提示】填空: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吗?小燕子之所以。。。。是因为。。。。(生答)。

4、小燕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你能说几个和春天有关的成语吗?

5、谁来做一做小燕子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女生读,齐读。

7、那你们知道青蛙和小蜜蜂的过冬方式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4---7自然段。

9、分角色朗读。

10、像青蛙哥哥这样吃得饱饱的,在泥土里睡觉,这就叫做“冬眠”(板书冬眠)。

11、还有哪些冬眠的动物啊?

(1)同座位两人练习朗读。

(2)蜜蜂是怎么过冬的?你们知道什么什么是蜂巢吗?

14、这就叫我们想到了这样的成语,叫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总结:是啊,这三个小动物真了不起,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过冬,会填吗?

苏教版二年级

絮如。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指导看图。

1图上有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

3出示词语。

(1)自由读。

(2)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齐读。

(4)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读音。

(5)看图理解图意。

(6)齐读生字词。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认读。

2按笔顺书写生字。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看图说话。

1看图,运用书上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2四人小组交流,选派一名说的最好的上台说。

3指名说,师生评议。

三、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

准备好导游解说词,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给盲婆婆的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元宵节夜晚闹花灯的欢乐气氛,增加学生对我国民间传统习俗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板书设计:

人多: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闹花灯灯多:兔子灯鸽子灯龙灯。

声音多:融成一片响彻天空。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口头造句。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节?

你家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老师简介元宵节。

2.板书课题。(学习“闹”字)。

齐读课题。过渡:闹花灯是怎么一回事?

二.初度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想一想每一段写的什么。

3.检查生字读音。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并说说段意。

5.“闹花灯”换个词会说吗?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时间、地点、人物。

3.学习“潮”字。说说“人流如潮”的意思。

4.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灯多?

5.用“灯火通明”口头造句。

6.大街山人流如潮、灯火通明,给你的感觉怎样?

7.指导朗读。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元宵节、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2.用“闹”、“潮”组词。

3.背诵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

大街上有些什么灯?说说他们的模样。

看到这些灯,你想说什么?

2.自由读第二段,想想课文写了哪些灯。

3.课文介绍了哪几种花灯?

哪些花灯写得简略,哪些花灯写得详细?

4.你见过兔子灯吗?它什么样?鸽子灯呢?

花灯做了动物的形状,多可爱呀!书上是怎么写的?

5.写得最详细的是龙灯。

(1)学习“龙”字。

(2)找出写龙灯的句子。

(3)从哪里看出龙灯最有趣?

(4)理解“上下翻飞”,学习“翻”字。

(5)出示“摆动”,做动作理解。

(6)看到这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龙灯,你想到了什么?

(7)课文为什么把龙灯当作重点来写?

(8)指导朗读。

6.看到这欢乐的场面,孩子们有什么反应?

(1)出示“情不自禁”,理解意思。

(2)指导读,读出童趣。

7.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说这句话和后几句有什么联系?

8.指导朗读、背诵第二段。

三.指导写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背诵第二段。

二.精读练习。

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

2.认识、理解“融”、“锣”。

3.指导理解“响彻夜空”的意思。说说什么声音响彻夜空?

4.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5.人们唱啊,笑啊,大街上呈现出一派团结、祥和的气氛,欢乐的元宵节鼓舞人们去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齐读第二句。

6.指导朗读第三段。

三.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四.指导识记生字。

五.作业。

抄写字词。

给盲婆婆的信

教学目标:

读画三拼音节、形近字比较、读词语描红、看图填空读句子、写字、读背儿歌和成语、口语交际。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

练习七。

作业安排和设计:

画三拼音节、组词、描红、填空、读读背背、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

(2)说明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观察四幅图,问:图上画的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指导学生在直呼音节的基础上,快速地连词组句。

(4)复习三拼音节的组成。

(5)学生自行画出本题中的三拼音节。

(6)判断正误,

3.练习。

区分题中三拼音节的声母、韵母、介母,进行直呼训练。再反复读拼音句。

4.反馈。

让学生上黑板,规范地写出所画的三拼音节。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

出示卡片;我--找。

(2)比较音不同。

(3)比较形不同。

(4)比较义不同。

(5)学生组词,教师纠正错误。

(6)按以上步骤,学习其他两组易混字。

3.练习。

学生填写。

4.反馈。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提醒写字姿势,表扬姿势好、写字好的学舌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读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引导理解词义。

左思右想自由自在。

(4)分析字形。

(5)复习笔顺,重点指导:黄、急。

3.练习。

学生按笔顺描红,师巡视。

4.反馈。

展示写的好的字。表扬姿势好的学生。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齐看图,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谁带谁去天文台?

(3)反复读正确句子。

(4)按以上步骤,学习其他两句。

3.练习。

学生口头填空,再认真地填写。

4.反馈。

齐读句子。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真读。

(2)引导学生回忆写字的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

4.反馈。

老师展示学生写的好的字。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导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儿歌。

(3)指名试读。

(4)教师范读。

(5)教师结合插图讲解诗句的意思:在困难面前,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就可以战胜困难。

(6)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三.教学第七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

(2)范读成语。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练读。

(2)同座对背。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第四课时。

教学第八题。

一.揭示谈话,提出要求。

1.从六一活动如题。

2.板书话题:六一国际儿童节。

3.提出要求。

二.指导看图,弄清图意。

1.看图,弄清图上画了哪一天的事情,有哪些活动场面,人们表情怎样。

2.指导学生回想学校的活动。

三.指导说话。

1.先说好第一句话。

(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举行了庆祝活动,同学们表演了许多节目……)。

(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热闹极了,物品参加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

2.指导说活动的内容。

(同学们表演了很多节目,有--,有--,有--,还有--。)。

(我也表演了节目,我为大家唱了一首歌……唱完后,大家给了热烈的掌声,我高兴极了。)。

3.学生自由说。

4.指名说。

5.同桌对说。

6.再指名说。

7.指名连起来说说。

四.指导学生说一句喜欢这一次活动的话。

今年的六一我真开心。

今天我开心极了。

我真愿意天天都是六一儿童节。

五.表扬说的好的同学。

给盲婆婆的信

第2课时(月日)no:。

学习内容:加减混合教材第3-4页。

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并掌握100以内三个数加减混合运算的。

计算方法,会正确地列竖式进行计算。2、在思考、交流、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活动过程:

一、激发活动兴趣。

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

二、实施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方案教师导学预案。

活动一:教学例题列好算式后,结合实际。

1、自主问题,让学生说说每一。

(1)读一读算式,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步算的是什么。

(2)试着算一算:

2、合作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

(1)在小组里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方法:

(2)核对计算结果。(1)38。

3、展示+42。

(1)每组选代表板演。80。

(2)全班交流计算时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33。

4、提升47。

比一比,看一看,你认为怎样计算更简便些?(2)。

活动二:教学试一试38。

(1)读一读算式,想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80。

2、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

组成核对计算结果。

3、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明确:计算时,如果能。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口算的,可以直接口算。

4、回顾刚才计算的两道题,说说在计算这些加法混合题时,出结果。

要怎样算?还要注意些什么?

三、检测活动效果。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练习本上独立进行计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全班核对。

2、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并填空。

(2)核对交流。明确: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都可以直接口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核对交流。指出:哪一步是能口算的要口算。

四、拓展活动时空。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加减混合运算38。

+42。

80。

第3课时(月日)no:。

学习内容: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4页。

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列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2、在。

数学学习活动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活动过程:

一、激发活动兴趣。

1、回忆一下,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怎样计算?(组织学生交流)。

2、谈话:这节课我们将这部分知识练习一下,比一比,看一看,谁不仅能掌握知。

识,还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施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方案教师导学预案。

活动一:计算练习。

1、自主。

(1)想想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

(3)检查。指出:如果遇到进位或。

2、合作退位的情况,也可以不。

(1)任选一题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在十位右下角写小1。

(2)核对结果。或不点退位点,可以把。

3、展示进在十位的1或退下。

(1)选代表在黑板上板演,其余人观察。的1记在头脑里,但在。

(2)全班交流。计算十位上的数相加。

4、提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应怎样计算?计算时要注减时,要求记得加上或。

意些什么?减去。

活动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第4题。

1、自主。

(1)读题,说说从题中你知道些什么?

(2)思考:要求还剩多少棵,怎样列式?

又买来28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呢?明确:要求现在一共(1。

(3)独立列式解答。有多少棵白菜,要用还。

2、合作剩的棵数加上又买来。

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的棵数,而还剩的棵数。

3、展示就是第(1)题中求出。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全班交流。的结果。

4、回顾刚才解决的问题,说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

些什么?

三、检测活动效果。

1、计算下面各题,能口算的就口算。

独立计算后,全班核对交流。

2、第5题。

(1)读题,理解题意,思考要求什么?怎样求?

(2)独立解答后,全班交流。

四、拓展活动时空。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还剩多少棵?

(2)又买来28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

8+28=36(棵)。

第4课时(月日)no:。

学习内容: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材第5页。

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列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2、在。

数学学习活动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活动过程:

一、激发活动兴趣。

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前面学习的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小朋友们不仅要能正确计算有关式题,还要能应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实施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方案教师导学预案。

活动一:基础练习做第1题。

1、直接将得数写在算式后面。

想想你是怎样算的。

2、任选一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应多加强这方面练习,

在小组里核对结果。个别学生出现了遗忘,

3、指名核对,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算得特别慢,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甚至要借助掰手指才。

能计算。

活动二:专项练习做第2题。

22+28+3484-8-28小黑板出示。

1、想想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正确率,以及计算时出。

独立计算。现的典型错误,并对错。

2、任选一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误原因进行适当分析。

在小组里核对计算结果。

3、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4、在计算过程中,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问题?

活动三:综合练习做第4题。

1、读题,说说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要求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应怎样解答?

独立列式解答。

2、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核对并口答结果。

3、指名说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4、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认为该注意些什么?

三、检测活动效果。

1、第3题。

(1)读题,说说题意。

(2)独立计算并填空,全班核对。

2、思考题。

(1)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怎样交换?

(2)全班交流。

四、拓展活动时空。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练习。

22。

(90)3524(90)。

331344。

(90)。

秋游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能按照顺序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3、能用一定的记字方法记住9个生字的字形,写好”追”,”喊”两个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教学难点:看图按顺序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挂图、字卡、课前寻找秋天、黑板x)。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生活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秋游》,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秋”指什么季节?“秋游”是什么意思?(秋天到郊外游玩)齐读课题。`。

3、在我们的身边,秋天已经悄悄来临了。这两天,大家都睁大了双眼去寻找秋天,来说说你们的收获吧。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首诗或儿歌。(全班交流)。

4、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这节课,老师要邀请大家一起去郊外游玩,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收获更多。

二、范读课文,指导看图。

1、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课《秋游》,捧好书,准备出发。(师范读)。

2、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你看到了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请大家走进这幅《秋游》图。

(1)我们从上往下看,秋天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的天空……几朵白云有的像……有的像……小鸟……)板书:天空:。

(2)秋天的农田里,长了哪些庄稼?它们有是什么样子?(稻子金黄,高梁火红,棉花雪白雪白。)。

板书:田野。

(3)你们在草地上玩了什么呢?

出示:我们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

(板书:游玩)。

3、大家说得真不错,现在你能按“天空。

给盲婆婆的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

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蝈蝈。

领看到清波。

让它替我唱歌盲婆婆。

带想起欢乐。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扩词。

课外:读背诗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都很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是事。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欢乐童年清波替。

(3).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3.分小节,理清脉络。

(1).这首诗共16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

(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3).指名学生填写。

(4).小结。

(5).分4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

5.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1).图上画了什么人?

(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

(4).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节。

(1).指名读。

(3).小结。

(4).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1).指名读。

(4).小结,齐读。

第三节。

(1).指名读。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b.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结。齐读。

第四节。

(1).指名读。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背。

3.各人轻声背诵。

4.分组交换背。

5.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比一比,再组词。

忘()你()邻()古()。

盲()您()您()郊()。

3.扩词训练。

野()()()喜()()()。

居()()()忘()()()。

给盲婆婆的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螳螂和蜘蛛都是益虫,知道螳螂捉害虫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7螳螂和蜘蛛。

“荡秋千”(织网)。

树枝之间(位置)。

捉害虫。

又细又密(很好)。

粘着蛾子。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组字、组词、填空、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螳螂”图。

问:这是什么?(板书:螳螂)指名读,齐读。谁来说说螳螂的样子?

2.出示“蜘蛛”图。

问:这是什么?(板书;蜘蛛)指名读,齐读。指名说说蜘蛛的样子。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课《螳螂和蜘蛛》。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一段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a.指名认读。

b.说说容易读错的的字音。

c.齐读。

(2)出示难读的句子。

第二段的第二句话。

a.提示停顿方法。

b.领读。

c.练读,指名读。

(3)分段指名读课文。

(4)说说每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作业。

1.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轻声读。

a.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b.用“--”线画出螳螂的话,用“”线画出蜘蛛说的话。

(2)理解有关词句。

a.指名读螳螂说的话。

理解“贪玩”。

螳螂为什么会说蜘蛛贪玩呢?

b.指名读第二句话。

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荡秋千”什么意思?蜘蛛是在“荡秋千”吗?蜘蛛不是“荡秋千”,那他在做什么呢?

c.指名读蜘蛛的话。

“我正忙着呢。”蜘蛛在忙什么呢?小朋友知道吗?螳螂知道吗?

d.指名读第五句话。

螳螂为什么“奇怪”?

(3)指导朗读。

a.螳螂的话,用诚恳的劝说的语气读。

b.蜘蛛的话,读的时候速度稍快,强调“忙”。

c.“荡秋千”、“别贪玩”、“奇怪”等词语读重音。

d.自由练读,分角色读。

(4)小结。

2.轻声读第二段。

(1)自由读。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几句话是写螳螂经过小树林看到的情景。

(2)指导看图。(出示图二)。

蜘蛛经过小树林看到了什么?

(3)指名读二、三两句。讨论:

a.蜘蛛把网织在什么地方?

b.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蜘蛛把网织得好,非常管用?

c.蜘蛛为什么要坐在网角?

d.理解“津津有味”,练习说话。

指导朗读。

(4)理解第四句。

a.指名读。

b.“螳螂这才明白”,它明白了什么?

c.齐读。

(5)齐读第二自然段。

(6)小结。

三.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

2.小朋友,你学了课文以后懂得了什么?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课外书,了解螳螂是怎样捉害虫的。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分别说说螳螂和蜘蛛是怎么捉害虫的。

二.教学生字,指导写字。

1.读生字卡片。

2.用生字组词。

3.识记字形。

4.指导书写。

5.学生在书上描红。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把下面的偏旁和单字连起来,组成新字。

贝王弓亻。

旁今长元。

----。

3.比一比,再组词。

用()长()今()。

角()张()贪()。

4.选字填空。

完玩。

(1)今天,大家()得真高兴。

(2)我做()作业,再出去()。

[螳螂和蜘蛛(苏教版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识字6教学设计

1.播放录像。一边播放,一边做简单介绍,引发学生对军队的神往之情。

生:边欣赏画面,边听介绍。看完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2.归纳学生的回答后谈话:人民军队日益强大,军备逐渐完善。军队为保卫国家,保卫人民,支援地方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军队爱人民,人民爱军队。

3.导入:同学们,想去军队看看吗?

二.引出词语,知道认读。

1.屏显军人图,指导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

生:看图说话:()的军人。

2.画面显示各种军备及军用设施。

(1)显示“手枪、步枪、机枪”,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认识三种抢的形状及名称。

生:说说自己认识什么枪,并选一种简单介绍一下。

a.屏显“站岗、巡逻、巡航”的图,引导学生描述画面,并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练习说话。

b.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三个词语。

c.指导学生朗读这三个词语。

生:读词语,试着读出自己的体验。

(2)第一行我们认识了三种武器,看看第三行有什么新事物?a.出示:飞机、潜艇、导弹。

b.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样的?逐一显示十三种装备的镜头。

c.指导学生再读词语。通过图片我们认识了他们的模样,你兴奋吗?谁能读好这些词?

生:读词语,试着读出自己的体验。

d.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现代人民军队的新型装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向学生介绍高原、边疆、沙漠、荒岛等地方的战士是怎样“站岗”的,引出“哨所”图与词。

(4)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领空及领海,同样不可侵犯。出示词语:领空、海疆。因此,伟大的人民空军日夜守卫着祖国的领空;而伟大的海军也守卫着祖国的海疆。

生:看图认读,读出不同的体验:有对军人的崇敬;有对军队的向往„„。

三、熟读韵文,读悟相长。

1.屏显全文四行十二个词。看,这就是识字5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自由读一读,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准备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生:多种方式自由读。

3.指导背诵。

四、自主识字。

1.指导学生在文中圈生字。

2.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生字?

3.引导学生在全班发言。(我当“小老师”,“教你一招”识字新法)。

4.游戏:生字妈妈在哪里?

苏教版二年级下识字6教学设计

二类字:筷。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教材中的两组图画有助于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也有助于学生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课文将两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学习。第一组词语介绍了—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第二组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第四组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四组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诵。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9个一类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二类生字只识不写。

2.借助书上的两组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字、词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字、词。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和书写汉字的水平。

情感目标:

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区别形近偏旁“木禾”、“竹艹”。

2.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和勾连旧知的过程中巩固对形声字特点的认识。

3.准确认读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t)同学们喜欢这些照片吗?这些都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看了这些图片,你还能想起与老师之间的哪些事情呢?(学生自由汇报)同学们,你们喜欢老师吗?(喜欢)课文里也有一群喜欢老师、爱老师的孩子们。他们把爱化成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一株紫丁香》。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词。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词,你们还记得它们吗?我们一起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认真听,如果他读得正确,请跟着他一起读。(开火车的方式读词语)。

疲倦:课文中谁疲倦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老师消除疲倦?课文中的同学们也有一个好办法,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同学们怎样帮助老师解除疲倦,边读边写出的读书体会。

三、体会敬爱指导朗读。

1、精读第三小节体会敬爱。

谁来说说他们用什么办法使老师消除疲倦的?(指名读课文)你从他们的办法中体会到了什么?还有谁能像他一样流利地读一下这节。同学们读得真流利,都是朗读小能手。孩子们用歌声帮老师消除了一天的疲倦,同时这也是孩子们栽下紫丁香时许下的一个愿望。

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__________,消除_________。

出示ppt:绿叶在校园沙沙,消除__________疲倦。

绿叶在田里沙沙,消除__________疲倦。

绿叶在_____沙沙,消除_________疲倦。

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在唱歌,听到我们的歌声,老师一定会感到快乐的;听了我们的歌声,老师一定会__________;听了我们的歌声,老师一定会__________。

谁能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到快乐、幸福......(指名朗读)还有谁能像他一样读得那么美?这么多同学都想读啊,想读得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多么优美的句子啊,我们把它背下来怎么样?谁第一个试一试?

2、精读第四小节体会敬爱。

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心愿?(指名读心愿所在的那一小节)。

请同学们用老师刚才教你的抓重点词和想象画面的方法来读一读这一下节,边读边写出自己的体会。(巡视指导)。

谁来读一读?(先说自己用的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的,在读课文。)。

“花儿”是个儿化音在这里读“花儿”,跟老师一起读。(指名读)。

我们把“花儿”放到句子中,谁来读一读?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儿化音,谁能读准这些儿化音?(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朗读)同学们读得真棒!跟着老师再来读一读吧。

哪位同学能再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这节的?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还有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体会?(指名读)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会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学习了,并体会到课文中同学们对老师的崇敬和敬爱。

3、自主学习第三、五小节体会敬爱。

孩子们还有什么样的心愿呢?打开书,默读课文,画出心愿。谁来说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样的心愿?(指名说)。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心愿读一读,你可以用老师教你的方法,也可用自己的方法来自学这一节,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的心愿?(先说学法在读)还有谁来说一说?(找3、4名同学)。

现在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把自己喜欢的心愿读给你的同伴听。并告诉他你的学法和你的体会。

4、小节。

同学们这株紫丁香美吗?你们喜欢吗?谁愿意通过你的朗读把它送给老师呢?其他的同学可以用你的动作把紫丁香送给老师。这首充满对老师敬爱的优美小诗,你能背下来吗?谁来试一试?(指名背诵)。

四、指导书写。

歌、牵。先观察注意什么,再说说写法。

五、

总结。

课文中孩子们把紫丁香送给了老师,帮老师消除一天的疲倦,我相信这是每一名同学的心愿,让我们带着对老师的挚爱把紫丁香送给每一位老师吧。(配乐齐背)。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朋友,在新社会,农村面貌起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儿童的生活富有情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农村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二.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7乡下孩子2、解释题意。

乡下孩子就是农村里的儿童,把农村里的儿童称作乡下孩子,是一般人的口头说法。农村和城市环境不同,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的生活和见闻也不一样。乡下孩子有什么特点,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说的内容。三.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2)指名读生字词,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辨明加点字的读音。(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怀里:两臂相向和胸部之间的空间。(动作演示)欢唱:欢乐地唱歌。编织:这里是指编成故事。

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动听:好听。

(4)用卡片读生字词,包括田字格里外的18个生字和已解释的词语。3、个人练读课文。

4、分小节指名四人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5、分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1、指导要点。

(1)须按笔顺描红的四个生字。

串:独体字,七笔写成。两"口"相叠,下"口"比上"口"更宽扁些,末竖中线行笔,穿过两"口"下伸收笔。

猪:十一笔写成。左右结构。上部"犭"是新偏旁,称"反犬旁","弯钩"须写挺直。曾:十二笔写成。上中下结构。上部""为"两点头".中间不能写成"田".编:十二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绞丝旁的写法。(2)其他六个要描红的生字。

坏:七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提土旁末笔是"提",不是"横"。含:七笔写成。上下结构,上面是"今"不是"令"。2、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五.练习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训练1、指导看图。

(1)画面上部画着什么?下部画着什么?

(3)想一想:这一句当中用"妈妈怀里"和"爸爸背上"有什么含义?请读一读这一句话再回答。

(4)分两大组,一组读第一、第二行,另一组读第三第四行。(5)学生答。(6)小结。(7)齐读。第二小节(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看图加想象理解)。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句话里也用了"能"自然也可以说明他的聪明了,"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说明他们能利用随处可得的条件,吹出好听的歌来,这又说明了乡下孩子的聪明。

(4)再分两大组读,体会一下意思。(5)小结。(6)齐读。第三小节(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不用"喂饱"而用"撑圆"呢?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在说什么?(乡下孩子帮爸爸妈妈干活)(3)乡下孩子年纪虽小,却能帮爸爸妈妈干活,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明这个特点吗?(能干)。

(4)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逮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谗嘴的猫咪"呢?

(5)逮小鱼给猫咪吃也算是生产劳动吗?(不算)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说明乡下孩子的能干)。

(6)分组读,体会意思。(7)小结(8)齐读第四小节(1)指名读。

这首诗说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里锻炼成长起来。你们读了这首诗以后感受到了什么?领会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自由说一说。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三课时一、指名读课文二、朗读指导1、指导要点。

(5)子"读时语速要快,语气肯定。"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节奏感要强,用赞叹语气读。

2、教师示范。3、学生练读。4、指名读,教师指点。三、背诵课文1、放录音欣赏。2、指着板书试背。3、各人轻声试背。4、分组背。

5、指名背诵,评议指导。6、同座互相背。7、全班齐背。四、作业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怀中合都坏串含猪2.用"编织""动听"练习说一句话。

苏教版二年级下识字6教学设计

1、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知道,大家和动物已经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了,既然是好朋友,它们的名字我们不仅会读,还要会写,看!谁向我们走来了?(ppt出示图)。

2、记忆字形: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1)“猩”“猴”“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狮”、“猩”、“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4)请大家拿出田字格认真书写,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苏教版二年级下识字6教学设计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与太阳有关?(读第一组词语)。

(2)哪些词语与眼睛有关?(读第二组词语)。

(3)哪些词语与冰有关?(读第三组词语)。

(4)哪些词语与水有关?(读第四组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的游戏。

2.教口诀:

“目字旁表示眼睛,目字旁与太阳有关。瞄准射击要用眼睛,晾晒衣服要在晴天。”“三点水是水的变形,两点水与冰冻有关:江河湖海离不开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四、课内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

苏教版二年级识字教学设计

《识字7》是看图会意识字,即利用看图体会字义的形式帮助学生识字。课文首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特点,还附有一首清丽的小诗,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学词的语言环境。笔者把学习目标定位在看图识字上,挖掘教材的整体意义,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通过“图字联系,探究规律”的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本课的象形字、会意字,初步认识其造字方法和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热爱汉字的感情,有效地提高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课标》强调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爱阅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将小诗的教学有机结合在认字的环节中,让孩子反复诵读演练,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巩固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1、学习本课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书写,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2、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拓宽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诗。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环境,在课前准备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课前,教师给学生讲解汉字的来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认识了几个古代的文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一)动画导诗,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动画,展现小诗幽静、美妙的意境。

2、诗人还情不自禁地吟诵出一首小诗,播放录音。

3、你也借助拼音放声读一读!

4、要想把诗读得更好,首先要和这些汉字交上朋友。

(二)联系生活,认读生字。

1、屏显:亭停闻鸣耳深但侧(带拼音)。

这些生字,你曾经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指名交流。

小结:处处留心皆学问。大家都是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真了不起!

2、在课堂上,学习汉字有哪些方法?(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放声读读这些字,不会读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

3、你觉得哪个字难读?

交流重点:耳、深、侧领读,齐读。

4、把拼音帽子摘去还会读吗?同位互读;开火车读;

(三)图字联系,探究规律,记忆字形。

我们读准了字音,接着要怎样学习汉字?(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1)仔细观察课文纸左边的图画和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探究规律,记忆字形:

1、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亭子的样子造出了“亭”字!

演示:亭的字形演变,感悟汉字的源远流长。

两部分组合在一起,就表示一种新的意思,这是中国汉字的一大奥妙!

4、用这样的方法,看看“鸣”,再看看图,你有什么发现?

像“闻、鸣”这样的汉字,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3)小结方法:小朋友看图识字,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真会学习!

(四)诵读小诗,巩固生字。

1、小诗去掉拼音,练习读得正确流利。

2、再读读小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都听到鸟叫了,怎么还安静呢?

理解:林深不见鸟,但闻鸟鸣声。

3、这里到处绿树成荫,鸟鸣清脆悦耳,多么幽静、美丽的地方!

多种形式练习感情朗读,读出树林的幽静和鸟鸣的动听。

(五)指导书写,描仿入体。

1、仔细观察,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指生交流。

亭:上下结构,口稍扁,秃宝盖宽一些,压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闻:半包围结构,门字框竖要直,耳字长横与门字框之间要留缝隙。

3、老师范写。

4、回忆写字要点,学生描写。

5、教师巡视,辅导点评。

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这节课学习的五个生字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再去找一找,记下来,下节课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识字7亭闻。

苏教版二年级下识字6教学设计

2对照插图,认识一些动物的样子。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动物园参观,好吗?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识字6。

二、看图认词。

1看图,图上画了哪些动物?依次取出相应的词语卡片,认读。

2这些动物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还不太了解呢?

3出示。

狮子大象老虎仙鹤孔雀鹦鹉。

猴子猩猩麋鹿斑马棕熊袋鼠。

(1)自由读。指名读。

(3)齐读。

4组织给动物挂牌的游戏,让学生把有关词语卡片挂在相应的.动物图片上。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书空。

2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教师范写,指导写法。

4学生仿影、临写。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

2朗读课文。

二、质疑解疑。

1这些动物中,你对哪些动物还不太了解,合作解疑。

2讨论交流。

3齐读生字词。

三、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汇报交流自己从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动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苏教版二年级下识字6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狮、猴、鹿、斑”等6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了解十二种动物的名称以及大概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时声调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把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感受到词串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识字、朗读、背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规范地书写识记并书写“猴、猩、狮”三个生字。

课前准备。

1、词语卡片,十二种动物的图形或多媒体课件。

2、发动学生搜集野生动物的资料,初步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性。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二年级苏教版24问银河教学设计

《问银河》是一首文学性很强的儿童诗,全诗前四个小节都以提问题的方式表达了小作者仰望银河引发的许多瑰奇想象,提出了一连串富有意趣的问题。整首诗不但体现了儿童天真、善良、亲和大自然的天性,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对形象的文字、有趣的发问很感兴趣,乐于朗读,但对诗歌的结构美、语言美、想象美感悟不够。他们富有想象力,对一切充满好奇,但是模仿课文的形式创作诗歌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文体特点。

2.体会表达意境。

3.享受创写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文本形式、意韵之美,并练习仿写。

2.教学难点:发现文本写作顺序,并迁移运用。

五、教学流程。

1.开门见山,复习导入新课。

2.圈画排版,发现文体特点。

3.现场仿写,探究写作顺序。

3.拓展迁移,激发创作热情。

4.布置作业,探秘诗歌王国。

六、融合点设计。

1.学生白板圈画,找出相似之处;重新排版文字,整齐一目了然。

2.出示图片,直观呈现写作顺序;学生排序,白班拖拽简单易行。

3.补充诗作,配乐朗读——享受读的乐趣,激发写的热情。

七、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复习导入新课。

1.今天继续学习《24、问银河》,伸出小手,板书课题。

2.喜欢这篇课文吗?说说原因。

(二)圈画排版,发现文体特点。

1.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每一段中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2.学生白板操作。

3.逐句分行排列,感受整齐。(板书)。

4.精读第一自然段,品读优美。(板书)。

5.发挥想象,体验奇妙。(板书)。

6.继续朗读课文2-4段,品读诗的优美、奇妙之处。

(三)现场仿写,探究写作顺序。

1.诗人仰望浩瀚银河,脑海中涌出许多问题,你对银河又有哪些疑问呢?能像课文这样写一写吗?。

2.交流朗读。

3.如果请你当回小编辑,给这几段文字排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4.通过图片回顾课文,直观呈现写作顺序。

5.那么刚才几位同学写的,又可以怎么排序呢?小组内先读一读,再讨论。

6.学生白板排序。

7.为什么这么排呢?从下到上,反过来也可以。

(四)拓展迁移,激发创作热情。

1.幕布遮盖,巧设悬疑。

(五)布置作业,探秘诗歌王国。

1.配乐朗读《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

2.小结:孩子们,诗的世界多奇妙,一只小鸟,能从海面飞到雪山,一朵金盏菊能从春夏开到秋冬;诗的世界多美好,成为一棵树,长到天上去,摘回一朵云,带回地上来。课后,请大家带上奇妙,带上美好,继续攀登诗的王国,将这首诗完成,并送给你最亲爱的妈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