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六年级(实用16篇)

时间:2023-12-03 15:08:16 作者:字海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

根椐新课标对六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和认知、感受、技能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

根据新教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基本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置画面情境,激发审美动机,形成初步印象。

2、音乐素材类比,获得音乐技能,展示表现形式。

3、了解人物生平,感受音乐形象,审美情感升华。

多媒体、录音机、钢琴、打击乐器

这首歌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789-1792年在他的家乡德国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为了生活有随身带着土拨鼠(旱獭)到处流浪的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养猫、狗,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歌曲是两段体结构,有四个乐句组成,每句四小节,双句是单句的重复,a+a1+b+b1,6/8拍子,弱起节奏。歌曲感情真挚纯朴,乐句中可按歌词的分句进行呼吸。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2、提问小结: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

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结束音是什么?

(3 6 1)

(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得出结论: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

(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4)完整的演唱全曲。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

要求: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凳等形式)

2、表演赏析

1、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关于贝多芬的生平你都了解什么?

2、贝多芬的作品赏析(多媒体展示)

请学生回忆自己听过或唱过地贝多芬的其它作品,我在其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重点欣赏。

要求:说出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表演形式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你最喜欢哪一句。

a.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的部分,说说听后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此作品的战斗性和号召性,了解作曲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和“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b.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第四乐章片断。说说听后的感受、乐曲的创作背景、演出盛况。主题部分大家来演唱,体验这部作品的恢弘气势、不同的演唱形式及乐曲所表达的作曲家的理想:亿万人民成兄弟和自由、平等、博爱。

c.弹贝多芬的钢琴曲《致爱丽丝》主题部分学生们进行哼唱,并请学生说说关于乐曲的传说。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丰富情感。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

2、通过欣赏歌曲《大风车》,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1、复习歌曲《红太阳照山河》的旋律;

2、认识风车,了解风车的外形;

3、听赏、跟唱歌曲《大风车》;

4、风车游戏。

1、对风车相关知识的认知;

2、对歌曲《大风车》歌曲欢快情绪的感受;

3、通过做风车游戏,理解风力大小和风车转速的关系。

1、教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风车的相关知识;

3、让每个学生参与到风车游戏当中来,切身感受风力和转速的关系。

六年级共6名,相对于其他班级而言,学生普遍对音乐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a类学生1名,b类学生3名,c类学生2名。

a类学生:赵毅

b类学生:王雨涵、张继文、王梦妙

c类学生:张秋雨、郭振豪

一、课堂常规

1、教师弹钢琴曲《春江花月夜》的片段,稳定学生情绪;

2、音乐师生问好;

3、声音训练:动物叫;《欢乐颂》

二、复习歌曲《红太阳照山河》,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打开课本演唱歌曲。演唱完教师纠错,提出要求再次演唱歌曲。

三、利用实物风车导入新课《大风车》。

欣赏不同的风车,让学生描述风车的外形。(颜色,形状等)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漂亮的风车,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好吗?

四、欣赏

1、初听歌曲《大风车》,老师播放视频。

2、看着大屏幕跟钢琴试唱歌曲《大风车》。

3、老师带情绪范唱歌曲《大风车》,学生带问题聆听。

谁能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

歌曲的速度是慢的还是稍快的?

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带情绪演唱歌曲《大风车》。

4、歌曲中重点部分的引导及纠正、教唱。大风车三个字是八分音符,后面是个八分休止符,一定要唱出来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趣;明天的好朋友的友字是四拍,一定要拖够;最后一句的好朋友的友字是四分音符,后面紧接着是个空拍,一定要表现出来,给人一种全曲的结束感。

5、跟钢琴或视频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大风车》。

五、风车游戏

引导:1、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没有风的情况下,风车会转吗?

2、那么风力大的时候风车转的快还是慢呢?相反风力小的时候风车就会转的慢一些。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来做个风车游戏好不好?

老师放《大风车》的音乐,开始游戏。

六、课堂结束,小结。

六年级音乐教案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1、同一首歌“我的祖国”2、“草原牧歌”3、“多彩的美洲”4、“芬芳茉莉”5、“神奇的童话”6、“劳动的歌”7、“乡情乡音”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重音符号,真的怎么去唱,注重感情。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五、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第一单元《奥林匹克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2.了解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含义。

3.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立志从小锻炼,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奥林匹克五环标志。

师:有谁知道奥林匹克五环旗的含义?

生答,师作补充。

2.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提出问题:歌曲内容唱的是什么?分为几段?

(2)分段学习歌谱。

(3)解决难点。

(4)学唱歌词。

(5)设计演唱形式。

3.总结。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能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课后反思。

此曲虽然篇幅较长,但是很多乐句是重复出现的,尤其是b段,几乎所有的乐句都是有规律地出现了两次。而a段更是节奏欢快,曲调朗朗上口。通过前两个环节的情绪的感受、节奏的分析和曲调的熟悉,学唱这首歌曲就是轻而易举了。通过琴的带唱,纠正一些(转载于::。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音乐,校本课程声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

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六年级音乐教学总结

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初中部六年级八个班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音乐教育教学每年都反反复复,但在每年反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却有着不同的收获。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乐曲,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个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年除第一单元是唱歌课外,其他单元不是创作就是器乐或欣赏,比较枯燥难上,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教学比较难开展。我就大胆的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复习四分音符时让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让学生用“跑”来感知,这一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四、配合学校政教处,成功的举办我校第二届“花样年华”艺术节,并成功出演节目——吉他独奏《爱的浪漫史》。此次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懂得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同时也得到广大师生及各界社会人士的好评,还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了我校的形象。

五、努力学习,加强修养。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网查找有关教育工作站,并精心创建了自己的音乐博客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

当然,我在教学工作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课堂教学不能针对8个班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这一必要环节。

2、忽视与个别班级学生的交流,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但我会尽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改正不足的地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关注第二课堂。

六年级音乐教案

班级:六年级。

执教者:艺术组。

单元训练重点。

1.从视觉、听觉、体态律动等方面设计。

教学。

过程,通过对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

1.欣赏六首风格不同的乐曲。

2.学唱歌曲《小白菜》。

教材分析(简要)。

秧歌舞是一首中国民间乐曲,《d大调小步舞曲》是一首典型的小步舞曲具有17世纪的宫廷风格,《op.49no.2》是贝多芬的作品,《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蒙古族民歌,节奏明快活泼。

教学目标。

1.能够饶有兴趣地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作品,从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享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

2.对比两个钟的不同,初步感受中国民间乐曲《秧歌舞曲》与小提琴独奏曲两首舞曲的不同风格,并能听辨出钢琴奏鸣曲《op.49no.2》与哪一首乐曲的音乐风格相似.

3.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与《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做出不同的体态律动;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结合听唱分析河北民歌《小白菜》和钢琴曲《节日舞》。能够从所学的歌曲中找出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并加以分析评价。

教学重点。

通过对各音乐要素的理解,探索歌(乐)曲的不同风格。

教学难点。

能听辨出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

分析、欣赏、议论、比较、提高、鉴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1.出示钟表图,让学生找出两个钟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了解两种物体由于有其差异,才会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

感受钟表不同风格,主要采用看想结合方式引导教学。

二、新课教学。

2.听一听,议一议。让学生欣赏《钢琴奏鸣曲op.49no.2》的第二乐章,听听它的音乐风格与前面哪首乐曲的风格相似。

3.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与《草原就是我的家》。

1.学生各抒己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随音乐自由律动。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两首歌曲在情绪、速度、节拍等音乐要素有何不同。

三、

小结。

关注学生的上课综合表现。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对比学习歌曲《小白菜》与乐曲《节日舞》。

1.聆听《小白菜》,说说歌中描写了什么事情?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

2.欣赏《节日舞》,引导学生感受与《小白菜》情绪的不同。

1.唱唱歌曲旋律,还可以边唱边划出旋律线,既了解了歌曲的情绪又感受了歌曲旋律逐渐下午的走向特点。

让学生能够运用音乐要素并结合听唱,对比河北民歌《小白菜》与乐曲《节日舞》。主要采用唱、听、议、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听唱和欣赏方法的设计上,要关注到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完成课本。

第1。

3页的书面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

将音乐用语和音乐记号与它们所属的音乐要素用线连起来。

第二课《两首风格不同的台湾民谣》。

单元训练重点。

学唱两首不同风格的台湾民谣,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并对两首歌曲进行音乐要素的比较。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2.学唱歌曲《放纸鹤》。

教材分析(简要)。

《月亮月光光》是根据台湾童谣整理改编的一首歌曲,旋律柔和优美,歌词生活化,是民族调式的宫调式。《放纸鹞》是根据台湾民谣《一只鸟仔》旋律重新填词而成,歌曲旋律先级进后跳进,八分休止符的运用给歌曲增添了跳跃感和弹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学生能感受台湾岛的美丽、台湾资源富饶的景象;体验到台湾歌曲的美感,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表达对祖国资源爱护之情。

2.通过歌曲《放纸鹤》、《月亮月光光》的学习,使学生能探索出影响这两首歌曲风格(节奏、速度、结束音)的因素。并通过两首歌曲的对比、辨别,学生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歌曲特征。体现不同的音乐风格、情绪和意境。

3.掌握八分休止符,通过对比的方式,体验八分休止符在歌曲《放纸鹞》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验两首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对音乐要素进行对比。

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歌曲感受。

教学方法。

分析、欣赏、议论、比较、提高、鉴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弹奏练声曲。

1.用lu、la模唱旋律练声。

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对学生很重要。

二、唱唱做做,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1.感受音乐。播放《月亮月光光》。

2.学唱歌曲。

(1)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弱起小节四拍子韵律感。

(2)范唱歌曲。

(3)不同演唱方式的处理。

(4)加入声势、律动的方式。

1.全班分四组,反复练习把握均匀感觉。

2.听着音乐拍出歌曲的节奏。

3.模唱旋律。

4.学唱歌曲。

三拓展。

欣赏童声合唱《月亮月光光》。

体会多声部合唱与单声部齐唱的不同效果。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导入。

1.学生猜谜。

用不一样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歌曲教学。

1.节奏游戏(结合歌曲的难点)。

2.学唱新歌。

(1)师生合作学唱。

(2)弹奏旋律逐句教唱。

(3)对比演唱,掌握八分音符。

(4)演唱歌词处理。

1.正确拍出第1、3句节奏的相同。

2.跟随琴声演唱歌曲。

3.重点练习四度音程,以及每句的最后3个字等。

三、对比拓展。

1.对两首台湾民谣进行音乐要素、音乐风格的比较。

1.学生完成表格。

采用合作方式的评价,既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互相评价中自我完善共同进步。

第三课《环球音乐探宝(六)—拉丁美洲之旅》。

单元训练重点。

围绕音乐与相关文化的主题,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走进墨西哥、古巴、学唱古巴、墨西哥歌曲,领略热情奔放的拉丁美洲音乐文化。

教学内容。

1.欣赏《我们在广场上相遇》《墨西哥草帽舞》《桑巴舞曲》。

2.学唱歌曲《哈哩噜》。

教材分析(简要)。

古巴、墨西哥音乐都属于拉丁美洲的音乐,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强烈,异域风情鲜明,特别是富有特色切分节奏更是学习亮点。

教学目标。

1.欣赏闻名于世的墨西哥“草帽舞”、巴西的“桑巴舞”,参与巴西狂欢节,感受拉丁美洲地区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色。

2.能用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我们在广场上相遇》、《哈哩噜》,学会墨西哥舞的基本舞步并能随着音乐表现。

3.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认识拉丁美洲音乐中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及典型的节奏型——切分节奏xx.x并能随《桑巴舞曲》用打击乐器敲一敲。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感受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音乐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巩固拉丁美洲的典型节奏——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

分析、欣赏、议论、比较、提高、鉴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始部分。

1.展示课件有关墨西哥的风土人情等。

2.看一看:了解墨西哥的首都、国旗、国徽及风土人情、地理环境、音乐风格等。(教师展示各种图片资料)。

1.初步体验墨西哥音乐特点。

2.说说对墨西哥音乐的第一感受。

二、学习新课。

1.听一听。

(1)播放墨西哥歌曲《我们在广场上相遇》和《快来吧!朋友》。

(2)复听一次,

2.学唱《快来吧!朋友》。

(1)看谱认真地、安静地听范唱录音。

(2)演唱歌曲时,在“tata“处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

1.实听时随音乐有节奏地自由舞动身体。

2.选一首喜欢的歌曲来学唱,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3.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静静地“看”,一组尽情地“动”,由看者点评动者,然后互换角色,听熟悉音乐后再唱。

4.自己学习教材第47页的儿歌和短曲。

三、课题延伸。

1.跳一跳。

1.学唱基本的墨西哥舞步。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始部分。

1.我们认识的巴西。

1.展示收集的资料。

2、参与巴西的狂欢:播放教学配套课件——看看桑巴。

引导学生注意合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律动。

二、新课教学。

1.感受桑巴的音乐。

(1)欣赏桑巴舞。

(2)认识桑巴舞节奏(切分音),拍一拍、读一读。

(3)认识桑巴舞音乐常用的打击乐器,并尝试用他们来敲一敲。

(4)播放《桑巴舞曲》。

(5)再次播放桑巴舞片段,请大家模仿学习两个动作并随之舞蹈、伴奏等。

1.了解桑巴舞的表演形式、舞蹈服饰、舞蹈节奏(切分音)、音乐的情绪等。

2.边听边用手拍节奏,也可以寻找音源或小敲击乐器来试奏。

三、小结课堂。

1.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第三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始部分。

1.欣赏与了解:播放一段古巴代表性舞蹈“伦巴”。

1.学生自由模仿。老师引入简介古巴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音乐风格等。

设计引题要新颖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1.初听与交流。

2.复听与观察:请学生对照歌谱听录音,看看这首歌曲节奏有何特点。

3.拍击与感受:老师讲解歌曲节奏特点。

4.再听与表演:先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创设情景“喊”歌词,即尝试着表演拍手的场景;最后让学生在音乐中即兴模仿表演。

1.聆听特立尼特和多巴哥歌曲《哈哩噜》,和大家分享对歌曲音乐风格特点的第一感受。

2.学生用自己的手腿来拍击感受。

三、小结评价。

第四课到这里来享受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

单元训练重点。

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欣赏、参与等活动体验音乐的美感,逐步理解音乐要素是如何塑造音乐形象的。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材分析(简要)。

词作者方冰创作于1942年,歌曲采用叙事歌曲的体裁,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7段歌词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情感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够和同学们合作完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简单表演。

3.能积极参加以上音乐活动,生发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能通过力度、速度及演唱形式的处理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学唱歌曲和欣赏乐曲过程中,体验音乐带来的艺术享受。

教学方法。

分析、欣赏、议论、比较、提高、鉴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感激发。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师:你们了解红缨枪、红军帽吗?

引出王二小的生活年代,以及抗日英雄王二小。

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乐中进教室,像参观革命纪念馆一样,安静有序地绕教室一圈。

情景导入。

二、歌曲学习。

第一段:

2.说一说。

3.学一学。

3.唱一唱:全班随音乐演唱歌曲第一段。

第二、三段:故事起因。

1.师生探究,讲故事。

背景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

2.唱一唱,比一比。

全班一起演唱歌曲第二、三段。

第四段:二小机智斗敌人。

1.剧情设想。

2.歌曲学习。

(1)说情节:

(2)身势创作,激发情绪。

3.歌曲表演。

4.唱一唱。

第五段:二小牺牲。

1.激发情感。

2.进一步激发情感。

3.唱一唱。

第六段:怀念二小。

1.朗诵动情。

2.跟唱歌曲。

3.完整地演唱全曲。

三、歌曲表演。

1.模仿演唱。

2.学唱歌谱。

3.表演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演策划表,安排演员角色;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拓展。

1.缅怀英烈,结束全课。

第五课《海鸥,我们的朋友》。

单元训练重点。

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在合唱中体会副旋律的美感,了解其在合唱中的作用,培养集体意识以及协调、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海鸥》、《桑塔露琪亚》。

教材分析(简要)。

1.《海鸥》曾荣获全国少年儿童歌曲优秀奖,歌曲采用复乐段结构,前后两个乐段结构方整,旋律朴实,配上纯四度上进跳进的旋律,色彩统一又富有变化。

2.《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又名“那波里”)的一首著名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作而改编成的。歌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歌词将夏夜的美丽景色展示在人们面前。歌曲为大调式,3/8拍子,由两个乐段构成。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唱《海鸥》,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够用圆润、激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感受歌曲优美的意境。

3.复习巩固变音记号,唱准变化音感受其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副旋律,感受副旋律在歌曲中的作用,并能表现副旋律。

教学难点。

复习变化音,能正确地演唱变化音。

教学方法。

分析、欣赏、议论、比较、提高、鉴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始部分。

1.你认识海鸥吗?

2.导入新课。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出一位同学。讲解自己找到的有关海鸥的小知识。

课堂前布置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歌曲。

二、学唱《海鸥》。

1.教师范唱。

2.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注意读出感情来。

3.跟琴学唱歌曲,师弹一句生唱一句。

4.熟练地唱全曲,用稍快的速度。

5.歌曲处理,讨论:歌曲整体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演唱,高潮在那里?应该怎样演唱?

6.整曲演唱,注意情绪、速度。

1.跟着哼一哼。

3.讨论后练唱。

4.边唱边做一做动作。

三、欣赏《少年先锋岗》。

1.拓展教学,再次感受副旋律的作用。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始部分。

1.弹奏带变化音的“4”乐句练声曲目。

1.感受什么是变化音?跟琴声模唱带变化音的“4”乐句。

提前进入对变化音的感受学习,有助于在下一步的歌曲学习中更好掌握。

二、新课教学。

学唱第一段。

1.逐句演唱一、二句歌谱,

2.听唱第三句歌谱。提问:音乐的起伏和一、二句一样吗?

3.听唱第四句歌谱。

1.听范唱,提问:为什么第二段音高了?怎样才能唱上高音?

2.起立演唱,这段唱的什么?

3.轻声唱歌谱。

4.听帕瓦罗蒂对这首歌曲的演唱,感受一下他是怎样情绪唱这首歌曲?

1,随琴用mu轻声哼唱旋律,找一找这一段有几句?句中最高音出现在什么位置?

2.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谱。

3.比较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音高、音强)。

4.背唱第二段歌词。

5.找一找乐句中最低音、相对弱音的位置,画旋律线。

6.小声的用感情听伴奏歌唱,老师划着3/8手势给出强弱弱的节拍提示。

三、小结。

针对学生的演唱能力进行评价。

第六课《到这里来欣赏动漫歌曲—《斑鸠调》。

单元训练重点。

让音乐与动漫的有机结合,通过动漫更能接近生活,有趣地诠释音乐,激发学生对动漫音乐的喜爱。

教学内容。

学唱《斑鸠调》,欣赏《碰鼻歌》。

教材分析(简要)。

《斑鸠调》是江西民间小调,曲调欢快跳跃,各种衬词的使用极富有地方特色。《碰鼻歌》是新西兰毛利人民歌曲,以谐和二声部表现毛利人见面以碰鼻子的方式问候对方的地方特点。

教学目标。

1.能听赏并跟唱《斑鸠调》,感受江西民歌的音乐特点。

2.听赏乐曲《碰鼻歌》,感受音乐的气氛与情绪。

教学重点。

能用乐观的情绪学会演唱《斑鸠调》。

教学难点。

体会歌曲的情绪。

教学方法。

分析、欣赏、议论、比较、提高、鉴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练习二声部合唱练习曲。

1.反复跟琴声练习。

提前进入二声部的练习,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听赏与跟唱《斑鸠调》。

1.听赏《斑鸠调》。

2.学生跟唱。

3.编一编歌词唱一唱。

4.难点练习:衬词练习。

5.尝试二声部的学习。

1.学生体会音乐的基本情绪?说一说音乐的基本内容?

2.学生随琴视唱歌谱,然后跟唱歌曲。

感受动漫音乐的魅力,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三、欣赏《碰鼻歌》。

1.律动导入歌曲。

2.视频欣赏。提问:速度?情绪?

3.击拍视唱歌曲。

1.随音乐做见面打招呼的动作。

2.思考问题,逐步回答。

第七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

单元训练重点。

通过对校园歌曲的学习,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

1.唱《乡间的小路》。

2.听《赤足走在田埂上》。

教材分析(简要)。

《童年》歌曲有弱起小节和切分节奏,音区提高,表达了孩子们对学习生活的无奈和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恋之情。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乡间的小路》,初步了解台湾校园民谣,表达心中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欣赏《赤足走在田埂上》,感受无伴奏合唱的意境。

3.通过创造,能用自己的音乐方式开展采集与创造活动。

教学重点。

1.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演唱形式进行多种探索。

教学难点。

1.歌曲意境的理解与表现。

教学方法。

分析、欣赏、议论、比较、提高、鉴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始部分。

1.复习导入。

2.学习切分节奏的拍打,提前熟悉歌曲。

1.复习五年级学习过的校园歌曲,说说校园歌曲的特点。

为下面的学习做个铺垫。

二、新歌学习。

1.初次欣赏歌曲。(多媒体)。

2.用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习认识“反复记号”、“附点音符”、“休止符”、“三连音”、“切分音”。

1.说出自己看了图片后内心的感受。

2.跟《乡间的小路》音乐以律动形式表演,体会其中的乐趣。

3.用xxx节奏为歌曲伴奏。

4.跟随琴慢速轻唱前半部分。

4.学唱歌曲。

教师提示:注意“声断气连”和前半拍休止。

5.师弹琴并示范,学生分句模唱两个乐句,注意附点节奏。

6.全曲连唱,歌曲处理.

7.分组表演并创编。

8.教师对每组的表现做鼓励性评价。

5.跟着琴轻唱b段,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

6.学唱结束句。

7.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8.分成四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如: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

三、欣赏。

《乡间的小路》。

1.欣赏歌曲。

2.读一读歌词。

3.简单介绍校园民谣。

1.师生讨论,了解无伴奏合唱。

2.再听,跟录音轻声哼唱旋律。

第八课《多彩的乡音(六)》。

单元训练重点。

1.通过学唱这3首歌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五声调式,初步掌握其主音及调式音阶,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盼红军》、《金瓶似的小山》、《孟姜女哭长城》。

教材分析(简要)。

这单元的3首歌曲分别是来自于四川民间小调、藏族民歌、江苏民歌,都是中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让学生通过学习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间音乐,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对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能用优美、圆润的歌声演唱四川民歌《盼红军》,用欢快地情绪演唱藏族民歌《金瓶似的小山》,用婉转、流畅的歌声演唱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3.感受3首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掌握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装饰音记号,初步了解民族调式中的五声调式。

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

分析、欣赏、议论、比较、提高、鉴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1.听音乐,提问:这是什么音乐?谁来告诉我?教师小结引题。

2.揭示课题:《盼红军》四川民歌。

1.欣赏音乐回答问题。

二、学习歌曲。

1.看谱唱词。

2.按照歌曲的要素:情绪、速度和力度、演唱形式,对歌曲分段进行处理学。

3.综合表演。

1.哼唱旋律。

2.学习歌曲。

3.跟音乐完整地表演。

三、小结。

1.课题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解放前红军的歌曲?

1.听《红星歌》和着音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始部分。

1.复习上节课的歌曲。

1演唱歌曲《盼红军》。

承上启下的作用,导入新课。

二、新课导入。

2.教授新歌,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表现歌曲。

1.学生在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的背景音乐中开始学习。

2.随歌曲律动。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出示歌曲伴奏谱,分小组练习。

5.慢速,各小组合奏练习。

6.听音乐进行伴奏。

三、小结。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表演歌曲。

第三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

1.教师简述《孟姜女的故事》导课。

1.听故事。

营造学习歌曲的氛围。

二、歌曲教学。

1.播放歌曲《孟姜女》。

5.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

1.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分辨欣赏歌曲,随着教师的引导学习歌曲。

三、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六年级音乐教案

1.学会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能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

2.学会聆听其他同学的声音,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

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

能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教学过程:

1.介绍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表现的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民的生活场景,歌曲格调宁静,舒缓,旋律优美,展示了迷人的南国风情。

2.引导学生放松心情,营造宁静的课堂氛围,开始欣赏音乐。

3.听完歌曲,同学们,这首歌曲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表现一种宁静、温馨的画面。)。

1.身体放松,深呼吸,逐步体会歌唱要有气息的支持。

2.关于发声方法及声音的位置:尝试半打哈欠,体会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头腔有什么样的'感觉?尝试在这样的状态下发声。

3.钢琴弹奏练声曲,引导学生发“呜”音,要求口型圆,发声之前要有气息的准备,口腔找到半打哈欠的感觉轻声跟唱。

4.分两声部进行发声训练,要求加强合作,营造谐调,柔美的共鸣效果。

1.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旋律,要求划拍,唱准节奏。注意节奏的强弱对比,老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体会。

2.朗诵歌词,引导学生体会歌词描述的场景,营造宁静的氛围,为下一步有感情的演唱做好铺垫。

3.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歌词。要求耳朵要灵音要准,节奏要准。

4.老师检查学习情况,并请唱的好的同学做示范。

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对歌曲情绪的深刻体会。

奏音准仍是重中之重。可以选音准节奏较好的同学做示范,要充分发挥示范的作用。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第一周欣赏《爱的奉献》2课时。

第二周歌曲《歌声与微笑》2课时。

第三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2课时。

第四周歌曲《说拉弹唱》2课时。

第五周欣赏《梅花三弄》2课时。

第六周歌曲《阳关三叠》2课时。

第七周欣赏《嘎达梅林》2课时。

第八周歌曲《爱我中华》2课时。

第九周欣赏《举杯祝福》2课时。

第十周欣赏《天上有颗闪亮的星》2课时。

第十一周欣赏《告别时刻》2课时。

第十二周歌曲《同一首歌》2课时。

第十三周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2课时。

第十四周欣赏《街头少年》2课时。

第十五周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2课时。

第十六周欣赏《老友进行曲》2课时。

第十七周欣赏中外优秀儿童歌曲2课时。

第十八周至期末毕业晚会。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这些学生教师应当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1、茉莉芳香2、婉转民歌3、魅力童话4、京腔京韵5、赞美的心!6、两岸情深7、七色光彩8、乡情乡音。凝听与感受方面:触及面较广,有歌曲、京剧、管弦乐等,这些凝听、欣赏的都包括了同一主题,内容丰富。本册教学内容:

1、歌唱部份:

本学期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留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避免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楚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捉住重难点,演唱时要留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能、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味的控制下,逐渐扩大高音。

(2)应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留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调和。

2、基本知识部份:

(1)、熟悉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知道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3)、学习三连音,切分音;熟悉速度标记;熟悉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份: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先容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进步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烈,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习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起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一)知识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把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进步。

2、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善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把握一定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熟悉简单乐谱的能力。

2、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情势,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构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三)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质量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大,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文体、情势,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势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情势设计多样,布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和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把握技能。并留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情势,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优点,不断进步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2、认真研究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同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案。

3、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掌控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力。

4、充分作好课前预备,认真依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提问的机会。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制作的课件、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起学生爱好,进步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爱好,进步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

8、提优补差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9、方法:

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重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抓紧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在课堂完成学习任务,以减少课后的负担;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我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音乐,高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为认知的因素开始转入写实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演的要求增加了,急需音乐知识和技巧的补充,教师应本着因人而异的原则,指导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并加强技巧的指导,评价方法也要以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为主。

本册教材分七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古风新韵”;第二单元“月下踏歌”;第三单元“银屏之歌”;第四单元“美好祝愿”;第五单元“快乐的阳光”;第六单元“神奇的印象”;第七个单元“放飞梦想”。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编创与活动等。

1、认识国外的优秀作曲家,如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初步了解其音乐的特点,学习舒伯特的歌曲。学习舒伯特小时候在逆境中仍然顽强学习的精神。认识三连音,认识升降记号,并能基本准确地唱出。

2、聆听河北民间音乐,听辨出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比较不同地区的不同音乐地方特点。

3、有感情地唱好风格不同的歌曲。了解舞曲。包括常见的三拍子舞曲:圆舞曲、小步舞曲、玛祖卡舞曲;二、四拍子的波尔卡舞曲、探戈舞曲等。了解这些舞曲的拍子特点。

4、认识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的分类,欣赏打击乐器的典型作品,体会民族打击乐器的魅力所在。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5、初步了解五线谱的知识。基本能唱出c大调简单的五线谱。并且能把简单的五线谱翻译成简谱。

6、初步了解大合唱、组歌。接触现代、各民族的音乐,接触各国、各洲的音乐,欣赏典型的外国影片插曲和亚洲民间乐器片段。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2)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3)认识和了解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互相学习的能力。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舞蹈队进行活动。

利用教师用书、录音带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料来进行音乐课教学,还可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自制乐器,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更轻松、愉快地学习。

六年级音乐教学总结

在时期,由于受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及学校设备条件的影响。音乐课虽然较语文、数学等知识性的课有趣些,但仍然受到的思想束缚,至使音乐课的教学一直陷入的泥潭里,并逐步演变成的。这种不但枯燥泛味,而且严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教学也毫无积极性可言。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大相径庭,必须全面纠正。因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慎重选择了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挚爱中,采用学生自己喜爱的方式,主动学习。为较快的顺利实现学习兴趣转变这个目标,我因势利异的发挥音乐课本身就有的特牲,加上经常采用出其不意的教学创意,很快的就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确保学生对音乐课有常上常新的感觉,我屏弃了进教室的旧法,不断的变换引用风琴、口琴、收音机、影碟机、甚至多媒体电脑等教具辅助教学。同时,在授课中,不在限于教会学生唱,而是把识谱知识、乐器伴奏、配乐游戏、音乐欣赏、音乐舞蹈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用为教学任务。让学生既长知识又长能力,让学生自始自终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发现学生们不但对上音乐课的兴趣明显增强,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对语、数等多门功课的兴趣。原来,他们把对音乐课学习的热情情不自禁地带到了语文、数学各科学习及日常生活之中。这说明:音乐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是多种基本手段的综合表现,他是有由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而成的。同时,音乐作为心灵的语言,是音乐家通过现实生活而发出的感受,并用音乐语言传递给人们。因而,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让他们用心灵从音乐中领悟喜、怒、爱、恨、哀、乐等情感,也就是说教会学生欣赏音乐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用、用去欣赏音乐。如从高亢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和爱国之情;从内涵深厚的劳动号子中,可以感受到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敬业精神的鼓舞;从各种曲调悠扬的动听的中,不但可以感受到美,还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演奏及创作产生欲望。这种欲望,既包含了与作者心灵的共鸣,也包含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创新的动力。

好奇心是创造的前奏,也是创造性的原动力。因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好,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完成好的。根据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并在空气中传递的这个原理。我先放影了录像片,在顺着这一原理,帮助学生培养出的好奇心;接着,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根锯等到不同使用方法去尝试制作几种小乐趣。不久,有的学生带来了等乐器十余种,也有的学生图省事不动脑筋,随意找来一些破瓶罐作为充数。对此,我不但没有批评,而是很耐心的指导他们加以改造。使之能够打击出多种不同的声音。这一举动,不但很好的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还为学生的下一次创新实践提供了参与的动力,初步形成了创新精神。

想象是学生异常活跃、大胆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独立建构新形象的过程,音乐作为一种以时间上的流动音响为物质手段来塑造的艺术形式,无论在时间、空间及物质形态上都有广阔的想象余地。想象作为创新的基础,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每当上新课之时,我都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作三种。一是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内心情感;二是想象这首歌曲用什么乐器伴奏更理想;三是想象改变曲调、唱法或者更换歌词会同样动听吗?在三次奇想中,要求学生做到,即方法、形式不拘一格,但要求给人有的感受。这种开放式的想象,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实践、去创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如在等乐趣伴奏;还有的同学采用不同的节奏、旋律及音色来演奏。课堂上不但妙趣横生,而且在这种大胆的想象、实践中培养出了学生的创造力。

据研究证明,手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敢于感想的无畏精神和坚定到底的意志品质都有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就是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学生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手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站立起来学习。并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取得想象理解用手表达情感;有时,还要制作一些乐器给歌曲配乐、配节奏。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十个手指演奏乐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美,完善美的过程,无论是管乐器、弦乐器、还是打击乐器都离不开双手的实践训练。即使是同一首曲子,也可以因为手的指法,手指移动快慢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学生在训练中就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在这样不断重复的练习探索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创新精神。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成为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而且为许多学生及家长所重视。音乐教育的意义和各种功效也被广泛认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歌唱歌曲,从而产生的情感交融,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净化人的心灵,而且可以用来陶冶人的德性,具有德育功能;通过思维的实践,可以促进大脑两个半球的协调发展,具有益智功能;通过音乐语言动作的协调配合,可以促进身体机制的协调发展,具有健体功能。这些功能得以综合发挥,即形成了推动时代的发展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当然,要实现这种能力的完美培养,还有待于我们在教育界中不断努力探索。

音乐教学六年级总结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全册教材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年级用的是《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这套书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他自身的体系,音乐也不例外,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造成的。无论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他们都与各种形式的时间活动密不可分。

三、教学总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与兴趣

5、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6、通过律动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奋发向上。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从聆听有关“春”的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展开想象、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要保护环境,不能破坏生态,这样才能永远看见春天。

2、 从充满童趣的作品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教育学生要珍惜童年的大好时光,从不同风格的乐曲中感受不同音乐作品的情绪并能听辩独奏乐器的音色。

3、 聆听表演中外牧童题材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

五、单元(组)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快乐的daremi”;

第二单元“在祖国的怀抱里”;

第三单元“地球,我们共同的家”;

第四单元“健康歌”;

第五单元“动画城”;

第六单元“闪闪的红星”

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第八单元“金钥匙”。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六、教学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1、同一首歌“芬芳茉莉”2、“悠扬民歌”3、“美丽童话”4、“京腔京韵”5、“赞美的心”6、“两岸情深”7、“七色光彩”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3)、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五、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课时安排:

第三周9.13--9.19----学唱歌曲《妈妈格桑拉》、欣赏歌曲《小河淌水》

第五周9.27-10.3---学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欣赏音乐《波斯市场》

第十周11.1-11.7----------欣赏音乐《黄河颂》《阿里山的姑娘》

第十七----十八周12.20-1.2————————————复习

第十九周————————————————考试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元“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好的收获”。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2)、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3)、认识和了解音乐家贝多芬、比才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5)、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6)、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互相学习的能力。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舞蹈队进行活动。

1—2周第一课  3—4周第二课。

5—6周第三课  6—7周第四课。

8—9周第五课  10—11周第六课。

12—13周第七课  14—15周第八课。

16—17周第九课  18—19周第十课。

20周选唱选听。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4、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备、风琴。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1、2课时

1.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

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二课时。

师生问好

1、教师导语:

2、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六年级音乐教学总结

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画上句号,回顾本学期我任教的六年级音乐,既有令人欣喜的.收获,也有不少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开学初,我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对教材的目的、目标都进行了正确的把握。

2、六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在节奏上面),学生的音乐接受能力也增强了,使音乐教学取得了较高的质量。

1、在每一节课上课前,我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进行细致地备课,而且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反思,优化课堂教学,在愉快的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也虚心地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好的经验,好的教学方法,进而尝试着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2、一方面,我在教学中尽量多采用启发、引导式,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兴趣。 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地优化。

音乐教学中,在比较枯燥的欣赏和乐理课上,学生的兴趣比较低落,教学比较难开展。我就大胆的在这些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四分音符(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学生用“跑”来感知)。

总之,这学期的工作令人欣喜的收获,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在教学中,我们要保留好的做法和经验,吸取教训、弥补不足,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