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模板13篇)

时间:2023-11-19 08:54:46 作者:薇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模板13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习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小编精选了一些适用于三年级学生的精彩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小学语文园地二的教案设计小学三年级语文园地二

1、能分辨字音。

2、会比较形近字。

3、掌握字的偏旁归类。

4、会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要求把声母和含这个声母的'字连起来,以区别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读准每个字。

2、学生先自己连,再同桌二人对一对。

3、学生练时,教师巡视、指导。

二、“读读比比”,是比较形近字。

1、读一读,口头组词。

2、说一说这组两个字不同在哪儿。

三、“我会找”

1、以游戏的方式合作进行。如同桌的两个同学每人找一个偏旁的字做上记号,再相互查查找齐了没有。

2、把10个“红苹果”贴在黑板上指名上来摘“苹果”,再领着同学读一读。

四、“我会读”

1、每个学生自己读,记不住的字查看生字表(一);

2、读给旁边的同学听。教师可在巡视中了解认读情况,辅导个别学生。

3、学生自练后教师要抽查,请几个同学读给全班听或开火车读,比比哪列“火车”的性能好。读词中注意“爷爷、我们、漂亮”等词的词尾读轻声。

五、“读读说说”

学生充分读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如问问:第一句讲什么地方?我家门口有什么?第二句呢?然后让学生把第三句补充完整。“屋子里有什么”说的内容不困难,难点是说话时量词可能用得不恰当,教师要在说的过程中相机指导。

如果学生用上“有……有……还有……”,教师可加以鼓励。

六、“读读背背”

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在反复朗读、背诵中增加语言积累。朗读仍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出诗句的节奏感。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地,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东方之珠”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方法: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彭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最向往的是哪个城市?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2、师:确实我们的祖国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矗立于世界的东方。而香港这座城市却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璀璨的明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欣赏歌曲)伴着悠扬的歌曲,让我们一同走近香港。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对香港这座举世瞩目的城市你一定充满好奇。你想知道些什么?

2、带着你的疑问,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香港的?

3、在读了课文之后,同学们你喜欢香港这座城市吗?为什么喜欢?

三、选择学习主题,上网合作学习。

1、香港有着繁荣的经济,美丽的景色,各地美食云集……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点击进入,去开始你的香港之旅吧!(单机进入专题学习网站)。

2、完成了你的单人旅程了吗?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的旅行体会。

3、谁愿意告诉我们大家你旅行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谁能担任导游的重任带领所有的同学及在座的老师,再去领略一下香港的繁荣和美丽。(主机操作、联机状态)。

四、诵读体验、加深理解。

1、经过香港之旅,相信大家进一步认识了香港。文章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同样让你印象深刻吧!同学们把你最喜欢的.语句画下来,那可是作者的心声啊,字字句句中都包藏着作者对“东方之珠”的喜爱之情。

2、我想请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总结: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下,让我不由的感受到香港无愧于“东方之珠”这个美誉。

五、拓展研读。

1、香港的今天是繁荣而美丽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它曾经历经百年沧桑,它曾经一度离开祖**亲的怀抱。19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了这是一个载入香港历史的重要日子,一个中华民族的盛事,一个体现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胜利的历史时刻。同学们关注今日香港的同时也让我们再去目睹一下97回归时的盛况。大家可以在网上进一步了解香港。

2、学生利用“东方之珠”专题学习网站了解97香港回归。(单机进入专题学习网站)。

3、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它还是世界航运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贸易中心它映射出的光芒不是几段文字能概括清的,不是小小的网站可包罗下的,但是互联网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学习的平台,希望同学们在网络中尽情遨游,享受网络学习的乐趣。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体现的人物美好的心灵。

感受想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二、教学过程 :。

1、自读课文,注意语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你认为这个小姑娘是怎样的人?画出相关的语句做简单说明.

(学生:三次爱心行动;动词等.)。

3、小姑娘的小罐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

4、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

5、体会下面句子表达了怎样美好的愿望?

"那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6、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

三、想象力训练:。

出示下列两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体现自主性,差异性),然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探究:。

收集关于宇宙中事物的神话传说,出一期小报,一个礼拜后交.

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雨中》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体会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教育学。

生要乐于助人。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雨天拉货本来就是件很困难的事,如果在运货途中把货物洒在大街上,此时,远处的一辆大卡车正向这边开过来。想想看,此情此景,是多么让人着急呀!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讲,这样的事怎么化险为夷。

二、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看看可以分成几部分。

三、理解第一部分课文内容。

1.读1~3自然段,说说主要讲了什么?(阴雨的傍晚,年轻姑娘拉的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

2.阴雨的傍晚,马路上的情景什么样?(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正撑着雨伞回家,过往车辆穿梭般地奔驰。)。

3.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货车上的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苹果撒了一地。)。

4.拉货车的年轻姑娘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呢?(赶紧从车上下来,慌手慌脚地捡苹果。她想:数不清的苹果滚得满地都是,哪里捡得过来呢!)。

5.这时候,又出现了什么新情况?说明什么?(远处一辆大卡车嘟嘟叫着,正向这边开过来。说明情况紧急,刻不容缓,怎么办呢:)。

四、巩固练习。

1.读课文,说说:“闪闪发光的河”“点点花瓣’’“空梭的小船”各指的是什么?再连起来想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说说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的情景。看到这情景,你有些什么想法呢?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二部分课文内容。

1.读4、5两个自然段课文,说说讲了什么?(过路人主动帮助姑娘捡苹果。)。

2.孩子们怎么帮助捡苹果?找出重点词语。(跑过来、七手八脚地捡。)。

3.这时,年轻姑娘有什么表现?找出表示动作、心理活动的词语。(直起身子、皱起眉头、万一、没法挡。)。

4.胖乎乎的小男孩,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别着急,大姐姐,保证一个不会少。解下红领巾,大声叫道:咱们封锁交通;向驶近的大卡车喊:“停一停!”)。

5.这时,谁又来帮助捡苹果?哪句话是写捡苹果的场面?找出来,读一读。(司机叔叔、满头白发的老爷爷、路边过往的行人。宁静的马路顿时热闹起来。)。

6.“顿时”是什么意思?看到这情景,你想到些什么呢?体会到些什么呢?(立刻的意思。想到:众人捧柴火焰高。没有这么多人帮忙,苹果是捡不起来的。体会到: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

二、理解第三部分课文内容。

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段讲了什么?(一筐苹果又回到了货车上。)。

2.找出表示“快”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突然、迅速、没来得及、消失;说明人多手快,很快就把苹果捡起来了。)。

3.连着用了几个“走了”?说明什么?(三个:说明人们做了好事,不求表扬,心情是愉快的。)。

三、总结课文。

1.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撒苹果、捡苹果、苹果回到车上的顺序叙述的。)。

2.读读课文中的比喻句,边读边想象,浮现课文描写的雨中景色。(湿漉漉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河。孩子撑着的雨伞,仿佛是浮在水面的点点花瓣。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插图的意思。这幅图表现的是事情的什么?(事情的经过,大家捡苹果。)。

四、巩固练习。

1.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呢?

2.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再读一读。

板书设计:

雨中。

时间:傍晚。

地点:马路上。

人物:年轻姑娘学生司机老爷爷行人。

起因:撒苹果蹦到跳到。

经过:捡苹果保证封锁挥动。

结果:苹果回到车上迅速。

教案年份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设计

教学要求:

1、变序学文,指导朗读。

2、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干取得胜利的道理。

4、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夸一夸越王或教育吴王一番。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越国和吴国的地理位置和两国都想征服对方的心愿。

3、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好不好?请把语文书翻开到135页。

二、导读第四自然段。

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他卧薪尝胆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2、谁愿意自告奋勇读一读?

3、出示:白昼,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是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身不忘兵败会稽的羞耻。

读读,想一想: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尝胆”懂吗?那么,卧薪尝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板书:报仇雪恨)。

5、协助理解,指导朗读。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不忘报仇雪恨。白昼,他()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了一只苦胆,()饭前,()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身不忘兵败会稽的羞耻。

和课文中比一比,看看老师漏掉的是哪些词?这样好吗?为什么?

6、学生自由读,比较,发言;教师点拨,归纳。

7、要求学生在自身的书上把这几个词圈出来,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读出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来!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屈辱是什么呢?

2、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3、指名读。

4、为什么这些对勾践夫妇来说,是受尽了屈辱?

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___。

先同桌互相练说,再说给大家听。

5、对于勾践夫妇来说,这些就叫——屈辱!而且,这屈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真是(板书:受尽屈辱)。

6、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勾践,你在吴国受尽屈辱,度日如年,谁来读?

四、导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可是,越国的大王怎么会跑到吴国去受尽屈辱的呢?

2、请小朋友们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大声朗读,可以轻声地读,可以在心里默读,还可以和同桌一起读等等,待会儿告诉老师原因。

3、交流,板书:兵败求和。

4、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方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

5、指导读1、2句,读出勾践的万般无奈。

6、对此,吴国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7、指名读3、4句。

8、交流。“后患”指什么?

9、指导读出骄傲的语气。

10、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示出来。(齐读)。

五、导读第五自然段。

1、过渡: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最终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

2、齐读第5自然段(板书: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六、回顾第四自然段。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当年是吴国的手下败将,当年是吴王的奴仆,今天竟然突降奇兵,灭了吴国!小朋友们,这正因为勾践二十多年来一直卧薪尝胆,有着报仇雪恨的决心啊!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再回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七、写话,总结。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

2、出示写话要求:

或者,想想吴王惨败的原因,用自身的语言教育他几句。

3、交流。

4、小朋友们,后来根据这个历史故事,就形成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意思就是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八、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把《卧薪尝胆》的故事先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2、建议好学的小朋友课后读一读《破釜沉舟》等历史故事,准备在阅读课上交流。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教案

学情分析: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特别是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儿童故事,因此,在学生阅读故事时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并将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对孩子们的启发教育作用是的。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对话较多,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并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课生字不多,完全可以随课文识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一9)自然段。

1、四人小组学习(2一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六、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教学反思:

本课的课文属于选读课文,所以我一直在想此类课文该如何来上,完全让学生放手自学,怕学生学不好,不会学,控制不了自已,所以我就做个主持人,管个主持,首先让学生了解了宋庆龄,然后通过读导读有了一个主要问题,然后由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师范读一遍,接着由学生进行自读练读,然后给学生十五分钟时间边读每一段边写下自已的体会,之后又给五分钟要求附近的三个同学互相交流自已的.体会,最后十分钟由我简单问上几个主要问题,相当于全班汇报,在汇报时学生讨论读法,然后重点读部分句子,学完后由学生说一说自已本节课的收获。

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并能说出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将第一自然段读得不错,但对话却没有好好处理,学生只是理解和会读了,不能有感情地体会出人物的心情,表演出来,下次的选读课文准备再放得开一点,但导得要精。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使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2、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除法验算。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关键: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课时:

9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活动:25分钟。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平共处算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1、口算练习。

指名口算。

6÷38÷29÷35÷5。

口答。

46里面有()个十()个一。

95里面有()个十()个一。

84里面有()个十()个一。

73里面有()个十()个一。

二、探究新知。

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揭示课题)。

2、教学口算。

理解图意,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讨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小组交流。

小棒可以演示。

讨论第二个问题:平均和每个女孩子买多少枝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形成思维。也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提问。

归纳: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

40÷2=206÷2=3。

20+3=23。

3、即时训练,口答。(让学生说说算么算的)。

40÷260÷364÷255÷5。

50÷580÷484÷436÷3。

4、教学竖式计算。

教师结合46÷2说明竖式的写法,边说边板演。

探索算理。(步骤:除、乘、减、移)。

思考: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小结:用竖式计算,要从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再用个位上的数除,除到哪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三、实际运用。

1、完成第2页第1题。(注意区别与联系)。

2、完成第2题。

让学生试做前两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题。注意笔算注意什么?以及联系与区别。

3、完成第3题和第4题。

4、第5题,先独立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许学生不同的策略解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的语文设计教案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懂得在稿纸或者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认真写钢笔字的习惯。

3。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姿势,培养学生认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

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生。进入三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努力培养的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板书)认真写好钢笔字。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钢笔,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观察第一页插图。

怎样写钢笔字呢?钢笔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跟我们先前写铅笔字有啥相同和不同?

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纠正。

教师指点:钢笔与铅笔的握笔姿势基本一样,需要注意的是钢笔的笔尖要对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正中位置,笔尖如果歪了,会导致笔画不流畅并损伤钢笔。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

学生学着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1。上图

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左下图

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

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教师点拨:

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

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3。右下图

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再把纸铺平开始写毛笔字。

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2、你在什么地方曾经看到过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

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过渡: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

4、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三年级的语文设计教案

师: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先聊一个数学话题,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板书平分)。

生:平分就是分成相等的两份。

师:世界上哪些事物可以平分?

(生自由谈。)。

(再板书生命)看了“平分生命”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生:生命怎么可能平分呢?

生:“平分生命”一定含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说得好,那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没读通顺、没读过瘾,别停下来。(学生读书)。

师:读了这个故事,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猜猜老师想提的问题是什么?再读读书,猜一猜,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

生1:老师,您也许会问“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2:“平分生命”赞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生3:文中小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都想猜出正确问题,老师微笑不语)。

(学生很意外)能说说吗?

生:读了文章,我很感动,喜欢这个小男孩。

生:我觉得这个小男孩很了不起。

师:和老师想法一样,你喜欢他什么呢?

生:他很勇敢。

师:概括得好,请同学到文中找找表现男孩勇敢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师:把你画的语句读给小组同学听,读后还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人小组合作时,要互相帮助,按1—4号顺序说。

生:小组内交流。

师:同学们推荐刚才发言最出色的同学,说给全班同学听。(学生发言)。

······。

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生:默读课文,画句子。

师:画好之后,咱们互相交流交流,交流之后,我们会知道更多。

生1:我画的句子是: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这句话可以看出小男孩甘愿为妹妹献出自己的生命的伟大情怀,他以为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但他仍不忘向妹妹微笑。

生2:“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这是小男孩的话,这句话是小男孩颤抖地问出来的,因为他以为自己活不长了,他年仅10岁毕竟害怕死亡,这句也表现他对妹妹深深的爱。

生3:“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师:小组讨论一下。

师:犹豫的原因是小男孩以为抽血就是在抽掉自己的生命,但这仅仅是短短的一会儿,是亲情促使男孩下定了死亡的决心,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妹妹的生命。他“最后点了点头”看似简单,细品,就会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力量。

师: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图片感受一下贝贝的表情及心理变化。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男孩害怕、勇敢、惊喜等心情,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后,最想说一句什么话?说一说。

生1:兄妹亲情,平分生命。

生2:爱是人间永恒的话题。

生3:有爱才不会孤单。

生4:只要有爱,才有美好的一切。

生5:亲情是勇气的源泉。(众生鼓掌,师点头微笑)。

师:亲情是可贵的、伟大的,同学们无时无刻不被浓浓的亲情包围,讲一讲你或别人充满亲情的小故事吧。

生:讲故事(略)。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充满了情与爱。回家以后,请将你感受到的亲情传达给你的亲人吧!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幸福的。

以疑促读营造情景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一种恰当的情景,通过对情景的体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一开始,教师富有新意的导入,以聊天的形式将学生轻松的带入文本,以疑促读,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创设这样的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学生都愿做老师的知心人,又都想成为“问题专家”,调动了学生读书思考质疑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中,创设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安排学生的合作交流恰到好处,给予了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重视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生硬灌输为师生共同探讨,使枯燥的课堂充满感情和活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情绪受压抑,思维闲置,学习效果差,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多组织有“趣”的教学环节,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

本节课情景教学的设计,我认为有效地把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兄妹亲情的伟大。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也对亲情的爱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1学习独立识写本课的10个生字,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旁批,弄清公路“呼吸”的方法,认识其作用。

4试着自主阅读,自己动手批读。

5唤起学生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意识。

1弄懂公路“呼吸”的原理。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认识公路“呼吸”的作用。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师生查阅有关科技环保的相关资料。

2课时。

2为什么课文题目中的呼吸要加上引号?

公路是怎样呼吸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2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解决。

3交流通过讨论理解的生词。

同学们,让我们借助旁批,自由地读课文,想想公路是怎样呼吸的?

1自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

我读懂了公路“呼吸”是科学家创造发明的、清除空气污染的一种方法。

读懂了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汽车尾气……。

3哪一段是介绍公路是怎样“呼吸”的。请你找出来再读读。你明白了吗?

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全班讨论,给学生探究的充裕时间,教师相机点拨:公路两旁的土壤“吸附”汽车尾气,土壤中的水溶解了尾气中的一部分“氮氧化物”以“呼”出,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变成肥料。

4文中说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多媒体画面展示自学题:

让公路通过来一些,人们就能,同时还能为土壤增加!公路“呼吸”有两个作用:

5让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新的感受批在书上。

6科学家们发明了这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你们还有哪些好办法能清洁空气,保护环境,都说出来,我们听听,然后把它批在书上。

《会“呼吸”的公路》简洁、明了地给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改造城市环境,绿化、美化家园。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也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卫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维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的环境。

附:板书设计。

16会“呼吸”的公路。

土壤吸附溶解汽车尾气(净化空气)。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设计

教材:

1、投掷:持轻物掷远。

2、游戏:换物接力赛。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持轻物掷远与换物接力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投掷和奔跑能力。

2、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教学内容:

1、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2、听音乐师生共同游戏。

练习队形: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投掷器械,请学生演示,引入投掷动作,结伴分组学习掷轻物的动作,教师巡视指导,分组交流学习不同器械的掷远动作,教师巡视指导,进行掷轻物比远。

1、猜拳取物。

2、制作器械。

3、分组学习持一种器械掷远。

4、分组交流学习持其他器械掷远的方法。

5、分组比赛:看谁投得远。

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并请一组同学演示,进行教学比赛,逐步增加游戏难度,继续进行比赛。

1、放物赛跑。

2、换物赛跑。

3、取物赛跑。

听音乐师生共练

器械:绳弹12个,纸飞机12个,硬纸片12张,铅画纸12张,报纸12张,录音机、磁带等。

三年级的语文设计教案

1、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相关课件等。

一课时。

同学们,地球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然而,一些无情的自然灾害像一个个巨大的黑洞时时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吞噬着我们的家园。地震便是危害性最强的一种。现在,就让我们借助一张张图片来走进地震现场:(课件播放地震组图)

此时此刻,受灾的国家,被废墟掩埋的生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一支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进位于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地震重灾区,去聆听一句赞叹:(出示)中国救援队,真棒!

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出示:中国救援队)——多么响亮的名字!

(课件展示4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飒爽英姿!

同学们,通过课前阅读、搜集,你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谁来简要的说一说。

是啊,多么年轻的队伍,多么令人称赞的业绩,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多次成功完成救援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博得人们一次又一次衷心的赞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出示“真棒”)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里?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目睹他们的出色表现吧!

1、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的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语,指名朗读、齐读。

3、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正音。

4、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请同学们再次带着词语,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出示)看看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尝试抓住文中提供的主要信息来概括。

1、教师以播报的形式,边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边朗读(出示)第二段。

目睹了这一幕幕,此时此刻,你心里在想什么?想说什么?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出示)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多读读,再用心体会体会吧。

1、(尝试以记者的身份进行播报)

让我们也来当回记者跟随中国国际救援队员到达阿尔及利亚地震现场去看看吧!谁来现场报道一下此时最想告诉大家的消息。

2、体会救援队的“真棒”。

(一)、体会救援队的真棒:(出示)

(1)、速度快。

(2)、不顾危险,不怕困难

(3)工作细致

同学们知道抢险救灾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提醒学生去看看可后的资料袋)

要快速投入。

对,时间就是生命,刻不容缓呀。

作为现场报道的记者,你从这些救援队员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感觉救援队员的速度非常快。)

请你说说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震后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尔代斯;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句子:(他们一下飞机……就……一下车,就……)

指名读,齐读。

明知道自己所面临的是危险和灾难,为什么救援队员们的行动还这么快呢?从这几句话你还能体会出什么?(这也可看出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老师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接着谈谈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了什么?(我还从课文的这几句话体会出了当时的情况十分糟糕,救援队员面临的困难很大。)(出示句子。)

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此时,你还有哪些新的感受?(我从散发的臭气,“叠饼状”,余震还在不断发生)感觉到危险可能随时再次发生。(课件出示句子)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如此危险的情况,我们的救援队员并没退缩,他们紧接着怎么做的?(出示句子:有的……有的……)

当你看到这一切,你心里怎么想?(我想救援队员们当时一定很着急,想尽快搜救;我看出他们搜救时很仔细;我体会到他们责任感很强。)

让我们再细读这几句话,想想他们这样做时心里在想什么?

课件出示:(当……当……)(当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的时候,他们在想: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搜救,不放过每个角落;当队员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的时候,他们可能在想: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全力以赴;我们一定要努力,力争能搜救出几个幸存者。)

你们的想法真是深刻,我想这一定能代表救援队员此时的心声。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的精彩瞬间吧!(出示救援图片,感受救援的场面)

是啊,救援队员是多么的认真负责呀!作为现场记者,你还有哪些新的信息要报道?课件出示:观众朋友,你们知道吗?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可亲可敬的队员说些什么?(救援队的叔叔阿姨们,你们真是好样儿的!救援队员们,你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出示)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指读课题)

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来读读这段话,再次感受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齐读(出示)第三自然段。

(二)感受“搜索犬”的棒

真棒!不仅表现在这些普通队员的身上,连搜索犬——一个国际救援队的特殊队员超强也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

1、请自由读读课文(出示)第4自然段,想想它有哪些不俗表现?

生默读,划相关的句子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搜索犬“超强”的杰出表现?从它的身上体会到什么?

“超强”之所以能有这么超强的本领,与救援队平时对它严格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3、课件出示搜索犬图: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特殊的队员吧!

让我们一同感受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功的喜悦吧!

大声齐读(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难怪,阿尔及利亚人民这样说(出示:第一自然段)

也难怪,联合国的官员这样评价(课件展示)

中国国际救援队不仅帮助了阿尔及利亚,并载誉归来,此后,多次参加国际救援任务,深受好评。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搜集的关于救援队的其他感人事迹。

现在,你又有哪些新的感受或想法,想对救援队员们说说吗?

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的赞叹——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附板书设计:

28、中国国际救援队

速度快

不怕危险 真棒!

援救技术高超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