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丑丑虫范文(19篇)

时间:2023-12-04 23:59:51 作者:薇儿

中班教案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计划,也是教学的指导和记录。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中班教案范文,希望对您编写中班教案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根据物体的数量圈画出相应的数字。

2.在活动中能有序地一个接一个地数物体。

3.能认真观察和仔细倾听教师和同伴们的发言。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教学挂图《与数字做朋友》。

2.幼儿用书《与数字做朋友》人手一份,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以故事导入。

教师:深林里真热闹,原来小动物们要比谁的本领大,看来了好多小动物呢!

教师:有哪些小动物?他们是谁?都有什么本领?

(教师引导幼儿要认真观察每种小动物的特征,就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2.集体感知动物的数量。

教师:每种小动物有几只?

教师:在数小动物时要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数,这样能数得准能数得对。小朋友要认真听老师说的话。

请个别幼儿做示范,按老师要求去数小动物,并请幼儿说说他是怎么数的。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按老师要求去做。

教师:小朋友看到小动物旁边的3个数字,看谁是他的好朋友,请你把他圈画出来。

4.展示作业,师幼点评。

5.教师:小朋友真棒!我们一起来扮演小动物,看看谁的本领大吧!

教师带领幼儿比本领,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的认数水平,知道数字很简单,但是对于操作就有些难度的。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不是很流畅。经过这次的课,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观察和操作,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

2.尝试按两种以上的特征将物体分类。

3.有一定的观察和比较能力,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分类方法。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四座不同的小房子;大小、颜色不同的积木若干;大小、颜色不同的各种水果玩具若干。动物小狗、小鸡、小猫、小鸭的头饰。

2.学具:操作卡、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小猫、小狗、小鸭、小鸡的头饰。

师:小动物在森林里盖房子,让我们看看这些房子漂亮吗?(出示四座小房子,让小朋友观察。)。

2.引导小朋友观察,并说出每座小房子的不同特征,如房顶的形状、颜色;有没有窗户;门的形状、颜色等,鼓励小朋友大胆的说出这些房子的各种特征。

3.小动物找家:教师以小动物的口吻说出这些房子的各种特征,请小朋友为小动物找到家。

如:"汪汪汪,我的房子是红色的圆顶房子",那么请小朋友根据这两个特征,为小狗找家。同上方法,根据教师的指令,按两个特征为其他小朋友找家。

4.四个小朋友分别戴上小狗、小鸡、小猫、小鸭头饰,任选一个房子,说出两个特征。如:"我的房子是没有窗户的小房子"。

二、操作活动。

1.分积木。

(1)每个小朋友一盒大小、形状、颜色的积木,自己先练习按两种特征分类。

如:"红色的大积木在一边,其他形状的放另一边。"。

(2)教师口述指令、小朋友找出积木举起来。

如:"黄色的圆积木"。小朋友就把符合这两个特征的积木举起来。

3.操作卡练习——给饼饼涂颜色。

中班教案公开课数学

1、通过游戏进行6以内的数数,学习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卡片上的圆点数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乐意表达操作成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夹子若干(大小、颜色不同),大统计表一张,小统计表1张,音乐磁带,录音机,自制小红花若干。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这是什么?)今天,我们用夹子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二、幼儿第一遍玩夹夹子游戏,感知6以内的数量。

1、幼儿听音乐夹绿颜色的夹子,并进行数数。

2、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并在统计表的相应数量边贴上标志。

三、幼儿第二遍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进行数量的统计。

1、幼儿听音乐夹夹子,并进行数数。

2、教师关注幼儿夹夹子的情况。你夹了几个夹子?两种颜色混在一起,数起来方便吗?

3、鼓励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

4、教师介绍统计表,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

四、游戏:摸摸乐,引导幼儿按照卡片内容并进行夹子匹配。

1、出示摸箱,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了解卡片上的相关信息(圆点数量、颜色),请幼儿一一对应夹。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互相交流,验证。

4、请客人老师帮助检查幼儿的统计情况,获得小红花。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夹子,进一步感知数量,进行颜色大小的分类统计。

夹子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非常喜欢玩夹子,而且百玩不厌。在《新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构思了本次教学活动,以夹子为教学具,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去探索学习。兴趣是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幼儿都感兴趣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我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自愿的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本次活动中,老师示范性的东西很少,只是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时地帮助和指导,把游戏贯穿于活动中,通过游戏的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我认为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所有教学具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容易取到的。

2、给幼儿提供了较大的操作平台。在活动中,孩子们没有被局限在自己桌子上进行操作,他们可以走下位子,到更大的平台和空间进行操作。

3、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材料,如:夹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每个家庭中都有,我班的娃娃家和操作区都有关于夹子的游戏,他们也很喜欢玩。根据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我让幼儿在不停的操作过程中,使具体的动作内化于头脑,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4、整个活动较有趣味性,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所以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了。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指数字,幼儿夹夹子这一环节,我应该突出指到的那个数字,使每个幼儿都能看到。另外,整个活动的节奏感还要强些,内容紧凑些。

中班教案公开课数学

对于中班孩子而言,他们的数数能力由小班的手口一致点数逐渐发展到目数、目测数群、接着数;而从数数的种类上又可以分为有序排列的数、封闭式数数和散点状的数数。对于我们班的孩子而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目测数群的能力,能够目测5以内的数群。因此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为娃娃数衣服上的秘密时,我所预设的元素都是5以内的。同时,为了给于孩子们一定的挑战,我在数的种类上安排了孩子们数一些并不是规整排列的衣服上的元素(如散点状排列的纽扣、蝴蝶结等);在数数方法上,我通过加一件衣服,让孩子们尝试用接着数的方法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往下数,从而得到总数。

1、在游戏中乐意从自己的衣服上发现数字秘密,体会生活中有很多数字。

2、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数,体验数数的快乐。

重点:理解“衣服上的数字”的含义,发现衣服上蕴含多种数字而且会改变。

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数数方法,正确数数,不漏数也不多数。

经验准备:

对于各种数数方法有一定的经验,比如正确点数、目测数群数数、接着数等。

环境准备:

1、观察幼儿服装,事先让幼儿穿着有纽扣的衣服来园,便于随后的数数活动。

2、钉有纽扣的马甲,每件马甲上纽扣的数量、位置、大小均不同,便于孩子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数(附图)。

3、活动配套ppt。

重点提问:

天气越来越冷了,老师为娃娃准备了一件衣服。

这件衣服不单漂亮,里面还藏着很多的数字秘密呢!

小结:“原来娃娃衣服上真的藏着这些数字秘密。”

重点提问:

1、娃娃衣服上的秘密被你们发现了。那么你自己的衣服上是不是也有这些数字秘密呢?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衣服。

2、请你找个空地方自己去数数看。数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不能多数也不能漏数。看不清楚的可以照照镜子,也可以请一个好朋友帮你一起数一数。

重点提问:

1、你找到了哪些数字秘密?你的衣服上有1吗?

有找到比3多的吗?

2、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小结:“原来每个人的衣服上都会藏着数字秘密。”

重点提问:

重点提问:

老师为你们每一位孩子都准备了一件小马甲,这些马甲有的前面有纽扣后面也有纽扣;有的前面有口袋,后面也有口袋。一定要看清楚。请你们每人选一件马甲,找个空地方去数一数。看不清楚的话可以找好朋友帮忙,也可以照照镜子。

重点提问:

1、你衣服的数字秘密变掉了吗?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2、你的身上有7吗?有10吗?有没有比10大的数字?

小结:“原来加上一件小马甲,衣服上的数字秘密都会变大。”

重点提问:

2、知道了纽扣的数量,我们平时穿衣服扣纽扣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呢?

小结:“如果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纽扣数量,平时每一次扣纽扣的时候只要一边扣一边数就不会扣错了。”

重点提问: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除了衣服上你们还能发现身边其他地方的数字秘密吗?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公开课

1、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特征进行多次分类,并用数字记录。

2、使幼儿学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以及结果。

【活动准备】。

1、帽子图、标记卡、数字卡若干,黑色水笔;

2、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标记分类计数。

出示图形一。

师:图上有什么?(帽子)。

师:一共有几顶帽子?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用什么标记来表示这里记的是帽子?启发幼儿说出帽子标记。

师:这7顶帽子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讲述,教师和幼儿讨论用什么标记来表示。例如:帽子上没有花的可以在花标记上划一条斜线表示没有花。

(2)分类计数。

这些帽子有这么多的.地方不一样,哪每样有几个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引导幼儿把数字贴在标记的左面。

(3)小结。

盖住图一,现在我们不看这幅图能不能知道图上有几顶什么样的帽子?每样有几顶?

你怎么知道的?(看标记的)。

引导幼儿一起看标记来说一说。

二、小组活动。

1、看图按标记印数字。

2、盖点子游戏。

3、依照样子涂色。

4、给数目最多的点子打勾。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讨论做的是否正确。

中班教案公开课数学

1、能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根据物体的数量圈画出相应的数字。

2、在活动中能有序地一个接一个地数物体。

3、能认真观察和仔细倾听教师和同伴们的发言。

1、教具:自制教学挂图《与数字做朋友》。

2、幼儿用书《与数字做朋友》人手一份,记号笔若干。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以故事导入。

教师:深林里真热闹,原来小动物们要比谁的本领大,看来了好多小动物呢!

教师:有哪些小动物?他们是谁?都有什么本领?

(教师引导幼儿要认真观察每种小动物的特征,就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2、集体感知动物的数量。

教师:每种小动物有几只?

教师:在数小动物时要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数,这样能数得准能数得对。小朋友要认真听老师说的话。

请个别幼儿做示范,按老师要求去数小动物,并请幼儿说说他是怎么数的。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按老师要求去做。

教师:小朋友看到小动物旁边的3个数字,看谁是他的好朋友,请你把他圈画出来。

4、展示作业,师幼点评。

5、教师:小朋友真棒!我们一起来扮演小动物,看看谁的本领大吧!

教师带领幼儿比本领,活动结束。

对于中班幼儿的认数水平,知道数字很简单,但是对于操作就有些难度的。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不是很流畅。经过这次的课,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1、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按物体的某种相同特征(用途、颜色、大小、形状)的东西可以归成一类,培养幼儿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按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注重幼儿在对物品进行分类的同时,理解物品的用途。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梨子、香蕉、皮球、玩具汽车、树叶、篮球;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梨子、香蕉、皮球、汽车。(教师问:小朋友,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怎样分?)。

2、幼儿小组讨论。

可能的分法有:

(1)按用途分类。

(2)按形状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苹果、皮球是圆形的,梨和车不是圆形的;我是把用途相同的放在一起的:苹果、梨、香蕉是水果,皮球、车是玩具。

3、以拾落叶的情节出示树叶,树叶大小、颜色不同。

问:我们要把这些树叶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有几种分法?

幼儿讨论可能的分法有:

(1)按大小分类。

(2)按颜色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或者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4、操作活动。

分积木:启发幼儿按积木的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5、活动延伸:1、幼儿继续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分类的意识。

2、教师可利用日常环境让幼儿学习分类,比如:可以对秋天的落叶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还可以对水果、蔬菜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1、感知数字7,能点数7以内物体,学习按数取物。

2、知道数字7代表的实际数量,并正确运用量词。

3、让幼儿享受游戏情境中学习的乐趣。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去郊游》音乐。

2、幼儿操作材料准备: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已贴有数字的礼物盒若干;数字、胶水,大的数字卡片等。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一个生日聚会,乘上我的汽车出发了。教师带领幼儿在《去郊游》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师总结:小狗给小蚂蚁送了七个气球,我们也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师总结:小公鸡给小蚂蚁送了七朵花,我们也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师总结:小兔给小蚂蚁送了七支铅笔,我们也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师总结:小猴给小蚂蚁送了七辆汽车,我们也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8)教师:7除了表示7个礼物,7还可以表示什么?

总的,这第二大环节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和幼儿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

(三)小组操作。

教师:小动物给小蚂蚁送礼物了,我们小朋友也来给小蚂蚁送礼物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礼物送给小蚂蚁(要求:小朋友们先看看自己的桌子上是什么礼物,有几个,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礼物数量,进行相应的操作)。

第一组:看数字,帖花朵。

第二组:看汽车,贴数字。

第三组:看数字,贴棒棒糖,

请小朋友们贴好后将礼物送给小蚂蚁,并且说出送的是什么,还要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结束部分,巩固复习7以内数。

(1)请小动物们为小蚂蚁唱生日歌。

(2)请小朋友帮助小蚂蚁招待小动物,匹配食物后,请幼儿看食物数量举出相应数字。

教师:小蚂蚁非常的开心,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们都给他送了许多的礼物。现在快要到中午了,小动物们的肚子有些饿了,小蚂蚁也想送一些吃的给小动物们。小蚂蚁要请我们的小朋友帮他招待小动物们。(要求:看看也你的操作纸上的'数字是几,就给小动物喂几个吃的。)。

(3)教师和幼儿一起在《去郊游》音乐中出活动室。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1。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能积极地与材料互动。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学具:塑料空瓶若干,黄豆、蚕豆若干,1~8各个数量的实物条人手一份,1~7的数字人手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圆点卡,1~6的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

一、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你的火车x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x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自评:以集体、个别、小组相结合的形式问答,孩子们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一方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城。(出示背景图,拿出数字6)看,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老师再出示贴有6只小白兔的大瓶子)6也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一幼儿上来选出6个圆点的卡片贴在数字6的右边。

(自评: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为下面的操作活动埋下了伏笔。)。

三、亲自实践,感知比6少的数量。

1。自山探索做动物瓶。

(1)要求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条贴在瓶身上。

(2)幼儿集中交流,将幼儿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贴在6个点卡的下面)。

(3)师生总结: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自评:点卡的排列很有顺序,使幼儿在视觉上也感知到了比6少的数量。)。

2。再次操作,进一步感知比6少的数量。

(1)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力求完成5个动物瓶。

(2)通过视频仪检查一幼儿做的5个动物瓶,让该幼儿自己介绍每个瓶上贴了几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因为每一个瓶上的动物数量都比6少)这些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哪几个数字来表示?请5个小朋友一起到数字城找一找,并贴在和它们一样多的点卡左边。然后师生小结:比6少的有5、4、3、2、1。

(自评:在孩子们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从实物到点子,再到数字,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习得知识和能力。)。

四、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师:小朋友做的动物瓶真漂亮,豆宝宝看见了,心里可喜欢呢,它们想住在动物瓶里,你们愿意吗?那我们一起来帮助豆宝宝搬家吧,但是要看仔细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住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出示一个动物瓶,请小朋友观察动物数量,然后说说应该住几个豆宝宝,老师操作放入相应数量的豆宝宝)豆宝宝住在里面好开心,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再贴上一个门牌号,应该贴数字几呢?为什么?请一幼儿选一数字,贴在瓶盖上。

幼儿操作: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豆豆,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数字,然后通过视频仪集体检查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

(自评:孩子们对这一操作活动真是爱不释手,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在装豆豆时,碰到了瓶口小、蚕豆大装不下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请求帮助的,他们很自然地把蚕豆换成黄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材料投放恰当对孩子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五、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戴在头上,记住自己是数字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继续找新朋友,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厢。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厢快快来。“”火车快飞"的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自评: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他们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还有的找错了,但是他们相互间发现问题后能自己帮助解决,最后都出色地按照要求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从中也让孩子感知了6以内的序数。)。

将动物瓶投放在数学区,让孩子自由探索,玩出新的花样。如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少1的豆豆,贴上多1的门牌号等。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1、在“逛逛动物园”的游戏情境中,初步感知和运用序数。

2、喜欢动物,并愿意表达自己的已有经验。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ppt、幼儿人手一个挂牌、1~16的数字卡若干套、椅子16把(分成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上数字1~4,颜色和数字与幼儿的挂牌保持一致)。

一、乘汽车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幼儿每人胸口挂着颜色和数字不同的挂牌,代表“车票”。)

师:看一看,停车场的汽车是怎么样的?(有四辆不同颜色的汽车)

师:让我们根据车票的颜色和数字,在不同颜色的汽车上寻找相应的座位。

(分析:由于中班幼儿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在这一环节还无法将“车票”上的颜色和数字与“汽车”的颜色、“座位”上的数字之间建立联系,这时教师可以通过ppt呈现停车场的平面图,帮助幼儿在观察和互动中初步感知序数的概念。)

师:开始检票了。(让幼儿将座位上的数字揭下后贴于车票上,并放入检票箱里)

师:我们一起给汽车编序号吧。红色的汽车是第1号车,那黄色的是第几号车,第3号车是什么颜色的……(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帮助幼儿再次巩固关于序数的概念)

二、、逛逛动物园

师:我们一起开着汽车去逛动物园吧!(快速播放ppt,幼儿观察看到的动物)

师: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第几个出现的。

(分析: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回忆看到了哪些动物,同时用ppt加以验证。)

师:(再次播放ppt)这次你们还看到了谁?它又是第几个出现的?

(分析:教师通过ppt同时呈现许多动物,并让幼儿找出不同的动物,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幼儿,而是可以通过集体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分组看动物

师:动物园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可以分成三个小组去昆虫馆、水族馆和百兽园(出示三个地方的图示牌),请你们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搬着小椅子在图示牌子前面排队。

师:现在变成几辆汽车了?你们的座位也发生变化了,现在你坐在这辆车的第几个座位呢?

(分析:分组之后,幼儿发现汽车已经从4辆变成了3辆,他们的座位也发生了变化,这时可以引导幼儿运用数数的方法,从第一个小朋友开始数起,按照次序,数一数“我是第几个”。)

师:大家都已经数好了,那我们给汽车座位重新贴上新座位号吧。

师:大家前后看看,还可以看看旁边的汽车,座位号是否都贴对了。

(分析: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对前面已经形成的序数概念再次进行验证和运用,有的幼儿还是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多提供几套数字卡,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相互之间发现问题,或者让出错的幼儿自己再从头数一遍,数数自己是第几个。

成功之处:

1、选材符合幼儿当下的兴趣。

整个活动都围绕着动物展开,针对不同的动物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注意力非常集中,能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2、导入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在导入的环节中,孩子们先看清楚动物园里的动物数量后,默默地记在了心里,然后通过举数字卡片的小游戏来验证自己数的数量是否正确,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很好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不足之处:

1、幼儿的操作材料缺乏适宜性。

首先,人手一份数字卡片在第一环节操作好后,没有适合的位置摆放。孩子们纷纷将卡片推至桌子中间,导致成套卡片混乱,当进行第四环节前,孩子们还需要抽出一定时间来整理自己的卡片,使整个活动现场出现争抢、混乱的现象。

改进措施:

将1——10数字卡片采用插排的形式分发给每位幼儿,这样幼儿在使用好卡片后,将10个数字从小到大插好,这样就会出现活动争抢混乱的现象,使整个活动井然有序。

其次,操作比较环节中动物园图片不便于现场观察比较。因为活动中只有一张大动物园图呈现在黑板上,当孩子们要操作“比一比”记录表时,需要时不时的观察动物园图片中不同动物的数量,这样的材料从活动现场来看是不便捷的。

改进措施:

将动物园图片成列在比一比记录表的下面做成一份操作材料,这样孩子们在上面记录比较动物多少的时候,可以直接参照下方动物园中不同动物的数量,同时,也便于能力较弱的孩子手口一致数数得出总数后进行比较。

2、讲评环节,追求操作结果。

在每位孩子操作好记录表后,我追求孩子们的操作结果,看到有不正确的地方就一句话带过“这张好像不对了,哪里不对了。为什么?”随后,就急匆匆地进行了小结。

改进措施:

让幼儿发现问题,然后一起解决,说明理由。并且,多请几名正确的孩子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选择,选择的理由是什么。从而让幼儿通过语言的表述来激发他们的思考,真正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活动名称:找邻居(2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了解2的相邻数是1和3;

2、提高幼儿思维能力;

3、能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

活动准备:

数字宝宝1、2、3;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20以内的数数。对能够说出来的幼儿进行鼓励。

二、引出活动内容。

2、出示数字宝宝,请幼儿先将数字宝宝排好队,并放在画好的房子里。

三、教师提问:

2、数字宝宝2一共有几个邻居?他们都是谁?

幼:只有两个,1和3。

四、幼儿帮助宝宝找到邻居后,大家一起唱《蜗牛与黄鹂鸟》。

五、结束活动。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1、学习区别高矮的简单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和传递性。

2、在比较的基础上将物体按高矮的顺序依次排列。

3、在情境中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配套课件:

下载地址:

xxx。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组织幼儿做游戏,教师说“高”,幼儿说“矮”,同时蹲下;教师说“矮”,幼儿说“高”,同时站起来。

二、初次探索,帮助感知。

1.初步了解比较高矮的方法。

·播放ppt1:森林里有一棵神奇的果树,树上长着一个最神奇的果子,小动物们都想吃它,到底谁能吃到这个果子呢?年纪最大的山羊伯伯说。

·播放ppt2:出现两头牛,提问:谁比较高?谁比较矮?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起学说:奶牛比黄牛高,黄牛比奶牛矮。

小结:原来我们通过比一比的方法就能够知道谁高谁矮。

2.学习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播放ppt3:又来了一个动物,是谁呢?(小马)原来是小马,这两个动物离得可有点远,到底哪个动物更高呢?你能用什么方法让它们更清楚地进行比较呢?(让它们两个站在一起比较)拉回较远的小马,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

小结:看上去差不多高矮的两个动物,眼睛看有可能会出错,一定要放在一起比一比。

一起学说:小马比奶牛高,奶牛比小马矮。

取走花布,揭开谜底。到底谁高呀?为什么?(因为小马站在木箱上,和大象比较高矮是不正确的)。

小结:两个动物比较高矮时需要放在一起,要站在同一个地面上,还要站在同一个高度上。

三、再次探索,掌握新知。

1.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引导幼儿说出:小马跟奶牛比,小马高,小马跟大象比,小马矮。(小马不高也不矮,那么,小马和奶牛比结果怎样?小马和大象比结果又怎样?)。

小结:看一个动物是高或者是矮,要看和谁去比,比出来的结果有时候是高的有时候也可能是矮的。

2.再次感知高矮的传递性。

·播放ppt5,提问:小马比奶牛高,大象比小马高,那么奶牛和大象进行比较谁高呢?

这三个动物中,谁是最矮的?谁是最高的?(奶牛最矮,大象最高)这一次谁胜利了?(大象)。

3.尝试高矮排序的方法。

·播放ppt6:小猴和长颈鹿它们两个也想参加比高矮大赛,请你给这6个动物按照要求进行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的顺序排排队。你觉得谁会排在第一个?(幼儿操作材料,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ppt7、ppt8,展示排序结果,师幼共同验证两种排序方法。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1.学习用标记记录图形的两个特征(大小、形状或颜色)。

2.观察、比较图形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能语言表述。

教具:数字1-9的卡片各一张;不同颜色、形状、大小屋顶的房子图片一张;标记卡片若干张(大小、形状、颜色标记)。

学具:幼儿人手1-2份操作材料;颜色、大小、形状标记若干;胶水;幼儿人手一把标有颜色、形状标记的纸制钥匙;在场地上画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图形若干。

一、集体活动。

1、玩游戏“开火车”

序:今天,小兔子要请我们中(2)班的小朋友去它的新家做客呢,我们开火车去好吗?准备好了,火车就要开了哦。

师: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幼:几点开。

师:(出示数字卡片)你们看。

幼:(看数字)x点开。

教师带领幼儿先集体开展游戏,再分小组游戏,最后请个别幼儿游戏。

2、看图形做标记。

(1)教师出示有不同形状的屋顶图片。

师:我们的火车终于开到小兔住的小区门口了。可是这么多房子,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幢是小兔的新房子呢?别急,小兔子啊给我们小朋友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一下。

(出示标记图)小兔子可真聪明,他把他家的屋顶用标记记录下来了,让我们小朋友看标记来找到他的家。

启发幼儿根据标记来找出相应的图形,注意引导幼儿要兼顾多个标记来找出图形。可让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小兔子的家的?并集体认识。

师生共同验证结果。

(2)小鹿看见了也想请我们来帮它写一封信,寄给其它小动物。那么小鹿家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小鹿图片并粘贴在一幢房子门口)小鹿正在它家门口等着我们呢。我们一起帮它来写这封信吧。

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结果。看看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帮小鹿把信写对了呢。

二、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形记录特征。

小区里的其它小动物都知道我们小朋友聪明,所以都要叫我们帮它们写信呢。

幼儿取出操作材料,观察上面的屋顶和小动物,说出是谁叫你写信的,并说出屋顶的名称和特征,然后在空白处记录它们的两个特征。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评价展示。

展示个别幼儿操作结果并请幼儿大胆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完成操作结果的。师生共同检查评价。

四、活动延伸:游戏《找房子》。

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房子了,我们也去看看我们自己的房子吧,首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胸前的钥匙,我们要根据钥匙上的标记,到外面去找一找自己的新房子,找到后,数一数你的房子里住了几个小朋友。

教师示范讲解。

幼儿活动,教师检查评价。

:漫游魔法王国情况分析: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认识长方形》。

1、课件长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绍自己的录音。

2、长方形两张(其中一张边画有四种颜色,一张对边画同一种颜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一样长)。

3、"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每人一张。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一)、开始部分:

活动导入: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二)基本部分:

1、放课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我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咱们一块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纸条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讲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娃娃,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师:正方形娃娃还请来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谁?(长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讲述)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4、幼儿操作,加深认识。

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引导幼儿先说,后师小结:相同点:都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都有4条边。不同点: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对边一样长。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3的图片。

2、ppt课件,小猫头饰一个,两个圈。

3、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卡片放在口袋里。

活动重难点。

1、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3的组成。

2、出示ppt课件,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个蘑菇。

幼:3条小鱼。

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录下来。

(评:通过让幼儿来帮助小猫给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给好朋友小兔、小猴这一"任务",在活动一开始就使幼儿的角色一下子就转变了过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ppt上展示幼儿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幼:我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2条小鱼分给了小兔,1条小鱼给了小猴。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评:具体形象的小动物角色,使幼儿有话可说,通过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的事情,幼儿也较易掌握并表达出来。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数量为3的食物分给了小兔、小猴,从而掌握3分成2份有两种分法,本环节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小结。

师: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评:在幼儿操作后发现了3的两种分法后,教师再小结,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或幼儿记录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评:通过创设"过魔洞"这一情境,让幼儿变成数字宝宝,去找好朋友过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哪两个合起来是3,并会尝试着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表达出来。本环节转换自然协调,又充分注意到了动静交替,不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练习2、3的组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1.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比较、概括能力。

动物头饰:猫、狗、猪、熊、兔子;黑板画;点子卡片每人一套。

1.导入活动:拍手游戏,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如看点子卡片拍手,边拍手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幼儿还可根据点子的数量模仿拍几下皮球的动作,边拍边数,并说出总数。

看颜色,说一说,几里面有几个1?

3.看黑板画,数一数,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添画少的小动物,观察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教师讲完,幼儿动手画)4.运用听觉感知数,比比谁的耳朵灵。如老师请个别幼儿学动物叫声(数量是5以内),其他幼儿回答:"是哪种小动物的叫声?共叫了几声?"5.游戏《乒乓球》结束活动。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1、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布置出图形王国形象。

2、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种图形。

3、幼儿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空白没涂色的)活动过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

1、情景:(出示请柬)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呀?这呀是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2、通过寻找,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观察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引出梯形。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呀?它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象呢?

2、比较长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出示正方形)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去比较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

3、小结:这种形状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

(教师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呀?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出示等腰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它的两条斜边是一样长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结:梯形宝宝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组操作,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涂色:让小朋友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颜色?折一折、剪一剪:让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折、剪出梯形来?装饰梯形:从很多图形中将梯形找出来,进行装饰(如梯形饼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楼梯、梯形花盆、)(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共同检验小朋友的操作四、通过寻找梯形,加深对梯形的认识国王说,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都通过了他的考验,所以请我们去参观图形娃娃们的表演,你们开心吗?那就出发吧!

1、让幼儿在活动室能张贴的图片造型中找找、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2、鼓励全体小朋友寻找,跟同伴或老师们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四、结束。

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为了表扬小朋友今天的表现,国王决定将这些图形造型送给我们,大家开心吗?那我们一起将它们带回我们的活动室吧!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多1或少1的关系。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ppt课件。

2、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3、幼儿数学操作1—6的点卡一套/人。

4、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一)故事。

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谁呢?小猴子的家应该是几号呢?

(2)小熊说它的家是5号的邻居,5号的邻居是谁呢?

(3)小熊的家不是6号,那应该是几号呢?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观察蘑菇房子上的数字,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

a、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b、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二)复习数字1—6。

1、请你说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问你,比2多1就是几?”

2、接着往下数,一直说到数字6。

(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发放幼儿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

1、给黑板上的数字找相邻数。

活动结束。

本课的重点应该是先学会找相邻数,然后再认识相邻属于本数的关系,幼儿接受起来也就更加容易。可是怎样引出相邻数这一概念呢?我用了幼儿易理解“挨着”这一词来向幼儿介绍出相邻数。首先请5名幼儿带着数字头饰按顺序排成一排站在大家面前,然后请下面的幼儿说说5个数字宝宝互相之间谁挨着谁,并一一指出来,孩子都能说出数字宝宝1挨着数字宝宝2,数字2又挨着“1”和“3”……。虽然台上没有数字“6”,可是幼儿能够说出5挨着“4”和“6”,就这样这一课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对于认识相邻数与本数的关系在一节课中无法得到更深入的学习。活动目的: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多1或少1的关系。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1、在帮妈妈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2、能够遵守操作规则,正确使用操作材料,清楚讲述操作过程与结果。

教学材料:妈妈图片一张标记等若干幼儿操作材料: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纽扣若干,上面有4——8不等的纽孔,上面有标记的小筐人手一个、固体胶人手一个。

(二)帮妈妈找纽扣(按两个特征标记分类)。

1、巩固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

——:对!看到这两个标志就是要找红色的圆形的纽扣,两个特征要求都找对才能放进去。

2、第一次操作:按两个特征找纽扣。

——等会,请你先拿起你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说说“妈妈让你帮忙找怎样的纽扣?”然后轻轻再边找边说:“我找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纽扣?”最后数一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妈妈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我们不要吵到妈妈哦!)——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边操作边讲述。

——幼儿将小盆子拿好放到椅子下面,然后开始集中交流:你找到了几颗什么样的纽扣?怎样找才不会错不会遗漏?(仔细地看看……)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

(三)第二次操作:按量的多少进行正逆排序。

1、手口一致点数。

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拿最少的让我看看?

2、帮妈妈钉纽扣(正逆排序)。

——你们帮妈妈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从哪里开始钉?怎样订纽扣呢?妈妈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