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论文(通用16篇)

时间:2023-12-21 21:35:39 作者:笔砚

范文范本是对优秀作品的概括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写作的要点和方法。接下来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总结写作样例,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提高我国体育类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构想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观念的革新,当前学校的科学教学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并不理想,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目前,课堂仍是科学探究学习主要的活动场所,提高科学课探究的质量,才能真正落实“以探究为核心”,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如何提高科学课探究质量呢?我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灵活运用探究模式。

探究学习一般要遵循一定的模式,其过程与方法可概括为“提高科学问题――做出猜测(或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或观察、制作活动)――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和交流”等七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可加参与其中某些方面、某些环节的活动,也可以完整地参加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要探究的内容灵活掌握,一成不变的程式化教学会降低探究活动的质量,抹杀学生学习科学的乐趣。《纸飞翼》一课包含纸飞翼和降落伞两个活动,二者颇有雷同之处,它们的探究目标都是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不同的条件,知识目标都是怎样使它们落得慢。学生依照完整的探究模式完成对纸飞翼的探究后,再按照原有模式进行降落伞的探究就会感到机械、重复,失去探究的欲望。为了避免这一状况,在进行降落伞探究活动时,我跳过探究式学习的前几个环节,引导学生直接进入“进行实验”环节:学生分组制作一个降落伞;比赛,看哪个组的降落伞落得最慢。然后进入表达与交流环节,小组间交流制作心得,提出影响降落伞下落的假设,再验证。这样,几个环节不拘一格,灵活地运用探究学习模式,加深了课堂探究活动的层次,形成了有效性探究。

二、设计有难度的探究活动。

教师设计有难度的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加科学探究活动质量,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取科学知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如果教师探究活动的设计过于简单,就会使科学探究泛化,甚至活动变成游戏。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的科学知识很少。有关这一点,在一次区赛课中,我就听过两节截然不同的课。

三、筛选探究内容。

科学探究课一般以主题探究的形式来展开。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而且形式丰富,有的在时间上不允许一一进行探究,有的已不需要探究,如一些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因此,当学生提出想要探究的内容后,要及时地筛选出合适的探究内容,调整探究内容和探究环节的组合,提高课堂科学探究质量。筛选探究内容应以开放性为原则,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避开围绕纯知识的探究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学生兴趣所向和利用实验器材来引导学生筛选探究内容。

根据学生兴趣筛选探究内容最好是实验器材充分易得的探究活动。学生根据兴趣组合成不同的组,自主观察,自己发现,自由研究,使学生科学态度得以端正、科学探究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如在《制作纸飞翼》活动中,教材目的是通过活动引入对比实验,改进纸飞翼,使它落得慢。由于对比实验方法的学习很简单,但讲授时学生不一定听得仔细,设计实验时也不会很好地应用,于是,我改在实验中让他们自己体会对比实验的要点。学生发现纸飞翼下降有快慢、旋转有快慢、下落时有些倾斜等特点。

我提出问题: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纸飞翼?学生有的选旋转快、有的选落得慢等等。根据他们所选的探究内容,以四到五人为单位组成小组进行研究:怎样制作才能达到你的要求?怎么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改进方法正确?在实验设计中指导学生控制条件进行实验,这样自然地引入对比实验的方法,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内容大大突破了教材要求,学生探究积极性高,对探究过程有很深的理解。利用实验器材筛选探究内容是受实验器材、实验时间局限,对学生提出的某些科学问题难以进行探究。

如《蚯蚓》一课中,学生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在课堂上不能进行探究:为什么蚯蚓有红色、棕色?这是动物的保护色,要长时间的探究才能发觉其中的奥妙;蚯蚓吃什么为生?实验桌上的蚯蚓处于惊惶状态,不会进食……对于学生提出的探究内容,我给出了实验器材:白纸、放大镜、尺子、线、大的玻璃片和毛玻璃片。让学生选择:你觉得这些器材可以帮你解决哪些问题?选好探究内容后,领取实验器材进行研究。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留待课后探究,使探究活动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科学探究时空的开放性。

长春市体育类QQ群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山西高校体育赛事运行过程进行调研,研究山西省高校体育赛事运行状况,分析影响企业赞助高校体育的主要因素,使企业赞助商及山西省高校能够重新审视商业赞助对高校体育赛事的推动作用,同时提出有关改进山西省高校体育赛事赞助运行的措施,为其他城市高校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体育市场发展成熟化和专业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体育赛事;竞争;赞助。

如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增加,很多企业意识到必须重视宣传,并积极做宣传,然而宣传方式和投入力度决定了产品的市场认可程度。有学者认为,体育赞助将是当今社会最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之一。近几年来各高校体育赛事在企业赞助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激发了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除此之外,还吸引了许多社会上的体育爱好者前来观看,有观众就意味着有市场,而且观众可以为体育赛事本身带来人气,增强比赛氛围。赞助企业投资高校体育赛事正是看中了大学生这一庞大的群体。总体而言,随着赞助商加入高校体育赛事,极大地增强了高校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吸引了众多师生和社会群体的眼球,多方赞助资金数额一直呈上升趋势,提高了体育事业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1-3]。

1赞助、体育赞助及高校体育赞助的概念。

赞助是社会组织用提供本钱、产品、设备、设施和免费服务等方式无偿赞助社会事业及社会活动的一种活动,是一种信誉投资,有利于企业改善社会关系。体育赞助我们可以理解为赞助商(企业或社会组织)对体育赛事或运动队提供系列服务支持,例如:资金、技术、设施、设备、产品和相关服务等。同时,体育赛事或运动队允诺赞助商享有相应的权利,包括赛事中进行广告宣传。笔者认为体育赛事赞助是一次平等合作,这种合作由商家和体育组织之间以付出和回报等价交换,以达到共同获益,这也是体育组织、商家、中介机构、目标受众之间的商业互动过程。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赞助某个体育组织或体育活动,并为其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从而借助这项活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为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高校体育赛事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属于体育赞助对象的范畴之内。有些学者对高校体育赛事赞助的界定为:商业资本(企业、公司、个人)与高校体育赛事资源(被赞助方包括体育赛事、运动团体、场馆器材等)之间建立的一种互利互惠的商业关系,通过交换资源达到互相得益的双赢目的。高校体育赛事同样具有商业性和公益性两种性质,只不过相对于职业体育赞助和竞技体育赞助而言公益性稍强、商业气息不太浓厚罢了。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以山西省高校体育赛事赞助为对象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查阅各大体育院校学报和科研刊物,统计和分析了很多高校体育产业和赞助方面的资料,为这次研究提供了很多素材。

2.2.2问卷调查法。

在山西具有代表性的七个企业和商家(飞利浦、安踏、红牛、可口可乐、李宁、特步、大印象)进行问卷调查,对近几年高校体育赛事有过赞助的企业或商家负责人,通过预约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2.2.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采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山西高校赛事赞助的规模。

从表1中可以看出,山西体育赛事赞助呈现以下特点:第一,赞助的内容主要是实物和现金为主,大型、水平较高的体育赛事中才存在技术赞助。这些赞助商偏好影响力较高的高校体育赛事,权衡各大高校师生素质水平可以发现,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这三所高校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代表着山西高校体育赛事的最高水准。第二,赞助商基本都是以财力雄厚的大企业为主。第三,山西高校体育赞助商主要通过媒体报道、广告宣传和冠名等形式作为回报。第四,山西高校大规模体育赛事相对较少。总体看来,高校体育事业的赞助规模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3.2影响企业对山西高校赛事赞助的因素。

3.2.1企业对待赞助高校体育赛事的态度。

通过调查有投资高校体育赛事史的企业,结果表明部分企业对此事件态度比较积极,接近一半的企业态度一般,又有少数企业对待此事表示无感。由此可以看出,部分企业对投资高校体育赛事很有兴趣,企业可通过体育赛事使本公司形象得以宣传、展示,能够更好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这有利于后续产品的销售。然而,也有部分企业对投资体育赛事态度一般或无好感,这表明仍有些企业并不了解体育赛事,这将会影响企业对高校赛事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数目。

3.2.2赞助商对高校体育事业的选择因素。

当企业投资一项高校体育赛事时,会考虑一些现实因素,如学校软件以及硬件实力,社会影响力、声誉等。在现今社会中,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方式存在于社会活动中,当代社会更加注重诚信,投资方首要关注合作者的诚信度和信用度[4-5]。另外除了信誉,投资者也将体育赛事运作水平列入考虑范畴,因为投资的回报直接受赛事经营水平的影响。企业赞助高校体育赛事时,运动方面的项目尤为重要,考察对方是否适合赞助,赞助商首要考虑该赛事是否会提高企业产品的销量,企业文化精神是否与此赞助吻合。举办体育赛事规模大小以及参赛人员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受众(社会群体和高校师生)关注度,从而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知名度。

3.2.3企业对高校体育赛事赞助金额的承受度。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受近几年煤炭行业的低迷,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中小企业发展受阻,特别是大规模企业现在负债累累。由于煤炭经济遭遇寒冬,使得以煤炭和钢铁为主导产业的企业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加上企业相对保守,缺少激情和冒险精神,从而对赞助体育赛事缺少了解,难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对7所企业和商家问卷调查发现:1.5万元以上的企业投资只占5%,1~1.5万元的占10%,0.5~1万元的占47%,0.5万元以下占38%。此外,由于企业内部严密的管理体制,很多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者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相关企业高层领导,无法得到有效沟通,系列服务赞助方面受阻。另外,一些企业即使与学校已经取得联系,但与其他企业相比,实力较弱,也想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导致无法得到相应赞助。

3.2.4企业对于高校体育赛事回馈利益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与赛事组织者合作之后对于所得回馈并不是很满意。结果表明:赞助商更多考虑自己的利益,对于支持高校体育赛事并没有做到相应对等的系列服务支持,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另外,对于企业自身所开展的一系列营销活动仍需改进完善[6]。从企业方来说,对于赞助高校体育事业的预期回报过高、过急,要求马上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看不到效果就打退堂鼓。因此,企业的满意程度就较低。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山西高校体育赛事赞助市场已初步发展,但总体来讲还不太成熟、发展稍微落后、运作水平较低。现阶段高校体育赛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赛事的吸引力不足、企业意识不够、赞助中介机构缺乏。但随着高校体育文化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体育市场环境日趋完善和发展。综合以上因素,山西高校体育赛事市场还是很具发展潜力的。

4.2建议。

山西高校的体育赛事在市场化的运作中,高校和政府可以在一些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如在政策、条款等方面,从而可以调动赞助企业的积极性。也可以建立有效的中介组织机构,加强媒体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培养高水平的体育经纪人加入到赞助高校体育赛事的行列,从而影响更多企业投入到赞助高校体育赛事这件事中。另外,企业在选择高校体育赛事时要主动出击,不要错失良机,在选准赞助体育赛事项目的基础上,运用高校的学生积极宣传企业的文化,坚持长期战略规划,树立长远目标,不断巩固品牌形象,以此达到企业和高校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4]张景亮.体育组织营销赛事赞助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6(4):5-7.

长春市体育类QQ群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十分重视并开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状态,在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模式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地完善与补充,因此,调查和讨论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为以后的高校创业教育推行有着一定的意义。本次问卷调查共有20个小题,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看法;大学生创业存在哪些困难;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推行是否了解;高校创业教育需要哪些改进措施。本次问卷调查在2015年9月下旬到2015年10月初在九江学院进行。以1500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布在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本次调查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问卷星”网实施。

2结果与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还是相当浓厚的。在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看法上,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趋向广泛,大部分的学生不再把创业看作仅仅是开办公司,而是认为只要在自己的专业做出一定的成绩,能够有所成就也是创业;对于创业需要具备素质的理解,也是比较全面的,更多的人认为出色的沟通与交际能力以及对市场的认识水平,是创业所需具备素质中最重要的特征;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创业前景,66%的同学都持有乐观态度。对于大学生创业所可能遇到的困境或障碍,大部分学生认为主要缺少经验和社会关系,资金不足或没有方向也是障碍之一;而对已有的创业知识和技能,68%的同学都认为不能够满足创业需要;在创业心理上,90%的同学都认为在一次创业失败以后,并不会直言放弃,而是等待时机,积累经验,准备东山再起。这说明,大学生的创业心态,还是比较成熟的,也说明他们能够预知创业的艰辛。这就要求学校应该将与学生创新和创业相关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还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创业方向上,更多的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合伙创业,而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及自主创业也是较多同学的选择,令人奇怪的是当今热门的行业如网络和软件开发等,选择的同学仅仅是极少数,这表明大部分同学对于创业的热情态度,并不是一时兴起,毫无理智的。关于目前高校为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普及程度的调查,50%以上的学生表示知道学校有创业指导中心或孵化基地,但是也有37%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这个数据表明,尽管许多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大量工作,比如开设了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进行了创业基础培训、也设有创业教育实训基地,但它的宣传力度、普及与覆盖程度,都有明显的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让在校大学生了解它们的存在与作用,这是高校创业教育失败的地方,也说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工作上还存在着严重差距与不足。关于具体创业课程设置问题,分别有80%的同学表示更希望以项目实践,创业案例分析与模拟作为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填鸭式“纯理论”的教学模式,这也表明,大学生对创业课程的需求是迫切而且成熟的,他们更希望得到实际的创业操作与演练,更从容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师资方面,他们希望有经验的创业者亲自为他们授课,课程知识体系上,他们希望教师能够传授更多实用性强的,与自己专业方向相关的创业知识,教学形式上他们希望可以亲身体验与参与,进行模拟分析,或举行一些实际创业案例相关主题的讲座。对于目前所在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展的调查与分析,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和教学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列为教学重点;缺乏广泛性,学生参与门槛过高;消息不通畅,与外界社会缺乏接触等等。而对于政府和学校出台的扶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是不太主动了解,仅仅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当然,政府的政策支持、宣传鼓励,学校提供给大学生的各种创新创业鼓励与支持的基金或奖励,专业化管理的创业孵化基地或相关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是大学生较为欢迎与期望的形式。

3讨论与总结。

除问卷调查以外,本次课题的调查研究还运用观察、访谈、个案研究及测验等科学方法,以在校学生与成功创业的毕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深入剖析在校大学生在基层创业的意愿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总结问题如下。

1)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有些单薄,仍然停留在一些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大学生提交的大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颖有潜力的创意来吸引评委和投资者,其实是闭门造车,缺少市场调查与周密计划。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除了你的创业计划真正有多少技术含量,是否不可复制,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因此,你必须有一整套周密细致的可行性论证报告与项目实施计划,绝不可能仅凭一个单薄的主意就能让投资者为你买单。

2)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缺少市场规划与营销手段,没有商业管理经验等等,结果导致创业失败。虽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必要的实践能力及经营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创业的致命伤。另外,大学生平时没有什么管理经验,面对一个团队,很难一下胜任管理者的角色。

3)创业心理素质不够强大,盲目自信,一旦创业失败,就感觉难以接受。创业过程艰辛曲折,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自然会遭受到许多挫折和失败的打击,多数学生会因此感到十分茫然,一蹶不振。殊不知,成功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失败。通过失败的经验教训积累,重新爬起奋斗,追求成功,绝不畏惧失败,是我们每一个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创业心理素质。

4)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缺少市场观念。不少大学生在向投资人介绍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独特的同时,却很少涉及他们的技术或产品到底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有没有前期的营销手段。即使问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回答,花钱做做广告,跑跑业务之类的,而对于目标市场定位,营销手段等等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规划和描述。其实,真正能吸引投资者感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技术先进的产品或服务,主要看是否能切中市场需求并有对应的营销策略,这样才能得到投资人的青睐。

通过此次调查与研究,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必须贯穿于大学四年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其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模式都是创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式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发散性思维;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上,应拓宽学生创业知识结构体系;加强教学实践,包括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等工作,创建设计型、综合型、开放型的实验基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因为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必备的基本素质。此外,大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尽量选择专业相关的行业进行,因为可以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当然,科技创新成果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通过各种创业实践活动,才能巩固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也借此锻炼了他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对此,需要高校投入更多师资力量与资金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赵虹,黄峻峰.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6).

[2]陈彦霖.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5(6).

[3]李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发展研究,2015(7).

[5]于利“.项目参与式”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世纪桥,2012(6).

提高我国体育类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构想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变化特征及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原因,提出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关键词:最终消费率;下降;对策。

1978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最终消费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在我国最终消费中,我国政府消费率较为平稳,由于最终消费率等于居民消费率与政府消费率之和。因此,最终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居民消费率下降所致。

一、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原因。

(一)投资率过高导致消费率偏低。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逐年上升,储蓄率过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最终分两部分:储蓄和消费。近年来,当最终消费率走低时,居民储蓄存款一直保持较高增速。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时,随着储蓄的增加和国家积累能力的增强,社会基础设施和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不断加大,会出现投资快速增长和投资率上升、消费率相对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行为使投资率上涨过快。地方政府具有追求高经济增长目标的迫切要求,短期内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扩大投资规模。地方政府要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就必须在扩大消费和增加投资上下工夫,但从地方的角度看,扩大居民消费比较难,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扩大投资规模。因此,要加快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搞建设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形成了大搞建设的投资热潮,其结果是投资增长大大快于消费增长,导致投资的过度膨胀。

(二)中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不足。近年来,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不断向高收入阶层集中,广大低收入群体有极强的消费意愿,但由于收入增长缓慢,购买能力低,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可见,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造成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三)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幅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整体上虽有较大提高,但其增幅却一直低于gdp增幅,导致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1991—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7.2%,比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低。而同期,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5.9%,比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低1.3个百分点,直接拉低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可见,居民收入增速缓慢及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不协调导致居民消费率低下。

(四)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导致居民的消费倾向下降。当前,居民收入预期存在不确定性。失业人员、企业的减员增效、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压力等,使城乡居民就业稳定性减弱,再就业困难加大,收入不乐观,居民预期支出也不确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改革也增加了人们的支出预期。在这样的形势下,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增加,倾向于增加储蓄以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支付。

二、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一)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

1.适度控制投资规模。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未来一段时期,为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较高水平的投资率是必要的。但投资率将逐步降低,只有这样,消费率才能逐步提高,才有利于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合理增长。

2.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要消除地方政府靠扩大投资规模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现象,必须从完善体制入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根据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责权的划分,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金融、投资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分工和职责。(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城镇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如,加大农业投入,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大力消除城镇化过程中的制度障碍,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的机会。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城镇中低收入者增收,逐步提高城镇中低收入者的工资待遇。同时,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另一方面,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一是调整国家、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分配比例,尽量使经济发展的财富更多地分配到居民手里。二是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使个人收入分配更加规范化、公平化,让更多的人更公平地分享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居民消费率。三是加强对垄断行业个人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努力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收支预期是促进消费需求和提高消费率的重要条件。社会保障体制越完善,居民未来预期中的不确定性就越低,居民的顾虑就越少。当前需要尽快建立起覆盖面大、实施范围广、社会化程度高、保障功能强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居民对未来风险的预期,促进即期消费。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涉及居民基本保障方面,要增加政府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增强农民消费的信心。提高对低保家庭的补助标准。通过增加社会保障的种类来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通过提高社会保障资金与gdp的比重来增大社会保障基金总量;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

(四)控制物价上涨。控制物价上涨,提高居民消费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格价格执法。组织开展副食品价格专项检查,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经营者串通定价、合谋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行为,坚决制止对各类商品的豪华包装,降低成本,杜绝浪费,减轻消费者负担。二是对低收入群体实行补贴,以保护弱势群体利益。面对物价上涨,必须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体的生活,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补助,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确保低收入居民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在出台调价项目时,凡是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较大的,必须同步出台补贴措施。三是在重要节日和价格异常波动期间投放价格调节基金,对关系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部分商品实行定点、定量、定品种价格补贴,以提高这部分人群的消费能力。

(五)积极扩大就业。政府应把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务业,同时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鼓励失业者自主就业,拓宽就业门路。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应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同时应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解决城镇就业问题上,应大力发展以旅游、休闲、社会服务等新兴行业,改造和提升以商贸、餐饮、仓储、运输等传统产业,培育以信息、金融、证券和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农村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解决就业的主渠道。

长春市体育类QQ群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从体育类qq群项目上分析得出,专业技术相对要求很高的滑板、滑雪、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要低于专业技术要求较低的健身、徒步项目,趣味性较低的跑步项目要远远低于趣味性高球类、健身、徒步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如今长春市体育类qq群已经突破了传统球类群数居高不下的位置,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也从传统球类逐步转向绿色休闲体育,一些新兴的徒步、休闲养生项目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体育类qq群是所有单一体育项目qq群的总称,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参与体育类qq群的方式得知,其中群成员有33人是通过自己搜索加入qq群占总人数的11.4%,172人是通过朋友介绍加入qq群占总人数的60%;受访者中有156人只拥有1个体育类qq群占总人数的54.3%,有57人拥有2个体育类qq群占总人数的20%,仅有24人拥有4个以上体育类qq群占总人数的8.5%(如图2所示).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佩戴式电子设备的普及,搜索体育类qq群、加入qq群、发布信息、接受信息再也不用依靠单一的电脑来完成,而是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在qq群的聊天功能中,你不单单能与指定的群友聊天,还能向全体群成员发布信息,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发布信息,群成员在第一时间内就能够收到信息,这使得消息的发布时效性进一步增强;另外在qq“查找”工具中的“查看附近群”功能,更是能让你在第一时间知道身边有多少个符合你要求的体育类qq群,只要你点击加入,经过“群主验证”即可参与其中,这说明体育类qq群能够把群体意识迅速放大,使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体育爱好者,可以在短时间形成体育群体.

2.3体育类qq群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如今体育类qq群正快速的发展起来,成为了一种崭新的体育群体.体育类qq群的.发展不但有利于整合长春市体育资源,还有利于人民对健身资源的利用.笔者通过一年多的qq群实践,认为体育类qq群体与以往的体育群体相比具有组织形式更简单;群友联系更紧密;兴趣爱好更浓;主观意识更强等优点.所有qq用户随时随地可以利用qq搜索工具查到任何感兴趣的群,例如:计划周末到长春市净月潭参加“长春净月休闲徒步群”群活动,但是由于周末当天“雾霾”空气质量较差,不利用户外活动,群活动临时取消,以往我们就只好呆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网消磨一下难得休息时间,但是现在我们就可以利用qq查找工具查找一下,家附近的体育类qq群,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群活动的时间,合理的选择参与健身活动.

3研究结论。

3.1加强对体育类qq群群体的监管。

体育类qq群群体,是以网络为媒介,兴趣爱好为基点,利用qq而成立的一个非正式体育群体.该群体的组建目的及成员间探讨话题,群外很难了解和掌握,很容易出现以体育锻炼为名,进行一些商业或者其他非法活动.因此要强对体育类qq群的管理,首先要成立专门监管机构,联合公安局网络监察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控;其次要对长春市各个俱乐部群、体育协会群、健身会馆群等一些qq群进行登记,定期对管理员进行培训,逐渐进行规范.

3.2进一步完善体育类qq群中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体系。

目前长春市体育类qq群传授体育技术和进行健身的指导的多为群内经常锻炼的人,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网络学习的基本知识,对群内成员进行义务指导.由于基本理论知识的缺失和教学方法的不足,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引导,导致群成员身体受到伤害.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qq群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有助于体育类qq群的正规发展,也有利于全民健身工作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秦四齐.年奥运会后中国群众体育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长春市体育类QQ群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杭州师范大学本科体育类专业级-级四个年级的在读学生的兼职动机、途径、与就业意向的对口度,兼职的时间频率、维权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旨在为学校规范有序引导学生兼职,提高学生兼职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专业;兼职现状;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普通高校体育类本科生的兼职现状,以杭州师范大学本科体育类专业2012级-2015级四个年级的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共200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有关大学生兼职研究的相关现状。2.问卷调查法。在参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定《杭州师范大学本科体育类专业学生兼职状况调查表》。为确保调查的可靠性,本次调查采用了小范围重测法(测试间隔时间为一周),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得p=0.830.05,接受原假设h0,认为两批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两批调查数据结果相同。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94%,有效样本中男生161人,女生39人;男女比例为4.3:1,符合杭州师范大学本科体育类专业学生的性别比例,保证了此问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数理统计法。数据的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

二结果与分析。

(一)杭州师范大学本科类体育专业学生兼职概况。

调查显示有59.5%的学生从事过兼职,被调查的161名男生中,96个男生有过兼职经历,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59.6%,参与调查的39名女生中,有兼职经历的23人,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59.0%,男女兼职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

(二)体育专业学生兼职的态度和动机。

对于兼职有无必要这一问题,69.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5.6%的学生认为兼职可有可无,只有4.9%的学生认为兼职没有必要,由此看出杭师大本科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对兼职的态度总体是比较积极的;对于兼职的动机,53.7%的学生选择了“适应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33.6%的学生选择的是“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30.2%的学生选择了“结交朋友,丰富人际关系网”,只有7.5%的学生选择了“纯粹因为好玩,消磨时间”的这个原因。不同年级学生在兼职的动机方面对于“适应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p=0.025270.05),“结交朋友,丰富人际关系网”(p=0.037640.05)和“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p=0.048130.05)的3个项目的选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年级越高选择比例越高。由此可见,体育类专业学生对于兼职有着较明确的目的,大多数的学生是想通过兼职增强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对于兼职和学业出现冲突的问题,49%的学生认为兼职可能对学业造成影响,但是他们认为学习和兼职可以平衡,22%的学生认为兼职肯定会对学业造成影响,只有29%的学生认为兼职不会对学业造成影响。整体上,体育专业学生能在兼职和学业关系的问题上持理性的态度。

(三)获得兼职的途径。

调查发现,78.1%学生曾通过“同学、朋友介绍”来获得兼职信息,32.8%学生选择了曾通过“学校介绍”这一选项,排在第三位的是通过海报、传单或网络等媒体获得兼职信息,海报、网络等虽然是当今社会获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来源,但调查显示这并不是学生获取兼职最主要的渠道,可能是这类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存在一定的虚假性,相对更为准确、便利的熟人介绍,成为了学生的首选[1]。

(四)兼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分析和就业意向的对口度分析。

在兼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上,担任过体育赛事裁判和记录员工作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78.1%,这与学校的积极组织安排有关;担任教练类工作排在第二位,比例为73.8%;排在第三位的是从事营销服务工作,所占比例为55.9%。调查结果发现:选择和专业无关的兼职人群,绝大多数为低年级的学生,所占比例为86%,可能是其专项技能水平不高或缺乏相应的从业资格证,无法胜任教练等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总体发现,低年级学生主要以临时性强、社会需求相对较大且专业性、技术性含量低的兼职工作为主,高年级学生选择能针对自己所长,有一定专业要求的兼职工作[2]。

(五)兼职时间与收入及兼职收获的调查分析。

1.兼职时间的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的得出,66.4%的学生选择曾在寒暑假从事兼职工作,23.6%的学生选择曾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兼职,70.9%的学生平均每周的兼职时间在6小时以内,这样的工作量基本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只有1.6%的学生每周工作时间在24小时以上。在国外,对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的时间,通常规定有一定的限制,不得超过规定时间而影响其学业,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和指导[3]。

2.兼职收入的调查分析。81.5%的学生兼职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少部分学生的收入是1200元以上,主要是因为在校学生兼职因为学业等因素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断性。在寒暑假期间,体育专业学生的兼职收入与平时相比有了极大幅度的提高,绝大多数在3000元/月以上,有些同学的收入甚至在1万元/月以上。主要原因是寒暑假休息时间长而且时间固定,再加上寒暑假是中小学长假,游泳、篮球等项目的培训需要大量的'体育工作人员。

3.兼职收获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59.4%的学生认为兼职“增加了社会经验”,随后依次为“培养了能力”(51.3%)、“获得实践技能的机会”(48.2%)、“为就业做准备”(45.8%)、“拓展了交际圈和提高了交际能力”(35.8%),还有26.6%的学生认为兼职工作满足了自己的额外消费,19.3%的学生认为能分担家庭经济负担。

(六)体育专业学生兼职管理与维权。

调查发现,兼职过程中有37.5%学生遇到过权益被侵害的问题,无故延长工作和报酬得不到保障是最主要的现象,然后是被中介公司欺骗,人格受到侮辱。在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58.7%的学生认为无法维权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法律知识不足,33.6%的学生认为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助,此外学生认为时间和经济上也不允许自己花更多的精力在维权上。在维护自己的权益中,48.7%的学生会找同学、朋友、学校或家人求助,28.6%的同学会选择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这说明有一部分同学能够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建议与对策。

1.从学生来说,应尽早做好职业规划,全面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自身兴趣所在,结合用人单位需求,有针对地选择兼职。实证研究表明,有一定工作经验比毫无经验更易被用人单位接受[4]。同时,学生应主动学习相关劳动法规及劳动安全常识,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用工信息。此外,务必正确处理兼职与学业的关系。

2.从学校来说,应将学生的兼职纳入日常管理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构建学生兼职信息平台,对学生的兼职给予引导和帮助,及时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招聘信息;学校有必要成立法律咨询室,指导学生如何维权,学校也要为学生建立兼职档案,这样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兼职工作进行追踪,了解学生的兼职状况,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在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以后,为学生提供帮助;加强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挖掘校友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兼职机会。

3.从社会来说,实行政府主导、用人单位联动的工作机制,为大学生兼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该针对大学生兼职的现象,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校外兼职受何种法律保护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来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显得十分重要[5];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用人单位提供兼职就业岗位,让大学生有实习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各用人单位要积极配合,加强同高校的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兼职平台,要注重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与大学生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大众媒体应该加强舆论监督,协助大学生维护和保障其人身安全和自身权利。

作者:叶圣涛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长春市体育类QQ群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乃至国家未来的栋梁,学生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的全面发展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但事实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往往都是主抓德、智和美的教育,注重德、智和美的发展,因此忽视了体育和劳动技术的教育。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周口师范学院普通院系中具有代表性的8个院系的高年级女生为调查对象,即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法学院、中文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研究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查阅近年来有关高校大学生及大三、大四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文章,进而分析周口师范学院普系女生体育锻炼现状。1.2.2问卷调查法。根据调查目的,运用调查问卷原理和方法,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在高年级女生中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每个系40份,大三、大四各20份,回收问卷316份,有效问卷310份,回收率99%,有效率98%。1.2.3数据统计法。采用microsoftexcel等数理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2.结果与分析。

2.1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2.1.1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分析。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较短。大四的学生面临毕业,毕业前的任务使她们很难专心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大三的学生学习任务重,紧张的学习氛围影响她们进行体育锻炼。2.1.2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参与体育活动次数分析。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少。说明高年级女生绝大多数都不能坚持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对体育认识不足。2.1.3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分析。高年级女生参与体育活动大都是为了塑造形体,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身为当代女大学生当然不能例外了。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的作用,为了自身的健康而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2制约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

2.2.1影响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女生人数已越来越多。周口师范学院女生人数达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怕苦怕累,对体育没有兴趣,认为体育运动对自己没有用处,主要还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也有部分同学因无法克服自身惰性而从未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因此,端正她们对体育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2.2.2影响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分析。学生在校期间是有一定的学习任务需要完成的,紧张的学习氛围导致她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学生都喜欢集体运动,学校缺乏有组织的体育比赛,也是影响高年级女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院系应该时常组织一些体育比赛,去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让她们可以学到更多的锻炼方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普通院系女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存在缺陷,她们所能进行锻炼的体育项目有限,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要还是以跑步为主。3.1.2周口师范学院高年级女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普遍较短,达不到预期的锻炼效果;高年级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大多数是为了塑造形体;参与体育活动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和适当的锻炼方法,锻炼效果不佳。3.1.3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影响她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不完善制约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普通院系缺乏有组织的体育比赛。

3.2建议。

3.2.1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端正对体育的态度,充分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2.2端正高年级女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态度决定一切。端正高年级女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迫在眉睫。应加强对高校学生体育知识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3.2.3院系组织体育竞赛。体育竞赛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特征,通过体育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她们的上进心。3.2.4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学校需继续加大对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为高年级女生参与课外活动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体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体育课虽是学生最喜爱上的课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理由,学生却缺少基本的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甚至对体育这门学科还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认识。究其理由在于:时至今日,中学体育课教学理念虽有了一定变化,但课堂教学仍没有多大的转变,大多还是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进行模仿动作,却忽视了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基本上是“男生打球女生聊,老师学生都自由”。201x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明确要求: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增强体能,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及科学健身策略,和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最终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也在“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也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应该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策略”。

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就有必要在督促中学生加紧体格锻炼的同时,开展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下学习和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还可以减轻学生自我揣摩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伤害。

作为一名中学体育老师,要做好体育理论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简直是不可能的。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需要每一位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始终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策略及手段教授学业,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的必要条件。

2精心准备,丰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

2.1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

由于现在学校、家庭、学生甚至社会对体育理论的重视还不够,导致许多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与科学锻炼策略,出现了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很多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穿着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等。有些同学热的汗流浃背,一停下来就嘴对着自来水狠喝一通;有的同学刚跑完长跑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有些同学吃过饭后马上就进行非常剧烈的体育活动……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体育保健课、运动生理课等有关生理和心理的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如:“科学锻炼身体的策略”,“进行激烈运动的注意事项”等教育,甚至可以让学生了解“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运动常见的疾病与防治”等方面的教育,对学生传授一些自我保护的要领与策略,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及生活中常见安全理由的处理策略,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

2.2关注学生需求,做到学有所用。

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策略,而且还要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及要求,介绍裁判法,使学生不但能够参加组织比赛,还可以向社会宣传体育,推动和推动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及普及。

2.3拓展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可以通过拓展一些生动的课外知识,甚至可以结合“体育史”和历史典故讲授运动项目的起源、变迁的过程和一些名人轶事进行讲解,如: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最早的古代奥运会”,“现代奥运会的产生及创始人”,以及“中、外体育的目前状况”等,告诉他们“足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每一次体育理论课。

2.4结合重大赛事,进行宣传教育。

一般来说,体育理论比较枯躁,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躁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博精神。

3有效利用雨、雪等特殊天气上好体育理论课。

现在学校进行理论教学,大多是利用体育课堂,但时间相对较少,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现在我国农村中学及大多数县、市中学,受体育场地及设施等诸多条件的限制,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室外技术课便没办法上,体育课要么是学生上自习,要么改上数、理、化等文化课,因此,有效利用好雨、雪等恶劣天气开展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体育理论学习时间,便于学生牢固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

总之,体育课也应重视理论教学,以理论指导实践,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教育,才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及体育意识,从而才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体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2、备战省运会冬训期间男子赛艇业余运动员部分生化指标分析。

3、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特征。

4、中国和巴西女排技术统计对比分析。

5、安徽省高校专业组篮球队教练员现状研究。

6、体育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尤溪县为例。

7、校园足球的推广对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8、高校体育柔力球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9、社会体育指导员行为失范现象的审视与反思。

10、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

11、运动生物化学分析中长跑时体内有机代谢变化规律。

12、骨骼肌收缩过程中钙离子的作用。

13、专项训练中运动生理学的应用。

14、渭南市青少年篮球培养现状。

15、高职院校公共田径选修课强化核心力量训练重要性。

16、高校篮球训练理念以及训练方法研究。

17、浅谈定向运动的体能训练方法。

18、谈网球击球过程中的“放松”

19、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20、对湖南省城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比较分析。

21、中小学气排球开展现状与推广策略研究。

22、中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易犯错误及对策。

23、高校校园足球常态化与制度化的创建策略。

24、浅析瑜伽课程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25、当代体育用品的市场分类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26、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探究。

27、济宁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推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研究。

28、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和维护的现状分析--以滨州为例。

29、安徽省宿州市雪枫游泳馆救生员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30、成都市篮球培训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制约因素的研究。

31、欧洲足球冠军联赛进球特征研究。

32、运动竞赛裁判员的恶意执裁行为整治初探。

33、浅析散打鞭腿动作对膝关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4、我国毽球运动发展探究。

35、浅析足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与消除。

36、论冬奥会对我国休闲体育的影响。

37、体育展示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发展问题探讨。

38、民族舞狮运动的社会特性和价值功能。

39、蛋白质与体育运动相互作用的研究。

40、cba全明星周末赛制改革优化研究。

41、下旋球的分类及搓接下网原因分析。

42、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43、体育教育中引入橄榄球运动的研究。

44、奥运会视角下当代中国体育传媒发展研究。

45、体育游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46、论幼儿师范女生健美操教学中形体训练要点。

47、篮球防守理念及主要防守环节初探。

48、河南省新农村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现状研究。

49、中国传统武术的“俗文化”特征辨析。

50、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共享研究。

1、校园足球的推广对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2、高校校园足球常态化与制度化的创建策略。

3、20_-20_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进球特征研究。

4、浅析足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与消除。

5、英国女子足球运动发展史研究。

6、中国足球怎样才能从落后变先进。

7、中国足球媒介话语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8、浅谈校园足球文化的建构--以长沙德馨园小学为例。

9、我国贫困地区校园足球心率训练课的初步探析。

10、职业俱乐部对于校园足球开展的效能研究。

11、体育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以英国足球教练员迁移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12、探究式教学法在大学足球课中的应用研究。

13、从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看现代足球技战术最新趋势。

14、高校足球教学中游戏活动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15、男子少年足球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时心率特征的研究。

16、迷狂下的追求与诉求:足球球迷正能量文化心理培育研究。

17、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间歇性恢复能力的评价研究。

18、挑战与应战:论校园足球改革。

19、足球公共服务研究。

20、足球实践与足球规则的互动探析。

21、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训练学研究。

22、浅谈中国足球发展现状及原因对策。

23、浅析球感对足球运动员的影响。

24、湖北省财政支持足球事业改革发展研究。

25、浅析足球视频档案在足球教育中的作用。

26、高校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7、花式足球运动研究。

28、大学校园足球文化环境构建。

29、足球技术概念及技术动作分类。

30、足球文化与中国足球发展现状。

31、少儿足球比赛头顶球技术的训练与运用。

32、中国足球的“供给侧改革”

33、足球职业化改革两次飞跃的思考。

34、改善与创新足球教学的方法。

35、我国高校校园足球竞赛联盟机制探究。

36、足球训练理念与策略分析。

37、足球运动员转会引发的若干思考。

38、恒大足球行销策略的研究。

39、欧足联对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的治理及启示。

40、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主场优势探析。

41、学校青少年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2、不同位置足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43、足球运动员品牌资产分析。

44、多元化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构建。

45、浅析足球运动员进球后庆祝手势的符号学。

46、浅谈足球守门员出击技术的运用。

47、浅谈现代足球比赛中技术特点变化。

48、“校园足球”建设热的冷思考。

49、社会足球伤害案件的运动技术合规性审查。

50、国外足球耐力热点研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1、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2、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3、初中体育课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

4、生命关怀视野下体育课程若干问题的思考。

5、多媒体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

6、适应时代潮流大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7、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8、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之资源共享--以精品视频公开课健康瑜伽为例。

9、体育教育信息化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10、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室内外多媒体教学欠缺的研究。

11、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强化策略分析。

12、微课在兼职体育教师教学中的作用。

1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体育教学。

14、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高中体育教学。

15、茶道对体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6、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探析。

17、mooc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示范探析。

18、平板电脑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19、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体育的整合。

20、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21、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校体育教学与互联网+的模式探讨。

22、从远程视频教育的兴起谈体育教育的改革。

23、多媒体在高校篮球教学的应用路径探索。

24、某高校医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调查。

25、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分析。

26、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体育院校英语课堂中的融合分析。

27、论现代教育技术在军事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8、基于智能手机移动多媒体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9、信息技术在课外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30、多媒体视野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31、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

32、探析体育教学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

33、慕课对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冲击与思考。

34、大中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实践探索研究。

35、标准驱动的美国体育教师教育质量动态保障体系研究。

36、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研究。

37、微课理念引导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38、在体育教学中对体育微课的认识、使用。

39、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40、高校体育保健班学生心理状况研究。

41、技能演练型微课的设计与应用。

42、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研究。

43、影响我国高校体育网络教学的因素分析。

44、大理定制教育的实施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质性研究。

45、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46、基于运动项目微课的体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47、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作用。

48、我国体育教师地位低下原因本质分析。

49、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50、浅析新课程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3到2004、5学习理论,:湘西地区的具体现状,撰写文献综述和课题论证报告。制定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

第二阶段:2004、6到2004、7研究阶段,课题研究分析,制定调查表,进行阶段总结,并评估阶段成果。

第三阶段:2004、7到2004、9发放,收回问卷调查表,

第四阶段:2004、10到、2整理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初步整理成稿,

第五阶段:2005、3到2005、5请老师评价并发表。

体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2、清后期女性的文学生活研究。

3、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研究。

4、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

5、魏晋南北朝论体文研究。

6、李渔生活美趣研究。

7、中国古典意象史论。

8、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

9、中国传统戏剧闹热性研究。

10、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

11、道咸宋诗派研究。

12、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研究。

13、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

14、从山水到园林-谢灵运山水园林美学研究。

15、朱彝尊交游考论。

16、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

17、两汉文学地域性研究。

18、汉代神话研究。

19、汉魏晋南北朝边塞乐府诗研究。

20、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

21、唐代游艺与诗歌。

22、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

23、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

24、民国以来重要唐宋词选研究。

25、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

26、作者身份与中国古代文学活动。

27、元散曲风格特质及其成因研究。

28、《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29、魏晋南北朝战争诗文研究。

30、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研究。

31、日本的鲁迅《野草》研究。

32、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研究。

33、新世纪大陆电视剧与革命叙事。

34、宋元词曲递变研究。

35、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

36、当代小说中的土地问题。

37、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

38、周扬与现代革命文艺运动。

39、文化突围与文类重构。

40、庾信在唐代诗坛的接受。

41、从中国三部小说看中国江湖文化。

42、清代书院与桐城文派的传衍。

43、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接受与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44、人性腹地的勘探与呈现。

45、曹植文学思想研究。

46、新时期文学批评现象回顾与理论反思。

47、从农民到农民工。

48、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

49、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批评。

50、神话与儿童文学。

51、西方净土信仰与唐人创作研究。

52、魏文帝曹丕研究。

53、《史记》文学研究。

54、汉代文学中的神话研究。

55、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

56、苏轼谐趣词研究。

57、唐代小说的明清传播。

58、新时期以来官场小说研究。

59、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

60、童年经验对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及其呈现。

61、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研究。

62、宋词音乐专题研究。

63、残雪文学的意义空间。

64、黑土地的守望者。

65、汪曾祺小说文艺民俗审美研究。

66、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

67、明清游历小说研究。

68、发现与重读-20世纪80年代“被遮蔽”历史小说研究。

69、民俗与政治的互动。

70、台湾后乡土文学研究。

1、基于绿色gdp投入产出模型架构研究。

2、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3、成长型企业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

4、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编制与模型研究。

5、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6、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

7、环境价值核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8、经济核算原理在现代制造业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9、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10、我国gdp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

11、经济福利核算的理论及其指标研究。

12、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的统计监测研究。

13、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总体模式研究。

14、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

15、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

16、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

17、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

18、markov算子的渐近行为与经济系统的几个问题。

19、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宏观经济优化模型。

20、效用、风险与纳什均衡选择。

21、粮食、农业制度供给中的博弈与实证。

22、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

23、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研究。

24、区域环境价值核算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25、基于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核算研究。

26、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统计研究。

27、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28、ict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

29、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核算研究。

30、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

31、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

3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

33、消费型中间消耗的概念及测算。

34、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陕西省gdp预测中的应用。

35、物流配送选址优化模型的研究。

36、供应计划问题的遗传算法求解。

37、基于景气指数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38、企业管理创新数量分析中的线性优化逆问题。

39、技术能力成长决策中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

40、资产定价标准的讨论和模拟。

41、投资者认知收益度量模型及系统设计。

42、基于水环境的杭州市绿色gdp核算的gis表征。

43、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

44、湖南省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编制与应用研究。

45、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46、疏浚企业挖泥船生产统计系统优化分析。

47、过程神经网络在gdp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1、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管理研究。

2、高校科学数据管理研究。

3、网络民意表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4、异构无线融合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5、云计算环境下动态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6、基于g/s模式的三维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平台研究。

7、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与评价研究。

8、基于erp系统的供应商成本管理研究。

9、我国着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10、面向用户服务需求的云计算管理机制研究。

11、基于声望的信任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12、面向政府危机决策的信息管理机制研究。

13、民国时期报业管理学术思想研究。

14、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15、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6、基于b/s模式的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7、学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

18、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9、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0、我国着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

21、基于uml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22、山东科技大学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3、虚拟样机协同仿真平台的数据/模型管理技术研究。

24、基于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25、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6、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和模型研究。

27、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8、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和开发。

29、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研究。

30、基于snmp的数据采集及性能管理的研究。

31、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32、高校网络招生管理与分析系统的开发研究。

33、基于uml技术的高校招生管理系统设计。

34、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5、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管理研究。

36、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系统。

37、基于元模型的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38、我国广电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忠诚的实证研究。

39、基于cmm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

40、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1、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

42、e-learning环境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

43、高校危机传播管理的媒体策略研究。

44、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与水害预测系统。

45、基于b/s结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6、超市商品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7、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8、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9、基于eclipse的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体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3、运动训练激活中枢ace2-ang(1-7)-mas轴延缓高血压进展。

4、运动训练治疗注意缺陷运动障碍伴平衡异常患儿的疗效分析。

5、健康教育结合运动训练对尘肺患者呼吸功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研究进展。

7、情景式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治疗效果研究。

8、长期有氧运动训练对老年大鼠主动脉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9、20x-20x年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10、运动训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11、强化下肢运动训练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肌肉力量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12、3d视力训练联合睫状肌运动训练在矫正青少年近视中的应用研究。

13、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梗塞合并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5、意识关注下的下肢运动训练对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16、我国中小学业余田径运动训练管理模式探索与研究。

17、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运动自信的培养研究。

18、运动训练联合奥利司他对肥胖小鼠减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19、高尔夫数据化运动训练模式在高校的发展——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

20、离心运动训练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1、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心肌凋亡途径微小rna及其靶蛋白的影响。

22、运动训练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23、艾灸联合补阳还五汤运动训练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效果研究。

24、长期运动训练延缓高血压进展的作用及其中枢机制。

25、悬吊运动训练纠正脊柱侧弯对慢性腰背痛的价值分析。

26、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

27、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研究。

28、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与竞技训练实践的几个关键问题——系统训练生物原理与当前中国传统“大周期”认识逻辑错误的对比分析(上)。

29、无线传感器网络下的体育运动训练系统设计研究。

30、运动训练强度智能分配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31、早期康复运动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平衡能力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32、运动训练对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动能力的改善研究。

33、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指导以及综合康复指导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影响。

34、初中学生课余田径运动训练兴趣的培养研究。

35、激励理论在高校普通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36、浅析以人为本思想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用。

37、高校篮球运动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38、高校运动训练与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评《高校运动训练理论与管理研究》。

39、探讨跆拳道运动训练特点及其发展。

40、运动训练原则应用发展研究。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大体育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师生紧张的工作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全民健身在我国已深入人心,校园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更是百花开放,但各校在组织竞技性体育运动会的背后,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全民健身活动不经常,活动内容死板老套,参与者有压力等方面不足。而体育大课间活动已经许多城市开展和研究过,但大部分都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

体育大课间活动发展的趋势: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形式设计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大课间活动要力争突出学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活动特色;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场地,做到小场地、大课间;积极探索把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校本课程的新途径,把大课间活动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大课间活动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让充满活力的大课间、让学生喜爱的大课间、让安全有序的大课间出现在我市的各个校园。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体质;满足机体生理需求和变化规律,调整心态,放松精神,陶冶情操;促进骨骼发育,改善运动、呼吸、心血管系统的神经传到功能;降低近视率,减少肥胖症;促进学生的休息与睡眠;科学使用脑力和体力;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团队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做到大风小雨不间断,酷暑严冬照常练,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的健身意识。

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2、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开放场地设施,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3、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1、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的方法适时向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和老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效果,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课题实施的方式方法。

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经常学习加强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大课间活动主题,对每一阶段实施的情况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撰写论文,根据课题研究进行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2、研究措施:

时间保障。调节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室内游戏等活动。

制度保障。制定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建立了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

人力、物力保障。学校要求大课间活动师生全员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

安全保障。加强安全宣传和管理,按类别划定活动区域,师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

体育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个完整的小课题开题报告应当包括八个方面,即: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完成读书笔记与研究成果的具体时间安排;学校意见;县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意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意见;个人课题信息与结题意见。其中的前四项内容需要课题研究者详细的、有条理的、真实的填写,后四项为教育主管部门填写。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研究的背景意义、核心概念、所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的背景意义。

在这一板块研究者应当交代清楚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研究者本人或者他人有什么样的帮助,研究者进行这项研究的范围。如《spark应用研究》的背景意义: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10个年头,在教师的参与意识、教学实践创新以及教学研究氛围、学生体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着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之间的落差,部分教师消极应对,导致学生喜欢球类运动,但不喜欢上球类体育课等问题(研究原因)。为此,通过全面了解我校体育课球类单元教学现状以及分析spark课程理念,发现目前我们的球类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spark课程中球类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从实际的角度提出运用spark课程理念,创设本土化的spark球类课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更好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研究价值)。本研究将以何桥中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

2.课题的核心概念。

每个小课题表述中所用的词或词组,有一部分是常量即一个不变值的概念,如地名、人名、学校名等,对于这些研究者不需要再做具体的解释,它们已经确切地表达了所指的对象。研究者只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准确的阐明所要研究问题中包含的一些比较生僻的、容易混淆的关键词,如《spark应用研究》需要向大家阐明什么是spark课程:spark课程(sport,play,andactiverecreationforkids,即儿童运动、游戏和娱乐活动)。spark课程最初是为“防止儿童的身体活动和体能发展水平降低”这一社会需求而设计的课程(mckenzie,2009),是以追求“健康第一”为理念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性在美国一线体育教师和广大学生中深受追捧和热爱。spark课程是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完善、创新的过程中,历经20多年在7所学校反复试验。在体育课上学生的运动能力、心肺耐力、运动技能的发展、学习成绩、肥胖症的减少、课程内容和教师行为的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课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些甚至还含糊不清,需要进行分解。研究者需要阐明在本课题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通过对本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为一些小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小问题的各个击破,达到解决本课题所研究问题的目的。

1.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还没有研究,我如何知道研究的内容呢?其实这里有个窍门,在第一部分第三板块我们已经阐明了课题研究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不就是我们研究的内容吗?具体怎么撰写?大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每一个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个动宾短语:了解某某、探索某某,将它们转化为研究内容,即去掉前面的动词,后面加上“研究”二字。

2.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技术、手段或操作规律。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会提高研究的效率,提高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如果选取的研究方法不正确或不恰当,往往会导致研究结束还不能说明研究的问题,一切要从头再来。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很多种:文献资料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阐述涉及的研究方法的时候,需要详细阐述针对本研究使用这一研究方法的具体做法。

体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从20x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分析我国男子体操实力。

假动作在羽毛球运动中的运用与分析。

第16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攻防能力的分析。

浅析篮球比赛中教练员情绪变化对比赛的影响。

广饶县第一中学男篮运动员弹跳力训练实验研究。

现代110米栏的技术特点。

竞技武术和nba篮球的对比研究。

对不同蹲踞式起跑姿势起跑后前两步的运动学研究。

浅析羽毛球运动员的疲劳消除与营养补充。

因子分析法对第16届女子篮球世锦赛各球队技术指标的分析。

从第16届世锦赛看中国男篮的进步与差距。

我国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差异及对策。

浅析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

法网夺冠后李娜竞技状态下滑的多重原因分析。

贵州省高校篮球队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第16届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综述。

20x年越南羽毛球集训队运动员身体机能调查。

湖南省青少年竞技武术套路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研究。

气排球与室内排球裁判执法的区别。

全运会若干现象分析与发展构想。

我国现阶段男子田径优势项目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第24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韩国队决赛的技术分析。

模拟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的观察与分析。

乒乓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的本质及意识特征研究。

从历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成绩探讨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对散手比赛攻防意识的解读。

通过第七届亚冬会成绩分析中国冰雪运动的现状。

20x年卡塔尔公开赛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徐昕技战术分析。

跆拳道高级品势与武术竞赛徒手套路的对比研究。

河南省重点女子气步枪运动员立射动作技术分析。

劳义与博尔特百米技术时空特征分析。

乔科维奇和纳达尔的正手技术研究分析。

cuba和“大超联赛”合并的可行性分析。

高原运动员在次高原比赛期间静息心率及体重变化状况的分析。

全息思维在短跑训练中的运用。

肢残与健全男子游泳运动员相同成绩百分比强度下心率的差异探讨。

中韩羽毛球男双技术比较研究。

跳类技术动作的探讨及研究。

我国三大球现状之思考。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托举专项力量训练方案设计探析。

武术散打比赛中技术运用效果研究。

篮球急停跳投的运动力学特征研究。

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各球队攻防能力的综合分析。

20x年李娜法网冠军到美网首轮出局的成败归因分析。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女子铁饼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

对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与分析。

从我国历届世锦赛获奖(牌)数看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快速发展。

第26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对女子篮球运动“男子化”发展特点的研究。

摩登舞重心移动技术探讨。

秩和比法对20x-20x赛季cba季后赛各球队防守能力的应用研究。

中国女排直通伦敦奥运的原因与启示。

《孙子兵法》在现代竞技体育中的运用。

第19届世界杯日本、韩国、西班牙队员跑动特征的比较分析。

透析全运会看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水平的总体发展。

现代短跑运动技术原理。

我国篮球文化研究综述。

健美操入奥不融性和可融性因素分析。

新奥运周期世界女子体操的竞争格局及我国女子体操的实力分析。

现代男篮优秀小前锋技战术特征发展趋势研究。

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短跑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岳阳市中学生竞技武术套路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国乒乓球运动对世界乒乓球发展的影响探究。

漳州高校篮球裁判判罚准确值的影响因素探讨。

试论田径体能训练的实施方法与提升策略。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困境。

篮球运动员自信心的训练。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时应有态度分析。

影响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的因素分析。

掷标枪运动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研究。

体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个人相片。

姓名:

性别:

民族:

汉族。

1988年6月13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

未婚。

身高:

178cm。

体重:

153kg。

户籍:

福建厦门。

现所在地:

福建厦门翔安区。

毕业学校:

五中。

学历:

初中。

专业名称:

毕业年份:

工作经验:

一年以上。

最高职称:

其他。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职。

职位类别:

职位名称:

随便;。

工作地区:

福建-厦门集美区,福建-厦门湖里区,福建-厦门思明区;。

待遇要求:

-3000元/月可面议;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教育培训。

教育背景: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1961年5月-1965年6月。

5445。

小学。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新手上路,请多多关照。

联系方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