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专业17篇)

时间:2023-12-10 08:21:43 作者:梦幻泡

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饱含思想和哲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精神上的享受和启示,引发你对文学的思考和热爱。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的读后感

这本书是罗树庚老师总结自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明晰了教师快速成长必备的六大素养,即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反思力。这本书可以帮助那些不甘平凡的、不放弃成长的老师少走弯路,让更多的教师摆脱成长困境,突破成长瓶颈,成为高效能的幸福教师。

这本书的特点是,在书中不是讲这些素养的道理,也不是光讲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而是用一个个他所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教育故事,来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快速成长。在罗老师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的见解,如“以始为终”“系统思考”,可以看到他对于“分数”这样的常态事物有自己的新思考,可以看到他有“火红花、尖毛草和毛竹”等生活实物引申出独特的教育观点。读完这本书,有种获得向上的力量。

这本书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在书中罗老师承认老师的忙碌,承认老师需要面对太多没完没了的.杂事、毫无意义的培训和名目繁多的检查,承认老师的收入低有待于提高,认为老师面对家长、社会的多元需求手忙脚乱是正常的。他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训我们要干什么,而是和我们并肩而战,告诉我们该干什么。

这本书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知道教师向上生长的力量来自内驱力。一辆发动机未启动的轿车,即便推的人再多,推的力气再大,也永远跑不赢启动发动机,开得很慢的汽车。同样的道理,教师的快速成长原自觉醒,源自向上生长的内驱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但不知最好的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奋斗来的。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那说明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要想使自己快速的成长就得学会“逼”自己,“人是被逼出来的,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要经常与自己过不去,试着逼一逼自己,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所以,要想做一名不平凡的老师,就得从内部找原因,要有向上的愿望并付诸于行动。

罗树庚老师用“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留心收集学生的思绪火花”、“同一教案,两样课”这些策略,让你领悟到一个人即使把目标定得再高,措施计划订得再好,如果没有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所制订的措施计划就无法执行到位,所定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0.1永远大于0,立即行动,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每天前进半步,一年就能前进180步,十年就有可能把别人甩开十万八千里。这就是行动的力量。所以我也要学会专注做好每一件事。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注,所以卓越。只要行动力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那也是成功。所以我申报了市级课题,参加了共同体的学习,希望自己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教师职业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在“做一名善于教育观察的老师”“留痕,让你与众不同”“要多一些实证研究”中,罗树庚老师提醒我们,教师要视自己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员,而不是执行教材的工作者,把教学过程做成一个观察、思考、改进、创生过程。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我在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来建立知识体系,使繁多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初中历史六本的知识就像一片知识海洋,如果将这片海洋有结构的表示出来,形成一幅全景图,这将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掌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利用思维导图使教师从总体上梳理教学框架,也能兼顾细节讲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反思即自我比较,反思在于发现问题,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罗树庚老师用“抓住灵感”“学会系统思考”“信息时代,守住我们的注意力”告诉我们:教学随笔与反思是我们逐渐成长的台阶,不断的积累方可攀上理想中的高峰;学习反思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人生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最后的认识就是:思想改变了,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了,行为就会改变;行为改变了,能力就会改变。能力有了,我们就逐渐具备了“融入、改变环境”的力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你经历了、努力了,为之而奋斗了,就是成功者。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作文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有时候,为了给孩子创设一种氛围,也会装装样子,但一般读不到心里去。但拿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个个贴合实际的案例,一件件发生在身上的困惑,在书中都可以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所以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并且及时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一、人是被逼出来的,骨干是折腾出来的。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从教十余年,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只是按部就班的上课、工作。生活的平淡无奇,没有通宵达旦的痛苦经历,更没有和同仁们好好磨一节课,看到别人有什么成就,会羡慕一天两天,过后又成了云烟随风飘走,继续着往常。我从来没有逼过自己,没有挑战过自己,我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缺乏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我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作为底气。

读了罗老师的这本书,我时刻监督、鼓励自己,从一节课开始改变,多多观看教育大家的优秀课例,不仅仅看历史这一科目的,集思广益,全面学习,最初阶段,哪怕是拿来主义,拿的完美也可以,因为罗老师说过,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备课方面,原来准备三个历史材料,现在要准备十个,认真努力筛选,哪个更和课文课标相符,用哪句话解释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备课上下足功夫;课中、课后及时写出反思,作出调整,以备来年可以再利用,这样既能给自己的工作留下痕迹,也能积累丰厚的材料,当机会来了,才能带着满满的正能量敢于挑战。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我们身边的学生,有优秀的让人羡慕,恨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他,也有调皮捣蛋让人讨厌,感觉无可救药的,学习了罗老师的文章,我的心态平静了很多,善待每一位学生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善待学生,更需要我们谨小慎微。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个眼神、动作,不经意的一句话语,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迈进211重点大学的校门,我们更多的是普通人中的一员,老师要有广阔的胸怀,高规格的人生格局,那才叫真正的师爱,我们需要包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不能局限于他要背过哪个题目,更应该教他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屈服,不抑郁。

三、做有书卷气的老师。

书是最高档次的`美容品,最有效的营养剂。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人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罗老师简单通俗又富有哲理的话语中,看出一个老师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读书可以提高教师执教能力,读书可以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行,所以读书应该是日常,而不是感觉应该读书时,或者知识贫乏时再读书,我希望以此读书活动为契机,净化自己的心灵,打开心扉,提升自己,走进学生,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增添一笔亮色。

我一直记得一句话,你希望你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我希望我可以。我希望我儿子可以遇到一个有趣、博学的老师,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成长。我一直努力成为一个这样的老师。

作者简介:钟春华,陵城二中教师。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

今年9月,我们学校选取了罗树庚老师的新书《教师如何快速成长》来学习。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这本书给我的一些迷茫带来了新的启发。认真读完、梳理清楚后写了这篇感受。

这本书是罗树庚老师总结自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明晰了教师快速成长必备的六大素养,即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反思力。这本书可以帮助那些不甘平凡的、不放弃成长的老师少走弯路,让更多的教师摆脱成长困境,突破成长瓶颈,成为高效能的幸福教师。

这本书的特点是,在书中不是讲这些素养的道理,也不是光讲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而是用一个个他所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教育故事,来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快速成长。在罗老师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的见解,如"以始为终""系统思考",可以看到他对于"分数"这样的常态事物有自己的新思考,可以看到他有"火红花、尖毛草和毛竹"等生活实物引申出独特的教育观点。读完这本书,有种获得向上的力量。

这本书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在书中罗老师承认老师的忙碌,承认老师需要面对太多没完没了的杂事、毫无意义的培训和名目繁多的检查,承认老师的收入低有待于提高,认为老师面对家长、社会的多元需求手忙脚乱是正常的。他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训我们要干什么,而是和我们并肩而战,告诉我们该干什么。

这本书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教师成长来自内驱力。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知道教师向上生长的力量来自内驱力。一辆发动机未启动的轿车,即便推的人再多,推的力气再大,也永远跑不赢启动发动机,开得很慢的汽车。同样的道理,教师的快速成长原自觉醒,源自向上生长的内驱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但不知最好的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奋斗来的。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那说明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要想使自己快速的成长就得学会"逼"自己,"人是被逼出来的,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要经常与自己过不去,试着逼一逼自己,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所以,要想做一名不平凡的老师,就得从内部找原因,要有向上的愿望并付诸于行动。

教师成长来自行动力。罗树庚老师用"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留心收集学生的思绪火花""同一教案,两样课"这些策略,让你领悟到一个人即使把目标定得再高,措施计划订得再好,如果没有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所制订的措施计划就无法执行到位,所定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0.1永远大于0,立即行动,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每天前进半步,一年就能前进180步,十年就有可能把别人甩开十万八千里。这就是行动的力量。所以我也要学会专注做好每一件事。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注,所以卓越。只要行动力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那也是成功。所以我申报了市级课题,参加了共同体的学习,希望自己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教师成长来自研究力。教师职业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在"做一名善于教育观察的老师""留痕,让你与众不同""要多一些实证研究"中,罗树庚老师提醒我们,教师要视自己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员,而不是执行教材的工作者,把教学过程做成一个观察、思考、改进、创生过程。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我在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来建立知识体系,使繁多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初中历史六本的知识就像一片知识海洋,如果将这片海洋有结构的表示出来,形成一幅全景图,这将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掌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利用思维导图使教师从总体上梳理教学框架,也能兼顾细节讲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成长来自反思力。反思即自我比较,反思在于发现问题,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罗树庚老师用"抓住灵感""学会系统思考""信息时代,守住我们的注意力"告诉我们:教学随笔与反思是我们逐渐成长的台阶,不断的积累方可攀上理想中的高峰;学习反思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人生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最后的认识就是:思想改变了,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了,行为就会改变;行为改变了,能力就会改变。能力有了,我们就逐渐具备了"融入、改变环境"的力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你经历了、努力了,为之而奋斗了,就是成功者。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

读完《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这本书我花了3天时间。这本书的书名起得很抓人眼球,“快速成长”是很多新任教师都想做到的事,而“如何”二字又仿佛在告诉我们——书里能找到答案。说实话,如果抱着这样目的去读这本书的话,会失望。这本书,并不是实用类的书,并不能作为成长的指南(依据《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中图书分类原则定义),封面提到的教师核心素养——内驱力/学习力/沟通力/行动力/反思力/研究力也是本书的基本要点,作者从这六个方面,以随笔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读完第一章我们就能发现作者的写作风格是偏随笔类,又有点议论文的感觉,陈述一点观点,然后用许多论据,身边的事例才证明这个观点,但个人感觉本章的所有内容读下来,其实只需要读完一遍后,只需要看目录就能知道作者想表达的了,和内驱力的主题并不大相关,因为我想知道的是什么是内驱力,怎样增强自己的内驱力,这一章中告诉了我应该做什么,却没有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个人认为本章的重点应该是《离闲人远一点》这章,要时刻警醒自己,别把消极人群当榜样,别让自己也同流合污。

《行动力》这一章有一部分可以指导我们日常备课/工作的经验或是小方法。例如:情景填空法,新入职教师是需要模仿其他名优教师的课堂的,那么在模仿的时候,可以看视频,不时地按下暂停键,想一想自己会如何处理,再看名师会怎样处理,两相对照。再例如对比学习,同一堂课,为什么两个人上的效果完全不一样?通过对比找出不足。在这一章节里,作者谈到了“多任务处理”的工作/生活方式使得我们却少了专注度,这和《反思力》这一章节里的内容“信息时代,如何守住我们的注意力”是同样内容,都强调专注的重要性。“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告诉了我们要学会模仿,先学会再创新;其他文章则提到了让自己变成一位有趣的教师,让课堂变得有趣,因为学生喜欢有趣的老师;《留心收集学生的思想火花》这一章与《反思力》的“抓住灵感”是同样观点,都强调随时记录整理的好处。

在整本书中,通过这两章的对比,我们能够发现,这本书的核心观点都在目录里面,每一篇小的文章都与主题关联性不大,因此可以进行检视阅读,挑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在这本书中,我认为值得阅读的章节有:《内驱力》离闲人远一点——时刻警醒自己;《反思力》学会系统思考——系统梳理教材,要既见树木,又见树林;《研究力》退一步海阔天空——文本解读能力;《沟通力》不要把认知冲突上升为情感冲突——对事不对人;《行动力》模仿不是意见丢人的事情,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模仿/专注;《学习力》阅读方式助推专业发展。

书读完了,读完的感受是这本书更适合新任教师在迷茫不知所措,内心教师理想动摇之时打鸡血之用;还有一个小小的作用就是能够提醒你该往哪儿走。至于书中提到的六种素养该如何提升,建议另找专业书籍学习。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

数学名师孙维刚说过—教学工作没有那么复杂,你只需要搞清楚三个问题就可以了。

一、学生在哪里?

二、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

三、我准备怎么把学生带到那里?

说起来很简单,落到实处就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要进行有效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即背学生。这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测试、练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对学生基础的认知。据学生的情况,我们确定在课堂中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和能力--即背教材、背目标。据教学目标我们合理利用教材,简化学习任务,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即背教学设计。当我们选择“怎么教”时,一定要做好情景预设,利用多种方式顺利让学生学到知识。

进行课堂有效教学就是能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

这本书的特点是,在书中不是讲这些素养的道理,也不是光讲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而是用一个个他所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教育故事,来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快速成长。在罗老师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的见解,如'以始为终''系统思考',可以看到他对于'分数'这样的常态事物有自己的新思考,可以看到他有'火红花、尖毛草和毛竹'等生活实物引申出独特的教育观点。读完这本书,有种获得向上的力量。

这本书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在书中罗老师承认老师的忙碌,承认老师需要面对太多没完没了的杂事、毫无意义的培训和名目繁多的检查,承认老师的收入低有待于提高,认为老师面对家长、社会的多元需求手忙脚乱是正常的。他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训我们要干什么,而是和我们并肩而战,告诉我们该干什么。

这本书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知道教师向上生长的力量来自内驱力。一辆发动机未启动的轿车,即便推的.人再多,推的力气再大,也永远跑不赢启动发动机,开得很慢的汽车。同样的道理,教师的快速成长原自觉醒,源自向上生长的内驱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但不知最好的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奋斗来的。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那说明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要想使自己快速的成长就得学会'逼'自己,'人是被逼出来的,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要经常与自己过不去,试着逼一逼自己,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所以,要想做一名不平凡的老师,就得从内部找原因,要有向上的愿望并付诸于行动。

罗树庚老师用'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留心收集学生的思绪火花'、'同一教案,两样课'这些策略,让你领悟到一个人即使把目标定得再高,措施计划订得再好,如果没有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所制订的措施计划就无法执行到位,所定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0.1永远大于0,立即行动,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每天前进半步,一年就能前进180步,十年就有可能把别人甩开十万八千里。这就是行动的力量。所以我也要学会专注做好每一件事。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注,所以卓越。只要行动力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那也是成功。所以我申报了市级课题,参加了共同体的学习,希望自己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教师职业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在'做一名善于教育观察的老师''留痕,让你与众不同''要多一些实证研究'中,罗树庚老师提醒我们,教师要视自己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员,而不是执行教材的工作者,把教学过程做成一个观察、思考、改进、创生过程。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我在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来建立知识体系,使繁多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初中历史六本的知识就像一片知识海洋,如果将这片海洋有结构的表示出来,形成一幅全景图,这将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掌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利用思维导图使教师从总体上梳理教学框架,也能兼顾细节讲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反思即自我比较,反思在于发现问题,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罗树庚老师用'抓住灵感''学会系统思考''信息时代,守住我们的注意力'告诉我们:教学随笔与反思是我们逐渐成长的台阶,不断的积累方可攀上理想中的高峰;学习反思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人生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最后的认识就是:思想改变了,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了,行为就会改变;行为改变了,能力就会改变。能力有了,我们就逐渐具备了'融入、改变环境'的力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你经历了、努力了,为之而奋斗了,就是成功者。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

作为一个刚刚走上岗位不到两年的年轻教师,我非常庆幸在前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这让我对于自己的教师生涯有了更强的动力和更明确的方向。

这本书总结了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六大要素: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和反思力。

首先是内驱力,教师的快速成长源于自我内心的觉醒。当我看到内驱力这一章时,有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深思:“你在为谁工作?”看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我就想起某一次讲座上听到的另外一个相似的问题:“是你需要这份工作,还是这份工作需要你?”

因为教师工作的繁琐,我听到过不少人抱怨被安排了这么多的杂事,抱怨这份教师工作远不是外人看来那样轻松,仿佛这份工作是自己不得已才做的,仿佛是在为别人而工作。其实,就像书里说的,“不论是从养家糊口赚取工资的角度,还是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角度出发,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说到底,我们不是为学校工作,不是为家长或者学生工作,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

拥有强大内驱力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太阳”型的教师。

就像一个小太阳,每天的状态都很稳定,自带能量,走到哪里哪里亮。这样的'教师不。

需要外界鞭策,而是拥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能够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想要有强大的内驱力,我们必须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把平凡、普通、琐碎的工作与责任感、担当精神紧密联系,让自己成为一台发动机,如此才能像太阳那样,拥有生生不息的能量源。

第二种核心素养是学习力,这包括了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个默默积累的过程。书中形象地用两种植物做类比,其中一种是火红花。在火红花最初成长的八个月里,它只有拇指般大小。但是到金秋十月,火红花就像着了魔法,它的枝叶花冠一天扩展3米。仅几天的时间,火红花便能迅速覆盖一亩地的面积,并绽放出光芒四射的大红花。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我们个人的成长学习也就像火红花的沉潜。作为教师,我们的沉潜就是苦练基本功,博览群书,醉心教学。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个人的学习速度。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学习、阅读,那么只能面临与时代脱节的命运。

第三是行动力,任何事情,只要开始去做,就不算太迟。

书中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模仿是成长的开始”。模仿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课堂是一段永远无法完全复制的奇妙旅程。就算拿着一样的教学设计,因为教师个人因素,因为学情等因素的不同,上出来的课一定是不一样的。对于教师而言的行动力,还有“留心收集学生的学习轨迹、思维轨迹和思想火花”。在工作的初期,每天忙着处理各种事务,虽然总是在做事情,但是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就会觉得不知这样忙碌的意义何在。

第四点是沟通力,交往与沟通是而且永远都是教学的核心。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师生、生生间群体生活时情感的激。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师生、生生间群体生活时情感的激荡、真情的体验。我们最怕遇到“特殊”学生或是家长,遇到了就会有所抱怨。其实,与特殊学生、家长打交道,对于老师来说,正是成长中可遇不可求的良机。既然已经遇到问题了,那么不如坦然一些,将解决问题当做研究问题,或许会有额外的收获。

交流的基础是学会换位思考,重点是不要把认知冲突上升为情感冲突。简单来说就是对事不对人,意识到家长与教师是教育观念产生了不同的认知,而不能上升到双方在情感上产生相互排斥的地步。

第五是研究力,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研和教其实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我们需要带着研究的情态去工作: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一边研究,一边反思总结。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教授某一门学科,我们要经常研究学科知识结构、学科培养目标、学科评价体系,要有既见树木,更见树林的智慧。

最后是内省力,有这样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镜子前面,外面有几百双精锐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窥视你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你。”现在作为一个一年级的新教师,我每天都面对着班上四十多面“镜子”,我时刻都在从这些“镜子”里反观自己工作的得与失,从这面“镜子”中我也获取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这本书实在是让我受益良多,不禁感叹真的要坚持阅读,要选好书阅读。“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人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我不知道要多努力才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但是我愿意以书做舟,不断实践、反思,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自在舒展地成长!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作文

成立名师工作室是当前推动优秀教师成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归家疃小学名师工作室的导师之一,我已经主持自己工作室工作一年多的时间了。回顾一年多的工作,我感觉要想更好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引领优秀教师的快速发展,应特别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合理选择培养对象这里所说的“合理选择”主要有五点:一是要选择那些发展欲望强、主动性高,有坚定的职业理想、职业信念的教师作为培养对象。这既是对大量优秀教师成长因素分析的结果,也是工作实践中所得出的结论。名师工作室是教师发展的一个新生资源,他不可能面向更多的教师,必须选择那些有内在动力的人选。二是选择的培养教师在教育教学诸方面要有一定的积累。这里指的积累既包括表彰、荣誉、教研成果、公开课优质课等硬件的积累,更包括业务能力、业务水平的内功积累,以及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三是选择的培养教师在教育教学的个性方面应与导师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对象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四是导师和培养对象之间应互相认同、互相信任,建立良好发展心理基础。五是名师工作室培养对象的确定,要避免单纯的组织行政部门给配对的做法。应以教师个人申报(体现自主发展的要求及对导师的认可),业务主管部门的初步审查,导师通过听课、座谈等调研方式后拿出的初步意见和理由,最后由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审核批准。

要有科学的培养任务和培养目标不管是哪一个级别的名师工作室,选择的培养对象都应该是系统中的佼佼者。对于他们的发展,应该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思想与观念、教学的风格与特色、班级管理与学生管理,以及教研科研的能力等方面有一个总体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导师还应该结合不同培养对象的个性特点,对他们提出具体的个性发展方向和要求。比如有的发展重点定位在课堂教学,有的定位在课题研究,有的定位在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等等,而且在每一个大的方向之下还可以追求更加具体的特色。总之,名师工作室的培养对象应该是追求成为全面优秀而又有个性的教师。每位培养对象应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定出自己在培养周期内的发展规划,设计自己成长的蓝图。

师和培养对象的很多工作不是在八小时以内能够完成的,更多的是在业余时间,在双休日,名师工作室工作应寻求自由与纪律的结合。

注意名师工作室工作的阶段性特点前面谈到工作室工作的总体任务目标的确定,在工作展开时,还要注意阶段任务的不同。在工作室成立的初期,应以对培养对象的调查研究、制定规划任务为主。比如要了解培养对象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的情况,以及课堂教学的风格与特点等等。第二个阶段应着眼于培养对象的全面提高,这是完成培养任务和培养规划的一个主要时期。第三个阶段是追求培养对象的个性发展阶段,应使培养对象在某个方面有突破性的发展和进步。第四个阶段是总结提升阶段。系统地对工作室工作、对培养对象的发展进行疏理提炼,总结经验,反思不足。

突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导师和培养对象的成长经历和成长轨迹,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模式和活动内容,导师和培养对象的典型教育教学经验,所有这些都将对区域内的教师群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帮助。因此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一方面要求工作室的工作要能面向学科教师开放活动内容,扩大工作的影响;另一方面,名师工作室也应该安排一定数量面向区域内教师的指导性工作,担负起引领和带动作用。

加强对名师工作室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名师工作室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形式,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和培养对象的专业自觉。为保证工作室工作的开展,相应的主管部门要抓好对其的管理与评价。一方面抓好导师对名师工作室工作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调控,建立阶段总结汇报制度。

名师工作室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形式,有很多问题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思考。我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总结、不断反思,逐步完善名师工作室的机制与模式,名师工作室一定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优秀教师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笔记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有时候,为了给孩子创设一种氛围,也会装装样子,但一般读不到心里去。但拿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个个贴合实际的案例,一件件发生在身上的困惑,在书中都可以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所以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并且及时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从教十余年,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只是按部就班的上课、工作。生活的平淡无奇,没有通宵达旦的痛苦经历,更没有和同仁们好好磨一节课,看到别人有什么成就,会羡慕一天两天,过后又成了云烟随风飘走,继续着往常。我从来没有逼过自己,没有挑战过自己,我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缺乏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我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作为底气。

读了罗老师的这本书,我时刻监督、鼓励自己,从一节课开始改变,多多观看教育大家的优秀课例,不仅仅看历史这一科目的,集思广益,全面学习,最初阶段,哪怕是拿来主义,拿的完美也可以,因为罗老师说过,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备课方面,原来准备三个历史材料,现在要准备十个,认真努力筛选,哪个更和课文课标相符,用哪句话解释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备课上下足功夫;课中、课后及时写出反思,作出调整,以备来年可以再利用,这样既能给自己的工作留下痕迹,也能积累丰厚的材料,当机会来了,才能带着满满的正能量敢于挑战。

我们身边的学生,有优秀的让人羡慕,恨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他,也有调皮捣蛋让人讨厌,感觉无可救药的,学习了罗老师的文章,我的心态平静了很多,善待每一位学生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善待学生,更需要我们谨小慎微。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个眼神、动作,不经意的一句话语,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迈进211重点大学的校门,我们更多的是普通人中的一员,老师要有广阔的胸怀,高规格的人生格局,那才叫真正的师爱,我们需要包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不能局限于他要背过哪个题目,更应该教他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屈服,不抑郁。

书是最高档次的美容品,最有效的营养剂。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人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罗老师简单通俗又富有哲理的话语中,看出一个老师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读书可以提高教师执教能力,读书可以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行,所以读书应该是日常,而不是感觉应该读书时,或者知识贫乏时再读书,我希望以此读书活动为契机,净化自己的心灵,打开心扉,提升自己,走进学生,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增添一笔亮色。

我一直记得一句话,你希望你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我希望我可以。我希望我儿子可以遇到一个有趣、博学的老师,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成长。我一直努力成为一个这样的老师。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笔记

时光匆匆,一年过去了,站在讲台的这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这一年的时间,从开始的迷茫到初步掌握教学工作,回头看看自己,犹如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慢慢长大、慢慢适应。

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教什么、无论教多久,永远要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在工作中总是会碰到新问题,那么如何不断强大自己去解决新的问题?学习了罗树庚老师的《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书给我很大启发,他用"可以看懂"的语言娓娓道来。

人的本性喜甜厌苦;喜宽松厌严厉。故步自封是对自己的溺爱,何不突破自己,挑战自我?从入职到现在,参加过许多培训,每次培训中聆听名师的讲座、课堂或者个人分享,每个名师背后都有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地修改教案,无数次地磨课。甚至有的名师细致到查阅多种教材,进行深度分析对比,常常对一个数学概念"耿耿于怀"。何不学学他们,逼一逼自己,回头看看,这也是一次成长。

所以,像罗树庚老师所说;当下,对于年轻教师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路径是用现代技术追赶大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教育下,多多学习新技术、与时俱进,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需要"糖衣炮弹"盐很重要,但我们不能因为重要,就直接用勺子舀着吃。同样,知识很重要,但我们不能直接灌给孩子们。我们要给知识包上一层甜甜的糖衣,让孩子们喜欢这枚包着糖衣的炮弹。

常常羡慕这样的老师,说话幽默,童心未泯,和孩子们在一起像活宝,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第一年接手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抓住一年级小朋友们的心?从同办公室的周老师那学习了一些,从物质的奖励、真心的夸赞到有趣的课堂。努力把自己变成一枚糖衣炮弹,创设有趣的情境,它犹如一把领着孩子进门的金钥匙。

成为一名好教师、特别是一名好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会理解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学生们如何爱别人。做一名好老师,关心学生,不能只表现在语言上,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学生生病,轻轻关心几句,为他送上一杯暖暖的开水,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爱,就具有了凝聚力。

成为一名好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班主任不要总是高高在上,动不动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热爱你这位老师,才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才会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爱学生,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如果学生从来不向他们的老师敞开心扉,学生的心灵之门打不开,那么教育就无法进行。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任何教育都是无效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彼此促进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只有获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让学生主动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灵窗口,老师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教育工作必然会事半功倍的。

一路前行,我们需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为寻找更好的自己。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加油!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笔记

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就像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壶水。而我们的精力和时间就好比烧水的柴火,是有限的。

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造就成功者。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将其作为我们的座右铭,在职业的征途中不断奋进。

举不胜举的事实告诉我们,专注造就成功。在教育界,同样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教育名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有多次机缘可以调离教育系统,但她一生钟爱教育,如今虽已至耄耋之年,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她的座右铭。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为了当老师,6年里向上级提交了150多份申请报告。他说:“我是为教育而生的。”数十年来,他痴心教育,醉心改革,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尝试教育的创始人邱学华,对小学数学教学痴心一片,创立了“尝试教学法”,建构了“尝试教育理论”。

今天,我们选择了当老师,从事教书育人这项事业。既然选定了教师这壶水,我们就应该集中火力把教师这壶水烧开。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初三三个班的物理。大家都知道,今年由于疫情的缘故,孩子们只能在网上听课,由于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家长的重视不够,从而使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很多学生对基本的物理概念都不了解,计算能力更是一塌糊涂。这就是摆在我面前的一壶水,而且是一壶冰冷的水。所以我只能在上课过程中一边讲新知识,一边联系旧知识。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集中精力去烧这壶水,不管我能不能把这壶水烧开,如果能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得到家长的认可也不枉“教师”这个称呼。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心得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这本书的罗树庚老师,用轻松明快的笔调,把教师成长这个大主题说得非常明朗。在教师成长的各个阶段阅读此书,都能得到启发。

作为一个刚刚走上岗位不到两年的年轻教师,我非常庆幸在前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这让我对于自己的教师生涯有了更强的动力和更明确的方向。

这本书总结了教师专业开展必备的六大要素: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和反思力。

首先是内驱力,教师的快速成长源于自我内心的觉醒。当我看到内驱力这一章时,有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深思:“你在为谁工作?”看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我就想起某一次讲座上听到的另外一个相似的问题:“是你需要这份工作,还是这份工作需要你?”

因为教师工作的繁琐,我听到过不少人抱怨被安排了这么多的杂事,抱怨这份教师工作远不是外人看来那样轻松,仿佛这份工作是自己不得已才做的,仿佛是在为别人而工作。其实,就像书里说的,“不管是从养家糊口赚取工资的角度,还是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角度出发,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说到底,我们不是为学校工作,不是为家长或者学生工作,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

就像一个小太阳,每天的状态都很稳定,自带能量,走到哪里哪里亮。这样的教师不需要外界鞭策,而是拥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能够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想要有强大的内驱力,我们必须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把平凡、普通、琐碎的工作与责任感、担当精神紧密联系,让自己成为一台发动机,如此才能像太阳那样,拥有生生不息的能量源。

学习是一个默默积累的过程。书中形象地用两种植物做类比,其中一种是火红花。在火红花最初成长的八个月里,它只有拇指般大小。但是到金秋十月,火红花就像着了魔法,它的枝叶花冠一天扩展3米。仅几天的时间,火红花便能迅速覆盖一亩地的,并绽放出光辉四射的大红花。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我们个人的成长学习也就像火红花的沉潜。作为教师,我们的沉潜就是苦练根本功,博览群书,醉心教学。现在这个高速开展的社会,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个人的学习速度。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学习、阅读,那么只能面临与时代脱节的命运。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笔记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这本书的作者罗树庚老师,用轻松明快的笔调,把教师成长这个大主题说得非常明朗。在教师成长的各个阶段阅读此书,都能得到启发。

作为一个刚刚走上岗位不到两年的年轻教师,我非常庆幸在前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这让我对于自己的教师生涯有了更强的动力和更明确的方向。

这本书总结了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六大要素: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和反思力。

首先是内驱力,教师的快速成长源于自我内心的觉醒。当我看到内驱力这一章时,有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深思:“你在为谁工作?”看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我就想起某一次讲座上听到的另外一个相似的问题:“是你需要这份工作,还是这份工作需要你?”

因为教师工作的繁琐,我听到过不少人抱怨被安排了这么多的杂事,抱怨这份教师工作远不是外人看来那样轻松,仿佛这份工作是自己不得已才做的,仿佛是在为别人而工作。其实,就像书里说的,“不论是从养家糊口赚取工资的角度,还是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角度出发,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说到底,我们不是为学校工作,不是为家长或者学生工作,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

就像一个小太阳,每天的状态都很稳定,自带能量,走到哪里哪里亮。这样的教师不需要外界鞭策,而是拥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能够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想要有强大的内驱力,我们必须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把平凡、普通、琐碎的工作与责任感、担当精神紧密联系,让自己成为一台发动机,如此才能像太阳那样,拥有生生不息的能量源。

学习是一个默默积累的过程。书中形象地用两种植物做类比,其中一种是火红花。在火红花最初成长的八个月里,它只有拇指般大小。但是到金秋十月,火红花就像着了魔法,它的枝叶花冠一天扩展3米。仅几天的时间,火红花便能迅速覆盖一亩地的面积,并绽放出光芒四射的大红花。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我们个人的成长学习也就像火红花的沉潜。作为教师,我们的沉潜就是苦练基本功,博览群书,醉心教学。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个人的学习速度。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学习、阅读,那么只能面临与时代脱节的命运。

书中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模仿是成长的开始”。模仿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课堂是一段永远无法完全复制的奇妙旅程。就算拿着一样的教学设计,因为教师个人因素,因为学情等因素的不同,上出来的课一定是不一样的。对于教师而言的行动力,还有“留心收集学生的学习轨迹、思维轨迹和思想火花”。在工作的初期,每天忙着处理各种事务,虽然总是在做事情,但是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就会觉得不知这样忙碌的意义何在。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师生、生生间群体生活时情感的激荡、真情的体验。我们最怕遇到“特殊”学生或是家长,遇到了就会有所抱怨。其实,与特殊学生、家长打交道,对于老师来说,正是成长中可遇不可求的良机。既然已经遇到问题了,那么不如坦然一些,将解决问题当做研究问题,或许会有额外的收获。

交流的基础是学会换位思考,重点是不要把认知冲突上升为情感冲突。简单来说就是对事不对人,意识到家长与教师是教育观念产生了不同的认知,而不能上升到双方在情感上产生相互排斥的地步。

研和教其实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我们需要带着研究的情态去工作: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一边研究,一边反思总结。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教授某一门学科,我们要经常研究学科知识结构、学科培养目标、学科评价体系,要有既见树木,更见树林的智慧。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镜子前面,外面有几百双精锐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窥视你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你。”现在作为一个一年级的新教师,我每天都面对着班上四十多面“镜子”,我时刻都在从这些“镜子”里反观自己工作的得与失,从这面“镜子”中我也获取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这本书实在是让我受益良多,不禁感叹真的要坚持阅读,要选好书阅读。“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人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我不知道要多努力才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但是我愿意以书做舟,不断实践、反思,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自在舒展地成长!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们全镇教师专业成长读本是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讲演录,虽没看完,但给予我的启发感受还是挺多的。

1、什么是一个好老师?

2、什么是一个好学生?

3、什么是一堂好课?

而要成为一个好老师就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

1、追求有效教学。

2、成为有效教师。

3、过有主题的生活。

追求有效教学要靠有效备课、有效讲课、有效管理来完成。这三者缺一不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有效备课为有效讲课打基础,有效讲课为有效管理铺道路。

那如何成为有效教师呢?首先,这个教师要有主动精神;其次,这个教师要有乐观心态;再次,这个教师要有生活情趣。只有具备了上述的三个条件,我们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我们还应当学会规划自己的未来。规划即研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非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所以我们教师要通过继续学习,实际的行动研究,亲身的叙事研究来努力实现自己的规划。

手捧刘教授的讲演录,阅读着一行行有灵性的文字,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但是对我们的回报却是丰厚的。因此,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努力增强自身的知识能力,积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学会与学生的交流,学会与教师的交流,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心得

书中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模仿是成长的开始”。模仿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课堂是一段永远无法完全的奇妙旅程。就算拿着一样的教学设计,因为教师个人因素,因为学情等因素的不同,上出来的课一定是不一样的。对于教师而言的行动力,还有“留心收集学生的学习轨迹、思维轨迹和思想火花”。在工作的初期,每天忙着处理各种事务,虽然总是在做事情,但是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就会觉得不知这样意义何在。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师生、生生间群体生活时情感的激荡、真情的体验。我们最怕遇到“特殊”学生或是家长,遇到了就会有所抱怨。其实,与特殊学生、家长打交道,对于老师来说,正是成长中可遇不可求的良机。既然已经遇到问题了,那么不如坦然一些,将解决问题当做研究问题,或许会有额外的收获。道,对于老师来说,正是成长中可遇不可求的良机。既然已经遇到问题了,那么不如坦然一些,将解决问题当做研究问题,或许会有额外的收获。

交流的根底是学会换位思考,重点是不要把认知冲突上升为情感冲突。简单来说就是对事不对人,意识到家长与教师是教育观念产生了不同的认知,而不能上升到双方在情感上产生相互排斥的地步。

研和教其实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我们需要带着研究的情态去工作: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一边研究,一边反思总结。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教授某一门学科,我们要经常研究学科知识结构、学科培养目标、学科评价体系,要有既见树木,更见树林的智慧。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镜子前面,外面有几百双精锐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窥视你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你。”现在作为一个一年级的新教师,我每天都面对着班上四十多面“镜子”,我时刻都在从这些“镜子”里反观自己工作的得与失,从这面“镜子”中我也获取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这本书实在是让我受益良多,不禁感慨真的要坚持阅读,要选好书阅读。“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人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我不知道要多努力才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但是我愿意以书做舟,不断实践、反思,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自在舒展地成长!说实话,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有时候,为了给孩子创设一种气氛,也会装装样子,但一般读不到心里去。但拿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个个贴合实际的案例,一件件发生在身上的困惑,在书中都可以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所以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并且及时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从教十余年,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只是按部就班的上课、工作。生活的平淡无奇,没有通宵达旦的痛苦经历,更没有和同仁们好好磨一节课,看到别人有什么成就,会羡慕一天两天,过后又成了云烟随风飘走,继续着往常。我从来没有逼过自己,没有挑战过自己,我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缺乏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过硬的根本功作为底气。读了罗老师的这本书,我时刻监督、鼓励自己,从一节课开始改变,多多观看教育大家的优秀课例,不仅仅看历史这一科目的,集思广益,全面学习,最初阶段,哪怕是拿来主义,拿的'完美也可以,因为罗老师说过,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备课方面,原来准备三个历史材料,现在要准备十个,认真努力筛选,哪个更和课文课标相符,用哪句话解释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备课上下足功夫;课中、课后及时写出反思,作出调整,以备来年可以再利用,这样既能给自己的工作留下痕迹,也能积累丰厚的材料,当时机来了,才能带着满满的正能量敢于挑战。

我们身边的学生,有优秀的让人羡慕,恨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他,也有淘气捣蛋让人讨厌,感觉无可救药的,学习了罗老师的文章,我的心态平静了很多,善待每一位学生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善待学生,更需要我们谨小慎微。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个眼神、动作,不经意的一句话语,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

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迈进211重点大学的校门,我们更多的是普通人中的一员,老师要有广阔的胸怀,高规格的人生格局,那才叫真正的师爱,我们需要包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不能局限于他要背过哪个题目,更应该教他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屈服,不抑郁。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笔记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这本书是罗树庚老师总结自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这本书很大的特点是,他在书中不是讲这些素养的道理,也不是光讲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而是用一个个他所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教育故事,引发自己的思考、感想和议论。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良多,教师的快速成长原自觉醒,源自向上生长的内驱力。

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有了目标,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使一个人的行为变成有内在联系的有意义的行动。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喜好和追求,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要学会目标管理法,用一个一个小目标铺设自己的成长、成功之路。有梦想,并朝着一个个目标努力,你一定会成功。只要有目标、梦想,不管什么时候上路都不晚。

人是被逼出来的。人的本性里,大都喜甜,厌苦;喜宽松,厌严厉;喜情趣,厌刻板;喜自在,厌强迫。固步自封,顺其自然,其实从某种角度讲是对自己的一种溺爱。突破自我,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一种逼迫。每个人都应该尝试逼自己一把,否则,你就不会知道,自己还可以成长得更优秀。

输不起,你就长不了。我们每个人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我们的路。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只有敢于直面失败与挫折,我们才能越挫越勇。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输不起,我们就成长不了。

对于我来说,从一名普通教师迈步进入班主任工作中,其实就是在逼自己一把,逼自己一把使自己在工作中得到进一步锻炼提升。记得在刚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时候,对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非常迷茫,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学生餐厅卫生总是打扫不彻底,总有扣分现象,我便向有经验的任志澍老师进行请教,对于细节性问题需要指派学生专门进行负责,检查要彻底,通过他的'帮助,班级餐厅卫生一直很好。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从一个一个小目标开始做起,一个学期下来班级整体表现都很突出。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有挫折也有失败,但只要认定目标,努力去实现,一定会成功。

我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你经历了、努力了,为之奋斗了,就是成功者。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心得体会

9月,我们学校选取了罗树庚老师的新书《教师如何快速成长》来学习。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这本书给我的一些迷茫带来了新的启发。认真读完、梳理清楚后写了这篇感受。

这本书是罗树庚老师总结自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明晰了教师快速成长必备的六大素养,即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反思力。这本书可以帮助那些不甘平凡的、不放弃成长的老师少走弯路,让更多的教师摆脱成长困境,突破成长瓶颈,成为高效能的幸福教师。

这本书的特点是,在书中不是讲这些素养的道理,也不是光讲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而是用一个个他所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教育故事,来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快速成长。在罗老师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的见解,如“以始为终”“系统思考”,可以看到他对于“分数”这样的常态事物有自己的新思考,可以看到他有“火红花、尖毛草和毛竹”等生活实物引申出独特的教育观点。读完这本书,有种获得向上的力量。

这本书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在书中罗老师承认老师的忙碌,承认老师需要面对太多没完没了的杂事、毫无意义的培训和名目繁多的检查,承认老师的收入低有待于提高,认为老师面对家长、社会的多元需求手忙脚乱是正常的。他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训我们要干什么,而是和我们并肩而战,告诉我们该干什么。

这本书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教师成长来自内驱力。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知道教师向上生长的力量来自内驱力。一辆发动机未启动的轿车,即便推的人再多,推的力气再大,也永远跑不赢启动发动机,开得很慢的汽车。同样的道理,教师的快速成长原自觉醒,源自向上生长的内驱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但不知最好的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奋斗来的。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那说明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要想使自己快速的成长就得学会“逼”自己,“人是被逼出来的,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要经常与自己过不去,试着逼一逼自己,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所以,要想做一名不平凡的老师,就得从内部找原因,要有向上的'愿望并付诸于行动。

教师成长来自行动力。罗树庚老师用“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留心收集学生的思绪火花”“同一教案,两样课”这些策略,让你领悟到一个人即使把目标定得再高,措施计划订得再好,如果没有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所制订的措施计划就无法执行到位,所定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0.1永远大于0,立即行动,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每天前进半步,一年就能前进180步,十年就有可能把别人甩开十万八千里。这就是行动的力量。所以我也要学会专注做好每一件事。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注,所以卓越。只要行动力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那也是成功。所以我申报了市级课题,参加了共同体的学习,希望自己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教师成长来自研究力。教师职业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在“做一名善于教育观察的老师”“留痕,让你与众不同”“要多一些实证研究”中,罗树庚老师提醒我们,教师要视自己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员,而不是执行教材的工作者,把教学过程做成一个观察、思考、改进、创生过程。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我在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来建立知识体系,使繁多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初中历史六本的知识就像一片知识海洋,如果将这片海洋有结构的表示出来,形成一幅全景图,这将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掌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利用思维导图使教师从总体上梳理教学框架,也能兼顾细节讲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成长来自反思力。反思即自我比较,反思在于发现问题,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罗树庚老师用“抓住灵感”“学会系统思考”“信息时代,守住我们的注意力”告诉我们:教学随笔与反思是我们逐渐成长的台阶,不断的积累方可攀上理想中的高峰;学习反思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人生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最后的认识就是:思想改变了,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了,行为就会改变;行为改变了,能力就会改变。能力有了,我们就逐渐具备了“融入、改变环境”的力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你经历了、努力了,为之而奋斗了,就是成功者。

作者简介:李兴兰,陵城二中教师。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