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论文(实用16篇)

时间:2023-12-13 16:02:43 作者:LZ文人

学习是一种享受,只有对学习充满热爱和兴趣,我们才能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我们为大家收集了几篇非常出色的学习总结,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相应的调查分析,了解发现学习在中学理科课堂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发现学习;理科;课堂教育布鲁纳在其《发现的行为》一文中强调指出,发现学习有能提高智慧的潜力、有利于学会发现探索方法、有助于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有利于所学材料的保持四个方面的作用。而桑新民教授认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个体的发展中都是必需的,学校教育中的接受学习结合发现学习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然而,发现学习究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如何,我们对此做出了调查。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研对城市和城镇中不同中学的学生发放问卷106份,回收106份,有效问卷106份,问卷有效率为100%。根据调查数据表明,调查对象中学生生源地有57.54%是城镇,42.46%是城市。有24%的学生认为经常出现由于实验设备不足而无法完成实验或是不开展实验的情况,当中生源地为城镇的占95%。另外,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应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仅占15%,且均为城市学生。教材内容方面,仅有21%的学生认为教材能经常给出学生自主探讨知识的方法指导,约有29%的学生认为教材基本没有涉及此方面的内容,其余认为教材仅仅是偶然涉及。教师教学方面,仅有22%的学生认为经常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对于学生方面,有近70%的学生认为自主探究知识是有趣的学习方式并认为发现达到学习目的的难度不大。而且有95%的学生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认识到发现学习的优点。在考试评价方面,有75%的学生认为考试中会出现考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题目。

二、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发现学习在中学理科课堂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方面的问题:

1.课堂设备条件。自主探究学习要求一定的实验设备,足够的实验设备是进行发现学习的基础。然而,从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学校实验设备不足是影响发现学习的重要因素,设备条件连一些基础简单的探究实验都不能满足。在城市中,学校的实验设施比较齐全,且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基础简单的探究实验。但是,由于很多实验考虑到操作难度及安全问题,即使有相应的实验设备都不建议学生自主操作。这时候利用虚拟实验室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而且城市中大部分学校都具备虚拟实验设备条件。然而数据表明,仅仅只有15%的学校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

2.教材内容方面。

根据数据显示,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很多教材并没有很好地体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原则。很多教材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没有教会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能力,教材内容深深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自学方式。目前,发现学习的观念没有深入到教材内容,所以教师的'教学方面就无从谈起。

3.教师教学方面。数据表明,发现学习的方式还没有深入到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对此,我们对某些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很多教师表示,发现学习比接受学习花费更多的教学时间,很容易影响规定的教学进程。布鲁纳说:“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然而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发现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比通过学习别人的发现理解深刻得多,记忆牢固得多。教师向学生脱离情境地灌输一大堆知识往往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复习。而相反地,发现学习能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理解知识,更具学习效果。

4.学生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络不同程度地了解到自主探究的好处。数据表明,很多学生都对发现学习的方式有兴趣。更多学生希望能亲自动手发现原理和规律,这比只是接受教师灌输有趣得多。由此表明,发现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5.考试评价方面。数据表明,在考试中都或多或少地能体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发现学习不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也是应试的需要。

三、建议。

综上所述,就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1.加强教育设施的投入建设,让城镇教育实验设施得到完善。

2.有条件的学校应重视虚拟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探究学习环境。

3.加深教材改革,体现探究学习的原理,引导学生和教师运用发现学习。

4.教师应全面认识到发现学习的优点,在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中有机地结合发现学习。5.深化考试制度的改革,加大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初中化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论文

3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研中心组织的中考研讨会,学习了从老师关于2014年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知识网络的构建,以及去年中考的典型试题分析。通过学习,有助于我们把握中考方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复习;另外我们还聆听了三位优秀教师的复习策略,并观摩了一节复习示范课,觉得受益匪浅,对于自己的复习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学习和交流,我进一步把握了中考的考点,对试题命题的方向有了全新的认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和解决。

在本次培训中,我感觉自己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是三位优秀教师关于复习策略的交流。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所在,制定好有效可行的复习计划,避免盲目行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觉得城里中学的一位老师提出的“明确复习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作为初四的化学教师很辛苦,面对每一届新生,想到家长的殷切期望,总觉得责任重大。为了争得更多的复习时间,我们常常会忘却身心的疲惫,四处搜罗信息和资料,并进行精细的加工,在课堂讲解中,更是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而学生始终处于听、记的被动地位,成为知识、信息重复的接收者。这样,学生可能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全神贯注的状态。“复习课没意思”成为很多学生的心声。因此,教学相长,俯身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表现为学习新知,也应该体现在复习课中,而教师应该是复习的动员者、引导者、观察者和反思者。通过学习,我也发现自己在教学和复习中存在的许多弊端和不足:第一轮回归课本的复习只是对知识点的重复和讲解,知识点讲的比较多,结合实例的讲解比较少,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主动整理知识点和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的机会比较少,缺乏对知识的整合和梳理练习;通过这次培训,我会进一步修改自己的复习计划,将一部分原计划中老师讲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整理和归纳,注重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与互助。比如说在第一轮复习中,部分内容可以采取教师给出考点,让学生梳理总结知识点,整理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之后再针对考点做几道典型的题目进行巩固和提升。

针对近几年试题探究性、开放性以及注重考察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等特点。第二轮复习应着重对初中化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行概括,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并贯穿适当的专题训练、综合训练,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复习中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具有规律性的基础内容让学生探究,使学生逐步掌握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举一反三,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探究题目。

这次培训对我们的复习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培训,我进一步把握了中考的考点和命题方向,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复习计划,相信通过努力,定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尝试论文

摘要: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近年来逐渐在各个学校盛行开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实际上就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实际上还是存在“课堂有效性低”“老师少引导”“学生少思考”等问题的。众所周知,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化学这一门学科,学生从初三才开始接触,学习的是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又关系到以后的化学水平。因此,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组学习,就是一种近年来逐渐在各个学校盛行开来的教学模式,它实际上就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我们先来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成员参与面不等。通过观察会发现,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讨论时积极活跃的总是个别学生,其他只是当个旁观者,偶尔“嗯”“额”两声。而且积极活跃的通常是学习好的学生,老师上课为了提高速度,也经常抽学习好的同学回答问题,这使得小组其他成员的参与度低,参与面不均衡。在讨论时,就容易造成学习好的学生“一言独断”,变成优生主宰小组。久而久之,学习一般或困难的学生就会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这样的话,小组学习的实质就变了。

2.师生互动少。课堂不是老师的课堂,也不完全是学生的课堂,而是师生共同的课堂,课堂效率应该由师生共同提上去。目前,课堂上师生互动少,学生不敢主动向老师询问,在老师面前讨论拘束,不敢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老师有时为了加快课堂效率,也减少了提问的次数,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发言空间。老师在学生心中还是严师的角色,师生不能融入到一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小组学习只是名义上的,不利于课堂有效率地进行。

3.小组学习只是限于形式。有时学校组织听课,老师会为了应付领导,提前进行演练,提前把答案和小组中要发言的同学安排好,到时候在课堂上按照排练的内容直接进行。学生们装作进行热烈的讨论,看上去课堂气氛很是活跃。而实际上,由于只是走个形式,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仔细一听会发现,许多学生讨论的都是题外话。讨论只是限于形式,学生没有进行真正的思考,这样,课堂讨论的目的就无法达到。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老师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以强带弱,尽量在每一个小组里面都分配最少一个学习成绩差不多,积极活跃的学生,让他们带动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合作,共同讨论。老师在抽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应选择那些活跃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要肯定每一位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应该鼓励他们,肯定他们正确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2.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合理。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老师应该提出合理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们去讨论。因此,这要求老师必须熟知课本内容,知道课程的主旨重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要是依据教材,根据课程目标的,这样才会有重点性。另外,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值得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去思考,去扩散思维。由于学生只处于初学化学阶段,因此老师应提出适合这个阶段学生思考的问题,难易要适中。比如,在关于如何制取氧气这一实验中,学生可以探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对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药品(双氧水,高锰酸钾的选择以及原因)的探究,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探究,对所制取的气体的检验方法的探究等,是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和这样做的原因,这些问题需不需要都让学生去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做出选择。

3.师生之间有适当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不再那么枯燥无味。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要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老师也应主动参与进去,主动询问学生的意见,对于有点茫然的小组,老师也要积极引导,给他们启示,营造出和谐的讨论气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在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时,教师更多的应是一个指导者。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只是初步开始,许多老师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陈旧的那一套模式,但是随着教改深入继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会陆续地被各大高校所接受,选用合理的小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2]刘亚伟.如何让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j].福建教育.08期。

[3]黄明月.浅议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j].数理化学习.2009期。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论文

“德育渗透”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四点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抓住教材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课文大多是名篇佳作,语言文字规范、典型,思想性极强。其中有革命先烈的英勇不屈,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科学家、文学家的杰出贡献,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有如诗如画的锦绣江山,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如《诚实与信任》、《九色鹿》等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母亲的恩情》、《第一次抱母亲》、《沉香救母》等课文可以让学生感受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感悟母亲的爱,理解孝子情怀,从而激发对母亲崇敬和爱戴,并学会表达爱……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的活的教材,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以语文知识为基础,选准文与“道”的结合点,做到以文传道。

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情感目标是:在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为了能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从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入手,为后面体会老人的自强不息作好铺垫。“我”与扫路人对话是教学的重难点,表现了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性格。我让学生走进文本研读,认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引导学生通过老人朴素的话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体会出天游峰扫路人的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抓住写作的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首先在审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种启迪。其次在引导学生怎样立意、选材中进行德育。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亲耳所闻、亲眼所睹的有真情实感的材料,把握德育契机,把作文与育人逐步统一起来。

一次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二十年后的我》,部分同学怀揣着“大款梦”、“大官梦”、“明星梦”……为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导入环节,我引入了爱迪生从小立志,发明电灯的故事,再引导学生畅谈理想,展望未来。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认识到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就要从现在起就要脚踏实地、付出努力。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学生写起文章来自然水到渠成。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每个有利时机,自觉地、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这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三、抓住活动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来临之际,我班举行了“红领巾心向党,少先队争四好”诗歌朗诵会,比赛中同学们精神饱满、表演极具感染力,《党是太阳,我是花》、《颂歌献给党》、《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同学们以真实的感受声情并茂地祝福祖国、讴歌中国共产党中在9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爱党的情怀。

这些体验活动的积聚,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发现自我,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使思想品德的养成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意识。

四、抓住作业的批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例如,我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曾发现有同学这样用“只有……才……”造句,“只有别人帮助我,我才去帮助别人。”我把这个同学找来跟他讲明了助人为乐的道理,使他明白了应该如何“助人为乐”。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承担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任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新时代少年儿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结合语文课文特点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动力,让德育雨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论文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通过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主要体现为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探究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自主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伙伴身份参与学生的实验、调查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探究的发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善于激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带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熟石灰的化学性质,要求同学们分组试验。学生各取一定量的石灰水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1~2滴酚酞溶液,结果溶液变红了。同学们观察到此现象后,惊呼道:这就是盆中的“血”。从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对常见碱的其他性质的探究学习中。

二、叠现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新课程主张教师要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即针对相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逐个展开相应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如在学完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备后,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此,教师特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1:要设计一个制备气体的装置,你要从哪几方面考虑?

问题2:怎样设计装置可以使实验操作简便?

问题3:你能否设计一个随用随制的装置?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可能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不足。随着问题的逐个解决,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上获得了温故知新的良好收益,而且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的能力层面上也获得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

三、开展探究性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环节的前后联系,开展探究性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学到课堂上、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而且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创造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时,教师可设计一节综合实践课,主要以五个话题作为展示学生实践探究的成果。第一,水的重要性。第二,水资源的缺乏。第三,水的污染。第四,水的净化处理。第五,我国政府治水的方略等等。这些话题都要求学生课前尽量通过教科书、资料、报纸、电视、网络等方式收集信息,采取水样,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污水净化处理等。

作为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不能一味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推理、解疑,在不断求索中完成学习过程。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被最大程度地激发,个性的优势也得到充分的施展,达到了让每一位学生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尝试论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三河中学)。

小组学习模式是当前基础教学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被动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思维的碰撞对化学课堂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模式应用到化学课堂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为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将“灌输式”转变为“小组学习课堂”

在新授课的过程中,实施小组学习模式就是要直接冲击传统的灌输式课堂,不仅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也具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模式应用到课堂中,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我选择了小组学习模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与金属化合物反应;知道置换反应的特点并学会初步判断等等,接着,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互相交流中进行学习。最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2)金属能与碱反应吗?(3)除教材中给出的性质之外,金属还具有其他性质吗?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对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将“背实验”转变为“小组自主实验”

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并不太注重化学实验在课堂中的价值,即便是实验课我们也采取的是“背实验”的方法,严重不利于课堂价值的实现,更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价值,要将“背实验”转变为“小组自主动手实验”,这样才能在贯彻落实课改理念的同时,也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我选择的是小组自主实验的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从“收集塑料瓶、吸管、试管、锥形瓶、广口瓶、铜丝、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澄清石灰水”等实验器材中挑选本节课所用的器材,之后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得出最佳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即石灰石和稀盐酸。接着,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药品再一次进行实验,进而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也为学生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将“一讲到底”转变为“小组互改互评”

所谓的一讲到底是指教师在化学习题练习中的授课方法,一直以来,教师为了节省时间,通常是挑一些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是学生在拿到正确答案之后,根本不会自己订正,所以,就出现了遇到问题下次还是出错的现象。而小组互改互批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在小组的监督下,在小组的互相交流中去改正错误,探究新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练习题的质量,而且也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下列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

d.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错误的选项进行分析,并进行改正,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也有助于化学学科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小组学习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的、互助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基于人才培养的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

摘要:

现行的《goforit》新教材词汇量大,涉及面广,对于词汇的教授,大部分教师普遍存在着困惑,按常规的教法,即教发音,教用法,确实可以节约备课时间,但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来说,这种教法太过单一,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随着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许多优秀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对不同的词汇教学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效果非常好,不仅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词汇教学由过去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使记忆单词由个人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现行的《goforit》新教材是在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最新出版的纯英文的英语教科书的基础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改编而成的。教材图文生动、色彩鲜艳;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紧密相连,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的交流。但是这套教材词汇量大,涉及面广,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基本技能,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教材中词汇的教学,大部分教师采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即教发音,教用法。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在于节约时间,教师无需花费太多的精力在教授新单词上。但对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太过单一,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忆词汇完全成了学生个人的事情。但基于优质课的可资借鉴的经验,一堂成功的词汇教学课是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来体现的。

第一,在谈论一些日常用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和图片来增加趣味性,或者也可以通过画简笔画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可先画出物品的雏形,让学生猜是什么,在猜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地动脑筋,还要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将物品猜出。这个过程是由个体学习转化为合作学习的开始。这种教学情境体现了“一个好汉三个帮”的.精神,使学生体会到集中同伴意见后猜中物品的合作式的喜悦。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这种合作学习进一步发展。在教授完新单词的正确发音以及注意事项后,为了加强学生对新单词的掌握,教师可以通过自己说汉语,学生说英语;或教师说英语,学生说汉语,以交换角色的方式完成单词学习的第一步。随后,教师将全班分成几个大组,让每组中的成员逐个拼出所学单词的一个字母,倒数第二个学生拼出整个单词,最后一个学生说出单词的汉语意思。最后,教师对每组完成任务的表现给每个大组计分。这样,在这个任务中拼单词速度快,并能达到准确无误的大组得分最高。所以通过这个任务链的完成,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团队精神,为集体的荣誉和自己的学习努力。

第二,在教授完新单词后,有的教师采用的是反复朗读、阅读记忆法。

首先,教师将写有新单词的卡片事先放在一个学生的课桌内,让另一个学生去找这张卡片,在寻找的过程中,需要全体学生帮忙。当该生逐渐接近卡片所在地时,其他学生朗读单词的声音一定要逐渐地响亮起来。反之,声音逐渐变小。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好在:

(1)全体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单词的过程中牢牢记住该词的正确发音。

(2)找单词的学生可以在周围同学们大声朗读单词的过程中灌了耳音,从而记住了单词的正确发音。这种方法要比教师单纯反复的领读单词,让学生机械性的重复要有效得多。

第三,在教授动词的现在分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卡片或投影仪将现在分词展示给一个学生看,让这个学生通过动作的表演展示给另一个背对着投影仪的学生,让他通过观察,说出现在分词以及拼写形式。

这种两人合作完成任务的方法在词汇教学中屡见不鲜,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能将所教的新单词和旧单词进行归类。在学习的过程中顺便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复习一遍,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由于个别学生动作的滑稽,也给沉闷的课堂带来了趣味性。总之,词汇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应该针对不同的词汇教学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无形中给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现行的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应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掌握新知识,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多花心思,挖掘出适合学生思维发展、可行性强的教学方法,为推动新课改的飞速前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人才培养的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

合作学习是集个人智慧于一体,以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不足,富于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学习方式。它的基本理念在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与交流,建立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人进步,推动学生主体性发展;充分体现功能教学目标的实践与培养;培养学生优势互补的探究意识和团队协作的学习精神;增进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等。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把教学目标预先设伏在问题情境中,把学习责任交给学生,由学习小组围绕目标主题,通过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切磋交流等活动,使各成员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完成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认知任务。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如何合理实施合作学习理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下面,本人也谈谈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活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主体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渐凸现,成为名副其实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一方面要体现在如何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地发展创造潜能,并能及时予以激励和评价;另一方面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避免盲目探索,对出现思维受阻的学生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学会在集体中寻求帮助,学会合作学习,推动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是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组织、指导、参与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和谐融洽、平等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个学生的思维见解和话语权,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尽情发挥,敢想、敢说,使合作学习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二、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新课程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收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要体现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合作小组的组建是否科学合理。要认真研究学生状况,包括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差异、个性修养、家庭状况、社会背景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和“人人参与,个个调动,共同发展”原则,通常将4人~6人分成一小组较为适宜。组内成员在组织、协调、学习、能力、性别以及综合素质的构成方面相互搭配、形成互补,组与组之间的基本情况大体处于同一起跑线,具有均衡、平等与可比性。各小组要推选一名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记录、汇报等工作,确保团队始终充满学习活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动态的学习交流过程,什么情况下适宜于开展合作学习,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目标要求,需要教师认真选题,精心策划,综合考虑。因而设置的问题要梯度分明,难度适中,情景真实、新颖、生动,富于启发和挑战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震撼力,能充分发掘合作学习潜力;同时尽可能使解决的途径和结论又不唯一,这样更有助于不同认知层次的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避免个别学生在交流发言中因思考动力不足、思维深度较浅等原因出现畏首畏尾的现象。即便如此,教师也要参与其中,悉心观察各小组合作的进展,聆听讨论焦点和认知难点,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鼓励和评判,使他们对问题的考虑更全面、更周到,对问题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例如我在讲完硝酸的性质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室以铜为原料(其他原料自选)制备硝酸铜的最佳方案。这是一个难度适中的开放型问题,以前都是由教师设计方案,学生不假思索得出结论,更谈不上合作交流。现在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生获得信息后,积极投入合作学习,探究热情高涨,各组通过激烈讨论,制订出多种方案,教师对各组的讨论方案进行汇总,再由各组交流讨论,最后从环保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评价,得出最佳方案。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调动了全面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有益的锻炼。

四、采用多样化合作学习形式,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提升。

合作学习的形式也要体现人本理念,要根据化学学科特征和教学内容,因材、因需而设,按课型而定,不生搬硬套,不摆花架,不哗众取宠。形式过于单一、枯燥,会使学生失去合作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一般有如下几种形式:

(1)课前交流式。适合于新课讲授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预习过程。通过教师提前安排布置,学生在预习教材时对遇到的疑难问题首先在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讨论,并做好翔实记录,以便在上课时做进一步核实领会。

(2)课堂讨论式。现代课堂是学生的阵地,问题一旦提出,教师也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但又不断地向学生“发难”,不停地指点迷津,驱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对小组的讨论信息与结果做及时反馈,并予以合理的与鼓励和评价,营造出竞争氛围,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互动和螺旋上升。

(3)课后总结式。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及小组做好课后总结,认真反思在课堂讨论中所表现出的错误与不足,进一步加强对一些重点问题、疑难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同时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克服心理上的自卑感,努力向学习较好的同学请教,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4)课外探究式。鉴于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学生的课外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实验探究学习。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既可以对课本作业、实验习题做进一步合作探究,也可以对生产、生活的化学知识做更深刻地分析研究,以增强书本知识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自觉地投入到合作学习的洪流中。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合理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吸取当代最先进的教学理论,努力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基于人才培养的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直截了当地把合作学习的任务告诉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相反,有的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的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是建立在的学习兴趣基础上,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努力创设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境可以是生动、形象的动画,富有童趣的故事,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旧知识有冲突的问题等等,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引导思考。

合作学习是一种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促进、互助协作、达成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必须要参与讨论,必须要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大班额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必不可少,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仔细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不断地观察、操作、思考,自己发现规律,同时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并且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再展开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有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有可能收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合作交流,深化理解。

合作学习是学习小组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目标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因此,在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应当把需要进行合作学习的数学任务分配给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构建数学知识,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四)练习反馈,调整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练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同样,在大班额下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要注意到练习内容要根据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出梯度,同时要注意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设计一些同等难度的平行、变式练习以及各种不同层次的练习,以此来检验合作学习的效果。练习反馈时,可以采取自主学习的形式,对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也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练习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促进评价,共同成长。

教学评价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客观的点评、总结和反思。在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及时地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并有激励性,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信心,还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具有代表性。因此,在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励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合作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更是合作效果的评价者。只有这样的教师身份,才能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完成。总之,在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改变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努力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与操作程序,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改善大班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基于人才培养的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

现代足球运动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最普及的体育运动,在中国也深受欢迎。足球运动融趣味性、对抗性和欣赏性为一体,它一方面有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个人的勇敢顽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素质。因此,在各阶段的学校中开展足球教学,促进我国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为达到某一种教学活动的目标、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指的是“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在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能、愉快为基本品质”的教学模式。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优点。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优点:(1)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本性。(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交流能力。(4)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力量感。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自信心三种能力对于足球运动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三种基本素质。因此,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于足球教学而言可谓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实施策略。经过学者多年研究和实践,现在一般认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最合适的实施程序是:(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2)进行班级合作授课。(3)小组合作交流。(4)小组成果评价。

(一)组建小组进行学习。

前文已论述了足球技能学习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学习,学生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作为基础外,协调性、柔韧性、视觉,甚至运动天赋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再加上足球普及程度高,有的同学可能基础较好,有的同学可能第一次接触,学生水平必然参差不齐,但同时教学目标的完成要以全体同学为对象。为了解决此矛盾,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就显得非常必要。另外,因为足球运动是项团体运动,许多的技术、动作如传球、配合等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组建学习小组也是进行足球教学必然选择。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最初阶段,主要有固定分组、自由组合、混合编组等不同分组方式。合作学习小组通常是由学业成绩、能力等方面不同的成员组成,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异质分组”。在足球教学过程中进行异质分组,正符合了各层次足球能力学生的需求。一方面这样的分组不会影响到其因分组而造成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合作小组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合作、帮助,取长补短,得以共同进步。另外,进行异质分组的同时,也要保证分组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这样可以避免“临时组合”可能带来的适应性问题。固定性也不意味永远如此,一段时间以后也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教师教学时,在保证组内学生和作的前提下,适当鼓励组内竞争,表扬进步大的学生,以此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进行班级合作授课。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进行班级合作授课是每一种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进行足球课班级合作授课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所上课程的合作学习目标,针对性地提出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其次教师要进行合作讲授,主要是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和技术要点,对本课所要学的内容进行导入,对所要讲授的技术要点进行示范,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应当被放在突出的地位。师生互动合作就意味着不能沿用以前那种教师唱独角戏的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启发或是引导学生积极与老师授课进行合作,在合作中产生互动。对于足球课的教学而言,因为很多的技术教学都是以模仿为基础,学生的直观性、理解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到学生的反应,以随时调整自己授课的内容和形式;学生也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只有师生两方面的通力合作,师生双方的互动才能顺利进行。

(三)小组合作交流。

班级合作授课之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就要进行互助性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分两步进行:一是进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主要内容就是模仿教师所教技术动作,在模仿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帮助;二是合作小组之间的交流。各个合作小组轮流做教师教授的动作,然后各个小组进行互相评点。最后教师引导各个小组共同进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察阙补漏。这个过程充分考虑到了,教师讲完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之后,教师一个人是不可能察看所有学生的动作。小组内的学生互相观察动作,互相点评,会的可以帮助不会的,并可以找出大家都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师,由教师集中主要问题及时讲解。另外,到了足球教学的高级阶段,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组织5v5或是7v7的小规模对抗赛,这样不但可以实践足球教学中的战术配合,也可以促进小组内部的进一步合作。

(四)小组成果评价。

小组成果评价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关键一项。教师在组织完小组合作交流、互教互学以后,还要对合作小组的学习情况与合作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价。就足球课教学而言,评价应当包含三项内容:一是评价各学习小组的技术动作的完成情况,并以此为标准考订个人成绩;二是对小组合作的情况如动作配合、战术配合的情况等进行考订,考订小组成绩;三是教师要从整体上总结课堂的合作方法和相关经验教训,并为以后的足球教学提出更好的设想。

标准化学习在大中专公司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始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适当而紧密地整合,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课堂教学密度增大,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教学优势误区有机整合。

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的许多重点,难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突出、突破;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等内容的教学往往流于枯燥乏味;教学反馈不够及时和全面。而通过多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多媒体cai与教学整合中的应用及优势。

1、多媒体cai可以表现抽象科学知识和微观知识。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它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不容易观察的现象变得清晰化,可以增加感性认识,把课堂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实践证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用cai模拟动画展示物质的微观世界,帮助理解物质的微观变化,这样给出的感性材料生动形象,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趣味盎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激活学生的思绪,而思维空间的扩展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2、多媒体cai可以展现难以操作的实验和危险性实验。

初中教学中有一些实验是比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对于这些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教师和学生有些根本没有办法做。教师可以把他们制成多媒体课件,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对那些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污染较严重的实验和对身体有害的实验,也可用动画模拟,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

3、多媒体cai可以开拓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空间。

传统模式的教学课堂中,忽视了学生中存在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已经开始尝试利用网络教学来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设计一套教学软件,将每个知识单元的练习和测试题运用分层递进的方法分为好几个层次,通过网络,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能力,选择做不同的层次的题目,自主地决定学习进度,主动探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这样的教学空间可以使有着个别差异的每一位学生各取所需,得到适合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让能力有限的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感和荣誉感,增强了自信心;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量不断探索,获取更多的知识。网络不但打破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模式,更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技能,发挥潜力。

由于所演示的课件是一段编好的程序,它的灵活性和交互性都比较差,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果盲目应用,必然会走进误区。

1、多媒体课件不能完全代替板书。

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有的教师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整屏整屏地展示课堂内容,让学生目不暇接,无法消化吸收,更谈不上思考,课堂上没有活泼生动的气氛,更没有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这样只是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使学生感觉有点华而不实,同时,也因为图片、动画、声音等信息量太多,分散了学生精力,也会分散课堂的重点,效果反而会比用传统教学手段更差。

2、动画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实验操作的实验。

模拟实验也不可能完全代替真实的实验,它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协作精神,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精神。

三、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是一个新事物,对中学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但教学中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手段并不是可取的好方法,而是应当根据教育内容的实际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恰当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我认为要把握以下两点:。

1.处理好教学与辅助教学的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而课件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高效率的训练,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因为我们所强调的学生探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辅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更不能成为一个计算机的操作者,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一台机器不能够代替的。

2.课件的运用要适当。

课件要有适用性,应当是课件内容和教材内容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生硬地掺和,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能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盲目地随大流.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适时和适度地穿插课件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件不在多,更不能滥,不必节节用课件,而是要精,要巧,要美,要恰到好处。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cai正快步走进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一新生事物,我们不能盲目接受,也不能一味排斥,而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地把多媒体cai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发挥传统教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恰如其分地整合,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电化教育学》南国农李运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黄宇星,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于人才培养的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学生更喜欢接受能够引起情感变化的教学。情感教学中,当教师在枯燥的知识上赋予自己的丰富情感,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润色,形成自己的思想。例如,在讲述氢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所形成的电子云时,教师如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为:像蜜蜂采蜜一样在花朵附近飞来飞去,从而形成内密外疏的无规则的。兴趣与求知欲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大,求知欲自然加强,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求知欲在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不断地得到满足时,兴趣又不断地升级,从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望。

2.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

学习者心情愉快时思维灵活,动作敏捷,不但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有时还可能超常地发挥,解决一般情况下解决不了的问题。情感教学,可调动学习者的内部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情感教学中,教师坚持以情动情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则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当教师带着赞美和自豪讲述我国上海有机合成的科学家努力拼搏,在世界上率先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使学生迸发出感情的共鸣。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时,学生的爱国心和责任感就会被自然地激发出来。

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情绪对做事成效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其重点更是在于怎样进行情绪的调节。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法,需要对其实施的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制定,避免因方法错误而对其应用的效果产生影响,下面本文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法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重要方法包含以下几点。

1.创建快乐新奇的教学情境。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创建快乐新奇的教学情境。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学实验变幻无穷和生动鲜明、形象直观的特点非常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具体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现象和内容提出问题,充分努力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快乐、惊奇的氛围下感受到探索知识和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2.创建现实的教学情境。

充分发挥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优势,创建现实的教学情境。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可以说,化学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这一特殊优势,把生活和生产实际和教学内容相联系,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使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交流中充分激发学习化学的情感。

3.创建丰富的教育情境。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采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现实的化学教学中涉及的抽象概念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静态的图、表等手段进行描述,在教学情境的表现方面上存在不足。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幻灯、动画、视频、模拟仿真等多媒体技术开始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演示效果,将以往难以表现的知识点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但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4.强化师生感情交流。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通过广泛深入的情感交流创建积极和谐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要灌注真实的情感,并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注意与学生课内和课外的情感交流。在学生产生畏惧和消极的学习情绪时,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鼓励;在学生面临挫折和失败时,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培养学生的自省、自控、自强的品质。

三、结束语。

在化学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其学习效果影响巨大,情感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情感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障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个性和优势。

基于人才培养的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

在校企合作的交流过程中,使我们深刻了解到成功的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学校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也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率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加强校企合作,缩短毕业生当学徒的时间,让学生在毕业时就已接近熟手工人,避免学生因入行工资待遇低而转行,使专业对口率不断提升。加强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是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是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最好选择。实行校企合作,还可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减少学校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为企业“量身裁衣”培养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稳定渠道。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保证培养质量。校企合作与传统培养制度不同,它将以前师带徒只重视技能训练的传统培养模式,改变为既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要强调技能特色,重视学生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它是我们中职学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当然,校企合作这条路是我们中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应走的路,也是我校教研、教改的发展方向。但是,在这条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校企合作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国家没有相应的法律、政策来维护和保证校企合作方案的推行与实施。二是校企合作现在还处在初级摸索阶段,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和情况,有待校企双方共同来探讨,并加以解决。

二、实现校企订单培养模式合作的深度融合。

学校要站在更积极主动的地位上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从领导层到师生都要在思想上高度一致,形成“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工作思路。树立校企合作共赢的观念,学校应多为学生找出路,为学生的就业多想办法,就会给校、企双方共同带来利益。

(一)学校根据企业的情况,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部分企业不支持学校,其主要原因有:第一,学生的技术不过硬,体能达不到要求,岗位流失率很高。如有的企业的反馈信息是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高强度生产节奏。第二,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时,没有认真探讨过企业的要求,不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部分学生实习的目标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一方面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另一方面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研究与投入,提高学生的技能,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与企业文化渗透,根据企业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二)模糊订单操作,不给企业压力。

企业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条件,但录用标准、具体人数要与企业沟通,按企业的需求确定。学生的文化基础、专业理论、体能训练、基础性的实训在学校内完成,岗前实训在企业完成。对于部分未被企业录用的学生,学校则通过其他途径为他们解决就业,减少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用人压力。这样,企业则更愿意参加校企合作。

基于人才培养的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

1.1定义。

所谓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课堂上的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的形式,按照一定的分工合作性程序促进学生之间在小组中的共同学习,从而还能利用其合作性的人际交往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的形成。

1.2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对于新型的合作学习方式下面提出了三个要求:首先,学习主体: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明确一件事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发挥着引导的作用;在教学上,不应该是教师来决定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量。其次,教学课程:教师在备教案的时候,尽量要做到新颖、深动、有趣,进而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以便于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并付诸于行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领也能从教学中领悟出学习的合作精神。第三,共同体: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做到积极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要培养出交往的技巧。

1.3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属于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精神以及合作精神,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还能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与不足,从而真正的实现每位学生的目标。学生的合作学习主要是将沟通、交流技能在学习中融为一体。合作的过程本来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与人相处的品质,探究式的合作与对话使学生主体获得发展,最终促使学生健康、理性的成长。

2.1教会学生倾听。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部分学生不愿意倾听教师或者是别人的意见,因此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认真的倾听的习惯,注意听别人讲述重点,学会收集、思考、分析、综合、整理信息的要点,进而对其评价,完善自己的思维。

2.2教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讲出自己的观点,将自己所发现的事物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不同的探讨,从而发现不同的思路。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应该在不同的程度上鼓励学生发言,教师还要及时的给予肯定或者是表扬。同时小组中的组长人员要不断的更换,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合作学习,使他们对小组的合作学习充满信心。

以往的教学总是流于形式,那么现在的合作学习如何能避免学习流于形式现象的发生呢?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呢?下面将以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做为例子进行相关的讲解。

3.1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合作学习的创新之处就主要是借鉴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的合理核心,并且还赋予了崭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最鲜明的特点体现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班级中小组的建立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与前提。分成的小组之间水平要相当,小组内的成员各有差别,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点等进行分组,以便与他们之间的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其优势。坚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平衡,这样才能良心竞争。通常每个小组以4~6为宜,组长一名。

3.2教会学生会疑问。

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通常会先给小组制定学习目标及任务,接着学生会产生相关的疑问。例如,对初中化学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教学。学生对二氧化碳是比较熟悉的,清楚的知道二氧化碳不仅能消灭火种,还能制作成汽水;不仅知道二氧化碳是植物在夜晚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材料,而且知道使用石灰水对二氧化碳进行检验。此时学生会懊恼:为什么co2会有这么多的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呢?待这些懊恼出现之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此进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氧气的性质进行回忆,对其物理性质(色、味、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等)进行小结。然后再将一瓶灌满了co2的瓶子取出,让学生对co2的其他性质进行猜想并实验。

3.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进行指导。

对co2性质的确定,可以通过分析、讨论、推导、实验的流程而得出结论。遇见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可以先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进行协商、讨论,并查阅课本上的知识找出解决的办法。若是某些小组不能自行的解决,那么就可以请教老师给予帮助。当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操作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指正。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就应该及时的对小组进行调控。尤其是对于能力较薄弱的小组更加要多点关心,适度的给予一些暗示,帮助该小组更好的进行学习。

3.4注重化学实验教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刚步入化学教学,面对教课书上实验过程发生的一系列现象激发了学生了对学习的化学的兴趣,当然也勾起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向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化学实验的教学[4]。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设计好教材上的每一个实验的演示,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实验的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之前明白其中的实验方法,最好是能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方案(不能脱离该实验的本质),并且还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要仔细的观察与详细的记录。但是,因为实验器材、课堂的时间等的局限性,采用小组合作实验就是最佳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提升了教学的效率,而且还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的意义。例如: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有的小组实验成功,有的小组却实验失败。请问:为什么做同样的实验,却会出现失败呢?请问这是否与倾倒二氧化碳时瓶口所对的地方有关系?接着分组让学生操作实验并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更加清楚的知道:顺着火焰上方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倒入烧杯中,这样的蜡烛是不会熄灭的,沿着烧杯壁缓慢的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就会成功的,接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首先,各个小组中的学生分工完成二氧化碳的的溶解实验,并详细的观察做好记录;其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并要观察其变化;学生通过实验之后,教师问道:通过你们的操作,请问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哪些用途?对二氧化碳的检验有多少种方法?你们有什么样的体会,请在小组的交流中进行探讨、交流。

3.5将课内课外的实验研究相结合。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通常采用课内课外的`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勤动手,还能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性的问题的能力。如设置“怎么样去证明人的呼吸作用确实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小组讨论之后设计的方案,将学生带入实验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的对比。一般学生设计好的方案有:a、先将空气用较软的塑料管吹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再使用吸管在等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最后再对石灰水变浑浊之后的程度进行比较。b、在一个装有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的气瓶使用一个上面带有两根玻璃管的双孔胶塞将其塞紧,然后在不同的导管中吹入和吸入气体,最后对石灰水的浑浊度程度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实验的探究之后,使他们在探究与对比中学习和了进而化学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的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小组交流与问题的小结。

小组在进行了交流学习之后,各个小组要派一名代表对其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的现象、co2的性质进行汇报。报告完毕之后,再阅读化学教材,将学生探究出的结论与书中的知识进行对比,对co2的性质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7对实验效果的合理评价。

小组经过合作学习、交流之后,老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关的问题,再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本组的实验进行作答并对该次实验效果进行复述。同时还要让各个小组对本组以及其他小组的实验方案、实验效果进行评判,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在由化学老师对各个小组的方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或者是对表现比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等,教师的评价的同时尤其是注意多褒奖、少贬义;多激励、少打击;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小结。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这一教学模式,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又是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组建取长补短、互帮互补的学习小组,通过学生自己自动手操作获取化学知识的原理、结论的实验,既提升学生在学习上、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创新、探究的意识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标准化学习在大中专公司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就“标准化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介绍,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变能力。

大专、中专公司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熟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起来,深化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理论知识规范化的表述方式。

“标准化学习”是一种规范的学习,其直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熟悉相关的基础知识。在大专、中专的公司法课堂教学中采用“标准化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本质化的学习”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公司法规范有机结合,深化对公司法基本理论知道的理解,熟悉公司法理论知识规范化的表述方式,进一步将公司法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台起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公司法教学课堂“标准化学习”的应用进行探讨,对提高公司法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学会利用法律知识去认识和判断并理解身边的问题,真正领会到法律的重要意义提出自己的拙见。

一、课前的`教学准备。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在“标准化学习”中教师要针对教学的内容做好教学目标,清楚让学生学到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学习经济法的基础知识,明确公司法在经济法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根据学生的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讲授和指导。

二、教学中的互动。

“公司法”所传授的不是单纯的理论,公司法的规范要运用于实践,它可能是学生毕业后的选择职业的领域,与其它发达国家的“公司法”发展史相比,我国现行的“公司法”是非常年轻的。为了使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公司法”中的主要理论和规则,教师应该注意“标准化学习”在“公司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把教学的务实性和培养学生们的技能作为主要的目标。“标准化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孩子创建和谐的互动环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和对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的理解,教师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讨论相辅相成,实现优势互补。

(一)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规范背后的故事。法律实则为规则、规范,它抽离了现实的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记住规则还要理解这些规则并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案例浓缩了社会生活,学生在案例中寻找法律规则,必须就得了解案件发生的背景,争议出现的原因,及法官创制法律、理解和运用规则的考虑过程。例如,公司兼并是公司法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有一系列的案例,涉及到了了不同的法律问题,从案例中,学生要了解兼并的套路、对不同方法的利弊分析、还有各种利益的平衡、律师的作用,法官保护的利益取向等等。

(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也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法学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还要提高学生处理法律务实的技能,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提供给学生磨练技能的机会。讨论不是重复书本上的语言,而是把书本上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变为生活的语言,这是在一定的知识内化基础上的创造。

教师可以把案例引入课堂,在案例中出现的法律纠纷体现了不同的利益冲突,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让学生充分的“活”起来、“动”起来,鼓励学生们打破常规、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大胆的存疑,保护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求异思维。(三)换位教学。顾名思义“换位教学”就是教师到学生中去,学生到讲台以老师的身份给其他的同学讲课。学生要讲出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概括,课前,教师要针对相应的知识点布置学生“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罗列成语言讲给其他学生听,底下的同学们可以就自己的疑问向“小老师”提问,“小老师”可以进行解答,无法解答的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这种“换位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了相关的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现的不足之处可以进行弥补,同学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

(四)增强学生对公司法的理解。我国的公司法具有中国特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让学生讨论其他国家出现的典型案例对他们掌握中国司法有着借鉴的意义。教师可以引用美国的公司法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公司在设立、运营、资本、内部管理、机制变革和机构变革中传的典型纠纷和通行的解决办法。我国随着加入wto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学生们需要吸纳和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律知识,以便于适应国际经贸发展的人才,教师要在教学中认真的运用“标准化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为他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打下基础。

三、师生对课堂情况的总结。

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的结束并不代表教学的结束,课后教师要对每一堂课做出总结和延续,要征求同学的意见,更高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对课堂情况的总结。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判断出教学目的实现的程度。总结出本次教育的经验与不足之处,以及下次课堂的注意事项;同时还要记录下那些有价值的问题和在教学时的灵感顿悟等。如果有了科研的冲动,可以你出基本的打算和安排,记录下相关的关键词。

“标准化学习”在大专、中专公司法教学活动中是一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这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公司法规则,又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和积极性,因此,中专公司法课堂教学中,“标准化学习”是一项极为有益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张景峰公司法本科课程“标准化学习”教学探究[j],

[2]黄灿灿互动式公司法教学模式探究[j]_。

[3]丁丁在“公司法”教学中借鉴案例教学法的体会[j]。

基于人才培养的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

21世纪的课堂教学,是对话教学,是民主和谐的教学,也是交互性的互助合作的教学。这种信息化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进行。教学中,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小组,并在小组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信息化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习七年级下册《西亚》为例说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开展合作学习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学习目标要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的总体思想,结合学生实际、信息环境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在与学生协商的前提下确立,要讲究团队合作的技能,要有世界公民意识。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定可操作的合作学习过程。

1.充分利用qq的学习功能。

学生个体发现好的学习资料时可以把它上传到qq群共享。学生如果有疑难问题,学生间可以通过qq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给予补充、追问、更正。在qq群学生可以平等自由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或想法,同时也要学会倾听。教师可以发起讨论话题,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探讨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学习目标。

2.老师利用qq群及时进行评价和管理。

老师也在qq空间里发表“解题思路”、发表图片,有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还可以对发言学生进行评价;对发言偏离话题或发表不当言论进行及时制止。

3.成果分享,存储资源。

学生将学生成果制作成演示文稿,通过多媒体分享学习成果。展示更多的资料与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分享信息、分享成功、分享喜悦。然后利用电脑分类存储资源,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分享和创建在线文档,就本节所学到的内容学以致用,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与进行经验交流,让师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这就是使用信息化工具来促进合作学习的好处。

4.问题引领,做实课堂合作学习。

三、信息环境下合作学习的管理。

1.注重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

要教育学生科学合理使用网络。教育学生遵守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要做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合法、正确使用网络信息。不轻易点击、回复不明身份的邮件,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分享不健康的网站,不泄露个人信息等。

2.注重培养合作意识。

教育学生在信息环境下要讲文明、讲礼貌,要善于倾听,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做到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教育学生懂得地理教学需要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更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与认真探究。独立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3.注重小组建设。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座位安排:小组座位采用“面座式”座位排列,这样便于小组同学合作与交流。分组方法:在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性别、能力高低等因素,让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组合,每个小组之间的水平接近。每个小组人数4人为宜,优生和差生各一名,中等生两名。合作规则:。

(1)小组成员必须遵守班内规则和组内规则,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学生要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学会尊重他人。

(3)岗位轮值。小组成员之间的职责要定期轮换。

(4)建立竞争机制。班里建立竞赛栏,实施小组捆绑竞赛。

(5)机会均等和机会限制。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人人参与,要对发言特别踊跃的学生进行次数限制,如每节课发言不超过两次,使学生慎重选择发言时机,以便他人也有表达的机会,实现全员参与。

地理教学离不开合作学习,但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教师就要做好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幸福、高效、开放、充满活力的地理课堂。在评价时要做到几个结合:学生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组内评价与组间评价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要多样化: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动手操作、测试成绩、作业情况、实践活动等方面综合考量。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新教学理论、模式的产生,信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成为我们教学实践的一个聚焦点,提升信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傅金梅单位: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