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名师点评范文(20篇)

时间:2023-11-19 07:29:03 作者:雨中梧 二年级语文教案名师点评范文(20篇)

二年级教案是为了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而编写的。对于二年级的英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以下是一些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参考。

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的教案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弄懂“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明白“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课文插图。

学生: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件出示:狡猾·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内容。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自由读2至6自然段)。

(1)出示句子: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2)指名读”骨碌一转“,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狐狸这样做是在干什么?(狐狸在想主意,想点子。)。

(3)它为什么要”扯着嗓门“问呢?为什么要故意装得这么凶呢?

(4)指名读第2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

(1)什么是”一愣“(呆住了)老虎心里在想什么?(狐狸为什么说我不敢吃它?)。

(2)齐读。

学习第4·5自然段。

师:老虎走进狐狸设下的圈套,接下来他又是怎么骗老虎呢。

(1)轻声读第4·5自然段,(2)交流。

(3)老虎有没有被狐狸给蒙骗住呢?

学习第6自然段。

(1)出示第6自然段狐狸说的话引读。

(2)指名读,齐读狐狸的话。

学习第7·8自然段。

(1)出示图片,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2)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

狐狸是——。

老虎是——。

(3)朗读。

(4)引读:森林里的野猪啦······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1·小动物们看见狐狸和往常不一样,都很——(纳闷)(就是感到很奇怪)。

2·大家为什么会感到奇怪?

3·交流·讨论(看图)。

4·理解”假“(板书:借)。

四·作业。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2·展开想象,编续编故事。

一年级语文名师点评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重点指导“果”字和“条”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富饶、淳朴、可爱,并且热爱小山村。

4.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2.理解课文,体会小山村的美丽、可爱和它的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和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一起背诵了近40首古诗,还记得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吗?我们一起背一背。(学生大声背诵。)是呀,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故乡。每当逢年过节,放假休息,大家都会回到故乡看望自己的亲人,看看家乡的变化。秦老师的老家就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如今那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就邀请你们到我的家乡看一看,感受小山村独有的那份淳朴、美丽与可爱。(范读课文并放课件,音乐响起。)。

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和老师一起读起课文,一定是被什么吸引了、打动了。能和老师说说吗?(学生:我觉得小山村太美了,秦老师读得声音洪亮,而且特别有语气,我愿意向您学习。)你说得真好,听得又认真,一会儿一定能比老师读得更好!(学生:谢谢老师!)。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朗读课文,或者用小手指着看看课文,思考:课文中写了小山村的哪些景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学生边说,老师边画简笔画。)。

二、看课文,自主识字,初读课文。

集体识字。(了解学生掌握生字情况,并根据学生情况选出难学难记的生字,缩小生字范围。)要求:齐读生字卡,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举手示意老师。把这些字帖在黑板上简笔画的相应位置。)。

1.同学互相帮助学习。要求:找小伙伴一起学生字。先一起读读课文,再一起找到记字的好方法记这个生字,都掌握后互相用生字卡检查检查。最后再一起读读课文。

2.同学们自己再选出难字:脚、望、底。(请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这几个字,帮助加深记忆。方法:带读这个字,让大家说说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记这个字,组组词,说说谜语,说说自己编的顺口溜等等都可以,小老师能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评价。)。

3.全班读读词(投影)。

4.生字返回课文中认读。(投影:生字变红。)。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上网查资料。

5.全班配合读课文(投影配合)全班读1、6自然段,女生读2、4段,男生读3、5段。要求:正确、流利、表达出热爱小山村的情感。

四、指导书写练习。

1.先出示耳刀旁,问问同学:谁知道它的名字?教给大家。

(投影:书写“那”这个字。)板书范写。

2.范写“果”和“条”两个字,请同学们比较着记忆。再提醒大家应该注意的笔画。(果:竖要通到最上面,最后两笔是撇和捺。条:第二笔是折文,最后两笔是左点和右点。)。

3.书写纸上练习书写。大声地自信地读读纸上的字:我能写得好!

要求:写字前首先做到三个一,再写一写。描一个写一个。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度过了美妙的40分钟,我们一起走进小山村,感受着它的富饶与美丽,淳朴与可爱,变化与发展。学习中我发现很多同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真诚,更加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希望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能做得更好。

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

1、学习默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朗读(2)了解这句话是谁说的。

2、介绍“爱迪生”,教师适时介绍。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在爱迪生小时候,母亲就教育他要爱祖国、爱人类。

3、揭示课题:晚上的“太阳”

(1)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说说自己奇怪的原因。

(2)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引号,说明这不是真正的太阳,那又是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剪辑跳过)。

(二)整体交流。

1、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用镜子反射出的“油灯”的光)。

2、这晚上的“太阳”解决了妈妈手术中的大难题,所以医生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

(1)“你”指的是谁?

(2)设疑: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妈妈得的是什么病?(急性阑尾炎)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教师介绍“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在现在看来是比较常见的,只要及时医治一般问题不大。但在100多年前,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人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死亡,所以当时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4、那你觉得,这个夜晚对爱迪生一家人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5、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在这样一个夜晚,妈妈急需要做手术,可是当时还没有电灯,油灯——,用它照明做手术——。

2、面对着痛苦呻吟着的妈妈,医生、爱迪生、爸爸各有什么表现?学生默读课文的相关内容。(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

(1)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医生犹豫了。

理解“犹豫”:说说医生犹豫的是什么。

(2)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

爸爸一边搓着手,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______________”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理解“无可奈何”。

(3)面对着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爱迪生心里急吗?从哪里看出来?(站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妈妈,连手心都攥出了汗水。)。

你知道此时此刻,爱迪生着急的是什么?(医生犹豫,妈妈痛苦,爸爸无可奈何,还有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时间就是生命,妈妈的痛苦一点点加深,危险也一点点加大)。

(4)指导学生读好这部分内容。

(5)教师小结:那紧皱的眉头,握紧的手心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爱迪生对妈妈的爱。(板书:爱)。

3、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爱迪生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办法。究竟什么办法呢?

(1)学生读相关段落,用“先……然后……最后……”说说爱迪生是怎么做的。

(2)根据学生课前所做的实验,指导学生说出先不用镜子,再用上镜子之间的变化。(镜子不光可以增加亮度,还可以调节光源的方向。)。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读好医生说的话:这么好的办法,难怪医生高兴地说——。

2、再次回忆爱迪生是如何用智慧救了妈妈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分两人来读)。

3、为什么别人都没有想出来,而爱迪生却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平时注意观察、爱思考、沉着冷静)再读医生说的话。

4、妈妈终于转危为安了,快看,现在的一家人——。

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妈妈会说些什么。(联系妈妈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5、看到妈妈转危为安,爱迪生的心中也乐开了花,他拉着妈妈的手——(出示)。

(1)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话里有两个太阳呢?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一本正经)。

(3)爱迪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把光明带给更多的人)。

(4)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他的铮铮誓言吧!读好这段话。

(五)第五自然段。

1、引读:正是有了这份远大的理想,后来,爱迪生——。

2、爱迪生最终发明了电灯,他的灵感来自于哪里?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爱迪生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积极思考,并且一直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最终才发明了电灯。)。

3、教师小结:如果说对妈妈的爱,使得爱迪生急中生智,创造了这晚上的“太阳”;那么正是出于对全人类的爱,使得爱迪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发明了电灯,从而使人类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所以,在每个漆黑的夜晚,当我们在享用着电灯带给我们的光明时,千万别忘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爱迪生。

三、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一)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1、妈妈得病,急需手术。

2、想出妙法,“太阳”发光。

3、手术成功,医生夸奖。

4、郑重表示,要造“太阳”

5、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二)练习讲故事。

(三)指名讲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笔顺图,重点指导“医”的笔顺和偏旁(匠字框)。

3、指导书写,学生练习反馈。

五、作业。

1、把《晚上的“太阳”》讲给别人听。

2、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再读一读。

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雷锋的足迹是什么?通过背诵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雷锋精神。

难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深层含义。

教法:诵读感染法、引导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歌里唱的是谁吗?(板书:雷锋叔叔)相机识记书写“锋”“叔”

1、介绍雷锋生平。

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的一生都在帮助别人,他不求回报。他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为了纪念他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这节可我们就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板书: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深情范读,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相互正音。

3、出示生字。

1、识字。

重点提示:“锋”、“曾”韵母都是“eng”。“泞”“荆”“莹”韵母都是“ing”

2、写字。

冒、需、雷:上大下小,上宽小窄。

迈、迷、迹:注意笔顺。先里头,后外头。注意迹的里面写法。

滴、洒、泥、泞:都是三点水旁。注意滴右边的写法。注意洒右边是个西字。

三、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

1、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悟,文章从哪里开始寻找雷锋的足迹的。并找出相关的段落,多读几遍。

2、分角色朗读,并思考从小溪和小路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

四、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

2、读课后的词组。

二、精读课文。

2、交流画面(重点汇报第二节、第四节)。

三、学习文章第2节。

1、齐读第二节。

2、在小溪边找到了雷锋的足迹(他在干什么?)抱着迷路的孩子回家。

3、想一想假如你是这个孩子,你迷路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难过、害怕、着急)。

那么这个时候,有一位叔叔抱着你回家你是怎样想的?

(高兴、很感谢、喜欢他)。

4、同学们想一想,雷锋叔叔抱着孩子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老师相机小结:

蒙蒙的细雨、泥泞的路。

理解学习生字:曾——曾经。泥泞——道路上因为有雨水变得有烂泥不好走。脚窝就是——脚印。

在小溪边雷锋的足迹是在帮助一个孩子,并且雷锋叔叔送孩子回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四、学习文章第四节。

1、齐读第四节。

2、在小路上找到了雷锋的足迹(他在干什么?)背着年迈的大娘。

3、同学们,雷锋叔叔为什么会背着年迈的大娘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摔倒了、迷路了、大娘累了)。

(高心、开心、感动)。

4、同学们再看课文,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他遇到了什么?

老师相机小结:理解学习生字:年迈——年老。荆棘——带刺的灌木。瓣,形近字有辩辨辫等。晶莹,课文里说晶莹的什么?露珠。还可以说晶莹的什么?宝石。

5、齐读第五节。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帮助,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五、联想与思考。

(1)、思考:

我们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雷锋。他正在(),他正在()。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2)我们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在这里足迹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老师小结:是一种献出自己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

六、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身边的雷锋。

七、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例“雷锋冒着蒙蒙的细雨,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或者“雷锋踏着路上的荆棘,把年迈的大娘送回家”展开想像,进行扩写练习。

二年级语文新编名师教案

1、学生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

难点:会讲述“黑板”跑了这个故事。

教学方法:自学讲授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安培错把怀表当石头的故事)故事有趣吧?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

2、同学齐声朗读课文题目。(教师板书:“黑板”跑了)。

3、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

(1)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跑了呢?

(2)“黑板”为什么加引号?

(3)黑板跑了跟安培有什么关系?

4、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这篇文章。

二、抓住“专心”研读文本。

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出安培是哪个国家的物理学家,他搞科学研究时怎么样?(法国专心)。

学习第二节。

过渡:他到底有多专心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安培来到两百年前的的大街上。引读:“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

2、这么热闹,安培他看到了吗?出示:“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他是真的没有看到吗?(不是,他并不是真的视而不见,而是他太专心思考问题了,对周围的一切没有去理会。)。

3、你从这里体会到什么?(安培非常专心)。

4、安培真是旁若无人呀,他在干什么呀?引读最后一句。

学习第三节。

过渡:安培一边思考数学题一边用心算了起来。

1、理解心算。

2、他用手指头在自己的衣襟上画呀画的,可是越算越复杂,这时候,他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理解“计算”。

3、正在这时候,他发现了什么?(一块“黑板”)。

4、这真是他所需要的,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高兴)指导朗读“太好了”并评价。

5、引读句子:“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设疑:安培口袋里怎么会有粉笔呢?(引导学生认识安培对学术的执着认真)。

6、他为了能随时随地地进行科学研究,随身带着粉笔,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生交流)。

学习第四节。

过渡:算着算着,“黑板”慢慢地向前移动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黑板移动的句子。

1、“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

(1)此刻的安培在想些什么呢?

(2)是呀,结果马上就要出来了,可是黑板居然动了起来,他怎么能不着急呢!谁来读。

(3)指导朗读。

2、“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1)此刻的安培还在想什么?

(2)他是怎样演算的?(理解:聚精会神)。

(3)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

1、指导朗读第一句。

2、安培追不上马车了,才发现,引读第二句。(这时候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笔壁,所以课题中的黑板要用引号,因为这不是一块真正的黑板。)。

3、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三、说话训练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安培的面前,你会对安培说些什么?

四、小结:今天,我们从这个有趣的故事里感受到了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希望小朋友们能向安培一样,对待学习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名师点评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桑兰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认读只读不写的生字,并能理解由它们组成的词语;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第5课《微笑着承受一切》。

2.师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承受的是什么?为什么能微笑着来承受呢?我们将通过这篇。

课文的学习来解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出示:

shengcaoxunxuanji。

省体操队训练入选技术。

shuaigutaoxunliaozhui。

摔下来固定套询问治疗脊椎。

peiyitanhuanxuxu。

配合毅力瘫痪气喘吁吁。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3)去掉拼音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要求:

(1)读正确、流利。

(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3)不能解决的作出标记。

4.检查,了解字词掌握情况。

(1)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2)提出不理解的词,同学们当场解答,答不出的共同查字典解决,或教师解答。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6.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可以。

用笔画出有关句子。交流。第二个问题可以用文中第4、5、6、7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回答。

7.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并提示下节课的目标。

我们通过初读,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也知道了桑兰以微笑承受着她后半生可能。

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事实。那么,她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文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齐读。

操省选际赢届摔固套询疗。

2.指导,明确注意点:

选:注意笔顺。

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是“。

套:注意中间有三“横”。

疗:最后一笔为“竖钩”;“疒”不要写作“广”。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的教案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有关录音磁带,头饰。

2、制成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演示:(播放课件或录音,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板书课题)组内交流找到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推选出代表向全体同学介绍。(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解说和生动的画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展示图片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2、板书:化石,问: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齐读。)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活化石”这课,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让学生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发展了思维和表达能力。)。

自读。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2、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动手、动脑的习惯。)。

朗读。

1、指名读。

2、领读,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正音。

3、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4、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5、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发挥范读的作用,在朗读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识字。

1、拿出生字卡片,自主识字。

2、请小老师介绍识字经验。

3、开火车读,连词读,齐读。(注意“珍、肉、史”翘舌音。)。

4、游戏:猜猜猜。(小组合作,一人摆生字的口形,其它同学快速找到他说的生字。)。

(用不同的方法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和生字见面的机会,给学生识字的空间。)。

写字。

1、出示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认读,交流识记方法。问: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么样写?(先书空,再引导发现写字规律:左窄右宽。)。

2、观察“化、代”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3、学生描红,临写。

4、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作业:将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下节课向大家介绍。第二课时。

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同桌互读检查,小组给生字找朋友。

3、课件出示生词,举行擂台赛,选出识字小擂主。

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再集体交流。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互相检查。

4、全班整体检查。

表演。

假如你是“活化石”,请你任选一种生物,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先组内练习,再戴头饰到台上表演。)。

(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写字。

1、出示“历史灭克”四个字,认读,组词。组内交流:这四个字的笔顺及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灭、克”横不能太长;“史”和“灭”书写时竖撇要先坚后撇。

3、学生边观察边练写,教师巡视,发现不足之处随时指出。

4、选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在组内展示。

展示: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不必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拓展。

1、向你的其它人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识。

2、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

3、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搜集古生物资料,进行动植物手抄报比赛。

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的教案

一、导入:

1、板书:谁的本领大。

2、你们知道是谁和谁在比本领吗?(风和太阳)。

3、那么风和太阳的本领到底是谁大呢?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怎么比的?结果怎样?……)。

二、初步朗读课文,学习字词,朗读课文。

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学生自读课文)。

2、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请小朋友自己去认识自己的新朋友?(学生自读词语)。

(2)、指导朗读,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去掉拼音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一眼就能找到自己的新朋友?

(4)、指名回答,齐读。

3、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中一共有几个小节呢?(9)请9位小朋友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做评委。

(2)、学生进行朗读。

(3)、学生进行评价。

(4)、听课文的录音。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学生进行朗读,建议学生进行默读,或者是小声的读课文。

(3)、交流:风和太阳进行比赛,看谁的本领大,到后来发现大家都各有各的本领,分不出大小。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各烈敢巧。

(2)、认识新的偏旁:夂。

(3)、注意上下结构的词语的位置,各上长,下短。烈:上长下小。

(3)左右结构的词语:敢:左右基本等宽,攵。巧:工,最后一笔是提。

(4)、说说怎样进行记忆。

(5)、生随师进行描红、临摹。

第二课时。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表演。

4、学习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一天呀,太阳先生和风先生碰到了一起,于是在他们之间进行了一次比赛,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比赛谁的本领的啊呢?(因为他们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2、出示: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3、指导朗读出“都说”这两个字的语气。

二、学习新课1-3。

过度:是呀,小朋友真聪明。到底他们谁厉害呢?

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他们比了几次?都比了些什么?

2、学生自读后进行交流。(2次)。

3、请大家找找,哪几小节讲了第一次比赛的事情呢?(1、2、3)。

4、请大家再看看1-3小节,想想它们第一次比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谁能脱下孩子的衣服。)。

5、听到太阳这样说,风是怎么说的呢?

根据回答出示:那还不容易!是的谁来说说这句话(指名读)。

是的,就这么一件小事情,那还不容易。想想到底该怎样读这句话,谁再来试试。(再指名读)感觉出来了吗?这时候风的态度怎样?(自信,骄傲等)是的,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齐读)。

6、说完这句话后,风就“呼呼“的吹了起来。可是那孩子却(把衣服裹得更紧了。老师来当那个骄傲的风,小朋友来当书上的那个小孩子好吗?(师生共同表演、生生表演))。

7、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是因为风太大,孩子感到很冷所以他要将衣服裹得紧紧的)。

8、齐读第二小节。

看到这一切,太阳是怎么办的呢?请小朋友自己将第三小节读一读。

交流:出示: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这时候太阳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学生自由发挥:骄傲、自信,目中无人等)。

结果呢?(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9、齐读第三小节。

10、从这里看,是谁的本领大呢?(太阳。)但是是不是真的呢?我们继续看下面的。

三、学习新课4-9。

1、第二天他们又碰到了一起。这时候太阳感到怎样呀?(他非常的得意,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根据回答出示: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大了一起,太阳得意地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赛吗?”谁来读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6、谁的本领大》,。

2、正巧,风看见河里过来一条船,于是他提出什么建议呢?(看谁能让船走得快些。)。

3、听到这个提议,太阳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学生自学第六小节)。

太阳很骄傲,很有自信,他讲:“这有什么难的!”

出示:“这有什么难的!”

“那还不容易!”

比较这两句话的意思。(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4、于是太阳(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划船。)可是他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没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没了力气,船也就走得越慢。是啊,这么热的天气,船夫哪来的力气划船呀!

5、齐读第六小节。

6、这时候,风却“呼呼”吹起了风,没想到的是,船夫突然变得很高兴,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说说应该怎样读这句话(速度快一点)指导朗读这句话。

7、看到这一切,太阳感到怎样?(很惊讶)为什么?(因为他总觉得自己比风厉害)他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没有)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惊讶的语气。

8、风这是也说:“看来,我们各有各的的本领。”看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发挥)齐读句子。

9、小结:是的,我们不能太小看别人的能力,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正确的对待其他人,不能太自以为是了。

四、分角朗读课文。

多种形式。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述课文内容。

1、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

这篇课文讲了谁同谁比赛呢?(太阳和风)。

他们一共比了几次呢?(2次)。

他们各有什么本领呢?(风能呼呼的吹,太阳能发出强烈的光。)。

第一次比什么?(比谁能脱下孩子的衣服。)。

第一次比赛谁的本领大?(太阳)。

这是什么道理?(因为风呼呼的吹,孩子觉得太冷,就将衣服裹的更紧了。而太阳强烈的光使的孩子觉得很热,所以就将衣服脱掉了。)。

他们第二次比了什么?(比谁让船走的快)。

结果呢?(风赢了。)这又是什么道理?(因为太阳发出强烈的光使的船夫越来越热所以讲究没哟力气划船了。而风可以推动船帆,使船走的快一些。)。

两次比赛结果怎样呢?(各有各的本领)。

2、自由复述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

1、出示部分生字。

2、说说该怎样进行记忆?

3、指导进行书写。

三、练习。

1、用“觉得”说一句话。

2、组词:

各()敢()列()。

个()取()烈()。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名师点评教案

教学目标:学会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

教学重点难点: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增添(zengtian)姿态(zitai)遮挡(zhedang)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第一节: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第二节:绒帽(rong)缠绕(chanrao)系ji系鞋带xi关系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忙。弥漫:(雾气)布满、充满。缠绕:环绕。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第三小节: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瞬息万变:形容变化极快。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第四小节: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默读,理清文章脉络。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

1、总学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

2、庐山云雾千姿百态。

3、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4、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四、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奇丽,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

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那么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你特别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尤其)(神秘美)。

4、那么奇丽的云雾想想细细去欣赏?

三、精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奇丽神奇美不胜收……)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读——划——品——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小节。

2、指名说这一小节的中心句。理解“瞬息万变”。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你怎么读吃来的?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4、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

六、作业:

1、练习册。

2、朗读背诵课文。

3、仿照文中。

名师新编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2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重点句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7到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人教版二年级名师语文教案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课件)春天到了,它们唱着嘹亮的歌儿从南方飞来了。谁知道这种鸟叫什么?(丹顶鹤)你对丹顶鹤有哪些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6课:美丽的丹顶鹤。(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自由质疑)。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老师要考考大家。(出示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这些词语。指名领读,齐读。

3、逐个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通过朗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4、指名汇报。

三、精读感悟。

1、同学们,丹顶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回答:美丽、漂亮等)。

2、(贴图)这就是美丽的丹顶鹤,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丹顶鹤什么样?(指名说)。

3、同学们说的真好,那课文是怎样描写丹顶鹤美丽的呢?

(1)请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读一读、画一画,看看这一段写了丹顶鹤哪儿美?

(2)指名汇报。(羽毛——翅膀——脖子——头顶)[板书:色彩美]。

(3)出示练习:()的羽毛。

()的脖子。

()的翅膀边儿。

()的头顶。

(4)红白黑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多美啊!谁能把这种美读出来?(指导朗读)。

师范读,再指名读。

指名评价:他们两个谁读的美?那你们想不想试试?读给你的同桌听。齐读。

(5)师:一身洁白的羽毛,配上黑色的边儿,再加上那鲜红鲜红的宝石,多美啊!真是一群“美丽的丹顶鹤”。让我们把丹顶鹤美丽的样子深深地记在脑海里。(引背第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丹顶鹤的颜色这么美,你们喜欢它吗?(喜欢)丹顶鹤还有许多逗人喜爱的地方呢!请同学们带着喜爱的心情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看一看这一自然段写出了丹顶鹤的哪些特点?找到之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读文,并思考问题)。

(2)这一自然段写出了丹顶鹤的哪些特点?(指名回答)。

(3)理解三“长”。(出示配图文字)你觉得它们这种姿态更像什么呢?(学生发挥想象)对啊,它不光腿长脖子长,就连嘴巴也长,就像一位身材苗条的少女一样,多美啊!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导朗读)。

范读,指名读。

(4)多么美啊!丹顶鹤还有哪些特点呢?

(6)(出示图片:展翅飞翔)这只丹顶鹤在——“展翅飞翔”齐读词语。

(7)丹顶鹤不论是引吭高歌还是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优美,因此作者就把这种美好的姿态称为(高雅)[板书:姿态美](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背诵)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关丹顶鹤的传说吗?(不知道)教师讲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天宫里的仙女看见嫩江的水又清又美,就脱下衣服到水里洗澡。洗呀洗呀,天黑下来了。仙女看不见路,急得没办法。这时有一只白鹤走过来,对仙女说:别着急,我送你回去,你坐在我的背上。于是,仙女坐在白鹤的背上,白鹤一直把仙女送到天空,仙女见白鹤这么善良,就想把白鹤留在身边,拿出许多金银财宝送给白鹤,白鹤什么也不要,她要回到养育她的故乡,仙女就从手上摘下一颗红彤彤的宝石,镶在白鹤的头顶上。白鹤返回到嫩江的草垫子上。于是啊!丹顶鹤的美名就流传到人间。人们也称她为仙鹤。)。

(8)丹顶鹤不仅色彩美、姿态美,传说也美。[板书:传说美]。

5、这么美丽而又逗人喜爱的丹顶鹤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出示录象)看了刚才的资料,你想说些什么吗?(学生自由说)。

小结:是的,同学们,美丽的丹顶鹤由于人们大量的捕杀,以及对它们生活环境的破坏,使得我们国家只有800多只丹顶鹤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保护丹顶鹤,保护环境,告诉人们要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它们。)因此,人们为了保护丹顶鹤在我们黑龙江省嫩江流域成立了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使这里成了丹顶鹤的第一故乡,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保护丹顶鹤、保护珍稀的动物,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资料,看一看在我们黑龙江省还有哪些珍稀的动物。

二年级语文名师复习教案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读书笔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会书写读书笔记的几种方法。

多媒体课件,读书笔记范例。

1课时。

一、欣赏导入。

1、导语:这学期,我们学校给每个班级的都有了自己图书屋,我们也都把自己最喜欢的书捐赠了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知识的.乐趣。“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同学们捧着一本本课外书认真地看着,学校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书看味。同学们也做了很多的读书笔记,现在老师挑选了一部分,我们一起来分享。

2、投影出示读书笔记。

请同学们自由评价。

3、教师小结,揭题:《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交流分享。

1、同学们平时做了读书笔记,那你们对读书笔记有哪些了解呢?

2、四人小组组讨论交流,组长做好记录。

3、派代表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补充)(投影出示要点)。

板书:种类方式作用摘录式。

三、记在笔记本上。

有助于积累资料。

四、记在书上。

有助于记忆。

五、记在卡片或活页上。

1、有助于理解学习内容。

2、评注式。

3、心得式。

4、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六、尝试写读书笔记。

1、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啊!相信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肯定会把读书笔记写得更好。

2、拿出课前发的文章,尝试写笔记。

3、展示、评议。

说说自己选用了哪几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生上台展示,全班点评。

七、课堂总结。

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能够帮助你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你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提高你的分析综合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多人体验、总结出来的良好的读书方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训练方法。但愿我们全班同学以后读书时都能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二年级名师新编语文教案案例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课文里的生字。

2、这首诗感情深沉、细腻,适合自读,用低声,缓慢的读,细心的领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母爱是无私的。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进入情景体会妈妈无私的爱。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亲爱的妈妈,妈妈很爱我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妈妈对我们的爱。

二、教学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3、练读。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可以给它口头组词。

3、对简单的生字直接听写,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个别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说说自己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4、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生个别读。

3、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4、这首诗感情深沉、细腻,合适自读,指导学生用低声,缓慢的读,细心的领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读课文中的五个生活片段。

2、讨论妈妈做这些小事容易吗?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说说讨论的情况。

让学生说说自己讨论的情况,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扩展活动。

让学生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是怎样爱护你和关心你的?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介绍,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蚕的图片)这是什么?

板书:蚕(强调平舌音)。

2、谁见过蚕?能指着图来介绍一下吗?

3、从字形看,蚕是“天下一条虫”,那它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4、(出示文中蚕姑娘)你们喜欢这些可爱又有用的蚕宝宝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显示课题,读题)蚕姑娘。

二、媒体辅助,读懂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播放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蚕卵”,直接感受“蚕卵里钻出蚕姑娘”的情景。

(3)读后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蚕是在奏从蚕卵里钻出来的。

2、第二~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各阶段照片,生动形象地演示蚕生长的过程及形态变化。

(2)讨论蚕的形态变化及生长过程。

(3)自由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4)比较四、五自然段的异同,并仔细观察蚕姑娘“发胖—发亮”的变化。

(5)谁能不看书,把四、五自然段蚕姑娘的变化说一说?

(6)连读二~五自然段,把蚕姑娘的四次变化在脑子里想一想。

3、第六~七自然段。

(1)指名读六~七自然段,播放录象。

(2)把看到变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各自边读边在脑中重现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三、表演体验,读好课文。

1、文中一次次变化的蚕姑娘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2、你们能用朗读向大家展示那么惹人喜爱的蚕姑娘吗?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朗读有关写蚕的诗句。

2、上网搜索,了解更多的有关蚕的知识。

小学二年级语文电子版名师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过渡。

师:谁关注过爸爸妈妈?(学生回答)。

师: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妈妈睡了。

2、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二)配乐范读。

(三)交流感受。

让学生谈谈听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四)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互读。

3、指名接段读文。

4、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意见。

5、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五)有感情地读课文。

师:仔细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1、自读。

2、班内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第二课时。

一、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展示并朗读班内一位学生母亲写给女儿的信。

3、再读课文。

二、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在具体环境中认读: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超市标签、公益广告……。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三、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延展。

2、在小本本上积累。

二年级名师语文复习教案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葫芦”两个生字。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小朋友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呢?指名说。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已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2、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3、生字的巩固。

(1)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葫芦花

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

哇-(蛙)-(娃)-(洼)

盯-(丁)-(顶)

(2)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

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谁会看?(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看图

三、说话:

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四、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

2、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10、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五、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3、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4、请小朋友课后把自已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二年级s版语文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8个只识不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句子,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四、学习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反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读词语:扁担布匹官兵仍然严密封锁日理万机。

二、激趣导入,引导质疑,整体感知二、三自然段。

1、回顾课文内容,画扁担。

2、认识朱德的扁担。

3、激疑: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呢?

4、自读二、三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5、全班交流。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可贵品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粮辛苦。

1、自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感受朱德挑粮辛苦。

2、围绕“挑粮辛苦”,指导学生读懂句子,并朗读句子。

3、联系第二白然段的第一、二句话,感受挑粮的紧迫。

4、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感受朱德乐观的精神。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朱德工作劳累。

1、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句子。

2、理解关键词语,感受朱德工作的劳累。

3、朗读相关句子,表达心中对朱德的敬佩之情。

4、听课文录音,了解朱德的心情和做法。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创设情境,体会战士心中的惊奇、崇敬之情。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官甩。

2、范写“官”。

3、学生书写生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3、学习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二、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和新词;用“已经”造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三、教学难点: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字词句中理解徐虎总是这样一心想着别人,利用休息时间为千家万户服务。

四、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课题的意思;学习生字:修谈供凡及。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2“闪光的金子”

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课文的题目是?(学生齐读),难道课文真的向我们介绍那些会发光的金子吗?课文中“闪光的金子”指什么?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并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1)出示新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3)齐读课文。

(4)讨论:“闪光的金子”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a出示: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人们感激徐虎,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齐读。

b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题目的?

c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d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闪光的金子”,这叫首尾呼应。同学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写。

四、书写生字:修谈供凡及。

1、读生字。

2、师范生字。

3、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课文的字词句来理解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的人。学习徐虎他利用自己的擅长为人民服务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空默写生字修谈供凡及。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闪光的金子”指?(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3、徐虎到底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

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话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相机学习第一段。

(1)出示: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

理解:普通水电修理工。

徐虎他特别擅长于修理水电。只要水电出现故障,他都能修理。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上海的居民为什么把这样高的荣誉送给徐虎呢?

请读一读下面的文章,

2、相机学习第二、三段。

(1)交流:徐虎怎样做的?

(2)理解:

“特约、故障、提供”

(3)自从那以后,徐虎就——。

出示: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4)读了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徐虎的确是“闪光的金子”?

(5)交流:

圈出“每天、总是、挨家挨户”。

3、学习第四、五段。

(1)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写了他为居民服务的情景。

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3)找出徐虎一心想着别人的词语、句子。

交流后,齐读。

(4)小结:(引读)许多年来,徐虎就是这样————。他利用————走遍————,给大家带来了————。人们感激徐虎,都说——————————。

(5)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

读完课文,请你再来说说徐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你应该向徐虎学习写什么呢?

第三课时。

学习生字:具按劝便;用“已经”造句;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练习。

1、出示:

天已经黑了。

我已经是一名少先队员了。

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钟了。

2、指名读句子。

3、先口头造句,再写下来。

4、教师个别指导。

二、学习生字:具按劝便。

1、抽生字,识记生字(书空默写)。

2、师范写字。

3、学生完成习字册。

二年级语文名师新编教案

一、导入。

复习生字词了解课本内容。

1、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老师先说一个:古时候,有两个学生跟秋学棋。

2、专心致志能手用因为……所以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3、指名读,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可以做动作来解释给大家看。什么时候会走神,因为他走神了,所以老师――提醒他要注意听讲。

二、学习第一段。

1、(直接出示内容)指名读。

2、第一段的内容老师觉得太长了,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帮一帮老师,用一句话把这一段的意思说出来。(用因为……所以……复述内容)。

出示:因为秋______,所以有两个学生______。多指名说。

3、过渡:说得真是太棒了!不知道你们的眼睛亮不亮?

看图:两个学生开始学下围棋,你觉得他们学得怎样?看看哪位同学的眼睛最亮。自主看图。

三、学习第二段。

2、轻声读第二段,用你聪明的脑袋,灵巧的小手,找出你认为能反映他们学习情况的地方(先找出表现那个学习特别认真的学生的词语)。

专心致志一边一边问上几句(学问学问,要学要问,眼到耳到心到)。

(1)谁能读出一个学生学棋的认真劲儿,指名读,师生评价。

哪儿读得好,哪个词,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再读,品读,齐读。

走了神想拉弓射箭只听了一会儿(三心二意、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又去想别的事了。

指名说为什么。

(2)能不能读出另一个学生走神的感觉,如果你愿意可以在需要的地方,加上一些动作,因为是走神嘛,动来动去是正常的。同桌练一练,一人读,一人演,看谁练得最像那个走神的学生。

指名练,(脱离书本)评价眼神、动作、表情。

3、轻声连起来自读,老师巡视。

4、小结。

农民伯伯有一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汗水,就会有丰收的喜悦,你心不在焉、上课走神,不付出努力当然什么都得不到。现在,老师请你猜一下,这两个学生最后会是怎样的呢?指名说(说出理由)。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当然一下子就猜到了他们的结局,果然如此(出示)齐读。

四、总结课文。

出示:

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后来成了(出色,了不起、独一无二)____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棋艺_____。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___,不能____。指名说(还有不一样的吗?)。

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教案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镜子》是一篇描述爱迪生童年时期敢于实践,运用生活中的发现——镜子对光的折射现象大胆尝试,最终为母亲创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及时帮助了医生,挽救了母亲生命的故事。文章行文简洁、易懂,通篇没有对爱迪生聪明才智的正面评价,而是通过一件事情的记叙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懂得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重要意义,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2.认识14个生字,认识1个部首,会写8个字。

3.理解父亲在整件事情中的情感变化,体会小爱迪生在救护母亲中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从始至终作者没有一句直接赞扬爱迪生的话,但是在一面面明晃晃的镜子后面隐藏的却是小爱迪生勇敢尝试、聪明细心的才智,所以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用途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和镜子有关。(板书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生字标出来。

2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音。

3..老师出示词语,交流识字方法。

“检”与“捡”要相区分,可以做动作。

“决”与“快、块”要相区别,可以组词。

“医”的部首三框是本课中的新知识,要落实,并且要指导书写这个字,要注意笔顺(书上有)。

4.课件出示词语,(包括课后的读一读),进行“开火车”或“夺红旗”游戏,分组竞赛认读词语、生字。

5.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注意听准字音。.

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相机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生平及其发明。

师:看,爱迪生多了不起啊!他的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他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那么这句话谁会读?为什么这么读?(带敬佩的口气)。

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爱迪生为什么要救妈妈?他的妈妈怎么了?

学生会说得了阑尾炎,接着就请学生说说对阑尾炎的了解。

二、朗读感悟课文。

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妈妈当时处境十分危险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二段,抓住“直打滚”、“急忙”、“马上”等词语感悟妈妈病情的紧急。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妈妈躺在病床上的情景)。

(1)过渡:此时此刻,你想对医生说什么?

(2)出示第三自然段,理解句子: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不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老爱迪生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指名读。

师:难道医生和爸爸没有想办法吗?

师:爸爸想的什么办法?

师:医生怎么说的?为什么连连说?

(3)指导朗读(注意爸爸的着急,医生的无奈)。

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小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

课件出示:爸爸一见又急又气,责怪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爱迪生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

想想当你受委屈的时候,你是怎样说话的?

分角色,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老师导读。

过渡:爱迪生真的想出办法了吗?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呢?我们一起走到妈妈的病床边看看当时的情景吧!(课件演示屋子变亮的情景)。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就是(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就叫恍然大悟。

师: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办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

1、老师想问问大家,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明呢?

2、你看,爱迪生小小年纪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妈妈,让我们都来夸夸爱迪生怎么样?

四、拓展阅读。

1.把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3读短文,回答问题。

聪明的韩愈。

从前,有位教书先生,他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看谁用不多的钱买一件东西能把书房装满。学生人人动脑,认真思考。放学后,他们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了稻草,有的买来了树苗——可是谁的东西都没有把房子装满。

一个叫韩愈的学生走进书房,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燃。烛光立刻照亮了整个屋子。先生见了,高兴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1)教书先生出了一道什么题目?

(2)学生分别买来了什么?

(3)谁最聪明?

(4)你认为什么可以装满屋子?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