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思初中(模板16篇)

时间:2023-11-22 08:24:02 作者:书香墨

优秀作文需要有合理的结构和逻辑,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沉浸其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优秀作文的片段,相信它们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考。

端午作文初中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把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与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做的事。

在乡下,端午节的前几天,妇女们便成群结队的去采箬叶,采回来的箬叶洗净后,平整地铺在竹篾上,待晒干后,整整齐齐的收起,用细白线将其捆成一叠叠,一部分自己家用来包粽子,另一部分则拿到集市上去卖,补贴家用;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包粽子,淘糯米,备馅料,各家都有自家独特的馅,有火腿,有红豆,有红糖,有花生,琳琅满目。包粽子一般都是妇女来包,因为妇女心灵手巧,包出来的粽子也就精巧,小孩子好奇,总喜欢来凑个热闹,插上一手,不过常常因为笨手笨脚,被妇女嬉笑着驱赶开,孩子们又嘻嘻哈哈地去打闹。端午节这一天,一些家庭会在家门前,挂上艾草,祈求平安,但最重要的还是吃粽子,前一天包好的粽子被连成一串放入沸水滚滚的锅中,小孩子嗅着香味而来,揭开锅盖,向里边望,大人此时就走过来,把小孩子拉到身边坐下,让他们慢慢等,小孩子总待不住,迫不及待地去看。

在城市,吃粽子依旧是最重要的事情,对于一些家庭包粽子却不属于其中。城里人直接到超市买包好的粽子,只用煮就可以完事。吃粽子也只是解一下馋,应付一下高高兴兴过节的小孩子。但煮的过程依旧让人期待,嗅着香味,坐在电脑前垂涎三尺,眼珠盯着屏幕,心却早已飞到锅中去了。

外婆一直是家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一把手,包粽子的手艺也是另人赞不绝口的,家中的粽子都出自外婆之手。准备好材料,外婆开始包粽子。

一片粽叶,宽大墨绿,味道清幽,在外婆手中被卷成圆锥形,圆锥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经与火腿拌匀的糯米,一片墨绿的粽叶包住红白馅料,封好圆锥形的底,最后用棕榈叶一圈又一圈扎紧。一个有四个小角的尖头粽子就包好了。一片片粽叶在外婆手中翻飞,糯米馅争先恐后地跳人叶中,棕榈叶飞快奔跑着,外婆如变戏法般变出一个又一个的粽子。

我把五个粽子划为一家,连成一串,放入沸水翻腾的锅中。然后坐在旁边,听着水的咕嘟声,嗅着粽叶的扑鼻清香,闭上眼睛,唾津潜溢,飞流直下三千尺。

我最喜爱的粽子馅还是纯糯米。用剪刀剪去棕榈叶,剥开粽叶,香气四溢,忍不住大大地咬一口,咬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糯米的爽滑和弹牙。要是再沾上蜂蜜就更完美了,满口香甜。

端午节,粽子情结。

嘿!今儿就是端午节了,真热闹哎!可不是,早上我就被鞭炮声吵醒的!真想对着山上的人说一声:“不就是三天长假吗!至于!”

我可以肯定我早上绝对是顶着一双熊猫眼起来的,山顶上那个做贼心,虚的家伙肯定跑了!我心里愤懑的想到。不过今天可是端午节,早上应该会有好吃的等着我吧!于是开足马力洗刷完毕。但当我唱着《莲花落》走进厨房时,也是悲哀的叹了口气。白面馒头配上蒜子,再加上一口玉米粥。于是当即反抗到:“今天是端午节,要吃好的!”妈妈笑着应了一句:“幺!政治学的很好呀!不过很可惜!反抗!无效!中午再做好吃的。”“唉!”满是心酸的叹了口气。原本想“”来着,但肚子又想杀一个“回马枪”。没出息的叫了一声!没办法,只有把黑手伸向馒头喝粥了。不平的想了一句:“这是为了营养,为了发育。”于是就开口吃了!

嗯?嗯。嗯!

没想到,还挺好吃的。于是就在我的巨口扫食之下,吃完了。满腹欣喜的打了一个饱嗝!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躺在长椅上开始消失。妈妈过来看了我一眼,尽是得意!我“哼”了一声后就没之声了!

然后这一整天就是在菜园中种一些菜,再摘一些菜;又爬到树上摘了几个琵琶果就带了傍晚!

看着天边云下的变化,一会蓝天了一会绿一会又变成了紫色,甚是好看。此时手拿一壶茶,坐在椅子上,倚在树旁。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种感觉:要是永远都这样,那才是好极了。

只不过美景不常往。“跑哪里去了,还不过来帮忙腌鸡蛋!”“是!马生来了啊!”一听就知道是妈妈在喊我,只好无奈的走了过去。“快点……!”“哦”了一声之后又加快了步伐。再踏进房间之际,回头一望,依然一片黑暗。只得感叹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

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文档为doc格式。

端午作文初中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家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

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

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因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时稍晚一点。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我的手上脚上都被带上了五彩线。五彩线是由红、粉、黄、绿、蓝五种颜色组成的,很鲜艳。妈妈告诉我说,端午节带上五彩线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

洗完脸后,我就来到了餐桌前。满满的一桌,真丰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还有香喷的鸡蛋、鸭蛋、鹅蛋。看着这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正准备开动时,爸爸发言了:“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这可难倒了我了,我就装作没听见,等待爸爸解释。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真没想到一种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讲完后,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和他们做游戏了——顶鸡蛋。

我在盘里随手拿了一个个头较大的鸡蛋,先和爸爸来了一个对决。而我的力气太小了,一个回合下来,就输给了爸爸。但是心里却不服输。心想:“可不能这么算了。”我又去洗鹅蛋,想和妈妈较量一番。

只见妈妈在盘子中左挑右选的,好像里面藏了大将军。我好奇地问妈妈:“你在选什么?难道鹅蛋还会有什么不同吗?”听完后妈妈耐心地说:“你看这鹅蛋好像都一样,其实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状,要选“小头”尖一点的,这样的蛋会比较有优势一些;其次要看鹅蛋的外壳,光滑、细腻、颜色匀,这样的蛋壳更硬一些。根据这些特点选,一定能获胜。”

我半信半疑地选了一个鹅蛋,就开始跟妈妈较量起来了。

我双手紧紧地握着鹅蛋,使上了浑身的力气,顶啊,顶啊,只听见叭的一声,我赶紧收手,紧张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鹅蛋竟然没破,还是好好的,“原来是妈妈手里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赢了!我赢了!”我兴奋地边喊边跳,爸爸也高兴的拍手表示祝贺,妈妈看着我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

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吃粽子,吃粽子喽!”终于盼到奶奶这清脆甜美的声音了。我告别了亲爱的小伙伴,一个箭步跑回家,笔直地站在奶奶身边喊道:“报告,我回来了。”妈妈在边上点着我的鼻子说:“你这速度都快赶上火箭了。”笑声在院子里回荡着。

我特别喜欢吃奶奶包的红枣粽子,香香的,甜甜的,真是好吃极了。当一层一层的苇叶摊开来,江米的醇香也越来越浓的扑到鼻子,流进了我心田。看着手里的粽子,白得透明,鲜得诱人。我迫不及待地吃着粽子,不一会儿,粽子就只剩一个角了。“慢慢儿吃,细细儿嚼,听爷爷给你讲讲端午节吧。”

爷爷蒲扇一摇,故事就开始了:“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当年的五月五日,楚国被秦国打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就是因此得来。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听到消息,马上把船划进茫茫的洞庭湖进行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我使劲地点头。是啊!端午节吃粽时不能忘了我们纪念的是一个人,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没有国,哪有家。没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哪有丰衣足食的百姓。屈原爱国就像爱自己的家,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亲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值得世世代代崇尚。

吃着手中香甜的粽子,听着屈原爱国的感人故事,真是个幸福的时刻呀。

端午作文初中

家乡是水乡,虽然没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如此情调。但是看那正好贯穿小镇当中的溪水和那溪水上窄窄的浮桥也倒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风采。

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的端午的热闹程度是仅次于春节的。因为有赛龙舟dd溪水的两岸站满了人,这是爸爸会将我举过头顶,我坐在他的肩上,在热热闹闹的人群当中,为赛龙舟的人们鼓掌喝彩。当然,更是因为端午这天的食物也格外丰盛。

粽子是不可少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更是选料的好手。粽叶是住隔壁的渔夫打渔时顺便从江边的芦苇丛中择好,卖完鱼后送到我家来的,既新鲜又原生态。奶奶说,这位渔夫送来的粽叶都是最好的,宽而大且有光泽。包粽子时,粽叶要先用水泡一夜或煮几分钟,粽叶里包的江米也要洗干净。奶奶包的粽子口味十分丰富:有红豆的、枣子的、五花肉的,甚至还有咸蛋黄的。儿时的我十分享受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的时光,看着奶奶的巧手利索地包着一个个好看的三角粽子,我也照葫芦画瓢,但手一下没握紧,米撒了一地。这时奶奶会慈祥地拍着我的脑袋,说:“你还没长那么大力气咧,来,帮奶奶舀米。”午后柔和的阳光照在奶奶还未生出那么皱纹的脸上,很好看、很温暖、很慈祥。包完粽子后,奶奶总会叫我送几个给渔夫,并教我“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端午初中作文

今天,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首先外婆用开水烫芦叶,然后把调味料放入泡好的糯米中。接下来外婆负责包粽子,我负责剪扎粽子用的线。一开始,我不知道线要剪多长,不是剪短了就是剪得太长。外婆教我说:“扎粽子的线要能绕粽子三到四圈。”我试了试,果然剪出的线不长也不短,正好用。

外婆包出的粽子个个小巧玲珑,像一只只小香包,散发着芦叶特有的清香,我还没吃口水就已经流下来了。外婆一边包粽子一边告诉我,她小时候是用沙子和芦叶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才学会包这么漂亮的粽子。我听了很佩服外婆,也深深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努力和刻苦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今年妈妈说了,我们自己动手,包粽子吃。

我们把准备好的江米、白糖、葡萄干和粽叶,都放在桌子上。妹妹拿来了细线,剪成了一段一段的。

我们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三角形的筒子,然后用小勺子盛起江米,把江米放在张开的粽叶里,加上葡萄干、白糖、。最后把粽叶折过来,把张开的口子封好,用细线缠起来,缠的很结实,免的江米从粽叶里跑出来。

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过了半个小时,妈妈的说可以了。

打开锅盖,妈妈热气腾腾的粽子放在凉水里,过了一会儿,粽子凉了,我和妹妹拿起粽子,把细线打开,剥开一层层的粽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真香啊!咬一口,真甜啊,甜到了我们的心里。妈妈说:自己做的粽子好吃,我和妹妹异口同声的说:好吃,好吃。

端午初中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在妈妈的催促声中起了床。妈妈端上了一盘茶叶蛋作早餐。“为什么呀!”我问道,“今天早上怎么改吃鸡蛋了?”妈妈笑着说:“端午节吃鸡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啊!”“是嘛!”我赶紧拿起一个鸡蛋剥起来。“我小时候外婆还把鸡蛋染成红色,用自己变得网兜装着,挂在我的胸口呢!”妈妈边说边回忆着。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看见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超市贴出了一张张关于端午节促销活动的大海报。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楼梯,看到外婆家大门上悬挂着几簇绿色的植物。只见这些植物有着细细的茎杆,叶子长长的。“这是什么呀?”我问来开门的外婆。“这是艾叶和菖蒲。”外婆回答。“为什么要把它放在门口呢?”“这样可以防止蚊虫进到家里,还可以避邪呢!”一走进房间,厨房里飘出的粽香令人馋涎欲滴!

外公外婆正在熟练的包着粽子,我也想来一试。便开始对外婆说:“让我包一个粽子吧!”外婆摆摆手不肯,我又说:“我要试试看嘛!”这时外公发话了:“要包可以,不过先得告诉我们,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哈哈!正中下怀!我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末期的大诗人屈原。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舍弃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跳进汨罗江自杀。屈原死后,百姓们哀痛异常,都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发展成划龙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外婆说:“够了够了,过来吧!”

外婆教我包粽子了。先把粽叶卷成圆锥状;把卷好的粽叶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粽叶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馅放在米上,再盖上一层米;将叶尾盖下来,叶尾捏笼,将多余叶尾上卷,接着用叶丝系牢。最后,剪掉多余叶尾。啊!我终于包出了一只粽子,虽然没有外婆的那样好看,可我还是觉得很好。

这个端午节过得真高兴!我既学会了包粽子,又尝到了美味,更关键的是,小小的粽子让我感觉到了祖国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我更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的家乡在湖北,时至五月,家乡的空气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是啊,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在湖北俗称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喝黄酒,龙舟下水喜洋洋!正如这首民谣所唱,在每年的端午节,湖北各地均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黄酒、悬艾草的习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归县端午龙舟竞渡,非常隆重,还有祭祀、招魂等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活动。

查看史书,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纪念直言敢谏的伍子胥之说、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说、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而在家乡,千百年来,尤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占据主流地位。

据史书记载,屈原为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天的湖北宜昌市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去职与流放,却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国家被侵略,含恨报石投江,楚国百姓闻讯奋起驾舟营救,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屈原的身体,就纷纷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每年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祭拜习俗,体现了百姓对爱国诗人的敬佩与思念。

从起,我国将端午节规定为法定节假日。,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千山万水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文化源远流长,其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是中华文明璀璨的明珠;其高雅的文人气质和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又是一年端午节,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对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其风俗习惯及文化传承,增强了我们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离端午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街上飘着阵阵粽香。

我和我的妈妈准备好糯米、粽叶和线等,开始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妈妈拿一张粽叶卷成漏斗型,再往里面加上参有红豆的糯米,然后用粽叶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线把它拴好。看着妈妈包粽子,我不解地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耐心地给我讲到:“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由一个着名的诗人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阴历5月5日这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真是太可惜了!”听完妈妈讲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叹息道。

妈妈继续说道: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妈妈停下手中的活,抬头问我:“你看见过赛龙舟吧。”“我们去年在新津看见过啊”我不解地问。“其实,赛龙舟也与端午节有关。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哦,是这样的。想不到一个节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们经常过的节日,竟然有这么多的文化。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算是过得比较传统了。

早上六点多起床,四口手拉手直奔城南路早市,那里有我们想要买的艾叶和香囊。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我们搜寻着卖艾叶的小贩,孩子们则到处寻找着他们盼望的香囊。

隔着来往不停的人群,一股端午节香囊特有的香味飘入我的鼻孔。顺着香味寻来,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站在挂满各种各样香囊的三轮车旁边认真地编制着一个绣球香囊。站在车的另一旁招呼生意的大概是她的女儿,正在给买香囊的顾客介绍着款式不同、做工精细的香囊,夸着老太太的手艺,夸着香囊里所装香料的纯正天然。尤其是那精美的十二生肖香囊、夸张可笑的扳脚娃娃香囊,让人拿在手里就不忍放下。闻一闻,是那种纯正的草药香。

阿福一眼相中了一个红黄相间、做工非常精致的绣球香囊,抓在手里不撒手;雪儿则在选择十二生肖香囊时,到底选择大龙还是乖巧的兔而犯愁(她总是说自己属兔尾巴龙头),两个都那么可爱,都不舍得放弃。最后,我给孩子们买了绣球和兔兔香囊挂上脖子,再给每人一根漂亮的五色线绑在手上,总算让孩子们心满意足。那边,老公也拿着一把新鲜的艾叶向我们这边走来。艾叶、香囊都买齐了,就差去吃糥糥的粽子和香脆的麻叶了。呵呵,我小时候过端午的时候可都是父母亲手做的这些好吃的好玩的呢!

我们来到一家小有名气的小吃店,门口的大桶里放满了煮好的、飘着新鲜粽香的粽子,案子上堆着高高的炸好麻叶和糖糕,顾客们排着长长的队,有的买着带回家吃,有的就在小店里吃。我们就在小店里找了一张桌子坐下,迫不及待地剥开新鲜的粽叶开始品尝又糯又甜的粽子。

吃完粽子,我们出发去郑东如意湖游玩。巧的是,这里正在举行龙舟赛。老公带着孩子观看了热闹的比赛,又和孩子们讨论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聊起了屈原的《离骚》,以及我们小时候怎样过端午节,孩子们兴奋极了,对我们小时候的事情特别好奇。

孩子们戴着香囊和五色线,和父母在一起说笑玩闹,看他们开心的样子,真的好幸福好满足。其实,我们陪伴孩子时,我们也同样好幸福好满足。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在传统的幸福中度过。

提起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也应该略知一二吧!但是,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有很多端午习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揩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糯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作文初中

今年的端午节一晃就过去了,我还在怀念端午节和妈妈一起包粽子的情形。

端午节那天,妈妈买了一些粽叶和糯米,一头钻进厨房包起了粽子。看着妈妈包粽子的样子,我顿时起了好奇心,肯定很好玩。

我拿起一张粽叶,却不知该如何下手,只好向老妈取经。她看我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就把手中的粽子放下,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包粽子。我“笨手笨脚”地包了半天粽子,还是没成功,实在惭愧。

渐渐地,我有些不耐烦了。怎么也包不好粽子,我就想,还是不包了吧,反正也包不好。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在一旁鼓励:“看花容易绣花难。”我想了想,就接了一句:“吃粽子香,包粽子可真难啊!”说完之后,我就下定决心,发誓要“征服”我手中的这个粽子。

我又拿起两张粽叶,把它们叠交在一起,然后用手抓起糯米往里面放,再加一些蜜枣,然后用细线一绑,就大功告成了。谁知,当我把这个粽子给妈妈的时候,妈妈却捧腹大笑,我疑惑地问妈妈笑什么?妈妈给我来了一句:“你是在裹粽子,还是在包粽子?”这次我的脸可丢大了,诞生在我手中的第一个粽子竟然包得这么糟。妈妈看我三心二意的样子,就让我到一边歇着去。可我偏要坚持包一个好看的粽子。

我努力学着妈妈的`样子又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它有点奇形怪状,但这是我的劳动果实。后来我越包越兴奋,索性把手插到糯米里练起了“铁砂掌”。这可把妈妈给惹恼了,看到米弄得桌子上都是,她再也不容许我“胡闹”了。

不一会儿,粽子包好了。妈妈把它们放进锅里煮。大约煮了一个小时,厨房里散发出了醉人的香味。妈妈从锅里小心翼翼地挑出了一个粽子,让我尝尝。我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心里美滋滋的。

诗歌:端午情思

一根草绳牵出一段过往。

一支粽子包着一段历史的悲凉。

/

泛起的龙舟。

沿着屈原离开的方向。

由历史的深处。

划向了滔滔不绝的汨罗江。

/

汨罗江,那是。

伟大诗人殉国的地方。

几千年前当你纵身一跃。

汨罗江水便从此流淌着无尽的忧伤。

/

一个孤独的诗人。

一个不朽的灵魂。

你曾用饱含正义的笔。

写下了一首首千古吟诵的诗行。

/

你用铮铮的铁骨。

你用堂堂的正气。

在《离骚》《九歌》的韵律里。

把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弘扬。

/

你宁愿葬身江河。

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你爱家爱国的大爱无疆。

引来无数文人志士几千年的吟唱。

/

洗不去爱国气节的显彰。

你的忠贞与梦想,在这个五月。

又点燃了多少诗歌的痴狂。

/

穿越了悠长的历史时光。

当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你那深深的爱国情怀。

依旧在时代的长河中流淌。

端午情思光影散文

光影遥相互忆,无光不成影,无影不成光。若你是她生命中唯一的光明,那她心甘情愿做你的影,与你生不相离,死亦相随。

——题记。

单调乏味的生活无处不在,如影相随。昏暗的天空被阴霾笼罩着,再也见不到一丝艳阳,昔日的欢唱被光阴研磨成一盒胭脂,在你腮边泛着红。

她睡着了,昏睡地灵魂飘浮在朦胧的月色里,静候黑夜的遮掩。在这曙光初露的时刻,赤祼祼的灵魂泛着金色的光,孤零零地峙立着,无人应和,亦无人欢唱。

蔚蓝的天空,放晴了。她信手拈朵白云装饰你的伤城,婆娑你的孤寂。你可知,她对你的爱从未停歇,也从未改变,一如既往,此生不渝。遇见你是她一生的最美,是她一世的妙忆。她愿意为生命为你播种生生世世的爱,用鲜血去浇灌,期盼在你无垠的沙漠中开垦出绿色的生命。

光阴在她的额头上刻下了流年的皱纹,催老了她的娇颜,可是她的心始终如一。她的心底,装着一个你,若你回眸,就可在她眸里看见他的身影,原来是你。

你的心躺在冰封的极地,无声的绽放,那是一本染血的诗,你灵魂的寄主。而她,注定要生生世世守望在海的彼岸,等你,念你,忆你,最终却只能抱憾而逝。你的世界荒凉成无人居住的伤城,满目疮痍,不见往昔繁华葱绿的盛景。在你的心底,住着一个美丽的倩影,倒映着你一生的情深不寿。只叹,命运翻覆,将你们生生分离。若爱有来生,愿苍天能允她今生所求,盼来生能与你共结连理。

祭一场永不瞑目的爱,让她在爱中微笑地死去,永生地死去吧。唯有死亡是她此生最末的归属,是她灵魂的寄主。她想在死亡中忆起你,牵着你的手,再一次重温最初的最美。她想在死亡中永生地爱着你,吟咏那封遥寄的情书。为你许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盟约。

灵魂寂静处牺息着孤独的森林,近处的葱绿,远处的蔚蓝,融合在夜的深谷里,敲响你生命的琴声,而她是停歇你灵魂孤寂处最末的一个音符。悲凉的月光被夜色笼罩,呐喊着不可逆流的悲欢与孤苦的.命运。是谁的眸光,于一季又一季的轮回中流连,自愿幽居在莲心的腹中,独守空闺。

苦涩的泪水中泛着甜,还独遗一丝咸味。炽热的心在岁月的海啸中,逐渐冷却,雪藏。婆娑起舞的光影停歇在浓缩的岁月里,化为夜的一声叹息。那些早被诗人遗忘的句子,跳跃在灰色的回忆里,消弥为岁月的吻痕。你的短歌与她的哀诗结合在一起,被刻在那块我们共同拥有的诗碑上,安静地谛听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端午的情思散文

1、《端午节遐思》。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一唱三叹。

而你,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2、《今年的端午节》。

明天就是了端午节了,

今天就嚼一只粽子。

电视里正讨论着,

塑化剂的风暴。

而岳阳楼仍在,

洞庭湖却已口舌生烟。

今年的端午节,

就这样到来。

在我口袋开始干涸的时候,

在楼价无论怎样调整还如不倒翁的时候。

来了,艳阳高照。

来了,梦如火烧。

在硫酸铜的颜色里。

淡淡的苦涩,

在蒸煮翠绿的粽子之后。

翻江倒海,胃肠贴地。

在看到那翠绿是硫酸铜的渲染之后。

而大地张着干渴的大口,

没有了淋漓的风貌。

天空拧着枯竭的奶罩,

无力偿还大地的泪泡。

后来,梦的汛期就决堤了。

电视新闻说:南方旱区大部降雨。

张了几个月的大口弥合了,

过于狂喜就咬断了好几处路桥。

洞庭湖又开始荡漾,

岳阳楼又开始笙响。

我嚼着那只翠绿的粽子,

对端午对明天又有了渺想。

想那蜡的味道,

想假我如蜡,内心的温热应该可以煨干几个五月?

是谁打翻了桌上的雄黄酒,

浇湿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回荡。

锅里,

喧腾一片。

棕儿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怀念而奉献,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欢声一片。

孩童们不因耀阳而惆怅,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悦,

阵阵芳香耐人回味。

门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热而低头,

只因盼望那游子而等待,

片片青绿述说乡愁。

湖面,

震声一片。

龙舟不因湿漉而停留,

只因追寻那伟大的人儿而奋进,

朵朵浪花激起了爱国的情怀。

4、《端午节》。

是平凡的一天,

一日又一日,

一年又一年,

一直推移到这一天。

没有花开得艳,

没有果结得甜,

没有人问候,

也没有人抱怨。

一忽儿,

火红的樱桃啊,

它玲珑地甜,

酸得你的舌尖直痉挛。

阳光在收割着漂浮的云朵,

又在交织着通透的绿荫,

彩蝶飘舞在光波里,

甜蜜涌溢在心海里。

打成结的粽子,

被花喜鹊衔着,

飞到高处,

驻了翅羽,

迎着阳光献给你。

艾蒿的香味顺风飘来,

吉祥的气色显耀在门楣,

鸟雀唧唧喳喳的,

在小孩子的腕上一晃又一晃的,

天使在地母的怀里撒娇呢……。

5、《五月端午节》。

一壶雄黄酒,

一碗浓浓的熬茶。

带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节。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圆润的乳房。

山花烂漫,

情歌翻飞。

蓄势而发的骚动,

被动情的云雀衔起。

季节合欢的序幕便,

被轻轻拉开……。

公牦牛,

剑一样刺穿了远山的沉郁。

咂足奶水的羔羊,

惬意的睡在了山坳间。

布谷鸟发酵千年的伤感,

催动着疯长的庄稼。

只是一点雨珠,

击伤了农妇坚实的守护。

不觉处,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每一块河石,

都锈满了绿苔。

翡翠与珍珠铺就的河道,

舞动着,

山溪优美的锅庄舞。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间传动。

有一中诱惑,

牵引着登高的欲望。

真愿登临那最高的冰峰,

好吮尽江南的粽子,

那绵绵悠长的甜香。

端午情思作文

童年,最喜欢的就是过节:喜气洋洋、安定祥和的春节;举家踏青、祭拜先人的清明;粽子飘香、龙舟竞渡的端午;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中秋……这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中华节日图”,总那么让人难以忘怀!

令我特别神往的是端午节!一想起粽子香喷喷的味道,我便会垂涎三尺。孩提时代,每逢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便天天吵着妈妈包粽子,催着她快点包粽子。“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从大老远就能闻见我和伙伴们吟唱的歌谣,大人们都笑我是只“小馋猫”。粽子包好了,我一连可以吃好几颗,一点儿都不觉得腻。江边那激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总如磁铁一般,把我吸引住了。每每,我总是看得津津有味,乐而忘返。闲时,我还常常带领小伙伴们学着大人们划龙舟比赛的情景,还像模像样地分出谁输谁赢呢!

往事总是令人回味无穷。如今,我已经长大了,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可喜欢端午节的情思却从未减退。盼啊,盼啊!五月初五端午节终于来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可以进厨房帮妈妈包粽子,享受“粽叶香,香厨房”的乐趣!

我们先准备材料,这可是关键。我负责淘米,我把雪白剔透的糯米放进水里清洗,洗干净后,浸泡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捞出来。阳光透过窗子射进来,糯米发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一颗颗耀眼的小珍珠。姐姐正在旁边浸泡绿豆,她专心致志地挑着、拣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盆子里的绿豆,哪怕一个小脏物、一个发黑的绿豆,都逃不过姐姐的“火眼金睛”。“调料大师”妈妈正在调理佐料,嘴里轻声念叨着:“鱼露、味精一两,蘑菇半斤,蒜头二两,虾仁八两……”她先拿来几十朵浸泡过的蘑菇均匀地切碎,放进盆子里,接着又切蒜头、葱……手里的刀剁个不停,瞧!她多么专注。在大家的忙活下,材料准备齐全了,并把所有配料和在一起。

我们开始了包粽子。我们把箬叶折成一个尖角的形状,犹如一个下面没有孔隙的漏斗,我们舀了几勺调配好的糯米放进箬叶里,妈妈在一旁嘱咐:“糯米不能放太多!不然粽子超大,会漏米!”我们遵照妈妈的嘱咐,放了适量的糯米料,包起了粽子。瞧!妈妈小心翼翼地舀起绿豆、糯米放进箬叶里,全心全意地包裹着,她包的粽子那么精致、小巧。突然,她停了一会儿,眼睛注视着粽子,若有所思,我迷惑不解,“妈妈,你在想什么?”“此时此刻,我想起这粽子里面包含的,不仅仅是糯米和一些配料呀!”妈妈深情地说道。想了一会儿,我恍然大悟:是呀,古代的人们为了赶走江中的蛟龙及鱼虾,不去吞食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而家家户户裹粽子投入江中,祭奠忧国忧民的大诗人。这是端午包粽子的由来。记得唐代文秀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不正表达对屈原的赞颂吗?这粽子里饱含着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怀念,及对所有爱国爱民人士的深深崇敬之情!

我和姐姐更加专注地包着粽子,放好了调料,合上了箬叶,左右对折,把糯米裹得严严实实,包成有尖角的三棱形角黍,每个角酷似菱角。最后系上细绳子,粽子就包成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到蒸笼里蒸,不一会儿,香喷喷的味道从蒸笼里传出,真让人垂涎欲滴!

传统节日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也照亮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明天。这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传统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端午初中作文

我最喜欢过家乡的端午节,因为家乡的端午节特别有趣。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一大清早,我就跟在奶奶_后面去准备粽叶,糯米,肉块儿,红枣,菜干等包粽子的材料。奶奶忙前忙后的,我想帮忙,乐疯了似的一个劲地问:“啥时候包呀?啥时候......”奶奶不耐烦地说:“看电视去,包的时候叫你。”我被哄走了,耳朵边一只想听见奶奶的呼唤声。到了中午,吃完饭后,终于可以包了。奶奶先把粽叶围成圆锥形后,再把掺和在一起的糯米菜干放进去一勺,压扁后,再放肉或红枣,再放一勺,再压扁。这样粽子很饱满。圆锥里面放满了馅后,再把上头的粽叶将露出来的盖住,再把一层粽叶再将它裹起来,系上绳。一个完美而饱满的粽子诞生了。我也尝试做了几个,嘿嘿!我爆出来的都一些“丑八怪”。虽然不好看,但我很快乐。

端午节还有一个伟大的传说。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屈原的诗人,他非常热爱祖国。有一次,国家败亡了,他抱着必死的心,跳进黄河里。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每年这个时候称为“端午节”。因此,许多人会把刚包好的粽子扔进黄河,纪念屈原。而我的家乡也有一个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那就是全村乡亲们坐在小剧院里看戏。依依呀呀的,不知道唱些啥玩意。老人们倒听得入迷。我们这些生活在新世纪的人们却有些不满意。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端午情思

热情洋溢的夏季里,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在这姹紫嫣红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个隆重的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在民间约定俗成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包粽子,有的地方赛龙舟,据说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汨罗江里的鱼虾伤害伟大的诗人屈原。宋朝的诗人苏轼有一首诗这样写到: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是中国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著有诗作《离骚》。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因为不满楚国的政治,忧国忧民,而投入汨罗江自尽。

为爱国而自尽,每当过端午,人们都会想起爱国诗人的壮举,从而也会浮想联翩。会想起当今社会的落马官员,他们曾身居国家的重要职位,想的是贪污受贿,做的是损公肥私,过着奢靡的生活。当他们过端午,祭奠屈原的时候,就没有想起屈原忧国忧民,想起祖国对他们的培养,想起人民对他们的信任……汨罗江的水流淌着对贪官的遗憾!

端午节的阳光柔和而温馨,诗人的爱国情怀在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在这一天我们会想起汨罗江,会想起那奔腾的江水流淌着多少爱国的情思,会想起诗人的诗篇《离骚》的优美,还会想起许多英雄人物。比如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中“八女投江”的英雄壮举,她们驰骋疆场,宁死不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国的宣言!

端午节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它的意义在于弘扬爱国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向屈原学习,学习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爱国气节!

汨罗江的水,缓缓东流,多少年了,流不尽人们对诗人的思念;汨罗江的风,轻轻地吹,多少年了,吹不尽人们对诗人的赞歌;汨罗江的爱国情思,深情的传递,多少年了,传不尽那拳拳的爱国之志!

愿每个人的端午都像汨罗江的水,凝聚着对诗人无限的敬仰与怀念!

端午初中作文

端午节流行于布依、汉、仡佬、土家、壮、侗等其它民族地区。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还被称为端阳节和重五节。可又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也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的少数民族为了纪念龙神的节日。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再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肚子,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每逢端午节,人们会将屋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满了雄黄水,是为了用来杀死毒虫www。duxie。net与防止毒虫卵生。

许多风俗都会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大人有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名称长命线。各家需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舟花。而南方过端午节要食“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的习俗说都说不尽,不过这有首儿歌就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情思作文

又是一年端午节,辣椒还是记忆中那个沾点泥土诱人地垂挂于枝头的旧模样,有关辣椒的故事,成了我每个端午节独特的回忆。

小时候,快到端午时节,做得最多的事便是放学后往菜园子里跑,因为春节过后,家里的菜便又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往往觉得饭菜不好吃时,父亲便会告诉我:别着急,一到端午,我们家的菜园里便会有很多好吃的菜。我最喜欢的是青椒煎蛋,哪怕就只有青椒煮豆豉,也会觉得是个很好的下饭菜。于是,每天跑到辣椒地里,盼辣椒快快长大,成了我每天做完功课后的另一个消遣。

盼望着,盼望着,辣椒树上长出了白色的小花,父亲告诉我,这些花将来就会变成辣椒。于是我看着父亲在辣椒地里浇水、施肥,辣椒花处果然长出了浅绿色的小辣椒,看上去有点尖,有点瘦小。有空时,我会跑去将辣椒树旁边突然长出的野草轻轻拔掉,还会用清晨辣椒上的露珠洗去它身上的尘土。

果然,端午节快到时,辣椒便长了10厘米左右,浅绿色变成了墨绿色,个头也粗壮起来。看着这有些硬朗的辣椒,我知道,它能做菜了。我飞奔回家告诉父亲:“辣椒可以吃了!”父亲跟着我来到菜园,绕着菜土走了一圈,说:“现在有十来个能吃的了,很快就会有很多辣椒可以吃了。”我看着父亲小心地走在菜土中,轻轻地将一个个辣椒从枝头摘下来,然后用手掌细细地抹去辣椒身上的尘土。辣椒在父亲粗粗的手掌上摊开来,在阳光照耀下散发出诱人的光芒,我感觉我的喉结紧了又紧,狠狠地将口水咽了下去。

父亲将辣椒放到我手里,说:“快去把辣椒送到爷爷奶奶屋里去,让他们尝鲜!”这句话让我半天没有动弹,爷爷奶奶有7个儿女,很早便和我们大家分开住,平时几个伯伯和姑姑也总会带着一些东西来看两位老人。我嗫嚅着说:“今晚这些,我们自己吃了吧,长出来的再给爷爷奶奶送去。”“不行,先让爷爷奶奶尝鲜,长出来的我们自己再吃。”从没有对我发过脾气的父亲声音陡然高了几度,我听出了他语气中的毋庸置疑,我不甘心地跑回去把父亲的话告诉母亲,希望她可以帮帮我。没想到,她的话与父亲如出一辙,还加了句:“快去,让奶奶去菜园里看看,还有没有其余新鲜的菜可以让他们尝鲜了!”

这个场面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这样的情景也时常发生。慢慢地,我们都成为习惯了,有好东西先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过世后,我们便会自然地把好东西先留给父母和兄弟姐妹。

又是一年端午节,粽子的香味,赛龙舟的呐喊我常常感觉那是从书里飘散出来的,只有辣椒的模样,父母亲说的那句话成了我心中独一无二的端午味道!

端午情思作文

前不久子在老师那里尝了粽子,这才意识到端午将要到了。

说起端午,似乎可以牵出许多的事来。

犹记得儿时趴在板凳上看奶奶和隔壁阿婆包粽子。面前摆着圆圆的大竹匾,竹匾里满是小小的糯米粒。虽不像珍珠一般,倒也称得上可爱。仰头便可以看见门楣上挂着的棕绳,好似倒着长的叶。阿婆和奶奶包粽子的手法十分娴熟,也不只是包粽子给她们带来了多大的乐趣,抑或是粽子本身就有魔力,她们一忙便总是忘记我的存在,莫非是我没有存在感?我的眼神总在奶奶的手和门楣间来回动――奶奶包的实在太快。粽叶在手中一弯,便成了一个封口的漏斗。先往里面填些糯米,再放进馅,最后再放一把糯米。压实攥紧。奶奶左手按住粽子,右手抽出棕绳,熟练地捆扎几下,再打上结,糯米酒被牢牢地困在粽子里了。我也曾怀疑过奶奶的包扎能力,怕是轻轻一甩粽子便散了架,结果至今未能如愿。

诗歌:端午情思

邀请我今夜灯下阅读,吟诗,听禅。

捧一盏回去就够了。

你在,我的余生将注满光明的力量。

爱可以远去,梦可以远离,只有禅院的阳光。

我要留着,守候在生命的深处。

在晨曦的香烟里凝望鸟儿的踪影。

在夕阳的余晖里看最后的'炊烟。

在你的微笑里告别夏天,从容走入秋天。

远处的荷花是萤火虫。

你别在夏日的衣襟上。

夏日是一个穿着花青色衣裳的女子。

你如同她们迷人的眼睛。

在我生活最暗的角落。

你为我指路。

我愿意集齐所有的邮票。

把你的消息寄出去。

让所有别离的鱼都知道。

【路过一座河流】。

雨一滴比一滴大。

我很想找人喝酒。

不要像两千年前的大夫。

守着一条河流的孤独。

最后比河流更孤独。

我在河流边看到了龙舟。

那插在舟上的旗帜。

有风也飘不起来。

那是雨打湿了它的筋骨。

我想在这一天做一件特别的事情。

后来我做到了。

我在河流边做了一个梦。

这梦就像一只粽子。

解开粽叶,里面都是五月的神话。

【路过一个人的名字】。

举目所及。

这名字就像紫薇花。

我也许捡拾过。

装在行囊里。

像某一张人民币。

压在箱底,偶然想起,不曾遗忘。

像一杯酒。

饮过之后情浓恨深。

至今还在失眠的夜晚里。

埋怨一只烦燥的蚊子。

这名字像某一个夏天的风景。

我深入了风景的深处。

花都为我掉了。

船也为我离开了。

只有一张千年的帆。

在一本笔记本里无法打开。

此刻,我像午后的风。

坦然而过,尽管心有不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