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自行车的故事大全(15篇)

时间:2023-12-15 14:43:19 作者:纸韵

优秀作文通过精准的措辞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以下是一些受到广泛关注的优秀作文片段,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清晰的逻辑赢得了读者的共鸣。

我和自行车的故事作文

有一天我正在写作业,突然萌发了买自行车的想法,写完作业,我问妈妈:“您能给我买一辆自行车吗?”妈妈回答道:“嗯……好吧!”

于是我就在家一直等,每天都高兴地又蹦又跳,兴奋极了。

终于,自行车到了。我迫不及待的在楼下骑,可刚一上车——“咕咚”发生了什么事呢?哦,原来是我摔倒了。于是我就让妈妈扶着我骑,果然,我脚一蹬,好骑极了。刚走了不远——“咕咚”又摔了。

就在这时,我的同学——润润来了,她也不会骑车,我给他说:“润润,我们一起来骑车吧!”“好啊!”润润回答道。

于是我们就这样一起练成了高手,而且我们的友谊也在加深。

又有一天,妈妈给我说:“最近有一次自行车比赛,你参不参加?”“参加!”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抢着说道。

我们到达了场地:“哇,这里跟马拉松的道路差不多呀!”

“嘘”比赛开始了,我奋力地蹬了起来,你追我赶,好似不分胜负,最终我获得了第一名。

在领奖台上,我举起我的奖牌,感到非常自豪。

又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位小朋友,名叫洋洋(小名)。

我看他也有一辆自行车,但是他也不会骑,我就说:“我教你骑自行车怎么样?”“好啊”,他一脸高兴地说道。

我先叫他把脚放在地上,让他用另一个脚蹬,然后慢慢的把脚放在踏板上,过了一段时间,他已经会骑了,且还和我有一样的水平,后来他也和我一样参加了骑车比赛,也获得了第一名,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和自行车的快乐故事作文我和自行车的作文

今天放学回家,在小区的空地上,看到一个叔叔在陪一个小妹妹学骑自行车。看到这场景让我想起来我幼儿时期学自行车的时光。

小时候的我,喜欢各类车子,从最早的宝宝车到扭扭车。两周岁时,爸爸给我买来了人生当中的第一辆自行车。当时因为人还很小,买的自行车也是最小的。因为年龄小,平衡能力不好,大人们担心我会摔跤,因此当时的自行车是带有四个轮子的,能够防止骑车人摔跤。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很快就学会了骑四轮自行车。我每天骑着小车子去幼儿园上下学。

两年后,我上中班了,人长大了个子长高了,平衡能力增强了,意味着我开始学骑两轮自行车。爸爸把后面两个平衡轮子拆了,让我开始学骑两轮自行车,爸爸说:这个学会才算是真正会骑自行车了。爸爸平时工作很忙,周末把我带到学校的操场上,爸爸在后面扶着自行车,鼓励我摆正身体,眼睛朝前看。现在回想:爸爸很高,自行车很小,那是天气已经热起来了,我和爸爸在操场上一圈一圈的练着,大人小孩都是汗淋淋的。在爸爸的`帮助下,连续练习了两个周末我已经会骑两轮自行车了,真的太高兴了,太谢谢我亲爱的老爸了。

在我上大班时,爸爸给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二辆自行车。我记得刚刚买来不到一个月时,一个周末因为妈妈在单位加班,家里就剩下我和爸爸,爸爸带领我分别骑着自行车到妈妈单位,用好午餐骑车回家,妈妈的同事们都说我好厉害,我听了可骄傲了。

随着我一年年长大,之前的自行车变小了。特别是今年身边的小伙伴都换了大自行车,在我边上呼啸而过,看到他们的大自行车,心痒痒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是应该换自行车了。上周末,爸爸带着我去了迪卡侬,充分尊重我的选择,我选择了我最爱的带有绿颜色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可酷了,因为它是可以变速的,同时架子上可以放置水壶。现在只要有空,我就骑着这辆心爱的自行车去操场上骑行。听到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依照自己的意愿调节骑行速度,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我和自行车的快乐故事作文我和自行车的作文

2030年,我研究生毕业了,工作,成了我每天的大事。看来,什么时候都需要工作啊。

每天上班可真累啊!这不,闹钟响了五次,我才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6:25,不用说又要迟到了。我连忙起床洗脸刷牙,胡乱啃了几口面包就准备上班、洗衣服。洗衣服?上班?我是做衣服清洗工作的?不,不是的。我只是为了节省时间把脏衣服放到我的自行车后轮里面,这样我就可以在上班骑行的过程中顺便把衣服洗净、烘干了。2030年的自行车自带洗衣功能,方便吧。

骑车出门,我哼着小曲上路。路上车水马龙,我在车缝间自由穿行。虽然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早已成为历史,虽然每辆车子都已开启“吸附净化扬尘”系统,但还是让我感觉不太舒服。我马上按下了车把上的一个绿色按钮,车头上的微型空气过滤器就开始了工作。周围的空气被吸进它的“肚子”,再变成清洁的空气吹出来,这下,一股清新甜美的微风就迎面扑来,那是一种沐浴在春天里的感觉。

哎呀!光顾着享受骑行的快乐,居然忘记了这是去上班啊!不好,要迟到了!我赶紧打开“自动”功能。只听轻脆的.“卡卡”两声,前车轮左右各伸出了两只翅膀,这是太阳能动力板,有了它们,我的自行车就进入了自动模式。时速60码,风从身边呼呼而过,“自动避让”系统让我在车流间自由穿行。我感觉自己要飞起来了,这可比狂野飚车要爽多了。不一会儿我就轻松超过了好几辆车,飞到了车队的前面。

“这么快的自行车安全吗?”放心,有“自动避让”系统呢!当我在马路上快速穿行,周围2.5米内有任何不安全因素出现时它都快速做出避让反应。它还会对道路上的交通状况快速作出分析,提出选择最安全最快捷的新路径呢!

我的自行车很酷吧!这可是真正的“自行”车噢,而且还是多功能的呢!真不知道将来还会有什么样的超级自行车问世呢。

我和自行车作文

在我六岁的时候,曾经学过一次自行车,就因为这样快乐的童年生活里又添了一朵浪花。

我只好虚心地向爷爷请教,没想到爷爷不会;我又向奶奶请教,没想到奶奶也不会……。

终于,我的大救星来了――我幼时的伙伴,他来了。没想到他一扶,我竟然骑了起来。他一放开手,我竟然还是保持这种状态,我正想高呼:“我会骑自行车了!”结果一不留神摔了个四脚朝天。

自从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到郭溪、雄溪、塘下,爸爸妈妈都不用担心了,而且我也可以经常去弟弟家玩。

我和自行车作文

一天,我坐在门口晒太阳,突然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从我面前一闪而过。看着他的背影,我羡慕极了,心想:我要是有一辆自行车,能像他那样骑行,该多好啊!于是,我便恳求爸爸给我买一辆自行车。爸爸看我非常想要,就爽快的答应了。

车买回来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学起来。刚开始,我骑了几步就失去了平衡;后来,我慢慢的学会了;每天我都会骑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渐渐地,技术熟练了起来;我还背着爸爸练习了更高超的技艺――双手撒把。

一天下午,我和小伙伴们组织了一场骑自行车的比赛。比赛规则是:在比赛时不能伤到其他选手和路人,骑一圈所花时间短的胜出,共2轮比赛,综合成绩获得第一名,可以获得奖励。哨声一响,我便疯狂发力,抢到了领先位置,其他小伙伴也紧追不舍,像一群饿了三天三夜的猎豹似的捕捉猎物。到了一个拐弯处,我一个漂移甩开了他们,最终我取得了第一轮比赛的胜利。在伙伴们的惊叹声中,我心花怒放。

第二轮开始了,伙伴们都期待着我再次上演拿手好戏。哨声一响,我再次处在领先位置。看着他们被我拉开了好大一段距离,我便得意起来,表演起我的高超技艺――双手撒把。我用力地踩着,还不停地回头看他们追上没有。结果,我一不留神,车偏离了方向,栽到路旁的水沟里去了,摔得我一身稀泥和脏水。伙伴们看着我哈哈大笑了起来,我尴尬极了。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回想着这件事,后悔不已:看来以后做事还要更加小心谨慎啊,不能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自行车的故事作文

“哇塞,你好棒啊!居然会骑自行车。”“那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说罢便跨上自行车远去。哦,你们好,你们是不是想知道这件事情?告诉你们吧,我虽然年龄小,个子矮,但是我可会骑自行车了,唉,回想起学自行车的经过,嘴里真是有种说不出的酸甜苦辣。

想学自行车不难,但是要有个自行车可就不容易了!我要在我妈妈心情好的时候看准时机讨好她,不用我说你们也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吧! “妈妈,你就给我买辆自行车吧,只要两百,很便宜的!”可是我妈妈每次都是瞪我眼说:“小小年纪不好好学习还骑自行车,摔到哪里了怎么办?”听着我妈妈的这番话,心里有种酸酸的、挥之不去的感觉。

耶!我妈妈被我“感化”了,她答应给我买自行车了!我想这么长期的“感化”工程也算是圆满的完成了,想到这里我就像吃了蜜糖,心里甜滋滋的。

买了自行车了,可是要怎么学呢?这是个难题,我请爸爸教我,可是他却没好气的说:“去去去!我哪有时间教你,快走,别防碍我做事!”我听了训斥,心里很不高兴,可和谁说呢?我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爸爸妈妈不陪我,我只好自己练,可是没人扶,会摔跤的呀!这不,说摔就摔,膝盖蹭破了大块皮,血汩汩的流出来了,当时,我那个痛的,真想满地打滚,可是不行,妈妈那双雪亮的眼睛看着我,要是被妈妈发现了,我的“功绩”就全完了。我只好满头大汗的爬起来,给腿送了个“止血宝”——创口贴,这先不说,就说爸爸那严厉的训斥和同伴的羞辱就使我像吞了个小辣椒似的满脸通红。

终于,功夫不费有心人,我学会骑自行车,我可要好好“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啊!

自行车曾经的故事自行车的由来小故事

见到陈雁,是在北京一家公司的教育软件推介会上。当时她正动作麻利地往来宾手中分发资料,脸上挂着职业的微笑。同行的一位熟识她的朋友不经意地告诉我,陈雁本是山东某县的一名优秀教师,后不知何故,辞职跑到了北京,在中关村干起了软件销售的工作。我心中一动,会议一结束就找到了她。“原因?很简单。像我一样的外地教师都先后调离了那个学校。我没有钱也没有关系,只有辞职。”她掠了一下头发,脸上的表情非常轻松:“我们那儿辞职的多着呢!”“教师工资应该不低啊!就这么说辞就辞了?”我奇怪地追问。她不置可否地一笑,不再回答,转而把目光投向窗外。黄昏中,一群鸽子正在向不知在哪儿的家飞去。困惑之余,我把电话拨通了几个熟识的城市……“我干到老也不会有什么出头之日”“原校的档案就是办不过来”刘亮,29岁,曾在鲁南靠近苏北的一个小镇中学里奋斗过两年,现在深圳一家公司任业务主管。“我刚分配到那儿时,校长对我还蛮好的,使我这个外地的农村人觉得很温暖。但很快他就发觉我和他不是一道的。”刘亮的声音有点沙哑,流露出一丝无奈。“在我刚去的头两个月,校长找我谈了几次话,问我有没有听到对他不利的言谈,然后嘱咐我如果听到一定要告诉他,而我总是说没有,3次后校长就不来找我了,然后我就开始感觉有点不妙。”使刘亮感到“不妙”的是校长开始调整他的宿舍。起初他是和另一个教师同屋,后来就让他搬到了另一间较破一些的房子里。祸不单行的是,刘亮后来又在上级的备课检查中出现了“失误”――备课内容较简单,于是就干脆被调整到操场角落靠近厕所的器材室里。“一到夏天,宿舍和厕所是一个味儿。而且那器材室还是个危房。”刘亮苦笑了一下说。起初同事跟他开玩笑,说他可以“躺在床上数星星,看雪花了”。“但要是到下雨或是冬天可就没有这种‘浪漫’了,我就得在被子上盖一块塑料布。”两年后,刘亮和同校的一位女教师恋爱结婚了,当他们满怀喜悦地以双职工的身份向校长申请一间宿舍做新房时,校长的一句话浇得他透心凉:“你还要什么房子!城里那么多商品房,随便买一套不就行了!”刘亮说,他们学校外地人占很大一部分,而且都在一线,但无论是年终评优,还是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改选,外地人是从来靠不上边的。“所以校长这样一说,我就想,虽然我教学是最好的,但我干到老也不会有什么出头之日。于是我趁暑假跑到广州探了探路,回来就递了辞职信。”刘亮回忆说。时隔两个月,他打开自己的“宿舍”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屋内地面上被老鼠掏出的两座小山似的土丘和床上连堆成片的老鼠粪便。“但我真的很感激那个孙校长。”从刘亮的语气中听不出是揶揄还是诚恳,“他首先使我知道,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另外无论从生活上,还是意志上,那两年他都给予了我无情的锻炼。这都是我今生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他,我不会有今天。”刘亮说,他准备明年春节回去一趟,“给他送两瓶酒,好好谢谢他。”“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感觉在哪儿教书都一样,但现在看来,出来还是对的”刘晓刚,曾任教于湘西南一所省重点中学,1990年调入深圳某重点中学。“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很容易满足,从未想过要到这儿来。”电话中的刘晓刚,说话一如本人,诚恳而憨厚。“我有个同学先来此校,工作很踏实,校长特别信任他。他一直感觉一个人在这儿太寂寞了。”刘晓刚说。1990年,恰好这所学校缺教师,朋友就拿着发表了他的文章的《中学语文教学》等杂志找到校长,向校长推荐“一个比他更强的人”。于是校长拨通了刘晓刚的电话。“那次通话就让我感觉校长是个特别干脆的人,我马上请了6天假到了深圳。”“我都没试讲就进班上课了。原来的学校知道后要开除我,市教委也卡得很紧,后经多方协调才调出档案。”到1992年,刘晓刚的爱人、女儿也随后落户深圳。“我们那儿实在太穷了。”刘晓刚感慨说。去年,记者到深圳出差,曾顺便到刘晓刚家里小坐几十分钟。其时,他刚买了新房,坐在他家的阳台上,隔江可见香港的万家灯火。“一些以前的同事后来也到深圳来看了看,感觉我走还是值得的,虽然工作的压力比在内地大了许多。”现为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的夏献平任教于深圳育才中学,他也和刘晓刚一样,本来并未刻意地想到深圳来。“我在安徽带过10届高三,本来不想过来,感觉在哪儿教书都一样。但1994年爱人、孩子都过来了,我也就糊里糊涂跟着出来了。”他坦言:“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既没有值得后悔的地方,也没有值得兴奋的地方。”夏献平深有感触地说,到深圳来的人,都是本来在内地感觉还不错的人,但到这儿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虽然自己的经济状况比在老家相对要好些,视野开阔了,生活乐趣也多了,但是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同样也大多了。”据夏老师介绍,深圳市现在规定,不再调入边远地区或地市级以下县市的优秀教师。“在控制内地落后地区的教育人才外流方面,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是否是另一种歧视呢?”“日子过得实在太紧巴了”“怎么没有一个领导问我们为什么要走呢”尚日东,34岁,原苏北某县城的小学教务主任,现任教于苏南一重点公办民助学校。“我是上世纪80年代中师毕业的,原来工作的那所小学虽处在县城中心,与县直小学相隔很近,但它仍属于乡镇。”尚日东说,“一开始,我真的是想在那儿踏踏实实地干些事的。校长虽待我不错,但他有很多事情都是搞暗箱操作,校委会什么事情都不公开进行。我提出一些创新设想和改革思路,他也都说很好,但就是从来没有落实过。”真正促使尚日东下决心离开的,是他感觉“日子过得实在太紧巴了”。他的工资由“国家标准”和“地方补贴”两部分构成,2001年教师工资调整时,国标部分倒是涨了几十元,但地方补贴部分的200多块钱却转由乡镇发放,但乡镇没有发。这样“涨工资”的结果就是比原来的工资还下调了100多元。“一样教学,我比在隔壁县直小学工作的同学少200多元。”他很是不平。“我的教导主任津贴一学期5个月才150元。像我这样的地市级学科带头人,每月应有100元教研津贴,县直学校都是由学校发,但我们学校从未兑现过。后来买房欠了很多钱,爱人又下了岗,孩子上学都成了问题。总感觉自己虽在城区上班,但还是低人一等。”终于,不甘于“低人一等”的尚日东于2003年携全家“跑”到了现在的这所学校。“我本来是县里的青年名教师,地级市的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但现在什么都不是了。”谈到目前的状况,尚日东的声音低了下去,“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这儿的房价特别高,要是买房子的话,月供就得2000多元。”尚日东的爱人被学校安排到后勤工作,夫妻俩现在分别住在集体宿舍内,“我们4个人一间宿舍,那3个每晚鼾声很响,我根本睡不着,我自从毕业后就没有睡过集体宿舍,没想到现在又回到了从前。”交谈中,我感觉到尚日东的情绪有点消沉,“以前,我还梦想着过几年评个特级教师,但从我决定离开的.那一天起,这念头就断了。”但他表示:“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再回去了。既然户口都迁了,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时我第一次听见他笑了起来:“其实换个环境也挺好,锻炼一下自己的适应性。什么时候学校不要我了再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流动教师中,有很多人都是像尚日东一样的上世纪80年代的中师毕业生。“当年这批教师工资低,所找的对象大都是工人,而且恰好是最先下岗的那批工人。一个教师的工资支撑着孩子上学、家庭支出,是很难维持下去的。这些教师现在都是业务骨干,素质较高。当他们感到再不走家庭就要垮了的时候,他们还能有什么选择?”说这番话的人也是一位“流动”了的中师生。据他说,他曾有机会到教委工作,而最终选择了离去。“我其实不想走,很多人之所以选择离开,是在当地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为什么没人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走呢?”他的语气有点激动:“其实这些流失的教师不一定需要多少钱,只要你给他那个位置就够了。有的特级教师退休后被聘到上海去,为什么本地不聘他呢?仅仅是工资问题吗?”他认为,一些内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既要尊重已经走了的人,不要再以各种借口来要挟他们,也要尊重现在还没走的人,制定的制度应更人性化一点。“在南方,表面工资是高一些,但实际上工资的含金量并没有质的增长。我现在1年的工作量,相当于在家10年,而收入只不过是原来的4倍而已。老家里几万元就能买一套房子,现在几十万才能买得到。”“老家有的人骂我们忘本,说我们不懂得奉献。都是在中国,都是在培养中国的孩子,而且我们比以前更努力了,这有什么错?”他反问道。“我觉得我还年轻,发展的空间很大;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儿也比内地好一些”刘会宇,36岁,特级教师,原在苏北某县城小学任教科室主任,现任教于深圳一小学。“南方一直是我向往并期望发展事业的地方,而且我的身体不好,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我。”起初,刘会宇曾在深圳的这所小学上过一次课,给学校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该学校又主动与他联系,再次请他来上课,并正式表达了希望他过来的愿望。“我觉得我还年轻,发展的空间很大。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儿也比内地好一些。这是自己发展的一个机会,所以我就在今年2月份从原单位出来了。”停顿了一下,他补充说:“我走的是绿色通道,由政府部门出面把档案给办过来的。爱人原来在幼儿园工作,我现在的学校也把她安排到这儿的幼儿园工作。其实我本希望到北京工作的,但北京无法安排家属问题,住房也是一个天文数字,综合考虑后就放弃了。”一切从头开始的刘会宇感觉压力很大,但他还是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学校对教学要求非常细致,自己是特级教师,总想着使自己拿出来的文章、讲出来的课要与这个称号相称。要是到50多岁评上特级教师,混几年就过去了,现在我还有那么多年的路要走,虽然累一些,但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认为,人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取得更多的经历,而经历是一种流动的教学资源,这对个体、群体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就是一个环境问题,包括经济环境、生存环境和精神环境等。”在谈到流动的原因时,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袁卫星这样概括。坚信“学校给我搭多高的梯,我就登多高的楼”,袁卫星从苏南转战苏北,现在又到了苏南,“只是出于年轻人的‘闯’劲,想换个环境调整自己,拓展个人的发展空间,不完全是为了钱。”从安徽一所高校调入广州大学的副教授刘松萍也从自身的角度谈了一些看法:“内地不像广州那么包容,城市的大环境氛围是很重要的。教师待遇是一方面,高校的知名度高了,拿到好课题的机会也就多。另外在广州个人的自由度也比较大,不像内地官风很重,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我只是想尽量让自己生活的社会层次高一些”李加辉,30岁,原在一所省重点中学任教,后考研成功,现在省城文化局工作。“我出身农村,以前工作的学校福利待遇虽好,但我不甘心自己就这么定下来。”李加辉坦诚地告诉记者:“看人家风风火火,出人头地,活得有钱有地位,我就想尽量让自己生活的社会层次高一些。”但要想达到这一“社会层次”又谈何容易,眼看着同事有的调入政界,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去经商,他开始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准备考研。结果当年一举成功。“在我研究生毕业时,省城有几个高校要我,但我没去。”李加辉毫不隐晦自己的态度,“做老师的日子实在是平淡如水,就算当上教授又能怎么样?还是没人在乎你。”当然,他之所以不选择高校,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以前在学校里,奖励几十元钱都要费很多的劲。就算到高校工作,收入要比我现在高出近1000元钱,但高校教师得多少年才能攒够一套商品房的钱。我现在就已分到房子了,这对我来说是最关键也是最实在的。”李加辉告诉记者,现在他到下边单位指导工作时,“挺能找着感觉的,至少被别人看重啊!”语气蛮自得。“校长不能成为官员,他是教育者,应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宗秀生,曾历任北京4所公立学校的校长,现为民办北京嘉华学校校长。“在公立学校,根本做不到按自己的教育理念办学,按教育方针又完全实现不了,我已经把学校带向最高峰,再往后就完全是耗费青春了。”宗秀生解释说:“我的个人追求已经到了头,但距离我的理想又还很远。”他认为,物有所值的“值”有两方面内涵,干自己想干的和付出、所得要匹配,比如经济收入和待遇等。“很多人说,教师走了,扔下孩子不管。但那不是他缺德,是国家的工作没做到位。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和党性没有关系,我们不能反对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他认为,公立学校的校长更像一个官员,每天开会、总结、汇报,都是搞形式。“校长不能成为官员,他是教育者,应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教育不是做官!”江苏省昆山市教科室的储昌楼也坚守着这一信条。他本是江苏海安学校的正科级干部,但理想主义色彩很浓的储昌楼却总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教书人。“这其实是观念上的问题,在那个圈子里很累,我也担心自己会变。”他希望能够换一种工作环境去更好地反思教育,审视教育。“如果换一种文化,再融入另一种文化,对个人自省是有好处的。”于是他“跳”到了昆山。“我们不能一概地认为流动的教师就是不爱家乡,他们有的只是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像我,我现在的工资没有以前高,但这是我个人的追求。我正努力在海安、昆山两地教育界之间架一个桥梁,把它们联结在一起。”“我一当上教育局副局长就感觉不自由,不如以前干业务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陈庆军,47岁,特级教师,曾任山东省临沂地区教育局副局长,现任山东现代实验学校(民办)校长。“陈庆军的离职对当时的临沂教育界是一次地震。”临沂一中的一位教师这样告诉记者。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陈庆军应该说有着辉煌的经历:1994年被国家教委聘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编订组成员;编订过全国高考《考试说明》和中学历史教科书;连续多年被国家教委考试命题中心聘为高考试题评价组成员,多次参与撰写高考历史试题评价报告;而且是《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主要起草人。他与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被并称为“南聂北陈”。但就是这样一个前途无限光明的教育局副局长,却在最有创造力的40岁时辞职了。“我是干业务出身的。1984年就被调到临沂地区教研室任教研员,下辖13个县的历史教研工作。”陈庆军的语气不急不徐,似乎总在斟词酌句。当时的陈庆军有一个想法:把教师们的优势集中起来,便可形成大的优势,让每个老师都借鉴大家的成功经验,就把集体的优势变成了每个人的优势,这个学科的教学水平就能很快提高。这样,高水平教师的经验得到了推广,低水平的教师得到了学习、提高。上世纪80年代末,在陈庆军主持下,临沂市在山东省第一个建立起骨干教师管理制度,完全以教师的水平和成绩为参数,评选真正的地、市、校各级骨干教师,他们在政治上享受同级优秀老师的待遇,三年一个任期。地级优秀教师在评职称时则可以破格晋级。陈庆军严肃地说:“以往的职称评定论资排辈现象非常严重,学历、年限是重要参数。从不到课堂去的能评上高级职称,在一线流汗的反而连中级都评不上,这很不正常。”这一制度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临沂很快涌现出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骨干教师。一位临沂的英语特级教师发自肺腑地告诉记者说:“没有陈庆军当年的骨干教师制度,就没有我的今天。”1994年,陈庆军众望所归地成了教研室主任;1996年底,在激烈的提拔竞争中,他又成了地区教育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我一当上教育局副局长时就感觉不自由,就觉得这个位置不适合自己。”陈庆军说,当时教育局一正四副五个局长,只有他一个是干业务出身的,而且又最年轻,一些事情不像以前干业务时那样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至于具体在哪些方面“不适合”,陈庆军不愿再说。据说,当时深圳市教研室拟让他过去做主任,但临沂教育局没让他走。山东几个地市的教研室联名推荐他到山东省教研室,也因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行。“后来我就想,还是去学校吧,在学校应该还是有用武之地的。”于是,1998年当地一所私立学校缺校长时,陈庆军毅然辞职,跑到私立学校当起了校长。谈到当年的经历,陈庆军深有感触:“每天事务性的应酬实在太多,感觉很累。那时我常想,我才40岁,离退休还很远,难道我就要在这些繁琐而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中荒废掉20年?”“他要回来我们开车去接他”“教育要均衡发展,责任不在教师,而在政府”

[1][2]下一页。

作为苏北第一人口大市,徐州市这几年有不少教师流失了。徐州市教育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李玉良对此颇为痛心:“这几年由于徐州农村教师的收入比较低,一部分老师到了苏南,一部分到了上海、深圳等地。我们的经济与苏南、广东相比还不是很发达,但我们的孩子也需要名教师啊!”他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流动是一种人力资源配置的新方式。本地教育主管部门固然不忍心看着优秀教师外流,但想留住这些教师,单靠思想政治工作、行政手段的力量是很不够的。“我们必须有政策、有措施来切实提高这些人的津贴和待遇,让他们安心在家乡工作。”李玉良说,这些流失的教师都是骨干教师,他们的流失对当地的教育影响很大。现在他们中有的在外面干得不错,也有的过得并不像原来设想的那样好。“我还是那句话,在外感觉不行就回来吧,这儿毕竟是家!”最后,他又强调了一句:“对于那些特级教师,如果他们愿意回来,我开车带着他的校长去接他!”其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其实这是一个好现象,我们应正确引导它,只有人才流动了,才能使人才资源最大化地发挥效益,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国家督学、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可以用提高教师待遇,均衡发展教育来解决这一问题。”李希贵局长认为,我们要尊重教师自由流动的权力,政府也应该谋求全国教师工资、待遇、福利的统一。“教育要均衡发展,其核心要素就是教师要均衡,解决这个问题,责任不在教师,而在政府。”有意思的是,潍坊市刚刚在全市68个普通高中之间制定了一个“俱乐部”式的制度,大家在一起签了一个协议:有教师在互相之间流动时,流入方要交给流出方数目不等的教师培训资金,不同档次的流出教师有不同的标准,数目1万到2万不等。“这就使流出教师的学校增强了继续培训青年优秀教师的能力!”李希贵局长笑着说。采访札记不可否认,一个地方大批教师的流失,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教育环境,其中的优秀者则更是使流入地锦上添花,流出地愈见落后。然而令人不得不深思的是,好多教师都是在走了之后才被认为是“人才”,才引起原单位及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教师立志奉献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但我们在操作中往往忽略了这个前提。事实却早已雄辩地证明,与发达城市的区域魅力相比,我们的行政干预和思想说服是多么地苍白。良好的环境对教师个体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铁桶般的工作稳固也的确已不再适应我们的社会发展。目前,非师范院校毕业的人通过资格认定,可以从事教育工作,教育行业中的人跳到其他地方或者其他行业,也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现象。逐步放开人事制约,让人才适当地、有步骤地合理流动,才能从根本上鼓励人才的脱颖而出。我们提倡尊重每个人发展自我的愿望,但并非鼓励优秀的教师都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地区去。教育毕竟是一个特殊的、有连贯性的行业,讲究的是可持续发展,它需要的是其中优秀人才的流动所带来的活跃而非动荡。这就需要从实质上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各地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师境遇和师资培训条件,对教师多一些理解支持,多一些人文关怀,让越来越多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使更多的孩子都能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

上一页[1][2]。

我和自行车

别看我才十岁,可我已经先后拥有过四辆自行车了。的故事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这其中,既有欢笑,又有泪水;既有甜蜜,又有苦涩。

我记忆中的第一辆自行车是一辆蓝色的三轮儿童自行车。每当天气好的时候,爷爷奶奶就用车推着我在小区里玩。蓝天白云下,小区就像个美丽的大花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刚会走路的我用力地踩着小踏板,手握着扶把,满脸兴奋地到处探索。遇到难走的地方,爷爷奶奶总是对我喊:“慢一点,小心点。”这部自行车给我带来的尽是快乐和温馨的回忆。

没过两年,这辆小小的三轮自行车就容纳不下日渐长大的我了。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沃尔玛超市,给我买了第二辆自行车。那是一辆神气的红色两轮儿童自行车,后面还有两个小轮子防止摔倒。新车买了不久,妈妈把后面的小轮子拆掉,带我到操场上学骑车。妈妈满头大汗地扶着手把,鼓励我勇敢地往前骑。很快我就掌握了如何保持平衡,妈妈放开手,一路小跑跟在旁边保护我。我是同龄小孩中最早学会骑两轮自行车的。当我骑着车在操场上飞驰而过,周围的家长们发出阵阵赞叹声。这时,妈妈的眼中流露出的是骄傲和欣慰的神色。

六岁那年,我又买了第三辆自行车。没想到,这辆自行车给我留下了两条深深的伤疤。一天晚上,我和小伙伴们在小区内骑车。因为我个子大,力气大,骑车骑得太猛,刚要用力加速,结果“咔”的一下,踏板断了,“唰”,在我大腿上划了一道又深又长的伤口。爸爸妈妈急坏了,马上打的把我送到医院。没过几个月,我又一次在小区里骑车。骑着骑着,突然,“啪”,链条断了,铰住了我的小腿,我的小腿上顿时鲜血直流,后来又到医院缝了六七针。妈妈一生气,就把这辆自行车扔了。

现在我骑的是一辆酷酷的“欧派特”自行车,这是上三年级时外婆送给我的礼物。在自行车店,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辆车。黑色的车身上有着一道道红色的条纹,宽宽的轮胎显得很威猛,车把手略往前倾,就象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我最爱骑着它在小区内玩的我拿手特技——飘移。有了这辆车后,每到周末假日,我经常和爸妈骑车远行。我创造过从金山小学骑到旗山的壮举,来回可是有三十公里啊。

现在我的欧派特也伤痕累累了。我的梦想是买一辆捷安特的变速自行车,将来环游全中国。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自行车一直是我的好伙伴。每辆自行车上,都凝聚着家人对我的爱。的故事还会不停地写下去,将来一定会更精彩。

骑自行车的故事

有一天,妈妈带着我到后院去骑自行车,大家想听听我是怎么吗?如果想那就赶快来看看吧!第一天,我把坐垫上全是灰的自行车搬了下来,让妈妈教我怎么骑自行车。我是第一次骑,第一次我就想让自己骑起来,而且非常棒。一上车,我骑起来了,可龙头就是不听话,东倒西歪的,害得我摔了个“狗啃骨头”。扶起车子,进行第二次骑,我又想这一次我会不会摔个“大猪掉大牙”?我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可要扶好车龙头,可不能真摔个“大猪掉大牙”,不然同学不笑死我呀!这一次,我很认真地把车龙头扶好,可我的脚不知道怎么了竟然不听起话来,一会骑快了,又一会骑慢下来,摇摇晃晃像醉汉喝醉酒一样。紧急情况前方有一辆很贵很贵的车啊,我一捏刹车,就差十厘米的距离就撞了上去了,可把我吓坏了。

我就一次再一次地练,第20次时,我轻松自如地把自行车骑了起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能骑自行车上街啦!如果你们也想骑车的话,可以天天练,还可以和我比赛骑自行车噢!

我和自行车作文

今年寒假,我去外婆家玩,这让我和自行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0年2月的某天,阳光明媚,乡下的空气格外清新,令人神清气爽。二姐从家里推出一辆自行车来,然后开心地对我说:“琳凌,来我们去骑自行车!”我吞吞吐吐地说:“可是……二姐,我不会骑自行车。”二姐爽快地说:“不会我可以教你呀!我一定要把你教会!”我开心地说:“二姐万岁!”

于是这样我就开始了一段有趣而刺激的骑自行车之旅!

二姐给我做了一个简单的骑自行车冲下坡的示范,要领是:自行车从下坡向下滑行时借助这个惯性,迅速将两脚放在自行车的脚踏板上,同时双手和身体躯干控制住自行车的平衡,不让它摔倒。看二姐示范完,我又手痒痒了,于是我把自行车推上坡,坐上坐垫,往下冲。可是随着一次、二次、三次跌倒,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相信骑自行车也应如此。我不放弃,不气馁的决心终于打动了上天。慢慢地,我骑着骑着就找到了一点儿感觉,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是无比兴奋和激动,让我全身充满了力量,更加努力的练习。10米、30米、50米、100米……随着骑得距离越来越远,我对自行车也操控自如了。于是就这样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成功挑战了自己,战胜了自己,超越了从前的自己。这一切幸福都来得太突然,然而这成功的背后是认真指导我的二姐,我要感谢她!

今年春节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和自行车结为了朋友!我终于可以去骑车来用心感受那奇妙无比的大自然了!

学骑自行车让我坚信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名言了!

自行车曾经的故事自行车的由来小故事

说起自行车,勾起了我脑海的记忆.我生长在农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可是家里的`贵重之物,在那计划经济、物资短缺的年代,要买一辆自行车常常要攒好几年钱,好不容易才能托人买到一辆.

作者:王雄文作者单位:刊名:西部大开发英文刊名:westdevelopment年,卷(期):2007“”(12)分类号:关键词:

我和自行车

骑自行车是我最喜欢的运动之一,你知道为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到滨江路去玩,有很多出租自行车的小商贩。我看见路上有很多小朋友骑着自行车,呼啦啦骑过去,呼啦啦又骑过来,我心里特别羡慕,也好希望能尝试骑一次。于是我告诉了爸爸,爸爸说我还不会,改天再教我,于是我们租了一辆四轮的双人自行车一起骑。我骑在四轮自行车上很高兴,但我对两轮自行车还是念念不忘,看着不断有小朋友骑着两轮自行车从我们身边超越,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骑两轮的自行车。

回到家,我用手机查了关于自行车的资料,知道了自行车是西夫拉克发明的,他在发明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一直不放弃,直到成功的发明出了最早的自行车。我真佩服他。

过了不久,爸爸终于要教我骑自行车了。爸爸先跟我介绍了自行车各个部分的作用,车把手是用来控制方向的,脚踏是用来提供动力的,圆形的轮子是为了能让车子平稳快速的前进,刹车是用来制动的,车架是连接各个部分起到支撑作用的。没想到小小的自行车还真不简单。听完爸爸的介绍,我迫不及待的骑上去,照着其他小朋友的样子用力一登脚踏,车动了。我心里美滋滋的,可开心了。

但还没开心一会儿,就“啪”的一声,摔倒了。我被摔得手也疼脚也疼,还破皮了,我心想学自行车可真难,觉得再也不想学了。爸爸知道了我的想法,严肃地跟我说:“一个人一旦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就要坚持下去,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了,那样是不会成功的”。我听了爸爸的话,觉得很惭愧,又想起了发明自行车的西夫拉克,他不也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才成功发明自行车的么,只要我不放弃,我也一定会成功的。我再次骑上自行车,这次我不再莽撞,而是在爸爸的指导下,小心翼翼的尝试,双眼平视前方,双手紧握把手,双脚均匀的用力,控制身体平衡……哈,我终于成功啦!

学自行车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想要成功,就一定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我和自行车

上高中的时候,家离学校很远,步行近半个小时的路程让我不得不考虑是否该骑自行车。自行车是会骑的,只是二把刀,当初学车有惊无险的遭遇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大概是刚上小学的时候吧,学自行车几乎风靡一时。有的孩子,人还没自行车高,腿够不着车大梁,就在大梁下面掏挡骑。有的能够着大梁却不能够着车座,所以就身子左一歪右一歪在大梁上蹭来蹭去上下翻飞的骑。我就是属于后一种,只是我左右扭曲的幅度要更大一些,因为只有这样,我的脚尖才能紧吧紧地够着脚蹬子。我生性胆小,学自行车对我来说不亚于上刀山下火海了,每次看到他们摔得鼻青脸肿人仰马翻,我的小心脏就像揣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咚咚咚狂跳不止。但我又必须学,我可不想落后,我这小自尊心怎么能忍受得了这个,别人能做的我也绝不差事。这样想着,就有了沙场上将士们大义凛然豪情万丈的感觉。雄纠纠气昂昂跨上自行车直奔正前方,可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惨烈的!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但毕竟人小车大,一时驾驭不好,硕大的自行车毫不留情的把俺狠狠地拍在车底下。此次事件的严重后果就是俺成了铁拐李,还有点像七星瓢虫,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但俺总不能被一堆废铁吓倒是吧,一而再再而三的摔,终于把俺从一个推自行车还压脚面子的笨笨摔打成了一个二把刀车手,不管怎样终归是会了。

开学之后才发现,校园里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伍中我的车款是屈指可数的,兴奋之余就更加珍惜了。许是新车使然,班上几个男同学常找各种借口借车骑,向来不好回绝别人的我每次都情非所愿的应允了,但好担心那帮臭小子磕碰坏我的心爱之物。果不其然,在一次借车之后,我那宝贝竟成了无头之物!那混蛋小子没把车停在车棚而是就近连锁在花池栅栏上,成全了窃贼的美意,我那小巧可爱的车座连同车座杆不翼而飞,目睹此景我真是欲哭无泪呀!心里抱怨那个臭小子,诅咒那个该死的窃车贼。可是最让我难为情的是,我不知道怎么把车弄回家。没有车座的自行车,就像人没了脑袋,看起来有点恐怖,更多的是难堪。路上人来人往,我可不想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急中生智,我把书包搭在车座位置,还好总算蒙混收场了。

那些年窃贼似乎特别多,丢车事件屡见不鲜,几乎每家每户都丢过车。校园车棚虽然是上了锁的,但窃贼损招有的是。完整的偷不走就偷零件,而且专偷新车的,我的当然也逃不过此劫,何止是逃不过,简直是被洗劫一空。粗布算了一下,车座丢了两次,车线闸丢过若干次,车脚蹬丢过两次,车……反正就别提了,能卸下来的几乎都丢过,还真别说,车铃没丢过,看来这贼还蛮有学问的,深知掩耳盗铃的下场……到最后我的车被弄得面目全非,甚至后悔买了它,还不如骑那台架子大又沉又笨重的老式自行车了呢……其实这都是小插曲,高中三年的骑车糗事才是我记忆最深的!

就挑三次记忆最深的说说吧!第一次,早晨梦周公过了站,匆匆忙忙洗漱完毕,饭都没来得及吃骑车就跑。正飞速行驶的时候,从路边胡同突然窜出一台轿车,我本能的向左侧打把,车速太急加上慌张,好么连人带车笔直的冲向道边新挖的排水沟。庆幸的是水沟不宽,车被荡在沟两边,才使我躲过一劫,没掉进臭水沟。当我呲牙咧嘴站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汽车司机竟然逃之夭夭,连个道歉的话都没有,简直气煞我也……这应该不算本人技术问题吧,呵呵。但就是因为这次事件,让我对骑车有了余悸。

第二次,北方的冬季冰天雪地,路上的冰光滑的如一面镜子。我和同桌怕大道车多危险,上下学的时候我们就一起骑车串胡同。胡同的路面高低不平的,但不算太滑。由于怕摔倒,所以车骑得很慢,就像太空漫步。据说越慢越容易摔,但慢摔总比快摔好受得多,所以我宁可落后同桌一大截也绝不神追她。我正小心翼翼的以蜗牛速度爬行的时候,面前突然出现个大冰包!慌忙躲闪,哪料到路中央还是冰包,继续躲闪,结果就把前车轱辘躲闪到另一侧迎面而来的一对年轻情侣中的男士的双腿间,男同胞眼疾手快两手牢牢的握住了我的车把,比我的刹车还好使……我吓得魂飞魄散,鸡啄米似的不停地向他们道歉。那两位不但没恼,反倒笑得前合后仰:“妹儿呀,咱这技术炉火纯青了哈,百步穿杨也没这么准呀,哈哈哈。”我窘迫的不知所措,还是连连的歉意不断。“得了,看你态度诚恳的份上原谅你了。不过,妹儿呀,咱这车技真得好好练练,不然真挺危险的……”

第三次,春天来了冰雪开始融化了,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骑自行车了!清晨空气清新心情舒畅,骑起车来也神采飞扬。路边的树木建筑物都急速地与我相向而行,情不自禁的哼了几句歌词:“小鸟在前面带路,花儿……”一句歌词没哼完,只听哐当一声巨响,俺就实实成成的摔了个人仰马翻。俺只觉得眼冒金星天昏地暗,脑浆像翻了个个,五脏六腑似乎都错了位,浑身像散了架,趴在地上半天没缓过神来。稍微缓和一点,俺就试图爬起来,结果胳膊剧痛没支住一下又趴在了地上。意外的是本没受伤的脸,在趴下去的瞬间不幸和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钻心的疼痛让我感觉到左半边脸像是被成千上万只蚂蚁咬噬着,眼睛慢慢的眯成了缝睁不开了,左半边脸一刹那就仓肿起来,火辣辣锥心的疼痛……刚好同桌骑车经过,看到我的惨相,吓得她不由得惊呼:“天啊怎么搞的,你的脸,天啊,你的脸……”在同桌的搀扶下,我终于站了起来,眼睛死死的盯着自行车。原来白天没化净的雪水到早晨又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摔倒的地方由于是阴面,雪化的慢冰层较厚。一路上就这点冰,就被我中了头彩!“你的脸上都是沙子,还在往外渗血,快和我去医院……”同桌不由分说拉着我就走!

写完这篇文字,我发现我脑袋里不仅仅缺了一根平衡弦,还缺了一根最主要的弦,那就是智慧弦!如若不然,怎么会把这么多的糗事爆料出来呢?哈哈哈!

《自行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本课是以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绘画手段来表现自行车、创造自行车,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课的设计上,我主要是从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出发,从学生心理、生理、兴趣等诸多方面出发去制定课题,设计教案。所以在导入上,我以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的兴趣被吸引过来。因为奥运会离我们过去不久,所以以自行车比赛为切入口让学生逐渐了解自行车的历史,再讲解自行车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所以为了使学生的创造力能得到超常的发挥,我到网络收寻到各种奇异自行车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认识和欣赏,找到了灵感,并更加确定了自己想象的方向和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画的简笔画的自行车进行思维的拓展,但是自行车的结构较为复杂,学生要表现好车的结构靠平时的观察和老师几分钟的讲解不够的,学生画的可能还是有变形,其实在这里我可以多给学生看自行车的图片,让学生寻找不同自己车的相同点,还要在难点上进行更深入的讲解。

我和自行车

我有一辆老的自行车,它已经跟了我有两年了,还记得我第一次学自行车。那是我一年级的`时候,我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群大哥哥在骑单车,心里很羡慕,决定我也要学会骑车!

于是我回到了家就推出了自行车,我的自行车是银白色的,我很喜欢,我急忙的跨上了车,想一展威风,可是每当我想把另一只脚也抬在脚蹬上的时候,车子就会往一边倒,这下我也急了怎么就不行呢?看那些大哥哥骑车都很轻松啊!我怎么不行呢?我先做了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我先在车上自己慢慢滑,稳住车子后猛地抬脚,终于跨上车了,可是只骑了两步车子就又再晃了,我急忙把脚放下,车子停住了,我身上出了一身汗。我自己在院子里慢慢的骑,我觉得好像掌握到了一些技巧,我在车子转弯的时候就很慢,练习了一阵后我骑得就平稳了。在妈妈到家的时候,我小心地骑向她,妈妈露出惊讶的表情问道:“你自己会骑得?”我骄傲的头一仰:“当然!”妈妈摸了摸下我的头:”真厉害,学得真快。“我不好意思的低了低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总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我的自行车已经陪伴我两年了,现在的它还在我的身边。

篇四:我和我的自行车在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一带你也不孤单。以为我有自行车,在我孤单伤心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出去散散心就会变得无比轻松。

在刚刚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我真是状况百出啊,那时骄阳似火,碧蓝碧蓝的天空挂着几朵白云。妈妈为我买了一辆漂亮的自行车。本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可偏偏在我身上是状况百出,一会儿撞到树,一会儿差点撞到人,一会儿摔倒,总之就是吓得我胆战心惊,那就是一个字——-惨、!

在跳动,这个念头使我有了目标,坚定了我的信念。

只要有信心有耐心,掌握技巧就一定能够成功,散发你特有的光彩。

我的自行车就像我的朋友一般陪伴着我,对我不离不弃,我爱我的自行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