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语文教案(实用24篇)

时间:2023-12-16 23:35:06 作者:MJ笔神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是灵活性和可调整性的,以适应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和问题。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是教师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和有序进行。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这则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以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

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并能正确运用本课的10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惊弓之鸟”的原意,知道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

3、通过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中更羸拉弓射雁的内容,知道大雁掉下的原因。

简单了解为什么更羸一拉弓,大雁就掉下来了?

搜集成语故事,并会讲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

授课时数: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鸟。可是古时候,有个叫更羸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了第20课《惊弓之鸟》以后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问老师。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火车检查朗读,纠正易错的地方。

3、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出示中心话题:你觉得更羸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感受到的?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小组学习。

【设计意图:中心话题的确立,应该能使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对课文进行解读。】。

2、合中心话题,理解感悟全文。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叫。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叫”更羸通过眼睛看、耳朵听,早已心中有数——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更羸成竹在胸,非常自信。

体会着更羸的心情读一读。惊弓之鸟中的鸟是啥。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掉落下来。

这一段明着看是更羸箭艺高超,实际上是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心中明白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所以“并不取箭”,就射下了那只大雁。

从“那只大雁忙往上飞”可以让学生体会大雁在听到弦响时的心情,既而理解成语“惊弓之鸟”的意思。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2)更羸射箭经验很丰富。

通过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的分析感受到更羸除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和他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分不开的。

(3)更羸很谦虚。

更羸说:“我可以试一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这两次对话感受到更羸虽然胸有成竹,但不狂妄自大,在魏王面前表现的很谦虚。

(4)更羸不爱护动物。

因为现在的学生思维很活跃,接触的环保知识很多,所以也可能感受到更羸射大雁的残忍。

四、感情朗读,分角色表演。

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惊弓之鸟》的成语故事,同学们都对更羸充满了敬佩。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也可以在四人小组中把故事编排成一个课本剧,演一演。

学生分组表演。

第二课时。

一、识字、写字。

1、“射”字文化背景的挖掘。“射”是会意字,左边的“身”表示人,右边的“寸”表示手,最早“射”指的是开弓放箭,后来泛指用压力、推力或弹力送出枪炮子弹或某种物体。

3、可归类进行间架结构与书写技巧的指导。如在左右结构的字中“慢”、“掉”“惨”左小右大,“射”“群”左右一样大。

4、对于学生易错的字要特别强调,如“侯”不要忘记写中间的一小竖。

二、拓展活动。

1、开展“成语接龙”比赛活动。

2、开展“精彩成语故事大家说”活动。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分析推理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这样,把能力的训练落在了实处。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我教得收放自如,学生学得很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1.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2.“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3.更羸说:“我可以试一下。”

4.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5.“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6.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7.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8.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一、揭题初读,感知内容。

1、板书课题《》,大家理解吗?(点击学习方法:课外书,听人说过,上网查资料)。

2、过渡:其实要理解词语的真正的意思,最好的方法是把它放在课文中将以体会。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文,试着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理解一下“”的意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正音(顺势将学生推到主体研究的地位,带动第一次朗读,构建感知语言的过程)。

3、交流、议论(随即出示句子,以读代替分析)。

1)、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句子中感受最深的地方,用心去读,释放自己的灵性。)。

二、挑战教材,从课题入手,深入课文。

1、过渡:这个故事出自于《战国策》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下面老师想交给大家一个具有挑战的任务,就是通过刚才大家的朗读给课文换一个题目。怎么样?(对课文思考的单一的线条作一个必要的补充,使其思维能多向性,完成对更羸的感悟。)。

2、以给课文的换题目,带动学生自觉回读全文,组织学生概括讨论交流及筛选,让学生将自己认为满意的题目板演。

3、交流板书中的课题,选择性的朗读课文,张扬自己的个性。将这一块面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完成对射箭能手更羸的感悟,使其对这个人物的理解真正深入到内在。

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魏王这个人物的言行的反衬作用。

2)、更羸的言行及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邃的思考。

三、挖掘成语的积极意义,升华主题。

1、你对大雁的死怎么看?(谁害死了大雁?)。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用我们的笔来改变这只大雁的命运。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检查读文与识记生字;。

2、抓重点词句,感情朗读,分角色读、想象等手段,体验感悟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启示。

课前准备:更羸虚发弓箭、鸟儿掉落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全班交流平时读过的成语故事。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这篇成语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它。

2、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4、出示本课生词。

学生自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5、哪个词语不明白,学生提出来问一问,师生共同交流、解决。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读懂了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谈从哪儿读懂的。(中间顺势指导朗读。)。

3、全班交流“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提出后可以由学生回答,教师也可做适当点拨。)。

重点引导理解、感悟最后一段。

4、分角色朗读课文,共同讨论、交流“惊弓之鸟”的本意及喻意,总结全文。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教学目的: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4、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更羸为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成语故事中概括出比喻意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不喜欢听故事?喜欢不喜欢看动画片?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动画片。(放课件《守株待兔》的录像)。

看后,问这个成语故事叫什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板书。

解题。从题目中“惊、弓、之、鸟”各指什么意思?(放课件:大雁飞行的录像。)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并思考:

1、这个成语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这个成语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

(放生词的课件)找学生读。

三、听课文录音,并思考:

指名读问题后,(放课文情景朗读录像。)。

1、更羸是怎样的一个人?放课件。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2、更羸与魏王外出打猎时看到了什么?

3、他又是怎样对魏王说的?(出示带句子的课件)。

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4、师生交流。

四、学习第三至八自然段。

1、更羸说只拉弓,不用箭,大雁就掉下来。

魏王相信吗?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课件写有魏王说话的句子)。

指导朗读魏王说的话。

2、更羸是怎样试的?(出示带句子的课件)。

教师用道具示范。

3、理解魏王惊叹的句子。

指导朗读魏王说的话。

五、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1、自由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哪些是他看到、听到的,哪些是他分析到的?

2、(出示课件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变颜色的句子)。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讨论:

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

八、总结课文。

2、出示课件。

判断下面的句子中,哪些人像“惊弓之鸟”?

(1)小偷听到有人喊:“警察来了”,就拼命逃跑。

(2)运动员听到发号枪响就使劲往前跑。

(3)李明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地上的草绳就害怕。

九、学生表演。(用道具表演)。

十、我们应向更羸学习什么?

十一、布置作业:

课下把这个故事讲给小弟弟或小妹妹听。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学会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比喻含义。

如何正确运用读书记号。

理解更羸为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成语故事中概括出比喻意义。

1、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

2、通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新词。

3、讲读课文。

1、出示课题,理解“之”。

2、故事中的“鸟”是哪一种鸟?

1、比较“羸”与“赢”,“嘣”与“崩”。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1、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很多人都知道他。

2、默读第一段,做读书记号,讨论思考题。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边飞边鸣。

这只大雁有什么特点?与平时你们知道的大雁有什么不同?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为什么一听到“嘣”的声响,忙往上飞?为什么飞了两下就直掉下来?

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2)带着问题自学第二段,做好读书记号。

(3)要求学生用上“因为……所以……”展开讨论。

(4)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

他不但箭术炉火纯青,更是熟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规律。他能从大雁的飞行速度推断它的健康状况;从大雁的声声鸣叫推断它的快乐忧伤,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不愧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1、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1、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出更羸、魏王的不同语气。

(2)分角色朗读。评议中引导学生说说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从而领会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很有把握。)。

“你有这样的本事?”(惊讶,难以置信。)。

“我可以试一下。”(虽有把握,但很谦和。)。

“真有这样的本事!”(吃惊,赞叹。)。

(1)这幅图画的是更羸拉弓前还是拉弓后,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看图展开想象,复述故事。

3、揭示喻意。

(1)“惊弓之鸟”什么意思?(被弓箭吓怕过,一听到弦响就十分害怕的鸟。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

(2)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读到的故事中看到过这种人吗?

(3)小结: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经不起挫折,是不可取的。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赢善于观察、分析中受到启发。

2.理解更赢说的一段话,进行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1.理解更赢说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更赢的分析是正确的。

2.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二课时。

1.指名让学生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话回答。

2.“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能称为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3.谈话导入:更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读2至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准备回答。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更羸是如何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

(1)请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请学生边读句子边做动作。

3.让学生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中两个“直”的不同含义。

“直往上飞”的“直”表示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的。

“直掉下来”的“直”表示“垂直。”

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至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魏王看到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

5.引导学生讨论魏王说的“本事”指什么?

1.请学生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谈话导入:更羸的本事就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谜团。

1.默读第9自然段,按照以下思考题自学。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

(3)用“______”标出更羸看到听到的,用“”标出更羸的分析。

(4)分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

4.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1.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

2.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叙述顺序。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结合板书,同桌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课文。

浙教版四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分析中受到启发.

2,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进行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说清楚.

3,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更羸的分析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为什么被称为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成语故事了,比如说:画龙点睛,对牛弹琴,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它们不但有精彩的故事,而且还会让我们从中受到启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有兴趣的同学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写课题.(板书课题)它又将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又会懂得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则成语故事.

二,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图中哪个是更羸呢(拿着弓的那个)更羸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课文第一句.

2,什么叫"能手"。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特别熟练,干的特别出色的人.

3,哪位同学能用"能手"说一句话比如说:爸爸是开拖拉机的能手.

生:姚明是打篮球的能手.

刘翔是跑步的能手.

猫头鹰是捕鼠的能手.

……。

"射箭能手"又怎么理解呢"有名的射箭能手"又说明了什么呢。

4,谈:就是因为更羸箭射的非常准,而又这么有名,所以魏王也十分欣赏他.有一天,魏王就带着更羸到郊外去打猎.刚来到郊外,他们看到了什么(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这只大雁和平常我们了解的大雁有什么不同吗(平常我们看见的大雁飞的很快,这只飞的慢;平常我们看见的大雁是一群一群的,这只大雁只有一只……)能把这句话再读一读吗读出大雁飞的慢,孤独的感觉.

5,这时,更羸对魏王说了什么(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哪位"大王"愿意再来试一试(读的真好,就让我们来学学这位大王的语气,好吗)生齐读魏王的这句话.

7,这个时候,更羸是怎么做的呢(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嘣"这么小的弦声,空中的大雁能听到吗(不能)那好,我们再来一次,大家一起来一次,争取要让天空中的大雁听见.(生齐读)大家在"嘣"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噢!这下,天空中的大雁准能听到了.

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画法吗。

10,大家还想读吗再来练练这个自然段,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11,魏王见更羸不用箭,真让大雁掉了下来,心里感到非常的惊讶.现在,如果你就是魏王,看看该怎样读下面这一段"啊"是发自内心的吗再来一次.

12,魏王惊讶了,更羸是怎么说的呢(更羸笑笑说……)。

13,更羸怎么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这段话也是这篇课文最有意思,最能让我们受到教育的话.准备好了吗(生齐读课文末段)。

14,(小黑板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更羸是怎么一眼就知道它是一只惊弓之鸟的他总共告诉了魏王几句话请同学们用铅笔标出来.(学生标出更羸说了几句话)就在他说的4句话中,请同学们用"_____"划出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用"~~~~~"画出他想到的.(生勾画)。

(生: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它飞的慢.

因为它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叫的悲惨.

因为它一听到弦响,所以它心里很害怕.

因为它伤口又裂开了,所以就掉了下来.

……)。

下面我们一起再来体会一下更羸的推理过程,好吗(齐读最后一段)。

飞得慢叫得惨"嘣"直。

受过箭伤孤单失群掉。

三,拓展知识,理解寓意。

1,这只大雁怎样才能不掉下来呢(它不要自己吓自己,遇到事情不要着急……)那么是谁害死了这只大雁(它自己)。

2,同学们,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4,教师举例: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偷悄悄地溜进了人家的院子,正想偷东西时,这时,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狠狠地咬了他一口,小偷忍着疼痛,飞快地逃跑了,后来,他一听到狗叫,心里就很害怕.

5,学生举例。

同学们,以上我们举的例子,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来形容他,那这个成语叫——(生:惊弓之鸟)。

板书设计:。

飞得慢叫得惨"嘣"直。

受过箭伤孤单失群掉。

小学语文第五册《惊弓之鸟》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堆、等、钻、剩、特、瘦、除、欺、员、咬、越、幸”这12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会用“洁白、特别”造句。

3.理解:“疼爱、孤单、讥笑、羡慕、僵、幸亏”这些字词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在学习生字词时培养自学能力,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对丑小鸭的命运遭遇产生同情心。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启发式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去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2.难点:了解丑小鸭命运的戏剧性变化。

3.疑点:从丑小鸭成长过程中,领悟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美好理想。

4.解决方法:在课上学习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课上采用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纠正字音、学习理解前两段。

2.第二课时理解三至七段的内容,练习背诵最后一段。

3.分析生字,认清字形,完成课后习题。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出世以后就被人看不起,谁都欺负它,被迫离家出走,仍摆脱不了恶运。最后它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

课文共有7段,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第一段讲鸭妈妈在稻草堆里孵蛋,等它的孩子出世。第二段讲丑小鸭是怎样出世的以及它的名字的由来。第三至六段主要讲丑小鸭来到世界上以后的种种不幸遭遇。第七段讲春暖花开时,丑小鸭向湖边飞去,在湖水映出的倒影中意外地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漂亮的天鹅。

(三)重、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在故事里有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兔,……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出示丑小鸭的投影),大家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今天丑小鸭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下边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听录音机读课文),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4.丑小鸭(齐读)。

(二)初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初读课文,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价:重点指导下列字的读音:

“等、剩”的韵母都是后鼻音。“钻”的声母是平舌音,读“zu1n”,不要读成“zhu1n”,“瘦”“除”是翘舌音,读“sh^u和ch*”。

4.教师范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学生说说你能读懂什么?没读懂的用“?”标出,先小组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一起解决问题。

过渡语:通过刚才大家所读的,所说的,看样子你们都能够掌握很多知识、大致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有一些问题,大家没读懂,提出来了,说明大家都有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细致的学习这篇课文。

(三)讲读一、二段:

1.指名读一、二段:

(1)思考: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从哪段读懂的?

(2)出示第一幅图,找出丑小鸭,让学生看看丑小鸭和其它鸭子的不同之处。

(3)结合挂图,从课文中画出描述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鸭”的原因。

(4)轻声读一、二段,说说你还能读懂什么?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注意体会“暖烘烘”“特别”“出世”。

(五)板书设计:

[1][2]下一页。

4丑小鸭。

太阳:暖烘烘的。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一、二段。

过渡语:丑小鸭的命运怎样?

(二)学习第三段:

3.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重点理解:“孤单”“……除了……谁都”体会到丑小鸭当时单身无靠,没有朋友,大家都不喜欢他,这是它出走的原因。

4.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你们有什么感想?

小结:丑小鸭很可怜,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帮助它,说明你们都很富有爱心。

5.指导朗读,用同情、关心、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第三段。

过渡语: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一读第四段问:丑小鸭离开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体会“讥笑”:讥讽和嘲笑。抓住“只好”“才敢”让学生体会丑小鸭离家出走以后,环境不仅没有改善,情况反而更糟。学会用“洁白”造句。

3.用悲凉、同情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

过渡语:丑小鸭在外面怎样过日子呢?

(四)学习五、六段:

着重体会“惊奇”、“羡慕”。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竟有这么美丽的鸟。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一.根据课文填空,补齐标点符号,再完成后面的练习。更羸说它飞()慢,叫()声音很悲惨飞得慢,( )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 )悲惨,( )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听到箭响,心里很害怕,()拼命往高处飞它()使劲,伤口又裂开了,()掉了下来1.用“一……就……”和“……因为……”各写一句话。                                                               2.回答:更羸是依据什么情况进行分析的?他是怎样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 二. 回忆一下你做的哪件事最漂亮,把做事漂亮的原因写下来让别人知道。                                                                         学习小结:课文 惊弓之鸟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更羸并没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思考.练习1.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3)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 认真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 3. 读读写写,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划线词语的意思。魏国   能手   本事   孤单失群   悲惨   愈合   拼命   大吃一惊 4. 复述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更羸并没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出示小黑板: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导入: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情况,时至今日,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读不好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

3、认读生字词: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并归纳问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3、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2)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解决难点。

(一)说“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几自然段?(1——4)。

1、指名读1—4自然段。

2、更羸打猎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看到的那只大雁的?(用“”画出来:一只、慢慢的,边飞边鸣)。

3、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他的话?(更羸的话中用了“只要……就”,表达出更羸的胸有成竹,所以读时语气要肯定。)。

4、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如果是你,你相信更羸的话吗?

5、指导朗读:更羸虽有把握,但态度谦和。魏王的话要用不解和疑问的语气来读。

6、齐读1—4自然段。

(二)师:更羸到底有没有将大雁射下来呢?哪几自然段告诉我们?

1、齐读5、6段。

2、更羸怎样射大雁的?大雁听到弦声怎样?哪些词写出拉魏王吃惊的程度?

句子对比: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掉下来。

(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

3、指导朗读:突出两个“直”,突出“啊、大吃一惊、真有、这样”

(三)师: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1、默读7—9自然段。思考:最后一段话,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每一句话讲什么?(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

2、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得出的结论。

4、语言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因为,所以。

5、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3、难字书写指导:

“弓”是独体字,笔画是3画;。

“魏”是17画,第14画是从“田”字里面通下来一撇,第16画是“撇折”;。

“雁”字,“厂”字里边是两个单人旁,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4、书写练习。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同步练习。

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深入地理解了成语故事,请大家说说题目“惊弓之鸟”的意思,《惊弓之鸟》教学片断赏析。

生1:因为大雁受过箭伤,所以听到弦响,就非常害怕。

生2:受过箭伤的大雁因为害怕弦声,从天空中掉了下来。

生3:更羸知道受了箭伤的大雁惧怕弦响,就拉响弦,大雁果然害怕得掉了下来。

生4:受过箭伤的大雁听到弦响,误以为又有箭要射向它,就害怕得拼命往高处飞。因为一使劲,伤口裂开了,大雁就掉了下来。

……。

师:你的手举得那么高,是不是有话要说?

生5:我觉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有毛病(众笑),应该改为“惊弦之鸟”,因为那只大雁是被弦响吓坏的。(众诧)。

生6:老师,同学们,我也有话要说(众笑)。我觉得应该改为“惊箭之鸟”,因为那只大雁听到弦声以为又有箭要射向它,才害怕得掉下来。(众诧)。

师:他们说得有道理吗?

生佩服地点头答:有道理。

师:这两位同学真会动脑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使我们的思维得到享受,请他们幸福地接受我们热烈的掌声。

(由衷的持久的掌声)。

师:还有没有有话要说的同学?(众笑)。

生7:有。如果是魏王拉弦,大雁会掉下来吗?

师:好问题,老师也想知道答案。同学们的意见呢?

生:(坚定地异口同声地)会。

师:是呀,如果老师当时在场,也使劲拉弦(作势),“嘣”的一声响,大雁会掉下来吗?

生:(热烈)会。

师:老师不用箭也射下了一只大雁。老师真高兴,高兴得想讲个故事,要求同学们听完故事,给故事加个题目。

师:从前有个人被恶狗咬伤了。伤好后的一天夜里,他翻墙进一户人家偷东西,偷完东西正在翻墙出去时,突然身后响起凶猛的狗叫声。这个人大吃一惊,从墙上摔下来。后来他怎么努力也翻不出去,因为他总觉得那只恶狗就要扑上他的后背了。最后他被主人逮住时,才发现那只狗原来是被拴在柱子上。

生给故事加题目:恶狗叫贼,该死小偷,……惊狗之人……(当学生说出“惊狗之人”时,一阵寂静后教室里爆发出掌声--学生和听课教师)。

师引导学生比较“惊弓之鸟”与“惊狗之人”。

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传统文化的经典,湿润过多少灵魂!根据此类课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深刻的理性寓意必须被形象地具体地感知,以生活化的感性表象取代抽象的说教,以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境况(如“惊狗之人”)启迪思维,熏陶情感,提高思想认识。如果学生只会背诵寓意以应付考试,而不懂得“惊狗之人”的现象,那么这样的阅读课堂是无法促进生命的成长的。

其次,很好地实践了“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是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学生对“惊弓之鸟”的不同角度的理解感悟,以及“惊弦之鸟”“惊箭之鸟”的大胆探究,都非常成功地张扬了个性,培植了与教材对话的信心。

惊弓之鸟的教案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课文。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归纳了哪几个问题?下面,我们就细读课文,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1、自读课文。

思考:

(1)哪几个自然段写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

(2)六到九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3)课文的叙述顺序是怎样的?(先说事情结果,后讲事情原因。)。

2、集体交流。

3、学习1到5自然段。

(1)指读1到5自然段,思考: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充分读,充分说。)。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经过吗?(引导学生加进表情、动作等。特别注意“直往上飞”和“直往下掉”二词。)。

(3)指导朗读。

更羸和魏王说话时应是怎样的语气?(更羸很有信心,魏王怀疑;结果令魏王吃惊。)。

方法:a学生练读b教师指导(适当的时候可范读)c指名分角色读。

4、学习6到9自然段。

(1)过渡: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学生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2)集体交流。

要引导学生理解:认真观察:看到飞得慢;听到叫得惨。

分析:受过伤、孤单失群、害怕。

推断: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为学生铺路搭桥,但不能讲,因为学生如果不主动思考,就丧失了思维过程,此环节就无价值可言。)。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6到9自然段的内容吗?

(4)朗读指导。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在小组内复述全文。

附:板书设计。

观察分析判断。

飞得慢受过伤害怕。

掉下来。

叫得惨孤单无群高飞。

惊弓之鸟的教案

《惊弓之鸟》是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叫更羸的人,他不用箭,只是拉一下弓,就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射了下来。这篇课文共有9小节,通篇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叙述故事的,其顺序是:更赢看到天上一只孤单失群的大雁,向魏王提出,他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他不用箭,只是拉了一下弓弦,那只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道明了其中的原因。

本课教材,老师已经上过,字词问题已经解决,学生已经能够读通课文。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掌握的已有知识。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境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复习朗读要点。

(1)分享交流:谁来说说,朗读一篇我们要注意什么?

(2)相机板书。(有感情、正确、通顺,眼到、心到、口到。)。

2.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就以《惊弓之鸟》这篇为例,来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师生同写课题。

二、以点带面,重点读。

1.通过想象让学生入情入境,然后再读句子时,情感就随着朗读产生了。教给方法后读第2节的1、2两句话,让学生边读边想,好像看到更羸和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大雁那种受伤慢飞的情形就感觉出来了。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读进了课文。

2.练习读2~4节课文,在学生全面练习的基础上,指名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更羸很有把握和魏王不相信等两处语言进行现场指导,让全班学生练习。这样,由点及面,以点带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换形式,强化读。

1.学生刚开始接触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当学生把读通顺,读流利,不加字、不掉字。

2.基本上读得有感情时,教师又激发他们兴趣,让学生自由组合强化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检查朗读情况。

3.学生找与自己配合好的同学练习分角色朗读,学生的兴趣浓厚,读得也十分投入。

4.小组汇报表演,全班学生点评。

四、汇报表演朗读。

课文读得透了,内容也就理解了。理解透了,角色表演也就能进入情感了。学生的人物形象表现力也就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升了。

五、总结谈话,课外拓展。

六、板书设计。

朗读指导课例《惊弓之鸟》教学设计朗读指导更羸。

朗读指导课例《惊弓之鸟》教学设计技巧有感情魏王。

通顺眼到心到口到。

正确。

《惊弓之鸟》教案

更羸 拉弦本事 胸有成竹 )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师:更羸观察仔细,思考认真,判断准确。的确,他是一个聪明的射箭能手。

1.细读词句,感受更羸的才智。

(1)自由读文,还可以怎样读懂更羸是聪明的?

(2)出示:更羸并不取箭……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a.指名读句子,你怎样感受到更羸是聪明的?

b.当时更羸拿弓拉弦时神情怎么样?(生:自信,不紧张,用力大,冷静,胸有成竹……)从哪个字里读出来?(生:嘣。)

c.从拿弓拉弦后的结果可以看出更羸很聪明,写结果的两个“直”的意思相同吗?引导:直往上飞指什么意思?(一个劲,飞快地,不断地……)文中哪个词表示这种意思?(生:拼命。)直掉下来指什么意思?(生:笔直的,垂直的。)

d.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有感受的读句子。

(3)更羸是聪明的,还可以怎样理解?(生:当时魏王身边的人很多,只有更羸一人仔细观察后,准确地作出判断,竟连魏王也无动于衷。)

(4)从“魏王的惊奇”感受更羸的“才智”。

a.出示有关魏王的话语。

b.指导有感受的读文句。

2.细读词句,感受更羸的自信。

(1)仅有聪明够吗?还需要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划有关词句?

(3)指导有感受的读文句。

3.指导分角色有感受朗读。

惊弓之鸟的教案

(20’)。

1.仔细听故事,你从故事里听懂了什么?(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2.哪个是故事里的更羸、魏王?大雁的情况怎样?(课件出示图片)。

3.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课件出示词语、生字。

5.指名分段读课文。

6.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听故事录音。

2.看图回答问题。

3.自读课文。

4.同桌互读、开火车教读、男女生赛读生字词。

5.分段读课文,正音。

6.课文主要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射箭,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惊弓之鸟》教案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他们的自制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已认识近两千汉字,能够通过读书或上网等方法搜集与处理资料,已经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

《惊弓之鸟》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能射下大雁的事。使学生了解更羸不用箭只用弓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将事情做成做好。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由事及理的阅读理解思路,以读促思,思中生悟,既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个性化体验。在教学中始终引导学生当课堂的主角,使他们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训练思维,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体会魏王与更羸在三次对话中的情感变化,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3、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4、使学生养成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惊弓之鸟”的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判断推理的过程。懂得最后一段内容采用了总述---分述的写法。也采用了因果关系的写法。(因果倒装)先说结果,后说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惊弓之鸟”对这个题目你怎样理解呢?(惊:害怕,惊吓;弓:弓箭;之:的。指被弓箭吓怕的鸟或害怕弓箭的鸟)文中是如何写“惊弓之鸟”这个故事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来学习。

1、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老师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屏幕出示要求认识的七个字,指生认读,重点强调“弦”、“惨”的读音。)。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魏”、“箭”、“试”三个字。学生练写。

5、指生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同学们,老师根据这篇文章制作了一个动画片,今天想请大家帮忙,结合课文给动画挑挑毛病,提提意见。(学生们提出三条建议:

(1)应该给动画片中人物配上声音。

(2)更羸拉弦,大雁掉下来缺少动作。

(3)人物如能加上面部表情会更生动)。

《惊弓之鸟》教案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

读懂更羸的话,体会更羸观察、分析的逻辑关系。

教师课件

1.你能猜猜是什么成语吗?(课件出示图片)

2.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也是一个成语故事。(课件出示题目)

3.你知道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4.你想知道什么?

1.猜成语: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掩耳盗铃、滥竽充数。

2.齐读课题:惊弓之鸟。

3.惊:害怕。弓:弓弦声响。之:的。惊弓之鸟:被弓弦声吓坏了的鸟。

4.质疑:大雁是被谁的弓弦声吓坏了呢?大雁最后怎么样了?

(20’)

1.仔细听故事,你从故事里听懂了什么?(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2.哪个是故事里的更羸、魏王?大雁的情况怎样?(课件出示图片)

3.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课件出示词语、生字。

5.指名分段读课文。

6.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听故事录音。

2.看图回答问题。

3.自读课文。

4.同桌互读、开火车教读、男女生赛读生字词。

5.分段读课文,正音。

6. 课文主要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射箭,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15’)

1.出示写字表生字。

2.扩词、造句练习。

3.指导写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如:射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身”,右边是“寸”。

2.用这些字扩词,并选词造句。

3.先在书上田字格描红,再在拼音本上练习写字。

1.“惊弓之鸟”主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课件出示词语。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

1.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射箭,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2.开火车认读语。

3.齐读课题。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哪句话具体说明更羸是射箭能手?

2.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3.既然大雁不是射下来的,那么是什么置大雁于死地呢?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圈出原因来。

4.为什么说“嘣”的一声响,就置大雁于死地?

5.你能学一学更羸的动作吗?

6.我们只看到更羸拿弓拉弦吗?

7.引导:听到那么响的弦声,大雁肯定很害怕,就会拼命往高处飞。

8.魏王看到了,他有什么样的感受?

10.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11.哪一段告诉了我们原因?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是怎样进行分析的?

12.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1)大雁因为 ,所以飞得 。

(2)它因为 ,所以叫得 。

(3)它一听到弦响,因为 ,所以 。

(4)因为 ,所以伤口 。

(5)因为伤口 ,所以 。

13.现在我们假设,如果是魏王拉弦,这只大雁会不会掉下来?

14.从这里可以看出,大雁并不是被更羸射下来的,更羸的本领也并不是真的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那么更羸的本事到底表现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填空:更羸的本事不在于( ),而在于( )。)

15.我们也要向更羸学习,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

16.读了更羸的话,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17.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大雁?

18.你知道“惊弓之鸟”的意思了吗?

19.我们学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

20.你知道和“惊弓之鸟”类似的事情吗?

1.“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2.读出更羸的气魄。

3.默读,思考,圈画:“嘣”的一声响。

4.讨论汇报: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5.表演动作:左手拉弓,右手拉弦。

6.模仿“嘣”的声响。

7.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8.大吃一惊。

9.表演读:惊讶的语气和表情。

10.更羸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伤的大雁?

11.自读第八自然段,边读边画。

12.完成填空,并练习用“因为……所以……”说句子。

13.会,不管是谁拉弦,只要发出“嘣”的一声,大雁就会害怕,就会掉下来。

14.更羸的本事不在于射箭射得准,而在于仔细观察、善于分析、仔细判断。

15.齐读第八自然段。

16.自由发言。

17.交流探讨:大雁自己吓死了自己。

18. “惊弓之鸟”用来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1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2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课件出示故事:

晋朝有一个叫乐广的人,非常喜欢结交朋友。一天,乐广做了一桌子的好菜,请朋友到家里喝酒聊天。一位客人正举杯痛饮,无意中瞥见杯中似有一条游动的小蛇,但碍于众多客人的情面,他硬着头皮把酒喝下。

过了好几天,乐广一直没有见到这位朋友。乐广很想念他,于是就亲自登门去看他。谁知这位朋友已经病了好几天了,而且病得很厉害。原来他一直怀疑酒杯里有一条蛇,他感到很害怕,也觉得很恶心。回到家里以后,他感到全身都不舒服,总觉得肚子里有一条小蛇。就这样,他一病不起了。

乐广得知他的病情后,思前想后,终于记起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弯弓,他猜测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于是,他再次把客人请到家中,邀朋友举杯,那人刚举起杯子,墙上弯弓的影子又映入杯中,宛如一条游动的小蛇,他惊得目瞪口呆,这时,乐广指着墙上挂着的弓,说:“都是它在作怪,杯中的蛇是这张弓的影子!”随后,乐广把弓从墙上取下来,杯中小蛇果然消失了。这位朋友恍然大悟,病立刻就好了。

2.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更从更羸身上学到了只有善于观察、动脑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

4.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

《惊弓之鸟》教案

《惊弓之鸟》是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叫更羸的人,他不用箭,只是拉一下弓,就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射了下来。这篇课文共有9小节,通篇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叙述故事的,其顺序是:更赢看到天上一只孤单失群的大雁,向魏王提出,他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他不用箭,只是拉了一下弓弦,那只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道明了其中的原因。

本课教材,老师已经上过,字词问题已经解决,学生已经能够读通课文。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掌握的已有知识。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境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复习朗读要点。

(1)分享交流:谁来说说,朗读一篇我们要注意什么?

(2)相机板书。(有感情、正确、通顺,眼到、心到、口到。)。

2.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就以《惊弓之鸟》这篇为例,来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师生同写课题。

二、以点带面,重点读。

1.通过想象让学生入情入境,然后再读句子时,情感就随着朗读产生了。教给方法后读第2节的1、2两句话,让学生边读边想,好像看到更羸和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大雁那种受伤慢飞的情形就感觉出来了。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读进了课文。

2.练习读2~4节课文,在学生全面练习的基础上,指名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更羸很有把握和魏王不相信等两处语言进行现场指导,让全班学生练习。这样,由点及面,以点带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换形式,强化读。

1.学生刚开始接触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当学生把读通顺,读流利,不加字、不掉字。

2.基本上读得有感情时,教师又激发他们兴趣,让学生自由组合强化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检查朗读情况。

3.学生找与自己配合好的同学练习分角色朗读,学生的兴趣浓厚,读得也十分投入。

4.小组汇报表演,全班学生点评。

四、汇报表演朗读。

课文读得透了,内容也就理解了。理解透了,角色表演也就能进入情感了。学生的人物形象表现力也就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升了。

五、总结谈话,课外拓展。

六、板书设计。

通顺眼到心到口到。

正确。

《惊弓之鸟》教学教案

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

4、训练因果句式。

5、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8节。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

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出示板书:

不用箭

《惊弓之鸟》教案设计

当然,让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撒手不管。对于某些明显错误的看法,我在表扬其大胆发言精神之后,也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予以纠正,其中最多的方式是启发学生自我纠错,教师绝不作当众宣判式的否定。

《惊弓之鸟》教案赏析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深入地理解了成语故事,请大家说说题目 “ 惊弓之鸟 ” 的意思,《惊弓之鸟》教学片断赏析。

生1:因为大雁受过箭伤,所以听到弦响,就非常害怕。

生2:受过箭伤的大雁因为害怕弦声,从天空中掉了下来。

生3:更羸知道受了箭伤的大雁惧怕弦响,就拉响弦,大雁果然害怕得掉了下来。

生4:受过箭伤的大雁听到弦响,误以为又有箭要射向它,就害怕得拼命往高处飞。因为一使劲,伤口裂开了,大雁就掉了下来。

……

师:你的手举得那么高,是不是有话要说?

生5:我觉得 “ 惊弓之鸟 ” 这个成语有毛病(众笑),应该改为 “ 惊弦之鸟 ” ,因为那只大雁是被弦响吓坏的。(众诧)

生6:老师,同学们,我也有话要说(众笑)。我觉得应该改为 “ 惊箭之鸟 ” ,因为那只大雁听到弦声以为又有箭要射向它,才害怕得掉下来。(众诧)

师:他们说得有道理吗?

生佩服地点头答:有道理。

师:这两位同学真会动脑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使我们的思维得到享受,请他们幸福地接受我们热烈的掌声。

(由衷的持久的掌声)

师:还有没有有话要说的同学?(众笑)

生7:有。如果是魏王拉弦,大雁会掉下来吗?

师:好问题,老师也想知道答案。同学们的意见呢?

生:(坚定地异口同声地)会。

生:(热烈)会。

师:老师不用箭也射下了一只大雁。老师真高兴,高兴得想讲个故事,要求同学们听完故事,给故事加个题目。

师:从前有个人被恶狗咬伤了。伤好后的一天夜里,他翻墙进一户人家偷东西,偷完东西正在翻墙出去时,突然身后响起凶猛的狗叫声。这个人大吃一惊,从墙上摔下来。后来他怎么努力也翻不出去,因为他总觉得那只恶狗就要扑上他的`后背了。最后他被主人逮住时,才发现那只狗原来是被拴在柱子上。

生给故事加题目:恶狗叫贼,该死小偷,……惊狗之人……(当学生说出 “ 惊狗之人 ” 时,一阵寂静后教室里爆发出掌声--学生和听课教师),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惊弓之鸟》教学片断赏析》。

师引导学生比较 “ 惊弓之鸟 ” 与 “ 惊狗之人 ” 。

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传统文化的经典,湿润过多少灵魂!根据此类课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深刻的理性寓意必须被形象地具体地感知,以生活化的感性表象取代抽象的说教,以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境况(如 “ 惊狗之人 ” )启迪思维,熏陶情感,提高思想认识。如果学生只会背诵寓意以应付考试,而不懂得 “ 惊狗之人 ” 的现象,那么这样的阅读课堂是无法促进生命的成长的。

其次,很好地实践了 “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是对话的过程 ” 的理念。学生对 “ 惊弓之鸟 ” 的不同角度的理解感悟,以及 “ 惊弦之鸟 ”“ 惊箭之鸟 ” 的大胆探究,都非常成功地张扬了个性,培植了与教材对话的信心。

《惊弓之鸟》教案

(点击学习方法:课外书,听人说过,上网查资料)。

2、过渡:其实要理解词语的真正的意思,最好的方法是把它放在课文中将以体会。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文,试着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理解一下“惊弓之鸟”的意思。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正音。

(顺势将学生推到主体研究的地位,带动第一次朗读,构建感知语言的过程)。

3、交流、议论(随即出示句子,以读代替分析)。

1)、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句子中感受最深的地方,用心去读,释放自己的灵性。)。

(对课文思考的单一的线条作一个必要的'补充,使其思维能多向性,完成对更羸的感悟。)。

2、以给课文的换题目,带动学生自觉回读全文,组织学生概括讨论交流及筛选,让学生将自己认为满意的题目板演。

3、交流板书中的课题,选择性的朗读课文,张扬自己的个性。将这一块面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完成对射箭能手更羸的感悟,使其对这个人物的理解真正深入到内在。

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魏王这个人物的言行的反衬作用。

2)、更羸的言行及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邃的思考。

1、你对大雁的死怎么看?(谁害死了大雁?)。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用我们的笔来改变这只大雁的命运。

惊弓之鸟教案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通过观察天上的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下来的故事。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环环相扣,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

教学本课时我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说说自己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我认为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挖掘课文的兴趣,但在教学时我没有必要引导学生去了解“魏国”,显得多余。反而是对重点词语“能手”“射箭能手”忽略了。在分析课文时,我是根据更羸说的——更羸做的——更羸想的三个步骤一环一环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在出示更羸分析图时,主要是我带动学生去分析,如果这里出示图后,由学生去自由说,自由体会,会更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应该带着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再去理清课文思路会更好。

《惊弓之鸟》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只拉弓不射箭,,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是更羸对魏王讲述能让天上飞的大雁掉下来的原因。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推断,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本篇课文我是分为四个板块进行教学的:第一板块——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第二板块——研读1-5自然段,明确这是一只怎样的鸟;第三板块——研读第9自然段,体会更羸观察、分析的逻辑关系;第四板块——角色朗读,深化主题。

本节课存在的亮点: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是一只怎样的鸟?”“更羸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有,目的的读书,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和能力。

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篇课文的重难点,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更羸所说的每一句话之间的联系,从中体会更羸的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不足之处:

一、指导朗读不到位。

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时,学生还不能读出人物的语气来,特别是对于魏王说的这两句话:“你有这样的本事?”和“真有这样的本事!”一个是疑问的,一个是惊奇的,学生读的还不到位,这里还要加强指导,注意“?”和“!”的区别,教师也可以进行示范读,让学生有更深的领悟。

二、第五自然段中两个“直”处理不妥当。

在区分两个“直”时,还有含糊,刚开始学生讲的有点摸棱两可,看了课件后,没让学生再讲了,这里处理得不好,还应该让学生再来讲一讲,强调一遍,这样先有感官的认识后,学生会理解得更全面。在以后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还要多思索,多研究,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月十八日,近一周精心准备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课终于开讲了。根据教学进度我选择了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篇课文短小精炼,语言优美,文章中有很多的人物对话,将人物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而我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篇课文,是因为本组单元主题就是学会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本课文章突出表现了由因到果的思维方法,表现了思考问题需要观察、分析、推理的过程。三年级学生思考问题还不够全面,不会灵活运用思维方法,所以特别想通过本课,来让学生学会由原因到结果的思考方法。同时本课中人物对话较多,利用我本身的阅读优势,引导激励学生阅读人物对话语气,感受人物性格特点,这样能使课堂效果非常迎人!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第一课时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概内容,了解人物特点及人物对话,第二课时重点朗读人物对话,多种形式的朗读特别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其次是感受领悟因果关系的思维方式,先仔细观察再认真分析最后推断出结果的。在学习正确思维方法环节中还设计了小练笔,即训练学生因果关系句式:因为……所以……,课上学生基本都能完成。这节课在课堂中,设计环节基本完成,把握了教学重难点,但是也发现了许多不足。第一,由于课前三分钟说话时间稍长,导致整节课中朗读次数和形式单一,没有体现学生的朗读水平。第二,课堂最后总结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寓意时也有些过于细致,最后的生字教学只是草草了事,没有体现中年级学生每节课必须有十分钟的写字时间。第三,课堂气氛有些紧张,所以学生没有了平时上课的积极踊跃,有好多中等生和差生上课几乎不举手,只是一小部分学生举手,与老师互动,而我也是由于紧张在课堂上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所以导致课堂中没有体现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第四,上课初始,我有点小紧张所以把文中一个重要人物的名字读错(更羸),虽不是大问题,但也充分说明自身课堂驾驭能力不强,而且课堂教学经验太少,不能灵活应变突发状况。

通过本次讲课,我最大的一点进步就是课堂中语言不罗嗦了,也不重复学生说的话了,一环扣一环不说没用的多余的话,抓住重点提问,课堂中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但是今后还需要不断的尝试体验和摸索,多与名师骨干老师学习,在自己的课堂中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进步成长,相信通过长时间的认真和努力,我的教学能力会一点一滴的进步!就像我们班级的目标一样,总有一天我们会由不起眼的青虫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