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字体设计的意与形研究论文(优质22篇)

时间:2023-12-06 00:03:40 作者:雨中梧

范文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一个参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水平。在以下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字体设计的意与形研究论文

字体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学习字体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清晰且理性的创意方法,重点思考字体设计在创意中需要表达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掌握字体设计在实践中应用的范围,不同的领域,对字体设计的要求不同,只有通过创作能力才能将所学的字体设计更加成熟的展现在消费者面前。通过对字体设计的学习,使同学们清晰且理性掌握字体设计方法,理解字体设计的思考重点。通过欣赏、分析各应用领域的图形文字,让同学们更深入掌握文字图形在现实应用中的状态,掌握各领域相同和不同的设计要求,使自己的思维和创作能力趋于成熟。与此同时,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并学习字体设计的目的及意义,掌握字体设计的原理法则及形式,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严密性的设计创意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把字体设计元素进行精妙设计,形成简洁、层次分明、主题明确的视觉传达作品,使其在视觉传达主题信息的同时,使受众能感受到设计者的文化底蕴与精神追求。

2新媒体技术的现状。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是以新技术体系为支撑体展现出的媒体形态,例如:数字广播、网络媒体、触摸媒体等。“新”最主要体现在技术上,也会体现在形式上,有些新媒体是崭新的,例如:微信新闻,新媒体是能够对大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传播的媒介,是传播者和接受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的普及,颠覆了人被媒体操纵的形态,媒体垄断的话语权,逐渐让其渡到受众手里。人不仅可以选择、利用媒体,而且每个人都成为媒体上的一个节点,人和媒体的关系逐渐达到了深度的融合。例如:微信瞬间出现在互联网行业中并占据主角。可见,新媒体传播突破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同时也在改变着媒介环境和新媒体格局。

3字体设计教学内容改革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

3.1字体设计教学融合新媒体技术的表达形式。

字体设计在新媒体技术中表现主要以文字、时间、空间为主要构成要素。它具备变形、重复、互动等的创意设计在数字电视、多维电影以及互联网上被普及应用,颠覆了被媒体操作了从形态,媒体的垄断的话语权,逐渐过渡到受众手里。因此,字体设计在多媒体中就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在屏幕上字体的阅读特点。字体设计在电脑、电视或荧屏上出现时,均受到其显示时间长短、速度的快慢、以及分辨率的大小,字体不同以空间不同的影响。屏幕上出现的动态字体至少需要3秒钟,而分辨率根据不同的格式需要不同的'分辨率。如做屏幕文字时,字体设计的笔画不易用过细的字体、间距适中,具备识别性的特点。

(2)集中受众注意力的特点。新媒体字体设计集中注意力的特点是通过不同的刺激来源,只选择其部分,因而避免其他无关紧要的刺激,选取物放于中央。焦点性注意力是通过众多咨讯刺激下,放弃其他,只注意其中一个讯息。分割性注意力是同时进行两件事情以上。

3.2字体设计教学融合新媒体技术的弊端。

(1)网络新媒体技术。网络新媒体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而网络在大程度上皆受到网络环境的限制,在这些限制条件下,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网络宽带,大部分设计师的字体创意设计可能是因为国内网络的传输数据速度而大受限制。在表现手法上,国内网络中字体的运用主要采用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但是相对优秀的动态形式则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视频文件数据量相对较大,要实现实时传输需要更高速的网络宽带连接;其次,网络建设还不能满足网民使用具有较高宽带的网络上网,因此,视频网络的发展相对于图片和动画比较缓慢。但是随着近几年来视频网站的快速发展,国内视频类网络中字体形式也随之渐渐走向成熟。字体设计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网站界面的标题性文字、说明性的文字,可见,字体创意设计在网络环境中主要是启到说明性的作用。

(2)手机新媒体技术。手机新媒体中字体应用较为广泛,但现代手机文字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此种变化无论是界面上的变化还是字体创意传播的本身的变化,从手机短信到各种多媒体数字影像。多媒体字体设计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多媒体字体设计显得由为重要。手机出现的时候,出现了发短信的形式,大部分写信渐渐消失;qq出现在手机中后,大家又渐渐淡忘短信功能;到只能手机中微信出现后,大家又渐渐淡忘qq。事实上,手机内的相关软件是以媒介的形式共存,不同媒体形式的出现,便有无法替代的特点,满足受众各方面的需求,唯一不同的事随着时代的变化,手机内的传播文字信息的方式不止一种,而是那种更方便、更便捷的形式出现的同时,就会取代之前的媒体形式;因此,手机媒体的形式并不具备唯一性和永久性。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创造一种新的媒体环境,从而突破已有条件的限制,在字体设计教学中采用新的设计形式,包括有比较针对个人性质的市场性、技术性、教育性、娱乐性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在新媒体技术中如何掌握字体设计在网站、app、数字平台中字体设计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达到新视觉的效果。因此,希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新媒体设计中,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设计工作的能力。

古典家具设计的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以古罗马时期和洛可可风格两种性别倾向明显的家具风格为例,对比分析了西方古典家具性别化的历史背景,并从造型要素、形式美法则和装饰方法等方面探究了其性别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意涵。结合目前我国家具设计的现状和趋势,提出可以通过借鉴西方古典家具性别化特征来实现现代家具造型设计的个性化,为现代家具设计的创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西方;古典;家具;性别化;设计。

纵观西方家具发展史,一些特定时期如古罗马、哥特式风格、仿罗马式、洛可可风格和新古典风格时期等的西方古典家具,在造型上能够显著体现出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特征。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西方古典家具性别化造型特征的意涵,本文以古罗马和洛可可时期为例对其历史背景、造型要素和装饰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探析,从而为借鉴西方古典家具性别化特征来实现我国家具的个性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1造型性别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1.1古罗马时期。

罗马是意大利半岛中部西岸的一个小镇,经过长期的发展,从一个闭塞之地逐渐崛起成为地区间的强大国家。古罗马(公元前6世纪-5世纪)时期重视军事力量,崇尚暴力和杀戮,具有英勇无畏、崇尚荣耀的特质[1]。在这种精神力量下其建筑和家具造型也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尤其是铜质家具和石材家具具有坚厚凝重的特点,显示了一种男性化的风格,表现了罗马帝国尚武好战精神。

1.2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家具盛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公元17-18世纪),路易十五皇帝当政,受宫中女宠影响,这时期的家具在造型上呈现明显的女性化特征,放映了他们的爱好与情趣。家具整体尺寸较小,容易搬动,适合在较小的闺房中使用,造型纤细、弯曲尖腿是腿部造型的唯一形式,整体轻巧,丰满柔润,宛如妇女体态(图2)[2]。

2造型性别化的表现形式。

2.1造型要素。

2.1.1点线面。

在点线面方面造型性别化特征表现是由方、圆或曲、直来产生的。如方形的点相对于圆形的点,曲线相对于直线,平面相对于曲面,皆是前者具有男性化倾向,而后者更具女性化特征。古罗马时期家具的挺拔、强健,单纯、简朴,厚重的特征,体现了男性的统治地位。对比代表极端享乐主义时期洛可可风格家具的造型是反对直线的,大量的非对称的s型c型曲线大行其道。不规则曲线婉转曲折,优美、轻快、流畅,富有柔和优雅之感,体现了女性风格的主导地位。

2.1.2质感。

不同性别对质感的偏好有着较大差异,坚硬和柔软等同于阳刚和阴柔的对比。都在传递给人某种视觉和触觉的感官判断,或阳刚或阴柔,或阴阳相济。古罗马时期的家具,除了木质家具外,铜质和石质家具的成就较大,主要材质是黄铜、大理石和石灰石等,能充分表现出厚重的男性化艺术特征。相对于坚硬、冰冷的材料,洛可可时期的家具倾向于更加温和的质感,木材多用温润的胡桃木,加之硝基漆透明的漆膜给人有温度的肤视感。

2.1.3色彩。

从色彩心理的角度,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性格与表现力。古罗马时期,铜质和石质家具呈现的是材质本身的色彩,表层贴面的珍贵木材多为暗色,体现坚厚凝重的艺术特征。洛可可家具的装饰上以青白色为基调,模仿西欧上流社会妇女的苍白肤色,以示高贵[3]。此外,在胡桃木本色基础上镂刻优美的曲线,通过金粉涂饰或彩绘贴金,最后再以漆膜罩光,使整体产生富丽豪华之感。体现了新王朝女权高涨形势下,上层社会女性的爱好。

2.2形式美法则。

2.2.1比例与尺度。

在家具造型中,合理的比例能够使家具外观造型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从而产生和谐之美的视觉感受,因此优秀的家具设计大都具备良好的比例关系[4]。西方古典时期的罗马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各自独特的比例关系是展现其风格特征和内在意涵的重要方面。男性权利为主的古罗马时期家具尺度偏大,通过夸大来表现雄伟的气势。与此相反,洛可可时期的家具采用亲切的尺度,家具的尺寸变小了,满足了当时上层社会女性沙龙生活中方便交际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了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2.2.2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决定着家具的功能特点、结构特点以及形式布局。几乎所有的西方古典家具都是对称的结构,尤其是具有男性化倾向的家具,是一种等量均衡。而女性化倾向的家具,在构图上也常采用动态均衡,即在求得不失重心的原则下,虽然中心线两边的形态和色彩不相同,但通过各组成单体家具或部件之间疏密、大小、明暗以及色彩对比来实现均衡。如洛可可式家具,打破形式美中的对称和均衡的艺术规律,弯曲造型采用非对称的s型和c型和涡卷形曲线,追求运动中的纤巧与华丽,更加多变,具有变化、活泼、优美的特征,形成了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

2.2.3节奏与韵律。

在家具造型设计中,将家具的形体结构和零部件的体、形、线等要素,进行连续的排列组合与分割,产生曲直、起伏和大小等有规律的重复和交替,便形成节奏感的艺术效果,若再进一步深化表现出抑扬婉转和运动方向的连续变化,便给人以韵味无穷的律动感。如具有男性化倾向的仿罗马时期家具反复使用建筑上的连环拱廊和成排的车制的杆件,都使得其外部形式产节奏感。韵律之于节奏,更适于表现女性的柔婉。如洛可可家具风格采用多变的曲面和复杂的波浪曲线,创造了富有流动感的柔美的女性风格。

2.3装饰方法与图案。

2.3.1装饰方法。

古罗马时期家具的装饰手法有雕刻、镶嵌、绘画、镀金、贴薄木片和油漆等。木质家具往往以名贵的木材或金属作贴面和镶嵌装饰,在石材上雕刻主要采取立体感的、浮夸的`做法,各个细部的雕刻深度较大,来强化男性的力量感。女性化倾向明显的洛可可式家具,主要手法是在木材上雕刻和髹漆,但是雕刻的手法是精细纤巧的雕刻装饰,配以色彩淡雅秀丽的织锦或刺绣包衬,高贵瑰丽的视觉效果。

2.3.2图案与纹样。

家具的图案和纹样是围绕着特定的风格而设定的,是家具精神特征的强化。具有性别倾向的家具风格其装饰纹样反映了其内在意涵的需要。古罗马时期家具装饰图案和纹样的题材主要有:王冠、叶饰、狮头、飞禽等,还有战利品雕饰武器、盔甲、花环和贝壳等[5]。这些装饰内容无不与权威、力量、王权有关,对男性的英雄主义的表现淋漓尽致。而洛可可式风格家具,雕刻装饰的图案主要有:狮、羊、猫爪脚、“c”形、“s”形、涡卷形的曲线、花叶边饰、齿形饰、叶蔓与矛形图案、玫瑰花、海豚、漩涡纹等。包括东方装饰图案,如中国园林中的假山和岩石、喷泉等,这些题材给人带来的是女性的轻松、浪漫和随意之感。

在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显得尤为迫切[6]。今天的人们都在追求自我存在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展现自我,必然产生个性化需求。个性化追求已经形成了家具市场消费的主流导向,满足个性化的消费者已成为家具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7]。个性化追求是独特性、非大众性,从而表现与众不同。在造型创新方面,要把握古典家具的神韵和风格,综合思考传统文化精神和当代审美意识的融合方式[8]。以西方古典家具的性别化特征为鉴,可以将家具造型性别化作为个性化的一个切入点,尊重人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根据不同的性别特点来对家具的造型、材料、色彩、地域等进行定位和设计,是一个富有人情味并充满人文关怀的创新设计思路,并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图3)所示连衣裙造型的现代家具,体现了女性化特征。为了适应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必然导致了家具定制化运营模式。而如何既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又能批量化生产,有效的利用资源,尽可能的减少成本,是定制家具模式发展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9]。可以根据性别对同类产品的不同细分市场的第一层次,进而面向个性化细分市场。这需要对不同性别倾向的家具在功能、外观、结构、尺寸、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产品或其零部件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的相似性质,以尽可能的减少产品内部多样化,扩大产品外部多样化,同时又能体现个性化,解决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10]。从而达到主流消费者所追求的平价化和个性化的平衡。

4结语。

任何创新都可来自于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正如西方千百年来的家具设计,始终都没有超出古埃及家具创造者的想象。除了古罗马家具的男性化和洛可可式家具的女性化,典雅的新古典家具和古希腊优雅的克里斯莫斯椅等,无不反映出造型设计性别化特征的脉络。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以及标准化生产带来的日益凸显的大众化问题,内在的精神需要越来越显得重要,成为现代家具设计的主要诉求之一,并形成一种明显的发展趋势。因此,西方古典家具造型设计性别化特征可以是现代家具设计的创新源泉之一,当加以借鉴为现代个性化家具设计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陈于书.家具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许美琪.西方古典家具史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65.

[7]郑哲.谈个性化家具设计的切入点[j].艺术与设计(理论),,(08):129.

[9]刘佳.为满足个性化需求家具企业营运模式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10]叶芳.大规模定制家具设计方法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3.

字体设计的意与形研究论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学生经历“由形到数”和“由数到形”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价值。

2、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发现图形中的规律,会用图形解决有关数的问题,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直观与抽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数与形可以相互转化,树立数与形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寻找和发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数与形的转化,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2、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计算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数与形”。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口算,挑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把计算器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有时候人脑由于电脑,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新算法的欲望。

二、导学探究,建立模型。

(一)导学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算是1+31+3+51+3+5+7。

1、导学提示,明确方向。

(1)根据算式中的加数,拿出若干个小正方形,把这些图形摆成一个大正方形。

(2)观察图形和算式之间的关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二)展示交流,建立模型。

1、学生汇报,重点释疑。

1=121+3=221+3+5=32。

1+3+5+7=42。

2、归纳小结,建立模型。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和是加数个数的平方。

【设计意图】明确探究方向和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体会数与形的.结合。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练习检测,巩固应用。

1、填空。

1+3+5+7=2。

1+3+5+7+9+11+13=()2。

―――――――――――――=92。

【设计意图】学生体会,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计算。

1+3+5+7++5+3+1=。

1+3+5+7+9+11+13+11+9+7+5+3+1=()。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计算。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字体设计骨血肉研究论文

中医学关于“骨”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于中医学中骨的构成,骨的生理、病理,骨与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关系缺乏统一认识,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这些基本问题如不很好解决,就会严重制约中医学对于骨的进一步研究,进而影响中医治疗骨病的临床疗效,因此骨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内经》关于骨的论述很多,但分散于不同篇幅,缺乏完整性和统一性。本研究主要对《内经》中关于骨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并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形成对中医骨的构成,骨的生理、病理,骨与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关系的系统认识,为建立骨病辨证体系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中关于“骨”的论述很丰富,认为骨与筋、脉、肉、皮一起,构成人的“五体”。为肾所主,精血所养。骨藏精、骨质刚,在人体生长发育、支撑人体及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人体遭受暴力,跌扑闪挫或邪气入侵、久病劳积等原因时,可引起骨的损伤。

1“骨”字释义。

骨是中医学的一个剖结构名。从字本意讲,骨为会意字。《说文》曰:“肉之鼉也。从円,有肉。凡骨之属皆从骨。”《释名》曰广骨坚而滑也,似木枝格。”与“骨”相关的字都与人或动物的骨胳有关,如黏、骼、髀、髓等。从字形结构分析,“骨”,上“”下“”也。“”通“円”,即去掉肉的.骨形,意思为“剐'为人体坚硬之组织广”,通“月”,即月肉也,明确了骨与附着其上的肉性组织关系密切。因此,在“骨”的构成里,很可能包含附于其上的筋与肉。

2骨的生理功能。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骨者,髄之府也”。骨为贿,髓藏骨中,故骨有贮藏骨髓之功。骨具坚刚之性,为人身之魏,能支持形体,保护脏腑。故《灵枢经脉》曰骨为干”。《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广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正骨心法要旨》具体指出:领骨“内涵脑髓”,而脊椎骨等“下尽尻骨之端,上载两肩,内系藏腑,其两旁诸骨,附接横叠,而弯合于前,则为胸胁也”。《灵枢·经脉》曰广是主骨所生病者,……及诸节皆痛”。“节”者,“其于木也,为坚多节。”是为骨关节也。骨骼相互组成关节,是肢体运动枢纽。《灵枢·卫气失常》曰广骨之属者,骨空之所以受益而益脑髓者也”。骨之所属,即骨之关节也,骨空乃骨骼之孔窍,为气血和髓交会之通路。《素问·五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筋者,附于骨而聚于关节,故节乃筋的连属之处。《灵枢·决气》曰:“骨属屈伸,骨有连接和统属屈伸运动,即杠杆支架作用。

3骨与脏腑的关系。

骨与肾、脾、胃、肝关系密切。肾藏精,精化髓,而“骨借髓以强,身凭足以任”吒其“在体合骨”,说明骨禀肾气而为用。胃为“太仓”,“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均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中精气在脾胃运化的营养之下,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是为“肾之合骨也,其荣在发,其主脾也”(《灵枢·五脏生成篇》)。肝所藏之血与肾所藏之精同源互化。而肝主疏泄及分泌的胆汁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也间接地影响到骨的充养。

少阳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其气刚悍,而“骨为千,其质刚”,同气相合。又胆汁味苦,苦助消化,促进饮食水谷之消化吸收以强壮骨豁,故张介宾认为“胆主骨”。少阳三焦为“决渎之官”,元气之总荀,通行诸气,运行水液。又少阳为枢,其关乎人体精微物质的生舖泄,故筋骨之枯荣亦然。《素问·热论》《灵枢·经脉》均提到“少阳主骨”,《甲乙经》、《太素》等也把“胆”并作“骨”,而全元起对其有明确注解少阳者,肝之表,肝候筋,筋会于骨,足少阳之经气所荣,故云主于骨。”

4骨与气血津液、经络的关系。

气血津液作为营养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精微物质的输布。“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相辅相成。血与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固有“津血同源”之说。气血津液循行于周身,周流不息,外而充养皮肉筋骨,内而灌慨五脏六腑。因此,骨的生长发育所需之精微有赖于气血津液的输布。

《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指出经络有运行气血、营运阴阳、儒养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分布于骨豁周围、向骨骼渗灌气血、津液、精以营养骨骼的络脉称为骨络。骨络由正经,以及腠理、肌肤之间延伸而来,经骨中孔道输布于骨间、骨内,在骨间、骨髓、骨质、骨膜之间循行、分布,最后演变成骨中经络。因此,骨络中气、血、津液、精充足,骨络充盈,则骨胳得以充养。

5骨的病理。

多种因素可导致骨的病变,包括外感六淫、久病过劳、七情内伤、饮食失宜、跌仆闪挫等外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寒生水,水生咸,咸生骨,肾生骨髓”。肾主骨,寒气通于肾,故寒邪所致,长病于骨。《素问·皮部论》曰其留于筋骨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她骨消。”寒性凝滞,骨得寒则痛,热性开散,易伤津耗气而至骨软无力。肾为“先天之本”过劳则肾气伤,肾伤可致骨损。故《素问·宣明五气篇》日:“久立伤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则系统地了常见的骨的外伤疾病,有“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等。

饮食过嗜也是病因之一。五行中肾水应咸味,而脾土合甘,能克水咸,故《灵枢·五味》曰:“肾病禁甘”。而金生水,辛从金化,故《灵枢·五味》曰:“肾色黑,宜食辛”。《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味过于咸,大骨气劳”张志聪注:过食咸则伤肾,故骨气劳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疗》中指出咸则伤骨”。《素问五脏生成论篇》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素问·宣明五气篇》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吴昆注苦阴也,骨亦阴也,气同则人,故苦走骨。骨得苦则阴益重,骨重而难举矣。”由此辛、甘、苦、咸之味用之得当则养骨,失当则伤骨。

另外与骨有关的脏捬病变也可导致骨的损伤。《灵枢·经脉》曰足少阴气绝则骨枯”。肾精不足,骨糖失养,日久则筋骨枯萎。《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骨骼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无以化精生髓而致髓枯,水谷精微不能输布而无以充养四肢、骨骼,则百骸皆损。肝血不足,血不生精及肝气郁结,疏泄失施均可使骨胳失养而致骨损。胆腑病变广胆汁”无以疏泄胃肠,骨失所养而致骨软。又胆与骨同气相合,故“惊伤胆者,骨必软”。

肺病亦可致骨伤。《素问·痿论》曰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蹵也。”肺为娇脏,主一身之皮毛。若肺热内生,津液耗伤无以输精至皮毛,皮毛则虚弱急迫不适;或热传人肾,致肾气热。肾阴耗伤,肾津不足,不能滋润濡养骨键,日久则成骨痿;或肺金本燥,燥则耗伤津液,肺热日久则血衰不能荣养百骸,故手足痿弱不能运动,发为骨痿。

6小结。

综上,《内经》对骨做了详细的论述。首先,关于骨的构成。从字义上,“骨”不仅为去掉肉的骨形,很可能包括附于其上的筋与肉。从生理功能上,“骨”不仅包括支持身体,保护内脏之坚硬组织,还包含了利于全身运动之骨节,影响生长发育之骨髓,附于骨上,束节络骨之筋骨。有的医士认为,骨由七类物资构成:骨豁之“骨”类,骨节之“节”类,骨节之“筋”类,骨内之精华“髓”类,骨之“膜”类,似骨似筋似膜的某些特殊形质类,经脉之“支”类。有的医士认为,人体肌肉在肢体深部交会的部分的血脉从属于骨。

其次,骨与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密切联系为骨病的治则、治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总之,中医学关于“骨”做了大量的研究,我们仍需从中进行深入地挖掘与探讨,形成对中医骨的构成,骨的生理、病理,骨与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关系的系统认识,并有目的、有针对地进行广泛的实验临床观察总结,为建立骨病辩证体系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并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发现新的治疗方法。

字体设计的意与形研究论文

1.笔形的变换。

构成字体的风格必然会体现在笔形的千变万化上,笔形的瞬息万变就决定了其形成的风格。毋庸置疑,创建一种新的字体,设计创造笔形是其形成风格的关键。字体结构是有一定的法则,用怎样的法则来重建字体,在重建中用什么元素去构成的字体的个性特征,只有打破固有的结构来重新组合再造。

2.结构的叠加。

在汉字字体文化传承的喜与忧中提到:文字是人类传情达意的抽象符号系统,是文化的载体,蕴含世人之精神。在新的内容、媒介种类呈指数级增长的今天,使文字的风貌反映技术、文化、人心的变化显得越来越重要。

3.形态的统一。

字体经过长期的演化和社会应用的需求下,已形成了特定的规范形式。虽然如今是一个突显个性彰显活力的新时代,还要在遵循原有字体结构的法则上建立新的形式。

二、“意”与“形”结合的地域风格。

随着各国间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使得字体设计的地域风格展现的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多样,这种地域化风格的设计成为将本民族特色文化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载体,成为彼此牵引沟通的纽带。

1.中国风———靳在强。

在《汉字艺术设计的图象化景观》文中说:“在对人为视觉图形图像态度中,具有得天独厚文化积淀并早已深入人心的汉字艺术,对它的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使人的视觉心理产生一种内在的亲切感。”由此看出,字体设计的`“意”与“形”相互影响,而将这种微妙的关系通过设计而表现出来的,是设计师们选择字体设计的原因,赫赫有名的靳在强先生,将东方文化很好的与西方的设计元素融合,把这些散发着东方韵味的设计推向世界。在《汉字》系列招贴设计中,将中国水墨的飘逸灵动演绎的淋漓尽致,浓情墨意交织在现代设计之中。该设计用水墨形式的汉字“山”“水”“风”“云”为创作元素,运用行如流水粗犷有力般的墨线,像画一样的书写出一番别样的世外桃源,让人们去慢慢领悟细细品味,形中有意,意现其形,融会贯通,展现出中国风设计的无穷魅力。

2.韩风———安尚秀。

一位热衷于本国文字字体设计的设计师,因为”安体”而让韩文变得更加前卫。他就是韩国的设计师———安尚秀。他有着一颗对本民族文化,文字与书法极度痴迷的心,带着这样的热忱创作了很多作品。例如早期的《字体设计试验系列》,从每幅字体设计的角度都能找到德国包豪斯构成理论的影子,构成图形符号的形式美,将传统的韩文书写用新的手法演绎,并增添了秩序美,让形式美得以更好的展现。这也充分体现了韩式设计风格中的婉约,细腻,精致与实用。创造出符合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专有“名片”符号。

字体设计教学中新媒体技术改革研究论文字体设计教学设计

摘要:字体是视觉传达中重要的信息符号和视觉载体。字体设计是一种追求高度细节化和准确性的设计形态。字体设计中的结构、笔形、细节是构成字体的三大视觉要素。字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每一位平面设计师都必须仔细揣摩文字的视觉表现并加以个性化创造。本文主要讨论字体在设计过程中的细节把握与整体视觉感受的调整方法,以及字体的三大视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一种立体的视角层层解析字体设计中的普遍现象和内在逻辑。

关键词:字体;结构;笔形;细节。

前言。

达摩祖师在弘扬禅宗教义时以“骨、血、肉”比喻其徒对禅宗佛法参悟的程度。在字体设计中,我们将字体结构谓之“骨”,字体笔形谓之“肉”,字体神态谓之“血”,一款好的字体须将“骨、血、肉”三者贯通一体,使其有型、有神、有气。如松涛崖柏、灵石秀水,气韵生动、大巧若拙。

一、字体设计中的骨骼。

“骨”指的是字体的基本骨骼框架,构成字体基本的识别结构。在字体设计中,字体设计的成败取决于设计师对字体骨骼的精准把握。中国传统绘画中提倡“骨法用笔”,自古书画同源,可以说得其“骨”者得其法也。那么怎样的字体骨骼才是符合字体设计要求的“骨”呢?首先,对于汉字来讲要正确地拆分字的间架结构。分析字体构成对于合理分布字体框架在空间中的布局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汉字大致可以分为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和半包围结构、独体字这几种空间分布形式。形成文字的每一个笔划的起始位置和长短对于字体骨骼起决定作用,在字体设计或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字体骨骼在空间分布的原有位置、大小、比例关系安排其在矩形空间中的位置。判定设计字体基本结构的好坏可以采用负形验证的方法。第一,应仔细观察由笔划正形挤压而成的负形形成的形状。如果负形的形状有相似性并且没有巨大的面积差别,说明字体骨骼结构是合理有序的。反之,字体骨骼负形出现了较大的面积差别,基本可以断定字体正形笔划在位置高低、穿插呼应关系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字体设计是一种精确度要求很高的设计项目,减少误差就是减少字体放大后变形的概率,它对距离和位置的调整是以十分之一毫米为单位计算的。设计师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磨练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别,只有做到准确再准确才能得到完美的字体骨骼结构。

(二)创建具有个性化的字体结构。

创意字体和字模字体都需要在创作上有新的突破,这样才能具有艺术的原创性和个性化并且通过个性化提高字体的识别率。创建具有个性化的字体骨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改变外框架的基本形状。正常的汉字以方形为基础,当我们把文字框架的比例关系由原有的1:1改为2:1、1:2、3:1、1:3后,自然可以得到一个和原有框架约束不同的骨骼结构。应注意的是创新的框架结构应采用严格的数学逻辑比例关系。例如黄金分割比例、贝塞尔曲线比例等等可以使字体看起来更加美观。反之,随意性很强的框架比例改变会使骨骼结构难以符合相应的美学法则和视觉关联。第二,改变字体结构中偏旁部首的比例分布。汉字已经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骨骼分布位置。设计师可以尝试将这个布局关系作适当的突破。比如,将字体结构中的偏旁部首进行适当的位置挤压,夸大非部首部分在字体中的面积,在保持原有识别性的基础上可以获得风趣幽默的字体效果。当然这种骨骼变形也有一些条件,比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比较容易实现,其它字体结构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字体设计师应充分认清所创作项目的可变量大小才能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三,适当延伸字体中宫。如果将汉字用九宫格分析的话,正中间的位置就是汉字的中宫。中宫大小的变化也能改变字体的骨骼关系。对于大量应用于正文书写的字模字体来说中宫的大小格外重要。字模字体使用量巨大,单一使用的频率又低,面状化和线状化是它在平面设计中出现的主要形式。设计师适当放开字体的中宫,字体就会向外呈现一种扩展形态。反之,收缩中宫字体就会收缩。根据这个特点,字体较小时应放开字体中宫,字体较大时应收缩中宫。在视觉上字体就会出现小字显大,大字紧凑的效果。

(三)消除字体骨骼的视觉误差。

多数情况下设计师面对的字体设计项目要求都在三个字以上。在字的骨骼定位中必须将文字左右观察并且将所有文字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加以考虑。除了汉字最常见到的基本结构外,汉字还存在大量的独体字结构。这些文字不能简单地分析比例关系,应注意它们在应用时的变化。独体字因其形状特殊,往往存在放大和收缩的两面性。菱形结构的字相对向外扩张,全包围的字要相对向内收缩。只有坚持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发现其中蕴藏的奥义。英文字体的误差取决于字母基本外形轮廓所造成的视觉误差。同等面积的圆形要比矩形看起来小,因此圆形字母要做放大处理。三角形字母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收缩状态,所以在字母与字母组合构成的单词上字母之间的间距不能相同。方形字母与圆形字母或三角形字母的字间距小于方形与方形字母的间距才能保持视觉上的统一性。这是英文字母骨骼固有的特点。即使我们将英文字母中的圆形字母设计改为矩形,也要做适当的横向拉伸,这个很细小的变化才能消除字母间的视觉差。

(一)表达个性情感的笔形。

字体结构的基本框架为骨骼,组成字体笔划的笔形就是字体中所谓“肉”的部分。字体基本结构决定了字体的识别度,作为笔形的“肉”则决定了一款字体的应用成熟度。许多设计师往往只是完成了字体的基本骨骼,忽视了笔形变化带给字体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变化。所以,只有在完成骨骼构架基础上增加笔形才能使设计字体具有层次感和美观性。构成笔形基本特征的笔划可以用“永”字八法来作为基础笔形构成。一款具备实用性的字体应包含正常、加粗、较轻三种笔形形态。微软雅黑字体在表现上和使用上要大大超过我们通常使用的国产字体。这提醒我们现代字体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字体应用的前景和实际要求。根据汉字笔划基本特点参照可以大致将笔划分为点类、竖类、横类、撇类、弯钩,每一类型的笔形都要考虑创意点对字体笔划的设计要求。比如,同一基本骨骼的字体,如果把它的笔划设计很粗壮,那么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就比较有力量感和阳刚之气。如果我们把它的笔划设计得较细,那么这款字体立刻就会变得秀气而灵动。因此,除去骨骼决定字体的个性外,笔形无疑也是决定字体性格的重要因素。甚至在某些时刻笔形更加能反映一款字体的个性。

(二)创建合理的笔形形状。

笔形设计的难点有两个。其一,建立合理的笔形形状。多数字体设计师得创立笔形的过程中只局限于局部的图形变化,笔形与笔形之间缺少必要的图形关联性,也就是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图形近似性。以宋体字为例,水滴状的点形与刀状的撇在图形语言上具有锐角相似性(同时具有类似的尖状图形)。横在起笔处形成的三角形也同样具有上述图形特点,竖在起笔处有顿角尖的出现。尽管每个角的具体形状不尽相同,但可以感受到这些笔形之间的视觉联系。笔形之间的关联度越高,文字的视觉整体感就越高视觉效果也越好。反之,难于统一会显得支离破碎。单字在设计中应考虑整体变化的需要。以环境艺术(图1)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单字内都有一个近似的弯钩笔形出现。其二,笔形创意的难点在于打破常规。汉字的基本字体宋体、黑体、综艺体的笔形是绝大多数笔形变化的基础。这种结果造成多数字体的个性不够突出。字体的丰富性在于笔形的个性化,方正柏青体虽然基于书法字体变形,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原字体的大胆创新,传统的横细竖粗被打破反而有了更生动的情趣。笔形设计可以与图形结合,宋体本身结合了相当多的图形变化,古人造型的创意思想完全可以为现代设计所借鉴。当然笔形在创作时要与文字本身表达的含义结合才能生动合理。脱离意义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反而削弱了字体本身的识别性。

(三)笔形的文化属性。

笔形是字体设计中变化最多的视觉表情,不同的笔形可以反映设计字体的情感。字体设计不是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视觉规律。所以笔形创意的出发点应是字体的文化属性。如飞白的笔形设计往往能给人带来刚劲有力的中华民族特色,弧线笔形可以使字体变得温柔娇媚,斜线笔形带给人速度感和运动感。在笔形设计上也可以大胆借用硬笔书法的连笔处理适当的简化增加笔划使笔形充满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好的笔形设计应该方圆结合柔中带刚,将汉字中字体的力量感文化属性充分表达出来。英文字体符号化远远大于中文字体,它的文化属性更加依赖结构和细节的表现。大多数英文字母的笔形变化和抽象图形相关。

(一)字体设计中的细节表现。

“血”是一种流动的液体,悄无声息却蕴含能量。字体设计中的形神兼备和精气神都是通过字体的细节来表现的。这些细节虽然很微小但却是整个字体的“血气”所在。字体设计的过程大致分为起形—骨骼、整体—笔形、局部—细节三个阶段。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缺少了细节刻画字体的层次感就会削弱,给人的视觉感受就会很“薄”,更像一幅未完成的作品。最后阶段的细节刻画往往是整幅作品中最精彩和最有神气的地方。如果字体笔形上的细节一带而过草草收尾,在实际应用上往往会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举个简单例子,作为现代字体代表的黑体看上去很普通,横平竖直变化较少,事实上,黑体的基本笔形在创作时笔划两端会有一个微微扩张的结构变化。这个结构保证了黑体在印刷字号5磅到10磅时保持了字体的挺拔状态。如果取消这个结构,当字号较小时印刷油墨与纸张结合后就会吃掉字的一部分,字体两端就会收缩,整个字体横竖的视觉感受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基本笔形全部要求尺规作图完成弧度切分不是偶然而是字体设计要求的必然结果。

(二)提升字体的精气神。

字体细节应该在以下方面作为刻画重点。第一,笔形刻画。笔形是字体设计中“肉”的部分,有“血”有“肉”字体造型才会大气磅礴。通常“血肉”二者之间的联系紧密。以宋体为例,汉字横平竖直的特点使细节变化的处理往往是在一个基本笔划的起笔和收笔的地方。宋体的横在起笔处有一个小的钝角,在收笔处有一个大的钝角三角形。宋体固然借鉴了楷书的运笔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变化在黑体上也同样存在。综艺体虽然看上去不是很明显,依然有入笔时的斜角。这些信息提示我们在设计创意字体的时候,笔划的两端要做到细节的变化不能平铺直叙。图2这个例子也能很好的'说明,原字体在设计上缺少细节处理见棱见角显得生硬,除了基本结构和笔划之外缺少层次感和文化性。设计师在调整的过程中在每一个笔形做了一个小的圆形倒角,字体就增加了一种传统水墨的温润感和流畅性。字体调整前后的成熟程度产生了巨大变化,原有字体所缺少的层次感和文化性在细节上一点细微的改动后马上跃然纸上。第二,细节上的呼应。细节处理不是简单的在笔划上加个圆或加一个倒角,又或是进行局部连接或延伸,还要考虑每个笔划自身特征并结合汉字的基本特点。例如横竖的比例关系,比例过大倾向于古典主义风格,比例接近则倾向于现代主义风格。由于人眼睛的原因横竖的宽度永远不能相同,横会比相同宽度的竖看起来更宽。笔划数目不同的汉字并列一起时,单个汉字之间的笔划宽度同样存在差异。笔划少的字要比笔划多的字粗一些才能取得视觉上的平衡。横增加了细节变化,意味竖和其它笔划也要做相应的细节处理。撇在处理时应仔细确定开合的角度,角度过小字体就会内收,角度过大字体就会松懈。不同的撇角度也不能完全相同,它们之间是一种近似而是不是相同的结构。强行划一会使字体的负形大小显得差别过大。这些细节调整是字体设计中最漫长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设计师水平的地方。

(三)英文字体的细节。

英文字体是当下绕不开的设计课题,相对于中文字体,英文字母的细节调整主要集中于一些弧度和宽度的变化上。例如,大多数古典字体中字母o为一个椭圆形而不是我们概念中的正圆,椭圆有更好的平衡感和视觉稳定性。外圆和内圆分别是两个不同的椭圆,形成字母的线条就会有由粗到细的变化,字体才会动感十足。再比如,几乎所有的衬线体都在衬线的角上有一个微小的圆形倒角而不是尖锐的锐角。非衬线的字母笔划宽度上同样应尽量避免横竖完全一致,视觉上才会有起合转折的变化。字母的倾斜线也会因字母宽度的不同要求改变倾斜的角度,s这类字母不会平均分配上下两个半圆面积。优秀的字体设计需要把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考虑细节的变化。

四、结语。

字体设计是基础中的基础,设计师都渴望新的字体不断出现,字体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也是无法撼动的。“骨、血、肉”从一个解构的角度观察字体构成的基本形态和基本规律,探索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整体的视觉关联,促使我们思考未来字体设计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洁连.中国字体设计人:一字一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吉姆斯菲利奇“吉姆斯菲利奇.字体设计应用技术完全教程[m].胡心怡,朱琪颖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拉斯缪勒.字体传奇——影响世界的helvetica[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字体设计的意与形研究论文

摘要:字体是视觉传达中重要的信息符号和视觉载体。字体设计是一种追求高度细节化和准确性的设计形态。字体设计中的结构、笔形、细节是构成字体的三大视觉要素。字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每一位平面设计师都必须仔细揣摩文字的视觉表现并加以个性化创造。本文主要讨论字体在设计过程中的细节把握与整体视觉感受的调整方法,以及字体的三大视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一种立体的视角层层解析字体设计中的普遍现象和内在逻辑。

关键词:字体;结构;笔形;细节。

前言。

达摩祖师在弘扬禅宗教义时以“骨、血、肉”比喻其徒对禅宗佛法参悟的程度。在字体设计中,我们将字体结构谓之“骨”,字体笔形谓之“肉”,字体神态谓之“血”,一款好的字体须将“骨、血、肉”三者贯通一体,使其有型、有神、有气。如松涛崖柏、灵石秀水,气韵生动、大巧若拙。

“骨”指的是字体的基本骨骼框架,构成字体基本的识别结构。在字体设计中,字体设计的成败取决于设计师对字体骨骼的精准把握。中国传统绘画中提倡“骨法用笔”,自古书画同源,可以说得其“骨”者得其法也。那么怎样的字体骨骼才是符合字体设计要求的“骨”呢?首先,对于汉字来讲要正确地拆分字的间架结构。分析字体构成对于合理分布字体框架在空间中的布局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汉字大致可以分为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和半包围结构、独体字这几种空间分布形式。形成文字的每一个笔划的起始位置和长短对于字体骨骼起决定作用,在字体设计或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字体骨骼在空间分布的原有位置、大小、比例关系安排其在矩形空间中的位置。判定设计字体基本结构的好坏可以采用负形验证的方法。第一,应仔细观察由笔划正形挤压而成的负形形成的形状。如果负形的形状有相似性并且没有巨大的面积差别,说明字体骨骼结构是合理有序的。反之,字体骨骼负形出现了较大的面积差别,基本可以断定字体正形笔划在位置高低、穿插呼应关系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字体设计是一种精确度要求很高的设计项目,减少误差就是减少字体放大后变形的概率,它对距离和位置的调整是以十分之一毫米为单位计算的。设计师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磨练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别,只有做到准确再准确才能得到完美的字体骨骼结构。

(二)创建具有个性化的字体结构。

创意字体和字模字体都需要在创作上有新的突破,这样才能具有艺术的原创性和个性化并且通过个性化提高字体的识别率。创建具有个性化的字体骨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改变外框架的基本形状。正常的汉字以方形为基础,当我们把文字框架的比例关系由原有的1:1改为2:1、1:2、3:1、1:3后,自然可以得到一个和原有框架约束不同的骨骼结构。应注意的是创新的框架结构应采用严格的数学逻辑比例关系。例如黄金分割比例、贝塞尔曲线比例等等可以使字体看起来更加美观。反之,随意性很强的框架比例改变会使骨骼结构难以符合相应的美学法则和视觉关联。第二,改变字体结构中偏旁部首的比例分布。汉字已经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骨骼分布位置。设计师可以尝试将这个布局关系作适当的突破。比如,将字体结构中的偏旁部首进行适当的位置挤压,夸大非部首部分在字体中的面积,在保持原有识别性的基础上可以获得风趣幽默的字体效果。当然这种骨骼变形也有一些条件,比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比较容易实现,其它字体结构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字体设计师应充分认清所创作项目的可变量大小才能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三,适当延伸字体中宫。如果将汉字用九宫格分析的话,正中间的位置就是汉字的中宫。中宫大小的变化也能改变字体的骨骼关系。对于大量应用于正文书写的字模字体来说中宫的大小格外重要。字模字体使用量巨大,单一使用的频率又低,面状化和线状化是它在平面设计中出现的主要形式。设计师适当放开字体的中宫,字体就会向外呈现一种扩展形态。反之,收缩中宫字体就会收缩。根据这个特点,字体较小时应放开字体中宫,字体较大时应收缩中宫。在视觉上字体就会出现小字显大,大字紧凑的效果。

(三)消除字体骨骼的视觉误差。

多数情况下设计师面对的字体设计项目要求都在三个字以上。在字的骨骼定位中必须将文字左右观察并且将所有文字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加以考虑。除了汉字最常见到的基本结构外,汉字还存在大量的独体字结构。这些文字不能简单地分析比例关系,应注意它们在应用时的变化。独体字因其形状特殊,往往存在放大和收缩的两面性。菱形结构的字相对向外扩张,全包围的字要相对向内收缩。只有坚持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发现其中蕴藏的奥义。英文字体的误差取决于字母基本外形轮廓所造成的视觉误差。同等面积的圆形要比矩形看起来小,因此圆形字母要做放大处理。三角形字母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收缩状态,所以在字母与字母组合构成的单词上字母之间的间距不能相同。方形字母与圆形字母或三角形字母的字间距小于方形与方形字母的间距才能保持视觉上的统一性。这是英文字母骨骼固有的特点。即使我们将英文字母中的圆形字母设计改为矩形,也要做适当的横向拉伸,这个很细小的变化才能消除字母间的视觉差。

二、字体设计中情感丰富的“肉”

(一)表达个性情感的笔形。

字体结构的基本框架为骨骼,组成字体笔划的笔形就是字体中所谓“肉”的部分。字体基本结构决定了字体的识别度,作为笔形的“肉”则决定了一款字体的应用成熟度。许多设计师往往只是完成了字体的基本骨骼,忽视了笔形变化带给字体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变化。所以,只有在完成骨骼构架基础上增加笔形才能使设计字体具有层次感和美观性。构成笔形基本特征的笔划可以用“永”字八法来作为基础笔形构成。一款具备实用性的字体应包含正常、加粗、较轻三种笔形形态。微软雅黑字体在表现上和使用上要大大超过我们通常使用的国产字体。这提醒我们现代字体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字体应用的前景和实际要求。根据汉字笔划基本特点参照可以大致将笔划分为点类、竖类、横类、撇类、弯钩,每一类型的笔形都要考虑创意点对字体笔划的设计要求。比如,同一基本骨骼的字体,如果把它的笔划设计很粗壮,那么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就比较有力量感和阳刚之气。如果我们把它的笔划设计得较细,那么这款字体立刻就会变得秀气而灵动。因此,除去骨骼决定字体的个性外,笔形无疑也是决定字体性格的重要因素。甚至在某些时刻笔形更加能反映一款字体的个性。

(二)创建合理的笔形形状。

笔形设计的难点有两个。其一,建立合理的笔形形状。多数字体设计师得创立笔形的过程中只局限于局部的图形变化,笔形与笔形之间缺少必要的图形关联性,也就是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图形近似性。以宋体字为例,水滴状的点形与刀状的撇在图形语言上具有锐角相似性(同时具有类似的尖状图形)。横在起笔处形成的三角形也同样具有上述图形特点,竖在起笔处有顿角尖的出现。尽管每个角的具体形状不尽相同,但可以感受到这些笔形之间的视觉联系。笔形之间的关联度越高,文字的视觉整体感就越高视觉效果也越好。反之,难于统一会显得支离破碎。单字在设计中应考虑整体变化的需要。以环境艺术(图1)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单字内都有一个近似的弯钩笔形出现。其二,笔形创意的难点在于打破常规。汉字的基本字体宋体、黑体、综艺体的笔形是绝大多数笔形变化的基础。这种结果造成多数字体的个性不够突出。字体的丰富性在于笔形的个性化,方正柏青体虽然基于书法字体变形,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原字体的大胆创新,传统的横细竖粗被打破反而有了更生动的情趣。笔形设计可以与图形结合,宋体本身结合了相当多的图形变化,古人造型的创意思想完全可以为现代设计所借鉴。当然笔形在创作时要与文字本身表达的含义结合才能生动合理。脱离意义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反而削弱了字体本身的识别性。

(三)笔形的文化属性。

笔形是字体设计中变化最多的视觉表情,不同的笔形可以反映设计字体的情感。字体设计不是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视觉规律。所以笔形创意的出发点应是字体的文化属性。如飞白的笔形设计往往能给人带来刚劲有力的中华民族特色,弧线笔形可以使字体变得温柔娇媚,斜线笔形带给人速度感和运动感。在笔形设计上也可以大胆借用硬笔书法的连笔处理适当的简化增加笔划使笔形充满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好的笔形设计应该方圆结合柔中带刚,将汉字中字体的力量感文化属性充分表达出来。英文字体符号化远远大于中文字体,它的文化属性更加依赖结构和细节的表现。大多数英文字母的笔形变化和抽象图形相关。

“血”是一种流动的液体,悄无声息却蕴含能量。字体设计中的形神兼备和精气神都是通过字体的细节来表现的。这些细节虽然很微小但却是整个字体的“血气”所在。字体设计的过程大致分为起形—骨骼、整体—笔形、局部—细节三个阶段。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缺少了细节刻画字体的层次感就会削弱,给人的视觉感受就会很“薄”,更像一幅未完成的作品。最后阶段的细节刻画往往是整幅作品中最精彩和最有神气的地方。如果字体笔形上的细节一带而过草草收尾,在实际应用上往往会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举个简单例子,作为现代字体代表的黑体看上去很普通,横平竖直变化较少,事实上,黑体的基本笔形在创作时笔划两端会有一个微微扩张的结构变化。这个结构保证了黑体在印刷字号5磅到10磅时保持了字体的挺拔状态。如果取消这个结构,当字号较小时印刷油墨与纸张结合后就会吃掉字的一部分,字体两端就会收缩,整个字体横竖的视觉感受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基本笔形全部要求尺规作图完成弧度切分不是偶然而是字体设计要求的必然结果。

(二)提升字体的精气神。

字体细节应该在以下方面作为刻画重点。第一,笔形刻画。笔形是字体设计中“肉”的部分,有“血”有“肉”字体造型才会大气磅礴。通常“血肉”二者之间的联系紧密。以宋体为例,汉字横平竖直的特点使细节变化的处理往往是在一个基本笔划的起笔和收笔的地方。宋体的横在起笔处有一个小的钝角,在收笔处有一个大的钝角三角形。宋体固然借鉴了楷书的运笔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变化在黑体上也同样存在。综艺体虽然看上去不是很明显,依然有入笔时的斜角。这些信息提示我们在设计创意字体的时候,笔划的两端要做到细节的变化不能平铺直叙。图2这个例子也能很好的'说明,原字体在设计上缺少细节处理见棱见角显得生硬,除了基本结构和笔划之外缺少层次感和文化性。设计师在调整的过程中在每一个笔形做了一个小的圆形倒角,字体就增加了一种传统水墨的温润感和流畅性。字体调整前后的成熟程度产生了巨大变化,原有字体所缺少的层次感和文化性在细节上一点细微的改动后马上跃然纸上。第二,细节上的呼应。细节处理不是简单的在笔划上加个圆或加一个倒角,又或是进行局部连接或延伸,还要考虑每个笔划自身特征并结合汉字的基本特点。例如横竖的比例关系,比例过大倾向于古典主义风格,比例接近则倾向于现代主义风格。由于人眼睛的原因横竖的宽度永远不能相同,横会比相同宽度的竖看起来更宽。笔划数目不同的汉字并列一起时,单个汉字之间的笔划宽度同样存在差异。笔划少的字要比笔划多的字粗一些才能取得视觉上的平衡。横增加了细节变化,意味竖和其它笔划也要做相应的细节处理。撇在处理时应仔细确定开合的角度,角度过小字体就会内收,角度过大字体就会松懈。不同的撇角度也不能完全相同,它们之间是一种近似而是不是相同的结构。强行划一会使字体的负形大小显得差别过大。这些细节调整是字体设计中最漫长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设计师水平的地方。

(三)英文字体的细节。

英文字体是当下绕不开的设计课题,相对于中文字体,英文字母的细节调整主要集中于一些弧度和宽度的变化上。例如,大多数古典字体中字母o为一个椭圆形而不是我们概念中的正圆,椭圆有更好的平衡感和视觉稳定性。外圆和内圆分别是两个不同的椭圆,形成字母的线条就会有由粗到细的变化,字体才会动感十足。再比如,几乎所有的衬线体都在衬线的角上有一个微小的圆形倒角而不是尖锐的锐角。非衬线的字母笔划宽度上同样应尽量避免横竖完全一致,视觉上才会有起合转折的变化。字母的倾斜线也会因字母宽度的不同要求改变倾斜的角度,s这类字母不会平均分配上下两个半圆面积。优秀的字体设计需要把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考虑细节的变化。

四、结语。

字体设计是基础中的基础,设计师都渴望新的字体不断出现,字体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也是无法撼动的。“骨、血、肉”从一个解构的角度观察字体构成的基本形态和基本规律,探索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整体的视觉关联,促使我们思考未来字体设计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洁连.中国字体设计人:一字一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吉姆斯菲利奇"吉姆斯菲利奇.字体设计应用技术完全教程[m].胡心怡,朱琪颖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拉斯缪勒.字体传奇——影响世界的helvetica[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字体设计教学中新媒体技术改革研究论文字体设计教学设计

艺术设计与纯美术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不但是为了追求创新和美感,并且内在上能够服务群众,促进商业活动的发展。随着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文字设计在视觉传达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设计师不仅要有平面媒体文字设计的基础技巧,更要具备如何使文字设计在新媒体环境中合理有效利用的能力。因为,笔者认为,文字设计的理念应与时俱进吸取时代特征进行适时的调整,其不仅是思维上创新,新思维一定是不同于传统文字设计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思维上的创新一定是要适应新媒体这一大环境。

一、新媒体的概念。

报刊、杂志、广告、广播、电视,我们现在称之为传统媒体。人们通过传统媒体接收信息的途径是单向的,就是看到后在进行信息传递,这就有着明显的信息传播延迟性,人们在没有互动的视觉传递中获取知识显然是无聊乏味,甚至是低效率的。而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技术基础上,开发了多方面的技术作为支撑。比如通过数字技术、无线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完成对文字、影像信息进行传播。这种新方式的传播不仅成本降低而去速度更快,受众群体能够第一时间进行交流。各个层次上达到了市场和受众的良性循环。数字化新媒体所具有的各种优势,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必将是以数字化新媒体为主体。

二、新媒体的特点。

总的来说,市场和受众之间及时互动,并且实现海量信息在其间共享,多媒体作为主要载体,信息在社群中快速传播,是新媒体的主要特点。现在社会人们生活脚步加快,工作讲究高效,受众人群的没有大块完整的时间可供休闲娱乐的时间,显得越来越碎片化。为了迎合这一变化,微信和互联网媒体应运而生。在使用过程中,受众人群有着明确获取何种知识的目的,会根据自身工作生活所需选择符合自己的媒体内容。并且及时交流分享。同时,随着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完善,各类新媒体的区分定义已经开始交叉覆盖,甚至融合。

1.文字在新媒体中的媒介方式。数字技术发展并逐步成熟,文字和其承载的媒介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化。在过去,书籍、报刊、海报等平面媒介时受众人群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现在,手机、计算机、网络电视将信息通过终端屏幕显示出来。设计师必须根据不同媒介的差异性进行问题设计。平面和屏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体,文字设计的表现形式看似相同,实则差距很大,通过电子屏幕显示出来的文字不再受到印刷因素的限制可以更加自由的进行创作。但是设计者也是要考虑字体色号、色彩模式、文字识别率、可读性的基本要素。同时屏幕的显示,文字的运动、特效的应用效果和时间节点等动态因素也时设计者必须着重分析考虑的。2.文字在新媒体中的表现方式。文字设计在传统媒体中,比如在书籍中它就是静态的书面文字。而在新媒体中它成为可以动态显示的活的文字。人们在新媒体中获取的文字信息是更加容易被受众接收并极具感染力。静态文字注重文字设计的创意和变形美感,动态文字更注重运动元素和时间维度,文字设计已经发展到了多维空间。当然,动态文字的`运动表现方式并不是简单屏幕位置的变化,可以是单个文字结构上的动态设计,比如笔画分解,偏旁部首的聚散等。3.文字在新媒体中的传播方式。传统平面媒介中受众群体接收信息的方式是单向的,单一性的通过有限的印刷版面、文字编排被动接受。现在受众人群可以享受到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福利,他们参与文字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发布并发挥越来越主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操作更加高效快捷,传递并获取信息,达到双向互利。这一过程中,传播者会成为受众人,受众人反向也会成为传播者。4.文字在新媒体中的阅读方式。由于印刷版面限制等原因传统平面的发展总是很缓慢,文字阅读是以线性文本为主要方式,而在新媒体中,文字阅读都是在数字媒体上开展的非线性方式阅读。其表现形式从传统的线性文本发展至超文本,一条链接中包括多种交叉链接,从而使文字阅读方式由传统的线性向非线性转化。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已有的问题进行详细诠释,延展更宽的知识面。人们的文字阅读方式就会进行转变,更多的倾向非线性转化。

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新媒体环境为文字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由原来的纸质到屏幕媒介转换,从二维到多维的维度跨越,从简一单向到双向相互的传播整合,文字看似简单但是确实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形态。文字设计方法的着重点应由简单解析文字本身的笔画结构法则,转变成为关注文字在终端屏幕上呈现出的识别率、可读性、运动速度等方便的考虑。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吸取传统媒介文字设计的优秀技巧的同时,充分考虑数字技术的特性,注重静态文字和动态文字之间的渗透和延续性。作为文字设计师,需要将以下各种因素考虑其中。设计师在新媒体环境中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将海量信息进行真实有效并且最大化的传递,文字设计过程也更加关注创新理念,在陌生的领域进行前所未有的尝试,使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字设计更符合时代特性。当然,本文并不是告诉大家要抛弃全部的传统文字设计方法,而是要在取其精华在传统思路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变化和媒体载体变化进行顺应的改革,使文字设计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艺术标准。

参考文献:

[1]孙为.数字媒体中的动态文字设计[j].装饰,2008,(5).

字体设计教学中新媒体技术改革研究论文字体设计教学设计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字体设计不应该只是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更应赋予其一定的内涵,这种内涵的定义是非常广的,它可以代表一种文化潮流,也可以展示一种时代的特征。由于文字的整体性,笔画的增减并不会影响到它的可阅读性,因此,这也就为字体设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使得字体设计的简洁化成为可能。另外,许多文字的设计现在逐步趋向于图案化,也是其整体性的体现。文字的本质其实就是符号,那么如何创造这些符号的差异性就成为字体设计的关键。

(二)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字体设计中。

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为现代字体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在字体设计中,不但是学生丰富的素材提取库,更为实际教学中教学者的提供了很多典型的案例。例如,古代的瓷器、刺绣等都为字体设计的教学提供了许多没得创意。

(三)引导学生抒发情感。

文字不仅能够传达信息,更是抒发感情的重要工具。在进行字体设计的过程中,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并力求灵活的表现出来,使人能够感受到,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对文字内涵的理解,抓住其敏感因素,将其加入到字体的设计中,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的感情,让字体有生命感,也可以通过变换字体形态来增强文字的情感。

二、改革教学方法。

(一)延伸教学内容。

动态文字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文字延伸状态,所谓动态就是指文字的存在及其表现方式,它在静态文字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字的运动时间维度,使文字的设计进入到多维空间。动态文字不仅仅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动,更是对一种灵活多变的动态方式的完美诠释。数字媒体就是动态文字的良好展示媒介,它一改以往传统媒介单向传递信息的特征,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文字交流的互动性。另外,传统印刷媒介通常是以线性文本为主流,而在数字媒介中,文字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字体设计课程教改的关键之一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学者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并把课程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教学者可以通过设计具有生动性的趣味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者可以布置学生设计自己的名字,这个课题的设置不但考虑到了其基础性,增强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积极性,更增强了学生们的创作积极性。

(三)结合现代构成思维。

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只是局限在平面设计的阶段,设计者的创意思维被局限在二维空间里,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应用,构成思维设计也渐渐被熟识,这种思维方式的引用促使字体设计从二维逐步过渡到三维,给设计人员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维,随之而来的“字体效应”更是使设计人员兴奋不已。

三、提升组织方法。

为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教学者可以将字体的设计与图形的创意相结合。前文提到,文字的本质是一种符号,文字本身也是由图形一步步演变而来,因此,将字体设计同图形创意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这本质上是在创造图形,其表现形式非常强。另外,也可以引入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方向去完成字体的设计。传统的教学中,通常对于练习非常重视,而忽略学生的个人情趣,那么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者可以将设计理念与个人意趣结合起来。而一个人的字体设计作品往往体现着他的个人情趣和意向品格,所以,要引导学生使其把意趣、品格等个性化特征融入到字体设计中,唤起他们对文字内涵的的共鸣。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字体设计中要突破思维定势的限制,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个模式圈中。

四、结语。

数字媒体的发展为字体设计提供了新的空间,更推进了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同时,教学者要意识到,教学的改革不应知识停留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还要注意扩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数字媒体。

字体设计教学中新媒体技术改革研究论文字体设计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学生不仅要掌握关键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强的职业能力。企业在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时候,更注重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是在实训室利用实训设备,以实践操作为主,采用理实一体化或者实训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到可应用的专业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高职教学过程中,职业能力的开发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基于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企业、学校和人才三方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目前的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创设职业情境,开发职业能力,开展教学活动,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基于企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离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历来是职业教育的导向。目前,印刷行业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倍增,专业的印刷设备操作、印前制作和印后加工人才更是印刷行业的迫切需求。由此可见,在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适应企业、行业需要的应用型印刷人才迫在眉睫。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及行业发展需求的要求,对周边城市印刷企业及不同类型的印刷企业进行深入的调研。调研的内容包括:

(1)与企业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交流,了解目前印刷企业规模、业务范围、客户对象、员工现状、岗位设置、人力资源情况及企业员工培训机制等,更好地进行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模式和就业渠道的定位。

(2)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等负责人的沟通交流,掌握企业对各岗位员工在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企业对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给予意见和建议,了解印刷企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和典型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为实践教学体系教学项目和任务的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选择奠定基础。

通过企业调研,针对印刷企业生产岗位设置,课题组确定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可以划分为印前制作与工艺设计、印刷设备操作、印刷品质量检测、印刷企业管理与营销等。每个岗位群都由多个岗位构成,以印刷设备操作岗位群为例,印刷设备操作包括印前设备操作员、印刷机操作员、印后设备操作员等不同岗位,其中印刷机操作岗位类别依次为学徒、二助、一助、机长,机长可晋升为车间主管,其他印刷设备操作岗位与其相似,印刷设备相关岗位有设备管理员和机修工。印刷设备操作类岗位群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符合职业教育特点。通过学情分析及印刷企业用人反馈,学生对实践操作具有浓厚的积极性,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就业率也高。结合印刷企业岗位需求,参照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要求,定位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该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无缝对接,进而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

根据这四个主要岗位群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将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分解,确定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知工艺、精操作、会排故、能检测”。然后,根据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确定该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以印刷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印刷为例。

3、基于职业能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是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各岗位所需的能够胜任岗位职责,按照各岗位要求要求完成各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知识、态度、技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各岗位实际的工作能力,也是制定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掌握印刷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印前图文制作能力、印刷工艺设计与制定能力、设备操作和故障分析解决能力、印刷品质量检测能力的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职业核心能力,能胜任各类印刷、包装及其他媒体传播类企业的图文制作、信息编排和印刷工艺设计设备操作与维护,生产实施,质量检测与控制以及工艺流程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4、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要围绕职业能力的要求,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因此,实践教学设计的教学课程和内容要按照职业能力的内在规律优化整合。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印刷企业工作流程,及工作过程典型工作岗位,建立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教学模式与职业能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职业教育要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打好基础,课程的开设要对接企业工作岗位。与此同时,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课程结构,将工作过程划分为项目任务,将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合理地融入实践教学项目中,有效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职业能力体现在学生完成模拟真实职业岗位中的.工作任务的各个环节。如依据印刷设备操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开设《平版印刷操作实务》《生产实习》等课程。《平版印刷操作实务》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胶印机助手和机长的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相对应,可设计印前准备、机器调整、多色套印、印刷故障排除、印品质量检测等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任务组成,如印前准备包括了印前纸张准备、油墨准备等。每个任务都有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如纸张准备主要培养学生理纸的技能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及6s意识等。通过实践让学生,让学生了解职业能力在职业岗位活动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依据企业的生产实践情况,拓展专业链的范围,开设一些新课程,如印刷成本核算、印刷行业标准、印刷企业erp管理等。

(2)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以产品为依托,理实一体化教学。按照印刷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布置实践教学场所,按照真实产品生产过程,把印刷各岗位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在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中再现出来,创设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中融“教、学、做”为一体,把参观学习、模拟实训、课程教学、生产实习等融为一体,穿插进行。让学生在印刷实境中学习,能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加强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是企业对学生的后续教育内容。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职业道德。作为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做一名有责任的人。

(4)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随时掌握行业发展新动态,了解企业各岗位职业能力的新要求,紧跟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优化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

5、结语。

高职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只有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构建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才能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的竞争力和职业的生存能力,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印刷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瞿思思.基于专业核心能力构建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究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8(3).

[2]李平,刘锁娣.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字体设计的意与形研究论文

摘要:海报是一种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字体设计在海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结晶,设计师将其应用在海报设计中,能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设计师应巧妙结合海报所要传达的信息,以充分发挥字体设计的优势。

文字在海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一些海报中甚至成为主角。文字之所以有着超越图形的优势,是因为其在海报设计中有多样的表现方式和较强的阅读性。在海报中,单纯文字的排版能简单、直白地向观者传达信息。而当文字作为辅助时,又能很好地突出主体,使画面更具有层次感。人的思维都习惯于从感性转变为理性,因此,设计师可以将文字图形化,这样更容易引起观者的注意,海报也更加生动、形象。然而,如果海报中的字体设计不够理想,观者可能难以注意到文字和海报的内容,从而阻碍了观者对海报信息的接收。因此,如何合理、恰当地将字体设计运用到海报中,是设计师应该深入探索和考虑的问题。

一、字体的发展简述。

1.汉字的发展历程。

汉字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每一笔、每一画都向世界传达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是从简单的图形演变而来的,早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的文字符号就已经出现。甲骨文出现于殷商时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因多刻在龟甲、兽骨上,也称为“龟甲兽骨文”。西周后期,甲骨文演变为大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有文字称为小篆,此时的文字脱离了原本图画的形状,变繁为简,结构严谨。汉代时,大量使用隶书,隶书将篆书笔画减少,更加简便,易于书写,化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之后的草书气势狂放,笔画流畅。唐代兴盛的楷书更加秀丽、工整。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兼有楷书易识、草书书写快捷之长。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宋体成为我国汉字的标准印刷体,也使汉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宋体字方正、端庄、工整,适合运用于正式的场合。当下,人们常用的字体除了宋体还有黑体,黑体笔画横平竖直,一般用于标题部分。

2.拉丁字母的发展历程。

拉丁文字源于象形文字,与汉字一样,是由图画转变而来的,之后经历了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到罗马字母的转化,字体变得越来越端庄、工整,易于誊写。其中,罗马体是拉丁字母的主要形式,它与汉字的黑体、意大利体并列为三大主流字体,被称为标准体。它如黑体般庄严、工整,适合正式场合使用。

汉字历史久远,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在海报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具有丰富内涵的汉字,从而突显、宣扬我国传统文化。靳埭强将中国的水墨画和书法融入海报设计,抓住了中国书法挥洒自如、放荡不羁的特点,使设计的海报远看气势磅礴,近看字中有画。如靳埭强的汉字系列海报设计,将“山”“水”“风”“云”四个字与笔架山、纸、砚、墨色结合在一起,古今并用,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设计作品情感。海报整体简洁明了,进一步诠释了“文房四宝”,使其变得有生机,情、景、字完美融合,恰到好处。靳埭强巧妙地通过海报向世界人民传达中国传统文化,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设计师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利用汉字的`优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设计的发展。

三、拉丁字母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拉丁字母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字体之一。与汉字相比,拉丁字母没有复杂的笔画,更加简洁,更易于排版,也更适用于一些时尚类的海报。肖蒙海报节创立于1987年,最初只是个单纯的海报竞赛。1993年,肖蒙海报节从海报设计拓展到了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但其核心仍是传统的海报竞赛。法国第22届肖蒙国际海报节的宣传海报很好地体现了拉丁字母在海报中的应用。第22届肖蒙国际海报节的宣传海报采用了全文字的形式,利用了叠加的字体排版方式,强烈的红白撞色使其在众海报中脱颖而出,观者很快便能注意并领会到海报所传达的信息。而黑色字在红白色之间起到了平衡、稳定的作用。结语字体设计在海报设计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字体设计,设计师都要合理、巧妙地利用字体本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设计。我们应向设计大师学习,将字体设计与海报所要表达的内容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宋戈,蔡鹏宇.海报中的字体设计.美术大观,2014(5).

[2]高秦燕.实验、变革、创新——谈肖蒙海报节作品中的字体设计.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11).

[3]龙娟娟.形美以悦目,意美以感心——论海报文字设计的情感美学.科技信息,2011(12).

[4]焦晓琼.靳埭强文化招贴作品鉴赏.黑龙江史志,2008(20).

作者:赵雨薇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字体设计教学中新媒体技术改革研究论文字体设计教学设计

[摘要]从新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现阶段新媒体艺术教育在湖南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教学情况,探究新媒体艺术在湖南农村美术教育体系中的发展,及其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引起教育界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新媒体教学的研究及关注。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新媒体;美术教育。

一、农村中小学现代媒体艺术教育现状。

近年来,湖南省农村人均收入增幅加快,经济条件改善较大,新媒体的普及率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也得到了重视,教师开始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现代媒体艺术也逐渐融入了农村中小学课堂。这证明了现代媒体的普及对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起着推动作用。目前,湖南农村只有极少一部分学校普及了新媒体艺术教学,但其程度非常低。根据近十几年来湖南省宁乡县玉潭镇(原城关镇)园艺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情况调研,在20世纪末,园艺小学的师资基本上以主科语文和数学老师为主,部分老师兼任全校的音乐、劳动、体育、美术等课程。例如,数学老师兼任了美术、体育和劳动技术等课程,然后其他老师都各有兼任,师资在农村以及乡镇相当紧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校现在有了年轻且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美术教师。园艺学校的课室有所拓展,但是未曾有一间完善的多媒体艺术教室。显然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并不迅速,在现代媒体艺术的冲击下,美术课程还是以传统美术教学为主,很少有新媒体艺术课程的介入。时代发展迅速,这所已有十几年发展历史的乡镇小学的美术教育还是比较落后。美术课基本是依据教材以实践绘画为主,而美术教材的内容并未及时更新,所以园艺小学美术教学的滞后性是必然存在的。

金砺小学是一所城镇民办小学,学费高昂,但师资和环境都比较优越。在调查中发现,金砺小学的美术课程中开设有flash等基础动画和电脑绘画的教学。flash动画和电脑绘画课程属于大学的艺术专业课程,却被搬到小学的美术课堂上,但是课程的内容都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能接受并吸收的知识范畴。金砺小学的美术教育相比园艺小学的课程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由于金砺小学的办学性质,需要充分突显其办学特色来提高生源数量,所以学校的教学时刻关注着社会发展动向,特色教学是区别于公办学校另辟蹊径的办学方式。其班级人数控制在30~40人,而公办学校的班级人数基本都在50人以上,这优化了教学资源的分配,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学校的多媒体设施学习,更方便新媒体艺术教学的实践和教师的管理。美术教材虽然相同,但金砺小学的教师更关注美术实践课的开发和教学。要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就需要及时地创造学习条件,新媒体艺术已经渗透到了大众生活,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符合现代艺术发展的新媒体教学条件和设施。

二、城乡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发展。

数字时代发展迅速,新潮艺术的传播依然存在差异,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严重滞后于城市。湖南城乡美术教材的差异不大,但是教学设施相差甚远。现代媒体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美术教学,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前卫的艺术元素,让学生体验新潮的视觉艺术,可见现阶段美术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已经有所降低。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无法实现新媒体艺术教育,所以美术教材就尤为重要,其内容也需融入新时代的艺术元素,由此看来,新媒体艺术应该逐渐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在教学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必须将新媒体艺术的教学内容融入美术教材中,逐渐向农村普及新媒体艺术教学,使城乡新媒体艺术教育统一发展。基础美术教学遵循着课程标准的安排,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美术鉴赏能力或是培养下一代画家、艺术家。传统艺术需要传承,但更需要的是创新型、实用型、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人才。

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数字化艺术,传统的美术课程标准已经不能承载现在的美术知识以及与美术相关的技术技能,所以新媒体艺术教育需要载入中小学美术课堂。

三、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农村中小学生的知识面远不及城市的学生,这是由于农村学生知识的获取渠道太过单一,仅以课本知识为主。

其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城市的学生能利用网络媒体、电子设备自主地学习,城市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要高于农村的学生。最后,通过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城市学校能运用新媒体艺术的视听传播特点,让知识和信息以动态的表现形式不断传输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迅速掌握最新的知识。在信息时代,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知识传播、审美熏陶最高效的方式。在新媒体艺术教育的普及下,农村美术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熟练运用媒体教学设备和器材,将美术课从讲授过渡到实践、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对艺术更敏感,对美感追求更渴望,这是发展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手段。

新媒体艺术教育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这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引进新媒体艺术的教学将会给农村中小学教育带来勃勃生机。目前,农村中小学对现代媒体艺术教育还不是很了解,甚至高校也没有完全普及新媒体艺术教育,导致新媒体艺术人才非常稀缺,这需要广泛普及新媒体艺术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农村经济现状制约了艺术教育发展,可优先提高师资水平以普及新媒体艺术的知识,提供新媒体艺术教材并及时更新美术课程标准等。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省农村中小学的新媒体艺术教育会得到普及和完善。

参考文献:

王轩.新媒体艺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合与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舞台灯光设计研究论文

传播最本质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而信息又必须借助一定的符号作为传播媒介和载体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和交流,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舞台表演。一般来讲,舞台中所运用到的视觉传达符号主要包括布景、灯光、服装以及道具等,这些被统称为舞台美术设计。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剧本要求和舞台演出需要,在既定的艺术构思中加入多样的艺术造型和手段,以创作出符合剧本任务角色和故事发展情节的环境背景,使整个舞台表演呈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舞台艺术之美,从而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并展现出舞台表演完美的艺术感染效果。

舞台灯光作为一门比较独特的艺术手段,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欧洲舞台美术设计革新运动的先驱者阿道夫阿庇亚曾经说过:只有灯光才能使剧中的人物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也只有灯光才能赋予舞台表演在空间环境中所创作的立体价值。现代剧场艺术理论的先驱戈登晚雷也强调过:灯光是舞台表演的灵魂,是舞台上的神奇的画笔。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灯光只是辅助舞台表演者的演出,但是其对整体舞台演出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舞台灯光是在舞台灯具作用下的效果,它的色彩、明暗以及光影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以满足不同观众的欣赏需求。比较常见的舞台灯具有聚光灯、柔光灯、泛光灯、散光灯、换色灯、成像灯等,尤其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电脑灯、led灯等高科技灯具更是成为了舞台美术设计的新宠,舞台灯光师可以运用这些多样的灯具制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和舞台表演效果。

查字典本站()。

此外,舞台灯光设计是一项非常敏感而又富于个性的工作,灯光设计师在进行灯光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在灯光的流动变幻中创作出深层次的语义,并实现舞台视觉效果的有效沟通,这有利于观众的理解和欣赏。舞台灯光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所有舞台灯光的主次关系和剧情发展的空间构成,还要考虑到不同表演场景的不同的色彩、明度和照度的需求,以表现出灯光色彩的和谐。其具体需要把握住以下两点设计原则:第一,舞台灯光的变化要符合整体剧情发展的需要,设计师要按照舞台表演的高潮、低潮以及主场、次场等的变化来配置不同的灯光,做到不同场景切换之间的自然有序以及多种色彩搭配的协调合理,保证不同情绪之间的鲜明对比。其次,舞台灯光的设计还要和表演者的动态表演保持高度一致,要保证两者合二为一,无论是灯光的静还是灯光的流动,都要配合演员的表演,以突出演员的主体地位。

在舞台的灯光运用方面,上海戏剧学院黑匣子所上演的话剧《牛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整台舞台表演中,冷酷的白光照明贯穿着整个剧情,并依靠光线的投射角度和亮度所形成的光影来丰富舞台画面,衬托话剧人物。剧中,亚瑟被出卖后也出卖了自己的同志,睡梦中,亚瑟另外一个自我的影子出现在了画面中,且随着模拟心跳的鼓点声渐渐移动,最后被紧紧地拘禁在一个狭的光圈之中,灯光也随着鼓点声的大不而表现出不同明暗程度的变化,这种灯光的流动变幻揭示出了一个内心饱受良心煎熬的年轻人的心路历程。

二、舞台布景的环境模拟。

布景是指舞台上或是摄影场地所放置的景物,是对环境的一种模拟。舞台布景的概念相对来说是比较广泛的,除了人物之外,舞台画面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属到舞台布景的范围之内,可以说舞台布景是舞台美术的主体构成部分。我国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曾经说过:没有舞台布景,就没有戏剧这门形式。恰到好处的舞台布景,能够渲染舞台表演的氛围,以加深观众对舞台表演的印象。同时,舞台布景作为舞台美术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够有效地扩展舞台表现空间,加强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从而保证了舞台表演的顺利进行。正如同美国的伯里安在评价英国设计师为《时髦的人》所作的舞台布景时所说的话此处的舞台背景既表达出了惊人的准确性,又向观众传达出了一种既定的幽默感,还有助于对不同场景的空间环境进行描绘。

从最初的侧片布景到现代的立体布景,从原始的绘景到现代的数字化虚拟视频的广泛的出现,舞台布景已经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具体而言,舞台背景可以分为写实布景和写意布景两种类型。一是写实类舞台布景,这类的舞台布景遵循的是再现的真实性这一布景原则,其要求舞台设计师在进行舞台布景设计时要尽可能地还原现实生活或自然形态,以给受众带来极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如在对舞剧《漓江情韵》进行布景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对漓江山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后采用了由翡翠绿构成的漓江山水,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漓江山水的真实面貌,从而使观众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写意类布景,这类的布景比较抽象,不注重真实的再现和现实的还原,常借用浪漫主义和隐喻的表现手法,以此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以中央实验室所表演的话剧《阿q正传》为例,设计师在进行布景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对江南水乡进行写实的.描绘,而是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采用我国著名的白描手法,在长麻布上用墨色点染出绍兴的水乡作为外景。这样的布景设计引发了受众对该戏剧内在精神世界的思考,有利于把受众带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去,从而能使人感受到一种高层次的视觉感受。

舞台道具是舞台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舞台灯光、舞台布景、舞台化妆、舞台服饰等共同构成了舞台环境这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器具相比,舞台道具拥有更加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代表意义。在业界,舞台道具又被分为大道具和道具两种类型:大道具是指在舞台表演中所占空间较大的、用来表现大环境和地点的道具,如宅院、城墙、山峦、书桌、机器等大型的道具;道具指所占空间很不的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具,如花瓶、水杯、笔墨、书画、烟袋等都属于道具。但无论是大道具还是道具,它们都是舞台美术设计所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它们的运用甚至关系到舞台表演艺术的成败。

具体而言,舞台道具在舞台表演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营造舞台环境。在舞台美术设计构成中,舞台道具发挥着营造舞台表演环境的重任,这和舞台布景的作用有些相似。以话剧《北京人》为例,画面中的笼中鸟就营造出了一种能令人窒息的、压抑的舞台环境;又如话剧不品《产房内外》,带有红字的白门帘就表明了事件发生在妇产科,并获得了一帘幽梦的美称。二是渲染舞台气氛。如果说营造舞台环境是舞台道具的静态呈现,那么渲染舞台气氛就是舞台道具的动态展现,如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火山、火盆、虎皮等道具渲染了匪窟中紧张、阴暗的氛围。三是串联故事情节。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好多剧情都是靠舞台道具连接起来的,并以此来推动剧情的深入开展,如《红灯记》中的密电码就贯穿了整个舞台表演艺术的始终,其连接了李玉和一家人与鸿山、土连举做斗争的故事情节,自然而又连贯。四是塑造人物形象。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道具的使用是比较典型的、最为简便的一种方式,它是演员的第三只手,同其他的构成要素一起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大铜锤代表的是京剧《二进宫》中徐延昭;号志灯则代表着《红灯记》中的铁路工人李玉和。总之,设计师在设计舞台道具的时候要注意视觉效果的呈现,但是也不能对道具进行无限制的夸张和造型,其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道具表面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理念。

舞台美术设计要在恰当形式的表象下,寻求最为深刻、最有内涵的主题表达,并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用开拓的眼光来标新立异,以改变原有的单一创作思路,让舞台艺术的翅膀飞起来,从而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1)空间整体性设计原则。

居住区空间环境是为居民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专门设置的。不同的空间环境可以为居民提供不同的活动氛围。这些空间环境在为居民提供相互交往场所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然也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这就是说,居住区空间环境在平面上看来是相对独立的空间,但实际上又存在着融会贯通的关联,它们通过不同角度相互交织在一起,与整个居住区融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能够让空间环境与居住区的整体规划保持最大程度的统一性。这是因为整个居住区空间环境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居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交往情况。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自然、社会以及人为因素,精心布局空间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与交往空间。

(2)领域归属感原则。

居住区空间环境会给居民一种空间方面的领域性心理感受,让他们体会到这个空间就是他们的领地,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安全感。事实上,这是居民对居住空间环境给出的积极反应。人们所处的空间环境归属感越强,他们针对这个居住区的关心程度就越高,参与到这个居住区空间中去进行活动与交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们在活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也会不断增加。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人们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同时还有利于构建和睦健康的邻里关系。反之,如果居住区空间环境经常被闲置在那里,就有可能导致环境恶化,无法为人们的交往与活动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一般来说,设计师的设计应该让空间界限清晰,比如说可以分为实体边界和象征性边界。其中,实体边界可以让居民直接获得一个较为明确的.空间范围,象征性边界则可以让居民获得某种心理上的空间感。此外,设计师还应该注意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设计要做到功能定位明确,尽可能地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让人们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满足,为居民营造一个多方位和多类型的交往空间。相反,如果居住区空间功能定位模糊不清,就会让身处其中的居民无法领略到领域性和娱乐性。

(1)植物方面的设计。

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师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植物来与周围空间环境进行科学配置,让居民的空间环境更具层次感,并通过对植物的色彩与形体等进行布局来让植物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让居住区空间环境能够在植物的衬托下变得丰富多彩。具体来说,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首先要具有实用性。这就是说,设计师在进行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居住需求,不仅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态环境,更要在外部通过植物创造一个绿色空间,让居民可以在舒适的空间环境里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因此,居住区空间环境中的植物设计不仅要具有绿化的装饰性作用,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达性。这就是说,居住区中的绿地应该设置在居民可以到达的地方,让居民散步和休息,还可以供儿童进行玩乐。当然,这里的植物布置应以不遮挡人们的视线与道路为基本标准,这样,才可以让居民与居住区空间环境融为一体。其次,设计师应该对空间领域进行合理划分。比如说,设计师可以通过植物的不同高度和种类来区分空间的界限,这种植物构成的平面和空间可以是实在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居民可以在这些植物的合围中体会到空间存在感与归属感,并进一步促进他们交往活动的开展。此外,植物的设计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美化功能,让居住区空间环境更具人性化特征,居民可以在宜人的空间环境中进行自由活动与交往。

(2)水体方面的设计。

任何一个居住空间中都不应该离开水。这是因为水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因此,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水这个永恒的设计主题。水具有灵气,它可以让居住区空间变得活泼跳跃,减少建筑物的生硬呆板,让毫无生气的建筑物在水的映衬下开始变得有亲切感。事实上,人们生来就具有亲水性,小区中被人们使用最为频繁的场所就是有水的景观。人们乐意在水边开展户外活动。在此,水对于小区居民来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意义。这些水体的设计如果合理的话,可以大大提升居民的居住外部环境,让居民得到生态化的居住环境。水体旁边的植物种植、堤岸设计以及小品配置等,都会对整个居住区空间环境产生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首先,在居住区中,空间环境设计师应该让水体具有一定的可亲近性。设计师可以在水上木道上、小桥上建设一些亲水平台或漫步道,这样,居民就可以在这样的水体设计中亲近大自然。当然,设计师还应该根据水体的功能来进行深度方面的设计,如果是供儿童玩耍嬉戏的,就应该让水体的深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还可以在水底绘制一些丰富多彩的图案,让整个水体对儿童来说更具吸引力。其次,居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中还应该让水体促进交往空间的形成,比如说可以设置一个小喷泉,居民就可以在欣赏小喷泉的同时自觉形成一个交往圈子,设计师还可以在周围提供一些座椅等适合休闲娱乐的工具。

(3)小品设施方面的设计。

在居住区空间环境中,设施小品是整个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们说,它没有那些居住区中的主体建筑物来的重要,但是,它依然有着重要的点缀作用。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师应该巧妙运用一些小巧精美的设施小品,让它们为小区空间环境装饰起到点睛的作用。设计师可以在对整个小区居住环境进行布局的时候,把一些实体桌椅或者雕塑等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物,或者把小区地面就设计成颇具特色的图形等,也可以把小区里的标牌、垃圾箱等设施设计成空间环境的一部分,让它们融入环境中,从而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氛围。具体来说,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时的设施小品应该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但是,设计师又不可以让这些设施小品只是具有简单的使用功能,更应该对其进行艺术化处理,让其在小区空间环境里成为一件艺术品,让居民在使用它们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心灵层面的愉悦感。同时,小区的设施小品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不仅可以增强居民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让居民获得一种交往的趣味性。事实上,这些居住区里的设施小品可以通过造型、色彩以及功能来体现出不同的乐趣,不仅可以深深吸引居民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为良好的邻里交往奠定一定的基础。此外,设施小品在小区里的放置位置也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居民的活动需求,比如说座椅尽可能地放置在游乐场旁边,雕塑则应该放置在居民活动时较为显眼的地方等。这些设施小品在小区内的位置还应该不要影响到居住区的居民出行。

垂直绿化的设计研究论文

多层保护技术是指在防渗保护层、抗裂防护层和保温层中,破碎加工已报废的聚苯塑料使之成为o.5~4ram的聚苯颗粒保温浆,浇筑在建筑外墙上形成聚苯保温层的保温技术。它是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技术在外墙面保护层膨胀开裂、粘空脱落等方面问题上的重大突破。多层保护技术在操作施工时不需要进行墙体找平,施工方法简单,从而减少了工程的造价,降低了施工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工作的效率。夹芯复合外墙是指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筑时,将聚苯板直接浇筑在墙体的外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它属于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复合墙体技术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安全,缩短了建筑工期。同时,聚苯板在冬季的施工过程中能够起到保温的效果,从而减少了建筑外围的保温防护工作,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外门窗的节能设计。

1.减少冷空气的渗透,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

通过使用密闭性能良好的新型门窗材料或者在外门窗上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等措施来减少冷空气的渗透。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墙间与门窗框的缝隙间填塞密封膏、弹性密闭型材料(聚乙烯泡沫材料等)、弹性松软型材料(毛粘等)等措施来加强外门窗的密封性。

2.改善外门窗的.保温性能。

住宅的窗户最好使用塑钢窗,以避免传统金属窗造成的冷桥问题。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规定采用镀膜玻璃、中空玻璃将窗户设置成双层或着三层窗,以改善窗户的保温性。同时,积极的采用大窗扇,并缩短窗扇的缝隙长度,通过扩大单窗面积,减少窗芯等措施,合理地减少可开启窗扇的面积,从而提高其保温性。此外,还要注意将阳台门、户门与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向门内填充岩棉板或聚苯乙烯板等材料,增加外门的绝热性能。

3.设置“温度阻尼区”

温度阻尼区即是指在住宅建筑的室内、外之间设置一个中间层,使其能够象热闸一样起到阻止室外冷风直接的渗透到室内,减少住宅外窗、外墙的热损耗。通常情况下,可以将住宅的北阳台的门、窗封闭起来,并在外门处设置防风门斗,以防止冷风的倒灌,从而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随着我国房产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住宅节能效果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在这种全民节能环保的社会背景下,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成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重点。设计人员要本着节能、环保、低碳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提高住宅的节能效果,达到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循环使用。从而满足人们绿色、环保、低碳的建筑生活要求,促进我国社会建设的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垂直绿化的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与日俱增,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投资建造绿地,见缝插绿,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但是,城市(尤其是老城区)可供绿化的用地紧之又紧,而可增加城市绿量的垂直绿化却又往往被忽视。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如扬州何园,南京瞻园、药物园等)在云墙上、漏窗旁、假山的悬崖上均可见一些攀援植物附着其上,给园林增添了不少景致。现代建设中应用垂直绿化较早的城市和地区有重庆、成都、广州、北京、上海等。如广州白天鹅宾馆、重庆泉外楼、成都饭店、上海华亭宾馆、北京长城饭店等,其石墙、墙柱均被绿色藤本植物所装饰,有的还建成了屋顶花园。在欧美,垂直绿化是常见的园林画面。

为了更好地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量,软化城市建筑的硬质景观,充分发挥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作用,垂直绿化是不容忽视的。本文特就城市中的垂直绿化谈点浅见。

1、攀援绿化。

应用爬山虎、地锦、络石、薜荔、凌宵等具有吸盘或气根的藤本植物,沿墙面、石壁、篱笆攀爬。这些植物不需要任何支架和牵引材料,栽培管理简单,其绿化高度可达五、六层楼房以上。

应用葡萄、紫藤、金银花等具有缠绕性能和蔓性月季、木香等长蔓性藤本,在略加牵引扶持下,攀爬在园林花架、简易棚架及与墙面保持一定距离的垂直支架上,点缀装饰小游园和庭院等。

用茑萝、牵牛、丝瓜、扁豆、观赏瓜、葫芦等草本的蔓生植物,在铁丝、绳索、枝条的牵引下,绿化墙面或攀援简易棚架等。这种方式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藤本植物生长迅速,容易见效,并可根据喜好每年更换绿化材料。

2、阳台绿化。

城市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其阳台和窗台是楼层的半室外空间,是人们在楼层室内与外界自然接触的媒介,是室内外的节点。在阳台、窗台上种植藤本、花卉和摆设盆景,不仅使高层建筑的立面有着绿色的点缀,而且象绿色垂帘和花瓶一样装饰了门窗,使优美和谐的大自然渗入室内,增添了生活环境的生气和美感。

阳台绿化不同于地面,由于其特殊位置界定,形式上有凸、凹、半凸半凹三种,日照及通风情况各不相同,具有种植营养面积小、空气流通强、墙面辐射大、水份蒸发快等特点,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需要做种植箱和盆景架等。阳台绿化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将绿色藤本植物引向上方阳台、窗台构成绿幕;可以向下垂挂形成绿色垂帘(也可附着于墙面形成绿壁。应用的植物;可以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如牵牛、茑萝、豌豆等(也可用多年生植物,如金银花、蔓蔷薇、吊金钱、葡萄等;花木、盆景更是品种繁多。但无论是阳台还是窗台的绿化,都要选择叶片茂盛、花美鲜艳的植物,使得花卉与窗户的颜色、质感形成对比,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3、屋顶花园。

在世界七大奇观中有巴比伦王国的空中花园,为世人所垂慕。在当今许多园林绿化先进国家或一些建筑密度过大的城市,除了尽量扩大绿地面积进行高标准的园林建设外,还利用广大的楼顶面积,进行精雕细刻的园林布置,以优美的园林植物和精巧的亭廊、花架、假山、喷泉、水池等园林建构物和雕塑小品,构成美丽的空中花园。在我国的.上海、广州、合肥、成都、大连等城市,也有一些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的建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用盆景#盆栽花草等合理摆设,形成盆景观赏园、结合场地情况,设置固定的种植坛和藤架,种植攀援植物和花木、全面铺垫种植土,植树、栽花、种草、参照地面小型庭园、游园的布局,修筑水池,堆叠山石,设置喷泉、亭廊花架、雕塑小品和其它技术装饰,并开辟小径,安置桌凳,供人们在楼顶花园观景、交往、休憩。植物配置做到疏密有致,色彩、季相富于变化,使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屋顶花园的建设不同于其它两类垂直绿化形式,在建筑设计和结构上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在建筑设计和结构上,必须将屋顶绿化的总体重量计入,得出屋架承重。

如原建筑设计未考虑绿化荷载,则不宜进行绿化,否则会引起建筑安全问题。一般的被式绿化土层需6――10cm,荷载达200kg/m2,如种植草皮地被植物等、种植式绿化土层需20――30cm,荷载达到200――350kg/m2,如种植花卉等、花园式绿化土层需30――50cm,局部达到70――80cm,荷载达到750kg/m2。

(2)防水渗透措施需周密设计。

一般植床底应铺一层直径2――3cm,的陶粒或石砾、焦碴等,陶粒上铺玻璃纤维层,以便通气和渗水。

(3)屋顶花园绿化种植床内的土壤必须人工调配。

土壤配比一般以一份园土、一份塘泥、两份砂土为宜,并适当配有机肥料。经验证明,这样配置土壤的透气、透水、肥力效果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4)屋顶绿化树种。

包括一些乔木树种的矮化种,要选用苗圃培育的树干矮小、树冠较大、水平根系分布广的乔木、花灌木等浅根植物。草皮应选用适应性强、管理方便的草种。

(5)堆石、桌椅、花台、亭廊花架、雕塑小品等,宜选用轻质材料制作,尺度不宜太大,亲切可人为佳。

垂直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提高了城市绿量、覆盖率,增强了绿化的立体效果。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提高了环境质量。由于蔓性攀援植物随着物体外型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生硬轮廓并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会创造出多种生动的装饰效果。通过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和庇荫效果,可缓和阳光对建筑的直射,使夏季墙面温度大大降低。有关资料表明,受阳光西晒时,绿化覆盖的墙面比无覆盖墙面的温度低,13――15度。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的辐射热,其附着在墙面上的枝茎又成了一层保温层,起到了调节室内气温的作用。垂直绿化还可以减低墙面对噪音的反射,并在一定程度上吸附烟尘。

大力提倡垂直绿化,搞好垂直绿化,对提高绿视率和绿化覆盖率,综合利用城市空间,绿化美化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善人居环境是二十一世纪各国共同关注的主题,而创造舒适#优美的绿化环境则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应当从每个城市的客观实际出发,积极努力地做好垂直绿化工作。

新中式景观设计研究论文

北京奥运村大门及构架上分别用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木原色营造了崇高、尊贵、祥和、喜庆的入口氛围;万科第五园用长城灰、木原色在铺装上和谐共存,对铺装纹理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及拼合,形成有机的铺装纹样;用黑色做花池、白色饰墙面及散置地面,形成宁静纯洁的空间。西安曲江华府铺装全部选用深灰与浅灰的分隔,为营造宁静、典雅的氛围打好底色。万科第五园植物色彩以绿色为基调,杜绝大量的色叶植物的应用,营造清新、清爽的景观环境。

地铁空间设计研究论文

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大量的人群涌入城市,更多的居民意味着更多居所的需求,同时建筑的材料及结构在不断革新的过程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建造的体量和高度也在不停的扩张,建筑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以城市为中心从周边向内部聚集。城市的功能越发多样化,负荷不停增加。这种复杂的局面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城市中人均占有的空间比例越来越小,外来的人员住房困难,个人生活需求独特性的丧失,城市中很小一部分出现瘫痪时,因密集的人群却会造成大量的损失。在这种城市问题亟待解决的背景下,微小空间提供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微小空间的设计早在工业时代之前就有出现:普通民居自发形成的棚屋可以说是微小空间的原始形态,日本沿袭传统茶道的茶室也是小空间设计的一种表现。然而到了工业时代的鼎盛时期,微建筑的踪影似乎淹没在了人们对以新材料,新技术来建造更大体量与高度建筑的热情中。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对微建筑的探索又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很难通过对城市进行大的变动来缓解它的问题,复杂的功能与组成结构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弊端。微建筑的出现却使我们有了一种新的思路,虽然是城市中微不足道的一点,但一定数量的微建筑组成某个地域的节点而带来局部的缓解作用,却使我们看到了解决城市问题的新的希望,量变产生质变。建筑师刘宇扬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设计了一组行人服务亭,12个亭子分布在1km左右的步行街上,每一个亭子都具备自己特定的功能而成为这条街道的亮点。形式上既呼应了这条街道的年代感,同时在环保节能这一政策上带来了创新。从街头走向街尾,对行人行走路线的视觉提示又紧密了这条街道的整体感,有序、多元。在卢斯斯拉维德的《微建筑》一书中从大量的实例里不难看出这种微小空间带来的好处,美国建筑师琼斯设计的索恩克朗教堂利用小型可搬运的建筑构件来组成空间,从而保护了场地森林里的树木;德国建筑师科蓝尼设计的“转盘屋”将传统把功能平铺在不同空间里的做法变成了集中所有的功能于同一个空间;麦克劳夫伦事务所的露天音乐台在创造了一个微缩景观的同时满足了形式与功能协调的要求。从中都不难看出微建筑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对空间的有效压缩与利用、应用范围广、灵活可变并易于移动、通过构件的工艺化后可迅速大量生产等等。这些作用在解决城市问题的层面上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更加开阔的视野。

舞台灯光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对某小区的设计实践,对室外照明中一些不正确手法的对比认识,有助于帮助人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室外照明,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室外景观照明设计。

关键词:灯光景观照明灯具室外照明。

某小区概述:

该新建小区背临钱塘江,小区占地面积:30.75公顷,分为3期分别为小高层、高层、学校、商业区等系统规模都比较大,根据建设方的建设规划该小区是一座大规模江景高尚住宅园区,园区内共有4条区间道路,园区中央为一条中央水道,由园区入口处直通到钱塘江边长度约500多米,入口处外为入口广场、入口处为弧形槽钢形立柱,同时小区建设完成后中央水道两旁为该小区的商业步行街道。大门两侧分别为会馆及休闲咖啡吧。

设计总体思想:

该小区作为一座大规模江景高尚住宅园区,灯光配置既要考虑对景观的展示,景观元素要能为活动空间构成背景,又要能对小区广场内外形成隔离,避免互相干扰;同时景观元素经过艺术化的灯光塑造,也有助于广场外边的观赏,在对其进行照明设计时,笔者花费了大量度时间和精力,了解该建筑的深刻设计意念,严谨的结构形式,解读其特有的形神意韵,采用国际先进照明技术以及高科技的照明产品,力求在用照明手段解释与再现时,用灯光环境来体现“××城”这三个字,使其具有独特意境和效果,使其成为杭州钱江南岸夜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根据“××城”的设计意图、地位、人文、地理位置、文化和钱塘江等因素,我们设计了以下方案:

考虑到“××城”的建筑形式是现代的排屋和高层的结合,故在照明手法上为突出其宁静而又活泼的气势,典雅的气息而采用色温为k--4000k色温表现。

在对中央说兰安叫薪执理时,考虑这是人主要活动的场所,两边廊道中的立柱部分及栏杆则是采用高显色性的3000k的暖色调光。这样给人以亲切的感受,体现出人间温暖,与商铺内的色光有一个对比,突出层次。中央水道水下灯,采用微电脑智能控制技术,在潺潺流水下,可以产生赤橙红绿蓝青紫的七彩效果,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光异彩效果,水道两边的柱形灯采用幽雅而宁静的色彩,和水道树池的射灯和凳壁灯互相衬托,可谓相得益彰。

处理手段:确定中央水道、正门为照明重点,对柱、梁、水道加以侧重,以不同方式、不同数量的布灯,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投射,不同光束的灯具,不同色温的光源,通过再现、隐去、部分展示、强化表现等照明手法,体现建筑物的明暗变化、层次关系,突出主题。运用变幻的灯光营造神秘、梦幻的意境,巧妙表现其神韵。

设计特色:完全遵循建筑原貌,量身定制新型灯具造型款式。对于隐蔽安装的灯具大多采用直径小于12cm小型灯款,且运用最新超薄发光材料,以期获得良好的隐蔽性。灯具颜色也与其环境做到协调、统一。注重灯具安全性能,具有到最高安全保障。

为了使设计更趋于完美,我们对以下几点进行了精心的考虑:

一、通过计算机集成控制以达到智能化。针对变色系统智能化的控制处理中央水道的变化,既能做到同步变色也可单独分别变色。中央水道的电路控制由平常电路供电且完全由计算机集成控制做到智能化、合理化。

二、定制灯具的运用。为了做到照明设备与原有建筑的融合统一。进行了“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定制灯具。正门的立柱为工字型槽钢形,照明难度相对较大,如果用投光灯直接投射,起不到良好的照明效果,而且灯具的隐藏也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还会影响会馆咖啡吧内的照明及气氛。对此我们构想了很多的照明方式,且作了实验研究,最后决定将特殊定制的方形灯具安装于方形槽钢中,在计算机程序化的控制下产生任意的变光效果。

三、在灯具安装位置方面,尽可能的做到“见光不见灯”效果。选用的灯具体积大多很小巧,如小体积射灯的应用,可以把灯具隐藏的很好。正门是整个建筑最显眼的部位,在照明设计中我们把灯具安装在槽钢内,再用装饰材料将其伪装起来,使人们在欣赏××城完美的建筑艺术和美丽的灯光夜景的同时不被不利照明设计所“煞风景”。

四、绿色节能方面的考虑。针对目前照明的发展趋势,能做到绿色照明,合理节约能源是衡量照明设计好与坏的重要因素,势必会为照明工程增添靓丽的一笔。在××城的道路照明设计中我们用上了装饰照明和正常照明电路分开。这样基本上在入夜时分就可以关掉正常照明只开装饰照明就可以了。这是一种绝对“绿色”的设计方案。

五、产品的优良品质。为实现最佳的照明效果,设计时选用特殊定制的新颖而优质灯具,配备世界领先的美国光源、电器,确保经济性及工程质量,并保障设备日后维护工作的便利性。

根据以上的设计原则和规划笔者结合原设计对原设计提出了修改和参考建议:

1.对重要立面采用层叠照明法。由于景观照明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原则是:人们喜欢靠近最亮的光源。本设计中,由于处于小区主入口的会所南侧圆弧立面仅采用远置立地装泛光灯和庭院灯,不仅会因泛光灯立地装置而产生眩光,造成通道会馆内的视觉光污染,同时建筑物本身却有可能因照度不够,无法较好的反映建筑物夜晚的层次和形象,无法起到吸引人目光的作用。另外,该组泛光灯还会影响喷泉的夜间照明效果。

因此建议:取消该组泛光灯,改为设置在槽钢两面凹槽内内,较低功率的层叠照明系统,使得能够突出反映会所建筑物的轮廓,产生环绕光带效果与前方喷泉水下照明及周边地埋灯、中轴水道景观照明等呼应,成为小区的点睛之笔,既突出小区夜间彩虹落人间的主题,又吸引眼球,指引客人行进的方向。

当后半夜,喷泉、周边庭院灯、中轴水道景观等的主照明关闭后,庭院灯结合中轴水道的指示性照明,继续营造出深邃、宁静的小区高档居住氛围。此时应注意避免门卫执勤灯对气氛的破坏。

会所南立面东西两侧灯光配置也同时作配合性调整。

2.利用中轴水道建立夜间景观长廊。给夜间的中轴水道创造一种全新感觉的室外环境――戏剧性的、诗意的、神秘的、生动的――一系列的兴奋点,当天气暖和的晚上,成为小区居民嬉戏耍乐的好去处。这一切都仅仅只需要恰到好处的照明,使之能够突出中轴水道的轮廓,以及水道中潺潺流动的水,隐约反映周围的建筑小品和植物。

但是,原设计中,由于沿水道直线安装了大量较大功率的立地装泛光灯,会将一切美好的景致湮没在黑暗环境下炫目的强光中。

因此建议,调整沿水道直线安装的立地装泛光灯,改用地埋灯,并将之主要隐藏设置用于对建筑小品和植物的投射照明,以突出中轴水道,扩大其横向空间感。

中轴水道的轴向立体表现将主要利用水道中设置的各色水下灯,辅之以水道壁的壁嵌灯来体现,原设置泛光灯的位置等间隔均匀设置受控可变化的较小功率地埋灯,以突出中轴水道。

进一步的`,若能在中轴水道中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些低矮喷泉,并将喷口放在光源上方,这样将可以营造水能够流动的更佳氛围。

另外,在水道源头设置若干支彩色大功率聚光灯,使之与主入口、中轴水道等的灯光效果相映成辉,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壁嵌灯将在后半夜主要的景观灯熄灭后,连续点亮,与主入口庭院灯一起,继续营造出小区深邃、宁静的高档居住氛围。所以,应适当增加其数量、降低其功率。

3.营造月光效果。人们对月光效果的追求来源于对明亮的满月照亮庭院的无限遐想。当灯具安装在树枝之间,沿道路和边上的小品营造灯光斑驳的光影效果。

但原设计中,各小区道路不仅重复设置了庭院灯和草坪灯,而且庭院灯的功率较大,这些灯具通常都发出团状的光,无法较有效地照亮道路和植物,却将人的所有注意力吸引到灯泡上,掩盖了景观特色,压倒了建筑细节。

因此建议,在小区步行道和雕塑等建筑小品处,仅设置一组较小功率的、带冰蓝色滤光片的低压卤素灯,照亮道路和其他特色部分,以试图创造一种超越自然的、月光照耀一般的庭院空间。具体在灯具布置时,还可以选择一些标志性的植物或建筑小品,经过装饰后作为路标,巧妙而安全地指引行人行进的方向,沿路还可以欣赏园中景色。

而低压灯具的选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安全,同时安装方便,必要时可以直接安装,不需要埋设。如大型节日可以临时安装,以更热烈地营造节日气氛,节后撤除也十分简便。

在草坪上,也可以在小道边选用草坪灯,或蘑菇灯,但应尽量不要让灯具放在白天看起来比较显眼的地方。

灯具也可以选用太阳能的,如果经确认太阳能灯具的质量可靠的话。太阳能灯具的最大优点是,使用方便,几乎不需维护,灯具自动会根据设定的光照度开、关,并且运行成本低。但缺点是,一次投入稍高,且若遇长期阴雨,可能导致充电不足,影响亮灯。

4.星光下的生活和娱乐场所。这类照明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重点照明、工作照明和环境照明。灯光设计时,应充分注意三者的协调。

重点照明就是在公共活动场所的适当位置,设置起画龙点睛或重点照明作用的特色灯具,以突出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如建筑小品、庭院或道路的入口,以及某一建筑需要突出的局部。设置重点照明的具体位置待定。

工作照明。是小区室外照明的一个主要成分。主要分为常用设置――如门卫工作灯,每日需开启;必备设置――比如开阔场所在大型活动时的照明,仅在举办活动时开启。对于常用设置的工作照明,应充分考虑可能会对其他照明效果破坏的影响。

环境照明。是为在小区生活的人们提供局部充足的光线,以容易看清周围的环境。环境照明应该是柔和、弥漫在空间的,而不少专门对某些工作场所和某一地方的照明。如自娱活动场所充作舞台的区块,可以采用光源隐蔽的反射灯,或利用伞状灯下侧发射的光线,作相对定向的照明。设置环境照明的具体位置待定。

5.配电箱设置。部分配电箱的安装应改立地装为尽可能嵌壁装,充分利用靠近建筑或建筑小品的自然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安装、维护,也可以消除对观瞻的影响,做到用电安全。如al1、al3、al4。而al1、al5应调整为在楼梯间开门,这样更有利于安全和维护。

6.灯光控制配置。原设计中已有较完整的方案,仅建议在部分线路上,使用灯光智能控制台,以增加小区灯光的变化,改善效果。如中轴景观水道两旁的小功率地埋灯,就可以采用灯光智能控制台,以跑灯、跳灯、间隔闪亮等各种方式,突出提升中轴景观水道,增加趣味性、娱乐性和活泼程度。其他,如喷泉、叠水等景观也都可以采用音乐喷泉或智能控制台控制。

结束语:

在室外照明的开始阶段即应该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对整个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选择照明的手法时,一定要从艺术的角度加以详细考虑,就如同一副名画一样,颜色、纹理、形状的每一个细微差别都应该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景观艺术照明得到充分的评价和欣赏。

参考文献:

室外景观照明【美】兰德尔。怀特希德/著王爱英李卫/译。

垂直绿化的设计研究论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与日俱增,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投资建造绿地,见缝插绿,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但是,城市(尤其是老城区)可供绿化的用地紧之又紧,而可增加城市绿量的垂直绿化却又不被人们重视。国内外都有很好的垂直绿化的先例。本地就有很好的例子:如交通局、机关幼儿园的墙面攀援植物,劳动局办公楼的阳台绿化,计量局的楼顶绿化。

为了更好地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量,软化城市建筑的硬质景观,充分发挥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作用,应大力提倡垂直绿化。

1.1攀援绿化。

应用爬山虎、地锦、络石、薜荔、凌宵等具有吸盘或气根的藤本植物,沿墙面、石壁、篱笆攀爬。这些植物不需要任何支架和牵引材料,栽培管理简单,其绿化高度可达五、六层楼房以上。

应用葡萄、紫藤、金银花等具有缠绕性能和蔓性月季、木香等长蔓性藤本,在略加牵引扶持下,攀爬在园林花架、简易棚架及与墙面保持一定距离的垂直支架上,点缀装饰小游园和庭院等。

用茑萝、牵牛、丝瓜、扁豆、观赏瓜、葫芦等草本的蔓生植物,在铁丝、绳索、枝条的牵引下,绿化墙面或攀援简易棚架等。这种方式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藤本植物生长迅速,容易见效,有些植物的果实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并可根据喜好每年更换绿化材料。

1.2阳台绿化。

城市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其阳台和窗台是楼层的半室外空间,是人们在楼层室内与外界自然接触的媒介,是室内外的节点。在阳台、窗台上种植藤本、花卉和摆设盆景,不仅使高层建筑的立面有着绿色的点缀,而且象绿色垂帘和花瓶一样装饰了门窗,使优美和谐的大自然渗入室内,增添了生活环境的.生气和美感。

阳台绿化不同于地面,由于其特殊位置界定,形式上有凸、凹、半凸半凹三种,日照及通风情况各不相同,具有种植营养面积小、空气流通强、墙面辐射大、水份蒸发快等特点,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需要做种植箱和盆景架等。阳台绿化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将绿色藤本植物引向上方阳台、窗台构成绿幕;可以向下垂挂形成绿色垂帘,也可附着于墙面形成绿壁。应用的植物;可以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如牵牛、茑萝、豌豆等,也可用多年生植物,如金银花、蔓蔷薇、吊金钱、葡萄等;花木、盆景更是品种繁多。但无论是阳台还是窗台的绿化,都要选择叶片茂盛、花美鲜艳无毒且病虫害少的植物,使得花卉与窗户的颜色、质感形成对比,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1.3屋顶花园。

观景、交往、休憩。植物配置做到疏密有致,色彩、季相富于变化,使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屋顶花园的建设不同于其它两类垂直绿化形式,在建筑设计和结构上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3.1在建筑设计和结构上,必须将屋顶绿化的总体重量计入,得出屋架承重。

1.3.2防水渗透措施需周密设计,一般植床底应铺一层直径2-3cm,的陶粒或石砾、焦碴等,陶粒上铺玻璃纤维层,以便通气和渗水。

1.3.3屋顶花园绿化种植床内的土壤必须人工调配,并适当配有机肥料。配置好的土壤透气、透水、肥力效果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1.3.4屋顶绿化树种,包括一些乔木树种的矮化种,要选用苗圃培育的树干矮小、树冠较大、水平根系分布广的乔木、花灌木等浅根植物。草皮应选用适应性强、管理方便的草种。

1.3.5堆石、桌椅、花坛、亭、廊、花架、雕塑、小品等,宜选用轻质材料制作,尺度不宜太大,亲切可人为佳。

垂直绿化,对提高绿化覆盖率,综合利用城市空间,绿化美化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垂直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提高了城市绿量、覆盖率,增强了绿化的立体效果。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改善了环境质量。由于蔓性攀援植物随着物体外型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生硬轮廓并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会创造出多种生动的装饰效果。通过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和庇荫效果,可缓和阳光对建筑的直射,使夏季墙面温度大大降低。有关资料表明,受阳光西晒时,绿化覆盖的墙面比无覆盖墙面的温度低,13~15度。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的辐射热,其附着在墙面上的枝茎又成了一层保温层,起到了调节室内气温的作用。垂直绿化还可以减低墙面对噪音的反射,并在一定程度上吸附烟尘。创造舒适优美的绿化环境则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应当从每个城市的客观实际出发,积极提倡垂直绿化,努力做好垂直绿化工作。

垂直绿化的设计研究论文

2、垂直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不同习性的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要,选择浅根、耐贫瘠、耐旱、耐寒的强阳性或强阴性的藤本、攀缘和垂吊植物。

3、根据不同种类攀缘植物本身特有的习性,选择与创造满足其生长的条件。

4、应根据种植地的朝向选择攀缘植物。如东南向的墙面或构筑物前应选择喜光的攀缘植物;北向应选择植耐荫或半耐荫的攀缘植物;西向应选择喜光、耐旱的攀缘植物。

5、根据所处地段及墙面材质,可选择爬墙虎、凌霄、攀援月季等垂直绿化苗木,沿墙的垂直绿化要砌筑种植池,更换种植土。墙边、桥体、桥柱等可选用塑料网等材料铺设辅助网,以利植物攀援。

6、根据其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所选植物应注意与攀附建筑物的色彩、风韵、高低相配合,如红砖墙面不宜选用秋叶变红的攀缘植物,而灰色、白色墙面,则可选用秋叶红艳的攀缘植物。

7、应尽量采用地栽形式。容器(种植槽或盆)栽植时,应选择高度60cm、宽度50cm为宜,容器底部应有排水孔,种植土要求轻型、保水、富含养分。

古典家具设计的研究论文

现代仿古家具,更多是对古典家具造型的仿制,缺乏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思考,若一味仿制古代家具,必然造成其在现代生活中的使用困扰。其次,市面上流行的仿古家具,更多是采用黄花梨木、紫檀木等红木家具制作,制作选料单一,其造价成本高,且由于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红木资源愈加匮乏,为新型仿古家具的大批量制作造成困难,更是不利于仿古家具的对外出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造成不利。对于古典家具,如何开发出适用于现代人使用的家具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当代家具更多注重简约,实用性以及舒适性。基于古典家具在国内的使用现状,我们将新料新作的仿古家具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开发出一款符合现代化使用的新型古典家具。在当代家具设计中,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且设计出来的成品须符合人的身体结构、人机工程学等。因此,本设计对多功能拼装组合式家具进行了探索开发。

2.1新型竹材的特点。

我国竹材资源丰富,竹材的加工应用技术已浸入工厂与企业。竹材工业在国内得到足够重视,且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竹制品出口国。新型竹集成材或重组竹是基于竹子开发的新型材料。将此类材料运用于古典家具中,有效解决了木材资源匮乏经过调研、走访、研究,以及深入了解,可知竹集成材或重组竹具有如下优良特性:第一,其造型丰富,可变换不同形式,用于家具加工中尤为便捷;第二,竹材结构相对实木家具更轻巧实用,在家居使用中更便捷;第三,新型竹材或重组竹纹理通直、优美,其部分物理性质可与紫檀、乌木等优良木材相媲美,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高程度的观赏性;第四,处理后的竹材板材防虫蛀,不会开裂、变形、脱胶,其高品质的物理特性确保家具能使用更长时间,更利于其完整性。新型竹材十分利于家具的生产,其轻便性、美观性、以及高品质的物理性能都预示着,新型竹材将在家具行业开拓出自己的领域。竹集成材作为一种新型的家具基材继承了竹材物理力学性能好,收缩率低的特性,具有幅面大、变形小、尺寸稳定、强度大、刚度好、耐磨损的特点。同时,竹集成材十分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为中国家具市场出口海外提供可能。在充分考虑国内外消费者的居室结构和审美观后,开发出一款多功能拼装组合式家具是十分必要的。

2.2组合式竹集成材家具设计案例分析。

经过深入探讨,本设计最终确立组合式竹集成材家具设计方案。该设计采用中国传统书法小隶体,以字形“宝”字为灵感来源。整体设计通过对宝字的抽象变形,设计出一个大书柜的家具。采用传统书法字体,将古典书法的韵味融入书柜中,与书本中透出的书香气息相辉映,同时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古朴、沉静。整个书柜的材质采用竹集成材,单个零部件简单、大方,适合批量化生产,同时更具古典气息其中书柜的两侧可进行拆分,将其拼装后,即为古代案几仿古家具,其简洁的造型,具有明式家具的高雅、洗炼,不仅具有高观赏性,在当代生活中,其实用性更具吸引力。

3.结语。

中国传统家具崇尚质朴精雅的大风格趋势,组合式竹集成材家具在承袭前人优势的同时,也对现代家居进行了探索。它不仅为现代家具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其功能性、实用性以及对传统家具的传承性具有深远意义,同时是对现代家具的设计新道路的思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