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静悄悄教案(优质14篇)

时间:2023-12-04 22:18:15 作者:LZ文人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支撑。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编写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先看看以下的范文。

《山谷静悄悄》教案

通过学习二分音符和全音符,让学生理解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比例时值。

使学生掌握全音符、二分音符的时值及名称。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蓝蓝的天》作动作进入教室。

二、启发性谈话。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三、学习新知识。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比例,然后让学生说出四分音符的时值比例。

板书:二分音符5―,接着问学生二分音符是谁的2倍,即全音符5―――。

2、找生上黑板写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比例关系引出全音符与二分音符的比例关系。

3、教师在琴是弹出全音符、二分音符让学生说出教师先弹的哪个音符。

4、找生上台用手拍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时值。

四、学生听《蓝蓝的天》走出教室。

学生基本上能拍出全音符和二分音符时值。

启发学生感受力度记号表现歌曲内容的作用,并以富有表情的歌声赞美祖国的大自然。

让学生以富有表情的'歌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复习巩固。

以齐唱和分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演唱歌曲《蓝蓝的天》。

三、导入新课。

3)朗读歌词,回答问题“什么在闪耀?”“什么在奔跑?”

4)师弹琴范唱2遍,生在心里默唱。

5)点明歌曲中的音乐知识,顿音记号、力度记号。

6)放录音,让学生唱。

四、课堂小结:

本堂课学生气氛浓,积极性高,效益好。

通过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过去遭受侵略的危亡时刻,体会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应当努力学习,为社会主义多做贡献。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组织教学。

检查人数,安定秩序。

二、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知识。

1、介绍歌曲,接着听录音范唱,然后教师边指挥边唱曲谱。

2、教唱过程。

1)教师用琴弹奏全曲(只弹旋律),要求学生边视谱边默唱歌曲2遍。

2)学生视谱击拍,随琴轻声模唱曲谱3遍。

3)再次播放国歌的录音2遍,要求学生轻声唱。

4)把歌曲中的特强记号和渐强记号要表达出来。

四、小结。

简要教唱歌曲情况,能做到感情背唱。

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浴血奋斗、英勇斗争的精神。

山谷静悄悄的教学反思

《山谷静悄悄》,这是一首意境美好,旋律优美中夹带轻快,难点较多的歌曲。今天,我们就听了红老师的这节课。

一、听了这堂课,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1、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把握。备课前反复了解教材是备课之本,反复吟唱,可以让我们找准歌曲的难点,以及学生在学唱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对歌曲情感的处理也会更妙。反复聆听,可以让我们挖掘出欣赏曲中的有效要素。

2、教师问题的设计。可以说教师的提问是串联课堂的主绳,是推动课堂前进的动力,所以在问题设计上我们还要下更大的.苦功,争取能够简炼、指向性强,有吸引力。

3、手势辅助教学。在这节课上,王老师运用手势来提示音高,我想,手势真的是一个有效地辅助手段,感情、时值、节奏等都可以涉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展。

4、扶与放。一般来说,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扶与放,对于低段学生可以多扶些,中段的扶逐渐向放过渡,高段多放些,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总害怕学生会出错,扶得较多,还是要好好告诉自己,放吧,相信学生能行,当然,在事先要培养他们的能力,也不能一放了之,要且扶且放,等学生有这样的能力和自信了,就事半功倍了。

二、主要教学特色:

1、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教学环节的衔接体现出有效性。

2、分段赏析过程中对旋律的分析指导、引导体验的过程比较细腻,方法比较有效,效果比较明显。

三、听课后的收获体会:

1、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理念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操作的有机融合,是我们音乐学科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2、音乐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需要关注:音乐特质的理解把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有效落实;教学理念和操作行为之间的差距要尽可能缩小。

3、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资源的运用使课堂变得活泼轻松,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音乐课真正成为一种欣赏性的课程。

4、欣赏课教会学生们从乐曲的作者、情绪、速度、力度乐段等很多方面去思考,让他们自己分析乐曲寻找答案应该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音乐《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

启发学生感受力度记号表现歌曲内容的作用,并以富有表情的歌声赞美祖国的大自然。

让学生以富有表情的歌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复习巩固。

以齐唱和分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演唱歌曲《蓝蓝的天》。

三、导入新课。

3)朗读歌词,回答问题“什么在闪耀?”“什么在奔跑?”

4)师弹琴范唱2遍,生在心里默唱。

5)点明歌曲中的音乐知识,顿音记号、力度记号。

6)放录音,让学生唱。

四、课堂小结:

本堂课学生气氛浓,积极性高,效益好。

小学音乐《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

通过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过去遭受侵略的危亡时刻,体会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应当努力学习,为社会主义多做贡献。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组织教学。

检查人数,安定秩序。

二、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知识。

1、介绍歌曲,接着听录音范唱,然后教师边指挥边唱曲谱。

2、教唱过程。

1)教师用琴弹奏全曲(只弹旋律),要求学生边视谱边默唱歌曲2遍。

2)学生视谱击拍,随琴轻声模唱曲谱3遍。

3)再次播放国歌的录音2遍,要求学生轻声唱。

4)把歌曲中的特强记号和渐强记号要表达出来。

四、小结。

简要教唱歌曲情况,能做到感情背唱。

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浴血奋斗、英勇斗争的精神。

山谷静悄悄的教学反思

《山谷静悄悄》中的山谷回音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一方面是有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是他们的语文、自然等其他课都有这一内容,所以他们对山谷回音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学生能够用语文课中的生动语言来描绘它,也能用准确的语言来创遍歌词,更能用美妙动听的歌声来表现它。这不仅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而且还体现了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和音乐知识,同时又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

在这一课中,我围绕“力度”这一中心展开教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采用情境教学法、难点分散法等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深入浅出地突破难点,突破重点,为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运用力度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所塑造的美好形象打下基础。

总之,本节课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每个教学环节都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了音乐、在体验中找到了情趣、在体验中发展了想像,在体验中愉悦了身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使学生理解了歌曲中的音乐形象,突出了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还体现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最后让学生给歌曲加上适当的力度记号,有表情的唱一唱,让学生用歌声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力度记号的运用,能够更好地表现音乐所塑造的美好形象。

山谷静悄悄的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们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情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很好地掌握了歌曲的要领,能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一、创设故事情境:以山谷的图片引入欣赏歌曲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内容。清晨,美丽的山谷到处弥漫着薄薄的雾,淡淡的烟,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整个山谷静悄悄的,还在沉睡之中。不知什么时候山谷里薄雾散去,淡烟飘走,露出了紫杜鹃、红梅花的笑脸,山谷苏醒了,学生们通过对歌曲内容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歌曲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动画再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音乐。

当学生听完了故事后,迫切地想听听这首歌曲的曲调,这时,通过流动的画面,同学们欣赏了歌曲《山谷静悄悄》。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沉睡的山谷、苏醒的山谷、热闹的山谷,进一步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三、不足之处:由于我的课堂调控能力不足,所以导致课堂气氛有点沉闷,以后要更机智的运用较好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山谷静悄悄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从教师的演唱,学生集体演唱,个人演唱和合作效果等多个环节入手,在学生真正有比较、有感受、有话可说的时候及时展开师评、自评与他评,引导其作出富有导向性的评价。现反思如下:

一、深挖教材,创设情境。

乍一看,《山谷静悄悄》这首歌很简单,就是四段描写山谷的乐段,曲调也相同,但仔细推敲会发现旋律上确实是有着象山脉一样连绵不断的感觉,好似薄雾的飘动、动物奔跑时的起伏。歌词每段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前三段是无声的山谷,第四段是有声的。而前三段又是层层递进的,先是只有轻烟薄雾犹如沉睡、再到花儿绽放好似苏醒,最后是溪水奔流、动物欢跳充满生机。把这些感受融进教学,设置沉睡、苏醒、生机勃勃三个不同情境的山谷,师生在美的情境中进行对唱和难点乐句的练习,充满情趣。

二、歌曲学习体现多种过程与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单纯“听”来接受音乐,有各种局限性,应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本节课的学习方法除了模仿、体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表现歌曲外,学习歌曲时我还设计了自学的环节,当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请他们两人结合任选其中一段,用这种方法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重难点的突破巧妙有效。

本节课重点为力度的处理。我设置了三次力度的感受,第一次是鼓声模仿的游戏从直观上感受强弱的对比,渐强、渐弱的区别。第二次是感受力度处理在歌曲中的效果,通过教师的演唱,让学生对比发现其不同的效果。第三次更进一步,是通过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用歌声的减弱形式表现四部回声的效果。进一步感受和掌握带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技巧。歌曲最后一个乐句是难点,我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分解节奏时值,运用直观的点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歌曲。切分音和315、531大三和弦的换位进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也不容易唱,学习时我用到了旋律线,第一乐句的学习我在范唱时加入了手势变化,引导学生从形象上去感知、去体验。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惟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在哪儿。

1983年的,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帐篷中的旅行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到高兴。一位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少顷,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山谷中的谜底》讲述了两位旅行者看到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个山谷中的奇异景象后得到人生启发的故事。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勇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陶冶性情和培养意志的好教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自主学习,掌握本课4个生字,理解新词“抗争、反弹、完好无损(加拿大、魁北克)”等(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1、猜谜导入。

2、初读课文。

3、精读训练。

4、作业。

同学们,现在我请大家猜一个谜语。“麻屋子,红账子,里头住着白胖子”。这是什么?(花生)对!我说的“麻屋子,红账子,里头住着白胖子”叫谜面。“花生”呢?(谜底)谜底就是谜语的答案,有时也比喻事情的真相。

以简笔画让学生理解“山谷”:两山之间低凹而狭窄的'地方。

“山谷中的谜底”也可以怎么理解?(山谷中某一奇异现象的真相)。

1、各自轻轻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

(1)查词典并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惟一:只有一个,独一无二。

摧毁:用强大的力量毁坏。

(2)一了解的词语。

女贞:树的名字。

(3)用钢笔描红、临写。

3、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

4、理清文章层次。

(1)如果用猜字谜来打比方的话,文章的哪一部分是谜面,哪一部分是谜语底?

默读课文画出两个部分的起止。(第1.2自然段为第一段,谜面;第3~6自然段为第二段,谜底)。

(2)说说各段的段落大意。(第一段:魁北克的一个山谷里有一个奇异景观,西坡长满多种树,东坡只有雪松。第二段:两位旅行者揭开谜底并且从中得到启示)。

(3)各自默读课文思考,并在课文中画出:

b两位旅行者得到的启示。讨论。

1、指名读第一段,要求用简笔画表示“南北走向的山谷”及“东坡,西坡”。

2、这条山谷有一个什么“谜”?

(西坡:长满……东坡:只有雪松)。

从“许多人不知所以然”再次理解“谜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第一段,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

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两位旅行者揭开了加拿大魁北克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里的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之谜这一过程,不仅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展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的领悟和思索,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

课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配有插图,可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幻灯片若干。

2、雪松的图片及介绍。

3、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小故事,以帮助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吗?现在老师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麻屋子,红账子,里面住着红胖子。”这是什么?(花生)对!我说的“麻屋子,红账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叫谜面。“花生”呢?(谜底)谜底就是谜语的答案,有时也比喻事物的真相。(板书:谜底)。

2、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的一条山谷中便有一个谜,(板书:山谷中)这是个怎样的谜?它的谜底也就是真相又上什么?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这节课我们一起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来探究吧。

3、齐读课题。

二.了解“谜面”。

1、请同学们认真课文,注意发现加拿大的魁北克的这条山谷中究竟藏着个什么谜?

2、生交流,师板书。

三.探究“谜底”。

过渡: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账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他们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从而解开了这一谜底。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小节,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交流所发现的,老师适当板书。

3、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发现谜底的过程介绍给大家吗?(出示幻灯片)。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介绍:边读边评,以雪松自述,用诗描绘雪松的品质等)。

4、是呀,雪松它苍翠挺拔,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幻灯出示雪松画面及介绍资料)。

5、教师描述雪松抗风雪的情景,引读:“就这样——”生接读。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齐背《青松》诗)。

6、师引读:“谜底终于被揭开了——”生接读。

四.感受启示。

1、两个旅行者揭开了谜底,并得到了启示,请同学们自读课。

文4——6小节,说说他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2、第二个旅行者的启示与文中的另一段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哪段话,请找出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出示幻灯片)。

3、这两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谈理解)。

4、这两句中包含的道理是很深的,我们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或举一些例子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吗?(卧薪尝胆,雪压麦子等)。

5、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著名作家夏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种子的力》,文章中有这样的话,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出示幻灯片)。

6、师小结:是呀,这又休何尝不是一种伟大,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我们不妨先弯曲着,作出适当的让步,其实雪松的精神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哲理,外交的策略。让我们再次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一下吧。(齐读启示与结尾)。

山谷静悄悄课后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们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情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很好地掌握了歌曲的要领,能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以山谷的图片引入欣赏歌曲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内容。清晨,美丽的山谷到处弥漫着薄薄的雾,淡淡的烟,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整个山谷静悄悄的,还在沉睡之中。不知什么时候山谷里薄雾散去,淡烟飘走,露出了紫杜鹃、红梅花的笑脸,山谷苏醒了······学生们通过对歌曲内容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歌曲奠定了基础。

利用多媒体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音乐。

当学生听完了故事后,迫切地想听听这首歌曲的曲调,这时,通过流动的画面,同学们欣赏了歌曲《山谷静悄悄》。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沉睡的山谷、苏醒的.山谷、热闹的山谷,进一步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再教唱此歌时,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中,学得非常认真,曲调掌握很快,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课上,学生们或唱、或跳、或演,通过音乐的表现,使学生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

快乐的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们在快乐的音乐课中轻松地学到并掌握了新知。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1、课后四个生字,理解本课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正确认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词句。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学生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2、山谷中有什么谜底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看。

3、听课文录音。

1、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1、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纠正字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说说“始终、苍翠挺拔、摧毁”等词语的意思。

1、魁北克山谷在哪里,那儿有个什么谜?是谁揭开了迷底?

2、你读懂这个谜底没有?两个旅行者说的话你能读懂吗?

学生读后讨论。

1、书写课后三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篇末点睛和对比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游戏:猜谜。

教学过程:

1、揭题。谜底就是谜语的'答案,有时也比喻事情的真相。

2、读题。理解“山谷”,问,画简笔画。

3、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生字: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3、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读,评价。

1、自由读课文。引言:课文中谜面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

2、指名读,勾划层次。(1—2)(3)(4—6)。

1、读课文谜面部分。引言:这到底是怎样的谜呢?读,交流。出示:重点句,画简图。

2、读课文谜底部分。引言:谜底到底是什么呢?什么原因?读,交流。出示:重点句。

3、语言训练:

1)“这样”是怎样?

2)这里有几个“反复”?说明了什么?(雪松不断承受着雪的压力,又不断巧妙地化解了压力,从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3)这仅仅是四个“反复”吗?这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说一说。

4)这里的“积”“弯”“落”“弹”四个字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5)读。

结束语:这一自然现象,两位旅行者受到什么启发?本文的作者又受到什么启发呢?下节课再学习。

柏山。

柘雪松。

女贞谷。

山谷回音真好听教案

1.尝试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山谷回音的美。

2.感受音乐强弱力度的对比,唱出音乐的强弱力度的变化。

3.体验参与唱歌活动的.乐趣。

1.活动重点:尝试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山谷回音的美。

2.活动难点:唱出音乐的强弱力度的变化。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旋律,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1.热身活动:幼儿跟随教师边念唱歌词边做各种律动。

2.教师与幼儿进行练声活动。

(1)你听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美丽山谷真稀奇?

(2)完整听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及声音强弱力度的变化,并随音乐做肢体动作如拍手、拍腿来感应歌曲。)。

(3)再次完整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用“啦”字哼唱歌曲旋律。

(2)播放音乐,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

(3)教师清唱,幼儿跟唱。

(4)幼儿跟着教师的钢琴伴奏来演唱歌曲。

(5)分组唱。

(6)请个别幼儿上台来演唱。

5.结束部分:

教师进行小结,对幼儿进行表扬鼓励。

小学音乐《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

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山谷的优美景色,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感受音乐中幽静的感觉,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能够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准确演唱休止符。

【重点】。

能够用正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其中的优美意境。

【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记号以及休止符的演唱方式。

多媒体、钢琴。

(一)激趣导入。

(生:山谷有雾,有花,有小白兔,有地质队叔叔等,静悄悄的感觉)。

2、顺势导入本课。(那我们就一起到静悄悄的山谷中去感受一下。)。

(二)初步感知。

1、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这首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愉悦,优美的感觉)。

2、教师提出问题:歌曲乐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两个部分:a段+间奏+b段)。

3、结合歌词内容,说一说每个部分表现了什么内容呢?(第一部分描写了山谷景色,第二部分描绘了地质队的叔叔工作的场景。)。

(三)探究学习。

1、教师弹奏钢琴,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来唱一唱这首歌曲,认识感受渐强渐弱等力度记号(师:这首歌中的旋律起伏是怎样的?在音乐中用两个力度记号来表示:渐强和渐弱)(pp,p,mp)。

(1)教师提问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现象也是有这些力度变化的?并用火车路过的情景,用“wu”来哼鸣模仿强弱,同时做发声练习(钟声—拍手)。

(2)用钢琴表现12345671渐强渐弱。

2、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那些地方体现了山谷的幽静?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注意休止符的演唱。

3、歌曲的最后一句“叮咚叮咚”时出现顿音记号。

(1)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小铁锤“叮咚叮咚”的音响效果,做出鼓励性评价。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顿音记号的用法,并做示范展示两组旋律,学生辨别哪个包含顿音记号,并提示学生注意间奏和歌曲的衔接,跟琴反复演唱。

4、完整表现演唱歌曲。

(1)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一组演唱a段,二组演唱b段。

(2)在唱歌的同时注意模仿小铁锤的叮咚声。

(四)巩固提高。

1、教师创设情境:山谷中分来了几只布谷鸟,他们唱着优美的歌,为山谷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请大家分组合作,尝试表现布谷鸟的歌声。

(1)教师示范布谷鸟的叫声,学生模仿。

(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出更多种的布谷鸟的叫声。

2、结合本科所学的歌曲,为音乐配上合适的乐器,可以是人声,也可以用乐器。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好听的歌曲,感受了山谷的美丽景色)。

2、课下找一找其他表现优美景色的歌曲,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