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lesson上课(精选16篇)

时间:2023-12-04 23:33:36 作者:灵魂曲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灵活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改进。最后,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不断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工作。

数学上课教案

1、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正确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学会认识基础的图形,并用生活中的例子作对比,从感观上认识图形。

因为是数学启蒙阶段,孩子比较小,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回答孩子们提出来的千奇百怪的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课件,各种道具卡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几种基本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三角形、星形,最直接的了解几种图形的样子。

你知道小动物身后都是哪些形状吗,请用直线将它们连起来。

1、在辨认图形时,要抓住图形的特征,如有几条边,几个角等等。

2、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在于正方形四条边相等,而长方形仅对边相等。

3、圆形和椭圆形的区别在于圆形的圆心到边的距离都相等,而不完全相等。

数学上课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了解“归纳法”的含义;2.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

3.掌握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两个步骤,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恒等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2.认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景设置1:袋子中有5个小球,如何证明它们都是绿色的?

情景设置3费马猜想:

n形如fn=22+1,n=0、

1、2…的数都是质数1640年,费马验证了。

f0=3,。

f1=5,。

f2=17,。

f3=257,。

f4=都是质数后,就得出了以上猜想。

1732年欧拉证明了。

初二Lesson

一、意图:

本单元的选材以祖国大地锦绣山川的“山”为中心,由学唱歌曲《青藏高原》,到欣赏歌曲《太行颂》《黄土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在学唱歌曲《沂蒙山小调》,欣赏交响合唱《蜀道难》、合唱《忆秦娥·l娄山关》。

思路:

1、内容安排紧扣课程标准的三的领域,即音乐表现、感受预见上、音乐与相关文化;

2、材料选择紧扣课题中心——锦绣山川;

3、体裁形式包括歌曲、和唱、角祥和长;

4、风格特点有青藏高原藏族、山西汉族、陕西汉族、内蒙古蒙古族等民族地域特点以及峻峭美、悲壮美等不同审美类型。

二、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青藏高原》《沂蒙山小调》。

重点:背唱着两首歌曲,并体会它们的不同风格特点。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这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前者要用秀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辽阔热情的风格特点;后者要用质朴率直的歌声来表现朴实高亢的风格特点。

2、欣赏歌曲《太行颂》《黄土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重点:体会不同歌曲所体现的不同民族、地域的不同音乐风格特点、感情气质、曲体结构。

难点:

(2)启发学生填写教材第34页下面的表格。

3、欣赏交响合唱《蜀道难》、合唱《忆秦娥·娄山关》。

重点:体会音乐、诗歌、绘画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异同。

难点:理解这两部作品在音乐审美类型和中心意境方面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准备:

1、录音机或cd机(投影仪)。

2、展示锦绣山川的图片或幻灯片。如:青藏高原、太行山、黄土高坡、大兴安岭、沂蒙山、峨眉山、娄山关等。

3、与教材第34页下半部、37页下半部相同的表格挂图。

4、交学cd或录音带(vcd或录像带):《青藏高原》《太行颂》《黄图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沂蒙山小调》《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

课后记:学唱《青藏高原》的积极性较高。结尾可删去。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沂蒙山小调》。

2、听乐、吟诗、赏画:《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山东民歌演唱方法来演唱《沂蒙山小调》。

2、通过听乐、吟诗、赏画,启发学生对《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不同音乐风格(审美类型)的体验。

教学过程:

1、通过对前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回顾,引入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简单介绍:继续体验音乐重的“锦绣山川”——山东的沂蒙山,四川的峨眉山,贵州的娄山关。

2、唱歌《沂蒙山小调》。

(1)结合观赏沂蒙山风光的图片,播放《沂蒙山小调》的录音(音响或cd、vcd)。

(2)跟录音哼唱。先学会安旋律、节奏要求准确地歌唱。接着,模仿录音重的风格来演唱。

(3)启发学生对“鱼咬尾”的旋法和第一、三句,第二、四句之间的旋律移位关系的分析。

3、听乐、吟诗、赏画《蜀道难》。

(1)边欣赏《古蜀栈道》图片,边朗诵李白诗《蜀道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上课教案

最近在中班开展了“冬天到”的活动,培养幼儿穿脱衣服、叠衣服,发现有大部分幼儿没办法独立完成,因此,老师提倡小朋友要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在平时日常生活或在玩游戏当中引导幼儿要团结、互相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通过故事《三只羊》让幼儿初步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1、让幼儿初步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2、引导幼儿自编故事题目,了解故事主要角色与情节,感受不同角色语言的变化。

3、理解词语“顶”、“撞”。

4、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假山、草地、三只羊、狼的教具。

(一)教师与幼儿谈话,引出主题。

(二)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

1、故事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羊和狼)。

2、故事里出现了几只羊啊?(三只)。

3、这三只羊在干什么呢?(到山上吃草、一起对付大灰狼)。

4、小羊、中羊上山为什么没有吃到青草呢?(碰到大灰狼)。

5、请小朋友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重点)。

引导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六大要素给故事取名字。

(三)教师出示故事情景来复述故事,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幼儿理解故事。

1、三只羊想了什么好办法来对付大灰狼?(合作——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顶)。

2、请小朋友来做动作(做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顶的动作。)。

3、如果小朋友是那三只羊,你们会怎么样对付大灰狼。

(四)结合幼儿日常生活活动,进行情感教育。

(五)结束活动。

让小朋友学小动物的脚步来走路去小便、喝水。

上学期Lesson

肖红。

民族服饰真漂亮。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几个民族服饰的民称和特点。

2。感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美。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民族服饰真漂亮》,幼儿手工《新疆帽》。

2.新疆帽或者是教师用幼儿手工《新疆帽》制作的新疆帽。

3.彩笔,剪刀,胶水。

活动流程:

一.说说:中国的服饰。

二.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

幼儿自由回答,对幼儿不知道的,教师直接介绍。

2.教师分别从服饰的颜色,式样和功能等方面,与幼儿一起说说幼儿用书上的几个民族(壮族,瑶族,回族,苗族,藏族,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幼儿相互交流并回答。

3.教师: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

三.做一做:新疆帽。

1.教师出示新疆帽,说:你们见过新疆帽吗?这是一种维吾尔族小朋友的帽子,我们今天来做一顶新疆帽。

3.幼儿戴上己制作的新疆帽,互相展示作品。

爱逛街的皮鞋。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爱逛街的皮鞋》的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2.了解各种鞋子的种类和用途。

3.能掌握系鞋带的技能。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爱逛街的皮鞋》《各种各样的鞋》。

2.有鞋带的鞋子若干双。

活动流程:

一.欣赏故事《爱逛街的皮鞋》。

1.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爱逛街的皮鞋》,边听老师讲述故事。

2.教师:文文的两只新皮鞋有哪一点不一样?文文带它们去逛街了吗?

4.请幼儿尝试根据幼儿用书上的内容,简单复述故事。

二.说一说:各种各样鞋子。

1.幼儿翻阅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鞋》,说一说各种鞋子的名称,材料,用途等。

2.让幼儿认读幼儿用书中的汉字鞋。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和其他幼儿的鞋子,尝试进行分类,请穿同一类鞋子的幼儿站成一组。

三.游戏:系鞋带比赛。

1.教师:你们谁会自己系鞋带,是怎样系的?

2.示范系鞋带。

3.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系鞋带比赛,看哪一组系得又快又好。

神秘盒。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的意思做6以内的加法。

2.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连连看》。

2.密码卡片:卡片上写有一串数字。

活动流程:

一.念数字:密码。

1。将幼儿分成两组。

2.教师:小朋友,这里有几个神秘盒,每个盒子里有几张卡片,卡片上画着许多服饰宝宝。如果你想和这些服饰宝宝做游戏,你必须说出密码,才能请出它们。密码是一串数字,老师出示数字,请小朋友念出来。念得又快又好的一组就可以打开神秘盒,与服饰宝宝一起做游戏。

教师出示密码,看看哪个组念得最快最好。

二.神秘盒:口算练习。

1.教师请念密码最好的一组上来打开神秘盒,抽一张卡片,根据图的意思做加法。

2.教师请其他组的幼儿轮流上来进行口算练习。

三.游戏:击鼓传卡片。

四.连连看:将幼儿操作幼儿用书《连连看看》,将数目相同的东西用线连起来。

时装秀。

活动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服饰。

2.乐于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愿意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时装秀》。

2.收集废旧材料,比如塑料袋,盒子报纸,挂历,碎布等双面胶。

3.教师自备的背景音乐,录音机。

活动流程:

一.说一说:时装表演。

1.教师:你们看过时装表演吗?你知道模特身上的衣服怎么样?

2.教师出示时装表演的图片及杂志,让幼儿观赏并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3.教师:你们想不想当时装设计师和时装模特,自己来设计衣服并秀一秀?

二.看一看:废旧材料。

1.幼儿看一看书上《时装秀》,说这些时装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2.教师出示各种废旧材料让幼儿看,并说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3.教师:这些材料必须是干净的无毒无害的,否则有细菌让人生病。

4.引导幼儿开动脑筋用废旧材料可以设计成什么样的服装。

三.做一做:时装。

1幼儿可以自由选材料设计作出漂亮的衣服。

2教师巡回指导。

四秀一秀:时装秀。

1幼儿穿上自己设计的时装,向大家自己时装的名称,做的材料特点,

2,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己表演。

唐装。

活动目标:

1.了解唐装及其式样特点。

2.学习剪团花,并能用团花装饰衣服。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唐装》《团花》。

2.彩纸,剪刀。

活动流程:

一.欣赏唐装。

1.教师:中国有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着装,叫唐装,现在有很多中国人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也还穿这种服装。我们看唐装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看幼儿用书《唐装》,的样子。

二.了解团花的特点及剪贴方法:

1.教师:唐装上有一种图案就是团花。

2.教师:你们猜一猜团花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团花》,引导幼儿理解团花纹样的变化。

4.教师示范团花的折剪方法。

5.幼儿看幼儿用书《团花》,自己选择彩纸尝试剪团花。

三.试一试,贴团花,

1.教师做示范贴团花。

2.幼儿操作尝试贴团花。

美丽的花裙子。

活动目标:

1.学习画装饰图案装饰裙子。

2.训练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裙子》,幼儿绘画《美丽的花裙子》。

2.花裙子范例作品,油画棒,纸张。

活动流程:

一.看一看。

1.幼儿操作幼儿用书《裙子》,欣赏裙子,教师引导幼儿仔细看看并说说裙子的颜色和装饰花纹。

2.幼儿认读词组裙子。

二.教师示范。

1.教师出示范例作品,示范两种不同的装饰花纹的画法。

2.教师示范散点花纹样。

3.教师示范连缀花纹样。

三.画一画:美丽的花裙子。

1,幼儿操作绘画《美丽的花裙子》。

2,幼儿相互交流,欣赏并分享彼此的作品。

做衣服。

游子吟。

活动目标:

1.乐意欣赏古诗《游子吟》。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之情。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游子吟》,录音磁带配乐古诗《游子吟》。

活动流程:

一.听古诗《游子吟》。

1.教师:今天,我给你们播放一首与以前你们听过的不一样的诗,这是许多年以前一位诗人写的。

2.教师播放录音磁带配乐古诗《游子吟》,连播放两遍。幼儿边听边翻阅幼儿用书《游子吟》。

3.讨论。

二.欣赏古诗《游子吟》。

1.教师给幼儿解释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2.让幼儿再听一遍古诗《游子吟》的录音。

3.请个别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古诗《游子吟》。

三.教师:你们看到过妈妈为你缝衣服吗?她是怎样缝的?妈妈辛苦吗?

四.教师:听了这首古诗后,你们觉得应该怎样报答妈妈对你的关心。

五.读古诗《游子吟》。

我会缝衣服。

活动目标:

1.欣赏,学唱歌曲〈〈缝衣裳〉〉,并尝试表演〈〈缝衣裳〉〉。

2.发挥想像力,创作各种毛线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缝衣裳〉〉〈〈毛线画〉〉录音磁带歌曲〈〈缝衣裳〉〉。

2.幼儿人手一根针线,剪刀,胶水,白色硬纸板。

活动流程:

一.复习古诗〈〈游子吟〉〉。

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游子吟〉〉,再次倾听古诗〈〈游子吟〉〉。

二.学唱歌曲〈〈缝衣裳〉〉。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歌曲〈〈缝衣裳〉〉,幼儿欣赏。

2.幼儿跟着老师学习歌词,并学唱歌曲〈〈缝衣裳〉〉。

三.歌表演:大家一起缝衣服。

1老师示范穿针和缝衣服,幼儿观察动作。

2.幼儿模仿动手缝。

四.做一做:毛线画。

五将幼儿的毛线画作品贴在墙上,大家一起来欣赏。

我是服装商标设计师。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服装商标。

2.能在同伴面前用清晰,流畅的语言介绍自己设计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幼儿绘画〈〈服装商标〉〉。

2.请幼儿收集有关服装方面的报刊,图片等带来幼儿园。

3.彩笔,白纸,剪刀,胶水。

4.各种废旧挂历纸,报纸,碎布,塑料袋等材料。

活动流程:

一.制作服装杂志。

1.将幼儿收集的有关服装方面的报刊,图片拿出来。

2.师生共同将材料分类剪贴供大家观赏。

二.说一说:我知道的服装商标。

1.请幼儿说说自己知道的商标名称。

2.请幼儿把自己喜欢的商标的图案模仿画下来。

三.做一做,我的设计的新商标。

1.请幼儿操作幼儿画〈〈服装商标〉〉。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商标的优点。

3.评选优秀商标。

包给妈妈做的手提包。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手提包的样式。

2能给妈妈设计和制作手提包,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手提包、幼儿手工小小手提包。

2.教师自备几个手提包。

3.彩纸等装饰材料,彩笔,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各种各样的包。

1.请幼儿回忆并说说妈妈手提包的形状、颜色、大小、样式及功能。

3.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手提包〉〉,了解各种手提包的样式、制作材料等。

4.幼儿学习认识词语:手提包。

二、试一试:我来装饰手提包。

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发一个手提包,商量对手提包进行装饰。

2.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装饰的手提包。

3.幼儿一起评选出装饰得最漂亮的一个手提包。

三、做一做:我为妈妈做一个手提包。

1.教师:今天我们也来给自己的妈妈做一个漂亮的手提包吧!

2.幼儿操作幼儿手工〈〈小小手提包〉〉,为妈妈制作一个漂亮的手提包。

3.作品欣赏。

送给蛤蟆的礼物。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送给蛤蟆的礼物〉〉的内容。

2.懂得友谊不在与礼物的大小,发自内心的祝福就是最好的礼物。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送给蛤蟆的礼物〉〉。

2.青蛙、蛤蟆的头饰或胸饰若干个;小的纸制衣服、背心、帽子、手绢若干。

3.教师自备一段轻柔的背景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听讲故事〈〈送给蛤蟆的礼物〉〉。

2.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

教师:蛤蟆收到的只是一块手帕,为什么还是那么高兴?

4.教师小结:友谊不在于礼物的大小,而是发自内心的祝福就是最好的礼物。

二、看图讲故事〈〈送给蛤蟆的礼物〉〉。

1.幼儿一边翻阅幼儿用书〈〈送给蛤蟆的礼物〉〉,一边听教师再次讲故事。

2.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送给蛤蟆的`礼物〉〉。

3.幼儿认读汉字词语“背心”“帽子”“手绢”。

三、角色游戏:送给蛤蟆的礼物。

理纽扣。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纽扣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

2.获取10以内数的组成的经验。

活动准备。

各式各样的纽扣,如两眼扣、四眼扣、圆形扣、方形扣、花形扣等。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纽扣。

1.教师:今天来了好多纽扣宝宝,我们看看他们都长什么样子?

2.教师出示各种纽扣,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扣眼的多少等几方面进行观察,并说一说纽扣的特征。

二、给纽扣分类。

1.引导幼儿观察纽扣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2.教师说出分类的要求,如按大小、颜色、厚薄、形状、用处、扣眼的多少等进行分类。

三、游戏:猜猜纽扣的数量。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2.幼儿游戏若干次。

花手帕。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纸编织的技能,能编出简单的图案。

2.能感知冷色与暖色的区别,进行简单的颜色搭配。

活动准备。

1.幼儿手工《花手帕》。

2.范例几幅:纸编花手帕;幼儿每个人自带一块花手帕。

3.各种颜色的纸条、剪有规律条纹的正方形彩纸、间道、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手帕。

幼儿拿出自己的小手帕,互相议论、欣赏,说说自己的手帕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再看看同伴手帕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范例。

1.教师出示范例纸编手帕,幼儿欣赏。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手帕的色彩和图案。

1.启发幼儿说说不同的颜色搭配,看上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比如,冷色搭配看上去很清新,暖色搭配看上去很热烈,冷暖对比搭配非常醒目等等。

三、教师示范编织。

1.选出两张正方形彩纸。

2.剪出彩纸条,在正方纸上一上一下编织,下一条编时与第一条错开,即一上一下编,如此编下去,只到编满。

3.编完后把纸条的两端折向画面背后,用胶水贴好。

四、编织纸手帕。

1.幼儿操作幼儿手工《花手帕》,自由编织纸手帕,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提示幼儿做穿编时动作要轻,要避免把纸条撕破。每编一条就要向上推紧,不留空隙,这样编织出来的效果才会比较好。

3.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石头、剪子、布。

活动目标。

1.练习跨大步。

2.乐于参与游戏,体会自由结伴游戏的快乐。

3.能协商游戏规则,并自行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场地:选择室外较宽敞的地方。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石头、剪子、布”。

2.教师介绍“石头、剪子、布”的含义和动作要领。

3.幼儿自由练习石头、剪子、布三种动作。

二、游戏:石头、剪刀、布。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在说到“布”字时,两人同时按规定站好姿势,没站好的为犯规,另一个人可以向前跨步,步数也在游戏前商量好。

3.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

4.熟悉游戏之后,可以4人玩,两人一组,每组一人跳,一人跨步,第二遍时两人交换。

樟脑球跑到哪去了。

活动目标。

1.知道蛀虫会蛀坏毛衣。

2.了解樟脑球的特性和功能。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谁咬坏了毛衣》《樟脑球跑到哪去了》。

2.樟脑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说一说:谁咬坏了毛衣。

2.听讲故事《谁咬坏了毛衣》。幼儿一边翻阅幼儿用书《谁咬坏了毛衣》,一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3.讨论。

教师:究竟是谁咬坏了丽丽的卖艺?教师引导幼儿用排除老鼠、苍蝇、蚊子等。

4.幼儿认读词语“毛衣”。

二、听故事《樟脑球跑到哪去了》。

1.摸一摸、闻一闻。

教师:原来,丽丽的毛衣是给小蛀虫咬坏的。

教师:一种白色的小球会帮助我们,它叫樟脑球。

教师给每组一个樟脑球,请幼儿摸一摸,闻一闻,并说一说樟脑球的气味。

2.幼儿一边阅读幼儿用书《樟脑球跑到哪去了》,一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照镜子。

活动目标。

1.会唱歌曲《照镜子》。

2.能根据同伴的动作,准确地做出相应的镜像动作。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歌曲《照镜子》。

2.落地镜(或其他镜子)。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镜子的用处。

教师让幼儿观察镜子,让幼儿说说镜子有什么用处。

教师总结:镜子能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的脸是不是干净,衣服是不是整齐。

二、游戏:请你跟我做一做。

1.教师请幼儿围坐一圈,在《照镜子》的音乐中,带领幼儿做各种动作。

2.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照落地镜,活动身体的其他部位,初步体会镜像动作的特点。

三、学唱歌曲《照镜子》。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歌曲《照镜子》,幼儿完整地倾听歌曲一遍。

2.教师:歌曲中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哪几句是重复的?

幼儿跟老师一起学念歌词。

3.教师请一位幼儿做镜中人,与自己配合示范镜像动作。

4.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镜中人,你唱一句,要求两组幼儿演唱时衔接连贯。

四、游戏:我是你的穿衣镜。

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

2.幼儿相互交换角色,反复进行游戏。

3.在音乐中,请幼儿集中注意,依次一个接一个地做“镜像传接”的游戏。

穿衣镜是好朋友。

活动目标。

1.知道经常照镜子是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2.理解故事《穿衣镜是好朋友》中有关穿衣服的镜像现象。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穿衣镜是好朋友》、录音磁带歌曲《照镜子》。

2.穿衣镜(或其他镜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照镜子》。

在《照镜子》的音乐中,教师带领幼儿复习演唱歌曲《照镜子》,并做个种动作。

二、欣赏故事《穿衣镜是好朋友》。

1.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穿衣镜是好朋友》。

2.讨论。

3.教师总结。

三、试一试。

冬装大集合。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冬装类型,能大胆设计冬装。

2.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获得有关信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冬装》、幼儿绘画《我设计的冬装》。

2.请幼儿穿一套自己最喜欢的冬装来幼儿园。

3.一段旋律欢快的音乐、录音机;多种夏装和冬装的图片、彩笔。

活动过程。

一、冬装展示会。

1.教师:冬天到了,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换上自己最喜欢的冬装,现在我们就开一个冬装展示会,大家都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冬装吧。

2.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分组展示自己的冬装。

二、比一比,说一说:夏装和冬装的不同。

2.教师小结。

三、小调查:各种各样的冬装。

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组的小朋友中穿长袖的有几个,穿毛衣的有几个人,穿裤子的有几人,穿外套的有几人。

2.各组幼儿互相交流结果,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四、画一画:我设计的冬装。

1.幼儿操作幼儿绘画《我设计的冬装》。

泡泡、漂漂、晾起来。

活动目标。

1.知道肥皂、洗衣粉的作用,了解洗衣服的方法步骤。

2.能保持清洁,知道要讲卫生、爱干净。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泡泡、漂漂、晾起来》、幼儿绘画《晾衣服》。

2.脏的小手帕,肥皂、洗衣粉等若干,水,盆;洗衣粉广告画面。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干净衣服。

1.教师请幼儿看看各自的衣服是否干净。

2.幼儿自由发言。

二洗衣服的材料:洗衣粉、肥皂。

1.教师出示洗衣粉、肥皂的广告,请幼儿说说洗衣粉、肥皂的功能。

2.幼儿发挥想象力,即兴创编洗衣粉的广告词。

3.幼儿用肥皂水吹泡泡。

三想一想:怎么样洗衣服。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妈妈在家里是如何洗衣服的。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泡泡、漂漂、晾起来》,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正确的清洗顺序和方法。

四、做一做。

幼儿分组操作清洗小手帕,分享劳动快乐。

洗手绢。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洗手绢》,并能尝试动作表演。

2。训练腿部屈伸技能与手脚配合的协调性。

3。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歌曲《洗手绢》,幼儿用书《洗手绢》。

2。幼儿人手一块手绢,在日常生活中有洗手绢的经验。

3。幼儿事先学唱过歌曲《洗手绢》。

活动过程。

一、演一演:洗手绢。

1。教师:今天我们就要学唱一首歌曲,名字叫做《洗手绢》。

2。请几个幼儿模仿洗手绢的动作。

二、欣赏歌曲《洗手绢》。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歌曲《洗手绢》,幼儿边看幼儿用书《洗手绢》边欣赏歌曲《洗手绢》。

2。幼儿看幼儿用书《洗手绢》。

3。让幼儿复习认读词语“手绢”。

4。理解内容后幼儿轻声学唱歌曲《洗手绢》。

三、动作表演:洗手绢。

1。教师示范跟随歌曲录音《洗走卷做动作表演。

2。幼儿跟随教师边唱歌曲《洗手绢》边做动作。

3。鼓励幼儿自己边唱歌边表演,在感受音乐情绪的同时,感受劳动过程的愉悦。

四、游戏:丢手绢。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Lesson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教材分析。

1、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新教材突出了功能和结构的有机结合。新教材非常注重话题,达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新型素质教育观,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突出了话题结构、功能、实际运用三个方面的结合。让每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便于学生灵活运用。

2、倡导“任务型”教学,强调课堂上师生互动。

本教材共15单元,分二个学期教学。按要求,第一学期为1—10单元,第二学期为11—15单元。课本增加了读写训练的比重,以便于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其内容主要反映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课本设计了中外学生同校学习的情景,便于介绍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题材范围更广,除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还反映了学生的校外活动、劳动、卫生保健、体育运动、节日、尊师爱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6人,绝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回答问题不积极。受学习态度、风气的影响,刻苦学习之风渐渐稀薄,轻浮之风开始产生,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少数优生优势不明显,差生面较广,培尖补差任务重。总的来说,本班的英语教学具有挑战性,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四、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通过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教材为载体,密切结合教材,在课堂上努力创设各种情景夯实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及想象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教学措施。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7、充分利用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严格要求学生抓好落实,强化所学,力争让每位学生皆有所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二英语第二册Lesson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细致观察、大胆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可安排2课时进行。

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一盒积木;课文的插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识字。

1、出示左上图。

(1)猜一猜。

师述:这三幅图里,分别藏着一个汉字,你能找出来吗?(相机出示:人从众)。

表扬猜出“众”的小朋友,并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2)找一找。

这三个字有好多朋友,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找朋友。

(相机出示:工人跟从群众)。

(3)读一读。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4)比一比。

小朋友的眼睛可亮了!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众”这两个字是由“人”累加起来的)。

二、游戏诵读,理解儿歌。

过渡:有一位会写诗的叔叔把这三个字合在一起写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习。(相机出示儿歌: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创设游戏情境,深入理解儿歌。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

比一比,哪一组搭得最漂亮?

(2)谈体会,明道理。

a、这一组搭的积木可漂亮啦!请你们来谈谈成功的体会。

b、这一组搭的积木倒塌了,你们失败了,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听歌曲,感悟读。

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成功。这就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4)揭课题,指导读。

刚才我们学习了《识字7》左半部分的内容。(板书:识字7)。

a、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读一读。

b、小组推荐学生朗读,注重评价。

c、全班一起朗读。

三、探究合作,学习新知。

1、小组合作学习。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字、新词,学习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左边的课文,老师要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看看图、识识字、读读词或其他方法来学习。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已读懂的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教师巡回了解,点拨指导)。

2、大组交流成果。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介绍一下你读懂了什么?

四、比较小结,拓展延伸。

1、比一比。

(1)男、女小朋友分别读这两首儿歌。

(2)比一比,从这两首儿歌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这两首儿歌讲了同一个道路,那就是团结力量大)。

2、说一说。

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回忆童话、寓言故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3、读一读。

带着自己的体会、感受,一起把课文读一遍。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黄变成金单丝条众群。

2、认读生字。

3、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有什么好方法。

4、自学笔顺图,在书上描红。

5、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6、《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上课》教案

1、在看看、说说、学学中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2、情境迁移,进行地震自救演练。

1、幼儿安全绘本《地震自救》ppt图片、相关地震自救的现实照片。

2、地震博士图卡。

3、模拟地震的声音磁带、录音机。

一、认识、了解地震:

1、师幼共同讨论:“你们知道去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吗?”

3、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地震确实很可怕,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对策?

二、学习地震自救基本常识:

英语课文Lesson

创意说明:从写作特点角度切入,引领学生完整地感悟课文内容,散步教案。

教学步骤:

一、感悟“大词小用”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课堂讨论。教师着重点拨“一霎时,我感到了重大的责任”。

4.由“重大的责任”到“分歧”,到“决定”,到“整个世界”,引导学生理解“大词小用”的特点,并请同学们仔细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二、感悟“小题大做”

1.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请同学们注意体会“散步”的小和大。

2.提问思考:根据课文内容,续写“一次散步,事情虽小,意义不小,因为……”这个句子。

3.课堂发言。教师着重点拨作者所表达的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以及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乃至于一个国家内在的相似和相通之处。

三、感悟“蕴藉之美”

1.跳读课文,请同学们画出自己所喜爱的语句。

2.指导品读,教师先作示范,然后让同学们按要求自由品读。如:第二段“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写出了母亲的老迈。“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既写出了“我”的诚恳、孝敬,也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顺从。这些语句,在看似不经意的叙述中,显现了人物个性独具的情态。

3.自由品读,小组、全班讨论交流。

[资料整合平台]。

1.背景资料(见《教师用书》)。

2.扩读材料。

散步的艺术。

亨利·梭罗。

我崇尚自然,一生追随自然的轨迹,教案《散步教案》。现在,我将以人的身份,用最朴实、简洁的方式说出它的深奥含义:“人,是自然的居民,而不是社会的一员。”我更要强调,自然的本质是绝对的自由与狂野,正相对于文化的礼俗教化。

我用这么强烈的方式表达,并不表示我是自然的偏执狂,我的用意是凸现我想阐述的主题。因为,文明这个不自然的东西,已经有太多的人关照,包括政府官员、学校委员会,以及文明社会的每一个人。

在我的生命中,除了少数一两个例外,我很少遇到有人懂得“行走的艺术”,更精确地说,是“散步的艺术”。

漫步这个词,意味深长。中世纪时,闲散的.人在乡野之间游走,并且以前往圣境之名,请求布施。而作一趟圣地之旅,孩子们会欢呼来了一个圣境行者,一个漫步者,一个圣地之行者。

其实,他们从未如他们自称的“走访圣地”,而只是一群浪荡子和流浪者。可是,耐人寻味的是,真正到圣地的,却往往是漫步者。另外一种对漫步的解释,有人认为出自圣地这个词,即没有故乡、没有家园。因此,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意味着没有特定的住所,处处皆可为家,这就是漫步的深奥含义。

总是呆坐在家不外出走动的人,不可能是伟大的飘泊者。不过,漫步者却像是一条蜿蜒百折、四处流淌的河流,河水总是不舍昼夜,渴望找到通往海洋的最短路径。

我偏爱第一种说法,那可能比较接近事实。因为,每个脚步都是一种征伐,都是我们内在的彼得隐土的召唤,召唤我们勇往直前寻找圣地,并从那异教徒的手中将它复兴。

真的,我们只是信心薄弱的远征者,就算只是一趟步行,怎么说也称不上是坚韧不拔、永不止息的伟大志士。我们的长征只是一趟旅行,太阳下山时,我们又将回到原先启程的炉火边。步行的一半,只是踩着我们先前的脚步。

我们应该走最短的捷径,凭着这股壮美的探险精神,永不回头,并且将“永恒之心”送回我们荒败的王国。如果你已经有心理准备,将离开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远远的,永不再与他们相会;如果你已清偿所有的债务,安顿好所有的事情,完全地自由了,那么你可以开始一趟步行之旅了。

我是个“生命的步行者”。每次,我和同伴都会想象自己是个未被文明污染的处女地国王,或者想象自己是古代社会里那种“既非骑士也非侠客,既不是行礼者也不是驾驶者”的步行旅人,我相信,这是一个更久远、更古老、更光荣的阶级。骑士、侠客和英雄曾经是属于“骑乘者”的阶级,现在似乎是等同于或者接近于“步行者”,即是说,不是武士,而是游侠。他是某种第四阶级,远在教堂、国家与人民之外。(选自《流行哲理小品》,珠海出版社2001年4月版)。

本文可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引导学生理解“散步”的不同含义。

Lesson

念奴娇。

作者:黄人杰朝代:宋体裁:词西湖胜绝,有栖云楼观,蟠空丘壑。玉鉴光中天不老,人在蓬壶行乐。画舫藏春,垂杨系马,幽处笙箫作。京华狂客,也忘身世飘泊。行时载酒寻芳,湖湾堤曲,放浪红尘脚。借景留欢排日醉,不负莺花盟约。忍缓东风,耐烦迟日,休恁匆匆著。温存桃李,莫教一顿开却。

上课活动教案

1、通过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愉快地感知、理解诗歌的有趣内容,并能初步跟念诗歌。

2、能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动脑筋,学习仿编诗歌,初步感知事物间的对应关系。

3、重点感知字词:吹泡泡、泡泡、鸡蛋、苹果、星星、乌云。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1、与诗歌对应的图片一套:母鸡和鸡蛋、苹果和果树、月亮和星星、乌云和雨点。

2、小蝌蚪、花朵、白云、贝壳、树叶、汽车等图片若干和他桃子图片一张,反面写上“泡泡”,与幼儿人数相等。

3、字卡:吹泡泡、泡泡、鸡蛋、苹果、星星、乌云。

一、吹泡泡。

1、听着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体验快乐情绪。

2、教师:我们吹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幼儿:圆圆的,有大,有小)。

二、出示图片,学习诗歌。

1、出示鸡蛋。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泡泡?(出示字卡“鸡蛋”)。

(2)鸡蛋会是谁吹的泡泡?为什么?请你们听一听(教师示范念)。

幼儿回答后集体学念。

2、出示苹果。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泡泡?(出示字卡“苹果”)。

(2)苹果又是谁吹的泡泡?

(3)为什么说苹果是果树吹的.泡泡?(教师示范念)。

幼儿集体学念。

3、同时出示星星和乌云。

教师提问:看一看,它们又是谁吹的泡泡?(出示字卡“星星”和“乌云”)为什么?

引导幼儿围绕两个问题同时回答,幼儿学念诗歌最后两句。

4、完整学念诗歌。

(1)教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泡泡,如果你们知道是谁吹的就一起告诉我好吗?(教师再次出示“苹果”、“鸡蛋”、“星星”、“雨点”的图片)。

(2)教师:哇!这么多可爱的泡泡连起来就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题目叫《吹泡泡》(出示字卡“吹泡泡”,并请幼儿学念题目)。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歌吧!

三、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2、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泡泡,请你们去找一找,找到之后轻轻的坐回自己的位置。看看你找到的是什么泡泡?(幼儿自由选择周围的“泡泡”,如:小蝌蚪、花朵、白云、贝壳、树叶等,人手一份。)请拿到同一种“泡泡”的好朋友坐到一起。

3、这些泡泡是谁吹的呢?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讨论讨论。(启发幼儿仿编诗歌,如:小蝌蚪是青蛙妈妈吹得泡泡;花朵是土地吹的泡泡;白云是蓝天吹的泡泡等。)。

4、请拿同一种“泡泡”的小朋友一起将仿编的诗歌念给大家听,集体编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四、到户外继续找“泡泡”

教师: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还有哪些泡泡,再来想一想它们又是谁吹出来的,好吗?

Unit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葬礼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所在的位子;搜集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激趣。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28课,请齐读课题。

2、什么是葬礼呢?(为死者举行安葬的仪式。)。

3、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怎样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等等问题)。

4、你们想了解这些问题,老师也想了解。但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学习这样的课文就要同学们运用掌握的读书方法来学习了。看看你们以往总结的学习方法,读一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就用这些学习方法来自学28课吧!如有什么问题需要与同学讨论的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课堂交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主要写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举世闻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2)大瀑布发生变化前是什么景象呢?指名回答。这样的景象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结合板书:雄伟壮观)。

(3)我们读读四五自然段体会一下这世界闻名的让巴西和巴拉圭人民引以自豪的大瀑布的雄伟壮观的景象吧!(自读,齐读,指名读)。

(5)请读一读8自然段吧!

(7)指名小结大瀑布发生变化的原因。(结合板书:水源大减,水资源浪费,水土大量流失)。

(8)同学们,知道了大瀑布因为河流水源大减,水资源浪费,水土大量流失,造成了这样大的变化。科学家们预测,如果不挽救大瀑布,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听到这样的消息,你想到些什么呢?(要挽救大瀑布,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等)。

(9)是的,要挽救大瀑布啊!更要保护生态环境。我们看人们是怎样做的呢?(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大瀑布脚下。模仿当地印地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巴西总统也投身到这一行动中,特意穿上了葬礼专用的黑礼服主持这个为瀑布举行的特别的葬礼。)。

(10)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为这个闻名于世的大瀑布举行葬礼呢?(他为这个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赶惋惜和遗憾。因为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

(11)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活动是为什么呢?(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悲剧不再重演!结合板书:保护生态平衡、爱护地球)。

(12)同学们,如果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三、总结。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给巴西和巴拉圭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吧!

四、扩展。

1、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份资料,同学们听听好吗?(读资料)同学们听了有何感想?

2、你们课前也搜集了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我们交流一下。

3、同学们,老师建议你们把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办成小报,张贴在墙上做宣传。

4、作为小学生你怎样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呢?

板书设计:

前:雄伟壮观。

变化原因。

后:逐渐枯竭。

保护环境。

爱护地球。

课后记:

[28*大瀑布的葬礼(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Lesson

念奴娇。

作者:黄谈朝代:宋体裁:词午风清暑,过西湖隐约,曾游堤路。云径烟扉人境绝,真是珠宫玄圃。倦倚阑干,笑呼艇子,同入荷花去。一杯相属,恍然身在何许。休怪梦入巫云,凌波罗袜,我在迷湘浦。缥缈惊鸿飞燕举,却怨严城钟鼓。百斛明珠,千金骏马,豪气今犹故。归来清晓,幅巾犹带香露。

Lesson

念奴娇。

作者:黄人杰朝代:宋体裁:词山光堂下,恰催花雨过,韶华将半。蝶舞回风莺度曲,暖响笙箫庭院。泥轼仙翁,当时此夕,正梦投怀燕。紫髯黄发,到今如此清健。岂但风月平分,海沂千里,流得欢声遍。屈宋江山,还助说,莫惜金荷频卷。问寿何如,凤池三到,却放壶天晚。赤松应待,挂冠归伴萧散。

Unit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谢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壑()琊()潺()酿()。

僧()辄(。

[4][5][6]。

Lesson

念奴娇。

作者:谢懋朝代:宋体裁:词霁天湛碧。正新凉风露,冰壶清彻。河汉无声光练练,涌处银蟾孤绝。岩桂香飘,井梧影转,冷浸官袍洁。西厢往事,一帘清梦凄切。肠断楚峡云归,尊前无绪,知有愁如发。此夕常娥应也恨,冷落琼楼金阕。禁漏迢迢,边鸿杳杳,幽意凭谁决。阑干星斗,落梅三弄初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