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人生读后感(实用20篇)

时间:2023-12-13 11:49:14 作者:翰墨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思考和总结的一种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优秀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欣赏。

《人生》读后感

不满足,是抱怨的开端,说到底其实是我们在不断强调我们不想要的人或事物,细想想对一切抱怨的事物我们无能为力改变,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持续在心底徘徊。我们何不停止抱怨,让我们的思绪控制语言,语言可以造成行为,行为可以成就习惯,用习惯来决定自己的人生。

这些都是抱怨的对象。其实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放下挫折和不满去寻找和追求新目标的一种衔接方式。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都有自己的快乐与忧愁,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与幸福。你面对着这一切,抱怨也好、埋怨也罢,日子总要过下去的。

正如书中的一个小例子:有个头痛病的年轻人,他每晚下班后,都会对他的妻子说自己这一整天头有多痛。后来他明白了,这样其实无法消除、或者是减缓头痛,便决定不讲了,让自己渐渐免除抱怨。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头痛的问题了。

说到这里,不防想想我们自己。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却是截然不同的。你再抱怨,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只会增加你周围每个人的痛苦。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不抱怨,在不抱怨的过程中,减缓痛苦、增进健康、创造圆满的关系、拥有更好的工作、变得更平静喜乐。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业会更加成功,你的人生会更加美好。

抱怨的人是不快乐的,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却需要意志力。所以,让我们向“抱怨”开战吧!在工作中、在困难面前,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的难题和挑战,我们发出抱怨和不满的声音能够解决问题吗?互相抱怨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消极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将抱怨的精力用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就让我们从这时候开始改变自己的言语、改变思维、停止抱怨,在好事发生时表达感激,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让所有人的未来更美好!

《人生》读后感

“当爱面对现实”--这是我读完路遥先生的《人生》后,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如果现实是一片海,高加林(以下简称“高”和刘巧珍(以下简称“刘”)曾经同在海的此岸,而黄亚萍(以下简称“黄”)和张克南(以下简称“张”)在海的彼岸,这两对人在他们的世界里书写着爱的篇章。但随着对现实的跨越,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发生着激烈的变化。

当爱第一次面对现实,高选择了刘,黄选择了张,尽管高与黄之间曾有过懵懂的情感,但现实的鸿沟最终让他们去面对眼前的爱情。转折点出现在高的叔叔复员归来,使得高有了到县里去工作的机会,也正是客观条件的变化,为高与黄再续前缘铺平了道路,由此展开了高在刘与黄之间感情的碰撞。高所面临的并不是两个人的幸福,而是关乎四个人的未来。

当爱第二次面对现实,高经过心理斗争,选择了黄。从此进入了四个人复杂的情感纠葛。高与黄的牵手,似乎是体现了八十年代青年勇敢追逐真爱,尊重个人情感。但这些是建立在背信弃义和刘与张痛苦的基础上,所以他们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当爱第三次面对现实,高丢了县里的工作,而黄因为爱情并没有随他回农村。可见,黄对高的爱是有现实前提的。但此时的刘已经在高离去后心灰意冷,嫁给了她并不爱的马栓,一个一直深爱着她的老实的农村小伙子。而高不得不又再次面对感情和生活的泥淖。

小说的结尾,刘巧珍的爱再次照亮了灰色的现实。她求高明楼,能再让高加林教书。可以说,刘的农村姑娘那种执著的爱和黄因现实而变的自私的爱,是本篇小说所要呈现给我们的两种不同环境下成长的人对爱情不同的理念。

读完本篇小说,很多人都为高加林的选择感到惋惜,对他没有和刘巧珍成就郎才女貌的传统婚姻结局而惋惜。但我想说,这就是现实,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每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冷静。看清楚真正对你付出真心的那个人,不要在虚名的覆盖下模糊了双眼。

黄亚萍可以背叛张克南,难道就不会放弃你高加林吗?

人生读后感

院子里高楼的一角天空上一只风筝在飞,儿子坐在旁边安静地写着作业,洗衣机在工作,发出有节奏的嗡嗡声,我开始写我的文章。我是一个老师,一个语文老师,我从来不觉得语文课必须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语文课上我经常跟我的学生们开玩笑。例如有一次教他们写字的时候,我说:“同学们,古人有这么一个说法啊——字如其人,意思是写字漂亮的人,她人也一定是长得好看的,比如说我,我的字就和我的人一样漂亮啊!”这时候旁边一个不太大的声音传过来了:“杨老师,你觉得你长得漂亮吗?”我果断地回答:“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是因为可爱而漂亮的。”顿时,笑声掩盖了一切。语文课上我也经常跟我的学生们天马行空。有一次,不知怎么的谈到头发的问题了,一个同学突然问道:“杨老师,你怎么都不留长头发的呢?”我回答:“这你就不知道了,没有特别的实力和极大的自信的女人,一般是不敢留短头发的。我给你说说看啊,比如以前的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比如超实力唱将韩红、比如一线影星孙俪,比如文化名人于丹······”这次他们没笑了,一脸信服的望着我。

是的,于丹,今天我要说的就是于丹以及于丹的《趣品人生》这本书。

到我们这个年龄,看书已经不抱着什么目的性了,不会刻意去选什么提升自己知识技能的、更新自己教育理念的、或者是大家都觉着怎么样怎么样的书,看书也属于随缘了。有时候遇到一本书,读起来觉得有些艰难,实在读不下去了,那就不勉强,先放在那里冷着;有时候遇到一本书,读起来觉得不太符合自己的风格,那就简单的读一读,不去做太多深入的思考;但有时候遇到一本书,你就觉得像遇到了知音,读着读着你好像能看见自己,读着读着你好像与书中的意境似曾相识,读着读着生活中的那些人和事便都到心里来了,读着读着你便会觉得心已动、身已远。于丹的这本《趣品人生》就是给我很多美妙感觉的一本书。

先说说于丹书中的这一杯茶。她写陆羽、写《茶经》、写山阴与山阳之处茶的不同、写携友人山顶煮茶的味、写白瓷碗中茶叶翻腾的美,写很多作家对于茶的理解和诠释——日本艺术家冈仓天心,用英语写下了著名的《茶之书》。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美’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在他看来,茶“既没有葡萄酒的倨傲自大、咖啡的顾影自怜,也没有可可那种做作的天真”。在他的眼里,茶这种源自东方草木之间的饮料是最能让心思静的。中国那位饱受争议的作家周作人先生写过一篇《喝茶》的散文,“我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好一个“十年尘梦”,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喝茶时心思才能宁静。我也是好喝茶的,我每次在电脑前面坐下来开始敲打键盘之前,总是要先去泡一杯茶,然后把脸掩在腾腾的热气里,深呼吸一口,便感觉茶之清香氤氲在我的周围,荡涤了一切琐碎。然后便可以凝心聚神,写下那些应时的或者是应心的文字。所以读到于丹的这些文字时,且不说我赞同她要诠释的那种闲来品茶慢下脚步享受人生的理念,单单就是字里行间那些细品清茶时的美好已经让我入心入骨。当然,茶品种众多,而我独爱一杯绿茶。

再来说说于丹书中这一壶酒。于丹说,酒,她既讨厌又喜欢。讨厌的是应酬的酒,这样的酒,往往醉了都不知道酒的滋味。端着为感情为态度为利益而要大口闷下去的好酒,都替那酒可惜。真正好的酒却让她喜欢,那往往是闲来无事或毫无目的之时,亲朋好友间的小酌,没有利益在酒中,杯中物才润泽了人生。今天我不说李白这样的酒仙,陶渊明这样的酒圣;也不说刘伶那样的酒痴,阮籍那样的酒瘾,我只说说我与酒的小故事。应该是前年了,《我是歌手》正在热播,一个人窝在沙发里看韩磊大叔深情演唱,那余音绕梁,那情韵悠长,真让人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啊。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听好声音,有好心情,要是还来杯红酒岂不更是美妙?过不了一会,一个电话打进来了:“老师啊,在哪里咯,需不需要我送瓶红酒来咯?”仔细一看号码,还是十年前教过的学生思哲的爸爸,我乐了。此时此刻,酒自然不是重要的,但是叙叙旧、回忆一下从前的人和事,会让人倍感亲切和温馨啊。所以,听到好歌,是种享受,找到旧友,是种缘分;遇到好酒,是种意境。

最后说说于丹书里这一张琴。琴在古代是非常高雅的东西,书中写到的与琴有关的故事很多,比如高山流水,比如对牛弹琴,比如蔡邕的焦尾琴等,这些故事不仅体现的是古人的风骨情趣,也体现了琴的风骨和韵味。《伯牙绝弦》这个故事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从你的琴音中听得懂高山,看得到流水的人何其难得,在生活中体会得到你的悲,感受得到你的喜的人,何其珍贵。我自然没有以琴会友的能力,因为我创造不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意境啊,但是我习惯于用文字记录我的生活或者是感受,于是,那些久未联系的朋友,或者现在想要了解和理解我的人,他们会有耐心到我的记录工作生活的空间里面去逛逛,去把每一篇文章看遍,每一条说说看完,或许唏嘘、或许感慨、或许赞赏、或许感同身受······然后逐渐成为那个懂我的人。

是的,就是这样,看于丹的这本书时,我和她一样知道了,茶中有岁月、酒里有人生、琴声书韵里有真情。我想,我们总归是要静下来,才能细细体味这些美好的感觉,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让心灵变得丰盈美好。

所以,此刻,院子里高楼的一角天空上一只风筝在飞,儿子坐在旁边安静地写着作业,洗衣机在工作,发出有节奏的嗡嗡声,我在写我的文章。

人生读后感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青。

《人生》是我前几个月读的一本书,路遥用他那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一个年轻小伙高加林一年的经历,他的一年可谓是起起伏伏。

高加林是一个农村的知识青年,他拥有强健的体魄,极富文采,在当地小镇上当一位人民教师。但平静的生活被村中的大队书记高明楼打破,他利用关系将自己的儿子三星代替加林当了教师,这对加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不得不回到村里当农民。但在村里,他与村里最好看却没文化的刘巧珍相爱。因为加林的当了劳动局局长的叔父回来村里,高明楼怕得罪他叔父,又靠关系将加林送到县委大院当干部,加林随后与刘巧珍道别。加林进城后不久,就与高中同学黄亚萍相遇并热恋。但由于黄亚萍之前有一个男朋友张克楠,张克的母亲为此愤愤不平,她于是举报了高加林靠关系找工作的事。加林很快就被撤职,他有回到了农村,变回原来那个一无所有的人了。

读完这本书,我心中遏制了一股愤怒的情感,加林本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普通人,但他自己却没经得起诱惑,因为一个人而背叛另一个人,到头来只是一无所有。当时中国的社会风气也不好,因为关系而得到一官半职的事情,大家都习以为常!去回望我们的一生,从小到大经历了许多挫折,也获得了许多成功。在我们的每个挫折和成功背后,我们多多少少都懂得了什么。这些挫折与成功的经历不正是加林这—生的起起伏伏吗?人的一一生不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得到经验,然后凭借这些经验换取一次次的成功,成功与失败才铸就现在的我们。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岔口,在抉择前进的方向时,要经得起诱惑,不能像加林这样迷失自我。

柳青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有些岔。道……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网络上我经常会看到一种新闻:“某官员因受贿x万被抓。”这些官员不正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受了诱惑,走错了方向,于是他们人生的很大一段时期从此就受了影响。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应是理智的,在心中建立一座灯塔,让我们在抉择时,可以明辨出哪条才是我们应走的道路。

高加林的一生是幸运的,他有一个深爱他的人刘巧珍;高加林的一生又是不幸的,他由于各种因素最终一无所有。愿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成为高加林,在生活中要经得起诱惑,做最好的自己,让诱惑不要冲破心里的大坝。

《人生》读后感

下特别的印象。有一天,(学长图书管理员,推荐一本书)我看了卡耐基的《快乐的人生》,突然感觉自己遇见了一个引路人,找到一个洞悉自然、社会、人性的牧者,让我开心的面对生活的一切,这个人就是书的作者、人类美好生活最好的导师之一:戴尔卡耐基。

《快乐的人生》是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人性的优点》的续集。不同之外在于,《人性的优点》主要告诉人们克服忧虑的一些基本原则,《快乐的人生》则更多地是指导人们如何获得快乐。

担心多于开心。特别是大一那段时间,《快乐的人生》指引着我去改变态度从而改变人生,使我受益匪浅。

人生读后感

读了何新翻译的《培根人生论》,他的语言简练典雅,行文传神机智,读起来如沐春风。里面有作者对人世的通透洞察,融合了作者的观实主义与道德理想,这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古典人文主义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但我不能说我有多喜欢这本书,因为时代进步了,就算是培根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很多观点在我们这个时代来说都是老生常谈,而且培根的观点受宗教影响很深。不过,它语言浅显,道理精辟,绝对比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书籍更能打动人。下面就是几篇给我的感触。

培根在论嫉妒的开篇中就有提到“在人类的各种情欲中,有两种最为惑人心智,这就是爱情与嫉妒。”嫉妒能创造出虚幻的意象,激发人心中强烈的欲望。培根讨论了“哪些人轻易嫉妒,那些人轻易招来嫉妒”的问题。嫉妒者往往是有某些地方比不过被嫉妒者。或许人类有这样一种倾向:人若不能从自己的优点中获取到养料,就会试图从别人的缺点中获取养料。

也就是说嫉妒者会试图破坏别人的幸福来安慰自己没有这样的幸福的缺失。嫉妒者的心理是不平衡的,他必须贬低别人的能力才华,破坏别人的幸福才能使得他的心理平衡些。其实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但我觉得有些嫉妒只是放在心里而不会采取行动。文章里面有句话挺有意思的“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闲人。”因为闲人空虚,才有时间,才有精力去嫉妒别人。培根还提到了一种容易嫉妒别人的人是经历过巨大的灾祸和磨难的人。

论美篇,是一篇关于“美”之作,“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但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人生》读后感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其实,当时年幼,学识尚浅,也不喜欢文学,看这种纯文字的书,实属是一种折磨。不过,就算那时真的坚持把书看完了,在那个懵懂的年纪,除了书中的爱情,其它的好像也吸收不到什么吧!

读这书,不论是那些曲折的故事还是略带悲情的结局,主旨都是在给年轻人一个劝诫吧:“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认识。有时读着读着,好像能从书中找到一些契合自身的描写,另一呢,随着情节的波动,会有感伤、有愤慨,个人的情绪还是会受蛮大的牵触!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的常常只有几步,有些路,一旦走错,再回首,已无归途!

人生读后感

这个学期,腾出了一些时间,看了一本卡耐基的《快乐的人生》,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仿佛看见了一缕阳光,遇见了一个引路人,找到一个洞悉自然、社会、人性的牧者,这颗一直寻找的心才开始踏上通往美好人生的旅程。这个人就是人类美好生活最好的导师之一:戴尔。卡耐基。

戴尔·卡耐基结合社会论述了自己的观点,用简单明了的理论和生动活泼的事例,详细地分析了人具有的一般性格,如何寻找快乐的人生,并且对其进行大量的分类,总结观察人类特点的方法,同时提供相应的有效策略。内容涉及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以及家庭之间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

我学着改变我自己,学会以快乐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把这作为自我提升的第一项。书中说:“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从此我逐渐学会了当改变不了环境的时候,我可以改变自已去适应环境;当改变不了事实的时候,我可以改变态度去面对事实;我改变不了过去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选择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我对生活微笑,生活也会对我微笑。从此我的心不再压抑,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困难。这是我读《快乐的人生》受益最突出的一点。卡耐基说:“能征服精神的人,强过能攻城占地”。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唯一真正需要我们改变的,只有我们脑部那架思想相机镜头的焦点。每当感到不安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只要把相机的焦距调好,一切就都好了。因为那使我发现思想对于身心两方面的控制力,我现在能够使我的思想为我所用,而不会有损于我;这样无论对于学习、工作、生活我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人总要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容易,面对失败,但不要把它当做退缩的理由;我想人之所以凌驾于其它生物之上,是因为他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能去改变一些事物,而不是永远地默默地等待灭亡。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用所拥有的一切来衡量,真正重要的课题是如何从你的损失中获利。我想这才是人需要智慧,也才显示出人的上智下愚。卡耐基先生说过:“真正的快乐不见得都是愉悦的,它多是一种胜利。”说的很对,有时候快乐发生在你身上是不幸所铸就的,它本身不值得愉悦,但却锻炼了你,使你的内心得到了充实,所以只能成一种胜利。结合生活再去回味书中的道理,更别有一番滋味。

看完这本,让我坚信快乐很简单!生活中有大把大把的快乐在等待着我们的挖掘。

《人生》读后感

对于人生,哲学的思维,是可以带领我们的生活走向更加光明的地方;对于哲学,人生的路程是修行和体会的过程。两者在我看来,密不可分。

本书作者傅佩荣,哲学系教授。最早开始认识这位学者,是在网上看到他在上海图书馆的一次讲座《活出入道的生命智慧》。记得当时他曾为一位观众解释庄子的一句话:化无用之用为大用。在我看来晦涩难懂的古话,教授却能很简单的举例说明把它解释的很清楚明了,至今记忆深刻。如果我们只把我们认为有用的东西留下,把其他认为没有用的东西丢掉,那么这个唯一有用的东西也会变得很无用。被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反而是很宽泛的,能带给我们喜悦的,虽不被人们重视却能成为大用的。虽然解释的话语只是寥寥几句,让我着实非常佩服。不愧是被哲学家称赞为:一个优秀的哲学教师的本事不在于让学生接受他的见解,看到他多么的有本事,而是让学生们收到他的思想熏陶,是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在本书中,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谈到了儒家的风格,价值观。提到儒家,我们的第一惯性思维肯定是会联系到孔孟。孔子是没有什么著作的,一般是他的学生去把他的话语整理出来,找出其中一贯的思想。但孔子一直觉得没有人理解他懂他。直到第五代孟子的出现,在写著作的时候才算是最贴近孔子的中心思想,加以自己的发挥,将其名为“仁政”。只有上面行仁政,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安乐。而孔孟的核心思想,即人文主义,人与人适当的关系。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人可以弘扬理想,却不是靠这里想来弘扬人。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必须要保持着始终的理想。并且是自愿有这样的理想,并且很自觉地冲着这个理想而去努力学习,生活。发自内心的去做一些为了理想的奋斗,这样才有意义。

在本书中,也解释到了人并不是本性善,而是本性向善等理论。正如善与恶,其实都是价值上的概念,而任何价值的呈现,都是自由选择的前提。所以在我们特别小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评价理性的思维做出选择。对于这点,性本善就无法达到。等我们长大以后,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我们会面临着善和恶两扇大门的选择,所以在我们做事情时候,很可能会至善,也可能是变恶。到此能看的出本善这一点是无法得到验证的。但是不管多么凶恶的人,他都会有善良的一面存在心底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人无完人,同样的,也没有完全恶的人。

由此可见,哲学一个看起来枯燥无味的话题,需要充满活力,思维跳跃有趣,才能将这些无味难懂的文字化做我们生活中的指引。而让人产生兴趣就需要对凡事保持好奇的态度。哲学就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然后来验证真理的过程。这些理论都结合了很多实际,浅显易懂,但却能从中捉摸出一些人生的大道理供我们参考,同时也能感受到很多作者的思维。

读过这本书后,我想我能更好的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些规划和设计。把这些哲学的思维,更加实际化的运用到平日生活中。让自己做一个很充实,有理想,有底蕴的青年,更加深刻的去体会哲学的思维。

以上便是我的读书感想。

人生读后感

《拐了弯的人生》这本书。希望能对每一个银行从业人员有所警示和启迪,从沉重的案例与痛彻心扉的忏悔当中,引以为戒,吸取这些人生教训,遵纪守法,爱岗爱家。

元月一日,县联社就召开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了《拐了弯的人生》一书,并认真思索,写出自已的感悟与心得。通过近一段时间对全文共13个经典案例的学习,书中的各位“银行员工”从光鲜的各个岗位到到阶下囚的转变,实在令人惋惜。然而他们徇私舞弊,狂敛钱财,给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造成了损害,确实让人痛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他们在自己的职位上,有的利用自己的权利或是立场不坚定进行违纪违规的活动,有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进行犯罪活动。在他们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私利,索取非法收入,收受他人财物。他们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扭曲的灵魂世界,完全丧失了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原则,丧失了自已的职业道德,他贪婪、享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背离了集体,最终走向了咎由自取的灭亡之路。要知道人生如屋,信念是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在任他们职期间,没有真正理解“权”的含义,他把国家和集体赋予的权力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看作是敛财的工具。权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它,可为国家和集体造福,可拯救苍生,用不好,则害人又害己。我们应当牢记权力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无论自已在哪个工作岗位,无论你是从事会计、信贷还是负责人,都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组织、集体的信任而给予的,要对得起组织、集体、家庭与自己。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

一、道德风险是银行内控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加强自已的法律知识的学习,需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学习。纵观案例中的人最初都有着淳朴的性格,对从事的职业有理想与抱负,拥有较强的个人能力、责任心以及开拓精神,都曾获得过各种各样的荣誉、头衔,获得过较好的业绩,个人前程是条康庄大道,幸福家庭也引人羡慕。然而是什么让头顶光环的人生之路拐了弯?其实从遵纪守法到违规违法仅在一念之差;因此,只有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加强道德水平建设的学习,才能更地防范道德风险。

二、我们应当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持自修其生,自律其行。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经常清理那些不健康的心理和需求,时刻提醒自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必须守住做人的底线。

三、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腐败现象的本质和滋生蔓延的原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牢牢掌握抓好反腐败的主动权,不被金钱、权力所迷惑,拒金钱于千里,不做权力的阶下囚。要认真学习各项《违规处理办法》、《业务经营不准》等各项文件制度,严禁触犯这些。

《人生》读后感

很早看过艺术人生参访季羡林老人的专题,明白他是位名人,但真正让我关注他,对他产生敬佩的是在去年暑假期间,我才真正的明白了他的许多故事,接触了他的一些文章,也拜读了他的《季羡林谈人生》一书,在文字不多的一节一节的小资料中,语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着人生的哲理。让人读后产生共鸣和钦佩之感。读完之后让思想得到洗理与升华。譬如,在《傻瓜》一文中,他写道: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做“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这说明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他认为: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我也就不是傻瓜。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全社会就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全社会也就会安定团结。

读季羡林的文章,只需要一盏不必太过亮的台灯,或者来一杯茉莉花茶。和着灯光的宁静与茶的清新便能够深入文字的乾坤里独享乐趣。你会发现你的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全在这本书里,书里的故事不仅仅仅是季先生的,还是每一个人的。修身、哲学、寄情、旷达。也许你不爱读书,你不爱看故事、你不会轻易理解他人的历史足迹、你不愿意相信那些用冠冕堂皇的书面语变现的文艺。但是你不能够怀疑季老真诚的态度。

读了《季羡林谈人生》,感觉很是中的,一向渴望与一位知天命以上的老者交流一番,不是平常那种与上上辈人的闲谈,而是真正谈谈人生中的许多对我来说还很懵懂浑噩的东西。而这位望九之年的老先生能把对人生的感悟分享出来,于我似久旱之甘雨,润心润肺。有些东西,在这个纷乱的世界,我们来不及沉淀,在忙碌无为中忘记思考,甚至有些人已然根本不会去思考了。但在我的内心深处一向留有一个位置,存放它们。是季先生帮我拂去了存放它们的箱子上的灰尘,重新将它开启,并确认了它们的存在与正确。季先生乐观地相信人类会到达大同之域,为此,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为推动人类发展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只要抱有这份职责感,那么个人存在的价值和好处也就找到了。

很庆幸自我在年轻的时候能够读到这样一本好书,让自我能深入思考人生。刚刚步入社会,坦认我自我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环境中因素繁杂,倘若没有自我的追求和看法,则容易随波逐流。对自我人生目标的确定与分解离不开对自我的清楚认知和对环境的深入了解,坚韧是我的长处,多思则影响我前进,这点和季老有同感,思太多则会有必须的消极影响,容易在潜意识里产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可能是由于在环境中没有获得安全感的缘故。纵横分析,结合各方面现状,摆正态度后,该简单上阵了。真正的人生不是谈出来的,是走出来的。

《人生》读后感

人生幸福是人生的乐事和人生的造化。伍春轩老师的散文集《幸福人生》是他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积古稀之年人生经验对幸福真谛的完美诠释。

人从一来到世间,就一直向往和追求幸福。幸福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上个世纪30年代初出生的伍春轩,阅世70多个春秋,他沉思、他写作、他的一切努力和拼搏都在追寻幸福,他从部队转业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93年从学校退休后,更是深爱文学、笔耕不辍,创作越丰,幸福越多。他的人生感悟是:美文相伴,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是积极的人生。教书育人,伍春轩老师对学生讲得最多的是好好学习、积极进取。他的文章写得最多的也是壮怀励志篇。有志者,事竟成。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他写的寓言《自命不凡的驴子》就是催人上进。

幸福人生是健康的人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基础。幸福人生来自修身养性。《学会乐观》《人生寡欲自得其乐》,人要有豁达乐观的心胸才能常常快乐无比。从容淡定,幸福常随。书中还有一些关于养生的文章也给人许多教益。

幸福人生是快乐人生。快乐来自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人生追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精神的太阳》《心灵的家园》等篇告诉人们要塑造高尚的灵魂,乐生要先净心乐心。什么是幸福?在作者看来,静静地读书是一种快乐,默默地写作是一种快乐,幽径漫步也是一种快乐。在尘世中,人能知足就能找到快乐、感受快乐、享受快乐。

幸福人生是奉献人生。伍春轩老师年青时当兵为国戍边奉献青春,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奉献知识的甘泉,退休后笔耕不辍奉献优美的精神食粮。人若只想索取,必生贪得之心,欲壑难填,羁绊太多,就不可能快乐。奉献的人淡泊名利,就能幸福无比。伍春轩老师对幸福的理解就是无悔的奉献。

《幸福人生》中的许多篇章是教人作文教人做人的。作者撷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从滴水中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芒。《幸福人生》是他人生智慧的凝结,也是作者对人生细细品味吐出的芳华,散发出历史文化名城钟祥兰台幽兰芬芳。读《幸福人生》可以悟出许多生活之道、为人之道、幸福之道。读透《幸福人生》,幸福就会与你常相随。

人生读后感

好书、好书我一边看手里捧着的那本书,一边不住地赞叹着。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人生哲理全知道》。它的每一个故事都能很好地培养读者的情商(eq),相信如果有一个人把这本书看完并记住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情商高的人。

我认为最有道理的是幸福不在于拥有得多,而在于计较得少。是啊,我平时也总是抱怨各种各样的事,像零花钱少阿像父母管得太严啊等等。但如果不去计较这些,反过来想:零花钱少一点,可以让我懂得节约;爸爸妈妈管得严可以让我高标准要求自己,就会更幸福。

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说过:人生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取得成功,尽量避免失败。然而,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犯许多小错误,或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停止成长的脚步。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们就能打败它们!

这本书让我受益良多,它,是一本经典好书。

《人生》读后感

第三次读《平凡的世界》,再一次走进陕西,亲吻厚重的黄土地,而这一次却在千里之外。有人读了之后,说路遥先生意淫,把一切扩大化了,认为一切太理想化了,太标榜农村出来的学生的傲气了,路遥先生来自农村,艰苦的生活给了他创作的灵感,而《平凡的世界》更多的是写了他的一些人生观,以及面对挫折的态度,放开作品本事不讲,因为任何作品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那么,就让我们去伪存真,取其精华,慢慢的吸取其营养吧!

掩卷长叹,那个沉重的年代,那块厚实的黄土地,孕育了多少英雄的儿女,生存的恶劣没有把你们打-倒,你们一直走在自尊自强的路上。

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田润生,晓霞,兰香,金波,金秀,田福军。。。。正是这些熟悉的名字占据了大脑,而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指导着我。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士兵突击中高城说“生活就是问题摞着问题”,是的,生活是艰苦的,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地位高低,每一个阶层的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也都有自己的难处,而生活就是让我们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或是成功或是失败,或是成功后的高兴或是失败后的沮丧,而不论是高兴还是沮丧,社会总在发展,人类总在进步,我们也走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路上。想一想,十年前,我们是个什么样子?而现在我们是个什么样子。在未来的十年之中我们又会是个什么样子?未来十年没人能猜到,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我们肯定会进步,会比现在先进的多。

小说中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是不断奋斗的过程。不管你家庭富裕还是贫穷,只要你具有了不断奋进,自强不息的种子,你就会摆脱贫穷就会完成自我救赎,就像古老的双水村孙少平家盖起的新窑洞,就像孙少安投资建成的新学校。年轻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你现在的位置,不是你生活的环境而是你不断要求自己进步的信念和为了实现这个信念毫不动摇的意志。

小说还告诉我们要把握住手中的爱情,要珍惜她,甚至要比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她。感动我们不只是少安夫妻也只是润叶和向前更不是少平和晓霞,而恰恰是这一群人,这一群人各自不同的爱情的轨迹,少安放弃了润叶是迫不得已而少平处在了和少安一样的位置的时候,他想到了将来或许两人不能在一起,但是,他依然信守着对爱的承诺,金波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当他再一次去寻找时,却了无踪迹,对于爱,当我们丢失后回到原地还能找回吗?找不到了,金波想疯子一样,在青海的街头高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却找不到了那个美丽的姑娘。晓霞走了,临走的时候她的脑海中留下的是少平的影子,少平回到了两人相约的地方,却孑然一身,现实很大,爱情很弱,而就因为现实强大我们就可以放弃吗?如果一个人,不因为你富裕或者贫穷,不因为你地位高低,没有理由的跟着你,牵着你的手,那会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人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而拥有这么一段美好的感情,那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如果这段感情能更加长一些的时候,我们真应该感谢上天的眷顾了。

小说还告诉我们,人活着,要好好的活着,对自己要好,对别人也要好。为什么少平走到哪里都会遇到贵人,都会有人帮忙?正因为他身上拥有了善良的种子,无论是大队书记还是矿区的师傅一家,不是说少平幸运更多的是因为你感动了身边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坏人很多但是比坏人更多的好人,初中毕业时,历史老师最后送我们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尤深,“老实人受欺一时,受益一世”读完这本书,更加深了对这句话的认识。

《人生》读后感

在当今这个社会,仍然存在着不公。有些人因贫穷而自卑,有些人因富裕而趾高气扬,只有少数人贫穷又自信,只有少数人富裕又高尚,在这少数富裕又高尚的人中,就包括被舅舅称为“小哥白尼”的本田润一。

众所周知,哥白尼是提出日新说的伟大天文学家,但本田润一怎么会和哥白尼扯上关系呢,这都要从某一天说起。

那天,小哥白尼俯视着东京银座的街道,心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他的想法让舅舅吃了一惊,因为他独立思考很多看似简单的事儿,由此被称为“小哥白尼”。

小哥白尼在中学的一段时间里,经历了一些足以改变他一生的事,比如下雪那天,小哥白尼不经意之间违背了和朋友许下的誓言,他原本以为朋友们会很记仇,或者会与他绝交,于是小哥白尼听从舅舅的话,给朋友写信表示歉意,才发现朋友们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众多使小哥白尼困惑的问题,一一被舅舅在笔记本中解答,小哥白尼也慢慢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不公之处。

“我们拥有决定自己言行的力量,因此会犯错,我们拥有决定自己言行的力量,因此能从错误中重新站起来。”这是小哥白尼舅舅在笔记本上鼓励他的一句话。

我觉得小哥白尼的舅舅不像他舅舅,更像是他的人生导师。

人生读后感

也许属于爱屋及乌,20xx年买了厚夫著《路遥传》,里面讲路遥写《人生》一个章节特别引起我的注意。路遥说:“细细想想,迄今为止,我一生中度过的最美好的日子是写《人生》初稿二十多天。……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三十年后重读《人生》,虽然巧珍的善良美丽淳朴打动读者,但她与高加林实在不般配,话题只能围绕“你家老母猪生了十二只猪娃,一只被老母猪压死了。”展开,有多少共同话语。高加林生活在80年代,如果放在今天,他那样有能力有眼光有奋斗的小伙子,一样会有光明的前程。不像那时,一个农村户口就让他一辈子只能拴在黄土地上。从这个角度看,只能说生不逢时。

一个人再大的本事,无法与时运抗争,无法抵挡政策的约束。

古语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生》读后感

于丹,她的一本《于丹趣品人生》引经据典,内容深入浅出,引起了我对人生更多的思考。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每个人会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今年,我-三十了,也到了而立之年,就不由的要问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应该做到什么”?于丹教授讲“立”要外立其身、内立其心,她教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要用一些不想要的物质换取有品质的生活,对有些事情坚决说“不”。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天学习堂局长致市县局主要负责同志的一封信中说到的:“为何守不住底线…难道市县局局长这个处科之官,真这么重要,这么值得留恋?以至于用原则来换取,用操守来得到?”。子贡曾经问孔子,我如果从政为君王治理国家需要什么,一个国家想要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孔子曰:“足兵足食民信之矣’有这三条就够了,子贡说三条不行,(说的太多了,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我非得去一条,这三样您说去什么,孔子说去兵,那咱就不要兵力了,人总得吃饭,但还得有信仰。子贡再问,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曰,去食。我们宁可不要粮食了,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失去民心,没有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进入了诚信问责年,国家的“信”字被拷问着。食品安全、出行安全、公益和社会保障机构无不被人民质疑。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很揪心。我们的“信”是什么?就是真实可信的数据。他们是我们的工作成果,的一数一字,一表一图,无不关乎国家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力。

我是城镇住户调查处的一名员,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计算着城镇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了解城镇居民家庭的基本状况。每每听到有人说:“我们的收入又被你们增长了”总不免要争辩几句,其实心里也不是滋味,难道我每天兢兢业业工作,报表上报前的加班换来的成果都要被否定?不,我们的数据都是源于科学的抽样方法和对抽选的居民一户户调查得来的,收支水平当然也是真实的。至今,我在战线已经奋战八年有余,入户时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尝到过,个中辛酸也体会过。但,我最大的感受是:真凭实据是的生命,有了它,何时何地,你都可以挺直腰杆,做个有骨气的人!

有人说:“一个人的梦想只是一个人的事而已,千万人的梦想就会成为一个现实”。让我们每个人,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为数据的真实可信多一些努力,以“信”为核心,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往前走,勇敢的往前走,在生活中不断自我磨练,为数据的真实可信,事业的大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人生》读后感

这本书,不是特感兴趣。好像是听腻了讲道理谈人生的话,不过作者引用的历史故事,或贴近生活的典型事例,有的挺有意思。

讲到不要死读书,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时候,说到了满腹诗书的梁元帝,大敌压境他还在给群臣讲做人要善良,最后惨死敌手,死之前埋怨书骗了他。

现代的故事,也多了去。大多关于职场,创业,各种为人处世。

书名中低配的人生,就是作者说的低品质的人生。不是简单以物质衡量的,而是看追求的境界。最高境界是“要体面,要尊荣,要在一定领域内要影响力”,其次是追求受人尊敬,最后是无所事事,没有目标的人生。这个划分,怎么看怎么功利,例如“尊荣”这个字眼。相反,王国维的划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教育的目的,说漂亮了,是培养孩子饱满的人格,自由的精神。说专业了,是帮助孩子,实现从以自我为中心到社会化的转变。说实在了,就是让孩子适时成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不能再是那种稍遇到一点压力,就狗急跳墙恨意丛生,拔刀子满街乱窜的那种人。

人生读后感

我推荐的这本《无命运的人生》,它是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的代表作。我选择它的原因,不仅因为它赋予了作者诺贝尔奖的荣耀,事实上,当你和活在凯尔泰斯?伊姆雷记忆中的集中营里的目光接触,透过它直面那个荒谬的世界,这,无疑是种冒险的尝试。

什么是地狱?对于《无命运的人生》的作者,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想象的。但对于一个被抛掷到所有的认知一次性地向他涌来,失去了它们本应依赖于渐次铺展的时间顺序的混沌中的人,便有了这样一种同样不可想象的东西来比喻地狱了。而这也指灭绝营火车进站后的二十分钟,当奥斯维辛最初的印象砸到每个被绑架的脖子上,惊呆的人们竟感觉不到恐惧,愤怒,绝望——剩下的只有可耻和模糊感。被强制分隔的人群,毫无察觉便穿上的囚服,重重铁丝网环抱着的营房,甚至那夜晚的漆黑吞噬不尽的半个天际的焚尸炉的焰火——一切消无声息地潜入人们的意识。也许,他们甚至没有真正理解其间的意味,但那二十分钟渐渐凹陷成了一个黑洞,撕裂开的裂隙空洞深邃,直至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它从未被填满,却劫掠、抹平了无数的人生。

如果说,《无命运的人生》的作者曾赞同或怀疑过当时的说法:只要有充裕的时间,无论怎样的生存环境,即使是监狱人们也能适应。但这是集中营,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适应的地方——你其实无事可做,除了那奇怪的等待。人们等待着,但也许未曾真正想弄清等着他们的是什么。也有人划分了这种等待的怪诞含义,他们把它叫做希望。

而这正是作者在伙伴柠檬邦迪身上感受到的。他暗地里学习后者的各种生存技巧,模仿柠檬邦迪在劳作中摆动铁锹的方式来省下每分力气,模仿他领晚餐时尽量待在后头——为了能分到锅底的厚料,模仿他无论多饿都要将半份早点留到中午……然而,我们无法判断,希望是否给集中营的生活带来了益处,正如《肖申克的救赎》里监狱中的老者说的一句台词:“希望在这儿是个危险的东西。”

但也有事情是确定无疑的,那便是正在产生的变化。起初,你毫不在意,于是当它放大到无法被遮掩时,你吃惊的目光无法从上面移开,你可怕地想到了“人形”这个名词,把全副身心专注于上面,似乎仅仅为弄明白它的含义,直至你厌恶地把这些“人”的特征塞到囚服中,再不能去瞥上一眼。这是作者看到——“确切地说是意识到”——一个家庭中所有挚爱的成员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后发现的。

他将他们的离去在脑海中制作成幻灯片,一遍遍回放着,同时也用同样的方式审视自己的变化。没有第二条选择,事物永远是忽然地冒出,太突然了,然而你不愿去回溯其间的过程,人们只是承受,面向向他们抛过来的无休止的强烈印象的喷泉——奥斯维辛的形式。

没过太久,人们便开始逃避。这儿有“三种逃逸的方式”。一种出现在早点名的时候,体现在对不上的人数上。总有人固执地抓住一个念头,盯住一个不会被发觉的角落,在意念中把自己伪装起来,不断重复强调它的安全性,最终,为了多睡一小时不惜任何代价。然而,“起床号只叫不醒那些永远不可能被叫醒的人”。他们已逃得足够远。另一种是“真正的逃”。有看上去周密不缺半点考虑的计划,有胆大的决心,但这冲往自由的翅膀只能融化在惩罚者的手里。最后一种,也正是作者采用的一种,同样称得上是固执的火花在偷偷摇曳。他们可以从你身上夺走数不清的东西,唯独有一种,最执拗,最独立,那便是独属于你的想象,或者说,透过奥斯维辛铁丝网上永远灰色的天空,转向自由的那不可磨灭的目光。

作者最喜欢让那个享有纯粹自由的自己,回到匈牙利的家中。他总惯于挑选一个平常的,完完整整的一天——起早上学的一天,太平淡了,以至于当初未觉察到这许许多多平常日子的可爱:“对于当时所有蕴藏在其中为我所错过的、我没有做对的,甚至根本没有发觉的东西,现在在集中营里,我尽了最大的可能把它们完美地修复了过来。”难以想象,支撑起作者的苦难生活的,并不是某些为人敬仰的、伟大的观念或斗争,却是一种细微地流淌的、俯拾即是的时光。原来,自由也是如此地真实过,在过去的每时每刻被不自觉地呼吸着。

但想象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当你的身体每天都在给你新的惊讶,当你逐渐深陷一种不寻常的平静的罗网,这便是你开始以一无力的姿态,企图挣扎着摆脱他们拉扯着的人生——你的人生。作者看到自己从一堆“人”的东西中间醒来,寒冷的雨扑打着脸,而远处汇来了一片熟悉的活动声,叮叮当当准备开饭的声响,敲响了胸中有某种非理智的东西,于是有了这声令人惊叹的咏唱:“我想在这个美丽的集中营里多活一阵子。”是啊,只要生命还在,世界仍能让你感到美丽,甚至你拥有的只有集中营的生活,即使你的人生正在深刻地滑向未知,以一种不可重演,不可拯救的趋向崩碎在历史特定的偶然性之中,而那是一种原本并不是为你准备的、非正常的命运。就像作者在书中频繁地重复“自然”这个词,它的意味让你精准地了解到,为了活着,仅仅为了走下去,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

在《无命运的人生》的结尾处,关于真正的解放,回归家乡的真实之旅,作者谈得很少。在路上,在家乡里,他碰上了对大屠杀持怀疑态度的陌生人,要求他起来为遇难者发音的记者,还有劝告他忘怀奥斯辛威的亲人,对于他们,他认识到他们无法了解他知道了些什么,而他对于过去的诚实挫伤了他们。这是不能被要求忘怀的,因为里面包含着一个无辜者的自尊。即使他要继续下去本该不是为他安排的人生,但一切都像他所叙述的:“不仅仅是这一切来了,我们也走了。”不允许停留,他们的人生仍在流淌,即使是化为黑色的河流继续歌唱。

请理解我的描述中有些地方用了“你”来代替作者,因为读了《无命运的人生》,你将尝过最高程度的诚实和朴素,无法逃脱开这份脆弱经历中的每一个环节,而以冷静审视者的目光来看待它。即使奥斯维辛属于消散的历史,但它里面铸就的每一桩荒谬都应为我们铭记。正如作者努力让我们认识到的,这是一个有关文明的降落点,在痛苦的黑暗真实中,它让你直入思考我们文明的未来方向,并为我们今天所取得的一切庆幸。以及书中发出的“美丽的集中营”的感叹,更让你在震撼中体味到我们天性中对自由的坚定追求,对生命的无尽热爱。

人生读后感

这一章,钱穆先生所指三路向乃是,一向精神界内求,偏向于心;二向物质界外求,偏向于物;三乃是儒家的中立,既不偏内求,又不偏外求,既不偏向心,又不偏向物。

向精神界求发展最高为宗教,向物质界求发展最高为科学。

向外求乃无边界,只能不停地追逐,满足转眼化为虚空。愉快与欢乐,眨眼间变为烦闷与苦痛。逐步向前,成为不断的扑空。强力只是一个黑影,充实只是一个幻觉。

向内求亦无穷,结果仍然是不停的扑空。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外是建立,向内是拆卸。向内走进,自然不免要遗弃与摆脱外在。

向内的人生是洒脱的人生,最后的境界则成为一个脱空,佛家称之为涅槃,乃无。

向内与向外都不可分割,二者相依相存。因此禅宗说迷既是悟,烦恼既是涅槃,众生既是佛,无明既是真知。

儒家的人生,依着中间线路前行,前面无限,但随时随地便是他的终极宁止点。

儒家不偏向外,他们肯定物质追求。《孟子》中“食色性也”,孔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亦不反对偏向内,他们不反对科学。但他们不说战胜自然,克服自然,知识即权利。他们只说尽己之性,然后可以尽物之性,而赞天地之化育。他们说天人合一。

这一章,钱穆先生在西方传统真善美的价值观念上,引用了德人巴文克bermhardbavink的现代科学分析提出的另外两项:适合于神圣,作为真善美的补充,并对新增两项进行叙述。

真善美并非超越人类的客观存在,任其是绝对的,终极的。既称为客观,便有含有主观的成分。有所观,必有其能观者。能所一体,同时并立。观必有至,宇宙间便不应有一种纯粹的客观。

道,绝对为无,泯绝相对,既无绝对。人类所能达到的真理之最大极限,是一种会合古往今来的一切人类的种种立场而融成的一种真理。

强调“适”,则令主观即成客观,相对即成为绝对,当下便是终极,矛盾即成为和合。

“适”的价值领域,侧重于人生现实。这一价值领域,绝非是绝对,依然属于相对,是有限的,依然限制在其自己的价值范围之内。

“神”乃是一沙一世界,在须臾中得无终极,在无宁止中得宁止。

“适”是引而近之,使人当下即是。

“神”是推而远之,使人鸢飞鱼跃。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最先是满足其生物性需求,先求生命保存,再求生命延续,这一层属性乃是自然赋予。在此之外,人类还另有生存的目的.,这也是人类区别于草木禽兽之处。有目的有意义的人生称为:人文人生,或叫有文化的人生。

文化的人生,便是人类从自然人生中解放出来的一个自由。有目的的人生,且有选择此等目的的自由,此为人类生活的两大本质。只有这种自由的获得,才能指示出人类文化前程一线的光明。

人生目的,既由人自由选择,则并无高下之分。自由追求有目的的自由,不免受到外界的阻抑和限制。人生种种目的之是非高下,取决于自由量。自由乃评判一切人生目的的价值标准。人类的善恶评判取决于自由量。

若没有文化的人生,则自然人生也不算恶。若没有更高文化的人生,浅显的文化人生,也不好算恶。正是因为文化人生的演进,恶的观念,恶的评价则变得越加鲜明。并非文化人生中产生了更多的恶,实则是文化人生中产生了更多的善。

在物和心这方面,钱穆先生认可现代科学得出的结论,现有物,后有生命,再有心。然后并非纯粹的唯物观点,他认为心不必束与物所制。人类文明得以不断延续恰好是因为生命与心灵努力的结果。心能脱于俗梏,独立存在。

心与心的交汇,共同的努力,彼此的成全,成就一个大我。

这一章,钱穆现实比对的中西文化的差异。认为东方文化乃是内倾性;西方文化乃是外倾性。中国人追求真理重向内,而西方人追求真理则重向外。

西方人的真理观,超越人生而外在,必为一种客观的,由此而产生宗教、科学与哲学。向外寻乃是无限。

中国人追求真理乃是向内求索,求得所得再转而向外去观照,可谓是主观。

《尚书》言,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言,尽心知性,尽性知天。《中庸》言,尽已之性,可以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可以尽物之性。尽物之性,而后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得大道,天人合一。

中国的哲学以人生哲学为主,授以日常人生的一种深切经验与忠实教训。主张人以修身为本,继而向外求齐家、治国、平天下。教人做一好人,即做天地间一完人。

如何做一好人,依靠内心的明觉,由各人自己之内体验,而不在其外寻。

“古我之所贵,贵能于人在世界中完成其为我。贵在于群性中见个性,贵在于共相中见别相。故我之为我,必既为一己之所独,而又为群众之所同。”

中庸有言,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遵德行而道问学。此三语,为中国人教人完成一我之最高教训。人既才性不同,则分途异趣,断难一致。然而论道义,各有一恰好处。人有所殊,若能尽其性,则近道。

人,仁也。皆是相互成全。完成我的内在方面需要仁,完成我的外在方面需要礼。

人生两大限。一为人我之限,一为生死之限。

佛曰,无我涅槃;耶教曰,上帝天国;道曰,无为而自然;儒曰,求安适。

身量有限,心量无限,人从自然生命转入心灵生命,既是超出有限,便是接触苦痛,也便解除了人我之限。

为道义而死,便是死得其所,可以达永恒,即破除生死之限。

“人心不能尽向神,亦不能尽向物。人心又不能封闭在身,专制它,使只为身生活作工具,作奴役,这将使人类重回禽兽。”

孔子教人把心安放在道义之内,安放在仁之内。“忠恕违道不远,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孟子说:“仁,人心之安宅也。”

人生不获自由是痛苦,而尽要自由,又成为罪恶。

威廉·詹姆士把人所认识我分为三类:1.肉体我、2.社会我(假我,客我)、3.精神我(主我)。肉体我受生理支配,社会我受礼法约束,唯有精神我可以获得无限自由。

教育家佩斯泰洛奇,列出人生三情状:1.自然情状、2.社会情状(政治情状)、3生活情状(道德情状)。人类生活由此逐级演进,不可越位。

儒家提倡的既是从道德出发,这种道德是明觉,不受外界所迫,在这一层能获取极大的自由。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