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大全(15篇)

时间:2023-11-30 12:37:05 作者:影墨

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在这里,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计划的实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范仲淹的故事之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出示ppt:(作者画像,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

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

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

出示ppt:

划粥割齑。

(1)读词。

(2)文中告诉我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3)从中你能看出什么?

出示ppt:

大夫。

(1)齐读。

(2)大夫的“大”还可以怎么念?

出示ppt:

范仲淹。

“淹”字的三点水还可以换一部分,能有什么字?

出示ppt:

只身只得只煮米粥一只。

(1)读准“只”字在不同词语种的音。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范仲淹的故事之二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ppt。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出示ppt:两首诗词《江上渔者》《岳阳楼记》与范仲淹画像。

(1)谁能有感情的朗读这两首诗词?(指名朗读)诗词的作者是谁呢?(指名介绍范仲淹)。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查找。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范仲淹哪方面的事情?

(二)检查字词。

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闭门不出贫寒。

划粥割齑于心不忍千载难逢和衣而眠佳肴。

(出示ppt:读准“只”字在不同词语种的音。)。

只身只得只煮米粥一只。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写了范仲淹哪方面的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个小故事?给每个故事概括一个小标题。想好后,与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写了几个小故事?每个故事从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小标题是什么?这几个小故事有什么联系?(四个小故事:只身求学、划粥割齑、拒绝佳肴、闭门不出。)(2-5自然段,这四个故事都是写范仲淹刻苦读书的。)。

板书:只身求学、划粥割齑、拒绝佳肴、闭门不出。

3、小组讨论:你认为本文可以分几部分?(三部分,第1自然段:总括;第2-5自然段:具体些范仲淹刻苦读书故事;第6、7自然段:写范仲淹伟大的政治抱负及做法。重点是第二部分。)。

四、品读感悟。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摘抄本课成语及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识。

1、学生齐背第一自然段。

2、课文第二部分讲了哪四个小故事?

二、学习交流、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个故事“只身求学”。

1、轻声读第一个故事,想想:范仲淹求学的哪些行为让你深受感动?画出让你感受深的句子,适当做些批注。

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出示句子: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教师:对比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读书十分刻苦吗?

ppt出示句子:“累了……饿了……”,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教师:“废寝忘食”是什么意思?一个“苦”字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废寝忘食。

引导学生用句式“了,就用”来说话。(课件出示)。

(4)师问:“同学们,只身求学如此的艰难,但范仲淹苦读诗书不曾放弃,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引导学生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二)学习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

过渡:那时,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课文第三自然段就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他的读书生活。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认为最能代表范仲淹清苦生活的是哪个词语?(板书:划粥割齑)。

2、师:范仲淹对于这种极其艰苦的生活介意吗?他的哪些行为让你受到感动?画出感受深的句子,作批注。

3、交流汇报,相机点拨。

(1)范仲淹他怎么样读书?就“凌晨鸡鸣即起”引导学生积累成语“闻鸡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积累成语“废寝忘食”,从而体会范仲淹生活的艰苦。

(2)师再次追问:“同学们,生活如此的艰苦,范仲淹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

(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4、小结学习第一、二个故事的方法:

读文---画出感受深的句子,作批注----交流所得。

(三)自学第三、第四个故事。

1、提出要求:按照学习第一、二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三、四个故事,先自己思考,再在组内交流,有不同建议的.在全班交流时商讨。(学生学习,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2、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师:范仲淹生活如此的清苦,他的好友想帮助他,先是送银子后是送佳肴(板书:佳肴),可是范仲淹都——(补板书:拒绝粗茶淡饭)。

(2)ppt出示语言描写的句子“仲淹兄,快去看哪,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将来再见也不晚。”此时此刻,你觉得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埋头苦读)。

(3)指导朗读重点句。

(四)学习第三部分(6、7自然段)。

过渡:范仲淹立下如此志向,他又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后人对他的评价又如何呢?

1、指名读第6、7自然段。

2、(ppt出示句子)理解并积累句子: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三、总结全文。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延伸。

1、搜集范仲淹的诗词。

2、找找其他名人读书的故事,读一读。

附板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只身求学:废寝忘食。

划粥割齑:闻鸡起舞。

拒绝佳肴:粗茶淡饭。

闭门不出:埋头苦读。

范仲淹的故事之二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一、说教材。

1、课文内容: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著名句。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讲述范仲淹少孤,家贫,读书十分刻苦。介绍了范仲淹的四个小故事,分别是只身求学、划粥割齑、拒绝佳肴、闭门不出。第三部分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以后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赞颂。本课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在第一课时已经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3)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二、说学情。

从课文结构与内容来看,学生可以读懂课文内容,但由于学生身处优越的家庭环境,大多缺乏刻苦学习的品质,时常有常立志而无长志的心理,因此“理解并体会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领悟作者的写作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综合这一系列学情,我精心设计了各部分教学环节,相信可以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

著名心理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因此,整堂课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1)诵读古诗,走近范仲淹;

(2)读中感悟,想象说话,感悟其精神;

(3)依据资料,交流汇报,学习其品质。

四、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堂课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机会,展示的舞台。

(一)课前诵读古诗,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课之前,首先全班齐诵范仲淹的三首诗词,分别是《江上渔者》《渔家傲秋思》《岳阳楼记片段》,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范仲淹杰出的文学才华,从而产生想更多地了解他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经历的兴趣。

(二)课始回顾复习,为细读课文,感悟体会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复习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第二个问题是课文讲了范仲淹的哪几个小故事?四个小故事既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又是体现范仲淹精神的重点篇章。回顾复习是为细读课文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三)自主探究,品读感悟,感受其精神。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来感受范仲淹的精神。教学时,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令人感动的句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阅读感受。交流环节采用“以学定教、随机点拨、趁势朗读”的教学方式。

第一个故事“只身求学”,如果学生说到“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这一句,我就引导他们在感受的同时发挥想象,想象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还会有哪些情况出现,他又会怎样解决呢?从而引导学生用句式“--了,就用------”,感情朗读中体会范仲淹只身求学的艰苦。最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只身求学如此的艰难,但范仲淹苦读诗书不曾放弃,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第一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如果学生说到“划粥割齑”这个成语,就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语句进行理解,并且就“凌晨鸡鸣即起”积累成语“闻鸡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积累成语“废寝忘食”,从而体会范仲淹生活的艰苦,这时教师再次追问:“同学们,生活如此的艰苦,范仲淹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第三个故事“拒绝佳肴”,就好友与范仲淹的对话引导学生想象,范仲淹如何“好意难却,只好接受”好友的美味佳肴;当食品变质时,对于范仲淹的回答好友又会有何感想,发出怎样的感叹呢?此时范仲淹又会怎么说。第三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第四个故事“闭门不出”,师生对话让学生换位体验,当全城轰动之时,范仲淹为什么不为所动。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整个教学过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主线贯穿,有详有略,并注意感情朗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力求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读中悟,悟中感,感中得。

第三步学习六、七自然段,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首先教师语言过渡:“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之后,教师不急于做出判断,转入第六自然段的学习“有人曾经问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说:……”教师出示范仲淹说的话,学生读后谈感受,这时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留下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然后教师追问:“此时,在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了一个一心为国,全心为民的一代名家范仲淹的形象,你是怎么了解到人物的这些品质的呢?”从而总结出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的写作特点。最后理解后人赞颂范仲淹的诗句。

(四)拓展延伸,学习其品质。

首先采用交流汇报资料的方式,了解历史上名人胸怀天下、刻苦读书的故事,或者交流关于这方面的名言警句;其次教师总结谈话,以《少年中国说》中诗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全班齐诵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微型教案。我抓住课文重点,采用简洁的文字,设计本课的板书,使人一看便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教学理念,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理念,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却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弄清纸发明的过程,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教学难点:了解纸发明以前的书,说说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6个新词,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学习1-5自然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引入。

出示课本,问:这是什么做的?拿出“报纸”、“作业本”、“课外书”问。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纸”,小朋友们,有什么奇怪的问题从你们的小脑瓜里蹦出来了呢?(生自由提问,教师理出有用的问题。)。

这一张张白花花的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同学们都非常奇怪,只要今天我们学了《纸的故事》这篇课文之后,那么一切问号就会消失了。(出示课题,请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以下自学要求:

(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住字形。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2)认真阅读“单元学习提示”,明确要求和具体操作步骤。

(3)尝试运用部首查字法做课后作业第2题。

2、检查指导。

(1)浏览课后生字,学生提出确定部首有困难的字,教师指导解决。

(2)以“带”字为例,请同学介绍查字典的过程。

3、再读课文。

(1)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3)说说课文围绕“纸”主要讲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完成课后练习3。

三、学习课文1-5段。

1、让学生充分自由读后完成填空练习。

纸发明以前,书是用做的,它太()了。后来,人们为了(),就用()做书,可是太()了。劳动人民()。

2、检查讨论,得出板书:

(材料)(特点)。

竹片笨重。

丝绸价钱贵。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1-5段。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题。

2、抄写生字各3遍。

3、比一比,组词。

图()异()州()检()。

圆()导()洲()验()。

紧()絮()豪()毫()。

范仲淹的故事之二

2.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岳阳楼记》朗诵欣赏,谈话导课: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范仲淹不仅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范仲淹的故事。进一步去感悟范仲淹其人其事。(板书:范仲淹的故事)。

2.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范仲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让学生欣赏《岳阳楼记》配乐朗诵,既使学生感受到了文章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又让学生对范仲淹产生想去了解的冲动和欲望。借助配乐朗诵,唤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期待。)。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1.让我们通过范仲淹感人至深言行,借助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去领悟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请看大屏幕:

2.教师出示学习提示:

快速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想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为什么要刻苦读书?画出文中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读一读,细细品味后与同桌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了解自学的过程:默读——思考——画句子——读句子——批注]。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

4.汇报交流:

(一)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的哪些言行使你深受感动?

1.他曾一人离家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1)引导:这句话是对范仲淹的什么描写?(行为),从他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范仲淹废寝忘食地刻苦读书,钻研学问的精神深受感动)。

(2)谁能将这种感动读出来?

2.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3.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划粥割齑”的由来。

(1)[句子对比训练: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

他的生活艰苦,每天煮一锅米粥。

(2)引导学生感悟范仲淹的生活的艰苦程度。

4.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的生活毫不介意。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

引导学生从“从凌晨”到“夜半”,从“和衣而眠”,“五年未解衣就寝”等重点词句中感悟范仲淹的读书刻苦、用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

5.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1.这段话是对范仲淹的语言的描写。

2.引导学生借助范仲淹的语言来体会他艰苦奋斗,生活俭朴的高尚品德。

(二)范仲淹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感人至深,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呢?

1.指名学生汇报: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板书(爱国爱民)。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2.师小结:范仲淹从政以后,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出示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青山挺拔,江水浩荡,范仲淹先生的精神品质,像山一样高大挺拔,像水一样源源流长,流芳百世。这句话不仅仅是本文的结尾,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让我们怀着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再来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我设计本环节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品读感悟、合作交流中通过重点的句子对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深入感悟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班交流中来。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参与活动的空间,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老师引导学习通过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借助重点词语的理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理解、去体会、去领略、去感悟范仲淹读书的刻苦。并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对重点词语“废寝忘食”、“和衣而眠”等的理解,进而深入感悟范仲淹的发愤苦读。使一个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三、体会写法:

2.师生交流,概括:(出示写法总结)。

(1)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2)用典型的事例刻画人物的形象。

3.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不仅从范仲淹刻苦读书的言行感受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品质,而且文中通过典型的事例使一个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跃然纸上。今天我们要将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4.课后小练笔: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却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弄清纸发明的过程,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教学难点:了解纸发明以前的书,说说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6个新词,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学习1-5自然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引入。

出示课本,问:这是什么做的?拿出“报纸”、“作业本”、“课外书”问。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纸”,小朋友们,有什么奇怪的问题从你们的小脑瓜里蹦出来了呢?(生自由提问,教师理出有用的问题。)。

这一张张白花花的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同学们都非常奇怪,只要今天我们学了《纸的故事》这篇课文之后,那么一切问号就会消失了。(出示课题,请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以下自学要求:

(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住字形。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2)认真阅读“单元学习提示”,明确要求和具体操作步骤。

(3)尝试运用部首查字法做课后作业第2题。

2、检查指导。

(1)浏览课后生字,学生提出确定部首有困难的字,教师指导解决。

(2)以“带”字为例,请同学介绍查字典的过程。

3、再读课文。

(1)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3)说说课文围绕“纸”主要讲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完成课后练习3。

三、学习课文1-5段。

1、让学生充分自由读后完成填空练习。

纸发明以前,书是用()做的,它太()了。后来,人们为了(),就用()做书,可是太()了。劳动人民()。

2、检查讨论,得出板书:

(材料)(特点)。

竹片笨重。

丝绸价钱贵。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1-5段。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题。

2、抄写生字各3遍。

3、比一比,组词。

图()异()州()检()。

圆()导()洲()验()。

紧()絮()豪()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朗读课文,知道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2、掌握“谁怎样地说什么”的句式。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理解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

2、纸发明以前的书是用什么做的?那样的书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课文6-7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

思考:从这两段里,你读懂了什么?并用线和圈,把你读懂的标记出来。

2、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板书:

(材料)(特点)。

---------------------------。

棉絮、麻粗糙。

树皮、破布又轻又薄、便宜。

(1)在讨论的过程中注意生字、词的巩固,并用“异口同声”、“自豪”等词说话。

(2)使学生明白“纸是咱中国人发明的”,让学生用自豪的语气练习读第7段。

3、自由读6-7段。

4、指导进行“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练习。

(1)先请学生找出文中“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自豪”等词进行训练。

(2)进行扩散性训练。(选择其他内容,用以上句式练说。)。

5、完成课堂作业本5、6两题。

三、学习课文第8段。

1、有感情的齐读这一节。

2、比较句子,理解“真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4、站起来,加上动作再读一读。

5、我们的祖先除了发明造纸术外还发明了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你们想知道吗?(课件辅助,扩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6、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四、巩固练习。

1、深化拓展。

(1)说说我国的四大发明以及它们对世界的贡献。

(2)谈谈现在的纸,你想说些什么?你想怎样再改进纸呢?

(3)写话练习,写的内容可学生自定,题目自拟。教师也可以出一组参考题,如《我身边的纸》、《有趣的纸》、《美丽的纸》、《我对纸的了解》、《纸的故事新编》等。

2、作业练习。

(1)连一连。

用竹片做的书。

范仲淹的故事之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出示ppt:(作者画像,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

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

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

出示ppt:

划粥割齑。

(1)读词。

(2)文中告诉我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3)从中你能看出什么?

出示ppt:

大夫。

(1)齐读。

(2)大夫的大还可以怎么念?

出示ppt:

范仲淹。

淹字的三点水还可以换一部分,能有什么字?

出示ppt:

只身只得只煮米粥一只。

(1)读准只字在不同词语种的音。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ppt: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

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这么说?

(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

2.划粥割齑。

3.闭门不出。

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出示ppt: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1)对比读,读懂了什么?

(2)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生:从累了。

生:从划粥割齑。

生:从五年未解衣。

(3)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

(4)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

2.出示ppt:

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

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

2.听写练习。

板书设计:

爱国爱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划粥割齑。

只身苦学。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区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重点:

确定左右和上下结构生字的部首。

教学难点:

在字典部首目录中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课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确确定部首;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5分)。

1、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出示课题)。

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学习单元提示(3分)。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教师归纳板书: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步骤:

(1)、定:定部首。

(2)数:部首笔画。

(3)找:检字表中找部首。

(4)再数再找,数除部首外笔画,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跟着试练。絮(系),且(|)。

三、练习查字典(10分)。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课件:生字学习)。

2、让学生确定生字的部首。绸(i)。

3、分两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组各查7个生字并写出字典页码,比一比哪组快。

4、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价(单人旁)异(已)故(父)薄(草字头)错(金子旁)问(门)。

5、教师小结:确定字的部首,独体字一般查起笔,合体字一般查偏旁。

6、(看课件)指名读生字,齐读词语。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为()。

3、给课后习题1的四幅图排顺序,并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五、学习课文1―5自然段(10分)。

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5)。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丝绸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竹片――――丝绸。

笨重贵。

5、同桌相互说,

6、齐读1-5自然段。

7、师生对读1-5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2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部首查字法等)。

七、作业:(1分)。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3遍。

3、完成作业本2、3题。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起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4、围绕“纸”的话题,结合所学的所感的,尝试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第1―5自然段。(10分)。

1、边读边思考,世界上没有纸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脱离课本说一说)。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二、定向(1分)。

三、学习第6自然段。(10分)。

1、你们想了解的正是课文中我与玲玲想问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了解“异口同声”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异”,说说字意,理解词义。

(2)设景说话,加深词义理解;什么情况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过些什么?

(3)读好问句。

五、学习第7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看课件理解)。

(2)(课件练习3)。把下面相关的内容填入方框里。

世界上最早的纸东汉时代的纸棉絮和麻做成的。

蔡伦蔡侯纸无法考证?br/。

范仲淹的故事之二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ppt。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出示ppt:两首诗词《江上渔者》《岳阳楼记》与范仲淹画像。

(1)谁能有感情的朗读这两首诗词?(指名朗读)诗词的作者是谁呢?(指名介绍范仲淹)。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查找。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范仲淹哪方面的事情?

(二)检查字词。

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闭门不出贫寒。

划粥割齑于心不忍千载难逢和衣而眠佳肴。

(出示ppt:读准“只”字在不同词语种的音。)。

只身只得只煮米粥一只。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写了范仲淹哪方面的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个小故事?给每个故事概括一个小标题。想好后,与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绿》教学设计之二

1、能说说什么是“绿墙”,世界各地的“绿墙”各有什么特色。

2、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章的空白处写批注。

3、能为自己生活的城市设计“绿墙”。

教学重点、难点。

1、说出世界各地绿墙的特色。

2、造成中外围墙不同的历史根源与文化根源。3、批注。

课前准备。

师生准备有关绿墙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块:

了解绿墙。

第二块:

介绍绿墙。

1、情境导入语:

同学们,作为常州的一员小公民,你能说说今年我们常州的城市建设方面的口号是什么吗?

答案――创建省级首批生态城市。

创建省级首批生态城市是许多围墙都透绿了,这说明常州能跟上世界的流行风,推行绿墙。

2、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就“什么是‘绿墙’?世界各地的‘绿墙’各有什么特色?”这两个问题作批注。

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上台介绍自己带来的有关绿墙的图片。

1、谈谈自己对常州当前的围墙透绿问题的了解。

2、阅读课文,做批注。

然后交流回答批注内容。

先在小组里介绍,然后推举代表上台介绍。

第三块:

建设绿墙。

1、组织学生根据课文比较中外围墙的不同,并分析造成其不同的原因。

2、播放常州城市建筑录像,要求学生为常州建设生态城市而设计有特色的绿墙。

《寓言》教学设计之二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寓言所述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寓意。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组织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再说故事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感悟寓言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必须有真才实学,不能自欺欺人。

(2)引导学生树立争取的处事方法,不能太教条了,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重点难点。

1.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感悟寓言中所蕴含的寓意。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滥竽充数》,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意思,体会寓意。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1.搜集到的《韩非子》的资料。

2.古筝音乐。

教学过程。

一、介绍寓言,导入新课。

1.带学生温习语言的资料,回忆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他不但具备劝谕、讽刺的功能,而且是一种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

2.教师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3.介绍韩非子(参看韩非子的资料)。

二、读准、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文言文的停顿。

2.学生借助自读课文,掌握本课中生字新词。

3.检查学生自读生字的情况。

4.指明读课文,教师适当的指导。

5.逐句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好文言文。

6.教师播放古筝音乐,配乐读课文。以读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味道,从读起来觉得拗口到能逐步的感受文言文的音律美,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结合注释,读懂文言文。

1.指导学生如何读懂文言文。

(1)结合注释,理解句中难懂的词的意思,从而理解整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总结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理解课文的意思。

3.集体反馈,对照文中的大意检测自读情况。

四、说故事,明里。

1.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讨论:齐宣王死后,南郭为什么要逃走?

3.拓展思维:如果你在路上碰到了落荒而逃的南郭处事,你会怎么劝他呢?

4.教师小结:是呀,南郭处事没有真才实学,总有一天会别人们发现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久不了的。

五、课堂小结。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南郭处事的行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同学们一定要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背诵《滥竽充数》。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宣王必三百人混。

缗王一一听之逃。

寓意: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久不了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郑人买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文言文的含义,体会他的寓意。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街买过鞋吗?怎么买到的鞋?古时候有个郑国人也上街,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呢?一起学文吧!

2.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感知,掌握生字。

1.初读,提读文要求:读准滋阴,注意停顿的地方,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流利。

2.指名读一读全文,指导生字。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1.教师指导:读懂文言文最关键得理解每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利用上节课总结的学习方法,结合文中的注释,,读懂《郑人买履》的意思。

2.全班交流归纳。

3.重点理解句子中“之”的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置之市而忘操之。

(2)反归取之。

(3)何不试之以足。

4.指导朗读,熟读成诵,配乐体会。

四、课堂小结。

2.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之相信量好的尺寸去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郑人买履》。

2.再找一两则寓言读一读。

板书设计。

郑人买履。

忘持度返归取之。

宁信度无自信也。

《绿》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理解作者及文章情感的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迎接绿色》。

2、绿色指的是什么?

3、这是一株怎样的丝瓜?

4、就是这样一株野生的丝瓜,一株普通的丝瓜,我们为什么要迎接它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2―4段:

1、打开书,轻声读2―4段,想一想:这是怎样的环境,人们要迎接这株丝瓜呢?

2、谁来淡淡你的感受?

3、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心情无比压抑。如果你长期生活在这里,你最渴望什么?

4、在我们渴望看到绿色时,这株丝瓜从楼角长出来了,我和邻居是怎样爱护这株丝瓜的?请你认真读读5―9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标注出自己的感受,再把感受深的语句读一读。

5、你还有那些补充?

6、王叔和孩子们这么爱这株丝瓜,他们还会来为它做些什么事?

7、还有哪些人来迎接绿色,爱护这株丝瓜的呢?请大家接着说说。

8、我家和老张对这株丝瓜那么的向往和渴望,谁来把你的感受用朗读来展现出来。

三、学习“自然风景”

2、谁来说说?

3、这株丝瓜在这里展现着它独特的风采,谁能用读把它展现在我们眼前。

4、多么生动、多么形象、多么优美的语言啊!想把这段优美的语言记在心间吗?赶快记一记,能试一试吗?学生自己先试,再齐读。

四、学习第10自然段。

1、这是一道自然的风景线,它不但令居民们赏心悦目,还帮助居民们牵连出一道人间的风景线。

3、正是这株野生的丝瓜,在邻居照顾下蓬勃的生长着,使平日里不大来往的邻居加强了联系,关系融洽了。生成了一道人间的风景。

五、对比以前。

六、回顾课题。

1、迎接的绿色,人们仅仅是指这株野生的丝瓜吗?其中包含了什么希望?

2、因为有了关爱、交流、沟通,自然风景就令人赏心悦目,人间风景就令人真情感动。

七、作业。

1、背诵并抄写课文中形容丝瓜的优美语句。

2、学完课文,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板书:17、迎接绿色。

自然风景人间风景。

《绿》教学设计之二

[德育目标]:这是一个以绿色环保为中心的主题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地球,动物以及人类自身有初步正确的认识,同时启发学生善待动物――我们人类的朋友,善待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智育目标]: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根据学过的演唱形式为歌曲《留给我》设计领唱和齐唱的形式并分小组表演。

学习轮唱的演唱形式,并和同学协作完成《美丽的黄昏》的轮唱。

通过欣赏《森林与小鸟》,掌握乐曲的情绪,模唱乐曲的主题并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

[素质发展目标]:学习轮唱的演唱形式,并和同学协作,完成《美丽的黄昏》的轮唱。

通过欣赏《森林与小鸟》,掌握乐曲的情绪,模唱乐曲的主题并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动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多媒体(找一些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灾害的视频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

歌曲《美丽的黄昏》是一首轮唱歌曲,把全班分成三组作轮唱的练习,同时让学生体验轮唱形式的和声美感,个别班级还可以用竖笛来练习。

第(三)课时。

一、小组汇报。

(1)地球面临的问题。

(2)哪些问题是由于人类的影响造成的?

(3)我们该怎样做?

二、欣赏歌曲《绿阴》。

(l)初听乐曲:地球需要绿阴、小鸟需要绿阴、我们人类更需要绿阴。

(2)再听乐曲:请问这首乐曲的速度、情绪?

(3)教师出示歌词:跟着音乐哼唱歌曲旋律。

三、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l)全体齐唱。

(2)全体练习二部轮唱。

(3)小组练习并演唱二部轮唱。

(4)全体练习二部轮唱。

(5)小组练习并演唱或演奏三部轮唱或轮奏。

(6)用竖笛练习二部轮唱部分。

(7)全体演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教后反思。

地球在供养人类生息了数十万年后,第一次发现不管是生态还是资源,已经再也供养不起如此众多的人口,人口已急剧增长到超过60亿,由此带来的是自然生态破坏和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已知的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航船上的乘客。当船舱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

《绿》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2、会认“供、耗、捐、购、臭、簿、限”7个生字。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奥茨在新学期开始时,得到了一本记事本,这是一本很特别的记事本。你们想看一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绿色记事本》。(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质疑。

师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自学本课的生字。

2、边读边想:课文中关于“绿色记事本”写了什么内容?

(师巡视,检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相机通过提醒、评价等手段反馈学习情况。)。

3、小组汇报读文,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理解词语:耗费、濒临灭绝、购物、收支簿、限额。

4、读了课文,你们的问题解决了吗?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内容。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按要求读课文。

2、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1)老师给奥茨的“绿色记事本”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2)这个记事本在用途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3)关于这个记事本,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4)为什么叫它“绿色记事本”?它和什么关系密切?

3、有感情朗读。

(二)小组合作学习三到十自然段。

1、根据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2、汇报学习情况。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2、说说让他佩服的两名同学的记事本记录了什么特别的内容。

3、说说了解了这些学生的“绿色记事本”中的内容,你有什么感想。

4、说一说它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并说说你喜欢“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学生们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虽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作为我们来讲,也应该向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树立环保意识,开动脑筋,创新办法。并且在实践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

五、拓展训练。

谈谈自己平时在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

关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你有哪些好办法?

六、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宝贵()耗费()。

惭愧()节省()。

讨论()。

反义词:表扬()停止()。

减少()真诚()。

成功()。

2、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2*绿色的记事本。

材料:废纸垃圾。

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说茶》教学设计之二

茶,对于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在《说茶》这课中,既向我们介绍了茶的种类,又向我们介绍了茶的好处。因为小学生没有养成品茶叶茶的习惯,所以他们对茶的种类不太了解。为此,我在上这堂课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了各种茶叶,我又从食堂里准备了一些开水,让学生在课堂上泡茶之用。

一、学生通过观察,更加了解了茶的种类与外观。学生通过同桌互相交流,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同学把所有的茶叶汇总,再根据课文中的知识介绍,学生一一了解了绿茶、红茶等种类。本课学生通过实物的观察,茶叶之间的比较,加深了他们对茶的印象,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二、学生品尝,感受到了饮茶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学生用各自带来的茶叶和一次性杯子,而我为他们一一分开水。学生先根据书中的饮茶顺序:一、先观茶姿,学生先看看自己所带来的茶姿,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看看同桌和四人小组的其他同学的茶姿,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之处。二、再闻茶香,学生可以说是一边看,一边闻,都迫不及待地想品茶。三、品茶,当我说到可以品茶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尝起味道来。有的`同学由于动作太快,未顾及到开水的烫,都喝了一小口茶后,把舌头都伸得老长老长。更谈不上品出这茶是什么味道。最后还是通过自己慢慢地品,才说出了茶的味道。

本堂课学生都在期待中学习的,他们通过自己的眼、鼻、口等器官感受到了我国的茶文化历史之悠久。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