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演讲稿(模板19篇)

时间:2023-12-02 19:24:35 作者:文锋

演讲稿的写作过程需要充分准备和思考,以确保言之有物、让听众有所收获。接下来是一些充满智慧和情感的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色故事演讲稿

演讲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现在社会,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色故事演讲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他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的“铁军”。吉鸿昌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共产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浑身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xx:

学习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长征精神。长征途中,红军不畏征途艰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相信今年9月1日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很多学生和家长们都观看了,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带领大家一起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长征精神,接过先辈的旗帜,初心永不改,加油面向未来,意义深远。

学习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是长征精神的'集中反映。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硝烟和自然环境下进行的,经历和承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正是这种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精神支撑着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学习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的长征精神。这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神不散的整体,使敌人无法集中兵力于一个方向,根本实现不了各个击破的图谋。而当下,长征精神一直在延续,正如刚结束的20xx年xx西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们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我们不得不为他们点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富强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不忘初心,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初一(8)班的施娇娇。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一位长征路上红小丫的故事。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参加红军后改名王新兰。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因此,我把她尊称为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9岁,10岁开始到12岁跑着参加了长征,因为她人小,别人走一步,她得跑两三步,才能跟上队伍。

1935年3月30日晚上,不满11岁的王新兰,由宣传队的大哥哥们搀扶着,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登上木船渡过了嘉陵江,开始了万里长征。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没完没了地走。往哪走?那时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跟着队伍走,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是死亡。

王新兰在宣传队,他们带着乐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边走边宣传鼓动。山路崎岖难走,十几个小战士用绳子把胳膊连到一起,一个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他们一边艰难的行走,一边宣传鼓动。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王新兰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可是,半个月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重伤寒。

一天早晨,身体越来越虚弱的王新兰,拄着一根木棍,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咬着牙坚持着。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问她要不要歇一会儿,她摇摇头。走了10多里地以后,她眼前一黑,一头栽到了地上。大家用树枝扎了一个担架,抬着她走。躺在担架上的滋味很不好受,抬担架的同志也都骨瘦如柴,走路艰难。几天以后,王新兰连饭也吃不下,昏昏沉沉,头发眉毛都脱落了,牙关紧闭,不省人事了。炊事员老谢给她送饭来,摸摸她的额头,翻开眼皮看了看,沉重地说:“这娃儿恐怕不行了。”彭道华大姐抱着一线希望,把饭嚼烂,掰开她的嘴,一口一口喂她。有的同志看到这种情形,建议给当地的老乡30元钱,把她留下。红四军主任洪学智知道以后,亲自来到宣传队,说:“不能把她留下,这孩子能唱会跳,再艰难也要把她带上。”

王新兰躺在担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留下。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

奇迹发生了。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死神与王新兰擦身而过,她的病好了。

部队来到了雪山脚下。军长许世友亲自来到宣传队给大家讲了过雪山的注意事项。临走时,军长开玩笑地对王新兰说:“你这么小,山那么高,爬得过去吗?”

王新兰满有信心的说:“爬的过去!”

徐军长又说:“山上冷得很啊!可不要冻哭了,一哭眼泪就成了冰棒棒,在脸上扒不掉。”

王新兰说:“哪个会哭啊!”

这天夜里三点,队长就把王新兰几个姑娘叫了起来,说该上山了。大部队五点钟出发,宣传队早点上山去准备宣传,还要搭个棚子。

每人发了一块布,让把脚裹上,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队长说山上冷,让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都套上。

来到山脚下,凉气袭人。爬上雪山,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有时下雨,有时下雪。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穿上披上,都不顶用。雪山皑皑,冻煞人啊!

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开始到来了。

王新兰打起了小竹板,向一队队红军一遍遍说着她背的滚瓜烂熟的顺口溜:

同志们,加劲走,赶快穿过大风口。

莫歇劲,莫逗留,“三不准”要求记心头。

累了不准地上坐,坑洼里的积水不能喝。

不准打闹大步跑,互相帮助都走好。

红军战士英雄汉,定能征服大雪山……

十一师政委陈锡联带着队伍走上来了,他爱怜地摸着王新兰冻得通红的小脸蛋,说:“部队快走完了,这里风大,不能多呆。”宣传队领导决定让年龄小的队员先上山,大一点的再坚持一会儿。

王新兰还想坚持,但是不得不服从命令。到了雪山顶,她往下一看,只见红军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像一条长龙,把茫茫雪山划成了两半,十分壮观。

王新兰又打起了小快板,等队伍差不多都过完了,才坐“冰飞机”滑下了山。

红军长征堪称世界奇迹,10岁的王新兰跑着长征是人生的奇迹。我们要纪念长征,也要学习长征路上的红小丫王新兰,向千万红军先辈致敬!

红色故事演讲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爱上了阅读红色故事和革命诗歌,从那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国历经磨难的风雨沧桑,感受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曲折历程,也明白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血豪情。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长征、抗战、解放、改革,每段历史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从红色经典中我读懂了万里长征的艰辛卓绝,读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胆雄心,感悟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激情豪迈,也感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大气磅礴。长征路上的严峻险阻,八年抗战的困难困苦,白色恐惧下的千回百转,南征北战的荡气回肠,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一首首雄壮的诗篇,是镌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朽丰碑,是见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画卷。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我们信心满怀。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开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期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感谢历史的选取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依,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解放后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共产党又带着我们走进建立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几代中华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发奋进取,为铺就强国之路,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九十年的光芒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各位教师:

大家好!

我是四年级二班的王国宁,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渐渐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展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教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即会呈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仰头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勇敢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闻名战斗英雄、榜样共产党员董存瑞。

今日,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其次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非常奇妙的暗堡,挡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议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留意隐藏。”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拂过。但董存瑞镇静机灵,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

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假如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响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需立刻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

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心,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直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感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早上好!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借此机会,请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很多革命先烈默哀!向我们的祖先默哀!

最近一段时间,每个家庭,都是在长辈的带领下,举家祭扫祖先的灵墓,目的是在传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风和美德;而学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在德育基地、在国旗下,进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缅怀着制造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革命先辈。

今日在这庄重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凝视着烈士鲜血所染的国旗,不觉思绪又回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旧中国饱受战斗的`创伤和帝国主义的欺凌,人民受尽磨难和屈辱。祖国危难之时,很多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很多英雄烈士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

我们的祖先,为了哺育后代,历经了千辛万苦,挥洒了很多的汗水。正是由于他们,才有生命的连续!

正是由于他们,才有生命的清静!

如何不让先烈的热血白淌?如何不让祖先的汗水白流?实现先烈遗愿、祖先的夙愿,我们唯有卧薪尝胆,自强不息。作为当今同学,更应乐观地、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学问,把握科学技术。这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生存和进展的需要。只有靠今日的努力学习,日积月累。才能早日成为国家的社会的有用人才。

同学们,缅怀先辈的同时,我们又怎么能疏远上辈?每个孩子从十月怀胎到长大成人,父母亲付出了多少代价实在无法计量。同学们,趁父母和父母的父母健在时,多给他们一点劝慰,而不是等到失去的时候!

感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班的。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周年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一位长征路上红小丫的故事。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参加红军后改名王新兰。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因此我把她尊称为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9岁,10岁开始到12岁跑着参加了长征因为她人小别人走一步她得跑两三步才能跟上队伍。

1935年3月30日晚上不满11岁的王新兰由宣传队的大哥哥们搀扶着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登上木船渡过了嘉陵江开始了万里长征。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没完没了地走。往哪走那时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跟着队伍走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是死亡。

王新兰在宣传队他们带着乐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边走边宣传鼓动。山路崎岖难走十几个小战士用绳子把胳膊连到一起一个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他们一边艰难的行走一边宣传鼓动。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王新兰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可是半个月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重伤寒。

一天早晨身体越来越虚弱的王新兰拄着一根木棍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咬着牙坚持着。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问她要不要歇一会儿她摇摇头。走了10多里地以后她眼前一黑一头栽到了地上。大家用树枝扎了一个担架抬着她走。躺在担架上的滋味很不好受抬担架的同志也都骨瘦如柴走路艰难。几天以后王新兰连饭也吃不下昏昏沉沉头发眉毛都脱落了牙关紧闭不省人事了。炊事员老谢给她送饭来摸摸她的额头翻开眼皮看了看沉重地说“这娃儿恐怕不行了。”彭道华大姐抱着一线希望把饭嚼烂掰开她的嘴一口一口喂她。有的同志看到这种情形建议给当地的老乡30元钱把她留下。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知道以后亲自来到宣传队说“不能把她留下这孩子能唱会跳再艰难也要把她带上。”

王新兰躺在担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留下。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奇迹发生了。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死神与王新兰擦身而过她的病好了。部队来到了雪山脚下。军长许世友亲自来到宣传队给大家讲了过雪山的注意事项。临走时军长开玩笑地对王新兰说“你这么小山那么高爬得过去吗”王新兰满有信心的说“爬的过去”徐军长又说“山上冷得很啊可不要冻哭了一哭眼泪就成了冰棒棒在脸上扒不掉。”王新兰说“哪个会哭啊”

这天夜里三点队长就把王新兰几个姑娘叫了起来说该上山了。大部队五点钟出发宣传队早点上山去准备宣传还要搭个棚子。每人发了一块布让把脚裹上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队长说山上冷让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都套上。

来到山脚下凉气袭人。爬上雪山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有时下雨有时下雪。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穿上披上都不顶用。雪山皑皑冻煞人啊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开始到来了。

王新兰打起了小竹板向一队队红军一遍遍说着她背的滚瓜烂熟的顺口溜,同志们加劲走,赶快穿过大风口。莫歇劲莫逗留,“三不准”要求记心头。累了不准地上坐,坑洼里的积水不能喝。不准打闹大步跑互相帮助都走好。红军战士英雄汉定能征服大雪山。

10岁的王新兰跑着长征是人生的奇迹。我们要纪念长征也要学习长征路上的红小丫王新兰向千万红军先辈致敬!

红色故事演讲稿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下头我就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他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的“铁军”。吉鸿昌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头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仅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样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样办?”那特务浑身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我的生命。可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我的故事讲完了,多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军在革命战争时期,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就是严格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用严明的纪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时也确保了部队的令行禁止与战斗力的不断增强,由此才取得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带领中国人民进入了崭新的必要性。而国际政治形势的纷繁复杂,国际政治局限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国外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这是军队传承红色基因的外在要件。以此来看,我们当前军队必须要加强红色基因的传承。通过提高军队每位士兵的拒腐防变能力,才能让军队内部的每一位领导干部以严格的`红色基因净化自身思想基因,提高自身对于侵蚀的抗拒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时代在发展,出色的红色文化基因却不会变。只有加强对于军队红色基因的培育传承,才能让我军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同时拉近军民之间的鱼水关系,最终有利于建设一支新时期能打赢、不变质的军事队伍,而这既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和平的迫切要求,也是军队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

红色故事演讲稿

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

今天,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须马上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

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

这天,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先,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此刻隆化还没有解放,怎样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样办?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务必立刻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想到那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红色故事演讲稿

各位教师:大家好!

我是四年级二班的王xx,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必须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明白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十分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午时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日,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必须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我的演讲完了,多谢!

红色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民生活幸福,我们学习环境条件无比优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可我们想过今天的幸福是怎么来的吗?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

刘胡兰姐姐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是刘胡兰牺牲67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缅怀她!让我们重温一下刘胡兰姐姐的英勇事迹,永远记住刘胡兰姐姐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牺牲于1947年1月12日。她8岁上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并成为团长,14岁担任妇救会主任,为中共预备党员。

刘胡兰是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受到中国三代领导人题词的少年女英雄。

1946年10月,国民党部队占领了文水县。中共决定只留下少数同志坚持斗争。刘胡兰认为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主动留了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掩护伤员撤离,还配合武工队处死了敌人保长石佩怀,对敌人震动很大。 1946年12月,敌人开始报复,多次进刘胡兰家乡搜查,抓走了地下交通员石三槐等6人,形势非常危急。刘胡兰家人劝她赶快撤退,但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可天刚刚蒙蒙亮,敌人就包围了整个村子,强令全村所有人到观音庙集合,刘胡兰也被迫来到场地上。她早有预料,摘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交给母亲,决心与敌人作殊死斗争。

刘胡兰最终在叛徒“石五则”的出卖和现场指认下,当场被捕。 国民党大胡子军官黑着脸审问她: “你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

大胡子恶狠狠地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

刘胡兰冷静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

大胡子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了你是共产党。”

刘胡兰知道已被叛徒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大胡子问:“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

刘胡兰回答:“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大胡子又问:“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

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

大胡子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都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用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 “刘胡兰你要知道,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了你,还会给你一份好地,怎么样?”

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这下敌人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脸,敲着桌子嚎叫道:“你小小年纪,嘴巴这么硬,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 敌人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

最后,敌人为了恐吓刘胡兰,在她面前将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活活用乱棍打死,场面非常血腥。 同时对刘胡兰吼道:“你看见了吧,怕不怕?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刘胡兰痛斥道:“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最后敌人发疯了,准备用机枪屠杀全村老百姓时,刘胡兰挺身而出,用胸口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刘胡兰毫无惧色,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躺在了敌人的铡刀上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刘胡兰真真正正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们应当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美丽强大之梦而奋斗。

丰碑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块大冰坨,狂风狼似地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他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 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 前面.前面..... 冻死了一个人...... ”

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 ”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小声地说:“这就是军需处长......”。

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了闪烁的泪珠...... 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故事讲到这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军需处长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什么是爱与责任!然而,有些人认为红军时代离我们太远,淡忘了红军精神。但我想说: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熠熠生辉......汶川地震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被感动着:有写下遗书冒着生命危险跳伞“孤岛”的空降兵;有自费支援灾区的唐山义士;有放弃逃生机会,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的老师们;有临死还在喂奶的伟大母亲;更有舍身救同学的9岁小孩儿他们用行动乃至生命书写着人间大爱。

当灾难降临的那一刻,许多生命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是他们,留下了一段段壮怀激荡的故事。他们的每一种“姿势”,都将永远定格,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成为不朽的丰碑!

雷锋,你离开了我们吗?

演讲人 张汭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岗位?" 雷锋,就是这一缕阳光、这一滴水、这一粒粮食、这颗最小的螺丝钉,虽然他的一生短暂,但他的精神长存,虽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伟岸。

你听,兰考县的父老乡亲们呼唤的声音响起来了,"焦,你怎么啦?"声音是那样关切,是那样深情,因为他们的为了兰考县的人们病倒了,倒在了兰考那片贫瘠而又富饶的土地上。

你看,新时代的焦裕禄向我们走来了,他的感人事迹,传唱大江南北。两次进藏的他,领养了三个孤儿,让家境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有时甚至须靠捐血来贴补家庭,可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救济时却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多则上千元,最终实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这位视少数民族同胞为骨肉的汉族干部却倒下了,用他的鲜血染红了他所热恋的雪域高原。

不,没有!也永远不会!雷锋他那流淌着无私奉献的血液将撒遍祖国各地,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在新世纪的建设大潮中,我们也将谱写一曲曲壮丽的雷锋之歌!

红色故事演讲稿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下头我就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他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的“铁军”。吉鸿昌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共产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x被押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头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仅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样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样办?”那特务浑身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我的生命。可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我的故事讲完了,多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被五壮士的壮举震撼了。

课文讲述了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敌人被五位壮士引上了狼牙山。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五位壮士把他们引上绝路,英勇歼敌。最后跳下悬崖。

五位壮士有着热爱人民、热爱祖国、英勇无畏、仇恨敌人和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他们是中国人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如: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有一次,赵一曼去传送抗联机密。在路上不巧被敌人抓住。敌人把她抓回军队,他们问:“你要去传送什么消息?”赵一曼大义凛然,把嘴闭得紧紧的。敌人见她不说,就用最狠毒的`手法折磨她,但她依然没有透露一点儿情报。敌人急了,又对她用刑。赵一曼的身子开始发抖,汗珠一颗一颗从额头上冒出来。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热爱,最终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此外还有钢铁战士杨靖宇、宁死不屈的赵尚志、民族英雄吉鸿昌……他们总是把安全留给别人,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是那么英勇无畏,他们的革命精神是多么令我敬佩!他们就是我们心中永恒的丰碑!

红色故事演讲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四年级二班的王国宁,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

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

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扬红色精神,立报国之志》。

从1919年5月北京城内爆发出那觉醒的呐喊到1949年10月北京城内响彻云霄的《义勇军进行曲,从1921年七月嘉兴红船上传出的拯救中国的声音到20xx年党的十七大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从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的延续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到指引我们在新世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科学发展观的诞生。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用红色精神让红色鲜艳的幸福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五月,神圣的五月,多少年前的这个时候,先烈们用他那火热的身躯解放了全中国。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它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丰功碑上,闪着不朽的光辉。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为了革命的胜利英勇牺牲在红军翻阅雪山的'途中,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同敌人般残酷的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一位军需处长为了确保行军正常进行,为了长征的胜利,尽量为每一位战士配备棉衣,而自己却身着破旧单薄的军装被寒冷夺取了生命,他倚靠在光秃的树干上,好像一座雕塑,这座雕塑就是红军长征中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这座丰碑就是红色精神的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铁人王进喜凭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的爱国热情投身建设,在大庆一座座像解放军战士一样耸立的石油钻井,就是“铁人精神”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

仰望这座伟大丰碑我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也正是这种不去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如烟,恍如一部诗篇巨着,以悲壮、以凝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部宏伟诗篇中,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一面鲜艳的红旗,指引我们奋发向前!

今天,坐在宽敞明亮教室的我们,沐浴着祖国的春风,成长在幸福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我们,仰望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应该深刻领悟和继承红色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

作为一名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响应时代的号召,弘扬民族精神,挺起我们的民族脊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

红色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教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很高兴为大家讲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故事,那就是《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个村庄叫鬼不灵。村上有个孩子叫张嘎,他一心想当八路,想缴一把真枪,有一位在他家养伤的八路老钟还特地为嘎子削了一把木头枪。

张嘎仅有一个的亲人奶奶,他爱奶奶,因为奶奶对他无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为奶奶竭尽全力维护着八路军,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幸福。可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敌人摧毁了,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悲惨的啊!

突然之间,他变成一个家破人亡的孤儿了!可是,张嘎是个勇敢刚强的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没有使他消沉,敌人锋利的刺刀更不能使他屈服;相反,在他幼小的心里燃起了炽烈的复仇之火,必须要为奶奶报仇,要救出老钟叔!并且他要实现自己向往已久的梦想像老钟叔那样,当一个勇敢而又机智的侦察员,狠狠地打击敌人。

在中秋前夕,我们部队的大批药品要在指定时间走过白洋淀。有个日本鬼子叫龟田,他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经过_细石磊将区队八路的药品一网打尽,鬼子的计谋被嘎子无意中发现,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并一举歼灭这伙小日本鬼子。在战斗中,嘎子还真缴获了一把真枪。

同学们,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从嘎子身上,反映出了他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们也同样能够把他的精神运用于此刻的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困难勇于克服,不怕挑战,不怕挫折。

同学们,在战争年代,小小年纪的嘎子就不怕牺牲,打鬼子。而我们此刻处在和平年代,更应当好好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倍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建设祖国。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嘎子那样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我的故事讲完了,多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五二中队的xxx,今天我给大家讲述《小萝卜头的故事》:

宋振中是抗日名将杨虎诚的秘书、共产党员宋绮云的儿子。西安事变后,在宋振中不满1周岁的时候,他和父母就随杨虎诚将军一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宋振中的童年是在狱中渡过的。高墙、电网、牢房,他是多么渴望自由啊!又是多么羡慕别的`孩子!他知道,他和父母的自由是被狱中的看守、兵士剥夺了,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就埋下了深深的仇恨。

小振中到五六岁的时候,就慢慢听懂了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讲的革命故事,他经常利用不被敌人注意的便利,为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传递消息。

正当我解放大军向江南挺进的大好日子里,国民党反动派们却要向狱中的难友们下毒手了!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杨虎诚将军及儿女、宋绮云夫妇和小萝卜头(宋振中),先是被特务们押往贵阳,后来借口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又被押回到重庆。

一天晚上,当杨虎诚将军父子刚走进中美合作所,就被特务用匕首刺死了随后,凶恶的敌人便闯进了监禁小萝卜头及其父母的小屋子里。当时,宋绮云夫妇刚坐下休息,小萝卜头已开始和杨虎诚将军的小女儿在一起玩耍了小萝卜头的父母一看,便知道特务们是来下毒手的,徐林侠对闯进来的敌人说;我们既落在你们手里,就不怕死可决不许你们伤害这两个孩子!

特务们一言不发,蛮横地上去就行凶宋绮云夫妇被刺杀身亡了!

据解放后敌人交待,当时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妈妈徐林侠还没有死,敌人是故意让徐林侠在死之前,看看儿子是怎么被杀死的毫无人性的敌人,就是这样来折磨徐林侠的!

小萝卜头宋振中,只活了8个年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