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唐山大地震观后心得大全(19篇)

时间:2023-12-04 08:11:25 作者:薇儿

地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地球板块之间的运动和地壳断裂引起的能量释放。地震灾害给受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以下是一些复苏和重建经验分享。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心得

著名导演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备受瞩目,我也走近了《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带给了我心灵的震撼。

看完了电影,我已经泣不成声了。

唐山,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32年前遭受了多少的磨难呀!仅仅23秒就摧毁了整个唐山,一切都化为乌有。24万人遇难,24万!惊人的数字!我感叹唐山大地震的悲惨!脑海里回想着电影上放映震撼人心的一幕幕:房屋倒塌,哭天喊地,满地血迹,一片废墟。生命是如此的可贵,可在唐山大地震中有多少人失去它呀!死的,伤的,有幸存活下来的,都躺在被废墟包围的一片片血迹斑斑的空地之中,有些人一边试图扒开废墟,一边朝着废墟撕心裂肺地喊着,叫着;有些人坐在空地上,呆呆地望着废墟;有些人趴在已经离开的亲人身上,只有泪水……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一阵阵刺痛,泪水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灾难!天大的灾难!

灾难无情人有情呀!在地震中,这位妈妈的选择令人敬佩!正是因为她的选择,才会有了方达的存活,才会有了一个生命的奇迹,才会有32年后的团聚。当地震来临时,方达、方登的父亲把妻子推到了安全的地方,使她存活了下来,自己冲进即将倒塌的房屋,准备救自己孩子们,可是却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屋下。当方登无家可归时,有两位非亲非故的解放军叔叔阿姨收养了她,对她倾注了所有的爱。亲情、爱情、友情……唐山大地震中无处不在,灾难摧毁的了唐山人民的的家园,但摧毁不了人间的真情!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1976年7月28日,令我难以忘怀,让我们向唐山大地震遇难者表示哀悼,更向灾难中坚强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2

说实话,看这部电影之前,心里是有一点点抵触情结的。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无一不提到一点,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影片,自带纸巾等等语句。好似看完电影不滴上几滴泪、不用上几张纸巾便是没有人性似的。好吧,我承认我是眼泪比较浅的一类,每每看韩剧都能看的稀里哗啦。如果自带纸巾的提醒是善意的,我不是不能欣然接受。但是如果拿它来作为一种宣传的筹码、炒作的卖点,那就有点做作了。为了流泪而流泪,为了不是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没有人性而流泪,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大胸怀而流泪,那我不得不说,同志们,你们被冯导涮了,就是你们的所谓的"人性"的眼泪,拿来被制片方用作下一次宣传的卖点。

抛开一切附加内容不说,但就这部影片来说,从一个并不十分专业、甚至谈不上业余影迷的视角来看,确是值得一看。

内容上,亲情贯穿影片始终,元妮对一双儿女的亲情,丈夫对元妮的亲情,方登对方达的亲情,养父母对方登的亲情,方登对女儿点点的亲情,唯一与通篇主题相悖的只有陆毅饰演的学长在面对自己的爱人、孩子时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无情。这一道冷漠的色彩在全片温情的大背景下虽然无足轻重,但给人的感觉总归有那么一点点遗憾,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缺憾美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心得

在前几天日本发生大地震之后,作为一个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人,我对灾区人民表示同情,同时,也对他们这种精神表示敬佩,励志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恰好,去年出品的《唐山大地震》我还没有看过,于是今晚就抽时间去重温那段难忘的日子。

首先说唐山地震,个人认为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同三年自然灾害一样,人为因素起了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因素。尽管已经预测到了唐山一带可能发生强烈地震,但是还是由于那个时代所富有的某些因素,未能够成功发布地震预报,导致伤亡惨重。事后,又由于时代富有的其他因素,不接受国际上的救援,而且是号召大家发挥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精神,伤亡进一步增加。比起汶川地震,除了在经济物质上的条件好一些减少了伤亡,时代主流思想的变化以及震后对待国外救援态度的变化,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确实是在大步向前进的。

这部电影讲诉了一家四口,夫妻和姐弟,地震中父亲先去世,用自己的命换回来母亲的'命,由于姐弟俩都被同一块预制板压着,在被救援人员问及先救哪一个的时候,尽管母亲坚持两个都要救,但是时间以及当时的情形决定了只能在两者当中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我相信我们每个人漫长的人生岁月都会遇到,建议多看一下哈佛大学公开课程:公平:如何做是好),母亲选择了救弟弟,励志电影《励志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这句话被姐姐牢牢的记在了心里。随着姐弟俩被挖出,母亲以为姐姐已经死了,就带着弟弟离开。哪知道姐姐在尸体堆里面醒来,遇上了救援的解放军夫妇,并被收养。在高考前一次回唐山的机会,肄业后的很多机会她都没有回唐山寻找亲人,因为即使她的父母回着,在她心里,也已经死了。(励志电影)姐姐大学期间,因为跟男友在处理怀孕的问题上有分歧,就退学了,一个人坚强的选择了对面未来的生活,因为这一次她要保住她腹中的生命。直到汶川08年大地震,她和弟弟同时不约而同的赶到四川进行救助,终于32年没有见的亲人中最终见面了。在汶川地震中,她看见一位母亲因为就不出女儿而选择锯断女儿的腿抱住女儿的生命,并且选择了宁愿让女儿恨她一辈子的决定,此时,她有点理解她的母亲当年的选择了。

跟随弟弟回到唐山的家,看到墙上挂着的自己儿时的遗像,看到桌上摆着自己小时候爱吃的洗干净的西红柿,她知道母亲没有忘记她,母亲跪下的这句对不起,让她理解了母亲当初的选择也是多么痛苦,来到母亲为她买的墓地,看到深埋在里面的自己小时候的书包和课本,这一刻,她终于释怀了,她悔恨自己对母亲太残忍,折磨了母亲32年,她本来可以早早的就去唐山找亲人,她一直没去,让母亲抱着歉意的生活了32年。今天,她已经对母亲冰释前嫌,母亲心里坍塌的房子又再次被建立了起来。

地震后,母亲辛苦抚育弟弟成长,再也没有嫁人,23秒的地震,她却用了整整32年来还。这种超越一切的伟大力量,叫做母爱!

《唐山大地震》观后心得

《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一部反映了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也是一部呼唤亲情的影片。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唐山大地震》观后心得(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我今天在报纸上看到一部影片,名为唐山大地震,报纸上竟说这部影片投资了五个亿,我迫不及待的想去看一下,于是,我,爸爸,还邀请了黄巍一同前去看这部影片。

地震虽然只有23秒钟,但那场景几乎能然虽有人都流泪,地震之前,唐山是一个昌盛的地方,1976年7月28日早晨,一群蜻蜓飞过唐山,像在避难一样,晚上弟弟方达,姐姐方登正在家里熟睡,而他们的爸爸大强,妈妈都在外面工作,一刹那间,鱼-白话文儿都在鱼缸里乱串,有人大叫了一声:“地震了”,其他人便快速逃跑,方达方登不敢下来,母亲本来想跑进去,可被大强一拽,跑进房子里,人刚进去,就被房子压死了,孩子们也被同一块水泥板压住,方达大叫妈妈,方登整个身子都被压住了,就伸了一只手出来,拿起一块石头,不停地敲打,妈妈根据叫声,找到了她们姐弟俩,一群救援人员跑了过来,说:“因为两个孩子都被同一个水泥板压着,所以只能就一个”,妈妈说两个都得救,又有人被找到了,救援人员都走了,妈妈大叫:“救儿子”儿子虽然被救了出来,但少了一只胳膊,妈妈抱着女儿痛哭,妈妈离开之后,天也仿佛在痛哭,下了一场大雨,方登被大雨淋醒了,四处需找妈妈,可怎么也找不到,被解放军带进了孤儿院。

唐山大地震一共死了二十四万人,那场面,真让人想流泪,满地横尸,真是惨目忍睹,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流泪了。

汶川大地震方登和方达都成为抗争救灾的自愿者,偶然相遇与母亲相逢。

这部电影,23秒地震,32年的回忆,令我震惊,这部影片虽然不是真实的场景,但足以让人感觉像真的一样。

昨天晚上,我不知道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完了冯导的新片,我不懂什么电影拍摄的真实感,或者从专业的角度去评价冯导的新作,或者说这样一部电影已经可以超越那些所谓的商业利益,我只想从情感本身,去默默体会这样一场34年前的地震带给我们的关于生存与死亡,心灵和信仰的思考。

直面人生,直面灵魂!——这是我最深的体会。如果说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由无数次的选择构成的,那么我不知道有什么选择比选择生与死更艰难。记得曾经看过毕淑敏关于生存与死亡的演讲,她说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通向死亡的过程,每过一秒,我们就离死亡近了一秒。然而关于片中元妮的选择,我却无法去评论对与错,或许结尾处当方登对母亲元妮在墓地边一遍一遍的“对不起”已经告诉了我们什么。

32年,从唐山道汶川,不是简单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这对于那些经历过它们的人来说,也许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这之间,包含了他们所有人的人生,以及灵魂深处的坚守。我想我或许没有资格去评论这里边的苦与痛,因为毕竟不曾经历,便无法真正理解那样的生活。

看完之后,我更多的选择了沉默和思考,思考那些废墟下掩盖的生命和废墟之上活着的人们。也许我们真的没有理由去埋怨些什么,就像余华笔下的《活着》,好好活着,就已经足矣。我们都需要一种信仰,去支撑灵魂,然后直面人生!

也许能够带给我们感触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在灾难之后另一种爱与责任的坚守以及重新捡拾起美好人生的勇气。但愿这样一部能让举国同哭的电影,带给我们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以及自我灵魂的洗礼,带给我们直面人生,直面灵魂的勇气!

32年过去了,由于长大后的方登去救灾,所以找到了她的弟弟——方达。就这样,他们一家子终于再次团圆了!最后,元妮跪在地上,说:“登啊,妈妈在那次大地震没有救你,对不起啊……”这一次,我嚎啕大哭。

《唐山大地震》23秒摧毁一个城市。面对大自然的灾害,人类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面对大自然的突变,人类也有选择生存的矛盾。人们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吧!在那些不测风云来临前!

今天是星期五,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说要我们写一篇观后感。

到了家,我放下书包,打开电视。遥控器在我的手里“啪啪啪”的按个不停,也没想好要写什么。突然,我拨到了电影频道,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刚刚开始。我决定,嗯,就写这个了!说完,我从书包里拿出纸笔,边演变记。

小女孩自己跑出来,坐在地上大哭,也许,这时,她的爸爸妈妈,包括她的弟弟,早就不在人世,再也听不到她的哭喊声,再也见不到这个小女孩了……最后,小姑娘被两个没有孩子的人带走了。

同学们,和他们比起来,我们多么的幸福!请珍惜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

23秒,32年,这虽然是普通的数字,但在唐山的大地震里却蕴含着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怀念和女儿对母亲的怨恨。这天,我们看了《唐山大地震》这个感人的电影。

在唐山,一直生活着幸福的四口之家。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地震,让这家的孩子失去了父亲,而不幸频频降临:姐姐和弟弟同时被压在一块大石之下,只能救一个,而另一个会死的。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伤心欲绝,艰难的作出了选择,一字一顿“救-弟-弟”弟弟得救了,可妈妈并不知道福大命大的方登还没有死,他被好心人收留了,她还怀着怨恨生活在人世间。

我觉得爱是一片青青的芳草地,爱是一个温馨的家园。因为爱,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人类才变得如此的崇高。而母爱更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片中的母亲就是这样,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32年,却依然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女儿。

一位拥有伟大灵魂的母亲用力撑起了这个家,全凭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面对挫折她坚强,不放弃,笑对人生的精神令我学习。

方登在成长的32年里,并不快乐,以为她的心里一直怀着怨恨,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体谅他人的难处,做一个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勇敢坚强的人。

母亲是为我们雪中送炭的使者,母亲是在风雨中忙碌的天使。

母爱无边!

一秒、两秒、三秒……。

你们在心中祈福着,心里充满忧虑与惶恐,面上却是平静如江水,因为你们想让你们的亲人更坚强,不想让他们悲哀。此刻我那一向平静的心颤抖起来“加油,要懂坚强”。心里虽这么想,但眼泪不争气的来了出来,你们陷于危难之中,做为同胞的我,心与你们同在。

是的,我们同你们一样,心中期盼着明天阳光的到来,多么期望你们能从灾难的魔爪里逃出,我们的心永远同你们在一齐,振作起来吧!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当我看到你们不放过一丝期望,用自我的双手从砖瓦的碎片里,救出一个个垂危的生命。此刻的我紧紧握住双手,内心为你们祈祷着,“不要有事,千万不要有事。”期望你们不要沮丧,不要悲伤,抬起头勇敢的应对残酷的现实,现实虽残酷,但不要怕,我们与你们用在大胆向前走。

灾区的人们,我们也许并不确切的明白他们的名字和以前的生活状态,但我们唯一明白的是,你们是我们的同胞,你们在某个时空上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你们与我们一样都有着生活的热望与梦想。

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许多生命尚未充分展开便直接面向死亡,让许多也许普通至极的生活理想从此归于死寂,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不要怕!有梦就有期望,只要不放过一丝期望,相信我们能同你们一齐共建一个新唐山。

加油,人生路途是有坎坷,所以我们要懂坚强!

当灾难降临时,人类是那么的无助,但人们报成团时,其力量是宏伟的。

当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地震中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的姐弟俩,母亲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情况下,无奈地选择了牺牲姐姐救弟弟。当时,我也觉得很气愤,如果我是姐姐的话,我也很为此恨母亲,为什么不救我,而救弟弟?为此,劫后余生的姐姐对母亲,心存误解和恨意,而母亲却对“死去”的姐姐一直充满了愧疚,直到32年后的一天,母女认知后,说有的误会才终于消除,母女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我感动!被片中母亲的。举动所感动,这位母亲就因为当时没能救女儿而惭愧,而伤心,而自责,这种情感竟持续了32年,32年呀!这是多么大的母爱啊!

我感动!被片中女儿所感动,她怨恨母亲放弃了她,但在汶川地震时,她被一位为救女儿生命,而选择切断女儿双腿的母亲所感动,面对苍老憔悴的母亲她选择了原谅。这是多么感人的亲情,她能明哲天底间没有哪一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

选择谁并不意味更爱谁,同样,放弃并不代表不爱,因为爱,母亲愧疚了32年;因为爱,女儿原谅了母亲;因为爱,灾区人民才能重建家园;因为爱,世界才会如此美好!《唐山大地震》虽然是灾难片,可我觉得它更是励志片,他告诉我们灾难并不可怕,亲情最可贵。

昨日我看了唐山大地震,我心中有几个问题,为什么王登明明已经失去了知觉,为什么她又能在装尸体的车上活了过来?为什么王登的弟弟遇到地震后第一时间去救援,他不怕再给他扎死呀?看了这部电视,增加了我对亲情的理解。这就如我和弟弟之间的故事。

我和我弟弟的感情也很深,虽然我和弟弟在家里打打闹闹,我一向都不谦让他,可是他一走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

他走的时候我很亲他,妈妈还把他送到电梯口。回来我坐了一会作业,妈妈说:“正道为什么不爱学习呀!我都快愁死了。”我说“妈妈,那是因为你没有对正道全力以赴呀。我从小你就全心关注的教我学习。而此刻呢?你的职责就大了,每一天都读书读到1、2点,自然没有时间交正道了。”妈妈说:“哦,我明白了。看来以后还要和你多聊聊,毕竟小孩子最了解小孩子。”

到了晚上,我一个人在家也没趣,于是我就给弟弟打了个电话。我对他说:“弟弟你是我最依靠的人,请把我的玩具找到,带回来吧!”弟弟双开地说:“哥哥,没问题。”结果弟弟回来了却没带回来我的玩具,我就对弟弟说:“你骗人,我的玩具呢。”弟弟说:“是奶奶不让带,不是我不带。”我说:“哦!弟弟对不起我误会你了。”

第二天,弟弟回来了。我立刻感觉不孤独了,我又是原先那个活泼的谢正天了。所以结局王登一家消除误会又团聚了。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唐山大地震观后心得体会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为我们再次呈现了9年唐山那场可怕的大地震,描写了当时灾害的无情,人们的无助,亲人的难舍,以及痛苦的创伤。淋漓尽致地表演让我们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笼罩的城市,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故事发生在一个“重男轻女”观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灾后救人的时候,这一观念还刻画在人物的语言、行动里。当时的情景让那位母亲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龙凤胎),因为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个,这让那位母亲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么办法呀!最后,她选择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亲一直认为姐姐死了。这让庆幸活下来的姐姐一直对她妈妈憎恨不已。就这样,时间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年,姐姐对妈妈的憎恨持续了年,妈妈对“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维持了年,直到年后的一天他们相认之后,一切的误会与惭愧才终于解开了。

我看完电影后深受感触,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惊讶的是仅仅秒就让唐山这个大城市沦陷成一片废墟,一片血迹斑斑的废墟,一片死亡人数高达二十四万人的废墟。感动的是一位母亲,就因为救人时没有救她的女儿而惭愧,而伤心,而开始讨厌自己,这种情感竟持续了年。年里,每年女儿的祭日,母亲都会向女儿忏悔,诉说心中的内疚,无论儿子如何劝说,母亲都仍然执着的为女儿祭奠,年坚持不懈。这正是伟大的母爱啊!

有一句话说得好:天灾无情人有情。大地震后的几天,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姐姐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他们辛辛苦苦地养育了姐姐十年,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视她为掌上明珠。虽然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我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一点足以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同情心是无处不在的!从这对夫妇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亲情也好,友情也好,都足以证明大爱无疆,人间处处有真爱!

有人说,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复原。所以生命很可贵,一定要珍惜不能让它浪费。《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经典的话语: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是啊!真的没有了,玻璃撞碎了,谁又能重修与好呢?生命的破碎,谁又来替你平复呢?仅仅秒的时间,也许就是你一个转身、你一句话的时间,就可以让二十四万人丧失生命,从此永安于地下!人们却用了漫长的年的岁月,重建家园,重新抚平心灵的创伤!秒的毁灭,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爱护!这两句话让我这个影片观后者,铭记于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心得

暑假,奶奶带我去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地震中发生的事,但催人泪下的情节,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亲情。

风雨过后,方登奇迹般地活了,被解放军救走了,但她耳边只响着一句话,救弟弟。她恨妈妈。

友情。

汶川大地震。身在加拿大的方登毅然回国奔赴抗震第一线。在一次抢救中,小女孩的一条腿被压在楼板下,余震不断。母亲对解放军说,把她的腿锯掉吧,她长大会恨我的,让她恨去吧。方登亲眼看到这一场景,她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由血缘维系的亲情产生于每一个人心中。而令人崇敬的是,许多人的情谊超越了血缘的界限,变成了无私的奉献之爱,真诚地奉献给了每一个渴望亲情滋润的人。不论是解放军、方登、方达【她弟弟】、抢险的人他们的友情才是爱的最高境界。

真情。

在救灾现场遇到了前来救灾的弟弟【他在32年前失去了一只胳膊】真是喜从天降。姐弟二人回家见到了母亲,她满头白发,略显衰弱。妈妈见到女儿扑通一声跪在女儿面前,哭诉着这么多年的思念和忏悔。方登也跪在母亲面前哭诉着对母亲和全家的思念和对自己的谴责。

亲情是血,友情是水,真情是心。友情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便升华为亲情。亲情是所有情感的归宿。大灾大难无情,但人有情。

《唐山大地震》精选观后心得体会

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唐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地震共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受伤,经济损失30多亿元。啊!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在地震发生后,主人公——那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的小女孩,和弟弟同时被压在一块巨大的石板底下,母亲只得忍痛割爱放弃一个,“救儿子!”姐姐方登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说的每个字,这短短的几个字让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方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

后来,这位可爱的小女孩被雨水一淋,便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一直折磨着她,2008年汶川发生了地震,方登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作,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方达,并回到了离开34年前的家,见到了她那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

方登和妈妈相认了,妈妈带她去了爸爸方大强的墓地,方登伤心的哭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要珍惜我们脆弱的生命。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我今后一定要好好的地学习,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回报祖国的养育之恩!

唐山大地震观后心得

《唐山大地震》中,讲述了一个家庭。这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了人生情感的百态。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唐山大地震观后心得最新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今天,妈妈带我看了一部灾难片——《唐山大地震》。

当灾难降临时,人类是那么的无助,但人们报成团时,其力量是宏伟的。

当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地震中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的姐弟俩,母亲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情况下,无奈地选择了牺牲姐姐救弟弟。当时,我也觉得很气愤,如果我是姐姐的话,我也很为此恨母亲,为什么不救我,而救弟弟?为此,劫后余生的姐姐对母亲,心存误解和恨意,而母亲却对“死去”的姐姐一直充满了愧疚,直到32年后的一天,母女认知后,说有的误会才终于消除,母女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我感动!被片中母亲的。举动所感动,这位母亲就因为当时没能救女儿而惭愧,而伤心,而自责,这种情感竟持续了32年,32年呀!这是多么大的母爱啊!

我感动!被片中女儿所感动,她怨恨母亲放弃了她,但在汶川地震时,她被一位为救女儿生命,而选择切断女儿双腿的母亲所感动,面对苍老憔悴的母亲她选择了原谅。这是多么感人的亲情,她能明哲天底间没有哪一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

选择谁并不意味更爱谁,同样,放弃并不代表不爱,因为爱,母亲愧疚了32年;因为爱,女儿原谅了母亲;因为爱,灾区人民才能重建家园;因为爱,世界才会如此美好!《唐山大地震》虽然是灾难片,可我觉得它更是励志片,他告诉我们灾难并不可怕,亲情最可贵。

我今天在报纸上看到一部影片,名为唐山大地震,报纸上竟说这部影片投资了五个亿,我迫不及待的想去看一下,于是,我,爸爸,还邀请了黄巍一同前去看这部影片。

地震虽然只有23秒钟,但那场景几乎能然虽有人都流泪,地震之前,唐山是一个昌盛的地方,1976年7月28日早晨,一群蜻蜓飞过唐山,像在避难一样,晚上弟弟方达,姐姐方登正在家里熟睡,而他们的爸爸大强,妈妈都在外面工作,一刹那间,鱼儿都在鱼缸里乱串,有人大叫了一声:“地震了”,其他人便快速逃跑,方达方登不敢下来,母亲本来想跑进去,可被大强一拽,跑进房子里,人刚进去,就被房子压死了,孩子们也被同一块水泥板压住,方达大叫妈妈,方登整个身子都被压住了,就伸了一只手出来,拿起一块石头,不停地敲打,妈妈根据叫声,找到了她们姐弟俩,一群救援人员跑了过来,说:“因为两个孩子都被同一个水泥板压着,所以只能就一个”,妈妈说两个都得救,又有人被找到了,救援人员都走了,妈妈大叫:“救儿子”儿子虽然被救了出来,但少了一只胳膊,妈妈抱着女儿痛哭,妈妈离开之后,天也仿佛在痛哭,下了一场大雨,方登被大雨淋醒了,四处需找妈妈,可怎么也找不到,被解放军带进了孤儿院。

唐山大地震一共死了二十四万人,那场面,真让人想流泪,满地横尸,真是惨目忍睹,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流泪了。

汶川大地震方登和方达都成为抗争救灾的自愿者,偶然相遇与母亲相逢。

这部电影,23秒地震,32年的回忆,令我震惊,这部影片虽然不是真实的场景,但足以让人感觉像真的一样。

今天是星期五,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说要我们写一篇观后感。

到了家,我放下书包,打开电视。遥控器在我的手里“啪啪啪”的按个不停,也没想好要写什么。突然,我拨到了电影频道,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刚刚开始。我决定,嗯,就写这个了!说完,我从书包里拿出纸笔,边演变记。

小女孩自己跑出来,坐在地上大哭,也许,这时,她的爸爸妈妈,包括她的弟弟,早就不在人世,再也听不到她的哭喊声,再也见不到这个小女孩了……最后,小姑娘被两个没有孩子的人带走了。

同学们,和他们比起来,我们多么的幸福!请珍惜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心得体会

昨晚在电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过了。简单的说说我的想法,就像小学时候的观后感。

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赶紧向某人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残废。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来了。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

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么一点点过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觉像是在话剧舞台上。也许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压得住火,我想我会哭的很厉害。她送方达的那段戏应当是整部戏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车停下了,方达回到了她的身边。镜头一转,汽车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达带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强母亲的心却早已死了。看着徐帆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亲也经常显露出佝偻的老态,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此后的电影完全的进入了电视剧时间。支线情节有头无尾,结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达加元妮,方登加养父母这两条线并行不悖,基本没什么关系。张静初一如既往的表现出她的花瓶演技,时不时的秀几句英语(在《拉贝日记》里她就是这样),以此显示显示她的国际范。陆毅一出场就一脸无辜的坏相。你不想演坏人,我懂的,但是导演让你跑送子观音的龙套,没办法。贾媛媛他爸贾志国也打了一回修电话的酱油,二十年过去了,你胖了,岁月无情的为你留下了富态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温哥华更美。社会主义拆光了再建设,盖广场,盖百货大楼,然后留下你的小屋,等着死去的亲人们回来。你说买了房,搬了家,他们就找不到了,于是她还真就找回来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坟边,突然起身,然后慢慢的走两步,找个清凉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说,陈道明和陈瑾演得很好,很稳很自然。陈道明演戏很有爆发力,给陆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发上突然拍起来“你到哪去了”,都很流畅。陈瑾淡淡的酸气,和她临终前对张静初的爱的表白都很到位。这让我恨得牙痒痒,养父母都这样了你也不回来看一眼,就忙着和陆毅在寝室里,抓被单造小人,太不是个东西了。

说一下这部电影穿帮的地方吧,其实这里面很多不是穿帮而是广告。以前找穿帮是乐子,现在找穿帮,正中了广告商的下怀。

1988年(电影说是86年后的两年),陈道明和陈瑾商量给张静初报志愿的事。陈道明穿87式军服带中校军衔没问题,陈瑾带文职干部军衔就不对了。1988年4月,中央军委下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规定文职干部不授军衔,不着统一的制式军装,只佩带统一的胸章符号,胸章背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胸章符号”字样。直到1992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为全军文职干部配发与现役军官相同的制式服装,佩带文职干部肩章、领花。1992年,陈瑾饰演的养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记儿子,花了5000块装了个电话机。这个情节没大问题。我们家那边88年前后电话还在按级别装,要不就的有钱排着。我家94年装的,还花了2000多。但问题是,谁听说过没电池就不响的电话?电话机通话的电不是从电话线里来的么?贾圆圆他爸,你这酱油打得太有才了。

军队的房子,尤其是军区宿舍那种,在过去是严格按照级别给分的。1976年旧军装,看不出陈道明的级别,但就两屋一厨来看已经是不小的干部了,从后面倒退,我估计是营连职干部。88年中校军衔,县团级;90年左右大校军衔,师局级。可这房子怎么就一直没换过呢?是怕张静初找不回来呢,还是真的像传说中的安德罗波夫一样在做总书记前一直住70几米的公寓?这是多么优秀的共产党员啊!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车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绒服。我第一次认识这个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图斯的队服,那时候斑马军团的赞助商还是sony。根据kappa的官网介绍,kappa是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96年你有钱了,可能是去欧洲买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摊买的么?看来那时候杭州的山寨货很新潮,不负温州义乌之盛名。

这部电影一共140分钟,头40分钟,我一直在看电影,并时不时感到眼眶湿润。后100分钟我一直在找这样的乐子。没办法,情节太松散了,跟不住。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是华谊公司准备投拍的同名电视剧的超长宣传片,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题材被冯导浪费了。据说在此片开拍之前曾有专门的红头文件要求“避免引起伤痛回忆”。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杀一样,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处的心痛。以仇恨掩盖受伤,以亲情化解痛楚,难道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电影结束的时候,随着王菲的歌声,出现了一望无尽的人名墙,那不是一堵堵墙,那是几十万意外逝去的生命。说句题外话,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设计的,盖房的,买房的,把楼盖好,把桥修好,设计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径的钢筋,多用些高标号的水泥,不要急着赶工期,该养护好的的一定养护好。工程中层层扒皮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但希望每层都少扒一些,多留一点给工程,给工人。我们花两三万一米买来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灾难来临之时能保我一命。这是我看过本片之后最真切的感想。电影头二十分钟太恐怖了,当年多少唐山人是因为简陋的预制板楼房而丧命,这样的悲剧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这样的悲剧能够从此在中华大地上绝迹。

我还希望中国以后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强烈的地震,遇难者的名字无法刻满一堵墙。所谓“天佑中华”不过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国人当自强”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结束时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样,我是真诚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收获心得体会

1976年7月28日凌晨突如其来的唐山大地震,在国人的心里留下了一条深深的伤疤。而《唐山大地震》将地震再次以影片的形式重现在人们面前。

《唐山大地震》开篇就以一段惨烈的灾难场面直接把我从现实生活引进电影里。特别那地震前夕成群急速飞行的蜻蜓,确实十分震撼。对于从未经历过地震的我来说,这持续十分钟的天崩地裂,把我的感情积聚到一个高度,让我真真切切的领会到那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悲痛。而我的情感就在随后的2个小时里慢慢释放。

我印象最深刻的泪点之一就是女儿方登和儿子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楼板下,救援人员用撬杠撬楼板,但只能保一个活命,母亲在泪水中选择了救儿子。女儿听到后,紧闭泪眼在无奈中等待死亡。我明白母亲在那种情况下是很难抉择的,可是最终“救弟弟”三个字却让我深深体会到旧社会重男轻女的风气。不过母亲在后来的32年,一直都无法摆脱内心的阴影,充满对女儿王登的愧疚,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淡化了我对母亲的不满。

影片里另一位重要人物我认为是王登养父,他对于养女王登的关心和爱以及理解包容是影响王登最终对母亲态度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军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就是家庭和儿女,其中最让人感动的一幕就是离家的王登带着自己的女儿回到家,王登的养父大声宣泄几年来对女儿日夜的担心和思念,最终看到熟睡的外孙女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用精湛的演技让影片一直紧扣着爱的主题,使亲情的伟大展现在观众眼前。

影片对很多细节处理得很好。我还记得这样一个情节,地震前母亲让姐弟吃西红柿,发现仅剩下一个时,母亲说:“这个给弟弟吃,妈明天再给你买”。这个明天一等就是32年,方登走进母亲房间时,桌上放了一盆西红柿,方登拿起了一个泪花闪烁,母亲静静地走过来说:“登,妈没有骗你,柿子都洗干净了,你吃吧!登,妈对不起你,妈给你赎罪,妈给你跪下了”这是感情戏的戏核,好多人在这一段都哭了。

显然,对于经历过那次地震的人们来说,《唐山大地震》的确是一枚催泪弹,触碰了人们内心埋藏已久的回忆,对地震的恐惧,对失去的亲人的缅怀。而对于没经历那些生死离别的人们来说,爱显然成为了更大的主题。并且,影片后续情节把2008年的汶川地震也拉进来,影片的主题变得分散,而唐山大地震更加让人觉得只是一个背景。

影片美中不足之处还有影片里面的广告气息太浓了。kappa,中国人寿,剑南春,宝马,lv等等,我个人觉得,影片怎么说也是存在商业性,里面融入了广告,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过于明显,则会让人觉得很反感。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好的催泪电影,冯导是最能抓得住观众眼睛和摸得清内心什么地方最脆弱的导演,他的情感表达其实并不是让人痛哭流涕的那种,他的表达方式有一种“憋”的感觉,这种感觉恰恰让观众进入到电影里的角色。但是如果要称之为一部伟大的片子,就还算不上,至少作为观众的我,很期待的去看这部片子,现在记忆还只是停留在汶川地震上,对唐山大地震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

我期待能有一部伟大的片子,再次触动我的.内心。

《唐山大地震》精选观后心得体会

今天我和一起去铜马国际影帝城看电影《唐山大地震》,一部催人泪下的悲情电影。

好奇,我们买了票,进了场,场内鸦雀无声,我想大家和我期待吧。电影开播了我死死地盯住屏幕,生怕精彩的每镜头。

1976年7月28日的夜晚,唐山发出了7.8级大地震,就短短23秒之内,房屋倒塌废墟,年轻的在瞬间失去丈夫的,还要面临两难————龙凤胎儿女被压在楼板下,但就的绝境下,无奈了。决定了家庭的命运,姐姐奇迹般地活了并被养父母养大,但她不愿去找自己的母亲,她恨母亲。

一汶川大地震,姐弟俩去救援,偶然相遇。姐姐亲眼目睹母亲是如何痛苦地为女儿截肢保命的情景,她才体会母亲当时的痛苦与无奈,并得知母亲这32年来生活在痛苦自责中。她自己错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有一种情,叫亲情;有一种爱,叫母爱。

一场无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变成了一家两口,但那位母亲还不知自己的女儿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直有阴影,因为在她和她弟弟之间,她的母亲选择了弟弟女孩长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在小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她一直记得三个字,也是让她彻底绝望的三个字:救弟弟。对于她,这样的选择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后连生的希望都不给她留下。

小女孩获救后,也许他对自己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许,是一定。然而她的母亲也在为失去她而痛苦。对于这位母亲,她得到两条命的喜悦,也掩盖不了失去一条命的痛苦。当初在选择时,他曾央求过:两个都救。这说明,他同样不想失去女儿。只不过条件不允许罢了。我们也再也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位母亲的偏心。

在女儿前去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了挽救她女儿的生命,竟选择了锯掉她女儿的腿,而真正据掉后,她的母亲却又哭着喊要她女儿的腿。在这位母亲选择后,女儿问:“你不怕你女儿将来恨你?”她说:“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轻松的四个字,却是经过多少思想斗争后得到的?她为了换回女儿的生命,宁愿让自己养大的女儿恨自己。

这时,女儿似乎明白了,母亲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救弟弟,她说出这三个字,经过的思想斗争也不比那位母亲少,她应该原谅她母亲,因为她母亲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我终于明白:什么情都会磨灭,但亲情不是,什么爱都会黯淡,但母爱不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地震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无助。

丈夫用生命换得了妻子的生命,而妻子在悲痛之余,发现自己的龙凤胎孩子还活着,被一块石板压住了两头。此时救援人员发现石头无法抬起,两个只能救一个,母亲坚定说:“两个都得救!”可救援人员没有办法,最后母亲只能心痛的说:“救弟弟!”姐姐听着了,绝望了,这三个字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了!弟弟救活了,一只胳膊没了!

本以为必死的姐姐却奇迹般的活了,她的心有的只是对母亲的恨。她没有找母亲和弟弟,而是被当做孤儿被一对解放军夫妇给收养。

长大的她一直没有回过唐山,知道08年汶川大地震,学医的她跑到前线进行救援,被一个母亲的行为感动了,终于理解了妈妈当时心情,慢慢放下了对亲人的恨,觉得弟弟能活着,真好!

受到良心谴责的母亲,她没有搬家,一直守在唐山过着清贫的生活,说是等着丈夫和女儿的魂回来。她没有再嫁,一辈子就嫁给这个用生命呵护她的男人。

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许诺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是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我亲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哭点记录:主人公李元妮(徐帆饰)的丈夫被埋,了无生还希望,万念俱灰之下,李元妮对着苍天咒骂,这句发自肺腑话语,展现了地震灾难对于人们的戕害,虽然言辞偏激,但也会令到观众动容。

哭点记录:这是全片最开始的情感高潮段落,一对子女被压在水泥板下面,在只能救一人的情况下,作为母亲的李元妮该如何选择呢?一家三口人的性命都维系在一句话之上,这样的选择让人悲痛。

哭点记录:因为姐姐那边已经渺无声息,为了保险起见,李元妮只能选择救弟弟,但就是这样一句,让一家人背负了32年的沉重包袱。

哭点记录:李元妮的婆婆和大姑子来看望他们母子两,虽然言语中少不了几句拌嘴,但大姑子说到最后,将李元妮一家照的全家福从背包里拿出来一张,对于在地震中失去了家人和财产的李元妮来说,这张全家福的分量抵过黄金万两了。

哭点记录:李元妮因为拗不过婆婆的主意,终于同意让儿子方达跟随婆婆去山东济南,但婆婆和大姑子看到在汽车后面伤心欲绝的李元妮,最终还是让方达下了车,方达在远处大声的一喊,几乎是唤醒了李元妮的生命,母亲紧紧地将儿子揽入怀中,那种感动是让人难免落泪的。

哭点记录: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唐山大地震》中表现了全国各界人士悼念主席的场景,采用了一部分的纪录片,这些历史回忆相信会是父母以及爷爷奶奶辈的观众为之感动。

哭点记录:方登的养母弥留之际,给方登建议,让她回唐山找找亲人,但方登因为十几年前的那一次选择而不愿回家,养母亲吻了一下方登,母女两的真情让人落泪。

哭点记录:方登和男友杨志情深意切,但方登无意中怀孕了,杨志劝方登打掉孩子,但方登说自己是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她是在运死人的车上醒过来的。像她这样死过一回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所以她毅然放弃学业,决定把孩子生下。

哭点记录:方达和妻子小河要回娘家过年,但他们还不到周岁的儿子要放到方达母亲李元妮这里,孩子那么小,做母亲的小河自然割舍不下,在告别的那一刻,小河湿润的眼眶也打动了观众。

哭点记录:离家出走多年的方登带着女儿回家投靠养父,养父一开始对方登还是和颜悦色,但问起方登多年渺无音讯的原由,方登回答说是怕父亲担心,养父勃然大怒,训斥说:“难道你不和我联系,我就不担心了吗?我天天都在担心你!”

哭点记录:汶川地震,一个女孩的一条腿被压在大楼地下,女孩和抢救人员都有危险,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女孩的母亲毅然决定锯断女儿的一条腿,她悲痛地说:“让孩子以后记恨我吧。”孩子的母亲不单单是为了保住自己女儿的性命,也是为了不让救护队员再出意外,在一旁的方登似乎也开始明白了当年母亲的用心。

哭点记录:方达积极参与到汶川地震的现场救助,当另一位唐山地震的幸存者问起方达的家庭情况,方登回忆起了32年前那场大灾难,母亲失去了两位至亲,他的形容就是母亲的心已经碎成渣了,并且母亲也非常后悔没能救活姐姐。

哭点记录:方登回家了,母亲李元妮见到了32年前失去的女儿,32年了,她一直以为女儿已经死了,今天女儿回来了,甫一见面,她就给女儿跪下了,她动情的言语也终于让女儿32年来的心结释怀,此处无疑会使得影院内的大部分观众为之动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在那张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唐山大地震中,死神冷酷无情的带走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再次震惊了全中国。已是大老板的方达和身在加拿大的方登都去救援……一家人终于重逢,方登也终于理解了妈妈当年无奈的选择。看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唐山大地震》的导演冯小刚说过:“灾难的飓风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亲人永远是亲人,血缘关系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果这一家人早日重逢该多好啊!

地震是无情的,而爱的力量是无穷。亲情的爱让很多人坚强的活了下来,全国上下对受灾人民的关爱让唐山很快走出灾难,如今的唐山焕然一新,到处耸立着高楼大厦。但那1976年死去的242769人和受重伤的164851人、受轻伤的544000人,时刻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同样惊心动魄,如今汶川正在重建,或写灾难后的人们更强大。

我希望人们对地震的自我救护意识更强一些。科技也越来越发达,房屋越来越结实,在地震中的损失越来越少。梦中的我还惦记着《唐山大地震》,它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电影开始时,我看到了幸福的一家子人,我想,他怎么也想不到灾难就在身边吧。

我猜对了。他们有说有笑,而地震在晚上,电影里的爸爸妈妈正在一辆大卡车上卿卿我我,那对龙凤胎在家里睡着了。他们家有一个大鱼缸,鱼从鱼缸里跳出来,在桌子上活蹦乱跳的。我知道,那是预震,鱼在警告人们,也是在告诉那对龙凤胎:要地震了!

可那对龙凤胎睡的太沉了,没有感受到周围的异常。我的心都揪起来了,真为他们担心,心里不住地在喊“快醒醒,快醒醒,要地震了!

地震真的开始了,我看见天空在一点一点地在变成紫色,我不敢看了,只听见我身边也是一片尖叫……直到爸爸告诉我没事时,我才敢睁开眼。在我眼前,刚才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片废墟。

电影中的“爸爸”已经死了。那对龙凤胎压在了一块板子下面,一个叔叔说,只能救一个,救女儿压住儿子,救儿子压住女儿。“妈妈”决定不了。看他们都要死了,“妈妈”说“救弟弟”。“救弟弟”这三个字在我心里震了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救弟弟?虽然姐姐应该让着弟弟,但要用命去让吗?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词:男尊女卑。

接下来,就是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被一个救援的夫妻收养了。然后费劲周折,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姐弟去救助时相遇了。

然后去墓地拜祭了他们的父亲。

最后,快结束时我看见了好几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人名,那写的都是在地震中死去的人。我看见一位老人在看他在地震中死去的妻子、儿子、妹妹。我看到他死去的儿子仅有五岁时,我哭了。

这是第一部让我流泪的电影。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我一直期待观看唐山大地震,是因为有一种莫名的缘由:我老公和他的全家都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我想试图通过电影去感受他和他的家人32年前经历的那场灾难和恐惧。都说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伤痛,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10多年中,听到他讲述和回忆关于地震的话题并不多。每次若有提到,也只是淡淡地、平静地叙述,很少有评价。我猜不到他的心绪,但是可以感觉到,在他内心深处的某个寂静的角落埋藏着那些破碎而伤心的记忆,我无法感受到揭开它的代价。

影片中的一个镜头毛主席去世,让我记起老公说过:唐山地震后,真正靠救援部队被救起的生命不足两万人。地震就发生在结束之前的几个月,影片没有讲述和展示救援的镜头,当时也确实没有现在这样的应急机制和国力去组织救援,这也是导致伤亡人数巨大的原因之一。生命在这样的灾难中显得多么脆弱,多么渺小,而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又是何等地强烈啊!

影片改编自小说《余震》,讲述了震后发生在人们心中的情感震撼。一对龙凤胎姐弟被垮塌的楼板压住,在只能选择救一个的不得已的情况下母亲选择了“救弟弟”。影片用爱呼唤着人性的光辉和人间温情,撼动了对世界和亲人失去信任的姐姐的灵魂。弟弟虽然身残却创立了事业,懂得珍惜亲情,用大爱回馈社会。姐姐的养父母那边,他们用爱来温暖那颗冰冷的心,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姐弟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相认,打开和舒缓了存留了30年的记忆和麻木。

老公说真正从唐山地震走出来的人都是平和的,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知道生活的目标。唐山大地震震撼了我的心灵,从影片里感受到了生死离别,感受到存在的意义,活着的权利:没有什么比拥有生命更重要。

电影看过已经整整一周了,那份悲切也已经慢慢远去了,只是觉得生活在当下,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善待生命,感恩家人。过往的日子,人们会用金钱来装点外表,修饰豪宅,却疏于对心灵的滋养,淡漠了对生活的感动,忘记了感恩应有的行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23秒,32年,这虽然是普通的数字,但在唐山的大地震里却蕴含着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怀念和女儿对母亲的怨恨。这天,我们看了《唐山大地震》这个感人的电影。

在唐山,一直生活着幸福的四口之家。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地震,让这家的孩子失去了父亲,而不幸频频降临:姐姐和弟弟同时被压在一块大石之下,只能救一个,而另一个会死的。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伤心欲绝,艰难的作出了选择,一字一顿“救-弟-弟”弟弟得救了,可妈妈并不知道福大命大的方登还没有死,他被好心人收留了,她还怀着怨恨生活在人世间。

我觉得爱是一片青青的芳草地,爱是一个温馨的家园。因为爱,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人类才变得如此的崇高。而母爱更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片中的母亲就是这样,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32年,却依然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女儿。

一位拥有伟大灵魂的母亲用力撑起了这个家,全凭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面对挫折她坚强,不放弃,笑对人生的精神令我学习。

方登在成长的32年里,并不快乐,以为她的心里一直怀着怨恨,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体谅他人的难处,做一个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勇敢坚强的人。

母亲是为我们雪中送炭的使者,母亲是在风雨中忙碌的天使。

母爱无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电影《唐山大地震》以197x年唐山大地震为背景,以一个普通家庭为缩影,23秒、32年,毁灭和重生,讲述大地震对一座城市的摧毁,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之后,这部回忆三十四年前中国灾难的影片,显得更加震动人心。

其实,对于地震以及震后的抢险救灾的描写,并不是本片的重点。而在震后,幸存的母亲与一对儿女的成长经历才是本片要向我们讲述的故事。

一儿一女,只能救一个。

这对于任何一个母亲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做出的选择。

而对于一个女儿,当听到妈妈要放弃自己时候,无疑都是一个无法原谅的选择。

"救弟弟",三个字,改变了一对龙凤胎的人生,让姐姐方登在梦魇中生活了32年,也让妈妈被愧疚的心灵纠缠了一辈子。

母亲,女儿,儿子。

这三个人,三个身份,实际上代表了地震之后三种人物的命运。

母亲,为了自己当初的决定,一直懊悔难过。32年,她一直受到良心谴责,无法走出地震带给她的阴影;她没有搬家,一直守在唐山过着清贫的生活,说是等着丈夫和女儿的魂回来。直到女儿再次出现,她自我救赎一般的重重一跪,才真正将自己心中的重压放下。而这也是本片最感人的一个片断:母亲给女儿跪下,恳求女儿的原谅。此时此刻,母女的心都被揉碎了。像母亲一样的人,在唐山、汶川、玉树,还有很多,他们虽然依旧坚强的活着,但实际上内心已被那场地震摧毁的支离破碎。对于他们,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爱与理解。

女儿,为了母亲当初的决定,一直怨恨拒绝。32年,她未曾回过唐山寻找亲人,她对那段痛苦的回忆有复杂特殊的情感,她忘不了唐山、更无法忘记她母亲当年的选择,痛苦的记忆让她一次又一次从梦魇中惊醒!她总是不自觉地去逃避,就像她不告而别离开养父,就像她远嫁海外、与世隔绝。因为与其被别人抛弃,不如主动地离开。这种叛逆和决绝也代表了一部分震后幸存者的心态。但是落叶总要归根,鸟儿飞的再远,也有归巢的那一天。当她与弟弟相认,当她回到唐山,当她原谅母亲,当她跪在父亲的坟前放声痛哭的时候,观者的心情才真正的平复,余震也才真的平息。

儿子,虽然地震给他带来身体的残疾,但相比于母亲与女儿,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内心是健全的、光明的。虽然未能顺从母亲的心愿考上大学,但他深知,他身上背负着一种无法推卸得责任,这个责任中有死去父亲的期望,有给他第二次生命的母亲的热盼,还有为他"牺牲"的姐姐无形之中给他的"重压"。他不能白活这第二次,他要为了那些死去的人、活着的人奋斗下去,最终他凭借自己辛勤的劳动,从无到有,打拼出了一片天地。这也代表了震后年轻一代的状态,他们在经历重创之后,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拼搏向上;他们是新生力量,是新生活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3秒,让一个城市顷刻间沦为废墟,令二十四万同胞失去生命,使无数家庭变得残缺!32年,重建了的城市越发散发着现代化的气息,但当年的幸存者却难忘那场灾难,大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也让更多的人对生命有重新的思考和感悟。而本片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地震虽然可怕,但远远不如震后给人们生活以及内心世界带来的震动更加具有摧毁性;但是即便这种震动令人畏惧,但是宽容、理解、坚强与人们之间的真爱,却能化解所有的伤痛。时间过去,抹不掉是亲情,是想念。爱让仇恨消亡,爱让亲情永聚!

最后,我想说出影片结尾的字幕: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二十四万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