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的论文大全(19篇)

时间:2023-12-04 17:01:27 作者:飞雪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和写作风格。对于这些范文范本,我们可以进行仔细观摩和思考,从中提炼出一些好的写作技巧。

谈大学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艺术论文

中学生物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获取生物学知识与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深造和参加现代化建设、适应现代化生活打好坚实的生物学基矗从这点意义上说,目前取消生物高考恰恰是为我们大胆进行生物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几年来,我县中学生物教学适应形势要求,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4月中旬,我县高中生物中心教研组在卢龙中学观摩了一节教改公开课,执教者为黄炳娟老师,教学内容为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与精子的形成过程”一节。基本教学特色是利用角色异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双向交流顺畅,主导与主体作用体现充分,训练贯穿始终,师生相互促进,学生素质明显提高。现将这节课的教学程序详述如下:

教师认真设计导语,通过引人入胜的导入语,使学生兴趣盎然,从外部表征到心理活动都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从而形成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为学习过程中的概念形成和同化作好心理准备。

2.感知和理解教材。

教师首先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顺着提纲的线索认真阅读课文,观察插图和挂图,感知和理解教材的实质内容。这称之为学习定向,以提高自学的有效性,使机械学习转化为有意义学习。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学探索,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3.角色异位,教学相长。

学生通过自学基本上感知了教材,但对教材理解到何种程度,对重点掌握如何,需要在此阶段得到检验和升华。让学生上讲台把自学的收获讲出来,目的是强化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树立自信自强的心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讲解是自学效果的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导在关键处,也促进了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师生的双向交流,使教学活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教学相长,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目的。例如,本节课在进行“精子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挑选一名主动举手的学生上讲台进行讲解。该学生对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情形及精子细胞变形为精子等过程讲得都比较好,尤其是讲解过程中能够利用挂图将精原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很清楚,并强调指出了染色体减数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后,教师发动学生找出该同学讲解有误或不妥之处,如“在四分体中两个着丝点连结4个染色体”这句话是错误的。学生能纠正的问题尽量让学生纠正,学生解答不了或不准确的,再由教师引导点拨。需要说明的是,学生讲解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便在讲评时更具针对性。由于学生已经对精子形成的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主要精讲了下列4个问题:(1)辨析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概念;(2)四分体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着丝点数的关系;(3)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及组合情况异同点;(4)运用抽拉投影片很直观地演示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情形。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又为将来学习遗传规律埋下了伏笔,效果十分理想。

4.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为了检验学生概念形成和同化的正确性,需要及时反溃而教师的良好夙愿“为迁移而教”也主要在此阶段实现,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为了防止学生思维僵化,有效地促进迁移,从形式到内容应注意练习的多样化。即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通过多角度的变式训练,启迪学生思维,改进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中在教学减数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及精子的形成过程之后,都以事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进行了充分的训练,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在进行反馈和评价时,教师要满腔热情,以鼓励为主,使各层次的学生都保持愉悦的心境,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尤其是对学习稍差的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作出及时有效的评价,使之形成向上的心态。最终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最迅速、最充分的发展与提高。

经过一个时期的教改实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明显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民意测验,实验班有98%的学生对此教法产生了浓厚兴趣。该教法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良机,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高校青年教师事业素质的培养论文

所谓事业素质,也即高校青年教师对自己职业和事业的认可度和投入精神,是高校青年教师能否正确认识教育和办好教育的关键所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涌现了一大批投入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并且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骨干力量。

(一)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站在高校的角度而言,青年教师在教师群体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其所面对的多是刚入学的大学新生,重视青年教师事业素质培养可以使教师更加地熟悉教学活动和学生特点,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工作中去,为高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一般而言,青年教师由于和学生年龄较为接近,容易获得学生的青睐,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也是青年教师的一大优势所在。高校若能重视青年教师的事业素质培训,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更加有助于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学校和学生个人及群体之间的距离,且青年教师素质提升会从侧面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出他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可以形成人才带动人才的模式,为高校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首先,高校重视青年教师的事业素质培养,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平等的发展平台,将会为所在高校赢得声誉,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到该高校任教,最终受益的仍然是高校本身。其次,众所周知,人才的辐射作用是很大的,一个优秀的青年教师可以造就一门优秀的学科,甚至可以培养一群有头脑、肯创新的拔尖人才。一方面是针对优秀教师的来源,另一方面是针对优秀人才的培养,结合这两个方面,可以确定高校注重青年教师事业素质培养是一举两得的正确措施。

(三)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更加适应时代需求。

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都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来调整,不然就会被时代淘汰,任何时候,固守成规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也必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和创新。青年教师是推进高校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着更加强烈的热情,更加饱满的朝气和精神,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从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高校的骨干教师,但这一前提是高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事业素质培养,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体会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正因为青年教师群体本身具有的一些突出特点,所以要强调高校青年教师事业素质的培养。青年教师对高校的长久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目前各高校的青年教师群体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年纪轻,对理想、事业期望过高。

有理想、有事业心并不是坏事,反而是能够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动力,问题是有很多青年教师由于年纪尚轻,生活阅历和教学经验都不充足,容易产生浮躁心理,迫不及待地想要有一番作为,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青年教师的理想,一方面是科研成绩,另一方面则是育人成绩,这两方面都是需要在长久的实践中去努力取得的。青年教师如果一味求成,容易偏离原来的教育目标,且在遇到挫折时,心中难以接受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从而导致其对教育事业的失望。这一问题在广大青年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

(二)育人经验不足,缺乏系统训练。

很多青年教师是第一次走上讲台为学生授课,虽然他们也是从学生时代一步步走过来的,接触过各式各样的高校教师,也听过无数堂令人裨益的课程,但是当自己亲身体验教师职位时,仍然会有些手足无措。因为育人经验不足,很多青年教师反而会紧张甚至是谨慎,生怕自己有所遗漏。而有些稍微懈怠的就跟样学样进行教学,没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高校给青年教师提供系统培训的机会很少,青年教师通过应聘之后基本都是直接上岗,这就难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种种状况。

(三)现实压力大,发展机会少。

青年教师就业时,正好是其组建家庭的关键年龄,可能面临来自家庭的重重压力。众所周知,我国现行高校模式是按行政等级来确定具体待遇的,青年教师在获得工作机会时往往是从基层做起,担任助教、讲师等职位,待遇并不高,薪水也只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当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时,青年教师往往难以满足现实的生活需要。另外,青年教师的晋升机会非常少,高校以等级来评定待遇,而青年教师往往需要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才能在高校复杂的学术环境中稳定自己的立身之地。面对来自现实的重重压力以及未来事业的渺茫前景,青年教师有时会处于进退两难之地。

(四)难以适应由学生到教师的突然转变。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心理压力上。众所周知,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的最低学历要求是硕士研究生,绝大部分要求是博士研究生,他们往往在完成学业之后就立马投入工作,从学生摇身一变而成为教师,于是导致青年教师很可能会用学生的思维来进行教学,而又用教师的思维去对待学生,从而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角色的模糊不清,滋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其实这一点只要利用得当,将会变成一个很大的优势,毕竟青年教师很容易和年龄相仿的学生走得很近,和他们形成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

(五)科研能力不足。

科研能力不足是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通病。首先是很多青年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参与的课题建设也不是很多,难以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其次是高校青年教师都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高校的具体情况仍不熟悉,与所在高校的元老级教师也需要一个较长的交流时间,很难迅速融入到当地的研究模式中。面对这一情况,有的高校并没有给予新到任的青年教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调整和摸索,而是硬生生地将科研压力覆盖在他们身上,这与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的情况是互相矛盾的,如果一味追求科研的硬性指标,只会导致粗制滥造的结果,青年教师的实际学术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基于高校青年教师存在的上述问题,高校作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平台,必须为青年教师提供足够多的机会,为他们造就一个更好的科研和育人环境,提升他们的事业素质,从而使其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促进高校的整体发展。

(一)加强思想教育,推进师德建设。

青年教师的思想意识是影响其行为选择和道德原则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古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青年教师要教学生“明明德”,就必须自己先领悟到“德”之含义,从而具备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有的师德师风,在行为方式中处处克己守礼,以培养学生的做人之德为更高的目标,先成为一名有道德、有原则的教师,再去研究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国哲学向来讲究由内而外的精神自觉,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模范,必须有为人师表的样子,特别是青年教师,虽是青年,更是教师,因此更需要严于律己,在学生面前做好榜样,成为一位具备君子之德的优秀青年教师。为了做到这一点,高校必须要加强理论教育,宣传师风师德的重要性,并强化监督体系,保证青年教师的道德纯正性。

(二)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上面已经谈到,青年教师很多是由学生一跃而成为教师,这一转变非常突然,很多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可能出现不太会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太习惯授课方式等等问题。为此,有必要提前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熟悉高校的教学环境以及课堂授课的基本模式,使其在熟悉和了解之后学会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为学生提供一堂更加丰富有趣的课。这是完成青年教师由学生到教师角色演变的关键一步,因此万万不容忽视,必须让他们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上都完成相应的转变,适应课堂教学,并为自己从事教育事业而自豪。其次,需要为青年教师选择相应的指导教师,特别是选择本校相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集中指导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其教学能力。

(三)建立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高校要建立对青年教师成长的长效激励机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首先,高校可以在校内组织各种荣誉评选和奖励活动,评选出青年教师中取得优秀成果的人员加以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其次,高校应重视青年教师自身学术事业的发展,不要居于一隅,扼杀青年教师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机会。比如,可以组织优秀青年教师与海外学院之间的交流,学习国外的优秀办学经验,并关心青年教师个人的学术前途,尽量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再次,学校可以自行组织相关的学术会议,在提高本校学术声誉的同时,给予青年教师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或者派遣青年教师到外校甚至国外进行学术考察等等,丰富其见闻,从而促进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不要施加过多压力。

人文关怀也是高校培养青年教师事业素质的重要举措。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大都是在比较优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很少遭遇过重大变故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弱。但是当其正式走入工作岗位时,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学生群体,且需要担负起对这些人的教学责任和培养义务。同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生活压力也会加重青年教师负担,加上还有科研方面的压力等等,所有这些汇集到一起,很容易滋生青年教师的消极情绪,打击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和信心。作为高校而言,始终应该对青年教师怀有一份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情绪和成长。

(五)给与帮扶,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方面,高校要给青年教师创造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让他们跟随有经验、学术能力强的老教师进行学习和探讨;另一方面,高校要为青年教师科研投入一定的经费,只有有了物质保障,青年教师才能放心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才能激励他们参与的热情和信心。任何学者的科研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高校一定要对青年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相信青年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只要高校给予青年教师足够的关怀和支持,青年教师群体也必然会以投桃报李的心态为高校科研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事业素质培养,正视青年教师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师德建设、教学能力、发展机会、人文关怀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的事业素质,从而推动高校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事业素质的培养论文

教师的教学整合能力,是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教学能力进行综合,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最优。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所体现出的特点,高职教师的教学整合能力的内涵可以理解为: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和协调各种教学和实践能力,来寻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最佳结合点,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整体目标。它包括包括教书育人和学术科研的整合能力、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整合能力、创新思维和信息化教学的整合能力。

二、高职教师教学整合能力提高的途径。

(一)职业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先导,决定着教育实践的方向。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对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功能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加自如地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按照高职教师的要求提升自己,以高效的方法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以从多方面创造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的条件。一是“引进来”:高职院校及时把高职教育最新、最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入学校(如可以通过会议、专家讲座、教师座谈的形式),引导教师提出社会性、实用型的研究课题,结合本校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切合本校的教育理念,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二是“走出去”: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如顶岗实践和继续教育),汲取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学术科研动态,创设有利于实践先进教学理念的情境。

(二)教学和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让教师在教学中能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加强教师对本学科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课程内容的研究,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新颖的教学设计,利用短期培训、职业技能大赛、青年教师讲课说课比赛等教研活动,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2.多举措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进一步明确科研定位,做到科研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鼓励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申请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形成梯形科研团队。同时,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向教师灌输先进的科研理念,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加强校企合作,在实现学校和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全面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三)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并举。

1.加大顶岗实践力度。

加大教师顶岗实践力度,以锻炼高职教师的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能力。学校可根据每位专业教师的年龄、专业制定相对应的顶岗实践计划和实施细则,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结合企业的工作流程与产品制作工艺,鼓励教师为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出积极建议,解决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的最佳结合。

2.鼓励教师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

一方面,鼓励教师针对本专业实际情况提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鼓励教师设计、安装实验设备,按照教学实际构建真实的企业管理、运行环境,使实验实训基地成为提高教师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教师利用专业优势广泛开展社会调研,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观点、新思路,解决企业生产、流通过程中一系列难题,有助于实现校企合作。

(四)创新思维和信息化教学能力须重视。

1.树立创新意识,优化高职教师培养体系。

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学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行为和自主能力。在培训内容上,应该以教师的创新知识教育为中心任务,拓展教师的独立思考空间,激励教师的创新进取精神;在培训方式上,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了解本专业学术前沿动态。

2.提高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一方面,高职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信息网络技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演示教学相关内容,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中使用相对应的信息技术工具,以优化教学设计和完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根据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信息分享平台,每个教师和学生都能通过相应的账号和密码到资源共享平台进行资源下载和学习。

高职教师整合能力是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和协调各种教学和实践能力,来寻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最佳结合点,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整体目标。它指引高职双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密切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所以,为了更全面更系统地提高高职教师教学整合能力,更好地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现代化建设,就不仅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而且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创新教学和信息化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高职教师整合能力提高。

教师职业素质的论文

教师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古今中外,人们对教师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也对教师职业渐渐形成了一定的职业价值观。在我国古代,*fn认为教师的文化学识最渊博,国学教师被称为“博学”;道德观念上被视作“道”的化身;行为规范上被公认为世人的楷模;而物质生活则最清贫,能做到“安贫乐道”、“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到了现代,人们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基本上是在继承传统的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至今,仍有不少人坚持把教师誉为“春蚕”、“蜡烛”、“人梯”、“铺路石”、“园丁”、“托起太阳的人”等。不可否认,“春蚕”、“蜡烛”和“园丁”这种纯粹奉献式的教师观以及我们为教师所设计出的种种规定与规范,都具有充分的社会价值取向,但与此同时,却产生了教师的被动性、工具性,限制了教师的主体性向积极方向发展。因此,只有强调主体性教师观,才能解放教师的思想和行动,进而在专业化的平台下,确立自己的教育理想。获得创造和成功带来的生命价值的充盈,获得专业人员应有的社会尊重和自我发展尊重。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对教师专业本质的理论研究,研究主要从“特质模式”和“权力模式”两个维度,试图自上而下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来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合理模式。但是,这种研究带有浓厚的群体专业化思路,带有很强的应然判断的色彩,希望通过对教师专业地位的认可和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来为教师构造谋取社会承认的价值蓝图。但教师的工作是以“不确定性”为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因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范式也应该重视对体现教师主体价值的反思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宏观群体教师专业化问题和作为教师个体成长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另外,传统的教学论仅把教师看作是课程的实践者,认为教师个体与课程的研发之间是一种分化的关系,教师只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课程所阐述的知识,并把它合理、全面地复制给学生,就可被认定为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这种专家型课程体系开发的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它排斥普通教师与课程之间的融合关系,这实际上也暗示了教师专业评定的一种价值取向。因而在这样的专业化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具体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个别教师来说,这样的专业化明显带有“被动”的烙印。

二、问题的出路。

以上问题的解决,根本在于启发教师的职业自我发展意识,让个体的专业发展在主动动态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如前所述,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存在职业体验和职业认同问题,教师作为人,也存在意义定位问题。对教师职业的赞美只是一种外在的评价,不能激发教师对其职业的热爱,而只有让教师切身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才能够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也才能够使教师具有在其职业生活过程中不断向上发展的勇气、信心和动力。对此,应转变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职业自我发展意识。只有通过树立教师职业美的观念,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增强教师的创造性意识,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等途径,才能促使教师职业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而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主体性的发挥是教师提高自我发展意识、转变观念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应该重构一种主体性的教师观。"。

(二)职业价值的完全实现:个体专业动态成长。

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缺失及个体专业动态发展的受滞,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自由”的缺失或超强的控制,教育过程中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各种自由,导致教育目的、方法、过程等方面教育意义的失落和蒙蔽,失去了教育概念应有的内涵和价值。教师在教育场域中压力大,无专业自主权,无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使得很多教师远离了“愉悦、快乐、发展、激动、自豪、幸福”等诸多人生中美好的、珍贵的情感体验,丧失了应有的才智和热情。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以教师积极主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教师的职业发展周期为线索,在充满生命活力的师生动态交往过程中展开的,它以积极、动态、渐进为主要标志,使教师在持续的学习中实现专业发展。它强调教师个体专业动态发展。以此为基础自下而上全积起了教师整体专业化的坚实基础,因而这样的专业发展进程显得更为牢固、可靠。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确定主体性教师观。

主体性教师观的确立就是唤起作为职业主体的教师,反思和重建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成为自觉创造教师职业生命和职业内在尊严的主体。确立主体性教师观应做到:第一,应当把教师确立为“自觉主体”。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的主体,即成为对教育充满反思和研究的自觉主体——“反思性实践者”。第二,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教育生活世界的反思、探究和创新,不断发现教育生活的问题、发现教育生活的意义,并不断创生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实践方式,形成解决教育新问题的方案和策略。第三,应从教师的需要、教师的实际、教师的利益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确立教师在选择和从事教师职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

(二)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实现教师个体专业动态发展。

1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是指确立教师在专业化中的主体地位,在适宜的专业背景保障和促进下,通过教师个体和集体的能动与自觉,实现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师专业实践水平和专业地位的全面提高。首先,它确立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方向,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标准,使教师职业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质和不可替代性。即从固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传授和操作中解放出来,在享有独立和自主的专业活动中通过积极的实践反思、行动研究而不断创新和发展;从单向付出和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角色中解放出来,在培养人才,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获得专业上的建树和创造的欢乐,实现对自身生命意义的建构和提升。其次,建构教师个体专业动态发展的策略。教师专业发展越出了结构功能主义的静态专业模式,注重教师与其专业生活环境的积极互动。为此,教师教育应当主动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和阶段性特点,积极探索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整合途径,建立面向和服务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此外,应确立教师作为学习者、研究者的角色,加强学校改组和文化重建,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充满合作、交流、探索和创新的学校文化,使教师建立起教学、学习和研究相结合的专业生活方式。

2借鉴外国的人员开发模式,探索教师专业动态发展的途径。

首先,个别指导的人员开发模式。个别指导的人员开发是指让教师自己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或通过正式的人员开发方案促进教师积极进行个别指导的学习。个别指导的人员开发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确定需要和兴趣;编定可实现需要和兴趣的计划;开展学习活动;评估学习活动是否实现了原定的需要和兴趣。其次,观察和评估的人员开发模式。

此开发模式有四个理论假设:一是反省和分析是专业发展的核心手段;二是教学是一项个体的劳动,由他人通过观察所提出不同的观点可提高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理解;三是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评估不仅有利于被观察者,可促进他提高教学技艺,而且有利于观察者;四是当教师被观察时它们倾向于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当他们发现新的教学策略具有潜在的积极结果时,他们更热衷于继续从事教学改革。这种人员开发模式,不管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还是诊断性督导或同辈辅导的方式,通常都包括一次观察预备会议、观察活动、数据分析、观察后会议几个阶段,在某些情况下还可对观察一评估的过程进行分析。

第三,参与课程研制和学校改革过程的人员开发模式。此人员开发模式的理论假设有三:一是成人具有求知的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效果最佳;二是同一行业的最能理解改进本部门的成就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三是教师通过参与学校改革或课程研制过程可获得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当个体或小组致力于解决一个共同问题时,这种参与可能会造成人们的态度或获得方式的改变。参与课程研制和学校改革的人员开发模式始于个体、教师小组、学校全体教职工或学区行政人员对问题和改革需要的提出;也可以采用一种更加正式的过程,诸如“头脑风暴”法、填写学校改革调查表和需求评估表,或根据学生成就考试或方案评估的数据来发现问题。

对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思考论文

学校,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语文教师的慨叹和抱怨:现在的语文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学语文了,学生家长越来越不重视语文了,包括我自己在内,对同行们的慨叹和抱怨也深表同情,思想上还有强烈的共鸣,甚至和我的同行一道产生了生不逢时,走错路的感觉。然而,通过几次高层次的教学观摩和广泛的深入学习,我对语文老师普遍遇到的困惑和尴尬有了别一种看法,语文教学处境的艰难最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语文教师自身。

今年,我有幸被派往临洮参加了全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是一次代表全省最高水平的语文优质课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参赛选手均是各市通过比赛或者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深深地吸引了我,强烈地感染了我。执教者知识的渊博使他们的教学从容自如,行云流水;执教者丰富的感情,丰盈的才思使我深深折服于一种诗意的情调和智慧的光芒之中。他们或简练,或柔美,或清婉或风趣的语言或让我感到一种一语中的的痛快,或感到如坐春风的舒畅,或感到痛快淋漓的酣畅。再加上执教者各自张扬的个性,整个教学真是一种老师和学生亲切的交谈,是思想的碰撞,是情感的交流,象阳光普照大地我看到了万花的争荣;象春风吹拂大地,我感到了心灵的萌动;象月光洒在花林,我感悟到深情的关怀;象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我体悟到对生命的深邃的关注。这次语文观摩活动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触动了我的思想深处的琴弦,使我自觉地产生了对我们自己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思考,后来一位语文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老专家在一次语文观摩座谈会上这样说:“现在有的'语文课老师讲了还不如不讲,学生与其听课还不如去睡觉”这话如醍醐罐顶,如当头棒喝,给我强烈的震撼,使我猛醒,不要抱怨,更莫责难,语文教学的困境源于我们自身,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当务之急,是走出困境的关键。

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过这样的话:“现在有不少语文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庶几近之,作为思想教育者已力不从心,而作为美学熏陶者则完全失职”这不是偏激之言,确实是目前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现状的生动概括,这就是我们目前语文教学处境维艰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吧。是的,语文教学的艰难根源在于我们语文教师,我们无需抱怨吧,无需责怪,只有面对现实,别无选择。语文教学是艰难的,语文教师是难当的,但既然我们选择了它,就只能去热爱它,坚定地走下去。为此,我们要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丰富自己的知识,只有在人类文化的花林中含英嚼华,掌握渊博的知识,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恢弘恣肆;登上理论的峰颠,我们才可以尽观天下之秀;磨砺自己的教艺,精益求精,操炉火纯青之宝刀,才可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培育丰盈的才思与灵气,才能在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对话,思想与思想的共鸣中享受无穷的乐趣;张扬自己个性,让真实而奔放的个性涤荡教学中的陈俗与陋习,让个性的小舟在教学的冲浪中放射异彩;孕育教学的智慧,让智慧如晨曦中的露珠,为教学增添生机与灵动。

如此这般,则我们一定会迎来语文教学的春天,语文一定会成为一片百草丰茂,落英宾纷的芳草地。那时,我们一定会为成为一名语文教师而自豪。

对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要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体现出职教特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语文教学改革取得实效。

进入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机遇期、黄金期。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各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茶。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以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化。在此,我就语文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和同仁。

一、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求得实效。

虽然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深化,但我们还会经常听到语文教师们无奈地感慨:“学生怎么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都不会呢?”我们会经常看到,千古名篇佳作,语文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特别是讲到古文,教师用上十八般武艺,讲词析句、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一细细道来,学生却听得如坠雾里,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回答仍是不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只是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教学目标制定得过高,教学内容过难,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在中职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已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招收的“尖子生”,许多学生在初中时代甚至在小学时代就缺乏信心,有的还被老师和同学们视为“双差生”。这些学生进入中专后,由于基础薄弱,上课听不懂,厌学情绪渐浓,旷课、迟到、早退、打架、沉溺网吧的大有人在:一部分学生认为到中专来就不用学习文化课,只重视专业课学习就行了,语文学不学都一样。入学文化课测试结果表明,现在中专生的语文水平呈整体下降的趋势。因此,语文教学改革中要针对现在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要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求得实效。

从教材上讲,现代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使用的教材呈多元化趋势,依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大纲》,中职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中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版、提高版的中职语文教材,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学校基础版、提高版的语文教材,又有各校依据大纲编写的校本教材……无论使用哪一种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适当降低难度,增加时代感强、适宜中职学生阅读的作品,淡化语法,加强综合,减少头绪,强调和注重学生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做好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对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知识,一定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不能认为那是初中教师的责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要使学生在中职学习过程中的语文成绩有大幅度提高,无疑是镜中花、水中月。

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鼓励性教学策略、自主性教学策略和创造性教学策略的运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是否都得到提高等方面来研究和探索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程度好的学生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程度差的学生按低于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甚至依据初中教学大纲补习基础知识,最起码使这些学生的语文水平能顺利通过现代化大企业的入门考试。

二、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许多学校在语文教改中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认为应围绕学生的就业需要,语文教学只要能教会学生写简单的应用文,讲好较规范的普通话就足矣,于是在教学计划中对语文课时进行大刀阔斧地压缩,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删减,只剩下单纯的应用文教学和口语教学的内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必修的主要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课程性质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实用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显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并不是只简单教学生会写应用文,会说普通话,学习语文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人文思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思想,以及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其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当然,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和审美陶冶应当是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任务,离开了语言教学的思想教育,难免成了架空的枯燥的形式主义的思想教育,企图从每一篇文章中直接抽出所谓伟大的思想和审美意识塞给学生,一节课就让学生脱胎换骨,结果只能是舍本逐末,两头皆空。

三、体现出职教特点,强化能力,学以致用。

计划经济时期,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中级技术、管理人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及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变化,中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大量一线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中专学校必须实现由专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由重学科教学向重能力培养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职业训练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岗位职业能力本位转变。语文教学改革也应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来进行,树立以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既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又要使语文教学成为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如何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这要求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观念,在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师生交流、思维启发等方面多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在教材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凸显职业学校语文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比如,在应用文教学中尽量选用和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例文;在口语训练中训练的内容应和所学专业所要求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吻合;在考试中选取与学生所学专业接近的文字材料作为阅读理解材料等等,使学生理解中职学校每一种专业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语文虚、专业实”,“语文是花瓶”,“专业是饭碗的思想”。第三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把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通过演讲赛、作文比赛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多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

受应试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很多职业学校教师都是重视教,忽视学,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更有一部分教师自我满足、自我封闭、不思进取,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态度,已成为教改路上的阻力与束缚。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成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不是淘汰教育、精英教育,而是成功教育、普及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而不是淘汰人、选择人。教育的价值不再仅是培养少数“精英”,而在于能否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和途径,把成才之路铺在每个人的脚下。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观念也要有大的转变:即单纯的语文教学思想应转变为全面发展的育人观:由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传统授课内容应结合人文精神;语文学科应结合专业各科知识的渗透;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应拓展到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文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为学生学好其它学科及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讲,更新观念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动力。

(二)加强学习,不断求知,提高教学技能。现代社会对中职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外,要了解其它专业内容以做好语文与专业课的衔接,还要具备政治、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更要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只有这种又专又博的“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更主动地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推进教学研究不断深入,也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总结、改进,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使中职语文教学展现出新天地。

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挑战及教师教育的应对教育论文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引导高校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建立教学团队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队伍的老中青结合,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虚拟教学团队。

电大系统近年来组建了不同层级的专业和课程教学团队。实施基于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平台的异地实时与非实时教学与教研,在低投入的基础上,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开展教学。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问卷发放主要采取现场发放及e-mail两种形式。依据方便抽样原则,本次调查的样本主要来源于西安地区教学团队教师,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99份,剔除回答不完整或不可供分析的无效问卷13份后,实际有效可供分析的问卷为84份。其中传统团队的样本40份,占47.6%,虚拟团队的样本44份占52.3%,两者所占比率基本相同,问卷能够有效反映研究需求。

2、问卷设计。

为便于分析,除了基本资料外,问卷设计采用是非性答案,即答案从是、否中二选一。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团队成员组成问卷中涉及团队组成的问题主要包括团队成员的基本资料(年龄,学历,毕业院校,专业,现工作单位、从事的专业等)。其中虚拟团队,以中央电大09年组成的首批全国电大教学团队为例:包括1名首席主持、12名核心成员、20名左右的骨干成员,其中有教授4名、副教授9名,其余为讲师或助教。(2)团队任务完成情况不管是普通高校教学团队还是远程教育虚拟团队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但是完成过程却是有区别的。问卷中涉及任务完成情况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团队成员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团队工作”“团队工作任务是否和你的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等。

三、研究结果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团队成员组成。

通过卡方检验,除了年龄相关问题,关于学历和职称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远程教育团队成员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均不如普通高校。

2、团队任务完成情况。

关于团队成员任务完成情况,虽然两教学团队均能完成相应教学教研任务,但在“团队工作任务是否和你的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在普通高校教学团队和虚拟团队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能够反映任务完成的困难情况。通过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远程教育团队成员相当一部分工作和团队无关,而普通高校教学团队的工作基本就是一项团队工作任务。

四、讨论和结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远程教育团队建设初期与普通高校教师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具有高学历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如普通高校教学团队教师高,这也和电大专职教师本身学历层次与普通高校存在一定差距有关。调查也反映出,由于电大教师工作内容包含多个方面,所以在完成团队工作的困难程度上还是与普通高校教学团队存在一定区别的,尽管如此,我们仍乐于在团队工作中奉献自己绵薄之力。

文档为doc格式。

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挑战及教师教育的应对教育论文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作者:鞠萍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根思老叶初级中学,江苏泰兴,225400刊名:金山英文刊名:goldmountain年,卷(期):1(12)分类号:g63关键词:新课程教师综合素养理论创新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相应的高职教育也得到飞速的发展,但同时也给高职生带来了很大就业压力。毕业生技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生存能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分析目前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和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说明培养高职生的技能素质的必要性,同时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以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技能素质,提供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的开发利用,运用新技术,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带动了市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低层次的人才结构已不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和企业需要数以千万计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我国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有些高职院校要么是目标定位不准、管理体制落后,要么就是培养模式不合理,更有一些实训条件不完善、管理体制落后等。这些都影响人才培养。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越来越不适应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提高高职生技能素质是当务之急。高职院校要从自身做起,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制定良策,为生产第一线培养职业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素质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它涵盖的内容有很多,主要体现为专业性技能,方法性技能和社会性技能。

1.1核心技能:专业性技能专业性技能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认知能力)与技能,;前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后者包括各专业和相应专业群的技术、工艺和运作技能。专业性技能是从业者的核心技能。

1.2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方法性技能它包括制定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以及理解新事物的思维方法等。在科学进步、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形势下,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定要不断更新技术、更新设备,对就业者会提出更高的技能素质要求。因此,毕业生应具较强的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求得职业能力的促进和迁移。方法技能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1.3必备技能:社会性技能社会性技能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社会责任感以及群体合作的协调与仲裁,参与意识、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语言文字表达技能等。从业者既是自然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企业的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等之间,需要进行思想交流、展示自我、组织协调等。因此,对于高职生来说,应培养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必要的外语阅读和表达能力,以及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社会性技能是从业者的必备技能。

培养高职院校毕业生技能素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技能素质,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缓解人才市场需求矛盾,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2.1培养高职院校毕业生技能素质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人才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更多的企业需要的是既懂技术、懂生产、懂管理、又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部分高职生敬业精神差,吃苦耐劳精神不够,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眼高手低,频繁跳槽,就业错位率高;动手能力较差,技术不够精湛,知识匮乏等,远远不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2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各类高校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也不例外。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应把培养有相应专业、有一技之长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性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最为培养目标,应该更多地把用人单位的需要、用人部门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核心指标。

高校青年教师事业素质的培养论文

近些年,学校调入了大批青年教师,他们大多身处教学一线,年富力强,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新颖、活跃,为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改善了学校教育质效,他们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执行者,对我校教育工作的成长与完善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那么,学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迅速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职业操守,使他们尽快挑起学校发展的大梁,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呢?下面结合学校教育实践谈下自己的拙见。

一、思想鼓励不可少。

思想高度决定行为高度,学校应该从思想教育着手,激发青年教师的上进心,明确努力目标,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操守与道德素质。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发自内心地热爱本职工作,有效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主动投入到教育事业的建设中来。要帮助青年教师摒弃消极、错误的思想观念,用正确的教育思想感化、武装他们。使之逐渐成长为追求上进,为人师表,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模范、标杆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业务能力要跟上。

青年教师由于工作时间不长,尽管工作热情高涨,但工作经验不足,这一硬伤严重制约着青年教师的成长。为此,学校应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让青年教师能够短时间内熟悉工作内容,尽快成长。如采取新老组合,男女组合,气质互补分组合作,知识层次互补合作等分组工作模式。发挥老教师引领作用,利用老教师的宝贵经验,以传、帮、带新人,让新教师能够迅速掌握工作要领,抓住工作重心,利于新人成长。通过各类型教师间的互补性分组合作,可以有效弥补个人特质的不足,对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工作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为学校发展储备了丰富的后备力量。具体工作如下:

1.严格督查教学备课。课前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老教师应指导青年教师学会备课,明确备课的意义和目标。认真做好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分配、利用课堂时间,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对此,学校应安排教务处专门监督、认真检查,严格要求,不可蒙混过关。实行专人负责制,出了问题相关责任人要负连带责任,绝不姑息。

2.坚持听课常抓不懈。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长,在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为了帮助他们尽快提高业务能力,学校应制定每周听课计划。常听他们的课,对表现突出的要提出表扬和鼓励,更重要的是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纠正意见。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青年教师听课互评活动,让大家畅所欲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还要经常安排青年教师参加观摩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3.坚持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教学业务能力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此,学校应有计划组织三笔字(毛笔字、硬笔字和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和优质课的比赛活动。由学校领导或外请专家担任评委,激发青年教师的干劲,鼓励他们奋发学习的热情,达到鼓励与鞭策共举的目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促使他们勤于学习,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最终造就出一批杰出的青年教师,并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

三、做到“三给”见实效。

1.给机会。学校管理层应尽可能给青年教师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发挥自己的潜能,将自己最优秀的才能展示出来。如学校组织的业务比赛活动,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锻炼他们的能力,增长知识。同时,这对于学校领导了解青年教师也打开了窗口,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2.给动力。学校管理层应充分给青年教师提供精神动力,点燃他们的工作热情,坚持正确的努力目标方向,不断上进,更上一层楼。

3.给时间。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切不可急于求成。应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来逐渐成长。在此期间应对青年教师充满期待和希望,相信他们始终保持一颗高尚、火热、上进的心,不断向上攀登,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面对失败不要气馁,而是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重新站起来,鼓励他们一路向前。

四、校内外交流很重要。

学校应重视青年教师的教学交流活动。应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到校作讲座,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思想层次;积极组织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兄弟单位或上级教研部门的教研会,参观名校、拜访名师等,以丰富青年教师的视野,提高业务理论水平。此外,学校生活不可仅限于教学,学校还应有计划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如体育比赛,歌唱比赛,表演比赛等,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这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是一时之功,一人之力,而是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教师自身全员参与学习的过程;不仅要重视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他们思想认识的提升;学校不能只要求青年教师熟练业务,还要给他们创造丰富的业余生活。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激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与潜能,使一大批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似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使得学校的发展后劲底气十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校青年教师事业素质的培养论文

一、总则:鉴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是土、水、机、材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质量对本科毕业生的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造就和拥有一支思想品德好、业务素质高、教学过得硬的教师队伍。从高校毕业就分配来的青年教师经过3-5年的培养和本人努力达到上述要求。

二、指导思想。

1、高校教师向硕士、博士化努力。

2、先过教学关,再闯科研城。

3、力学教师不仅应精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而且应熟悉力学专业教学的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教师应该对两门基础力学课程都能拿得起,在此基础上再向力学专业课程进军。

4、除本科生教师攻读学位,采取脱产学习外,一般采取以老带新在职培养,在干中学,干中提高。

5、力学教师应以力学专业毕业生为主,适当吸收其他专业毕业生从事力学教师工作,以利于在科研的开展时,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三、阶段和目标。

1、从学校分配来工作的头三年为熟悉教学阶段,初步过教学关。

(一)第一年除了学校组织的学习教育学等三门课程并考核及格外一般以助课为主,通过辅导多(少)学时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熟悉它们的内容,掌握基本要求,了解重点和难点所在,掌握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具体要求应达到的目标为:

a、对照所辅导的课程的教学大纲,通读一遍所用的教材。

b、开课前正式演算一遍所用的教材上的所有习题。

c、听主讲教师的每次课,目的在于了解每次课的目的、要求、如何组织教学、组织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了解教学过程各环节,学习教学技巧。要求每次课应有听课笔记。

d、参加教学各环节(理论教学、习题讨论课、实验课、答疑、考试)均应在主讲教师指导下进行。

e、批改作业:

(1)要求每周批改一次(要求100%批改)。

(2)批改时不仅只是打钩打叉,要指出错误所在,或加以批语,指出优点和缺点,最后签注日期,并作记录登记,同时要给定等级。

(3)每次作业批改后应及时向主讲教师报告作业情况。学期结束前向主讲教师提出各学生的作业成绩。

(二)第二年:如经过习题课和试讲后,经教研室和系领导认为已达到开课水平,可主讲并辅导一、二个班的课程(否则顺延半年或更多时间努力争取达到此水平),全面负责此教学班的教学环节,具体要求是:

a、开课前应参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日历(可以是教研室统一制定),每次课的内容多少、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所在,习题配合及分量等,并参考其他教材,在此基础之上在开课之前写出全部教案。

b、教研室应指定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作为新开课教师的指导教师组织教材、审阅教案、明确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帮助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教学技巧。新教师应主动把教案在上课前送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每月听新教师的课不少于二次。

(三)第三年:达到独立开课的水平,要求是:

a、独立地制定出符合教学大纲的教学日历。

b、组织教学和组织教材有进一步的提高和体会。

c、能初步地运用启发试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妥当处理随机出现的教学情况。

d、在答疑中一般能应答顺利,不出现或少出现卡壳现象。

e、在成绩评定中能妥善处理一些问题,不发生或少发生对成绩有争议的现象。

2、参加教学后第四年至第五年为教学成熟阶段,完全过教学关。

四、实施办法:

1、新来学校教师,由教研室向其提出工作上的要求,宣布培养计划。并负责发给教材和教学大纲。

2、第一年培养由其助课的主讲教师全面负责,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助课教师应服从主讲教师的安排。

3、第二年培养由指导教师负责。帮助组织教材、审阅教案、明确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帮助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4、第三年可以不指派指导教师,如新老双方自愿组合,教研室也可以认可。

小学教师素质论文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忠于职守,精于教书,勤于育人,职业道德的整体状况是好的。然而,由于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教师队伍不同程度地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腐蚀着,少数教师在师德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对教育事业的成败有着关键作用,所以师德中的负面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就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进一步加强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一些对策。

中小学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问题已是关系到教育品质、全民福祉的大事。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引进精华的同时也带来了糟粕。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当前师德形势,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有时也简称为师德,从古至今,我国一直重视师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要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不正,不令而行;其身正,虽令不从”;唐代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的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当代的教师职业道德已经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李春玲等学者在《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中写到,对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些学者把师德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具备的品德。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2013年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等六个方面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综上所述,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

值得肯定的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不可否认,当前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职业道德偏失问题。陆明玉(2015)对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对学生缺乏爱心;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依法执教意识淡薄等问题。何智明(2014)对农村教师职业道德遵守情况进行问卷、访谈和观察的结果表明:当前农村教师不道德行为比较常见。这些不道德行为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重视。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恪尽职守,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是爱岗敬业的基本价值取向。简单来说,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是古今中外所有职业对各自的从业者设定的普遍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如今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的教师。这些教师从事这份职业只是因为它相对稳定,他们仅仅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而非真正热爱这份事业。他们在工作中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性和进取心,也不重视自身知识的更新,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老套陈旧;忽视学生道德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却过分重视分数;课堂上也不因材施教,批改作业应付了事。这类教师不能安心本职,往往把重心放在自己的第二职业上,显然就缺乏对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更有为评职称而搞科研的现象,所以这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些均会影响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与树立。

(二)对待学生缺乏公平原则。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管在法律上还是在人格尊严上都是平等的。师生平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要求,教师能否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和睦的关键,也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前提。每个中小学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获得老师的尊重也有被教师尊重的权利。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个体差异,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客观,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同时应该给予差生和问题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然而在当前的中小学中,更多的教师会把赞许的目光投向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课堂提问也更倾向于学习好、积极性高的学生。而差生和问题学生,则缺少了很多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在施教过程中,个别教师甚至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这违背了《义务教育法》(2006)对教师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规定。

(三)教师之间缺乏合作意识。

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学校这一集体的场所所进行的一项集体活动,这项工作需要各科教师相互合作配合,共同完成。但部分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没能做到相互协作配合,他们过高的肯定自己的贡献而忽视其他教师的作用。这类教师在教学中只顾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顾其他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占课、拖堂等现象更是经常发生。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特别是一些技能科教师,他们很少主动联系家长、向家长说明学生在校的学习及表现情况,这些教师理所当然地把这项工作交给班主任处理。学校开家长会是一个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沟通的好机会,然而大部分学校的家长会只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与家长在家长会上的沟通交流很少。

(一)完善教师入行管理。

近年来,由于少数地区在师资管理中出现漏洞,导致一些不具备从师资格和素质的人混入教师队伍,这不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因此,改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加强和完善教师入行管理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应该从形式上进行完善。形式上的完善是指能够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需要,为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做到完善和细化。目前我国在教师资格证书的认证工作中,对申请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准仍然缺少必要的考核,而对这项内容的考核不应该是通过考试答题的形式来衡量,而是应该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来把关。例如,对申请者毕业的学校、所在单位和所住的小区、街道等有关单位的调查来确定。

(二)完善教师的分配与激励制度。

从各项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党和国家反复强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但事实上,特别是一些城乡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低、待遇普遍较差,这已成为阻碍其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对于这种情况,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各所学校领导部门应不断改革现行的教师分配制度,通过此措施来激发中学教师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积极性。各中学要对师德建设评比规范化,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及惩罚条例;可以利用先进教书育人的'事例进行师德师风宣传,利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学校整体师德师风的提升。例如,学校可实行奖罚政策,对教师良好的师德行为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相反的要严肃批评和处理某些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

(三)强化中学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首先,要提高理论修养,通过学习《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了解作为教师必须依法履行的教师职责和义务。其次,在教学工作中磨炼师德意志。教师想要在充满诱惑的外界条件下保持高尚的情操则必须具备顽强的道德意志,而顽强道德意志的形成则离不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磨炼。长期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身的师德意志,才能使道德理想、道德规范转变为坚定的道德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师德素养。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中形成的,所以广大中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在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中不断地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肩负着教育、培养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未来的教育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1]何智明.农村教师职业道德遵守情况调查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9):83~84.

[2]梁庆周.当前我国高校师德问题研究[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2007.

[3]陆明玉.内蒙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5(1):273~275.

[4]李春玲.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檀传宝.当前师德建设应该特别关注的三大问题[j].中国教师,2007(2):10~12.

素质

毫无疑问,这些现象的始作俑者是我们“新世纪的花朵儿”,而这些现象也引出了“老师的第三只眼”——摄像头。

对于安装了摄像头,学校的____解释是想有效的____校园中的不良现象,进而督促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而对于这种解释,同学们也都是做足了表面功夫——有第三只眼的地方安安分分,没了第三只眼仍是“管你三七二十一”地我行我素。

的确,学生们的种种行为,实为有些过分。但是学校的做法合适吗?也许学校只顾到了眼前,却未仔细想想,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情况。仔细算算,在未成年之前,除了在家的时间外,在学校的时间算是最多了,而所接受的教育自然也应最多。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在教书之前,先要育人。话虽如此,可事实却未必这样。

2005年____电视台在《对话》节目中邀请过中美两国的高中生中的顶尖人物。在价值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____、真理、财富和美的选项,____学生几乎一致的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__除了有一人选择美外,其余全部选择了财富和____。

近几年来高学位“人才”变为____犯的事例已不足为奇,而往往对社会危害大的也是那些高学位低素质的“人才”。由此看来,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与之比起来,更重要的则应该是育人,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品德修养,而不是只顾教书。

树苗歪了不从根上扶正,却想硬将它掰直,结果会怎样?好一点的,勉强掰直,但过不了多久又会歪曲。而更有可能的则是枝断树枯罢了。

素质低了不从思想上根本教育,却想利用一些“____”硬逼着提高,结果会怎样?

——南辕北辙罢了。

素质

“一个人在生活中需要素质。习惯和素质是人的第二身份。”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说的。当你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大声喧哗的时候;当你做事随心所欲,不顾他人感受的时候;当你自私自利,不关心别人的时候,当你……你可曾想过别人此时的感受?别人又会怎么看待你呢?对这些,我当然是深有体会的。

还是让我先说说这样一个故事吧:一个中国留学生到英国留学,他借住在当地一户居民家中。房东是一对热情可亲的老年夫妇,对这位留学生可好了:他一点儿也不用为生活操心,每天回到“家”,可口的饭菜都在等着他,每隔四五天,房东老妈妈还会逼着他换衣服,然后帮他洗干净后再熨好。可以说,这对老年夫妇就像对自己的亲儿子那样对待这位中国留学生,中国留学生也感到非常幸福。可是,过了不久,房东夫妇对他的态度渐渐冷淡起来了。终于有一天,老房东让他知道了这其中的缘故:他常在半夜回家时,不管别人已睡下,使劲关门、大声走路和咳嗽;小便时常常不掀开马桶垫子,把尿液溅到了垫子上。这位中国留学生知道原因后,不但不感到惭愧,还认为是别人小题大做,然后自己选择了离开,另找一户比较“宽容”的人家居住。可是,没想到一连走了五六户人家,他们都问他同样的问题:“听说你小便时不掀开马桶垫子?”那口气、那神情,让这位中国留学生意识到这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看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很严重的事情。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问话,留学生只有满面羞愧地转身逃走。听了这个故事,我也明白了: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素质,而素质正是体现在一些小事上的。

我的用餐习惯曾经非常糟糕,就是吃饭时把饭粒撒得到处都是,夹菜时把这样菜掉到别的菜碟里,舀汤时不用自己的碗接着,汤洒得满桌都是,喜欢吃的菜就只顾往自己碗里夹,也不管家人或客人。尽管妈妈为了这事无数次地提醒我,但我仍旧我行我素。终于,在一次晚餐时,爸爸实在看不下去了,他阴沉着脸对我说:“实在太不象话了,谁像你这样把饭粒撒在桌上,把菜汤滴得满桌都是?你可能以为这是小事,但正是这些看似小的事情,如果你不注意,它将会影想到你的一生。希望你以后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做一个有素质的人。”爸爸严肃而又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我既惭愧,又感动。因此我痛下决心改掉这一些生活细节上的陋习,要真真正正做一个有素质,品行好,有礼貌,受别人尊敬的人。

高中素质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们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篇二讲文明,做有素质的人。

在这个二十一世纪,文明仍是人们所讨论的热点,因为“讲文明,做有素质的人”不仅仅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还可以构建一个高素质的社会,树立对外的良好国际形象。因此,我们要学会讲文明,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虽说国家是在大力提倡并宣传文明,但也有许多人依旧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破坏公共道德。

杭州一名小伙子因未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而被与妇女同行的男子连扇5个耳光,鼻血直流。这是怎样的蛮不讲理啊!难道仅仅因为一个座位,就可以狠打别人,破坏公共道德吗?无独有偶,同样是一个小伙子未给抱着孩子的夫妻让座,而被打得鼻血直流,就连镜框也被打飞,断成几截。这又是一怎样让人心惊的画面!

就凭这样的素质,怎能不被外国人所瞧不起呢?在国外,甚至贴上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语。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是多么令人耻辱的一件事。面对这样的评价,许多人仍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依旧我行我素: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大吵大闹,破坏城市形象,不顾自己的形象,抽烟,乱扔垃圾。

虽说许多人不讲文明,但并非人人都是如此的。在这个社会,仍然有许多人是讲文明,有素质的。

重庆綦江,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代正兴,给为他让过座的每一个人一个红包,这个红包不仅有2元钱,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道:“你高风格让座和帮助,感谢你!綦江代正兴。”

为老人让座的人讲文明,有礼貌,代正兴老人也是如此。文明与文明相撞,绽放出令人感动的一幕,文明之花灿烂星空。现今社会,这样的人也有许多。

养老院里,许多老人孤苦无依,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生活不能自理。多亏志愿者们,去做义工,去照顾老人们。他们带给老人欢乐,为老人送去温暖,却不计任何回报,奉献自己。

在这个缺乏文明,缺乏素质的社会,仍然有许多讲文明,有素质的人。他们分散于社会的角角落落,共同为文明的社会而努力着。

我们是中国人,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并发扬。因此,我们要构建高素质的公民社会,得讲文明,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篇三素质不素质。

昨天下午刚刚下课,我便疾奔向学校充卡处。原来跟我一样需要充卡的人还真不少,熙熙攘攘的。看见密密麻麻的人头,我禁不住有些焦急,但还是沉下气来站到队伍的最后头。说是队伍,其实根本就不算,说来倒更像一个大大的肉团;看见大家都互相推挤着,为了不使自己被撞伤挤坏,我宁愿站在最后头。

等了很久,迟迟轮不到我被服务。往往一个人挤到了窗口,认识他的人就把卡递了过来,于是这位同学便一连充五六张,充完后便会满脸骄傲的挤出去。无奈,这就是能耐?!排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捱到了窗口,刚想把卡递进去,一个看起来文静瘦弱的女生猛的给了我一下,瞬间,一个趔趄让我滑出原坐标,手立刻被锋利的护栏划了个口子。步子还没有站定,一位仁兄又发话了:“不排队,别在这里站着!”没心情跟他理论,独自捂着滴血的手走出人群,于是,饿了一顿。

计划经济时代物质贫瘠给心灵上造成的恐慌不安,和由这惶恐而致的“不素质”,在物质大为丰富了的今天,本应随着丰裕悄悄淡去,但是,却是如影随形的跟进,而且没有削弱之势。君不见,大学售菜窗口即使只有两个人,也会发生一点小拥挤;公交车来了,即使人不多,大家仍然一如既往的争先恐后;还有自助餐厅里,随处可见的人走饭菜盈桌现象。

“为中华之崛起读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下之忧而忧”难道永远只能写进我们的。

作文。

本里,考试卷上,而不会带进我们一日三餐和生活的坐卧行止里?何时才能把这些优秀的思想化为我们的行动,我们的素养,就真正提高上来了。

多么希望,我们的同龄人,在课堂上学习了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李白白居易之后,能把这种对古人敬仰之情愫迁移到课下的餐厅、甬道、宿舍乃至厕所;多么希望,我们的家长,在孩子在场的时候,能够略微忍耐一下,把的座位让给刚上车的老人,把最便利的服务优先让老弱病残者享用,把怯懦的目光收起,坦然面对假恶丑;多么希望,我们的社会,在旁观者冷眼作壁上观之后动用舆论的力量声讨以震慑人性的冷漠,在鳏寡孤独者受难之时能够义无反顾的动用强大的福利链条让他们皆有所养!

素质不是一句。

口号。

喊喊就可以上去的。任重道远。我辈若能死而后已相信不久的将来全民素质会提高到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高度!

篇四楼道里的数只“眼睛”

毫无疑问,这些现象的始作俑者是我们“新世纪的花朵儿”,而这些现象也引出了“老师的第三只眼”——摄像头。

对于安装了摄像头,学校的官方解释是想有效的控制校园中的不良现象,进而督促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而对于这种解释,同学们也都是做足了表面功夫——有第三只眼的地方安安分分,没了第三只眼仍是“管你三七二十一”地我行我素。

的确,学生们的种种行为,实为有些过分。但是学校的做法合适吗?也许学校只顾到了眼前,却未仔细想想,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情况。仔细算算,在未成年之前,除了在家的时间外,在学校的时间算是最多了,而所接受的教育自然也应最多。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在教书之前,先要育人。话虽如此,可事实却未必这样。

20xx年中央电视台在《对话》节目中邀请过中美两国的高中生中的顶尖人物。在价值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利、真理、财富和美的选项,美。

国学。

生几乎一致的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除了有一人选择美外,其余全部选择了财富和权利。

近几年来高学位“人才”变为杀人犯的事例已不足为奇,而往往对社会危害大的也是那些高学位低素质的“人才”。由此看来,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与之比起来,更重要的则应该是育人,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品德修养,而不是只顾教书。

树苗歪了不从根上扶正,却想硬将它掰直,结果会怎样?好一点的,勉强掰直,但过不了多久又会歪曲。而更有可能的则是枝断树枯罢了。

素质低了不从思想上根本教育,却想利用一些“手段”硬逼着提高,结果会怎样?

——南辕北辙罢了。

篇五素质教育应从自我做起。

素质教育从我的理解角度来看就是对思想道德,自身的控制力的教育,当然爱护环境也是其中之一,下面我来说说爱护环境应从我做起。

“爱护环境、美化家园”,不只是一句空话,需要从我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住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森林、海洋、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却使得这个星球满目疮疤,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带来了压力。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绿色生命是我们这个家园的主体,没有花草树木,空气怎么会滋润和清闲清新。种一棵树,爱护一草一木,便能染一片生命之绿洲。

我们的生活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校园绿化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爱护和。

保护环境。

也就成为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现在虽然还只是中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从保护环境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去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烟头、食品包装物等,不随地吐痰,伸出你的手,捡起地上的一片废纸,一个废塑料袋,一支烟头,为环境的清洁献出你的爱心,支持和参与废纸、废塑料袋、废金属的回收利用尽量减少生活垃圾,这样可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我们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美化我们生活的环境,保持校园清洁等。

以上这些虽然是小事,但是,我们做的事,实在太多了,许多事情当然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来监管,应严格控制滥采乱挖,保护动、植物,控制污染。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就能保护我们美丽家园的生态环境,我们就能为保护环境作出一份贡献。

素质教育听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却时时刻刻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性,不要放松自己的文明程度,做一个思想品德良好的中学生。

素质

萌萌女大学生拒绝给老人让座,被责怪而感到很委屈,做自己的位置错了吗?或许很多人都会这样问,觉得自己做自己的位置没错,或者是我的,凭什么跟你合作?的确你没有错,你是太过冷漠。

再者,大学生文化素质高的情况下,却出现行为素质低的现象,我们不应该反思点什么吗?当今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难道真的仅仅只是因为人们所认为的:学生情商低下吗?为现代化社会能高速发展各类学校,积极主动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回报社会,而教育部门心系人才驿站则是哪间学校哪位同学进了名牌大学,大肆夸奖,这间学校老师家新校长升职如此恶性循环,小学阶段的三字经,有的人是想找对,好久下雨我去了,一心只愿考取功名了。因此,教育者应尊重育人先育德这一规律,不然未来的社会就如同机器人社会,唯科技,绝人情。

曾经上网看到这么一个段子,现在的社会是怎么了?回想起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一家便宜,四家长,家家户户门挨着门后,最后有多少家产,门口一览无遗,晚上睡觉门也敞开着,别说别说晚风有多清凉了,再看看这个时代,恨不得多加一把锁呢,科技在不断发展,勇往直前,我们怎么能倒退呢?并不是你的双腿在倒退,是你的精神在回头走。

雷锋的精神一直被人们赞颂,他的热心,无私,伟大,令人们赞叹不已,他学习一直不行,努力了也跟不上,但他的口碑胜于多少科技,多少人才,只因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每每人们问他为什么的时候,他只会笑笑说,群众的快乐是我最大的快乐,助人与助剂,社会不断的需要钱,更需要情。

我们应该携手共创一个美好有爱的社会,而不应该是一个令人不开心的世界。

幼儿园教师素质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师也需要相应地补充知识。语文教材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更为广博的社会和自然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是“无所不知”,能够解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多才多艺,科技、文学、天文、地理、历史、生物、体育、艺术等都能略知一二。如讲《黄河颂》《土地的誓言》《芦花荡》等课文,就要熟悉抗日战争历史,并能正确评价抗日战争;讲《最后一次演讲》《雷电颂》等课文,就要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情况;讲《敬畏自然》《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就要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常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升米,教师须有一斗谷。”这说明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知识修养,用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做到教学相长,才能在教学中提高效率。“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处理好教材,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积极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把课讲活、讲好,才能在授课时做到游刃有余。

二、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素质。

教师要具备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素质,是指教师通过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能够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把知识用最有效的方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同时,使学生获得各种能力,为其成才积累“财富”。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备课、讲课、板书、绘画、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编制习题、撰写论文等。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仅可以进一步明确施教方向,坚定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根本上解决教书育人、寓思想教育于日常教学的问题,而且能够认识和掌握教学规律,明确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从而以行之有效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丰富完善各自的教学思路,解决如何上好课、向课堂教学要效益的问题。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刻苦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实践证明,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低,必然不能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去安排教学;教学技能差,也绝不会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基本功素质。

要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就不可能教出成批的好学生,更不可能攀登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高峰。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很多方面。

(1)听。包括听学生读书,听学生回答问题,听学生相互讨论,听其他老师的课。善于听的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之间要相互听课,相互观摩、研讨。实践证明,听课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基本功训练。

(2)说。合格语文教师的条件之一,就是语言要准确、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启发性,且讲普通话,有节奏感、条理性、逻辑性。要实现以上要求,教师就要加强语言训练。例如,加强语言节奏训练,力求达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艺术性的标准。再如,加强语序训练,以求理顺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和结尾,使语言富有科学性、逻辑性。此外,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还要善于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设计课堂语言,使之唯美、动听、引人入胜。

(3)读。语文教师要能够博览群书,文学方面的、科技方面的,都应该有一定的阅读量,以便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如果教师朗读水平高,学生就会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和启发。

(4)写。写的训练主要包括书写和写作。教师的书法是教学的“衣衫”,又是学生模仿的样板。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练好“三笔一画”,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绘画。教师的书写主要是课堂板书,对板书的要求是对教师书写基本功的起码要求。板书的书写要求清晰、工整、准确,注意笔顺,不写错别字。板书的布局要合理,文字精练,力戒有言必录、信手写画。此外,作文、作业本上的批语要清楚明白,句子要完整,切忌字迹潦草。一个没有写作实践经验的教师,是难以正确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教师能写好“下水作文”,不仅能体会到学生写作文的甘苦,而且能在作文指导、作文评讲等方面,做到针对性强、有的放矢。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文档为doc格式。

素质

说起素质,大多国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国民素质无法让人赞诩。但泱泱大国,我们国民素质正在默默地发生着质的改变。

这事还得从这次我游天镜湖说起。在游湖时从不远处跑来两只可爱的小狗,大冬天的它们让细心的主人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外衣。自己看着可爱的小狗,貌似无形中给这个安静湖边增加了一道风景。狗的后面是它的主人在接电话,一位很时髦的女士。不雅的一幕出现了,其中一只小狗蹲了下来,眼瞅着它已拉粪便了。只见那女士,一边接电话一边连忙上前,从包里掏出纸巾,将粪便进行了清理。随后一手拿出湿巾擦擦手。看着她娴熟的动作,我投去了赞许的目光。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养狗势必会成为一种时尚和消遣,那个时髦女士告诉我们大家,不论何时都该注重个人素质和修养。好的修养和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来自平日里一些细微的良好习惯,而非现场做作。

以前国民素质是不高,就现在而言还是有一些潜在的素质差的人。在地铁在公交车上,时刻需要让座的人,但很多时候从新闻上还是看到了很多负面的新闻。在欧洲停车场的汽车是井然有序,每个车位都停的很规范。但在中国目前还是有停车霸王,车子随意停放。与其说是停车霸王不如说是缺乏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试想每个人都不遵规矩,都横行霸道那居住环境会是一个什么窘样?但若,我们将来的居住环境会越来越美。若是每个人都能提高自己,那何愁哪里不是景色怡人的美江南。

素质

“人脸识别控制厕纸”应当被当作非常手段而绝非长远之计。采取这种强制手法无异于扬扬止沸,治标不治本,要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国民素质势在必行。

其实天坛公园被迫运用该技术去防偷厕纸也是迫不得已的,很多景点即使厕所内外都贴满了警示牌,却无济于事。天坛公园作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门面,配备厕纸是必需的,但如果纵容偷厕纸的行为,必然引起浪费。“人脸识别控制厕纸”虽能解决燃眉之急,却并非上策。在这里是带不走厕纸,可到了其他地方,有些人照样“席卷八荒”,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我们的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在香港的公园里,地上是几乎见不到任何垃圾的,没有任何人的强制要求,但每个人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这一习惯,他们靠的是什么?是自己的素质与修养。听很多去过香港旅游的朋友们都说,看见公园地面上没有一块垃圾,干净的不得了,自己就是想乱扔垃圾也不好意思了。所以说,一个民族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相信中国游客出国旅游的负面新闻也是屡见不鲜了。诸如:随地吐痰、顺走酒店用品、在名胜古迹上乱涂乱画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苍蝇不叮无缝蛋,外国人不欢迎中国游客绝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某些素质低下的人在不停地给祖国抹黑。

毋庸置疑,强制手段在短时间内是最有效的,且不说这样安不安全,人不人性,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减少不道德的行为。但归根结底,强制手段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敌暗我明,这样的方法是不可能管控到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的,对于其他的不良作风也是鞭长莫及,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是可以源远流长的根本大计。

一个素质高的人,可以“辨乎荣辱之境,定乎内外之分”,即使没有任何督促,他也会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但提高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不是说上一节礼仪课或者读几卷书就能做到的。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无声的。在这个漫长的过渡期中,采取强制手段也无可厚非,但最终的目标亦该是提高素质,不应该本末倒置。

提高素质是根本大计,而强制手段永远不能反客为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