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学习考察心得体会(精选12篇)

时间:2023-11-26 19:51:43 作者:翰墨

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接下来为大家分享一些教师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和经验。

教师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山村教师,很荣幸参加了由xx-xx县教育局办公室xx-xx副主任带队一行2xx-xx人到有名的xx-xx——xx-xx学习,20xxxx年xx-xx月11日至12日为期两天的《教育系统新闻业务培训班》的学习,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xx-xx月11日,中国教育报编委、新闻记者部主任xx-xx老师具体给我们培训了《做一个积累智慧的教育新闻人》,xx-xx老师从新闻的当代趋势、教育宣传人员的角色定位以及用智慧和责任做好教育宣传等方面讲述了如何做一个积累智慧的教育新闻人。此外,张老师还在培训中还重点讲解了如何用智慧的双眼发现新闻,如何写好教育新闻等。张老师风趣、幽默,却又充满睿智的培训使我们大受启发。

次日,中国教育报摄影部主任兼摄影专刊主编鲍效农老师具体给我们培训了《教育新闻摄影实践:掌握摄影技巧、拍好资料照片》。鲍效农老师的培训则更加务实,鲍老师在培训中主要讲述了摄影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摄影技法。大量新闻图片实例的展示加深了学员们对于摄影理论的认识,更给学员们平时的新闻摄影工作提供很好的借鉴。

两位老师对授课课件都进行了充分准备,讲授中既有理论也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深受学员们的欢迎,整个课堂掌声不断,教师的互动积极踊跃。通过聆听两位老师这种专业的精心授课的培训,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新闻宣传的能力,新闻评论的写作,在学校如何发现新闻、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融合,如何增强头版意识,人物通讯写作”等内容,让我懂得了如何发现新闻、从什么角度写好新闻、如何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宣传,发挥宣传报道在教育教学发展中的作用。经过此次培训,打开了我对新闻写作的思路,更使我对新闻摄影方面的技能获得大幅度提升。在今后的学校宣传工作中,我定会持之以恒,勤学苦练,使铅厂小学的宣传工作上一个台阶。

这个月有幸被学校派到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来学习。短短的两天,无论教学还是班级管理,令我感触的东西很多。走进南山实验学校的校园,处处都有和谐的音符,处处都充满了师生之间自然流露出的那份浓浓的爱。

第一天,我们来不及卸下身上的疲惫,就走进了李转玲老师的课堂,听后让我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课后,李老师与我们进行了交流。傍晚的深圳依然闷热,夕阳从窗外投射在李老师单薄、瘦削的身上,她的额头渗出丝丝汗水。但她知无不答,不厌其烦、毫无保留的经验传授,让我感动不已。交谈之时,忽然有一个女孩跑进来,搂着李老师的脖子,亲吻她的脸颊。好奇的我就问李老师:“这是您孩子?”李老师笑了笑:“学生,她在一年级时属于学困生的一类,而她现在各方面都很优秀。”我就感觉很吃惊,学生跟老师的关系可以触到亲密无间。迫不及待的我们寻问李老师有什么秘绝,李老师不假思索地说,相信孩子,多表扬,多鼓励。而这种表扬措施不是盲目的,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孩子才会从中得到提高。听到这一席话,我不由得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方法。遇到学困生心中只是一味的排斥,从而导致那些学困生见了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东躲西藏。

这几天在深圳南山实验小学的所见所闻,使我明白了用一颗平常的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承认差异,懂得孩子的迟慧与早慧。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像李老师那样爱每一个孩子,让我的孩子们也能时时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以及信任。

教师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在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期间,我尽量走遍该学校所有场所,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去了解,现将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分析汇报如下。

一、课堂教学。

课改的成功是杜郎口中学最大的亮点,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教学过程为学生的探索活动和展示过程。从教室布局看,把纵横并列的课桌以小组为单位分几个区域相对合拢,去掉了讲台,三面墙壁镶嵌着黑板,这样学生分小组合作,老师走在学生中间,学生有了充足、方便的活动空间。根据介绍,课堂教学主要有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个模式。预习课由老师提供预习提纲,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展示课主要是各组学生把预习的成果展示出来,交流、共享、提升;反馈课是对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再次讨论解决。一般是先预习课,然后展示课,再反馈课,如果预习课完成了目标,就不再进行展示课、反馈课,也可以一节课内完成预习、展示、反馈。该校把预习单独安排为一节课,可见预习部分是杜郎口课改的关键。去之前交流时,就分析过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场所,预习很必要,是保证。没有观摩到完整的预习课和反馈课,据观察和分析,预习课老师提供的预习提纲可能是概括了全课知识和训练的系统的框架结构,还会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每组承担其中的一部分任务,在此基础上艺术加工,以在展示课上表演。

我听的一节公开课是语文展示课,课堂过程是这样的:预习交流—各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明确目标—老师明确指出本节任务;分组合作—小组交流,确定要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展示提升—学生把预习的成果以多样的形式表演,期间有老师点评、学生互评,达到共享交流提升的效果;穿插交流—学生间跨组交流,对学困生的帮扶;达标测评—学生对本课的概括总结,有名学生用“打油诗”来概括。还串教室观看了初三几个班的复习展示课。过程大致是:老师指出复习的内容,学生预习,同时每组出一名学生把老师给的纸条上的内容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然后各组学生到自己的黑板前讨论交流,最后,各组逐次展示讲解,老师适当点评。

几点认识:1、这样的课堂模式少了规规矩矩坐姿等硬性统一的要求,给了学生适当自由的活动空间,符合学生好动、喜欢参与的年龄特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课堂氛围、学习效果、知识的巩固程度都比较好。

2、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学习中每个小组作为一个考核单位,为了小组的得分,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优生帮扶学困生,使每名学生都参与,每个人都有了展示的机会,学生整体得到提高。

3、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本课的知识,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粉笔书写能力、合作精神、用来展示的艺术(如快板、三句半、故事表演等)。

4、老师在课前要准备大量资料,做精心的策划,课堂上交给学生去表演,老师置身学生中间,给予适当的引导、点评,要敏锐发现问题,组织协调课堂。学生是要经过培训和锻炼逐渐适应的。

5、教改的成功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先形式后内容,对课堂做了一些硬性的规定,比如三不准(不站讲台、不抄黑板、纯知识性的不讲)、0+40分钟等。

观察了展示的优秀教案,对其中一篇层次清楚的教案仔细看了一遍,该教案分三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两部分,教学过程又分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部分,展示提升是篇幅最长的部分,其它部分比较简单,有的一句话带过。教学过程被竖线分隔成两部分,多的那面是教学过程及知识内容,包括注明的关口设计和预见性问题,少的一面是对相应阶段学生活动的说明。有的教案还有附页,是补充的内容等。个人认为,该教案简明实用,对课堂内容和活动过程策划细致,对课堂的指导作用大,预见性问题体现了对学生分析的侧重,附页充实了课堂知识容量。听介绍是在集体备课基础上个人加工。从观察看,没有备课本,教案用一张八开纸,更象是一份讲义。从电脑调出的一份原始教案上没有做细致分解看,估计他们是从网络或光盘找的教案,再进行加工的。

二、学校文化。

进校门可以看到几块显眼的展板,展示了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特点等,院内各处有提示牌,橱窗内是按科目分类的手抄报。楼道文化牌有教师的语录和部分学生语录、学生作品等。教室内墙壁上有光荣榜、学习园地、班旗、个性班名、各任课教师的寄语、学生口号等。但杜郎口中学的文化不是看这些形式,其文化核心渗透在学校管理、教学活动中。

杜郎口中学推行无制度化管理,办公室和教室都看不到管理制度,没有制度并不是说不管理,学校实行细致化分工,落实到人,每样事情都有大家公认的标准,依靠大家自觉执行。各项工作也有专人督查,我跟着看了对一个教师宿舍的督查,两个人拿着一张表格,记录的比较详细。可以说,杜郎口中学管理靠的不是制度而是文化。

展示文化: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结果在公示栏展示,各种工作的督查、评估结果随时展示。展示这种形式对相互学习交流、对工作促进作用很明显。

反思文化:楼道里摆放着许多小黑板,标题是工作反思,每个教师一块,反思一周教学中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自罚文化:有几块张贴的纸上写着,某某老师认为自己哪点做的不好,自己罚20元或30元交财务。这个也会影响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

务实认真:在课间观看到一个评课过程,几个教师站在车棚旁围一圈,一个人组织记录,主讲者先自我评价,听课的逐个评价。课间操有个班站队不齐,别的学生解散后,该班留下当场改正。就是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拖拉。

在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刚开始印象是这就是个形式,仔细观察分析发现,该校的革新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由于时间短,看的不全面,只是自己的一些认识。其中最大的感受是教师的敬业精神,临回来时,想问一下该校老师的收入,看到两个教师在操场交谈,走过去问,才发现两个人是在交流教学经验。正象该校报告会上说的,改革的阻力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学校管理关注的是教师思想境界的提升。

教师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体会一、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如何调动起来的?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单,却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学得真谛。课堂教学中不存在歧视和嘲笑,而是欣赏和佩服、肯定。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信心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再就是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一是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各同学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掌握情况,使每天所学的知识都能及时巩固。班内的桌登摆放以方阵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这样也消除了以前前排和后排的区别,每个学生平等地坐在了一起。二是课堂上做到参与无错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分子、积极评选课堂积极分子等。三是小组间开展学习评比,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所属的集体负责,尽量维护集体的荣誉。四是及时的奖励和鼓励制度。

体会二、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老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

体会三、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杜郎口中学不论语文、数学、英语课,他们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如:英语课堂上,一名学生朗诵另一名学生表演,体现在快乐中学习,利于知识的巩固。

体会四、学生互相帮助,活动自由。讨论式的学习,使问题可以通过学生间平等的合作讨论来解决,使学生的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都能学得会、听得懂。他们上课讨论,坐、站均可,听讲都集中到前面,使他们的好动得到宣泄。上课学得会,气氛和谐,不是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被动的听,这样,就不会感觉乏味和疲惫,而是一种愉快学习。

杜郎口学生的自主学习独具特色。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实现了“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霸气谁能敌,快乐课堂我称帝”。在学习面前充满自信,展示自主,笑对人生。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每个人都有了学习的信心,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它的成功我想就是源于此吧。

教师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考察学习是教师必须要做的一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考察学习。

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年11月29日—30日,我们数学科组外出到桂林恭城中学学习考察。这次外出考察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目的性强、效果明显,恭城中学优良的学风、校风及老师的奉献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具体感受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们一次外出学习兄弟学校在管理和备考方面的宝贵机会。桂林恭城是瑶族自治县,位于桂林东南,距桂林108公里,人口28万,经济欠发达,但民风纯朴,尊师重教。恭城中学是广西有名的县级重点中学,20xx年被评为广西首批示范性高中,近年高考重本率都在20%以上,近十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人考上清华或北大,目前北大27人,清华24人。

二、恭城人民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恭城中学及或设奖学金。对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学生,一次奖励5万元;对优秀的高一、高二学生免学费,还可以每学年得到1万元或八元千的奖学金。在老师方面,除了感情留人,学校想办法帮助解决住房问题,及提高工作津贴方面也做得不错。学校强化管理,严格要求,如学校要求不准带手机回校,如被发现就停一个星期课。

三、学科备考与教学,我们文理数学分别听了两位数学老师的课,并进行经验交流。恭城中学数学科实行三轮复习。在辅导资料方面,他们只定外面的电子版资料给老师,所有试题是老师根据电子版资料改编而成。恭城中学的老师非常敬业,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他们的课堂(45分钟)要求:学生有兴趣听、容量要够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恭城中学自习和晚修的时间较多,如上午共四节课,但在第二第三节课期间有一节25分钟的自习课,学生很好的完成课外练习。对学生严格要求,分层教学,对优生从高一开始进行跟踪辅导。对中考成绩拔尖而留在本校的考生在高一就安排导师带,对尖生进行学科辅导和心理辅导,如20xx届考上北大的考生(广西第九名),在高三对弱科英语有针对辅导,最后高考从80多分上到110多分。另外他们数学每两周考一次周测(两小时),平时一周一测(周六晚上1小时)对所有内容考查,但以复习过的内容为主。

短暂的杜朗口中学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室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紧张有序的合作深深地震撼了我。

体会一、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如何调动起来的?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单,却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学得真谛。课堂教学中不存在歧视和嘲笑,而是欣赏和佩服、肯定。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信心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再就是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一是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各同学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掌握情况,使每天所学的知识都能及时巩固。班内的桌登摆放以方阵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这样也消除了以前前排和后排的区别,每个学生平等地坐在了一起。二是课堂上做到参与无错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分子、积极评选课堂积极分子等。三是小组间开展学习评比,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所属的集体负责,尽量维护集体的荣誉。四是及时的奖励和鼓励制度。

体会二、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老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

体会三、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杜郎口中学不论语文、数学、英语课,他们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如:英语课堂上,一名学生朗诵另一名学生表演,体现在快乐中学习,利于知识的巩固。

体会四、学生互相帮助,活动自由。讨论式的学习,使问题可以通过学生间平等的合作讨论来解决,使学生的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都能学得会、听得懂。他们上课讨论,坐、站均可,听讲都集中到前面,使他们的好动得到宣泄。上课学得会,气氛和谐,不是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被动的听,这样,就不会感觉乏味和疲惫,而是一种愉快学习。

杜郎口学生的自主学习独具特色。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实现了“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霸气谁能敌,快乐课堂我称帝”。在学习面前充满自信,展示自主,笑对人生。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每个人都有了学习的信心,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它的成功我想就是源于此吧。

zz月zz日至zz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师院组织的xx市名师培养工程人选到南京、上海、杭州的教育考察学习。我们先后到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凤游寺小学、上海洵阳路小学和杭州崇文学校参观考察,这四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鲜明,或传统、或鲜活、或深厚、或新锐,这四所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是各具特色,让我体会到江沪浙一带教学改革的多元和深入。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应该是专家的讲座,华师大的吴亚萍、李政涛、李永成三位专家分别从新基础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学生工作的核心命题和教师发展的角度为我们做了三场深刻而精彩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更理性的反思自己。

一、调整心态,享受工作带来的苦乐。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这是李政涛博士讲座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对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

“教师职业特点就是艰难、繁重、劳累。累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有没有累出效率?累出品位?累出创造?累出智慧?累出成长和发展?”李政涛博士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我醍醐灌顶,原因很简单,不是工作太多,不是任务太重,不是超过我的能力,而是我忘记了享受,忘记了享受教学、享受学习、享受失败、享受成长!再看看比我年长的名师们,这几天相处下来,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热情、执着,感染着我,也让我汗颜,我想他们一定是享受到了繁重工作背后的品位、成长和发展,所以才能累并快乐着。我相信我也可以,一定可以,宠爱自己,用工作宠爱自己。

二、审视自己,看清自我更新的方向。

吴亚萍教授将课堂教学的“改革”状态分为:方法的改革(旧框架+方法技术=教师主导)、形式的改革(旧框架+新元素=学生主动)、加法的改革(情境+活动+技术+开放题)、局部的改革(认识部分内化并转化为行为),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框架不变,学科知识立场末端的方法改革,表面形式化的状态。这让我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自己真的还要努力更新自己、提升自己。

吴教授用案例的方式解析了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的结构设计,从教结构到用结构,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其间体现了融合渗透的策略和整体感悟的策略。这种结构设计很适合数学学科的教学,它完全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不是将知识一口一口掰碎了喂给学生,而是呈现一个整体,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性,先是跟着老师学结构,再让学生去用结构,这种大体系、大探究,对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掌握学习方法、思想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听实验小学老师的执教时,以上的思想体现得并不是很理想,让我有一点怀疑它的可操作性,好在吴教授的课后评课,并不停留在批评层面,而是给出了具体的做法。让我羡慕洵阳路小学有华师大这么雄厚的专家支持的同时,也让我坚定地相信这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愿景,更是可以真实达到的现实。

三、名师团队,获得持久前进的力量。

名师培养工程这个团队,既有市教育局人事处的方向领航,又有xx大学师范学院的专业引领,再加上各区名师们的相互碰撞,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华师大的教室里,我们放下盒饭就开始分组讨论,不管是师院的老师还是名师都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交流、甚至争论,一直到下午的教授来上课才被迫停下来。在从上海到杭州的高速路上,整整一路我们都在交流、在分享,话筒在手中传递,思想在分享中丰富,情感在掌声中交融,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的车程让我们更加充盈、更加丰沛。相信浸润在这个优质团队中,我们的课堂一定会逐渐充满生长气息,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生命自觉,乃至达到对学生的生命自觉。

教师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zz月zz日至zz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师院组织的xx市名师培养工程人选到南京、上海、杭州的教育考察学习。我们先后到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凤游寺小学、上海洵阳路小学和杭州崇文学校参观考察,这四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鲜明,或传统、或鲜活、或深厚、或新锐,这四所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是各具特色,让我体会到江沪浙一带教学改革的多元和深入。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应该是专家的讲座,华师大的吴亚萍、李政涛、李永成三位专家分别从新基础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学生工作的核心命题和教师发展的角度为我们做了三场深刻而精彩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更理性的反思自己。

一、调整心态,享受工作带来的苦乐。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这是李政涛博士讲座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对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

“教师职业特点就是艰难、繁重、劳累。累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有没有累出效率?累出品位?累出创造?累出智慧?累出成长和发展?”李政涛博士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我醍醐灌顶,原因很简单,不是工作太多,不是任务太重,不是超过我的能力,而是我忘记了享受,忘记了享受教学、享受学习、享受失败、享受成长!再看看比我年长的名师们,这几天相处下来,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热情、执着,感染着我,也让我汗颜,我想他们一定是享受到了繁重工作背后的品位、成长和发展,所以才能累并快乐着。我相信我也可以,一定可以,宠爱自己,用工作宠爱自己。

二、审视自己,看清自我更新的方向。

吴亚萍教授将课堂教学的“改革”状态分为:方法的改革(旧框架+方法技术=教师主导)、形式的改革(旧框架+新元素=学生主动)、加法的改革(情境+活动+技术+开放题)、局部的改革(认识部分内化并转化为行为),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框架不变,学科知识立场末端的方法改革,表面形式化的状态。这让我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自己真的还要努力更新自己、提升自己。

吴教授用案例的方式解析了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的结构设计,从教结构到用结构,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其间体现了融合渗透的策略和整体感悟的策略。这种结构设计很适合数学学科的教学,它完全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不是将知识一口一口掰碎了喂给学生,而是呈现一个整体,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性,先是跟着老师学结构,再让学生去用结构,这种大体系、大探究,对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掌握学习方法、思想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听实验小学老师的执教时,以上的思想体现得并不是很理想,让我有一点怀疑它的可操作性,好在吴教授的课后评课,并不停留在批评层面,而是给出了具体的做法。让我羡慕洵阳路小学有华师大这么雄厚的专家支持的同时,也让我坚定地相信这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愿景,更是可以真实达到的现实。

三、名师团队,获得持久前进的力量。

名师培养工程这个团队,既有市教育局人事处的方向领航,又有xx大学师范学院的专业引领,再加上各区名师们的相互碰撞,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华师大的教室里,我们放下盒饭就开始分组讨论,不管是师院的老师还是名师都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交流、甚至争论,一直到下午的教授来上课才被迫停下来。在从上海到杭州的高速路上,整整一路我们都在交流、在分享,话筒在手中传递,思想在分享中丰富,情感在掌声中交融,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的车程让我们更加充盈、更加丰沛。相信浸润在这个优质团队中,我们的课堂一定会逐渐充满生长气息,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生命自觉,乃至达到对学生的生命自觉。

教师出外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11月29日—30日,我们数学科组外出到桂林恭城中学学习考察。这次外出考察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目的性强、效果明显,恭城中学优良的学风、校风及老师的奉献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具体感受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们一次外出学习兄弟学校在管理和备考方面的宝贵机会。桂林恭城是瑶族自治县,位于桂林东南,距桂林108公里,人口28万,经济欠发达,但民风纯朴,尊师重教。恭城中学是广西有名的县级重点中学,20xx年被评为广西首批示范性高中,近年高考重本率都在20%以上,近十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人考上清华或北大,目前北大27人,清华24人。

二、恭城人民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恭城中学及或设奖学金。对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学生,一次奖励5万元;对优秀的高一、高二学生免学费,还可以每学年得到1万元或八元千的奖学金。在老师方面,除了感情留人,学校想办法帮助解决住房问题,及提高工作津贴方面也做得不错。学校强化管理,严格要求,如学校要求不准带手机回校,如被发现就停一个星期课。

三、学科备考与教学,我们文理数学分别听了两位数学老师的课,并进行经验交流。恭城中学数学科实行三轮复习。在辅导资料方面,他们只定外面的电子版资料给老师,所有试题是老师根据电子版资料改编而成。恭城中学的老师非常敬业,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他们的课堂(45分钟)要求:学生有兴趣听、容量要够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恭城中学自习和晚修的时间较多,如上午共四节课,但在第二第三节课期间有一节25分钟的自习课,学生很好的完成课外练习。对学生严格要求,分层教学,对优生从高一开始进行跟踪辅导。对中考成绩拔尖而留在本校的考生在高一就安排导师带,对尖生进行学科辅导和心理辅导,如20xx届考上北大的考生(广西第九名),在高三对弱科英语有针对辅导,最后高考从80多分上到110多分。另外他们数学每两周考一次周测(两小时),平时一周一测(周六晚上1小时)对所有内容考查,但以复习过的内容为主。

短暂的杜朗口中学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室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紧张有序的合作深深地震撼了我。

体会一、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如何调动起来的?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单,却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学得真谛。课堂教学中不存在歧视和嘲笑,而是欣赏和佩服、肯定。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信心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再就是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一是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各同学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掌握情况,使每天所学的知识都能及时巩固。班内的桌登摆放以方阵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这样也消除了以前前排和后排的区别,每个学生平等地坐在了一起。二是课堂上做到参与无错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分子、积极评选课堂积极分子等。三是小组间开展学习评比,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所属的集体负责,尽量维护集体的荣誉。四是及时的奖励和鼓励制度。

体会二、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老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

体会三、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杜郎口中学不论语文、数学、英语课,他们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如:英语课堂上,一名学生朗诵另一名学生表演,体现在快乐中学习,利于知识的巩固。

体会四、学生互相帮助,活动自由。讨论式的学习,使问题可以通过学生间平等的合作讨论来解决,使学生的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都能学得会、听得懂。他们上课讨论,坐、站均可,听讲都集中到前面,使他们的好动得到宣泄。上课学得会,气氛和谐,不是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被动的听,这样,就不会感觉乏味和疲惫,而是一种愉快学习。

杜郎口学生的自主学习独具特色。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实现了“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霸气谁能敌,快乐课堂我称帝”。在学习面前充满自信,展示自主,笑对人生。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每个人都有了学习的信心,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它的成功我想就是源于此吧。

x月x日至x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师院组织的xx市名师培养工程人选到南京、上海、杭州的教育考察学习。我们先后到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凤游寺小学、上海洵阳路小学和杭州崇文学校参观考察,这四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鲜明,或传统、或鲜活、或深厚、或新锐,这四所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是各具特色,让我体会到江沪浙一带教学改革的多元和深入。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应该是专家的讲座,华师大的吴亚萍、李政涛、李永成三位专家分别从新基础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学生工作的核心命题和教师发展的角度为我们做了三场深刻而精彩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更理性的反思自己。

一、调整心态,享受工作带来的苦乐。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这是李政涛博士讲座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对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

“教师职业特点就是艰难、繁重、劳累。累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有没有累出效率?累出品位?累出创造?累出智慧?累出成长和发展?”李政涛博士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我醍醐灌顶,原因很简单,不是工作太多,不是任务太重,不是超过我的能力,而是我忘记了享受,忘记了享受教学、享受学习、享受失败、享受成长!再看看比我年长的名师们,这几天相处下来,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热情、执着,感染着我,也让我汗颜,我想他们一定是享受到了繁重工作背后的品位、成长和发展,所以才能累并快乐着。我相信我也可以,一定可以,宠爱自己,用工作宠爱自己。

二、审视自己,看清自我更新的方向。

吴亚萍教授将课堂教学的“改革”状态分为:方法的改革(旧框架+方法技术=教师主导)、形式的改革(旧框架+新元素=学生主动)、加法的改革(情境+活动+技术+开放题)、局部的改革(认识部分内化并转化为行为),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框架不变,学科知识立场末端的方法改革,表面形式化的状态。这让我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自己真的还要努力更新自己、提升自己。

吴教授用案例的方式解析了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的结构设计,从教结构到用结构,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其间体现了融合渗透的策略和整体感悟的策略。这种结构设计很适合数学学科的教学,它完全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不是将知识一口一口掰碎了喂给学生,而是呈现一个整体,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性,先是跟着老师学结构,再让学生去用结构,这种大体系、大探究,对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掌握学习方法、思想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听实验小学老师的执教时,以上的思想体现得并不是很理想,让我有一点怀疑它的可操作性,好在吴教授的课后评课,并不停留在批评层面,而是给出了具体的做法。让我羡慕洵阳路小学有华师大这么雄厚的专家支持的同时,也让我坚定地相信这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愿景,更是可以真实达到的现实。

三、名师团队,获得持久前进的力量。

名师培养工程这个团队,既有市教育局人事处的方向领航,又有xx大学师范学院的专业引领,再加上各区名师们的相互碰撞,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华师大的教室里,我们放下盒饭就开始分组讨论,不管是师院的老师还是名师都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交流、甚至争论,一直到下午的教授来上课才被迫停下来。在从上海到杭州的高速路上,整整一路我们都在交流、在分享,话筒在手中传递,思想在分享中丰富,情感在掌声中交融,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的车程让我们更加充盈、更加丰沛。相信浸润在这个优质团队中,我们的课堂一定会逐渐充满生长气息,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生命自觉,乃至达到对学生的生命自觉。

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的范文

心得体会。

范文,欢迎阅读。

20xx年11月29日—30日,我们数学科组外出到桂林恭城中学学习考察。这次外出考察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目的性强、效果明显,恭城中学优良的学风、校风及老师的奉献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具体感受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们一次外出学习兄弟学校在管理和备考方面的宝贵机会。桂林恭城是瑶族自治县,位于桂林东南,距桂林108公里,人口28万,经济欠发达,但民风纯朴,尊师重教。恭城中学是广西有名的县级重点中学,20xx年被评为广西首批示范性高中,近年高考重本率都在20%以上,近十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人考上清华或北大,目前北大27人,清华24人。

二、恭城人民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恭城中学及或设奖学金。对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学生,一次奖励5万元;对优秀的高一、高二学生免学费,还可以每学年得到1万元或八元千的奖学金。在老师方面,除了感情留人,学校想办法帮助解决住房问题,及提高工作津贴方面也做得不错。学校强化管理,严格要求,如学校要求不准带手机回校,如被发现就停一个星期课。

三、学科备考与教学,我们文理数学分别听了两位数学老师的课,并进行经验交流。恭城中学数学科实行三轮复习。在辅导资料方面,他们只定外面的电子版资料给老师,所有试题是老师根据电子版资料改编而成。恭城中学的老师非常敬业,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他们的课堂(45分钟)要求:学生有兴趣听、容量要够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恭城中学自习和晚修的时间较多,如上午共四节课,但在第二第三节课期间有一节25分钟的自习课,学生很好的完成课外练习。对学生严格要求,分层教学,对优生从高一开始进行跟踪辅导。对中考成绩拔尖而留在本校的考生在高一就安排导师带,对尖生进行学科辅导和心理辅导,如20xx届考上北大的考生(广西第九名),在高三对弱科英语有针对辅导,最后高考从80多分上到110多分。另外他们数学每两周考一次周测(两小时),平时一周一测(周六晚上1小时)对所有内容考查,但以复习过的内容为主。

短暂的杜朗口中学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室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紧张有序的合作深深地震撼了我。

体会一、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如何调动起来的?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单,却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学得真谛。课堂教学中不存在歧视和嘲笑,而是欣赏和佩服、肯定。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信心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再就是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一是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各同学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掌握情况,使每天所学的知识都能及时巩固。班内的桌登摆放以方阵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这样也消除了以前前排和后排的区别,每个学生平等地坐在了一起。二是课堂上做到参与无错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分子、积极评选课堂积极分子等。三是小组间开展学习评比,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所属的集体负责,尽量维护集体的荣誉。四是及时的奖励和鼓励制度。

体会二、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老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

体会三、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杜郎口中学不论语文、数学、英语课,他们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如:英语课堂上,一名学生朗诵另一名学生表演,体现在快乐中学习,利于知识的巩固。

体会四、学生互相帮助,活动自由。讨论式的学习,使问题可以通过学生间平等的合作讨论来解决,使学生的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都能学得会、听得懂。他们上课讨论,坐、站均可,听讲都集中到前面,使他们的好动得到宣泄。上课学得会,气氛和谐,不是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被动的听,这样,就不会感觉乏味和疲惫,而是一种愉快学习。

杜郎口学生的自主学习独具特色。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实现了“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霸气谁能敌,快乐课堂我称帝”。在学习面前充满自信,展示自主,笑对人生。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每个人都有了学习的信心,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它的成功我想就是源于此吧。

x月x日至x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师院组织的xx市名师培养工程人选到南京、上海、杭州的教育考察学习。我们先后到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凤游寺小学、上海洵阳路小学和杭州崇文学校参观考察,这四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鲜明,或传统、或鲜活、或深厚、或新锐,这四所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是各具特色,让我体会到江沪浙一带教学改革的多元和深入。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应该是专家的讲座,华师大的吴亚萍、李政涛、李永成三位专家分别从新基础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学生工作的核心命题和教师发展的角度为我们做了三场深刻而精彩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更理性的反思自己。

一、调整心态,享受工作带来的苦乐。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这是李政涛博士讲座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对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

“教师职业特点就是艰难、繁重、劳累。累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有没有累出效率?累出品位?累出创造?累出智慧?累出成长和发展?”李政涛博士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我醍醐灌顶,原因很简单,不是工作太多,不是任务太重,不是超过我的能力,而是我忘记了享受,忘记了享受教学、享受学习、享受失败、享受成长!再看看比我年长的名师们,这几天相处下来,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热情、执着,感染着我,也让我汗颜,我想他们一定是享受到了繁重工作背后的品位、成长和发展,所以才能累并快乐着。我相信我也可以,一定可以,宠爱自己,用工作宠爱自己。

二、审视自己,看清自我更新的方向。

吴亚萍教授将课堂教学的“改革”状态分为:方法的改革(旧框架+方法技术=教师主导)、形式的改革(旧框架+新元素=学生主动)、加法的改革(情境+活动+技术+开放题)、局部的改革(认识部分内化并转化为行为),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框架不变,学科知识立场末端的方法改革,表面形式化的状态。这让我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自己真的还要努力更新自己、提升自己。

吴教授用案例的方式解析了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的结构设计,从教结构到用结构,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其间体现了融合渗透的策略和整体感悟的策略。这种结构设计很适合数学学科的教学,它完全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不是将知识一口一口掰碎了喂给学生,而是呈现一个整体,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性,先是跟着老师学结构,再让学生去用结构,这种大体系、大探究,对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掌握学习方法、思想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听实验小学老师的执教时,以上的思想体现得并不是很理想,让我有一点怀疑它的可操作性,好在吴教授的课后评课,并不停留在批评层面,而是给出了具体的做法。让我羡慕洵阳路小学有华师大这么雄厚的专家支持的同时,也让我坚定地相信这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愿景,更是可以真实达到的现实。

三、名师团队,获得持久前进的力量。

名师培养工程这个团队,既有市教育局人事处的方向领航,又有xx大学师范学院的专业引领,再加上各区名师们的相互碰撞,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华师大的教室里,我们放下盒饭就开始分组讨论,不管是师院的老师还是名师都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交流、甚至争论,一直到下午的教授来上课才被迫停下来。在从上海到杭州的高速路上,整整一路我们都在交流、在分享,话筒在手中传递,思想在分享中丰富,情感在掌声中交融,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的车程让我们更加充盈、更加丰沛。相信浸润在这个优质团队中,我们的课堂一定会逐渐充满生长气息,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生命自觉,乃至达到对学生的生命自觉。

开发区十分重视对教师素质的培养,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提高,外出学习。既立足于校内培训,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培养教师,20xx年4月,我校14名教师在司校长的带领下,到上海考察学习。通过参观、讲座、介绍座谈与交流,使我在教学及校园建设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在我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和品味,优化育人环境。

名人名言。

德育走廊等。最吸引人的是每个中队门前都有属于自己的板块,其设计别具一格,凸现了本班特色。反思我们目前的学校现状,虽有文化,但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教师团队缺少共同的价值观,学校许多倡导与决策教师很难及时认同,学习氛围不够,我想这都是我们没能抓住文化建设这个纲。学校是一个培育文化的地方,而今我们书山题海,教室上大课,办公室开小灶,这些都恰恰缺失了文化,我们的一些评价制度,又诱导老师们不得不搞书山题海和加班加点,实在是一种悲哀。

我想,对于我们学校,今后必须要精心打造好学校文化,要用健康、激励人的学校文化统领学校各项事务,作为学校发展的导向和真谛。文化建设虽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积淀与生成,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加强校内群众性文化团体的建设。

2.科学细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把科学、严格的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与所参观的学校相比,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某些具体操作要求上还不够细化。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在结合我校具体学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重新审查各项制度及要求,如课程结构设置优化、课时分配制度等,引进激励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倡导"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率,向团结、人心、信心要质量,办事民主、制度管人"的办学理念。张桥路小学的小班教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那样的环境之下,教师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科研活动,因此,我校也可以率先尝试小班教学模式,真正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加大教科研力度,针对校情设定课题,成立专门的课题组。

就我们所参观的学校而言,在上海市算不上名校,但学校的课题研究却颇具特色。听着教导主任滔滔不绝讲述自己学校的课题研究,看着他们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我不禁为之震撼!目前,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尚是空白,教研工作也无从下手。班容量大,师资不均衡,加上各种活动,老师无力从事课题研究。我觉得,学校应给老师一个轻松的环境氛围,然后确定大课题,再分组或分段进行与之有关的小课题研究。全体上下都协调一致,工作落实到人头,有布署有总结,分阶段进行,稳步开展教科研活动。

4.大力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在张桥路小学听了两节课,他们先进的教学设备让教学得心应手。而我们学校,20xx年下半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已建成了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这就为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了基础设施。但由于能联网的机子较少,教师要想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困难,本来使用多媒体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但因为条件有限,也只好作罢。因此,教学不能得心应手。学校应该尽快为教师人手配备一台电脑,教室也要有相应设施,并且联网,这样,教师就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教学,节省很多时间,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5.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

教师办公条件是保证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的管理"二因素"理论,在做好教师激励工作的同时,做好教师的保健工作,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教师积极性的一个重大举措。

目前,由于学校规模不大,地方太小,十几位教师挤在一个办公室里,人多嘴杂,往往给教师备课、批改作业带来很多不便。学校教导处虽然为教师提供了喝水的方便,但不能满足四五十位教师的需要,因此,有的办公室只好自己从家里拿热水器等来使用,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同时,办公室里连教师洗手、擦手的用品也不具备,一切都得靠自己。我们学校一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两个或三个平行班。教师所带班级的人数有多有少,工作量很不均衡。因此,学校应尽快改善教师目前的状况,为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我认为,学校可以从扩大教学规模入手,尽快加盖楼层,实行真正的四轨制、小班教学模式。至于办公条件,可以考虑同年级一起办公,也可以分学科、分低中高段办公,这样有利于教师的共同探讨,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考察与学习的机会,使我真切地了解到了其它学校的教育现状,有机会解读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获得了许多教育改革的信息,触发了我许多教育灵感。相信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必将成为我人生的一段重要历程,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心得体会教师版

12月11日到17日,林甸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到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附中、附小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前往长春学习前夕,林甸县教育局组织召开了考察学习动员大会。会上,局领导对考察学习作了严格要求,进修校对本次活动作了周密部署。在这次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感触很多:

一、我的收获。

1、领导的讲话为今后的学校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市教育局、县教育局等领导的讲话,从客观存在的思维角度分析了我县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浅出地阐明事理,严肃认真地作了要求,为所有学校管理者注入一剂强兴剂。我想,查找并整改阻碍学校发展现实存在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2、学习东北师大教师的敬业精神。

敬业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之一,是教师必须具有的优良品质,敬业精神和品质,对于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工作中要“敬事而信”和“敬业乐群”。在东北师大学习时,深入拜见教师日常工作记载资料,每一事每一字都体现出两校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崇高的敬业精神。

3、学习东北师大先进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走在东北师大及附属学校的校园中,看到豪华的高楼林立,但感触到的是一种井然的秩序感,一种催人的节奏感。他们的校园文化并不复杂,却别具匠心,文化走廊里列出影响中国发展的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朝代进程表及中国当代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成就,让学生们感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些展示无疑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楼的宣传画,以“爱我学校”为主题,将长春及东北师大的特色图文并茂地展现于学生眼前,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他们独特的视角。

4、学习东北师大及附属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考察学习时,不仅亲眼目睹他们的管理成效,还听取了多位校长的工作经验介绍。学校能否在良性轨道上运行和不断发展,取决于学校领导层的管理理念是否更新、决策是否睿智、执行是否有力。从各方面看,校领导的管理工作是实事求是、锐意进取的,用自身的工作践行着科学发展的理念。

5、学习东北师大及附属学校的高效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必须自主、合作、探究、体验,这一点在两所小学的工作记载中体现得十分到位。他们的理念都十分先进,他们在自主学习意识上作了许多卓有成效地工作。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12月14日~18日,有幸参加了省教厅和省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组织的省级“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北京考察学习活动。我们带着仰慕和激情,带着教育中诸多的困惑、疑问,认真听取专家的专题报告,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活动安排紧张而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为确保考察活动取得扎实效果,省德育中心领导要求我们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考回,真正把考察学校的经验学到手学进脑,以更好地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班主任工作。

学习考察时间虽短,但紧张的学习与交流,大家感触颇深,不虚此行。通过学习交流,我们增加了阅历、拓宽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扩展了知识面,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和实践的体会。让我们与北京多位优秀班主任零距离的接触与沟通,建立了联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对今后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幸的是这次我们走进北京垂杨柳小学,与郑丹娜、刘建波等优秀班主任面对面的交流,她们的事迹让人感动。郑丹娜老师的“悄悄心语屋”,“悄悄话”(1)写在品德迷失处,(2)写在心灵阴郁时,(3)写在质疑问难处,(4)写在喜讯进步时。“心情晴雨表”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郑老师像经营家一样经营自己心爱的班级,爱生如子,她善于寻找心灵的入口,倾听孩子的心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运用这种独特的方法走进孩子的心灵,和他们进行“心”的对话,悄悄倾听孩子的心声,悄悄解除孩子的烦恼,悄悄和孩子交上朋友,悄悄提高孩子的能力,悄悄渗透做人的教育……,“心”的收获是如此丰盈!让人惊讶!她把教育工作做到了极致!郑老师把“感恩”化作爱的动力,精心培育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金色的童年。

2、刘剑波老师的经验介绍几乎让我忘记了中职学校的生源基础。“问题生”进入刘老师的班后,变化竟如此之大。她讲的每一个感人的教育故事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心灵。这不得不让我敬佩刘老师的辛勤付出啊!她的班级是学生们兴趣的王国,快乐的天地,创造的舞台,成长的摇篮!她让学生快乐地唱歌,快乐地游戏,快乐地运动,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创造!学生都有崇高的理想,都有健全的人格,都有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发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学校以师生健康发展为方向;班主任的成长——事业家庭平衡观等。通过实地学习,我感受到素质教育强调我们要注重个性教育,聪明的教师应该把个性的教育,融入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大环境中。在集体中实现个性教育,这个集体一定是“和谐的”,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学相长;才能实现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心心相映;才能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相互促进。这些科学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通过本次考察学习,我把北京优秀班主任教育成功的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来,结合本校实际,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把班主任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师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每一所学校,环境干净整洁,校园绿树成荫,特别是即墨二十八中,美丽的校舍与清新的绿化带交相辉映,碧绿如茵的草地、造型优美的喷泉、28尊世界文化名人头像和雷锋雕像、整齐有序的28棵常绿女贞树、名人名言和交通标志等,形成了“四区六楼十八苑”的校园文化格局。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体现出一片自然与和谐。三是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特别是杜郎口中学,每个班级的教室外墙都有文化长廊,都是班级的板报区,都由学生亲手承办,组成了一部独具特色的“校园百科全书”。各式各样的内容和图画让整个校园充满文化气息,同时也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每个班级都有班徽、班旗、班训,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名称。“让每一堵墙都说话”业已成为各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特色。只要我们随处走一走,就会发现,学校的现代化屏幕上、橱窗的宣传栏中、教室的窗台上、角落里,围墙的墙壁上都有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可谓“件件小事见管理,最细微处见精神”。二是在学校领导讲座中聆听学校精细化管理。几个校长在谈到学校精细化管理时提到,管理是科学,更是哲学,管理不是一时的激情冲动,而是长期冷静观察;不是泛泛地进行论证,而是细致入微研究分析;不是虚无缥缈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躬身实践。不论是计划管理还是组织管理;不论是质量管理还是经验管理;不论是制度管理还是文化管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其标准都是“经世致用”,其过程都要把管理从“理念”层面,落实到“制度”层面,物化为“行动”层面。真正把精细化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一切管理之中。三是从考察所见所闻中思考学校精细化管理。一是这几所学校已经把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内化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和素质,写在墙壁上的只能叫标语,内化为学生素质的才叫校园文化。二是学校工作无捷径可走,唯有实实在在,唯有扎扎实实,唯有一丝不苟。

二是课堂开放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提高。各校课堂教学随时向所有参观人员开放,上课期间,每个参观人员可以随时推门听课,这就给所有讲课教师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面对的不仅仅是他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接受来自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内行的检阅与评价,这就要求上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认真细致的教学设计,对教师是一种无形的锻炼和提升。三是教师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将兵之才”。在各校的课堂上,我们几乎很少看到老师的高谈阔论,更多的是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更多的是学生踊跃的回答和激烈的辩论,学生秩序看似混乱,但乱而有序,教师真正变成了课堂上的将兵之才。

四、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一是加强校本课程的开设。本着“开发校本课程,给学生铭记终身的教育”的追求,除学科课程外,广文中学开发了“大家系列”、“文化系列”和“实践与探究系列”三大类学校特色课程和入校课程、班会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社团课程、节日课程、主题教育课程、实践课程、阳光60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程、离校课程十大类活动课程,满足了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学生们的需要。二是注重活动教育。“学校建设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基于这样的认识,几所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活动教育。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开展走进企业、走进大自然、走进农村、走进军营、走进社区、走进高校、走出国门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升华。同时,坚持开展年度读书节、科技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植物节为主要内容节日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壮大学生社团。学校将学生社团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练就学生气质的重要途径,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社团的发展。

促使教师研修制度化、常态化,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依托高校,巧借平台、相互交流”,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活动,让教师与知名学者、专家、模范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感悟名家的人格风范、学养睿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二是通过创办刊物,开设“论坛”,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交流心得、成长体悟的多元化平台,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广文中学将课程研究、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三者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加强教师间交流与共享。青岛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加强教师“六项修炼”:修炼上进的事业心、博大的爱心、坚强的意志、豁达的胸怀、协作的精神、认真的态度,使每一个教师人格挺拔,精神卓越。三是启动“园丁锻造工程”,实施文化富脑工程,内化教学文化,使“崇尚精彩、拒绝平庸”“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内化为每一个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

六、用战略的眼光审视教育发展。以上四所学校以前瞻的理念、战略的眼光,大视野定位,大手笔规划,积极创办国内知名、世界一流的学校。一是加强教育与国际交流。除杜朗口中学外,其它三所学校均成立有国际部,借助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与世界高端、前沿接轨,教育实现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二是实现与高校、企业合作办学。各学校与高等学院、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高中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企业的对接融合、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满足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多样性,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将来适应时代需要和形势发展奠定基础。三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名家进校园、百家讲坛进教室、电影电视进课堂、知名校友讲座、社会名流进校做报告等形式,多渠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发展。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一)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成功的学校,但成功的学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学校。

这次我们抱着“踏踏实实学习”的思想深入实地的查看了贵港、桂平两市的几所学校,他们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严谨务实的发展步伐,令我们叹为观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几所学校通过坚持“特色办学”,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名牌。蒙公小学、蒙公一中的德育科研着眼于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十几年的摸索和总结,已形成了这一特色科研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实用化()。极力营造“书香校园”的和谐氛围,力争师生做“学习型”、“专业型”、“学者型”的人才,这一举措也是卓有成效。这两所学校无疑都是成功的学校,而且也在成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二)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是培育人才的“沃土肥园”。

这次考察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这些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人文化精神和科学色彩的校园文化,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当地校园建设特有的风采,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做一个读书人,文化人;要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建设,通过制定规划,机构改革,人才流动,考核评价等管理手段来促进和体现学校文化;学校应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

此次学习考察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更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三)我校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博龙公路旁边,与亚山街相邻,为师生方便上下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存在着教育环境相对嘈杂和治安复杂的问题,周边治安环境和学生的道德问题较为突出,加上地方宗族观念和黄、赌影响,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增加了压力,硬件设施的相对不完善,活动场地相对狭小,这些都成为制约我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师生的卫生意识不强,校园文化氛围不浓也是学校领导班子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

二、启迪了思维,坚定了信心启迪了思维,观念更新、角色转变,从我做起。此次考察使我清楚地意识到。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4月3日,我们有幸到宁阳市小学、伏山小学和第十中学这三所学校进行参观学习,收获很多。

这三所校园,都是现代派的校园,干净而整洁。随处张贴的励志的语言,温馨的提示,让我们不断得到思想的警示,行为的指导。他们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严谨务实的发展步伐,令我们叹为观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几所学校通过坚持“特色办学”,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名牌。这使我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

我一定要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标语:节节有收获,步步有提高;以竞争促发展,向效率要质量,凭勤奋出成果。这一条条标语,具体、亲切、实在。它启示着、熏陶着、激励着永威的每一个师生,他们一进入校园就开始接受了无声的教育。

此次学习考察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更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考察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一天,然而对这三所学校的参观学习给我们的启发都是很大的、是长远的。下一步应该静下心来,研究社会需要我们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怎样培养人才?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教育?怎样从学校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深入思考的机会,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一个长期的指导过程,也希望学校今后多提供这样学习的机会,谢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