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范文(19篇)

时间:2023-12-17 15:59:46 作者:XY字客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件、经验或学习的感受和体验的总结和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有价值和意义的心得体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范文吧,相信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看心得体会

我爱我的祖国,清新的空气告诉我这里没有硝烟;人们的笑脸告诉我这里是和平年代;雄伟的长城告诉我这里的中国人已经挺起了胸膛……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还记得20__年5月12号14时28分的那一声巨响是多么的突然,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那时的我们都在默默地祈祷那些经历过大灾大难的汶川同胞们能够坚强地渡过难关。每个中国人都自发为汶川同胞们献着爱心。5块、10块、50块、100块……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幕一幕感人的场面,让我们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为我们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

我爱我的祖国。还记得20__年8月8日在中国北京鸟巢举行的北京奥运会,那时我们看到了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中国的运动健儿夺得一枚又一枚的奖牌,那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人从此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我爱我的祖国,20__年5月1日,在中国上海的世博会展馆里,各国都把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向游客们展示。游客们看了都啧啧称好,个个流连忘返。参观完以后,他们都说:“上海真是太美丽了,你们的世博会办得非常成功,我们回去以后要告诉更多的朋友,让他们也来上海参观。”

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啊。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要造就美好的明天。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明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让祖国明天更美好。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看心得体会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可以说,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疲于张开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就在处理中心,处处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献、踏实严谨的老前辈,也有积极进取、钻研努力的年轻人,有关怀体恤员工的领导、也有相互关爱的同事,无论是精诚合作,永不言败的团队精神,还是拔得头筹,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点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张开眼睛,去发现身边小细节中隐藏的,被忽略的感动吧!

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看到那些人面对信仰和追求的义无反顾和淳朴,我们几度眼泪汪汪。或许对今天习惯于功利也擅长于钻营的我们大多数来说,他们很傻。的确,他们傻的让我们为他们价值观的单一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文化多元的当下),因为我们习惯于对社会发牢骚、对他人无尽抱怨、也常常在对国家的指手画脚中和面对社会事件时那犀利的言辞中寻找存在感。

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就在你唾沫横飞地做个愤青的时候,就在你以为世界都欠你的而你将所有的怨愤化为对社会的抱怨的时候,而有些人却在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不单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坚守……所以,请不要抱怨了,美好的社会不会因为袖手旁观而变好,它需要我们指出不满的同时还更需要我们行动,请相信好的建议和有声的监督迟早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请不要将一味犀利的批判当成自己获得存在感的工具,真的,那只能获得一时的口舌之快,我相信,在被吹捧和被转发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之后,你也只能徒留一地无聊和满心的空虚。而真正的高兴,唯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才给得起,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悦的来源,但付出后的喜悦更持久(想想自己献过爱心和做志愿者的经历吧)。请相信,文明和道德也是可以“装”出来的,装得久了就是你的习惯,也会内化为你的气质和品行,如果整个社会也跟着我们一起装的话,那它们最终会成为一个民族的品质和精神!所以,请相信那些美好吧,相信它们,你和我也会变得更加美好!还有,请在可能的时候,做个理想主义者吧,既为我们自己也为了身边的人。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看心得

正如中国女排,她们在经历了11年的低迷期,仍然不放弃,努力坚持才能再次荣登世界之巅。这几天人们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中国女排因为坚持,她们成功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不努力。

古今中外无数的成功者,都以他们生动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坚持的宝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打败了吴国;司马迁饱受艰辛,历经18年才写成了《史记》;爱迪生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终于找到制作电灯的钨丝;拿破仑几经波折,才成为称霸欧洲的法兰西皇帝;马云艰苦打拼,才成立了今日的淘宝网……如此等等,都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坚持是一种态度,只有坚持不懈,人生才能趋于完美。

身处绝境,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能够抓住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境中逢生。而弱者则是在逆境中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失败者并不是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

曾经的我还以为进不了理想的中学,但正是我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和梦想,终于如愿以偿。每当自己一次次挫败,感到自己不行了,失败了,我都会启用这种力量,让我重新站起来。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都是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只有坚持到底,那么就一定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我们要学习中国女排那永不放弃的精神。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是中国官方的女子排球国家队,是中国近代各体育团队中,成绩比较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首次获世界冠军;1981年、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20__年和20__年七度成为排球三大赛事的世界冠军。20__年9月12日晚,中国女排二队在20__年第四届女排亚洲杯上,以3-0零封韩国,改写战绩为六战全胜不丢一局,也是继20__和20__年之后第三度夺魁。20__年10月13日,在20__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决赛中,中国女排以1-3不敌美国,屈居亚军,是中国女排自1998年后在世锦赛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20__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盛典中,中国女排获得最佳团队奖。[1]20__年5月28日,20__年亚洲女排锦标赛获得冠军;9月6日,中国女排获20__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20__年1月24日,20__体坛风云人物在京颁奖,中国女排获得最佳团队奖;8月21日,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3:1战胜塞尔维亚,第三次夺得奥运冠军。

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让人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诚如郎平所言,“女排精神”一直在,不是因为胜利才谈。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起,这种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个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尽管队员换了一代又一代,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女排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她们越勇、愈挫愈奋,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从未停步。这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运动员的殷切期望:“成绩不仅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块奖牌,更在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正是因为女排精神的“魂”一直都在,所以我们能看到中国女排的一次次奋起、一次次荣耀回归、一次次让国人心潮澎湃。这是一支真正的英雄之师、胜利之师。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看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20_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个个都那么震撼人心。但是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爬”遍青山送医上门的夫妻周月华和艾起。

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

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

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我祝愿这对夫妻好人能有好报,能够幸福美满的过完一生。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看心得

去年冬天,因为数学成绩差,经常被叫到办公室补课。

一个下雪天,我一如既往的在办公室门口等着李老师,过了一会儿,只见李老师手捧着一大卷书,围着橙色的丝巾,带着一双大手套出现在我的视野中,她把办公室的门的打开,招呼我把昨天的练习题给她看,我忐忑不安的将本子给了李老师,她脸上的表情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我更紧张了,终于,她放下本子说:“感觉自己做的怎么样?”我摇摇头,说:“不知道。”她拍拍我的头,说:“今天这一课,是补习的最后一课。”她给我冲了一杯绿茶,让我暖一暖身。我小口小口的喝着醇厚又热气腾腾的绿茶。来到教室李老师将我的练习册翻到第一页,说:“我们班有一位同学,这一学期,第一次检测是二十分。”她将本子举起,大声说道:“第二次,三十五分,第三次,四十分,第四次······直到今天,经过自己的努力与勤奋,终于达到了满分。”同学们都盯着李老师,眼里满是疑惑,李老师说:“她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后面的一些话,我不太记得了,只记得李老师的微笑,还有那杯暖暖的绿茶,散发着清香。

记得5月的一个星期日,阳光灿烂,我和同学一起去外面春游。上了公交车,车内一个小女孩用甜美的声音说:“妈妈,母亲节快乐!”车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声音吸引了过去,我转头一看:只见一个跟我年纪相仿的女孩手里握着几只康乃馨,向自己的妈妈表示祝福。我急得大拍脑袋,呀!今天是母亲节!我立马喊停车,飞奔向花店,买了一只最香的康乃馨。那天,我看到了妈妈脸上的笑容,比花儿散发出的芬香还迷人。

有一位空巢老人在一个大雨滂沱的雨天,摔倒在马路中央,经过的人很多,有穿着西装的绅士,有踩着高跟鞋的美女,有抱着足球的少年,有吃着巧克力的小孩子,有骑着电动车的工人。他们都停下了自己匆忙的脚步,向这位老人伸出了援手,老人不停地说着谢谢,灿烂的笑脸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这笑容足以温暖整个社会。

我感恩祖国让我们生活在一个这样如诗如画的美好年代,我幸福,我自豪,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让这个年代变得更美好,更温馨。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看心得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笼、繁茂。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看心得体会

20__年5月17日晚8点,《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四川木里火灾中牺牲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当地扑火人员、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顾方舟、浙江省嘉兴市盲人中医师朱丽华、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等人获得“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荣誉。

《感动中国》节目被誉为“年度精神史诗”,就在于获奖者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无论爱国还是敬业,无论诚信还是友善,无论积极进取还是崇德向善……他们身上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标识。

看到那一幕幕细节,我们无法不感动。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放下拐杖亲自升起国旗,把对国家的爱传递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孩子们。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的黄文秀,主动选择当驻村第一书记,从帮村里引进砂糖橘种植技术,到教村民做电商,带领贫困户脱贫,可惜壮志未酬——因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每位获奖者都是可敬的,他们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动了我们,还温暖、鼓舞和启迪了我们。

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衷心感谢。“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每位获奖者都在所处的领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有温度,让我们更有动力前行。比如朱丽华,她因伤失明,遭遇不幸,但不被命运摆布,而是自学成为当地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创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非常了不起。更可贵的是,朱丽华坚持做慈善,截至目前已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达373万元。

恰巧,17日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朱丽华本身是残疾人,靠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为残疾人提供了巨大帮助,不仅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发展,也让这个社会更美好,可敬可赞。

我们有责任用感奋回馈他们。每位获奖者身上都蕴藏着“精神富矿”,他们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坚守,诠释和定义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特别在当下,更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这场大战和大考,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举世瞩目。比如,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同样的逻辑是,从获奖者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我们就更有勇气走过苦难,走向胜利。

我们也有必要感悟人生。获奖者中,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共同点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有些人的高度,我们永远无法企及,比如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富清,再比如拿了十个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但是,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他们的责任感,他们的拼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换言之,我们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可以像他们一样顽强奋斗,可以像他们一样把个体命运与国家需求结合一起。

获奖者中有一名美国人,名叫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后来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潘维廉令人感佩之处在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他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他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在哪里,能够做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国际合作的事,就是有价值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尽的。”如果说主流媒体发力道德模范宣传报道,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体现了媒体责任,那么从中不断获取精神的力量,把这种力量融进工作岗位中,则是我辈责任。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看心得体会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转动了千年的历史车轮,便沉淀出了爱国文化。岁月让爱国文化催出了醇香,我不禁陶醉其中。

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每当忆起这番话,内心便是止不住的热血沸腾。心中也暗下决心,决不能辜负了一代领袖对我们后辈的期望。我们正属于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阶段,为何不去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吧,为了祖国,为了自己的未来!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吧!

作为祖国的下一代,“爱国主义”毫无疑问成为了我们中学生做人的基准,爱国、一个多么神圣而又庄严的“举动”,事实证明:一切有崇高理想的人视爱国为第一任精神支柱,诚然,因为他们知道国家的是与自己的前途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唇亡齿寒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霍去病“不灭匈奴不为家”,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乃广为传扬之佳话,秦桧卖国求荣,吴三桂引兵入清,则遭万世之唾骂。遵循客观规律,人们自是尊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痛恨奴颜婢膝的卖国之辈。如果让你选,你会怎么选呢?相信你不会傻到去做个遗臭万年的“害虫”吧!

虽然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但是爱国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时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也可以通过每件事当中体现。我们要从小树立一个爱国的思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自信自强,无私无畏。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世界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看心得体会

我到底该用怎样的情感,掺杂多少理智,才能将这份深植入灵魂深处的情感说清道明。

十六岁那年出远门,怀揣新鲜感飞至大陆另一端去寻访未知的世界。彼时还未理顺心情,只当是一次游历,所以心情愉悦地在异地街头说着外语过着外国人的生活。

“全世界都是法语、法语、法语!……而我的心,却在归途……”

我突然明白了,那种挣扎在内心的乡土情结有多么强大,那种归情,实质上就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最完美的体现。

归情,这份深沉的爱,在思乡之子的心中沉淀酝酿许久的岁月里,撑起一个民族不败的雄姿。

所以,我想我是懂得索尼尔仁琴在归国那一刹的沉默的,我懂他在那份悲欣交集的归情得以实现之时的激动与哀叹;所以,我想我是敬佩钱学森的,敬佩他“岂以祸福避趋之”的勇敢的大义,更敬佩他身上那附属着的中国人的傲骨。是那一份落叶归根式的归属感集聚了人心的力量,才能让索氏在俄国灰暗天空中树起精神孑立的一帜,才能让我国的军事科学方面有了重大成就,从而推进了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复兴与强大。

懂得这份纯洁的归情,让生命最初最美的回忆常在我心;。

深藏这份厚重的归情,让民族最强最醇的牵引常系我心;。

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有感作文

空军一级战斗英雄王海当选“感动中国人物”。2月1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公布“感动中国度十大人物”评选结果,空军一级战斗英雄、空军原司令员王海同志当选。“感动中国”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认为,70年前的空战英雄在新时代“感动中国”,昭示着新时代是一个崇尚民族血性、尊崇民族英雄的时代,是一个崇尚坚韧向前、敢于善于斗争的时代,是一个崇尚勠力同心、凝心聚力奋斗的时代,是一个崇尚追梦筑梦、矢志强国强军的时代。新时代的“王海现象”,回应了国人的追求和崇尚。

“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进前行。”抗美援朝战争作为保家卫国、捍卫正义的英勇之战,锻造出的抗美援朝精神始终放射着璀璨光辉,指引着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之路上不断前进。

牢记革命先辈贡献。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鲜红的生命,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更是民族的楷模。在抗美援朝2年零9个月的殊死战斗中,志愿军用生命践行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斗争精神。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及其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一直指引我们当下的工作。我们应该珍惜先辈们为我们打拼出来的和平时代,充分发挥和弘扬抗美援朝的革命精神,将艰苦奋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的事业中敢于直面风险挑战,勇于创新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铭记,是为了勇毅前行。我们需要时刻铭记抗美援朝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在这胜利的背后是无数流血牺牲的生命。背过河后仍死去的小战士;战况惨重的山头到处枪支碎片,血流了一地;脑浆与敌人不分你我。这就是现实,这也是过去,但我们仍不能忘记这一历史,要把它紧紧放进心里,握住它,带着它渡过风雨,带着它,寻找春天。

在这次会议上,我不仅了解了抗美援朝的过去,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火在心里烧”。但是,这次会议也让我看到了现代年轻一辈人的不足。同学们呐,后浪们啊,清醒一点,不要被花花世界迷了眼,看看心吧,那里有家,有我们的过去,有我们的未来。

抗美援朝精神永传不朽,也会唤醒更多人。愿我们都能携一片红旗,扬开一片蓝天。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体会

“一定要牢牢记住入党的誓词”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改革转隶不改初心使命。

2018年,根据中央改革部署,公安消防部队集体退出现役,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陈陆没有选择转业,而是留下继续从事消防救援事业。在他看来,从“橄榄绿”到“火焰蓝”改变的只是消防制服,不变的是参加消防事业的初心和使命。

改制初期,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人员思想不稳定,作为政治教导员的陈陆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情况,分别找相关队员谈话,逐一给他们做工作,想办法给摇摆不定的队员吃“定心丸”。

“他给队员们做思想工作时经常说,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缔造的,是国家队、主力军,将来大有可为,咱们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是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队伍,改革只会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大队长方锐清楚地记得陈陆为队员们做思想工作时讲的话。

转制后,为了让队员们更有安全感和获得感,陈陆主动跟庐江县多个部门沟通协调,历时近6个月,为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申请了业务附属用房。方锐说:“解决了住的问题,队员家属来探亲可以住在队里,不用在外面住酒店,队员们也不必担心有警情不能及时归队,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慢慢地大家的思想也稳定了。”

方锐回忆道:“陈陆经常说,转制只是制服变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不会变。”

脱下“橄榄绿”换上“火焰蓝”,制服变了,陈陆冲锋在前的作风没有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变。他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战火魔、斗洪峰,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他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为民情怀。

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有感作文

即使在充满坚冰的,也总有温暖,让人热泪盈眶。张桂梅便是其中之一,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无私境界让广大同仁、让莘莘学子、让全国同胞为之震撼。她是实至名归的“中国优秀共产党员”、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响彻西南边陲的华坪女高自她开始、有她坚守、被她传承,十二年间1804个可能辍学的大山里的女孩在这里放飞梦想,扬帆起航,走出了大山,改写了命运。她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是践行“四有”好老师的优秀榜样。如今已然63岁的张桂梅老师,从教46年来真正做到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一名普通的山区教师,孑然一身、无儿无女的她是上千学子的“张妈妈”。“严以治学、脾气火爆”是她的代名词,用于督促学生的“小喇叭”是她的标志物,但这背后所代表的都是她对学生殷切的期盼与深沉的爱。她没有房子、没有积蓄,与学生同吃同住,每天把自己的花销控制在3块钱以内,为的是把这些钱用在有需要的学生身上。曾经被检查出患有肿瘤的她为了所带教的初三学生,硬生生抗了三个月,在学生们中考结束后才进行手术。现在的她更是身患20多种疾病,每天早上起床折磨她的不是睡意,而是乏力及骨瘤带来的疼痛,但她依然坚持早上5点起床,陪伴学生晨读、上课、自习,快凌晨1点了才睡。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指引,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她是脱贫攻坚中涌现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回顾张桂梅同志的这一生,她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远在东北的哥哥姐姐也相继去世,上天对她可谓是不甚公平的。但她没有因为这种不公而自馁,而是化悲愤为力量,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投身于教育扶贫事业。她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但兼任女高校长和孤儿院院长的她日日往返于儿童之家和女高之间,没有给自己留出一点缝隙,可见她不应是没有兴趣爱好,而是为了孩子、为了学生把它们都磨灭了。为了华坪女高的创办,连续5年,她秉持初心,坚持不懈地到昆明进行募捐。募捐之路上饿了吃点咸菜“萝卜头”、累了坐地上歇一歇,被人质疑过、嘲讽过、驱赶过,但她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昨日的坚持成就了今日的辉煌,华坪女高让她这一枝“梅”香沁入了全国人民的心田。

她是新时代投身脱贫攻坚的巾帼代表。张桂梅曾说:“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她坚持家访之路,骑过马和摩托,租过车,走过几个小时的路,为的就是让一个个女孩走出大山。张桂梅校长心系山区、心系女中,牢记教育初心和使命,用“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奉献给教育事业和山区人民;以“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成就了无数山区贫困女学生的梦想,也成就了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她是女高老师、女高校长,也是儿童之家的“张妈妈”、山区女孩的“老师妈妈”,她更是新时代的教师代表、巾帼英雄!在她的带领下一届又一届女高人践行着华坪女高的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用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精神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还需要追求不慕荣华、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更需要拥有埋头苦干,坚忍不拔的毅力。最终也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伟大的事业,创造出如同张桂梅同志一样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

从小我就有一个航天梦。我向往那美丽的星辰大海,我痴迷那璀璨的浩瀚太空,我幻想去太空中漫游、生活、工作和学习。相信,这也是全中国人的梦想。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的梦想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20_年_月_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我国自己的太空空间站,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科学实验和太空生活。

_月_日,3名航天员一同协作,成功完成了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出舱活动;8月20日,3名航天员历经约六个小时,完成了第二次出舱活动。他们在舱外,进行了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的抬升,扩展泵组的安装。他们在神奇美妙的太空看到了地球,看到了祖国,看到了首都北京。他们挥舞着五星红旗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招手致意,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

3名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丰富多彩。空间站里有三室一厅的房间,航天员能享受到和地球相似的睡眠体验;空间站里有无线网络覆盖,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行接打电话和网络视频,航天员的生活便利不单调;空间站里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航天员可以进行日常的锻炼:空间站里有100多种食物,航天员每天还能吃到想吃的食物。

_月_日中午,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了三个月的航天员要回家了。返回舱进入地球的一瞬间,降落伞“啪”的一下打开了,它载着3名航天英雄和人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返航了。随着一朵黑色蘑菇云的腾空而起,返回舱准确无误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意味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任务圆满完成!

航天强则祖国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进入了全新的篇章,成为世界航天大国。为航天英雄点赞,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吾辈自强,强国有我!

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有感作文

在省、市、县各级党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最终实现。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深度贫困县的94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

要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学校是建起来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

为留住这些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去有些学生家的路太难走,连车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往。一个假期甚至两个假期,即便马不停蹄,张桂梅也只能走访完一届学生的家庭。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亲自到每一名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一次家访,到了山下,司机告诉张桂梅,车上不去了。学生的家在山顶,仅有一条不到半米宽的山路,路的一边是万丈悬崖,走路的话需要6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张桂梅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当时坐在车上,我都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入悬崖粉身碎骨。”想起当时的场景,张桂梅至今心有余悸。

学生下山来接她,在半山相遇时,张桂梅第一句话就问她,“你为什么要回这儿来啊?你怎么还老想回这儿啊?这地方你怎么回来的啊?”女孩低着头淡淡地说,“老师,我不回来,我上哪儿去啊?”张桂梅无言以对。

学校创办初期各方面都很艰难,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睡在楼梯间。由于学校的院坝没有硬化,风一吹,整个校园满是灰尘,老师每天下午五点半还得清扫校园。

女子高中建校半年时,17名老师,9人辞职,只剩下8人。

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抹泪:“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办公室去整理学校的档案时意外地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居然有5名是党员,加上自己,学校有6名党员。

“只要有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张桂梅心中暗想。“我说咱们开始重温入党誓词。我们没有钱,就在二楼画了一个党旗,把誓词写在了上面。我们宣誓,没宣誓完,全哭了。”

从那之后,学校开始了军事化管理,每件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看似有点残酷,但她们对得起自己肩上这份责任和使命。

党员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2018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卢丽安、黄大发、谢海华夫妇、王珏、黄大年、刘锐、西藏玉麦人、杨科璋、廖俊波、卢永根。《感动中国》为我们挖掘的这样一批榜样人物。

一生只做一件事。引水的黄大发,36年只为当初的誓言。想到古时候的君王坐拥天下又如何,想到现如今的富豪身家万亿又如何?却不及老人实现誓言时,站在亲手开凿的水渠上,那双噙着泪的双眼,告诉我什么是平凡可贵。

告别康桥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黄大年,透支着自己的生命,用七年的时光奋斗在祖国科研事业的前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依然为科技强国的梦想在奋力拼搏。

善意匿名捐款十四年的兰小草,直到走后才被人知晓。人们总说好人会受到上天的眷顾但一个个走后被人悼念的灵魂,却看不到好人一生平安这句话朴实的道理。不过这也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只会为这满满的善良和伟大的爱动容。

“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节俭、一盏明灯”的布衣院士卢永根,家徒四壁,在楼顶种菜,却一次性将毕生积蓄880.09万元全部捐给教育事业。卢院士为自己立下的规矩“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令人敬仰。

……。

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最美丽的光辉。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我们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动的洗礼,当道德模范们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中国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实在的干净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硬朗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毛病的电池再度内心空虚,于是,又可以支持自己,也盼望能够帮助别人。这,恰是感动的一种力量,有了这种力量,有理由坚信,我们的中国梦不远了!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范文二: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他们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他们一个个十三亿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冒死拼搏在十三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孕育可爱人民的土壤,他们正是时代的脊梁,传承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当网络上炒作国人素质低下,缺乏精神传承,每年的感动人物就是一个响亮的回答,他们是引领时代风尚的先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人的一生总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撑的灵魂才是充实和富有的,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我们不一定要去感动别人,但我们需要拥有一种力量,去匡正自己的志向,去支撑自己坚定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梦,这正是《感动中国》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力量。国家和人民始终会选择那些选择了国家和人民的人。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们,感谢与他们相遇,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把美好代代延续。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

昨天我们全班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感动中国20__颁奖晚会》,看完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让我流泪,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沈克泉和申昌健父子。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但他们却有着伟大的梦想——研发杂交油菜,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搞科研这是多么不符常理,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可是,他们没有放弃,沈克泉老人为了搞研究购买了大量的书籍,他白天在地里劳动,晚上挑灯夜读,有时一读就是一夜,我想起了我自己,在学习上我从来没有这样刻苦的精神,很多任务完不成的时候,我总是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面对老人,我是多么的羞愧难当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虽历经失败,但是为了梦想决不放弃,他们成功了,研发出了最优良的杂交油菜,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梦想因为坚持而美丽!

从他们身上我明白了很多,我们每个人必须有目标,有梦想。没有梦想,就如同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白白的浪费时间;而有了梦想还需要有毅力有恒心,在朝着梦想前进的路途中有很多的坎坷和困难,我们不能因此而半途而废,我们要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就如我,我每天上学,但是我从未想过我上学是为了什么,从未考虑过我的理想是什么,只是一天一天的`打发着过,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我现在学会了思考,我的梦想是什么?我该如何去实现我的梦想呢?仔细想想,我热爱科学,那么成为科学家就是我的梦想,可是,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我却做不到持之以恒,做任何事情都是半途而废,而现在我从他们父子身上明白了很多,我要克服自身的惰性,努力学习,再一次点燃我的科学梦,为了这个梦想而坚持不懈。

是啊!梦想并不是科幻的,成功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成功只会青睐那些有目标、坚持目标的人,梦想因坚持而美丽!我想,我应该是那一个人,那一个让成功对我微笑的人。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

2月17日,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名单公布,有“当代愚公”之称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支书小林入选。“能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我再苦再累都值得,未来我们还要发展生态旅游,让每一个农户都吃上旅游饭,过上更好的日子。”当天晚上,谈及获奖感受,小林激动地告诉记者。

小林曾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他又积极培育产业,种植了脐橙、西瓜等特色农产业,收获的果实通过“绝壁天路”源源不断地运往山外。2015年,下庄村在巫山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余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17日晚,在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通过vcr再现了小林绝壁凿路的事迹,当看到大屏幕上小林不惧艰难,带领村民向大山、向贫穷一次次发出挑战,终于铺就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康庄路时,台下观众不禁流下感动的泪水。在之后的访谈环节,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关切询问了村民们如今的出行情况,小林自豪地回答:“村里70%的农户都有了小轿车。”台下,再次响起阵阵掌声。

当晚,巫山县组织了当地党员干部集中观看颁奖典礼。“小林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向小林看齐,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做好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小事。”巫山县集仙社区支部书记李自培告诉记者。

“敢向绝壁要天路,小林用苦干实干书写了当代愚公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接下来,我们将对照榜样,以绝壁修路的勇气和决心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真心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说。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

感恩可以让人看到人生美好的一切,一个常常感恩的人,才会幸福,才会快乐,心灵才会圆满、温润。

吃完早饭,我背起书包,又蹦又跳地到了学校,又一天与老师开始亲密接触。老师教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勤勉、爱国、正直的孩子,我感恩老师,在我们受伤害的时候是老师用温柔的手抚平我们的创伤;在我们快乐的时候,老师与我们一起分享着快乐,在我们犯错的时候是老师纠正了我们,在我们骄傲的时候,老师严肃地告诉我们,骄傲的孔雀是飞不高;我感恩老师,她从不要求自己的学生,做高山上的青松而不做山脚下的野草。她从不介意自己的学生做了鲜花还是绿叶,她常对我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处,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去挖掘,总还是有的。她说,鲜花没有绿叶的陪衬也是显现不了它的美的。尽管她不是一位哲学家,只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但她一番话,让我学会了感恩,让我们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当我结束一天的学校生活,背着沉沉的书包回家的时候,是奶奶慈祥的脸迎接我,是爸爸微笑的脸迎接我,是妈妈一桌热腾腾的饭菜迎接我,我感恩我们这个美好的家——我的情感驿站,我的安全避风港。

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有感作文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2018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卢丽安、黄大发、谢海华夫妇、王珏、黄大年、刘锐、西藏玉麦人、杨科璋、廖俊波、卢永根。《感动中国》为我们挖掘的这样一批榜样人物。

一生只做一件事。引水的黄大发,36年只为当初的誓言。想到古时候的君王坐拥天下又如何,想到现如今的富豪身家万亿又如何?却不及老人实现誓言时,站在亲手开凿的水渠上,那双噙着泪的双眼,告诉我什么是平凡可贵。

告别康桥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黄大年,透支着自己的生命,用七年的时光奋斗在祖国科研事业的前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依然为科技强国的梦想在奋力拼搏。

善意匿名捐款十四年的兰小草,直到走后才被人知晓。人们总说好人会受到上天的眷顾但一个个走后被人悼念的灵魂,却看不到好人一生平安这句话朴实的道理。不过这也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只会为这满满的善良和伟大的爱动容。

“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节俭、一盏明灯”的布衣院士卢永根,家徒四壁,在楼顶种菜,却一次性将毕生积蓄880.09万元全部捐给教育事业。卢院士为自己立下的规矩“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令人敬仰。

……。

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最美丽的光辉。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我们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动的洗礼,当道德模范们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中国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实在的干净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硬朗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毛病的电池再度内心空虚,于是,又可以支持自己,也盼望能够帮助别人。这,恰是感动的一种力量,有了这种力量,有理由坚信,我们的中国梦不远了!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他们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他们一个个十三亿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冒死拼搏在十三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孕育可爱人民的土壤,他们正是时代的脊梁,传承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当网络上炒作国人素质低下,缺乏精神传承,每年的感动人物就是一个响亮的回答,他们是引领时代风尚的先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人的一生总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撑的灵魂才是充实和富有的,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我们不一定要去感动别人,但我们需要拥有一种力量,去匡正自己的志向,去支撑自己坚定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梦,这正是《感动中国》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力量。国家和人民始终会选择那些选择了国家和人民的人。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们,感谢与他们相遇,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把美好代代延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