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读后感(通用17篇)

时间:2023-12-06 10:01:51 作者:纸韵

读后感是通过阅读一本书籍后,对书中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的一种写作形式。以下是一些关于读后感的佳作,它们通过精彩的表达和独特的观点吸引了许多读者的眼球。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的概述

脏腑病机理论,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

张仲景著《金匮要略》,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即以脏腑病机论点作为总论,并将腑腑病机学说贯注于全书各病之专论中去,以在络、在经、入腑、入脏而分析其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其很多篇章中亦多以五脏之功能失常来分类和归纳临床病证,进行辨证论治,并阐发了《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的著名论点,结合其临床实际,论述了脏腑虚实及其病证传变规律。

华佗著《中藏经》,载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从辨证的角度来论述脏腑病机,分析其脏腑病证的发展与转归,对后世脏腑病机学说之研究亦有较大影响。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则以五脏为纲总结儿科疾病的辨证方法。宋金时期的张元素,著有《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系统地归纳了药物的归经、补泻作用与脏腑喜恶之关系,从而使脏腑病机理论与临床证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李东垣著《脾胃论》,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也”的内伤病机论点,为后世五脏病机之探讨尤以脾肾为主兼及肝肺的一派学术观点打下了基础。陈自明著《妇人良方》,则以脏腑经络病机为纲来论述妇产科疾病之发病原理,从而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脏腑病机理论。

朱丹溪著《格致余论》,对心肝肾之病理生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著名论点。

其他如薛己著《内科撮要》,以脾胃肾命病机为主来论述内科病证;赵献可之《医贯》,独重于肾水、命火病机之阐发;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倡先天后天根本论;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对肾阳肾阴病机之卓越论述;绮石著《理虚元鉴》,对虚劳病机之阐发;王泰林之《西溪书屋夜话录》,对肝脏病机之专论等,无不对脏腑病机学说各有阐发,确能启迪后世对脏腑病机理论之研讨。

清代医家唐容川之《血证论》,著有《脏腑病机论》专篇,可谓脏腑病机学说之总结,不仅探讨了各脏腑病机与血证的关系,而且从各脏腑之主气、经脉、部位及特征等方面,论述各脏腑的常见病证及其病理变化;从而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与其病证反映、病变机理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实践证明,这是中医病机学说整理提高的较好途径。

总之,古代医家所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的病机资料,为我们系统整理中医病机学说的层次和结构,阐释其理论内容和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保证。

脏腑病机,主要即是指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从而导致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脏腑生理功能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失调。主要包括五脏病机、六腑病机、奇恒之腑病机、脏腑病机的相互影响等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

自古以来中医就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它有着广泛的疗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中医基础理论则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深深感到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和可贵之处。

第二段: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中医学对于人体和世界的基本描述和认识。当遇到疾病和症状时,医生需要根据阴阳五行理论进行推理和分析,以确定病因和病机。此外,阴阳五行也是中医体系中针灸、药物、针灸等治疗方法的依据,为中医学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三段: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人体营养的重要概念。气、血、津、液是人体内部巨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联系、协调运动,对于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了中医师在调节身体的营养物质时应该如何思考和处理,以及应该如何使用中药和针灸等方法进行补益和调节,从而实现身体内在营养平衡。

第四段:脏腑经络。

脏腑经络是中医生命体力学和病理学的独特表现形式。脏腑六腑指导内部器官如何协调、起承转合、运行平衡;十二经络则将身体分成不同区域,如果流动不畅则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行。中医基础理论给出了对于脏腑和经络系统的详尽的解释和认识,这使得中医器械的临床操作更加精准,也为治疗各种慢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第五段:结论。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指导了中医师在疾病诊断、治疗和调和方面的实践,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体和宇宙的运行规律。在未来,中医基础理论将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帮助中医学术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公众,为世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心得

为什么得病?因为五行不平,关于老师把五行和人体质的分类也是第一次接触,感觉很新鲜,而且非常的形象和使用,对于指导治病也是立竿见影的。以前认为人得病就是外感六淫、七情六欲、饮食内伤、过劳这么几个方面。根本没有体会到体质对于治病的重要性。

(1)风善入孔窍,比如痔疮这个病,现在真的是理解的透透的,真的想不到孔窍和风这么大的关系。感触风邪的人还能吃,这也是新学到的,不会正确的中医思维真的就联系不到一块去。

(2)在濕邪里边最新的认识就是对于脉诊濡脉的形象理解。以前老师把这个弱脉和濡脉分不清。再就是终于想通了人体内可以同时存在湿热和寒湿两种。

(3)七情内伤里边是对这个肝郁理解的更加扩大化了,不是只有生气了才是肝郁这么简单。尤其是老师关于抑郁症和肝郁的区别的论述和治疗起来的不同。

(4)痰饮,早先就认为痰和饮就是一个东西,现在来看不是,不仅表现出来的脉象不一样而且得病的症状也是大不同。怪病不只是多痰,淤血也是多怪病。主要是对我的死板的思维有了转动。

(5)对于病机和防治原则主要的认识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好多条文是真的很重要,需要熟悉的,以前没认识到,也没结合起来看理解这些东西。

通过这一次的新学习,纠正了好多过去的一些错误理解,最主要的是体会到了老师经常说的要打开你们的思维这句话,要学会用中医的基础理论来解释一些症状和疾病。最近整理的病案确实是这样子的。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五脏肺

肺的病机,即是肺的阴阳、气血失调病理状态。

肺是脏腑中直接与外界大气相通的一个脏器组织。由肺脏、肺系(包括与肺相连的气道、喉咙等组织)、经脉等所组成。其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此外,尚有某些组织器官如皮毛、鼻窍等与肺有着密切联系。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朝百脉以助心推动营血的循行,通调水道以促进水液代谢的进行。肺气尚能宣发卫气于体表,以发挥其温煦肌肤,保卫机体的作用。

引起肺脏病变的原因,多为外邪的侵袭,此与其司呼吸,与外界相通,主皮毛的生理特点有关。当然亦有因他脏病变影响而致者。肺的阴阳、气血失调,主要表现为肺气的宣降失常,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从而使呼吸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及卫外屏障功能失调或障碍,同时亦可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调。

应当指出,由于肺是主气之脏,故关于肺阳的升散作用,多概括于肺气的宣发功能之内。为此,肺的阳气失调,多论及肺的气虚,而不再单论及肺的阳虚。又由于肺具有朝百脉的功能,周身百脉之血,均朝会于肺,故肺之血虚,亦极为罕见,因之,多论及肺阴之不足,而少涉及于血。所以,肺的阴阳、气血失调,主要表现于肺气的失调及肺阴的失调等方面。

肺气的失调。

由于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故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又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和水液代谢。因此,肺气的失调,主要表现在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失常,以及肺气虚损等方面。

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肺气虚损。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是肺气升降出入功能活动的两个方面,宣发与肃降虽有区别,但相反相成,二者又常相互影响。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病机的形成,多由于外邪侵袭犯肺,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等所致。亦可由于肺气不足,宣肃无能,或肺阴亏虚,燥热内生,宣肃不利等因素所造成。

其病理表现:主要在于肺气失于宣发和失于肃降两方面。

肺气失于宣发:又称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则肺司呼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气机不利,呼吸不畅,甚则肺气壅阻,可见鼻塞、多嚏、喉痒喘咳、胸闷不畅等症。肺气失宣,也可致卫气郁滞不得散越,腠理闭塞而无汗。若肺气虚损,宣发无力,则卫气不能固密腠理皮毛,因而肌表不固,开合失司,而见自汗,易于感冒等病理表现。若肺阴素虚,则宣发失司,阴不敛阳,津随阳泄,而见盗汗等症。

肺气失于肃降:又称肺失清肃。肺失肃降,是指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而言,从而可见咳逆上气,痰多喘满等症。

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均可导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则咳逆、气喘;肺失宣降则可影响及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使水液代谢失常或障碍,从而导致尿少或水肿等病证。其进一步发展,亦均能损耗肺气或肺阴,导致肺气虚损或肺阴不足。

肺气虚损,其形成多因肺失宣降,久病不愈,伤及肺气;或劳伤过度,耗损肺气,或久咳伤肺,以致肺气虚弱等所致。

其病理表现是肺气不足,则呼吸机能减退,体内外气体交换出入不足,可出现呼吸气短等症。若影响及津液的输布代谢,水津不能气化,则可聚痰成饮,甚至产生水肿。肺气虚损,亦可导致卫阳虚弱,腠理疏松,肌表不固,卫外功能减退,而致表虚自汗,易患感冒。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必须持之以恒,勤奋苦读,才能学到中医的真髓。要从浅处起步,妙在浅而易知,从易处入门,从基础开始,逐步由低向高、精、尖发展,要有计划地学习经典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辨》等,先是粗读、泛读,了解全貌,找出重点,然后更精细地将诵、释、体会三者互用,深谙医理,探求经旨,最后客观地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施于临床,指导实践。这种由浅入深,从源到流,呈阶梯式递增的学习方法,深为任氏所推崇,他说:“循序渐进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遵循一规律,则必有所获,若反之则欲速而不达。”

医乃活人之术,学不熟何以知医?术不精何以活人!故熟精,是对医者最起码的要求。任氏强调,医者对医理要博熟精深,对医技要熟练精湛,运用要灵活、准确、精当,因此,要求我们要精勤不倦,深入钻研,对中医重要的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要熟读背诵,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只有熟,才能心领神会,窥其奥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领,妙识通圆。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圆活!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应常变而法不穷,明其理而更显其妙。

坚持读书,虚心学习,字斟句酌,熟读精思,医理精熟,医技精湛,我们是我们的追求,凡事要尊重科学,每于临证之中,常根据实际病例,熟练准确地引经据典。如有一患者每夜发烧二小时许,历经数医,久治不愈。然任继学诊毕,曰:“此有瘀血。”并明确指出《医林改错》有记载,遂遣方投药,一药而愈。事后,经查阅,才深为其准确无误而惊叹。对中医的重要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已能熟练的成诵和正确的解释,这只是登上了一个阶梯,尚需进一步努力,刻苦钻研,不断强化,并强调坚持反思,总结规律,才能巩固。他说:“读书最忌不求甚解,博杂不精,随学随忘,不加总结。”他主张: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逐句玩味,反复研讨,有所得辄记之,并验之于临床,只有这样,才能由熟而精,妙识圆通,有所创见,推陈出新。

要进一步开拓中医理论的知识面,就要善于研究诸家,因此,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博采广蓄,并细心揣摩,反复研究,摄其精要,主张采众家之长补自家之不足,取众家之精华为我所用。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研究诸家学术,不可因循守旧,要圆机活法,知常达变,师古而不泥古。师古,是先学习,不可不知其说;不泥古,是重取舍,不可尽依其说,要明其理而活用其法以符真义。临证最忌执一方而御百病,要守一法而应万变。他对经方的研究造诣颇深。每临证时,既能执持,又能方圆,十分重视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例如:常用《伤寒论》的方剂,治疗各种杂病,其中的小柴胡汤,原为少阳和解之剂,但他加减化裁后,则用于治疗胃脘痛、呕吐、胁痛、心悸、不寐、咳嗽等各种内科杂证,均能取效。而乌鸡白凤丸是妇科之良药,用于治疗内科病,亦屡获良效。研究诸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研究诸家之学说,要辨清是非,舍非从是,以求完善,这就告诫我们,读书议论必详审其所以然,而后精思熟虑,方能不被谬说所误。因为精通了医理,详审了众家之短长,融汇剖析,取其精华,剔其谬误,才不囿于一家之见。其中对“肾风”的治疗,运用内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重用“千金鲤鱼汤”治愈数十例。对急性中风的治疗,更是独树一帜,完全采用中药,疗效可靠,饮誉全国;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则用生瓦楞、生牡蛎各200克、生鳖甲50克、水红花子50克,功专力宏,力起沉疴。用外治法于内科杂证,更独具匠心。外治可补内治之不足,使药力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如各种头痛者,外敷透顶止痛散;腹水者,用利尿膏敷于神阙穴;结核性脑膜炎则用吕祖一枝梅使其发泡;而胆胀者,用消痛外敷膏等,无一不效。

不仅要精于医道,对其它学科的知识,也要有研究,用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所以在临证治病时,周密精实,主次有序,遣方用药,灵活有效。

研究中医学术,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有广泛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才能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古人云:“善读者,始乎博,终乎约。”所以,学习中医,不仅要掌握书内的知识,更要了解书外的知识,他说:“往往书内难以解释之处,却被书外的知识给予点破,使之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人之所以有病,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多与气象学,时间医学,地理环境有关,与饮食方土,人情关系密切。因此,古医家认为,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同大自然的变化息息相关。天人合一,谓人体是一个小天地,这是很有道理的。许多资料表明,某些疾病发生的周期性和太阳活动周期在时序上,有某些一致性。例如:太阳活动期和太阳宁静期,心血管疾病发作和猝死的例数相差悬殊,太阳色斑强烈爆发时,心血管病发作和猝死更为频繁,其它慢性疾病亦然。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发掘,促进了中医的发展,对人类作出了贡献。面对丰富的医学遗产,只有继承总结,才能发扬光大,继承的途径有二。其一,是先学习,充实自己,然后是文献医籍的整理、研究,祖国医学文献医籍,汗牛充栋,而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大多散见于各种医籍文献中,所以学习、研究、整理这些医籍文献,是继承的关键,是提高的过程,也是发扬光大的前提。对医籍文献的整理,主要是对古医籍的校正疏义和注释,并发挥其学说,其代表医家及其著作有:宋代林亿《素问补注》、庞安时《难经解义》;元代滑寿《读素问钞》、《难经本义》;明代王九思《难经集注》,吴?《内经吴注》,马莳《素问》、《灵枢》注证发微;清代张志聪《素问》、《灵枢》集注;现代《中风专辑》、《黄疸专辑》等。

其二,是理论研究要结合临床实际,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研究中医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总结提高,才能发扬光大。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历代医家承前启后,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内经》中提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就是启示后人,要善于研究继承,要善于总结创新,发扬光大,从而丰富中医理论,如《通俗伤寒论》、《疫痧草》及湿温时疫治疗法,乃至今人发表的新见解、新经验,都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推动中医发展的动力,其中包括认真学习总结当代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将他们毕生之精华,总结继承下来,传播下去。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六腑胃

胃位于人体横膈膜之下,上接食管,下连小肠。胃又称“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称为中脘。其中贲门上接食管,幽门下连小肠。

关于胃的具体形态,古代文献亦有描述。

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

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胃主受纳,是指胃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生理功能。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到达于胃,由胃来容纳之并停留一定的时间,以利于消化吸收。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所谓腐熟,是初步消化的意思。受纳于胃的水谷,在胃的不断蠕动及胃中阳气的蒸化下,使水谷变成食糜,有利于进一步消化吸收,这个过程,中医称之为腐熟。胃的腐熟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经过胃的腐熟,水谷才能游溢出人体所需要的精微物质,人的气血才能充盛,脏腑组织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的充养而发挥其各自的生理功能,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如果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失常,必然引起饮食物消化吸收障碍。如胃的受纳功能失常,可见胃纳不佳,饮食无味,甚或不思饮食等。胃的腐熟功能失常,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除了胃的受纳腐熟功能,还要靠脾的运化,小肠的分别清浊等协同作用,才能顺利完成。中医常把人体的正常的消化机能,概括为“胃气”。古代医家非常重视胃气的作用,认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甚至认为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各代医家重视胃气的作用,固然反映了当时受医疗条件及技术的限制,维持正常的消化机能成为患者维持生命和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但现在中医治疗疾病,亦常把“保胃气”作为一条重要的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的概述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生理功能是密切相关而又协调平衡的。因此,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脏腑的病理变化,常可或迟或早、或轻或重地影响及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相应的病理传变,产生两脏同病等复杂的病理表现。

心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临床以心肾、心脾等病变相互影响为多见。

1.心火亢盛,可引动命门相火,使肾阴受损。阴虚阳亢,相火妄动,从而扰乱精室,扰动心神,导致心肾不交,可见性机能亢奋,或遗精早泄、心悸、健忘、虚烦不眠等症。

2.心阳心气虚损,则脾运化受碍,气血生化无源,则可导致心脾血虚,可见食少、倦怠、怔忡、面色萎黄等症。

3.心血虚亏,则肝藏血不足,血不养肝目,则视物不明、眩晕头痛;血不养筋,则肌肉动。

4.心肝火旺,上炎灼肺,则津亏肺燥。灼伤肺络,络破血溢,则咳嗽痰血。

5.心与小肠经脉相连,心火偏亢,热移于小肠,则小便短赤、灼热疼痛或尿血。

肺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临床以肺肾、肺脾、肺与大肠同病或相互影响较为多见。

1.肺气虚,影响及脾,可致中气不足,脾失健运,是为肺虚及脾,可见气短、体倦、食后腹胀等症。

2.肺虚不能下输精微于肾,久则必致肾虚,而成肺肾两虚之证,可见气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

3.肺与大肠经脉相连,肺病可下移大肠。如肺蕴实热,气逆不降,则大肠传导不行,可见大便干结。

4.温热病邪犯肺,逆传心包,热扰心神,则可见神昏谵语等症。

5.肺虚肝逆,或肝火上炎灼肺伤津,则可见胸闷、喘急、口苦、面红耳赤、咳嗽咯血等症。

脾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临床以脾胃、脾肺、脾肾、心脾、肝脾等病变相互影响为多见。

1.脾与胃以膜相连,脾为胃行其津液,脾病可影响及胃,使胃气呆滞,进而宿食、水湿内聚,而见纳化、呆滞、脘闷,或食后腹胀等症。

2.脾病则后天水谷精微转输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气虚血亏,久必导致肾虚,可见精神困倦,少气懒言,腰膝痠痛,便溏泄泻等症。脾肾阳虚,蒸腾气化无力,运化水湿功能失职,则水湿不化,泛溢于肌腠,而为水肿。

3.脾病,水湿运化失职,水湿凝聚而成痰饮,痰浊上犯阻肺,肺失宣肃,则可见咳嗽痰多、脘腹胀闷。脾虚及肺,脾肺两虚,则可见气短、喘促、倦怠乏力、纳呆食少、便溏等症。

4.脾病则中焦失运,肝气疏泄受碍,肝脾不和,则可见胁胀脘闷、腹胀纳呆。中焦湿热壅盛,阻遏胆汁排泄,胆液逆流入血,泛于肌肤,则可发为黄疸。

5.心脾血虚,见前。

肾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肾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肾病可影响及其他四脏,使其功能失调。而其他脏腑病变,久之亦多影响及肾。

1.肾阳虚,命门火衰,则心阳不足,或肾虚水泛凌心,则可见心悸,气短,水肿等症。

2.肾阴虚,不能上济心阴,心阴不足,心阳独亢,则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可见虚烦不寐,舌赤口干等症。

3.肾虚及肺或肺虚及肾,可致肺肾两虚,见前。

4.肾阳虚,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可见完谷不化,泄泻,或水肿。脾肾为后先天之本,脾肾两虚则全身机能衰弱。

5.肾阴虚不能滋养肝阴,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虚阳上扰,则可见眩晕耳鸣、腰痠膝软、血压升高等症。

6.肾与膀胱,经脉相连,肾阳虚则气化功能减弱,影响膀胱,而致排尿不利。若肾虚,固摄作用不足,则膀胱失约,可见小便失禁,甚可遗尿。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心得

结合老师对于阴阳的讲解和本次听课,明白了什么叫天一生水,以前只知道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不理解,现在终于能把这个跟中医的理论结合在一起,一下子脑子清晰了很多。关于藏象,主要是对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单纯的理解为象是脏腑的外在表象,没有图像、印象、形象、抽象的认识,这也是思维的问题。

(1)在心的功能里边,也是第一次注意到心是主神明的,不是主神志的,以前认为这没有什么区别,现在心里有了正解。对于临床还没有太大的体会。

(2)对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明白了是先宣发才能肃降,近期整理了老师的一些病案,也深深的体会到,好多病是通过这一条来治疗的。

(3)对于六腑的功能这一次是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是三焦的功能,以前甚至认为三焦是个可有可无的提法。

再有对于好多知识错误的认为一切都是来源于《黄帝内经》,在心里过度的把内经神话,原来中医一直在发展,而且后时医家的贡献这么大,也错误的认为看病只有伤寒,对于后时各派的理论少有触及。我感觉这学习完藏象最最深刻的认识,对于我以后的中医之路有着颠覆性的帮助。其他各条的学习也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只是还写不出来。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石,包含着经络、气血、阴阳、五行等重要理论。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需要精心研读,深入理解才能掌握其精髓。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对中医基础理论有着一些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第一段:理论知识要结合临床实践。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除了对相关书籍进行阅读研究,还需要结合临床实践。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在实践中,需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问诊和望闻问切,寻找疾病的根源,然后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病人的体质实施治疗。实践中的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得理论知识不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理念,而变成具有实用性的经验。

第二段:注重阴阳五行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它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疾病诊治的重要依据,掌握它可以更加精准地诊断和治疗患者。对于中医学的学习,必须始终贯穿阴阳五行的思想,才能全面掌握中医学理论的本质和精髓。

第三段:不断反思自己的理解。

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理解。因为中医理论是一个系统的体系,然而我们的理解和认知往往是有限的,可能会存在个人认知偏差或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因此,在学习中应该不断自我检验和反思,寻找自己理解不到位或是存在错误的时候及时纠正。

第四段:注意阅读和研究经典著作。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涉及到大量的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等,这些书籍的精髓是中医学习的重要依据。阅读和研究经典著作是中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步骤,通过对经典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基础理论。

第五段:结合现代医学认知。

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现代医学的认知。虽然中医理论在古代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理论也逐渐得到了新的认知和应用。现代医学的现实需要中医学习者不断探索,结合现代医学的认知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逐渐提升中医的治疗水平和优良传统。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是中医学习的基础,必须认真对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临床实践、注重阴阳五行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理解、注意阅读研究经典著作、结合现代医学认知。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全面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不断提升中医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中医基础理论读后感字

第一次见到朱老师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体质的相关内容,这也是我听得最有趣的一部分内容。一般来说,不管什么学科的理论部分不可避免地会有些枯燥无味,而中医的一些理论对一个理科生而言更是难以接受和消化。而朱老师总是能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病例故事引起我们的兴趣,并从这些病例中引出最核心的知识。从那时起,我就对朱老师崇拜得五体投地,也对她口中的故事充满了向往,于是朱老师新书一出版我就迫不及待地品读起来。

书中的故事一如既往的生动有趣又令人动容,这不仅是治愈患者的过程,更是朱老师收获一段段深厚情谊的过程。但我的身份不是一个单纯的旁观者,更是一名中医系学生,我从书中获得的除了精彩的故事,更多的还有临床经验。书中每一篇文末都会有疾病的科普及其诊断标准与中西医疗法,使读者在感受故事的温情之余,还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就像学英语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要把单词放到句子里面去记,这样才能记得牢。同理,我们把中医专业知识直接融入临床病例里去学习与记忆,也会记得更加牢固,运用得更加纯熟。

《痛到天昏又地暗》中有痛经的分型及对应药方;《我为妈妈求医》中有对失眠的分型及对应药方;《“一见钟情”》中有对头晕的分型及药方;等等。书中还有很多老师临床经验的总结,对我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可能有人会问,我不是专业学生怎么办?当然不必害怕啦,书中的故事并不晦涩难懂,更多的像是朱老师在寻找一个一个朋友,用一个个药方架起友谊的桥梁。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对中医、对朱老师逐渐建立起信任,看到的是患者的生活因此而更加健康幸福,看到的是因战胜病魔而紧紧握在一起的双手。它让人们相信,即使疾病带来的孤独和绝望几乎要把人打倒,也还有一丝光可以照亮——那是医生的爱和能力。

《炙甘草汤留人治病》中,就是简简单单的炙甘草汤,按照经方剂量对症施治,却也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使得原本只能靠流食生存的胃癌患者症状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这对患者一家来说无疑是黑暗里的曙光。《涅槃重生的小女孩》中,本该是像花儿一样的小女孩,却被哮喘折磨,三天两头地住院,一家人也为此而焦头烂额。但是在朱老师的治疗下,哮喘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个一直以来都在被哮喘折磨的小女孩终于可以蹦蹦跳跳地玩耍,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时光。这样的故事在书中比比皆是,既让我感叹朱老师的妙手回春,又站在病人的角度感到幸运和感恩。

不管是“阳春白雪”亦或是“下里巴人”,这本书都会是你的良师益友。不管是从这本书中获取专业知识也好,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也好,体会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好,对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内生五邪病机风气内动中医基础理论辅导书

风气内动,即“内风”,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故又称其为“肝风内动”。

《临证指南》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凡由于阳热亢盛,或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升无制,亢逆而动,出现动摇、抽搐、震颤等病理反应时,则即是“风气内动”病变的具体表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肝风内动,其临床表现可见头目眩晕、四肢抽搐强直,或卒然昏倒、两目上视、口眼斜、半身不遂,或痉挛、震颤,或肢麻肉、手足蠕动等症,其中尤以强直性痉挛,或虚性的蠕动,或意识障碍等动摇不定症状为特点。这些症状的产生,多与肝阳易亢易动,以及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等功能失调有关,所以风气内动,实即肝风内动。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风内动又有虚实之分,一般可见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肝阳化风;热邪炽盛,燔灼肝经,热极而生风;阴亏或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等类型。兹分述如下:

热极生风概念:热极生风,是指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于濡养所致,属肝风内动的病理变化。

形成:多由于外感温热病邪,热势炽盛煎灼津血,累及筋脉而形成。一般多见于发热性疾病的高热极期。

表现:热极生风病变,临床可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并常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热极生风病变,在未转入虚脱(休克或衰竭)之前,一般多属实证。肝阳化风概念:肝阳化风,是指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浮阳不潜,阴不制阳,导致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亢而化风的一种病理变化。

形成:多由于情志内伤,或操劳过度,久则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风气内动所致。

表现: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制阳,肝阳升动无制,形成风气内动。其病理表现轻则可见筋惕肉,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发作口眼斜,或发为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发作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阴虚风动概念:阴虚风动,是指由于机体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而变生内风的病理变化。此属虚风内动。

形成:多由热病后期,煎灼津液,阴液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表现:临床可见筋挛肉、手足蠕动等动风之症,并常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低烧颧赤等虚热内生之候。血虚生风概念:血虚生风,是指由于血液虚亏,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不能荣络,所产生的虚风内动病理变化。正如《通俗伤寒论》说:“血虚生风者,非真有风也。实因血不养筋,筋脉拘挛,伸缩不能自如,故手瘈疭,类似风动,故名曰内虚暗风,通称肝风。温热病末期多见此证者,以热伤血液故也。”血燥生风概念:血燥生风,是指由于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化而为风的病理变化。

形成:多由于久病伤阴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或温热病邪,耗伤津液阴血等所致。

表现: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病理表现。

内风与外风的区别见下表:

动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热极生风。高热神昏,抽搐,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升动无制,阳亢化风。眩晕,震颤,或为口眼斜,甚则仆倒,半身不遂。热病伤阴、久病伤阴,筋脉失于濡养,阴虚风动。筋挛肉,手足蠕动。伴见阴虚内热症状。生血不足,失血过多,或瘀积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血虚生风。肢麻肉,手足拘挛不伸,伴见眩晕眼黑,唇淡面白等血虚症状。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气的分类与分布中医基础理论辅导书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如奇经、经别和络脉等都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彼此联系,相互配合而发挥作用的,所以十二经脉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名称分类。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而每一条经脉又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的名称,即是结合了阴阳、手足及脏腑等三方面要素而命名的。

阳分少阳、阳明、太阳;阴分少阴、厥阴、太阴。根据脏属阴、腑属阳;内侧属阴,外侧属阳的原则,即可将各条经脉按其所属脏腑,并结合其循行于四肢的部位,从而订出各经之名称。

手经循行于上肢;足经循行于下肢。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循行于四肢外侧,属腑。手足三阴有少阴、厥阴、太阴之别;手足三阳则有少阳、阳明、太阳之异。

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络的命名,包括经脉、经别、络脉及经筋等都是如此。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这即是十二经脉的命名规律,以及手足阴阳的分类。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上肢前缘。

中线。

后缘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下肢前缘。

中线。

后缘。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叉之后,则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内生五邪病机风气内动中医基础理论辅导书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因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之病理状态。

2.内火的病理变化。

火热内生,多由于阳气亢盛,气有余便是火;或外邪及痰湿、瘀血等郁久从阳而化火;或精神情志刺激,五志过极从阳而化热化火;或久病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而虚热、虚火内生等所致。

火与热同类,均属于阳,故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因此,火与热在病机与临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火较甚于热而已。火热内生,其病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阳气过盛化火。

(2)邪郁化火。

(3)五志过极化火。

以上几类多属实火为病。

(4)阴虚火旺。

总之,火热内生的病理不外虚、实两端。

至于各脏腑之火热病变,亦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所致,详见于脏腑病机,本节从略。

3.火(热)与外火(热)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基本病因气血失常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正邪相争,即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奋起与致病邪气进行斗争所发生的或盛或衰的病理变化。这种盛衰变化不仅关系着病机与病证的虚实状态,而且直接影响着病势的发展与转归。

邪正盛衰与病机的虚实变化。

虚实的基本病机。

《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虚与实,是指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而言。

1.实的病机。

概念:所谓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脏腑机能亢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气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表现。

形成:多由外感六淫病邪侵袭,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所致。

表现:常见于外感病证的初期和中期,或慢性病之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证。临床可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症。

2.虚的病机。

概念:所谓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人体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气不足与邪气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在临床上多出现一系列虚弱不足或衰退的证候表现。

形成:多由素体虚弱,或慢性病耗损,以致精气消耗;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因素耗伤人体气、血、津液或阳气、阴精等所致。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内生五邪病机风气内动中医基础理论辅导书

中医病因学,把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作为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根据自然界六种气候异常变化对人体的致病影响及机体的反应状态而言。此为邪从外来,故属于病因学范围。

所谓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机体本身由于内脏机能的失调等异常变化而产生的五种病理状态,并有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之不同,此属“邪”从内生,故属于病机学范围。

中医学通过临床实践,在认识和总结内生“五邪”这些病理变化时,同样也是把若干自然现象与疾病的临床表现联系起来,借以说明复杂的病理反应。如动风、中风称之为“风病”,是以其病变表现可见头晕目眩,或口眼斜,或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以及出现抽搐、拘挛、震颤等症状,拟似风气的激荡、游走、急和多变等特点。此是由于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反应,并非是感受外界风邪所致。为区别病因学上的概念,故中医病机学称之为“内风”或“风气内动”;如化寒、生湿、化燥、化火等,也相应地称之为“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因此,所谓内生“五邪”,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由于气血津液及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类似风、寒、湿、燥、火等外邪致病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内生五邪病机风气内动中医基础理论辅导书

风气内动,即“内风”,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故又称其为“肝风内动”。

《临证指南》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凡由于阳热亢盛,或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升无制,亢逆而动,出现动摇、抽搐、震颤等病理反应时,则即是“风气内动”病变的具体表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肝风内动,其临床表现可见头目眩晕、四肢抽搐强直,或卒然昏倒、两目上视、口眼斜、半身不遂,或痉挛、震颤,或肢麻肉、手足蠕动等症,其中尤以强直性痉挛,或虚性的蠕动,或意识障碍等动摇不定症状为特点。这些症状的产生,多与肝阳易亢易动,以及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等功能失调有关,所以风气内动,实即肝风内动。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风内动又有虚实之分,一般可见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肝阳化风;热邪炽盛,燔灼肝经,热极而生风;阴亏或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等类型。兹分述如下:

热极生风概念:热极生风,是指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于濡养所致,属肝风内动的病理变化。

形成:多由于外感温热病邪,热势炽盛煎灼津血,累及筋脉而形成。一般多见于发热性疾病的高热极期。

表现:热极生风病变,临床可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并常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热极生风病变,在未转入虚脱(休克或衰竭)之前,一般多属实证。肝阳化风概念:肝阳化风,是指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浮阳不潜,阴不制阳,导致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亢而化风的一种病理变化。

形成:多由于情志内伤,或操劳过度,久则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风气内动所致。

表现: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制阳,肝阳升动无制,形成风气内动。其病理表现轻则可见筋惕肉,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发作口眼斜,或发为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发作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阴虚风动概念:阴虚风动,是指由于机体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而变生内风的病理变化。此属虚风内动。

形成:多由热病后期,煎灼津液,阴液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表现:临床可见筋挛肉、手足蠕动等动风之症,并常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低烧颧赤等虚热内生之候。血虚生风概念:血虚生风,是指由于血液虚亏,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不能荣络,所产生的虚风内动病理变化。正如《通俗伤寒论》说:“血虚生风者,非真有风也。实因血不养筋,筋脉拘挛,伸缩不能自如,故手瘈疭,类似风动,故名曰内虚暗风,通称肝风。温热病末期多见此证者,以热伤血液故也。”血燥生风概念:血燥生风,是指由于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化而为风的病理变化。

形成:多由于久病伤阴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或温热病邪,耗伤津液阴血等所致。

表现: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病理表现。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五脏肾

肾位于人体腹腔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关于肾的具体形态,《类经图翼》有较详细的描述:“肾有两枚,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外有黄脂包裹,各有带两条。”以上描述,与现代解剖学基本一致。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主水液肾主纳气。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对于精气之闭藏,主要是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效应创造良好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1.精的概念、组成及功能:精,是精微、精华之意。中医学中的精,即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含义有两方面。

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虽然来源与功能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2.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肾所藏的精气可以转化为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兹分述之。

肾主生殖:生殖,即生育繁殖,即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保证。中医学认为,生殖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肾的精气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是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就逐渐充盛,到了青春期(男子二八,女子二七),肾的精气进一步充盛,体内产生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这时人的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男子出现排精,女子月事以时下,从而具备了生殖能力并维持到一定的年龄。从中年进入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竭,“天癸”这种物质也逐渐消失,生殖能力即逐渐地丧失。

肾气促进生长发育:人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均和肾中精气的盛衰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可见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如果肾的精气虚衰,必然会给人体带来相应的病理变化。此外,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的理论,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保养肾中精气,是中医防止早衰、延年益寿的核心内容。目前所研制的抗衰老药物,亦以补肾药物为主。

此外,中医学认为,精血互相化生,肾精可以化生为血液,如《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肾精生血理论,对中医临床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肾中精气与肾阴、肾阳的关系: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明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将其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

正是由于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根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即会因此而导致其他各脏阴阳的失调。反之,其他各脏腑的阴阳失调,日久亦必累及于肾,损耗肾中精气,导致肾的阴阳失调,此即是“久病及肾”的理论根据。

应当指出,由于肾阴和肾阳,均是以肾中精气为其物质基础,故肾的阴虚或阳虚,实质上均是肾中精气不足的表现形式。所以肾阴虚到一定程度,则可累及肾阳,发展成阴阳两虚,称作“阴损及阳”;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亦可累及肾阴,发展成阴阳俱虚,称作“阳损及阴”。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肾中精气亏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条件下,肾中精气虽已亏损,但其阴阳失调的状况,却又不很明显,因而称之为肾中精气亏损,或可分别称为肾精不足和肾气虚损,而很少论及阴阳。

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肾在志为恐肾在液为唾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在窍为耳及二阴。

肾在志为恐:肾在志为恐。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惊与恐相似,但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吓;恐为自知,俗称胆怯。惊与恐,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一种不良的刺激。惊恐虽然属肾,但总与心主神志相关。心藏神,神伤则心怯而恐。故《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即是说明惊恐的刺激,对机体气机的运行可产生不良的影响。“恐则气下”,是指人在恐惧状态中,上焦的气机闭塞不畅,可使气迫于下焦,则下焦产生胀满,甚则遗尿。“惊则气乱”,则是指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可因惊慌而产生一时性的扰乱,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等现象。故《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肾的生理特性。

1.肾性潜藏,为固摄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由于肾的封藏、固摄,可以防止精、气、血、津液的过量排泄与亡失,而肾的精气越满盈则人的生机越旺盛,故中医素有“肾无实证”、“无实不可泻”的观点。一旦肾的封藏、固摄功能失常,则可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如遗精、小便清长、遗尿、尿失禁、汗出过度、大便滑脱不禁,女子还可见带下、滑胎等。

肾的封藏与肝的疏泄是相反相成的关系,肝的疏泄可防止精气的过度壅滞,肾的封藏可防止精气的过度亡失。

2.肾与冬气相应:肾的生理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的阴阳变化相通应,冬季天寒地冻,万物蛰伏,有利于肾的封藏,但冬季亦应注意养肾固精,防止肾的精气过度耗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