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何处读后感(热门20篇)

时间:2023-12-09 00:09:25 作者:MJ笔神

读后感是一种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的文章形式。然后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示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乡关何处读后感

日暮里尽染了离殇,江如旧,人空瘦。

――题记。

送离、告别、感伤,这是离殇。

夜未央,灯初上,雨打得落花伶仃,曾经的岁月,都成了泛黄的胶卷,生命轻轻的在觥筹交错间,已成为彼此离殇的悲凉。

“不用述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离殇从来都是用酒、泪、血书写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轼这么用酒祭奠与杨公的离殇。

多少年后的野夫,在村居阒寂似旷古墓园的怒夜里,他开始写作,就着风和雨、酒和泪写他心目中凄凉的离殇:“她艰难的一跃轰然划破默默的秋江,那惨烈的涟漪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这失踪了十年的“不知暴尸在哪片月光下的母亲”,一直是他最痛楚的回忆;“一个被组织彻底编织了命运的理想主义者,饮恨长眠”,在大伯已然成灰十八年之后,他依然被这一些故事压迫得艰于呼吸;二伯服刑二十九年后,“老得忘了自己的罪名,已失去了土地,也没有房子,放羊维持风烛残年直至死去……”夜为他降下了雨,点亮了一夜孤灯。

作者用心中渗透的血心力交瘁地叙下故乡・故人一生一世的离殇……。

【坟灯・情殇】。

作者为他的外婆点亮了坟灯,照亮异乡的漫漫长夜。他的外婆,这个缺恃无故的少女,因祖辈的童年之谊,被托付给了这个负心汉。外祖父是个士兵,担任过蒋公的侍卫官,一身荣誉加于己身。他在外参军,她不离不弃;他锦衣玉食,她拾棉纺纱;他寡情薄意,她一笑而过。

十八年的坚贞相守,只盼河清海晏后的团圆幸福。可惜啊,东风不与周郎便,最后倚门守靠留下的,只有一纸休书,但她不怨不弃。

与母亲的刚烈如山相比,外婆仿佛温婉如水。在外祖父被击毙后,早已被休的外婆却迎着他的棺材,一脚一步地迈进了鄂西深山,将一切的爱恨情仇都付之流水。隐约觉得她与卓文君有几分相似之处:她们都是无力的女人,都在期盼着早归。她隔了一整片的苍茫,思念跨过神州寸土记挂着他,卓文君呢?有人说她用一点一点的心意,织成一缕一缕的红线,牵扯着他的回眸一笑。她们的梦,她们的诉说都是一般的,他们扯不断的痴情,是一般的。

但她们不是同样的人。

外婆选择了隐忍,倚门守候待郎归。为了这个红头纱外的人穷尽了一生,她为了他而含辛茹苦,她为了他不舍坚贞。

她们终究还不是相同的人。

在这段婚姻的围城里,卓文君是圆满的、幸福的,外婆是殇情的,她在终身的守候里没有等到外公的回心转意,她太温婉了,不懂得也不会写诗述衷肠。但外婆比起卓文君的心思缜密、机警聪慧,则多了一份大度与宽容,她注定能参悟生死,在一个生死的高度俯瞰众生,在与外公的离殇中获得内心的豁达与平静。

【坟灯・天命】。

古话说:“上帝为你关掉一扇门时,同时也为你开了一扇窗”,饱受情感折磨和世事沧桑的外婆,总算是在汪营雨纷纷的青石小街上,得到了她摇摇欲坠的幸福。

没电的小镇中,木楼上的小油灯摇曳着唐诗宋词般的慰藉,作者的古典文艺---据他来说,完全来自外婆如歌如泣的早期教育。民间的戏曲话本,仿佛折射出她的悲欢离合。

我们是不请自来的异乡人,但是外婆的善良让我们很快融入了这个社会,并赢得周遭人的尊重。她的善良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品质,天生具有佛性。她是一个没有仇恨的人,她不记恨负心的男人,也不记恨架上机枪的“造反派”。她不求人,却从来不回绝向她寻求帮助的人。

小的时候,作者曾不止一次拉着乞丐往家里跑,当然,作者家也不是有钱的,而外婆总能想办法满足他的乐善好施,呵护着他的自尊,外婆的善换来了整个家庭的美满,无论是“我”的结核穿孔,还是对于父母的“批斗”,都随着外婆而逐渐好转。

只是可惜了,好人无好命,我去临县开会,外婆坚持着要为我送行。在反复读到这一段时,总能隐隐预感死神突如其来的脚步,拿捏不准什么时候挥起索命的链锁。

外婆还是没熬过这个关口,在十五天后的早上,她就慢慢地,慢慢地,静静地睡了过去。

每次看到这里,总不由得想起我与外公的最后一次见面。那次,我们从千里之外的温州回到故乡宜宾,当时,外公家住在5楼,我和妈妈本想一起将笨重的行李抬上去的,外公却执意要自己一人提。看着外公提着沉重的箱子,少说也有十五公斤吧,慢慢喘息着,一步一步往楼上挪。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被风打残的树叶,寂寞中浮出一丝凄凉以及一丝不祥。

每个墓碑都有一个故事,悲伤的作者为她至亲的外婆书写了碑文,然后用很牢固的水泥修成了一所佳城。四十九天的夜近黄昏,四十九夜的殇别,作者始终按照土家族的风俗,在外婆坟前点上一盏悠悠地小灯,然后跪在外婆的坟前烧纸鸣鞭,以此来寄托内心的悔恨与哀思吧,对于一个来不及报答的人,最后都是用守灵的方式来圆满的。

我的思绪又飞回去年,听闻外公去世的消息,我们连夜赶回老家,来到外公的灵堂里,灰色的地板有些杂乱,素净的灵牌上方,悬挂着几个具有吊唁意义的大字。清一色的绿,清一色的红,绿色是幽幽的,红是淡淡的,有一种不张扬的哀思。案几后面,颜色暗淡了,烧纸钱用的大火盆积满了厚厚的纸灰,火苗跳动着,越发显得狰狞。空灵的灵柩凄凄凉凉,单调的花卉,有点叫人可怕,似乎使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阴阳相隔时的悲伤,无奈,彷徨,后悔又挽留。外公那黑白色的照片被装订在墙上,惨白的笑容,似乎时间静止在这一刻,寂寞在扩散,逐渐感染了每一个人。

照亮异乡长夜的坟灯哟!

【畸人・桀骜】。

畸人,“畸于人而侔于天”,在人世间孤独无匹的他们,却与天道完美契合。

刘镇西老刘,就是这样一个畸人。圆睁着双眼像怒目金刚,拒绝策杖旁若无人地横行于闹市通衢。

初见老刘时,我确实被作者放荡不羁的文笔所震慑了。作者写他初遇老刘时,他近乎无理地夺走了作者手中的《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在与他谈论《牡丹亭》后,这个孤僻的人,竟紧紧握住我们的双手,强拉着我们进了一个歪斜的小车门,眼见老妻不在,乃取斧头一柄,口中念念有词:幸有嘉宾至,何妨破门入?一斧头劈开大门,杯茶订交,成了头颅相许的'朋友。初次看来,不免疯癫,谈笑之间就忽而杯茶定交,劈开家门。

真是妩媚。

每看到这里,我就不由得想起竹林七贤,他们在竹林里杯酒定交,放荡形骸,抒写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老刘实在是一个生活在古代的人,阮籍一样用青白眼看人,青少白多的眼珠,好像是对这个社会的蔑视与不满,在这个不同于竹林的鄂西山中,他的桀骜,屡屡在一番慷慨陈词中将他送入桎梏,像嵇康在桀骜看世中,逝在了广陵散的曲调中。

文中作者对他的一段描写:约略四十多岁,皮肤黝黑,额上皱纹深刻如横写的川字。绝对看的出的一种悲苦。早在1958年,他因同情右派乱说“反动言论”被劳教三年。1976年打倒“四人帮”,他被叫去谈这件事的看法,老刘总是一生耿介磊落,带了一床薄被,在衙门里侃侃而谈,自然获得刑八年。

出狱后,他在搪瓷碗盆上烧字养活妻女。一个单位在烧过后就不会再烧,这种手工艺者自是到处流浪。老刘的箱子与众不同,青灯夜雨的日子里,屈子的《楚辞》一直伴随着他艰辛的自我放逐。他的生活就是这样越走越远的,倦游,归来,小坐,倦游。

社会分为俗人和畸人,俗人则是维护现实,在风里像麦子一样点头哈腰,俯仰随人,排挤异类。畸人则是不随和于世俗,在他人奇怪甚至鄙夷的眼光下抬头傲然活着,活出自己的色彩,存留着魏晋风骨。在《世说新语》中:北边的阮家很富,南边的阮家很穷,北阮晒绸缎,南阮晒大鼻。北阮于是嘲笑南阮,北阮乃是俗人,南阮则是畸人。俗人嘲讽畸人,畸人只能隐于市井,林中纵情度日。

老刘的一生几乎没有摆脱过贫困,底层人民的一切苦难他都尝尽,但他从未自怨自艾,艰难却又艰苦地活着,始终面对一切厄运。

就像苏东坡一样,他用笔叙述着一生流放的经历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总是以为他做好了准备,其实不然,他一次次站起,一次次被打得更痛更狠,他却一直笑个不停。

真是乐观。

而今,他每天长歌穿过闹市,在世人眼中像个疯子一样自得其乐……。

【畸人・咏歌别】。

与畸人的每一次离殇,都充满凄风苦雨:

第一次,武大毕业作者去海南,老刘像初见一般硬拉着我去他家作别,像头犟牛一般,为了回报我对他的恩,他拮据,自己不吃为我饯行。一曲二胡,一间陋室,一首缠绵回环的长歌,我们就这样涕泗地低泣。

真是酸涩。

第二次,作者出牢后两手空空,老刘生意不顺,被迫改行做肥猪增大剂,两人布衣一场,还得各奔东西,恰值我要轻身远行,便带了外婆的遗骨一同去。拾骨迁坟这些事,又找了老刘,毕竟十年岁月一场,老刘瞎着老眼,在那里一点一点刨土,轻轻背着骨殖,再次挥泪而别。

第三次,老刘的孩子分别工作成家,每月寄些钱回来,攒够了几千元,总算买了一个破房子,第二年就可以搬进自己的房子了。这对苦难夫妻,总算熬到了尽头。这就是所谓的“苦尽甘来”吧,好人在一生劳累过多,唯一的奖赏就是晚年平安无事。只是啊,命运与他们,实在太过薄幸了。

次年,老刘鼓盆而歌,送走了他失足摔逝的荆妻。而他的日子愈发不能自理了,骤临老境的他,也无奈地搬进了福利院。时年我在大理,其女儿在西双版纳,他就决定暮年游滇。与我在夜雨寒窗下检点往事,二人再次泪满青衿。

我不仅想起了刘禹锡与柳宗元的离别,二人同时被贬官,刘禹锡在好友“以播易柳”的鼎力相助下,改授连州。二人遂结伴南行,一路上遍游诸景,诗酒相依。从江陵下长江,入洞庭,逆湘江,至衡阳,二人即将分道扬镳,故彼此依依不舍,几度诗酒唱和。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岁晚当为邻舍翁”柳宗元在这首《重别梦得》中深情回忆二十年来两人的默契与亲密无间,对未来携手相伴田间充满几多期许。“歧路”两字无比辛酸地写出两人虽然不舍却不得不分道扬镳,各奔东西,难以相见的事实,憧憬中夹杂着几许凄凉。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相伴田间,互为邻舍的期望将再也无法实现。

古代文人为我们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离殇,他们是高适与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是孟浩然与朱大离别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赠送宝剑的深情;还是王实甫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凉……这种挚友之情,在离别的衬托下,有如夜空中的明月,又如黑暗中的烛光,千百年来照亮了那些颠沛流离的文人们的一片天空。

朋友即将远别,一曲二胡,一杯酒,此情此景的凄苦枯索景象,不禁为之黯然垂泪。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野夫用崔颢的长叹作为书的题目。崔颢郁郁不得志,终生落拓,对故乡有种渴求,仿佛这就是极乐世界,任何人归家都可以补足一些失去的东西,一些得不到的东西。

但野夫永远没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的世界从一出生就笼罩着离殇的悲情。他曾经有妻有女,家庭美满。他干过四年刑警,做过六年牢;干过摆书摊的正事,也干过泄露国家机密罪的恶事。一切灯红酒绿散去之后,却只有一个破碎的,辛酸的故乡――父亲逝世了,母亲尊严完满的投进了东流的大江,故友如波,那个不拘泥与世俗的奇人,也被暴涨的洪流吞噬……故乡变了,不再是那个靠山的小城,从前的日色已成过往,夕阳西下日渐黄昏,小城的宁静被喧嚣取代,铜臭溅满了夕阳能照到的地方,畸人渐行渐远,俗人坐拥江山。或许只有山上的点点古墓,还在唠叨着昨日的风华。这样的故乡,野夫还抱着同样的感情想要投身于怀抱吗?真是玩笑。

我想作者取名《乡关何处》,并不是真的想回到故乡,多半是一种祭奠,一种缅怀。记叙下故乡的前世今生,用酒来祭奠刚烈者,用剑来祭奠仗义者,用诗来祭奠多情者。我很佩服李白的这一点,用酒,用剑,用诗来祭奠那失落的故乡。作者用文来祭奠故乡,他并不想怎么去转变那极难逆转的事实,求个心安吧,正如苏轼曾言“吾心安处便是吾乡。”叙完了,心安了,从此以后即使旅居他乡,也不再为故乡悲伤。于是野夫成为了那个在离别的痛苦中得到滋养的人,在与故乡・故人一次次的离殇中日渐心安,并昂首走向未来,用自己的笔在激情驱使下完成一篇又一篇震撼着人们心灵的佳作。他给自己取的笔名,出自唐代诗人刘叉的《偶书》:“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用以表明自己希望通过写作来对抗外界的恶,也对抗自己内心的黑暗,从而寻找到内心的安定与满足。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世界都存在着离殇,生老病死,远走他乡,悲欢离合一次次在心灵里告别,又一次次重生,让每一个人都在轮回中昂首走向未来,这就是离殇的态度。

离殇是心痛而又洒脱的,心痛在于这是一道对于故乡的故人、故事的一种告别;洒脱则是挥泪斩过去,仗剑走天涯,这就是离殇的心境。

踏尽红尘何处是吾乡?吾心安处,便是吾乡。

《乡关何处》读后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诗人崔颢在登临黄鹤楼时的所思所想。也许如今的现代人对于家乡那种“月是故乡明”的偏爱之情已逐渐消失。还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家乡到底身处何方?脑海中是否还有故乡山水之影呢?于他人,或许你的故乡并不是最美,但于己,故乡理应成为最闪耀的那颗星。别让自己在冥冥之中丢失了最初的起点。

妈妈总是惦记着住在老家的外公外婆,这点从她三天两头往那边打长途电话便可知晓。妈妈是知孝的。她也渴望回到故乡,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外公外婆还健在,所以她还能找到自己的最初,不至于沦落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凄凉境地。如今在外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每逢春节佳节都会回家,他们深知那时他们的家,是他们的原点。无论身处何方,总是会心系家乡。

不过身边也有不少例子,让人觉得悲哀。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国外,当问起他的中文名,顿时语塞。他们一味的追求国外生活,却忘了自己骨子里还流着中国人的血!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家乡细洁的泥土,家乡清澈的湖水,家乡热流的炭火,曾经铸过无数美丽载体,天天送到那些或是开朗或是苦涩的嘴边”无论在外的你,收到了多大的挫折,无论你是被人污蔑,甚至被伤害的“体无完肤”,你的故乡永远是你最好的疗伤地,因为在那儿,有熟悉的山、熟悉的水、一草一木也会向你展开它温暖的怀抱,那里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归宿,同样那里也是游子们迈开步伐的起始点。

如今,苍老的故乡仍然在在等待着,等待着他的“孩子”能回来看看。

乡关何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如果不是读了野夫的《乡关何处》,我想我永远也无法体会到这首诗的含义,准确地说,我无法体会到“江湖”这两个字的含义。

书的开篇以悲凉的笔调,古朴的文风勾出了野夫对投江失踪十年的母亲的愧疚、思念。母亲的故事在野夫的江湖中总是那么沉重,不知暴尸于哪片月光下的她已然是她心中最痛之处。读到这时,我以为野夫的江湖是余光中讲的乡愁是一种烧痛,或是老舍先生记忆里北平冬夜的冷与暖,却不知是一首沉重的时代挽歌。

他写他江湖里的人,从祖辈、父辈到大伯、幺叔再到故友,他亦写了那个年代,那场运动,那些荒诞。如波无疑是那个灰色年代的突出代表,为了生活,28岁高龄踏上大学的道路,社会的冷漠与黑暗一次次地把他压得喘不过气,他鲜明的个性遭到旁人的歧视,他不怕压迫,一次次毅然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野夫用平静而冷冽的文字去描绘江湖里的人事。他们穿行在上个世纪的篇章中,显得风尘仆仆,却又因为野夫的叙述,有着老照片般泛黄的鲜活。我似乎真的聆听到了王七婆生硬磕牙的诗歌字里行间的刀枪迸鸣和荒野奔命的惊骇之声,似乎真切地感受到了刘镇西悲凉人生中对社会的热血和对社会光明的渴望。我仿佛能够通过野夫的叙述,触碰那些人物的衣角,看见他们在人生旅途当中的奔波与劳碌。

有错过了一生幸福的大伯,被政治风云变迁影响了家族命运的幺叔……..他们被时代的洪流冲击,却又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许是适应了命运对他们的捉弄,又或许正视了这跌宛起伏的安排,在野夫笔下的江湖里,我看到了他们淡然的眼眸——无论人们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他们都能够对酒当歌。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木心说。

我不知木心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说或写这句话的,也不愿去揣测经历过wenge残酷迫害的木心是否真的原谅了故人。读野夫的《乡关何处》却能感受到野夫世事皆不可原谅,但奈何岁月沉浮,那些理想主义的年轻人,那些满腔热血的热情,都随时间滚滚而去,历史却从来只字不提。所以他为他们著书立传,他拒绝遗忘那个有血有肉、沉郁顿挫的江湖。

乡关未见,何处江湖?

乡关所有世事变迁再寻觅不得,江湖也不再是那个江湖。

而野夫还是那个野夫。

乡关何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读野夫的文字,让我想起刘瑜评刀尔登的书评《红旗未曾下过这只蛋》,野夫亦是“红旗未曾下过的蛋”.不过,相比于刀尔登埋首故纸堆借古讽今,趟着生活的激流颠沛而来的野夫则更为直截了当刀刀见血。

野夫笔下的.人物让人扼腕叹息:

性格坚毅的母亲,年近七十却纵身一跃,将自己的余生藏匿于长江的浩渺之中,让子女无从寻觅遗恨终身,其悄然带走的,是不凡的身世以及一生的坎坷。她的身上,流淌的是黄埔八期毕业生、国民党将领的血统,这样的血缘,在建国后的日子可想而知。而可悲还在于,她从未享受父亲的嗔爱,却必须领受父亲军装的颜色。

母亲的决然赴死,再次书写了性格决定命运的挽歌。而命运,却系于跌宕起伏的现实之中,让读者不知该感叹性格、命运、抑或现实?大伯亦然。

38年入党的大伯,其经历更加九曲回肠,这样的人生遭际和爱情故事,原本只存在于文人闲来无事漏夜杜撰的传奇之中。无论是他的党籍,还是他心系终身的女人,都因一个人的几句话就全然断送了。而这两者所断送的,是大伯后半生的家庭、事业以及由此而及的一切。而这个人,在大伯溘然而逝时依然身处高位颐指气使,对他来说,提着脑袋干地下党没问题,而为了爱情,却可以将人格降到尘埃里去。人性就这么复杂,抑或爱情比主义、信仰更深刻?大伯的一生,就这样走向寂静、走向落寞,留给后人的,除了不解,就是顿足痛惜。

与野夫足够炫目的前辈相比,我更喜欢野夫笔下的同辈。

喜欢野夫的作品,不单因为人物波谲云诡特立独行,还因为文字足够“筋道”,虽是时尚话语,却蕴含古韵古风。写故友,“我与老李订交忘年,情在师友之间。临歧在即,我委婉相邀他合个影,以慰落月屋梁之思。……他是一个真正的过客,游龙一现,翩然又水逝云飞了。”写忘年交瞎子哥,“人一辈子,相随心转,如水在河,岸宽则波平,岸窄则流激,没一定的。”写畸人刘镇西,“畸人,是伟大的庄子为汉语贡献的一个名词”,“他是那种绝不屈服和畏惧的人,还是悲风扑面地走向了衙门”,“他的工具箱里永远放着《楚辞》。那些异乡的青灯雨夜,屈子的骚赋一直伴随着他的自我放逐。”

在人物的描摹与事件的交代之中,又不乏深沉反思。“他就这样在离乱时代中沉默成长,随时目睹着父母的交相攻伐,以及不断改头换面的官场政治对双亲的轮番迫害。他无法鉴别长辈立场的是非,却渐渐看清社会的善恶。”“全国各地的‘文革’之火并非文盲引起,主要的‘纵火犯’都是书生,……整个知识群体的道义缺失,客观上默许和纵容了暴政的为所欲为。他们为此付出了血腥代价,在当时尚未能完全唤起良知和胆识。历史普遍地作弄了那些深怀使命的人们,我们似乎永远处于一个玩笑的时代。”

读他的文字,简朴而具力道,“单位上横来直去,眼珠里青少白多”,寥寥几笔,人物性格跃然纸上。间或插入的诗赋词阙,力道与韵味具足,“留得故园三分地,俟功名料理归田后。我与汝,再相守。”“我大儿执黑/小儿执白/我左手下黑右手提白/我父子三人奔走于黑白两道/力图走上正道……”《围棋》一诗写的何止是围棋。

在我看来,作家无关乎故事,杜撰故事的是讲古者。作家,是文字高手,能够玩转文字者,方配称为作家。如果说,文字是作家手中之利器,那么,思想就是其内核。以独具韵味的文字,捕捉深邃的思想内核,你不想成为作家,都难。

初读有感,遂敲键盘草就此文。还将继续读野夫。

乡关何处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琴心何处归》这本书。我读它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泪流满面。

当我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感慨万分,爱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有没有爱,真的不同。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为主人公小男孩阿瑞的不幸的遭遇感到同情。阿瑞幼年丧父,他早已不记得父亲的脸长的什么样了,父亲走时,唯一给他留下的,只有那张父亲背影的照片。三岁那年,他跟外公学小提琴,展现了超人的才华。但是好景不长,外公去世了。是啊在美好的童年中,一下子是去了两个重要的亲人,阿瑞痛心不已,每天沉浸在悲伤中。读到这里,我的心情似乎也很伤心。然而,当我读到后面的时候,()我的心顿时豁然开朗。阿瑞的朋友、老师知道了他的情况以后,决心好好帮助阿瑞脱离伤痛。他们想尽各种办法,终于,阿瑞重新站了起来,世界在他面前变宽了。

是的,阿瑞从小就是去了父亲。但是,他还有母亲,有朋友,还有小提琴可以倾诉。他虽然失去了父爱,却找回了友谊,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直在他身边的母爱,他的身边充满了爱,他身边的空气都是那样的温馨,令人感到温暖,他从未孤单,从未被冷落,真正冷漠的人,是阿瑞他自己,是爱把阿瑞那颗受伤害的心上的积雪融化。

有没有爱真的不同。

《乡关何处》读后感

野夫是个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没有江河般的波浪翻滚,有的是脉脉的清流,带你走回到故乡的路,顺着时间,逆流而上。

有人说时间是最残忍的,它会把回忆像剥洋葱一样带着血丝剥到你的面前。读野夫的故事,会有那个时代的风扑面而来。

他说幽人苏家桥,总让我联想到竹林七贤。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渴望的生活和自由。说阮籍猖狂,不拘礼,是他厌弃世俗的晦暗。他作《东平赋》、《亢父赋》,借风土之污秽,言社会之黑暗。苏家桥虽曾做得老师,学问也高,那行为方式却极不相称。真悲真喜,敢怒敢言,却也有真性情。这位苏老师好酒,酒后的行为更为任诞。不过也不及阮咸与群猪共享大盆饮酒,那情景略想一想就令人忍俊不禁。苏家桥还有魏晋裸袒之癖好,未服用五石散,仅饮酒就燥热不可耐。这样一人,或许只适合生活在那个风度时代,享受自己真正的自由。

自由其实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比如不想做官,不想当值。

野夫的故事里还有另一个“奇人”,不,我们应该称他做“神人”。在这个英雄气概几乎荡然无存的末世,出现这样的侠骨风气之人是精彩之至的。他就是王琪博,兄弟眼中的“王七婆”。

听名字,并不觉得这是个出彩的人物,却掩盖不了他一生的光华。酷爱带刀,瘦削高挑,骨子里透出的狠劲儿。我想不到任何一个人能与他相比。人到中年仕途失利,转而写诗作画,却仍能弄得出名堂来。野夫说过写诗时他是琪博,玩儿刀时他是七婆。这个奇男子雄赳赳气昂昂的在三十年里游走于诗与刀之间,不怕失败,不怕衰亡。他身上有烈性,烈得像俄罗斯的伏特加,又经得起沉淀与存放。越久,越烈,越洌。少年时,他拔刀护母;上学时,成为全村唯一的大学生;年过三旬,生意场上失利,仍能从头来过。王琪博是生来就懂得拼杀的人,他相信,世上没有什么能拦住他的。哪怕是油尽灯枯时,也依旧身手矫健,和兄弟们重返张扬的青葱岁月。

过着刀头舔血,臂上刻诗生活的人,不由得让人敬畏三分。

无论如何,都要生活下去,没有永远都输的战斗,这是王琪博能告诉我的。

“窗外是行进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我在生活,我还将生活下去。”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有人愁。所谓故人,在故乡。

乡关何处读后感

《乡关何处》是野夫作品,以外婆、大伯、瞎子哥等亲朋好友为对象,将他们微小而传奇的人生,以一种质朴的深情娓娓道来。

在《乡关何处》中,这等亲朋好友,仿佛就这么站在你的面前,让你感受他们的生命。在野夫讲述他们或悲惨或传奇的经历的同时,更多的展现了人们在时代变革下的坚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乡关何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作者野夫,生于1962年,他生活的时代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写的文字别有一番滋味,不扭捏,也不矫情,不缺青年的热血,也不缺中年的沉淀。《乡关何处》中,野夫将对故乡故人的怀念娓娓道来,语言朴实,却十分真诚、动人,笔下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镌刻着时代的烙印。

野夫从小就离开故乡,连梦境里都未浮现过故乡的模样。他中年还乡,早已无从辨认哪座房屋曾是他的居处,哪棵树是父母的手植。“故乡”一词于野夫而言,能唤起的所有感受,不仅是那一处的风景,更是因为那一曾经的所在,有着自己牵肠挂肚的故人。野夫笔下的每一个故人,都有着自己的命数,野夫常常感觉到,在冥冥之中,似乎真有某个神秘的力量在暗中编织着个体生命的运数。多年之后,想起这些故人,他依旧感到失语的疼痛,甚至流不出眼泪。

外婆,出身高贵,善良、慈悲、佛性、博爱,却一生遭遇悲惨。最让野夫感到遗憾的是外婆一生都在为子女儿孙奔波,最终也没能在心心念念的故乡安享晚年。外婆去世后,野夫去点坟灯,仍不愿相信死亡是不可逆转的,总想唤醒沉睡中的外婆。直至十年后,野夫破坟开棺,背负外婆的遗骨回到平原,终于完成了外婆回乡的遗愿。

大伯,一个被组织编织了命运的理想主义者。少年英姿勃发才华横溢投身革命,爱情也随之而来,但被人挑拨,阴差阳错,孤独终老。人生尽头,二人方知真相,见最后一面时,两个老人瞩望着对方的容颜,一时不敢相认。一生的期许、渴望、误会和寻觅,积淀了万千酸苦,真正重逢时却遗忘了语言。

幺叔,一生大起大落,从富家少爷变成皮匠,最后被驱赶下乡务农,却一直温和待人、不卑不亢,哪怕铜驼荆棘也无法磨去那些曾经的教养。对于这一点,野夫是非常佩服幺叔的。下放到村落后,幺叔在凌乱的村舍外搭建了简陋房屋,种上兰菊芍药竹林。纵然在穷乡僻壤,快乐也并没有减少。野夫曾与幺叔一起坐在山头,看着远村的炊烟渐起,袅袅散入暮霭之中,一如人世的一切功名利禄,转瞬云烟。若干年后,野夫才明白,正是那一幕那一刻,悄无声息地、根深蒂固地影响了野夫的人生观。

野夫的笔下,还有特立独行,穷而不贱,不苟言笑,善于谱曲,精通纬学的怪人李如波;桀骜不驯,不畏强权,奔波生计时仍然在工具箱里放着一本《楚辞》的刘镇西;游走在诗与刀之间,过着刀头舔血臂上刻诗的生涯,一边行走江湖一边构思诗画的王七婆。

很多人认为野夫太执着于回忆,执着于仇恨。柴静在这本书的序里写道:“野夫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中。情感越深,创痛越烈。他一直为童年的恐惧羞愧,而羞愧渐渐熬成仇恨。这性如烈火的男子,认为轻仇的人,必然寡恩。写作是一种对抗,对抗外界的恶意,也对抗自己内心的黑暗。”她是理解他的。

野夫自己也说:“当日英雄渐白头,我常常想不起究竟是怎样在这个诡异的时代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如果我们这一代悄然成灰,无声的埋葬自己,儿孙何以知道我们曾经历了怎样一个三刀六洞的时代?”。在他看来,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仿佛从未存在过。遗忘比死亡更可怕。如果他不写出那片土地上的故人故事,故土上那些真切的荣辱悲歌就无人可知了,他若干年的寄生和成长就是一种虚无和负罪,到真正树老叶落时,他恐无根可归了。所以他必须将这些故事写出来,这样才有资格葬在家乡,落叶归根,而这便成了他余生的所有精神寄托。

我没有野夫那样的坎难人生和传奇经历,也无法写出血与泪的故乡故人故事,无法让我的故乡扬名天下,但我理解他,我也跟他一样,眷恋着我的故乡,在无数个深夜、无数次记忆中不断寻觅这个地方。

二十多年来,我辗转了七个地方,故乡在我的生命中渐行渐远,只剩童年的回忆。但我比野夫幸运,至少在记忆中是有着清晰的故乡模样的。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不知是何缘由,我就变得爱回忆。是在车水马龙的街头看着人来人往时?是在声嘶力竭唱着一首歌时?还是在城市都睡去的寂静深夜里?不知是如何,总之,就是变得爱回忆了,从前的那些日子,老是被想起。记忆里的故乡是美的,池塘清澈透亮,树林郁郁葱葱,小禾青青,依山傍水,白云深处,炊烟袅袅。爷爷奶奶外婆去世后,在村口翘首以待的只剩下外公,路途遥远加上工作繁忙,我回故乡的机会愈加稀少,而今一年也难得回去一次。而每回去一次就会发现故乡与记忆中的差别越来越大,池塘变小了,树变矮了,村里小学拆了,新房建起了,儿时玩伴各有各的生活,越来越生疏了。在故乡待不了多久便想离开,但离开后又会开始想念,就因为它是故乡,不管故乡怎样变迁,它仍然集合了我对温暖、幸福的想象。

身在他乡,每当雨夜,看着窗外的点点灯火消失在雨雾中,听着雨打窗台,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孤独感和飘零感油然而生,这种时候总是特别思念故乡。平日里从来不敢细听李健的《异乡人》,怕触动隐藏着的思乡的心弦。但乡愁,看似愁,其实更是一种幸福,因为它可以给人一种归属感。有故乡的人是幸运的,无论我走多远,我知道,我的根始终在那里。有回忆的人是富有的,在辗转难眠的夜里,若有故乡故人入梦,我总能睡得安心踏实一些。

归鸦背日,倦鸟投林,幸好有故乡,还能给心灵点上一盏温暖的灯。

不论是儿时还是现在,我始终认为,最幸福的两个字莫过于,回家。

乡关何处读后感

题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梁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

读完秋雨的文章,我并不觉得苦,相反,我倒觉得秋雨是个很会苦中作乐的人。如果硬要说一个苦字,那也许就是这个被唐朝的轻烟宋朝的风所洗去少年英气的文人,用他那双成熟而苦涩的眸子凝视这个苍茫凄清的大地后所发出的凄怆的感情与热爱吧?对于一个即没有李白的轻舟也没有陆游的毛驴的文人,他在这么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默默地行行止止;他站在古人一定战国的那些防卫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多少差异的风声鸟声,为那一篇篇由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的文章做提笔前的蕴酿。

但是秋雨自己却说,他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这是不难理解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于是秋雨边走边想,边想边写,在山水历史间的跋涉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他悲,悲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繁星般的坟堆枯废萧条;他恨,恨若大的中国竟容不下莫高窟的几本经卷,而任由一个愚昧无知的道士把它们送给野兽般贪婪的外国人;他怜,怜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这个上升到滑稽的悲剧主人公最后在柳州罗池畔寂寞地死去;他赞,赞李冰的都江堰筑得智慧,仁慈,透明,甚至超过知识排场的长城;他思,思洞庭湖的复杂,神秘,难解和范仲淹,吕洞宾那似诗似儒,似史似仙的悲喜人生。

秋雨想的太多了,他的笔下,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苍茫深邃,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的清新婉约。秋雨写得太好了,他把大漠的壮与江南的秀那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他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他漂泊,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他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要到哪里去;他没有归程只有征途,他的耳边时常会想起一批大学者,大诗人的脚步:李白的轻捷潇洒,苏轼的豪放豁达,林和靖的大彻大悟,范仲淹的忧国忧民。

秋雨的文章神形俱佳,令人读后会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轻松,苍老后的年轻。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秋雨正是以这种放达之情,走完了穷途无尽,思索无尽的苦闷,也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

乡关何处读后感

快到不惑之年,双手空空的我唯一的爱好是在教书之余读读好书,这段时间读得比较多的是回忆类的书,如《记忆小屋》、《浮生三记》、《浮生琐忆》等。为了生活所迫,现代人大多选择离开故乡去城市发展,繁华喧闹的城市给了我们丰富的物质享受,纸醉金迷之余我们在精神极度空虚,我知道上我们的灵魂仍然梦牵魂绕着故乡那片热土,你看现在三十岁左右就开始怀旧的作家越来越多了。

这本不厚的`小书在手,沉甸甸的乡情一下子钩起了我的思绪。我的故乡离作者江飞的故乡安庆罗岭不远,也是长江边的一个小村庄,1994年来广东读大学工作至今,背井离乡已经整整二十年,虽然我走得没有江飞远,可我远离故土的时间更长。我们村的名字里也有个“岭”字,所以读这本书我感觉特别亲切。记忆建立时间,在这本书里,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祖母、外公、外婆、父亲、母亲、八爷、江龙喜老人等的故事,给我们呈现了旧时光里罗岭的无奈、艰难和苦疼。当然,在作者笔下,罗岭是一个有根的乡村,温暖亲情弥漫在那艰苦岁月中,这也是每一个人故乡的根。()无论我们走多远,故乡的温情和味道永远停留在我们心尖,让我们在彷徨和失意时变得坚强。

相信每个人读这本书都有梦回故乡的感触,在这样的年代,我们需要这样一本好书温暖我们寂寞的灵魂。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小的不足,由于作者写这些文字的时间跨度较大,所以文笔上不太统一,建议删改部分章节。另外,我觉得这本书的文笔可以更平实些,毕竟我们美好的故乡是不需要任何华丽字藻去修饰的。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消逝,故园已芜,何处还乡?回得去也找不到梦牵魂绕的旧时人物,不如一枕乡愁到天明。

美人何处读后感

比较近,读了一本书——《美人何处》,作者名叫安如意,她的散文、文章都很简洁、释然,她的所写,与其他散文作家不同,她不怎么写生活,却写古代美人的青春,但却更让人有所感悟。

比较喜欢的一篇——《那是你的手》,其实只是写了一个比较火的古代爱情故事,杨过与小龙女。写的,是,小龙女临死,但看到杨过断了只手臂,反而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一直追问杨过:“过儿,你的手臂呢?怎么没了?怎么没了”……作者写的很简单,但却能让我差点流泪。有那么一段话,写得我内心汹涌着的感叹:“我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常常在被里醒来觉得惆怅,心里像有一泓湖水,清澈冰冷,照见的只有我一个人。于是会伸出手,轻抚身边的眉头,手指轻掠过他的脸,好像是寂寞的行走,只有触摸,我才相信这短暂的拥有是真实的。”也许,就是这么一段纯粹而又简单的描写,却激起了大多数人的响应,当然,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

这篇文章,让我久久的难以忘怀,亦使我深信,爱情在成熟之后,会破茧成蝶,化作情亲。这世上比较稳妥比较持久的感情,是情亲,如是温暖的,是一双哪怕不再年轻的亲人的手。也让我这属于青春期的“小青年”有所清醒。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让我们以此为念,学会释然,善待自己和他人。”这段话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段。安如意她让我懂得了——释然。

也许,正当我们烦恼时,正当我们不断失败时,正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释然,必定比失落,好得多。

安如意,让我“学会释然”的人……。

美人何处读后感

近半年来没嗅墨香,恍惚间时光悄然又逝,不觉感喟之际,猛地向楼下一瞅,不知名的小灌木开出了星星般的花朵,红、白、黄、紫,在这秋色黯然的季节,它们热闹地出现在我们的世界。

回到案前,拿出美人何处,却不敢说品读。曾经总以为高深玄淡的文字才是精神世界的极品,未曾想过小女生的发情之作也是别有韵味,而且这种韵味还能让人不自觉地细细回想,美与女人,味与女人,生活与女人。

女人如同楼下的灌木,美人就是枝上的花朵,美人有着不同的色彩,这才能把世界装扮得五彩缤纷,这才能在昏暗世界夺目而出,而浑浊的世界能给美人的只是一团浑浊的空气、一汪浑浊的流水,而我们普世大众,就是这个浑浊世界的构成因子。

在书中品味美人,实不知历史上的美人被刻意滥制,美人是枝头之花朵,而不是灿烂之绿叶,美人的美美在她的气质,她的气质就是与众不同的味。

寻常巷陌,追寻美人踪迹,到头来,失望一场,粉装浓抹,让女人俗气,粉装轻抹,让女人平庸,女人的外表之美在于勾魂一瞬,女人的内在之美在于持久的休养,而我思慕中的美人拥有两者的完美融合。

美人的美不是美在中庸,而是美在个性,美在对他人内心的穿透。李夫人拂被拒见武帝,却能让武帝独留喟叹:是耶?是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美人的美美在让人思与念,思他日之美,念往后之遗憾。

美人并非仙间雨露,更非人间仙骨,美人更有七情六欲,而她之所以美,美在让人惦记到她的处处是好,美在让人感怀她的处处不易,美在让自己也融入美的世界。

花朵总会凋零,美人也有谢幕之期,每当念及林妹妹葬花吟,总感觉混沌突然开裂,七色光芒普耀大地,就是这样,美在惊魂的那一刻消亡。

平大夫思念美人,在他那里,美人却是虚幻,屈子成天想着楚国强大,想着自己如何施展才华,却不知楚王是个神女都不浸的主儿,更别说屈子天空云淡般的爱国情怀了。

女人之所以能占据美人,因为她们有着柔情与刚毅,而男人只能屈就粗人类语。小女子说,女人的内心是男人,而男人的内心是女人,这话,想想很有道理。

历史与现实很是相似,昔日的人们早已把未来的人性研磨透彻,更何况是众所视之的美人。每当事之完毕或者海阔天空之际,冥冥之中内心凝固的因子再度跳跃,而思之的却是远方的美人。

前段时间与朋友在一起,聊及女子之美,一子曰:美在双峰,一子曰:美在双膑,一子曰:美在两颊,一子曰:美在素体。我问之:峰为何价?膑为何价?颊是何价?素体又是何价?一子曰:峰价一百,膑价两百,颊沽三百,素体价沽五百。听罢,我恍然明白,难怪罗丹的作品连连高价,源由素体!

人可沽价,而美人不可沽价,正如屈子敢于沉江,那是他心中的美人已然消逝,美人也可离去,那是她们的美已然耗尽,正如徐昭佩带着一脸冷笑鄙视萧大才子一样,美人无人能赏,却又何故留人间?恍然之间,这个世道,处处美人矣!

乡关何处读后感

很早就看过这本书,最初是因为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从书架上取下,翻看几页,才知道是余秋雨所着,而且讲述的是关于有些偏门的角度――昆曲。读书时就很喜欢余秋雨,他的文章很随性,也有涵养,《文化苦旅》、《千年一叹》、《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借我一生》这些书都影响了我整个读书生涯。从这些书中,我读出了对历史的探寻,对文明的留恋,对自我的感悟,对世界的审视。而这本《笛声何处》,却是余秋雨作为一名学者向我们展现他心中的昆曲世界,对昆曲的遗存的探寻中,感受到昆曲的厚重及沧桑的历史进程。

昆曲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中华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某一种文化如果长时间地被一个民族所沈溺,那么这种文化一定是触及到了这个民族的深层心里。以这种标准来衡量,中华民族在艺术文化充分成熟之后有几种群体性痴迷值得注意。第一是唐诗,第二是书法,第三就是昆曲。――昆曲曾经让中华民族痴迷了两个多世纪。大致来说,整个十七世纪致清代乾嘉之交,基本上属于昆曲世纪。”

依稀还记得一首诗词,“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出自《洛城春夜闻笛》的里的一首诗。羌笛声中怨杨柳,自古以来,笛声总和忧愁相思分不开家。正因那一首首泣舟悲戚的曲子,哀怨动人的词调,笛声总是揪动着离人的心弦。很多人觉得,中国的笛声太过轻柔,让人忘却了他的存在。一旦忘记了历史中还有这样的一部分,一切就变得冷峻而粗糙。

《笛声何处》这本书所弥漫着的那一丝曾让人为之沉迷数百年的气息,一直都说中国的地理分为南北方,其实中国的文化也分为南北方,当然笛声也是如此。苏州的笛可谓闻名天下。在箫笛之乡萌发出的昆曲,不可谓不令人惊叹。昆曲的笛声凄美婉转,令人窒息。悠扬的曲调中漂浮着苏州城中积淀千年的悲欢离合,流徜着秦淮水里舞动数载的月明黄昏。由于工作忙碌,平日的生活也比较粗浅,学习不足,很少有所高雅的机会,感受这样的音乐。通过这本书的如诗如醉的描述,算是可以理解书中老余所赋予的深长意味,但是由于才疏学浅,见识浅薄,还是无法把心中的感受完整得地化作文字。

这本书除了对昆曲较为专业的介绍以及来龙去脉的整理,还为昆曲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型(社会历史还会在诸多戏剧形态中进行筛选,把那些能与当时当地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势相对应的形态稳定下来并加以强化,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范型),虽然昆曲随着时间流逝已经示弱,但对后世的影响远未消逝,所以说不能说昆曲消亡了,它的范型仍被其他戏剧借用。昆曲在美学、诗词。戏剧上有十分高的造诣和艺术价值。如高度诗化的风范、雅俗组接方式、连缀型的松散结构、演出的仪式性和游戏性等。昆曲对于中国戏曲的影响是十分广泛深刻的,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昆曲也成为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令人十分欣喜。希望借着这样的东风,能够加深加强对昆曲的地方保护,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是中华文明最珍贵的东西,他是和全世界文明都不一样的神奇瑰宝。老余的书里还分析了《牡丹亭》,提到牡丹亭是一种青春的生命的存在,我十分认同。《牡丹亭》可以说是昆曲里最出名的戏曲较短,昆曲本身也是一种诗词艺术和戏剧艺术的完美融合。而《桃花扇》体现了一种封建社会衰亡的迹象,因为整个社会已提不出新的思想,里面最精彩的一句戏词是“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笛声何处》向我展示了平日不曾看到的昆曲世界,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绚烂和深邃,感受到了高雅的沧桑感。让我浮躁的心得以些许平静,也对中国的古文化更产生了一丝迷恋。一直觉得读书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实效性,对心灵的洗礼和滋润才是最应该最追求的。而想《笛声何处》这样的典籍就给我心灵的滋养。

美人何处读后感

“努力了就会有可能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不劳无获,当你想要得到什么,就需要先付出些什么。

还记得曾经为了一次次考试的高分,我们付出过的一个个夜晚,挑灯夜读,温习旧课,整理思路,只为得到试卷的高分,家人和老师的认可。

还记得曾经为了得到心生爱慕之人的侧目,我们付出的一次次用心,悄悄观察,暗自记下一切关于他的喜怒哀乐,甚至为了他的喜好轻易改变自己,心悦他的目光热切和羞涩,热切的恨不得在那人身上灼烧出一个洞,一旦这种热切的目光被对方发现,还会故意装作若无其事。

还记得曾经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和羡慕,事事做的认真,就连普通的动作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不至于什么时候失态。

“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想要得到什么,你就要去付出的更多才行,毕竟自古就没有空手套白狼的道理。

“努力了就有可能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这是我听到过的,最简单明了,也道理最深刻的一句话,有时候你可能抱怨,凭什么我们付出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别人成功了,而我却没有成功?太不公平了。

其实不必这么想,去否定自己,虽然努力的不一定有收获,但有时候这样赌一把,总要好过坐以待毙,一点都不努力,坐等失败要好得多。

所以,当你为了一件事而拼尽全身力气努力,最终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也是在大可不必哭天喊地大叫不公平。

说回“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话题,我脑海中的故事不禁跟着回到了本书中记载的两个故事。

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之前,有八千子弟跟随,可却在一夜之间因一曲楚歌勾起思乡之情,他们在那夜别了霸王,同夜,虞姬也别了霸王。

虞姬本来也不是不可活命,但她还是为了给项羽留下一个最好的念想而自刎,以鲜血为霸王践行,她此举,失去生命,却换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深。

而此后不久,项羽自刎于乌江,也与虞姬有异曲同工之妙,以生命给江东父老一个交代。

第二个故事,是汉武帝刘彻与李夫人。

李夫人是平民家的孩子,或许是因为一场预谋进幸给了刘彻,而她高贵的气质,姣好的容颜也不负众望的迷住了刘彻。

可是好景不长,注定是李夫人重病,回天乏术。

平民出身的李夫人家中亲人一朝过上了好日子,若以后没有皇上的宠爱,必定会牵连家中好日子不长,于是这位坚定刚毅的女子从病开始便对帝王避而不见,直至身死。

她的理由是,“夫以色事人,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她要给刘彻留下的,是最好的一面,让他对她永世不忘,才能保家中一世安稳。

但她还是做到了,用自己的坚持和心酸,换来了家人一世安稳的生活,也算有所得!

美人何处读后感

《美人何处》的作者是安意如,一位小有名气的当代女作家,不过她终究不是什么大文豪,她的作品也称不上是名家大作。之所以被这样一本书吸引,是因为安意如那隽秀的文字和灵动的文笔叩响了我的心扉,更是因为她笔下那一群别样的美人们让我感触良多。在闲暇之时或在欢愉之际,一本《美人何处》荡涤着我的心灵,宛如沸腾之后的水花悄悄氤氲兀自飘去。

宝玉说道,男儿是泥做的骨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然而,浩浩汤汤历史中记载的却是被人们称为“妖孽”、祸国殃民的妲己,大臣口中“狐媚惑主,谋朝篡位”的武则天,有倾国倾城色去误国灭朝的陈圆圆。读完《美人何处》,才知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柔情似水的女儿也有男儿般的铁骨铮铮,命运多舛的女儿也有男儿的执着坚韧,只得问一句“铁马金戈天下,改朝换代江山。成王败寇尽男儿。因何将祸水,长与女儿担?”

一句偈语“成住坏空,人生长短,并无别事”落在书的封面,让人沉思片刻,人生的“成住坏空”男儿如此,女儿亦如此。褒姒、小龙女、杜丽娘、鱼玄机这些传奇的女子都在《美人何处》里出现过,而我想提及的却是让我为之心悸的王宝钏和林徽因。都说人生禁不住等待二字,而宰相千金抛却荣华苦守寒窑十八年,只为当年山盟海誓,只为见心爱的人一面。一份执着的信念,一颗坚定的心,让一个从前的金枝玉叶不得不背负整个家庭的重负。即使年岁渐加的她不再粉面含春,即使她飘逸的青丝早已成为白发,但一个有情至此的女子如何不让人感喟。都说:“情不知所以起,一往而深”,宝钏的至深情意也算是终有所获,平贵与她的再度重逢便是最好的见证。林徽因,那个从人间四月天里走出来的女子,才情横溢,堪称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奇女子。但让人们真正记住她的不是她那动人的容貌和曲折的爱情经历,而是她建筑师的身份。为了保护北京及其他地方的建筑,她和她的丈夫四处奔走,为了国家利益,她坚韧独立地去对抗顽固蒙昧的现实,即使四处碰壁,伤痕累累她也在所不惜,因为一盏忠贞的爱国明灯始终照亮在她的心头指引着她前进。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男权社会中女儿们尚如此有情有意、忠贞爱国。而今男女平等的社会中,我们必将迈步从头越,学习和汲取她们身上优秀的品质和精神。我想《美人何处》里的美人若只是外貌美未免太过于肤浅单薄,她们真正的美应该是那更为闪烁的女性的光芒,也许她们的传奇不再,但散发的精神却历久弥新。

无论何时何处,情谊之深,爱国之重,男儿有,女儿亦有,天下之事,匹夫有责。

美人何处读后感

很久没有读书了,无意间看到了安意如的《美人何处》,便把玩起来!

安意如的文字,像一阵带着清香拂面吹来的风,让人沉醉其中,却也保持着小小的清醒,给读者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若即若离,时远时近;不疏远,不亲昵。有时,她会把她的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让我看到,这是一个独立的女人。有时,她会把话刻意说的模棱两可,让人去猜,去琢磨。就是在这探寻、揣摩之间,让读一本书,好象一场旅行,一次冒险。

美人去了何处,又该如何寻找?而美人的归宿,无非是英雄的怀抱,抑或香车豪宅之间。其实不然,不同的美人,便会有截然不同的归宿。

正如常言所说,没有无缘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故的失败,命运脉络看似混乱,实则清晰,过程倒也清楚,是萌芽、成长、延续、终结的不断循环。从某种意义上去审视,每个人都在重复着前人的路。幸而却不是绝对的重复,依然存在些许微妙变数。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通过一条重新展开的路,达至的自我境界和目的的不同。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形形色色的女子绝不会稀少,有太多女子,性格各异,出色出众,如这世间百媚千红,拥有不同的受众。她们的美貌,她们的才智,她们的传奇一直为人们所。

然而,红颜祸水却成了她们的代名词。容貌姣好是错吗?父母的给予是她们无从选择的。因着那些贪色男子、是非争斗让她们的美貌成为祸水,在人们眼中的却是毁了她们一生的根源。才智无双是错吗?自己的能力是她们生存的理由。就是有了她们的才智,才会吸引那些,成就一生传奇。

可是,她们的一生是悲惨的,有了美貌、才智却失去了爱,这是痛苦的,我想她们宁可拥有一份完整的、真心的.爱,也不要拥有这些令人追逐的美貌与才智吧,她们总是被人们当作物品,在政治与利益中推来往去,有谁曾真正在意过她们心中的想法,有谁曾问过她们的意愿。也许,在世人眼中,她们只是一个拥有美丽外表的花瓶罢了。

其实美人,最动人的地方不在面若桃花,樱桃小口,不在妖娆的身段,纤细的腰支,柔顺的青丝,而在于智慧,在于情商。

却也不得不提到机遇二字。

如若唐太宗那一年没有广选天下美女,武则天永远不会进入唐宫,她后来也只是个村野农妇而已,更不会有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倘使咸丰皇帝不是好,爱听戏,兰儿便不会因小曲唱得好而受他关注,也就不会有之后野心勃勃的慈禧。

然而,她们生来是弱势的,是要等着男人来挑选。

但武则天也好,慈禧也好,那个选中她们的男人,也只不过是她们生命中的过客,是通向自己人生顶峰的垫脚石。对于武则天和慈禧这样的女人,容貌,身材,这些评判一般女人的标准,在她们身上倒已不再重要。被世人记住的,恰恰是她们的的智慧,她们的才华!她们让自己成功“跃龙门”,跻身皇室的才华,她们操控局势和生命中那些男人的本领,抑或她们治国的智慧。

诚然,亦有很多先天优势很强的女人。

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当芳华已逝,待尽,曾经那些引以为傲的资本都成为可怜的笑话。最后,只有那智慧,会凝成胸口的,窗前的,仍然是那样美丽的容颜,不曾改变。

然后你发现,对一个女人的成功而言,智商固然重要,情商无疑更重要。

其实不光是女人,世人皆如此。

想起一句话: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

《笛声何处》读后感

当你还哼着纯真的民谣。

音乐就在稚嫩的童年播下种子。

父亲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支竹笛。

青涩的笛声就开始生长。

雀跃了一群不安分的精灵。

年轻的阿妈偶尔回头给个微笑。

笛声骑上牛背来到河滩。

河滩的青草更绿了。

牛儿竟忘了吃草。

吹着吹着,

就吹落了一轮夕阳。

晚风捎来了阿妈的呼唤。

笛声牵着晚霞悠悠归去。

温暖的日子。

柳叶总是平静地来来回回。

唯有村口那条小河永不停歇地寻找出口。

竹笛奏响了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却撩动了少年一场心灵的雪崩。

终于有一天。

笛声惊醒了少年那个远行的梦。

少年搭乘了一辆吉普赛篷车。

游离在现实与梦幻的都市边缘。

浑厚的钢筋丛林阻隔了笛声的清远。

浮躁和喧嚣终究掩盖了美丽的乐章。

笛声悄然躲进行囊里沉睡。

偶尔一只蛐蛐钻进笛孔惊扰它的残梦。

却没能激起它的愤怒。

北风追逐着流年。

少年一骑梦马追寻着天边的橄榄树。

追着追着,就跨入了不惑的重门。

空漠的灵魂奏响了悲怆的旋律。

万丈的豪情羁栖在冰冷的'围城。

竹笛落满了世俗的尘埃。

已奏不出欢快明亮的音符。

天涯的路上笛声沉寂。

午夜的月圆将它唤醒。

此刻,狰狞的现实围追堵截。

它想呐喊,嗓子却已暗哑。

离开了河滩、青草、牛儿。

它失去所有的灵气,变得无所适从。

它渴望挣脱厚重的枷锁找回曾经的悠扬。

重新飘荡在那条乡间小路上。

美人何处读后感

常闻老人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今夕读罢安意如的《美人何处》,方知“书中自有颜如玉”此言非虚。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秋瞳剪水,肤如凝玉,有倾国倾城色,则一舞一江山。

美人,自是如玉的。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美玉之首,正如我觉得貂蝉应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一般。

我并不是独爱她与其它三女各有千秋的容貌,而是折服于貂蝉周转在波谲云诡中的那份从容,惊叹于小小女子翻云覆雨在名利场上的凶险,自豪于绝色女子的智慧与胆色。在那个清一色男性主导的世界中,貂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速了纷乱之争的结束,我甚至觉得是她用她的柔荑扶起了风雨飘摇的汉室。

一切都仅仅是传说吗?一切都不仅仅是传说吗?

如果说拜月的传说仅是增添了貂蝉身上的传奇色彩,那《三国演义》的珠玑字字就已将她“惊天动地的一生”绘到了极致。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意为“白璧无瑕”,既象征“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又如貂蝉如花的容貌和如玉的一生。

安意如在书中说:“历史上,总有些女子的作用,被刻意放大。”

杨玉环无疑是其中最突出的典范。人们都说红颜祸水,岂知没有男人为之痴迷,哪会有女子倾倒众生。

哪怕覆了天下,女子的作用也只是爱其所爱,爱那繁华如梦,一骑红尘,锦夜梦回,羽衣蹁跹……只是不知这一切随风。

这一切结束在公元756年,晨光熹微,一个如露珠般的生命以几尺白绫消逝在马嵬坡上,离离青草,是否还梦萦那惊才绝世的霓裳羽衣曲。

陨落了啊。一切都是如此。没有开始,便不会有结束。

岫岩玉美则美矣,却无法离水。正如杨玉环无法舍弃那繁华。一切皆空。

时常听闻西子于古越国溪边浣纱,如水容颜,鱼儿都为其沉入深水,不敢露面。

一直以为西施就是那个如水般温婉柔弱、“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却始终不知她还兼任过“卧底”,以身许国,在吴越两国之间周旋,语笑嫣然,最终成全了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东山再起,导致吴国沦灭。每每看到如此历史,总忍不住感慨是何等坚毅的女子才能成其事,谋其人。

国仇家恨影响不了她的美,纷争的乱世成全了她出洁的美,效颦的东施更加衬其绝丽。

传闻“和氏璧”由独山玉雕成,那秦国肯以15座城池交换的珍宝。西施较之独山更胜一筹,独山玉仅仅是倾城,而西子之貌已然倾覆了吴国。

提起王昭君,我总会想起塞上牛羊以及塞外明媚的晴空,不是前人对于“昭君怨”的桎梏,不是入宫三年不能面君的怨艾、也不是出塞后回眸故土的悲戚,而是那真实而慎重的热情。不是懵懂,而是决然。

安意如说:“因为有动摇,所以最终的不可动摇更坚固。”

现在,历史中那些眉目如画、温婉如玉的女子,终还是在沉浮之间随时光湮灭了罢,空余后人欷歔众议那些如玉的容颜,感慨美人何处。

何处是归程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何处是归程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梁千帐灯。

纳兰性德长相思。

读完秋雨的文章,我并不觉得苦,相反,我倒觉得秋雨是个很会苦中作乐的人。如果硬要说一个苦字,那也许就是这个被唐朝的轻烟宋朝的风所洗去少年英气的文人,用他那双成熟而苦涩的眸子凝视这个苍茫凄清的大地后所发出的凄怆的感情与热爱吧?对于一个即没有李白的轻舟也没有陆游的毛驴的文人,他在这么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默默地行行止止;他站在古人一定战国的那些防卫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多少差异的风声鸟声,为那一篇篇由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的文章做提笔前的蕴酿。

但是秋雨自己却说,他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这是不难理解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于是秋雨边走边想,边想边写,在山水历史间的跋涉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他悲,悲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繁星般的坟堆枯废萧条;他恨,恨若大的中国竟容不下莫高窟的几本经卷,而任由一个愚昧无知的道士把它们送给野兽般贪婪的外国人;他怜,怜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这个上升到滑稽的悲剧主人公最后在柳州罗池畔寂寞地死去;他赞,赞李冰的都江堰筑得智慧,仁慈,透明,甚至超过知识排场的长城;他思,思洞庭湖的复杂,神秘,难解和范仲淹,吕洞宾那似诗似儒,似史似仙的悲喜人生。

秋雨想的太多了,他的笔下,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苍茫深邃,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的清新婉约。秋雨写得太好了,他把大漠的壮与江南的秀那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他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他漂泊,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他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要到哪里去;他没有归程只有征途,他的耳边时常会想起一批大学者,大诗人的脚步:李白的轻捷潇洒,苏轼的豪放豁达,林和靖的大彻大悟,范仲淹的忧国忧民。

秋雨的文章神形俱佳,令人读后会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轻松,苍老后的年轻。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秋雨正是以这种放达之情,走完了穷途无尽,思索无尽的苦闷,也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

美人何处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是啊!若人生只如初见之时,他做他的旷世才子,她做她的名花佳人,是否,一切都会不一样。

纳兰的词大多悲且伤,所以,当看到安用纳兰的词做书名时却是抱了玩笑的心态去看,因为我不相信有谁能驾驭住纳兰的词。通篇书看完安的书后,才觉得自己的浅陋,安的文,细腻委婉,犹如江南小巷,总是赋予一种神秘的美感。

《美人何处》不是我看过的她最好的部作品,至于为何会选它来写,我想大概是因为大家同是女子。安的笔下,即使是一个幸福的结局,也大抵多了点淡淡的忧愁感觉。那种忧愁的感觉更让我想到了古代的女子。

古代的女子只能被封建礼制束缚着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的思想,即使有自我的思想也会被扼杀,即使有心仪的男子也会被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束缚着。然而历史就是如此地不公,连一点姓名都不愿给她们留下,就如安所说“历史留给女人的空间总是局促,像一场腾挪不开的舞蹈,底眉敛袖。即使一瞬间的张扬,也往往因不可考的姓名,不可考的生卒,不可考的家乡而零落得一片清净。”

若说美人,也因从商周开始。安也是如此,她的开篇即是周幽王的褒似。似是她的姓,而褒,只是她的家乡,看,历史是如此的不公。连给他一个名都不肯,却要让她背上祸国殃民的妖女名声。美貌不是她们的错,错就错在她的男人过于爱她,爱到要把山河拱手,只愿换她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候,亡了西周;唐玄宗一寄红尘妃子笑,失了大唐的盛世;只是,那是她们的错吗?女人,向来只是男子用来争夺权利的借口罢了。

若说红颜祸水,还应提到为政治牺牲的女人。政治联姻,至古有之。历史有名的秦晋之好不就是那政治联姻的产物吗?历史上还巴巴地把那庄政治婚姻比喻成夫妻的和谐,和睦。盗用一句安骂人的口气,真是“香蕉你个芭乐”人家好好的个姑娘被你们当作政治工具,你们不有羞愧之心就罢了,还在那边大肆鼓吹,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你们的龌鹾行为。

话说那场惊天动地的政治联姻应是汉代的昭君出赛。是否,出赛的马车踏过玉门关之时,昭君曾悲伤地回望长安的宫殿,否则,一曲琵琶怎能让那斜飞的大雁直线而坠。那是个不幸的女人,历史,却给了她无上的荣耀,只因为她促进了国家安定。相对于昭君的政治联姻,西施显然没她那般辛运。她本是涓流溪水旁的一个浣纱女子,姣好的面容使溪水里的鱼羞得沉了下去;二八的年纪使她拥有无限的青春;善良的心态使青山都为之折腰。然而,这一切,都在那一瞬间改变。他是范吴王夫差的谋臣,是他,将她送进皇宫,是他,悔了她的一切,相传西施最后被人推下了溪水淹死了。一代美女,终究无好结果,只是,在看到她闭眼的一瞬间,他是否会记起初见时她灿烂如星辰的明眸。看,我想太多了罢,又有谁能过如明皇般爱玉环呢!否则天下也不会说出“致使天下不重生男重生女”否则“七月七日长生殿,又是谁在那边丝语。玉环只是没有想到,为何盛极一时的自己会落得个马谓坡前死。安说”玉环不知,是以长恨”

安笔下女子的结局大多悲惨:如高阳被赐死,鱼幼微被处斩,桃花夫人自溢,西施落水而死。如有结局较好的,却也无甚有趣如昭君展转嫁人,红拂女平淡此生,王美人的儿子即位了,丈夫却死了。

那些美人,将爱化成等待的姿势。将恨化成无尽的报复,将感激化成无尽的回报,她们是血肉之躯,又是这个时空盛开的花朵。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就且看那美人该往何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