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阅读心得范文(19篇)

时间:2023-12-13 19:30:20 作者:字海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学习或工作的自我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提高。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引人思考的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花木兰的阅读心得体会

花木兰,一个伟大的女子,也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女将。她的事迹在历史上广为传颂,也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等作品。每次看到花木兰的故事,我总会被她坚韧、勇敢的精神所折服。并在此基础上感悟到许多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读后感和心得体会。

首先,花木兰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男女,在面对问题时,如何选择正确的做法至关重要。在花木兰的故事中,她替父从军,化身男子,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艰辛。但她没有放弃,也没有退缩。相反,她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战胜了困难,并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面对挑战时,我们应该拥有正确的心态,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勇敢前行。

其次,花木兰故事中的父爱也让我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深。在花木兰的故事中,花木兰的父亲身体有恙,无法去从军。花木兰为了替父报仇,不惜化身为男子从军,这令人感动。而后,父亲也因为女儿的勇敢而深感泪满,这种亲情无疑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在我们的成长中,父母给我们的教育是很重要的,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也激励我们更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第三,花木兰的历程也告诉我们,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认识对方的想法和行动,是把握胜利的关键。就如花木兰化身男子入伍时,学习武艺与行军打仗,深知敌方的战术。因此,每当他们的用兵策略和战术情况出现契合时,花木兰总能及时做出反应,发挥自己的优势。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学会从对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和观察力,才能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第四,花木兰的故事告诉我们,宽容和解是成就非凡的关键。在花木兰的故事中,假戏真做的皇上只想封她做高官厚禄,绝非要踢她出军队,而家里退伍了的田庄文却一生为全家晚节不保。花木兰关键时候不仅对田庄文宽容,而且将真相告诉了皇上。这种宽容和解,让花木兰拥有了极高的威信和声望。宽容和解能真正把握人们的心,减小摩擦,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学会宽容和谅解,把包容和和平作为生活的宝贵财富。

最后,花木兰经历的是一次个人韶华的历练,必须突围出自己的天地,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概也是许多人在挣扎的过程。通过花木兰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收获成功。在我们自己的成长中,我们也要时刻记得这句话。有时候我们会面临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有所收获。

总之,花木兰的故事充满了力量和智慧,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心灵的滋养和启示,就像每一次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它感动和激励着。它告诉我们要敢于面对困难挑战,要珍惜亲情和友情,宽容和解,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花木兰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坚持追求,努力拼搏,才能有所成就。让我们好好学习花木兰的精神,执着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木兰诗古文阅读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没听见织布机的声音,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想什么,问姑娘在思念什么。姑娘并没有想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知道可汗在大规模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燕山)脚下,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许多年之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呀:我们同行十多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2)《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木兰诗》中用排比句渲染木兰准备出征时的操办急切的诗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7)《木兰诗》中写军情紧急,将士奔赴前线,行军疾速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功劳大、天子赏赐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传,赏赐百千强。

(9)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0)“乐府双”璧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阅读心得体会

或许,在回忆里,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就是“我不重要”,的确,作为一名普通士兵,比起胜利,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比起浑厚的团体,我不重要;作为一位奉献的女性,比起整个家庭,我不重要;地球上将近有70亿人口,我只是70亿分之一,我不重要。可是在这70亿人口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与我完全相符,在这个世界上,仅有这么一个我,我很重要。

毕淑敏说的没有错,我,是由无视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我,是在几百几千万年前元谋人的后裔,人类的精神之火,也将由我传递。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锁链,作为其中精致的一环,要是否认了自我,也等于推卸了一项万年而来,神圣而庄重的承诺,所以,我很重要。

我们的出生,是一次万分偶然的机遇,我就是在一万分的可能性中,那个难以遇到的偶然几率。也许,我不够完美,也许,我不够好,也许,我惹人厌烦,也许,我使人崩溃。但,上帝是公平的,他让我出生了,我就是一个奇迹。就算,我再不好,再惹人厌烦,在这庞大的世界中,谁能找到第二个我。

然而,对于我们父母而言,我们是永远无法复制的孤本。无论父母有多少子女,我们,永远是最独特的那个。对待这个独一无二的我,他们的爱,也是独一无二的。在我生病时,他们为我祈祷;在我努力时,他们为我加油;在我开心时,他们比我更欢乐;在我哭泣时,他们比我更难过。他们的爱,是独特的,无法将给予我的这份爱,再给予给他人,在父母眼中,我很重要。

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昂起头,挺起胸,大声的对着人们喊:“我,很,重,要!”仅此而已,让全世界的人,都明白,我很重要。

也许,我很平凡;也许,我很普通;也许,我没有能让人记住的事业;也许,我不会在人类史册上留下永垂不朽的名字,但我作为一个生命来到世界走一道,就不能否定,我不会在自我的历史上,留下永垂不朽的名字,没有人能够替代我。要为自我奋斗,珍惜短暂的几十年,让自我的生命绽放出自我的光彩,我们还要对着心灵许诺,要让自我重要的是这世界走一道。

花木兰的阅读心得体会

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以男儿身份代替父亲进入军营,曾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艰辛。近年来,以花木兰为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知名作家郑渊洁所写的《花木兰》。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感动,对花木兰的故事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段:感受。

《花木兰》中,花木兰的卓越勇气和坚韧的意志展示了女性的强大内心和无限魅力。她不屑于传统女性的生活方式,而是跨越了性别的束缚,勇敢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在面临很多困难的时候,她没有丝毫退缩,相反,她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并承受了多少人所不能承受的责任和压力。

第三段:启示。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花木兰的故事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这些梦想是否与众不同。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及所拥有的东西,去坚定地追求我们的目标。也许我们的道路上会有很多阻碍和困难,但是如果我们精神上足够强大,就一定会克服这些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第四段:反思。

读完这本书,我也深思自己是否具备像花木兰一样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并追求自己的热爱。我也思考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到的困难,并且反思自己是否曾经因为困难就选择了放弃,没有再去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书中角色的经验,我也愈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要学会坚持,也要付出努力,才能够追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第五段:总结。

《花木兰》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关于生命和勇气的道理,启示了我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自己的信念的勇气。有了这些启示,我也更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坚持不懈地走好人生每一个阶段,直至追求到最终的成功。

木兰诗阅读答案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下面对《木兰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b.木兰毅然决定替父从军的缘由是:既体贴父老无力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

c.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它对木兰从军的缘由、征前准备、恋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很详细。

d.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下列对木兰形象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3.翻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些诗句体现了木兰可爱又可敬?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a。

3.将军和壮士历经千百场战斗,在战场上厮杀了许多年,有的牺牲了,有的胜利归来。

4.阿爷无大儿从此替爷征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

木兰辞阅读心得体会

花木兰,像一朵盛开在冰山上的雪莲,纯洁而朴实;像一株生命力旺盛的向日葵,勇敢而坚强,她就是一位孝与智,真善美的化身。她本可以挣脱命运的不公,去完成自己所幻想的宿命,但是,她没有,她没有半途而废,没有选择离开,而是毅然决然地替父从军。战场上,她不是一女子,她是一位战士,她必须和男人一样,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奋勇杀敌;她必须忍住思念之情,不能流半滴眼泪;她必须装成男子样,不可以露出马角……这,对于一个年轻少女来说,实在是太难,太难……花木兰的初衷是什么?一个字——孝。

花木兰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孝的真谛,演译了巾国英雄的传奇一生,她勇敢孝顺的品质值得每个人学习。岁月流逝,花木兰在沙场上度过了刻骨铭心的十年,我由衷地佩服她这个善良、勇敢、孝顺的女性。孝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如今的社会,孝心之人越来越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动不动就恶言相告,事知道一味地要求父母完成自己的心愿,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实再不应该这样,而是要向花木兰学习,一心为父母着想,尊敬长辈,做个有孝心之人。

木兰辞阅读心得体会

一身将军袍,驰骋沙场,替父从军,孝可泣。花木兰,是一个魏宋之普通女子。木兰之父昔为一军,故少则以木兰为男来养。余时间,木兰又好观父之旧书。时以柔然族扰,孝文帝制户出一男子上场。以父老太大矣,家之弟少,故决替父从军。其父以为一介女流之辈,岂比之上男子?然而非也,其杀无数,英勇善战,全然看不出是女子也。

木兰之精神岂是我等能堪比也?今人皆不能去尽孝,惭兮惭兮,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何今人都做不到?非也!今者庶几其子能陪在其左右!何其孤之!

今之小儿,以小鸡毛蒜皮之事皆得与父母争得天翻地覆,其子之生兮!何苦?

汝可知,其有何其悲也!君忘其谓君恩?

黄香之事君知否?忘耶?兮,君不愧乎?吾能知也,汝难到不知乎?非也!花木兰能为也,何不能?我等皆人也,何有如此之大差别也?嗟乎!嗟乎!

今又得新兮,勿蹈其失也!此为君自好兮!愿君知我之一片丹心!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嗟乎,愿天下之亲皆得福!亦幸木兰之孝神,能博者传。愿天下不与父母团聚之子能与父母团聚!

木兰诗阅读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2、填出相应的动词。

(1)描写爷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阿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小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5、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6、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及木兰的赞颂。

2、(1)扶将;(2)理;(3)磨;(4)开、坐、脱、著、理、帖。

3、写出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朴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

5、动词的连用,写出木兰归家的喜悦和对故物有亲切之感。

6、不仅写出了伙伴的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意思对即可)。

木兰诗阅读答案

阅读唐朝人韦元甫的《木兰诗》,完成1~4小题。

禾兰抱杆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求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入肤。老父旧赢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部,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唐朝人韦元甫《木兰诗》)。

1.解释加点的字。

朔:_____________殊:_____________。

2.请分别写出韦元甫《木兰诗》和课文《木兰诗》中概括木兰从出征到凯旋全过程的诗句。

3.这两首《木兰诗》对木兰的征战生活都写得十分简略,为什么?

4.请想像“门前旧军部”“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时的心理活动。

1.朔:北方。殊:不同。

2.韦元甫的《木兰诗》: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课文中《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因为这两首诗的重点不在写战争过程,所以略写。

4.想像合理即可。

木兰诗阅读题

4、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回答。

5、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写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和思亲、辞官不就,团聚的欢乐等,都比较详细;对于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理由:叙述的详略,是由主题的需要决定的。请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驰聘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所以对从军缘由,辞官还家详写,而对征战的艰辛,生活的寒苦,便几笔带过。

2、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3、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4、略。

5、木兰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女郎,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能冲破种种阻绕,毅然代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她既有女性的情怀,又有英雄的气概;既有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又有不慕名利的纯洁品格,她的形象光彩照人,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原因。

木兰诗的阅读题

(1)概括木兰的形象特点。

(2)简析全诗内容详略安排的特点。

(3)体会诗的最后一段以双兔为喻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6、(1)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2)对木兰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详细,而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写得比较简略。

(3)以兔为喻,赞美了木兰的聪明才智。

木兰诗阅读题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二解释下列词语。

1木兰当户织(对着)(门)2不闻机杼声(织布梭子)3惟闻女叹息(只)4问女何所忆(思念)5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6愿为市鞍马(为此)(买)(泛指马和马具)。

7旦辞爷娘去(早晨)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水流声)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马叫的声音)10万里赴戎机(战争)11关山度若飞(过)12朔气传金柝(北方)(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13寒光照铁衣(铠甲)14策勋十二转(记功)15赏赐百千强(有余)16出郭相扶将(外城)(扶持)17当户理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18著我旧时裳(穿)19对镜帖花黄(帖通贴)20雄兔脚扑朔(动弹)21雌兔眼迷离(眯着眼)22双兔傍地走(并排跑)。

三原文填空。

1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5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7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8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9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0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1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2任意写出木兰运用互文见义修辞方法的连续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任意写出文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是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16写出诗中运用对偶修辞的手法的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7写出诗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8表现木兰出征时矛盾心理的句子。

不闻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9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2“火伴”皆“惊忙”的原因是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4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问答题。

2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故事情节国家征兵,父亲年迈,弟弟幼小。

文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的购买战马和马具。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

文章采用了复沓的修辞方法。连用两次表达了木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旦辞”、“暮至”极言时间之短促,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

文中“十二”、“十年”等是虚指,不是实指,以确定的数字表示不确定的含义,又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7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让人们感受的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有的同学说“她不想当官,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慕荣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真的还有其他原因,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同意。因为木兰当初代父从军是以为木兰热爱亲人,热爱祖国而木兰“不用尚书郎”是因为木兰热爱和平的幸福生活。

8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有的同学读后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又什么看法?不失真实,因为作者这样构思,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渴望塑造一位传奇性的女英雄,反应自己内心的`思想。

文中详写了木兰从军的动机,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及回家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略写了木兰的多年的战争生活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10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

使用了动作描写手法,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的心情和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的心情。

12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通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征战归来,不慕荣利,自愿过劳动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勤劳,善良,不慕容华,机智,警觉英勇善战,热爱家乡亲人,热爱和平的奇女子。

14木兰在古代被称为女英雄,家喻户晓。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不乏众多的女英雄。请你举出一例,同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英雄行为。

任长霞。以为女子出任一方公安局长,积极从事打黑斗争是新时代的女英雄。

15结合本文请拟一幅对联。木兰代父从军英雄扬名千古。

16.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7.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8.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19.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战斗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0.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阅读《木兰诗》题目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8分)。

旦辞爷娘去()惟闻女叹息()百千强()安能()。

【小题2】翻译。(每题4分,共8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小题3】之处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小题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什么内容,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4分)。

答案。

【小题1】早上只有余怎么。

【小题2】奔赴边关,千万里行军打仗,置身于繁忙的`军务中。(风尘征战间,)时光飞逝,已是跨越了重重险阻,渡过了千山万水。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小题3】顶针;互文,对偶;夸张。

【小题4】夜里北方的寒气伴随着打更声传来,寒冷的月光映照在士兵的盔甲上。此两句描绘了木兰在北方从军时艰苦的生活环境。

【小题5】这首诗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和辞官还乡的不寻常经历,歌颂了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不贪图功名利禄、热爱田园生活的优秀品质。

木兰诗阅读答案

3.不图功名利禄。

4.对十年征战一笔带过。因为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木兰的爱国精神和对自由劳动生活的向往,而不是突出她的英勇善战,因此这样安排,更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意对即可)。

拓展阅读:《木兰诗》故事。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语),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木兰诗》很有特点,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诗人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可以看出《木兰诗》在中唐已经脍炙人口。

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木兰诗的阅读答案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段意。

2.在横线上填上课文原句。

3.写出相应的动词。

4.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选出正确的`一项[]。

a.表现了木兰立功受赏、骄傲自豪的心情。

b.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c.表现了木兰不图荣华富贵的朴素心理。

5.选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a.比喻;b.排比;c.拟人;d.对偶;e反问)。

6.在语段中有一个通假字是“______”,它通“________”。

解答:

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以及对木兰的赞颂。(意思对即可)。

2.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3.(1)扶将。

(2)理。

(3)磨。

(4)开、坐、脱、著、理、帖、

4.b。

5.a、b、d、e。

6.帖,贴。

木兰从军阅读答案

1.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少习射少(少年时)b.市鞍马市(买)c.长而益精益(更加)d.易男装易(穿)。

2.给下列字注音皆次当行行()数()建奇功。

3.一次多意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4.翻译:木兰者,古代一民间女子也。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转战驱驰凡十年有二,数建奇功。

5.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1、d易(换装)。

2、hang(第二声)shu(第四声)。

3、a因:因为b因而因此。

【译文】。

花木兰阅读答案花木兰短文阅读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_____________。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补出文中横线上的句子。

2、用原文内容填空。

3、解释下面加粗字的意思。

(1)赏赐百千强()。

(2)出郭相扶将()。

(3)木兰不用尚书郎()。

(4)当窗理云鬓()。

4、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策勋十二转;磨刀霍霍向猪羊。

2、(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2)木兰不用尚书;(3)开坐脱著理帖。

3、(1)有余;(2)外城;(3)不原做;(4)像云那样的鬓发,形象好看的头发。

4、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5、这样写突出了木兰的女儿情态,丰富了她英雄性格,使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同时详略安排巧妙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意思对即可)。

木兰诗阅读答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鞍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瞅瞅。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螂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人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1)你从《木兰诗》中找出与《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句式相似的一句,填人横线中。

(3)请分析“木兰从军”和“老妪应征”各自的缘由,并分别写出作者对这两件事的态度。

(1)暮宿黄河边。

(2)《木兰诗》:烘托木兰离家远征思念亲人的心情《石壕吏》: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3)木兰:家无长兄,替父从军。老妪:家中老翁已逃走,男人已被征尽,被迫应征。《木兰诗》的作者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爱国精神和乐观勇敢的形象热情地赞美;《石壕吏》的作者对战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差吏抓人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予以抨击。

《木兰诗》语段阅读题

甘肃唐军文。

义教初二册课本认为《木兰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因此把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即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第四段为第二部分,第五、六段为第三部分,第七段为第四部分。对此,本人颇有微议。首先,从《木兰诗》反映的民族史背景看:据《魏书?太祖纪》载:登国六年(391年)“十月戊戌,北征蠕蠕(即柔然。当时北方称蠕蠕,南方称芮芮),追之及于大碛南床山下,大破之,班赐从臣各有差。”那时,北魏刚立国五年,社会“还滞留在家长制奴隶制阶段”(王仲荦语),其族人还过着“逐水草”、“无城郭”的生活。“鲜卑拓跋部从来就是一个以掳掠为职业的落后集团”(范文澜语),官吏没有俸禄,以贪污掳掠为获取财富的手段。这次进攻柔然,正如大臣崔浩所说:“多获美女珍宝,马畜成群。”战后,“班赐从臣各有差”就是把夺得的奴隶和牲畜,按战功的大小,按等级分配给从征的贵族和扈从武士。这是掠夺式的战争,并非防御性战争。

其次从叙述主体木兰看:

木兰的替父从军是迫不得已的。她是在“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下,被迫“替爷征”主旨和结构的。换句话说,当时的北魏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既对别的民族进行无休止的侵犯掳掠,又对本民族人民进行无尽期的征兵,以至于规定每家每户非出一个男丁不可,从而迫使木兰不得不女扮男装、冒名顶替。而这样长期对内征兵的结果,则使得人人不安、家家不宁,因为“古来征战几人回”。至于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归来的“将军”“壮士”则肯定寥寥无几。难怪“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了。这“叹息”不但是迫不得已从军的“叹息”,还是可能诀别的“叹息”,因此从叙述主体木兰的主观认识来看,她绝对不会有“保家卫国”的理想。教材分析者由于脱离了文本,故拔高了木兰的思想认识,以为“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是不恰当的。

另外,我们从课文的第五、六段来看,这两段似乎充满了欢快的情调,据此,诸多分析者认为它突出了“她(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其实这种分析也很勉强。如果我们注意到了上面的分析,把握住了木兰的思想认识和从军意愿,就不难看出,这两段表面上的欢快掩不住内心的悲苦,这是一种“含泪的微笑”,是一种庆幸。就木兰而言,她已体味到战争的严酷,征战几十年,曾亲临杀戮和被杀戮的惊心动魄,现在侥幸生还,已是不幸中之万幸,她怎还敢有“百千强”的赏赐和作“尚书郎”呢?她只希望不再被征召,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就是九死一生之后极度兴奋的真实写照。倘若作了“尚书郎”,那又得为统治者卖命,说不定哪一天又得披挂上阵,重踏生死场。就家人而言,几十年的盼望,喜事少愁绪多,愁就愁在木兰在外生死难料。在那风烟四起遍地腥云的社会里,木兰迫不得已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其家人的忧愁和担心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尽管从表面看,木兰回归后家里很热闹,可这种热闹是在几十年忧愁担心之后的,它实质是一种意外的解脱,所以无论从木兰角度看,还是从家人角度看,都无所谓有自觉自愿的爱国意识和思想,无所谓“突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

再次从叙述者(作者)角度看,叙述者的本意也不在于要表现一种爱国情结。这可以从《木兰诗》的结尾看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是一段带有议论性的句子,显然,作者的本意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束缚,建立一种全新的女子未必不如男的思想观念,这是作者的进步思想倾向所在。

有了以上分析,全文的结构似可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六段)主要记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意在托出木兰具有男子汉气概,为第二部分(第七段)的议论张本。

第二部分则是作者写作的意图所在。全诗的重心应该是第二部分,因而主旨也应从第二部分中归纳。这也符合记叙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即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点“睛”作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