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实用19篇)

时间:2023-12-05 23:20:03 作者:LZ文人

教学计划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来安排教学活动和时间分配。请大家参考以下的教学计划范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昨天我们学习了《人有两个宝》的生字,以及初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2、听写词语:人才大手用水个子工人又去了。

二、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请大家猜猜谁的本领最大啊?(人)。

是的,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都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2、请再想一想: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的?(人有两个宝)。

3、对,人有两个宝。给两(liang)宝(bao)注音。

4、领读课题。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句:

过渡:人有哪两个宝呢?小朋友们把课文的第一句读一读就知道了。

1、指名读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给双(shuang)脑(nao)注音。

2、(1)师范读,领读,学生跟读。可加上动作读。

(2)指名读。

(3)集体读。

(4)男女生比赛读。

学习第二句。

过渡:为什么说人的'手和脑是人的两个宝呢?自由读读下面一句找找答案。

1、一个学生读课文: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2、师正音,给会(hui)注音。

3、师领读,生跟读。

4、什么是做工啊?我们来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吗?我们的双手会干吗?

做工这里指干活,做事情。

什么是思考?图上的小朋友在想什么?你知道吗?

思考就是动脑筋想问题的想办法。

师总结:他们做这些事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5、(1)师范读第二句,领读,学生跟读。可加上动作读。

(2)指名读。

(3)分组读。

学习第三句。

过渡:我们怎么用好这两个宝呢?

1、指名读第三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2、正音给创(chuang)造(zao)注音。

师总结:小朋友们,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用手又用脑,手脑并用才能有许许多多的新创造。

4、(1)师领读,生跟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3)男女生比赛读。

本课总结:

1、这首儿歌我们学完了,大家都会读了,有没有小朋友会背出来的?

2、先背给你的同桌听听。

3、指名背。

4、会背的站起来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不过要加油啊。

课堂作业:

把课文补充完整。

有两()宝,

双()和()脑。

双()会做(),

()脑会思考。

()()()()脑,

()能有创造。

板书:

liangshuangnao。

zuonaosikao。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nengchuangzao。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教时。

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一、      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 讲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

2、 出示课题,认读生字,读题;说说“宝”是什么意思。

二、      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

1、 配乐朗读。

2、 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同句子。

3、 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4、 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      精读训练。

1、 学习第一句。

(1)    指名读第一句。

(2)    人有哪两个宝》。

(3)    出示:双手  大脑。

认读。举起双手,拍拍脑袋。

(4)    指导朗读第一句。重读“双手”和“大脑”。

(5)    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2、 学习生字。

(1)出示:人  个  大  手。

(2)自学生字。

看笔顺,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 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出示:双手 大脑 两个宝 人。

2、 给“人、大、手”找朋友。

3、 人有哪两个宝?

二、      继续精读训练。

1、 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    指名读第二句。

(2)    出示“会”,认读。

(3)    双手会干什么?出示“做工”,认读,理解词义。

双手会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    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5)    指导朗读第二句。

2、 学习第三句。

(1)    指名读第三句。

(2)    出示:才能 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

(3)    怎样才能有创造?出示“用手  又”,认读。

(5)    指导朗读第三句。

重读“又”、“创造”。

三、      总结全文。

四、      朗读背诵全文。

五、      学习生字。

1、 出示:会、工、用、又、才。

2、 自学生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朋友。再交流。

3、 指导写字。

(1)    讲清要点,教师范写。(2)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个 手 用 会(拼音略)。

作业。

描红、仿影、朗读。背诵课文。

借助投影片这一具体形象直观的教具,将学生带入文中的意境之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对课文有一初步感知。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识字和写字,巩固汉语拼音.

理解"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出示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会写会算又会画,修桥盖楼全靠它)。

(是手)。

师:是啊!小手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真是我们小朋友的宝贝啊!

师:(老师带读课题)(个是轻声老师板书个两是后鼻音而且是边音)。

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我们人类有两个宝贝)。

(看动画片,并思考问题)。

师:看完了动画片,你知道我们人类的两个宝贝是什么了吗。

(是双手和我们的大脑)。

师:那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我们人类的两个宝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出示陶行知的简介)(老师介绍作者)。

师:请大家打开书,自由的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和生字词)。

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一个人两个宝双手大脑会做工会思考。

才能有创造)。

(各种形式的读)。

(容易读错的字:人是前鼻音手和创是翘舌音工是后鼻音才和造是平舌音双是三拼音节脑是鼻音)。

(各种形式再读)(去拼音读)。

(学生各种形式再读课文)。

师: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贝吗。

(指名说)(出示有关的句子: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理解词语:做工和思考)。

(做工:工作做事)(思考:动脑筋想问题)。

师:哦!原来我们的双手会帮我们做许多的工作和事情,大脑能帮我们小朋友动脑筋想许多的问题,啊!他们真是我们小朋友的两个宝贝啊!

(一起读课文)。

出示生字。

说一说你怎么记住这些字。

形近字区别:人-八手-毛大-太工-红又-双才-寸。

观察字在格子中的位置。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生字。

1.给生字扩词。

2.熟读课文。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一读)。

(出示课文一起再读)。

师:你们知道我们人类的两个宝贝是什么吗。

(指名说)(老师板书:双手大脑)。

师:那么我们先来说一说双手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指名说)(双手会做工做事)。

师:请你说一说!

(出示:我有一双()的手,我的双手会(),会(),还会()!)。

(学生讨论后,自由讨论练习说话)。

师:看来我们的小手可真能干!你喜欢我们的小手吗。

(有感情的读:双手会做工)(板书:做工)。

师:那为什么又说我们的大脑也是一个宝贝呢。

(指名说:大脑会思考)。

师:(出示:我有一个()的大脑,我的大脑会思考()!)。

师:看来我们的大脑也是一个宝贝呀!

(有感情的读:大脑会思考)(板书:思考)。

师: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话!

(出示读: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要又用手也要用脑才能有创造)。

师:什么叫创造(就是发明,建造)。

师:为什么陶行知爷爷要这样说呢。

许多的发明创造单单用手或者是用脑能取得成功吗。

(请看图:出示小朋友拉手风琴,打电脑做模型植树)。

(指名学生回答:这些事情都要又用手又要用脑才能成功)。

师是啊!光用脑想但是不去用手做是不行的。

手光会做但大脑想不出来,这样,事情也不会成功。

所以要有发明创造,既要用手也要用脑,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出示最后一句话,学生读)。

(出示:我们在做题目时,先要用大脑(),然后再用小手写出().)。

(指名学生练说)。

师:是啊!只有手脑并用,我们才能做一个有创造的人.

(板书:创造)。

希望小朋友做什么事情都要又动脑又动手!

(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

师:这篇课文一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人的两个宝贝,。

第二句话告诉我们手和脑的作用,第三句话告诉我们要手脑并用才能有所创造,才能做出更大的成绩!课文虽然短小,但是却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都要手和脑一起用,才能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一起读背课文)。

1.填空:人的两个宝是()和(),()会做工,()会思考.我们要手脑并用,才能()。

2.说一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你有哪些事是先思考后用小手做出来的。

双手大脑。

会做工会思考。

才能有创造。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揭示课题。

1、多媒体演示爱迪生经过上万次实验,终于发明出电灯泡的故事。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爱迪生成功的原因。

3、爱迪生勤动手做实验,勤动脑想问题,所以他成了大发明家。看来,双手和大脑非常重要,是人的两个宝贝。

4、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1)认读生字,读题。

(2)“宝”什么意思?

从图上你能看出来人有哪两个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这首儿歌共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大脑。

认读。

“双手”就是人的左右两只手。举起你们的双手,拍拍自己的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双手大脑两个宝人。

认读。

给“人”、“大”、“手”找朋友。

2、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句。

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第二句。

(2)出示:会。

认读。

(3)双手会干什么?

出示:做工。

认读。

“做工”这儿指做事情,干活儿。

观察书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出示:双手会。

双手会做这么多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做事时,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双手和大脑真是人的两个宝。

(5)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我们怎样才能用好这两个宝呢?

(1)指名读第三句。

(2)出示:才能创造。

认读。

“创造”就是想出、做出的事情。比如以前没有电灯,爱迪生做了上万次实验,把它创造出来了。

(3)怎样才能有创造?

出示:用手又。

认读。

(5)指导朗读第三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好。

四、朗读、背诵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会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演示爱迪生经过上万次实验,终于发明出电灯泡的故事。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爱迪生成功的原因。

3、爱迪生勤动手做实验,勤动脑想问题,所以他成了大发明家。看来,双手和大脑非常重要,是人的两个宝贝。

(1)认读生字,读题。

(2)“宝”什么意思?

从图上你能看出来人有哪两个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这首儿歌共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3)出示:双手大脑。

认读。

“双手”就是人的左右两只手。举起你们的双手,拍拍自己的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文档为doc格式。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读本课的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人、个、大三个字。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会读本课的生字,会写人、个、大三个字。

课件、生字卡片。

一、导入:

1、猜字谜:右手高,左手低。(入)左手高、右手低。(人)。

2、我们人类有两个宝,那么这两个宝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陶行知爷爷的一篇课文——人有两个宝。(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下面请小朋友把语文书打开,翻到第68页。借助拼音认真读一读这篇课文。在读之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1、争取把每个字音读准确。2、做到不多字,不少字。3、实在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4、课文读两遍。(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行间巡视)。

2、课文中的生字宝宝都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人、个、手、大、工、用、又、才。

两、宝、双、脑、会、创、造(带拼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生字宝宝都认识了,还有一些词语宝宝,你还能认识吗?

出示词语:两个宝、双手、大脑、做工、思考、创造(小老师领读)。

3、小朋友们真棒,生字和词语宝宝都学会了,现在它们都躲到课文中去了,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读得更棒。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行间巡视)。

4、小朋友,在刚刚读课文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这两个符号?(出示:“,”、“。”这两个标点)。

“,”的名字叫逗号,它像一个小蝌蚪。表示一句话还没有结束,需要停顿一下。“。”的名字叫句号,它像一个小圆圈。表示一句完整的话。它们都喜欢站在最后一个字的右下角。

5、那么,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有几句话吗?为什么呢?(三句话,因为有三个句号。)。

6、请三个小朋友分句子读一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7、齐读课文。

8、填空:人的两个宝是()和()。

三:学习生字。

出示:人、个、大。

1、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撇和捺)。

2、学生说笔顺,并在书上描红。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4、学生在《习字册》中描两个,临写一个。

5、教师反馈。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认识笔画。

2、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3、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等。

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懂得课文的意思。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录音机、图片或投影片等;学生各准备一张16k的白纸。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会读了吗?敢和“录音”比赛吗?

2、录音范读(要求认真倾听)。

3、寸旨定学生读课文,和“录音”比赛(巧妙检查复习,相机引导评价)。

二、愉快学习,主动求知

1.播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学。

2.让小朋友边读课文边想一想,各人读懂了什么?(小声读,读几遍)

3.分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不同的意见。(教师参与小组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工人、农民、学生、科技者等“做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提问,尝试回答。

5.实物创设情景.积极导思,突破难点。

三、动手动脑,做中活学

1、小朋友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新的比赛:同学们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白纸进行小创造,比比谁能干(提示:折一折或画一画均可……)

2、选部分同学的“小创造’通过投影展示,均给予充分表扬;强调手、脑并用。

四、表演朗读,尝试背诵

1、问题引读: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这两个宝?

2、学生离开座位,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情,自由发挥。

3、尝试背诵,边背边表演。

4、边背诵边表演比赛。

5、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背,并录音。

6、播放学生背诵的录音,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

五、课外延伸,情趣盎然

1.边背课文边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

2.动手又动脑:创造一件小物品存入自己的“档案袋”。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4个生字,认识笔画。

2、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3、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等。

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懂得课文的意思。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字都认识了吗?

2、指名学生读生字。

3、指名学生读课文。

二、愉快学习,主动求知。

1、让小朋友边读课文边想一想,各人知道了什么?(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几遍)。

2、分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说说自己不同的意见。

(1)理解“做工”

a、出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b、小组交流: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说“双手会……”句式)。

c、体验:将手背到后面吃东西。

d、师: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2)理解“思考”

a、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

人有两个宝语文的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 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 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 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写生字。

2、 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板书课题:人有两个宝

2、 指名看拼音读课题,注意读准字音,强调“两个”。

3、 指导看图说图意。

1、 学生轻声读课文,指名朗读。正音:“双手、做工、思考、创造”

2、 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

第一句:人、个、手、大。第二句:会、工。第三句:用、又、才。

3、 检查识字情况。先读生字,再读句子。

4、 齐读全文。

1、 记忆字形。(演示投影片)

“人”:两笔写成,一撇一捺。

“个”:人字头下面加一竖。

“手”起笔是竖,稍平。

“大”一横中间站个人。

2、 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 提示捺的写法:起笔要轻,捺要有脚,写到脚时停一停,轻轻提笔写脚尖。

4、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1、 指名朗读课文。根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相机给予评价。

2、 在田字格本子上听写:“个、大、人、手。”

(1) 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 齐读,注意词儿连读。

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呢?

(1) 指名读第二句。启发口述:因为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所以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2) 观察书上的插图,图上的小朋友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出示:双手会( )。

你的双手会做什么?

双手会做这么多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3) 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做事时,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双手和大脑真是人的两个宝。

(4) 指导朗读第二句。

我们怎样才能用好这两个宝呢?

(1) 指名读第三句

(2) 出示:才能、创造

(3) 怎样才能有创造?

出示:用手、又

指名认读

(5) 指导朗读第三句。

重读“又”、“创造”。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好。

1、 齐读课文。

2、 问题引读:人有哪两个宝?它们有什么用?怎样用好这两个宝?

3、 尝试背诵

1、 出示:会、工、用、又、才

2、 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指名交流。

3、 指导写字。

“会”人字头要舒展,盖住下面的“云”。第三笔横较短。

“工”独体字,形体扁宽。末笔横略长。

“用”上包下结构。第一笔是竖撇,倒数第二笔横在横中线,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

“又”独体字。第一笔是横撇,第二笔是捺。

“才”独体字。第三笔撇在第一笔横与第二笔竖钩交叉点处起笔。

(1) 教师范写。

(2) 学生描红。

(3)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认识笔画。

2.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3.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等。

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懂得课文的意思。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会读了吗?敢和“录音”比赛吗?

2.录音范读(要求认真倾听)。

3.寸旨定学生读课文,和“录音”比赛(巧妙检查复习,相机引导评价)。

二、愉快学习,主动求知。

1.播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学。

2.让小朋友边读课文边想一想,各人读懂了什么?(小声读,读几遍)。

3.分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不同的意见。(教师参与小组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工人、农民、学生、科技者等“做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提问,尝试回答。

5.实物创设情景.积极导思,突破难点。

三、动手动脑,做中活学。

1.小朋友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新的比赛:同学们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白纸进行小创造,比比谁能干(提示:折一折或画一画均可……)。

2.选部分同学的“小创造’通过投影展示,均给予充分表扬;强调手、脑并用。

四、表演朗读,尝试背诵。

1.问题引读: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这两个宝?

2.学生离开座位,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情,自由发挥。

3.尝试背诵,边背边表演。

4.边背诵边表演比赛。

5.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背,并录音。

6.播放学生背诵的录音,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

五、课外延伸,情趣盎然〖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1.边背课文边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

2.动手又动脑:创造一件小物品存入自己的“档案袋”。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1.复习学过的儿歌《什么虫儿空中飞》这首儿歌真有趣!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儿歌,题目是——出示:人有两个宝指名借助拼音读题注意“两”后面“个”是轻声。指名试读“两个”,“人”是前鼻音。能给“人”字开出词语花吗?练习组词。“个”和“人”长得这么像,有什么办法可以分清?指导书写:一起把“人”和“个”送回家,写“人”时,撇捺分开,左右对称,写“个”时,头上撑大伞,伞柄不相连。学生书空。

3.再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习质疑过渡:人的两个宝到底是指什么呢?

二.指导初读。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读完一遍坐正。集体交流:人的两个宝是指什么呢?

相机出示:双手大脑。

(1)双手:指名借助拼音读准词语,注意二会字“双”和生字“手”都是是翘舌音。开火车读。去拼音指读。

学习生字“手”:我们的手会做什么?“手”真是我们的好宝贝!

学习笔顺。范写(一笔小撇平又平,二短横三长横,四笔竖钩正中间)学生书空。

(2)大脑:指名读准,注意二会字“脑”的声母是“n”。开火车认读,去拼音读。

学习生字“大”给“大”组词,玩对对子“我说小,我对大”、“我说东……”

识记字形(“人”加一横)范写生字。

2.拿出铅笔,在课文中圈出调皮的生字朋友。

3.这首儿歌有点长,怎样把它读好听呢?让我们听听喜羊羊的发现吧!(喜羊羊:小朋友,儿歌里面的三只小蝌蚪名叫逗号,三个小圆圈名叫句号。逗号表示句中有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说完。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停顿哦!听读第一句。)喜羊羊把这两个宝读得多清楚!谁来读清楚你的两个宝?学生试读第一句。

4.那么我们的双手和大脑分别会做些什么呢?集体交流指名读第二句: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图上的小朋友用双手做什么?你还知道谁会用双手做什么?做这么多的事情就叫——做工。指名读,齐读。

识记字形:你在哪见过“工”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工”?(“二”加一竖)。

双手在做工时,另一个宝贝在干什么?(双手做工时,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这就叫“思考”。)认读词语“思考”

两个宝一个会做工,一个会思考,本事真大,指名读第二句。同桌赛读。分组读。

5.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指名读第三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相机出示读错的词语。

指名读,组织评议:读正确了吗?指名读,齐读。

6.指导朗读全诗。

三、指导书写。

1.下面我们用这两个宝来写好生字。先思考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呢?

拿出铅笔,观察生字位置,端端正正在写在习字册上。生写,师巡视指导。

2.展示评议,指导再练。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1、昨天我们学习了《人有两个宝》的生字,以及初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2、听写词语:人才大手用水个子工人又去了。

二、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请大家猜猜谁的本领最大啊?(人)。

是的,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都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2、请再想一想: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的?(人有两个宝)。

3、对,人有两个宝。给两(liang)宝(bao)注音。

4、领读课题。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句:

过渡:人有哪两个宝呢?小朋友们把课文的第一句读一读就知道了。

1、指名读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给双(shuang)脑(nao)注音。

2、(1)师范读,领读,学生跟读。可加上动作读。

(2)指名读。

(3)集体读。

(4)男女生比赛读。

学习第二句。

过渡:为什么说人的手和脑是人的两个宝呢?自由读读下面一句找找答案。

1、一个学生读课文: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2、师正音,给会(hui)注音。

3、师领读,生跟读。

4、什么是做工啊?我们来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吗?我们的双手会干吗?

做工这里指干活,做事情。

什么是思考?图上的小朋友在想什么?你知道吗?

思考就是动脑筋想问题的想办法。

师总结:他们做这些事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5、(1)师范读第二句,领读,学生跟读。可加上动作读。

(2)指名读。

(3)分组读。

学习第三句。

过渡:我们怎么用好这两个宝呢?

1、指名读第三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2、正音给创(chuang)造(zao)注音。

师总结:小朋友们,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用手又用脑,手脑并用才能有许许多多的新创造。

4、(1)师领读,生跟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3)男女生比赛读。

本课总结:

1、这首儿歌我们学完了,大家都会读了,有没有小朋友会背出来的?

2、先背给你的同桌听听。

3、指名背。

4、会背的站起来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不过要加油啊。

课堂作业:

把课文补充完整。

有两宝,

双和脑。

双会做,

脑会思考。

脑,

能有创造。

板书:

liang shuangnao。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zuonaosikao。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nengchuangzao。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两个朋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只识不写,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懂得在危难时刻应当互相救助,不能只顾自己。初步领悟友谊和合作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复述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遇到危险只顾自己不能做朋友。

课内:抄写字词。

课外:朗读、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说说怎样的人才是朋友。

3.学生置疑。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

(2)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3.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

精读第一段。

1.自由读,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齐读第一节。

精读第二段。

1.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自由读第二段。

2.读后交流。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大熊的凶猛?

4.指导朗读。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5.小结。

四.指导写字。

胖吼灵住焦。

五.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字词。

2.齐读一、二段。说说大意。

二.精读课文。

精读第三段、第四段。

1.自由读。体会两个朋友在危急情况下的表现。

2.读后交流。

(1)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的惊慌?

(2)瘦子是怎样做的?

(3)胖子又是怎样做的?

3.看图说说图意,体会当时的气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胖子”的话。

5.在这生死关头,胖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瘦子表现怎样?

6.你这时会有什么想法?

7.感情读第二、三段。

精读第五、六段。

1.指名读。

2.情况越来越危急,大熊一步步逼近胖子,胖子无路可逃,而此时他又很不幸运,脚(),()?(齐答)。

3.如果你是胖子,这时你心情会怎样?

4.正在这时,胖子想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5.胖子的办法有效吗?指名读写大熊的句子。

6.看图体会胖子侥幸脱险的紧张气氛。

7.小结,指导朗读。

三.指导写字。

梢闭甩危险。

四.作业。

抄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一到五段。

2.说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七、八段。

1.指名读。

2.提问:大熊走后,瘦子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胖子有些什么想法呢?

3.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指导读胖子的话,理解含义。

5.齐读七、八段。

三.总结课文。

四.齐读课文。

五.指导复述课文。

1.说说每段的大意。

2.学生自由练习复述课文。

3.同位讨论说说。

4.指名复述课文。

5.师生评议。

六.作业。

抄写词语(课后第三题)。

两个朋友的教学设计

在南非的莫诺莫塔帕王国,有两个真心的朋友,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据说这里的人交朋友,比其他地方的人真心实意得多。

一天夜里,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一个朋友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就径直朝另一个朋友家跑来,把他家仆人叫醒,因为他感觉梦神已迈进了朋友家的大门。被吵醒的朋友非常惊慌,他穿起衣服,系好钱袋,全副武装,对朋友说:半夜造访一定是有急事相告,是不是赌钱赌光了?我这里有钱你拿去。要是和别人吵架,我们一同去论理。我还有把利剑,如果需要你也把它拿去。

不,他的朋友回答说,感谢你的热情关心,我既不要钱也不要武器,我只是在睡梦中看到你有些悲伤,我担心你出了事,所以连夜飞奔赶了过来。这就是我半夜来访的原因。

两人的情谊谁更深呢?这样的问题不难回答。一个真正的朋友能让你感到[欣赏雨季爱情故事网]生活的美好,他的关心发自内心深处,他使你畅叙衷肠,倾吐心曲,只要事关朋友,哪怕是个梦,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他都会为你牵肠挂肚,寝食不安。

两个朋友的教学设计

有一天,金宏帆和伙伴张相一去天然动物园游览,他们有说有笑,高高兴兴地边跳边走。

突然,他们看见一头黑熊,它站在那里,好像在等人过去。金宠帆看见身边有一棵大树,就爬上去,可是爬也爬不上去,就抓住树干轻轻一跳,就上去了。张相一不会爬树,只能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等着死神的到来,心里却想着完了,我死定了,我可不想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张相一看见黑熊还在原地,就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过去,边走边想:但愿不是真熊,如果是真熊我就没啦!突然他看见、到黑熊旁边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动物标本,免费摄影。”看了这块木碑,张相一想:原来是一个标本。

于是,张相一就头也不回地走了,金宏帆看见自己的伙伴走了,就大声喊:“好朋友,等等我!”张相一说:“这个不相互帮助的人,从此不和你做好朋友了。我要和你绝交。”金宏帆听了感到很惭愧。

两个朋友的教学设计

教师谈话。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2)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读书,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2)出示字词:(略)。

点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指名3人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冰花是谁看见的?是在什么时候看见的?它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相机板书:晶亮。

(3)冰花多不多?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突出“一朵朵”和“晶亮”。

(5)过渡。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点名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一句:他惊奇地喊:“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

小童为什么觉得惊奇?

你能像小童一样惊奇地喊一喊吗?

指名读,评价。

再指名读。

指导边说边做动作。

齐读。

(3)用“因为……所以……”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并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注意区分同音字“他”和“它”。

3、范写“见”、“丰”、“这”,提醒注意。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选字填空。(略)。

二、继续精读训练。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继续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人自然段。

(2)小童觉得冰花怎么样?为什么?

点名读。

比较:(略)。

(3)指导学生用惊叹的语气读前一句,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后一句。

(4)尝试背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点名读第三自然段。

(2)“这花”指什么花?

(3)指导学生用疑问的语气读好小童的话。

(4)妈妈是怎么说的?

(5)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字卡读。

2、说说在写这些字的时候,你准备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范写“说”、“时”。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四、作业。

细心观察冰花,看能不能帮小童找到更新的发现。

[《冰花》教学设计(两个课时)]。

《观潮》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设计特色】。

以读为本,感悟文章的语言魅力。

【教学要求】。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本课13个生字。掌握“笼罩、昂首、颤动、盼着、屹立、恢复、若隐若现、天水相接、山崩地裂、风号浪吼”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信息资料】。

师生查阅有关钱塘江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带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两个朋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完成“签名任务”活动,继续认识更多新朋友。

2.通过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伴交流、诵读小诗活动,获得愉快的交往体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材内容分为四个环节。呈现的是新入学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真实的活动场景。第一环节“我的好伙伴”是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交友经历,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第二环节“‘网’到一个新朋友”是通过游戏引导学生结交新朋友,扩大交往面,同时尝试用不同方式自我介绍。第三环节“好友大搜索”是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兴趣相投的好朋友并进一步深入交往。第四环节“认识你真好”小诗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友情,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材副本《好朋友》以绘本的形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交往的规则和方法。

本课教学划分为2课时。本课为第2课时,主要学习第三环节和第四环节以及教材副本“交朋友”绘本。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欠缺,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交往经验和能力,能通过一些日常玩耍等交往活动交到一些朋友,但同伴之间的交往仍主要以邻桌同伴为主,还未真正建立交往群体,交友范围比较狭窄。

这个阶段的学生天真可爱、好动,部分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不懂得尊重同伴;还有部分内向型的学生不敢积极主动交往,在班里还没有自己的朋友,但又具有强烈的被同伴接纳和认可的团体归属需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伴交流,获得愉快的交往体验。

难点:愿意与同伴交往,获得与同伴交往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兴趣爱好调查、制作兴趣爱好牌、签名任务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教材内容的适当补充拓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继续认识新朋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新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些小任务,你们完成了任务就能认识新朋友,而且还能发现新朋友的特点呢!

(二)指导观察“签名任务单”样本。

设计意图:通过签名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促进大胆交流。以完成签名任务作为游戏结果,便于交往水平的评价。同时关注交往弱势群体,为后续的个别指导做铺垫。

师:请你去发现班里头发最长的女生,和她一起握握手,请她给你签个名。

1.课件出示“签名任务单”样本。

2.请一位学生示范,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该同学的表现,教师指导,指导要点:

(1)仔细观察同学的特点;

(2)找到同学,完成一项任务;

(3)请同学签名。

(三)组织学生进行签名活动。

师:请大家拿出课桌下的任务单,先仔细观察同学,发现你想认识的同学的特点,再和他一起完成一个任务,最后请他签个名。

1.学生找同伴完成任务。

2.反馈签名活动情况。

师:你请哪位朋友签了名?你们一起完成了什么任务?

(四)小结。

师:你们不仅发现了新朋友的特点,还和他们一起完成了任务,做得很出色哦!

二、活动二:好友大搜索。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大交往范围,促进学生深入交往,获得愉悦的交往体验。

(一)导入。

师:每个小朋友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也可以交到好朋友,还能和好朋友一起愉快地交流共同喜欢的事情呢!

(二)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织现场分组并交流。

设计意图:关于“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查”是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学情,提升教学针对性。

师:老师课前调查了一下我们班小朋友的兴趣爱好,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班级学生兴趣爱好调查统计表格。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现场分组,并放上相应兴趣爱好的提示牌。

师:现在我们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组,一起交流你们都感兴趣的事情吧!

3.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导,适时鼓励交往弱势学生参与活动。(配乐)。

(三)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学习”的方式意在引导学生与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伴深入交往,在参与中获得多元体验。

设定“其他组”目的在于照顾全体,观照还没有形成兴趣爱好或者爱好独特学生的交往状态。

师:刚才你们和同学交流了什么?

1.预设:

(1)阅读小组交流;

(2)绘画小组交流;

(3)跳绳小组交流;

(4)唱歌小组交流;

(5)其他组交流。

2.指导要点:

(1)说交流的内容;

(2)适时展示;

(3)采访感受。

(四)小结。

师: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玩,一起看书,一起学习,一起唱歌等,我们有自己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相互交流,真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啊!

三、活动三:认识你真好。

(一)导入。

(二)指导交流朋友间的故事。

1.预设:

(1)快乐的故事;

(2)伤心的故事。

2.板贴(书):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三)组织学习小诗《认识你真好》。

设计意图:小诗的学习不过多展开,旨在引导学生回忆交友经历,升华情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师:有朋友真好!在我们的书上有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听小诗录音;

2.齐读小诗。

四、活动四:怎样做个好朋友。

(一)导入。

师: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也上小学了,他们是怎样交朋友的呢?来听听它们的故事吧!

(二)播放微课“交朋友”

(三)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交朋友”绘本是本课教材的副本,不作为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明白故事道理,初步了解交朋友的技巧。

师:听了这个故事,请和同桌讨论一下,明白了什么道理?

1.学生交流感受。

2.指导要点:要大胆认识新朋友;和好朋友一起玩时要讲文明;和好朋友一起玩时要遵守规则。

(四)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还和有同样爱好的朋友一起交流了共同喜欢做的事情。下课后,请大家和新朋友一起去分享更多的快乐吧!祝大家朋友越交越多,在启源小学105班这个新家里越来越快乐!小朋友们,再见!

板书设计:

拉拉手,交朋友。

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观潮》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意。

3.掌握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屹立、横贯、恢复、奇观、浩浩荡荡、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风号浪吼、人声鼎沸、漫天卷地、齐头并进等,比较沸腾、奔腾的含义,并积累这些词语。

二、教学重点。

课文中“潮来时”这一部分。

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生字、给课文分段(略)。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

四、教具准备。

1.电视机一台、录像机一台。

2.自制钱塘大潮录像片。

五、教学过程。

(一)点拨“潮来前”,学习课文1―3节。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点拨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

(1)师引生答。

当教师说出因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之后引导学生说出:所以吸引了许多人到这里来观潮。

(2)教师再三诱导提问,让学生理解“观”在不同的词语中,表达的意思不同。

“观潮”中的“观”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一样吗?

在教师的再三提问中让学生讲出“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潮来时的景象。进而理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

2.让学生了解“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及观潮人的心情。

(1)读中找。让学生按照教师的问题,找出写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

(2)读中听。在一名学生朗读出“平静的江面,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秋阳下,笼罩着一层白蒙蒙的薄雾。”句子之后,让其他学生在听读中,说出潮来前江面上很平静。

在一名学生朗读出“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句子之后,让其他学生说出:观潮人的'心情急切。

(二)精学“潮来时”,学习课文4―5节。

1.看录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教师可提出:“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中,你们的心情急不急呢?老师找来了大潮到来时的录像带你们想不想看呢?”在师生的问答中,教师让学生带着“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看录像。

2.学生看完录像,回答出“潮的声大,浪高”,这两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4―5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三处“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四处“写潮的样子”。

(1)知潮声。在学生读出三处写潮声的句子之后,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其声的方法:“声像什么?响声怎么样?千百万辆坦克同时开动的响声像什么?”在学生回答出来之后,让回答最确切的学生将“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写在黑板上。

(2)知潮形。用以上的方法,让概括最全面又准确的学生将“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书写在黑板上。

(3)知其序。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板书的潮之声和形的词语,并让学生回答出:从潮声与形的变化中可知作者是由远及近地观潮。

再让学生从4―5节由远及近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

(4)训其说。训练学生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先让全体学生按板书内容练习说,再让学生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练习说,然后请一个学生有条理地说出以下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向前移动变粗拉长,再近些形成了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

(5)解其声。让学生从远听如“闷雷”,近闻如“山崩地裂”使人听到“千万辆坦克同时发动”,感觉到“大地好像颤动”这些词语中,理解钱塘大潮其震耳欲聋,声势之大动人心魄。

(6)解其形。让学生逐句分析:

先认清比喻句:“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再理解其义:“一条白线”远看潮细、长的样子;“白色城墙”说明浪高(六米),潮头直立向前推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浪刚过另一排浪紧跟,可见水势既大,速度之快,给人以势不可挡之感。这不是一般的浪,罕见的浪,这不是一般的潮是罕见的潮。

(7)解其情。教师可先发问:“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看录像。

镜头之一:闻其声不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观潮者是“人声鼎沸”,到处都在喊着“潮来了!”的声音。

镜头之二:闻其声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观潮声是“人群沸腾”,比刚才的喊声更高,情绪更高涨。

镜头之三;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此时教师问为什么书中不写人的声音了呢?让学生理解水势浩大胜过人声而人闻此声见此形张口咋舌,惊而无语。

三个镜头,在形象与语言的结合中,让学生理解观潮人的“喜”、“惊”之情。

(8)表其情。教师先小结: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然后让学生用这样的感情朗读“潮来时”这一部分。

(三)自析“潮过后”学习课文第六节。

知其余威,进一步理解潮势。

教师让学生带着“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自学、自析。

学生从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分析中理解了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学生从“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了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了江潮速度之快。

学生从“水位上涨六米”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钱塘大潮之奇。

学生从“依旧”一词的分析中,联系前文进一步理解了“潮前之静”――“潮来之动”――“潮过之静”的变化。

学生从平时是江水流向大海,现在是海水往江里倒灌,这一罕见的奇景中,分析出观潮人对钱塘大潮壮丽、奇观的自然现象的赞美之情。

(四)再忆“潮来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

1.在教师提出的“潮过后”江水突涨,高出六米;“潮来时”声势浩大、浪高罕见都是说明大潮之奇,而“潮来前”是不是也能说奇这一问题后,让学生再读“潮来前”这一段。

学生从“八月十八”时间上找出大潮时间上与平时的潮不同,从时间比一般的潮推后三天说明“奇”。

学生从时间的“奇”中联系学过的地理知识:海上刮东南风,从东海的潮,南海的潮同时涌来说明“奇”。

学生从钱塘江出海口外宽内窄成喇叭形状说明“奇”。

学生从钱塘江底从海口到江中逐步上升十米这一特殊地形,说明“奇”。

2.教师从这些奇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潮“午后一点左右”才到,而清早观潮者已“人山人海”的描述中,让学生理解以人潮衬海潮――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特殊的潮引人入胜。

3.在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之后,以古诗“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引导学生理解“天下”一词的意思,理解“天下无”词语的意思。

学生理解“天下”可以认为是中国,也可以泛指全世界。

学生理解“天下无”为。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