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王阳明心学读后感(实用21篇)

时间:2023-12-15 12:29:32 作者:纸韵

读后感是在阅读一本书或者文章之后,对其中的内容、思想和感受进行总结和表达的一种文字形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所读之物,我想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一些精彩的读后感范文,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同一本书。

王阳明读后感

看了《传习录》,看了《论语》,看了新儒家牟宗三、梁漱溟、钱穆先生的著作,真的非常感动。他们的人格光辉仿佛在无尽的黑夜里给我的生命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想到以前的肤浅和顽劣真是羞愧难当,枉为人也。

人生天地间,真正该追求的是什么呢?根据我对儒家学说的理解,简单地说来就是要做一个好人。然而好人,在如今这个不仅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甚至是人欲横流、道德颓丧的年代和国度,真是太难太难了。用牟先生的话说,这真是中国人最堕落的时代。然而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这光明是什么,就是德性、良知的力量。五百多年前的阳明先生就曾慨叹:“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是啊,试问现在哪个学校,哪所大学在教圣人之学呢?这些个学校教的仅仅是用来考试升学、升官发财、入市谋生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说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确实被灌输以做人的道德,那么由于其缺乏圣人之学的引导,仅仅把所谓马列毛邓之流的霸术作为施教的材料,最终只能是误人子弟,而且让人们更加厌烦道德说教。

可是儒家教导我们,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完成,而不应该考虑外在的事功。对于用人者,王阳明说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对于被用的人,他说道:“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虽说,我们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之说,然而诚如钱穆先生所言:“然立功有际遇,立言有条件,只有立德,不为际遇条件之所限。”因此,不论是国家领导还是贩夫走卒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都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人格。——这就是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成就,便不该以外在的身份、权力、力量、知识、才学为标准。而应该以他的德性为评价标准。

圣人之学,其实就是教导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如果只从外在的物质事功上寻求,那么一生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怕的是,如果不是还有港台海外的儒者继续存养传播圣人之学,那么茫茫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岂不一生无明,活了也白活,死了也白死。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纸上说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致良知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把我们的良心发挥出去,去做好事。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不管哲学上解释得多么复杂多么深刻多么适宜思辨,都不能切中它的要害。它根本上就是一种活的工夫。而圣人之学,也必须以活人来教,来身教。如果没有王阳明这种圣人境界的导师以亲身实践、验证这门学问,读再多的书,经过再好的大学训练,也不一定能体会到这门学问的真理性。

因此,我的理解是,圣人之学根本不适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所谓学院里来教,它不是学术,不需要那些毫无实践的人在理论上争论不休,它是一门活的工夫,必须用实际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亲来表现、验证。王阳明根本就不注重作为学问的训诂、记诵、词章,更不注重外在的富国强兵、建功逐利的霸业,在他看来注重这些的人哪里懂圣人之学呢?因为他们舍本逐末,还放不下功名利禄这些虚的东西。

“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业;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作为一个立志做学问的人,如果真能放得下这些,才能趋近真理。在王阳明这里,做学问和做人是统一的,如果做人一谈糊涂,那么他的学问也是伪学问。

王阳明读后感

在明朝中期的王华家中,王华母亲岑氏太夫人梦见天上阳光明媚,祥云缭绕,穿着红衣的众多仙子,击鼓吹萧,乐声悠扬。其中有一位神仙怀抱着个婴儿,脚踏祥云,自空中冉冉而下,一直朝着她家门前而来,把婴儿送入岑氏的怀抱。太夫人十分惊奇,从梦中惊醒。原来是自己有了孙子了。他便是著名的心学创始人――王阳明。

王阳明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他曾问老师:“什么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呢?”老师说是读好书登第做状元。王阳明若有所思,回答说:“只有读书做圣贤,也许才算是人生头等大事。”王阳明认为做圣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能够保境安民。他十五岁独自一人在塞外练习兵法,记录地形地貌。后来他果然统领三军,平定**,安定国民,成了圣人。从中可以发现,有志向并付诸实践,便能达到目的。

王阳明会独立思考,非常聪明。有一次,他和祖父竹轩先生与一些老朋友吟诗作赋,他们还没想出,年仅10岁的小阳明却已吟出了一首绝妙诗:

金山一点大如掌,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

大家不禁拍案叫绝。他真是聪明过人。

王阳明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经常一个人独自沉思道理。后来,王阳明因被人诬告,被贬到少数民族当驿丞。住在石洞里,吃野果粗米维生。他天天静坐,殚精竭虑,终于大彻大悟“格物致知”的真谛,奠定了心学理论,撰写了《传习录》,成为为哲学家。后来他又平定**,谥“文成侯”,名扬中外。

王阳明是余姚人的楷模。看了《王阳明》这本书,更使我坚定这样一个思想,要像他一样成为有德之圣人,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当然勤奋更必不可少。

王阳明读后感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精选_

看了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了解了他本人智慧,通过合理的办法,让自己的心灵境界得到提升,开发了人本来具有的智慧潜能。只有做到这点,才能由普通人到超人的超越。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向外追求物质利益,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使得人的精神越来越和自己的心灵分离,使人趋向于“物质化”,在人的心灵深处越孤独、苦闷、烦躁、矛盾。

在建筑企业林立的今天,不乏有许多优秀企业,08年听一位朋友说,在郑州市建委有备案的光是二级建筑公司就有一千多家。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控制核心文化,而员工也必须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磨砺。

王阳明认为良知这种学说,是从百死千难的磨炼中得来的。在现实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怨天尤人,埋怨老天怎么这样对自己,埋怨命运不公平。其实,磨难是一种财富,关键在于你怎么样对待它和采取怎样的行动。

在工程施工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不管是现场组织还是技术难点,我们面对困难,只有不再想到逃避,一点一滴的培养自己耐心和意志,才能使整个身心有质的改变。

二、处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有一些人很有人缘,不论遇。

1到谁,都能打成一片,赢得别人的好感,似乎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工程管理是一个非常需要做到处世圆滑这一点的,面对业主、监理、各种配合单位,往往会有各种问题暴露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做到保证自己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各方情绪,如若不然,事情就会由小事变成大事,甚至不可挽回。

三、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工作态度决定成绩,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

从校园学生到工作岗位,有很多人转变的慢,也有一部分人转变的比较快,这就是一个心态问题,工作后,我们不再是学生,我们要从一个几近无知的学生开始,学习现场的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提升自己。不能好高骛远,不能眼高手低,每个人只有摆正了自己的心态,才会有更大做为。

四、学习。

从学生到独挡一面主要负责人,除了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管是公司制定的岗位职责、安全条例、技术操作规范,还是施工现场如何组织人、材、机进行合理的生产,或者是现场安全的施工行为、各种安全隐患等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掌握,才能完全撑控。

其实王阳明的学问还有很多,他说的好多话都是一针见血,我们也只有多看多学多运用,才能不断进步。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精选_

---去恶是格物。”使我这个门外女子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心学的思想核心,体悟了人生境界的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先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王阳明从小就没有立志走科举仕途的目标,而是立志要成为圣贤之人,这在当时引起了老师的不解,但他矢志不移,通过不断的实践加学习,终成一代圣贤。他从格物致知引伸到认识本体,认识客观的“天理”,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王阳明就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的观念,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人。他能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这一切都因为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实际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具有他们那个时代内容和精神的新型的一种道德哲学体系。这种新型的道德哲学将良知之心上升到哲学本体的高度,简化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心即理’为前提,以‘致良知’为目标,通过‘知行合一’动机论来解决传统儒家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互相脱节的问题,其学说的现实意旨在于实现‘破心中贼’的道德净化目的与政治教化目标。那么,在阳明的心学之中我们就必须把握三个重要的概念,即: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主张‘心即理’,这里的心指的并不是物质性的心,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灵明‘,具体表现为人的认知能力、道德精神和道德本性。也就是说阳明心学中的’心‘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感觉与认知之心;第二是人与物都共同具有的一种怜悯之情;第三是人本然具有的道德良知,是一种判断是非的道德理性。这里引用一段话来更简单的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使本心染恶,那么久需要我们就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方法去达到,去尽可能的还原我们的良知之心。

引王阳明的两句话来认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王阳明的心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时常回想哲人的思想,自己去不断地反思和思考,我们总会有更多的收获,从哲人的智慧之中悟出新的道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王阳明读后感

王阳明是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是明朝时期立德、立言、立功的一代人杰,他的学说使日本在近现代一跃成为东亚强国,这是我对王阳明的最初认知。毕业后,我参加入厂前培训,当听到培训老师盛赞王阳明时,我不禁对这位不寻常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特地到书店去买了一本《王阳明全集》,细细研读起来。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王阳明也有过爱做梦的年纪,他立志要当一名圣贤的人,只是寒窗苦读屡不中第,好不容易官拜兵部武选司主事,又遭贬贵州,但是他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在会稽山下开荒种地,继续研究心学,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每个人幼年时都会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或是当一名科学家,或是当一名警察,或是当一名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回归现实,平凡渐渐清晰。记得一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后开始接触采油工作,心中充满了好奇,时而自信满满的独自顶岗,取样、巡检、测电流样样不落;时而兴致勃勃的夜巡查井,骑着电瓶车在漆黑的井场上飞驰而过;时而思如泉涌,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奋笔疾书撰写通讯报道……当新鲜变为熟悉,热情化作冷淡,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剩下的只有执着和坚守。于是,我执着着自己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依旧是每天上班认真巡井;依旧是等班车时翻开《采油工》扫上两眼;依旧会在电脑前撰写修改通讯报道……我想,正是王阳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感悟,让我能够以愉悦的心境在平静、平凡中体味着充实和快乐。

困知勉行,学者之事。

在贵州龙场的日子里,王阳明的生活极其清苦,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但他仍坚持潜心研究儒学,并在山洞附近办学传经,困知勉行,坚韧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完善了心学体系,对世界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年年初,我有幸参加了厂培训中心为迎接油田公司采油工大赛而举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封闭训练。对于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能够有这样一个快速提升技能的机会非常值得珍惜。记得第一堂理论课,我学得头昏脑胀;第一次实际操作,我累得汗流浃背。那时,我才深刻体会到,要想做一名优秀的采油工并不容易,坚韧的意志、强健的体魄和机敏的思维缺一不可。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不断挑战自己脑力和体力的极限,但最终仍然遗憾落选。幸运的是,不久后,我又有机会参加了厂团委举办的采油工状元擂台赛。面对又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憋足了劲,在集训中攻坚克难,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从初赛一直到复活赛,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闯入了决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想,正是王阳明“困知勉行,学者之事”的感悟,让我能够勇于迎接挑战,敢于突破和超越自我。

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在人生弥留时刻说出:“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纵观他的一生,尽管遭遇过各种挫折和失败,但是阳光的心态让他最终能够取得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亦是如此,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考验。

采油工状元擂台赛后,我又重新回到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由于经历了大赛的成长和历练,队里决定任命我担任采油井长。工作还未满一年就得到队领导的如此信任,说心里话,我在感到激动和荣幸的同时,也不免有些许不安。我知道,担任井长后,自己的工作量将更加繁重,责任也更大了,不但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管理好井组员工、协调处理好井组内的各项事务。尽管担任井长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会有一些难度,但我却充满信心。我想,正是王阳明“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感悟,让我能够时刻以阳光的心态,去积极地应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种艰辛和考验。

研读完《王阳明全集》后,我感悟颇深。书中富有人生哲理的经典语句总是会蓦然间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沁人心脾的阳光雨露渗透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从中汲取了生命的营养和精华,并化作激励我奋勇前行的无穷动力。

王阳明读后感

当时南、赣、汀、漳一带匪患丛生,已经形成燎原之势,大小土匪数十股,主要的有四股。离王阳明驻军的上杭最近一股士匪的头子叫谢志珊。最远的在闽粤交境的地方,土匪的头子叫詹师富。最弱一支土匪的头子叫卢珂,最强一支土匪的头子叫池仲容。

王阳明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好作战方针之后,究竟要先打哪一股呢?大家都认为,毫无疑问,要么打最近的,要么打最弱的,要么打最强的,都有作用,为什么呢?打最近的,顺手;打最弱的,容易取胜;要么打最强的,可以趁着自组新军的势头,把最难啃的骨头先给啃下来,对其他士匪有震慑作用。这样都能够起到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阳明的选择居然是打最远的詹师富这一支。所有人都不解,打最远的,势必劳师远征。打最远的未必能取胜;不像打最弱的,保证可以致胜。再说,打最远的那股土匪就算胜了,也起不到震慑效果。为什么选择打最远的那支呢?王阳明白有他的想法。

为什么呢?就因为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出乎意料。“兵者,诡道也。”因为最近的、最弱的、最强的那几支都有提防,唯独詹师富这一支因为最远,又不是最强,又不是最弱的,最想不到会被出兵剿灭,因此最没有防备。王阳明定下作战方案,第一个就打最远的詹帅富。

王阳明读后感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精选_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终于读完这本书,但是要再拜读原著《传习录》才能进一步理解。总结下,身,心,意,知,行。肉体是身,灵魂是心,感觉是意,思维是知,行动是行。

人心本无善无恶,因为意感受世界,进而知善恶,故而要致良知。知行合一,其实是良知与行合一。所谓善非善,恶也非恶,只是善是道义,恶乃实用。简单说就是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故而没必要学人家清心寡欲;没必要学人贪得无厌;没必要满嘴巴仁义道德;没必要愤世嫉俗;没必要出家去修得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没必要朝堂之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食欲,性欲,私欲乃人之常情。美食人皆爱,美色人皆好,金钱人皆欲。但唯有致良知,知行合一,则一切则豁然开朗,方能随性而为。作者:老蟹,希望能帮助您!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终于读完这本书,但是要再拜读原著《传习录》才能进一步理解。总结下,身,心,意,知,行。肉体是身,灵魂是心,感觉是意,思维是知,行动是行。

人心本无善无恶,因为意感受世界,进而知善恶,故而要致良知。知行合一,其实是良知与行合一。所谓善非善,恶也非恶,只是善是道义,恶乃实用。简单说就是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故而没必要学人家清心寡欲;没必要学人贪得无厌;没必要满嘴巴仁义道德;没必要愤世嫉俗;没必要出家去修得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没必要朝堂之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在明朝中期的王华家中,王华母亲岑氏太夫人梦见天上阳光明媚,祥云缭绕,穿着红衣的众多仙子,击鼓吹萧,乐声悠扬。其中有一位神仙怀抱着个婴儿,脚踏祥云,自空中冉冉而下,一直朝着她家门前而来,把婴儿送入岑氏的怀抱。太夫人十分惊奇,从梦中惊醒。原来是自己有了孙子了。他便是著名的心学创始人――王阳明。

王阳明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他曾问老师:“什么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呢?”老师说是读好书登第做状元。王阳明若有所思,回答说:“只有读书做圣贤,也许才算是人生头等大事。”王阳明认为做圣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能够保境安民。他十五岁独自一人在塞外练习兵法,记录地形地貌。后来他果然统领三军,平定**,安定国民,成了圣人。从中可以发现,有志向并付诸实践,便能达到目的。

王阳明会独立思考,非常聪明。有一次,他和祖父竹轩先生与一些老朋友吟诗作赋,他们还没想出,年仅10岁的小阳明却已吟出了一首绝妙诗:

金山一点大如掌,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

大家不禁拍案叫绝。他真是聪明过人。

王阳明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经常一个人独自沉思道理。后来,王阳明因被人诬告,被贬到少数民族当驿丞。住在石洞里,吃野果粗米维生。他天天静坐,殚精竭虑,终于大彻大悟“格物致知”的真谛,奠定了心学理论,撰写了《传习录》,成为为哲学家。后来他又平定**,谥“文成侯”,名扬中外。

王阳明是余姚人的楷模。看了《王阳明》这本书,更使我坚定这样一个思想,要像他一样成为有德之圣人,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当然勤奋更必不可少。

文档为doc格式。

王阳明传奇读后感

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起伏跌宕的曲折生涯,知行合一的生命智慧。

说起王阳明,可以叙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明史》评价王阳明:“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这是一个完整的时代的呈现,王阳明的一生传奇色彩很是浓烈,在中国历史上,阳明先生是唯一一个文学、武功都开宗立派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与之比肩。在明朝的弘治年间,王阳明的故事可以讲述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宸濠之乱”时候的建功,精谋善略下的夺取,足以让后世仰慕的人感念不已。然而,如此出色的一个人,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如此复杂多智的一个人,让人着实也头疼,如何读懂王阳明呢?如果你也是这么困惑,那么,孟斜阳的《王阳明传》值得一读。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平白无故就得以展现,然而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必然要去除那些无相干的细节,保留的是那些足以呈现这个人最精彩一面的内容,王阳明的一生历经了许多大事,廷杖、下死狱、遭贬谪,被诬陷……几乎每一个文成武将在人生经历的各种大小挫折,王阳明几乎都承受过了。但也正因此而成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今人格的崇高理想就在他身上有了最佳的范本。这样的一个人自然是不可能平常的,无论是正史或者野史都必然是值得后世的人大书特书的。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下,想要多了解一下一些人,那么也许你需要参照一下一些正史之外的资料,所以孟斜阳在写作《王阳明传》的时候采用一个大胆的写作方式,先参阅大量的历史资料,然后以详尽考证的事实为基础,把王阳明的一生用故事的方式来讲述,章回体的方式让故事结构和情节在开展的时候不会单纯阅读的是一本传记,更多的是一个传奇色彩的故事。而在另外一个比较创新的角度是,采用了很多有依据的史料,王阳明在经历过哪些事件的时候就采用了哪些恰当的语言或者引用哪些具体的诗词,反而让诗歌的写作和文章的写就有了一些具体的背景。

讲述王阳明的故事,如果将这么一个精彩而又复杂的人讲述成刻板的故事,那就实在可惜了。所以《王阳明传》在阅读的时候,最吸引我的还是作者在时代场景的描摹上,单纯的王阳明的故事是一个代入感很强的小说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从个人的喜怒哀乐这里来寻求这个人的一生经历。一开始的叛逆少年,对传统道德之下那些鄙夷,然而这么一个少年最后还是走上了仕途,这一段读起来就实在很有意思,不是一个纯粹的批判然后告诉我们一个正统的人应该怎么成长,而是从一个最真实的少年郎来写作。好不容易进入官场了,这么一个人又不适应官场生活,很快变成了一个愤青,什么时候都必须保持自己的激情和愤怒,所以迎来的自然是贬黜。最终的成长,靠的还是机遇,真正的家国和情怀的觉醒是在现实生活里呈现的,心怀家国是因为对百姓的感情。而让他的成就可以最终在历史上留名的,则是因为有自己的真正思考,“格物致知”的良知和追寻,这些才是真正吸引读者的东西。

也许你对阳明先生也很好奇,也许你也知道“心学”但是又不知道入手着手阅读,也许阅读枯燥的历史书籍比较乏味,那么,一本薄薄的小说,一幕精彩的人生,一场惊险的冒险,值得你好好去阅读的,诚如《王阳明传》中借王阳明之后所说,“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心即是理,你就是世界。

王阳明读后感

寒假里,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传奇王阳明》一书。王阳明是家乡余姚的先贤,之前我参观过“王阳明故居”和“余姚名人馆”,看到过许多关于王阳明先生的事迹,这次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感到特别亲切,而且书中情节引人入胜,看得我都入迷了。

书中对王阳明先生各个时期的成长过程、坎坷经历以及最终成为了一代圣贤的描写,让我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王阳明的传奇与勇敢、智慧与高尚。但在整本书中,令我最受启发、印象最深的是他“从小立志做圣贤”那远大的人生目标。

王阳明小时候非常调皮,喜欢恶作剧,有意打闹,又有许多怪想法。有一次,他突发奇想便问起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人生头等大事是什么?”先生回答:“读书才能有功名,头等大事是登第做状元。”他却说:“不对!人生头等大事是做圣贤。”当他在有了这想法之后,他的.一切行动都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多大的挫折,始终没有放弃。后来王守仁真成了圣贤!

通过阅读本书,我认为,我们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又能真正做到如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把知识当作是实践过程,把实践过程还原为知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取得成功获得收获的。

这是我读了《传奇王阳明》之后想到的,现在我懂了,如果要想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必须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并且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这是在1517年,阳明先生奉命到赣州剿匪,来到赣州后,他并没有马上用兵,而是对当地匪民不分、百姓和土匪串通一气、通风报信、包庇隐藏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后,出台的一项具体详细、操作性很强的管理办法。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十家牌法的内容和意义。内容具体是指:每十家为一牌,每户门前置一小牌,查实造册报官备用。规定每户每人执牌挨户查巡情况,随时报官。如有隐藏不报的,十家连坐。通俗的理解,就是每十户人家为一个管理单位,每户门上放置一块小牌子,牌子上如实填写家人的信息(如家庭人口、家人职业、身体情况、户籍田粮等),还要照着这个样子再造一份册子上交,以备检查。每天由各家轮流值班,值班的那家户主对照各家门口的牌子,然后对住户人口进行比对检查,比如某家今夜多了某人,是何姓名,从何处来,来干何事等等。巡视结束后,连同自家的情况,通告各家。如有可疑处,应立即告知官府,如果有意隐瞒情况,事发之后,十家一同治罪。

阳明先生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一人犯错,株连其他人,而是要让大家把心连起来,团结一致抵抗外贼。先生的办法是为了拔除巢贼之根,当地百姓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土匪的伤害,不得不与土匪勾结,十家牌法的施行切断了巢贼的通讯信息,断了巢贼的根。从十家牌法的制定上可以看出阳明先生的军事才能和超人的智慧,这也和他的心学理论息息相关。他认为人人有良知,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隐藏了他人而连累了其他九家几十号人,心里的良知就会非常愧疚,所以不会收留,甚至还会送到官府手中。这其实就是让我们的心明,心明则眼亮,自己心明的时候才能看清是非善恶。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也应该从细处着手,从十家牌法来看,全是细节,全部落在实处,一县之事,如视诸掌。在没有互联网数据的那个年代,要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开篇我们也可以看出,执行起来还是难的,但王阳明先生再次申告,就是要大家再次落实,审查清楚,让所有情况无所遁形,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大的布局还要在细处下功夫。

十家牌法即使在今天,依然是十分受用的,例如分组学习法,几人一组,能心连心,相互牵制和影响,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除熟练掌握工作技能之外,还应该“讲信修睦”,遇事应相互劝解和调和,相互支持、相互砥砺、团结一致。让我们心中的良知迸发,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社会会更加和谐。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谢谢大家的聆听!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通过读《致良知》感悟到,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

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应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远长新。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

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都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此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总结起来必须对“致良知”有一颗至诚之心,事上磨、时时磨、心上学、心上觉。立下必为圣人之志,付出不亚与任何人的精进努力,才可能修出敬天爱人,无我利他之心。

至于阳明汇,我还是会推动的,形式会有所变化,此生传播阳明心学之志不变,但是经过这段时间致良知小组的共修,我发现如果没有同频的学习进度,就算有线下交流的机会,也不会有什么质量,浪费大家的时间,所以我想还是先从共同学习一段时间开始。一期全部有书的明粉我建个致良知学习群,对着书,我为大家做学习计划看板,及互动分享,不明之处我再去请教高人。

其实,这条圣学之路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难于上青天,有时我也有想放弃再分享些文章的念头,不是不愿写,只是想等有一天自己学有所成再来谈,怕造口业。但每每看到自己的行动能激励到一些明粉们,我又鼓起勇气继续前行。其实,我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阳明心学自媒体的中国第一人,用自媒体的方式,让时间来见证“致良知”能否在一个凡夫俗子身上化腐朽为神奇,来验证阳明心学“致良知”是否真的是具有一种伟大而神秘的能量。

王阳明读后感

有印象的第一次见到王阳明这三个字,是在清人唐芸洲的《七剑十三侠》中。这是一本侠义小说,讲述了明正德年间,一帮英雄剑客帮助朝廷平定宁王之乱的故事。这本传奇小说长达一百八十回,我当时只有一本六十回的上集,看的津津有味,多次重读,可说烂熟于心。王阳明三个字在这里更多是以王守仁三个字出现的。他大概在二十多回的时候才出场,一出场就跳水假死了。后来,大二的时候,在上海的一次偶然机会我淘到了中下册,粗粗浏览一下,他已经从上部里的显山露水,到中下的大放异彩了,忠贞不贰、神机妙算的形象很有诸葛的味道。

第二次见到王阳明三个字,是初中二年级,余秋雨一篇名为《乡关何处》的散文让我大为心折的同时,我也开始对他花了三千字描述的人物感兴趣。阳明山的故事就是从这里知道的。就文论文,余秋雨的散文还是写的很好的。

有印象的第三次,就是高中历史书中了,历史书上用一种不无嘲笑的口吻戏谑着他的关于花的故事,而且和一个幡动心动的故事一样喜欢出现在政治试题中,答案毫无疑问是选择唯心主义的那一个。其时,在我看过一本简单的逻辑学教程后,我对这种逻辑混乱的书充满了鄙视。是非对错不是能教出来的,何况给王阳明下结论的这些权威本身就值得怀疑。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但是,这些时候,我依然没有认真的想过王阳明,第四次认真的在王阳明三个字上坐停留,是在一次追寻五四的“青年必读书”案中,在梁启超开出的书目中,《传习录》三个字赫然期间,梁启超说“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这个时候,从一些哲学论著中,我已经大致了解了中国的哲学史、文学史,但就像那些整天将马克思挂在口上的人十有八九都没有看过资本论一样,我也没有阅读过《传习录》,对于王阳明内在的理路思想我感兴趣。在我开始感兴趣如何内圣外王,或者仅仅内圣的时候,我开始阅读《传习录》,日三省身。私心以为,现代对许多儒家经典的哲学性发挥是没有多少必要的,除了以供进身之阶别有所图者,经典,对于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来讲,常读然后常新,以供修身,或者更可能是那些往圣昔贤愿意看到的。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没有那么复杂。

诸公在此,务必要立一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致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

每次读《传习录》到这些地方,都觉得内心惊悚,脊背生凉,如何调理自己的内心,在攻与守,进与退,生与死,舍与欲中平衡,如何让自己明白什么才是清晰的,哪条路是自己的,确实太难,对于这样的犹豫来说,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因此耽搁太久而伫立原地,不知何去何从。这也是大多数爱好智慧,却又无力攀登顶峰者的处境。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时间流动,这前半句,业已明白是镜花水月,天真一场了。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王明阳先生在文中所说的求正道,学会“收放心”,无论事实如何,总要有时间让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即学便须知有得力处。”现在社会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强,但还有许多人以追名逐利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做事时会不择手段,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负、有进取、有善心的人来引领,才能达到和谐、幸福。

在工作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不断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添砖加瓦,有了目标,还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致良知是为自己而学,为修养美德而学。

“故不贵于而过,而归于改过。”在工作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自己的不足,通过问题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后改之,“责善”与人相处,要相互监督,提醒,指出他人错误时,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人的关心爱护。

学习致良知,就是来逐步净化自己,就是擦亮那边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洁净,照亮他人。

《王阳明》读后感

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手段,都有了。下面就该忠实地执行了。执行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人。

不仅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哪个朝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王阳明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他大权在握,可以调各地的部队,却自组新军,绝对不调用原来现成的各部队来打仗。

这时候,有一个和王阳明有共同志向的人才来投奔他,这个人叫做伍文定。伍文定虽然也是一个文人,但从小习武,臂力过人。《明史》评价他,“忠义自许,遇事敢为,不与时俯仰”。就是说伍文定这个人遇事非常敢作敢为,而且不仰人鼻息;虽然身在官场,从不奴颜媚骨。伍文定原来做常州推官的时候,徐达的后代魏国公徐y强占民田,强霸民女,伍文定不畏权势,为民伸张正义。结果徐y后来就勾结大太监刘瑾,诬陷伍文定,把伍文定也下到昭狱。

伍文定和王阳明的经历非常相似,两个人虽然此前不熟,却是同年进士。后来又都是因为刘瑾,被下到过诏狱。伍文定对王阳明是仰慕已久,看他来巡抚南赣选拔人才,便毛遂自荐。王阳明一见,顿时引为知己,认为伍文定是一个不得了的人才。

果不其然,伍文定在南赣平匪患,包括后来平宁王之乱的时候都成为王阳明手下一员干将,被朝廷推为平宁王之乱除王阳明之外的首功第一。

伍文定来投,以及自组新军之后,人才间题、队伍问题也得以彻底解决,可以保障作战策路忠实地执行。万事俱备,只等开战了。

王阳明传奇读后感

暑假的时候,是一年里面难得有大把空闲的时候,买了一叠书,心情也会不自主地愉快起来。在这叠书里,我印象最深还是《传奇王阳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见识了一个更为丰满雄浑的余姚先贤形象。

王阳明的伟大,创立了王学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读书做圣贤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这个高远的志向努力了一辈子,终于有了国人的成就。对后人来说,创造新的学派很难,但立志却是可以做的。而且,立志必须以一生的坚忍不拔来努力实现。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我甚至想到了“万人皆求佛,佛本在我心”佛家禅语。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致良知”学问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并重新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确实有用,也能够应用,而且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各有所得。但是,“致良知”的真谛毕竟经历过许多岁月而覆盖了种种尘埃,使人不能认清其真相。使得墙内开花墙外香,殊为可惜。也就是说,在没有“致良知”的思想影响下,我们仍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也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为的是让自己活得不那么不明不白,不随波逐流。只可惜长期以来我们不认识身边有价值的东西,或放着好的东西不用,却在苦苦追求残次的东西,可谓明珠暗投。假如,今天我们能够明白“致良知”的作用并将其实际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之中,无疑就多了一项强大的心理支撑,保持自尊无畏的心境。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

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则。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王守仁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

王阳明读后感

阿龙来送楞严经,我泡茶,给他倒了一盅剑南春,边吃花生边看大片边瞎聊。他说儒太精英,人民群众哪里做得到每天晚上睡前躺在床上三省吾身呢,做下来太辛苦了,要求简直比、佛教还难。想起他上次来看gz时谈起在西安的生活,“主要是看超女,去年电视里只有《大长今》和超女给我一些安慰”,哈哈一笑。诗人如今只读佛经,书店不入,杂书不读。

近来断断续续读王阳明,守仁先生讲得确实好,字里行间一望而知是亲历之教,非说说而已。就像南怀瑾说楞严是不是伪经,文字上的考据分辨终是外行说个热闹,要按着它去修,才知道所言不虚。然亦觉对人力要求确高,“戒惧之念,无时可息”,便是一处“慎独”,更有几人做得?千年以降,遂只出得几个超贤入圣之人。

近代大潮激荡之下,儒家一脉最后溅起三朵浪花: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据说,梁以笃行胜,熊以思辨胜,马以学问见识胜。最闻名的要算梁与毛公当堂对阵,幽幽道出一句“匹夫不可夺志”。另2人遭际其实毫不逊色,熊在上海见陈毅不禁大放悲声,吾道不传啊。政策就是要把你养起来,等你死了,你的东西自然就绝根了,连改造的力气都省了。苏联领导人来访,不知从哪打听到马的名字,执意要探访,问其每日做什么,答曰“读书而已”。当红卫兵把马一浮的字画书籍尽数毁抢,老人要求留下一方砚台写字用,当场被抽一个耳光,马亦只能感慨“斯文扫地,斯文扫地”。红卫兵当然不知道,中国的第一本资本论,就是挨抽这位老人从德国带回来的。

熊被梁介绍入南京欧阳竞无门下学唯识,却以《新唯识论》刊布于世,梁觉其乱说一气,马却颇多赞赏。后欧阳师病重,熊探问,被弟子拒之门外,怕师傅见他后太过激动。

日军飞机轰炸,梁端坐中庭读书,逃难香港,海上遇浪毫不动容,乃至建国后与毛对辩,这些段子背后是“吾曹不出苍生何”的意思,颇有大使命感。而马则自谦一介书生,难当大任,蔡元培以北大文科学长相邀,回之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遂不行。终生只做隐士,发愿刻书,多刻一本,即是为中国文化多留一颗火种。梁在访谈录《这个世界会好吗》里推崇的罗汝芳、杨简,就是梁马会时,马送他的。

细读泰合、宜山会语,日寇压境,马先生单拈出横渠四句教以赠浙大诸生,真有地动天倾,赖以柱其间的气象——如今欲问“如何立国致用?”则告之曰:“汝且立身行己。”所得非数语可轻率言尽。

整理笔记,一个百年之前,本雅明的天才老师就看出现代人的流行性格不外两种:乐极生厌和玩世不恭,满世界都是背包客冒险家游荡者技术派。各个追求个性,其实一个模子。其理论路径与韦伯分庭抗礼,本雅明卢卡奇等等几个学生急于叛出师门,却没有一个能传衣钵,可见天纵之才果然是天地间不传之秘。近来坊间关于民主之议甚多,千百年来,聚众之群亦只得此最不坏之办法,乱世为人,只敢求一消极自由。其实无甚可谈,不如一边凉快去也。

或如马一浮遍览中西之后所悟:六艺该摄诸学,西学亦统于六艺。实因一切学术皆发于心,六艺实由吾心流出。初看惊其信仰之坚,然渐觉似乎并不如何狂妄。天才之心,注定相通,那是人类中另外的一群。吾辈穷一生之力,不过勉强证得相面功夫:不至于不识天才而已。

而阳明之说入心处,何妨照着去做:循于理,不着一己的意思,以理行事,物来顺应。而那自由主义者或要跳将出来高声质问:谁来判断是否循于理,如何避免不落入独断专行,不自命真理在手而强暴他人?呵呵,学得前辈样子,且回他:汝但去做,做到需分辨处再提这层意思,自有了断。或许终身照此行事,而终身未遇需辨明此一分别的境地。终身受制于此,而遂终身不行此道。若循理解释,先儒之学立身在一“诚”字,不能分辨处反心自问即可;再穷究下去,文化根子上便是相信性善,相信人人皆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置身中国,自由主义固然信得,然意兴阑珊于此,复沾染经济学习气,动辄以“理性经济人”、“自利人”论说处世,怎一俗字了得。民主也罢,自由主义也好,说到底是人群里的学问,人群之中,多是粗糙简易的东西,不过是要保证那最坏最傻的两个人不出什么纰漏,为货币的增值开路。此一感慨,发于左右分野之外。用今天秦晖在凤凰大讲堂里说民主福利国家时所言——从人性上讲,往好了说,左是追求公平,右是追求竞争;往坏了说,左是出于怯懦,右是出于自私。果然透辟。

天忽落雨,那先落的、后落的,俱入天地彀中。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