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人教版语文免费教案设计(优质21篇)

时间:2023-12-28 07:22:48 作者:笔砚

教案是教师为了指导学生学习而制订的一份详细计划,可以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南”。想要了解四年级教案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

年免费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十四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阅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它们高兴的心情。

3、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学习它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你认识它吗?(出示竹子的图片)。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竹子小时候的文章:笋娃娃。

板书课题,认识“笋”字。

二、读文,初识生字词。

1、自由读文,找一找哪些字音你读不准。

2、听老师范读课文,你读不准的字音能读正确吗?

三、识字。

1、自己在课文中找出会认字,并画出生词,再读一读。

2、出示会认字卡片进行认读。

3、给会写字分类(按结构)。

4、小组学习生字。

四、初步了解课文。

1、再读课文,你想提醒大家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不好读?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4、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有哪些词语自己不理解。

5、词语质疑解疑。

五、重点指导写好三个字。

1、出示沙、泥、油。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放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春雨沙沙)。

2、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伴着这沙沙的春雨声,你想到了什么?

二、复习。

1、看看这些词娃娃,你都认识吗?

钻出来泥土草丛冒出来喊着。

数哇数哇哭啦努力娃娃们探出挺直。

2、出示会认字卡片,指名认读。

三、朗读感悟课文。

1、指名说。

2、学习2、3自然段。

3、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男女生分角色再读读前四个自然段。

5、教师引读:呜呜呜,这是谁在哭?快读5、6、7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6、这个笋娃娃出不来?怎么办?谁来帮帮它?

7、它终于出来了,瞧,它多高兴呀,谁能表演一下?

8、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积累。

在这幅春笋图中,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找到相关的句子背一背。

板书设计:

3笋娃娃。

钻冒探。

叫喊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复习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会认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学习会写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指导书写。

1、力:独体字。力量。有力、力气、用力。

加:表数量或程度增加,左右结构。加法、相加。

丛:上下结构。草丛、花丛、丛林。

们:单人旁,人们,你们。

直:直尺、一直。

2、书空练习。

3、小组内互相考考你记住这些生字了没有?

4、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加强指导。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2、通过比较、做游戏等,复习巩固生字词,增加语言积累。

3、通过仿说,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并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激发学生乐说的热情。

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诵和背诵古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比较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

教学难点:

读句说句。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相关的汉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65。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2、通过比较、做游戏等,复习巩固生字词,增加语言积累。

二、教学重点:比较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语文园地,里面有许多游览区,咱们先来到我会连这个游览区,谁连得又快又对,我就把五角星送给谁。

2、开火车读准、,、,、,、。(重点指导读准鼻音和边音)。

3、在字母下面出示汉字,指导连线。

(1)学生自己连一连。

(2)同桌对一对,连得不一致的请教生字表,教师巡视。

(3)连错的同学哪个字连错了,请小朋友帮忙,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

4、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汉字的读音。

(1)师生合作。(出示相关的汉字)。

(2)学生与学生合作。(在同桌或四人小组进行)。

(二)、读读比比。

1、谈话激趣:请你先读一读,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秘密?

2、学生边读边观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比较形近字的差异,练习说完整话。

(1)共同完成了子、十叶音形义的比较,再分别组词。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部分。

(3)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读读、比比、说说,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5、出示这些汉字组成的词,全班齐读。

(三)、我会找。

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每人先找同一个偏旁的字做上记号,再相互检查,找其它字。)。

3、同桌展示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4、读字。把10个红苹果贴在果树上,学生做摘苹果游戏,带读生字。(配读儿歌:秋天到,秋天到,果园里真热闹,苹果红,苹果香,小朋友们摘果忙)。

五、作业布置:回家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六、板书设计:一棵苹果树。

第二课时。

总6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仿说,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并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激发学生乐说的热情。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诵和背诵古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比较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2、出示词语,学生自己练读,四人小组互读,教师巡视。

3、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

(1)指名过桥。(一人读一排词语)。

(2)四人小组接力过桥。(两排词语)。

(3)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的词语)。

(二)、读读说说。

1、谈话激趣:过了独木桥,我们又来到我会读读说说游览区。让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3、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1)问:第一句讲什么?(我家门口)有什么呢?(一棵小树)。

(2)请同学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用横线把有什么画出来。

(3)指导读句子。用声音的轻重、长短读出什么地方有什么。

4、练习说话。

(1)把第一、二句变一变、说一说。

(2)把第三句补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导用准数量词)。

(3)扩展练习。

(三)、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这只公鸡美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读古诗《画鸡》。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5)小组范读,男女生比赛读。

3、背诵古诗。

4、表演朗诵。

挑战题:补充句子。

()有()。

()有(),有(),还有()。

五、作业布置:回家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六、板书设计:()有()。

七、课后反思:

一年级年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教案免费设计模板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知道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导入一:看图导入。

1、出示插图:两只蛋,旁边画有一只小鸟。

看见这些你会想到什么?

2、教师板书课题:两只鸟蛋。

学生齐读课题。识记“蛋”字。(给“蛋”组词。)。

课文讲了两只鸟蛋的什么故事呢?

导入二:组词揭题。

教师板书:蛋。用“蛋”字组词。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小节,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捧连忙。

(1)读第三小节。

(2)用动作表示“捧”。

(3)用“连忙”说一句话。

定、向: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取、凉:练习“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两种短语形式。

4、除了课文,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字?

5、分小组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这些生字的报纸、杂志、商标等,念给小组的成员听。

6、全班交流: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分别粘在小黑板上,并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结合生活实际认字。]。

7、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8、指名分节读课文。

9、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进行练读。

10、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二、再读感悟。

1、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写“我”动作的词语,圈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取、拿、捧、走、送还、听见、抬、投向。

2、说说“我”是怎样做这些动作的?用“——”划出。

教师出示所划短语,请学生选择相应的进行粘贴。

3、理解感悟。

(1)如果鸟蛋拿在你的`手心,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朗读,体会“真好玩”。

(2)如果你是鸟妈妈,看见这情景你的心情如何?理解“焦急不安”。

4、质疑解疑。例如:鸟蛋怎么又是小鸟?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

5、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三、书写指导。

口字旁的字“口”要写小些;走之底的写法仔细指导,是三笔。

四、拓展练习。

1、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3、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语文教案免费指导设计

一、目标:

1、认识“醒、雷、澡、枝”等8个生字。

2、会用“春天跟________说话了,说着说着,_____________”等句式说说春天里还有什么也醒了。

3、在自己喜欢的多形式的朗读中发现柳树的变化,感受到春天的美。

二、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三、教学准备:

音乐《春之歌》。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把课前收集到的柳树画拿出来,让学生互相观赏,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2、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和柳树成为好朋友呢?老师送你们一首小诗,出示课题《柳树醒了》,在黑板上粘贴一棵柳树(不完整的,少柳条柳叶),只要大家能好好地学习课文,跟它成为好朋友,它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感知内容。

2、学习生字。

(1)用柳叶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教读。小组赛读等。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音“醒”。

3、多种形式读,感悟课文。

(1)指名分节读课文,交流: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2)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有感情地读读自己选的那一段。

(3)交流:从什么地方看出柳树醒了?(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学习课文的每一小节)。

4、学习第一节。

(1)“春雷”组齐读,全班同学想像: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呢?

春雷跟柳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指名说,或说说你的同桌是怎样说的?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节。(指导读、跟同桌一起读、同桌互读等)。

(3)小结板书:春雷、说话、柳树、醒了。

5、学习第二节。

(1)“春雨”组读,指导读。

(2)赛读,谁读得好,谁就可以上黑板给柳树画几根柳枝?

(3)同桌互读,各小组展示读。

(4)小结板书:春雨、洗澡、柳枝、软了。

6、学习第三节。

(1)“春风”组齐读,读着读着,你们发现柳树又有什么变化了呢?

(2)谁愿意跟老师来比赛读?指名读,小组赛读。

(3)小结板书:春风、梳头、柳梢、绿了。

7、学习第四节。

(1)“春燕”组读,说说在你们的帮助下,柳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3)小结板书: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8、学习第五节。

醒了的小柳树可高兴了,它在干什么呢?师引读,指名读,评议。全班齐读。

小结板书: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

9、读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柳树的变化。小结,齐读全文。

(四)巩固生字。

1、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忙着跟小柳树交朋友,它的柳叶宝宝可等急了,比一比,谁能跟柳叶小宝宝交上朋友。

2、同桌互相认字,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些字,还有哪些字比较难记,可以请同学教师帮忙。

3、逐个出示生字,让学生带读,读得好的同学奖他一张柳叶(每张柳叶背后各写着一个词语:苏醒、打雷、洗澡、树枝、软和、梳洗、玩耍、柳梢)。

4、请拿到柳叶的同学上台,出示词语,让别的同学挑战读,挑战读对了,就可给板画柳树贴上柳叶。

5、男女赛读生字、词语。

(五)再读课文,练习说话。

1、挑战读。

(1)柳叶小宝宝藏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2)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喜欢的那段多读几遍。挑战读,读得好可以给黑板上的柳树画柳条或柳叶,帮它变得更加。

2、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1)出示:春天跟_______说话了,或春天跟_________,

(2)说着说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得好,可以把相关的内容画在黑板上。

四年级语文免费人教版教案样板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如“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铺路”

2.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甘为人民的公仆的崇高品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

2.把握人物的角色的形象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试换小标题,训练学生从文章中抓出重点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从徐帅教育子女的话中受到自立自强的思想教育。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和观看视频课件,感受徐帅朴实无华,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使少先队员增强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和爱戴之情,继承革命前辈的革命传统和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重点研读《看门老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两个故事,感受徐帅朴实无华,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和体会三个小故事中蕴涵深意的词句,如“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铺路”等。

2.使学生体会到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的崇高品质皆源于时时用“人民的公仆”来勉励自已,甘为人民的公仆是这一切品质形成的内在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座右铭演示导入:

1.师板书:人民的公仆。试问生什么是人民的公仆?明确:同学们,人民的公仆就是能够严于律已,平易近人,心系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3.(演示徐向前元帅头像)他就是我们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元帅,徐向前元帅革命一生,功高盖世,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为此人民也亲切的称他为(生答预设:布衣元帅)。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二)精读第二个故事《看门老人》。

现在就让我们随一位曾在徐帅身边工作过的干部和他的新娘一起去看望徐帅。

2.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1)不但新娘会这么想,我们每个人都会这么想。

(2)可是令新娘没想到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徐帅的住处、衣着、态度几方面去回答,并体会出朴实无华,生活俭朴,平易近人)故事中写新娘用了几个没想到(令学生读读后师引读:新娘怎么也没想到,新娘做梦也没想到,体现引读)。

3.换小标题“比普通人还普通呢!(敬爱的徐帅啊,您的朴实无华,您的生活俭朴,您的平易近人,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您比普通人还普通的布衣情怀,难怪人们会亲切的称您为——布衣元帅,那么通过今天我们的学习,我们也要亲切的称您为-------布衣元帅。)。

(三)学生分角色读第一和第三故事(重点研读故事三)。

2.学生汇报(一心想着国家建设,弃小家,顾大家;对子女严格要求,如“告诫”“审问”“继续追问”“常常”“反复解释”)。

3.换第一个故事的小标题“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

在故事三的教学中教师相机点拨:

(1)引导体会“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有成功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终能在人生这条路上,走出一片灿烂辉煌的成功来!同学们!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的,不是因为别人,学会自立学会自强,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者。徐帅的这句话教育子女,教育身边的人,教育我们)。

(2)“铺路”(文中有:靠着爸爸的名声要房子;搞不正当的活动为个人谋取好处)。

(3)引导体会“审问”分角色读审问对话(教师引导学生读的评价)教师换位与学生延续继续追问(续审)。

三、总结升华。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图享乐,心系国家的元帅,他认为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元帅,他比普通人还普通,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严格要求子女的元帅,他告诫子女“路是自已走出来的!”,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徐向前元帅,(同学们,老师不仅要问,你认为徐帅能做到这些的根源是什么?因为他的心里时刻牢记,他要做“人民的公仆”)敬爱的徐帅啊!“人民的公仆”是您的座右铭,我们现在可以高声的说,您堪称“人民的公仆”

四、课件演示结束。

课件《布衣元帅》。

敬爱的徐帅,您一生金戈铁马,叱咤风云,战功赫赫。然而,您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矜,德高不自居,您心系百姓,朴实无华,“人民的公仆”就是您一生品质的写照。敬爱的徐帅啊,您是一座巍峨的山,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请起立少先队员们!敬爱的徐帅啊!请接受少先队员最真挚的敬礼(音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龄”、“衍”,正确识记“稠、瞻”等生字字形;通过看图想象、联系上下文、比较等方法理解“稠密”、“繁衍”、“瞻仰”等词的意思。

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感受樟树外形特点和可贵之处。通过搜集的资料领会樟树和宋庆龄高尚人格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3、用“无论……总是……”、“只要……就……”等关联词造句,练习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樟树的可贵之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课内课外知识交融,追求开放性;。

读中感悟怡情养心,注重人文性。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出示樟树图片,谈话引入。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树木葱茸,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两棵树上。(幻灯)。

知道这是两棵什么树吗?学生答,(板书:樟树)学生齐读两遍。

出示:这两棵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幻灯)。

3、板书:故居,“故居”什么意思?

4、看图:这白色的屋子就是宋庆龄的故居。

5、看图:这就是宋庆龄。

(1)你了解宋庆龄么?师生交流。

(2)揭示资料(幻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秀教案设计。

(3)师小结:宋庆龄是20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的一生是革命的医生、爱国的一生。她坚贞不屈、一身正气,她勇敢顽强、英勇奋斗,她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她以她的人格魅力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热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宋庆龄有关。(完成课题板书:的)。

齐读课题。

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7、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什么样子?作者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和宋庆龄有何关系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二、初读感知。

1、检查词语。

出示词语:分行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随机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3、理清脉络。

(1)读了课文,同学们知道课文哪几小节具体写了樟树?

(2)第6小节主要写了什么?随机理解“瞻仰”

(3)第1-3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呢?

三、精读感悟。

1、学习1-3小节。

(1)指名读第2小节:说说有什么想法?

a、周总理为什么要她离开上海的故居呢?(提示:这偌大的一间房子,为什么周总理说它小呢?)。

因为这个房子是用来——出示资料(幻灯)。

b、原来这所房子既是宋庆龄生活的地方,又是她夜以继日工作的地方,这所房子的一切都已在宋庆龄内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怪不得她说——(引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同学们,舍不得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想想你掉了你的心爱之物,离开你的亲人,谁来读?(指名读)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是源于对它们的——喜爱。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一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设计免费手输版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炉“、“银”、“流”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炉“、“银”、“流”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

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挂图、课件、录音机。

学生:预习课文、读《静夜思》(李白)、搜集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复习李白《静夜思》和《赠汪伦》。(课件《静夜思》和《赠汪伦》)。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李白作诗时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庐山风景片,解说其秀丽的风光)。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过渡语: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3、出示生字卡(庐、瀑、炉、疑、银、烟、流)谁会拼?(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同桌互读互查)。

4、让学生观察范字(银、烟、流),交流识字写字的经验。

5、有重点地指导识记(“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板书生字)。

6、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7、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课件《望庐山瀑布》)。

8、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课件注释)。

9、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师巡回指导。

10、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中想像: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师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5、感情朗读:(课件《望庐山瀑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古诗。通过听录音读、跟读、范读、赛读、评读、自由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熟读成诵,情境背诗。

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小组背,表演背,齐背(配音古筝,师引述望庐山瀑布)。

五、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李白写的古诗,读或背给同桌听。

课件:早发白帝城。

六、小结。

是的,庐山瀑布以其雄伟壮观吸引了我们,下面我们再来欣赏那磅礴的气势。

七、布置作业。

1、抄生字“银、烟、流”每个写一行。

2、背诵、默写《望庐山瀑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古井》教案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做到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受到启迪,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独立自主识字,提高学生多种形式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品读文本,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学习懂得古井为人们作出了贡献而不要报酬,从而体会乡亲们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并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课文中描写古井和乡亲们高尚品格的部分。

教学难点。

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策略与方法:

读中感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记下来。

课前准备:钢琴曲《秋日私语》。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太阳奉献给我们温暖,大树奉献给我们清凉。

小草奉献给我们绿色……自然界的万物呀无时无刻在奉献着自己。我们村东头的那口古井又奉献给我们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古井》。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清文章顺序。

2.交流初读感受。

课文按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的人每天都到古井取水——乡亲们帮助老人挑水——古井给人的启示来叙述的。

三、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

1.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轮读,纠正字音,注意“哺”“酬”“络绎”的读音。

2.在小组内合作记忆字形。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采用比较形近字的方式加强记忆,注意“暮”与“幕”“治”与“冶”的区别。

3.多种形式理解词语。

(1)借助词典理解:哺育、熹徽、络绎不绝、六旬、报酬、陶冶。

(2)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叮叮当当、湿漉漉、单薄。

4.指导书写。

把字写漂亮、写规范。

四、熟读课文。

检查读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听者可习惯性的评价,纠正错误。

把文章读准确,读通顺,并读出感情。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幻灯片出示古井图导入: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那口布满苔藓,历经风霜的古井,这就是让离开故乡多年的作家魂牵梦绕的古井。以至于20多年过去了,这位作家还经常这样深情回忆(幻灯片打出作家写的一段话)。

(设计意图:为后面的教学做一铺垫)。

师:古井具有如此魅力,你们想知道原因吗(想)那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6名学生分读课文。

提出上节课梳理出的问题:为什么写古井?

三,细读课文,把握重点。

默读课文,找出与问题有关的段落或句子。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勾出哪些是具体描写提供泉水的句子或段落,哪些是具体描写陶冶品格的句子或段落。

小组交流,汇报。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设计意图:解决文章的重难点)。

1.汇报勾画的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所汇报的内容.随学生汇报的次序引导理解以下句段:。

(1)“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他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他的儿女。”

a、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b、讨论:古井同母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因为母亲是慈爱的,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可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古井同母亲一样,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甜美,清凉的泉水,养育村民毫无所求,所以说古井像母亲一样。)。

c、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读出母亲对儿女的爱)。

(2)"每天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的从我家门前走过,桶儿丁丁当当,扁担吱悠吱悠,像一只只快乐的乡间小曲。门前的路总是湿漉漉的,总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

a、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出:到古井这里取水的人很多。主要是从以下四方面看出来的。

从时间上看: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

从人数上看:取水的人“络绎不绝”(理解“络绎不绝”)。

从声音上看: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引导学生理解乡亲们伴着欢快的乡间小曲来取水的心情,指导朗读)。

从路面上看:总是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引导学生理解“春雨”的特点)。

b、这么多人到这里取水可能有什么用处呀(做饭,洗衣服,浇田,洗澡……)。

可见古井在乡亲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泛读这段话,生闭目想象画面.学生说说在老师的泛读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相继出示课本插图投影。

d、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自由读,展示读,齐读)。

(3)学生汇报陶冶品格的段落(课文的3,4,5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体会乡亲们淳朴,真挚的感情。

指导朗读乡亲们说的话,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a.(引导学生说出:无私奉献,感恩的心)。

b.拓展练习:。

当老人拿出钱给乡亲们的时候,乡亲们会怎么说呢?年轻人会说……假如你是帮老人取水的少先队员,当老人拿出礼物送到你手里时,你会对老人说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学习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c.再读读乡亲们说的话,读出乡亲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就是文中说的“多好的古井啊,……”(出示最后一段,引读)。

e.这段话对全文起了什么作用(总结)概括写出了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

f.讨论:作者是重点写了提供泉水还是陶冶品格(学生讨论,辩论)。

五、教师总结: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作者把陶冶品格作为了写作重点,特别是重点写了那些同古井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乡亲们,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借古井赞扬了具有高尚品格的乡亲们。作者之所以写这口古井,就是因为它不只是一口能提供泉水的井,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精神,那就是——(生答:“无私奉献精神。”)正是它的奉献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乡亲,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让我们再次带着对古井的崇敬赞美之情再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两段。

六、深情激励。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课文理解得非常深刻。我相信,那口古老的井体,那涓涓流淌的井水,定能与你们这纯洁晶莹的心灵融为一体,从你们的心泉里,一定会滚涌出不似古井而胜似古井的股股清泉!(出示古井图)。

下面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表达对古井的喜爱赞美之情,好吗?

七、拓展延伸:。

1.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象古井一样无私奉献,不计报酬的人,你发现了吗说说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

2.画一画: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古井取水图”。

(以上练习任选一项)。

八、板书设计:。

古井哺育乡亲们无私奉献。

陶冶乡亲们帮助老人别无所求。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长城》教案设计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讲授法、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挂图。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课文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四、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板书设计:

2长城。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人教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生命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改变粗枝大叶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抓住主题词关键词,深入细致地研究课文。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二.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

学生交流后,教师可补充:

三.(一)整体感悟。

2.请学生放声自由读课文或模仿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读课文过程中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二)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问题:

[教师小结]。

主题词分别是a、生之欲望。b、生命力。c、生命。

三点思考主题词分别是a、意义。b、价值。c、奋斗。

(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三)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大屏幕投影问题:

(引导回答时,有两个切入点(1)为什么能“茁壮成长”?(2)为什么死了?)。

2.作者开头写小飞蛾的例子,强调其“小”,什么目的?

(任何再小的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3.如何理解“从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四。比较阅读。

思考问题:两篇《生命生命》,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乘法估算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难点:准确地找到被乘数和乘数.。

教具和学具。

教具:准备3张图画,每张上有一个同学正在给4棵树浇水.。

学具:3个圆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列式计算。

3个4相加是多少?(4×3=12)。

5个2相加是多少?(2×5=10)。

2.看图列式计算。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再列式解答.。

(每瓶有4朵花,3瓶一共有几朵花?3个4是多少?4×3=12(朵))。

(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

1.出示例9。

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指名学生读题.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呢?

这道题求的是什么?(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树)。

列式是:4×3=12(棵)。

口答:一共浇了12棵.。

从图上验证一下3个人一共浇了12棵.。

2.出示例10。

小明买了3个扣子,每个5分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1)先由学生读题,指名读,每人自己读.。

(2)指导学生操作.。

求的是什么?(3个扣子多少钱)。

求3个5是多少用什么法?谁当被乘数?谁当乘数?(求3个5是多少,用乘法.5是相同加数,当被乘数,3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当乘数)。

教师列式;5×3=15(分)。

口答:一共用了1角5分.。

提问学生:15分也就是几角几分,因此,可以口答为:一共用了1角5分.引导学生比较:

提问:

(1)这两道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乘法?(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几的和,所以都用乘法解答)。

(2)这两道题已知条件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不同?

(例9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而例10的两个已知条件的叙述顺序与例9相反,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的个数,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

(三)巩固反馈。

1.尝试性练习。

下面两道题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试一试画一个示意图,进行小组讨论.。

(1)小明做数学题,每行有5道,做了2行,一共做了多少道?

(2)小明做数学题,做了2行,每行有5道,一共做了多少道?

讨论结果,两道题都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只不过在叙述时两个条件先后位置不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都是求2个5是多少,列式是5×2=10(道).。

2.基本练习。

课本“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指名学生说出表格图的意思,怎样想,再全体列式解答.。

3.发展性练习。

“做一做”的第3题.。

小红买了4米带子,每米2角钱,一共用了几角钱?

指名学生解释一下书中的图什么意思,求一共用了几角钱,也就是求什么.。

由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2”当被乘数,“4”当乘数.。

这道题除了用乘法解答:2×4=8(角).。

你还能想出另一种算法吗?

(2+2+2+2=8(角))。

4.课后作业:练习十第1题和第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四年级语文《观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的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的,是立体的,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己觉得美的句子,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三维目标实现的最终途径还是读,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快速读,边读边想象等,并把自己读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讨论,遵循课标的这些精神、理念,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入情入景地读,动心动情地读。

三、教学重难点:

课文3、4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设计意图:古诗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知道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

4.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重点强调“卧”字的第六笔是“竖折”。

5.朗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设计意图: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三、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

四、默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个标记。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读中生疑,并最终达到在读中释疑。)。

五、变换身份,释疑解惑。

2.学生结合资料,认真研读,充分交流。

(设计意图:变换身份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种乐趣和新奇,同时也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是主动的,充满了探究,利用资料来解决课文当中的问题,也会让学生感觉到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

3.同学们,你们真是一个个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来,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帮助啊!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播放潮来时的录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播放潮来时的录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人教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生命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一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文章结尾直抒胸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命的渴望,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课文,目的是继续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来体会“读书要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生活经验来仔细思考含义较深刻句子的意思”的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四年级学生对生命这个沉重话题的理性思考可能很少或者比较肤浅,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的问题并且真正有所收获,不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调动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和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充分阅读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策略:

重组教材,创设情境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思、议的教学实践中感悟文本,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能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

教学媒体:

多媒体。

一、了解生命,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1、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2、出示坐在轮椅上的杏林子照片并介绍:她患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并且在轮椅上坐了整整五十年。她在回忆中写道:(出示资料)十二岁那年,我得了一场大病,「类风湿关节炎」,不用别人告诉我,我也能从医生和父母脸上看出来,我永远不会好了!我的希望一点点幻灭,我的心一点点死去。我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我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我就不要活了。

(1)问:从这段日记中,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杏林子?

(2)出示杏林子面带微笑的照片。师:看着这张照片,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杏林子?

(3)后来她用这样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过渡:为什么同一个人,前后会有那么大的转变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是哪几件小事给杏林子带来生命的思考?(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

设计意图杏林子的两张照片和两段文字让学生初步感知杏林子艰辛的生命历程,鲜明的对比,引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为学习下文,突破重难点作好铺垫。

二、感悟生命,触动生命的脉搏。

出示: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没想到的?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一)感悟飞蛾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1、引导理解:第一个没想到的是飞蛾的生命竟然如此的脆弱——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第二个没想到的是——它的生命力又是非常顽强!第三个没有想到杏林子竟然——忍不住放了它。

2、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抓住重点词,理解飞蛾的强烈的求生欲望。

(2)指导朗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4)再读句子。

(二)感悟瓜苗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出示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感受香瓜子的顽强生命力。

2、情景对话,引导学生再次感受香瓜子热爱生命,要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坚定信念。

3、指导朗读。

4、(出示香瓜子图片)问:这个时候,又引发杏林子对生命的什么思考呢?用上句式。

即使……也……。

(三)感悟心跳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1、快速默读:“倾听心跳”这一件事,想想: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震惊?

2、出示句子反复引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问: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怎样的行为是在糟蹋生命?能举例说说吗?

4、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5、小结。

杏林子对自己的生命格外的珍惜,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世界的一切生命充满爱心。所以在短暂的生命中,她就是凭着这样的一颗爱心和一双残缺的手(出示杏林子“手”的照片和杏林子的著作)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她把生命的一点一滴都尽现在她的书中,读她的书,让人振奋,让人赞叹。齐读杏林子的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在读中揣摩、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思维,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因此,以这一材料为载体,以“读-品、读-思、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并拟定了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框架,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和表达生命的意蕴,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读书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1、生命是什么呢?在杏林子眼中,生命就是飞蛾鼓动的双翅,生命就是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在老师的眼中(出示图片)生命就是画眉那美妙的歌声,生命就是孩子们如花的笑脸,生命就是树木嫩绿的枝条;在你的眼睛中,生命又是什么呢?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小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

2、学生写。

3、全班交流。

4、带着对生命的感悟背诵优美的段落。

5、小结。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凸现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设置了练笔环节,使学习内容得到合理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抽象的意识情感走向这真真切切的生命经历。

四、作业。

1、推荐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老人与海》。

乐曲《命运》《二泉映月》。

2、搜集热爱生命的故事。

3、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教学应该在学生的“需要起点”上开始,但又不能停留在“需要起点”上,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把握了语文生活化的精髓,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人教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生命

执教者:黑龙江张安龙。

整理者:溪流庄华涛。

上课时间:2010年10月19日14:00—14:40(第二会场下午第一节)。

【课前交流】。

师:特别指出:人人的胸前都别了一块牌子,老师可以直接叫出你们的名字。老师胸前没有牌子,谁能直接叫出老师的名字?请你叫。

生:查安龙老师。

师:大点声,叫对了。

生:张安龙老师。

师: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指):那个上面有呢。

师:噢,屏幕上打着哪!多么认真观察的孩子啊!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发现。鼓励她!

生:(鼓掌)。

师:她看得认真,老师看看谁听得认真。刚才谁听清了主持人老师是怎么介绍我的名字的?请你。

生:主持人说的是:张龙安老师。

师:你听得真仔细!同学们再鼓励他!

生:(鼓掌)。

师:那你能帮助老师再向下面的观众老师说一下我叫什么名字吗?

生:老师叫作张安龙。

师:好,请坐下。我是来自黑龙江的张安龙,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那你们怎么称呼我?

生:张安龙。

师:哎,打个招呼!

生:张安龙老师好!

生:非常简单。

师:我出个难一点的。还敢试试吗?

生:敢。

生:敢。

师:要是不敢,现在退出还来得及。敢不敢?

生:敢。

师:真敢。注意听啦!前两句。

师:天空说:生命是飘动的白云;海洋说:生命是起伏的波浪。谁记下来啦?

生:天空说:生命是飘拂的白云;海洋说:生命是起伏的波浪。

生:陈齐超。

师:好,请坐,老师认识你了。谁还能比他说得更准?他刚才有一点点小错误,谁听出来了?谁能比他说得更准?他说是飘拂的白云,谁听出来了?老师说的是什么?来,请你再说一次。

生:天空说:生命是飘动的白云;海洋说:生命是起伏的波浪。

师:真好!你是第一个把它说对的。好,同学们也像徐妙同学一样,自己小声说一说,自己说自己的。

生:(自由说这两句。)。

生:记下来了吗?真有一双灵敏的小耳朵。我再说后两句啦!要注意听啊!大树说:生命是生长的枝条;小鸟说:生命是飞翔的翅膀。谁记下来啦!抢到机会就说啊!

生:大树说:生命是生长的枝条;小鸟说:生命是飞翔的翅膀。

师:一字不差,真厉害。谁还敢说啊?

生:大树说:生命是(有点迟疑)生长的枝条;小鸟说:(慢了)生命是飞翔的翅膀。

师:能说的同学,自己小声说说。

生:(自由说说。)。

师:我提高点要求,谁能从头说到这儿。咱们男孩子非常勇敢,女孩子也不甘示弱!来,请你说。

生:天空说:生命是飘动的白云;海洋说:生命是起伏的波浪。大树说:生命是生长的枝条;小鸟说:生命是飞翔的翅膀。

生齐:能!

师:那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奖励你给大家起个头。

生起头:天空说:生命是飘动的白云。

师:开始吧!

生齐:天空说:生命是飘动的白云;海洋说:生命是起伏的波浪;大树说:生命是生长的枝条。小鸟说:生命是飞翔的翅膀。

师:我想说:生命是乐章,是一段蕴育生命的乐章。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段蕴育生命的生命乐章。上课。

【上课时间】。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师范写)谁想来读一读。你读——。

生:生命生命。

师:你注意了中间的停顿。你读(另指)——。

生:生命生命。

师:你好像在思考。请你读——。

生:生命生命。

师:你似乎在感叹。同学们,读着这样的题目,你的脑海里会有什么疑问吗?你问。

生:生命是什么?

师:好问题,你在思考。还有什么问题?

生: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什么多次提到了生命?

师:看看课文有几个生命?

生:两个。

生:想。

师:很多同学都已经投入了,那就最快地读一读课文,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对课文的感受。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

师:读了一遍课文,有感受想说吗?谁有话说?请你来。

生: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我觉得生命是宝贵的,不应该浪费它。

师:你看,你和作者有共鸣了,知道生命是宝贵的。和他有共同感受的请举手。你看,这么多同学和他一样有感受,那就和他一样表达一下,分享你们的感受。请你说说。

生:生命生命是一只飞蛾。

师:你在看飞蛾这一段。感觉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啊?(等了一会儿)心里有,嘴上无。你来说!

另一生:第一段讲的就是飞蛾有一种求生……呃,生命的愿望。

师:哦,你读到了一只有强烈求生愿望的飞蛾。看,他关注了飞蛾的生命。课文才读了一遍,很多同学有了感受,有了思考,不过,有些感受是在一次一次读书的过程中越来越真切,越来越深刻的。你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还会让你的感受更丰富。所以,我们还得继续读书。我们也一定也急着去了解课文内容了。所以,我们还得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生字新词上。请同学们一边大声地读课文,一边划出那些生字新词。然后自己想办法把它们读准了,读懂了,把每句话读通顺。放声读。

生(默读)。

师:同学们划出生字新词来了吗?

生:划出来了。

师:老师也看到了很多同学都划出了生字新词,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字词的学习情况。请大家看屏幕。这组词有些字音不好读,请这一竖行前三个同学每人读一个,大家认真听啊!如果他对了,我们就跟他读一次。

生读:动弹(弹二声)。

师:你读的是这个词的本音,在这个词语里面应该读什么?

生读:动弹(弹轻声)。

生读词。

师:读一下句子。

生:只要我的手指。

师:你看轻声读得多标准。好,请你接着读。

生:即使。

师:即是二声,读得真准!

生:短暂。

师:暂是平舌音,读得很清晰。这几个词,每个词都出现了课文当中的生字。

还能读懂吗?请这一竖行每个同学读一个。

生:骚扰。

生:震憾。

生:糟蹋。

师:读得真标准,可不是轻声了。第四声,读得响亮一点。请你当小老师,再领大家读一次。

生:糟蹋。

生:骚扰的意思就是扰乱。文中就是作者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就是扰乱作者写稿。

生:“扰”还可以组词为打扰。

师:直接说打扰。你看,抓住关键字组词,我们就能理解这个字的意思。那么在课文中,作者用骚扰要表达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里的句子。自由读读。

生:(自由读。)。

师:课文里是表达什么意思?你来说——。

生:……。

师:你想说,好,你说吧。

生:我认为课文里的骚扰是那只飞蛾不停地在作者的头上飞来飞去,打扰作者来写稿。

师:如果你是作者,在写作业呢。有这样的飞蛾,在你头上飞来飞去,你会怎么样?

生:把它捏死。

师:噢,你看,已经烦到想把它捏死。想结束它的生命了。你是从哪儿感受到骚扰表达的意思的呢?大家看看上文。来,请你说。

生:我从飞来飞去这个词语上面。

师:一个飞来飞去,让她感受到了骚扰表达的意思。还有吗?飞来飞去,你说——。

生:不停的。

师:不停的飞来飞去。而且作者当时正在写稿。也请你读一读这一句,读出骚扰所表达的意思。

生:(读)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生:捉住。

师:捉住你感受到什么了?

生:捉住感受到了作者已经很烦这一只飞蛾在她头顶上飞了。

生:(齐读)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角的度量四年级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和“练一练”,练习二十二第5~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1的角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练习二十二第5题。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直接比较角的大小。

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第一个角稍大一些。再用红色木条做一个角,使它与画的第二个角相等。

先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一个角比较。

提问:哪个角大?是怎样比出来的?你能具体说出大多少吗?(不能)。

再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二个角比较。

提问: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你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都是多大的角吗?(不能)。

如果我能说出红木条的角有多大,你能说出第二个角有多大了吗?

4.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能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出示量角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投影出一个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想一想,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用一根线穿过量角器的中心,拉出1度的角让学生看)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

领学生读“1’。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用线拉出角再观察)。

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拉出10度的角,并板书:10。)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拉出60度的角,并板书:60。)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拉出90度的角,并板书:90)。

(3)现在来观察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在线一端打结,与中心重合。用线拉00)拉出10、30、90、120、180,分别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指名演示)。

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指名演示)。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指名演示)180呢?

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

哪位同学来找内圈的80?(指名演示)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

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刻度线。(老师巡视)。

三、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哪两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投影一个40的角)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边说边演示重合的方法)。

指出:在量角时要特别注意,弄清看哪一圈的刻度。这里是用右边起内圈的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的',要按逆时针方向找出另一条边对着多少度。这条边对着40,这个角就是40,可以这样写。(板书:40)。

4.练习。

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量一量“练一练”中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写在角的下面。量的时候,把量角器按照图上表示的量角器的位置放。(老师巡视指导)。

提问:量出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5.提问:请你看一看,第112页例1下面有两个角,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它们大小是不是一样?

现在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提问:左边的角多少度?(板书:30)右边的角呢?(板书:30)。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指出: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追问: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用木条角再演示,说明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6.比较上课开始时出现的两个角的大小。

现在我们来量出上课开始时,黑板上的两个角的度数。(师生一起量,写出度数)。

你现在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有多大了吗?第一个角比第二个角大多少度?

四、课堂小结。

说明:用量角器量角时,还要注意应该看哪一圈的度数。

五、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量出练习二十二第6题里三个角的度数,并把它写在自己的课本上。

2.练习二十二第7题。

四年级语文《白鹅》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白鹅》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啊!"来统领全文,接着围绕"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来写.整篇文章的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学生比较容易读懂.作者用词生动,传神,而且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是供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范文.

根据教材的编排,本组训练重难点是"通过同题阅读,从中体会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们紧紧围绕本组训练重点项目,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目标上,注意简化头绪,集中目标。

我们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好词佳句.具体到每一课时,教学重点也较集中.第一课时:1,单元导读,梳理要点;2,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第二课时: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2,细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3,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好词佳句;最后我们还设计了"用几句话写出你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这一练习,强化目标意识.

二,在教学结构上,注意以"读"为本,以"悟"为核心。

第二课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为本,以"悟"为核心,设计了"自主阅读—畅谈所知—质疑问难—互动解决—拓展写话"的教学思路.

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畅谈所知,如:你读了课文,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有关句子,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感情朗读,加深体会;接着教师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同学们读懂的内容可真不少,说明我们读书非常认真,那么,你们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就提出了吧,让我们共同解决.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再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使读书,感悟,再读书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三,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把以读为本,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语言文字训练及朗读训练中,让学生读,思,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词语训练中,用解释,比较,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导读,有小声读,齐读,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并注意启发学生读的欲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3.启发学生哪些地方读懂了你是怎样读懂的哪些地方读不懂了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树立学习信心,总结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反思:。

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人们往往记住了这篇文章写的意思,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学.这是阅读的规律,但我们的语文课则不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得意",更要让学生"得言".学生的语言如何习得,运用课文的语言来表达是条捷径,故我在堂课上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潜移默化中习得这种语言.

1,重视感情朗读.感情朗读,能使得书面语言不仅能形成立体形象,而且能转化为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使文章的内在情趣和学生的自身情趣相得益彰.课堂上我努力用多种形式的读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个人读,齐读,男女生分别读等,这样通过多读去感悟作者用词的生动和抓住特点表达的方法.最后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情感升华,感悟作者语言的魅力.

2,重视咬文嚼字.紧扣单元训练重点,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句子仔细推敲,品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如: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同样是写鹅的叫声却用了不同的词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我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和准确性;在第四自然段中,我抓住"大模大样","净角"两个词;在理解"大模大样"这个词时,我改变学习方式,变静止的学习为动态的表演,一来可以了解学生对词语把握的情况;二来在多种感官及师生合作参与的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对于"净角"这个词,我让学生解释,并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词语要查字典解决,然后出示京剧里的净角图,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当讲到鹅的吃相"三眼一板"的时候,我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三眼一板"这个词.咬文嚼字是品味课文内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咬文嚼字,反复品读,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事实上,阅读教学应该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要用好这个资源,创设由内化——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彰显生命,巧设平台创造语言。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课文的特点,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链接生活实际说话的平台.如,在体会鹅的叫声的高傲时,我抓住"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假如鹅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的绘声绘色地说:"你是谁敢到我这儿来";有的昂首挺胸,*着腰说:"你这只野狗,别跑来跑去的,真烦人!";有的高傲地说:"你是什么人,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还有的摆出一副老爷架子说:"走开,走开,别吵着本老爷睡午觉."……在这个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学生智慧的火花在不断地碰撞,擦出更耀眼的光芒.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去理解.比如:说到作者拿鸭的步态跟鹅的步态作对比,写出鹅的高傲时,我立刻趁热打铁问道:"有同学看见过鸭是怎样走路的吗"因为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村的孩子,对于鸭子一点也不陌生,所以说起来头头是道,把鸭子走路时又急又快,甚至扭着屁股走也说出来了.这样把鸭又急又快的步态与鹅大模大样的步态一对比,更显出鹅的高傲,学生学起来就觉得灵活,觉得透彻了.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可提供丰富的图象及声音信息,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精心设计了鹅"三眼一板"的吃法的动画,让学生形象地感知鹅吃相的呆板.正由于鹅严格地遵守它"三眼一板"的吃法,所以就出现了附近的狗趁机偷吃的情景.我也专门设计了"狗偷吃"的动画,透过动画,学生看到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委琐相,而鹅则"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吃饭",发现狗把饭偷吃光了,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等,彰显鹅的老爷派头.学生从生动形象的动画当中已经洞悉一切,再不需要老师繁复的讲解了.

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方面,老师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在品词品句方面还欠扎实,有待改进.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教案设计【】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德育目标:通过学文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图片录像、教师的导语,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分段朗读,引读、看画面配音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想想分号的用法(长句子中有三个并列的分句,每个分句中已经用了逗号,并列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这样,要以把一个个意思分得很清楚。)。

语文四年级下人教教案

教材分析:

《春雨的色彩》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群小鸟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故事。春雨本无色,但课文用童趣的语言,创设一个充满童话情趣的故事,让孩子们感知春雨把大地染成了五颜六色。设计思路:

低年级孩子充满想象力,为了让孩子把生活中常见的春雨,描绘出五彩缤纷,我充分利用孩子富于想象,善于表演的特点,借教材来拓展孩子的想象力,把课堂变成舞台,让孩子在充满情趣的世界中尽情朗读感悟,模仿课文的的语言,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真正践行了新课标提出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培养提升语文素养是教学语文的任务。”我根据本班孩子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有一定的识字经验,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认识“线、论、趣、题、底、颜、淋、洒、滴、油、欢”11个生字,读准字音,并能运用自己的识字技巧掌握这些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会正确规范地书写“绿”字。

2、过程与方法:

在看、读、表演读中感悟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体会春天是五彩缤纷的。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在分角色表演中感受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在春雨中充满情趣的争论,体会它们对春雨的热爱,向往在春雨中尽情地玩耍,激发孩子有探究春雨的颜色的愿望,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采用个性化的朗读,读出小鸟们争论时的不同语气。

难点:理解春雨本无色,只起到滋润万物的作用,但我们要像小鸟们一样充满想象力,让生活充满情趣。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的田字格;小鸟的图片。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实现与文本对话。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春景吧!(出示多媒体课件)谁能用刚刚学过的四字词语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春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百花齐放、、、、、)。

春天真美啊,五彩缤纷,万紫千红,你知道是什么让春天变成五颜六色的吗?(春雨)。

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你见过春雨吗?说说你见到的春雨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也可以这样描写春雨(出示幻灯片),(点名读)。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出示“线”生字卡。(其中“线”这个字,是本课要会认的字。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种植物叫青麻皮,古代的人们把它的皮夹刮后分裂成很细很细的麻丝,就形成了最早的线,所以这个字的偏旁是“绞丝旁“右半部就是不断刮夹,分割的动作,线字就是这样造出来的,后来就演变成我们现在的“线”字。)。

2、你见过那些线?(出示多媒体课件)线多细啊,春天的雨就像线那么细,那它下在地上一定很轻很柔。谁读出这细细的春雨?(个人读,齐读)。

二、分层次朗读课文,完成整体感知:

1、请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遍,把课文读通顺,如果遇到不会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来帮忙。读第二遍,请思考:有哪几个小动物在争论?它们争论的有趣的问题是什么?快快进入课文吧!

2、(出示多媒体课件)填空:、和正在争论着一个有趣的问题:?

3、齐读这段话,这是我们文章的第二段,也是这篇文章主要讲的一件事。这段话中,有许多字是我们要认识的字。出示生字“论”、“趣”“题”、“底”、“颜”(点名读,大家跟读一次),孩子们有许多识字法宝,请把你们识字法宝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师梳理识字方法。(出示多媒体课件)。

4、你们看,三只小鸟争论得多起劲啊。(出示多媒体课件)我们快快请出这三位小客人吧!请热情地和它们一一打个招呼吧。(出示小燕子,麻雀和小黄莺的图片,师张贴在黑板上。)。

三、学习3—5自然段,读中感悟。

1、我们先听听小燕子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多媒体课件),谁愿意扮演小燕子来读一读。(生回答,老师贴出绿色的纸。)。

我们还可以这样读,我们可以只读小燕子说的话。哪只小燕子再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更明白一些。(出示多媒体课件:只出示小燕子说的话。)这只小燕子把自己的理由说得多明白啊。可是小麻雀却不同意它的看法。你们听,小麻雀说话了。

(出示多媒体课件)谁来读一读。说一说小麻雀认为春雨是什么色彩的?(生回答,老师贴出表示红色的纸)。

(出示多媒体课件:填空读,请补充出小麻雀的语气来读。)。

麻雀()地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点名来读,可以填“着急地”的“大声地”)。

3、小黄莺听了,也加入了争论的行列,你听(出示多媒体课件)“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想象小黄莺争论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的呢?动作会是怎样的?比一比哪只小黄莺争论得最起劲(请个别孩子表演来读,指导孩子把表情和动作带上)(老师相机贴出黄色的颜色。)。

4、你们有没有发现,小鸟们在说春雨下到植物上面时,用上了不同的词,如“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用上了“淋”(把淋贴在黑板上)你们还能在课文中找出“下”还用了哪个词吗?请用铅笔圈出来。(生回答,师分别贴出“落、洒,滴”)。

5、(认识“林、洒、滴”这三个生字)你看中国的汉字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啊,一个“下”字,可以用不同的字来表达,让语言不再重复,而变得丰富多彩。这三个字也的我们今天也认识的字,你们发现它们都共同拥有一个什么偏旁(三点水)是啊,雨落下来都是水,所以要用“三点水”。

四、拓展练习说话:

你们瞧,又有一些小鸟也加入了争论,谁来说一说,你能不能也用上“淋,洒、落”等词。(出示多媒体课件,填空说话)。

孔雀说:“不对,不对。春雨是()色的,你们瞧,春雨()到梨花上,梨花变()了。“。

喜鹊说:“不对,不对。春雨是()色的,你们看,春雨()到紫丁香上,紫丁香变()了。”

我想听听春雨在小朋友的眼里又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多媒体课件)我说:“不对,不对,春雨是()。

(有的孩子说春雨是无色的。为了让孩子充满童趣,我是这样对孩子解释的:有的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他说春雨是无色的,春雨本来就是无色的,因为它滋润了万物,所以大地才变得这么美丽。但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想小鸟们一样,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把春雨想像成五颜六色,这样生活才会更有情趣。)。

五、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音乐中结束课文。

春雨听到这么多小鸟的争论,下得更欢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多媒体课件)“更欢了”的“欢”,也是我会认的字,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下得更欢了,也就是说下得更(高兴了,兴奋了,快了),那我们也读得欢快一些吧。(指导读最后一自然段。要求轻、快。)。

你们听,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高兴地唱起了歌儿。(播放《春雨沙沙》的儿歌)。

六,开火车巩固“我会认”的字。(出示多媒体课件)。

我们结束了春雨的讨论,春雨很满意大家对它的热情关注。它想考考大家,你们学完了课文,还认识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吗?要求读一个字,还要组一个词。

七、指导“绿”字的书写。

春雨给带来一个任务,说你们会写“春雨是绿色的”的“绿”字。(孩子观察,师范写。)注意这个字的绿的“绞丝旁:要写窄一些,最后一笔要提起来。”“绿”的右半边注意倒山的横要长,下半边不要写成“水”。

八:作业布置:画一副春雨图。附:板书设计。

2、春雨的色彩。

淋洒滴落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在于我主要创设情境,让课堂充满情趣,利用文本中的情节,让孩子体会争论的语气、表情、动作,训练孩子们的个性化朗读,达到孩子与文本的对话,让语言文字有了灵动和情趣。我还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感知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在识字方面,充分调动了孩子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互相交流,教师总结出孩子们的识字方法,并渗透一些别样的识字方法,如“比一比”“字源分析”等方法,让孩子知道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本节课的不足体现在朗读中还存在缺憾,带来的学生是两个班选取的一部分孩子,每个人的阅读经历有差异,在阅读上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所以设计在关注学生个体上还要加强一些。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3个,积累词语13个,句子2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发挥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4、使学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海边的渔民以出海打渔为生,但出海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那天“月黑风高”,渔船就会被掀翻!

学习词语:月黑风高。

2、在这种“紧急关头”,船员发出求救“信号”,村民们就会进行“海中救援”!

学习生字:关信。

出示:7海中救援(读)。

二、自学课文。

1、按要求自学生字、词语、课文。

2、交流检查。

(1)读词语:划艇搏斗懈怠欢欣鼓舞精疲力竭抵达载哀求依靠吻筒。

指导——搏、艇、懈的字型。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指导载的笔顺、部首。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村民们是怎样进行海中救援的,在救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感人的事情?

三、深入学习、加强理解。

交流反馈:

(1)村民们进行了几次救援?

(2)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一次救援?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二次救援?

请学生分别读一读。

(3)在救援的过程中,救援队遇到了哪些困难?村民们是怎样帮助解决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出示句子:

“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妈,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汉斯吻了吻母亲,加入救援队,消失在黑暗中。

(读,说说为什么感动。)。

(5)读课文最后一节的第一句话。

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为什么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

请你想象一下,这位母亲焦急地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她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说话训练)。

(6)读课文最后一节的2、3、4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7)集体读全文。

四、生字巩固。

1、游戏巩固生字。

2、指导写字:艇、懈、载。

一年级语文免费设计教授教案设计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德育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

【教学方法】。

引导、交流、表演。

【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激趣,音乐导入。

1、播放课件,《小星星》歌曲。

“在上课以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请把你的小耳朵竖起来。”

2、老师用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小声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老师用生字卡教读生字。

“我们一起来把这些生字读准,男女生比比赛,看谁学得快!”

3、学生玩“找动物”游戏认生字。

4、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5、老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

“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小声地跟着我读。”

6、学生指名读。

7、点击课件,播放《小小的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特意为你们带来一份礼物,想不想看?”

8、老师设疑,学生思考:

“小小的船指什么?”

“为什么说月儿像小小的船?它还可以像什么?”

三、指导感情朗读、背诵。

1、全班齐读。

“请你们带着你们丰富的想象,用声音把《小小的船》变得更美!”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达标措施。

2、出示《小小的船》课件: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

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师范读,介绍读好书的方法。

4、全班齐读。

5、全班学生面对面演读。

6、学生个别演读。

7、出示课件《小小的船》歌曲,学生自愿上台唱歌、表演。

四、展开联想,拓展思维。

1、出示课件,播放音乐,学生闭眼想象自己像小姑娘一样坐在月亮船上会看见什么。

2、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所画的美丽星空,说说自己画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指生按顺序分段朗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范字,再描一描,找出“白、田、电”三个字的共同之处(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窄)。

2、教师指导,“田”字要写得略宽一些,“电”字中的“口”要扁一些。

三、练习说打比方的句子。

1、说课后练习中的句子:

弯弯的月亮像()。

蓝蓝的天空像()。

闪闪的星星像()。

2、出示图片,扩展说:

圆圆的西瓜像()。

碧绿的荷叶像()。

孔雀五彩的尾巴像()。

语文四年级下人教教案

1.,二十三年弃置身。2.诗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怀念故友的心情,暗示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蕴含发展哲理,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4.诗中表达诗人坚定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二《过零丁洋》。

5.诗中作者回顾自己一生的句子是:

6.诗人运用比喻修辞表现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

7.诗中表现文天祥为国捐躯的爱国热情(愿意以死明志)的句子是:

8.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

9.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文天祥“。

”的浩然正气;是范仲淹“。

10.词中蕴含自然哲理的句子是:

11.词中表达良好祝愿的句子是:

12.描写月亮的句子。

四《饮酒》。

16具体描写南山景象,使诗人从自然景色中领略到无限乐趣的诗句是:

17描写自己居住环境安静的诗句是:

18对全诗内容进行总结的诗句是:

五《行路难》。

19诗中运用比喻修辞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句子是:

20诗中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从政的期待的句子。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24用。

两句,既表明诗人的许多理想都因权贵当道而阻塞了出路,也暗点诗人企盼终有一天能得到重用的心情25表现自己身处逆境仍然乐观自信的名句是:

(常用于勉励别人)六《小石潭记》。

26文中写鱼儿自由轻灵的游动姿态的句子是:

27文中体现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8文中揭示作者游览心情的一句话是:

31文中反映滕子京政绩的一句话是:

32文中描写岳阳。

景的句。

子是:

33文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语句是:

34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

“退”指:

35文中体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36文中体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37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____;薄暮冥冥虎啸猿啼。38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3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送别友人、依依惜别但气势豪迈、意境开阔的千古名句是: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