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孔繁森纪念馆大全(23篇)

时间:2023-12-18 13:48:13 作者:XY字客

作文是一种反映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写好一篇作文不仅需要丰富的词汇和句型,更需要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下面是一些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摘录,一起来欣赏和品味吧。

孔繁森纪念馆观后感_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有感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坐落在东昌湖西北隅。馆内设1个纪念厅和3个展览厅。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孔繁森纪念馆。

观后感。

希望能帮到大家!

进入聊城这个英雄辈出的土地,我感到聊城一种特有的气质,今天教育科学学院组织新生参观人们的公仆、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一个多小时后步行后,我们终于进入了纪念馆。在学生会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做了庄严的宣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儿女一名共青团员,面对这位伟人,我们今天带着一颗真冲的心来怀念一切,三分钟的默哀有让我们思考了很多。

走进摆满花圈的大厅,顺着长长的走廊向里,孔繁森同志那可爱可亲,慈祥而又热情的面孔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一张照片都表明着他那颗善良的心,每一件物品都表明他的舍己为人,扑素而又热情的奉献精神。西藏人民对孔繁森的离开有些不适应,看着照片才知道,原来西藏人民有一位好儿子,老弱病残的守护神,日喀则发展的推动者。照片上老人们与孔繁森在一起的幸福表情,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善良的共产党的心。馆中摆列的物品虽然简陋却代表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我思想澎湃,为过去没有多了解孔繁森同志而感到惭愧,为今天能认识一位为人而感到兴奋,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情激发了我有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崇高理想并愿为实现理想踏踏实实努力拼搏。

短短的一个小时,让我加深了对共产党员先进性得了解,体味到那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让我做到了思想的反省,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立志做孔繁森一样优秀的好儿女。

3月25日,作为一名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我有幸在研工部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来到江北水城——山东聊城,参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坐落在东昌湖西北隅。馆内设1个纪念厅和3个展览厅。纪念厅安放着孔繁森大型半身塑像,塑像后屏风上镌刻着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展厅内布置着孔繁森事迹展览。展览分为“深刻怀念”、“齐鲁之子”、“汗洒雪城”、“情系高原”、“廉洁清正”、“光耀神州”6个部分,展出图片多张,陈列实物千余件。第一部分“齐鲁赤子”,展示了孔繁森同志在山东生活、工作期间,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光辉历程;第二部分“汗洒雪域”,展示了孔繁森同志两次进藏工作十年间,为西藏的建设和繁荣,恪尽职守、忘我拼搏、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第三部分“情系高原”,展示了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为民解难、无私奉献的满腔热忱;第四部分“廉洁清政”,展示了孔繁森同志艰苦朴素、廉洁自律、一身正气、克已奉公的高贵品质;第五部分“深切怀念”,展示了孔繁森同志不幸殉职后,山东、西藏及全国各地深切悼念孔繁森同志的感人情景;第六部分“光耀神州”,展示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孔繁森同志的高度评价,以及在党中央号召下,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孔繁森同志活动的崭新气象。

伴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再次聆听了孔繁森同志的光辉事迹。孔繁森同志1944年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当时担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欣然赴藏。西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然而他却十年如一日,一腔热血洒高原,做人民群众的好儿子。他家有高龄老母、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却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他囊中羞涩,在藏工作20xx年间几乎没给家里寄过钱,却对藏胞十分慷慨大方,用自己的工资为藏胞买药、为扶养藏族孤儿竟多次卖血换钱。他始终在努力践行自己最喜爱的那句。

名言。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然而,令人痛惜的意外事情发生了。1994年11月29日,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的途中,孔繁森同志于一场车祸中不幸殉职,时年50岁。

听着这一桩桩感人的事迹,望着那一件件实物和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泪水多次润湿了我的双眼。我为孔繁森同志“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如冈底斯山”的精神境界所震撼,为孔繁森同志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党性信念所感动,同时也为这样的好干部过早的离去而深感惋惜。

孔繁森同志一生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己任,两度奔赴雪域高原,不畏严酷的自然环境,为藏族同胞呕心沥血谋福祉,一腔热血都倾注在阿里高原上。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塑造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崇高形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奋斗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孔繁森同志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蕴含着伟大的人生哲理;孔繁森同志的作风是朴实的,但朴实中映射出夺目的光彩;孔繁森同志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满腔热情,对自己严格要求,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近这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人民公仆,我感觉自己又一次经历了灵魂上的洗礼。

孔繁森同志走了,可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鼓舞人们的斗志,净化人们的心灵,鼓励全党同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奋斗不息。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学习他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习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自己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意识、自律意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山东省地矿局纪委组织了局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到孔繁森纪念馆参观学习。虽然与孔繁森有着多年的交往,但作为一名从事纪检工作的领导干部,再次来到孔繁森纪念馆,专程学习他的先进事迹,所受的触动和教育更加深刻,对孔繁森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新的提升。我认为,孔繁森精神集中体现在他的权力观和金钱观上。

孔繁森的权力观。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对如何对待和使用权力,孔繁森始终有着清醒的、正确的认识。孔繁森认为,权力是人民给的,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勤务员,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绝不把职务当成捞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孔繁森始终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在组织安排面前,首先考虑的是工作大局需要,不计较个人得失。1975年,聊城地委任命他为宣传部副部长。他找到组织说,他当不了,不合格,要辞掉去做团的工作。他想的是事业。连续20xx年的副县级,两次援藏,期满后又服从组织分配,到条件更差的阿里地区工作。无论到哪里,他完全服从组织分配;无论到哪里,他都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为官要有高尚的人格。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影响力有两种:一是任命职务赋予权力的影响,二是非权力性人格力量的影响。孔繁森的权力观,实质就是既有权力,又有人格,是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他殉职后,阿里地委秘书长柴腾虎构思了一副。

对联。

就是代表广大干部群众对他人格的总结——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这是对他20xx年西藏工作的精准概括也是对他人生价值观恰如其分的高度评价。“上能与达官贵人同饮下能与平民百姓共眠。”“他像一团火对工作、对人民、对同志有一颗火热的心他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都是广大干部群众在他殉职后给他的评价。盛名之下名副其实。西藏人民称他是活佛好“大本布拉”。这是孔繁森同志高尚的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

孔繁森同志的金钱观。关于孔繁森如何看待钱、得到钱、使用钱,在他殉职后,聊城的老干部概括了两句话:孔繁森是把自己兜里的钱往外掏,掏给有苦有难的藏族人民,一掏就光,没有了和家里要,甚至去卖血;而有的人,把公家的钱、受贿的钱往自己兜里装,还总装不满,对人民群众是吸血。这句话体现了孔繁森金钱观的实质。

孔繁森的经济来源,只有工资。他对金钱的看法、使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为了帮助别人,把钱看得很轻,慷慨解囊,有时倾囊而尽。他殉职后,清理家产时,只有8.6元和几件旧衣、几床旧棉被。

二是他对自己花钱处处节约,甚至是吝啬,不舍得买件像样的衣服,却给上学的通讯员买了身西服,还给零花钱。就是公家的钱,也处处节约,出差三人住一间两床位的房间,他睡在地板上,省一个人的钱。为寻找阿里发展优势,在高原跑县、到乡,饿了吃方便面,喝融化了的雪水;第一次从西藏回来,给家里带来一个不值10元钱的木菜墩。

三是对不义之财弃而远之。他认为,不义之财不可取,它会腐蚀一个人的心灵,让人一步步陷入深渊。在阿里任地委书记时,内地一个包工头拿20xx元钱见面礼,想承担阿里一项建筑工程。孔繁森说,“这些钱在你身上不算多,在我身上不算少。实际你这些行贿的钱,还是我们的建设费。我们有些干部就是被你们腐蚀坏了。你有建筑能力去招标”。他把包工头赶了出去。他还说,“你把钱塞到任何人手里,你别想在阿里砌一块砖”。他。

日记。

中有许多诗,“家贫命穷志不短,不可因财昧良心。”由此可见,孔繁森真正把金钱和财产视为身外之物。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吃饭、有睡觉的地方就满足了。一个人,有能力、有本事,为国家、为大家、为社会、为后人多留下点财富,多做好事。人生的价值就是创造与奉献。

孔繁森的权力观和金钱观,是他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更是孔繁森精神的核心所在,充分彰显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孔繁森精神以其崇高的境界,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做人为官的标杆。

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孔繁森精神,对于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工作观、地位观,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正能量,推动地矿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孔繁森精神,要学习他坚强的党性观念和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孔繁森有着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在组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面前,始终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个人问题乃至个人生死安危摆在服从的位置。他响应党的号召,服从组织决定,两次进藏,历时十载。他工作岗位几经变动,哪里需要到哪里去,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这种高度自觉的党性观念,是每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地矿系统的领导干部更应强化这种素质,在组织安排和岗位变动问题上,始终坚持服从地矿发展大局的需要,不计名利,不计得失,将个人价值的实现深深融入地矿事业的发展中。

学习孔繁森精神,要学习他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孔繁森同志能够正确对待权力和金钱,淡泊名利,廉洁自律。他从不把权力作为捞取个人好处的资本,从不以权谋私。他从不计较权力的大小,从不向组织伸手要权要官,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他都勤勤恳恳为党工作。对待金钱,他看得很轻、很淡。他身为地委书记,生活上要求很低,从不追求奢华,一直保持着俭朴的优良作风。他的工资虽然不高,却经常慷慨解囊,救济贫困藏民和有困难的干部。每位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孔繁森同志为镜,经常检查对照自己,加强党性锻炼,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学习孔繁森精神,要学习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面对阿里地区的贫穷落后面貌,孔繁森说,“阿里的贫穷,是我们的耻辱;率领群众致富,是我们的天职”。为了寻找阿里地区的发展优势,为了寻找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他深入调查研究,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跑遍了全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8万多千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阿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在孔繁森的领导和带动下,阿里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孔繁森为阿里地区的经济建设,为阿里人民的脱贫致富呕心沥血。在他遇难的前4天,他还在考虑阿里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写下了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是他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份文字材料。

发扬孔繁森的这种艰苦创业、真抓实干精神,是当前推动地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地勘行业是一个艰苦的行业,广大干部职工长年工作在野外。当前,山东省地矿局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发展的基础总体上还比较薄弱。新一届局党委制定了《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三年夯实发展基础、五年打造产业优势、十年成就地矿品牌”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了“打造百年地矿”的目标任务,为推进全局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要实现这个蓝图,需要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孔繁森精神,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和新时期山东地矿精神,团结一致、艰苦创业,敢于担当,抓住机遇,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推动地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老百姓在传颂你啊,孔繁森,你有一颗善良的爱民心。微笑融冰雪,送碳进柴门,情同亲骨肉,爱比海洋深。都说是后羿射日救苍生,怎比那赶走贫困,造福大众的共产党人,你是公仆,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成长着大森林。孔繁森啊孔繁森,你是一团不灭的火,光焰照后人……”每次听到这首《公仆赞》,我都会被深深地感染。孔繁森,一个响亮的名字。

踏入聊城这片土地,总有一个名字在耳旁回荡:孔繁森。怡人的东昌湖畔,我似乎看见你的身影远远的走来。

(一)赤诚之心。

和蔼慈祥的母亲,灭里善良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孩子,这一切都成为你生命中的温暖,然而国家的需要使你放开了这牵绊你的缕缕情思。你顾大家舍小家,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那片充满生存危机的土地,母亲的丝丝白发写满了对你的不舍之情,妻子红润的泪眼写满了对你的无限挂念,孩子稚嫩的双手写满了对你归途的期待。你抱着满腔惆怅离开了你生活的土地,带着更多的热情走进西藏。一颗赤诚之心在东方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二)博大之爱。

你翻山越岭走进乡亲的家,也许那里很破旧,也许那里很简陋,也许那里很窄小,但你的到来为千家万户带来了希望与温暖。那一串串感人的镜头记录着你对贫穷落后的百姓们的关怀,叙写着你对国家无偿的付出。年幼的笑脸上写着对生活的渴望,然而失去父母的悲伤使他们变的孤独,是你把他们带进自己家,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钱供养他们,生活是苦了点,但你的心中却蕴藏了更多的爱,你用你的爱温暖着千千万万个人。

(三)雪域之情。

西藏,一片圣洁之地,你的眼睛就像那里的天空,蓝蓝的,不带一丝纷杂;你的心就像那里的阳光,暖暖的,不带一丝杂念。洁白的雪地上,有你无数的脚印,那里暗含着你无数次的奔波;黑色的土地上,有你滴洒的汗珠,那里书写着你不停的忙碌。你对家有着深深的思念,千万里路没有隔断你思乡的情思,然而藏族同胞的眼神里充满了对你需要,你只好把你无私的爱更多地献给了这片荒凉之地。条件虽然艰苦,但你没有向国家要丝毫的补助,照片里看着那顶破旧的羊毡帽我久久地充满了敬意之情。

你用你献血的钱资助着贫穷的孤儿,你用你无私的爱关怀着藏族同胞,你用你的情滋养着西藏这片黑土地。我知道你对家人充满了愧疚,我知道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一名党员的力量,我知道你对无限的雪域充满着眷恋,我知道你对国家的任务义不容辞,你是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东昌湖畔,凉凉的秋风吹习了千年,孔繁森,你可看到了后人对你的祭拜,你可看到聊城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可看到藏族同胞满腔的怀念,你可看到一批批党员正像你一样为中华民族顽强的拼搏着,你可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崛地而起!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就让我为你轻轻戴上一条哈达,表达对你永远的敬意吧!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学习心得

今天下午参观了孔繁森纪念馆,了解了孔繁森的生平,感受到了他的精神并为之感动,学习他的精神: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坐落在风光秀丽的东昌湖畔,纪念馆内设一个纪念亭和三个展厅。纪念亭安放着孔繁森大型半身塑像,塑像后屏风上镌刻着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展厅内布置着孔繁森事迹展览。展览分为“深刻怀念”、“齐鲁之子”、“汗洒雪城”、“情系高原”、“廉洁清正”、“光耀神州”六个部分,展出图片二百七十余幅,陈列十五千余件。

孔繁森同志作为一代楷模,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是很多的。我们要学习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学习他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学习他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学习他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学习他那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句话,就是要学习他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孔繁森精神就是新时期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是发扬创业精神的模范。

孔繁森精神,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精神。那么,什么是共产主义精神呢?我认为,共产主义精神是忠于党、忠于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就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所讲的那样:“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能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向孔繁森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向孔繁森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乐于艰苦奋斗,真正扎根人民。孔繁森精神的形成,是他投身于艰苦环境,置身于人民群众,不断升华人生境界的逻辑结果。对待艰苦,他决不退缩,总是精神焕发、迎难而上,以接受最艰苦的任务为荣,以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为乐。在任何时候,艰苦的环境都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和磨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两度赴藏,历经十载,同劳动人民甘苦与共的生活实践,磨砺和铸造了孔繁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格和党性。对待人民,他无限热爱,他认为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他把为人民多做奉献看成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光荣。

向孔繁森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大力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德的结晶。孔繁森精神,就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和美德。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学习心得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这是孔繁森的座右铭。当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讲,我们聊城有位英雄,他是家乡人心中的英雄。怀着对英雄的敬仰,今年暑假随同“永远跟党走”党员进社区服务队来到了孔繁森的故里——堂邑镇五里墩,重走英雄路,令我感受颇深。

踏在这个村子的土地上,寻觅着英雄的足迹,心中的敬畏油然而生。大柳树下,几位乘凉的老人,兴致勃勃的为我们讲起了孔书记以前的故事。虽然时隔多年,但提起孔繁森,老人们依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滔滔不绝,口中还时时喃喃道:“小孔,好人呐!好人呐!”

谁说“古来英雄难觅”?谁说天下英雄只瞬间?孔书记就是一位令百姓永记心间的英雄,他的事迹成了大家茶钱饭后的人们话题,他的精神早已融入了每个人的记忆,他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他心中装的只有百姓,从十八岁参军,到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79年赴西藏任中共岗巴县委副书记,到1981年历任莘县县委副书记,再到1988年再次赴藏,他的一生都在为党、为人民奉献着。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没喊过一声“累”,没叫过一声“苦”,工作再累再多,他都坚持着。1988年,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但他仍然克服了种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西藏人民见了他,都会叫他一声“亲人”。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孔繁森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1993年,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他总是怎样坚强,这样乐观,这样让人敬重。

孔繁森的事迹令人感动,孔繁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缺乏的就是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踏实勤恳的精神,作为新中国建设的接班人,我们要以孔繁森为榜样,努力学习、勤奋进取、积极实践,以我所学,服务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孔繁森纪念馆观后心得体会

今天,妈妈带我参观了盼望已久的孔繁森纪念馆。

当我走出孔繁森纪念馆时,我已经被他做的每一件事感动了,我以后要向孔繁森爷爷学习,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品质。

孔繁森离开十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事迹却永远激励着我们。1979年4月,孔繁森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毅然放弃“高堂在,不远游”的古训,告别年逾古稀的老母、体弱多病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到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历时三年之久。1988年,已任聊城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二离桑梓,任拉萨市副市长。1992年12月,二次赴藏已期满,由于工作需要,自治区党委希望他到条件更为艰苦的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此时,他又一次舍小家顾大家留了下来。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行程8万多公里,跑遍了全区106个乡中的`98个,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寻求阿里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振兴之路。西藏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又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可是,孔繁森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待这些困难,忘我工作。他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从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相反他还用自己不高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经常为患病的藏胞送医送药,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解囊。每到一个地方,孔繁森都努力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在岗巴县工作期间,他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在拉萨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而奋斗,赢得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是孔繁森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孔繁森走了,但他的精神仍然被阿里人民传承着。

孔繁森同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领导干部中的杰出代表,他有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当前,正当全国上下兴起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高潮,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色,值得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认真学习。

参观纪念馆作文

很快谜底就解开了。一天中午,老师带来了一个大姐姐,原来她是我们学校茅以升纪念馆的讲解员,要带我们去参观茅以升纪念馆呢!这不是正好吗,我就要去看看茅以升爷爷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带着这个疑问,我一边仔细地听学校里的大姐姐介绍,一边看墙边一块块的展板。原来茅以升爷爷是个爱国的桥梁专家,他可厉害了!因为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中国设计建造了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这座桥就在我们杭州六和塔边上呢!

那茅以升爷爷为什么要去造桥呢?原来他小时候去看龙舟表演,看到一座桥因为人太多而被压塌了,一下子死了很多人,当时的情景真是惨不忍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以后他就立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从此,茅以升只要看到桥,不管它是石桥还是木桥,他总是从桥面到桥柱看个够。茅以升上学读书后,从书本上看到有关桥的文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关桥的图画就剪贴起来,时间长了,足足积攒了厚厚的几大本子。原来茅以升爷爷从小就有这样远大的志向,怪不得呢!

茅以升爷爷就这样勤奋好学,为了学习建桥的本领还去了美国留学,并以优异的成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钱塘江上造桥可不容易了,不是一般人完成得了的!因为钱江乃著名险恶之江,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其水势不仅受上游山洪暴发之影响,还受下游海潮涨落的制约,若遇台风袭击,江面常逞汹涌翻腾之势。钱塘江底的'流沙厚达41米,变迁莫测,素有“钱塘江无底”之说。因此,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工程技术界也认为在钱塘江上架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可茅以升爷爷看到祖国江河上的钢铁大桥均为外国人所建,颇为痛心,决心为中国人争气,架设中国人自己的大桥。于是迎难而上,慨然受命,在外国人称水流太急,不能造桥的钱塘江上用先进的“沉箱法”、“射水法”造了宏伟的钱塘江大桥。真是太了不起了!

不过在建造钱江大桥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开始侵略我国了。为了阻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脚步,茅以升爷爷看着自己花了那么多心血的刚建成通车的钱塘江大桥随着一声巨响,被炸毁了!这座总长1453米、历经925个日日夜夜、耗资160万美元的钱塘江大桥,最终在通车的第89天瘫痪在日寇侵略的烽火中。茅以升爷爷凝视着由他一手炸毁的大桥残影,看着江北岸愈来愈亮的火光,他满腔悲愤地在书桌前写下8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我想当时茅以升爷爷的心里一定难受极了,也一定下了决心要把这座桥重新修建起来!

最终,茅以升爷爷的愿望在1953年得以实现了!现在70多年过去了,钱塘江大桥还稳稳地横跨在钱塘江上,为她经过了战火和鲜血的洗礼。

“茅以升爷爷是多么的伟大呀!”参观完纪念馆,我不禁开始佩服起这位有志气、有勇气,热爱祖国的茅以升爷爷来了!

星期天,我还让爸爸妈妈带我亲眼去看看这座茅以升爷爷亲自设计的钱塘江大桥。它真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钱塘江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是壮观!

现在,我读四年级了,我也想成为我们学校茅以升展览馆的讲解员,为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讲讲这位伟大的桥梁专家!让他们也为自己能成为以茅以升爷爷名字命名的学校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参观纪念馆作文

在很早的时候,爷爷告诉我常熟有位历史名人——翁同和,他是两代皇帝的老师,知识渊博,是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他是我们常熟人的骄傲。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翁同和纪念馆参观,去感受一下浓浓的书香气。走到巷口,那里竖着高高的状元坊。听爷爷说,清代常熟出了六个状元,翁家就出了两个,真令人佩服。

踏进高高的门槛,就感觉到这里的屋子古色古香,高大威严。走过门厅和轿厅,我来到了最有名的綵衣堂。綵衣堂总宽十五米,进深九架共十五米。梁上及斗拱都有彩绘或雕饰,案有浮云、仙鹤、游龙等。我这才真正见识了什么叫“雕梁画栋”。看着这些精美的雕刻,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那时的.工匠真能干!綵衣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綵衣”两个字包含着孝敬母亲的意思。巨匾是由江苏巡抚陈銮题写,很是珍贵。

除了綵衣堂,纪念馆里还有双桂轩、思永堂、柏古轩等。院里青砖灰墙,古朴典雅,古树郁郁葱葱,苍劲有力。我一进一进地参观,仿佛看到了翁同和在这里刻苦攻读、博览群书的样子。最吸引我的是翁氏一门的书法艺术展。翁同和认为写书法应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而且除了有高度的艺术修养,更要心正,心正则笔正。他写的字用笔流畅,力透纸背。我想:他能写出这么好的书法,小时候一定下了不少苦功。

走出纪念馆,我还回了回头,那重重敬意将永远记在心间。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学习心得

今天上午,天气闷热,太阳红得像个大火球。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孔繁森纪念馆。

来到大门前,我们走到售票处,买了3张票,接着,就向着孔繁森纪念馆的内部出发了。

我们进入大门,第一眼看到的当然是美丽的风景了。柳树伸展着它那娇嫩的身躯,好像在说:“你看我多美呀。”花儿也开了,有白的、粉的勤快的小蜜蜂在快活的在花丛中采蜜。这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呀!

广场上矗立着高大的孔繁森同志塑像,我感悟到:孔繁森同志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向着塑像鞠了一个躬,就朝着前面的会馆去了。

一进会馆内,就看到许多主任、主席为孔繁森同志写的评语,送的鲜花。他们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的是孔繁森同志乐于助人的精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参观纪念馆作文

今天,妈妈带我参观了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我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开始了红色之旅。

下车后,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副大浮雕,上面写着鲜红的大字“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随后,我们进入了展厅,里面排放着许多革命时期的文物,收录着许多革命时期的事迹,展示了中共革命前辈的照片。走到展厅中间,映入我眼帘的是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纪念游船。南湖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湖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庄严的.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自此“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好像回到了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共产党先驱们与农民一起,走向辉煌时代。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着属于它的故事。墙上的几个大字“黄埔军魂,闪耀坡里”吸引了我。1928年1月中共九都杨支部书记杨耕心参与坡里暴动。坡里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山东最早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对鲁西地区和全省武装斗争的开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里,许多革命志士为抗击反动军阀统治,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英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满怀崇敬心情缅怀先烈,表达对他们的深深哀思。

短暂的参观活动虽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我们应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让我们追寻先烈的足迹,继承先烈的精神,为了让中华民族傲立于民族之林,让中国雄踞于地球之上而不懈奋斗。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学习心得

孔繁森生前两次赴藏,历时十载,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94年11月,时任西藏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不幸以身殉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奋斗之歌。

孔繁森离开十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事迹却永远激励着我们。1979年4月,孔繁森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毅然放弃“高堂在,不远游”的古训,告别年逾古稀的老母、体弱多病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到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历时三年之久。1988年,已任聊城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二离桑梓,任拉萨市副市长。1992年12月,二次赴藏已期满,由于工作需要,自治区党委希望他到条件更为艰苦的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此时,他又一次舍小家顾大家留了下来。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行程8万多公里,跑遍了全区106个乡中的98个,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寻求阿里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振兴之路。西藏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又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可是,孔繁森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待这些困难,忘我工作。他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从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相反他还用自己不高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经常为患病的藏胞送医送药,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解囊。每到一个地方,孔繁森都努力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在岗巴县工作期间,他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在拉萨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而奋斗,赢得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是孔繁森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孔繁森走了,但他的精神仍然被阿里人民传承着。

孔繁森同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领导干部中的杰出代表,他有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当前,正当全国上下兴起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高潮,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色,值得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认真学习。

在xx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共产党员就是要以孔繁森这样的好干部为楷模,勇立潮头,处处起到表率作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中。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全文

7月8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孔繁森同志,缅怀他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孔繁森同志是扎根于人民群众沃土中成长的优秀干部代表,他为人民服务三十多年,特别是两次进藏,历时十载。他以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清正廉洁、克已奉公的高尚品德,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塑造了新时期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崇高形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奋斗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时刻表现出爱人和助人的优秀品质。孔繁森的情感世界像普通人一样富有,既有对母亲的拳拳孝心,也有对妻子的温温爱心,还有对子女的片片慈心,更有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忠心。他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深知“忠孝两难全”。人伦之爱,家庭之情,应当服从民族之情,祖国之爱。他摆正了家庭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的关系。把爱的范围扩展到民族之爱,祖国之爱。为西藏的繁荣,藏胞的幸福,忘我工作,直至献出生命。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模范共产党员,始终体现出一个先锋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孔繁森对党无限忠诚,他总是用“咱是党的人”,“咱是公家人”来告诫和约束自己,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了他人幸福,自己节衣缩食,挨饿受冻,继承和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对事业鞠躬尽瘁,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干劲改变着阿里地区的落后面貌。他以身殉职时,留给群众的是振兴阿里经济的十二条建议,留给自己和爱人的只有8块6毛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壮烈誓言。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领导干部的楷模,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居官自律,清政廉洁,以权谋公,恪尽职守,是孔繁森同志的工作价值观,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阿里地委书记……这个称谓不仅是一个职务,一份履历,更是一份责任,一副担子,我身负党的重任,不能顾小家,舍大家,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淡泊名利,淡泊权势,两次援藏,三赴边疆,在雪域高原奋斗十余年,将党的宗旨镌刻在世界之颠。

孔繁森同志是高尚的,纯粹的,又是普通的,具体的。他的事迹和精神既感人至深,又真实可学。他是一面旗帜,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他为榜样,对照自己,鞭策自己。我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各项学习,进一步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示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优秀职工。

二级作文参观孔繁森纪念馆

6月24日,第三社区党支部组织退休老党员去枣庄参观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抗日爱国主义教育。

当我们在馆内观看了《血战台儿庄》的纪实影片以及战役实物展后,被那当时战役的惨烈所震撼,又为我们的抗日将士那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表现所折服,让我们肃然起敬。

从幼时起就已经听老一辈人讲起过台儿庄之战的片段故事,但这次来到战役实地参观,更让我们了解到了抗日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舍得一切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v^国之将亡,要钱何用^v^,多么朴实,多么悲壮。

《台儿庄战役》是我们*军民反抗外来侵略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敢于为国担当的真实谢占,在当时也是起到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全^v^民坚决^v^的信心,鼓舞全中华民族的士气的作用。毙敌三万余,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抗日战争的以此重大胜利。虽然*军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仍极大的鼓舞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和信心,为后来的^v^起到一个光辉的典范。

鲜花祭英雄,青山埋忠骨。让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挺起我们的脊梁,发扬中华民族的英勇精神,记住^v^落后就要挨打^v^的真理,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在**的英明领导下,去实现伟大的*梦。^v^幸福的明天向我们招手^v^,四化美景等着我们去创造,去建设。让我们集成先烈遗志,发愤图强,使我们伟大的中或民族和强大的祖国高高的矗立于世界之林。

烈士安息!

祖国万岁!

二级作文参观孔繁森纪念馆

到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我们首先向孔繁森同志塑像深深鞠躬,认真听取了孔繁森同志的事迹解说,详细地观看了陈列的图片、实物,使我不由得对孔繁森同志肃然起敬。在孔繁森塑像前,我与单位的全体党员面对*,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读了入党誓言。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是孔繁森同志的真实写照。从“齐鲁赤子”、“汗洒雪域”、“情系高原”,到“廉洁清正”、“深切怀念”、“光耀神州”,我仔细聆听着烈士的事迹,观看着他那些*凡而又朴实的遗物,深深地被孔繁森同志的高尚品格所折服,处处为孔繁森同志的感人事迹而落泪。他那一件件生动感人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使我的思想受到又一次的净化,灵魂得到了又一次的洗涤。

孔繁森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集中到一点就在于他坚定地树立了*员的理想和信念,确定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孔繁森同志把忠诚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服从安排,真心为民,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党的事业上,用在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作为法官,司法为民是第一宗旨,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包含了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厚重寄托与殷切期望,而承载着这寄托与期望的人民法官,更应把司法为民当成对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全面贯彻“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满怀深情、满腔热情地对待群众,把当事人当亲人,真正做到“想为人民,能为人民,真为人民”。

走出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耳边响彻着讲解员低沉的声音,心中暗下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忠诚于党、忠诚于事业、忠诚于人民,进一步增强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视事业为生命,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扎实工作,勇于进取,以更加高昂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努力工作。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

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我首先看到了一本大大的日历上面写着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旁边写着“勿忘国耻”。我还看到了日本关东军活埋中国人的图片;还有张作霖的列车被炸的场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是沈阳沦陷的日子,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沈阳就整个沦陷了。180天整个东北都沦陷了。这都是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导致的。

参观纪念馆介绍信

今介绍我校课外活动小组共___位同学前往贵馆参观。

参观纪念馆介绍信,资料共享平台《参观纪念馆介绍信》。领队由课外活动小组辅导老师unjs老师担任,有关参观事宜,由这位老师负责与贵馆商洽,请予接待,并给予方便。

此致

敬礼

xx学校(公章)。

xx年x月x日。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

爸爸说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也是老师的楷模。我不懂什么意思,爸爸就指着。

对联。

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还说:陶行知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了师范学校,培养了很多老师。

我明白了意思,我长大也想当老师。

孔繁森参观心得体会

孔繁森,1918年出生于山东省曲阜市,是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城市国土规划、建设规划、环境保护等工作的专家,也被誉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之父”。2021年7月,孔繁森在浙江省杭州市进行了一次城市考察,并在当地的城市规划馆进行了参观。此次参观的目的,旨在了解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以及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参观城市规划馆后,孔繁森对杭州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给出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杭州在城市规划上注重了文化内涵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也注重了环保和生态因素。此外,孔繁森还对杭州的城市交通情况给予了好评,称赞了杭州的地铁系统建设和公共交通服务的完善。从孔繁森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杭州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的努力和成果。

3.孔繁森提出杭州城市规划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孔繁森对杭州城市规划和建设给出了高度评价,但他在参观过程中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他认为杭州在城市规划上还需要更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效益,不能只注重美观和文化内涵。此外,他也建议杭州在城市建设中更注重社区建设和民生问题的解决,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4.杭州领导对孔繁森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的回应。

在孔繁森提出问题和建议后,杭州市领导表示会认真对待并积极采纳。他们表示杭州是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的城市,未来仍会坚持注重文化内涵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同时更注重市民的需求和幸福感。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也会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孔繁森作为中国城市规划领域的权威人士,参观杭州城市规划馆,对杭州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的评价和建议,有助于杭州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此外,他的参观也对全国其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因此,孔繁森参观杭州城市规划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观孔繁森心得体会

我近日有幸参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的航天专家孔繁森先生的纪念馆。这位先生是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先锋,曾经主持完成了中国国内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在这次参观学习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孔繁森先生那种艰苦朴素、不断奋斗、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

第二段:细节描述。

孔繁森先生的纪念馆内部设计简洁大方,陈列着大量的展品和照片,以及详实的介绍性文字,让人感受到了航天科技的辉煌历史。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孔繁森先生的高贵气质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我看到了他在制作卫星的过程中,常常加班到深夜,只是为了保证卫星的正常发射。展品中还有一张珍贵的照片,是孔繁森和他的同事们在卫星发射前认真校对卫星的设计图纸,那种严谨的态度让人敬佩。

第三段:感悟。

靠着这种勤奋认真的工作精神,让我们的航天科技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成功。从中我深深认识到了科学家深夜劳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带给国家的巨大贡献,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记住的。

此外,在参观孔繁森纪念馆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过多的物质追求和社会繁荣让人的追求变得越来越虚无和非理性,而孔繁森先生之于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取得伟大的成就,恰恰在于他那种认真、务实、沉稳的为国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早已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大家学习。在这种精神带领下,我们在未来的科技道路上会走得更加扇形。

第四段:建议。

作为普通大众群体,我们也要发扬孔繁森先生为国奉献的精神。我们应该三思而后行,认真平衡好各个方面的关系,无论是在事业上或家庭中,价值观的塑造和人生观的观照都应该始终如一,并注意秉持勤劳诚实、忠诚正直,通过这种模范行为去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第五段:总结。

总之,参观孔繁森先生的纪念馆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这个特殊的地方里,我认识到了一个具有伟大艰巨精神的先驱者,而他对我们的情感充满了关怀和启发。我相信孔繁森的精神会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到启迪,从中得到启发和鼓舞,为中国现代航天事业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参观军校纪念馆有感_参观军校纪念馆心得

军校纪念馆一直被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每个人都想起参观一下。下面是有参观军校纪念馆有感,欢迎参阅。

20xx年3月13日一大早,一辆来自山西太原的大货车停在保定军校纪念馆门前。保定军校学员后人在给纪念馆捐赠了一批珍贵文物后,又捐赠了一大一小两对石狮子。

马永祥馆长介绍说,此次的捐赠人叫朵小龙,是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生朵珍将军的孙子。朵珍将军(1893———1970),字席儒,回族,山西太原人,为民国年间太原回族十大杰出人物之一。1920xx年8月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四连,与傅作义、王靖国、赵承绶等著名将军为同期同学。

记者在保定军校纪念馆展室内看到,朵先生捐献了包括朵珍将军生前用过的八仙桌、木托盘、太师椅、掸瓶、朵珍将军制作的瓷坛、朵珍将军照片等十余件珍贵的文物及资料等。

朵先生说:“爷爷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办事的作风,对我影响最大。爷爷是从咱保定军校走出来的将军,作为他的后代,为军校纪念馆捐赠遗物,也是为了孝敬我爷爷,为爷爷的母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朵先生后来还在电话里表示,下次将会把爷爷朵珍将军的怀表、望远镜、书本、文房四宝、毛毯、皮包等物品捐献给军校纪念馆,还有一些国民党时期的奖状也会送给纪念馆。

早上,老师要带我们去叶挺纪念馆。我们排着长长的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出发了。踏过天桥,穿过山洞……我们终于到了叶挺纪念馆。

我们首先来到了叶挺将军被关押的地方。屋子矮矮的,黑黢黢的。里面的家具很简陋:只有一张很简陋的床,一张破桌子,几把要散架的椅子。墙角还摆放着一些农具。

当年,叶挺被关在这儿,他的夫人李秀文、儿子叶新华、女儿叶杨梅都曾住这儿。当时周围的人知道被关押的是叶挺将军后,都纷纷来到这里,和他一起谈心。他经常教人们识字。看这样一位友好的将军,人们更加羡慕他了。

登上几十级台阶,我们来到了叶挺墓前。两旁长着高大青葱的柏树。他们在风中一动不动,仿佛也在向叶挺将军默哀。我们默哀后,全体同学诵读了叶挺的《囚歌》。在诗歌内容中,我们感受到了叶挺将军那视死如归的精神。

最后,我们该返校了,我回望那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纪念馆,不禁肃然起敬。

2

页,当前第。

1

1

2

参观纪念馆的公函

____博物馆:

今有我单位______、______等__同志,前去贵馆商榷组织学生前去贵馆参观学习有关事宜,具体事项当面陈述.请予接洽为盼.此致敬礼!

____单位(盖章)。

________年__月__日。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

早就知道周恩来爷爷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国庆假期,我终于有机会去参观周恩来纪念馆了,它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

到了周恩来纪念馆,我在大门前的一块石碑上了解到纪念馆是一九八八年三月份建的,一九九二年一月份开放的,馆名是由邓小平爷爷题写。一到里面,我就惊呆了,纪念馆的周围竟然有成片的湖水,湖水清澈见底,湖边还有一片片青青的草地。来到纪念馆前,我感觉纪念馆很威严,上面像一个大大的“人”字,爸爸告诉我这代表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意思。进了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恩来爷爷的雕像,我在雕像前面站了很久,还献了花篮,爸爸给我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敬重您,伟大的周恩来爷爷!随后,爸爸带我参观各个展厅,一块块碑文、一幅幅图片,从不同时代给我讲解了周恩来爷爷伟大光辉的一生。

出了纪念馆,我们还看到了周恩来爷爷生前接送客人用的红旗轿车,参观了仿北京西花厅,爸爸告诉我这是仿周恩来爷爷生前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建造的,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周恩来爷爷生前用过的,十分简朴。参观了一个上午,我才依依不舍的和爸爸妈妈离开了周总理纪念馆。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周恩来爷爷的高风亮节、伟大人格、高尚情操。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像周恩来爷爷一样对国家有用的人。

参观纪念馆介绍信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介绍信,介绍信在介绍联系接洽事宜中具有介绍、证明的双重作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介绍信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纪念馆介绍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尊敬的省文化厅领导

您们好!

这是一封迟到的感谢信,我局诚挚地感谢省文化厅能培育出这样优秀的省花鼓戏剧院,这是全省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骄傲和自豪,也是全省人民的福气和自豪。

正值保持共产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民心之际,——县委、县政府委托我们文化局特邀省花鼓戏剧院来我县送戏下乡巡回演出。省花鼓戏剧院全体演职员工,下车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装台的装台,化妆的化妆,正点为观众演出。受到了全镇干部职工和农民观众的热烈欢迎。演出在《吉祥颂》《又唱浏阳河》激昂豪迈的.旋律和气势恢宏的歌声中拉开了序幕。花鼓戏《郑培民》选段,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民办实事的火热场面;方言小品《第二次恋爱》讲述了发生的一段感人至深的恢谐幽默的爱情故事;花鼓戏《补锅》体现了青年男女挚着追求美好的爱情生活;舞蹈《幸福山歌》展示了今天中华大地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给观众带来了一顿丰富的文化大餐,给群众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悦,博得观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有很多观众赞叹地说:我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的戏,要不是的政策好,我们不可能看到这样幽雅的艺术,就是花钱请他们,也未必会来。

演出地点九个乡镇,每天演出两个乡镇,所到之处,院长、副院长亲自参加装台和卸台,全院演职员工齐心协力,凝成一股绳,为我们局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反映了省花鼓戏剧上下团结,内外协调、奋勇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这是你们的自豪、你们的骄傲。他们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局的干部职工深受感动,对此,我局对省花鼓戏剧院全体演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们求精服实的精神,推动了我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值得我们学习。院长、副院长他们既是领导者,又是表演者,每台戏都表演得非常出色,所到之处,观众无不叫绝。你们的艺风、艺德在舞台上展示得淋漓尽致,你们真诚、朴实、热情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广大的观众献艺,都默默地秉承“以心换心,服务取胜”的理念,像扮演兰英的演员李鸣在演出中扭伤了脚,忍痛坚持演出,演员们不辞劳苦的精神,赢得了观众无比的钦佩。

尊敬的领导,我局在——市文化局、——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根本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三贴近”为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各项文化工作的开展,祁剧事业步入新颠峰;电影工作闯出新路子;图博事业呈现新辉煌,群众文化展示新亮点;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文化市场规范有序。——文化工作连继两年保持了全市文化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的佳绩,同时荣获县委、县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省文化厅领导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在此向省厅领导作个简捷的汇报。——县文化系统近400名干部职工真诚欢迎省厅领导前来我县考察和指导工作。

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新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文化体制改革的挑战,开创新的业绩,同时我们也真诚地期待你们的到来,携手共进,活跃我县群众文化生活,再创辉煌!

最后,再次感谢省文化厅领导能培育出这样一批精强队伍,恭祝他们事业更加辉煌!祝省厅领导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谢谢!

参观孔繁森心得体会

孔繁森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科学技术界,也在国际学术界广受赞誉。最近有幸参观了孔繁森纪念馆,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伟大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成就。

第二段:简述孔繁森生平。

孔繁森,1921年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后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他曾在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学习了13年,随后回国后一直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孔繁森研究的领域涉及宏观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等多个方面,对于中国物理学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孔繁森纪念馆位于南京大学校内,是一座精美的建筑,馆内通过图片、视频、实物和文字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孔繁森的生平、学术成就和精神传承等方面。参观者可以在馆内深入了解孔繁森教授的学术思想、心路历程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孔繁森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参加国际会议的照片以及从美国带回中国的仪器设备等珍贵实物。馆内展示的珍贵文物和实物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孔繁森的不朽贡献。

第四段:对孔繁森的思考。

孔繁森是中国物理界的杰出代表,他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学者,他始终保持谦虚、刻苦求精的态度,是一个不断创新的人才。他的方法论和科学精神不仅值得我们学习,更要在今后的科研和生活当中发扬光大。我们要通过对孔繁森的生平和学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我们的见识和学术水平,践行他倡导的科学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段:总结。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受到了这位优秀科学家的巨大成就和对中国物理学的深远影响。他的学术精神和科研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实践。我们要不断发扬自己的学术精神,以及孔繁森代表的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观军校纪念馆有感_参观军校纪念馆心得

保定军校广场西南角,有一处“保定军校纪念馆”。终于,有机会进去看一看。

除了一处修葺后的检阅台,旧址上的遗迹已荡然无存,纪念馆的设立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名著史册的保定军校,历来记述的文字很多,查阅起来也并不难。它不象黄埔军校那样保留了一些旧迹,但却是黄埔军校的前辈无疑。

民国时期从过政的史学家蒋廷黻曾说过:“研究中国近代史,首先要研究保定军校发展史。”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年,蒋介石谈起黄埔军校创建时的师资筹划,总是首先涉及到保定军校。

除了云南、广东等地讲武堂以及留日、俄和留法勤工俭学的部分人员,包括校长在内的黄埔军校的教学、管理力量,基本上都是出身于保定军官学校。保定军校的学生骨干,后来大多成为“黄埔系”的将领。当然,保定军校也出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等人(请关注我的《吴佩孚的另一面》)。

百年保定军校史,可追溯到1920xx年(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接替病死的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起。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天津周围不得驻有中国军事机构。到达督署所在地保定的袁世凯首先抓办两件事:督练新军和开办新军学堂。由甲午战争的惨败,朝廷意识到建立新式军队、使用新式装备维护摇摇欲坠统治的必要。

清末建校所占的地方,本是被八国联军进入保定时焚毁的一处关帝庙旧址及周围庙产。据史料载,当初的校区分为校本部、分校、大小操场和靶场等。校本部居中,墙外有护河环绕。北面生活区,南面是军校的中枢和教学区。又各分为东、中、西院落,各房舍间有走廊相连,形成分布严整的格局。

现在的纪念馆大门,据说是仿照了当初可与总督署相比的军校大门建造的。用作展厅的“尚武堂”,正门两侧楹联:“尚父阴符简练揣摩传一派武侯韬略鞠躬尽瘁法千秋”,就是参照了当年张之洞的那一幅。尚武堂北面的讲台,一幅楹联是:“步炮工辎骑五科备设期韩信刍粮器械乘各务专司济萧何”。

不过,军校最初的名字并不称作保定军校。而是以北洋行营将弁学堂(1920xx年)、保定速成武备学堂(1920xx年)、保定速成学堂(1920xx年)、保定军官学堂(1920xx年)、保定预备大学堂(1920xx年)相延,到辛亥革命后(1920xx年)始称保定军官军校。

保定军校曾开设有步、炮、骑、工兵、辎重兵、参谋、测绘、军医、马医、军械、电信等多科及德、英、法、日等外语教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军事人才。当然,他们后来又走上了各自不同的曲折道路。

名盛一时的保定军校旧建筑群没能保留下来,大概与后来北方战事的频繁和动荡的局面有关。1920xx年直皖战争中,皖系前敌总指挥曲同丰(军校第三任校长)被俘。向直军投降的皖系15师临时住在学员已放假的保定军校内。随后,因欠饷引发的兵变使一部分校舍遭火焚,军校不得不停办。不久,直系曹锟设在保定北面漕河的讲武堂移来此处。

曹锟从总统位子上被赶下台后,军校旧址又先后成为奉系及国民党军队的兵营。抗战期间,为驻在保定的日军占据。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剩余的建筑基本被拆毁了。

记得我当年在保定时,西面铁路外,东南北拆除的老城墙以外,基本都是农田和荒地。城东康各庄,是少年青年冯玉祥生长的地方。城东北的军校旧址,变成了一片国营农场和畜牧场。

保定军官学校1920xx年停办,前后历时20xx年。八十多年后的20xx年,保定军校旧址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遗址上建起的广场和纪念馆,在不可磨去的史载之外,无疑是对那一页重要历史的记录。

本着学习先烈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宗旨。作为新时代的革命青年的09机制3班班委于4月25日组织全班同学参观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革命军官学校遗址——黄埔军校(广州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日早上,也许是天公作美,连续几天来的大雨突然般地消失了,换之以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我们班的同学带着一份喜悦,掺着一丝陌生,和着一份崇敬,携着一缕情丝,怀着一滴好奇,摸索着踏上了黄埔军校之旅。

黄埔军校,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令人神往的革命基地,让我向往已久。我父亲是个善良的上辈子的人,出生于解放战争后的贫苦年代,不过对历史和革命有充足的见识。我们几兄弟经常从其口舌中听到很多关于黄埔军校的故事。在电视上也频频领略到黄埔军校的风采。久而久之,黄埔军校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开始萌芽!

黄埔军校,一个令人兴奋不已的名字,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因其岁月的峥嵘,培育了一批批时代的精英,创造了一个个历史的辉煌。更因其精神的伟大,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不息,百折不挠。一直以来,以为遥不可及的黄埔军校竟离我们这般近。半个小时的地铁和近10多分钟的步行行程我们就来到了黄埔军校的必经之地——鱼珠码头。

每人花5毛购一票,过关斩将,次第登上即将出发的客船。

第一次坐船,满是好奇与新鲜。喔!“一江春水向东流”,终于目睹了奔腾不息的珠江水。浑浊的液体一如既往地向大海方向流淌着。一种“源远流长”的沧桑感在我心头荡漾。这江水啊,不知流了多少年日,见证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

随着一阵阵轰鸣声,客船在江面上缓缓地游荡了起来。江面上迎面送来一股股的凉气,软软温柔地抚摸着。心中荒谬地想到如果能在江边生活那该多好呀,也许黄埔军校就是哺育在珠江水畔的辉煌与伟大。

江边散落着一排排高耸的码头,泊着一列列的船只。也许是年代的久远,不少船只已经退伍,被遗弃在码头的深处。看到这些,猛地头脑一片空白。古人寄情山水,豪情万丈。逝者如逝夫,不舍昼夜。也许人生也像那样,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变老,不中用的话就惟有被弃置在一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离开客船,我们胜利登陆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0xx年5月,位于广州市东南20公里珠江中的黄埔长洲岛上。而今,粉刷修缮后的黄埔军校依然绽放出它独特的魅力。

当我们步入大门的那一刻,我们就浓烈地感受到在战火硝烟滚滚黄沙留下的历史。

大门门额上鲜明而有力地题写着“黄埔军校旧址”几个大字。门口站着两位挺着笔直身躯而纹丝不动的身着海军制服的战士。不时有一两个军人迈着健步经过,从他们矫健的身影和墙壁上醒目的标语中,依然可以让人感到这座昔日军校特有的气质。

沿着蜒蜿的水泥路向前进,在阳光的照耀下,道路显得格外的清晰,一棵棵古树站立在路的旁边,粗大茂盛的枝杆遮天蔽日,路就像游动的巨蛇似的穿插在一棵棵古树之中,而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不一回,走进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排灰色整齐的南方特色的楼群。再走近一看,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与肃穆。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以前卫兵每天轮流在这里站岗放哨,执行警戒任务。

校门的两侧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和“同志们仍须努力”的白色大字。不经意间,思维恍惚飘向孙中山那颗伟大的心停止跳动的那一刻:20世纪中国的第一位伟人——孙中山革命目标实现未遂,病榻上弥留之际的他给满目疮痍的故国和多灾多难的同胞留下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鼓舞而又不失力量,给死者以安慰,生者以使命!

刚进校门的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

校本部建筑面积很大,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校本部四周有围墙。整座建筑宁静幽雅,自成一体。楼底层有个天井,天井中设有两座荷花池。池中没有荷花,代之以一群可爱的红色的鱼,我们几个人还为池中鱼的种类而争得面红耳赤,呵呵,青年人好胜、好斗之心十足。

走进房舍,即纪念馆,内部墙壁上陈列着许许多多的油画,照片和纪念品雕像,黄埔军校各期学员的主要事迹从中一目了然。

来此参观的人很多,有学生,其他游客,不一而全,但是绝没有大街上的吵闹,反而静静的,脚步放得也特别的慢,从他们迥迥的目光中可以看出此时他们的心情是何等沉重。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一边听导游解释各张照片,人物塑像,聆听他们动听而感动的故事,同时也一边在温习以前学的中国近现代史!把抽象的历史与亲身的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愧为学习方法之中的好方法!

想当年,无数革命先烈金戈铁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一独立,不惜献出一个人一生中仅有的一次生命。看到他们的生命长度:23岁,26岁,28岁,33岁……哀,真是英年早逝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就告别了,岂不悲哉!

在众多的展览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校本部二楼校长会客厅中的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首次看到此句诗,不禁赞美此人生之壮景。其视野之高远,心胸之宽广,让我不得不产生景仰之情。而挥戈北上,征战沙场,立马定中原,又是无比的自信乐观。其雄心壮志,如日月之明,恰似天地之大。实在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然而立该诗在此作为警言的人是谁呢?万万不能想到的正是校长蒋中正同志,乃人中豪杰也。

这副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他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游客的景仰钟爱。

经过一位老者的解释,才真正明白此诗的背景以及其背后的故事。蒋中正与孙中山的斗争合作经历不得不让我震惊颤粟不已!蒋孙两人既是同事与朋友,又是敌人与对手。军校能够有这两位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真是时势造就英雄,黄埔军校人杰地灵呀!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离开了黄埔军校校本部,一转身又来到了其附近的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

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

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

楼内举办“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革命活动的图片展览”和“军校校史陈列”。在这里大家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到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功迹和军校的整段历史。

来此瞻仰参观的人也不少,他们脚步放得特别慢,看得特别地仔细,接连着按动手中的相机,恨不得把整个故居中的东西一股脑儿地拍下来,以后再慢慢品味。

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观看孙中山故居的人都会来到纪念碑身前瞻仰一会。纪念碑正面刻有“孙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碑身背面刻有像赞,西面刻有训词。

碑上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正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

在纪念馆中停留片刻后,我们前往了海军烈士陵园。陵园在绿叶斑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地幽雅。烈士墓前整齐地放着些白色的花,旁边的古树无语,但让人觉得像是在讲述着炮火连天,血撒沙场,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事迹故事。然而谁又曾想起战场上昔日的拼杀,无畏的冲锋的壮烈。

经过珠江之滨,我们顺便参观了东征烈士墓园。园内设有个“东征史迹陈列室”,室内详细展示了军校师生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的光辉业绩。整座东征烈士墓青松翠柏,绿树红花,亭台点缀,环境幽静。东征烈士墓园还有一座北伐纪念碑。

带着沉重的心情不知不觉来到了军事武器展览馆,偷偷地从大门的门隙中往里面窥看,可见到里面有真正的坦克,飞机等军用武器,模模糊糊看不过瘾,意犹未尽欲内进,但经了解得购10元一票才允许内进,身上没有多余的钱,无可奈何,惟有长叹一口气后转身离开。

顺着江边的一条林荫道一步步向上走,太阳已经开始西斜,预示着时间不早了风们得离开军校了,虽有丝缕的不舍与眷恋,我们是走出了军校的一个侧门。站在码头的高处,眺望远方:江水依旧潺潺向东奔流;辽阔的江面,巨轮往驶;浩茫神舟,军校岸然。彼岸群楼林立,竞争高;此岸古树苍苍,枝叶盛。昔日的兵荒马乱,民不聊天,早已烟逝。今日的万里锦绣河山,明天会更加美好!

乘船原路返回,尽管累得很,但每个人心里面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一份豪情壮志。这也许是一种对军人先烈的敬仰,一种对伟人壮士精神的共鸣!

随着一声声“嘟嘟嘟”声在耳畔拂过,黄埔军校的故址慢慢模糊在我们的视野。渐渐离我们远去的身影并不代表着一代的黄埔精神的流逝,也不意味着对黄埔旧址的淡忘。一幅幅震撼的记忆画面,虽然有些微黄,却在记忆的旋涡里徜徉,清晰如初。黄埔先烈的壮举,由时光沉淀为一种精神。泽被当代,启明后人。黄埔军校所迸发出的亮光,会代代相传,久久相存!

回望黄埔军校这座古老而苍桑的陆军学校,它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平淡而又神圣的黄埔军校参观生活结束了,而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悟却才刚刚开始……。

2

页,当前第。

2

1

2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