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课件(汇总16篇)

时间:2023-11-01 13:25:34 作者:翰墨 专业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课件(汇总16篇)

范文是优秀作品的样本,它们展示了出色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小编希望通过分享这些范文范本,能够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写作的本质和技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

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那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了眼。

红头四面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做声了。

“红头,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出两只眼睛偷偷地看。它心想,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正在这时,一只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只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在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终于,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

3.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5.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

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

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a.指名说。

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3)口语练习:由于得到青头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请与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练习。

红头从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最后,在牛________的时候,随着________。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

(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四、归纳小结。

1.初步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体裁。

师: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小品。

2.概括分析,明晓事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回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

是啊。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共同解决困难。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清楚明了,使学生一学就懂。因此,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教师无须作过多地讲解。同时,本课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因此,可设计一定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想象交流。另外,青头身上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解救朋友的丰富情感和品质值得学生仔细朗读品味,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想象是创新的前提,也是阅读之门的金钥匙。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因此,我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红头,仔细品读相关语句,学生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着红头的情感,然后借助填空题为学生搭建倾诉的平台,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更深刻地感受了红头的危险遭遇,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对牛胃结构是很陌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牛胃的知识和图片,自己则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写了补充材料“牛的自述”,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牛胃知识,为想象提供知识源泉。学生就是在读读、想想、说说的过程中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并且能灵活运用知识救出朋友。而情意目标的达成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它需要教师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本人文思想的熏陶。语文教学需要文道有机结合,需要学生在感悟文字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涵。因此,在了解了红头的遭遇后,我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这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又培养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提倡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在体会红头的危险遭遇后更深入感受青头对红头的帮助意义重大。然后在品读感悟青头的品质中更真切地领悟文章主旨。最后,引导学生想象“红头在心中还会对青头说什么?”让学生通过红头的口气说出对文本思想的领悟,将文本承载的人文精神内化于心。情意目标的达成就是这样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能给多音字“强”据词定音;理解“偏僻、勉强、资助、尝试、实际”等词语;理解“才”在本课几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童弟周青年时代发愤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感受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1、揭题,简介童第周。

2、听录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朗读。

3、课文写了童第周哪两个时期的事?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同一件事的?

4、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

5、自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6、正音“鄞”理解“偏僻”

7、理解句子:

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书。

8、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

9、作业:

《课堂作业》1—3。

第2课时。

1、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

理解并朗读三个“才”的句子。

用“再三”说一句话。

2、理解句子。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

重点理解“更加”、“发愤”。

3、从哪些句子可看出童第周发愤学习?

4、理解句子。

童第周看看成绩单,心想:“……”

说说“努力”。(稍慢、有力)。

5、作业:

《课堂作业》4、6、7。

第3课时。

1、出示童第周第一次的话,说说为谁争气。

2、找出童第周第二次的话,说说为谁争气,与上一次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为什么要暗暗下决心为中国人争气呢?

4、童第周是用什么为中国人争气的?

5、这个实验难吗?从哪儿可看出来?

6、童第周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刻苦钻研、反复实践)。

7、再次朗读感受。

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经过努力,也能办到。

8、作业:

《课堂作业》5。

摘抄句子。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

目的要求:

1、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

2、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3、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

要点:

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我们要用钢笔写作业,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先学写钢笔写字。但是,钢笔和我们用的铅笔一样,也有它的使用方法和执笔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使用钢笔和正确地握笔。

二、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钢笔,观察一下钢笔由哪些部件组成。

2、学生发言,教师补充说明。

3、教师总结:钢笔主要分为三个部位,即笔壳、笔胆和笔尖。笔壳是用来保护笔胆和笔尖的(教师作演示)笔胆是用来吸收和装墨水的(教师作使用示范),使用前要把笔胆清洗干净,换用墨水前也要清洗干净。笔尖用来写字,使用时要保护好,尽量不要让笔尖撞上硬的东西。

三、学习执笔方法。

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握铅笔的。

2、教师边作示范边归纳。

手握在离笔尖三厘米左右的笔杆上,拇指按在笔杆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笔杆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内侧,即食指的一侧,抵在笔杆的右后方;无名指贴在中指旁,起垫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无名指旁,起垫起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不接触笔杆。笔杆向里靠在拇指的虎处,自然倾斜,笔尖向左前伸出。

四、学生练习握笔。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的握笔方法。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首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经典老歌的歌词,共有三节。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和风拂面,水波荡漾,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在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北海公园里尽情欢乐的春景图。清新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特别适合孩子们反复吟诵,乃至和着优雅的曲调愉快地歌唱。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精彩与欢欣,懂得珍惜,懂得热爱。

学习目标:

1、学会“浪、映、轻、凉、悄、做、课、排”8个字,会认“桨、推、倒、塔、爽、幸、福”7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和丰富多彩,懂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幸福,能够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为什么那么高兴,他们在干什么?

2、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境,互相畅谈自己划船游玩时的情形。

3、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感受欢乐的生活气氛。

4、板书课题,指名读“桨”字,全班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初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2、同位互读,相互帮助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以“划小船”读、赛读、评读等方式巩固生字认读。

4、出示词组卡片,如“美丽的白塔”、“凉爽的风”、“亲爱的伙伴”、“幸福的生活”,指导学生读准、读连贯。

5、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准、读通。

三、学习生字词。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

1.默读课文,理解词语。认识25个生字,会写17个字。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

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

乐学善思办法。

1.通过竞赛解词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同时,掌握生字。采用小组竞赛、抢答、游戏等方法理解词语熟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电影的诞生》和《蝙蝠和雷达》两课文,同学们可以尽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自学生字。

2.师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培养能力。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己喜欢的词语和生字。

2.组内交流,互学互助。

(1)展示词语,理解意思,不懂的词查找词典、字典。

(2)互考认字,互助组词。

(3)小组竞赛,抢答词语。

3.回报展示,多元认读。

(1)学生汇报字词(师板书)。

(2)学生齐读,指读,轮读字词并组词,强调多音字字音。

(3)组词游戏,理解运用。

4.板前检测,认字注音。

(1)生字生词注音组词。

(2)师生。

5.识记字型,争夺状元。

(1)学生回报记字方法。

(2)评出记字“小状元”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找出易错的字。

2.确定每个生字主笔的定位。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4.师生共同本节课内容。

5.布置作业。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

3、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5、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

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

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a、指名说。

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3)口语练习:由于得到青头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请与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练习。

红头从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最后,在牛________的时候,随着________。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

(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四、归纳小结。

1、初步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体裁。

师: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小品。

2、概括分析,明晓事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回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

是啊。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共同解决困难。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1、理解课本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本,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本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2、人文理“观潮”。

a、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本,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本,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本边用“  ”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奇:声音、形4k)。

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潮头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

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本、作者、大自然对话)。

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b.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c“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4、品读“潮来前”的“奇”。

a.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b.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

四、深悟“奇”,回归整体。

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本,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文,理清层次。

分小组读段落。

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分段)。

二、积累,课外拓展。

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5处,相机点拔比喻句的样式。如:好像、犹如、形成)。

2、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再次回放全文的课件,图文并茂)。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4、练习课堂作业。

5、课外拓展:(任选一题)。

a、上网搜索、电子阅览、图书馆查找:我国其他“天下奇观”的景点的资料和图片,相互交流。

b.合作研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可以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

c.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

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

抒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三、布置作业。

1、抄第一课的词语组三词。

2、《黄冈》第一课。

3、背诵课本三、四自然段。

三年级语文课件

基础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越……越……”造句。

3、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明白小露珠能变化的科学知识。

发展目标:

1、通过对本课童话有关词句的讨论、角色扮演等,理解镌刻于语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和表现意图,引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喜爱和欣赏。

2、课前查阅资料、观察生活和课堂交流资料,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在领略小露珠的美丽和无私奉献中受到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上什么吗?你们见过小露珠吗?什么样的?

小露珠像个可爱的小精灵,在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来了,她走入了我们的童话世界里。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就是小露珠。

二、整体感知。

课前读过这个故事吗?故事说了什么?再朗读课文,走入这个美丽的故事,然后找找故事发生的时间、在哪里。

2、哪些词把小露珠写得很可爱呢?

3、怎么读就能把小露珠“越来越”的变化读出来呢?指名朗读。

4、多可爱的小露珠呀。谁知道它是怎么由小露珠变成大露珠的呢?

让我们听听小露珠自己是怎么说的:我是一颗小露珠,白天,气温高,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晚上,天气变冷了,我就凝结成水滴,粘在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而且越变越大,人们就叫我小露珠啦。5、指导背诵。

6、黎明时分,许多小动物都醒来了,见到了小露珠,他们会怎么和小露珠打招呼呢?小露珠又会和他们说些什么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2、3、4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读。轮着扮演多个角色。

7、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

8、读了这些话,你能说说小露珠的特点吗?

板书:钻石闪亮。

像、水晶透明。

珍珠圆润。

这些打比方的句子把小露珠比作钻石、水晶、珍珠这些宝贝,可见小动物们是多么喜欢小露珠呀。

9、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和小露珠打招呼了?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在四人小组中分角色说一说。

10、表演反馈。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11、练习背诵1-5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自读。

是呀,在小动物们眼里,小露珠可美啦,她那么闪亮、透明、圆润,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还有谁也喜欢小露珠呢?打开课文,默读第六自然段,用笔圈圈、划划。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

故事内容能够抓住学生的心,使其一口气读完,放手让学生在课上读,分角色朗读,尤其是青头的话,句句在激励红头,给了红头信心。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理解,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他们也从读中感悟出生活中的哲理——遇到困难、危险时,帮助朋友、鼓励朋友。在危险到来时要镇定、还要学会乐观的面对。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抓住青头语言及行动,理解青头奋不顾身帮助朋友的精神,并且能灵活运用知识救出朋友。而情意目标的达成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它需要教师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本人文思想的熏陶。语文教学需要文道有机结合,需要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涵。因此,在了解了红头的遭遇后,我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这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又培养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提倡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

《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利用童话的手法讲述了两只小蟋蟀在玩耍时有一只不小心被牛吞进肚子里。另一只利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出来的故事。这篇课文将科学知识与童话融为一体,贴近生活,语言生动,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吸引读者。

关注文本:本文特别应该关注的就是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而这个路线就是本篇文章所要讲明的一个科学知识:反刍。

关注结构:课文按故事发展“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段)写两只蟋蟀玩耍时的情景。第二部分(7-19段)写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第三部分(20-21段)写红头脱离危险后的情形。

关注表达:拟人的表达手法是童话不可缺少的因素。本课运用语言和心理描写的手法比较多。通过朗读感受两只小蟋蟀的心情变化。另外,本课从孩子们熟知的事物着手,素材贴近生活,让读者有亲切之感。

关注实践:心理描写和童话的丰富想象是本课的重要特点。所以,阅读本课,既要边读对话边感受两个小蟋蟀的心情变化,又要边讲边演,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

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识字板块可借助形声字的规律、归类识字法等来帮助认读。写字板块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结构特点,再进一步关注关键笔画,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阅读理解板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想象画面的方式,感受表达的效果。在给出一部分难懂词语的基础上,学生再有不容易理解的词语,可运用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

多媒体课件。

2

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咱、偷”等。

10。

个生字,读准“答、应”等。

3

个多音字,会写“旅、

咱”等。

13。

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

18。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能按课文故事发展的顺序分段。

【教学过程】。

1如果要出去旅行,你会选择去哪里?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我想去新疆,吃那里的哈密瓜、葡萄干。

预设:我想去延安,看看宝塔山,再到附近看看黄河壶口瀑布。

……。

2、揭示课题:有位特殊的朋友,它的旅行经历可谓是处处惊险。它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它到底怎么样了?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板书并齐读课题:(板书:10在牛肚子里旅行)。

4、因为出现在课题中,所以我们来介绍第一个会写的字:旅。

5、介绍本文的体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用惊险的旅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自读课文。

提出默读课文要求,请同学们自读。

2、学习字词。

同学们课文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过关了吗?老师要考考大家。

(1)先带音读两遍,再去掉拼音读,然后组成词读。指名读、一条龙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过程与方法:能在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教学重难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小露珠。(齐读课题)。

2.课文中的生字词还记得吗?

草秆、珍珠、俊俏、吹奏、袭来、水蒸气、笑盈盈、夜幕降临、钻石、乐曲。

3.把新词放到句子里,你还会读吗?老师考考你们,“笑盈盈”的句子找出来。

谁来笑盈盈地读读。

从这个“笑盈盈”你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小露珠。

小露珠这是在和大家告别,那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想大家只要认真读读第一自然段,答案就会出现在你的小脑袋里。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

出现的时间:晚上到第二天的黎明;(太阳公公下山了,田野里雾漾漾一片,黑乎乎的,草丛中不时传来蟋蟀的鸣唱。请你们边读“夜幕降临”这个词语,边想象这种情境。)。

形成过程;(小露珠一边在柔软的花瓣上、草叶上、禾苗上打滚,一边尽情地闻着浓浓的花香、淡淡的青草香……此时,小露珠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

出现的地方:荷叶上、草秆上、花朵上(小露珠在花朵上、草叶上、禾苗上打滚,禾苗、小草、花儿不生气吗?)。

2.你想怎样读呢?指名读。

3.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2-5小节。

(2)你想做哪个小动物来给小露珠问好呢?

(3)学生朗读2-5小节(多媒体出示)。

师:谁来做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

a“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见过钻石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出示钻石图片)小露珠就像这钻石一样闪亮。

你能读出来吗?

加上小青蛙的动作再读一次。

师:在小青蛙的眼里,小露珠是多么闪亮啊!谁来做小蟋蟀,也来夸夸小露珠。

b“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我们来看看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出示透明的小露珠的图片)。

漂亮吗?再读读!

c“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看!这就是圆润的珍珠。

谁再来做小蝴蝶。

加上小蝴蝶的动作,再来一次。

(4)读到这儿,谁知道动物们为什么喜欢小露珠呢?

2.过渡:多美呀,大家都喜欢它,让我们一起来当当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向小露珠问好。

3.齐读2-5小节。

(三)学习6-7自然段。

1.小露珠外表十分美丽,所以动物们都喜欢他。其实不光小动物喜欢小露珠,植物们也喜欢小露珠。是为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六自然段,把植物喜欢小露珠的句子划下来。

交流:相机出示: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指名读)。

a.小露珠在霞光的照射下闪着亮光,发出耀眼的光芒,你想到了哪个词语。(生说,师红色显示光彩熠熠)。

b.怎样才叫“格外精神”指名读此句。

2.相机出示:金黄的向日葵……美丽的珠宝。

a.“俊俏”一般是说小姑娘长得漂亮,好看,课文中把什么比作小姑娘?

b.“美丽的珠宝”是指什么?如果你是这些花草树木你觉得自己漂亮吗?你夸夸自己。

c.是谁把鲜花嫩草打扮得这样俊俏?

多美呀,哪位同学愿意把这样的美景读一读?(多媒体出示第六自然段)。

小结:对,是小露珠美化了植物,把鲜花嫩草打扮的格外美丽,格外俊俏。

读到这儿,同学们你们也该知道谁也喜欢小露珠了?为什么?

(出示:因为小露珠__________,所以花草树木感谢小露珠。)。

3.让我们把这一幕幕美景牢牢地记在脑海中吧!齐读第六自然段。(配乐)。

4.过渡: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小露珠可高兴啦!所以它更欢快的——(爬着,滚着,笑着)它把美丽带给了大家,它自己有什么变化呢?自由读第七自然段。

交流,出示: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了,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她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飘去。

交流:主要引导学生从小露珠认为能给别人带来美丽就是最快乐得来讲。板书:心灵美。

(2)因为这样,大家多么希望把快乐天使----小露珠留住啊,

你看---(引读)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

你听--(引读)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

(齐读)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

(4)天渐渐亮了,小露珠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慢慢地蒸发,变小了,它的身子越来越轻,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它就要走了,就要向大家告别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挽留小露珠,请同学们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小露珠吗?为什么?

(出示:同学们都喜欢小露珠,因为小露珠。)。

2.多么可爱,多么美丽,多么善良的小露珠呀,她把快乐带给别人,她把美丽留给别人,我们一起来喊喊她的名字——小露珠!

3.总结: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了小露珠的世界,我们看到了的小露珠,()的小露珠,()的小露珠,看到了小露珠映衬着鲜花嫩草的美景。小露珠这么可爱,这么美丽,难怪大家都喜欢她,仿佛看到你们也变成了一颗颗小露珠,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课堂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老师感谢你们.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6个生字。

2、概括1~7小节的主要意思。

3、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4、通过阅读,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了解青头对他的鼓励和援助,感受青头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用自己的指挥热心帮助伙伴摆脱困境。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理清课文层次。

1、出示:旅行拼读:旅??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字的韵母。师:这个“旅”虽然不是生字,可有的小朋友经常写错,尤其要注意右下部分的写法?书空。

2、旅行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他怎么会跑到牛肚子里旅行?旅行的过程是怎样的?)。

板书:怎么会怎么样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是?一只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

出示:蟋蟀指导“蟀”右半部分的书写。

师:这是一个童话故事,通过它,我们会获得一些科学知识。

板书:童话(科普)。

4、课文虽然很长,有20个小节,可它就是分成两个部分来写的?蟋蟀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以及他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二、学习1~7小节,了解并学习概括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

2、交流。

概括要点:红头和青头捉迷藏※红头躲在草堆里(小蟋蟀红头和青头在捉迷藏,红头躲在草堆里,一不小心,被大黄牛吃草时吃到嘴里了。)。

3、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可不是红头预料得到的,实属意外。

三、学习8~10小节描写红头的部分,知道旅行过程;。

了解红头的旅行路线。

出示:“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起来。“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大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从第一个胃走到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来到了牛嘴里。终于,红头又看见了光明,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2、指名交流,出示图片,在图上用箭头标出所经地点。

3、板书:牛嘴第二个胃第一个胃。

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读好相关句子;。

2、交流并指名读,读出红头紧张、害怕、绝望的心情。

3、引读:红头正躲在草堆里,一不小心,和草一起被牛吃到嘴里了。吓得红头大叫??(“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起来。“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红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觉得??(“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大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红头悲哀地说??(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又紧张又害怕,(红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从第一个胃走到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来到了牛嘴里,)红头终于又看见了光明,但是它太累了??(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4、总结:看来红头的这次旅行真是??(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四、学习描写青头的部分,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体会青头对朋友的友谊;。

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学习准确地表达;。

2、青头是怎么指挥红头的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师生配合读,学生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红头说的话。

3、出示青头的话: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

4、请学生读媒体中出示的青头的话,说说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

交流的过程中将相关的内容泛红: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牛是怎么吃食物的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牛胃的介绍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牛是怎么是食物的※理解:“这时候”是指牛把食物吃到嘴里的时候。

5、从青头的话中我们了解了牛的胃不同的功能,还知道了牛吃食物的一些特点,请学生连起来将了解到的说一说:(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连贯、衔接)。

再读相关语句,体会青头对朋友的鼓励和援助。

2、交流。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鼓励、安慰※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鼓励。

师:是呀!青头还在不断地鼓励红头,让他不失去信心,看,这儿还有两个感叹号。(感叹号泛红)。

板书:鼓励读好相关的句子。

3、当红头终于到了牛嘴里,动也不能动的时候,青头就爬到了牛鼻子上??出示: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师:这及时的援助终于让红头脱险啦!

板书:援助4、青头一边??指挥红头,一边积极地??鼓励红头,不仅如此,还在关键时刻给予红头及时的??援助。终于让红头结束了这次??历险。可爱的青头还安慰红头说这次经历是??(读课题)。

课后作业:

找自己的朋友,一个做红头,一个做青头,演一演它们之间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2、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猫入题,引出母鸡。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笔下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板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明确要求。

师: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语言就有着浓郁的“京味”,这也是他写作的风格。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1)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是怎样的?

(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

(3)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三、初读感知作者对母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找到作者直接写对母鸡态度的句子,用“”划出来。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两句话:

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3、读这两句话,体会“一向”、“不敢”,理解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

4、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四、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品母鸡之短,体会讨厌。

(1)自由读第1-3段,找找母鸡让人讨厌的原因,越多越好。

(2)交流讨论,教给方法: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没完没了、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的叫声烦人,接着再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总结学习方法:抓重点词感悟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3)放手让学生抓重点词感悟第2、3段。

抓“欺侮、趁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暗箭伤人。

抓“发了狂、聋子也被吵得受不了”,体会用夸张的写法写出母鸡的居功炫耀。

(4)总结并指出:先说讨厌母鸡,再具体写出讨厌的三个方面,这叫做“总分结构”。

师:我们在最近学的哪篇课文也看到这样的段式?(《猫》)。

(5)师:后来他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他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的?

2、品过渡段,体会感情的转变。

(1)出示课件:“可是,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出示要求:加上关联词,换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改变了心思。

我()改变了心思,()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2)总结阅读方法:这是一个过渡段,这之前老舍先生是讨厌母鸡的,这之后又转变成了什么?在感情发生转变的时候,用上过渡段,这也是写作的方法。

3、品母鸡之长,体会母爱。

(2)课件出示中心句:“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学生读句,找出关键词:老舍先生是这样评价的,谁能抓住重点词来读?

(3)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再去用心地读读课文的5至8自然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多读几次,读出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写写旁注。

(4)汇报交流:抓住重点词句,相机指导朗读,体会深深的母爱。

勇敢、负责:

句1: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句2: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慈爱、负责、辛苦:

句3: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

句4: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了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句5: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5)小结: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它当之无愧是一位()的母亲,一位()。

(6)引导学生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中心句。

(7)现在你对这句话又有了哪些新的体会?

(8)对这样一位母亲,一位英雄,我们还讨厌吗?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引读)。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

五、谈自己对母爱的感受:

老舍先生认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你是如何理解母爱的?

六、体会写作方法。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爷爷写的,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呢?

七、作业拓展,课外延伸。

1、积累好词佳句:把文中自己欣赏的词句摘抄下来。

2、推荐阅读:屠格涅夫的《麻雀》。

板书设计:

16、母鸡。

无病呻吟负责。

讨厌欺软怕硬不敢再讨厌慈爱敬佩(母爱)。

居功炫耀勇敢。

辛苦。

三年级语文课件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师生共同感受环境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在阅读中体会夏夜多美,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小动物们帮助小蚂蚁回家的过程中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一、激情导入,创设“夏夜美”的情境。

2、夏天真美!夏天的夜晚也很美!(板书课题)。

4、听朗读课文录音,边听边看课文插图,学生初步感受夏夜多美啊!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缩短课文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对夏夜多美的初步感受中激发阅读兴趣和求知_。)。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夏夜多美。

1、自读课文,把生字多读几遍,然后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

3、再听录音,再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4、指名分段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生字为红色)要求读通顺。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认识课文生字,了解小动物怎样帮助小蚂蚁,体会动物的可爱、机灵,为后面学习掌握生字,精读课文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巧认巧记生字。

1、出示本课全部生字(带拼音):莲、哭、睁、趴、根、腰、爬、非、感、激、谢、急、时,学生借助拼音读熟生字。

2、巧记生字真有趣。

(1)歌谣识字:a、目争睁,月要腰,爪巴爬,日寸时。两字合一字,好记好认识;b、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听。

(2)猜谜识字:a、根: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b、非: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

3、偏旁归类,熟记生字:a、莲:草字头,是植物。小草绿,荷花红。最美丽,是睡莲。莲叶绿,莲花红。b、激:洒水泼水三点水,石落水池激起水。水池水多石头大,激起一片水花花。c、趴:足字旁,在左边,一撇一捺右边站。跑要足,跳要足。蹲着趴着都要足。d、急、感:心字底、下面站,不慌不急心不乱。学朗读,要动情,读出感情才好听。

4、有些生字就躲在课文中,看谁先把他们找出来。

5、再次出现生字(无拼音),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记住的。

(设计意图:通过读生字,巧识巧记生字,偏旁归类记生字等,把课文中13个生字全部读熟记住,为后面精读课文扫清障碍。)。

四、细读课文,进一步感悟夏夜景色美、助人为乐精神更美。

1、(课件出示夏夜图)夏夜、公园静悄悄的。忽然传来呜呜的哭声,是怎么回事呀?请大家快速把第1~5自然段读一读。

2、你们喜欢小蚂蚁吗?那你们来当小蚂蚁,老师来做睡莲,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多媒体课件:夏夜,静悄悄的公园,一只小蚂蚁从水草上爬到睡莲上。)。

3、夏夜这么美,睡莲姑姑挽留小蚂蚁吗?(学生读出相关句子)。

4、是啊,夏夜真是太美了。这么美的夏夜,小蚂蚁住下来了吗?(学生轻快地读第6~16自然段)。

5、小蚂蚁要去哪儿?为什么?(学生读小蚂蚁的话)。

6、小蚂蚁回家了吗?哪些小动物来帮忙了?(再读第8~12自然段)。

7、小动物们说了些什么话?你喜欢谁就读谁的话。(学生练读)。

8、请学生上台表演。(四个学生戴头饰表演,有可爱的蜻蜓、美丽的睡莲、亮晶晶的萤火虫和天真活泼的小蚂蚁;学生评议谁表演得好)。

9、小蚂蚁是怎样回家的呢?(再请四个学生上台表演;出示多媒体课件:蜻蜓、萤火虫送蚂蚁回家)。

10、找出课文写它们动作的句子。(读第13自然段)。

11、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夏夜美丽景象的。(指名读第14~16自然段。出示多媒体课件:的小灯笼;的假山;的草坪。)。

除了青青的假山,你们还知道青青的什么?

(出示多媒体课件:青青的;绿绿的;弯弯的。)。

12、总结全文,升华感情,感悟夏夜美。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蚂蚁又回到了家,蜻蜓和萤火虫也回家了,只有星星在高兴地眨着眼。看到这些情景,你想说什么?(“啊!夏夜多美呀!”)夏夜很美,小动物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我们应该怎么做?(热爱自然美;爱护小动物;学习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看插图、观看多媒体课件、扮小动物表演,让学生一方面感受夏夜多美,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助人为乐的可贵精神更美。同时欣赏到文章的语言美,积累了语言。)。

五、拓展练习,延伸课堂。

1、除了蜻蜓和萤火虫,你还知道谁能帮助小蚂蚁回家呢?回家查找资料,比比谁的知识多。

2、读读说说。

青青的假山,青青的。

绿绿的草坪,绿绿的。

弯弯的小路,弯弯的。

3、请你跟着爸爸妈妈去观看月亮、星星,去观看夏夜更多的美丽景象。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件

教学要求:

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

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

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

六、课堂练习。

ppt出示练习题。

那一定会很好。

舒服种子被泥土包裹。

钻出地面。

长成一棵高大的树成长快乐。

砍倒做成手推车。

拆了做成椅子。

成为美丽的木地板服务他人。

也快乐。

三年级教师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欣赏,了解宇宙星空的特点,在视频、图片的启发和相互交流中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

能力性目标:指导学生用刮蜡画的表现形式,创作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美感的星空世界作品。

情感性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体验美的存在,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创作充满个性、有想象力的星空世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富于变化和想象力的形象表现美的画面。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范画、刮蜡纸。

教学流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诗歌《天上的街市》,感受夜景与星空融为一体的景象,将诗的意境引入课堂。(课件)。

师:每当夜幕降临,城市的灯光与夜空中的繁星交相互映,形成了一幅天地合一的动人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神秘的星空中去旅行一番。

2、创设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宇宙星空的世界。

生:

3、引导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有一句话、一个词给记下来,贴在黑板上。

4、提示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开始旅程,出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引出联想:课件出示银河系图片。启发学生联想星空中都有那些景物。

2、课件播放不同形态的星云、星球、黑洞等景象,引导学生感受星空的形状美、色彩美和动态美。

师:我们以这一块星云(上、下)为例,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课件)。

师:唐老师这里也有一片星云(教具)想一想它像什么?

师:有一个小朋友的创意非常好。(教师示范)。

3、启发学生对星云等事物进行联想与想象,尝试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形状及动态。

师:唐老师这里有一些线条(出示范作)请大家来看一看,那些线条是表现这些星球动态的。

生:

师:我们用这些动态的线条,可以让我们的星空变得更加的生动。

4、课件播放星座、外星生物等图片,让学生讨论宇宙星空中还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物,在讨论交流和图片欣赏中积累大量的视觉素材。

5、教师示范:

师:唐老师真希望自己能乘着一片白云,飞到天上的街市上去,我用刮蜡画表现自己的想法,我快速的画出我飞翔的头发,我还想乘坐一团白云飞上天,我还可以用一些线条和一些点把我的衣服画得更漂亮一些。

师:老师乘着这片白云,飞到天上的街市。想一想天上的街市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啊?

(三)创作表现。

1、引导学生选出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自己星空的主要内容。

2、学生绘画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介绍自己的作品。

2、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3、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表扬与鼓励。

(五)拓展延伸。

欣赏画家表现星空的作品。梵高的《星空》。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