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故宫博物院的教学设计(专业14篇)

时间:2023-11-27 14:53:29 作者:曼珠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安排所要开展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它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教学计划实例,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2、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在选材组织上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方法。

4、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掌握并学会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

一课时。

投影仪。

多媒体课件。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三)作者简介。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完成课后练习一。

说明顺序——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作者的参观路线)。

3、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有哪些建筑?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各个建筑)。

明确:前朝——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

内廷——后三宫、东六宫、西六宫、御花园。

(五)再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整体特点。(总)。

第二部分(第2~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分)。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从景山回望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总)。

(六)重点研读。

1、故宫博物院里建筑繁多,作者主要介绍了哪座建筑?(太和殿)。

2、课文哪些段落介绍了太和殿?(5-8段)。

3、仔细阅读这四个段落,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5段:外观特征。

6段:内部装饰。

7段:建筑位置。

8段:用途。

说明顺序:由外到内。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明确: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小结:课文在组织材料上突出重点,详略搭配的特点。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作文,介绍学校或自己的房间。

要求:按照空间说明顺序,重点突出,300字左右。

《故宫博物院》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请本文说明顺序;

2、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难点: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思路:

老师设计一些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注意重点句段。

教学工具:

多媒体平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课题:故宫以前的正式名称是什么?(紫禁城)。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学生默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提示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标明作者参观路线途中的各景点。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生思考给全文分段,明确:

总说――是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分说――是中间(3~15)。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

总说――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3.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多媒体显示: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一般是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写建筑物的结构、空间的位置,要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常以推理过程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接入填写作者描述的参观故宫的路线图)。

4.教师预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时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可同桌之间讨论、交流,全班分两组比赛看哪组又快又准填写作者参观故宫的示意图。(两组各派一名代表)。

明确: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景山。

教师总结:(多媒体显示正确的参观故宫的示意图)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到景山,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三、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它的总体艺术风格特点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第五自然段中五个“金”色,色彩壮丽(金銮殿,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第六自然段写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各种各样的龙的装饰(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总体特点是:宏大壮丽、建筑精美、结构统一。

(2)因为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是皇帝宝座所在,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3)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小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四、课堂总结: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体会到至高无上的王权尊崇,骄奢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这些宏丽的建筑都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赏之情,作者由景生情,由情写景,值得我们借鉴。

五、拓展训练。

(1)以“故宫知多少”为话题,列举你所了解的内容。

(2)我来当导游:假设现在是,你将作为“奥运友情导游”,带领千千万万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览故宫,你将怎样设计旅游路线呢?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自己的创意。(字数:200左右,写在小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黄传惕。

一、1-2故宫位置、地位、布局风格。

二、3-15分述故宫特点:太和殿--外观气势内部装饰(由外到内)位置功用。

三、16总述艺术特点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1.按照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多角度学习《故宫博物院》。

2.模仿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1、以找中心句的方法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

2、填图法;合作探究法;

3、多媒体展示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安排。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由世界四大著名宫殿导入。

创设情境。

(二)检查预习:让学生合上课本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说的可能杂乱无章,与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有序说明形成比照。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图:多媒体展示故宫的平面图。

使学生明白说明顺序的重要性。

(四)合作探究:

1、作者详写了哪个殿?(太和殿)。

2、文章写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请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结构来安排材料的?

4、在文中找出说明故宫博物院特点的语句。

学学习本文的详略安排以及结构层次;

让让学生明白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

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从视觉听觉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性。

总结本节课所学,为学写说明文铺垫。

(七)拓展延伸:展示一幅卧室图片,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构思一篇小说明文《我的卧室》。

巩固本节课所学。

(八)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构思或文章。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作业:1、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找出文中你觉得写的准确、优美的句子加以体会。

为下节课优化作文《我的卧室》做准备。

第二课时: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特点,优化学生作文《我的卧室》。

文档为doc格式。

《故宫博物院》的教学设计

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布局的基本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去参观故宫的热情,感受传统建筑艺术的对称之美。

二、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说明文并不陌生,之前也积累了许多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但是八年级学生的空间概念不是很强,有很多学生没有亲自去过故宫,所以在理解这篇文章时还是存在一些难度,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过学习本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描写复杂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详略得当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并体会故宫的建筑之美。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将运用视频导入,播放故宫博物院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于故宫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

首先,我通过“文中主要描写的事物是什么?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这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去通读全文,并找出答案。这时学生可以得出“本文主要是由南向北依次去写故宫的”(板书:南到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思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的这一句“从天安门往里走,沿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和这一句“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通过这两句中的“笔直”和“中心”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在写作时,始终是在围绕着“中轴线”去写故宫的,(板书:中轴线)。

那么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为下面的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先,我会提问学生“如果你去故宫你会选择那些宫殿去参观呢?”学生纷纷得出答案:大多是:太和殿、御花园等等,这时我会用质疑的语气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所选择的参观地点都是文中大段描写的部分?”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文中发现:作者并不是详细介绍每一个宫殿的,而是有详有略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去体会“详略得当”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什么?这时学生得出的答案是:对于太和殿和御花园的印象比较深。我顺势给出引导:在描写这样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如果面面俱到那么肯定是无法写出亮点来抓住读者眼球的。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太和殿描写他们所喜欢的句子,有的学生找到“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体会作者此时是站在什么角度去写故宫的呢?这时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是在高处和低处去描写的,同时我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站在远处整体的总写,从近处上详细的分写,将事物的整体和局部充分的展示于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体会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能将复杂的事物全面并有重点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随即板书:总分结合。

(四)延伸作业。

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时我提问学生,故宫是在哪一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并适当的为学生补充一些关于故宫的知识,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课下继续搜集关于故宫的一些故事,明天上课的时候请同学上来分享,这样的作业不仅体现了减负的理念,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故宫博物院》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识记重点字词;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说明古建筑的一般顺序,同时了解故宫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的地位。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珍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同时树立一种大文化观,珍视自己的身边文化载体,同时学会保护鉴赏一切人类的文化成果。

〖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

〖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二分钟演讲;教师念优秀文章。

二、导语:学生讲解自己游览故宫的所见所闻导入。

三、识记重点字词。

四、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按照说明的顺序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本文的说明顺序具有以下特点:

1、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建筑物。

2、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根据课下查阅的关于故宫的各种资料,与全班同学更加详实地了解故宫的特点。

五、揣摩品味。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的顺序,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全文流露出作者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的自豪感。

快速朗读全文,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中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六、教师总结。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布置作业: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更详细的了解故宫的建筑以及布局,然后采用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学习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学习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词。

学习文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通过对故宫的认识,培养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

按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

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学习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词。

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图文并茂说皇城”

写自己的家。

师:请同学们介绍故宫。

生: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生:1说明顺序2说明对象的特征3围绕特征介绍4一些说明方法,使介绍更直观整体感知:

师:阅读课文,根据内容顺序在故宫平面图上标记主要建筑物名称。

师:故宫的特点是?

生:空间顺序:主要南——北,辅以不同方位。

师:说明结构?

生:总-分-总首尾呼应。

细节探究。

师: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建筑?

生:详写了三大殿,其中详写了太和殿。

师:为什么详写?

说明顺序是什么?

生: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全文移步换景:3段“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

局部定点观察:6段:确定“点”——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方位词“正中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以方台为立足点:上-后,向两旁。

以蟠龙为立足点:向周围,向下。

《故宫博物院》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按照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多角度学习《故宫博物院》。

2.模仿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二、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四、教学方法:

1、以找中心句的方法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

2、填图法;合作探究法;

3、多媒体展示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安排。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由世界四大著名宫殿导入。

创设情境。

(二)检查预习:让学生合上课本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说的可能杂乱无章,与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有序说明形成比照。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图:多媒体展示故宫的平面图。

使学生明白说明顺序的重要性。

(四)合作探究:

1、作者详写了哪个殿?(太和殿)。

2、文章写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请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结构来安排材料的?

学学习本文的详略安排以及结构层次;

让让学生明白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

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从视觉听觉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性。

总结本节课所学,为学写说明文铺垫。

(七)拓展延伸:展示一幅卧室图片,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构思一篇小说明文《我的卧室》。

巩固本节课所学。

(八)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构思或文章。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作业:1、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找出文中你觉得写的准确、优美的句子加以体会。

为下节课优化作文《我的卧室》做准备。

第二课时: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特点,优化学生作文《我的卧室》。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2.模仿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1、以找中心句的方法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

2、填图法;合作探究法;

3、多媒体展示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安排。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由世界四大著名宫殿导入。

创设情境。

(二)检查预习:让学生合上课本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说的可能杂乱无章,与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有序说明形成比照。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图:多媒体展示故宫的平面图。

使学生明白说明顺序的重要性。

(四)合作探究:

1、作者详写了哪个殿?(太和殿)。

2、文章写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请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结构来安排材料的?

学学习本文的详略安排以及结构层次;

让让学生明白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

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从视觉听觉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性。

总结本节课所学,为学写说明文铺垫。

(七)拓展延伸:展示一幅卧室图片,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构思一篇小说明文《我的卧室》。

巩固本节课所学。

(八)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构思或文章。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作业:

1、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找出文中你觉得写的准确、优美的句子加以体会。

为下节课优化作文《我的卧室》做准备。

第二课时: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特点,优化学生作文《我的卧室》。

故宫博物院预习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识记重点字词;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说明古建筑的一般顺序,同时了解故宫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的地位。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珍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同时树立一种大文化观,珍视自己的身边文化载体,同时学会保护鉴赏一切人类的文化成果。

〖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

〖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二分钟演讲;教师念优秀文章。

二、导语:学生讲解自己游览故宫的所见所闻导入。

三、识记重点字词。

四、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按照说明的顺序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本文的说明顺序具有以下特点:

1、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建筑物。

2、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根据课下查阅的关于故宫的各种资料,与全班同学更加详实地了解故宫的特点。

五、揣摩品味。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的顺序,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全文流露出作者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的自豪感。

快速朗读全文,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中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六、教师总结。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布置作业: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更详细的了解故宫的建筑以及布局,然后采用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第二课时。

1、学生分组交流所查的资料。

2、上台交流。

3、学生评价。

4、教师总结。

课后记:本课需要图文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被动接受永远不及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力求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达到更好学习课内知识的教学效果。

文档为doc格式。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识记重点字词;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说明古建筑的一般顺序,同时了解故宫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的地位。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珍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同时树立一种大文化观,珍视自己的身边文化载体,同时学会保护鉴赏一切人类的文化成果。

“能力目标”。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媒体:投影仪。

学生讲解自己游览故宫的所见所闻导入。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按照说明的顺序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本文的说明顺序具有以下特点:

1、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建筑物。

2、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根据课下查阅的关于故宫的各种资料,与全班同学更加详实地了解故宫的特点。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的顺序,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全文流露出作者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的自豪感。

快速朗读全文,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中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布置作业: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更详细的了解故宫的建筑以及布局,然后采用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课后记:本课需要图文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被动接受永远不及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力求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达到更好学习课内知识的教学效果。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4

知识目标:识记重点字词;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说明古建筑的一般顺序,同时了解故宫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的地位。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珍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同时树立一种大文化观,珍视自己的身边文化载体,同时学会保护鉴赏一切人类的文化成果。

〖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

〖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二分钟演讲;教师念优秀文章。

二、导语:学生讲解自己游览故宫的所见所闻导入。

三、识记重点字词。

四、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按照说明的顺序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本文的说明顺序具有以下特点:

1、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建筑物。

2、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根据课下查阅的关于故宫的各种资料,与全班同学更加详实地了解故宫的特点。

五、揣摩品味。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的顺序,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全文流露出作者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的自豪感。

快速朗读全文,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中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六、教师总结。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布置作业: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更详细的了解故宫的建筑以及布局,然后采用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文档为doc格式。

故宫博物院的导游词

我是你们大家的小导游,我姓吴,名晓宇。今天就由我来带着大家游览远近闻名的北京故宫。

故宫始建于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为723633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这位小朋友你知道环绕故宫的围墙有多长吗?对了!是3400米。围墙外还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从天安门后面的端门进入后,走过午门、太和门,就来到了有名的太和殿。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接下来自由活动15分钟,注意不要乱刻乱画,还不要随地吐痰和扔垃圾。之后我们去保和殿。

故宫博物院的作文

课型:授课时间:15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2、重点研读太和殿部分。

3、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重点研读太和殿部分。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出示目标。

三、重点研读:

学生速读课文,并对照着本文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全班讨论明确:

1、在“前朝”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所以要重点介绍。

2、在“内廷”中重点介绍了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检查。

出示投影。

要求回答。

读课文,思考问题。

讨论并交流3分钟。

5分钟。

15分钟。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学生细读课文,思考:

1、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2、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是为什么?

3、“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都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定方位。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是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权的威严。

3、“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小结: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他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拓展延伸:

1、你知道皇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吗?

2、作者带领我们参观了故宫,你能体会作者写本文的感情倾向吗?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讨论交流,教师予以补充。

五、作业:

预习15课,查阅有关《说屏》中的古诗文。

要求并提示,指导。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7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故宫博物院的作文

在首都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紫禁城是明朝和清朝两代的皇宫,是我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也可以看做是一篇故宫导游解说词。写作本文的感情基调是爱。作者着手与赞美建筑,文物的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重要的历史价值。但由于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明清两代先后有24个皇帝和一个女皇盘踞在这里,对他们作者是憎恨和揭露。比如在介绍养心殿的一段中,作者用了一些带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贬义词,表达对祸国殃民的娜拉是慈禧的憎恨。

故宫是文艺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结晶。他毕竟是一座伟大的而奇特的建筑,同时也是中华几百年来的历史见证,这是我国的一个象征,一个标志,我们为他而骄傲和自豪。

相关范文推荐